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全国2017年10月自考中国行政史(00322)试题及答案解析评分标准

全国2017年10月自考中国行政史(00322)试题及答案解析评分标准

全国2017年10月自考中国行政史(00322)试题及答案解析评分标准
全国2017年10月自考中国行政史(00322)试题及答案解析评分标准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行政史试卷

(课程代码0032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中国奴隶社会始于(D)P.69

A.战国B.西周C.商朝D.夏朝

2.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B)P.77

A.部落酋长议事会B.人民大会C.“四岳”议事会D.军事首长

3.秦灭六国后,在地方政府行政体制上实行(C)P.98

A.乡遂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国鄙制

4.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丞相、三公。在皇帝不亲政事的情况下,代皇帝行使考核权的是(A)P.107

A.尚书B.丞相C.太尉D.御史

5.魏国建国之初,魏文帝接受陈群建议而实行的选官制度是(B)P.117

A.三公九卿制B.九品中正制C.三省六部制D.三公宰相制

6.魏晋时期,官员的升迁完全凭借(A)P.117

A.门资B.政绩C.口碑D.年资

7.在唐朝决策文书中,对具体行政事务的指令性文件称为(C)P.127

A.册书B.制书C.敕D.诰

8.我国历史上正式开科取士,确立科举制度,始于(D)P.129

A.唐玄宗时期B.武则天时期C.隋文帝时期D.隋炀帝时期

9.宋朝中央行政体制中处理军政军令事务的机构是(C)P.139

A.太尉府B.中书门下省C.枢密院D.三司使

10.辽朝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的主要入仕门径是通过(B)P.153

A.举荐B.世选C.科举D.门荫

11.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是(A)P.160

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内侍省

12.在明朝地方政府行政体制中,省的派出机构是(D)P.171

A.府B.路C.县D.道

13.明朝中央政府最主要的职能部门是(B)P.169

A.司礼监B.六部C.五军都督府D.大理寺

14.清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而新增设的中央机构是(C)P.188

A.通政司B.鸿胪寺C.理藩院D.宣政院

15.清朝规定,政府各机构吏员经过五年服务后,可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后,即可出任官职,这种入仕途径称为(A)P.200

A.吏道B.荐举C.捐纳D.荫叙

16.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于1905年组成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D)P.209

A.中国光复会B.中国华兴会C.中国兴中会D.中国同盟会

17.1908年8月27日,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限,同时颁布(A)P.223

A.《钦定宪法大纲》B.“明定国是”诏书C.《十九信条》D.“预约变法”上谕

18.辛亥革命爆发后,独立各省都成立了军政府,其中福建军政府属于(B)P.242 A.总统制类型B.内阁制类型C.议会制类型D.委员会制类型

19.1915年12月,在云南首举反袁大旗,发起护国讨袁运动的是(C)P.248

A.陆荣廷B.伍廷芳C.蔡锷D.唐继尧

20.袁世凯为了有效地作出决策而专门设立的辅弼机构是(D)P.267

A.奏事处B.咨议局C.筹安会D.政事堂

2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设立的两个民族地方政府是(A)P.282

A.蒙古和西藏B.蒙古和宁夏C.新疆和西藏D.新疆和绥远

22.1941年12月初,中共中央根据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的建议所发出的指示为C)P.335 A.反对浪费B.自力更生C.精兵简政D.生产自救

23.1948年3月至5月,南京政府召开“行宪”国民大会,其中心议题是(B)P.307 A.改组国民政府B.选举总统和副总统C.整顿吏治D.整编全国军队

2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D)P.318

A.政治协商会议B.工农兵代表大会C.苏维埃代表大会D.人民委员会

25.抗战时期,边区政府的法定监督机构是(A)P.336

A.参议会B.群众团体C.边区党委D.行政监察专员公署

二、多项选择题:

2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殊行政区主要有(BDE)P.113

A.侯国B.王国C.属国D.侨州郡县E.左郡县

27.明朝对乡村的管理主要采取(BC)P.173

A.保甲制B.里甲制C.乡老人制D.里社制E.土司制

28.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参议院法》的规定,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对政府的监督方式有(ABCE)P.246

A.质问B.弹劾C.查办D.纠举E.建议

29.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县以下“民意机关”有(BDE)P.299

A.市民大会B.乡(镇)代表会C.区民大会D.甲民大会E.保民大会

30.抗战期间,边区各级行政人员的主要任用方式有(ACE)P.338

A.选举制B.简任制C.委任制D.转任制E.聘任制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内外服制(P.81)

32.两府三司制(P.138)

33.封驳制度(P.176)

34.中央设计局(P.300)

3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P.318)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中国封建社会行政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P.70)

37.简述汉景帝“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措施的要点.(P.100)

38.简述清朝时官员回避制度的主要类型。(P.201)

39.简述清朝盛京改制方案的主要内容。(P.226)

40.简述解放区干部考核和奖惩的主要特点。(P.350)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唐朝统治者针对隋制尚书省权力过大所采取的调整措施。(P.120)

42.试述北洋军阀时期行政执行的基本趋向和混乱的原因。(P.270)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中国奴隶社会始于夏朝,亡于春秋战国之际,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奴隶制的三个代表性王朝。【考点】上篇-中国古代行政管理-引论

2. 【答案】B

【解析】A部落酋长议事会:是部落联盟的常设权力机关,凡重大事务均由议事会集体决断;B人民大会:是联盟最高的权力机关;D军事首长:仅负责统率军队和担任主祭,不单独享有民事方面公共事务的独断权,且其职务不能世袭。

【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原始民主管理体制的演变

3.【答案】C

【解析】秦灭六国后,在地方政府行政体制上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

4.【答案】A

【解析】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丞相、三公。在皇帝不亲政事的情况下,由尚书代皇帝行使考核权,并交皇帝核准。

【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

5.【答案】B

【解析】魏国建国之初,魏文帝接受陈群建议而实行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

【考点】魏晋南北朝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

6.【答案】A

【解析】魏晋时期,官员的升迁不是依据才能和政绩,而是完全凭借门资。

【考点】魏晋南北朝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

7.【答案】C

【解析】唐朝决策文书:册书、制书、敕。册书:立皇后、太子、封诸王所用,竹简书写;制书:颁布重大行政命令,黄麻纸书写;敕:对具体行政事务的指令性文件,黄麻纸书写。。

