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香格里拉独特的民俗风情

香格里拉独特的民俗风情

香格里拉独特的民俗风情
香格里拉独特的民俗风情

香格里拉独特的民俗风情

点击数: 2 【字体:小大】

香格里拉是现代人们所熟知的一个美丽圣洁充满幻想的地方。它位于滇、川、藏结台部的区域中心城市,是古茶马互市的重要集镇之一。

迪庆境内的藏族

生活在这里的迫庆藏族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境内与汉、傈僳族、纳西族、白族等二十六个少数民族共同居住在一起,多民族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在文化上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和睦共处。当地的藏族在保留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断的吸取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带有多元文化的特点。正是这种相依相成的民族关系,藏族才生存和发展到了今天。

地理位置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东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接壤,南与本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隔金沙江相望,西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交界,北与西藏自治区毗邻。自治州州府设于香格里拉县建塘镇,距省府昆明市709公里。迪庆,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

悠久的历史

据考古证实,早在七、八十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迪庆境内就有土著先民生存、繁衍。从德钦县永芝、

纳古、石底等地出土的石棺墓及随葬品文物看,约在2300多年前,吐蕃先民已在这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土著文化。

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漫长时代里,迪庆藏族就与周围的民族有了频繁联系,各民族相互交往和影响,不仅创造了本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也带有多元文化的特点,打上了甘青草原文化、中原文化、滇域文化及土著民族文化汇集的烙印。

语言文化与宗教信仰

迪庆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迪庆藏族自称“博”,使用藏文。在迪庆,藏族至今保存着许多自古沿袭下来的礼仪语言,平时对话寒喧有固定的三种形式,尊重语、客气语、普通语。在语音上保留有相当多的古藏语的复辅音声母,尤其是在迪庆香格里拉县的话最为明显。

在云南藏区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噶丹松赞林寺是清朝康熙皇帝和五世**所敕建的藏区十三林之首。该寺荟萃了藏族宗教文化的精华,其建筑造型不仅充分体现了藏式建筑的风格,表现出深重的宗教意味,而且寺内历代珍品众多,有五世**和七世**时期的八尊金释迦佛像、贝叶经、五彩金汁、精绘唐卡、黄金灯等,全守还收藏有《甘珠尔》十部,其中两部为金汁手书,《甘珠尔》二百多部,以及各种精美的鎏金或银质香炉、万年灯等。高耸入云的钟鼓楼,击鼓报时,声闻十里,屋顶新金瓦殿,金光闪耀、灿烂夺目,“远近百里如见佛光”。

丰实的自然资源

迪庆藏区是有名的森林王国,覆盖率约为36.4%,不仅有高原出产的云杉、冷杉、高山松、云南松等还有各种名贵的寄生植物,在浓密幽深的原始森林中还栖息着许多珍禽异兽,如“金丝猴、小熊猫、金钱豹等名贵动物六十多种,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迪庆也是野生药材的密集之地,有虫草、贝母、雪上一枝蒿、珠子参等名贵中药材九百六十多种,有众多的观赏植物杜鹃、报春、百合、兰花等,此外,食用菌类植物也十分丰富,木耳、松茸、鸡纵、羊肚菌、一窝菌等一百四十七种,美味可口、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原始生态突出,雪山、草甸、江河湖泊交错分布,各种资源密集,形成了迪庆高原奇妙的自然景观和富饶的资源。

民间工艺

正是由于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才有了民族手工业的特色产品。木碗、木盒、糌粑盒是迪庆民族传统民间工艺品之一。深受周边藏区的喜爱。其造型古朴,实用性强。

木碗分两种:一种是用杜鹃树根制作,不加装饰,美观大方。另一种是藏语称“咱“的寄生植物制作,木质黝黑透亮,纹路细如发丝,用“咱”制作的木碗,有鉴别食物是否有毒的功能,因而这类木碗十分名贵。若再加以银饰装扮,更是华丽大方。

糌粑盒普遍选用揪木、杜鹃等优质木旋制而成,形如圆塔,做工精美,绘有各种图案,颜色分金黄、黑色、深红等,有大、中、小之分。

民族节日、歌舞

神奇秀丽的山川,孕育了藏民族善良、豁达的性格,也使迪庆藏族的节日文化独具勉力。

藏历新年是藏区最隆重的节日,但迪庆藏族由于受周边又化的影响,大都习惯过农历春节,把春节看作最为隆重的节日。

五月***是迪庆藏族一年之中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五月的高原正是冬去春来,草绿青山、群芳吐艳的季节,人们相约在城东的舞凤山下,杜鹃丛中,搭起帐篷,备好丰盛的野餐,邀约亲朋,尽情玩耍。***除了举行传统的马术、马技、赛马比赛外,还要举行又艺会演,民歌大赛,民族服饰展演,物资交流会等各种文化经济贸易活动,成为迪庆香格里拉的重大盛会。

民族服饰、饮食

迪庆藏族男装与川、藏服饰大同小异,基本特点是肥腰、长袖、大襟。喜欢在短衫高领处镶金边或银边,钉银毫或铜质圆口,喜爱颜色醒目的“对通”。男性“楚巴”的领子、袖口、下摆都以水獭皮、豹皮或虎皮作装饰镶边,有的还镶三层边,最底层为水獭皮,上面是豹皮,最上面是虎皮。“楚巴”的整个下摆,几乎都被镶边覆盖,年长者头戴毡帽、呢礼帽。青年人爱戴立筒狐皮帽。首饰主要有“嘎乌”象牙手镯、火镰和银刀。

迪庆妇女的长袍一般为蓝色,叉口镶黑色金绒边,前摆及脚,子摆垂直折成瓦式,外着坎肩,坎肩右襟大多镶金银颜色的花边,喜用绣花硬领佩带银口。下看长裤,系蓝白相间的围腰,背披方型氆氇或羊羔皮做成的披肩,藏语叫“然腊”。已婚妇女多以红布包头,有的戴筒金边帽。

妇女佩戴的首饰主要有金、银耳环,串有玛瑙、珊瑚、玉石的项链串珠,喜欢戴银手镯、银戒指。这里的藏族把白银视为圣洁、吉祥、高尚的象征。

迪庆藏族的饮食品种繁多,丰富多彩。以青稞、小麦为主粮,以酥油、糟粑为主要饮食。

进餐议事要围坐火塘。主要的风味食品有:奶渣、酥油、红糖搅拌而成的“特烘”。用养面、酥油、奶渣、红糖制成的“雪男雪落”。整块猪肉去掉内脏剔骨后加入花椒、草果、食盐等将其缝台,压上石板腌制,形状如琵琶的“琵琶肉”。妇女手压的手工蛋面。藏式糕点,“八撒”、“龙眼包”等等都是胎多人口的传统风味食品。迪庆藏族喜爱饮酒,一种是较有名气的青稞酒,是喜庆、节日必备的饮料,一种是家庭自酿的青稞甜酒。

当走进迪庆高原,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提高,电动酥油茶搅拌机走进藏区,在取代老式木茶桶时,这里的藏族无论是居住在城镇还是乡村至今仍在使用传统的“罐罐茶”?和“木茶桶”。

