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基本课型分析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基本课型分析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基本课型分析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基本课型分析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基本课型

杨旭辉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常言道:“课内打基础,课外出成绩。”任何一个卓有成就的“语文人”绝不只是局限于课内

阅读,其实课外阅读量大大超过语文课本,所以课外阅读的指导和引导相当重要。2011 版新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对学

生的课外阅读质量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在教学建议中还提出“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指导是语文教师应该承

担的责任,课堂是语文教师履行课外阅读指导责任的最重要的场所。

我们语文教师务必要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享受阅读成果的一个过程。

一、基本课型

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有:读物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

阅读欣赏课、阅读汇报课、读写迁移课、班级读书会、读书笔记交流

会等。

(一)、读物推荐课

“不管大人或小孩,看书是因为喜欢阅读,不是因为看书对我们有好处;乐趣来自于我们阅读的方式和内容使我们思考与感受,如果我们要为孩子推荐作品,相信我们应该基于阅读的层面而推荐读者想

要阅读的喜欢阅读的作品。”(【加拿大】培利·诺得曼《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

与“基于阅读层面”相对的另一个概念是“基于功利层面”,为了让学生能应付考试,或为了达到某种功利目的所进行的灌输性阅

读,这往往成为阻碍儿童阅读的最大障碍。“基于阅读层面”的阅读是阅读能够持续的根本保证,它与“读好书”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好书”之所以好,首先在于要让人能读下去,“能够让人思考与感

受”。对于儿童来说,“好书”是能让他们“快乐”并且能获得“思考

与感受”的作品,这些作品是能够真正陪伴孩子成长的,是能够成为

儿童的朋友的。

书籍浩如烟海,不加选择地读一是没那么多时间,二是读了没有多大的收获,甚至会有坏的影响。要选择好的、有价值的书籍不是一

件容易的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是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因此为孩子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籍尤为重要。那些专门为儿童创作的优秀作品应该是阅读推荐的首选。中国的《小猪唏哩呼噜》《乌丢丢奇遇》《我要做好孩子》《草房子》、外国的《窗边的小豆豆》《浪漫鼠德佩罗》《喜乐和我》《时代广场的蟋蟀》等,不胜枚举,这些好书,从

儿童的视角呈现儿童的生活,于是儿童的生命里多了许多“爱、承担、理解、包容、勇敢”等丰富和积极的情感,有了更多“想象、幽默、

理性、规则”等感性、具体的生活智慧,儿童的生命因此生动起来。

读物推荐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主要方法有:书刊、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

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可依据读物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推荐方法。如故事性强的作品,讲一个有趣的情节;语言优美的作品,

朗读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讲一些前所未闻的知识;篇幅较长的作品,可以简介全书内容,也可运用现代化媒体播放书中一段精彩场面

的人物道白或叙述,或播映改编的电视剧或电影中的一个场面激趣,

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引出推荐的读物、推荐理由。师生可以共

同阅读一章节或一篇,指导读书方法,制定阅读计划。

同时要注意,课外阅读是个性行为,儿童生活背景、知识背景、

性格特征有很大的差异。课外阅读指导推荐不能也不应该要求学生读

相同的书。课外阅读推荐就是把儿童带进浩大的宝库,打开一个个看似平常的宝盒,带学生经历一段段神奇的感受,最终还要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儿童。

阅读推荐的基本策略

1.设置悬念,激发阅读欲望

儿童天生就充满好奇心,所以设置悬念是很有效的阅读推荐策略。通常有几个设置悬念的切入点。

(1)片断阅读设悬念

用书中的片断设置悬念是最常用的手段。教师可以抓关键情

节,也可以抓一些有趣情节出示原文让学生阅读后戛然而止,激发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如果在阅读片段前教师做适当铺垫,不仅会让学生对书中情节发展的探究欲罢不能,还会增进情感互动。

南京的马莉老师推荐童话《吹小号的天鹅》。书中的路易斯是一只哑巴天鹅,但它非常善良、勇敢、好学、执著,童话故事曲折、

动人。老师先介绍了路易斯经历,让学生对这只天鹅产生了同情、敬

佩的情感,接着出示了这样一段话:“有一次,路易斯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游到它心爱的塞蕾娜面前,鞠了躬。它的石板照旧挂在它的

脖子上。它用嘴叼起石笔,在石板上写上‘我爱你’,把石板给塞蕾娜看。塞蕾娜看了看石板,游过去了。它不会读,虽然它也很喜欢这

只脖子上挂着个什么玩意儿的天鹅小伙子的长相,可是它不能对一只不能说句话的天鹅产生兴趣。一只吹号天鹅而不能吹号,依它看来是毫无价值的。”学生阅读这个片断后,立即产生强烈的兴趣。由于孩

