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植物空间营造案列分析.docx

植物空间营造案列分析.docx

植物空间营造案列分析.docx
植物空间营造案列分析.docx

1:开敞空间

* 空间特点:园林植物形成的开放性空间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的视线高于四周景物的植物空间,没有顶面限制。

*选用植物:一般用低矮的灌木、地被植物、草本花卉、草坪等。

*适用范围:开敞空间在开放式绿地、城市公园等园林类型中非常多见。

*空间感受:视线通畅,视野辽阔,心情舒畅、轻松。

2:半开敞空间

* 空间特点:半开放性空间就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四周围不全开敞,而是有部分视角用植物阻挡了人的视线。

*选用植物:高大乔木、中等灌木、草本植物。

*适用范围:需要抑制视线引导空间方向的区域,开敞空间到封闭空间的过渡区域。

*空间感受:豁然开朗,神秘、安全。

3:覆盖空间

*空间特点:树冠与地面之间形成的围合空间。

*选用植物:分支点高的大乔木、攀援植物。

*适用范围:较大的活动空间和遮荫休息的区域。

*空间感受:安静、安全。

4:纵深空间

*空间特点:空间的两侧被景物所档,形成狭长空间,具有方向感,将视线引向空间端点。*选用植物:树叶茂密的高大乔木。

*适用范围:河流、峡谷旁、道路边。

*空间感受:遮蔽感、纵深感强、绿化量大。

5:垂直空间

*空间特点:植物封闭垂直面,中间空旷,开敞顶平面。*选用植物:分支点低、树冠紧凑的中小乔木、高树篱。*适用范围:纪念性园林、绿篱迷宫。

*空间感受:封闭感、隔离感。

6:封闭空间

*空间特点:植物高于人的视线,使人视线受到遮挡。*选用植物:分支点低的高大乔木、低矮灌木。

*适用范围:风景游览区、森林公园、植物园、防护林。*空间感受:封闭、宁静。

植物空间营造案列分析

1: 开敞空间 * 空间特点:园林植物形成的开放性空间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的视线高于四周景物的植物空间,没有顶面限制。 *选用植物:一般用低矮的灌木、地被植物、草本花卉、草坪等。 *适用范围:开敞空间在开放式绿地、城市公园等园林类型中非常多见。 *空间感受:视线通畅,视野辽阔,心情舒畅、轻松。 2:半开敞空间 * 空间特点:半开放性空间就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四周围不全开敞,而是有部分视角用植物阻挡了人的视线。 *选用植物:高大乔木、中等灌木、草本植物。 *适用范围:需要抑制视线引导空间方向的区域,开敞空间到封闭空间的过渡区域。 *空间感受:豁然开朗,神秘、安全。 3:覆盖空间 * 空间特点:树冠与地面之间形成的围合空间。 *选用植物:分支点高的大乔木、攀援植物。 *适用范围:较大的活动空间和遮荫休息的区域。 *空间感受:安静、安全。 4:纵深空间 * 空间特点:空间的两侧被景物所档,形成狭长空间,具有方向感,将视线引向空间端点。*选用植物:树叶茂密的高大乔木。

*适用范围:河流、峡谷旁、道路边。 *空间感受:遮蔽感、纵深感强、绿化量大。 5:垂直空间 * 空间特点:植物封闭垂直面,中间空旷,开敞顶平面。 *选用植物:分支点低、树冠紧凑的中小乔木、高树篱。 *适用范围:纪念性园林、绿篱迷宫。 *空间感受:封闭感、隔离感。 6:封闭空间 * 空间特点:植物高于人的视线,使人视线受到遮挡。 *选用植物:分支点低的高大乔木、低矮灌木。 *适用范围:风景游览区、森林公园、植物园、防护林。 *空间感受:封闭、宁静。 案例分析——宝安高发西岸花园 景观设计特点分析 简约、现代的设计手法,新亚州酒店风情的设计风格,提供给人们的是最奢华、最舒适的景观环境:保证了景观与建筑额协调统一,曲折、自然、连续的水景设计,高低起伏的自然坡地,充满了浓郁的热带风情的植物设计,形式各异的景观小品,无一不体现出设计师对风格的准确把握和力求完美的设计理念。 植物种植策略 该植物景观区是邻水绿化类植物景观群落。此类绿地与周围环境的园路紧密相连,组织 路线,游人可以便利的到达水岸边,在岸边可以休息、游玩,增加人们的游赏乐趣。

园林植物空间设计原理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摘要:探讨了园林植物在营造园林空间中的作用,以及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基本类型,提出了园林植物在园林空间设计中的构景手法。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 园林艺术是时间与空间的造型艺术,园林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不仅具有丰富的时序变化,而且也是构造园林空间的要素。园林空间通常由地形、水体、建筑、植物和小品等诸多要素共同营造,园林植物作为园林空间构成的要素之一,是空间的弹性部分,极富变化的动景,为园林增添了生机和野趣,丰富了景色的空间层次。 1、园林植物在园林空间营造中的重要性 园林的设计既是一种环境设计,也是一种空间设计。中国的古典园林非常重视空间的组合、营造。在现代园林中,空间营造非常重要。随着人类社会、城市环境和文化水平的变化、发展与提高,人们的艺术情趣和审美意识也在改变,园林植物既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又能创造优美的环境空间,因此园林植物这一构成要素,在园林空间营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造园林空间 园林绿地不同植物配置形式,能构成多样化的园林观赏空间,造成不同的景观效果。如果没有花草树木,园林中的山水、建筑以空阔的蓝天作为背景,会显得过分开敞、暴露,毫元园林情趣。用植物作为背景,限定某一个景区,则使其在建筑与山水周围产生尺度宜人,气氛幽静的空间环境。在园

