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绿地规划---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绿地规划---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绿地规划---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绿地规划---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第八章城市公园规划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公园规划布局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城市公园的功能分区与艺术布局规划。

讲授要点:公园的发展、规划设计规范、规划设计程序、综合性公园与各专类、专项公园规划的原则与方法。

8.1 城市公园的概述

8.1.1公园的概念

城市公园: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自然化的游憩境域。即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又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

8.1.2城市公园的起源与发展

(一)世界公园的起源与发展

囿(世界最早的公园雏形)-周文王之囿

广场,供市民共同生活或祭典之用(一定的公园功能)-古希腊都市之广场(Agora)。

田园地带(guid)供市民野外休养使用的公园形式--中世纪城外开放的田园地带

庄苑(villa)(具公园的精髓)-文艺复兴时期的庄苑和凡尔赛娱御苑(villa)

1843年,英国利物浦建造了伯肯海德公园(Birkinhead PARK),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正式诞生。19世纪前期英、法始创近代公园:伯肯海德公园(第一个城市公园),摄政公园,肯辛顿公园等

发展:造园新风格的酝酿、城市公园体系的确立、城市公园运动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1822-1903):沃姆斯特德设计,首例按近代公园构想建设的公园,随后提出城市公园体系的构思.

英国城市公园建立:是城市的肺,供市民外出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草地允许人人通过(1925)。公园具备赏景和娱乐两方面的设施。

德国一战后公园建设质和量都前茅:具有了完整行的公园

日本公园的发展:1875-1903开放公园均是以旧寺苗为中心的花园,1903年后出现参照西方公园规划建设的公园如日比谷公园。

(二)我国公园发展历程

殖民公园:1868年上海公共租界建造的“共花园”(现黄埔花园)

近代公园:我国近代公园建设开始较晚,于1914年北京紫禁城西南的社稷坛开放为公园,后改名为中山公园。陆续开放北海公园,颐和园。随后上海的“公花园”(黄浦公园)、虹口公园、法国公园(复兴公园)、极斯非尔公园(中山公园)

现代公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园建设较快,全国大约公园1009个,人均公园绿地约为4.6平方米。

6.2 城市公园的功能与作用

?社会文化功能:休闲游憩功能

?经济功能:防灾、减灾功能

?环境功能: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功能

8.3 公园的类型与职能划分

8.3.1城市公园类型

见表格

8.4 公园的系统配置

8.4.1城市公园的服务半径

根据公园的规模、职能以及城市的地理交通状况,每个公园应该具有服务辐射区域的直径,称为服务半径。依靠国家立法的形式加以确定。

8.4.2公园级配模式

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城市公园由于在内容、功能和服务半径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公园系统应该分级配置才能发挥城市公园的最佳整体效益。

8.4.3城市公园的系统配置

8.5 城市公园的规划

8.5.1城市公园规划的作用

8.5.2城市公园规划的内容

(1)城市公园的规划原则

(2)城市公园的性质确定和服务半径

(3)城市公园的规模容量的确定

公园设计必须确定公园的游人容量,作为计算各种设施的容量、个数、用地面积以及进行公园管理的依据。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

C=A/Am

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

A——公园总面积(m2)

Am——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m2/人)

市、区级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以60m2为宜,居住区公园、带状公园和居住小区游园以30m2为宜;近期公共绿地人均指标低的城市,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可酌情降低,但最低游人人均占有公园的陆地面积不得低于15m2。风景名胜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宜大于100m2。

水面和坡度大于50%的陡坡山地面积之和超过总面积的50%的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应适当增加,其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其他的两种计算方法:空间规模和设施容量的确定。

(4)城市公园的设施配置及用地平衡

(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公用的条凳、坐椅、美人靠

(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5)城市公园的构思、布局

a.立意构思

立意构思-确定公园的主题或表现重点;

功能构思-确定公园要解决的功能;功能分区、交通、环保等

项目构思-设置什么游览项目满足游人的需要;

b.布局与结构

景观体系-体系的构成;

景观结构-景观点线面的组成形式;

景观分布-功能分区的布局;特色景观的设置

在综合基址的地理环境、游人分布及生态条件等各要素的基础上,规划形成“一心三轴多点”的相对集中的景观格局。

6)城市公园规划的形式

1.规则式:

2.自然式:

3.混合式

(7)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

(8)城市公园设计导则

表达对大自然的向往方面

与人交往的需求方面

8.5.3公园规划设计程序

公园规划设计程序在这里主要是指公园规划设计的各个阶段及相应各阶段应完成的主要内容。

(一)任务书阶段

充分了解设计委托方对公园设计的所有愿望、对设计所要求的造价和时间期限等内容。

(二)基地调查和分析阶段

a.了解城市规划及绿地系统规划与公园的关系,明确公园的性质。

b.了解公园周边城市用地性质,分析公园应有的内容、分区和未来发展情况。

c.了解公园用地和周围名胜古迹、人文资源等,分析公园应具有的人文特色。

d.了解公园周围城市形态、肌理,建筑形式、体量、色彩等,分析因此对公园形态、风格产生的影响。

e.了解公园周边的城市车行、步行交通状况,分析人流集散方向和车行组织特点。

f.了解公园用地内外的视线特点,分析公园景观视线的组织和序列。

g.了解该地段的电源、水源以及排污、排水,周围是否有污染源等情况,分析公园基础设施和城市相应设施和环境的衔接。

h.了解规划用地的地形、气象、水文、地质等方面的资料,分析地形改造利用的条件和限制。

i.了解和掌握地区内原有植物种类、生态、群落组成状况,分析地域性植被特色。

(三)编制总体设计任务文件

制定出公园设计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编制出进行公园设计的要求和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公园设计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

b.公园和城市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的关系,确定公园性质和主要内容。

c.公园总体设计的艺术特色和风格要求。

d.公园的地形地貌的利用和改造,确定公园的山水骨架。

e.确定公园的游人容量。

f.公园的分期建设实施的程序。

g.公园建设的投资框算

(四)总体方案设计阶段

根据总体设计任务文件,进行全面的公园设计任务。

A.主要设计图纸内容

(1)区位图:表示该公园在城市区域内的位置,显示公园和周边的关系。

(2)综合现状图:通过照片、现状实测图等写实媒介,对现状作综合评述。

(3)现状分析图:对基地调查和分析阶段的成果进行分项图示解说。

对基地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地形、地质、土壤、用地类型

植被/水文

人文(建筑、史迹等)

景观空间、视线分析

景观特色

综合评价

&:一般规划设计的分析只包含其中的一项或几相分析,可分图表达,也可综合在一张图纸表达。(4)结构分区图:

(5)总体设计方案平面图:明确表达——①公园主要、次要、专用出入口的位置、面积、布局和形式。

②公园的地型、水体。③道路系统和铺装场地。④全园建筑物、构筑物等布局情况。⑤全园植物、专类园等景观。

明确标明——①各出入口内、外地面高程。②主要景物的高程,主要建筑的底层和室外地坪高程。③山顶高程;最高水位、常水位、最低水位;水底标高;驳岸顶部高程。④园路主要转折点、交叉点和变坡点及高程。⑤园内外佳景的相互因借观赏点的地面高程。⑥地下工程管线及地下构筑物的埋深。

(7)道路总体设计图:①公园的出入口及主要广场。②主路、支路和小路等的位置以及各种路面的宽度、排水纵坡。③初步确定主要道路的路面材料,铺装形式等。

(8)种植总体设计图:主要包括不同种植类型的安排,如密林、草坪、疏林、树群、树丛、孤立树、花坛、花境、园路树、湖岸树、园林种植小品等内容。同时,确定全园的基调树种、骨干造景树种,包括常绿、落叶的乔木、灌木、草花等。

(9)园林建筑方案图:各类展览性、娱乐性、服务性、游览性园林建筑的方案图。

(10)管线总体设计图:供水管网的分布以及雨水、污水的水量、排放方式、管网分布等。总用电量、分区供电设施、配电方式、电缆的敷设以及各区各点的照明方式及广播、通讯等的位置。

(11)全园的鸟瞰图、

局部效果图等。

B.主要文字文件内容

(1)总体设计说明书:①位置、面积、现状。②现状分析。③设计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④功能分区、设计主要内容及游人容量。⑤管线、电讯规划说明。⑥分期实施计划。⑦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工程概算:可按面积根据设计内容,工程复杂程度,结合常规经验框算,或按工程项目、工程量,分项估算再汇总。

一、面积和位置

二、内容设置

(一)七项内容

1、观赏游览:水体、建筑、山石、小品等

2、安静休息:垂钓、棋艺、品茶、锻炼、划船、

散步

3、儿童活动:儿童设施、小型动物园、植物园

4、文娱活动:露天影剧院、表演台

5、政治文化及科普教育:展览馆、陈列室

6、服务设施:饮食、休息、电话、询问、摄影、

寄存、租借和购买物品

7、园务管理:管理办公、仓库、花圃苗木、生

活服务部分

(二)考虑因素

三、综合性公园出入口的设置

四、功能分区(五个区)

综合性文化休闲公园的功能分区一般有:科学普及文化娱乐区,体育活动区,儿童活动区,游览区(安静休息区),公园管理区等。

(一)科学普及文化娱乐区的功能规划

(二)体育活动区

(三)儿童活动区功能规划

(四)游览休息区功能规划

(五)公园管理区功能规划

六、综合性公园的艺术布局

1、观赏方式的考虑

2、导游线的设计:

3、公园布局中应有构图中心:

①平面构图中心:②立面构图中心:

4、公园的布局形式

(1)规则式(整形式、几何式、建筑式、图案式)(2)自然式(风景式、山水式、不规则式(3)混合式

七、植物配置

1、公园绿化树种的选择

2、公园绿化种植布局

3、公园设施环境及分区绿化

4、植物种类的选择

5、苗木控制

6.树木的景观控制

7.人集中场所的植物选用

8.儿童游戏场所的植物选用

9.停车场的种植

10.成人活动常的种植

11.园路两侧的植物种植

12.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园路边缘种植

13.公园树木与地面建筑物,构筑物外缘和地下管线最小水平距离

第五节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

一、公园规划设计程序

首先要考虑该绿地的功能,即目的。

公园规划设计可具体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调查研究阶段;

2、编制任务书阶段;

3、总体规划阶段;

4、详细规划阶段;

5、施工设计阶段。

(一)调研分析、调查定位

1、调研(外业):建设单位的调查

社会环境的调查

历史人文资料的调查

用地现状调查

然环境调查

地方志调查

2、分析(内业):区位图

现状风貌图

现状分析图

景观视线分析图

景观空间分析图

二、编制规划大纲(计划任务)

1、明确规划设计的原则及指导思想

2、确定该园林绿地在全市绿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周边环境、面积大小、游人容量

3、设计功能分区和活动项目

4、确定建筑物的项目、面积及容量

5、确定建筑风格要求以及规划总体风格

6、确定近期、远期的投资以及单位面积的造价

7、制定地形、地貌、水系等工程措施、技术措施

8、确定整个园林绿地分期实施的程序

三、总体规划阶段

(一)公园绿地的位置图1:5000或1:10000

(二)现状分析图

(三)功能分区图

(四)道路系统规划图:主要出入口、道路广场的位置、面积、宽度、长度、铺装材料

(五)园林建筑规划图:主要建筑的布局关系、出入口、相关位置、立面效果

(六)竖向规划图:整个公园的制高点、制低点、排水方向、主要道路以及园林主要建筑所在地的高程和主要景点主要广场的高程

(七)电气规划图:供电、供气管网埋设方式、走向、埋设深度;各景点的照明方式,整个公园整体用气量、用电量

(八)管线规划图:给排水、取暖管道

(九)绿化规划图:整个园林绿地的基调树种、确定不同景区、景点的密林、疏林以及林间空间的面积、位置、种植方式

(十)总体规划平面图:(1:1000规划),边界、大门出入口、道路广场、停车场、植物、建筑布局、其他景观、构造物的分布

附录:1、效果图:总体鸟瞰图;主要景点效果图;手工表现图

2、说明书

?

