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1
课文A友谊的益处
什么是友谊?什么是朋友?答案因人而异。你有什么爱好?你认为什么是重要的事情?通常朋友有共同的喜好。例如,朋友经常会喜欢同一种运动项目,爱看同一部电影或欣赏同一类型音乐。他们愿意一起来做这些事情。朋友还拥有同样的信念。比如说,两个人都认可家庭的重要性;两人都认为从事志愿者的工作或保护环境非常重要。朋友可能还会持相同的政治观点。
尽管对“朋友”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是所有的人都承认,拥有朋友是一件有益的事。朋友是快乐的源泉,同时友谊对人的健康也大有益处。
友谊能帮你保持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健康。许多科学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例如,耶鲁大学曾对194位身患疾病的人进行对比研究。其中有一些病人有朋友,另一些人没有朋友。在一组拥有两位朋友的患者中,63%的病人在一年后依然健在,而在一组没有朋友的患者中,仅有43%的病人在一年后依然健在。杜克大学医学中心从事行为研究的专家们也有同样的发现。他们对1,368位患心脏病的病人进行了长达九年的研究,发现拥有朋友的病人康复得更快。
这些研究表明了友情的益处。一般来说,拥有朋友的人身体和精神都更加健康,压力也较小,也比没有朋友的人更长寿。
为什么会如此?主要原因在于:朋友可以让生活更简单。朋友可以从两个方面让生活更简单。其一,朋友会提供精神上的支持。例如,朋友可以聆听你的困难,可以提出建议,帮你出主意。其二,朋友也会提供物质上的支持。例如,朋友可以借钱给你,开车顺便送你去学校,甚至照顾你的宠物。这些帮助减缓了生活的压力。而相对轻松的生活能让人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健康。
你可以有一群朋友,也可以仅有一位知心朋友。不论如何,研究表明友情的益处颇多。俗话说得好“真正的朋友是最好的医生。”
课文B滑雪冠军:既是对手亦是朋友
林德赛·沃恩在谈论她和玛莉亚·里希之间的友情时显得淡然。
沃恩说,在过去的十年间她们俩人过着“相似的生活”。两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都喜欢在夏日打网球,喜欢同家人呆在一起,喜欢购物,也同样喜欢躺在墨西哥的沙难上。
听沃恩谈论里希就象听任何一个普通人说起她的好朋友一样平淡无奇。然而,她们友谊的平凡之处也仅此而已。
沃恩和里希两人现在均为25岁,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女子高山滑雪运动员。两人在2010年2月在温哥华冬季奥运会上将代表不同的国家争夺同一块奖牌。两人都不希望落败,但是也都坦言,如果自己无法获胜,希望对方能赢。
沃恩说:“如果我那天表现不佳,不能赢得比赛,我希望里希能获胜。我们就是这么想的。我们会全力以赴,但是也会全力支持对方。”
里希也说:“我们总是互相支持。有时失败是一件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就象去年的速降滑雪中,沃恩总是超过我。但是这与友情无关。我接受并尊重她的成绩,并努力做到与她一样出色。或许她也有同样的想法。”
自九年前在魁北克世界青少年滑雪锦标赛上两人首次相识,现在已结为好友,关系融洽。
“总是有人问我们有什么兴趣爱好。实际上,除了滑雪之外,我们基本上没有时间做其他的事。滑雪把我们联系在一起,就是我们的生活,”沃恩说。
两人都承载了各自国家的奥运梦。沃恩了解美国人想获得金牌,希望她能在二月实现他们这个或许有些不太现实的愿望。同样,里希的德国同胞和媒体也有着相似的期许。
“对我们而言,尽管我们是彼此在赛场上最有力的竞争对手,我们也能从对方身上获益。我们一起分享所有经历,互相安慰鼓励,‘别担心,滑出你的最佳水平就行了’”。
Unit 2
Text A 热量计算
对于快餐行业来说,这或许是个坏消息,但是,当人们可以读懂自己的快餐里含有多少卡路里的时候,他们的确会削减热量。在一项针对几百个星巴克门店数以百万记的消费行为进行的研究中,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家们发现,纽约市的消费者们在面对食品热量公告时纷纷将食品热量削减了约15卡路里,同比日常消费的食品热量减少了6%。
