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数学教学论的主要内容

数学教学论的主要内容

数学教学论的主要内容
数学教学论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论的主要内容

1、数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2、数学教学原则

3、数学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手段等

4、数学教学方法

5、教学效果的检测与评价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

1、数学知识的特点

2、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因素

3、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认知、情感发展阶段的特点

三、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

1、经验与抽象概括的能力

2、概念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3、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

4、感性材料和知识经验

5、变式

四、问题与习题的区别

问题适合于学习探究的技巧,适合于数学事实的原始发现。因此,其内容是非常规的,既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模仿,有范例可参考,表述形式多半是给出一种情景,一种实际需求,其模式的形式多种多样,答案不唯一,条件可有多余的。从教育的功能看,它主要用来培养创造性能力,树立数学观念。

习题适合于学生学习数学事实,训练数学技能和技巧。其内容通常是一些常规算法或方法的运用,或简单的组合。在题型的模式上,比较规范化、纯数学化、多半形如“已知”、“求证”的固有模式。在教育功能上,它主要用于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训练技能、技巧

七、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数学教学要充分揭示数学思维的过程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3、加强数学直觉思维训练

4、加强发散思维训练

数学学习的特殊过程:指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

1、数学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认识,是人们对世界的侧面的经验概括

2、数学技能是通过训练而形成的一种动作或心智的活动方式

3、数学问题解决实在具备了一定数学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技能的基础上,综合的运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活动

六、基本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讲解与练习时间配合不协调

有的教师重讲解,轻练习,有的教师轻讲解,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听得懂,但不会做,会做不知其意

(策略:a.正确处理讲解与练习的辩证关系

(1)要处理好它们的顺序问题

(2)不应有一个技能训练与讲解的固定时间比例

b..注意动作技能中的书面表达

c..应注意及时反馈学生练习的结果

d..严格控制训练次数,避免无效率的重复练习,应做到循序渐进,有梯度的变式训练,还应注意科学性

2、重视综合训练,轻视分解训练

一些教师把技能训练的基调定位在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身上,结果练习过于综合,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不利于数学技能训练的整体提高,有时可将问题得出的“综合一些”,对问题进行逐步分解暗示,从而达到训练学生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技能训练的分解,应视学生的情况,灵活处理

八、新授课教学设计过程中考虑的因素

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应该采用发现式教学模式,即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再发现的学习过程1、情景设计

创设整节课的情景设计,即所谓的课堂引入

对课堂中的关键概念、重要结论乃至例题,也要注意情景的设计

2、好奇心的维持

1)在创设情景后的教学过程设计应该有层次感,一环紧扣一环,保持学生的求职欲望,不能虎头蛇尾,把学生的胃口开始吊得好高,然后却没有解决,让学生失望

2)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具有不断吸引学生兴趣的内容,不断地让学生有收获感和满足感,直至问题解决,在问题解决后,教师还要考虑后续内容的需要,继续设置情景,让学生课后考虑和自主探究相关的继续学习内容

3、知识的巩固

1)要注意在学生探究某一知识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让学生注意观察公式、公理、定理、法则等的特点,进行有意义的记忆,减少记忆负担

2)要注意将所学知识梳理后形成一个框架的教学设计过程,使学生建立一个知识网络,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

3)要注意对知识进行必要的应用设计,使学生在应用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4、能力的培养

1)要设置情景让学生从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当学生有意注意时,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学生观察出某些现象后,教师就要让学生注意理性分析,即帮助学生采取适当的探究手段

5、数学文化的渗透

教学过程的设计除了考虑教学任务的完成,还要考虑作为为一门学科的文化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注意渗透数学应用,数学意识,数学哲学,数学史,数学游戏,数学审美等内容的设计

数学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学生依据数学大纲,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逐步地展示各种能力,尤其是数学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心理品质

机械学习:即死记硬背式的学习。它是指学生仅能记住某些数学符号或语言文字符号的组合以及某些词句,而不理解他们所表示的内涵

有意义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所学教学知识的结论,而且能够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掌握它们与有关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是中学教育工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数学教学需要,综合参照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认真研究学生和数学学科特点,对某个具体数学教学内容预先制定教学过程的一种显性化设想

数学思维:是以认识数学对象为任务,以数和形为思维对象,以数学语言和符号为思维载体,并以认识和发现数学规律(本质属性)为目的的一种思维

数学方法:是为实现既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手段和办法的总称。数学方法是教师创造性地指导学生通过探索,促使学生身心发展的,师生共同参与,双边互动的活动方法

