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金属腐蚀原理

金属腐蚀原理

金属腐蚀原理

3.3 金属腐蚀原理 3.3.1概述 从腐蚀的定义及分类,我们知道腐蚀主要是化学过程,我们可以把腐蚀过程分为两种可能的主要机理-----化学机理和电化学机理. 化学腐蚀是根据化学的多相反应机理,金属表面的原子直接与反应物(如氧﹑水﹑酸)的分子相互作用。金属的氧化和氧化剂的还原是同时发生的,电子从金属原子直接转移到接受体,而不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分开独立进行的共轭电化学反应。 金属和不导电的液体(非电解质)或干燥气体相互作用是化学腐蚀的实例。最主要的化学腐蚀形式是气体腐蚀,也就是金属的氧化过程(与氧的化学反应),或者是金属与活性气态介质(如二氧化硫﹑硫化氢﹑卤素﹑蒸汽和二氧化碳等)在高温下的化学作用。 电化学腐蚀是最常见的腐蚀,金属腐蚀中的绝大部分均属于电化学腐蚀。如在自然条件下(如海水、土壤、地下水、潮湿大气、酸雨等)对金属的腐蚀通常是电化学腐蚀。 图3-11 铁的电化学腐蚀模型电化学腐蚀机理与纯化学腐蚀机理 的基本区别是:电化学腐蚀时,介质与金属的相互作用被分为两个独立的共轭反应。阳极过程是金属原子直接转移到溶液中,形成水合金属离子或溶剂化金属离子;另一个共轭的阴极过程是留在金属内

的过量 电子被溶液中的电子接受体或去极化剂接受而发生还原反应。左图即是铁的电化学腐蚀模型。(点击放大播放flash) 3.3.2金属腐蚀的电化学概念 1.电极反应及电极 相:由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一致的物质组成的、与系统的其他部分之间有界面隔开的集合叫做相。 电极系统:如果系统由两个相组成,一个相是电子导体(叫电子导体相),另一个相是离子导体(叫离子导体相),且通过它们互相接触的界面上有电荷在这两个相之间转移,这个系统就叫电极系统。 将一块金属(比如铜)浸在清除了氧的硫酸铜水溶液中,就构成了一个电极系统。在两相界面上就会发生下述物质变化: Cu (M)→Cu 2+(sol)+2e (M) 这个反应就叫电极反应,也就是说在电极系统中伴随着两个非同类导体相(Cu 和CuSO 4溶液)之间的电荷转移而在两相界面上发生的 化学反应,称为电极反应。这时将Cu 称为铜电极。 同样我们将一块金属放入某种离子导体相中,也会发生类似的电极反应:

金属的腐蚀及其原理

金属的腐蚀及其原理 【引入】大家如果细心的话就可以发现生活中的金属器皿,使用久了后,就会生锈。例如,或防盗网、风扇的护栏,或者铜器会出现铜绿(Cu2(OH)2CO3)。大家翻倒课本的 23页,看看图1—26,可以先想象一下,这辆车刚买时是白白亮亮的,风光无限,现在呢,还风不风光?已经是锈迹斑斑,风光不在了。无论是防盗网的生锈还是汽 车的生锈都是由于金属的腐蚀引起的,那大家知道金属为什么会发生腐蚀吗?它的 原理是什么呢? 【讲述】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金属的腐蚀及其原理 【讲述】大家看到课本的23页的第三段,一起说一下金属腐蚀的概念是什么? 【板书】一、金属的腐蚀 1、定义:金属或合金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被腐蚀的现象。 【讲述】现在举个例子来理解这个概念。在制取H2时,往Zn片中滴加稀盐酸,如果稀盐酸量足够的话,可以看到锌片逐渐的消失了。 【提问】为什么锌片会消失呢? 【讲述】是由于Z n—2e- =Z n2+,锌离子进入到溶液中了。 【提问】大家思考一下,金属腐蚀的本质是什么? 【引导】金属腐蚀是指金属或合金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金属在化学反应中是得点子还是失去电子? 【讲述】是失电子的。所以金属腐蚀的本质就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被氧化的过程,用式子表示为M—ne- =M n+,例如:Z n—2e- =Z n2+ 【过渡】金属腐蚀是不是都是一样的呢,不一样的话,可分为哪两种腐蚀? 【讲述】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 【板书】金属腐蚀 电化学腐蚀 【提问】大家一起说一下化学腐蚀的概念? 【讲述】化学腐蚀是金属与其他物质直接接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举几个例子: 这些都是化学腐蚀。【提问】大家一起说一下电化学腐蚀的概念? 【讲述】不纯的合金或金属发生原电池反应,使较活泼金属被腐蚀。比如:防盗网的生锈、自行车轮子、链条的生锈都是电化学腐蚀。 【提问】现在我们学习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或不同点? 【讲述】首先我们来看电化学腐蚀。它形成了原电池,有微弱的电流产生,而化学腐蚀是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无电流产生。 【讲述】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都是金属失去电子变为离子,所以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金属腐蚀的本质:M—ne- =M n+ 【讲述】现在跟大家分享一组数据,我国每年钢铁的腐蚀量占全年钢铁产量的1/10,占国民生生产总值的页也就是GDP的4%,4%是什么概念呢?我国每年的教育经费都不 足4%的。这说明每年钢铁的腐蚀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过渡】那钢铁的腐蚀属于化学腐蚀还是电化学腐蚀?