林设计中,可根据设计目的和空间性质(开阔、封闭、隐蔽等),相应地选取各类植物来组合不同的空间。高大树木不仅创造了幽静凉爽的空间环境,还创造了富有变化的光影效果;浓郁的树木,可以形成建筑与山水的背景,而树冠的起伏层叠,又构成园林空间四周的丰富变化;层次深远的林冠线,打破或遮蔽了由建筑物顶部与园林界墙所形成的单调的天际线,使园林空间更富于自然情调。 、协调园林空间 园林植物可以充当园林空间的协调者,因为植物的基本色彩是绿色,它使园林形成统一的空间环境色调,在变化多样中求得统一感,也使人们在绿色的优美环境中感受到轻松与舒适。另外,园林空间无论是大是小,适当的运用植物材料往往能够使空间环境显得更为协调,如大空间选用体形高大的树种或以植物群体造景,小空间则选择体形相应较小的树种,便可满足空间比例、尺度协调的要求。 、丰富园林空间 植物多种多样的配置方式可满足园林不同空间风景构图的要求。采用三五成丛的自然式种植形式,有利于表现自然山水的风貌;采用成行成排的规则式种植形式,则宜于协调规整的建筑环境;宽阔的草坪,大色块、对比色处理的花丛、花坛可以烘托明快、开朗的空间气氛;而林木夹径,小色块、类似色处理的花境则更容易表现幽深、宁静的山林野趣。 2、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类型 由植物材料形成的空间一般是指由地面、立面和顶面单独或者共同组成的具有实在性或暗示性的范围组合。这样的园林空间在地面上,以不同高度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多元统计分析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解决多指标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2、回归参数显著性检验是检验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否著. 3、聚类分析就是分析如何对样品(或变量)进行量化分类的问题。通常聚类分析分为 Q型聚类和 R型聚类。 4、相应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寻求列联表行因素A 和列因素B 的基本分析特征和它们的最优联立表示。 5、因子分析把每个原始变量分解为两部分因素:一部分为公共因子,另一部分为特殊因子。 6、若 () (,), P x N αμα ∑=1,2,3….n且相互独立,则样本均值向量x服从的分布 为_x~N(μ,Σ/n)_。 二、简答 1、简述典型变量与典型相关系数的概念,并说明典型相关分析的基本思想。 在每组变量中找出变量的线性组合,使得两组的线性组合之间具有最大的相关系数。选取和最初挑选的这对线性组合不相关的线性组合,使其配对,并选取相关系数最大的一对,如此下去直到两组之间的相关性被提取完毕为止。被选出的线性组合配对称为典型变量,它们的相关系数称为典型相关系数。 2、简述相应分析的基本思想。 相应分析,是指对两个定性变量的多种水平进行分析。设有两组因素A和B,其中因素A包含r个水平,因素B包含c个水平。对这两组因素作随机抽样调查,得到一个rc的二维列联表,记为。要寻求列联表列因素A和行因素B的基本分析特征和最优列联表示。相应分析即是通过列联表的转换,使得因素A

和因素B 具有对等性,从而用相同的因子轴同时描述两个因素各个水平的情况。把两个因素的各个水平的状况同时反映到具有相同坐标轴的因子平面上,从而得到因素A 、B 的联系。 3、简述费希尔判别法的基本思想。 从k 个总体中抽取具有p 个指标的样品观测数据,借助方差分析的思想构造一个线性判别函数 系数: 确定的原则是使得总体之间区别最大,而使每个总体内部的离差最小。将新样品的p 个指标值代入线性判别函数式中求出 值,然后根据判别一定的规则,就可以判别新的样品属于哪个总体。 5、简述多元统计分析中协差阵检验的步骤 第一,提出待检验的假设 和H1; 第二,给出检验的统计量及其服从的分布; 第三,给定检验水平,查统计量的分布表,确定相应的临界值,从而得到否定域; 第四,根据样本观测值计算出统计量的值,看是否落入否定域中,以便对待判假设做出决策(拒绝或接受)。 协差阵的检验 检验0=ΣΣ 0p H =ΣI : /2 /21exp 2np n e tr n λ???? =-?? ? ???? S S 00p H =≠ΣΣI : /2 /2**1exp 2np n e tr n λ???? =-?? ? ???? S S