数学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目的,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用来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它是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基础知识教学的基本途径:讲授,活动,交流

教学技能可分为:动作技能,心智技能

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特点:综合性、实践性、科学性、教育性

数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形式化、策略性、符号化

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一是掌握双基和培养创新能力,二是培养数学能力,三是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数学学习的三个阶段:输入阶段、相互作用阶段、操作运用阶段

数学学习的特殊过程: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和数学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

心理学讲概念的应用分为两个层次:知觉水平上的应用和思维水平上的应用

数学命题的三种形式:下位学习、上位学习、组合学习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价值:实用价值,科研价值,交流价值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原则:继承与创新原则,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原则,揭示思维过程的原则,最优化原则

数学思维的特点:概括性、整体性、相似性、问题性

数学思维的品质:数学思维的深刻性,数学思维的广阔性,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数学思维的敏捷性,数学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独创性

根据现行的课程标准,基本技能可归纳为:推理,运算,作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2002年制定 2004年修订) 课程编号: 英文名: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前置课:高等数学 后置课:计量经济学、抽样调查、试验设计、贝叶斯统计、非参数估计、统计分析软件、时间序列分析、统计预测与决策、多元统计分析、风险理论 学分:5学分 课时:85课时 修读对象:统计学专业学生 主讲教师:杨益民等 选定教材:盛骤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统计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一门数学课程,其理论及方法与数学其它分支、相互交叉、渗透,已经成为许多自然科学学科、社会与经济科学学科、管理学科重要的理论工具。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特别是随着统计应用软件的普及和完善,使其应用面几乎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本课程是统计专业学生打开统计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也是经济类各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由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部分组成。概率论部分侧重于理论探讨,介绍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建立一系列定理和公式,寻求解决统计和随机过程问题的方法。其中包括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等内容;数理统计部分则是以概率论作为理论基础,研究如何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推断。包括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统计、假设检验、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能够理解随机事件、样本空间与随机变量的基本概念,掌握概率的运算公式,常见的各种随机变量(如0-1分布、二项分布、泊松(Poisson)分布、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等)的表述、性质、数字特征及其应用,一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二维随机变量的和分布、顺序统计量的分布。理解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与相关系数的本质涵义,掌握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与相关系数的性质,熟练运用各种计算公式。了解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量的内容及应用,熟悉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推断的各种基本方法,能用所掌握的方法具体解决所遇到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方法: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抽象、概括,引出新的概念。由于本课程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科学,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学习起来会感到难度较大,授课时应突出重点,讲清难点。要使学生明白,本课程主要研究哪些方面的问题,从何角度、用何原理和方法进行研究的,是怎样研究的,得到哪些结论,如何用这些方法和结论处理今后遇到的社会经济问题。在教育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注意随时根据学生的理解状况调整教学进度。授课要体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为学生自学准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学。在教学中要体现计算机辅助

数学教学论考试提纲

一、分析“……”(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一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内容在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并分析确定其教学重点、难点。(18分)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教材内容在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6分 (2)确定教学重点、难点的依据。 6分 (3)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6分 二、分析确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课堂教学目标。(18分)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本节课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课堂教学目标及其依据。 6分 (2)本节课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课堂教学目标及其依据。 6分 (3)本节课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课堂教学目标及其依据。6分 三、对“……”(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一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引入部分的教学片断,并说明设计意图。(18分)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导入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语言清晰简练准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6分 (2)导入与新知识联系紧密,能自然引入课题,衔接恰当。 6分 (3)导入富有启发性,有利发展学生的能力。6分 四、结合“……”(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二人民教育出版社)说明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步骤。(18分)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概念的引入。 6分 (2)概念的明确。 6分 (3)概念的应用。 6分 五、结合“……”(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二人民教育出版社)说明数学定 理教学的一般步骤。(18分)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了解定理的由来。 4分 (2)明确定理的条件和结论。 4分 (3)定理证明的思路和方法。 5分 (4)定理的应用。 5分 六、对下列错误解法,分析错误原因并给出正确解法。(10分) 必修一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1.2.1函数的概念 1.3.2奇偶性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数学教学论资料