【考点】隋唐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8.【答案】D

【解析】隋炀帝大业年间正式开科取士,从此确立科举制度,并成为以后整个封建社会中晚期选官制度最主要的方式。

【考点】隋唐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

9.【答案】C

【解析】宋朝中央行政体制实行两府三司制,由中书门下处理日常行政事务,枢密院处理军政军令事务,三司使掌管财政事务。

【考点】五代、宋的行政管理-宋朝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

10.【答案】B

【解析】辽朝契丹及其他游牧出身的官吏主要以世选作为入仕的门径。世选是指具有世选特权的家族中按某些标准挑选一个合格的人来继承某一官职和爵位。

【考点】辽金元的行政管理-辽的行政管理

11.【答案】A

【解析】元朝中央设中书省总理政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它们分别是元朝的政务中枢和军事中枢。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主管军级大事和武官人事,是最高军事中枢。

【考点】辽金元的行政管理-元的行政管理

12.【答案】D

【解析】明朝地方行政区划分省、府(直隶州)、县(属州)三级,另在省下设道作省的派出机构,主要行使监察职能。

【考点】明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

13.【答案】B

【解析】六部是明朝中央政府最主要的职能部门。

【考点】明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

14.【答案】C

【解析】理藩院是清代管理蒙古、回族、藏族事务而新设的中央机构。

【考点】清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

15.【答案】A

【解析】吏道,吏员入仕也是获得任官资格的途径。清朝规定,政府各机构吏员经过五年服务后,可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后,即可出任官职。

【考点】清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

16.【答案】D

【解析】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先后建立了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科学补习所等革命团体,1905年组成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考点】下篇中国近代行政管理-引论

17.【答案】A

【解析】1908年8月27日,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限,同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考点】晚清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行政体制的调整与改革

18.【答案】B

【解析】辛亥革命爆发后,独立各省都成立了军政府,亦称都督府。各省行政体制极不统一,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湖北类型,湖北军政府属于总统制类型的省政府;二是福建类型,福建军政府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内阁制类型的省政府。

【考点】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

19.【答案】C

【解析】1915年12月25日,正当袁世凯加紧复辟帝制的时候,蔡锷在云南首举反袁大旗,发起护国讨袁运动【考点】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管理-南京临时政府行政体制的延续

20.【答案】D

【解析】袁世凯为了有效地作出决策,专门设立政事堂作为辅弼机构。

【考点】北洋军阀政府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21.【答案】A

【解析】南京国民政府为巩固其统治地位,对省级行政区划进行了初步的调整。调整后南京国民政府省级行政单位的种类和数目:全国有28个省,6个特别市(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青岛、西安)、2个特别行政区(东省、威海卫)、2个民族地方政府(蒙古、西藏)共38个省级行政单位。

【考点】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

22.【答案】C

【解析】1941年12月初,中共中央根据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的建议,发出“精兵简政”的指示。

【考点】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23.【答案】B

【解析】1948年3月至5月,南京政府召开了以选举总统和副总统为中心议题的“行宪”国民大会。蒋介石和李宗仁被选为总统和副总统,并颁布了《中华民国总统府组织法》,由此正式确定所谓“宪政体制”。【考点】战后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

24.【答案】D

【解析】人民委员会是国家权力机关——苏维埃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行政机关,在行政组织系统中居于最高领导地位。

【考点】工农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行政体制

25.【答案】A

【解析】参议会是政府的法定监督机构。

【考点】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二、多项选择题

26.【答案】BDE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殊行政区主要有三种:王国、侨州郡县、左郡县。

【考点】魏晋南北朝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

27.【答案】BC

【解析】明朝对乡村的管理主要采取乡老人制和里甲制并行的统治方法。

【考点】明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

28.【答案】ABCE

【解析】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参议院法》的规定,临时参议院对政府的监督方式有四种:质问、弹劾、查办、建议。

【考点】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29.【答案】BDE

【解析】县以下“民意机关”有乡代表会、保民大会和甲民大会。

【考点】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

30.【答案】ACE

【解析】抗战期间,边区各级行政人员的主要任用方式有选举制、委任制和聘任制三种方式。

【考点】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

三、名词解释题

31.【答案】内外服制—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分为“内服”和“外服”两大部分,采取不同的统治方式和组织形式。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外服指诸侯国统治的区域,其范围由王畿向四面八方延伸。

【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地方行政体制

32.【答案】两府三司制—两宋时期是君主****权力不断强化的时代,由于皇权不断发展,相权则进一步遭到削弱。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文、武,称为“两府”,另设独立执掌全国财政的三司使,又称“计相”。故一般将宋代中央行政体制称为两府三司制。

【考点】五代、宋的行政管理-宋朝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

33.【答案】封驳制度—内阁在行政决策过程中除有票拟权,还有封驳权,即内阁如认为皇帝诏书因不合时宜而不便下达时,可将诏书封还加以驳正。

【考点】明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34.【答案】中央设计局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决策的技术系统。国防最高委员会为了有效地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根据“行政三联制”的原则,于1940年冬设立了中央设计局。中央设计局由最高国防委员会委员长兼任总裁。央设计局主持设计的机构是审议会。

【考点】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35.【答案】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选举了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正式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

【考点】工农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行政体制

四、简答题

36.【答案】(1)第一,中国的封建中央集权体制时间长,持续2000 多年,而且是惟一的政体形式,西欧封建制度则呈现多样性政体形式;

(2)权力集中的程度高;

(3)思想控制方法不同;

(4)相对完善的官僚体系(官吏的选拔、任用、俸禄、考评、退休等严密而完善的官僚制度)。

【考点】上篇中国古代行政管理-引论

37. 【答案】(1)诸侯王不得享有治权,剥夺了诸侯王在封国内的行政权,仅能享有封地的租税;

(2)减损王国官吏的数量和地位,改变了王国与中央在体制上的对等地位;

(3)将王国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

【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

38.【答案】(1)亲族回避:凡有祖孙、父子、叔侄和兄弟关系的人不能在同一机构任职,职务较低者回避。地方官回避更严,凡有五服以内的亲属关系及外姻亲属关系、师生关系者均要回避;

(2)职务回避:如户、刑二部中负责各省事务的司级长官必须回避,即处理某省业务的机构中不能有本省籍的官员;

(3)地区回避:地方官必须回避籍贯所在的本省,且不允许在邻省五百里以内的地区任地方官。

【考点】清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

39.【答案】(1)削盛京五部为兵刑两部,使其与管旗地官庄行政,同时裁去府尹,由盛京将军兼管兵、刑两部及奉天事务,这样,盛京将军以奉天总督身份统辖旗、民文武,事权统一;