“罐罐茶”是士制烧成的尼西特产,前有嘴,后有把,类似清朝时期的铜壶。茶叶放入罐内在火上沸煮,罐内茶水不会自行流出,待茶水煮开后,放入酥油,用一根竹杆插入罐内,朝内的竹头上有四瓣丫口,用手由内到外反复斜搓。一罐茶喝下后疲备劳累顿是烟消云散,是老人和成年人的必备饮料之一。

“木茶桶”是专为孩子准备的。茶桶高约80公分,口径约九十公分不等,这种茶味淡,打茶时还要加人核桃、芝麻、花生等佐料,清香可口。

这些传统的藏民族文化在特殊环境中保留和延续着。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沙妈祖信俗 粤与闽连疆,是妈祖信仰重要的传播地。自宋代始,妈祖信仰就开始随闽人入粤。广东沿海及海岛陆续兴建了天后宫或妈祖神祠,祭祀妈祖。每年农历3月23日妈祖诞期间,民众到天后宫朝拜进香者络绎不绝,形成了以南沙妈祖祭祀为核心的民俗文化圈,集中反映了妈祖文化在广东的传播。南沙妈祖信俗是在福建妈祖信俗的基础上融合南沙地域文化而形成的,包括搭炷夜香、祭祀仪式、乐舞、演粤剧、妈祖巡游等内容。南沙妈祖信俗是当地人民俗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成为沟通闽台粤港澳妈祖信众的重要桥梁。 黄阁麒麟舞

黄阁麒麟舞是来自民间的纯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有200多年的历史,发源于中山市黄圃横档村。据史料记载,黄圃的麒麟舞始于明代,正宗的麒麟舞套路是由已故老艺人蒋润峰传授的。 “麒麟”造型是根据古代的传说,做成龙头、狮身、鹿角、羊头、牛尾的仁兽形象,做工精细,生动传神;舞动时是一头麒麟独舞,由两个舞者分别舞动头、尾,按特定的艺术套路和舞蹈技艺舞动,伴奏音乐则采用节奏起伏的锣鼓吹打乐,以展现麒麟舞的生动、活泼。 象牙雕刻

牙雕是以象牙为原材料进行雕刻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远在秦汉时期,广州牙雕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明清时期,广州牙雕的工艺与生产规模达到了历史高峰。刀法见棱见角,品种齐全,华丽美观,豪华名贵,以其镂空、透深的技法,在全国牙雕工艺中独树一帜。广州牙雕手工技艺以师徒传承、家族传承为主,采取手工作坊的生产模式。 灰塑

广州灰塑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和传统的民间美术艺术价值。做工方面,广州灰塑精致细腻,色彩艳丽。用材方面,灰塑艺人因地制宜,采用适合广州炎热而潮湿的气候的雕塑材料石灰。它耐酸、耐碱、还耐温。制作流程方面,广州灰塑必须到待雕塑建筑的现场,于常温下制作,不需烧制。制作过程中,在景物之中或每组图案之间,巧妙地留出装饰性通风孔,从而减轻台风对脊饰的猛烈冲击。最值一提的是,灰塑学艺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出师,独立施工。 核雕(广州榄雕)

顺德风土人情

顺德风土人情 顺德一中高中部高二18班陈裕鑫 谈及顺德风土人情,头等大事就是顺德美食。先罗列几样金牌顺德菜:双皮奶伦教糕,陈村粉,大良炒牛奶,尖大少,大良嘣砂,龙江煎堆,煲仔饭,菠萝古老肉,芋头烧鸡,大良炒鲜奶等等。 顺德乃粤菜主要发源地,善于博取众长,推陈出新,烹饪河鲜和蒸炒各种菜肴以风味清淡香脆驰誉海内外;早在清代,游宦广东的省外人士即称道“顺德乳蜜之乡,言饮食,广州逊其精美”;及至近世,“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大良)”的说法,更获得外界普遍公认,广州、香港、澳门和海外粤人聚居地的酒楼餐馆,多喜聘用顺德厨师,以“凤城名厨”以广招徕。顺德厨师的整体素质高,到处都有美食的踪迹。光是鸡就有多种不同的烹任手法,出名的就有桂州南桥的盐局鸡、勒流山庄的白切阉鸡、顺府餐厅的四杯鸡等。顺德近年来还评出了十大金牌名菜,包括大良野鸡拼锅贴牛奶。均安煎鱼饼、顺德鱼腐、金榜牛奶炒龙虾球、菜远炒水蛇片、秘制网鲍、菩提雪衣上素、一品海参等。光听名字,已教人垂涎。 值得一提的还有顺德的小吃,如大良的双皮奶、南乳花生、南乳崩沙、凤城的金榜牛乳、龙江煎堆、乐从伦教糕等,都远近闻名,为食家津津乐道。 顺德历史源远流长,五百年前,广东版图上没有“顺德”地名,而此方向原称“太艮”。相传黄萧养起义迫使明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维持统治,如为加强封建统治,对数十万“战俘”安置采用怀柔政策。朝廷在北划出土地叫“从化”;在西南部划出南海县的东涌、马宁、鼎安、西林等四都和太艮、冲鹤等37堡,取“顺天之德”意,设顺德县,企望群众永作顺民。顺德地名,即由此来。 顺德在明代即有“岭南一壮县”之称,自古经济文化较发达,涌现过一批杰出人物。像“文武四状元”——文状元为南宋张镇孙,明代黄士俊,清代梁耀枢,武状元为明代朱可贞。最著名的就是李小龙了。 顺德还有诸多习俗,顺德民间素有烧香供奉的习俗,在各镇乡村有遍布大小不等的祠堂庙宇,天后宫、观音堂、关帝庙数之不尽,每逢初一、十五或民间传统节日,善信们便到香堂祭祀参拜,以求家人平平安安,这种风俗时到今天仍在各地较为普遍,随处可见。 西山庙又称关帝庙,始建于明代天顺年间,传说关帝庙未建时,先有鹿径祖社,社旁植大榕树一株,庙侧山麓幽邃,老榕蔽天,盛夏纳凉,凉风拂拂,暑气顿消。“鹿径榕荫”乃清代凤城八景之一。 顺德境内建有不少古代文塔,塔为亭阁式建筑,均为风水塔,由于年代久远失修,不少文塔已经湮毁,现存较好的有龙江七层文塔、桂洲外村文塔,两塔均建于清代,高七层,每层石楣刻有文字。龙江文塔现仍座于集北的基塘地边,桂洲文塔则已修葺为公园向游人开放。 古时顺德中上人家的居室建筑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砌墙,阶砖铺地,红、白石板铺天井,瓦顶则建龙船脊和“镬耳”,并绘有花草虫鱼鸟兽等图案,其用途除了装饰外,还在于压顶挡风,故称“镬耳屋”。 粤曲之乡,源远流长,从清末民初至现代,顺德名伶辈出。时至今日在镇、村的曲艺社(俗称“私伙局”)比比皆是,特别以均安、容桂、大良等地尤为突出,空闲之余曲艺社的伙记们聚在一起、唱几段经典名曲,当有节日喜庆就登