数学教学论 期末作业 学号:120414127 姓名:赵志鹏 班级:12级应用(1)班

函数概念发展的历史过程 1.1 早期函数概念——几何观念下的函数 十七世纪伽俐略(G.Galileo,意,1564-1642)在《两门新科学》一书中,几乎从头到尾包含着函数或称为变量的关系这一概念,用文字和比例的语言表达函数的关系。1673年前后笛卡尔(Descartes,法,1596-1650)在他的解析几何中,已经注意到了一个变量对于另一个变量的依赖关系,但由于当时尚未意识到需要提炼一般的函数概念,因此直到17世纪后期牛顿、莱布尼兹建立微积分的时候,数学家还没有明确函数的一般意义,绝大部分函数是被当作曲线来研究的。 1.2 十八世纪函数概念——代数观念下的函数 1718年约翰·贝努利(BernoulliJohann,瑞,1667-1748)才在莱布尼兹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对函数概念进行了明确定义:由任一变量和常数的任一形式所构成的量,贝努利把变量x 和常量按任何方式构成的量叫“x的函数”,表示为,其在函数概念中所说的任一形式,包括代数式子和超越式子。 18世纪中叶欧拉(L.Euler,瑞,1707-1783)就给出了非常形象的,一直沿用至今的函数符号。欧拉给出的定义是:一个变量的函数是由这个变量和一些数即常数以任何方式组成的解析表达式。他把约翰·贝努利给出的函数定义称为解析函数,并进一步把它区分为代数函数(只有自变量间的代数运算)和超越函数(三角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变量的无理数幂所表示的函数),还考虑了“随意函数”(表示任意画出曲线的函数),不难看出,欧拉给出的函数定义比约翰·贝努利的定义更普遍、更具有广泛意义。 1.3 十九世纪函数概念——对应关系下的函数 1822年傅里叶(Fourier,法,1768-1830)发现某些函数可用曲线表示,也可用一个式子表示,或用多个式子表示,从而结束了函数概念是否以唯一一个式子表示的争论,把对函数的认识又推进了一个新的层次。1823年柯西(Cauchy,法,1789-1857)从定义变量开始给出了函数的定义,同时指出,虽然无穷级数是规定函数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对函数来说不一定要有解析表达式,不过他仍然认为函数关系可以用多个解析式来表示,这是一个很大的局限,突破这一局限的是杰出数学家狄利克雷。 1837年狄利克雷(Dirichlet,德,1805-1859)认为怎样去建立x与y之间的关系无关紧要,他拓广了函数概念,指出:“对于在某区间上的每一个确定的x值,y都有一个或多个确定的值,那么y叫做x的函数。”狄利克雷的函数定义,出色地避免了以往函数定义中所有的关于依赖关系的描述,简明精确,以完全清晰的方式为所有数学家无条件地接受。至此,我们已可以说,函数概念、函数的本质定义已经形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经典函数定义。 等到康托尔(Cantor,德,1845-1918)创立的集合论在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之后,维布伦(Veblen,美,1880-1960)用“集合”和“对应”的概念给出了近代函数定义,通过集合概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必须注重儿童的日常经验,必须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在儿童充分活动的基础上,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的活动中去体验,去认识,去建构。因此,不能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单纯当作统计量的计算、统计图表的制作以及概念识记等活动来组织。 一、统计知识的教学 按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儿童学习统计知识,从数学活动看,主要应经历如下一些学习:对数据的统计活动有初步的体验;解读和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在活动中获得对一些简单的统计量(如平均数、众数、中数等)的意义理解;等等。 (一)注重儿童的生活经验 内容的组织与呈现要充分考虑到儿童已有的日常经验与他们的现实生活,使儿童在现实的和经验的活动中去获得初步的体验。例如,分类、排列和比较是统计的基础活动,但对初期接触数学学习的儿童来说,他们参与这类活动的对象不宜是些抽象的数据,而是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实物。因此,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应较多地考虑选择什么样的合适的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儿童投入到分类、排列和比较等这样的数学活动中去?一些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向儿童呈现一堆杂乱的物品,让他们去尝试进行分类,在分类活动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物品按一定的规则标准进行排列,并逐渐理解了按不同的规则标准就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为今后对数据整理与分析的学习打下基础。又如,在统计量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平均数",如何来组织这个内容帮助儿童理解它的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些比较好的方式是,向学生呈现诸如"小明身高是1.4米,他根本还会游泳。那么,他到一个平均水深1.2米的游泳池中,会不会有生命危险?""小强所在的班级平均身高是1.5米,而小明所在的班