绿地规划参考答案

第二章:1.城市绿地分类: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 2.建设用地十大类: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 3.各类城市绿地内涵:(一)公园绿地(G1)(二) 生产绿地(G2)(三) 防护绿地(G3) (四) 附属绿地(G4)(五) 其他绿地(G5) 4.分析其特点与功能:(一)公园绿地: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 (二)生产绿地:指城市中心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绿色植物为主要手段,绿地比例占主导地位的城市用地。圃地具有生产特点,如花卉展销中心。 (三)防护绿地分类与功能:A 城市防风林带:免受风沙侵袭,或者免受6m/s 以上的强风、台风的袭击 B 卫生防护林带:阻隔有害气体、气味、噪音等 C 安全防护林带:防火 防震 高压走廊保护 固坡固沙 (四)附属绿地:居住绿地;公共设施绿地;工业绿地;仓储绿地;对外交通绿地;道路绿地;市政设施绿地;特殊绿地 (五)“其他绿地”: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物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地等 功能:生态环境保护、景观培育、建设控制、减灾防灾、观光旅游、郊游探险、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等。 5.城市绿地规划理论与方法:理论:1生态环境论2导向性生态论3景观格局理论4游憩论5 减灾论;方法; 1生态环境论:1.根据热岛环流布置城市边缘带状绿地2、游憩论:1游憩空间定额法(小公园出人率多)F=Pxf/eF:人均指标,m2/ 人P:出游率,f: 每个游人占有公园面积, 2城市绿地服务半径法3.减灾论:1 求出城市某地区地震时无家可归人数 公式: M ——地震时无家可归人数;a ——人均居住面积a=某地区总居住面积/总人口 A1——地震时毁坏的住宅建筑面积;A2——严重破坏的住宅建筑面积;A3——中等破坏的住宅建筑面积; 6.减灾论:绿地不仅是人们休憩娱乐的场所,还可以作为人们避震疏散之地 7.主要规划内容:1规划目标与指标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 3树种规划 8.国家园林城市绿地指标:绿化覆盖率33%以上,建成区绿地率28%以上,人均公共绿地6m2以上;街道绿化普及率95%以上,市区干道绿地率25%以上;新建居住小区绿地率35%以上;旧区改造绿地率30%以上;生产绿地2%,苗木自给率80%;义务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85%。 9.影响绿地规划指标的因素:1国民经济水平2城市性质3城市规模4 城市自然条件 5地形地貌 水文地质 土壤等 6城市土地利用现状 7城市建筑 8园林绿地的现状与基础 10.我国常用的布局形式:1.块状绿地布局2.带状绿地布局3.楔形绿地布局4.混合式绿地布局 11.道路绿地: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 12. 公园出入口分类:1.主要出入口2. 次要出入口 3. 专门出入口 13.公园出入口的大小:1.公园大出入口一般应考虑供两股车流并行所以宽度大约7~8米 2.公园小出入口一般应考虑1~3股人流并行即可,所以宽度大约1~2 米 )10732(1321A A A a M ++=

园林景观设计题库、习题与答案(全)

第一章问答题 1、中国古典园林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分述这些时期的特点及成就。6-10 答:①生成期:皇家园林规划宏大、气魄雄浑、成为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殷、周朴素的囿;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西汉山水建筑园。②转折斯: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南北朝自然山水园;佛寺丛林和游览胜地。③全盛期:园林发展进入了盛年期,作为一个园林体系,所具有的风格特征基本形成。隋代山水建筑宫苑;唐代宫苑和游乐地,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唐宋写意山水园。④成熟时期及成熟后期:园林的发展,一方面继承前一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于精致,另一方面暴露出某些衰颓的倾向。北宋山水宫苑;元、明清宫苑; 2、综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0-16 答:①出于自然,高于自然;②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③诗画的情趣;④意境的涵蕴 3、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地方特色。16-19 答“①江南园林②北方园林③岭南园林④巴蜀园林⑤西域园 4、简述中国近代公园发展主要标志。19-21 答:公园出现了,西方造园艺术大量传入中国。 5、简述中国现代公园的发展过程及主要特点。21-23 答:①恢复、建筑时期(1949-1959);②调整时期(1960-1965):③损坏时期(1966-1976):④蓬勃发展时期(1977-1989)⑤巩固前进时期(1990年至今)⑥ 6、简述环境可持续思想园林本质的基本内容。25 答:①功能原则:必须把维护居民身心健康,维护自然生态过程作为园林的主要功能来评价。②经济与高效原则:强调用最少的人工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满足人灯身心再生功能,强调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来实现上述功能,用大量化肥,花坛植物,进行人工或化学除草都是违背这一原则。③循环与再生原则:强调利用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构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④乡土与生物多样性原则:强调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乡土植物和乡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堡垒之一,应节制引用外来特种上,保护和发展乡土特种。⑤地方和地方精神原则:强调线一地方都有其自然和文化的历史过程,两者相适应而形成了地方特色及地主含意。⑥整体与连续性原则:园林绿地不是一个独立的游学空间,而是城市与大地综合体的有机部分,应作为人类生活空间和自然过程的连续体来设计和管理。 7、简述中国园林面临的城市环境问题和园林专业人员应承担的任务。24-26 答:①城市人口急速膨胀,居民的基本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②户外体育休闲空间极度缺乏,广大劳动者的身心再生过程不能满足。③土地资源极度紧张,因此通过大幅扩大绿地面积来改善环境的途径较难实现,通过郊区化来改善居民环境的道路在中国难以行得通。④财力有限,难以高投入的城市园林绿化和环境维护工程。⑤自然资源有限,生物多样性保护迫在眉捷,整体自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⑥欧美文化侵入,乡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专业人员应承担的任务:园林专业人员应勇敢地承担以下几个领域的工作①居住社区的规划设计②城市设计③城乡与区域景观及生态规划④自然与文体保护地规划设计⑤旅游地规划⑥ 第二章问答题 1、日本古代园林的造园要素有哪些? 30-31 答:①石组②飞石地、延段③潭和流水④石灯笼⑤石塔⑥种植⑦手水钵⑧竹篱、庭门和庭桥。 2、简述古埃及与西亚园林的特点。32-34

2012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作业与答案

第一次作业: 论述1、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在总体规划阶段的内容? 答:1.城市用地组织及城市干道网; 2.城市于道交叉点的控制标高及于道纵坡; 3.城市主要控制点的控制标高。如铁路与干道的交叉点、防洪堤、桥梁等的标高; 4.分析地面坡向、分水岭、汇水沟、排水走向及土方平衡初步估算。 论述2、影响绿地指标的因素?并阐述。 答:1.国民经济水平 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国外绿地指标暂时达不到,这是我们经济决定的 2.城市性质 我们说不同性质的城市对园林绿地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以风景游览为主的城市,由于游览、美化的功能要求,指标要高一些。一些重工业城市,由于环保的需求,指标要3.城市的规模 不同规模的城市,绿地指标也会不一样,一些大城市绿地指标高,中小城市绿地指标低一些。 4.城市自然条件 城市自然条件是影响绿地指标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比如说南方的一些城市,空气湿润、水源充足、植物容易成活,这样绿地建设较容易,绿地指标容易达到,像西北地区,春季干旱炎热、水源比较困难,园林绿化有一定的难度。绿地面积应适当的控制,因此要根据不同气候分区来确定不同城市的园林绿地指标。 5.园林绿地的现状及基础 绿地基础较好的城市,原有的园林绿地改建数量较多的城市,容易提高园林绿地的指标,如北京历朝历代都是帝王所在之处,离宫别苑较多(如颐和园、圆明园等等),相对来说,比其他城市园林绿地多。 单选3、墙面高度对空间封闭感的影响中,有匀称感、亲切感的空间比例是:B A: D<H B: D=H C: D=2H D: D=3H 判断4、我国最早的园林雏型是商周的“囿”正确 论述5、屋顶花园的规划布局与地面花园布局有何区别? 答:区别在于:如何合理安排植物、道路、山石、水体、建筑等要素,为游人创造出优美的景观,同时又要照顾游人在游览过程中的一些使用要求,还应特别注意楼体的承重限制、屋顶防漏,应遵循经济、适用、美观、创新和安全等几方面的综合要求。 单选6、城市空间中,人的步行距离一般不宜超过: B A:100米 B:200米 C:500米 D:1000米

