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课文翻译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课文翻译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课文翻译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课文翻译

危险!书可能会改变你的人生

1 刘易斯?卡罗尔书中的爱丽丝不小心掉进了兔子洞里,但她在那里发现了一个神奇的仙境。当我们打开一本书时,我们也会像爱丽丝那样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们能从一个年长者的角度,或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来观察生活;我们可以周游世界,遍访现实生活中从没想过要访问的国家和文化;我们可以体验未曾经历过的事情,这些事情也许令人困惑,也许引人入胜;可能是不愉快的,也可能是令人痛苦的,但无论如何都至少能把我们从现实世界中解放出来。

2 英国诗人威廉?柯珀(1731—1800)说:“变化是生活的调味品,它让生活变得有滋有味。”虽然他没有说在什么地方以及怎样才能找到变化,但我们知道他说得对。我们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变化与差异的世界里,我们知道人们的生活各不相同,过日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人们做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信仰,持不同的观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操不同的语言。通常,我们不知道这些差异的大小,但一旦发生了不平常的事情并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种变化或差异与其说是机会,毋宁说是威胁。

3 读书让我们能够安全地享受和庆贺这种变化与差异,并为我们提供成长的机会。在家里安详平和的环境中与他人的生活互动,这是阅读小说才享有的特权。我们甚至感觉到——哪怕只是在一瞬间——我们和其他文化读者的共同点或许要多于我们和家门口随便碰到的一个人的共同点。我们学会把目光移出我们周围的环境,投向天边,去领略一下异域风光。

4 如果我们怀疑读书是否能给我们力量的话,我们就应该自己去一趟当地的图书馆或书店,或者,如果我们足够幸运的话,可以读一读家里书架上的书。我们会惊奇于古今小说的标题所创造出来的壮观景象: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约翰?欧文的《第四只手》、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癌病房》、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格雷厄姆?格林的《哈瓦那特派员》、奥黛丽?尼芬格的《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保罗?托迪的《到也门钓鲑鱼》。一旦开始阅读,我们就应该思考一下我们在书中读到的别样人生。

5 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语言、方言、词汇和语法。我们不见得总能理解其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但不管我们是痴迷其中,还是觉得被排斥在外,我们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了。尽管在地理上有一定的距离,但其他民族、其他文化未必就离我们那么遥远。在书里我们可能遇见生活在不同气候、有不同信仰、属于不同种族的人。即便是住在同一条街上的邻居,我们也可能对其一无所知,而只能通过阅读结识。

6 在我们刚刚能听懂别人说话的时候,书就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父母读的睡前故事一直到成年后家中摆满书的客厅,书界定了我们的人生。英国作家E.M.福斯特(1879—1970)暗示书对我们具有另一种更加神秘的支配力。他写道:“我认为能影响我们的书籍是那些我们已经准备要读的书,而且这些书在我们已经选定的道路上走得比我们更远一些。”合适的书好像自己就会在恰当的时候找到我们,出现在我们面前,而不是我们去寻找那本书。

7 美国修士、牧师及作家托马斯?默顿(1915—1968)曾经被记者一连串地问了7个问题:说出你最近读完的3本书;你正在读的3本书;你打算要读的书;对你有影响的书,并解释一下理由;一本你觉得每人都要读的书,并解释一下理由。关于对他有影响的书,他列出了威廉?布莱克的诗集、古希腊思想家和作家写的各种戏剧以及一些宗教作品。当被问及这些书为何会影响他时,他回答说:“这些书——还有其他类似的书籍——帮助我找到了人生的真谛。销售就是一切的文化培育了人们无止境的需求和消极被动,生活充满了困惑和空虚,而书籍则把我从这种困惑和空虚中解脱了出来。”

8 那么,你又会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呢?

9 1947年,克里夫顿?费迪曼发明了“全垒打书籍”这个词。当一个棒球手打出一个全垒打时,因为击球有力、打得远,他有时间跑完整个棒球场内的四个垒,不仅自己得分,而且还能帮其他各个垒的跑垒者得分,这是棒球赛里最有趣和最开心的事情。同样,一本“全垒打书籍”指的不是儿童第一次读书的经历,而是指他第一次读到一本给他带来极大愉悦和满足感的书以至于让他爱不释手的经历。对世界上数以亿计的儿童来说,“全垒打书籍”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哈利?波特》系列故事。

10 作为成年人,我们总在寻找自己的“全垒打书籍”,不仅是第一次,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寻找。所有曾经一口气读完一本小说的人都会记得那种令人期待的愉悦和满足感,并会焦急、固执、有时甚至疯狂地寻求重复体验这种感觉。我们想周游另一个世界、想与不同的人见面、想经历别样的人生并自我反省,我们无法遏制这样的渴求。

11 危险!书可能会改变你的人生。这就是读书的力量。

它们是活生生的,而且它们在跟我说话

1 我坐在一间小屋子里,屋子的一面墙边排满了书。这是我头一次有闲功夫和一堆书这样的东西打交道。所有的书加起来最多不超过500本,但大多数是我自己挑的。自打我开始写作生涯以来,我第一次得到我一直渴望拥有的这么多书。事实上,我过去的大多数工作都不依靠图书馆,我把这看成是优势,而不是劣势。

2 我想到的与读书相关的头一件事就是夺书大战。请注意,不是拥有它们,而是要把它们搞到手。从我对书着迷开始,我就面对着重重困难。公共图书馆里我要借的书总是被借出去了,当然,我又没钱买书。我那时只有十八九岁,要想得到社区图书馆的批准借阅类似斯特林堡写的《痴人的忏悔》这样“不道德”的书是不可能的。在那个年代,年轻人禁读的书都根据其违背道德的程度被标记了星星——一颗星、两颗星、三颗

星。我猜想,这种做法至今依然存在。我也希望如此,因为我知道,没有任何别的方法比这种愚蠢的分类和禁止更能吊起读者的胃口。

3 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是什么让一本书有了生命力?我觉得答案很简单:一本书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读者满怀激情地推荐它。这是人的基本冲动,什么都阻挡不了。不管愤世嫉俗者和遁世者持何种观点,我相信人们总是会尽力分享自己感触最深的经验。

4 书是人类最为珍爱的几样东西之一。人越好,就越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珍藏。搁置在书架上、无人翻阅的书就像是废弃的弹药。书和钱一样要流通起来,要最大限度地流通起来!尤其是书,因为书所代表的东西比钱要多得多。书不仅是朋友,它还可以帮你结交朋友。当你在精神上、心灵上拥有一本书的时候,你的人生就变得丰富多彩。而当你把书转给别人的时候,你的人生就更加丰富。

5 说到这里,我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想给大家提出一条无端的忠告。那就是:读书尽量少而精,而不是越多越好!唉,不要怀疑我嫉妒那些在书堆里埋头读书的人。我私下里也确实想尽力读完所有一直想读的书。但是,我知道这并不重要,我现在知道我读过的书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是我需要读的。人生中最难办到的事情莫过于学会只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这是至关重要的。

6 我是经过慎重考虑才提出这条宝贵的忠告的,有一个高招可以检验它是否有效。当你碰到一本你想读或觉得该读的书的时候,先把书搁下,放几天再说。但你要多琢磨这本书,仔细琢磨书名和作者的名字。想想如果让你来写这本书,你会写些什么。认真地问问自己是否有必要把这本书纳入自己的知识库或娱乐储备。尽力想象一下,放弃这份额外的乐趣或启迪对你将意味着什么?之后,如果你觉得你必须读这本书,那么观察一下你在“啃”这本书的时候是否表现出非凡的洞察力。同时你也观察一下:即使这本书很诱人,它也许并没有给你带来什么新的东西。只要坦诚对己,你就会发现:只要抑制住自己的冲动,你的境界就提高了。

7 不容置疑的是,大多数书都互相重复,在文体或内容上让人感到具有独创性的书实在是少之又少。在整个文学库藏中,只有极少数作品——或许不到50本——是独具一格

的。在最近出版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中,布莱斯?桑德拉尔指出,雷?德?古尔蒙之所以能够选择并通读文学领域中一切值得读的书籍,就是因为他知识渊博,并且了解书的这种重复性。桑德拉尔本人就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人,没有人会怀疑这一点。他阅读了大部分作家的原作。不仅如此,一旦他喜欢上一个作家,他就会阅读这个作家写的每一本书,包括他的书信以及所有有关他的书籍。我猜想,在当今世界上,几乎没有人能像他一样,不仅读得广、读得精,而且还著述颇丰。可以说这一切都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因为桑德拉尔是一个十足的行动家,一个四处跋涉的冒险家和探险家,一个懂得如何“肆意浪费”时间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文学界的凯撒大帝。

