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年最新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2020年最新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2020年最新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2020年最新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2020年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教是指通过诗教化民众的方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在诸如“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思无邪”等为人熟知的表述的促动下,诗歌的影响遍及从国家社稷、社会风尚到日常礼仪、个人修为的不同层面,使得诗歌在中国古代不仅仅是个人表情达意的方式,而且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与政治、伦理、风俗、文化等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体现的正是诗教的目的和功能:一些重要思想乃至制度理念被以诗歌的独特形式进行传布与渗透,用来规训人们的言行举止、引导社会文化的路向。

依照朱光潜的“诗教就是美育”这一说法,诗教显然是现代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林语堂所说:“中国的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虽然他所讲的“中国的诗”是指古典诗歌,并且中国诗歌经过现代性的洗礼之后,仅有百年历史的现代诗歌被认为失去了古典诗歌的辉煌和魅力,但是诗歌本身仍然具有相当的感召力,对人类的精神生活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处于现代境遇中的诗教,或者说在现代美育观念影响下的诗教,实际上包含两个问题向度:一是传统诗教的适应性,即传统诗教通过调整、转换,寻求合乎现代人生存状态、审美趣味和心理需求的路径;一是根据现代诗歌的特性,找到诗歌与社会文化的连接点,探索诗教的现代意义和方式。

现代美育倡导以情感为核心的观念,有助于引导诗教施行过程中凸显诗歌的抒情性本质。不过,不宜忽略诗歌所应具有的智性、理趣和思辨等其他特质;而回归诗歌本体,或许一定程度上能去除传统诗教过分教化之弊,但并非要将诗歌拉回到“内部”,切断其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在“故步自封”中慢慢失去活力、直至萎缩。

至于现代美育主张的“审美无功利”,要考虑到现代美育诞生的时代背景。当蔡元培提出“纯粹之美育”时,他期待的是以“无功利”之审美的“纯粹”性,消除当时“大多数之人皆汲汲于近功近利”的积患。同样,现代诗教也曾表达过强烈的“无功利”的诉求,不过一味追求诗歌“无功利”,会导致写作者狭隘地理解“诗性思维”的含义和价值,皮相地趋附海德格尔大力阐释的“诗意地栖居”,实际上,“诗性”是人类与自然万物建立联系的方式;“诗意地栖居”并不表明某种独善其身、超然于尘世之外的态度,它体现的是美与善的协调。朱光潜说:“善与美……它们的必有条件同是和谐与秩序。从伦理观点看,美是一种善;从美感观点看,善也是一种美。”这正是看似“无功利”的审美的辩证属性。当然,现代诗教已不可能像古代诗教那样,仅仅视以“仁”为内核、具有德性的君子为“完人”,而是对之倾注更丰厚内涵、更富于现时代特征。至少应该在马克思预期的“人的解放”的意义上理解现代社会的“完人”,即一种具有“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人格形象。

在社会文化日渐多元化的当下,倘若不是孤立、抽象、静态地领悟诞生于上世纪初的现代美育所关涉的美、审美、美感等命题,它的某些观念对诗教的拓展仍然具有启示价值。未来诗教关于诗歌的界说中,诗歌之美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立体的,不只提供赏鉴、实现“净化”,更具有海德格尔所说的超越性的“拯救的力量”,不仅能够弥合“人心”,而且将重塑人在技术时代的命运和位置。(摘编自张桃洲《现代美育,诗教何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古代,诗歌因能传布重要思想和制度理念,故其影响遍及社会各层面。

B.现代诗歌仅仅有百年历史,缺少古典诗歌那样的魅力,难以影响人们生活。

C.现代诗教应在诗歌与社会文化之间构建良性的互动关系,保持诗歌的活力。

D.传统诗教非常重视通过诗歌养成完美人格,这与现代诗教的理念完全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提出诗教这一概念及诗教的目的和功能,为整篇文章的论证奠定基础。

B.文章第二段借用林语堂的话衔接文意,引出对处于现代境遇中的诗教的论述。

C.文章第四段引用蔡元培和朱光潜的话,清晰地论证了现代美育与现代诗教的育人目标。

D.文章末段把论证背景拉回到当下,概括地回答了“现代美育,诗教何为”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入现代以后,中国诗歌出现了很大变化,诗教在现代美育观念影响下,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体现了适应性。

B.对现代美育所倡导的“审美无功利”的理解,要考虑到现代美育诞生的时代背景,有以此消除当时社会某些弊端的意愿。

C.错误地理解现代诗教“无功利”诉求,与肤浅地理解海德格尔阐释的“诗意地栖居”一样,没有体现出美与善的协调。

D.现代美育对诗教仍有启示价值,未来诗教要提供赏鉴,弥合“人心”,并借此重塑人在技术时代的命运和位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30年前,位于黄河几字弯南岸的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面积1.86万余平方公里的庞大身躯像一条黄色巨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其腹地寸草不生,被喻为“生命禁区”。如今,这里综合治理区面积达910万亩,植被覆盖率由30年前的3%提高到了53%,生物多样性明显恢复。早在1988年,这里的亿利资源集团就开展了防治荒漠化的工作。他们首先在当地沙漠种满了特殊的植物,这些植物能够固定流沙,减少对农田庄稼的伤害。其次还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太阳能资源,推进太阳能发电项目,采用“板上发电、板间种草、板下养羊”的模式,创造了资源,也改善了环境。现在,围绕治沙,他们发展了更多产业。从整个鄂尔多斯市来说,治沙过程中,开始施行“五荒到户、谁造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的政策,引导个人和企业参与治沙。进入新世纪,又出台了禁休轮牧等奖补机制。特别是在政府引导下,以技术为核心,从沙漠里“掘金”,创建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位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体系,企业效益越来越好,又以产业发展反哺治沙。农牧民也以市场化的方式参与到经营活动中,拥有了“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小老板、产业工人、生态工人”等新身份,每一种新身份都能带来不菲的收入。沙漠也是一种资源,现在这里年生产人造板2.6万立方米,生物质发电3.1亿千瓦时,杏仁露、海红酒、沙棘等饮品3.5万吨,有效解决了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问题。

(摘编自马爱平《库布其:用三十年书写“绿进沙退”大漠传奇》)材料二:

沙漠治理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摘编自《中国沙漠治理行业市场预测咨询调研》,2019年1月制表)材料三:

70年来,中国的荒漠化治理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2019年2月,美国国家航天局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中国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

1954年,我国第一个沙漠科学研究站在宁夏中卫建立,麦草方格治沙技术被首次提出,被世界赞誉为“中国魔方”。麦草方格成为了全球最便捷、环保、低廉的固沙模式。目前,在中卫市北部168万亩的沙区,已治理利用的面积有147万亩。在机械化治沙方面,很多地区也做出了积极探索实践。甘肃建投自主研发制造的世界首台“多功能立体固沙车”,铺设草方格的速度是人工的50倍,从根本上解决沙漠化速度快于人工治沙速度的难题。

在库布其沙漠,亿利资源集团把治沙技术总结为“四大技术”和“四小技术”。他们还尝试新的作法,为低覆盖度治沙理论的进一步实践搭建起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传统观念认为,植被覆盖度高,治沙效果就好。但是即便在干旱区,依然有天然稀疏林,密度一般低于每公顷800株,覆盖度低于30%,而这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延续下来的,是水分供求关系适应干旱、半干旱区的水分状况使然。低覆盖度治沙理论认为,当地呈带状栽植的固沙林覆盖度仅为20%—30%,也能在防风固沙方面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这一理论既能够充分发挥乔、灌、草各自特性,又能形成复合的、生态作用互补的、接近自然地带性植被的修复技术。