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研究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也比较紧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到这一点。好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先决条件。态度决定一切。学习数学需要我们善于思考,需要我们多问为什么,要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学习数学还需要独立思考,只有通过独立思考学会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思维独立思考 数学教学的重心应该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也比较紧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到这一点。如果学生的知识出现断层,我们就应该帮助他们及时补上。数学是一门和现实生活比较接近的学科,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时刻注意到理论联系实际。学好数学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只有通过独立思考学会的知识才是学生自己的知识。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形成喜欢思考和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学生的独立完成能力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点。我们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到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不但可以缩短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提高讲课效率。充分的备课是我们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我们在备课时应该注意到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尽量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多引入一些有趣的情境缓解课堂紧张气氛。通过课

后作业我们可以很好地了解到学生的整体知识掌握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学好知识的重要方面,我们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以上是我认为学生学好数学应注意的环节,下面将展开来说。 好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先决条件。态度决定一切,老师们特别要注意到这一点。我们要让学生知道数学是一门娱乐性比较强的学科,数学和我们的生活很接近,不需要死记硬背,没有那么多需要写的文章。学好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难题。最主要的是数学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学。只要我们认真学习,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听老师的话,按时预习新知识,认真听老师讲课,及时复习,人人都可以成为小数学家。 学好数学需要一个善于思考的脑筋。学习数学需要我们多问为什么,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学习数学还需要独立思考,只有通过独立思考学会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很多学生把自己弄得很累。大家一样都在学习,但是有些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只知道学习而不会思考,这样学习的结果就是把自己弄得很累,但是也学不到真正的知识。很多学生不喜欢思考,遇到问题总是喜欢等老师的答案,有些孩子在做家庭作业的时候喜欢让家长陪着,没有家长陪着就不能写作业,遇到稍难的

2009年1月全国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2009年1月全国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观察力、记忆力属于() A.生理素质B.心理素质 C.文化科学素质D.思想道德素质 2.把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或要素联合成整体,从而进行整体认识的思维方法属于() A.归纳B.综合 C.推理D.演绎 3.一位学生在做一道四则混合式题时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这种思维方法是() A.综合B.分析 C.实验D.观察 4.创造力的核心是() A.再造性思维B.创造性思维 C.集中思维D.直觉思维 5.为了测定学生在学习结束后掌握知识、技能以及能力发展的程度的考评是()A.预示性考评B.总结性考评 C.诊断性考评D.形成性考评 6.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者是() A.杜威B.赫尔巴特 C.克伯屈D.卢梭 7.无线电广播开始最早的教育节目起始于() A.19世纪20年代B.20世纪2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8.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表现为() A.主体作用B.主导作用 C.平等作用D.评价作用 9.学生在学习了“分数”概念基础上,又学习“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这种概念同化的形式是() A.类属同化B.并列同化 C.总括同化D.上位同化 10.在20世纪50年代对智力活动的形成作了系统的研究,取得颇有影响成就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B.加涅 C.布鲁纳D.加里培林 11.数学操作技能的活动品质主要指() A.思维的品质B.动作的品质 C.意识的品质D.语言的品质 12.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作用的迁移是()