(2)在地方州县官员选用上,破除满汉界限,量才而用,并将办理地方案件之权归于州县,不再与城守尉等旗官会办,从而削减八旗组织对地方行政管理的管辖权限。

【考点】晚清政府的行政管理-地方行政体制的变革

40.【答案】(1)把对敌斗争的表现作为干部考核和奖惩的主要条件。

(2)重视司法干部的考核和奖励。

(3)严厉惩治干部的贪污行为。

【考点】人民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干部管理

五、论述题

41.【答案】(1)一是压抑尚书省地位,使之完全变成奉行机构。首先是将宰相议事之所从尚书都省搬出,致使尚书省地位骤降。其次是剥夺尚书仆射的决策参与权,规定尚书仆射如不加“同三品”、“同平章事”便不能充当宰相,使尚书省长官更丧失宰相的资格,尚书省完全成为奉行机构。第三在尚书省内部进行权力调整,以架空尚书省长官的行政权。

(2)二是提高中书、门下两省的地位。首先将宰相议事之所迁往门下省,并改称政事堂,后又迁往中书省,此举提高中书、门下的地位。其次是扩大了中书、门下两省的职权,中书舍人对口处理尚书六部来文,并负责提出处理意见,其中兼草拟诏旨的“知制诰”有权封还尚书仆射的进呈文件,并有权参加宰相会议。门下省对皇帝诏敕也可以“涂归”。

【考点】隋唐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

42.【答案】(1)行政执行的两个基本趋向:①决策能否执行往往以掌权军阀的意志为依归。符合掌权军阀意志的决策,即使完全违背民意也能畅通无阻,不符合掌权军阀意志的决策,即使完全符合民意也寸步难行。②决策能否执行以掌权军阀的实力消长为依归。当掌权军阀的实力得势时,即使是错误的决策也能够顺利执行;当掌权军阀的实力失势时,即使是正确的决策也无人去执行。

(2)造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行政执行混乱的原因:

①体制混乱,权限不清;②政出多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③内阁派系复杂,互相牵制;④内阁更迭频繁,政局动荡。在北洋军阀统治的16年中,内阁更迭了40余次。每次内阁的变动都带来一次政局动荡。【考点】北洋军阀政府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参考借鉴】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doc

1、内外服制: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分为内服和外服两部分,分别采取不同的统治方法和组织形式。“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外服”诸候国统治的区域,其范围由王畿向四面八方延伸。 2、三公宰相制: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共同担任相职,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汉武帝时代以中外朝制架空相权,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三公宰相制起到分散相权的作用。 3、二府三司制:是宋代的中央行政体制。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文、武,后人称之为“两府”,另设独立执掌全国财政的三使司,又称“计相”。二府三司制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但过分集权于皇帝影响了国家机关整体职能的发挥。 4、北面官制:是辽代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它游牧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担任北面官的一般均是契丹贵族,且其核心一直是宗室和外戚。因此,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所在,终辽一代始终是贵族政府。 5、中央设计局: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国防最高委员会为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根据“行政三联制”的原则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 6、简述清朝“百日维新”期间行政执行遭遇的主要阻力? (1)最高决定权的二元化。尽管光绪名义上已是“权归于一”的皇帝,但慈禧太后几十年垂帘听政所形成的最高决策者的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由于最高决策权不统一,政令往往前后相左,使下级执行起来无所适从,行政效率自然低下。 (2)改革缺乏军事力量的保证。当时清政府的军事大权被慈禧的亲信荣禄所掌握,光绪仅仅靠几个没有实权的维新派推动改革,显然是难奏其效的。(3)顽固派的顽强抵抗。慈禧先是迫使光绪将支持改革的大学士翁同和开缺回籍,后是规定新授二品以上官员须向太后谢恩,再后来是怂恿后党官员多方掣肘改革,致使新政令难以落实。 (4)地方官员的敷衍塞责。在地主,除湖南巡抚陈宝箴外,其余督抚或借诩推诿;或粉饰应付。 7、简述南京临时政府行政建制的特点? (1)机构的设置比较合理和集中。实际设置的机构非“因人而立”,而是根据客观需要,将能合在一起的机构尽量归并。 (2)实行总统垂直领导制。总长直接受总统指挥,次长也由总统“简任”,总长、次长各为1人,形成总统—总长—次长三层独任制的领导方式,避免了副职过多,纠缠不清的矛盾。 (3)行政各部建制的顺序适应了当时形势的要求。由于受时代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建制并不很完善,权限划分也比较粗放。当然,与历代封建王朝的六部建相比,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近代化的中央行政体系。 8、保持中国封建社会行政体制系统稳定的因素主要包括哪几方面? (1)中国封建社会所形成的一套管理官员的制度是中央集权体制得以延续和遭到破坏后得以再生的组织保证。中国封建社会官员的管理制度与中央集权管理管理体制的需要相适应,这一套管理制度既控制官员本身,又为专制统治服务,封建统治者以之来调节封建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矛盾,弱化社会内部的摩擦,使官僚队伍按封建统治的要求形成合力。(2)监察机关的人事监督有利于封建国家肌体的健全。监察制度为维护封建秩序和保证中央政令的执行以及整个封建国家的正常运转起到了一定作用。(3)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调节君主专制弊端的机制。 9、禅让制:尧舜时代部落联盟领导集团通过民主推选军事首长的制度。 10、人民委员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行政机关,在行政组织系统中居于最高领导地位。 11、简述秦汉时期的官员考课制度? (1)对各级中央政府主管官员的考核。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丞相、三公。在皇帝不亲政事的情况下,由尚书代皇帝行使考核权,并交皇帝核准。 (2)对地方郡国长官的考核。通常由丞相、御史三府通过上计形式进行。上计考课分为常课和大课。(3)郡对县的考课。 (4)对各级官府的非主管官员,由各部门主管官员负责考核。 (5)考课完成后,按官员政绩和品德分别作出结论并给予奖罚。 12、简述唐代的行政决策形式? 唐代的行政决策既是一种专制的个人决策形式,同时又是一种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群体决策方式,把这两种截然对立的决策形式融为一体的就是皇帝在行政决策过程中掌握最后裁定之权。体现出群体决策特点的是唐代的各种丰富多彩的会议形式,大体有以下几种组织形式:

全国2017年4月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行政史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32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途、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题干】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 【选项】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A 【解析】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正式确立科举制度。隋炀帝大业年间正式开科取士,从此确立科举制度,并成为以后整个封建社会中晚期选官制度最主要的方式。 【考点】隋唐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 2.【题干】真正解决王位继承顺序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选项】 A.军事民主制度

B.王子王位继承制 C.兄终弟及制 D.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D 【解析】商朝虽然确立了王子王位继承制,但并未完全解决王位继承的顺序问题,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 【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中央行政体制 3.【题干】秦汉中央政府职能机构的长官称为()。 【选项】 A.令 B.曹 C.卿 D.丞 【答案】C 【解析】秦汉中央政府职能机构的长官称为卿。 【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 4.【题干】西汉初年,一些功臣被封为彻候,其食封的领地称为()。【选项】 A.属国 B.侯国