英国人闲聊的性别差异

1 与普遍的看法相反,研究人员发现:男人和女人一样爱闲聊。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谈论诸如人际关系这类社会话题的时间一样多,大约是65%;另一项研究则表明:男人谈话时有55%的时间在闲聊,女人闲聊的时间是67%,两性之间的差异不大。由于体育和休闲大约占10%的说话时间,所以很可能是谈论足球的时间导致了这种性别上的差异。

2 男人并没有比女人花更多的时间去谈论政治、工作、艺术及文化等“重要”或“高雅”话题,除非女人在场(这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女人不在场的时候,男人也闲聊,他们谈论工作或政治等非交际性话题的时间不会超过5%。而男女都在场时,为了引起女人的注意,男人谈论“高雅”话题的时间会大大增加,达到15%至20%。

3 事实上,最近的研究表明,男人和女人的闲聊内容只存在一个重要的差别:男人会花更多的时间谈论自己。在谈论社会关系的时间中,男人用三分之二的时间谈论自己的关系,而女人谈论自己的时间则只占三分之一。

4 即便如此,那个关于男人的讨论“解决社会问题”,而女人只是躲在厨房里闲言碎语的错误观点仍然大行其道,尤其是在男人堆里。在我进行的焦点人群调查及访谈中,大多数英国男性刚开始时都声称他们不说闲话,而大多数女性都坦承自己说闲话。在接下来的提问中,我发现两者的差别只存在于语义层面上而非实践层面上:男性把女性通常所说的“闲聊”定义为“信息交流”。

5 显然,在英国男性眼里闲聊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这条不成文的规则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就算一个人确实是在闲聊,他也会把它说成是另外一回事。或许更重要的是,他也会让它听起来像是一件正经事。在研究中我发现:男女闲聊的主要区别在于女人的闲聊听起来更像闲言碎语。这涉及到三个主要因素——语调规则、细节规则和反馈规则。语调规则

6 我采访过的英国女性都认为只有某种特别的语调适合于闲聊。闲聊的语调很高,并且语速很快,有时像故意让大家都能听见的悄悄话,但总是活灵活现的。一位女士这样解释:“闲聊一般是这样开始的:…哎,你猜猜怎么着?你知道吗??(快速的、高声调的、兴奋的语气)或者,…嗨,听我说,听我说(快速、急切的语气,故意让大家都听得到),你猜我听到了什么??”另一位女士告诉我:“即使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儿,你也必须让它听起来像令人吃惊的事或者像丑闻。虽然那根本算不上什么秘密,你也可以说:…哎,你可别告诉别人,我听说......?”

7 很多女性抱怨男人闲聊时没有使用正确的语调,而是像交流任何其他信息一样,语气平淡、一成不变。一位妇女对此嗤之以鼻:“你简直搞不清他们是不是在闲聊。”但这正是男人想要的效果。

细节规则

8 女人也强调闲聊时细节很重要,并且再一次抱怨男人在这方面的不足。她们声称男人“从不了解细节。”一位被调查者告诉我:“男人从不引述别人的话。如果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别人说了什么,那有什么意思呢?”另一位被调查者说:“女人比男人更倾向于推测......她们谈及某人为什么会做某事,并追溯整件事情的历史。”对女人而言,周密地推测动机和原因与周密地推测可能的后果一样是闲聊的关键因素,这要求对“过去”进行仔细的梳理,来翻翻“旧帐”。英国男人认为:所有这些细节都很乏味、无关紧要,当然,讲出来也就有损男子气概。

反馈规则

9 在英国女性中存在一种共识:“地道的闲聊”除了语调生动、关注细节之外,还需要有好的听众。所谓好的听众是指对闲聊的内容表示认同,并给予大量恰当反馈的听众。女性的闲聊反馈规则要求听众至少应该和说话者一样活跃、充满热情。她们认为这样才足够礼貌,因为说话人要把事情讲得出人意料,讲得像丑闻,还是颇费心力的。因此听众至少要表现出适度的吃惊才能回报说话人的努力。据我的女性被调查者说,英国男人好像完全没有掌握这条规则。他们不知道“你应该说…不会吧!真的吗??或者…噢,我的上帝!?”

10 不过,我的女性被调查者也同意,那些以女性方式做出反应的男人听起来像小女孩,或者女里女气,让人感觉不舒服。我采访过的一位男同性恋者也觉得“不会吧!真的吗?”之类的反应会被认为是十足的“娘娘腔”。英国人闲聊礼仪的不成文规则的确允许男人在听到特别有趣的闲话时表达震惊与惊讶。人们认为一句恰当的脏话能以一种更具男子气概的方式传递这种惊讶。

带标记的职业女性

1 “有标记的”这个术语是语言学理论的一个主要概念,它是指通过添加一个成分来改变词的基本含义的一种方式。而这种语言学上小小的添加成分本身并没有独立的语义。无标记的词,其语义是不言自明的,就是你没有任何特殊所指时的语义。

2 英语中无标记的动词时态是现在时,如visit。要表达过去的动作和行为,你必须在动词后面加上ed,这样就转化成visit这个词的过去式visited;要表达将来的动作和行为,你要加一个词:will visit。名词的原形是单数,有标记的名词则变成复数名词。为了表达“多于一个”的概念,我们通常要加s或es,one visit(一次访问)的复数形式变成了visits(多次访问),one dish(一道菜)加上复数标记就变成了two dishes(两道菜)。

3 大多数英语词的无标记形式也可以表达“男性”的含义,男性代表无标记的情形。英语有些后缀,如-ess和-ette,是用来标示女性的。令人遗憾的是,被标示成女性的词往往会让人联想到“无足轻重”的含义。你如果把自己的生命交到一位doctorette(女见习医生)的手上会有安全感吗?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碰巧是女性的诗人和演员反对被称为poetess(女诗人)和actress(女演员)的原因。一位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的演员阿尔法?沃德认为自己是一位actor(演员),因为“actress关注自己的睫毛和身上的赘肉,而作为actor的女人则只关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任何标记的形式都会衍生出该标记含义以外的含义。性别标记所表达的额外含义反映了对女性的传统联想:即不太严肃,而且通常与性有关。

4 我能够分辨出参加会议的女性的着装风格和类型,因为我们中的每个人都要选择发型、衣服、化妆品和饰品,而每一个选择都有含义,每一种可供我们选择的着装风格都是有标记的。当然,参加会议的男人也要做出此类的选择,但他们的选择所附带的含义要少得多。男人可以选择标记性的着装,但是他们还有别的选择。事实上,我们这群人中没有一个男人选择标记性的着装。和女人不同,男人有选择无标记着装的自由。

5 我注意到与会的男人的着装。他们可以穿带蝶形领结的牛仔衬衫、三件套的西装或戴项链、穿牛仔裤的嬉皮士装,但与座的8位男士都选择了棕色或蓝色的休闲裤及标准的浅色衬衫。

6 没有一个男人穿拖鞋或皮靴,他们的皮鞋都是黑色、满帮、舒适、平跟的。总之,都是非标记性的。

7 虽然男人不化妆,但男人不化妆的含义和女人不化妆的含义却大不相同。对男人而言,不化妆是非标记性的。

8 我曾经问过自己,我们女人是否能像男人那样选择无标记的着装风格呢?回答是:不可能。不存在无标记的女人。

9 女人的发型没有一种能被称为是“标准”的,没有哪一种发型不透露一个女人的心思。女人的发型有相当多的式样,但是如果一个女人的头发没什么特别的式样,这本身就说明她不在乎自己的形象——这就足以使她失去许多职务的就任机会。

10 女人选择鞋子时必须在舒适和吸引人这两种类型中做出抉择。有一次,我们这群人出乎意料地走了一段长路,穿平跟系带鞋的女人最先到达了目的地,最后到的是一位穿细高跟鞋的女人,她手里提着鞋,身边簇拥着好几个男人。

11 如果一个女人穿着紧身衣服或者袒胸露背(也就是说很“性感”),那么她有意传达的信息就是她想让自己看起来更吸引人,但与此同时,她也在无意间表露了自己是单身、想找男友的意思。如果她的衣服不性感,那也传达了另一种信息:即让人知道她本来可以穿得更性感的。莫娜?哈林顿在《女律师》一书中提到一位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女士。有一次,她突然接到电话,要求她马上出庭。虽然她是该事务所的合伙人,但她发现自己无意间犯了一个错误。她正准备出门时,一位年轻的(男)同事对她说:“你是不是该扣上衬衣的纽扣啊?”这使她措手不及。她告诉哈林顿:“我衬衣的领口并不低啊,而且他也不是一个特别守旧的人,但他觉得上法庭必须再扣上一个纽扣。”问题是:“我开始琢磨是不是少扣一个纽扣就会让我失去权威。”