旅游线路SWOT分析

SWOT分析 (一)自身优势分析 1.客源 桂林阳朔两日游互动体验性强,适合于有活力的大学生。桂林有八大高校,大学生数量多,客源市场非常广阔。 2.线路合理性强 桂林阳朔两日游安排的有游漓江,自主西街活动,游蝴蝶泉,大榕树和图腾古道。这些景点的代表性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相互呼应,在给游客视觉冲击的同时也享受到了文化冲击。 3.游览方式多样性 桂林阳朔两日游打破了传统被动式和单调性的旅游方式,游览中能体验到坐船,自主活动,单车各种不同的旅游方式。脱离了单一的游览方式有利的调动出游客的热情。 4.政府对漓江,阳朔景点资源的大力保护 旅游业的经济带动功能促使政府重视旅游景区的开发。在桂林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情况下,政府也在大力的对漓江,阳朔进行大力的资源保护,有计划的开发,对破环的人文,自然景观加以修复。 (二)自身劣势分析 1.旅游资源的破环 由于现代工作的发展漓江的水质已经大不如从前了,西街商

业化越来越严重,线路中的景点也多多少少的有认为的破环。 2.时间安排过于紧凑 桂林阳朔两日游主要的客源是大学生,经济上不充裕但考虑到大学生爱玩想多游览景点的心理,所以线路策划的行程较远景点较多但时间却只有两天。所以会导致在游览的过程会出现景点没看够,没玩尽兴的事件。 (三)外部机遇分析 1.桂林旅游业经济发展 随着桂林经济的上涨,旅游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桂林阳朔两日游中的景点都是成熟且是政府重点保护的对象。经济上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景区环境也大有改变,游览过程中舒适度也会得到提升。 2.旅游形式的改变 老式的被动旅游落伍了,更多有活力的年轻人喜欢去自主体验旅游。桂林阳朔两日游有着多样性的旅游方式迎合了未来旅游方式的发展方向,将会得到游客的大力支持,前景广阔。 3.游客的扩增 现代的大学生已经不在满足于本城市的旅游项目了,更多的大学生愿意跑到异地去旅游而桂林以旅游著称,相信全国各地的大学生都将到桂林游览一次,所以桂林阳朔两日游线路的潜在游客也将大大增加。

历年中考满分作文:广州风格

历年中考满分作文:广州风格 在广州这个美丽的大城市里,有着许许多多富有岭南特色的景点,收集了广州风格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广州风格春暖花开,是它给我的第一感觉。春天的到来,到处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含苞待放、娇艳欲滴的花,嫩黄脆弱的叶子,破土而出的小草无不显露着春天的美好。 广州的春天,大地朦胧一片。整个广州仿佛是笼罩在层层云雾之中的海市蜃楼搬,却是可及而不可望。 绵绵的春雨,为广州洗去了历经严冬的冰冷与寒燥,带来了新一年的希望。下雨的时候,天灰蒙蒙一片,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仿佛无数细小而柔软的银针带着丝丝凉意,缓缓飘落下来,点点滴滴,浸湿了干燥的土地,这就是所谓的润物细无声吧!偶尔,有些凉凉的雨滴,调皮的钻入人们裸露在外的脖颈间的。轻轻的,像是柔软的羽毛轻柔的抚过,痒痒的触感,很舒服。 雾,是春天派来探情的使者。早晨,或傍晚的时候,雾笼罩着大地,就像是眼前蒙着一层薄薄的纱,白茫茫一片。或只能看到公里远,或百米远,或只能看到伸手可及,五指模糊的地方。仿佛身处真空世界,尤在,却模糊。 在多雾的日子里,站在高处向下眺望,看着白茫茫的大地,欣赏着若隐若现的有如天上宫阙的景物,感受着大

自然带来的美好,聆听大自然击唱的歌声,是件多么美妙多么幸福的事啊! 看着一盏盏路灯照耀下仍然模模糊糊的路边上,偶尔一辆打着黄灿灿的车灯,在面前呼啸而过,即使认真盯着观察,也只能看到一个黑漆漆的影子。 所谓雾里看花,也不过是如此;无所谓美不美好,不过是眼睛所惑,假象而已。 然而这种多雾日子,确实最让人烦躁厌恶的。因为晾晒的衣服,无论多久,都依然淌着水,永远不会干,只会愈来愈湿。 而墙上总会冒水珠,床上的被褥也总是湿漉漉的,甚至地板上,也是积着一滩一滩的水,一不小心,就会滑倒;稍有不注意,就弄伤身体,让人不甚反感关于民俗的作文:广州风格作文。 偶尔早晨起来,游荡在公园里,看着花坛上的花草,在晨露的哺乳下越发的娇艳翠绿。那大小不一的露珠,总是在初升的朝阳的照耀下,流光溢彩,形如珍珠。有事一只叫不出名的小飞虫飞过,撞在蓄满露珠的花瓣草叶上,震得露珠划了下来,发出啪啪啪的声音,在寂静少人的公园里显得清脆动听 早春的时候,天气还很寒冷,人们仍然穿着严冬的羽绒大袄。过一段时间后,天气温和起来,人们渐渐除去厚

民俗文化的变迁与发展——以广东“叹早茶”为例

民俗文化的变迁与发展——以广东“叹早茶”为例 [摘要]“叹早茶”是广东传统风俗文化当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一传统深深地扎根在每个广东人的心里。本文将介绍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从传统的角度和现代的角度论述这种风俗习惯过去的产生和现在的发展情况,并展望这种广式风俗文化未来的前景。 [关键词]早茶文化;“叹”;“一盅两件”;“扣手礼” [作者简介]彭健敏,男,广东佛山人,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历史文献学专业历史文化资源与教育研究方向 引言: 先看一则报道:① 广州早茶没有式微 10万茶位日日满座—— 老茶客:“我活了大半辈子了,不管是非典还是金融危机,衣服可以少买几件,早茶不能不喝。”——七旬罗伯伯 业界:“广州主要酒楼现在基本上都经营早茶,茶位和前些年相比并未有明显减少。”——广州市餐饮商会会长区又生 民俗学家:“早茶是带旺酒楼的一个最好办法,酒楼想旺就要开早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叶春生 “广州主要酒楼现在大都经营早茶,保守估计目前早茶茶位至少在10万个以上,而且有增无减,日日爆满。”广州市餐饮商会会长区又生认为广州早茶文化很有生命力,“广州早茶是岭南民俗文化的一种承载方式,就是‘新广州人’也会慢慢爱上早茶。” 记者连日调查看到,无论是老酒楼还是新派酒店,广州越来越多的餐厅酒楼开设早茶,招揽茶客。 实地调查: 西关18家酒楼仅1家无茶市 …… 早茶档关的少新张的多