饮料大体上不受影响。顾客可以在购买饮料的同时,将食物的份量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费了低热量产品。这项做法对于大食量的顾客来说尤其有效。另一项针对持有星巴克会员卡的消费者的研究发现,原来每次消费含有至少250卡路里食品的顾客,在热量公示推行之后将其摄入的热能减少了26%。
这次研究似乎与此前一次研究的结果大相径庭。早先那项研究对位于纽约市低收入城区的14家麦当劳、云狄斯、汉堡王以及肯德基连锁门店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店里的热量公告在接下来几周里对消费者的购买决定并没有产生特别明显的影响。
针对星巴克进行的这项研究历时一年多,是以更多门店更多交易为基础的,因此它的结果更加准确。尽管存在这些差异,两项研究似乎都得出类似的结论:卡路里计算在较高收入社区的高学历人群中非常有效。而当消费者有多种就餐选择——有低卡路里食品可供选择时,这种做法会更为有效。
这项研究覆盖了市里的所有星巴克门店,发现那些生活在较高收入社区的以及在大学学历更集中的社区的顾客,会削减更多的卡路里。另外,当附近有一家唐恩都乐时,星巴克的生意会更好。
此次星巴克研究中消费者摄取热量的下降幅度并不大,特别是一想到肥胖者数量在
这个国家还在疯狂增长。然而,快餐业界称菜单上的热量计算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这种辩解显然是错误的。
如果说此次调查结果还有什么意义的话,它还表明,推广热量公示还远远不够,除此之外,还应该采取措施吸引更多的连锁店为低收入城区的消费者提供健康食品。并且,教育人们关注过度肥胖带来的健康后果。如此一来,消费者将能更好地关注美食旁标注的热量信息,从而作出健康选择。
Text B 食物有益健康
美语中有句俗语:“一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许多人都认同某些食物对健康的重要性。事实上,某些食物、香料和药草就是传统或民间医学的组成部分。在古代,人们食用大蒜和葡萄等食物来保健,今天人们依然如此。有人可能认为这些想法都是封建迷信。然而,现代科学正逐步证明许多日常食物的保健功效。
古代文献论述了食物、香料和药草的医学用途。例如,公元前1500年前的古埃及文献就推荐使用大蒜治疗头痛。公元110年左右,罗马作家普林尼记载了大蒜可以治愈60多种疾病。
古罗马人相信葡萄和葡萄干可以治愈许多疾病。有人喝葡萄汁治疗喉咙疼痛,也有人食用葡萄干来对付胃部疾病。甚至有人相信葡萄有助于治疗肿瘤(身体内长出的多余组织)。
姜是古代和传统医学中的另一健康食品。公元前五世纪,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就曾记载过它的价值。中医处方中用姜来治疗胃部疾病、喉咙疼痛、发烧以及感冒。
为什么某些食物有益健康呢?现代研究人员发现它们富含保健化合物。其中的某些化合物被称为抗氧化剂。它有助于细胞保持健康。例如,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就在研究姜的功效。他们发现姜含有抗氧化剂,能有效保护细胞,所以食用姜或许可以防癌。中国的研究人员也有类似的发现:吃大蒜的人罹患胃癌的机率降低了60%。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的科研人员对葡萄中的一种化合物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这种化合物或许也能够防癌。塔夫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则研究了葡萄干中的抗氧化剂;这些抗氧化剂似乎可以清除血液中的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伤害细胞的化合物。因此,食用葡萄和葡萄干或许也可以保健。
研究人员发现,姜能够减轻疼痛或炎症——即细胞的发红肿胀。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者就研究了姜含有的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像阿司匹林一样缓解疼痛和炎症,但是效果要好得多。阿司匹林会引起胃部不适,而姜则可以起到安抚作用。
研究人员还在研究其它日常食品和饮料,如坚果、蓝莓、冷水鱼、可乐和茶。他们发现这些食物含有许多有益健康的成分。现代医学正不断向传统医学学习,我们自然也可以。
Unit 3
Text A 谷歌地图为骑行者提供路线指南