12 着装艳丽的女人引人注意,但如果她避免穿鲜艳的衣服,她就有意(像我在这个句子中选用的动词一样)回避了某些东西。如果有人想让自己更有魅力,她就会浓妆艳抹以吸引别人的眼球。而淡妆使人既俏丽又不妖媚。化妆品成千上万,我们必须加以取舍,并且化妆手法也不胜枚举。但不施粉黛绝不意味着不带标记,甚至有些男人会把这当成敌意,即不肯取悦他们。平时不施粉黛的女士会对自己化妆后容貌的改变感到吃惊。在《面貌的价值》一书中,我的同事罗宾?洛克夫说,当她没卸工作妆从电视台出来时,她吸引了更多男人的注意。

13 女人一填表就会暴露自己的个人经历。现在大多数的申请表会给出四种称谓选择。男人只有一种选择,即“先生”(Mr.),这除了表明他们是男性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含义。女人则必须从三种称谓中选一个,而任何一种都是标记性的。如果一位女士勾选了“太太”(Mrs.)或者“小姐”(Miss)的称谓,那么她不仅暴露了自己的婚姻状况,而且还表明她在称谓方面很保守,或许在其他价值观念方面也很保守。如果她选择“女士”(Ms.)这一称谓,那么说明她拒绝透露自己的婚姻状况(而男士选“先生”这个称谓时则没有故意隐瞒任何事情,因为本来就没有要求他透露婚姻信息)。另外,在表格中勾选“女士”

这一称谓的人会被标记为思想解放的人或叛逆者,这就要看评判她的人持什么样的态度和看法了。

14 我有时会选择“博士”头衔,以避开这几种带标记的称谓选项。但这么做又会给自己带来风险,标明自己要么骄傲自大(于是乎招来讥讽的反应,比如“对不起,我不知道你是博士!”),要么是一个成功欲过强的人(那么对方的反应就是祝贺式的惊奇,比如“你真行!”)。

15 所有已婚妇女的姓都是带标记的。如果一个女人采用了丈夫的姓,那么她就向全世界宣布她已经结婚了,而且,对某些旁观者来说她的价值观很传统。对另一些人来说,这表明她自我意识较弱,更愿意以丈夫的身份来标明自己的身份。如果她不采用丈夫的姓,这也是标记性的,会被认为是一件值得议论的事:她做了件不同寻常的事情;她“保留了自己的姓”。虽然男人可以做完全相同的事——而且他们通常都是这样做——但他永远都不会被认为“保留了自己的姓”,因为一开始就没有人觉得他会放弃自己的姓。对男人而言——而不是对女人——使用自己的姓是非标记性的。

16 一个希望两全其美的已婚女士可能会用自己的姓加上丈夫的姓,但这也同样表明她已经结婚,而且还常常会导致一串长得叫人说不清的名字,而当必须按字母顺序排列姓名时,也会让人倍感无奈。在一串名字中(如Harvey O?Donovan, Jonathon Feldman, Stephanie Woodbury McGillicutty),女性的复合姓会很显眼,因为复合姓是标记性的。

温斯顿?丘吉尔

1 1940年夏天,英国面临外敌入侵,孤立无援。在这一危急时刻,有一个人——温斯顿?丘吉尔——挺身而出,显示了英国人的本色。我们英国人喜欢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宽容而坚忍的民族。但是丘吉尔以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光辉的榜样让我们看到,当我们所珍视的一切——我们的民主、我们的自由——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会展示出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决心:

2 “我所能奉献的唯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你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会说我们的政策就是在海、陆、空全面开战,竭尽全力,尽上帝赋予我们的全部力量去战斗;与黑暗的、可悲的人类罪恶史上最穷凶极恶的暴政作战。你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那就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夺取胜利。战胜一切恐怖,去夺取胜利。不论前方的道路多么漫长、多么艰辛,一定要夺取胜利。”

3 在这样一个时刻,英国必须显示出她最伟大的一面。而在丘吉尔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最伟大的英国人。

4 1874年,温斯顿?丘吉尔出生于英国一个极为显赫的家庭。丘吉尔家族世代为国王和国家出生入死,征战沙场。温斯顿年轻的时候一直相信他会继承父业。但是他一直能够保持自信却与他的家庭无关,他的家人并没有给他多少支持。他的父亲伦道夫?丘吉尔勋爵(1849—1895)和母亲珍妮(1854—1921)都是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人。他们把温斯顿送到了哈罗公学。他既不英俊又不聪明;他体弱多病,说话口齿不清,还结巴。他是那种在学校里注定要被人欺负的学生——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温斯顿的父亲不仅没有给他支持和帮助,还预测他的儿子将来会“沦落到穷困潦倒、一事无成、抑郁而终的地步”。

5 离开学校之后,经过三次努力,温斯顿进入了位于桑赫斯特的英国皇家陆军军官学校。从桑赫斯特毕业之后,他就找地方去打仗——不管是什么地方。他自费兼任战地记者,并因报道出色而成为布尔战争的英雄。因此当1900年回到英国的时候,他已经名满天下,为当选国会议员铺平了道路。

6 同年,他代表奥德姆市当选为保守党国会议员。此后,他一度转投自由党,后来又重回保守党。他从来不是一个热衷于党派斗争的人。他只关心英国的前途和命运。他理想中的英国是普通百姓安居乐业的地方,但同时他又非常看重法律和社会秩序。尽管丘吉尔不是一个邪恶的人,但他对妇女参政论者、工会主义者以及任何想要挑战现行体制的人都残酷无情,他首先想到的手段就是动用军队进行镇压。

7 但是他一直想当一名将军。这个理想可以追溯到他的学生时代。学校放假的时候,他就在布伦海姆宫的走廊里、在他那些战功卓著的祖先的织锦画像下玩玩具士兵,那时候他就萌生了这种理想。 1911年,被任命为海军大臣的时候,他一定非常高兴;1915年,当第一次世界大战让他有机会制定加利波利重大攻势计划的时候,他更是欣喜万分。

8 但是加利波利战役以惨败收场,让温斯顿丢掉了饭碗,也使他几乎精神崩溃。丘吉尔第一次犯严重的抑郁症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他把这个让他痛苦不堪的疾病称为“黑狗”(沮丧)。值得庆幸的是,此时他已经娶妻成家。他的妻子克莱门泰因帮他渡过了难关。她比他小11岁,美丽、聪明、忠贞不渝。她让他振作起来,但最终丘吉尔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走出了抑郁。为弥补他的过失,他奔赴法国战场,在战壕中浴血奋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概没有几个士兵会像他那样从战场上写信回家,说他“感觉到了几个月来从没有过的幸福和满足”。他就是为战争而生的。

9 当丘吉尔回到英国的时候,他已经成就了丰功伟业。他曾是一名成功的记者,他曾为国家浴血奋战,他曾经身居高位。在20世纪20年代他再次官居要职,担任财务大臣。但

是到了1930年,工党开始执政,而他只是一名后座议员,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一名过气的政客。 3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他的乡间别墅查特威尔庄园里闲坐度日。

10 1938年9月,时任首相的内维尔?张伯伦(1869—1940)公开挥舞着他和阿道夫?希特勒(1889—1945)签订的和平协议,宣告他已经确保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和平。你甚至都可以听到人们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但是丘吉尔并不这么认为。他预测到——比任何人都要早——德国的民族主义会走向何方。事态的发展证明他是对的,战争爆发了,英国国王乔治六世(1895—1952)知道“要组建一个能赢得全国信任的政府,我只能去请一个人,那就是温斯顿。”任命下来的时候,丘吉尔已经65岁了。为这一天他等了很久,但上天最终还是把大任交给了他。

11 人们经常会说起1066年的诺曼征服,说起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壮举,提到特拉法尔加战役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但其实1940年才是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年。敦刻尔克大撤退、不列颠之战、德国空袭英国都发生在这一年。在这一年,每一个英国人,不管是平民还是士兵,都发现自己处于战争之中。英国似乎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但是温斯顿用500年前阿金库尔战役中那个表示胜利的V字手势告诉我们,我们能够取得胜利。

12 丘吉尔是一个直觉敏锐、大胆、常常令人恼火的战争领袖。他对部下粗鲁,令人不快。他工作起来不要命,喝起酒来也不要命,这让他的部下疲于应付。但同时他也鼓舞了无数人。 1945年5月8日,欧洲最终宣布战争胜利,英国随即举行了大选。英国许多告示牌上都写着“为丘吉尔喝彩,给工党投票”,而人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这真是充满了讽刺意味。丘吉尔随时准备誓死保卫的民主国家明白和平时代的需求和战时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13 1965年,丘吉尔去世,刚刚进入摇滚乐时代的英国举国皆哀。如果要用一个人来代表英国的怪僻、坚强的个性和宽广的胸怀,那就是丘吉尔。丘吉尔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正是因为有了他,英国才得以存活下来。还有什么能成为比这更伟大的业绩呢?