景观园林植物的空间分类

景观园林植物的空间分类 园林植物的分类空间 在园林的构成要素中,建筑、山石、水体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然而,缺少了植物,园林就不可能从宏观上作整体性的空间配置。利用植物的各种天然特征,如色彩、形姿、大小、质地、季相变化等,本身就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的自然空间,再根据园林中各种功能的需要,与小品、山石、地形等的结合,更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变的植物空间类型。这里,就从形式和功能两个角度出发并结合实例对园林植物构成的空间作具体分类。 从形式上分: (1 )开敞空间 园林植物形成的开敞空间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的视线高于四周景物的植物空间,一般用低矮的灌木、地被植物、草本花卉、草坪可以形成开敞空间。在较大面积的开阔草坪上,除了低矮的植物以外,有几株高大乔木点植其中,并不阻碍人们的视线,也称得上开敞空间,但是,在庭园中,由于尺度较小,视距较短,四周的围墙和建筑高于视线,即使是疏林草地的配置形式也不能形成有效的开敞空间。开敞空间在开放式绿地、城市公园等园林类型中非常多见,像草坪、开阔水面等,视线通透,视野辽阔,容易让人心胸开阔,心情舒畅,产生轻松自由的满足感。 (2) 半开敞空间 半开敞空间就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四周围不全开敞,而是有部分视角用植物阻挡了人的视线。根据功能和设计需要,开敞的区域有大有小。从一个开敞空间到封闭空间的过渡就是半开敞空间。它也可以借助地形、山石、小品等园林要素与植物配置共同完成。半开敞空间的封闭面能够抑制人们的视线,从而引导空间的方

向,达到“障景”的效果。比如从公园的入口进入另一个区域,设计者常会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在开敞的入口某一朝向用植物小品来阻挡人们的视线,使人们一眼难以穷尽,待人们绕过障景物,进入另一个区域就会豁然开朗,心情愉悦。 (3) 覆盖空间 覆盖空间通常位于树冠下与地面之间,通过植物树干的分枝点高低,浓密的树冠来形成空间感。高大的常绿乔木是形成覆盖空间的良好材料,此类植物不仅分枝点较高,树冠庞大,而且具有很好的遮荫效果,树干占据的空间较小,所以无论是一棵几丛还是一群成片,都能够为人们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和遮荫休息的区域,此外,攀援植物利用花架、拱门、木廊等攀附在其上生长,也能够构成有效的覆盖空间。 (4)封闭空间 封闭空间是指人处于的区域范围内,四周围用植物材料封闭,这时人的视距缩短,视线受到制约,近景的感染力加强,景物历历在目容易产生亲切感和宁静感。小庭园的植物配置宜采用这种较封闭的空间造景手法,而在一般的绿地中,这样小尺度的空间私密性较强,适宜于年轻人私语或者人们独处和安静休憩。 (5)垂直空间 用植物封闭垂直面,开敞顶平面,就形成了垂直空间,分枝点较低、树冠紧凑的中小乔木形成的树列、修剪整齐的高树篱都可以构成垂直空间。由于垂直空间两侧几乎完全封闭,视线的上部和前方较开敞,极易产生“夹景”效果,来突出轴线顶端的景观,狭长的垂直空间可以引导游人的行走路线,对空间端部的景物也起到了障丑显美、加深空间感的作用。纪念性园林中,园路两边常栽植松柏类植物,人在垂直的空间中走向目的地瞻仰纪念碑,就会产生庄严、肃穆的崇敬感。 (6)天时空间

园林植物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应用》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垂直绿化: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 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包括立交桥、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顶、门庭、 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枯树及各种假山与建筑设施上的绿化。 2.花境: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设计的一种花卉应用形 式。 3.先锋植物:决定裸地最初形成的群落类型,能够改善土地质量,影响后入侵者的定居与生长发育。 4.连续韵律:重复出现相同的图案、相等距离。 5.风景园林植物造景:应用乔、灌、草、竹、藤及地被植物与其他风景园林要素有机结合,来创造既符合 生物学特性,又能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同时又具美学价值的景观。 6.乡土植物: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已经非常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生长良 好的一类植物。 7.孤赏石:又称特置石、立峰,大多由单块山石布置成独立性的石景,常在环境中作局部主题。 8.攀援植物: 指自身不能直立生长,需要依附它物或匍匐地面生长的木本或草本植物。 9.景观栽植:从道路环境的美学观点出发,从树种、树形、种植方式等方面来研究绿化与道路、建筑协调 的整体艺术效果,使绿地成为道路环境中有机组成的一部分。 10.沉水植物:植株体完全浸没在水中,例如金鱼藻、苦草等。 11.生物入侵: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 象。 12. 二板三带式:在分隔单向行驶的2条车行道中间绿化,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构成二板三带式绿带。 13. 城市广场:一般是指由建筑、道路和绿化地带等围合或限定形成的开敞的公共活动空间,是人们日常 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 14.花相:将花或花序着生在树冠上的整体表现形貌。 15.指示植物:对环境中一个因素或几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具有指示作用的植物或植物群落被称为指示植物。 二、单项选择 1-5 DBBCC 6-10 ACADB 11-15 DACBA 16-20 AABCB 21-25 ABDBC 26-30 BDCAB 1.“本与自然,高于自然”是我国古典园林重要的造园思想,(D )