骑行爱好者往往是狂热的。这就难怪谷歌地图的论坛上出现了很多关于骑行的疑问。一个网址为https://www.sodocs.net/doc/4e11964810.html,的组织收集了51,000多个签名,要求谷歌往其地图上增加自行车骑行指南。
本周三谷歌回应了这项请求,将给谷歌地图上150个美国城市提供自行车路线。谷歌计划在华盛顿召开的全美自行车峰会上发布这项服务。
毫无疑问,骑行爱好者们非常振奋。
“这太棒了,”自行车文化博客https://www.sodocs.net/doc/4e11964810.html,的出版商D.L.拜伦这么说道,“它将为骑行爱好者们寻找可靠的交通路线提供多种选择。”拜伦先生说虽然许多程序也允许骑行爱好者们上传自己的路线,但是还没有哪一个程序能为他们提供在城市骑行的最佳方向指南,至少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
拜伦先生预计谷歌的这项服务将有助于推动自行车成为人们出行方式的另一选择。他说,“许多人愿意骑车,只是担心找不着安全的路线;如果选择变得更加便捷,人们会选择自行车的。”
谷歌的这项新服务和谷歌地图的行车及步行指南非常相似。使用者输入起点和终点,谷歌地图就会选择一条路线,并粗略计算出骑行的大致时间。这种路线计算法则试图提供最佳骑行指南,它会避开高速公路、繁忙的马路和十字路口,并将自行车专用道、马路边上的自行车道以及便于自行车骑行的街道纳入备选范围。谷歌地图还会为骑行者们提供一个“景观图”,标识出适合自行车骑行的路线。据谷歌地图的产品经理夏伦·盖蒙说,他们可能很快会推出这项服务的手机版本。
“我们感觉目前的路线版本非常好,”盖蒙女士说。但她补充道,谷歌希望接下来能结合使用者的信息反馈来帮助改进建议选择的路线。
谷歌已经联手一个叫“废弃铁路改作步行道保护委员会”的非营利性组织,以便获得150多个城市的自行车道信息。这个组织利用早先的废弃铁路建成了一个适合步行的路线网络。
至于骑行时间,盖蒙女士说这只是保守估计。她说,“如果你身体状况够好,你完全可以创造新的记录。”
在旧金山,从多萝雷公园到金门大桥的路线,途中穿过金门锅把子公园和共济会大道,地图显示全程大约40分钟。哪位骑行者能比这更快呢?
Text B 孩子们该知道的手机礼仪
对于越来越多的父母和祖父母们来说,孩子们手中的手机就好比一群蚊子一样让人心烦不已。这个口袋般大小的新奇玩意儿给两代人带来的隔阂,比起从前的摇滚乐很可能有过之而不及。或许该是时候给父母和孩子们注入一剂老生常谈的电子礼仪了。
以下列出的礼仪清单就从孩子开始吧:
一定要接帮你支付账单的那个人的电话。
“请”和“谢谢”非常管用,即便你只是在短信中用到它们。任何形式体现出的礼貌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要遵守学校或图书馆的手机规定。任何一堂课上响起的手机铃声都会让你遭受惩罚,这就好比未关闭的手机会给正在参加礼拜的爸爸妈妈们惹来麻烦。
别偷偷摸摸。不要老把手机藏在野餐台底下,拿出来,把周围的每个人都纳入到绵延不断的手机信息舞台上吧。你会惊讶地发现大人们是多么喜欢闲聊这些,这也有助于他们了解你的生活。
别给朋友惹麻烦。如果你明知道他们正在家里用餐或者天色已经晚了,可以礼貌地说,“晚饭后给我发短信。”
别给朋友发带有脏话或让人难为情的短信。他们的父母一旦偷看短信,你们双方都
会有麻烦。有些父母确实会这样做。
打算吵架?当面吧。手机也是记录器,手机短信可能最终出现在脸谱的网页上。
至于父母及其他成年人,以下是你们该记住的:
教会孩子们基本的手机功能——比如静音。陪着孩子们选择密码,建立语音信箱以及了解其他特性。这是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大好时机,而手机的新鲜感并没有因此而打折,孩子们依然会喜欢你。
让孩子们教你。每当他们发现一种新功能时,问问“你是怎么做到的”,让他们解释给你听。
设置无电话打扰时间或专区,在这个时间或专区里孩子们将不能使用电话。这样做可以省得他们老是牵挂着某条重要的信息是否收到了。
禁果往往看起来诱人,其实不然。如果你对孩子们使用手机附加了许多时间和其它方面的限制,那就有可能催生出一个偷偷摸摸的地下短信者,由此带来高额的话费账单。而这个规律已经在手机下载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比如蚊子铃音。这种铃音只有孩子们听得到,而大人却听不到。为什么呢?大概是从前听了太多摇滚乐了吧。
Unit 4
课文A 汉语与性别