数学教学论复习大纲.docx

1、为了数学教育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需要,在我国传统优势“双基” 和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基”,即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考) 2、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三数”即:“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考)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包含的四个领域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考) 4、弗莱登塔尔所认识的数学教育的五个特征概述即情境问题是教学的平台,数学化是数学教育的目标,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结论和创造是教育内容的一部分,“互动”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科交织是数学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这些特征概括为“现实、数学化、再创造”; 5、波利亚“怎样解题”表中的四个步骤“了解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 6、”实践与综合应用”在第一、二、三学段分别表述为实践活动、综合应用、课题学习。 二、判断 1 >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依据? (1)各门学科的教育目标均服从总的教育目标,并为完成总体教育目标服务;(2)数学教育要适应社会的需求;(3)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着数学教育目标的达成;(4)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数学教育目标的达成; 2、什么是判断、命题? 命题是指一个判断(陈述)的语义(实际表达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可以被定义并观察的现象。命题不是指判断(陈述)本身,而是指所表达的语义。当相异判断(陈述)具有相同语义的时候,他们表达相同的命题。一般地说,所有的判断都是命题,判断是经过断定了的命题,但不是所有的命题都是判断。因此,命题的外延要比判断大的多。判断侧重于内容方面,而命题侧重于形式方面。联系:对于一般的逻辑学教程中,两个概念不做严格的区分,他们都表示同一个意思,都是指人对思维对象的断定。 3、概念间的矛盾关系和对立关系是什么? 所谓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就是指属于一个属概念中的两个在外延上没有任何重合部分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的不相容关系又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矛盾关系:在同一属概念之下的两种概念,如果他们外延的和等于属概念的外延, 而且这两种概念具有全异关系,那么这两种概念的关系称为矛盾关系。例如整数和分数相对于有理数来说就是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在同一属概念之下的两种概念,如果他们外延的和小于属概念的外延, 而且这两种概念具有全异关系,那么这两种概念的关系称为反对关系或者对立关系。例如正数和负数相对于实数来说就是反对关系。 4、教案设计的要素?答案:明确教学目标、形成设计意图、制定教学过程 三、简答 1、什么是重点、难点、关键点? 教学重点:一般的在学习中那些贯穿全局、带动全局、应用广泛、对学生认知结构起决定作用、在进一步学习中起基础作用和纽带作用的内容;它由在教材的知识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的。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的知识点,往往是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接受水平与新老知识之间的矛盾造成的也可能是学新知识时,所用到的旧知识不牢固造成的,一般的,知识过于抽象,知识的内在结构过于复杂,概念的本质属性比较隐蔽,知识由旧到新要求用新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以及各种逆运算都是产生难点的因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案大纲 <2002年制定 2004年修订) 课程编号: 英文名: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前置课:高等数学 后置课:计量经济学、抽样调查、实验设计、贝叶斯统计、非参数估计、统计分析软件、时间序列分析、统计预测与决策、多元统计分析、风险理论 学分:5学分 课时:85课时 修读对象:统计学专业学生 主讲教师:杨益民等 选定教材:盛骤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统计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一门数学课程,其理论及方法与数学其它分支、相互交叉、渗透,已经成为许多自然科学学科、社会与经济科学学科、管理学科重要的理论工具。因为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特别是随着统计应用软件的普及和完善,使其应用面几乎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本课程是统计专业学生打开统计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也是经济类各专业研究生招生测试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由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部分组成。概率论部分侧重于理论探讨,介绍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建立一系列定理和公式,寻求解决统计和随机过程问题的方法。其中包括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等内容;数理统计部分则是以概率论作为理论基础,研究如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推断。包括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统计、假设检验、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教案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能够理解随机事件、样本空间与随机变量的基本概念,掌握概率的运算公式,常见的各种随机变量<如0-1分布、二项分布、泊松

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41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第一次把小学算术更名为小学数学是在(B) A.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

案)》 B.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C.1986年的《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D.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 2.教材是课程内容的(A) A.载体B.展现 C.工具 D.根据 3.将原来的课程标准更名为教学大纲的是(B) A.1950年的《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 B.1952年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 C.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 D.1986年的《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4.19 《奏定小学堂章程》中规定初等小学堂修业(B) A.4年 B.5年 C.6年 D.7年 5.数学学习的本质是一个学生获取数学知

识,形成数学技能和能力的(C) A.操作过程B.认知过程 C.思维活动过程 D.感知过程 6.认知-发现论的代表人物是(B) A.加涅B.布鲁纳 C.布卢姆 D.皮亚杰 7.“猎犬具有灵敏的嗅觉”,它的这种经验是(C) A.个体经验B.群体经验 C.种系经验 D.实际经验 8.学生已掌握了总价和数量、路程与时间等数量关系,现在又学习稻谷量与出米量的关系,这种概念的同化属于(B) A.类属同化B.并列同化 C.上位同化 D.下位同化 9.20世纪50年代对智力活动的形成作了系统研究,取得了颇有影响成就的心理学家是(D)A.皮亚杰B.加涅 C.布鲁纳 D.加里培林 10.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一对矛盾是(C) A.教师与教材的矛盾B.教师与学生之间的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论文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论文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社会的进步对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教学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为学习提供新的学习方式。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和信息,进行计算和推理,可以提供自然现象、科学技术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 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其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参与意识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近半个世纪来,中国的教育受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极深,注重认知,忽略情感,学校成为单一传授知识的场所。这就导致了教育的狭隘性、封闭性,影响了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影响了情感意志及创造性的培养和发展。情境教育反映在数学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创设有利于当今素质教育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学习函数基本性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时,可以先播放一段壮观的烟花片段。“菊花”盛放,制造时,一般期望它达到最高点时爆炸。那么,烟花距地面的高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何确定?如果烟花距地面的高度h与时间t 之间的关系就为h(t)=-4.9t2+14.7t+18。烟花冲出,什么时候是它爆裂的最佳时刻?这时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是非常有趣的,数学不只存在于课堂上、高考中,数学的价值是无处不在的。情境教学能促进教学过程变成一种不断引起学生极大兴趣的,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活动。借助多媒体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新异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固有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以满足,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环境。 拓展教与学的资源