C.郡国 D.王国 【答案】B 【解析】西汉初年,一些功臣被封为彻候,其食封的领地称为侯国。【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 5.【题干】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其长官为()。 【选项】 A.治书侍御史 B.御史大夫 C.御史中丞 D.殿中侍御史 【答案】C 【解析】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御史台长官为御史中丞。【考点】魏晋南北朝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6.【题干】在隋朝三省制度中,实际成为行政运转轴心所在的“政本之地”是()。 【选项】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考前密卷00322(含答案)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考前密卷00322(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春秋时期在社会关系变化方面最富有时代意义的是() A. 王室衰微 B. 自耕农产生 C. 个体工商业者出现 D. 卿大夫兴起 【正确答案】 D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2题实际掌握南京临时政府军事大权的是() A. 孙中山 B. 黄兴 C. 黎元洪 D. 胡汉民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3题元朝的行中书省萌芽于金朝的() A. 行台中书省 B. 行台门下省 C. 行台尚书省 D. 勃极烈制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4题金朝比较重视科举选士,每年录取人数较多,年平均数() A. 和南宋相当 B. 和北宋相当 C. 和元朝相当

【正确答案】 A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5题明清时期地方中级行政区划的主干是() A. 州 B. 府 C. 道 D. 厅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6题作为连接中央与地方的中介组织,隋唐时期是() A. 州 B. 道 C. 路 D. 行省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7题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的时间是() A. 1937年7月 B. 1937年8月 C. 1937年9月 D. 1937年10月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8题明代内阁中拥有票拟权的阁臣是() A. 首辅 B. 次辅

【正确答案】 A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9题明代内阁权力发展到顶峰是在() A. 夏言任首辅时 B. 严嵩任首辅时 C. 杨士奇任首辅时 D. 张居正任首辅时 【正确答案】 D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10题明代中央机构中,负责收纳奏章的是() A. 司礼监 B. 内阁 C. 通政司 D. 翰林院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11题清代中央形同虚设的冗散机关是() A. 六部 B. 卿寺 C. 宗人府 D. 翰林院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12题清代排在政府机关首位、高居内阁六部之上的是() A. 都察院 B. 军机处

全国2015年4月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行政史试题 课程代码:0032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人民大会 B.酋长议事会 C.军事首长 D.部落长老会 【答案】A 【解析】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大会。 【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中央行政体制 2.商王朝调整王朝管理体系,以强化王权的制度称为()。 A.礼乐制 B.内外服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 【答案】B 【解析】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吸取夏朝及商朝早期的历史教训,对王朝管理体系进行调整,实行内外服制以强化王权。

【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地方行政体制 3.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 A.朝会 B.巡视 C.朝觐 D.巡狩 【答案】D 【解析】巡狩是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朝觐则是诸侯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述职的一种礼仪;朝会是诸侯间直接拜访。 【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行政运行和行政监督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皇帝 B.宰相 C.诸侯 D.中枢官员 【答案】A 【解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以皇帝为核心的制度,皇帝高居于国家机器之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 5.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 A.任子 B.赀选 C.征辟 D.察举 【答案】D 【解析】察即考察,举即荐举,察举就是在考察的基础上予以荐举。察举是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其具体方法是由皇帝下诏指定举荐科目,丞相、列侯、公卿和郡国守相按科目要求考察和荐举人才,然后由皇帝亲自对被举荐者进行策问,根据对策等第高下授予相应官职。 【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 6.曹魏建国后,执掌诏令发布权的是()。 A.侍中 B.中书 C.门下 D.尚书 【答案】B 【解析】曹魏建国后,以中书执掌诏令发布权,具体政务则由尚书台独立负责。这种行政格局一方面使君主对具体政务的了解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也导致中书省

自考中国行政史历年试题论述题部分的答案整理(部分题目因重复已归纳到简答题)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宋代监察制度的改革。P144 一、台谏趋于合一。宋朝以前的御史、谏官职责分明,御史的任务是监察百官,掌握弹劾权;谏官的职责则是批评君主,掌握谏诤言事权。宋朝开始出现台谏合一趋势,宋真宗时设言事御史,神宗改制后谏官可以行使御史的弹劾百官之权,哲宗时规定台谏官同时上殿,台谏官职责开始混杂,到南宋时台谏合为一体。台谏合一使监察的锋芒集中于各级官员,特别是宰执受到严格监督,这和专制皇权提高的趋势是相适应的。 二、赋予台谏官以特权。从庆历年间开始,不再用现任宰相推荐者为台谏官,后又取消了执政者亲属担任台谏官的资格,至北宋末年形成定制。从此以后,宰相不得推荐台谏官,台谏官的任免“必由中旨”。台谏官由此脱离了相权的控制,称为皇帝加强专制权力的工具,其权力得到强化。 三、轻重相制,交叉监督。宋代不仅加强了对各级官吏的监察,而且还加强了对监察人员本身的监察,形成轻重相制、交叉监督的格局。 宋朝监察官员权力虽然很大,但同时也处在被监察的地位上。御史台一方面对各级官员实施法律监督的权力,另一方面又被置于作为其监察对象的行政机关的监察和控制之下。 42.试论南京临时政府行政建制的主要特点。P240 第一,机构的设置比较合理和集中。 第二,实行总统垂直领导制。 第三,行政各部建制的顺序适应了当时形势的要求。 但是,由于受时代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建制并不完善,权限划分也比较粗放,带有较多的“临时”色彩。 41.试析宋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弊。P140-142 39.试分析中国古代行政体制发展中的稳定因素。P74 第一,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官员管理制度。这是中央集权制得以延续和在遭到破坏后得以再生的组织保证。中国封建社会官员管理制度与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的需要相适应,既控制官员本身,又为专制统治服务,封建统治者以此来调解封建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矛盾,弱化社会内部的摩擦,使官僚队伍按封建统治的要求形成合力。 第二,监察制度的相对完善有利于封建国家肌体的健康。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监察制度是一种具有双重职能的特殊制度,既是皇帝加强专制统治的工具,体现的是皇帝个人的意志,此乃监察制度的主导方面,前已述及;同时也应看到监察制度又是地主阶级维护封建法制、进行自我调节的机关,反映着整个地主阶级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监察机构当是整个官僚系统的去污剂,弹劾不法官吏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加强职官监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对选官、任官和官吏考核的监督则有利于提高官员队伍的素质。总之,监察制度为维护封建秩序和保证的执行以及整个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起到了一定作用。 第三,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调解君主专制弊端的机制。中国封建国家管理体制中调节君主专制弊端的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施政程序上有一套尽可能促使皇帝正确决策的制度,即所谓“人主莅权、大臣审权、争臣议权”原则。简单说就是皇帝对国家行政有控制和决策之权,中枢机关人员对皇帝的决策有审议之权,谏官和执行官对不恰当的决策有封驳之权。二是为防止皇权的滥用,还有一些约束之法,如通过教育提高君主的素质,从汉朝开始即有儒生给皇帝和太子讲授经典的做法;通过神权来制约、抑制君权,大臣可以利用灾变等向失道的君主提出意见;大臣还可以利用皇帝生前的“尊号”,死后的“谥号”或“庙号”的尊褒贬抑来促使皇帝革新政治;开国皇帝所制定的制度及训示也可作为制止后世皇帝越轨行为的工具。 39.试述中国封建制国家行政管理的发展历程。P70 始于战国,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经历了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 39.简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政府行政执行的主要困难。 41.试析战后南京政府行政执行的困难。P313 第一,领导班子不力。从1948年6月组成的“行宪”后的首届行政院,到1949年9月南京政府垮台,行政院的领导班子在16个月中更迭了四次。行政院领导班子更迭如此频繁,显然难以保证行政决策的有效执行。 第二,系统紊乱。行政机关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是完成行政任务的组织保证。但是,战后南京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互不相谋。战后,接受敌伪财产的工作典型地反映了南京政府行政执行上的混乱。在接受过程中,由于不同系统都想通过接收而自肥,互相争夺,以致各地的敌伪财产一般都要经过三四轮接收。有的敌伪财产被国府、省府和市府三道封条并贴。有时一个工厂同时有两三个部局来争。许多军政官员也趁接收之机,贪污盗窃,敲诈勒索,骚扰百姓。 第三,指挥失灵。行政指挥是行政执行中的重要环节。没有统一的行政指挥,行政执行就会陷入混乱,影响决策目标的实现。南京政府后期,随着军事、政治、经济危机的日益加深,中央政府的行政命令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权