语言与性别之间是相互影响。一方面,不同性别的说话者使用语言有差异,以达到各自交际的目的;另一方面,语言也助长了性别差异的产生并使之得到强化。可以说,不同性别的说话者有不同的使用语言的方式。在中文里,女性说话者通常比男性说话者有更多的限制。比如,女性对话者在过去是不会在公共场所说脏话或骂人的话,她们也不会大声说话或很直接地交谈。
男女通常能通过发音区别开来,如高音位、低音位,但同样重要的是一些词汇使用的场所。比如像“哎呦”、“哎呀”等感叹词几乎特别跟女性有关系,像“哦”、“吽”、“嘛”等句末词也一样。汉语代词中,男性说“人家”时,仅仅指第三人称;然而,当女性说“人家”时,可能指的是别人,或者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向爱人抱怨时,“人家“也可能指的是她自己本人。而且,由于女性通常被认为是情感更细腻,也许大部分仅限于女性使用的词往往是表达感情的,这也许是不足为奇的,因此,表示厌恶的词,如“讨厌”(“真恶心,别这样!”),大多是女性使用的。就互动的谈话技巧而言,中国女性说话者往往更会与其对话者合作,在交谈时,经常用“嗯”、“嗷”(“哦?!”)、“真的”(“真的吗?”)、“对”(“是的”)等等。
不同性别使用不同语言的另外一方面表示为男女的暗示语不一样。在中文的众多方面里,男性的强烈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指代男性的词往往放置在女性的词前面,比如“男女老少”(“每一个人”)、“夫妻”(“丈夫和妻子”)。当要指明从业者是女性时,专业职称前经常还添加“女”字,如“女医生”(“女性医生”),但是有同样职称的男性从业者却没有这样特殊的符号表示。这样的词表明了中国文化的某些社会现实。
说话者也会改变语言。女性通常被认为是对语言的使用更敏感且是更好的新词创造者。其中一例证就是所谓的“女性普通话口音”(“女国音”),这指的是j、q、x等音的变化和z、c、s等音,分别在单词,如“高兴”> “gaosing”(“幸福”)。20世纪20年代这些变化已经在北京由女性说话者所引领。有证据表明,女性的汉语口音现在似乎已经女性言语群体的范围了。这种在女性语言群体中增长的例子就是仅在湖南省的女性群体里发
展、使用的女书,它书写体的系统类似于汉人发展的女性特色的汉语。
课文 B 中国的方言
中国的语言真正数量有多少?尽管目前语言学界尚未有定论,但据说仅在中国大陆就有超过400种的地方方言。这包括:湖南方言、北京方言、台语、厦门方言、福建方言、上海方言、甘肃方言、四川方言、海南方言、云南方言、江苏方言、湖北方言、辽宁方言等。一般来说,每个省份都有其特殊的方言,甚至每个城市、城镇、乡村也都有自己的方言。在国外许多国家,操南方方言的人可以理解北方方言。但是,很多中国方言彼此相差太大,一些方言似乎是完全另外一种语言。
中国的方言大体可以分成7种,有普通话(国语)、赣语、客家语、闽语、吴语、湘语、粤语(广东话)。每个语种还有很多方言,约占总人口92%的汉族人民基本都是说这些语种下的某种方言。国语是国家正式的官方语言,也是中国的主要语言,它是在北京方言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其它少数民族的语言,如藏语、蒙语、苗语等不是类似汉语的语种。因此,超过90%的中国人不仅能说国语,也可能会说另外一种方言。粤语方言主要在香港及周边地区使用,跟国语大相径庭,几乎可以被视为另外一种语言。通常北方懂得说国语的人理解不了粤语,但是,母语不是国语的人却通常能说国语,并带有强的地方腔调。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语自从1913年开始就已经是全国的正式官方语言了。
汉语各种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音调。国语有四个音调,而粤语却不止。这也就是这两种语言彼此互不相通的缘故。虽然很多语言学家声称,汉语其实不是一种单一的语言,他们却声称,每种方言本身自然就是一种语言。他们举例说,说不同方言的人彼此不能有效的交流。这表明,汉语实际上是一套多种相关但互相独立的语言组成的。
尽管汉语方言中存在巨大差异,但是它们有一相通之处,即所有语言都是以汉字为基础的相同书写体系。口语的方言相差迥异,但是,所有汉语方言的书写语却是相同的,从狭义意义上说,汉语是统一的语言。一些语言学家认为,汉语被认为是一种语言,以确保政治上的统一。汉语和汉语方言跟中国的主要民族,即汉族人民密切相关。这些语言学家认为,政治教育强调汉语的统一,以确保汉族人民的政治统一。实际上,人不常用方言书写,几乎所有的书写体都是标准的汉语。
Unit 5
Text A: 你的密码是“123456”吗?