三峡大老岭地区森林植被的空间格局分析及其地形解释_沈泽昊

三峡大老岭地区森林植被的空间格局分析及其地形解释 沈泽昊1  张新时 2 (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系,北京100871;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 摘要: 为探讨地形对景观尺度植被格局的影响,在对三峡大老岭山地森林的大量群落学调查基础上,采用7个指标刻画群落生境的地形特征;利用去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 )排序方法分析不同群落类型的地形分布格局;并定量分离地形、空间及其交互作用等因素对植被格局总体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3方面的贡献分别是9.50%、5.94%和6.81%,地形对植被格局的控制作用显著;但仍有77.75%的变异未得到解释。关键词: 三峡大老岭;植被空间格局;地形解释;DCCA 排序 中图分类号:Q948.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77-7496(2000)10-1089-07 The Spatial Pattern and Topograph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Forest Vegetation at Dalaoling Region in the Three Gorges SHE N Ze _Hao 1,ZHANG Xin _Shi 2 (1.De partment of Ur ban and Envir onmental Sc ienc es ,Peking Uni ver sity ,Beij ing 1000871,China ; 2.Ins titute of Botany ,The C hinese Academia of Scie nces ,Beijing 100093,China ) A bstract : The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opography on the pattern of vegetation on landscape scal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forest communities at Dalaoling Mountain in the Three Gorges ,7indexes were used to figure out the top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abitats .The topographical pat -tern of different communities were analyzed with detrende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DCC A )ordina -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topographical factors ,spatial factors and their interaction on the total variance of vegetative pattern were quantitatively partitioned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3aspects is 9.50%,5.94%and 6.81%,r espectively .Topography sho ws dominant controlling effect on the vegetative pattern at Dalaoling .But 77.75%of the variance were not interpreted yet .Key words : Dalaoling in the Three Gorges ;spatial pattern of vegetation ;topographic interpretation ;canoni -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ordination 在水平或垂直的植被地带或生物群区尺度上,区域气候的基本状况,包括各要素的平均值和概率分布,是决定植物种、生活型或植被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 [1] 。而在景观以下尺度,非地带性因子主导着 植被与环境的异质性格局。尤其在山区,由于地形控制了太阳辐射和降水的空间再分配,因此它往往是局部生境温、湿度的良好指示[2];并影响土壤的发育过程及其强度,进而直接影响不同地形部位地貌的差异及其对群落的物种构成、结构和动态的作用[3]。目前,在有关景观和群落尺度植被格局的研究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已经引起关注,并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地形单元进行分类和赋值,研究其对植物和植被格局的影响[4-7]。 三峡地区地处中亚热带北缘,植被和气候处于过渡状态;中山峡谷地貌的海拔梯度在植被水平地带性基础上添加了垂直地带性,再加上复杂的小地形变化,极大地扩展了这一地区的生态空间,使得景观尺度上的植被_环境关系呈现了复杂多变的面貌。这些物种和群落构成怎样的空间格局?与地形因子有怎样关系?存在何种具有明确生态意义的地形梯度?这些问题尚未得到深入的研究,它们也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1 研究区域环境概况 见文献[8]。 收稿日期:1999-04-27 接受日期:1999-12-28 基金项目:三峡工程环保补偿科研类项目(三环科1_03_02_03_0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L P9509)。Foundation items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for Environmental Compensation (No .1_03_02_03_02);the Fund of the Laboratory of Quantitative Vegetation Ecology ,Ins titute of Botan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P9509). 植 物 学 报 2000,42(10):1089-1095 Acta Botanica Sinica

园林植物空间调查和分析

园林植物空间调查和分析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园林植物空间调查和分析以杭州太子湾公园为例 吴仁武包志毅WU Ren-wu BAO Zhi-yi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1530<2018)02-0102-08 收稿日期:2018-10-02 修回日期:2018-12-13 摘要:植物空间营造是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选择杭州太子湾公园4个植物空间作为案例,通过实地调查、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比较其共性和个性,探索植物空间营造的一般性规律,并总结植物空间的数量特征,得出杭州地区公园绿地植物空间营造的一般规律,为营造高质量植物空间提供了基本依据。关键词:风景园林;绿地空间;研究;种植设计;园林植物

1 引言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因素,在公园绿地中所占的数量最多,面积最大,是改善和保护环境的主体,也是对游人影响最大的造园要素之一,它与园林中其他要素如地形、水体、建筑等构成形态各异的园林空间。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经过艺术布局组成各种适应园林功能要求的空间环境,称为园林植物空间[1]。本研究结合空间、植物群落理论与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手法,深入调查、分析成功案例中植物要素的关系,以期对今后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起指导和借鉴作用。 2 调查地简况杭州太子湾公园<图01)是20世纪80-90年代西湖景区新建公园之一,它遵循在传承西湖风景园林艺术的同时有所发展的原则,延续花港观鱼公园所开创的中西合璧、以“中”为主的艺术风格基础上,展示自己的特色[2]。公园位于苏堤春晓、花港观鱼南部,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西部,置身密林,背山面湖,总体规划面积共80.03hm2,因与庄文、景献两太子有关,故名太子湾[3]。历经20多年的时间考验,公园内已形成特色鲜明、结构稳定、变化丰富的植物空间。其植物空间类型主要包括半开放型和覆盖型两种,开放型、完全封闭型和垂直型等植物空间不多[4]。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参考园林专业人士、游人、摄影爱好者等的喜好,选取公园内望山坪、逍遥坡、琵琶洲和珠帘壁东侧4个典型植物空间作为案例进行实测与分析。借鉴生态学植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方法,总结植物空间数量特征,探讨植物空间与群落结构的关系。盖度是植物群落学上一重要指标,是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应用报告(DOC)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 课程报告 班级专业:_ 市调0901 _ 学号: 2009***** __ 姓名:__ CYQ 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 2010年10月7日