…… 市民说法: 衫可少买早茶不可不喝 …… 业界说法: 茶客逼到爆早茶变两班 …… 专家点评: 早茶已成民俗岂会轻易消亡 …… 这是《广州日报》记者针对“广式早茶式微”引起热议所作的一篇报道,从中可以看出广东人对“叹早茶”还是情有独钟的。本文将介绍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论述这种风俗习惯过去的产生和现在的发展情况,并展望这种广式风俗文化未来的前景。 一、传统早茶文化 (一)“叹早茶”的吃和喝 广东人嗜好早茶。早上见面打招就是问"饮左茶未",以此作为问候早安的代名词,可见对饮茶的喜爱。早茶是广东人的一个生活习惯,也是"食在广东"的一大特色。 “叹早茶”是广东茶文化最具特色的重要内容。早茶习惯,遍于各阶层,上至达官白领,下至市井百姓,饮茶去处遍布城市乡镇,广东茶楼之多可为全国之最。每逢周末或假日,广东人便扶老携幼,或约上三五知己,齐聚茶楼“叹早茶②”。由此可见,喝早茶在广东人的心目中是一种愉快的消遣,在这个层面上来说与其他娱乐活动并无二致。当然,“叹早茶”并不是喝几杯好茶那么简单,下面来看看我们广东人早茶都吃喝些什么。 广东茶楼流行一个说法,那就是“一盅两件”。所谓“一盅”就是一壶茶,“两件”是指两件点心。 早茶的茶水以红茶为主,取其暖胃去腻,利于消化,常见的有乌龙茶、铁观音、普洱茶,有的人也喜欢喝菊普茶,即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取其清凉祛火。红茶色深红,汤浓稠,味苦涩,虽在视觉和味觉上都不如绿茶,却与广东早茶中味道浓郁的茶点恰是绝佳配搭。

通用通信工程建设标准

通用基础通信工程建设标准 电信工程制图与图形符号YD/T5015-95 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5003-94 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YD5002-94 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暂行规定YD2003-92 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规定YD5039-97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YD5040-97 综合电信营业厅设计标准YD5047-97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综合楼部分)YDJ26-89 邮政通信工程建设标准 城市邮电支局所工程设计暂行技术规定YDJ61-90 县(市)邮电支局所工程设计规范YD2005-93 农村邮电支局所工程设计规范YD2006-92 住宅区信报箱群(间)工程设计规范YD/T2009-93 邮政汽车运输站工程设计规范YD2010-93 邮亭、报刊亭、报刊门市部工程设计规范YD2013-94 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YD5002-94 邮件转运站工程设计规范YD5008-95 邮件处理中心工程设计规范YD5013-95 报刊分发设施工程设计规范YD5016-95 邮件处理中心电视监控系统设计规范YD5030-97 邮政金融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5042-97 邮政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规定第一册、第二册YD5009-95 无线通信工程建设标准 公用移动电话工程设计规范YD2007-93 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2011-93 数字微波(PDH部分)接力通信工程设计规范YD5004-94 同步数字系列(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5019-96 国内卫星通信小型地球站VAST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5028-96 点对多点微波通信工程设计规范yd5031-97 集群通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5034-97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工程设计规范YD5050-97 微波接力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2012-94 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5017-96 集群通信设备安装工程验收暂行规定YD5035-97 点对多点微波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38-97 接入网、本地网工程建设标准

2015年广州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真题

2015年广州市考《行测》真题第一步:扫描二维码下载砖题库客户端 第二步:打开砖题库客户端启动扫一扫功能并答题 *此卷为华图砖题库为用户kiss88828生成的试卷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15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出版了《乌托邦》一书,描绘了一个叫做“乌托邦”的岛国,在那里,人人平等,人人参加劳动。在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一部文学作品描写了类似情境,这部作品是( )。 A. 《桃花源记》 B. 《礼记》 C. 《大同书》 D. 《世说新语》 2,早在400年前,西班牙等国商人就将中国的丝绸以及茶树、柑橘等农作物运往拉丁美洲,又将一些农作物从拉丁美洲引入中国,形成了一条横跨太平洋的“海上丝绸之路”。请问一下哪些农作物不是从拉丁美洲引入中国的? A. 玉米 B. 红薯 C. 花生 D. 水稻 3,王某在公园与李某发生言语冲突,用小刀刺伤李某,强行抢走李某身上财物后逃跑。此时,李某紧追不舍,追出500米后用砖头将王某砸成轻伤,并夺回了自己的财物。李某的行为应当属于( )。 A. 故意伤害 B. 正当防卫 C. 防卫过当 D. 紧急避险 4,2014年12月,钟某将名下的一处房屋出售给梁某,双方签订了买卖合同并约定于2015年6月付清全部房款后办理过户手续。2015年1月,该处房屋价格上涨,钟某后悔过早出售该房屋,又将该房屋出售给张某并约定在2015年5月办理过户手续。2015年4月,钟某将房屋重复出售的行为暴露,此时该房屋属于( )。 A. 钟某所有 B. 梁某所有 C. 张某所有 D. 梁某与张某共同所有 5,201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是星期五,甲工厂因生产需要安排5月1日至3日加班,那么该工厂下列向员工支付加班费的计算方式中,正确的是( )。 A. 1号至3号的加班费按工资的150%计算 B. 1号至3号的加班费按工资的200%计算 C. 1号的加班费按工资的200%计算,2号至3号的加班费按工资的150%计算 D. 1号的加班费按工资的300%计算,2号至3号的加班费按工资的200%计算 6,46、我国古代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是青铜器的代表。以下关于青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青铜属于纯净物 B. 青铜属于金属材料 C. 青铜的硬度比铜大 D. 青铜耐腐蚀,易铸造成形 7,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要关照老年人的行走和坐车安全,特别要防止老年人跌倒,这是因为老年人的骨骼( )。 A. 有机物增多,硬度小,易骨折 B. 有机物增多,硬度小,易变性 C. 无机物增多,弹性小,易骨折 D. 无机物增多,弹性大,易变性 8,党的十八大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其中“洗洗澡”蕴含着的深刻内涵与下列哪一项选项相似?( )。 A. 《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广州概况导游词

广州概况导游词 【篇一:广州概况导游词】 广州导游词 一、综合篇 (一) 广州概况 1. 自然地理 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 也是华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广州位于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端,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中国第三大 河流珠江穿城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 广州地处南亚热带,北回归线穿越北部,属南亚热带典型的海洋季 风气候。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四季如春,繁花似锦。全年平均气温20-22摄氏度,平均相对湿度77%,市区年降雨 量为1982.7毫米。由于气候温和,土壤湿润,阳光充足,广州一年 四季树木常绿、鲜花常开,自古就以“花城”著称。在国内城市中, 这一别称和美誉也是广州独有的。凡是来广州旅游的人都一定会充 分感受、亲身体验到处处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花的节日, 广州不 愧为花的城市! 2.人口物产 广州市辖10个区和2个县级市。10个区是:越秀区、东山区、海 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芳村区、番禺区、花都区,其中番禺、花都于2000年6月撤市设区;两个县级市是:增城 市和从化市。 广州市陆地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超过350平方公里。2000年6月,番禺、花都2个县级市撤市设区后,广州城区面积进 一步扩大,目前,广州已经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海滨城市。 广州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有许多驰名中外的农副土特产品,经专家们鉴定确认的多达100种。广州是中国著名的“水果之乡”。广州的土地、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多种热带、亚热带果树的生长,一年四季都有水果上市。广州的水果共有500多个品种,其中 荔枝、香蕉、木瓜和菠萝享有“岭南四大佳果”美誉,早已名闻中外,也是广州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四个品种。其它如杨桃、龙眼、黄皮、柑、橙等也久负盛名。 3.历史渊源