(摘编自白佳丽《治沙专家:多元推动我国防沙治沙》等)4.下列有关治沙举措,不能体现“沙漠也是一种资源”理念的一项是(3分)

A.利用沙生植物制造海红酒、沙棘等饮品。

B.利用沙漠日照,推进太阳能发电项目。

C.发展沙漠生态旅游业。

D.治理初期,政府投入资金植树种草。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库布其沙漠治理情况来看,绿起来与富起来紧密结合,生态治理要和企业发展相结合,治沙才会有持久动力。

B.我国沙漠治理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突破600亿关口,预计2019年同比增长会更快,规模远超800亿。

C.经过70年的努力,我国沙漠治理成绩显著,有效遏制了荒漠化和沙化扩展趋势,取得了“绿进沙退”的重大成就。

D.低覆盖度治沙理论颠覆了植被覆盖度高、治沙效果就好的传统观念,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6.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取得治沙成就的原因。(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人世间(节选)

梁晓声

马赛的夏季气候宜人。

下午四点多钟时,夕阳高悬在老港口的上方,余晖洒满码头,湛蓝的海水变成了槟榔红,被凉爽的海风吹抚起红鲤鱼鳞片似的波纹。

老人们照例在广场上散步,有互相牵手的老夫妇,也有牵着大狗小狗踽踽独行的老人。卡努比

埃尔大街上,三三两两的游人持着相机或画夹信步走来。当地的老人们是他们乐见的一道风景,老人们同样乐得看到来自国内外的游人。夕阳即将没入海中,海里仍有恋水的泳者。躺在沙滩上的泳者仍不愿离去,为的是再多享受一会儿。

周蓉从车站宽阔的大理石台阶上缓缓走下。

她的头发中有了不少白发,显然超过了她的实际年龄。容颜、体形却并没有发生多大改变,胖瘦适中。长年辛劳,促使她善于调节压力,防止压垮了身体。她的脸庞依然动人,只不过一笑起来眼角就显出鱼尾纹。她很少笑,因为值得高兴的事情还是太少。那样一张脸与头顶隐隐的白发搭配在一起不大协调,女儿曾劝她染发,她也曾动过染发之念,但知道自己属于过敏体质,未敢轻举妄动。

玥玥说法国的染发剂很高级,不会让皮肤过敏,当然得请专业技师操作。

玥玥说服她并陪去了一次,她一听价格转身便走。她觉得太贵了,绝对不能接受。但她没说价格问题。

玥玥哭了,对她说:“对不起妈妈,太对不起你了,都是我不好,把妈妈拖累到了这种地步!”

当时,母女二人住在离巴黎不远的小城鲁昂,周蓉在那里一家最大的瓷器店做推销员。很快脱颖而出。除了她的英法两种语言水平和知识分子气质,还因为她来自瓷器的故乡中国,颇能讲出一套鉴赏瓷器的知识。其实,那些来自鲁昂市周边小镇和乡下的女推销员,对她相当排斥,但她的业绩受到老板的公开肯定,而她的亲和力也成功地团结了她们。她们后来赞叹说,如果只听声不见人,外国游客会误以为她是法语广播员转行,而她们自己只不过是普通法国人了!

后来她们来到马赛。她应聘到一家国际旅游公司做导游。公司原本安排她在亚洲区。她坚持做欧洲区导游。强烈的自尊心,让她太怕见到国内的熟人了。

公司主管问她,做亚洲区导游,经常接待自己的同胞,有什么不好呢?

她只得撒谎,说要求做欧洲区导游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同时学习德语和其他欧洲语言。

主管说:“您的想法值得尊重,但您更应该尊重公司的想法。”

结果,她还是被分在了亚洲区。

那一夜,她重重顾虑,彻夜难眠。

第二天,她将自己在法国出版的两部书送给了主管。这两部书销量都不大,一部名为《庄子和他的言行》,另一部是《老子和孔子有什么不同》,都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通俗读物。所得稿费,全用来供女儿上学了。

玥玥虽然心气很高,却未能考入巴黎大学,进了一所高等专科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学费比普通大学少不了多少。好在玥玥懂事了,体恤母亲的不易,不但节俭,还经常打工。即便如此,那四年里,周蓉至少身兼两份工作。

公司主管翻看了一下书,见都有她的法语签名,难以相信地问道:“您写的?”

周蓉点头说:“是的。我还准备写第三部书,一部向中国介绍法国及邻国风情风光的书,所以……。”

“但这与您坚持要做欧洲区的导游有什么直接关系呢?”对方打断了她的话。

“如果您是一位经常旅游的人,那么您一定很想知道,一个您所去的国家与哪些国家毗邻?以便预先做出更系统的旅游计划。我无法离开法国,所以只能通过与欧洲游客的接触,间接了解一些法国邻国的旅游资源……”

那时,连她都几乎对自己的谎话深信不疑了。

“您等一会儿。”主管说,注视着她思忖片刻,拿着她的书走开了。

十几分钟后,主管回到了她面前:“您的要求可以实现了。”

他又说:“我的上司也希望获得您的签名书。”

她说:“会的,我很荣幸。”

他说:“他让我转告您,即使您并没写出计划中的第三本书,他也不会认为您欺骗了我们。”

“请替我谢谢他,他真是个好人。”她的内心充满感激。

周蓉刚刚送走了一批欧洲游客。

她在马赛那家旅游公司带团的次数最多,加起来的时间也最长。她是全公司导游中学历最高的,每一批旅游者离开之前,都会给予她这位曾经的中国副教授导游员高度评价。即便在异国他乡,在为生存四处奔波、生活状态极不稳定的情况下,她也表现出了优秀的素质。她聊以自慰的是,自己在法国从未让周家丢人,也从未让祖国蒙羞。

列车开走后,周蓉在车站的长途电话室与蔡晓光通电话。尽管没说几句话就挂断了,却并未影响她的好心情。她只是有点儿遗憾,因为自己居然忘了告诉蔡晓光最重要的话——她不久就可以回国了!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描写马赛优美的自然风光与和谐的人文场景,为全文营造了温馨的氛围,同时,又使周蓉从事旅游业这一内容的出现显得不突兀。

B.周蓉不是一个只会读书的知识分子,她曾做过中国大学的副教授,有着良好的气质与修养,这种素质使她能融入社会甚至商业活动中。

C.周蓉送给主管《庄子和他的言行》和《老子和孔子有什么不同》两部书,一是为了宣传中华文化,再就是希望以才能打动领导。

D.文章写了周蓉的国外生活,表现了普通人的奋斗、担当精神以及融入血液、不会割舍的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

8.请以周蓉这一形象为例,分析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说里大量情节是以插叙形式表现出来的,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穰侯.魏厓者,秦昭王母宣太后

