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上海交大数学系高等数学教学团队-上海交通大学人力资源处

上海交大数学系高等数学教学团队-上海交通大学人力资源处

上海交大数学系高等数学教学团队-上海交通大学人力资源处
上海交大数学系高等数学教学团队-上海交通大学人力资源处

上海交大数学系高等数学教学团队

《高等数学》,被很多学生称为“霸王课”,因为它“很高深”。然而上海交通大学乐经良教授和高等数学教学团队的其他老师们,却能让“霸王课”褪下“可怕的外衣”,变得妙趣横生。

要说有什么神奇之道,乐经良一定摇摇头,然后微笑着告诉你十二个字:认真负责、潜心思索、投入感情。“用心教学”就是乐经良和他的团队的“数学魔法”,看似简单,却别显一番博大精深。

传业有道唯纯厚,处世无奇却率真,这就是乐经良的座右铭。而“让学生受益”更是这个团队的座右铭。高校数学应该怎么教,乐经良和他的同事的心里,有一本清晰的帐。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数学教学团队的故事,就这样慢慢清晰起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

怎样让学生爱上数学?

在思考这个“艰深命题”时,团队带头人乐经良的脑海里,老是浮现出数学大师陈省身的一句题词,那题词只有四个字——

“数学好玩”。

乐经良和他的团队始终坚信,教数学不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条条框框“搬”进学生的脑子里,而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塑造合格的人才。因此,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特别重要。兴趣从哪儿来?一方面,是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喜悦,而另一方面,就是老师的引导。

答案就很明确了:数学老师的工作,就是让数学好玩起来。

于是乎,走进乐经良的课堂,你会看见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先生”,正在滔滔不绝地描述电影《侏罗纪公园》的情节,故事讲完,数学中的混沌现象也就一清二楚;有时,他会跟你一起推敲福尔摩斯怎么探案,把数学理论、数学方法和密码知识巧妙结合,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兴之所至,“老先生”便发给学生一段密文,让学生自己去破译。还真有不少学生,为了破译这密码,长假都不歇。“是很苦,但是苦得心甘情愿,苦得快乐。”学生乐呵呵地说。

延续好的教学传统不难,难的是改革,是创新。“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在这样的要求下,乐经良团队注重基础,强调质量,进行了多层次、多模式的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为了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符合不同类型专业的需求,让学生可以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途径,真正感受数学的魅力,乐经良团队把分流教学深化和细化,除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课程的建设,还开设了“工科数学分析”和“数学实验”课程。针对近年来理工、经管、医农和人文等不同专业对高等数学课程的认识和要求上的明显变化,团队在调研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依据专业的特点和需求进一步实行分类教学。文科数学怎么教,向来众说纷纭。把理工科数学“简化”了来教是通行的办法,乐经良团队却“另辟蹊径”,采取全新角度,深入浅出,自成体系。

种种改革、俱有成效,随之而来的,是一轮又一轮崭新的探索。在这方面,乐经良和他的团队,从来都是走在前面。

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乐经良团队就开始在数学基础课程中采用原版教材、试点英语教学,在那时可谓“独树一帜”,效果好,也就一直延续至今。用英语教授的微积分和线

性代数,考核给出的成绩和学分直接得到美国密西根大学的认可。

团队建立的高等数学课程网站,是国内建设最早的课程网站之一,学习者源自世界各地,至今访问量已近40万。网站的教学资源丰富,并且及时更新,同时,实现了多媒体教学、网上辅导和答疑、网上作业管理等,建立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信息交流和反馈的通道,成为师生的“网上家园”。

而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殷实详细的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试题题库,无不在为学生的学习“添砖加瓦”。团队还承担了国家级数学教学资源库中高等数学案例库的建设,助力中国高等数学教育发展。

目前,团队承担的“高等数学”、“数学分析(非数学专业)”“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和“数学实验”五门基础课程均已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而“数学实验”和”高等数学”已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团队还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积累,完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特点的数学基础课教材的编写,共计各类教材共20余种。其中,“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本,上海市95重点教材4本;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本,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2本,三等奖1本;五本教材入选“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高校数学的学科建设,这个团队功不可没。

绝知此事要躬行

数学,始终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

2010年,美国国际数学建模竞赛(MCM)的结果揭晓,上海交通大学参赛的15个队中,7个队获一等奖,5个队获二等奖,成绩骄人。同样,上海交大也经常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荣誉的得来,绝非轻而易举。获奖的学生,有的已在学术的殿堂崭露头角,有的也已成为行业翘楚,而桃李满天下,或许就是对背后那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岗位、辛勤付出的乐经良和高等数学教学团队的最好回报。“原则指导,学生自主,独立完成”,这是乐经良和他的团队在数学建模之路上摸索出的指导方针。他们非常强调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查询、自己设计、自己完成。“学生在探索中收获成长”是他们寄予的期望。