我国部分城市主要经济指标统计 ——官方与民间数据差异分析 一、引言 经济指标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名称及其数值。本题主要经济指标包括人均GDP 1x (元)、人均工业产值2x (元)、客运总量3x (万人)、货运总量4x (万吨)、5x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x (亿元)、在岗职工占总人口的比例7x (%)、在岗职工人均工资额8x (元)、城乡居民年底储蓄余额9x (亿元)。所以我们借助这一指标体系对我国部分城市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分析。 二、数据分析 过程 1. 在SPSS 窗口中选择Analyze→Classify→Hierachical Cluster ,调出系统聚类分析主界面,并将变量X 1~X 5移入Variables 框中。在Cluster 栏中选择Cases 单选按钮,即对样品进行聚类(若选择Variables ,则对变量进行聚类)。在Display 栏中选择Statistics 和Plots 复选框,这样在结果输出窗口中可以同时得到聚类结果统计量和统计图。

2. 点击Statistics按钮,设置在结果输出窗口中给出的聚类分析统计 量。这里我们选择系统默认值,点击Continue按钮,返回主界面。 3. 点击Plots按钮,设置结果输出窗口中给出的聚类分析统计图。选 中Dendrogram复选框和Icicle栏中的None单选按钮,即只给出聚类树形图,而不给出冰柱图。单击Continue按钮,返回主界面。 4. 点击Method按钮,设置系统聚类的方法选项。这里我们仍然均沿 用系统默认选项。单击Continue按钮,返回主界面。 5. 点击Save按钮,指定保存在数据文件中的用于表明聚类结果的新 变量。None表示不保存任何新变量;Single solution表示生成一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课后答案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课后答案 第五章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有何区别 答:即根据一定的判别准则,判定一个样本归属于哪一类。具体而言,设有n 个样本,对每个样本测得p 项指标(变量)的数据,已知每个样本属于k 个类别(或总体)中的某一类,通过找出一个最优的划分,使得不同类别的样本尽可能地区别开,并判别该样本属于哪个总体。聚类分析是分析如何对样品(或变量)进行量化分类的问题。在聚类之前,我们并不知道总体,而是通过一次次的聚类,使相近的样品(或变量)聚合形成总体。通俗来讲,判别分析是在已知有多少类及是什么类的情况下进行分类,而聚类分析是在不知道类的情况下进行分类。 试述系统聚类的基本思想。 答:系统聚类的基本思想是:距离相近的样品(或变量)先聚成类,距离相远的后聚成类,过程一直进行下去,每个样品(或变量)总能聚到合适的类中。 对样品和变量进行聚类分析时, 所构造的统计量分别是什么简要说明为什么这样构造 答: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时,用距离来测定样品之间的相似程度。因为我们把n 个样本看作p 维空间的n 个点。点之间的距离即可代表样品间的相似度。常用的距离为 (一)闵可夫斯基距离:1/1 ()() p q q ij ik jk k d q X X ==-∑ q 取不同值,分为 (1)绝对距离(1q =) 1 (1)p ij ik jk k d X X ==-∑ (2)欧氏距离(2q =) 21/2 1 (2)() p ij ik jk k d X X ==-∑ (3)切比雪夫距离(q =∞)

1()max ij ik jk k p d X X ≤≤∞=- (二)马氏距离 (三)兰氏距离 对变量的相似性,我们更多地要了解变量的变化趋势或变化方向,因此用相关性进行衡量。 将变量看作p 维空间的向量,一般用 (一)夹角余弦 (二)相关系数 在进行系统聚类时,不同类间距离计算方法有何区别选择距离公式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 设d ij 表示样品X i 与X j 之间距离,用D ij 表示类G i 与G j 之间的距离。 (1). 最短距离法 ,min i k j r kr ij X G X G D d ∈∈= min{,}kp kq D D = (2)最长距离法 ,max i p j q pq ij X G X G D d ∈∈= 21 ()()()ij i j i j d M -'=--X X ΣX X 11()p ik jk ij k ik jk X X d L p X X =-=+∑ cos p ik jk ij X X θ= ∑ ()() p ik i jk j ij X X X X r --= ∑ ij G X G X ij d D j j i i ∈∈= ,min