子对路易斯的同情、敬佩、喜爱,都希望塞蕾娜能爱上路易斯,但它

们最后到底是否相爱了呢?这个悬念一定会让孩子们自觉去翻书的。

南京的潘宁老师推荐《外公是棵樱桃树》,出示了我和外公“学爬树采樱桃”“潜泳抓鱼引来救援队”等有趣故事后,出示这样一个

片断:“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外公心中竟然有一根刺!这根刺深

深刺痛了外公,这根刺也彻底断送了我和外公在一起的日子。”这根刺是什么?孩子们自然去书中找答案。这根刺穿起小说情感线索,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同时体验到复杂的人生、珍贵的情感,产生“思考

与感受”。在推荐作品时,有时往往因为小说情节发展慢,或文字多

而导致课堂出示片断比较困难,教师则可以通过叙述设置悬念。这种叙述可以是通过片断阅读的串联,也可以是教师组织语言串联。

(2)图片想象激悬念

在儿童作品推荐中运用书中插图激发悬念也是一个很好的方

法,特别是在低年段儿童刚刚进入整本书阅读时,往往会一边看文字一边寻找图画的支持,图画能帮助儿童进入阅读情境,帮助儿童理解文字。

图(一)是《淘气包埃米尔》的插图。南京的杨树亚老师推

荐这本书时,请学生猜测“小女孩怎么会升上了旗杆?”能想象这样

一个场景会引发学生多少奇思妙想,又会产生多少阅读渴望。图(二)是《佐贺的超级阿嬷》的插图,南京的孙艳老师请学生猜这位阿嬷腰

上拴的绳子后拖着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这做?这超出儿童生活经验

的奇特画面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好奇。当学生真的去阅读这本书时,这条线索带着学生走进“二战”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好奇心得

到满足的同时,感受苦难中的智慧,体会到爱的伟大,还懂得抗日战

争给日本人民也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一个画面一定会久久地留在学

生的脑海里,画面所附载的思考和感受也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上。

推荐一本书,有时只用一个画面可能就成功了。

除了用片断阅读、图片想象设置悬念,还可以利用目录引发悬念。目录是一本书的阅读线索,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资源。有些教师利用目录让学生猜测故事情节也收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很好效果。

2.品味情趣,引发阅读期待

儿童是感性的,具体形象最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也最能激发他

的思考。儿童是需要有想象力,有趣味的东西的。

寻找能够引发儿童情感共鸣的切入点:如学校生活场景、温馨

的家庭生活。南京的张静老师在执教《那个可爱的小香咕》时,出示

了书中这么一段话:“一天,香咕梦见把小饭丢了,找不到了,她急

得吸溜吸溜哭起来。香咕哭醒了,一看小饭就在枕头边。她不打算再

哭下去,可心里却还是难过:虽然是梦,可小饭总归是丢过一次了,

她不想失去它,它老陪着她,已经像她的小妹妹了。香咕把小饭抱紧了,闭上眼睛。她要再做一个梦,如果梦见找到小饭,该多好!”这段话呈现的情景是儿童的生活中常有的,那么简单,那么可爱,自然

会引发儿童对香咕和小饭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寻找容易引起儿童愉快情绪的内容作切入点。如杨老师在推荐《淘气包埃米尔》时,从埃米尔的典型方言“我要‘俄的

猫子(帽子)’!我要‘俄的墙(枪)’!”入手,学生一边听一边说,

乐不可支,一下子就爱上这位淘气、可爱的埃米尔。

3.感受影响,产生阅读向往

阅读期待除了来自于作品本身,有时还源于对作者喜爱,或者

对作者、对作品影响力的好奇心。《淘气包埃米尔》是国际安徒生大

奖得主林格伦的作品,当老师出示了这样几个数字:“译成88 种文字印了130000000 册摞起来175 个埃菲尔铁塔高、排起来绕地球 3 圈”这些数字让学生吃惊不已,阅读向往随敬佩之情由然而生。

《柳林风声》是美国的童话小说,老师推荐时告诉学生美国总统罗斯福一口气把这本书读了三遍。推荐《夏洛的网》时,出示这样的

一段话:“在理想的世界里,应该只有两种人存在,一种是读过《夏

洛的网》的人,一种是将要读《夏洛的网》的人。”告诉孩子们这是有人对这本书的评价,并告诉孩子们,这本书被誉为“美国最伟大十

部儿童文学之首”,这些信息的传递都会让学生对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阅读方法指导课

阅读方法指导课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一种课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

最终达到“自能读书”。此课型有其现实性和针对性,是针对学生好

读书却不得要领,或只看热闹,或纯为猎奇,读书不少收效却不大的

现状而设置的。有如下读书方法供参考。

①三读法

浏览性泛读。对浅显易懂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采取浏览法,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探求性速读。为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