广州的风俗

广州的风俗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人口众多,各地的风俗习惯更是不同。我是广州人,而且广州又有怎么的风俗呢? 广州既有喧杂繁华的闹市,又有清僻幽静的所在;既给人强烈的现代冲击,又保留了悠远的古代风俗;既被人们称作荒芜的文化沙漠,又拥有灿烂的古老历史。。。一个拥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正释放出勃勃的生气。 隋唐五代时期,广州就是世界著名的港口,一直到宋朝,都保持着全国第一大港的地位。到了清代,清政府实行的一中通商持续83年之久。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州曾是时髦的代名词,到处充斥着广州的发财神话,对充满幻想的淘金者来说,那里大概是天堂,又是地狱。现在,广州仍是一个各种生存规则和游戏规则的商业大市场,一年两度的广交会更加重了它的商业氛围。 广州声色犬马的生活方式,如诱人的夜生活、狂飙的锐舞、新潮的时装总是冲淡人们记忆中的羊城传说、三元里抗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类的旧事;人们印象中的广州缺乏文化,但走近广州,就会体会到广州不是没有文化,只是主宰这个城市的不是那种抽象、优雅、远离生活的文化,而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温厚的世俗文化。 吃、买、玩、娱等方面的“动态”人文旅游资源反映了广州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迎春花市、龙舟节、荔枝节、荷花节、美食节、欢乐节等节庆活动又为广州这座南国都市增添了繁华与魅力,而广州人温软绵甜的口音则使城市具有了一种独特的韵味。 对匆匆过客而言,空乏地走过几条大街、几个景点,广州呈现的或许只是拥挤和浮躁的一面而已;只有细心地品味广州的生活,才能体会到这座城市的真谛。 生在苏州,住在杭州,食在广州。广州,名菜名点丰富,茶楼酒肆林立,想食什么都可以如愿,故食在广州当然惬意。这首全国流行的民谚,道出了“食在广州”之誉闻名海内外。 粤语:来广州的人都可能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来到广州,听本地人说话,就象听鸟语,不明白!人们对广东、对广州的印象恐怕最早是从粤语、粤菜、粤语歌开始的。 关于粤语,有人曾做过“广州人在外地人中的印象”这样一个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几乎将近1/3的外地人一提起广州人首先联想到的是广州话,即粤语,成为排在第一位的印象,可见,粤语影响之大,它远非一般地方方言所能比拟的。 粤语又称为广州话、白话,它通行于广东、广西东南部以及香港、澳门,使用人口超过7000万,为现代汉语方言的七大方言之一(汉语七大方言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客方言、赣方言)。广州是粤语的中心,广州市区是方言,是所有粤语区(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标准语,广州话在整个粤语方言中最具权威;有着粤方言“普通话”的地位。而且长期以来,广州一直是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使得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粤语在整个岭南地区都具有有“普通话”的作用。 广州人嗜好饮茶。早上见面打招呼就是问“饮佐茶未?”,以此作为问候早安的代名词,可见对饮茶的喜爱。饮茶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也是“食在广州”的一大特色。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饮茶,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被视作一种交际的方式。广州的茶楼与茶馆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它不但既供应茶水又供应点心,而且建筑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是茶馆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广州人聚朋会友,洽谈生意,业余消遣,都乐于上茶楼。一壶浓茶几件美点,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吃爱谈,既填饱了肚子、联络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甚至谈成了一桩生意,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正国为如此,广州人把饮茶,又称“叹茶”。“叹”是广州的俗语,为享受之意,这也正是广州茶楼业历百年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广州的老字号饮食店中,有相当一部份就是当年的茶楼,现在已是百年老字号店了。 广州人在饮茶上并无什么礼仪上的讲究。唯独在主人给客人斟茶时,客人要用食指和中

风土人情作文

广州人嗜好饮茶。早上见面打招呼就是问“饮佐茶未”,以此作为问候早安的代名词,可见对饮茶的喜爱。饮茶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也是“食在广州”的一大特色。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饮茶,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被视作一种交际的方式。广州的茶楼与茶馆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它不但既供应茶水又供应点心,而且建筑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是茶馆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广州人聚朋会友,洽谈生意,业余消遣,都乐于上茶楼。一壶浓茶几件美点,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吃边谈,既填饱了肚子、联络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甚至谈成了一桩生意,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广州人把饮茶,又称“叹茶”。“叹”是广州的俗语,为享受之意。这也正是广州茶楼业历百年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广州的老字号饮食店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当年的茶楼。 广州人饮茶并无什么礼仪上的讲究。唯独在主人给客人斟茶时,客人要用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以致谢意。据说这一习俗,来源于乾隆下江南的典故。相传乾隆皇帝到江南视察时,曾微服私访,有一次来到一家茶馆,兴之所至,竟给随行的仆从斟起茶来。按皇宫规矩,仆从是要跪受的。但为了不暴露乾隆的身份,仆从灵机一动,将食指和中指弯曲,做成屈膝的姿势,轻叩桌面,以代替下跪。后来,这个消息传开,便逐渐演化成了饮茶时的一种礼仪。这种风俗至今在岭南及东南亚的华侨中依然十分流行。

潮汕功夫茶是广东潮汕地区独特的饮茶习惯。“功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功夫茶壶很小,只有拳头那么大,薄胎瓷,半透明,隐约能见壶内茶叶。杯子则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茶叶选用色香味俱全的乌龙茶,以半发酵的为最佳。放茶叶要把壶里塞满,并用手指压实,掘说压得越实茶越醇。水最好是要经过沉淀的,沏茶时将刚烧沸的水马上灌进壶里,开头一两次要倒掉,这主要是出于卫生的考虑。斟茶时不能满了上杯斟下杯,而要不停地来回斟,以免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饮时是用舌头舔着慢慢地品,一边品着茶一边谈天说地,这叫功夫。功夫茶茶汁浓,碱性大,刚饮几杯时,会微感苦涩,但饮到后来,会愈饮愈觉苦香甜润,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大宴后下油最好。 广州之所以被称为“花城”,不单是因为广州气侯温和、四季如春、 鲜花常开(昆明也四季鲜花常开),更由于广州每年春节前都举行迎春花市,这种倾城人民逛花市的习俗,全国唯广州所独有。迎春花市是由古代花市、夜花市逐渐发展形成规模。 早在两汉时,广州人便有爱花的癖好。陆贾出使南越国时,已说岭南人“彩缕穿花”。因广州人爱花,也就出现了以种花、卖花为业的人。 南汉时,河南一带被称为“素馨斜”,就是专门艺植花木的地方。花 农和卖花女就在现在的海珠桥南岸西侧的“花洲方渡头”划艇过河北卖花。形成花市的,约在明万历年间(1573一1630年)。但那时是天天都有