金属腐蚀学原理教案(正文-第一部分)-2006-2007

备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腐蚀的基本概念 研究对象:金属腐蚀学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在与其周围环境下发生破坏以及如何减缓或者防止 这种破坏的一门科学。 金属材料最常见也最重要的三种破坏形式: (1)断裂(fracture ) 指金属构件受力超过其弹性极限、塑性极限而发生的破坏。可以分为脆性断裂、塑性断裂、沿晶断裂、穿晶断裂、机械断裂等。一般指结构材料。 (2)磨损(wear and tear ) 指金属表面与其相接触的物体或与其周围环境发生相对运动,因摩擦而产生的损耗或破坏。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3)腐蚀(corrosion ) 指金属在与其周围环境的作用下引起的破坏或变质现象。 其定义为:金属与周围环境(介质)之间发生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或变质。 金属腐蚀学是在金属学、金属物理、物理化学、电化学、力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的边缘科学,学习金属腐蚀学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 研究和了解金属材料与环境介质作用的普遍规律,从热力学的角度研究腐蚀进行的可能性,从动力学方面研究腐蚀进行的速度和机理。研究和了解金属在各种条件下发生的原因以及控制或防止金属腐蚀的各种措施。研究和掌握金属腐蚀速度的测试方法和技术,制定腐蚀评定方法和防护措施的各种标准,发展腐蚀和现场监控技术等。 研究金属腐蚀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航空发动机的腐蚀与控制。钢铁的腐蚀与控制。等等。 第二节 腐蚀的分类方法 一、按腐蚀的环境分类 1.干腐蚀(dry corrosion 化学机理): (1)失泽(tarnish ):金属在露点以上的常温干燥气体中腐蚀(氧化),生成很薄的表面腐蚀产物,使金属失去光泽,主要为化学腐蚀的机理。 (2)高温氧化(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金属在高温气体中腐蚀(氧化),有时生成很厚的氧化皮(scaling ) 。在热应力和机械应力作用下引起氧化皮剥落(spalling )。属于高温腐蚀(high temperature corrosion )。 2.湿腐蚀(wet corrosion ) 湿腐蚀主要是指潮湿环境和含水的介质中的腐蚀。绝大部分常温腐蚀(ordinary temperature corrosion )属于这一种。一般为电化学腐蚀机理。分为: (1)自然环境下的腐蚀 大气腐蚀(atmospheric corrosion ) 土壤腐蚀(soil corrosion ) 海水腐蚀(corrosion in sea water ) 微生物腐蚀(microbial corrosion ) (2)工业介质中的腐蚀 酸、碱、盐溶液中的腐蚀

金属腐蚀原理

《金属腐蚀原理》作业题 绪论 1、金属腐蚀按照腐蚀过程的特点可以分为几类? 2、均匀腐蚀情况下金属腐蚀速度的衡量指标有哪几种? 第一章金属电化学腐蚀倾向的判断 1、什么是内电位、外电位、电化学位? 2、什么是绝对电极电位、相对电极电位?两者有何区别? 3、相间电位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什么是金属的平衡电极电位? 5、结合电位-pH图说明处于腐蚀状态的金属可以采取哪几种防腐蚀方法? 第二章电化学腐蚀动力学 1、什么是原电池的极化作用?什么是阳极极化、阴极极化? 2、极化现象的本质是什么? 3、掌握电化学极化时,极化电流与过电位之间的关系方程式。 4、熟练掌握稳态极化时的动力学公式,掌握强极化区和微极化区极化过电位和极化电流之间近似极化公式的推导过程。 5、什么是共轭体系?分析课本p61页图2-17中各点所对应的电流和电位的物理意义。 6、结合图2-19详细说明牺牲阳极保护法的基本原理。 7、结合活化控制的腐蚀体系极化公式(课本公式2-60)分析金属腐蚀速度测试的电化学方法都有哪些?