太子湾公园植物配置及其空间分析

太子湾公园植物配置及其空间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03T12:43:14.200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22期作者:洪学聪 [导读] 植物文化是城市园林精神内涵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洪学聪 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1 植物文化是城市园林精神内涵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城市植物景观的数量与质量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植物是景观中重要的造景元素之一,通过景观设计将不同植物合理配置,达到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将直接影响环境质量和艺术水平。本文特以杭州太子湾公园为例浅析其植物配置及空间分析。 太子湾公园位于杭州西湖西南角,据宋史载,近傍曾埋葬着庄文,景献两太子,故名太子湾。占地约80公顷,始建于1988年,原为西湖疏浚淤泥的堆积场。建园时,因山就势,巧妙地挖池筑坡,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地形。并以大弯大曲、大起大伏、空阔疏远、简洁明快的独特空间设计自成面目,在美学上追求一种浪漫气息,创造一方自由空间。园中以西湖引水工程的一条明渠作为主线,积水成潭,截流成瀑,环水成洲,跨水筑桥,形成了诸如琵琶洲、翡翠园、逍遥坡、玉鹭池、颐乐苑、太极坪等空间开合收放相宜,清新可人的景点。作为公园设计和造园的范例,1995年荣获国家建设部优秀设计一等奖。太子湾公园是以植物造景为特色的、蕴涵山情野趣和田园风韵的自然山水园。 1、太子湾公园植物配置现状分析 太子湾公园是一个以植物造景为主,蕴涵山情野趣和田园风韵的自然山水园。公园景观营造突出当地植物特色,应用丰富多样的植物,合理搭配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植物配置力求单纯简洁,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模拟自然植物群落。同时采用多样的植物配置方式,形成不同尺度和风格的植物景观空间。选用具有明显季相变化的植物材料,重视色叶及地被植物的应用,充分展现植物景观随自然环境变化所呈现的不同效果。 公园植物景观营造充分结合当地特色,植物应用丰富多样化。经调查,目前太子湾公园中有观赏植物约有150多种,公园中应用较多的植物为木兰科、禾本科、蔷薇科、槭树科、榆科、木犀科、天南星科、菊科、壳斗科等,优势植物有乐昌含笑、香樟、枫杨、无患子、朴树、水杉、白玉兰、二乔玉兰、樱花等。植物配植方式城市公园中应用的园林植物以优美的形态、绚丽的色彩、沁人的芳香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 杭州太子湾公园中的植物配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1 孤植树 孤植树作为园林构图主景,应布置在突出位置。选取树形优美、色彩鲜明、体形高大、寿命长,有观赏价值的单株树种,应用于开阔的草坪、河边、湖畔、辽阔的远景山岗,并成为所在空间的主景和焦点。太子湾公园中植于溪边的合欢高大挺拔、姿态饱满,入夏时绿阴清幽,满树开着粉红色绒花,成为众人的焦点。 1.2 树丛 由几株或十几株同种或异种植物按形式美的构图规律组合,成丛地栽植,表现出树木的群体美和衬托单株树的个体美的丛状组合形式,称为树丛景观。太子湾公园开阔的逍遥坡上,无患子以曲线方式丛植,沿着蜿蜒小路连成整体,夏天其深色的树干展开稠密的绿阴,秋天叶色金黄,果实累累,简单的植物配植表现出统一而壮观的景致。 1.3 树群 由几十株或更多树木组合种植,以展示树木群体美的形式,称为树群景观。太子湾公园中树种的确定,以及人工群落中植物种类,层次结构都是遵循和模拟了自然群落的规律,开发利用了乡士的植物资源。根据基岩及土壤类型不同确定了风景林的植物种类及结构,如金缕梅科的枫香古树,树体高大,挺拔,秋叶迷人;香樟右树,树态饱满,浓荫蔽日;银杏方树高耸雄伟,春叶嫩绿,秋叶鲜黄。位于公园次入口处由水杉、鹅掌楸、桂花、鸡爪槭、红枫、黄菖蒲组成的自然式植物群落,层次分明,林缘线曲折迂回、起伏错落,立体感强。逍遥坡片植的樱花是太子湾公园的一个亮点。 1.4 花境 花境是以树丛、绿篱、矮墙、建筑做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花境有固定植床,植床内以多年生宿根、球根花卉为主,配以1~2年生草花,采取自然斑块混交或单一的方式,采用自然曲线或直线构图,充分体现花卉组合的群落美。太子湾公园主人口处的花境色彩艳丽,不但引人注目,而且扩大了空间感,材料以郁金香为主,配以矮牵牛、散尾葵、花毛茛、一串红深绿色高大乔木和鲜艳的花卉在色彩上形成对比,营造出热烈、欢快的主题氛围。在逍遥坡草坪上,用各种色彩的郁金香布置成优美华丽的大型图案,给游客强烈的视觉震撼。 2、植物配置景观特色 太子湾公园以植物景观取胜,园林建筑、假山叠石等人为要素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园林建设顺应自然规律,总体上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制宜、因景制宜的原则,力求符合功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配置上的艺术性、风格上的地方性等要求。 2.1 模拟自然的植物群落 植物配置是应用乔、灌、藤及草本植物为素材来创作景观的,应该从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及其表现的形象中汲取创作灵感,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太子湾公园植物配置时主要树种的确定,以及人工群落中的植物种类、层次结构都积极模拟自然群落,力求达到“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境界。公园内的植物景观整体性强,多数植物群落以层次简洁而取胜。早春时,整齐而有序的水杉林下盛开着一片悠悠的蓝紫花海。 2.2 营造多变的空间环境 太子湾公园植物配置疏密结合,配置时多从景观的整体效果着眼,着重群体美和林冠线的节奏变化。如以体型巨大、树姿优美、树冠浓密的乐昌含笑作为全园的基调树种之一,突出公园柔和饱满的风格,用水杉作为背景树,丰富林冠线的变化。公园内利用地形及乔、灌、草的不同组合来形成虚实、疏密、高低、繁简、曲折的林缘线和立体轮廓线。利用公园的开放型大草坪望山坪,结合疏中有密、凹凸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论文