城市广场绿地设计基本要求

城市广场绿地设计基本要求 一、集会广场 集会广场一般用于政治、文化集会、庆典、游行、检阅、礼仪、民间传统节日等活动。这类广场不宜过多布置娱乐性建筑和设施。 集会广场一般都位于城市中心地区。这类性质的广场,也是政治集会、政府重大活动的公共场所。如天安门广场、上海人民广场、兰州市中心广场等。在规划设计时,应根据游行检阅、群众集会、节日联欢的规模和其他设置用地需要,同时要注意合理地布置广场与相接道路的交通路线,以保证人群、车辆的安全、迅速汇集与疏散。 集会广场中还包括宗教广场,它一般在教堂、寺庙及礼堂前举行宗教庆典、集会、游行。宗教广场上设有供宗教礼仪、祭祀、布道用的平台、台阶敞廊。历史上宗教广场有时与商业广场结合在一起。而现代宗教广场已逐渐起到市政广场和娱乐性广场的作用。 集会广场是反映城市面貌的重要部位,因此在广场设计时,都要与周围的建筑布局协调,无论平面立面、透视感觉、空间组织、色彩和形体对比等,都应起到相互烘托相互辉映的作用,反映出中心广场非常壮丽的景观。 常用的广场几何图形为矩形、正方形、梯形、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的组合。不论哪一种形状,其比例应协调,对于长与宽比例大于3倍的广场,无论从交通组织、建筑布局、艺术造型和绿地设计等方面都会产生不良的效果。因此,一般长宽比例以4:3、3:2、2:1为宜。同样,广场的宽度与四周建筑物的高度也应有适当的比例,一般以3-6倍为宜。 广场及其相接道路的交通组织甚为重要。为了避免主干线上的交通对广场的干扰,在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中,必须禁止快速干道和主干道上过境交通穿越广场。有时,为了安全、整齐,应规定不允许载重汽车出入广场。 广场内应设有灯杆照明、绿化花坛等,起到点缀、美化广场以及组织内外交通的作用。 另外,在广场横断面设计中,在保证排水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坡度,以使场地平坦。 广场中心一般不设置绿地,多为水泥铺设,但在节日又不举行集会时可布置活动花卉、盆花摆放等,以创造节日新鲜、繁荣的欢乐气氛。在主席台、观礼台两侧、背面则需绿化,常配置常绿树,树种要与广场四周建筑相协调,达到美化广场及城市的效果。 集散广场是聚集、疏散流动人口与车辆的场地。基本有两类,一是各种交通站前广场;二是影剧院、文化宫、公园、展览与体育馆(场)、宾馆等建筑前广场。 集散广场绿地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人口及车辆集散功能的前提下,与主体建筑相协调,构成衬托主体建筑、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的丰富景观。基本布局是周边以种植乔木或设绿篱为主,场面上种植草坪,设花坛,起交通岛作用,还可设置喷泉、雕像,或山水小品、建筑小品、座椅等(图4-30)。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

城市绿地规划的原则 (1)城市绿地规划应结合城市其他各项用地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我国现有的耕地不多,城市用地紧张,因此在城市各项用地的布局方面,一方面要合理选择绿化用地,使园林绿地更好的发挥改善气候、净化空气、战备抗灾、美化生活环境等作用;另一方面,要注意少占良田,在满足植物生长条件的基础上,尽量利用荒地、山岗、低洼地和不宜建筑的破碎地形等布置绿化。 (2)城市绿地规划必须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地区性强,各城市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同时,城市的现状条件、绿化基础、性质特点、规模范围也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城市中,各区的条件也不同。所以,各类绿地的选择、布置方式、面积大小、定额指标的高低,要从实际的需要和可能出发,编制规划,切忌生搬硬套,单纯追求某一种形式、某些指标,致使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有的城市从外地引进了大量不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树种,因生长不良,纷纷淘汰,只能重新培育乡土树种,致使城市面貌长期不能得到改善。对于名胜古迹多、自然山水条件好的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就会大些;北方城市风沙大,就必须设立防护带;夏季气候炎热的城市,就要考虑通风降温作风的林带;而老城市、建筑密集,空地少,市内绿地面积不足,绿化条件差,需要充分利用建筑区的边角地、道路两旁的空地,设置街头小游园、绿带、绿岛等,使其星罗棋布的分散在旧市区,既创造了居民日常游息的场地,也美化了旧城面貌,天津是这方面成功范例。 (3)城市绿地应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全市居民休息游览的要求。我国多数城市的市级公园绿地,除物大和大城市外,一般都只有两个左右,当然很难做到均匀分布,但区级公署及居住区游园,就要满足均匀分布的要求。同时,原则上还应根据各区的人口密度来配置相应数量的公共绿地。但往往人口密度大,建筑密集的地区,可供绿化的用地少,在规划中就需要逐步多开辟公共绿地,国外也注意在市中心人口密集地段尽量开辟绿地,如美国纽约市中心绿地为3m2/人,为解决城市绿地均衡分布的问题,可遵循“四结合”原则:点(公园、游园)、线(街道绿化、游息林荫带、滨水林带)、面(分布广大的小块绿地)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构成有机整体。 (4)城市绿地规划既要有远景的目标,也要有近期的安排,做到远近结合。规划中要充分研究城市远期发展的规模,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要求,制定出远景的发展目标。同时还要照顾到有近及远的过渡措施。例如,对于建筑密集、环境较差、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应相应结合旧城改造留出适当的绿化保留用地,到时机成熟,即可迁出居民,拆迁建筑,开辟为公共绿地。在远期规划为公园的地段内,近期可作为苗圊,起到控制用地的作用。如哈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整理