高职高专《概率论》教学方法探究

高职高专《概率论》教学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09-11-04T11:49:42.200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第9期供稿作者:余平洋1,张恩宾2 [导读] 概率论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在学习中得到逐步提高(1.开封大学数学教研部河南开封475004;2.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系河南郑州450002)【摘要】概率论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应用十分广泛。笔者根据自己几年一线教学经验,总结几点可行的教学方法,以 促进概率论的教学。 【关键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The Searches of Teaching Method of Probability theor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Yu Ping- yang1,Zhang En-bin2 (1.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Kaifeng UniversityKaifengHenan475004; 2.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enan College of Finance & TaxationZhengzhouHenan450002)【Abstract】Probability theory is the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a specialized basic courses, it is widely used. The author based on their years of front-line teaching experience, sum up a few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of probability theory. 【Key words】Teaching method; Duty actuation1. 引言作为一门逻辑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概率论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在学习中得到逐步提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巧去解决实际问题。其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明确课程重要性、让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由于授课的对象为大一的新生,许多同学都认识不到该门课程的必要和重要性,因此教师必须要向学生灌输概率论的广泛性和实用性。当然空洞的说教是不能让学生的思想有任何的改变,它还需要更有力的佐证。教师首先在讲授每一知识点前需阐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及相关数学家生平介绍等,使学生在受到文化教育的同时也完成了素质教育。另外教学中引入数学史知识,既开阔学生的眼界,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其次还要和专业课教师多多沟通,深入了解所教专业专业课中与本课程相关知识点,在授课时这类知识点必须精讲,在举例时也要有针对性的贴近专业,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学习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时针对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可以举有关投资方面的例子,通过对不同行业投资期望和方差的计算,进而得到预期收益及风险性的综合分析。这一点体现到了高职高专院校以应用为主的教育目的,也使得学生学习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深刻理解和能够运用数学理论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曾经说过:“最好的教学方法不光是讲清事实, 而应该激励学生自己去思索, 自己去动手”。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采用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它是指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造成对问题解决的渴望,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正确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和步骤,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给学生一种成就感、满足感,从而更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事实上它并不是简单的给出任务就了事,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笔者认为上课之初,可以先给出一个比较典型的概率论例子。比如:彩票中奖率的求解。在各种实际因素下给出学生具体的求解情景,通过不同的中奖概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且极大地增强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这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角, 使他们亲临其境, 投身探究的过程之中, 在相互启发、相互讨论中得到数学原理、方法的再发现甚至创新,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过程中学好这门课程。 3 利用先进教学手段、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不足传统教学中板书的使用使得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并且过于抽象和呆板,多媒体教学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点。它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可以和板书有机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例如,在讲解定理的推导,适合采用板书教学,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知识不断强化加深理解,效果较好。另外,教师可以用课件演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材料、历史典故等内容。以动态演示的方式,把静态的知识生动直观、丰富多彩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充分刺激与调动学生的感观来接受教学信息,有助于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加速理解。 4. 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数学教育从教育的主要目的和相应的数学行为上来说其实质就是通过高等数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已学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高专院校可以通过开展系列讲座、数学建模等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科学文化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利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点上,我校做的比较突出,我校每年都自行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比赛,从中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另外,通过开展数学建模等第二课堂,将数学教育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转移到了数学素质教育上来,将数学建模渗透到基础数学教学中,并引入数学建模案例,必然激发学生的极大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丰富了高职高专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播而忽略实际应用的弊端,进一步吸引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5. 结束语以上是笔者近几年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应用以上的教学方法之外,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用概率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是学习概率最重要的目的。参考文献 [1]韩华庆,刘瑞. 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效果的几点思考[J].数学研究,2005 ,(5). [2]郭建军. 活动建构教学体系下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探索[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3]白水周. 关于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注重能力培养的研究[J].开封大学学报,2001.