为什么历史学家们意见不一

1 大多数学生学习历史都是从研读厚厚的教科书开始的,他们迅速钻进浩如烟海的人名、日期、事件、和统计数字之中。这样的经历似乎能让人得出一些显而易见的结论:研究历史就是研究过去的“事实”;你知道的“事实”越多,那作为历史学习者你就越出色。专业历史学家的职责就是收集大量的“事实”。但是学生们发现即使面对同一个历史事件,历史学家们的意见常常完全相左,这让他们倍感困惑。

2 对于这种情况,一般人的反应是:这个历史学家是正确的,那个历史学家弄错了,而那些历史学家犯错大概也是因为把“事实”搞错了。但是大多数情况并非如此。通常历史学家都言之有据令人信服。那些“事实”——名字、日期、事件、数字——通常不会搞错。学生们常常会发现那些观点相左的历史学家在“事实”方面意见基本一致,就是说他们使用的数据基本上是相同的。他们之所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是因为他们看待过去的角度有所不同。人们本以为历史研究没什么新鲜的,就是记住一些“事实”而已,但现在他们发现历史研究是要从很多的阐释中去找出一个好的阐释。历史事实成了与个人偏好息息相关的一件事情。

3 要弄清历史学家们为什么会意见不一,学生们必须思考一个他们或多或少想当然的问题:他们必须自问历史到底是什么。

4 从最为广义的角度来看,历史是人类过去的总和。稍微狭义点的观点认为历史是被记录下来的过去,也就是说人类生活被以某种形式记录下来的那些部分,这种记录形式包括民间传说、工艺品或书面文档。最后,历史可以被定义为历史学家对过去的描述。当然这三个定义是相互关联的。历史学家的描述必须建立在前人留下的过去的遗存之上。当然他们无法了解所有的一切,原因很简单,因为不是所有的事件和所有发生的事情都被充分、完整地记录下来。所以历史学家最多只能大致还原历史,没有人能自诩已经完全掌握了历史事实。

5 但这还不是全部。如果说因为不是所有的历史事件都被记录下来了,所以历史学家不能知晓一切,那么其实他们也不会把他们所能获取的所有记录都用于研究。相反,他们只会选取那些他们认为最为重要的历史记录。此外,他们还会重现部分历史。就像侦探一样,他们收集各种证据,来填补现有记载中的一些空白。

6 历史学家在选取和提供证据的时候要运用某些关于人类动机和行为的理论。有的时候这似乎很简单,不需要多少知识和经验,也不需要敏锐的判断。比如,在研究美国加入一战的原因时,历史学家们会认为美国商船在公海被德国潜艇击沉这个事件与他们的研究相关,而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1917年初买了顶自己不太满意的帽子这件事,就肯定不可能被他们当作证据。

7 如果所有的选择都这么简单,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但做出选择没有那么容易。那些研究美国加入一战的历史学家会发现,除了德国潜艇战之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史实可能与他们研究的事件相关。比如,他们会发现为了赢得美国公众对英国参战的支持,英国的宣传机器在美国开足了马力。他们会发现美国的银行家们向英国提供了大笔的贷款,万一英国战败,这些贷款将得不到偿还。历史学家们会去解读被截获的“齐默尔曼

字条”,字条中德国外交部长命令德国驻墨西哥大使如果战争爆发,要促成德墨联盟,这样墨西哥在德国的支持下可以夺回在墨西哥战争中被美国占领的领土。历史学家还会发现美国的政治领袖对欧洲的力量均衡非常关注,而如果德国击败法国和英国,成为欧洲唯一的霸主,欧洲的力量均衡将被打破,这对美国是很不利的。

8 那么历史学家该如何对待这些事实呢?一些历史学家会把这些事实罗列在一起。这么做的话,他们实际上做出了两个重要的论断:(1)他们列出的事实是美国参战的主要理由,那些没有被他们列出的事实并不重要。(2)在解释美国在一战中的作用时,他们所列出的这些事实是同等重要的。而另外一些历史学家会指出这个单子并不完整,因为它忽略了一个事实:因为出身和教育的关系,伍德罗?威尔逊的立场总体上是亲英的。这样一来,两派历史学家就产生了分歧。简而言之,两派历史学家在研究同一个对象,但却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并使用不同的事实来支持他们的观点。选取或忽略哪些事实,这不取决于研究的问题,而是取决于历史学家的观点。

9 从上述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历史学家意见不一是因为他们的研究是从不同的理论前提出发的。但是另一个产生分歧的地方是由一个很不一样的原因引发的——有的时候历史学家之所以意见不一,是因为他们并不是在探讨同一件事情,通常他们只是在在讨论事情因果的不同层面。如果一个老师说:“美国内战爆发是因为1861年4月12日,南卡罗来纳州的海岸炮台向位于萨姆特的联邦要塞开火。”我们不能因为这个说法不够准确就说它是不对的。但同时我们得说以这个事件来解释美国内战发生的原因是不够的。那么接下来要问的问题显而易见。为什么一个州和联邦会水火不容,必须通过战争来解决矛盾。换句话说,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近因上面,必须要不断地深挖。但是随着我们对这个问题挖掘的越来越深,答案也变得越来越难,越来越复杂。最后,你可以把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追溯到哥伦布发现美洲,但是这是必要原因,不是充分原

因。既是必要原因又是充分原因的那个节点并不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历史学家在关于从哪儿开始分析这一点上又会有意见分歧。说到这里,现在学生们该明白了,广为流传的那句话“让事实说话”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事实不会自己说话,历史学家以特定的方式来使用事实,所以说话的是历史学家而不是事实。

10 历史学家之间不仅会意见相左,他们自己也常常会改变看法。事实上他们经常修正自己的观点。历史学家也会互相学习,将国际上类似的事件和制度做比较也让他们受益匪浅。

11 我们能彻底消除所有的分歧吗?如果我们的知识水平高到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无可置疑的、绝对有效的模式,可以完全解释人类的行为,那么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我们

现在还没有这样一种完全的、万无一失的解释,所以分歧是注定要存在的。当学生们意识到历史学家提出的那些问题并不存在一个简单的答案,认识到“真理”是一个难以捉摸却令人着迷的目标,人类对它的追寻永无止境,那么他们就会发现研究历史是他们学习生涯中意义重大、令人愉快并且大有裨益的一部分。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课后翻译题答案

Unit 1 Growing Up Ⅱ. Translation 1.那是个正规宴会,我照妈妈对我讲的那样穿着礼服去了。(formal) As it was a formal dinner party, I wore formal dress, as Mother told me to. 2.他的女朋友劝他趁抽烟的坏习惯尚未根深蒂固之前把它改掉。(take hold) His girlfriend advised him to get out of/get rid of his bad habit of smoking before it took hold. 3.他们预料到下几个月电的需求量很大,决定增加生产。(anticipate) Anticipating that the demand for electricity will be high during the next few months, they have decided to increase its production. 4.据说比尔因一再违反公司的安全规章而被解雇。(violate) It is said that Bill has been fired for continually violating the company’s safety rules. / Bill is said to have been fired for continually violating the company’s safety rules. 5.据报道地方政府已采取适当措施避免严重缺水(water shortage)的可能性。 (avoid, severe) It is reported that the government has taken proper measures to avoid the possibility of a severe water shortage. /The local government is reported to have taken proper measures to avoid the possibility of a severe water shortage. 苏珊(Susan)因车祸失去了双腿。有一段时间,她真不知如何面对自己再也不能行走的事实。 一天,苏珊在浏览杂志时,被一个真实故事吸引住了。那个故事生动地描写了一个残疾(disabled)姑娘是如何成为一位作家的。苏珊读后深受鼓舞,开始相信她最终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生活下去。 Inspire vivid scan face up with finally Susan lost her legs because of / in a car accident. For a time, she didn’t know how to face up to the fact that she would never (be able to) walk again. One day, while scanning (through) some magazines, a true story caught her eye /she was attracted by a true story. It gave a vivid description of how a disabled girl became a writer. Greatly inspired, Susan began to feel that she, too, would finally be bale to lead a useful life. Unit 2 Friendship II. Translation 1)半个小时过去了,但末班车还没来。我们只好走路回家。(go by) Half an hour had gone by, but the last bus hadn’t come yet. We had to walk home.