...。宣太后二弟:其异父长弟曰穰侯,姓

..弟也。其先楚人,姓芈氏

魏氏,名厓;同父弟曰芈戎,为华阳君。昭王同母弟曰高陵君、泾阳君。而魏厓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厓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厓为将军,卫咸阳。诛季君之乱,而逐武王后出之魏,威振秦国。七年,魏厓相秦。十四年,魏厓举白起,使代向寿将而攻韩、魏,斩首二十四万,虏魏将公孙喜。明年,又取楚之宛、叶。魏厓谢病免相。其明年,复相厓,乃封魏厓于穰,复益封陶,号曰穰侯。穰侯封四岁为秦将攻魏拔魏之河内取城大小六十余十九年魏厓复相秦六岁而免免二岁复相秦四岁而使白起拔楚之郢乃封白起为武安君。于是穰侯之富,富于王室。三十二年,穰侯将兵攻魏,围大梁。梁大夫须贾说穰侯曰:“臣闻魏氏悉其百县胜甲以上戍大梁,臣以为不下三十万。以三十万之众守梁七仞之城,臣以为汤、武复生,不易攻也。攻而不拔,秦兵必罢,陶邑必亡,则前功必弃矣。愿君逮楚、赵之兵未至于梁,亟以少割收魏。魏方疑而得以少割为利,必欲之。楚、赵怒于魏之先己也,必争事秦,从以此散,愿君熟虑之而无行危。”穰侯

曰:“善。”乃罢梁围。明年,魏背秦。秦使穰侯伐魏,斩首四万。明年,穰侯与白起客卿

..胡阳复攻赵、韩、魏,斩首十万,取魏之卷、蔡阳、长社,赵氏观津。且与赵观津,益赵以兵,伐齐。齐襄王惧,使苏代为齐阴遗穰侯书。于是穰侯不行,引兵而归。三十六年,魏人范雎言宣太后专制,穰侯擅权于诸侯,泾阳君、高陵君之属太侈,富于王室。于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国,令泾阳之属皆出关,就封邑。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余。卒于陶,秦复收陶为郡。

(节选自《史记·穰侯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穰侯封四岁/为秦将攻魏/拔魏/之河内取城大小六十余/十九年/魏厓复相秦/六岁而免/免二岁/复相秦/四岁/而使白起拔楚之郢/

B.穰侯封四岁/为秦将攻魏/拔魏之河内/取城大小六十余/十九年/魏厓复相秦/六岁而免/免二岁/复相秦/四岁而使/白起拔楚之郢/

C.穰侯封四岁/为秦将攻魏/拔魏/之河内取城大小六十余/十九年/魏厓复相秦/六岁而免/免二岁/复相秦/四岁而使/白起拔楚之郢/

D.穰侯封四岁/为秦将攻魏/拔魏之河内/取城大小六十佘/十九年/魏厓复相秦/六岁而免/免二岁/复相秦/四岁/而使白起拔楚之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侯,指爵位,春秋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B.太后,是封建时代对帝王母亲的尊称,始于秦昭王,汉承秦制,以后历代都如此称呼。

C.芈姓,是周时楚国贵族的祖姓,在古代,氏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姓是氏的分支。

D.客卿,春秋战国时授予非本国人而在本国当高级官员的人,其位为卿,以客礼待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厓拥有实力,辅佐昭王即位。他贤能,并且在惠王、武王时就已经任职处理政事,武王去世以后,他拥立昭王,平定了季君叛乱,稳固了昭王地位。

B.魏厓任用白起,为秦开疆拓土。秦昭王十四年,他举荐白起为将军,派他攻打韩、魏,斩敌二十四万人,俘虏了魏将,后来,又夺取楚国一些城池。

C.魏厓权衡利弊,听取须贾劝说。梁大夫须贾告诉他如放弃攻打大梁,既不会威胁他的封地陶邑,还能使秦国获得更多魏国土地,他认为有理,解围而去。

D.魏厓贵极富溢,最终走向没落。穰侯的豪富超过了王室;他被范雎指出外事上专权,被秦昭王免掉相国职务,后来死于陶邑,秦国收回陶邑设为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楚、赵怒于魏之先己也,必争事秦,从以此散,愿君熟虑之而无行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与赵观津,益赵以兵,伐齐。齐襄王惧,使苏代为齐阴遗穰侯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稽庄即事①

文天祥

乃心王室故,日月奔南征。

蹈险宁追悔,怀忠莫见明。

雁声连水远,山色与天平。

枉作穷途哭②,男儿付死生。

【注】①德祐二年三月初七日晚,诗人一行来到稽家庄,受到水寨统制官的款待。②穷途哭:《晋书·阮籍传》:“(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开篇就写出了诗人日夜奔走的画面,“乃心王室故”使诗歌格调高远。

B.颔联写诗人在抗击外族入侵的斗争中经历了种种险境,还被人误解怀疑甚至诬陷。

C.尾联中诗人使用典故表明自己面对困境的决心,身为男儿愿为国家社稷献出生命。

D.诗歌结构严谨,语言缠绵悱恻,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表现得淋漓尽致。

15.诗歌的颈联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了宋荣子能够看淡世间荣辱,不受外界影响的原因。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引用太阳神的神话传说突出蜀道高峻的山峰和回旋的急流。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又饱含功业未就、无法归家的感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2019年,第六部《终结者》电影《黑暗命运》出现了。此时距离《终结者》的开篇已整整35年。毫无疑问,《终结者》系列电影已成为影史奇观。它寿命极长,却自卡梅隆退出后就饱受__________。它一次次继续,又一次次被推翻,继而一次次重启,却始终无法达到前两部的高度。屡败屡拍却又屡拍屡败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一超级IP曾经打下了惊人的粉丝基础,其衍生产品遍及全球所致。与常规科幻片不同,《终结者》将恐怖的未来世界揭开盖子,却并不完全展示。人与机器全面开战的故事被简化成一个猎物目标、一个(或多个)保护者、一个终结者的“追杀一保护”剧情模式,人类的命运浓缩在追杀与保护的电光火石之间,而未来世界的__________全部隐藏在机器杀手冷酷无情的杀心之后。而给终结者披上人皮,使机器杀手更加惊悚。一方面,由于无法预知人面背后是血肉还是金属,终结者的__________大大增加;另一方面,一旦受伤露出金属骨骼,终结者的造型会更加狞厉可怖。20世纪80年代,这部影片大获成功。()。或许这两部《终结者》太过特别,续作的__________长期不顺。此次《终结者:黑暗命运》尽管让施瓦辛格、琳达·汉密尔顿全部回归,卡梅隆破天荒地当起了制片,但影片质量仍旧平平。可以说,难以摆脱黑暗命运的正是《终结者》续作本身。不知道《终结者》续作们何时能踏出坚实有力的关键一步,彻底摆脱黑暗的命运……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质疑风云变幻未知性拍摄

B.置疑风云变幻未知性开发

C.置疑波谲云诡威胁性拍摄

D.质疑波谲云诡威胁性开发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屡拍屡败却又屡败屡拍的原因,就是这一超级IP曾经打下了惊人的粉丝基础,其衍生产品遍及全球。

B.屡败屡拍却又屡拍屡败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一超级IP曾经打下了惊人的粉丝基础,其衍生产品遍及全球。

C.屡拍屡败却又屡败屡拍就是因为这一超级IP曾经打下了惊人的粉丝基础,其衍生产品遍及全球所致。

D.屡败屡拍却又屡拍屡败就是因为这一超级IP曾经打下了惊人的粉丝基础,其衍生产品遍及全球。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被资深影迷逐帧分析鉴赏的教科书级作品续集《终结者:审判日》,是卡梅隆一手打造的

B.卡梅隆一手打造的续集《终结者:审判日》,更是成为资深影迷逐帧分析鉴赏的教科书级作品

C.堪称教科书级作品的续集《终结者:审判日》,受到资深影迷们逐帧分析鉴赏,这是卡梅隆一手打造的

D.续集《终结者:审判日》是卡梅隆一手打造的,这一教科书级作品更是受到资深影迷逐帧分析鉴赏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饮料大多没有标注糖分含量,不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成分就是葡萄糖、蔗糖以及淀粉,饮料里通常不含淀粉,因此饮料外包装上标注的碳水化合物含量,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于每天吃多少糖合适,每人每天推荐摄取的精制糖不超过12g,老人、小孩、糖尿病患者等群体更要降低摄入量。单从食物里获取的糖类物质,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再食用很多含糖多的饮料、糕点等,长此以往会危害人体健康。