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第八章

钟面上的数学问题 1、钟面上从2点到4点有几次时钟与分钟成60度的角,分别是几点几分?2、8点20分针和时针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3、在3点和4点之间(包括3点、4点),何时时针与分针成90度?4、十点到十一点之间时针与分针什么时候恰好成一条直线.(不重合)5、在八点到九点之间,时针与分针什么时候重合. 6、在八点到九点之间,什么时候时针与分针成15度 7、在一昼夜之间,时针与分针有多少次重复 . 数字问题 1. 求2000的正约数的个数, 以及所有正约数的和。 2. 将5个人分成2组, 每组至少一人,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3. 用2、3、4这三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的三位数 (1)求所有这些三位数的数字和的和。 (2)求所有这些三位数的和。

4. 用数字0、1、2、3、4可以组成多少个 (1) 四位数。 (2) 四位偶数。 (3) 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 (4) 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 (5) 没有重复数字的正整数。 5. 三封信,随机地投入四个信箱中,共有多少个不同的投信方法。 6. 有多少个被3整除且有数字9的三位数。 7. 由1、2、3、4、5这五个数,可以组成多少个 (1)四位数 (2)四位奇数 (3)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这其中有多少个是3的倍数? 生活中的数字问题 例1、有人带了一头羊、一条狗和一筐菜要过一条河。因为船太小,一次只能带一样东西,但是人不在时,狗要吃羊,羊要吃菜,请大家帮他想一想,应该怎样安排过河。 例2、下图是一个工厂区的平面图,一条公路(粗线)通过这个地区,七个工厂A1、A2、A3……A7,分布在公路两旁,各由一些小路(细线)与公路相通,现在要公路上设一个汽车战,使各工厂到汽车站距离之和最小。 (1)这个汽车站应设在何处?为什么? (2)若在A8处又设一个工厂,并且沿图中虚线修一条路,那么此时车站应设在什么地方好? A 1 A 2A 3A 4A 6 A 5A 7 A 8 B C D E F 例3、一个楼梯共有10级台阶,规定每步可以上一级或二级台阶,最多可以上三级台阶,从地面上到最高一级共有多少种上法。

全国2012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和答案

2012年10月自考《中国行政史》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32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中国奴隶社会始于( D )0-69 A.战国 B.西周 C.商朝 D.夏朝 2.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为强化王权而实行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是( C )1-81 A.礼乐制 B.宗法制 C.内外服制 D.井田制 3.中国古代王位的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于( C )1-7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4.战国时期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中取代分封制的是( D )1-71 A.单一制 B.乡遂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 A )2-94 A.秦始皇 B.周文王 C.禹 D.汉武帝 6.我国最早的独立而自成体系的行政法典是( D )4-125 A.行台体察等例 B.大清律例 C.唐律 D.唐六典 7.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 A )4-127

A.格 B.令 C.律 D.式 8.宋代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关是( B )5-139 A.军机处 B.枢密院 C.兵部 D.都督府 9.我国历史上金的统治者是北方少数民族中的( D )6-150 A.维吾尔族 B.蒙古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10.元代的最高监察机构是( C )6-164 A.枢密院 B.谏院 C.御史台 D.都察院 11.影响明代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 C )7-183 A.出身 B.口碑 C.资历 D.政绩 12.清朝内务府的职责是( A )8-189 A.掌管宫廷事务 B.管理皇族事务 C.主管祭祀事务 D.掌管礼仪事务 13.清政府在今新疆地区实行的特殊行政管理制度是( B )8-192 A.盟旗制度 B.伯克制度 C.土司制度 D.旗民分治制度 14.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确立国民党一党专政地位的法律文件是( C )9-209 A.《中华民国宪法》 B.《中华民国政府组织法》 C.《训政纲领》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5.西方列强控制海关税务权进而控制清政府财政并影响清政府内政外交的工具是( D )9-219 A.工部 B.总署 C.外务部 D.总税务司 16.近代中国第一个监督研究机构和监察官员培训机构是( B )9-233 A.军机堂 B.都察研究所 C.都察院 D.方略馆 17.北洋军阀政府于1914年成立的行政弹劾机关是( A )11-272 A.肃政厅 B.总检察厅 C.平政院 D.大理院

自考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行政史试卷 (课程代码00322)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国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部落联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人民大会B.酋长议事会C.军事首长D.部落长老会 2.中国古代王位的嫡长子继承斛确立于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3.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A.朝会B.巡视C.朝觐D.巡狩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皇帝B.宰相C.诸侯D.中枢官员 5.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一种带有很大程度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这种特殊行政区称为 A.王国B.侨州郡县C.左郡县D.右郡县 6.唐初设内侍省,担任省内诸职的均是 A.给事中B.门阀士族C.翰林学士D.宦官 7.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 A.格B.令C.律D.式 8.五代十国时期,节度使的辖区是 A.州B.道C.县D.乡 9.宋朝会议制度已发展得十分成熟,其中由皇帝主持,其目的是疏通君臣关系,为皇帝决策提供信息的会议形式是 A.例行常朝B.便殿议政C.临时朝仪D.议政会议 10.我国历史上建立辽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满族B.蒙古族C.契丹族D.女真族 11.辽朝汉族和渤海官僚的入仕门径是 八举荐B.科举C.门荫D.世袭 12.明朝直接听命于皇帝,成为事实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的是