8、腐蚀体系中,当电流处于强极化区时采用何种测试方法?微极化区采用何种测试方法?各有何适用条件?各自的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是什么?弱极化区的测试方法有哪几种?掌握两点法和三点法的推导过程。 第三章氢去极化腐蚀和氧去极化腐蚀 1、什么是氢去极化?什么是氧去极化?各自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2、什么是氢过电位?氢过电位的数值大小对氢去极化腐蚀有何影响? 3、金属中具有不同氢过电位的杂质存在对基体金属腐蚀速度的影响情况是什么? 4、什么是铂盐效应?以铁和锌在酸中的腐蚀速度为例说明氢过电位对于腐蚀速度的影响情况。 5、氧去极化腐蚀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6、什么是氧浓差电池?在氧浓差电池中何者做阳极,何者做阴极?第四章金属的钝化 1、什么是钝化作用?什么是化学钝化、电化学钝化? 2、结合金属的钝化曲线分析钝化过程中的电化学参数,并说明阳极保护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阳极钝化曲线的测定和塔菲尔法测定金属腐蚀速度时的极化曲线各自采用什么方法测定? 4、目前钝化理论主要包括哪几种?每种钝化理论所能够成功解释的问题是什么?

金属腐蚀机理及分类

1.1 金属的腐蚀机理 1.1.1 金属腐蚀的定义 金属及其制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在周围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破坏变质,改变了原有的化学、物理、机械等特性,称为金属腐蚀。 根据金属腐蚀过程,可以把腐蚀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大类。 1.1.2 化学腐蚀 化学腐蚀是金属与环境介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损伤。 特点:○1在腐蚀过程中没有电流产生,○2腐蚀产物直接产生并覆盖在发生腐蚀的地方。○3化学腐蚀往往在高湿的气体介质中发生。 钢铁在高温气体环境中很容易被腐蚀,如果同时有盐类或含硫物质存在,则会加速高温氧化,这称为热腐蚀。 1.1.3 电化学腐蚀 航空器上所发生的腐蚀大多数属于电化学腐蚀。 一、原电池 凡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称作原电池。 电化学腐蚀的最显著的特征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中有自由电子流动,产生电流。 二、电化学腐蚀与腐蚀电池 电化学腐蚀就是在金属上产生若干原电池(实际上是短路原电池,即称腐蚀电池),金属成为阳极,遭到溶解而发生腐蚀。 形成原电池的条件:1、两种金属(或两个区域)之间存在电位差;2、两种金属之间有导电通路;3、有腐蚀环境或腐蚀溶液。 铝合金的电化学腐蚀: 含有铜的铝合金构件处在潮湿的大气中,在其表面形成一层电解质溶液薄膜。这就构成了腐蚀电池。该腐蚀电池的阳极为电位较低的基体铝(-1.66V),阴极为电位较高的添加元素铜(+0.337V)。 电子由铝流向铜,铝遭到溶解。 根据组成腐蚀电池的大小,可以把腐蚀电池分为宏电池及微电池两类。 造成金属表面电位不同,形成微电池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 (1)金属表面化学组成不均,夹杂有杂质。 (2)金属表面组织不均。 (3)金属表面生成氧化膜不均匀。 (4)金属表面物理状态不均匀。金属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受到拉、压、剪切作用,或由于热处理不均匀,造成不同部位表面的内应力和变形不同。通常,变形大,内应力高的地方为阳极,易受到腐蚀。 常见金属及其合金的电位: 一、Mg及其合金,铝合金5052、5056、5036、6061、6063、5356 二、Zn、Cd、除以上6种以外的铝合金 三、除不锈钢之外的碳钢、合金钢、Fe、Pb、Sn 四、Cu、Cr、Ni、Ag、Au、Pt、Ti、钴、铑、不锈钢 同一组中,电位基本一致,基本不发生电化学腐蚀;不同组中,第一组电位最低,为阳极,被腐蚀。