发胖、高血压、高血脂会跟着来,另外糖代谢也可能出问题,引起糖尿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这幅名为“塑料制品”的漫画是葡萄牙第20届国际漫画节获奖作品,请简要说明漫画的内容(不超过40字),并指出漫面寓意(不超过30字)。(5分)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日,一条福建省福州市教育局公开回复家长疑问的帖文,在网上引发关注和讨论。家长发帖问学校为何放着电话、微信等通讯便捷的方式不用,反而安排入户家访,并直指入户家访“耗时”“没必要”,质疑这是一种形式主义。对此,福州市教育局公开回复称,入户家访并未过时,入户家访是老师和家长之间最直接、最有温度的沟通方式。

对于入户家访,你有什么看法?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七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七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蹙(cù)恻隐(yǐn)孝悌(dì) B.忖度(cǔndù)辟谣(pì)褊狭(piān) C.便嬖(biànbì)商贾(ɡǔ)豚犬(tún) D.庖厨(páochú)挟嫌(xié)畜养(xù) 解析A.“悌”应读“tì”;B.“度”应读“duó”,“褊”应读“biǎn”; C.“便”应读“pián”。 答案D 2选出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 A.盖亦反其本矣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B.皆欲赴愬于王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C.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D.无以,则王矣今王田猎于此 解析A.盖—盍,刑—型;B.愬—诉,罔—网;C.由—犹;D.以—已,田—畋。 答案C 3对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②而良人未之知也③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④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C.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D.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解析①为被动句,②为宾语前置句,③④均为判断句。 答案C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横绝峨嵋巅绝:横流、横穿 B.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道:述说 C.今王鼓乐于此鼓:敲鼓 D.莅中国而抚四夷也莅:统治 解析C.鼓:演奏。 答案C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 ? ? ? ? 家邦 于 以御 至于兄弟 刑于寡妻 此极也 于 夫何使我至 , , ② ① B. ?? ? ? ? ? ? 不用力焉 , ②然则然则一羽之不举 乐 ①臣请臣请 为 言 C. ?? ? ? ? ?? 与与 独何②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之俱俱学,弗若之 ①虽 D. ?? ? ? ? ? ? 本矣 ②盖亦反 庶几乎①王之好乐王之好乐甚 其 其 解析A项两个“于”均为表动作趋向的介词,“到”。B项第一个“为”,介词,“替”;第二个“为”,介词,“因为”。C项第一个“与”,介词,“和、同”;第二个“与”通“欤”,疑问语气词。D项第一个“其”,语气词;第二个“其”,代词。 答案A 6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行人弓箭各在腰

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四)

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四)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小题。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现实主义一直是中国电视剧创作的优秀传统。改革开放40年来,现实主电视剧创作是一根贯穿始终的红线。以表现时代、直面生活的现实主义精神,书写着每一个历史阶段独具特色的“中国故事”。也赢得了属于自身和电视剧史的辉煌荣光。其在创作上经历的曲折、呈现的症结也为今天的创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启示。 新时代文艺创作的整体环境,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而获得了很大改观。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下的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首推表现中国城乡改革大潮的作品,它们承继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题材剧的现实主义传统,如《鸡毛飞上天》等。以先进人物为原型创作的纪实题材的电视剧如《黄大年》《太行赤子》都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取胜,向观众展现了主旋律创作的新意及其丰富性。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的强势回归,也是适应受众需求、自我调整的必需,这一点突出表现在涉案剧及其子类型的开拓上。如刑侦题材剧《湄公河大案》等。而近年来,家庭伦理剧、都市情感剧紧扣社会热点,也出现了一批上乘之作。新时代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在叙事艺术、影像质量、表演水准、艺术风格上都实现了跨越式进步。在典型人物塑造之外,成长型人物、“尖形人物”等大量出现,这些人物类型有着各自的审美价值。但性格特质最为丰富的还是典型人物形象,它是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追求与表现。 然而,当下现实题材创作包括某些现实主义电视剧作品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在题材拓宽的同时,精神内涵却日益稀薄,在不同题材类型中都存在以情感表现填充或置换社会现象的问题。如有的国产医疗剧因过于偏重情感表现成医生的“情感创痛记忆”,而淡化了医疗剧本应具有的职业伦理思考及社会意义。都市情感剧向来扣紧社会热点话题,但有的却总是将社会问题置换为情感纠葛,限制了作品的思想格局。此外,亟待提升的还有创作中的艺术真实性。如果说细节不真实还是艺术功力不足的表现,那么,“作品局部真实却整体失真”等问题,就不只是艺术功力的问题。它损害的是“揭示真实”的审美价值与艺术功能。值得关注的还有,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中存在着典型人物形象较少,人物符号化、定型化、泛偶像化等问题。最后,许多作品虽然影调唯美,但却缺乏真实的质感之美:在价值观上过度迎合年轻现众的流行认知,如“颜值即正义”的感官崇拜、金钱权力迷恋、女性独立意识造化、耽于梦想、缺乏理想等。

2019高三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19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书院的精神 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就是教之以为人之道,为学之方,这是教育的根本理念和宗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教育。《礼记·学记》中明确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教授知识,而是教之以为人之道和为学之方。 中国传统教育是将知识和德行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近年来,教育界提倡与世界接轨,实际上就开启了一个误区:在西方的教育传统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一般是分头进行的,学校是知识教育的场所,教堂是道德教育的场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集于一身的,书院充分地体现了这种理念。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中,德育教育又是放在第一位的,为人之道是传统书院教书育人的根本理念。即使是知识传授,也不是灌输书本、章句的知识,而是教会人们发现、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是为学之方。 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明确规定了教育中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八岁到十五岁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这个阶段的教育注重的主要是行为规范的养成;十五岁以后大学阶段的教育,“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注重道德修养、尊师重道,这都是围绕着为人之道展开的,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培养人的道德品质。 朱熹还提出了六条读书方法,这六条实际上也是书院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就是为学之方,从学习到实践的过程朱熹都提到了。 首先,中国古代书院的理念和宗旨是围绕怎样做人、成为怎样的人来展开的,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一个真正的人。我们经常会强调职业道德教育,但一个人连做人的道德都没学会,怎么可能会遵守职业道德呢?如果他能够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他也会遵守职业道德,二者之间是本末的关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做人之道是根本,只有抓住“本”,“末”才能产生,用王弼的话讲就是“举本统末”,“举本”才能“统末”。 其次,书院也继承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两个方面的配合非常重要。一方面,不管你的资质、身份如何,都是“有教无类”;另一方面,又要根据不同的资质进行不同的教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再次,书院教育理念中根本的一点就是启发式教育。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式教育的关键,然后才有“引而不发,跃如也”。因此,学子一定要自觉主动地提出学习要求,老师才能给予针对性的教育。传统的书院教育都是自觉自愿的,古代常见学子背着粮食跑到深山老林来求学,主动性很强,做老师的就爱收这样的学生,对这样的学生才能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有了自觉性、主动性,学生才可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此外,书院坚持的另一个原则就是自学为主,相互切磋,教学相长,自由讲学。这是书院非常好的传统。书院的精神是:注重学术研究,深化学理探讨。 最后,书院还有一个传统,就是密切的师生关系,师生如父子,书院如家庭,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我们过去也常讲君父、臣子,父母官、子民,这都是通过父子关系构建一种亲情,然后达到融洽的关系。是的,中国古代确实是家国同构,古人常把国天下变成家天下,然后把家天下推扩到国天下。近百年来,我们批判宗法血缘制度的核心也是直指家国同构,不能否认家国同构确实有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也还有其他的维度,把地方官称作“父母官”,把官员、百姓的关系纳入“父母、子女关系”中,就绝对的不好吗?父母对子女永远是无私奉献、不计回报的。有这一层关系,恐怕比雇佣关系要好很多。所以,我们看任何问题都不能简单化。当今教育非常需要师生如父子,