填空以及判断 霍华德规划每个城市居民的公共绿地面积要超过 35平米 2、最早见于史册的园林形式为周文王的“灵囿” (囿为四周有墙垣想围合的一块较大 的地方,供狩猎活动,开凿池沼做养殖灌溉之用,筑高台供祭祀之需,园林的雏形) 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①东方园林体系(以中国为主根)②欧洲园林体系(文艺复 兴意大利台 地园林--法国古典园林--英国风景园林)③西亚园林体系(以伊斯兰教为 主) 1、 3、 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园的主流 4、 计成 《园冶》 5、 中国园林的分类:皇家宫苑、私家园林、寺庙园林 6、 7、 凡尔赛宫苑设计师:勒诺特 8、 极简主义的代表:彼得?沃克 9、 结构主义的代表作:拉?维莱特公园(把公园解析成为点、线、面分离的体系) 1、 每人有10~15平米的树林地或者25?30 m2的草地面积就能够供给所需要的氧气并吸 收掉二氧化碳 2、 对二氧化硫的抗性越强的植物, 一般吸收二氧化硫的量也越多。 阔叶树对二氧化硫 的抗性一般比针叶树要强 1、1843年动用税收建造了伯肯海德公园, 标志着世界第一个城市公园的正式诞生 (奥 姆斯特德) 2、美国的第一个城市公园 纽约中央公园于1858年在曼哈顿诞生 1880年“公园 运动 3、1880 年美国园林设计师:奥姆斯特德 设计了波士顿公园体系 4、 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建造与人共享的人造生态系统思想 5、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多个专业规划之一, 总体规划的必

要组成部分,该层次的规划主要涉及城市绿地在总体规划层次上的统筹安排。 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单独编制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的深 入和细化。(是对城市各类绿地及物种在类型、规模、空间、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系 统化配置及相关安排) 6、2002年,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其他绿地G5 G1 :公园绿地、综合绿地、全市性公园、区域性公园、社区公园、居住区公园、 小区游园、专类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 公园、其他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 城市绿地率:城市建成区内绿化面积之和一城市用地面积 城市绿地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一城市用地面积 10、带状公园的宽度一般不小于 8米 11、在历史保护区、旧城改建区,街旁绿地面积要求不小于 1000平米,绿地占地比例 不 小于65% 防护绿地的种类: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带、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带 13、道路绿地:包括道路绿带、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路侧绿带、交通岛绿地 14、红线宽度大于 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30%,红线宽度在40~50米的道路绿 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20% 15、古树:树龄在 100年以上 名木:有重大意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则、规 划基础资料 分为五类:公园绿地 G1生 7、 城市绿地三大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 城市绿地率 8、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人):城市公园绿地面积 G1 一城市人口数量 人均绿地面积: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之和一人口( G1、G2 G3 G4) 服务半径 居住区公园: 500~800 小区游园: 300~500 12、 16、

绿地设计作业答案

绿地设计作业答案 作业1(第一~二章) 一、试述城市绿地的主要功能。 (一)保护城市环境 1、净化空气、水体、土壤:园林中的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有害气体有一定的吸收和净化作用,对放射性物质和辐射的传播有阻隔和过滤吸收作用,且可吸滞粉尘;许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作用;植物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绿色植物能分泌杀菌素,减少空气中细菌的数量。 2、改善城市小气候:园林植物可调节小环境中的温度,减少温差变化,增加空气湿度,降低风速,有效缓减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小气候得到改善。 3、降低噪声:植物对噪声具有吸收和消声作用,通过加强城市绿化,合理布置绿化带,建造防噪声林带等措施,可减低城市环境噪声。 4、保护农田:加工厂区绿化造林,并在工厂与农田之间建造防护林带,对减轻和防止烟气危害农田,保证农作物蔬菜的丰收,有重要意义。 5、保持水土:园林植物可减少地表径流,降低流速,增加渗入地中的水量,防止水土流失。 6、安全防护:园林绿地具有蓄水保土、防震防火、防御放射性污染和备战防空等多种防护作用。 7、监测环境污染:利用“环境污染指示植物”的对环境污染的敏感性,可监测环境的污染。 (二)文教和游憩功能 1、文化教育功能:城市园林绿地是进行文化宣传、开展科普教育的场所,通过各种展出,可提高人们艺术修养水平,丰富历史和科技知识,陶冶性情。 2、游憩功能:城市公园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是为人们提供休息、游憩、交往的活动空间,它是人们日常游憩活动、锻炼身体、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的场所。 (三)景观功能 美的城市其构成的景观清晰易辨,个性突出,环境清新,令人心旷神怡,行动轻松,情绪安定,而城市绿化的好坏对城市面貌常起决定性作用。 二、城市景观的五大要素是什么?如何利用它来绿化城市、美化城市? 城市景观五大要素即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城市面貌是一个整体,绿化、美化城市时要有机结合五大要素,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文物古迹,并从道路的走向上多考虑对景、借景和风景视线的要求,重视绿化的装饰作用。 (一)道路 良好的道路景观要有可识别性,必须有连续性和方向性。道路要通畅无阻,道路的宽度、道路两侧建筑的功能及风格要统一。重视道路绿化的重要作用,用绿色植物构成连续构图和季相变化,结合城市特点,形成城市的特有面貌。道路沿线的两个方向应容易区分,有明确的起点有终点,道路端点可以是城市广场、公园、风格突出的城市建筑等,重视城市绿化在这些端点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边界 可利用空旷地、水体、森林等形成城郊绿地,形成边界景观,而最理想的是对现有的自然边界进行保护,使之呈现优美的自然景观。 (三)区域 决定区域的物质特征是其主题的连续性,要创造一个强烈的景观形象,必须对线索进行一定的强化;好的景观规划应该强化其现有的特征,保持其区域特征的统一性。 (四)节点 在道路上的不同地段,设置不同的节点,可以增加景观的丰富性;在多条道路的集合点上,结合城市广场重点设计、开辟绿地是非常必要的;利用在中心地带的标志物划出一定的保护地带,进行绿化,成为公园或性绿地以及绿化广场,可强化景观特征,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五)标志物 标志物必须以独特的造型,在大批可能的目标的一个突出因素,标志物与背景有强烈的对比,以及重要的历史意义,而形成特色。 一般城市标志物最好位于城市中心的高处,对于有开阔水面的城市,利用水面背景标志物往往也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城市绿地可分为哪几类?其作用是什么? 城市绿地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1、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综合功能。 2、生产绿地:作为园林绿化的生产基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 3、防护绿地:主要具备防护功能,可改善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 4、附属绿地:其功能根据类型和场所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功能有美化环境、改善小气候、提供休息活动场所,防护等。 5、绿色空间控制区:提供人们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各种游憩活动、体育活动,同时也是城市附近清洁空气的贮藏所,且为城市创 造防风条件。 四、简述城市绿地布局的形式、目的与要求。 (一)绿地布局的形式 1、块状绿地布局 2、带状绿地布局 3、楔形绿地布局 4、混合式绿地布局。 (二)绿地布局的目的 1、满足全市居民方便地进行文化娱乐、休息游览的要求; 2、满足城市生活和生产活动安全的要求; 3、满足工业生产卫生防护的要求; 4、满足城市艺术面貌的要求。 (三)布局基本要求 1、布局合理 2、指标先进 3、质量良好 4、改善环境