2010年自学考试管理类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一

2012年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第1章 引言: 中国古代行政管理的特色:1、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2、等级君主制国家结构是这一时期行政体制的又一特色;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4、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 “家天下”模式的特色:1、是父家长制为君主****提供了原型,在君主****体制下,君主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君位终身并世袭,而父系大家长在大家庭内的角色已大体具备以上的特点,即已产生了君主****的萌芽;2、是以父系大家庭为模式组建政府,这和秦汉以后各王朝不同,家室与政府没有严格区分开来,在设官分职上也体现出随意性,各部门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职、权、责十分不明,表现政府的双重职能,宗法管理与行政管理相互补充,使商周奴隶制很像一个一个大家族的扩大,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方式,作为一种历史的残留存在于秦汉三公九卿之中;3、是以“家天下”观念进行统治,宗法制度是在父家长制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是我国奴隶制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在宗法制度下,天子、诸侯、卿大夫既是一种君臣关系,又是兄弟叔伯或甥舅关系,各级贵族处于不同的等级阶梯上,享有不同的特权,并以原则制礼作乐,规范天下。 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的原因:1、是部落时代民主议事的遗风仍在商周的会议制度中有所反映;2、夏、商、周三代都十分重视民情与舆论,设采风之官,实行纳谏制度,这些也当是原始民主的残留。

中国封建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的特点:1、中国的封建集权体制时间长,一种体制持续2000余年;2、权力集中的程度有所差别;3、思想控制方法的不同;4、中国封建社会自其一开始就有一整套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俸禄、考评、退休等严密而完善的官僚制度,这一套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国家管理体制上的一大特色,为世界古代所绝无仅有的。 封建社会的行政管理与奴隶社会的行政管理的区别:1、形成了一套大统一王朝的中央集权体制;2、神权政治色彩的淡化;3、法制的日趋完备; 中国中央集权****体制主要矛盾: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2、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 中国封建社会在历史演化的过程中预防社会动荡的稳定因素:1、中国封建社会所形成的一套管理官员的制度是中央集权体制得以延续和在遭遇破坏后得以再生的组织保证;2、监察机关的人事制度有利于封建国家肌体的健全;3、在中国中央集权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调节君主****弊端的机制。 中国中央集权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调节君主****弊端的机制:1、是在施政程序上有一套尽可能促使皇帝正确决策的制度;2、为防止皇权的滥用,中国封建还有一些其他的办法:1)通过教育提高君主的素质,儒家治国思想倡导君主“修身以道”,从汉代起就有儒家给皇帝和太子授经典的制度;2)通过神权来抑制君权,大臣可以利用灾变向失道的国家提出意见;3)大臣可以利用皇帝生前的“尊号”,死后加“谥号”或“庙号”的尊褒贬来对皇帝造成心理压力,促使其刷新政治;4)

自考中国行政史考试真题

2017年10月自考中国行政史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中国奴隶社会始于( )。 A.战国 B.西周 C.商朝 D.夏朝 2. 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A.部落酋长议事会

B.人民大会 C.“四岳”议事会 D.军事首长 3.秦灭六国后,在地方政府行政体制上实行( )。 A.乡遂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国鄙制 4.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丞相、三公。在皇帝不亲政事的情况下,代皇帝行使考核权的是( )。 A.尚书 B.丞相 C.太尉 D.御史

5.魏国建国之初,魏文帝接受陈群建议而实行的选官制度是( )。 A.三公九卿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三公宰相制 6.魏晋时期,官员的升迁完全凭借( )。 A.门资 B.政绩 C.口碑 D.年资 7.在唐朝决策文书中,对具体行政事务的指令性文件称为( )。 A.册书

B.制书 C.敕 D.诰 8.我国历史上正式开科取士,确立科举制度,始于( )。 A.唐玄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隋文帝时期 D.隋炀帝时期 9.宋朝中央行政体制中处理军政军令事务的机构是( )。 A.太尉府 B.中书门下省 C.枢密院 D.三司使

10.辽朝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的主要人仕门径是通过( )。 A.举荐 B.世选 C.科举 D.门荫 11.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内侍省 12.在明朝地方政府行政体制中,省的派出机构是( )。 A.府

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国行政史试卷(真题+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国行政史试卷 (真题+解析) (课程代码00322)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国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部落联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人民大会B.酋长议事会C.军事首长D.部落长老会 2.中国古代王位的嫡长子继承斛确立于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3.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 A.朝会B.巡视C.朝觐D.巡狩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皇帝B.宰相C.诸侯D.中枢官员 5.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一种带有很大程度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这种特殊行政区称为 A.王国B.侨州郡县C.左郡县D.右郡县 6.唐初设内侍省,担任省内诸职的均是 A.给事中B.门阀士族C.翰林学士D.宦官 7.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 A.格B.令C.律D.式 8.五代十国时期,节度使的辖区是

A.州B.道C.县D.乡 9.宋朝会议制度已发展得十分成熟,其中由皇帝主持,其目的是疏通君臣关系,为皇帝决策提供信息的会议形式是 A.例行常朝B.便殿议政C.临时朝仪 D. 议政会议 10.我国历史上建立辽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满族B.蒙古族C.契丹族D.女真族 11.辽朝汉族和渤海官僚的入仕门径是 八举荐B.科举C.门荫D.世袭 12.明朝直接听命于皇帝,成为事实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的是 A.内阁B.通政司C.中书省D.六部 13.清朝时期为了避免宦官千政,设立了严格管理宦官、掌管宫廷事务的宫内机构 A.宗人府B.内务府C.司礼监D.鸿胪寺 14.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史称A.钦定变法B.百日维新C.预约立法D.预备立宪 15.清政府设立的用以制约内阁,且作为皇帝咨询机构的是 A.枢密院 B. 弼德院C.审计院D.资政院 16.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国家的实际行政首长是 A.总长B.大元帅C.临时大总统D.国务总理 17.北洋军阀政府的司法机关分为两个系统,一是普通司法机关,二是专门的行政诉讼机关。 其中普通司法机关设有的最高审判机关是 A.总检察厅 B. 大理院C.平政院D.肃致厅 18。根据南京国民政府1937年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由国民党中政会选任的是

自考本科中国行政史简答 (1)