高三综合测试语文试题

华南师大附中高三综合测试 语文 2011年5月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3分) A.潜.能/虔.诚祷告杳.然/纷至沓.来予.取予求/予.人口实 B.牛腩./赧.然一笑盲.从/病入膏肓.半身不遂./犯罪未遂. C.针灸./赳.赳武夫篡.权/编纂.词典妄自菲.薄/四月芳菲. D.挑剔./梯.山航海叱咤./姹.紫嫣红感冒症.候/对症.下药 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平型关大捷”,一个中学历史考试经常喜欢考核的名词,用家喻户晓来形容恐怕并不为过。但有些东西听的次数多了,不免有些许逆反心理。纪录片《我的抗战》“伏击”这一集所有亲历者的记忆,都是从一场石破天惊的大雨开始的,没有人知道到底要去哪儿,唯一清楚的就是天亮后要去打仗,打鬼子。60多年后,关于平型关大捷,课本上伟大意义一二三四说得泾渭分明。但在课堂上苦心孤诣等着下课的学生们,你们真的了解这场战斗吗?你们可否知道,为了这场被誉为“抗战第一胜”的伏击战,我们的战士究竟付出了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0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2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学批评是一门独立的、尊严的、多元的艺术。既有理性,又有想象力,也有道德的诉求,用让*斯塔罗宾斯基的话来说,就是文学批评要“善于把科学和诗结合起来”。只要“把科学和诗结合起来”,就是好的批评,都有存在的根据。文学批评应该是多元的,从形式上说,应该有规范的论文,有自由的随笔,也有灵活的小品;有客观的描述,有主观的倾诉,也有主客观的对话。但是,所谓多元,主要说的还是内容,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学、历史主义、实证主义、结构主义、现象学、社会学,都可以是它的理论指导。在文学批评的百花园里,有万人瞩目的牡丹,也有无人眷顾的小草,.间或有几株毒草也不必大惊小怪。再说,有时候,香花毒草也不是一时可以认定的。如今文学批评的一部分已经发展成在相当封闭的小圈子里活动的学问,一些新的概念和术语只在专家的笔下流动,与普通读者无缘。 “修辞立其诚”,文学作品应该是真诚的、真实的。批评家考察一部作品,不能止于揭露作者的“社会的自我”,而是为了理解和解释作品中所表现的作者创造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固然不能证明作品的价值,但独独浓靠创造的自我就能揭示作品内在的本质吗?这是大可怀疑的。 只有两种自我相互比照,才能对作品进行深一步的阐发。圣伯夫说“直击作品伪装下的作者”,他毕生为之战斗之一是“不断地揭露文学作品在各种形式下,甚至以最平常的形式下所隐藏的犯罪、诡计、俗套、学究气、哄抬、掺假和谎言。”当代社会忽视作家品格上的弱点和缺点,直至否定作品与作者之间的联系,导致文过饰非、美化自己的作品越来越

2020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语文 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海洋通过风、波浪和太阳等形式储存着充足的能源。现 在,所有这些能源汇聚在一起组成“能源岛”——它像提取“黑金”的石油钻井平台那样提取可再生能源。这是工程师多米尼克?米凯利斯的设想。当他发现通过用泵抽吸海底冰冷海水 来发电的海洋热能转换系统(英文缩写OTEC)发展太缓慢时,便产生了这个想法。 海洋热能转换系统的原理是利用海平面和海底水流的 温差来发电。热带海洋的浅海水温可以达到29摄氏度,而距它仅仅1公里深度的水流温度则要低得多。这种剧烈的温 差被用来驱动涡轮,后者将带动发电机发电。专家估测,600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海洋在一天之中可以吸收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热量的太阳能。 米凯利斯正在设计的能源岛的中心是一个海洋热能转 换系统,周围直径600米的平台上将安装风力发电机和太阳 能收集器。另外,整个能源岛周围还将安装水流涡轮机来收 集海水流动产生的能量。米凯利斯称,一个六边形的能源岛 可产生250兆瓦发电量,足够为一座小型城市提供能源。如 果将几个能源岛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小型能源岛群,甚至可以 用作船舶停靠的小港口或者供游客休息的“绿色”宾馆。 米凯利斯的主要设计目标是建造一座海洋热能转换工 厂。他在美国生活科学网站介绍说:“与其他海洋能源技术相比,这项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可持续性,它能够每天24小时连续运转。”这是因为海洋热能转换系统不依赖于太阳、风或者海洋,而是以受太阳照射的海面水流和深海水流的温度差 为基础。系统从能源岛附近吸收温暖海水,用于蒸发液体 ——可以是海水本身或者氨水。该过程产生的蒸汽将驱动涡 轮机产生电能。接着系统抽吸海平面以下的冰冷海水将蒸汽 重新冷缩成液体,这个过程会使压强下降,有利于更多蒸汽 通过涡轮机叶片,从而再次产生电能。能源岛产生的清洁能 源通过海底管道运输到海岸。它还可以从水中分离出氢,这 些氢可以运送至海岸,以氢燃料电池的形式发电。 此外,利用蒸发—冷凝循环原理,能源岛还可以充当海