园林规划设计模拟试题1答案

《园林规划设计模拟试题1答案 一、填空题(0.5分×20,共10分) 1. 园林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是“适用、经济、美观”。 2.园林的自然美的共性有变化性、多面性、综合性。 3.园路按功能可分为主要园路(主干道)、次要园路(次干道)和游螅小路(游步道)。 4.雕塑在园林中有表达园林主题、组织园景、点缀、装饰、丰富游览内容、充当适用的小设施的功能。 5.城市的主干道是城市的大动脉、可分为高速交通干道、快速交通干道、普通交通干道及区镇干道。 6. 根据不同的种植目的,道路绿地可分为景观种植与功能种植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2分×10,共20分) 1.园林艺术:是研究关于园林规划﹑创作的艺术体系,是美学﹑艺术﹑绘画 ﹑文学等多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尤其是美学的运用。 2. 对称:是以一条线为中轴,形成左右或上下在量上的均等。 3.人行道绿化带:又称步行道绿化带,是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绿化带。 4.覆盖率:用地上栽植的全部乔灌木的垂直投影面积,以及花卉、草皮等地 被植物的覆盖面积占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5.借景:根据园林周围环境特点和造景需要,把园外的风景组织到园内,成 为园内风景的一部分,称为借景。 6.居住小区公共绿地:指居住小区内供居民使用的公共绿地。 7.对植:指两株或两丛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左右对称或均衡的种植方法。 8.公园: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是室外休息﹑观赏、游戏、运动、娱乐,由政府 或公共团体经营,为保证城育素质、并自由享受的市政设施。 9.花园林荫道:与道路平行而且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绿地,也可称为带状街 头休息绿地。 10. 步行街:城市中专供人行而禁止车辆通行的道路。 三、判断改错(2分×5,共10分) 1.漏景就是框景。(╳) 漏景是有框景发展来的 2.潍坊职业学院主甬路两边的大叶黄杨是矮绿篱(╳)。 中绿篱 3. .潍坊市东风东街的绿化形式是一板二带式。(√) 4、潍坊九龙山树木园是一个以植物为主的公共绿地。(√)

绿地规划设计

1、观光农业是指以农业项目为依托,以大中城市游客为服务对象,经 规划设计来满足游客观光、品尝、娱乐、劳动、学习等不同旅游功能需求为中心的新型产业形态。 2、观光农业类型:a、多元综合性 b、科技示范性 c、高效生产 性 d、休闲度假型 e、游览观光型 3、绿化规划设计要点: a、生产区 以落叶小乔木为主调树,常绿灌木为基调树种,配以 草花,注意与农作物季相景观互补。 b、示范区 种类相对丰富,注意季相变化和各单位区内的特色 c、观光区 以绿色生态为基调,植被景观要活泼多姿,季相丰 富,注意散场所,要留足够大的流动空间。 d、管理服务区 一般采用规则式种植方式,植被景观色块对比强 烈,层次丰富。 e、休闲区 以自然式种植为主,可片植观花乔木与花灌木,季相 丰富,景观效果好。 4、工厂绿地的组成部分:a、厂前区绿地 b、生产区绿地 c、仓库区 绿地 d、绿化美化地段 5、工厂绿地设计原则: a、适地适树 b、注意防污植物的选择 c、根据生产工艺的需求 d、勇于繁殖,便于管理 6.工厂绿化树种的选择原则及常见抗性树种: 原则:1.适地适树;2.防污树种的选择;3.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4.易于繁殖,便于管理 抗二氧化硫:樟树、棕榈、夹竹桃、海桐、黄杨、构树 滞尘树种:刺槐、重阳木、榆树、广玉兰、梧桐 防火树种:山茶、油茶、海桐、冬青、女贞 7.车间绿地设计要求: 一、总要求:1.有利于生产和室内通风采光,距车间6-8米内不宜栽植高大乔木; 2.要把车间出入口两侧绿地作为重点绿化美化地段; 3.考虑职工劳动特点和对园林植物的种类和布置的喜好 二、不同性质车间的要求: 1.对环境有污染的车间: A.粉尘:有利于粉尘扩散或吸附,起隔离、分区遮蔽作用 B.化学物:有利于有害气体的扩散、稀释,能抵抗、吸收及监测有毒气体的植物,不宜布置休息绿地,可铺设开阔草坪、稀疏栽植乔灌

(0671)《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18秋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 随机题目。核对题目下载使用 一、 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道题8.0分,共16.0分) 1. “田园城市”的本质特征? ①其土地不被个人所有所分割,是公有的、低密度的; ②有控制的发展; ③“田园城市”是田园和田园城市内部的家庭、工业、市场以及行政、社会福利设施等各种功能集合的组合概念。 2. 城市化进程过快带来的城市问题? ①住宅问题:狭窄拥挤,上下水道、公园等生活设施和环境设施不足; ②交通问题:混杂、停滞,事故多发,远距离上下班等; ③城市污染问题:河流水系的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种种噪音、振动的干扰,废弃物的堆积等; ④城市灾害问题:地基下沉,室内危险品、有害物的增加等; ⑤城市环境景观问题:绿地、室外活动娱乐场所的丧失,文物古迹的破坏,城市景观的同一化、无个性化等。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道题5.0分,共40.0分) 1. 道路绿化设计的总原则是 A.植物配置应与市政设施相协调 B. 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 C.保证道路行车安全

D.近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相结合 2. 下列园林植物选择上体现了园林布局在时间上的规定性的有 A.植物乡土化 B.春季以鲜花为主 C.植物的季相变化 D.夏荫秋实 3. 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有 A.功能要求 B.科学依据 C.社会需要 D.经济条件 4. 关于园林规划设计原则描述正确的有 A.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B. 适用、经济、美观是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 C.美观是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 D.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美观 5. 关于园林规划描述正确的有 A.园林规划有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规划之分。 B.从广义讲,园林规划就是发展规划,由园林行政部门制定。