广州民俗文化之我见

广州民俗文化之我见 广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和发祥地,是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这两千多年的文明史留下许多说不完道不尽、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它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饮食、居住、建筑、商贸、语言、岁时节令、婚姻、祭祖、礼仪、娱乐等。 广州,一个有着十分丰富的民间民俗风情的南粤名城。这里融汇中外文化之精华,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岭南盆景、广东音乐、粤剧、粤菜、粤语以及城市景观、生活习俗等,都体现了岭南文化的风格。 身为广州人的我,虽然是生长在郊区,但对广州民俗文化多多少少有点了解,下面由我来讲讲我对广州民俗文化的见解。 广州文化艺术 (1)粤剧 粤剧是我国的一大地方剧种,扎根于广东民间,也流行于广西部分地区和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和华人居住区,至今约有300多年的历史. 广东粤剧是由多种外来戏曲声腔和本地土戏、民间说唱艺术不断融合而成、发展起来的。同时粤剧先后把南音、粤讴、龙舟歌、木鱼歌等地方说唱艺术,以及广东流行小调、小曲先后吸收进来作这曲牌使用,形成今天粤剧以梆子、二黄为主的地方演唱和小曲小调为辅,富有地方特色和丰富多彩的唱腔体系。 (2)广绣 广绣,又称粤绣,中国名绣之一,是产于广东地区的刺绣品。据传创始于少数民族,明中后期形成特色。国内以故宫藏品最多。它以布局满、图案繁茂、场面热烈、用色富丽、对比强烈、大红大绿而著称。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布局满,往往少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地树根等补充,显得热闹而紧凑;粤绣的另一个独特现象,就是绣工多为男工,和其他地区绣工均为女子不同,在绣制大件时,绣工常手拿长针站着施绣。 粤绣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雀毛绩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针法十分丰富,把针线起落、用力轻重、丝理走向、排列疏密、丝结卷曲形态等因素都用来强化图像的表现力。 (3)粤语讲古 “讲古”即说书、讲故事。粤语讲古是艺人用广州方言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和讲演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这种民间技艺来源于古代的说唱艺术;形式上而言,当是直接承继元明以来的评话、评书,并结合粤语方言而产生。据说明朝末年,江苏泰州说书大师柳敬亭(1587~1679)出任抗清将领左良玉的幕客,在随军南征时把说书艺术传来广东。 (4)广式家具 广式家具工艺是广州传统民间手工技艺的代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明末朝廷已有广式家具出现。清初,广式家具的豪华造型满足了统治者对富贵的追求,成为清廷家具的主要来源。清中期,广式家具受欧洲巴罗克式和洛可可式的艺术风格影响,在造型和装饰上达到鼎盛时期。民国后期战乱使广式家具行业萧条中落,抗战胜利以后,家具行业逐渐复苏。

范文一:广州风土人情作文

范文一:广州风土人情作文 广州人嗜好饮茶。早上见面打招呼就是问“饮佐茶未”,以此作为问候早安的代名词,可见对饮茶的喜爱。饮茶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也是“食在广州”的一大特色。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饮茶,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被视作一种交际的方式。广州的茶楼与茶馆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它不但既供应茶水又供应点心,而且建筑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是茶馆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广州人聚朋会友,洽谈生意,业余消遣,都乐于上茶楼。一壶浓茶几件美点,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吃边谈,既填饱了肚子、联络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甚至谈成了一桩生意,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广州人把饮茶,又称“叹茶”。“叹”是广州的俗语,为享受之意。这也正是广州茶楼业历百年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广州的老字号饮食店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当年的茶楼。 广州人饮茶并无什么礼仪上的讲究。唯独在主人给客人斟茶时,客人要用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以致谢意。据说这一习俗,来源于乾隆下江南的典故。相传乾隆皇帝到江南视察时,曾微服私访,有一次来到一家茶馆,兴之所至,竟给随行的仆从斟起茶来。按皇宫规矩,仆从是要跪受的。但为了不暴露乾隆的身份,仆从灵机一动,将食指和中指弯曲,做成屈膝的姿势,轻叩桌面,以代替下跪。后来,这个消息传开,便逐渐演化成了饮茶时的一种礼仪。这种风俗至今在岭南及东南亚的华侨中依然十分流行。

潮汕功夫茶是广东潮汕地区独特的饮茶习惯。“功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功夫茶壶很小,只有拳头那么大,薄胎瓷,半透明,隐约能见壶内茶叶。杯子则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茶叶选用色香味俱全的乌龙茶,以半发酵的为最佳。放茶叶要把壶里塞满,并用手指压实,掘说压得越实茶越醇。水最好是要经过沉淀的,沏茶时将刚烧沸的水马上灌进壶里,开头一两次要倒掉,这主要是出于卫生的考虑。斟茶时不能满了上杯斟下杯,而要不停地来回斟,以免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饮时是用舌头舔着慢慢地品,一边品着茶一边谈天说地,这叫功夫。功夫茶茶汁浓,碱性大,刚饮几杯时,会微感苦涩,但饮到后来,会愈饮愈觉苦香甜润,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大宴后下油最好。 广州之所以被称为“花城”,不单是因为广州气侯温和、四季如春、鲜花常开(昆明也四季鲜花常开),更由于广州每年春节前都举行迎春花市,这种倾城人民逛花市的习俗,全国唯广州所独有。迎春花市是由古代花市、夜花市逐渐发展形成规模。 早在两汉时,广州人便有爱花的癖好。陆贾出使南越国时,已说岭南人“彩缕穿花”。因广州人爱花,也就出现了以种花、卖花为业的人。 南汉时,河南一带被称为“素馨斜”,就是专门艺植花木的地方。花农和卖花女就在现在的海珠桥南岸西侧的“花洲方渡头”划艇过河北卖花。形成花市的,约在明万历年间(1573一1630年)。但那时是天天都有花市,地址最初是在天字码头,后陆续扩大到广州九个城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沙妈祖信俗 粤与闽连疆,是妈祖信仰重要的传播地。自宋代始,妈祖信仰就开始随闽人入粤。沿海及海岛陆续兴建了天后宫或妈祖神祠,祭祀妈祖。每年农历3月23日妈祖诞期间,民众到天后宫朝拜进香者络绎不绝,形成了以南沙妈祖祭祀为核心的民俗文化圈,集中反映了妈祖文化在的传播。南沙妈祖信俗是在妈祖信俗的基础上融合南沙地域文化而形成的,包括搭炷夜香、祭祀仪式、乐舞、演粤剧、妈祖巡游等容。南沙妈祖信俗是当地人民俗生活的重要容,也成为沟通闽台粤港澳妈祖信众的重要桥梁。 黄阁麒麟舞