高三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李杜诗歌创作与从政关系之初论 ①李白杜甫一生从政时间并不长,但被朝廷和地方藩府征聘任用却不止一次,断断续续分布于他们一生好几个时期。两人生活经历受此左右,成为一个起伏不定的过程。考察政治对于两位大诗人思想创作的正面推动和影响,有助于认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与政治的关系。 ②中国诗歌的传统是“言志”。魏晋以后有“缘情”说出现,但士大夫仍一致认为情必须是高尚的情。因而缘情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看作言志的补充,即所言之志必须是情感的真实流露。情志合一,它的最高层次必然与政治相通。这样,对中国诗歌而言,政治之渗入与否,跟诗歌是否达到高层次常相联系。就诗人而言,古代诗人注定是在封建政治格局下生活,因而经常由封建政治赋予他们以理想与热情,构成他们与时代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诗歌所呈现的气象、风貌,也都与他们的政治介入有关。当士大夫自觉地承担起某种社会责任的时候,他的精神往往也相应地崇高起来。中国古代诗人可以不是政治家,但对政治必须有一种向心力,必须在政治方面有必要的体验和适度的介入。 ③政治本身当然应该有它的积极内容。诗人当然也应该有良好的主观条件,鄙吝的人无论政治给他以怎样的拨动,也不可能有伟大的创作。但问题在于人的情志不可能恒定在一种状态下没有变化,即使是有高尚志趣的人,也不免会有松懈的时候。同样是杜甫,他可以高唱“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也可以低吟“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在不同时期,心情和志趣显然是有变化的。李杜一生追求,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在长途中就像一辆运行的机车,需要有动力补充。如何使李杜的用世之心,在关键时刻得到维系和加强,始终不倦地追求,执着地面对现实,仍然需要靠政治的强大摄动力,这在李杜的后期生活中表现得很明显。 ④从诗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看,封建社会毕竟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在中国封建时代尤其是它的前期,士大夫如果不卷入政治,一般就只有归向山林田园。穷乡僻壤的封闭,小生产者的狭窄天地,对他们的视野与情感,构成严重的限制和束缚,使他们与外部疏离,难得从时代生活中汲取创作的动力。甚至连诗歌创作,在死水一样的生活中也会变成多余。所以中国古代诗人如果真正回归农村,杜门不出,创作上多数总是归于沉寂。有人对李杜离开朝廷后仍与各方面官员交游有微辞,似乎毕竟未能免俗,其实这种交游正是与外界保持联系的重要途径。否则就只有陷入闭目塞听、彻底缄默的境地。总之,如李杜之所作,笔力雄壮,气象浑厚,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丰富的社会内容、深刻的人生体验,乃至达到堪称通乎天地万物、包含古今的程度,它是绝不可能指望产生于一般的甚至封闭的环境之中。其酝酿和创作,非有一种巨大的政治背景,并连同诗人自身都被适当地卷入不可。 (选自余恕诚《唐诗风貌》,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诗歌传统中情、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言志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时间上要早于魏晋以后出现的“缘情”说。 B.情、志在士大夫看来,前者是诗人的自觉,后者则由封建政治赋予。 C.缘情很大程度上是对言志的补充,所言之志必须是情感的真实流露。 D.情志合一有层次之分,政治渗入与诗歌达到高层次有着密切的关联。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段引领全文。首先概括李白杜甫一生的从政特点,点明两人生活经历受政治影响,从而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十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十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宣纸渲染寒暄喧宾夺主煊赫一时 B.谥号对峙臆测恃才傲物苦心孤诣 C.调研凋零啁啾忸怩作态风流倜傥 D.角色侥幸矍铄矫枉过正咬文嚼字 解析A.“渲”读“xuàn”,其余均读“xuān”;B.“谥”“恃”读“shì”,“峙”读“zhì”,“臆”“诣”读“yì”;C.“调”读“diào”,“凋”读“diāo”,“啁”读“chóu”,“忸”读“niǔ”,“倜”读“tì”;D.“角”“矍”读“jué”,“侥”“矫”“嚼”读“jiǎo”。 答案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慰藉虚无缥缈鹿绒出奇致胜 B.滥觞励精图治蠕动望文生义 C.葱茏相濡以沫布署惊滔骇浪 D.繁琐指手画脚融会昭然若解 解析A.“绒”应为“茸”,“致”应为“制”;C.“布”应为“部”,“滔”应为“涛”;D.“解”应为“揭”。 答案B 3下列各句方括号中的逗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访办的同志说,一天之内,他们就把收到的来信郑重地转给了各有关部门[,]这种务实的作风值得赞扬。 B.这样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目前实际情况如何[,]最后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首

先需要调查研究。 C.北京的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长城、颐和园和天坛[,]苏州的古典园林先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D.“高架路和轻轨线就要通车了,”总指挥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同志们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解析A.方括号内的逗号改为句号,使句意明晰。 答案A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张学良先生的卓越功勋和爱国,彪炳青史,流芳百世,必将为世人永远景仰。 (2)新标点符号指的是,萌芽于清末,诞生于“五四”,到现在的标点符号系统。 (3)为了保证水资源不被污染,有关法规规定,沿河的工厂不得把工业污水到河里。 A.风范沿用排泄 B.风范延续排泄 C.风尚沿用倾泻 D.风尚延续倾泻 解析风范:风度、气派;风尚: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沿用: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延续: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排泄:使雨水、污水等流走;倾泻:大量的水很快地从高处流下。 答案A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齐人之妻对齐人的举止不可理喻,便暗中跟踪,终于揭穿了齐人的鬼把戏。 B.梁襄王是个志大才疏、胸无城府的平庸君王,故孟子以浅显的道理启发他。 C.《齐桓晋文之事》篇幅很长,我们学习时切忌目无全牛、断章取义,而应整体把握。 D.孟子主张轻徭薄赋,让民众休养生息,所以,他以攘鸡的寓言劝说废除关市之征。

高三语文模拟测试题含答案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3分) A.不甘庸碌,不墨守成规,不畏挫.(cuō)折,以全部精力和才情奔向既定目标,赴汤蹈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与激荡在他内心的狷(juàn)介不羁之气为多么一致。 B.“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彤.(dān)云密布,朔.(shuò)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也许,《水浒传》中最美丽传情的文字就为雪了。 C.“历史”并非噱(xué)头,而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依托,一旦历史印记被急功近利的行为粗暴抹.(mǒ)去,“文化”气息将荡然无存,“名城”必然岌岌可危。 D.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拥抱世界,那么整个世界的灿烂和澄.(chéng)净都会水驻心中,即便身形赢.(léi)弱,也会因内心的丰盈而精神焕发、神采熠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近两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可谓亮点突出。该节目 以博物馆为主题,以文物为线索,每件文物绑定一位与之气质相符的嘉宾,他们或娓娓道来 ....地 讲述文物的历史,或扮成古人演绎 ..国宝故事,串联起国宝的前世今生。近两年来,该节目收获 了大量粉丝。许多观众表示,从《国家宝藏》中看到了文化自信。 【甲】近期发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显示,在关于“文化综艺节目的什么要素最吸引你”的调查里,“精神内涵”“价值导向”成为受访者的首选,选择“节目创新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乙】白皮书还显示,相比娱乐综艺,观众对本土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满意度更高据此,不少业内人土认为,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丙】有导演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传达“硬知识”并不需要站在娱乐节目的对立面, 而.为.需要借鉴娱乐节目,找到大众喜闻乐见 ....的形式,把“硬知识”软化,确保节目的文化表达流畅而轻快。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 ...的一项为(3分) A.妮妮道来B.演绎C.而为D.喜闻乐见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为(2分)