数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教育学 1、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培养大大小小的官吏,僧侣和文职人员 2、西方教育的主要目的:训练学生的心智,在“七艺”教育(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中,几何和天文的地位排在文法、修辞、逻辑学之后。 3、中西教育的区别:在中国,古代算学仪测量田亩、计算税收等为目的,主要用于国家管理,中国古代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经世致用,地位不高;在西方,见西方教育的目的。 4、教育斗争的焦点:传统的人文学科依然在学校教育中占领着统治地位。 5、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从课程问题到教师教育问题,到学习问题,到课堂教学问题,到社会、文化、语言问题和评价问题,如果说得更小更具体一点的话,数学教育研究关注过符号化和形式化,问题解决、应用和建模,证明和论证,各个学习领域教与学和各个教育层次的数学教育问题。 1960、1970年代以研究教育体制、课程、教学经验或大规模的课程实验为主,使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定量的比较研究较多; 1970年代后期,对个别人或少数学生的小型的、定性的研究明显增加,这种研究在1980和1990年代盛行; 1980年代以后,受皮亚杰和V ygotsky等心理学家的影响,解释学生理解的理论及相应的思想学派变得兴旺起来。 第二章数学课堂教学观摩与评析 一些特定类型的课例赏析: (1)活动教学;(2)生成式的数学概念教学;(3)整体数学教学;(4)基于网络环境的数学教学;(5)探索命题教学;(6)探索性复习课 合理的运用数学教学活动应当具备以下特征:数学活动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数学活动应该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验、观察、猜想和思维的能力;数学活动应该关注正式的活动。 第三章数学教学设计 1、教案三要素:明确教学目标;形成设计意图;制定教学过程。 2、数学教学目标的定义:设计者希望通过数学教学活动达到的理想状态,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结果,也是数学教学设计的结果。 3、教学目标有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 ?远期目标 ?远期目标可以是某一课程内容学习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目标,也可以是某一学习阶段结束后所要达到的目标 近期目标 ?近期目标则是某一课程内容学习过程中,或者某一学习环节(比如一堂或几堂课)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目标。一般而言,它与特定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针对 性、可操作性。 ?从教学结果的角度来分类,教学目标还可以分为(三维目标): ?知识技能类目标、 ?方法能力类目标、 ?情感态度类目标 4、怎样形成数学教学的设计意图呢? 第一、整体设计。一堂数学课是整个单元、乃至整门课程的组成部分。教师必须把握整体,

数学教学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 思维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 ) A.概念 B.分析 C.判断 D.推理 2. 2×1可以表示1个人手的数量,也可以是1双筷子的根数,它可以表示天 地万物之间某一特定的数量关系,这表明数学学科具有 ( ) A.抽象性 B.系统性 C.具体性 D.逻辑性 3. 数学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 ( ) A.问题解决 B.一纲多本 C.编审分开 D.大众数学 4. 从 3+6=6+3 , 15+8=8+15 ,得出 a+b=b+a 是 ( ) A.演绎推理 B.类比推理 C.完全归纳推理 D.不完全归纳推理 5. 一年级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学生通过数小棒、摆图片等认识了“几”和“第几”,这说明其思维正处于 ( ) A.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 B.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C.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D.以再造性思维为主 6. 学生学习整数除法时,商是整数而余数为0,就叫除尽;继而学习小数除法,商是有限小数,也叫除尽。这是认知结构的 ( ) A.同化过程 B.顺应过程 C.强化过程 D.迁移过程 7. 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性质是 ( ) A.射影几何 B.抽象几何 C.直观几何 D.空间解析几何 8. 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 ( ) A.社会实践 B.课外活动 C.动手操作 D.课堂教学 9.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最终是要提高他们的( ) A.计算能力B.初步数学思维能力 C.空间观念D.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10.目前许多国家都允许并鼓励小学哪个年级的学生使用计算器( ) A.低年级 B.中年级 C.低、中年级 D.中、高年级 11. 小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依靠的中介环节是( ) A.观察 B.操作 C.表象 D.想象 12. 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的几何教学内容增加了( ) A.平行线 B.圆柱 C.圆锥 D.扇形 13. 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的教学方法是( ) A.讲解法 B.谈话法 C.演示法 D.操作实验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数学课程目标可以分为:实用知识、、和 三类。 2.从各国的数学课程标准看,数学交流大体包括这样三个方

《数学教学论》考试大纲 .doc

感谢你的观看《数学教学论》考试大纲 一、作为课程的数学教学论 数学教学论的结构内容,数学教学论的产生与发展,数学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二、国际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国际中学数学教学改革概况,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三、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中学数学教学改革概况,20年来我国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总结评价. 四、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兴起,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新课程目标与学段目标. 五、《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活动,《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教师角色,《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学生发展. 六、现代数学教学观 正确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确立“大众数学”的教育观念,强化数学应用的意识,数学素质教育. 七、数学教育目的 数学教育目的概述,数学教育目的制定的依据,我国“数学教育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目的”提法的变迁及其评价,数学教育目的与数学教育的现代化. 八、数学教学的内容 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数学课程内容的编排原则,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领域,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框架. 九、数学教学过程 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分析,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活动,数学教学活动的最优化控制. 十、数学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现代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特征. 十一、数学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 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数学活动课的意义,数学活动课的开展,数学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十二、数学教学评价 数学教学评价的一般理论,评价的新理念与实施,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 十三、数学教学与能力培养 数学能力及其结构,形成和发展数学能力的基本途径,数学创新与实践能力. 十四、数学教学与思维发展 数学思维及其类型,数学思维发展与数学教学,数学思维及其方式,数学思维的智力品质. 感谢你的观看