黄阁麒麟舞是来自民间的纯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有200多年的历史,发源于市黄圃横档村。据史料记载,黄圃的麒麟舞始于明代,正宗的麒麟舞套路是由已故老艺人润峰传授的。 “麒麟”造型是根据古代的传说,做成龙头、狮身、鹿角、羊头、牛尾的仁兽形象,做工精细,生动传神;舞动时是一头麒麟独舞,由两个舞者分别舞动头、尾,按特定的艺术套路和舞蹈技艺舞动,伴奏音乐则采用节奏起伏的锣鼓吹打乐,以展现麒麟舞的生动、活泼。 象牙雕刻

牙雕是以象牙为原材料进行雕刻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历史悠久,涵丰富,远在汉时期,牙雕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明清时期,牙雕的工艺与生产规模达到了历史高峰。刀法见棱见角,品种齐全,华丽美观,豪华名贵,以其镂空、透深的技法,在全国牙雕工艺中独树一帜。牙雕手工技艺以师徒传承、家族传承为主,采取手工作坊的生产模式。 灰塑

灰塑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和传统的民间美术艺术价值。做工方面,灰塑精致细腻,色彩艳丽。用材方面,灰塑艺人因地制宜,采用适合炎热而潮湿的气候的雕塑材料石灰。它耐酸、耐碱、还耐温。制作流程方面,灰塑必须到待雕塑建筑的现场,于常温下制作,不需烧制。制作过程中,在景物之中或每组图案之间,巧妙地留出装饰性通风孔,从而减轻台风对脊饰的猛烈冲击。最值一提的是,灰塑学艺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出师,独立施工。 核雕(榄雕)

通信工程设计图形符号规范

通信工程图形符号规范 一. 《通信工程图形符号规范》 1、注释、标志 (1当含义不便于用图示方法表达时,可采用注释。注释可放在需要说明的对象附近;当注释不在需要说明的对象附近时,应使用细实线指引线指向说明对象。 (2标志和技术数据应该放在图形符号的旁边; 当数据很少时, 技术数据也可放在图形符号的方框内;数据多时可采用分式表示,也可用表格形式列出。 当设计中需表示本工程前后有变化时,可采用斜杠方式:原有数/设计数; 当设计中需表示本工程前后有增加时,可采用加号方式:原有数+(或-增减数。(3(光电缆敷设方式在施工图上的表达方式 ● 管道电缆………… 〔L+m〕“L ”为人孔间的电缆路由长度, “m” 为管道电缆在所经过的人孔内弯曲长度累计, 其中直通人孔为 1米, 拐弯人孔为 2米。 ● 管道光缆………… 〔L+k+m+n〕“L ”为人孔间的光缆路由长度; “k” 为管道光缆在人孔内盘留长度(15米/盘留; “m” 为管道光缆在所经过的人孔内的弯曲长度累计,其中直通人孔为 2米,拐弯人孔为 4米; “n” 为管道光缆在人孔内的接头预留长度(10米/接头。一般为表示方便,各种长度采用邻近原则表示。 ●引上(光电缆……… 引〔L+m〕“L” 为人孔至电杆、建筑物之间的平行长度, “m” 为引上高度。 ●架空(光电缆……… 架〔L+m〕“L” 为电杆间的(光电缆布放长度, “m” 为电杆档间的缆线垂度。电缆按杆档长度的 1%计列,四舍五入取整;光缆按 0.5米/电杆计列。

●吊线式墙壁(光电缆… 吊〔L+m〕“L” 为沿墙壁布放的(光电缆长度, “m” 为电缆在建筑物上布放时所产生的弯曲长度,按墙壁电缆路由长度的 2%计列,四舍五入取整;吊线式墙壁光缆不计取弯曲长度。 ●钉固式墙壁(光电缆… 卡〔L+m〕“L” 为沿墙壁布放的(光电缆长度, “m” 为电 缆在建筑物上布放时所产生的弯曲长度,按墙壁电缆路由长度的 2%计列,四舍五入取整;钉固式墙壁光缆不计列弯曲长度。 ●槽道(光电缆……… 槽道〔L〕“L” 为沿槽道布放的(光电缆长度。 ●顶棚内(光电缆…… 槽〔L〕或梯〔L〕“L” 为沿吊顶线槽或铁梯布放的(光电缆长度。 ●槽板式(光电缆…… 槽板〔L〕“L” 为沿槽板布放的(光电缆长度。 ●暗管式(光电缆…… 暗〔L〕“L” 为沿暗管穿放的(光电缆长度。 ●交接箱成端电缆…… 成〔L+m〕“L” 为人孔至交接箱底座的布放长度, “m” 为交接箱引上高度,统一为 4米。 ●配线架成端电缆…… 成〔L〕“L” 为成端电缆的布放长度。 (4管线敷设部位的标注及代号应用 序号代号说明 电缆部分: 1 引引上(光电缆 2 架吊线式〔自承式〕架空(光电缆 3 吊吊线式〔自承式〕墙壁(光电缆

东莞风土人情

东莞风土人情 东莞历史源远流长。据历史记载:新石器时代,其境内东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20世纪的夏代,东莞属南交址。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粤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顺帝时,分番禺立增城,东莞属增城。公元222-228年中,分增城立东官郡。进入晋代,废东官郡,东莞分属番禺、增城。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立县,名为宝安。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改名为东莞。以东莞作县名由此始,相传因境内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东莞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50多年前,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写下中国近代史的光辉篇章,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之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人民抗日根据地,万千东莞儿女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英勇战斗,浴血捐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使东莞成为南粤历史文化名城。 解放初期,东莞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52年,又属粤中行政区。1956年,属惠阳专区。1985年,东莞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建市;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辖。 东莞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莞人留下了不少具有民间文化特色的奇风异俗,有的已经被人遗忘,有的仍然成为今天莞人崇尚的文化.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体会、品尝这些浓浓的莞邑风情。下面介绍几种现代在东莞比较有代表性的民俗风情: 一、二月初二“卖身节”: 云南傣族的“泼水节”远近闻名,在东莞的东坑也有一个特别的民间传统节日,全镇的男女老少和外地客人纷纷走上街头,互相泼水、射水作乐,以祈求一年的好运,这就是当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的“卖身节”(也称“射水节”、“欢乐节”)。 东坑的“卖身节”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该镇塘唇村出现的“卖身”现象(即出卖劳动力)。当时,一些没有自家田地的青壮年,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纷纷到街边,头戴斗笠,身披粗布巾,以示“卖身”,等着财主前来雇请。有田地的财主也在这一天来塘唇村,挑选卖身的青壮年,一雇就是一年。 后来,人们又传说有天上的神仙在“卖身节”这一天下凡到东坑来普济众生,于是,“卖身节”便越传越开,也越传越神奇,远近客商纷纷在二月初二云集东坑,以祈神仙赐福,走时还要买件物品带回家,以示遇到仙人,因此又称“遇仙节”。 “卖身节”历经数百年而不衰,随着时代的变迁,“卖身节”渐渐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但人们依然保留了这天前往镇上赶集的传统。解放初期,人们又称“卖身节”为“翻身节”,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卖身节”演变成了“射水节”和“欢乐节”。 近年来,东坑人民把这一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传统保持下来,沿袭了“卖身节”这个古时的名称,并赋予新的涵义。将这一传统节日逐步发展成为“政府搭台,经贸唱戏”的大型招商和商贸活动的节日。 今年通过积极宣传,“卖身节”的名气通过当地日本工业园及三资企业传到了国外,日本、俄罗斯、南韩等外国朋友和港澳台同胞组团前来参加了今年的东坑“卖身节”,日本《读卖新闻》还派出记者前来采访。东坑镇政府为“卖身节”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编印了“卖身节”传说故事的《东坑风情录》,同时与东莞市旅游局联合推出“东坑卖身节两日游”专线等。节日当天除了“例牌”的商品展销会、歌舞茶艺表演、投资项目签约、泼水活动外,还新增加了特色巡游、书画展览、人才招聘会和歌舞狂欢夜等活动。整个东坑镇彩旗招展,人山人海,欢声笑语,人们不断泼水射水,呈现一派热烈欢快的气氛。 东坑这一富有中国奇特民风的“卖身节”,现已隐约成为“东莞第一节”。据悉,举行“卖身节”时,在承袭传统民风的同时,还有少数民族村寨风俗的舞蹈表演,市民在此可以欣赏粤曲、客家山歌,观看麒麟、醒狮欢舞,以及举行“篝火晚会”等活动。尤其是数里长街“射