园林规划设计试题与答案

园林规划设计试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包含园林绿地规划和园林绿地设计两个含义。园林绿地规划是指对未来园林绿地发展方向的设想安排:即按照国民经济的需要,提出园林绿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规模﹑速度和投资等。园林绿地设计是指对某一园林绿地(包括已建和拟建的园林绿地)所占用的土地进行安排和对园林要素即山水﹑植物﹑建筑等进行合理的布局与组合。 2.、夹景:当远景的水平方向视界很宽时,将两侧并非动人的景物用树木、土山或建筑物屏障起来,让人从配景的夹道中观赏风景,称为夹景。 3.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常常是公共建筑集中的地方。 4.园林布局:由园林设计者把各个景物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机的组织起来,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这个过程称之为园林布局。 5.闭锁风景:当游人的视线被四周的树木、建筑或山体等遮挡住时,所看到的风景。 6.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轴线或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 7.城市绿化:栽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 8.绿色城市设计: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设计思想。 9.借景有远、邻、仰、俯借四种方式。 10.造景的手法:常用的造景方法有借景、对景、分景、框景、夹景、漏景、添景、障景、点景。(二)填空题 1.居住区绿地设计的六大原则包括(可达性、功能性、亲和性、系统性、全面性、艺术性)。 2.城市绿地布局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块状均匀布局、散点状均匀布局、块状和散点状相结合、 网状布局、环状布局、放射状布局。) 3.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基本组成要素(园林植物,园林建筑,道路场地,铺地,园桥,山石和水体.) 4.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4种)(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比拟联想、空 间组织。 ) 5.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基本流派有哪些。(英式园林,法式园林,意式园林,日式园林,中式园林,美式园林,德式园林等) (三)判断题 1、园林的范围比绿地更广泛。(错误) 2、中国古典园林以规则式为主。(错误) 3、我国最早的园林雏型是商周的“囿”。(正确)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教学单位:美术学院任课教师: 该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总课时36学时,2 学分。 绪言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就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在城市用地范围内,根据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合理地来布置,使园林绿地能够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并创造出清洁、卫生、美丽的城市。) 园林绿地还具有内容丰富的设施、高度的思想性及艺术性,并与城市各组成部分,组成完美的有机整体。在另一方面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又是指导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 1、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2、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范围、面积; 3、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生产和生活水平及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4、提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调整、充实,改造、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 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地;5、编制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图纸和文件; 6、对于重点的大型的公园绿地,还需提出示意图和规划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应提出重点园林绿地的设计任务书,内容包括绿地的性质,位置、周围环境、服务对象、估计游人量布局形式、艺术风格、主要设施的项目与规模、完成建设年限、建设的投资估算等。作为园林绿地详细规划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主要由城市规划部门和园林部门以及其他有关 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协作完成。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及其用地选择

园林绿地景观设计试卷A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园林学园林学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特别是生态因素)和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 2、东方园林东方园林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自然山水形式,景观特色表现为不对称均衡,以曲线作为引导的自然式山水园,成为着称于世界的独特风格。 3、地被植物地被植物,是指某些有一定观赏价值,铺设于大面积裸露平地或坡地,或适于阴湿林下和林间隙地等各种环境覆盖地面的多年生草本和低矮丛生、枝叶密集或偃伏性或半蔓性的灌木以及藤本。 4、基础栽植指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部附近种植植物的方式。 5、岭南岭南是中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其境域主要涉及福建南部、广东全部、广西东部及南部。 二、填空题 1、园林:(landscape garden)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经,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 2、“艺术本不是割离存在的。”是由美国着名风景园林设计师哈普林提出的。 3、欧洲园林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为优秀代表,以规则式和自然式园林构图为造园流派,分别追求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情趣,艺术造诣精湛独到,为西方世界喜闻乐见的园林。 4、法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人物勒洛特尔,其风格主要体现在园林设计形成平地上中轴线对称整齐的规则式布局。 5、波斯庭园的布局多以位于十字形道路交叉点上的水池为中心,这一手法后来被阿拉伯人继承下来,成为伊斯兰园林的传统,流传于北非、西班牙、印度。在它传入意大利后,则进一步演变成各种水法,成为欧洲园林的重要内容。 6、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中,垒土作台的园林建筑形式,既体现了先民对高山的仰慕与模仿,也体现了奴隶制至封建时期皇权的至高无上。 7、北方园林的起源与发展中,在齐国园林中,善于借鉴江南园林的成就,学习江南园林以水为中心的布局形式,形成了一池三山的基本格局;鲁国园林则保持儒家正统,以轴线、后花园、对称为特点,形成了前殿后寝的基本格局。 8、乔木是园林中的骨干植物,在功能上或艺术处理上都能起主导作用:界定空间,提供绿荫,防止眩光,调节气候。 9、在《园林-长城内是花园》纪录片中,盆景大师巧妙使用白蚁啃食为技术手段,在短期内制造出植物千百年风化的效果,令人拍案叫绝。

城市绿地规划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城市规划指预测城市的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程,以指导已建环境的设计与开发。 2.《周礼·考工记》订立一套严格的城邑规划建设制度,即所谓“营国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的都城以“前朝后寝”为主体的规划体系的基础。或 中国从周代开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城市。大约成书于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3.雅典宪章以区域规划来代替单独的、孤立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均应妥为保存,不可加以破坏。 4.田园城市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城乡磁体” Town-Country Magnet—城乡结合体。方案:城市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可分为市中心、居住区、工业仓储地带以及铁路地带。有六条放射大道。 5.安全视距从发觉对方汽车立即刹车而能够停车的距离称之为安全视距或停车视距,这个视距主要与车速有关。 6.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是衡量建设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容积率越低,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2,绿地率应不低于30%。 7.绿量 8.道路红线在城市规划图纸上划分出的建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线,常以红色线条表示,故称道路红线。道路红线是街面或建筑范围的法定分界线,是线路划分的重要依据。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9. 城市绿地系统 10. 《建筑十书》奠定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系统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全面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原理。提出“持久、实用、美观(firmitas, utilitas, venustas)” ;

绿地设计期末检测题 电大参考答案

《绿地设计》期末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园林绿地面积:指城市中各类公园、街头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等绿地面积的总和。 2.人均绿地面积:指市民平均可分享的绿地面积,即每人平均可拥有的绿地面积(单位:m2/人)。 3.绿地率:指在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园林绿地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4.绿化覆盖面积:在城市一定范围内所有乔木、灌木、地被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地被草地不得重复计算。 5.绿化覆盖率:在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绿化覆盖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6. 公共绿地面积:指城市建成区内各类公共绿地的面积之和。 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市民平均可分享的公共绿地面积,即每人平均可拥有的公共绿地面积(单位:m2/人)。 8.公园服务半径:指公园为市民服务的距离,即公园入口到游人住地的距离。 9.城市绿线:指规划的城市公园及其他绿地的外围边界线。 10.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11.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限。又称建筑控制线。 12.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成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植物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划的结合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13.城市小游园:也叫游憩小绿地,是人们休息、交流、锻炼、夏日纳凉及进行一些小型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14.花园带:指在城市道路或河流旁边布置的一定宽度的绿地花园带,宽度宜15~100m。花园带用地位于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之间,计入城市公共绿地。 15.城市绿化:城市中栽种植物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活动。 16.行道树:按一定方式种植在道路的两侧,造成浓荫的乔木,称为行道树。行道树是道路绿地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17.花园道路:指在城市干道一侧或两侧布置有较宽的园林绿地。 18.道路花园带:指与道路平行并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绿地,也可称为带状街头休息绿地。 19.安全视距: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在进入道路的交叉口时,必须在路转角空出一定的距离,使司机在这段距离内能看到对面开来的车辆,并有充分的刹车和停车的时间而不致于发生撞车。这种从从发觉对方汽车立即刹车而刚够停车的距离,就称为安全视距。 20. 热岛效应:城市中心地区近地面温度高于周边地区以及郊区的现象,称为热岛效应。 21. 花园道路:是指在城市干道一侧或两侧布置的较宽的园林绿地。 22. 防护绿地:是出于卫生、隔离、安全要求,有一定防护功能的绿地。 23.道路绿地: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化用地,包括人行道绿化带、防护绿带、分车绿带、街头休息绿地、绿化停车场、交通岛绿地、立体交叉路口的绿化等多种形式。 二、城市园林绿地指标计算方法 1.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hm2) =公共绿地+居住绿地+附属绿地+交通绿地+风景区绿地+生产防护绿地 2.城市绿化覆盖率(%)= % ) 市区面积( ) 总和( 市区各类绿地覆盖面积 100 hm hm 2 2 ? 3.市区绿地率= %用地总面积 绿地面积 100 ? 三、填空题 1.城市景观的五大要素为?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 2.城市园林绿地可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及其它绿地。 3.我国城市绿地的布局形式有块状绿地、带状绿地布局、楔形绿地布局和混合形绿地布局布局。