根据一项新的分析报告,每五个网民中就有一个仍然使用简单密码,就像人们习惯于将房门钥匙放在门垫下一样,是非常不安全的。这些网民选择简单、容易猜到的密码例如“abc123”、“iloveyou”、甚至是“password”来保护个人数据信息。Imperva 公司的首席技术官员艾米查·舒曼说:“这是人性的缺陷,我们自从90年代以来就一直沿袭这样的模式。”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应该怎样去选取一个“更强大的“密码呢?
舒曼先生和他的公司验讫了一份有着3200万用户密码的列单,这个列单曾在上个月被一个无名黑客盗窃。他们发现在这3200万个密码中,有近1%的人设定“123456”作为自己的密码。而频率排在第二高的则是“12345”其他排名前20的包括“qwerty”“abc123”和“princess”。舒曼先生表示,更加令人不安的是,有20%的网民的密
码是从5000个密码小数据库中选取的。也就是说,黑客们只要试着输入这些最常见的密码,就可以轻易的破解用户的账户。而且当下电脑技术的进步和高速网络的普及,黑客们可以在一分钟内破译出数千个密码。
过度使用简易密码并非是新生现象。一个类似的调查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电脑密码的使用情况,发现当时最流行的密码竟然也是“12345”、“abc123”和“password”。
为什么大多数人仍然不顾安全警告,选择简单易猜的密码呢?安全专家认为,在这个数字时代,人们有太多的东西需要记忆,而且要记的密码可能是10年前的10倍之多。
专家建议每个人至少选择两种不同的密码。对于安全系数要求高的,如登陆网上银行账户或者是电子邮箱时,建议使用复杂的密码。而登录社交网站或者娱乐网站的密码可以从简。我们可以选择至少12个字符长度的密码,这要比那些5或6个字符从长度的密码难破解得多。
莫斯先生讲到一个笑话:几个徒步旅行者在森林中遇到一只熊,存活下来的是比同伴跑得快的那个人。你只要跑得快一点,立刻换掉你的简易密码吧。
Text B: 网络骗子魔爪伸向失业者
克劳德·维拉试图在寻找新的工作,他在浏览https://www.sodocs.net/doc/4e11964810.html,在线分类网站时,他注意到了一则岗位招聘广告,看上去他有希望再次找到工作了。近日他发出的求职邮件大都石沉大海。所以,次日当一家公司回复并应允了他一份家庭办公的工作时,他感到很宽慰。
为了协助他家庭办公,这家公司给他发来了汇票,要求他通过电汇向不同的供应商购买笔记本电脑和其他办公设备。维拉先生向不同的供应商共电汇了约8,000美元。但他从来没有收到一台笔记本电脑或其它设备,而汇票竟然已经兑现了。这起诈骗事件让他负债近6,700美元, 他无力偿还,于是被一家讨债公司接手办理。“回头看整个事件,我当时真是非常非常的幼稚,但我实在是太需要份工作了。”克劳德说“我负债累累,我拖欠了租金、拖欠了所有我负责的账单,这场骗局从经济上彻底摧毁了我。”
随着失业率的增长,更多人开始浏览求职网站,也遭遇了代价高昂的骗局。像求职者一样,罪犯通过网络找寻赚钱的机会。他们设置的陷阱日益复杂难辨,捕食那些绝望的失业者。失业者往往警惕性下降、储蓄处于崩溃状态、债台高筑、甚至面临破产的危险。“骗子们现在正在肆虐猖狂,如果骗子们的生意不好,我们也不会收到这么多投诉。”世界隐私论坛执行董事帕姆·狄克逊说。
骗取身份数据的广告,是另一种网络诈骗。求职者会被操纵进入一个网站,看似官方网站,其实是一个假网站。在假网站上面,他们会被要求将个人信息填写在假的人力资源部网页表格中。有时候,骗子会进行长时间的电话面试,甚至会组织多人的电话会议面试以显得正式。目的呢?当然是为了说服求职者把社会保险和银行帐号等私人信息交给他们。
很多人,尤其是失业人群,必须要做足功课来保护自己。首先,可以做一下简单的调查,查清楚他们专业网站是否内容充实,有没有列出管理人员的名单以及人工服务的联系方式。通常,一次简单的雅虎搜索就足以看出问题。其次,尽量减少将个人信息上传,从你的履历上就要注意:不想让人知道的信息不要列出。大部分人是通过求职机构、个人关系网,如同事、朋友、家人来寻找工作的。有时候,使用这些老式的方法能
更安全地让你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Unit 6
Text A 度假如何影响快乐
度假让人们暂时放下工作,外出走走,或者和家人共享美好时光。但这真的能让你更开心吗?