旅游发展swot分析‘

一、SWOT分析 1、优势分析(strength) (一)区位优势 交通条件就是发展旅游的命脉。帕哈太克里乡居于“一市两县”的中心位置,交通十分便利,南疆铁路、314高速公路及其匝道穿乡而过,315国道以及现在正在村子里兴修的314国道与315国道的连接线构成了景区外部的交通网,使得帕哈太克里乡的可进入性极强; (二)资源优势 ①从空间环境来瞧,帕哈太克里乡水资源丰富,空气质量、生态植被良好,生态环境保存良好。②从自然资源特色来瞧,景区内集现代观光农业、果林、鱼塘、河滩、湿地、克孜勒河与台勒维曲克河两河交汇处风光等资源类型丰富、资源组合状况良好。③乡村总体风格保持良好,传统风格的维吾尔民族建筑的民居被较完好的保留下来,特色鲜明。④百年水磨坊等传统的农耕方式被保留下来,农耕文化丰富多彩。⑤红色旅游资源具有浓厚的教育意义。⑤农副产品十分丰富。⑥民俗文化与民俗活动多姿多彩。⑦传统饮食具有鲜明特色 (三) 客源优势 一般来讲,乡村旅游客源的区域限制相对较大,以近、中程游客为主,对周边城市的依赖性较强。帕哈太克里乡距离喀什市仅三公里,喀什市城市居民就是其基础客源市场,显著的区位交通优势为乡村旅游的客源组织提供了便利。 (四)宏观优势 以中央设立喀什为经济特区为契机,喀什城市总体规划中以促进“一市两县”经济加速融合的宏观指导,对农村政策的倾斜与“乡村旅游”、“与谐旅游”主题的提出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帕哈太克里乡今后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邻近喀什经济特区,许多实力雄厚的私营业主,对投资旅游产业兴趣浓厚,资本基础的雄厚,投资机制灵活便捷,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 2、劣势分析(Weakness) (1)资源优势与基础条件相脱节。生态环境良好,乡村旅游资源保存完好,但基础

广州饮食文化

广州饮食文化 一. 地理位置和饮食资源: 广东地处亚热带,濒临南海,四季常青,物产丰富,山珍海味无所不有,蔬果时鲜四季不同,清人竹枝词曰:"响螺脆不及蚝鲜,最好嘉鱼二月天,冬至鱼生夏至狗,一年佳味几登筵。"把广东丰富多样的烹饪资源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广州菜集南海、番禺、东莞、顺德、中山等地方风味的特色,兼京、苏、扬、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长,融为一体,自成一家。 广州菜之所以选料博杂,其原因首先是“天时”与“地利”。广州气候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一年可以两熟、三熟,珠江三角洲的水网与漫长的南海海岸线,历史上均为广州府属,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广州地区富足的果、蔬、肉类和水产,为菜肴的烹调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其次,广州作为商埠,是各种商品的集散地,岭南的食料以至国内外的食料荟萃广州,为广州菜拓宽选料提供条件。广州菜中的上乘食料,不少来自海外,如南洋的鱼翅、燕窝,墨西哥的鲍鱼,日本的干贝。第三,岭南饮食保留古代人食杂的习惯,“不问鸟禽虫蛇,无不食之”。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人每天需要上百种的营养成分,人的消化器官需要大量纤维素的辅助,广州菜选料博杂,无疑有助于人体健康。 二. 菜肴特点: 1.选料 选料是菜肴的基础,是广州菜风味独特、变化无穷的前提。广州菜选料之博杂,可谓“天上飞的,地卜跑的,洞里钻的,水里游的”,不论其精粗,不论是动物、是植物,不论是山珍、是海味,只要能食用,一概拿来制作菜肴。用料鲜活,也是广州菜选料的一大特点,制作菜肴的食料,都务求鲜活,海鲜要鲜活的,肉类要刚杀的,蔬菜要当天摘的。

味乃烹调之本,调料丰富变化多,是广州菜能烹调出数千款菜来的重要条件。广州菜的调料不限于糖、盐、酱油,而有各种各样用农作物和海产品(鱼、虾、蚝等)制成的酱料,有各种各样的植物调料,如蒜头、姜、葱、洋葱、芹菜、芜荽等。广州讲究调料,追求新味、多味甚至怪味,这固然是岭南人开拓、求新的文化心态的体现,又是广州天气炎热的要求。 2.烹调 广州人注重火候,并不见得就懂得了温度可以使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变化,而其中体现的却是岭南人的“中庸”。“无过而无不及”,以及对待不同事物采用不同的方法的辩证思维。烹调技艺是菜肴制作的关键,广州菜博取中外烹饪技艺之长,融汇成多样而完善的烹调方法。广州菜烹法的多样和完善,再与刀工、火候、油温、调味、造型等配套,就能制作出数千款的菜肴来,使广州莱格外地丰富多彩,成为岭南饮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3.口味 广州菜注重质和味,口味比较清淡,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而且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变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浓郁。食味讲究清、鲜、嫩、爽、滑、香;调味遍及酸、甜、苦、辣、咸;此即所谓五滋六味。 口味清淡,首先是岭南民风古朴的体现,是岭南文化对传统的承袭,也是特定的地理气候使然。由于天气的原因,广州菜十分注重汤水。俗语说:“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 4.艺术 广州菜肴,追求色香味俱全,通过刀工、烹调、火候、佐料、拼盘、菜名以及饮食的环境等的相互配合与协调,而达到饮食与艺术融为一体的美的境界。 刀工考究,把食料雕砌成龙凤花鸟或山水风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再配以寓意美好而颇有艺术性的菜名,如以“羊城八景”命名的菜肴,给人的味觉与其他感官同时得到美的享受,饮食不仅为了生存,而同时也是一种艺术欣赏。 三. 饮食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