绿地规划设计说明样本

课程名称: 设计题目: 院系: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某城市滨江地块规划设计 摘要: 对江苏省某城市滨江地块现状、城市总体发展方向、景观规划结构等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该滨江地块设计设想,重点构思总体布局、重要节点景观, 以及对整体方案进行交通、人流、空间布局等分析。 关键词: 城市滨水地块

目录 1.设计背景 (4) 1.1设计背景 (4) 1.2设计范围 (4) 2.设计方案 (4) 2.1实地调研 (4) 2.2资料收集 (4) 2.3方案提出 (5) 3.方案实施 (5) 3.1总体布局 (5) 3.1.1规划结构分析 (5) 3.1.2交通组织分析…………………………………………………… 5 3.1.3空间景观分析 (6) 3.2重点设计 (6)

4.结果与结论 (6) 5.收获与致谢 (6) 6.参考文献 (6) 7.附件 (6) 1. 设计背景 1.1设计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代都市中, 习惯快节奏的人们需要在一个方便、快捷、经济、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空间里, 享受高效率的生活和工作, 加之城市人口极具增加, 土地资源严重不足,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 需要集约化充分利用土地, 为了满足这一系列的问题, 于是城市综合体便应运而生。在国外早已发展出成熟的”城市综合体”, 近年来在国内一些主要城市正以一种新的商业地产模式逐渐发展起来。而且近期在国家政策住宅用房被限的大背景下, 作为商业地产主流的城市综合体成了未来发展趋势。 1.2设计范围 本地块为江苏省某滨江地块, 规划地块面积5.67公顷, 是不规则长方形, 内有一些住宅和一座废弃水厂。地块东侧为24米宽的滨江大道,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说明

华北地区某小区设计说明 姓名:董健 学号:2013220313 专业班级:园林133班 院系:新科学院城市规划系

华北地区某小区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说明 一、项目背景 该居住小区位于华北地区,基地西、北面临公路,地内城市道路已规划完毕。基地规划用地约14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占4800平方米,其余都是土地。本项目的目标是建成一个环境优美,造型新颖,设施、设备齐全,使用方便的中高档居住小区。 二、设计依据 国家和地区现行的有关工程与建筑设计的各类规范、规定及标准 甲方认可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及初步设计方案 甲方提供的总图及其他相关建筑施工图设计资料 三、设计内容、范围 基地范围内的室外园林建筑施工图设计 四.设计原则 本次设计以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以自然布局为基础,整个园林植物设计重点是突出色、香,注重植物的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从而也使整个居住小区显得更加和谐。 五.总平面布置 居住小区路网依据规划设计的原则要求,按照“通而不畅,顺而不穿”的要求进行规划,组织道路交通,以形成良好的区内环境。组织了完善的步行系统。 居住区整体空间组织以居住区的中心广场和中心绿地为中心,结合道路系统规划和建筑布局,组成不同类型,性质的空间层次,着力为居民提供一个绿色、健康、人文、自然的居住环境。在小区的入口处,规划设计了起到引导人流作用的小片绿地,很好地突出了入口,展现小区的识别性作用,形成了城市与小区之间的过渡性空间。进入小区后,首先展现的是小区内的景观,中心一个喷泉,周

围绿地环绕。 通过小区级道路,将区内的公共性空间与组团半公共性空间作出限定和划分:之后通过消防道及步行系统,进入小区组团,实现了由城市空间——过渡性空间——区内公共性空间——组团半私密性空间的演变。步行系统的空间组织及环境设计将区内半公共空间与区内的公共空间穿插在整个步行的过程之中,与空间演变相结合,展现了更为丰富的景观环境的变化 结合整体布局与组群规划,本规划的绿化系统以步行绿化主轴为骨架,以带状绿化为主要布置形式,结合步行系统规划,有机联系各组群绿地,使各个组群绿化连为一体,增强户外空间连续性。将中心绿地、宅间绿地和沿街绿地相结合,使之成为统一绿化系统。绿化环境设计在强调组团空间个性化塑的同时,更为注意整体意境,将小区户外环境书写成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诗篇。小区的景观体系与空间序列是以人、自然、建筑、环境有机融合为主旨构建,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法,精心组织景观节点、景观轴线及观景通道等景观要素,从而形成丰富生动、层次分明、高低错落、富有特色的建筑景观和天际轮廓线,构筑小区独具特色的形象。 小区以主入口广场和中心绿化广场为主景观节点,主景观节点不仅是小区视线的焦点和居民公共活动聚集的交汇点,也是小区居高俯瞰与远眺的观景点。在此建设公建和建筑小品,使之成为整个居住小区的视觉中心。 小区中心绿化广场大致呈圆形,在这里广场、雕塑、喷泉、草坡、花园、绿树相得益彰、变化丰富,成为展现小区形象的最重要的场所。 小区绿地采用核与轴、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形成小区中心绿地——宅间绿地的二级绿化系统,从而使绿地更均匀地接近居民。小区中心绿地座落在西北小区的中心枢纽位置,绿地内布置小区中心广场,包括各种活动场地、健身设施、娱乐设施及喷泉、凉亭、架空柱廊等建筑小品,并以此为核心向外扩充,使周边绿地自然地延伸到建筑底层,使建筑、绿化、娱乐设施与居民的活动行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小区居民最适宜的娱乐、休息和交往场所,充分体现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的宗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