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水平 及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摘要:东北三省在我国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这个资源丰富、地理位置占有绝对优势的地区来讲,这是一个可悲的现象。东北三省有着太多的共同点,但又有着各自的特点,这对于东北三省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及进行经济合作都是非常有利的。作为东北土生土长的孩子,很希望能为家乡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本文通过对部分经济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判断出造成东北三省经济差距的潜在因素及三省各自的优势,并给出东北三省发挥各自优势以及共同合作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比较,东北三省,因子分析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我国各个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也都随着国力的增强而提高。但是,各个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并不是同步的,导致省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且差距有日趋扩大的趋势。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世界经济、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全世界而言,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就我国,则表现为东西部差距。这种不平衡发展会影响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到整个现代化的进程。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各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明确各省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位置,分析各省域的优势与劣势,对于各省域制定其最优发展策略以及对国家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都有重大的意义。 在各地区的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东北三省经济日益相对落后,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跃上新台阶、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瓶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东北三省经济曾有过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与辉煌。直到1978 年,东北三省的人均GDP 仅次于京、津、沪3 大直辖市,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从上个世纪90 年代开始,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了。由于中国改革开放首先从东南沿海地区起步,各种优惠政策首先在那里实施,外国资本及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法最先从那里引入,因而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尤其是自1992 年春天起,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的鼓舞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更是明显地移向东南沿海地区,资本、技术和人才一并“东南飞”。而此时,东北三省几乎被冷落、被担负大量沉重包袱的国企所拖累、被落后且严重失衡的产业结构所困扰,发展步伐日益趋缓。可以肯定地讲,东北三省经济若不振兴,中国的工业化与现代化必然大受影响,甚至难以实现。因此,振兴东北三省经济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人,虽然对家乡充满了无限的热爱,但也深知家乡的经济水平处在全国相对落后的位置。而黑龙江作为全国位置最东北的一个省,作为东北三省这个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东北的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通过对本文的创作,对东北三省的经济进行综合的比较和分析,得到三个省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为其各自的发展和东北三省彼此间的合作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为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构景手法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构景手法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构景手法 1、简洁 简洁是表现美的条件之一,简洁的线形、形状总是比复杂的更具有吸引力。在植物景观空间中创造简洁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重复。 重复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来体现。具有相同的形态或 质感或色彩的不同植物可以通过这一特征的重复统一整个植物空间,既单纯同时又不乏变化。植物形态的重复将带给观赏者视觉上的舒适、宁静感,并形成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一个空间中可以有各种特 征完全一致的植物的重复,一般在形成覆盖式植物空间和竖向植物 空间中运用较多,这种景观十分单纯,没有变化,过长会令人感到 单调。另外,在设计中更多可以采取植物组群重复的手法,或者使 每一组植物组群的1/3与相邻的组相同,这种重复表现出了一定的 变化。或确定重复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质感等特征至少有一 种是具有变化的,这样使得组群、空间之间都有了联系,形成了统一。 2、多样 过于单纯的构图会令观赏者感到平淡单调,利用多样性则可以控制过多的.重复,引发人们的兴趣。植物景观空间形式的多样性同样 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的变化来体现。但应注意,多样 性的体现并不是将所有无关紧要的东西进行排列组合,过多的变化 只会导致混乱,而应在具有一种控制性的贯穿整个构图的植物种类 之后进行变化。这种作为构图基础的植物称为基调植物,用于调整 构图的植物称为重点植物,实际上无论植物空间中哪种视觉要素发 生了变化,多样性都产生了。 3、强调

在植物景观空间中,强调打破了植物材料的秩序和模式,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以控制空间构图。植物景观中强调作用通常由主景植 物来实现。主景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其形态、色彩或质感在该植物群 体中是否足够突出。对于形态来说,在一个群体中若有一种植物具 有对比形态或具有显著的形态特征,将会在群落中凸显出来。质感 亦是如此,如果在植物景观中的控制性植物模式的质感为细质,则 利用粗质或中性质感的植物即可创造强调效果,反之亦然。同样, 利用色彩冲突很容易在植物秩序中获得突出的色彩变化从而牢牢吸 引游人的视线。在植物空间构图中,植物间距的差异亦可形成强调。植物按一定间距种植形成秩序,直到间距发生变化,这时变化的植 物将很容易被看到,而形成强调。另外,利用线形植物引导视线, 视线的终点亦可形成一个焦点。 4、均衡 在植物景观构图中,首先要确定均衡中心。作为均衡中心的植物景观在形态、色彩、质感上应该是强有力的,中心的明确标定可以 避免构图的散漫和混乱。均衡也体现在景深方面。必须保持视线中 前景、中景和背景植物的均衡。如果缺少了前景或背景,空间就没 有了层次,画面的均衡就无从谈起。另外,前景与背景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处理应相对平淡一些,从而突出中景植物,形成均衡感。 5、比例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比例适度是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人们总是习惯于在所看到的物体上寻找与自己有关的形象联系来加以比较。合 宜的尺度,使人亲切,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对于比例的研究自古 就有,其中比较典型的美的比例包括黄金比、平方根矩形,它对于 形成形式优美的构图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植物景观平面、立面的 比例研究中,发现其中也蕴涵着典型的比例关系。因此在植物空间 设计中要注重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群落之间的比例关系,使植物空 间景观尺度得体合宜。