中国行政史简答: 1.中国奴隶制时代的行政管理特色:1.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终的时期 2.登记君主制 国家结构是这一时期行政体制的又一特色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甲天下王朝4.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 2.中国封建社会行政管理的特点:1.形成了大统一王朝的中央集权体制2.神权政治色彩的淡化 3.法制的日趋完 备 3.中国封建中央集权行政管理体制中调节君主专制弊端的机制:1.在施政程序上有一套尽可能促使皇帝正确决 策的制度2.防止皇权滥用的方法:a.通过教育提高君主素质b.通过神权来抑制君权c.大臣可以利用皇帝生前上尊号、庙号等的尊褒贬抑来促使皇帝刷新政治d.开国皇帝制定的一些制度对后世君主有较大的防微杜渐作用 4.军事民主制时期管理体制特点:1.军事首长的实际权力仅负责统帅军队和担任主祭,不享有民事方面公共事 务的独断权,且其职务不能世袭2.部落酋长议事会是部落联盟的常设机关,凡重大事务均由议事会集体决断,军事首长仅是议事会成员之一,不享有民事方面的最后决断权 5.商代的行政管理水平与夏代相比,进步性表现在:1.商王进一步突出了自己的独尊地位,关键问题决策时商 王强调自己的最后决策权2.扩大了中央王朝的管理机构,按职能设官定制,其官职大体可划分为宗教、政务、事务三类、商代职官的基本类型:1.总教官,分为巫、多卜、占、作册等2.政务官,文献中称为卿士,师保是最高政务官3.事务官,主管王廷事务 6.西周的行政监督形式:1.天子、诸侯各自对其下属邦国的监督2.天子、诸侯、卿大夫各自对其直接辖区的监督 7.春秋赋税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内容)赋税制度改革包括田税和军赋两方面。(影响):1.是国家的社会职 能发生变化2.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与基层行政组织的变革 8.秦汉中央政府的职能机构:1.奉常,西汉该称太常,掌宗庙礼仪2.郎中令,西汉改称光禄勋,掌宫廷警卫3. 太仆,掌宫廷车马4.卫尉,掌皇宫保卫5.典客,西汉更名大行令、大鸿胪,掌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6.廷尉,掌司法7.治粟内史,西汉更名大农令、大司农,掌财政税收8.宗正,掌皇族内部事务9.少府,掌山河湖海税收及手工业制造 9.汉代官员的主要选拔制度:1.任子2. 訾选3.察举4.征辟5.博士弟子6.荐举 10.秦汉时期地方行政监察制度的演变与发展:秦汉实行郡县制度,此时尚未有独立的中央对地方的检察制度, 主要是依靠在职官设置上分权制约,使地方官员权力不能过分集中,有意识构成相互制约的关系,达到行政监察的目的,是一种行政与监察混一的体制。到汉武帝时,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监察系统才因十三部州和司隶校尉的设置而相对独立地建立起来。汉武帝后,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监察主要分两个系统进行,1.通过司隶校尉对京辅诸郡的监察2.通过御史中丞与丞相府的司直相互配合,在经过派出的部刺史对郡国的监察,形成既相对独立,又对本级长官负责的监察体系 11.魏晋南北朝对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1.在州上设官2.强化县级行政管理 12.东晋设置侨州郡县的作用与弊端:(作用):1照顾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为他们做官增加了位置,也使其控制 大量依附人口成为合法2.起到了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弊端):侨州郡县与原州郡县并置一处,造成地方行政管理上的混乱 13.隋文帝的调整:1.确定了三公不再兼任政府职务的原则,并只作为奖赏有功之臣的最高荣誉职衔2.确定了三省 之间的分权方式,尚书省掌行政,中书省掌诏令,门下省掌封驳 14.唐统治者对隋制改革内容:1.压抑尚书省地位,使之完全变为奉行机构2.提高中书门下两省地位 15.隋唐时期选拔官员的途径:科举,门荫,行伍,流外入流,入幕制 16.中书门下政事堂与唐初政事堂的不同:1.唐初宰相多为兼职,而中书门下政事堂同三品或同平章事均为专职 宰相 2.中书门下政事堂在正厅之后设吏、枢机、兵、户、刑五房,对口指挥尚书六部,使宰相的办事机构逐渐完备,政事堂逐渐从单纯的会议场所演变为重要的办事机构3.中书门下体制下存在着宰相权利的分散和集中。 17.宋代行政执行特点:1.中枢机关有一套处理各类事务的严格程序,对行政执行起着规范化的作用2.为保证作为 行政决策结果的诏书能准确表达皇帝的真实意图,负责草诏的知制诰可在有疑问时直接要求皇帝接见,以核实宰相代宣君命时是否准确表达了皇帝的本意3.由于宋代地方实行分权制衡措施,迫使地方完全听命于中央,再加上皇帝通过监督机制能较快的掌握地方政务执行情况,故宋代各级地方政府执行政令异常的严格

全国2016年10月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行政史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322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题干】正式确立王位世袭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家天下”局面的是()。 【选项】 A.启 B.益 C.禹 D.商 【答案】A 【解析】启,巩固了王权,正式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度,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的局面。 【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中央行政体制 2.【题干】在官员待遇方面,夏商周实行的是()。 【选项】 A.分封制 B.内外服制 C.世禄制 D.世卿制 【答案】C 【解析】在官员待遇方面,夏商周实行世禄制,即各级封君享受自己封地上的收入,除按规定向上一级封君交纳一定的贡赋和提供一些劳役外,其余部分归封君享用。 【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官员管理 3.【题干】汉武帝时设立的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称为()。 【选项】 A.别驾 B.州刺史 C.州牧 D.郡守 【答案】B 【解析】汉武帝时设立的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州刺史。 【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 4.【题干】东汉时,实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是()。 【选项】 A.门下省

B.御史台 C.中书省 D.尚书台 【答案】D 【解析】东汉时,尚书台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 5.【题干】魏晋时期,官员升迁完全凭借()。 【选项】 A.考课 B.能力 C.政绩 D.门资 【答案】D 【解析】魏晋时期,官员升迁不是依据才能和政绩,而是完全凭借门资。 【考点】魏晋南本朝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 6.【题干】隋唐时,五监中主管文教事务的是()。 【选项】 A.国子监 B.少府监 C.将作监 D.都水监 【答案】A 【解析】隋唐时九寺五监:和户部相关:太府寺(主管钱币收支保管)和司农寺(主管粮食收支和保管);和礼部相关:宗正寺(主管皇族事务)、太常寺(主管祭祀礼仪)、光禄寺(主管膳食供设)、鸿胪寺(主管外交事务)和国子监(主管文教事务)。 【考点】隋唐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 7.【题干】五代官员选拔从制度上说沿袭唐制,但因战乱频繁,政局动荡,最为切实可行的入仕途径是()。 【选项】 A.察举 B.入幕 C.征辟 D.门荫 【答案】B 【解析】五代官员选拔从制度上说沿袭唐制,但因战乱频繁,政局动荡,最为切实可行的入仕途径是入幕。 【考点】五代、宋的行政管理——五代时期的行政管理 8.【题干】宋朝主要入仕途径是()。 【选项】 A.征辟 B.科举 C.荫补 D.军功 【答案】B