不锈钢的点腐蚀机理

不锈钢的点腐蚀机理 在金属表面局部地方出现向深处发展的腐蚀小孔,其余表面不腐蚀或腐蚀很轻微,这种形态成为小孔腐蚀,简称点蚀。金属腐蚀按机理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点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中的局部腐蚀。一种点蚀是由局部充气电池产生,类似于金属的缝隙腐蚀。另一种更常见的点蚀发生在有钝化表现或被高耐蚀性氧化物覆盖的金属上。 4.1 电化学腐蚀的基本原理 通过原电池原理可以更好地说明电化学腐蚀机理。当2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如铜和锌)浸入电解质溶液,2种金属间将产生电位差,用导线连接将会有电流通过,在此过程中活泼金属(锌)将被消耗掉,也就是被电化学腐蚀。不同于化学腐蚀(如金属在空气中的氧化,锌在酸溶液中的析氢),电化学腐蚀一定有电流产生,并且电流量的大小直接与腐蚀物的生 成量相关,即电流密度越大腐蚀速度越快。 各种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活泼程度可用其标准电极电位表示,即金属与含有单位活度(活度与浓度正相关,在浓度小于10-3mol/L时认为两者值相同)的金属离子,在温度298K (25℃),气体分压1.01MPa下的平衡电极电位。 标准电极电位越低,金属或合金越活泼,在与高电位金属组成电偶对时更易被腐蚀。由此可见,决定金属标准电极电位的因素除了金属的本质外还有:溶液金属离子活度(浓度)、温度、气体分压。另外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金属表面覆盖着的薄膜。除了金、铂等极少数贵金属外,绝大多数金属在空气中或水中可以形成具有一定保护作用的氧化膜,否则大部分金属在自然界就无法存在。金属表面膜的性质对其腐蚀发生及腐蚀速度都有着重要影响。 4.2 不锈钢的耐腐蚀原理 不锈钢的重要因素在于其保护性氧化膜是自愈性的(例如它不象选择性氧化而形成的那些保护性薄膜),致使这些材料能够进行加工而不失去抗氧化性。合金必须含有足够量的铬以形成基本上由Cr2O3组成的表皮,以便当薄膜弄破时有足够数目的铬(Cr3+)阳离子重新形成薄膜。如果铬的比例低于完全保护所需要的比例,铬就溶解在铁表面形成的氧化物中而无法形成有效保护膜。起完全保护作用所需的铬的比例取决于使用条件。在水溶液中,需要12%的铬产生自钝化作用形成包含大量Cr2O3的很薄的保护膜。在气态氧化条件下,低于1000℃时,12%的铬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在高于1000℃时,17%的铬也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当金属含铬量不够或某些原因造成不锈钢晶界出现贫铬区的时候,就不能形成有效的保护性膜。 4.3 氯离子对不锈钢钝化膜的破坏 处于钝态的金属仍有一定的反应能力,即钝化膜的溶解和修复(再钝化)处于动平衡状态。当介质中含有活性阴离子(常见的如氯离子)时,平衡便受到破坏,溶解占优势。其原因是氯离子能优先地有选择地吸附在钝化膜上,把氧原子排挤掉,然后和钝化膜中的阳离子结合成可溶性氯化物,结果在新露出的基底金属的特定点上生成小蚀坑(孔径多在20~30μm),这些小蚀坑称为孔蚀核,亦可理解为蚀孔生成的活性中心。氯离子的存在对不锈钢的钝态起到直接的破环作用。图1表征了金属钝化区随氯离子浓度增大而减小。 A-不存在氯离子;B-低浓度氯离子;C-高浓度氯离子 图1 对于呈现出钝化性的金属,氯离子对阳极极化曲线的作用[2] 图1是对含不同浓度氯离子溶液中的不锈钢试样采取恒电位法测量的电位与电流关系曲线,从中看出阳极电位达到一定值,电流密度突然变小,表示开始形成稳定的钝化膜,其电阻比较高,并在一定的电位区域(钝化区)内保持。图中显示,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升高,其临界电流密度增加,初级钝化电位也升高,并缩小了钝化区范围。对这种特性的解释是在钝化电