新视野大学英语_读写教程4课文翻译

●UNIT 1 ●第一段翻译:(艺术家追求成名,如同狗自逐其尾,一旦追到手,除了继续追逐不知还能做些什么。 成功之残酷正在于它常常让那些追逐成功者自寻毁灭。) ●第二段翻译:(对一名正努力追求成功并刚刚崭露头角的艺术家,其亲朋常常会建议“正经的饭碗不能丢!” 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 追求出人头地,最乐观地说也困难重重,许多人到最后即使不是穷困潦倒,也是几近精神崩溃。 尽管如此,希望赢得追星族追捧和同行赞扬之类的不太纯洁的动机却在激励着他们向前。 享受成功的无上光荣,这种诱惑不是能轻易抵挡的。) ●UNIT 2 ●第六段翻译:(这种震惊唤起了他的想象。 卓别林并没有把他的笑料事先写成文字。他是那种边表演边根据感觉去创造艺术的喜剧演员。 没有生命的物体特别有助于卓别林发挥自己艺术家的天赋。 他将这些物体想象成其他东西。 因此在《当铺老板》中,一个坏闹钟变成了正在接受手术的“病人”. 在《淘金记》中,靴子被放在锅里煮,靴底被蘸着盐和胡椒吃掉,就像上好的鱼片一样(鞋钉就像鱼骨那样被剔除)。 这种对事物的转化,以及他一次又一次做出这种转化的技巧,正是卓别林伟大喜剧的奥秘所在。) ●UNIT 4 ●第一段翻译:(一个将会大大提高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准的转变正方兴未艾。 一些不久前还是信息闭塞的地方正在迅速获得最新的通信技术,这将促进他们吸纳国内外投资。 亚洲、拉丁美洲和东欧的许多国家也许需要10年时间来改善其交通、电力供应和其他公用设施。 但是只一根直径小于半毫米的光纤电缆就可以比由铜丝制成的粗电缆承载更多的信息。

由于安装了光纤电缆、数字转换器和最新的无线传输系统, 从北京到布达佩斯的一系列城区和工业区正在直接步入信息时代。 一个蛛网般的数字和无线通信网络已经发展到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东欧的部分地区。) ●第二段翻译:(所有这些发展中地区都把先进的通信技术看作一种跨越经济发展诸阶段的途径。 例如,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望缩短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工业转向涉及工程、营销和设计的那些产业所需的时间。 现代通信技术“将使中国、越南这样的国家比那些困于旧技术的国家拥有巨大的优势”。) ●第三段翻译:(这些国家应以多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是人们争论的一个问题。 许多专家认为,越南在目前急需电话的情况下,却要求所有的移动电话都必须是昂贵的数字型电话,这种做法太超前了。 一位专家说:“这些国家缺乏成本估算和选择技术的经验。) ●UNIT 5 ●第一段翻译:(事实如此,我们孤独无依地生活着。据最近的统计,共有2,200万人独自生活在自己的住所里。 其中有些人喜欢这种生活,有些却不喜欢。有些离了婚,有些鳏寡无伴,也有些从未结过婚。 ●第二段翻译:(孤独或许是这里的一种民族弊病,我们羞于承认它,甚于其他任何罪恶。 而另一方面,故意选择独处,拒绝别人的陪伴而非为同伴所弃,却是美国式英雄的一个特点。 孤独的猎人或探险者去鹿群和狼群中冒险,征服广袤的荒野时,并不需要有人陪伴。 梭罗独居在湖畔的小屋,有意疏离了城市生活。现在,这成了你的个性。 独处的灵感是诗人和哲学家最有用的东西。) ●108页第十三段翻译:(科学调查表明,独居的人会对着自己、对着宠物、对着电视机唠叨不休。 我们问猫儿今天该穿蓝色套装还是黄色裙装, 问鹦鹉今天晚餐该做牛排还是面条。 我们跟自己争论那个花样滑冰选手和这个滑雪运动员到底谁更了不起。 这没什么不妥,也对我们有好处,而且不像有些人那么令人尴尬:在超市付款处,排在前面的女人告诉收银员, 她的侄女梅利莎星期六可能会来看她。

英语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 翻译

一The rumor of the divorce was nothing but a means of hype for his new movie 离婚 他孤注一掷,用父母留给他的所有钱来开一家工厂。 He took a gamble on starting a factory with all the mone y his parents had left him. After winning the important game they hoisted their captain to their shoulders in shouting triumph.(赢得那场重要的比赛后) 4) 在全球化热潮中,我们要提防不同文化的冲突 In the rush to go for globalization, we should watch out for collision of cultures. 在这种情况下In the circumstances it was not surprising that there was trouble. 6) 这婴儿非常健康。The baby is the very picture of health. 7) 人们已经意识到儿童接触有关暴力和色情电视节目的危害。 People have realized the dangers of exposing children to vio lence and sex on TV. 8) 我们始终考虑到我们是在为谁制作这部影片。(have in mind) We always had in mind for whom we were making the film.三单元 2他在中学教书,但也兼职些翻译来取外快。 He teaches in a middle school, but he does some translation work o n the side to bring extra money 3自信是件好事,但自信与自员是有区别的 it's good to be confident (about yourself), but there is a differen ce between confidence and conceit 4.只有坚持到底的人才会成功。半运而度的人永远也无法实现梦想。 Only those who stick it out can achieve success Those who give up halfway will never realize their dreams 5一个真正的英雄有勇气,有高尚的目标,而且乐于奉献 A true hero possesses/has courage, a noble purpose and a willingness to make sacrifices 6任何人只要章起这本小说读了第一段,敦会发现很难把它放下。 Anyone who picked up this novel and reads the first paragraph will be hard pressed to put it down 7从某中意义上说,生活就像游冰。如果总是扶任池边,就也学不会。 In a sense, life is like swimming. if you keep holding on to the sides of the pool, you will never learn 3一个民族的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数育与培训的质量 The future of a nation depends in a large measure upo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二 1只有那些有过类似经历的人,オ能够完全理解这一点。 Only those who have lived through a similar experience can fully ap preciate this. 3我更特别感谢每一个在这些年来以不同方式做出了贡献的人 i'd like to express my special thanks to everyone who has contribut ed over the years in one way or another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翻译答案(全)

(1)这个婴儿还不会爬(crawl),更不要说走了。(let alone) The baby can’t even crawl yet, let alone walk! (2)威尔声称谋杀案发生时他正在与一群朋友吃饭,但是我认为他在说谎。(claim, in one’s opinion) Will claimed he was dining with a group of friends at the time of the murder, but in my opinion he told a lie. (3)一定程度上阅读速度与阅读技巧密切相关;有了阅读技巧,你就可以更好地应对课外阅读了。(to a certain extent, relate …to …, cope with)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speed of reading is closely related to reading skills; and with reading skills you can cope with outside class reading better. (4)根据规则他俩都可以参加比赛。(according to)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rule, they both can play the game/participate in the game. (5)有些人想当然地认为日语(Japanese)中的每一个词在汉语中都有对应的词语。(assume, equivalent) Some people assume that there is a Chinese equivalent for every Japanese word. (6)我们已将所有的相关信息告知了警方。(relevant) We have passed all relevant information on to the police. (7)关于那件事你问我再多的问题也没用,因为我是不会回答你的。(it’s no use) There is no use asking me any more questions about that matter because I won't answer. (8)事先没有仔细阅读合同(contract)就签了名是吉姆的错误。(on one’s part) It was a mistake on Jim's part to sign the contract without reading it carefully. (9)他们拒绝向我们提供所需要的全部信息。(provide …with) They refused to provide us with all the information we need. (10) 这起事故与三年前发生的一起事故极为相似。(similar to) This accident is very similar to the one that happened three years ago. (11)这部影片是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改编的。(base on) The film is based on a play by Shakespeare (12)如果你的英语和电脑技能都掌握得好,那么你在谋职时就一定比别人更有优势。(have an advantage over) If you have a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and computer skills, you will surely have an advantage over others in finding a job.

