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安全标准化工作管理制度
1 目的
规范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统一的班组安全管理标准, 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水平,夯实安全基础,为企业安全生
产提供基本保障。
2 适用范围
中电大丰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3 规定和程序
3.1公司应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控制安全健康环境风险,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
3.2班组应落实与上级部门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书,履行班组
安全生产职责。
3.2.1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安全工作规程。
3.2.2控制未遂和异常,确保不发生轻伤和障碍。
3.2.3定期开展安全技术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3.2.4实施风险预控管理,开展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强化事前
预控和过程管理。
3.2.5开展日常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制定
并落实整改措施。
3.2.6认真组织分析各类未遂、异常及“三违”现象,及时制
定并落实防范措施。
3.2.7开展应急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降低事故损失。
3.2.8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台帐资料。
3.2.9班组资料、台账等可按纸质或电子版保存,电子版应建
立专门的存放文件夹,便于查找,但所有需签名的表格、记录, 均必须按纸质保存。
3.2.10必须正确认识: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组织,企业
各项管理措施的实际效果最终在班组得到体现,班组成员是企业中工作风险度较高的人群,他们的主要工作在生产一线,负
责企业生产设备的检修.维护和运行工作,班组成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素质决定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
3.3岗位和人员设置
3.3.1班长是班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班组成员的人身安
全和所管辖的设备安全负责。班长不得长期离岗,特殊情况离
岗期间,上级部门必须明确代理班长。
3.3.2班组应设安全员,明确安全管理职责,班组安全员应由
上级部门任命。
3.3.3班长应确保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持续长效开展。班组安全员不在岗时,班长必须明确代理安全员。
3.4安全生产责任制
3.4.1班组应建立各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人
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具体责任和权利。
3.4.2班长每年应与每个班组成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3.4.3班组应制定各岗位人员的岗位工作标准。
3.5安全教育培训
3.5.1班组应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
3.5.2新入职员工和劳务人员进入班组正式上岗前,必须进行
班组层面的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安全教
育培训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3.5.2.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相关内容。
3.5.2.2班组生产概况、特点、范围、作业环境与危害辨识、设备状况、消防及其他应急设施等。
3.5.2.3本岗位安全健康环境风险,相关岗位之间工作配合的
安全注意事项。
3.5.2.4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重点培训安全操作要领、风险
行为和可能导致的后果以及事故案例。
3.5.2.5班组例行工作和文明生产的要求。
3.5.2.6安全事件报告程序、应急处置程序。
3.5.2.7工作(作业)场所的安全检查和交接班制度。
3.5.2.8电动工具、安全工器具以及其它常用工器具的正确使用及保管方法。
3.5.3班组人员每年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班长(副班长、
技术员)每年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4学时,其他
人员每年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6学时。
3.5.4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
对有关工作(作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培训。
3.5.5调整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的人员进入班组重新上岗时, 应重新接受班组层面的安全教育培训。
3.5.6班组应经常组织学习国家和行业颁发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上级单位(部门)发布的安全生产文件、安全事件/事故通报、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以及安全技术知识等。
3.5.7班组应建立学习培训园地。
3.5.8培育班组安全文化,建立安全文化园地。
3.5.9 班组成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工作(作业、操作)规程考试,考试成绩不合格的不得上岗。
3.6安全例行工作
3.6.1班组安全活动
3.6.1.1班组每周或每个轮值应至少组织1次安全活动,活动
时间不少于2小时。遇有特殊情况,应另行安排时间。
3.6.1.2安全活动由班长主持,班组安全员负责记录。
3.6.1.3全体班组成员(含外来技术服务人员和劳务人员)都应按时参加安全活动,并在安全活动记录上亲笔签字,严禁他
人代签。由于特殊情况请假的人员,应在安全活动记录上注明
原因,并在上班后由班长安排时间进行补课。
3.6.1.4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每月至少参加一次班组安全活动,生产部门负责人和管理
人员每周至少参加一次班组安全活动,了解和掌握班组安全生
产情况,解决班组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参加人
员要在班组安全活动记录上签字。
3.6.1.5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每季度检查一次领导班子成员、生产部门负责人参加班组安全活动情况,并在本单位安全
分析会和安全简报上进行通报。
3.6.1.5班组安全活动主要内容
a)学习上级单位(部门)安全生产信息(安全生产法规、标准、规定、文件、通报等),落实有关要求。
b)总结一周安全生产工作,分析、查找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重点对本班组发生的未遂、异常和违章等事件进行专题讨论分析,吸取教训,制定防范措施。
c)每月对本班组工作票、操作票和动火工作票的执行情况进行一次分析。
d)组织参加人员围绕安全活动主题进行讨论,发言内容应当场记录。
e)学习安全工作(作业、操作)规程、安全技术知识等。3.6.2班前会、班后会
3.6.2.1班前会应在每日开工前或接班前召开,班后会应在每日工作结束后或交班后召开。
3.6.2.2班前会、班后会由班长主持,全体班组成员(含外来技术服务人员和劳务人员)参加。
3.6.2.3班前会、班后会内容由班长负责记入班长工作日志。
3.6.2.4班前会主要内容
a)详细交代当日(当值)工作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
b)了解班组成员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并合理分工。
c)针对当日(当值)工作任务,组织班组成员进行危险点分析(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
3.5.2.5班后会主要内容
a)总结当日(当值)工作情况。
b)分析工作中发生的安全事件,提出整改措施。
c)表扬工作中出现的好人好事。
d)简单交代次日即将进行的工作。
3.6.3上级部门应定期检查班组安全例行工作情况,并通报检查情况。
3.7班组设施
3.7.1检修/维护班组应设有固定办公场所,建筑面积应不少于
4.5平方米/人。
3.7.2控制室、值班室等建(构)筑物应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
3.7.3班组工作场所(控制室、办公室、值班室、更衣室、库房等)实行定置管理。
3.7.4每个班组均应配置计算机,并与本单位管理信息系统联网。生产班组应授权开通生产管理、物资管理、协同办公、SIS 等管理信息系统。
3.7.5班组工作场所(控制室、办公室、值班室、更衣室、库房等)应备有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和试验。
3.7.6班组工作场所(控制室、办公室、值班室、更衣室、库房等)禁止存储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
3.7.7控制室等场所应配备正压式呼吸器和急救用品,并定期
检查,做好记录。所有值班人员应进行正压式呼吸器和急救用
品正确使用的专项培训。
3.7.8班组公用设施日常管理应落实责任人员。
3.8文档资料管理
3.8.1班组应备有相关的安全管理资料,并建立清单。
3.8.1.1国家和行业颁布的法规、标准、规程和上级单位(部门)发布的规章制度、标准、规定、文件、通报等。
3.8.1.2班组成员岗位分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作标准。
3.8.1.3现行有效的运行规程、检修规程、系统图、安全工作(作业、操作)规程。
3.8.1.4现场作业危害因素清单及风险控制措施。
3.8.1.5安全事件/事故资源库。
3.8.1.6班组工作场所(控制室、办公室、值班室、化验室、更衣室、库房等)定置图。
3.8.1.7工作范围内相关设备/系统的图纸、说明书及常用技术资料。
3.8.2班组应建立安全管理记录台帐,中电新能源实施统一的
班组安全管理记录格式(附件8)。
3.8.2.1班长工作日志。
3.8.2.2月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