铁金属腐蚀及防腐处理

铁金属在大气中的腐蚀及原理

铁金属在大气中的腐蚀及原理 摘要:本文根据铁的化学性质、大气的成分,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了铁在空气中氧化腐蚀过程和原理,探讨了在大气中影响铁及合金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铁金属氧化腐蚀大气 1 引言 众所周知,各种金属工程材料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这是由于它们在使用或存放的过程中都会受到不同形式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坏,如最常见的氧化腐蚀现象。 金属腐蚀是多种多样的,习惯上把金属或合金在大气中由于氧、水分及其他物质的作用而发生的腐蚀或变色称为锈蚀,这种腐蚀产物称为“锈”。例如钢铁在潮湿的大气中与氧作用腐蚀生成棕褐色的铁锈,它是一种含水的Fe2O3和FeO的化合物,其化学成份一般式可用χFe2O3?yFeO?zH2O表示。铜氧化腐蚀后表面变绿即铜锈,如青铜器博物馆出土的青铜器,经过2500多年的氧化腐蚀,表面形成的翠绿色物质。 铁及其合金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建筑工程中使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研究铁在大气环境中氧化腐蚀是铁金属及其合金腐蚀的重要形式,十分必要。 2 大气中的成分 铁容易腐蚀主要因为它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元素,易与其他元素反应形成化合物,纯金属铁遇到大气中的氧更容易发生氧化腐蚀,所以我们平常见到的铁制品基本上是褐色。

铁金属氧化的确切定义,可分为狭义氧化和广义氧化两种。 狭义氧化,是指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的过程。广义氧化,是指铁与含氧、含硫、含卤素、含碳、含氮等其他气体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等化合物的过程。 铁及其合金材料在大气环境中氧化腐蚀的外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气环境介质组分:如气相中的O2、H2O、CO、CO2、H2、N2、NH3、H2S、HCl等。 (2)大气环境介质的状态因素:气体分压、流速、温度、压力、冷热循环等。 (3)氧化—还原循环。 (4)燃烧物与附着物:燃灰等积灰物。 地球表面自然状态的空气叫做大气。大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少量其他气体和一定量的水分。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大气成分接近于自然大气的成分;而在城镇工业环境中还有SO2、H2S、酸、碱、盐挥发物以及粉尘等。 铁金属、合金钢及其构筑物,在其加工制造、贮运和使用过程中都处于大气环境之下。这些铁金属或构筑物在大气环境下发生的氧化腐蚀现象,就叫做大气氧化腐蚀。 3 铁金属在大气环境中氧化腐蚀的历程 铁金属在大气中氧化腐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里只探讨狭义的铁金属大气氧化腐蚀历程,按其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和扩

金属腐蚀理论和腐蚀控制答案解析

《金属腐蚀理论及腐蚀控制》 (跟着剑哥走,有肉吃。) 习题解答 第一章 1.根据表1中所列数据分别计算碳钢和铝两种材料在试验介质中的失重腐蚀速度V- 和年腐蚀深度V p,并进行比较,说明两种腐蚀速度表示方法的差别。 解:由题意得: (1)对碳钢在30%HNO3( 25℃)中有: Vˉ=△Wˉ/st =(18.7153-18.6739)/45×2×(20×40+20×3+ 40×30)×0.000001 =0.4694g/ m?h 又有d=m/v=18.7154/20×40×0.003=7.798g/c m2?h Vp=8.76Vˉ/d=8.76×0.4694/7.798=0.53mm/y 对铝在30%HNO3(25℃)中有: Vˉ=△Wˉ铝/st

=(16.1820-16.1347)/2×(30×40+30×5+40×5)×45×10-6 =0.3391g/㎡?h d=m铝/v=16.1820/30×40×5×0.001=2.697g/cm3 说明:碳钢的Vˉ比铝大,而Vp比铝小,因为铝的密度比碳钢小。 (2)对不锈钢在20%HNO3( 25℃)有: 表面积S=2π×2 .0+2π×0.015×0.004=0.00179 m2 015 Vˉ=△Wˉ/st=(22.3367-22.2743)/0.00179×400=0.08715 g/ m2?h 试样体积为:V=π×1.52×0.4=2.827 cm3 d=W/V=22.3367/2.827=7.901 g/cm3 Vp=8.76Vˉ/d=8.76×0.08715/7.901=0.097mm/y 对铝有:表面积S=2π×2 .0+2π×0.02×0.005=0.00314 m2 02 Vˉ=△Wˉ/st=(16.9646-16.9151)/0.00314×20=0.7882 g/m2?h 试样体积为:V=π×2 2×0.5=6.28 cm3 d=W/V=16.9646/6.28=2.701 g/cm3 Vp=8.76Vˉ/d=8.76×0.7882/2.701=2.56mm/y 试样在98% HNO3(85℃)时有: 对不锈钢:Vˉ=△Wˉ/st =(22.3367-22.2906)/0.00179×2=12.8771 g/ m2?h Vp=8.76Vˉ/d=8.76×12.8771/7.901=14.28mm/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