区域植被空间格局分布演变与

区域植被空间格局分布与成因分析 (以石河子玛纳斯县和乌鲁木齐昌吉为主)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章锋 1.1植被群落的演变 根据参考历史文献资料和图片资料的基础上可以认为玛纳斯河流域的植被类群:1、在未开垦以前冲积平原上灰漠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是琵琶柴群落和梭梭群落2、山前带灰漠土(成土母质为黄土)的原生植被为博乐塔绢蒿---盐生草群落3、潮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是琵琶柴群落、芨芨草群落和芦苇群落,依据地形部位确定其具体的群落类型4、、草甸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为芨芨草5、群落风沙土农田原生植被是梭梭群落6、沼泽土农田原生植被是芦苇沼泽7、盐土农田的原生植被是盐生灌木群落8、绿洲边缘沙漠的原生植被为梭梭群落和白梭梭群落。 在荒漠地区,气候变化具有相对一致性,土壤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荒漠植被景观具有较大的异质性,由于大规模的开垦,荒漠地区植被景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原生植被遭到破坏,但是土壤状况相对于开垦前几乎没有发生改变,可以利用未开垦地方保存下来的残遗植被,分析土壤和植被之间的指示关系并利用这种关系复原开垦前的原生植被。 首先,土壤类型和格局在近50年以来变化较小,在玛纳斯地区广泛分布的是灰漠土,这说明在开垦前研究区植被主要是荒漠植被,其他的沼泽土和草甸土也能反映原生植被,潮土作为一种人工土壤,是由沼泽土、草甸土以及灰漠土发育而成的;其次,研究区土壤类型的边界比较明确E,成土母质由黄土、风成土和冲积物质组成;最后,研究区的植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都十分简单,据优势种可以很好地确定其植被类型。 1.2植被格局变化原因 玛纳斯绿洲在时空分布变化上表现为:1、20世纪50年代以前,湖岸、河谷平原、冲积平原、冲积扇型天然绿洲广布,主要有湖泊、草地、胡杨林、河谷林等类型;(2)50年代以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在石河子垦区进行“屯垦戍边”,致使区内耕地、园地、城镇居民点、水库等人工绿洲的面积扩大,草地、林地、湖泊、河流等天然绿洲面积缩小;(3)在水、土资源开发中,利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平沙地,草灌丛沙堆、沙丘间洼地发展耕地、果园,在冲洪积扇上部戈壁沙滩上建设城镇、工矿,修筑安集海、蘑菇湖、大海子等平原水库引起库周地下水位升高,致使荒漠草地沼泽草地演替,从而使荒漠变为绿洲;(4)平原水库坝后和西岸大渠沿线的耕地,因地下水位上升发生沼泽盐渍化,而弃耕沦为

现代园林植物空间的类型

现代园林植物空间的类型 植物空间以时间维度为导向,由基面、垂直分隔面和覆盖面三个构成面通过多样的变化方式组合,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空间类型。 1、开敞植物空间 园林植物形成的开敞空间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的视线高于四周景物的植物空间,这种空间没有覆盖面的限制,其空间的大小形态只是由基面和限定该空间的竖向分隔面决定,但在该空间内,竖向分隔面仅用低矮灌木和地被植物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人们身处其中,视线通透,视野辽阔,心胸开阔,心情舒畅,容易产生轻松自由的满足感。在现代景观设计中,除了运用草坪和花卉外,应推广使用生命力强、易于养护管理的地被植物来营造此类空间。 2、半开敞植物空间 半开敞植物空间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四周围不全开敞,有部分视角用植物阻挡了人的视线,方向性强,指向开敞面,是开敞空间向封闭空间的过渡,是园林中出现最多的一种空间类型。它也可以借助地形、山石、小品等园林要素与植物配置共同完成。半开敞空间的封闭面能够抑制人们的视线,从而引导空间的方向,达到"障景"的效果。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其封闭面可采用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三层配置方式,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 3、覆盖植物空间 覆盖植物空间通常位于树冠下与地面之间,通过植物树干的分枝点高

低,浓密的树冠来形成空间感。高大的乔木是形成覆盖空间的良好材料,此类植物分枝点较高,树冠庞大,具有很好的遮荫效果,无论是一棵几丛还是一群成片,都能够为人们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和遮荫休息的区域,这类植物空间的营造也是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任务。此外,攀援植物利用花架、拱门、木廊等攀附在其上生长,也能够构成有效的覆盖空间。 4、纵深植物空间 狭长空间的两侧被景物所挡,形成纵深空间,它具有方向感,将人的视线引向空间的端点。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由植物材料营造的纵深空间在园林中很常见,如两旁植有密林的河流、峡谷等形成的空间。道路两侧栽种行道树亦能形成纵深空间。此类空间的营造宜采用枝叶茂密的高大乔木,增强纵深感,同时也能取得更大的绿量,提高生态效益。 5、垂直植物空间 用植物封闭垂直面,开敞顶平面,中间空旷,形成了一个方向垂直、向上敞开的垂直植物空间。分枝点较低、树冠紧凑的中小乔木形成的树列、修剪整齐的高树篱,都可以构成垂直空间。这类空间只有上面是敞开的,使人翘首仰望,将视线导向空中,能给人以强烈的封闭感和隔离感,纪念性园林中常出现这种空间。 6、完全封闭植物空间 垂直向上类植物枝干能够构成紧密的竖向的空间边界,当此类植物和低矮的水平展开型植物配植时,人的视线被封锁严密,围合感更加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