荷兰的研究人员就度假对人们的整体快乐程度的影响以及持续时间展开了研究。他们就1530名荷兰成年人进行了快乐指数研究,并为其中974名在为期32周的研究期间里安排了度假。
研究表明,快乐指数最大的推动力来源于单纯的假前安排。此项研究中,对假期的期待带来了快乐指数的提升,其效果持续了八个星期。
假期结束之后,大多数人的快乐指数迅速回落到正常水平。度假者在旅途中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或是享受了怎样的悠闲,似乎都会影响到假后的快乐程度。对于那些声称假期感觉一般或是紧张的度假者,假期结束之后他们并没有感到更加快乐。
有点儿意外的是,即使那些形容旅途轻松的度假者也并没有在假后体现出快乐指数的再次提升。“他们并不比那些没有度假的人们更加快乐。”杰伦·拿瓦金如是说。他是荷兰布雷达应用科技大学旅游研究讲座的讲师及第一作者。
只有一部分度假者在假期结束之后快乐指数上升,他们据称假期非常轻松自在。这些人中,假期提升的快乐指数在假后仅维持了两周就降到了正常水平。
“度假确实能使人快乐,”拿瓦金先生说到,“但是我们发现那些还在期待假期的人们快乐指数有所升高,而后就很难再有效果了。”
度假者在假后无法更加快乐,原因之一可能和重返工作带来的压力有关。对某些度假者来说,旅行本身就是很有压力的。
“人们又开始工作了,”拿瓦金说,“他们必须迎头赶上。通常旅行归来都有一大堆的工作等着他们。”
该研究表明,既然提升快乐指数最大的推动力来自对假期的计划和期待,比起一年一度的长假,人们或许可以从一年几次小假中获得更多的快乐。
“此项研究对于个人的现实意义在于,你可以从对假期的期待中获得最多的快乐,”拿瓦金说,“你可以尝试通过增加每年旅行的次数来提升快乐水平。如果你有为期两周的假期,你可以一分为二,每个假期一周。你还可以通过和别人谈论假期或在网上谈论来提升期待度假所带来的愉悦感。”
Text B 筋疲力尽怎么办?运动吧!
当一个人由于疲劳而无精打采时,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运动了。但是新的研究表明,定期的低强度锻炼或许有助于那些遭受疲劳困扰的人们改善体能水平。
疲劳是最为常见的健康症状之一,也是许多疾病的外在表现。然而,大约四分之一的人群所遭受的疲劳困扰和重大疾病没有关系。
佐治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运动是否可以治疗疲劳这个课题进行了研究。这项研究刊登在二月份的《精神疗法与身心医学》上,请来了36名志愿者,他们没有定期锻炼,
长期遭受疲劳困扰。
第一组志愿者被要求进行每次20分钟适当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三次,持续6周。第二组在相同的时期内进行了低强度有氧运动,而第三个对照组则没有任何运动。
参加研究的志愿者们使用室内健身自行车进行锻炼,这使得研究者们可以控制他们的体能消耗状况。低强度运动相当于悠闲的漫步。强度稍大的运动类似于快步爬山。由于重大疾病而导致疲劳的人群,比如患有慢性疲劳综合症的人,并没有被列为研究对象。
两个有运动的小组在研究结束之后,其体能方面都有20%的提升。然而,研究人员却发现,强度更大的运动并不是缓解疲劳的最佳方式。运动强度稍大的一组中人们的疲劳感下降了49%,相比之下,低强度运动小组在疲劳感方面则下降了65%。
“我们往往认为短时间内的运动会导致疲惫——当我们已经感觉疲劳时尤为如此,然而,我们已经证实,定期锻炼对改善体能大有裨益——对缺乏运动的人尤其如此。”研究员蒂姆·佩茨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这么说到。他新近完成了佐治亚大学博士学位,也是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
为什么锻炼有助于缓解疲劳尚不明确,但是佩茨博士说他的研究成果表明,运动可以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改善体能,缓解疲劳。值得注意的是,体能的改善以及疲劳的缓解与有氧运动的增加并没有什么联系。