数学教学研究复习资料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试卷 单项选择题 1 .以功利为价值取向的数学教育价值追求可以称之为( C 算法化)。 2. 下列不属于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特征的是( C 注重逻辑推理)。 3. 下列不属于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编排原则的是( A 统一性原则)。 4. 下列不属于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阶段的是( C 学会解题阶段)。 5. 下列不属于传统的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特点的是(B 思考性)。 6. 主要通过教师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提示性活动,来帮助学生接受并内化既定的数学知识,形成既定的数学技能的属于( A 接受型的教学组织)的教学组织类型。 7. 以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的评价是( D 质性的评价)。 8. 从正方形中抽象出长方形的过程称之为(C 弱抽象)。 9. 不属于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特点的是(D 注重命题)。 10. 儿童几何学习的起点主要是( B 生活经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从课堂学习中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式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组织主要有(ADE )几种类型。 A 接受型的教学组织 D 问题解决型教学组织 E 自主型的教学组织 2. 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从评价的功能角度可以分为( BE)。 B 形成性评价 E 总结性评价 3. 数学概念至少具有(BD )这样一些特征。 B 精确性 D 抽象性 4. 在小学数学运算规则的导入阶段主要可以运用( ACD)等策略。 A 情境导入 C 活动导入 D 问题导入 5.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学习的意义主要有(BCDE )。 B 能为学生的主动探索与发现提供一个空间与机会 C 能发展学生自我调控与反思修正能力 D 能促进学生有效地转变学习方式 E 能帮助学生实现创新与发展 三、填空题: 1. 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参与程度和方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__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教师在课堂学习中的教学策略与方法、__ 以及__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要求与评价___ 等。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重点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重点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11数专) 《初等数学教学论》复习提纲 导论 1、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讨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2、数学教育研究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第一章中学数学课程改革 1、《标准》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内容分学段按哪四个领域展现? 2、《九章算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数学课程总目标是什么? 第二章主要数学教育理论概述 1、弗赖登塔尔是世界着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 他对数学教育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2、简述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基本观点对数学教育 的启示。 3、波利亚在数学教育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三个 领域? 第三章数学学与教的心理学视角 1、数学探究学习有什么特点 2、数学学习过程包括哪三个阶段? 3、数学技能的含义是什么? 第四章数学教学的基本理论 1、数学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模式有哪几种? 2、张奠宙教授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提出了哪三条 具体的数学教学原则? 3、什么叫讲授法?它有什么特点? 第五章数学能力及其培养 1、数学的一般能力包含哪几种? 2、简述数学能力的含义。 第六章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史修养 1、数学史教育应遵循哪四个原则? 2、数学思想方法从接受的难易度上可分为哪三个层? 3、简述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原则。 第七章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 1、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主要步骤分哪几步? 2、简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无 限生机(三个方面P266)。

第八章数学教育评价 1、数学教学评价的要素有哪些? 2、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内容包括哪四个方面? 3、数学课的评价由哪三部分组成? 第九章数学教育实习 1、教育实习成绩评定的考核内容主要有哪几项? 2、简述数学教育实习的任务。 第十章数学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 1、数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哪些? 2、简述选择论题的策略。 第十一章数学教学的实践训练 1、掌握说课的内容和要求,会写说课稿。 2、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会分析教材,会写教案。(如: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2章第2节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二、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4章《一次函数》第一节) 3、会创设问题情境。

谈高中数学的几种有效教学方法

谈高中数学的几种有效教学方法 在现在的高中课堂教学中,常常是老师负责的讲解,而学生是被动的听。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如何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往往被忽略。所以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想办法让学生多参与课堂教学,改变被动听课的局面,提高课堂效率,事半功倍。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一、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则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 教师利用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例如笔者在上“立体几何”导言课时,利用多媒体电脑展示“让所有立体几何图形都动起来”课件。 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与好奇心,有效地降低学生对立体几何的恐惧感。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二、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固有需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更能有效地加强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有数学知识的存在,从而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另外,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