2020年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2020年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教是指通过诗教化民众的方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在诸如“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思无邪”等为人熟知的表述的促动下,诗歌的影响遍及从国家社稷、社会风尚到日常礼仪、个人修为的不同层面,使得诗歌在中国古代不仅仅是个人表情达意的方式,而且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与政治、伦理、风俗、文化等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体现的正是诗教的目的和功能:一些重要思想乃至制度理念被以诗歌的独特形式进行传布与渗透,用来规训人们的言行举止、引导社会文化的路向。 依照朱光潜的“诗教就是美育”这一说法,诗教显然是现代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林语堂所说:“中国的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虽然他所讲的“中国的诗”是指古典诗歌,并且中国诗歌经过现代性的洗礼之后,仅有百年历史的现代诗歌被认为失去了古典诗歌的辉煌和魅力,但是诗歌本身仍然具有相当的感召力,对人类的精神生活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处于现代境遇中的诗教,或者说在现代美育观念影响下的诗教,实际上包含两个问题向度:一是传统诗教的适应性,即传统诗教通过调整、转换,寻求合乎现代人生存状态、审美趣味和心理需求的路径;一是根据现代诗歌的特性,找到诗歌与社会文化的连接点,探索诗教的现代意义和方式。 现代美育倡导以情感为核心的观念,有助于引导诗教施行过程中凸显诗歌的抒情性本质。不过,不宜忽略诗歌所应具有的智性、理趣和思辨等其他特质;而回归诗歌本体,或许一定程度上能去除传统诗教过分教化之弊,但并非要将诗歌拉回到“内部”,切断其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在“故步自封”中慢慢失去活力、直至萎缩。 至于现代美育主张的“审美无功利”,要考虑到现代美育诞生的时代背景。当蔡元培提出“纯粹之美育”时,他期待的是以“无功利”之审美的“纯粹”性,消除当时“大多数之人皆汲汲于近功近利”的积患。同样,现代诗教也曾表达过强烈的“无功利”的诉求,不过一味追求诗歌“无功利”,会导致写作者狭隘地理解“诗性思维”的含义和价值,皮相地趋附海德格尔大力阐释的“诗意地栖居”,实际上,“诗性”是人类与自然万物建立联系的方式;“诗意地栖居”并不表明某种独善其身、超然于尘世之外的态度,它体现的是美与善的协调。朱光潜说:“善与美……它们的必有条件同是和谐与秩序。从伦理观点看,美是一种善;从美感观点看,善也是一种美。”这正是看似“无功利”的审美的辩证属性。当然,现代诗教已不可能像古代诗教那样,仅仅视以“仁”为内核、具有德性的君子为“完人”,而是对之倾注更丰厚内涵、更富于现时代特征。至少应该在马克思预期的“人的解放”的意义上理解现代社会的“完人”,即一种具有“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人格形象。 在社会文化日渐多元化的当下,倘若不是孤立、抽象、静态地领悟诞生于上世纪初的现代美育所关涉的美、审美、美感等命题,它的某些观念对诗教的拓展仍然具有启示价值。未来诗教关于诗歌的界说中,诗歌之美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立体的,不只提供赏鉴、实现“净化”,更具有海德格尔所说的超越性的“拯救的力量”,不仅能够弥合“人心”,而且将重塑人在技术时代的命运和位置。(摘编自张桃洲《现代美育,诗教何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古代,诗歌因能传布重要思想和制度理念,故其影响遍及社会各层面。 B.现代诗歌仅仅有百年历史,缺少古典诗歌那样的魅力,难以影响人们生活。 C.现代诗教应在诗歌与社会文化之间构建良性的互动关系,保持诗歌的活力。 D.传统诗教非常重视通过诗歌养成完美人格,这与现代诗教的理念完全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提出诗教这一概念及诗教的目的和功能,为整篇文章的论证奠定基础。

2020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江苏省苏北四市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生而益民,死而谢民”,这是刘志丹________的人生理想。在美国记者斯诺的眼里,刘志丹______是“现代侠盗罗宾汉”;他又是那么质朴无华,常同战士们坐在一起,吸着旱烟袋,______,同志们都亲切地叫他“老刘”。 A. 忠贞不渝诚然谈笑自若 B. 矢志不渝诚然谈笑风生 C. 矢志不渝俨然谈笑风生 D. 忠贞不渝俨然谈笑自若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那是一幅怎样宏伟、浩大、摄人心魄的巨卷啊!但见田畴之上、天地之间,________掀起金色的骇浪了…… ①没有树木,没有建筑,甚至看不见一只飞鸟, ②有的只这一片广袤得连天接云、浓烈得让人窒息的金黄。 ③那金黄的起伏滚动愈来愈大,愈来愈浓,很快凝成道,连成块,涌成云, ④风从海边吹过来,天际一缕金黄缓缓起伏,慢慢滚动。 ⑤海塘外几万亩的油菜花如金黄的海洋向天的尽头无穷连绵, ⑥转眼间那金黄就卷成金色的波涛, A.①②⑥③⑤④ B. ⑤②①⑥③④ C. ①②⑤④③⑥ D. ⑤①②④③⑥ 3. 下列楹联与名山,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面壁十年求道力,渡江一苇济时心。 黄水昆仑泻浩荡,太华巨掌摩苍穹。 山高则配天阳鲁阴齐资化育,坤厚故载物西河东海仰生成。 北望神州,擎天四岳皆吾友;南来胜景,播誉千秋是此山。 A. 嵩山泰山华山衡山 B. 嵩山华山泰山衡山 C. 衡山华山嵩山泰山 D. 衡山嵩山泰山华山 4. 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通过访贤,周人起用了伯达等八个有才能的人。周文王死后,八士就成为周武王的谋臣,积极参与了灭商建周的战斗。文王曾征询八士意见,八士以“神弃殷商,天助周兴”的鲜明观点支持伐纣的正义战争。后来随国师姜子牙攻下了都城朝歌,八士奋勇当先攀登城头,与敌军肉搏。武王伐纣大获全胜,八士可谓功不可没。 A. 周人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积极纳谏,成就灭商大业。 B. 八士作为谋臣通过贡献智慧,帮助武王取得最终的胜利。 C. 八士具智勇兼备之才,在灭商建周过程中起到重大作用。 D. 八士积极参战,英勇无畏,冲锋陷阵,最终成就历史伟业。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左光斗传 左光斗,字共之,号沧屿,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丁未进士,授中书舍人,选入西台,及考选命下,进中丞。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口角(jué)匹(pǐ)配当(dāng)机立断 B.勉强(qiǎng)联袂(mèi)垂涎(yán)三尺 C.龟(jūn)裂给(gěi)予否(pǐ)极泰来 D.抨(pēng)击赝(yàn)品揠(yǎn)苗助长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塑象赡养噤若寒蝉徇情枉法 B.暴戾幅射煞费苦心前倨后恭 C.校勘陷阱黯然消魂棉里藏针 D.魁梧缥缈天花乱坠瑕不掩瑜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冰心老人一生都在用爱心关爱众生,以一贯的从容和,燃烧自己,烛照世间的人。 ②这种难度极高的动作,受过专门训练,一般的人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③对古人写文章,我还是出了一点道理:古代散文家的文章中都有节奏,有韵律。 A.幽雅除了琢磨B.优雅除非琢磨 C.幽雅除非捉摸D.优雅除了捉摸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条路原先设计路宽50米,最后专家们还是从长计议 ....,决定改为60米。 B.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的、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 C.他这个人平时看上去和和气气、嘻嘻哈哈的,但只要有损害他人的利益,哪怕是一 点点,他也会老羞成怒 ....。 D.他已经逃到美国,你叫我们在国内找,这和海底捞月 ....有什么两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银行对申请贷款购车的客户的还贷能力的核查,是决定发放贷款的一项重要内容。 B.这两起走私案件,不仅数额巨大,而且长期作案,竟一直没有被发现。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试卷

2010-2011学年(下)高三年模拟考试 语文科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故不积跬步,。 (3),得天人之旧馆。 (4),风烟望五津。 (5)可堪回首,,一片神鸦社鼓。 (6)步余马于兰皋兮,。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注] 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太宗尝曰:“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 贞观八年,进封县公。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以问世南,对曰:“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帝尝作宫体诗,使赓和。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 (《新唐书·虞世南传》卷一百一十五列传第二十七) )(3分) B.而赡.博不及也赡:丰富 D.与秦王俊交辟.之辟:征召 )(3分) ③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 ⑥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 C.①②⑤ D.③④⑥ )(3分) 他终日专心学问, 虞世南在文章清劲上不如世基,但他学问渊博,也不像哥哥 虞世南劝太宗采取给民众以恩惠的做法来稳定局面。 虞世南认为皇上作的诗诗体不雅正,担心自己唱和的诗一旦流传于世,会引起不好的影响。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4分) 译: (2)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2分) 译:

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一)