该大学运动心理实验室的副主任帕特里克·欧康纳说:“许多人过度操劳,缺乏足够睡眠。锻炼可以让人们更加精力充沛。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和咖啡因及运动饮料相比,这样做好处多多。”
Unit 7
Text A:分别被领养的双胞胎
每70个新生婴儿中就会有一对双胞胎。双胞胎分为两种:异卵双生和同卵双生。异卵双胞胎是由两个卵子发育而成。他们就像其他许多的兄弟姐妹一样,只是他们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异卵双胞胎外表可能会彼此相像,但也未必。他们可能会有相同的好恶,但也可能截然相反。他们可以是两个男孩、两个女孩、亦或是一男一女。有时人们可看出来两个孩子是双胞胎,但有时也看不出。三分之一的双胞胎是同卵双生,是由一个卵子发育而成。他们拥有同样的DNA。他们外貌与言谈举止都十分相像。他们只可能是两个男孩或是两个女孩。在大多数人看来他们长得一模一样,人们总是很难分辨他们。除了长相之外,同卵双胞胎的愿望、梦想和目标都是相同的。科学家们还发现,他们甚至拥有相同的口味与饮食习惯,如,在食用相同数量的食物后他们会同时觉得饱。
希欧·琼斯和吉姆·托马斯是一对同卵双胞胎。然而希欧和吉姆在出生后不久就被两个不同的家庭分别收养。39年后团聚时,他们被各自生活中的许多相似之处所震惊。
他们发现:希欧和吉姆都结过两次婚,两个人的前妻都叫苏珊,两个人的第二任妻子都叫奈蒂亚。他们同样都有一只叫做罗伊的狗,他们都吸烟,都喜欢啤酒、驾驶大型车。希欧和吉姆还有其他令人惊讶的相似之处:他们都会啃指甲、在过去的三届选举中,他们都为同一候选人投票、他们都很爱他们的第二任妻子,经常在房间给太太留温馨的小纸条。
科学家们热衷于研究自出生便分离的双胞胎,这个研究可以解答他们的疑问:先天拥有与后天培养,哪一个更重要?
Text B:先天遗传还是后天培养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想弄明白:先天和后天哪一个更重要。先天是遗传的,父母的遗传是与生俱来的,如你的眸色和发色。后天培育是你出生后所经历的一切,如你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这是一个难回答的问题:我们的相貌和智慧是与生俱来的呢?还是后天培育的?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智慧是与遗传和生活环境相关。我们生来便拥有潜在智力,这由遗传基因所决定。然而,后天的培养也同样重要。例如,良好的教育和均衡的营养能提高智力。对于智商的测试方法有很多种,IQ测试是其中的一种。研究表明,良好的环境会提高标准IQ值。举一个例子:一些研究婴幼儿的专家认为:父母的说话方式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位于伦敦的语音、语言和听觉训练中心对140个9个月大的婴儿开展了一项研究:他们培训70位家长怎样与婴儿交谈。而另一半家长没有参与培训。7年后,他们对这些孩子进行了测试,有家长参与培训的孩子中,有9个孩子IQ智商值达到130以上,而家长没有参与培训的孩子中没有一个高智商的。
外貌也是同时受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我们的外貌是受基因影响呢还是受环境影响?一个纽约的外科整形医生,医学博士,黛瑞克·伊·安泰尔对此感到疑惑,他研究了一对同卵双胞胎,盖伊和格温。当她们还是孩子时,人们很难将她们区分开来。但是现在,即使是同卵双胞胎,她们的外貌看上去完全不同。盖伊看上去比格温要苍老地多,盖伊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而格温的皮肤则细嫩光滑。
人们还在继续争论先天与后天的话题,17世纪的作家詹姆斯·豪厄尔提出:“后天培养战胜了先天遗传。” 21世纪的科普作家马特·瑞得利提出:先天遗传与后天培育的对决已然结束,先天遗传基因会通过后天培育得以发展与长存。你是怎么认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