第二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第四册课文翻译

课文翻译 艺术家追求成名,如同狗自逐其尾,一旦追到手,除了继续追逐不知还能做些什么。 成功之残酷正在于它常常让那些追逐成功者自寻毁灭。 对一名正努力追求成功并刚刚崭露头角的艺术家,其亲朋常常会建议“正经的饭碗不能丢!”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 追求出人头地,最乐观地说也困难重重,许多人到最后即使不是穷困潦倒,也是几近精神崩溃。 尽管如此,希望赢得追星族追捧和同行赞扬之类的不太纯洁的动机却在激励着他们向前。享受成功的无上光荣,这种诱惑不是能轻易抵挡的。 成名者之所以成名,大多是因为发挥了自己在歌唱、舞蹈、绘画或写作等方面的特长,并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为了能迅速走红,代理人会极力吹捧他们这种风格。他们青云直上的过程让人看不清楚。 他们究竟是怎么成功的,大多数人也都说不上来。 尽管如此,艺术家仍然不能闲下来。 若表演者、画家或作家感到无聊,他们的作品就难以继续保持以前的吸引力,也就难以保持公众的注意力。 公众的热情消磨以后,就会去追捧下一个走红的人。 有些艺术家为了不落伍,会对他们的写作、跳舞或唱歌的风格稍加变动,但这将冒极大的失宠的危险。 公众对于他们藉以成名的艺术风格以外的任何形式都将不屑一顾。 知名作家的文风一眼就能看出来,如田纳西·威廉斯的戏剧、欧内斯特·海明威的情节安排、罗伯特·弗罗斯特或T.S.艾略特的诗歌等。 同样,像莫奈、雷诺阿、达利这样的画家,希区柯克、费里尼、斯皮尔伯格、陈凯歌或张艺谋这样的电影制作人也是如此。 他们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标志着与别人不同的艺术形式上的重大变革,这让他们名利双收,但也让他们付出了代价,那就是失去了用其他风格或形式表现自我的自由。 名气这盏聚光灯可比热带丛林还要炙热。骗局很快会被揭穿,过多的关注带来的压力会让大多数人难以承受。 它让你失去自我。你必须是公众认可的那个你,而不是真实的你或是可能的你。 艺人,就像政客一样,必须常常说些违心或连自己都不完全相信的话来取悦听众。 一滴名气之水有可能玷污人的心灵这一整口井,因此一个艺术家若能保持真我,会格外让人惊叹。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课文翻译

危险!书可能会改变你的人生 1 刘易斯?卡罗尔书中的爱丽丝不小心掉进了兔子洞里,但她在那里发现了一个神奇的仙境。当我们打开一本书时,我们也会像爱丽丝那样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们能从一个年长者的角度,或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来观察生活;我们可以周游世界,遍访现实生活中从没想过要访问的国家和文化;我们可以体验未曾经历过的事情,这些事情也许令人困惑,也许引人入胜;可能是不愉快的,也可能是令人痛苦的,但无论如何都至少能把我们从现实世界中解放出来。 2 英国诗人威廉?柯珀(1731—1800)说:“变化是生活的调味品,它让生活变得有滋有味。”虽然他没有说在什么地方以及怎样才能找到变化,但我们知道他说得对。我们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变化与差异的世界里,我们知道人们的生活各不相同,过日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人们做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信仰,持不同的观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操不同的语言。通常,我们不知道这些差异的大小,但一旦发生了不平常的事情并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种变化或差异与其说是机会,毋宁说是威胁。 3 读书让我们能够安全地享受和庆贺这种变化与差异,并为我们提供成长的机会。在家里安详平和的环境中与他人的生活互动,这是阅读小说才享有的特权。我们甚至感觉到——哪怕只是在一瞬间——我们和其他文化读者的共同点或许要多于我们和家门口 随便碰到的一个人的共同点。我们学会把目光移出我们周围的环境,投向天边,去领略一下异域风光。 4 如果我们怀疑读书是否能给我们力量的话,我们就应该自己去一趟当地的图书馆或书店,或者,如果我们足够幸运的话,可以读一读家里书架上的书。我们会惊奇于古今小说的标题所创造出来的壮观景象: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约翰?欧文的《第四只手》、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癌病房》、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格雷厄姆?格林的《哈瓦那特派员》、奥黛丽?尼芬格的《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保罗? 托迪的《到也门钓鲑鱼》。一旦开始阅读,我们就应该思考一下我们在书中读到的别样人生。 5 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语言、方言、词汇和语法。我们不见得总能理解其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但不管我们是痴迷其中,还是觉得被排斥在外,我们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了。尽管在地理上有一定的距离,但其他民族、其他文化未必就离我们那么遥远。在书里我们可能遇见生活在不同气候、有不同信仰、属于不同种族的人。即便是住在同一条街上的邻居,我们也可能对其一无所知,而只能通过阅读结识。

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综合教程1课文翻译

为自己而写 从孩提时代,我还住在贝尔维尔时,我的脑子里就断断续续地转着当作家的念头,但直等到我高中三年级,这—一想法才有了实现的可能。在这之前,我对所有跟英文课沾边的事都感到腻味。我觉得英文语法枯燥难懂。我痛恨那些长而乏味的段落写作,老师读着受累,我写着痛苦。 弗利格尔先生接我们的高三英文课时,我就准备着在这门最最单调乏味的课上再熬上沉闷的一年。弗利格尔先生在学生中以其说话干巴和激励学生无术而出名。据说他拘谨刻板,完全落后于时代。我看他有六七十岁了,古板之极。他戴着古板的毫无装饰的眼镜,微微卷曲的头发剪得笔齐,梳得纹丝不乱。他身穿古板的套装,白衬衣领扣外的领带打得——丝不苟。他救着古板的尖下巴,古板的直鼻梁,说起话来—·本正经,字斟句酌,彬彬有礼,活脱脱一个橱稽的老古董。 我作好准备,打算在弗利格尔先生的班上一无所获地混上—·年,不少日子过去了,还真率出所料。后半学期我们学写随笔小品文。弗利格尔先生发下一张家庭作业纸,出了不少题供我们选择。像“暑假二三事”那样傻乎乎的题目倒是一个也没有,但绝大多数—样乏味。我把作文题带回家,——直没写,直到要交作业的前一天晚上。我躺在沙发上,最终不得不面对这一讨厌的功课,便从笔记本里抽出作文题目单粗粗—看。我的目光落在“吃意大利细面条的艺术”这个题目上。… 这个题目在我脑海里唤起了一连串不同寻常的图像。贝尔维尔之夜的清晰的回忆如潮水一般涌来,当时,我们大家——起围坐在晚餐桌旁——艾伦舅舅、我母亲、查理舅舅、多丽丝、哈尔舅舅——帕特舅妈晚饭做的是意大利细面条。那时意大利细面条还是很少听说的异国食品。多丽丝和我都还从来没吃过,在座的大人也是经验不足,没有—个吃起来得心应手的。艾伦舅舅家诙谐有趣的场景全都重现在我的脑海中,我回想起来,当晚我们笑作—团,争论着该如何地把面条从盘子上送到嘴里才算合乎礼仪。 突然我就想描述那…切,描述当时那种温馨美好的气氛,但我把它写下来仅仅是想白得其乐,而不是为弗利格尔先生而写。那是我想重新捕捉并珍藏在心中的一个时刻。我想重温那个夜晚的愉快。然而,照我希望的那样去写,就会违反我在学校里学的正式作文的种种法则弗利格尔先生也肯定会打它—个不及格。没关系。等我为自己写好了之后,我可以再为弗利格尔先生写点什么别的东西。 等我写完时已是半夜时分,再没时间为弗利格尔先生写——篇循规蹈矩、像模像样的文章了。第二天上午,我别无选择,只好把我为自己而写的贝尔维尔晚餐的故事交了上去。两天后弗利格尔先生发还批改过的作文,他把别人的都发了,·就是没有我的。我正准备着遵命—放学就去弗利格尔先生那儿挨训,却看见他从桌上拿起我的作文,敲了敲桌子让大家注意听。 “好了,孩子们,”他说。“我要给你们念一篇小品文。文章的题目是:吃意大利细面条的艺术。” 于是他开始念了。是我写的!他给全班大声念我写的文章。更不可思议的是,全班同学都在听着他念,而且听得很专心。有人笑出声来,接着全班都笑了,不是轻蔑嘲弄,而是乐乎乎地开怀大笑。就连弗利格尔先生也停顿了两三次,好抑制他那丝拘谨的微笑。我尽力不流露出得意的心情,但是看到我写的文章竟然能使别人大笑,我真是心花怒放。就在十——年级,可谓是最后的时刻,我找到了一个今生想做的事。这是我整个求学生涯中最幸福的——刻。弗利格尔先生念完后说道:“瞧,孩子们,这就是小品文,懂了没有。这才是一知道吗——这才是小品文的精髓,知道了没有。祝贺你,贝克先生。”他这番话使我沉浸 在十全十美的幸福之中

最新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第二版)课文翻译uint-1

Unit 1 An artist who seeks fame is like a dog chasing his own tail who, when he captures it, does not know what else to do but to continue chasing it. 艺术家追求成名,如同狗自逐其尾,一旦追到手,除了继续追逐不知还能做些什么。 The cruelty of success is that it often leads those who seek such success to participate in their own destruction. 成功之残酷正在于它常常让那些追逐成功者自寻毁灭。 "Don't quit your day job!" is advice frequently given by understandably pessimistic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to a budding artist who is trying hard to succeed. 对一名正努力追求成功并刚刚崭露头角的艺术家,其亲朋常常会建议“正经的饭碗不能丢!”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 The conquest of fame is difficult at best, and many end up emotionally if not financially bankrupt. 追求出人头地,最乐观地说也困难重重,许多人到最后即使不是穷困潦倒,也是几近精神崩溃。 Still, impure motives such as the desire for worshipping fans and praise from peers may spur the artist on. 尽管如此,希望赢得追星族追捧和同行赞扬之类的不太纯洁的动机却在激励着他们向前。 The lure of drowning in fame's imperial glory is not easily resisted. 享受成功的无上光荣,这种诱惑不是能轻易抵挡的。 Those who gain fame most often gain it as a result of exploiting their talent for singing, dancing,