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小题。 ①建设智慧社会是我国在新时代把握信息化带来的重大机遇、以信息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智慧社会作为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智慧城市等各种智慧系统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②回顾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三条相辅相成、相融相生的主线。数字化奠定基础,实现数据资源的获取和积累;网络化构造平台,促进数据资源的流通和汇聚;智能化展现能力,通过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呈现信息应用的类人智能,帮助人类更好地认知复杂事物和解决问题。当前,我们正在进入信息化新阶段,即以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化阶段,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呈现融合发展新态势。信息化新阶段已经开启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信息技术开始从助力经济发展的辅助工具向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转变,进而催生一种新的经济范式——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网络化重构和智能化升级为前提,其重要表现形式就是社会活动在人、机、物三元融合环境中的高度智能化,从而形成智慧社会。 ③我国前期的信息化建设在各个领域积累了大量数据。当前,新的数据更是呈现指数增长态势。然而,要实现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转变,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对高质量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的迫切需求,数据的“盘活”和“赋能”是我们面临的两大难题。所谓“盘活”,关键是要解决数据开放、流通、共享的问题。“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不同系统、不同领域的数据实现大范围的流通与融合,才能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从而赋予人类观察事物的全方位视角。而“赋能”则是要形成高效分析应用数据的能力。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发展数据融合分析的算法和工具,帮助人们分析数据、萃取价值。另一方面,要重视人们数据思维和技能的养成。在“数字化生存”时代,每个人都应形成基于数据建立概念、解决问题、作出决策的思维方式,并且掌握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分析结果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④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工程设施和服务系统,既包括公共建筑、交通运输、能源供给等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也包括通信网络、数据中心等网络空间基础设施。在人、机、物三元融合的发展趋势下,网络空间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传统的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也需要完成深度信息化。万物数字化、万物互联和“软件定义”将成为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必然要求。各种感知设备、智能装置要嵌入到物理实体之中,通过无所不在的通信网络与后台具有强大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的云计算平台相连,通过“软件定义”来实现灵活的功能配置和智能化的管理服务。(摘编自梅宏《夯实智慧社会的基石》《人民日报》2018.12.02)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八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八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鱼凫(fú)崔嵬(wéi)干坼(chè)酒醅(pēi) B.房舍(shè)颌骨(hán)后裔(yì)亲昵(nì) C.奇葩(pā)洗漱(sù)瓠瓜(páo)靛蓝(diàn) D.江渚(zhǔ)挑衅(xìn)颈项(jǐnɡ)鸩毒(jiù) 解析B.“颌”读hé,C.“漱”读shù,D.“鸩”读zhèn。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荆玘泛滥雨雪初霁渔樵耕读 B.憔悴沽酒涕泗滂沱将功赎罪 C.昏聩纨绔披星带月群山万壑 D.奚落宫阕飘泊天涯风雨如晦 解析A.“玘”应为“杞”,C.“带”应为“戴”,D.“阕”应为“阙”。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无误的一项是() A.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已经没法弄清了。 B.要有意思才有话说;没有意思硬要说,就是瞎说;意思没有想清楚随便说,就是乱说;那都是没有把话说好。 C.200毫升38%的盐酸跟足量的大理石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38%盐酸的密度是 1.19克立方厘米) D.同时,在产品的包装上、商标上、说明书的文字、图片上讲究精美,也是完全必要的。解析A项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这是陈述句;B项中的分号使用不当,第一个分号应改为句号,最后一个分号应改为冒号,总概上文;D项是顿号使用不当,并列的内容才可使用顿号,此句有两个层次,可将前两个顿号改为逗号。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凋谢。 B.则牛羊何择也择:选择。 C.则苗浡然兴之矣兴:起,挺起。 D.今王田猎于此田猎:打猎。 解析B项“择”,应译为“区别”。 答案B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 ? ? ? ? ? 欲引相如去②左右 从十五北防河① 或 或

青浦区高三语文3月模拟考试卷

青浦区高三语文3月模拟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共1题;共18分) 1. (18.0分) (2020高一上·梅河口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孔雀东南飞》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一直以来大多赞成唐弢先生的观点: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焦母如此仇恨兰芝,仇恨到宁可舍弃儿子,宁可断后?真是她要维护封建礼教、门阀制度? 我们知道,汉代在武帝以前,统治阶级主张的一直是“无为而治”,朝廷对地方、对百姓并不怎么干涉管束。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这一点在《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我们也能感知。兰芝被休回家后,只有十多天时间,就有县令派人上门为“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的三公子提亲;接着又有太守派人为“娇逸未有婚”的五公子说媒。当兰芝应婚后,太守家“金车玉作轮”“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杂彩三百匹”“从人四五百”,浩浩荡荡去迎亲,没有因为兰芝是二婚,是寒门,就有丝毫的慢待。可见当时人们并不十分看重门阀等级,也不看重头婚二婚,看重的主要还是人品和相貌。这一点恐怕比当代更开明开放。连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真的会那么看重吗? 焦母丧夫,儿子外出公干,女儿尚小,内心孤独郁闷却无处诉说,兰芝正好成了她发泄苦闷的对象。所以在她眼里,兰芝的一切都是“无礼节”“自专由”。兰芝的一句“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一个家庭的媳妇都难做,只是“君家”的儿媳才难为。可见焦母的行为只是个人行为,并不代表整个时代。焦母是出于个人情感与私心在时时处处刁难儿媳。这种刁难不是在维护封建礼教,而是在排解内心苦闷的近于变态的情绪。 所以我认为,纯粹是一个寡母强烈的“恋子情结”所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活生生拆散了一对鸳鸯,导致了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 从刘兄来看,说刘兄是封建礼教的帮凶,实在是冤枉他了。他对兰芝的一番开导,合情合理。在兰芝与仲卿不可能复合的情况下,他希望妹妹趁年轻,尽快再找个好婆家,有什么错呢?再说,不嫁县令的儿子也就罢了,如果连太守的儿子都不愿嫁,以后谁还敢再上门提亲?兰芝本就是二婚,已经二十岁了,这在当时已是大龄青年。与仲卿的复合不可能,如果又没人再敢提亲,那结局是可想而知的。作为长兄,审时度势,劝导妹妹认清形势,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就算有错,不过是有点虚荣心罢了。这是每一个平常人都可能有的虚荣心。正是这样的虚荣心,才使刘兄这个人物更真实,作品更生动。说他“热衷富贵”“时刻希望往上爬”“自私自利”,这么上纲上线,罪

人教版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9高三第二学期三模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36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114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第Ⅰ卷共4页,12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涂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第I卷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是烟是雾,我们(辨识/辨别)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坐.高山,上上下下,裹 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 ..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流出/跃出),仿佛七幅闪光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 (撒/抛)在回旋的水面。这里叫作虬在湾:据说虬早已被吕洞宾渡.上天了,可是望过去,跳掷翻腾,像又回到了故居。我们绕过虎山, 站到坝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喑恶叱 ...咤.,,。黄锦是方便的比喻,其实是一幅细纱,,透 明的白纱轻轻压着透明的米黄花纹。――也许只有织女才能织出这种瑰奇 ..的景色。 我们沿着西溪,翻山越岭,穿过果香扑鼻的苹果园,在黑龙潭附近待了老半天。山势和 水势在这里别是一种格调,变化而又合谐 ..。 1. 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绮丽(qǐ) 坐 B. 嶙嶙(lín)合谐 C. 喑恶叱咤(chà) 渡 D. 崔嵬(wéi) 瑰奇 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辨识流出抛 B. 辨别跃出抛 C. 辨识跃出撒 D. 辨别流出撒 3.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似有千军万马护着一幅没有经纬的精致图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