2011年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第十章

第十章晚清政府的行政管理 总理衙门设立时间:1861年1月20日,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由恭亲王奕訢,大学士桂良,户部侍郎文祥总领其事。 总理衙门的性质:它是一个既有买办性又有近代性的行政管理机构,说它具有买办性,是因为它基本上是适应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要求而设立的,各国列强正是通过这个特殊的机构加强了对中国内政和外交的干涉和控制。后来的对中国社会很月月产生深刻影响的条约都是由总理衙门签订的,总理衙门的设立成为中国行政管理机构半殖民化的重要标志;说它具有近代性则因为它是当时清政府设立的第一个正式的负责对外事务的机关,另外,总理还兼办洋务事宜,管理近代工矿企业和近代教育文化事业,这对于近于封闭的清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改革,而总理衙门的办事机构和办事制度透露出析的色彩,也说明中国的行政管理终于迈出了艰难的近代化脚步。 总理衙门的机构设置及其功能:总理衙门分总署大臣和章京两级。总署大臣分为三种:1、总领大臣;2、帮办大臣;3、大臣上行走。章京分为四种:1、总办章京;2、帮办章京;3、章京;4、额外章京。总理衙门的内部机构分为三部分:1、综理性机构,包括收掌处、电报处、司务厅等部门;2、外交和洋务性机构,包括英国股、俄国股等;3、兼管性机构,包括北洋通商大臣、总税务司等;总理衙门的职权广泛,有:1、管理外交事务;2、办事洋务;3、负责边防事务; 4、负责有关官吏的选任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 总理衙门在行政管理上的特点:1、简化办事机构;2、分工办事,人有专责; 3、严格挑选职员,禁止捐纳; 4、建立住宿值班制度; 5、节约行政经费,杜绝奢靡; 6、简化办事手续,加强保密; 7、奖惩分明,激励勤勉。 总税务司的职能:掌管各海关征收税课,综理全国税务行政与关员任免事项,后来扩展到开办邮政,包揽参加国际展览会,乃至搜集中国的各种情报等。 同文馆设置的意义:1862是一所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和科学技术的学校,设英、法、俄、德四馆,后增设东(日)文馆和算学、化学、格致(物理)、医学四馆。为各通商口岸和督署及海关培养了一批翻译人员和科技人员,但也培养了一些为外国侵略者服务的买办和洋奴。 清政府立宪的宗旨:1906.9.1立宪。1、皇位永固;2、外患渐轻;3、内乱可弥。 中央资政院的性质和职权:1910.10成立。议员分钦定和民选两种,总裁副总裁由皇帝指派的王公大臣担任,其职权是:议定国家预算;讨论有关税制和公债的发行事项;修订或废除法令;讨论咨议局和督抚有关争议的事项以及皇帝提交的其他事项。资政院不是立法机关。没有最后决定权。也无法监督政府行政,仅起到咨询协商的作用。

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国行政史真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国行政史真题答 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A 2.C 3.D 4.A 5.C 6.D 7.A 8.B 9.A 10.C 11.B 12.D 13.B 11.B 15.B 16.D 17.B 18.B 19 B 20.C 21.C 22.B 23.B 21.B 25.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 共10分。 26.BC 27.ABC 28.CD 29.DE 30.AB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 共10分。 31.是周王朝在地方行政体制上实行的一种制度, 是一种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经济制度。

32.是秦汉时期群臣讨论国事以备皇帝决断的一种 会议形式,上至将军、列侯,下至博士、议郎均可参加,皇帝通过集议可以根据多方面的建议进行决策。 33.是北宋神宗改制时确立的定期勘验官员以定升 迁的制度,包括勘验官员簿历文状的一系列程序,簿历文状中包括解状、举状、家状、考状等。 34.明正统初年,因皇帝年幼,太皇太后全权于内阁,由专职阁臣对奏章提出处理意见,称“票拟”,票拟从此成为内阁最大的特权。 35.是政府的一种机关工作制度。将机关工作分为 政务工作和事务工作,主管长官着重负责政务工作,而常务次长、秘书长、主任秘书、支部书记等官吏则着重负责事务工作,这些负责事务工作的长官称为幕僚长。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 30分。 36.(1)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体制。(2分) (2)神权政治色彩有所淡化。(2分) (3)行政法制逐步建立。(2分) 37.(1)以出身作为做官资格,勋臣、名门、儒史等出身均可作为条件。(2分)

全国自考2010年1月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 课程代码:00322 2010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家天下”局面,正式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度的是( B) A.益 B.启 C.有扈氏 D.舜 2.中国近代史上被称为“贿选宪法”的是( C)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钦定宪法大纲》 3.春秋时期,最先设立县郡的是( B) A.晋国和魏国 B.晋国和楚国 C.齐国和燕国 D.赵国和韩国 4.汉武帝时设立的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称为( B) A.尚书 B.州刺史 C.州牧 D.郡守 5.魏国建国之初,魏文帝接受陈群建议而实行的选官制度是( A) A.九品中正制 B.三公九卿制 C.三省六部制 D.三公宰相制 6.隋唐时期中央政府的主要职能机构是(B ) A.九寺 B.尚书六部 C.五监 D.三公 7.五代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中,最为切实可行的入仕途径是( D) A.征辟 B.科举

C.举荐 D.入幕 8.辽代的政府官员中,林牙大致相当于唐代的( B) A.太傅 B.翰林 C.中书舍人 D.枢密使 9.明代的最高审判机关是( A) A.大理寺 B.都察院 C.刑部 D.厂卫 10.康熙为抗衡议政王会议的影响而设立的机构是( D) A.翰林院 B.军机处 C.同文馆 D.南书房 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中央行政体制为(A ) A.责任内阁制 B.总统制 C.君主立宪制 D.委员会制 12.近代西方列强借以控制清政府的财政并进而影响清政府内政外交的机构是(C ) A.咨议局 B.总理衙门 C.总税务司 D.会议政务处 13.根据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发布的《关于公文程式咨》的规定,公署职员公告一般人民者称为( A) A.示 B.令 C.谕 D.咨 14.依《国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中华民国的国家元首是( A) A.国民政府主席 B.行政院长 C.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D.国防委员会委员长 15.南京国民政府行政决策的中心是( D) A.国民政府委员会 B.军事委员会 C.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D.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 16.抗战期间,国防最高委员会根据“行政三联制”原则于1940年冬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是(C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