英专综合教程4课文译文

第一单元绝不屈服,绝不,绝不,绝不 丘吉尔 1距离上次你们校长盛情邀请我来这里已经快一年了,上次来是为了通过演唱我们自己的校歌来鼓舞我自己以及其他一些朋友的心灵的。在过去的十个月里,世界上发生了许多极为悲惨的事情——起起伏伏,多灾多难——但今天下午,这个十月的下午,在座的有谁能对过去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以及我们国家和家园所发生的巨大改进不充满感激之情?是啊,当上次我来这里的时候,我们都非常的孤独,充满了绝望的孤独,这种状况持续了大约五六个月。我们当时的装备很差,而如今我们的装备已不再这么差了;但当时我们的装备的确非常差。我们受到了敌人的巨大威胁,他们的空袭至今仍在我们头顶上轰鸣,你们大家一定经历过这种空袭;我想你们大家一定开始对目前的这种局面感到烦躁,因为这种局面已经持续了很久而毫无转机。 2但我们必须学会正确对待这两种情况:不管是短暂激烈的,还是长期艰难地。人们通常都认为英国人总是在最后表现得最好。他们不想从一种危机转入另一种危机;他们不会总是期待战争每一天都会出现好的转机;但当他们慢慢下定决心要结束这一切的时候,那么,即使是要花费几个月,甚至数年的时间,他们也会做的。 3让我们把思绪拉到十个月之前我们在此相遇的情景,然后再转到现在。另外一个我想我们可以吸取的教训是,表面的东西往往具有欺骗性。正如吉普林所说的,我们必须“去面对胜利和灾难,并对这两种具有欺骗性的东西保持同样的态度。” 4你很难从事情的表面判断它的走势。尽管离开了想象力就做不了多少事情,但想象有时候会让事情看起来比实际情况更糟。那些富有想象力的人会发现很多也许根本就不存在的危险;也许会有更多的危险发生,但这些人同时也要祈求能被赐予额外的勇气来承受这种深远的想象力。但对所有人来说,毫无疑问,我们在这段时期所经历的——我要告诉你们——从这10个月的经历中所得到的经验就是:绝不屈服,绝不屈服,绝不,绝不,绝不,绝不——屈服于任何东西,不管它是伟大还是渺小,庞大还是细微——除了对荣誉和机智外,都绝不屈服。不屈从于暴力,不屈从于表面上气势汹汹的敌人。一年前我们孤军奋战,对许多国家来说,我们的命运似乎终止了,我们似乎完蛋了。我们所有的传统,我们的歌曲,我们学校的历史,这个国家的这一段历史,似乎都要随风而去了。 5如今大家的心情已完全不同。其他国家都认为英国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但其实我们的国家是站在一个缺口上。没有退缩,没有屈服的念头;这些对于英伦三岛以外的人来说都是奇迹般的事情,我们自己从来没有怀疑过,我们发现自己现在正处在这种局势中,就是我所说的,坚持就是胜利。 6你们今天唱了一段校歌:你们唱了特别为我所做的那段,你们今天一起重复了那段,我深感荣幸。但其中有一个词我想改一下——去年我就想改了,但当时没敢改。就是那句:“即使对最黑暗的日子,我们也要赞颂它。” 7我已经征得了校长的同意,将“更黑暗”改为“更严峻”。“即使是对更严峻的日子,我们也要称颂它。” 8让我们不要再谈及那些更黑暗的日子,而谈及那些更严峻的日子吧。这段时光并不是黑暗的日子;这些是伟大的日子——我们国家所经历的最伟大的一段日子;我们每个人都该感谢上帝能够允许我们参与其中,我们都各负其责,使这段日子在我们人类历史上留下永恒的印迹。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课后翻译

Unit 1 1.这个婴儿还不会爬,更不要说走了。 The baby can't even crawl yet,let alone walk! 2.威尔声称谋杀案发生时他正在与一群朋友吃饭,但是我认为他在说谎。 Will claimed he was dining with a group of friends at the time of the murder , but in my opinion he told a lie. 3.一定程度上阅读速度与阅读技巧密切相关;有了阅读技巧,你就可以更好地应对课外阅读了。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speed of reading is colsely related to reading skills; and with reading skills you cam cope with outside calss reading better. 4.根据规则他俩都可以参加比赛。 Ac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rule, they both can play the game/participate in the game. 5.有些人想当然地认为日语中的没一个词在汉语中都有对应的词语。 Some people assume that there is a Chinese equivalent for every Japanese word. 6.我们已将所有的相关信息告知了警方。 We have passed all rlevant information on to the police. 7.关于那件事你问我再多的问题也没用,因为我是不会回答你的。 There is no use asking me any more questions about that matter because I won't answer. 8.事先没有仔细阅读合同就签了名是吉姆的错误。 It was a mistake on Jim's part to sign the contract without reading it carefully. 9.他们拒绝向我们提供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They refused to provide us with all the information we need. 10.这起事故与三年前发生的一起事故极为相似。 This accident is very similar to the one that happened three years ago. 11.这部影片是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改编的。 The film is based on a play by Shakespeare. 12.如果你的英语和电脑技术都能掌握好,那么你在谋职时就一定比别人更有优势。 If you have a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and computer skills, you will surely have an advantage over others in finding a job. Unit 2 1.很多老师不赞同这种做法。 Many teachers frowned on this practice. 2.当我想从草地上传过去的时候,有位老人在旁边怒视我。 An old man glared at me when I was trying to cut across the law. 3.当我提到我的父亲时,她的脸上露出了认出我的笑容。 When I mentioned my father, she showed a smile of recognition on her face. 4.我的大孩子比较听话,而小的那个非常倔。 我现在还常回想起小的孩子在中学毕业后是如何执意要出国读书的。

读写教程4课文翻译textb

读写教程课文翻译 Unit2 1当今,过度追求相貌修整的风气无比盛行,太多的人沉迷于肉毒杆菌注射的宣讲会和真人秀,整容手术也日趋流行。许多人的做法堪比男女演员为了使自己在屏幕上看起来完美无瑕而采取的手段。为了获得生物医学标准下的幸福感,人们会走做整容手术、吃营养品、节食这样的捷径,但这些捷径并不总能实现它们所承诺的效果。而且,外表漂亮的人并不一定就幸福。 2最大限度地实现你自己的美并不是指要让自己在社交时漂亮或在生理上完美,况且这些也不是通过技术就能实现的。美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意识和学习而达到的自我改造。美在于生活的意义,在于真实。它是一个情感和精神的旅程,需要人有信念才能获得,而且这种信念的动力来自慷慨和充满爱心的善良。 3 能有幸每天爱着理查德,我感到很高兴。他是我丈夫,一个真实的、有人情味的、情感上可以靠近的人。我们年龄相仿,相貌已在岁月中有所消退。但近二十年来,我们共同成长,远超肌肤之表。尽管我们的生活不如虚幻的电影故事中描述的爱情生活那样,它却很美好。我们一起欢笑,一起分担日常生活的磕磕绊绊。如果想到他有可能先于我离世,我会充满恐惧。世界上任何一位肌肉发达的男模都不能取代我自己的这位性感、外向的伴侣。我花了37年时间才找到他,我决不会因为所谓的“审美标准上的完美”而另寻他人。 4我是一名心理理疗师。每天我都要接待许多客户,他们都是因为生活不够“完美”而倍受情感痛苦。由于无法获得大屏幕上所看到的那种生活,他们感到力不从心、绝望无助,并因嫉妒而陷于沮丧。给他们提供治疗时,如果在治疗开始前,我告诉他们,他们在媒体上所看到的每秒钟的图像都耗资数万,每个明星都有几十个人专门为其打理形象,使其外表悦目(甚至是裸体时也是如此),而且明星们保持形象是一件既费力又费时的事,这会对他们的治疗有所帮助。媒体上的俊男俏女们承受着保持形象的巨大压力,而我的客户却因某种原因,没有意识到他们有幸免受了这种强大的压力。 5我要强调的是,世界上所有的面霜、健身锻炼、饮食风尚、抗抑郁症的百忧解胶囊,乃至许多人在一起打坐冥思等等,都不能改善一个人的生活、身体或精神状况。事实上,这些方法还常常阻碍人们获得幸福,因为它们会使人分心,不去关注那些能带来真正内在美的事物。生活的意义不在于通过维持某种年轻时髦的外表来掩盖自己,而在于精神的成长和升华。 6我所知道的唯一的精神升华的途径就是通过情感。亲眼目睹各种自然现象——星光闪烁的银河,几百年树龄的红杉木,春天里鸟儿的叫声汇成的交响乐——这些都使我的精神得以延伸,让我觉得自己既卑微又伟大。人际关系中的摩擦、冲突和安慰使我变得成熟并充满激情。爱情促使我的精神成长并焕发光彩,亲情激发了我对永恒的感受,因此我学会了接受他人的真实本色。 7 我生活中的人都不是屏幕上那种思想平庸、迷恋自我的“美貌人士”。我们只是平凡的、实实在在的、有缺点的人。我们一起勤奋努力,患难与共,尽力完善自我,和家人及朋友紧密相处,努力用我们的个人道德和志向去照亮世界。 8我们来自各种不同的背景,而且有时意见相左,但是我们尽力互相关心。我们努力消除自己的任性,努力使自己更具同情心、更宽容。我们努力抗拒新奇事物的潮流的诱惑及广告的操纵。我们会经历自己并不赞同的社会现象,经历那些夺走我们所挚爱的人和财物的错综交织的自然及人为灾难,经历不良的时尚和幻想。但从每一例这样的事件中,我们都不断地学习、成长。我们有时也会发生分歧,也要处理分歧对感情所带来的影响,然后继续前行。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4课文翻译(附第八单元)及课后翻译