当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数学界肯定的数学教学实践环节不仅包括数学建模,还包括数学实验课及数学软件应用等等。《数学实验》课是上海交大在全国范围的数学教学方面起步很早、开设也非常成功的课程。2004年就已经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的《数学实验》课,凝聚了乐经良团队的心血。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受到前苏联教学模式的影响,虽然有完整严密的体系,但是教学太过抽象,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90年代中期开始,乐经良就开始思考如何把数学教学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数学实验》课应运而生。

这是一门让学生通过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进而达到学数学和用数学等目的的课程。《数学实验》采取案例式教学,案例密切联系实际,新颖有趣,注重应用,让学生了解和初步体验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同时,学生在进行实验时有充分发挥的余地和选择,使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得到激发。

数学实验课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在国内有着广泛影响。乐经良团队还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建立了实验室,为学生进行数学实验提供硬件和软件环境。

学生的才华得以展露,就是让乐经良和这个团队最感欣慰的事情。曾有一个大三学生,在有关“混沌现象”问题的数学实验课上,运用老师提供的方法和自己的软件制作知识,做了一个数学小软件来观察混沌,只要输入一个数据,图像就可动态地显示混沌现象。

一年之后,数学系几个老师合作撰写了一篇论文,在发表之前,他们希望能做出显示效果的图像,学生做出来的软件,最终为他们“锦上添花”。论文最终发表在核心期刊《应用数学学报》上,这名甚至不是数学专业的大三学生也成为了这篇高质量论文的作者之一。

江山代有才人出

“中院302”,这只是偌大的交大校园里的一间普通教室,然而每一个交大学生却都知道它的用途,至于去过的,更不在少数。每个礼拜,总有那么几个晚上,中院302里人头攒动,学生们或坐或立,把悉心讲解的老师围在中间。

这,就是著名的数学答疑室。

过去两周一次,近年一周一次,乐经良和他的团队坚持集体答疑至今已30多年。这还不够,为了让学生“逮”得到老师,从2010年开始,数学系还建立了office hours 工作制度,每个教师在工作时段内,每周安排固定的2小时,专门接待答疑同学,和学生进行深层次交流,给予科研指导乃至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是乐经良和他的团队身体力行的作为。在这个教学团队里,所有教授均会给本科一年级的学生授课,“培养人才是重中之重”成为整个团队一致的信念。

教学明星,不断涌现着。

乐经良,年届六十的他如今还承担着科研课题和指导研究生等任务,然而数十年来从未放弃给本科生上基础课,近年来每学年的授课都超过270学时。“每一次教学的过程,也都是重新领悟和思考数学基本知识的过程,都能体会数学的乐趣。”他孜孜以求地探寻着教与学的真谛。此外,他多年主持国家工科数学教学基地建设工作,使其成为国内数学基础课程教学研究、改革和实践的中心之一,在教育部验收评估时评为优秀基地,2007年入选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

裘兆泰,以对教学工作的高度敬业出名。他把把抽象难学的数学分析上成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凡经裘老师阅改过的试卷,几乎每道试题边都有批注,写的字往往比学生答题的字还多;他家里电话是学生求助热线,每天开通到午夜12:00,只要给裘老师电话,他都会耐心开导;为在他的课上抢占前排位置,学生们常常隔夜占座,更有学生在校园BBS上给他写长篇的感谢信。保护创新、鼓励创新、激发创新,裘兆泰更是乐此不疲。对于思维活跃、想法新颖的学生,他尽量创造条件“开小灶”,引领他们在数学的天地里“独当一面”。

朱佐农,始终坚持站在高等数学教学第一线,学生们写信告诉他:“您的课堂才能算着真正的大学课堂”。

宋宝瑞,带着学生们多次踏上国际数学建模大赛的最高领奖台。

贺才兴,他能够让文科生都“心甘情愿”地爱上高等数学,“心甘情愿”地和牛顿、莱布尼茨做朋友。

……

在多年的实践中,乐经良和高等数学教学团队已经形成了一支热心教学、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积极改革的数学教学梯队。团队非常重视青年教师在教学上的成长,为其确定专门的教学指导教师;教师引进时的课程试讲和新教师的上岗培训学习班已形成制度,注重教学和科研并进,为团队成员创造在教学与科研方面进修和培训的条件,使高等数学课程组始终保持热心教学、注重质量和积极改革的特点。

正是这些躬耕讲坛的老师们,把“高等数学”的种子播撒到越来越多学子的心中,让“高等数学”的魅力散发出愈加耀眼的光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