A无名英雄:职业父亲意味着什么? 在我们的孪生女儿出生后的第一次“约会”时,我和丈夫一起去看了一部名为《玩具故事》的电影。我们很喜欢这部片子,但随后我丈夫问道:“父亲在哪儿呢?”起初我还认为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而批评一部很吸引人的家庭影片似乎是太偏狭了。可后来越想越觉得这一疏忽太严重了。父亲不仅没有出现,他甚至没有被提到——尽管家中有婴儿,说明他不可能离开太长时间。影片给人的感觉是,父亲出现与否似乎是个极次要的细节,甚至不需要做任何解释。 新闻媒体倾向于把父亲的边缘化,这只是一个例子,它反映了在美国发生的巨大的社会变化。大卫?布兰肯霍恩在《无父之国》一书中将这种倾向称之为“无需父亲”观念。 职业母亲(我想这应是与无职业母亲相对而言的)奋斗的故事从媒体上无尽无休地轰击着我们。与此同时,媒体上绝大多数有关父亲的故事又集中表现暴力的丈夫或没出息的父亲。看起来似乎父亲惟一值得人们提及的时候是因为他们做家务太少而受到指责的时候(我怀疑这一说法的可靠性,因为“家务”的定义中很少包括打扫屋顶的雨水沟、给汽车换机油或其它一些典型地由男人们做的事),或者是在他们去世的时候。当布兰肯霍恩先生就“顾家的好男人”一词的词义对父亲们进行调查时,许多父亲都回答这一词语只有在葬礼上听到。 这种“无需父亲”综合症的一个例外是家庭全职父亲所受到的媒体的赞扬。我并非暗指这些家庭全职父亲作出的承诺不值得人们的支持,我只是想指出在实际生效的双重标准:家庭全职父亲受到人们的赞扬,而家庭全职母亲和养家活口的父亲,所得到文化上的认同却很少,甚至完全得不到。 我们用来讨论父亲角色(即没出息的父亲)的话语本身就显示出人们对大多数男人默默无闻而自豪地履行对家庭承担的责任缺乏赏识。我们几乎从来没听到“职业父亲”这一说法,在人们呼吁应该考虑给予工作者在工作地点上更大的灵活性时,很少有人认为这种呼吁不但适用于女子,同样也适应于男子。我们这个社会表现出似乎家庭职责对父亲来说并不象对母亲那么重要——似乎事业上的满足就是男人生活的全部。更让人感到侮辱的是最近媒体的这种倾向,即把家庭主妇看成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就像一辆名贵的汽车,只有据说少数男人才享受得起这种奢侈与豪华。这暗示家里有家庭主妇的男人比那些妻子在外工作的男人日子过得更舒适,因为他们拥有全职管家这种“奢侈品”。然而,实际上作为家庭惟一挣钱者的男人要承受很多压力。当他们的那份工作是家庭收入的惟一来源的时候,失业,或者甚至只不过是受到失业的威胁,对他们来说显然构成更大的困难。同样,家庭惟一的工资收入者在想辞去不太满意的工作时,其灵活程度也要小一些,因为这种工作变换会使他们失去收入。此外,为了给家庭挣更多的钱,许多丈夫超时工作或兼做第二职业。对于这些男人来说,正是这份工作所支撑的家庭,使得他们值得付出努力。很多男人相信母亲呆在家里对小孩十分重要,这种信念使得他们乐意地担起家里惟一挣钱人的担子。 目前,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家庭中没有父亲会对小孩——因此对整个社会——带来严重的问题。然而,我们这个社会并没有把“普通”父亲作为正面角色为未来的父亲树立榜样,相反地,却常常持放弃态度,认为传统的父道从最好的方面说是已经过时,从最坏的方面讲就是危险的反动。这使得许多男人对他们作为父亲的角色的价值提出疑问。 作为一个社会,我们需要认识到对于孩子来说,父亲是与母亲同等重要的,不仅仅在经济支持上,而且在感情依靠、教育和纪律训导方面都是如此。我们仅仅意识到没有父亲是一个问题是不够的,也不能只是站在坟墓旁边哀悼“顾家好男人”的去世,随后又找一个人来替代他(请问一问已失去父亲的人,这是否可能)。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是如何贬低了父道的价值,我们必须努力向男人们显示,他们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是多么不可缺少,多么重要。 那些每天都在努力去爱和支撑他们的家庭,力求做一个顾家好男人的父亲,那些无名英雄,需要我们的承认,他们所付出的一切需要我们的感谢,因为他们值得我们的认同和感激 1.随着职务的提升,他担负的责任也更大了。 With his promotion,he has taken on greater responsibilities.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unit课文翻译

Globalization is sweeping aside national borders and changing relations between nations. What impact does this have on national identities and loyalties? Are they strengthened or weakened?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全球化正在扫除国界、改变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对国家的认同和对国家的忠诚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它们会得到加强还是削弱?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In Search of Davos ManPeter Gumbel 1. William Browder was born in Princeton, New Jersey, grew up in Chicago, and studied at Stanford University in California. But don't call him an American. For the past 16 of his 40 years he has lived outside the ., first in London and then, from 1996, in Moscow, where he runs his own investment firm. Browder now manages $ billion in assets. In 1998 he gave up his American passport to become a British citizen, since his life is now centered in Europe. "National identity makes no difference for me," he says. "I feel completely international. If you have four good friends and you like what you are doing, it doesn't matter where you are. That's globalization." 寻找达沃斯人 彼得·甘贝尔 威廉·布劳德出生于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在芝加哥长大,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斯坦福大学。但别叫他美国人。他今年40岁,过去16年来一直生活在美国以外的地方,先是在伦敦,1996年后在莫斯科经营他自己的投资公司。布劳德如今掌管着价值16亿美元的资产。1998年,他放弃美国护照,成为英国公民,因为他现在的生活中心在欧洲。“国家认同对我来说不重要,”他说,“我觉得自己完全是个国际人。如果你有四个朋友,又喜欢你所做的事情,那么你在哪儿无关紧要。这就是全球化。” 2. Alex Mandl is also a fervent believer in globalization, but he views himself very differently. A former president of AT&T, Mandl, 61, was born in Austria and now runs a French technology company, which is doing more and more business in China. He reckons he spends about 90% of his time traveling on business. But despite all that globetrotting, Mandl who has been a . citizen for 45 years still identifies himself as an American. "I see myself as American without any hesitation. The fact that I spend a lot of time in other places doesn't change that," he says. 亚历克斯·曼德尔也是全球化的狂热信徒,但他对自己的看法与布劳德不同。61岁的曼德尔曾任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总裁。他出生于奥地利,现在经营着一家法国技术公司,该公司在中国的业务与日俱增。他估计自己几乎90%的时间都花在出差上。然而,尽管曼德尔全球到处跑,已经做了45年美国公民的他还是认为自己是个美国人。“我毫不迟疑地把自己当作美国人。我在其他地方度过很多时间,但是这一事实不能改变我是美国人,”他说。 3. Although Browder and Mandl define their nationality differently, both see their identity as a matter of personal choice, not an accident of birth. And not incidentally, both are Davos Men, memb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élite who trek each year to the Swiss Alpine town for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founded in 1971. This week, Browder and Mandl will join more than 2,200 executives, politicians, academics, journalists, writers and a handful of Hollywood stars for five days of networking, parties and endless earnest discussions about everything from post-election Iraq and HIV in Africa to the global supply of oil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nanotechnology. Yet this year, perhaps more than ever, a hot topic at Davos is Davos itself. Whatever their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most Davos Men an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