品味性精读。对名篇名著和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静心细读,体

会立意构思,揣摩谋篇布局,欣赏佳词妙句,经过细嚼慢咽,将其中

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②不动笔墨不读书法

圈点勾画,作批注。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

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制作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将名言警句、精彩片段、佳词

妙句等写在卡片上,随身携带,随时翻阅和背诵。

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改写又包括改人称、改写法、改体裁等。

③边读边思考法

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理清文章脉络等多种形式的专项训练,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三)、阅读欣赏课

好的书不应只停留在为情节所吸引的浅层次阅读上,更重要的是品味、欣赏、揣摩、涵咏。因此课外阅读欣赏课中帮助学生发现美、

感悟美、创造美显得尤其重要。阅读欣赏课是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过

程,参与讨论、探究、合作学习,并在学习中掌握科学灵活的学习方法,逐渐形成语文能力,思维上得到启发,思想上受到感染与熏陶,

情感上引起共鸣。形式上可分体裁赏析、写作手法赏析、内容和主旨

赏析等。流程大体如下:

精心选择阅读文本。阅读文本要力求短小精悍,贴近学生生活,

语言生动活泼,形式灵活多样,为学生所喜闻乐见。

课外阅读指定篇目。学生调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鉴赏、评价。

自由讨论阶段。讨论可以以同桌为单位,也可以是多人一组。讨

论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自由式,也可以是中心发言式。教师可以先

确定一些题目,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讨论中要坚持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并重的方针,要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学生上台演讲。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要营造一种畅所欲言的局面。

教师小结。教师肯定讨论中出现的闪光点,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指正,还可以将文章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拎出来让学生再思考再认识。

(四)、阅读汇报课

阅读汇报课是让学生畅谈阅读收获的一种课型。它不仅有利于巩固和提高阅读效果,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说写能力,还有利于相互启迪,共同提高,收到奇文共赏析、得失寸心知的效果。可采取如下

做法。

学生准备汇报提纲。教师提前一周告诉学生,以使学生对前段课外阅读情况进行回顾梳理,选准汇报的内容要点,列好汇报提纲。提

纲一般包括:阅读的书名、作者或文章的题目、作者;书或文章的主

要内容、中心思想;主要收获,包括思想教育、阅读知识、写作方法、语言积累及其他知识等;疑问、困难或建议。要求学生依据个人实际,

抓住一两点生发开去,谈要谈具体,说要说出真知灼见。教师要引导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学生能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即

使问题幼稚可笑,教师也要加以鼓励。

学生汇报,教师调控。大致按教师启发谈话——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小结的程序进行。汇报形式力求多样,要以学生口头谈收获为主。

读后(中)交流指导课

“读后(中)交流课”,即主要针对整本书或某一系列的书,学生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自主阅读后进行课堂交流的课。以期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持续阅读,提升学生阅读品质。

一、明确阅读交流指导课的主要目标

虽然指导阅读大多数是语文教师承担的工作,虽然阅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但阅读的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为儿童的生活服务。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阅读交流指导中,更应该关注阅读内容对孩子精神成长方面的意义。通过指导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丰富儿童情感世界、增进

儿童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因此,课外阅读交流课和课内阅读指导课在主要目标上应该有明显的差异。课外阅读交流多属泛读、课内阅读多属精读,课外阅读交流最重要的目的是促使学生能更多获得阅读乐趣,从而能够保持持续阅读的兴趣;课内阅读更多注重阅读策略指导、阅读能力提升、阅读欣赏感悟以及字词句篇等工具性目标的落实。两者是有交叉的,但绝不可相互替代。在我所看到的课外阅读指导课中,有一些教师用概括大意、语段欣赏、写法手法分析、积累好词好句等

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心生厌烦,这样的指导和设置课外阅读指导的初衷南辕北辙,应该引起警惕。

也有一些读后交流课老师认为乐趣就是好玩,从头至尾设计大

量无聊的噱头博得孩子一笑,这样也不可取。儿童阅读要使儿童获得

乐趣,到底阅读乐趣在哪里?

《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中罗列了获得阅读乐趣的途径,“文字本身的乐趣、引发我们情绪的乐趣、引发想象的乐趣、故事的乐趣、重复心安的乐趣、新鲜感的乐趣、为自己找镜子的乐趣、认识文本结

构的乐趣、逃避的乐趣、获得认识的乐趣、与其他人讨论对所读文本

之回应的乐趣、对我们的回应产生更深层理解的乐趣……对话的乐趣”,当我们发现阅读会有那么多方面的乐趣时,阅读课的设计就会

丰富起来了。

二、课外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基本策略

1.重视儿童阅读回应

首先,儿童对阅读作品的回应反应了儿童的兴趣所在以及他们

对世界的认识,体现自主阅读的本质属性;其次,学生对作品的回应

需要与人交流、需要得到重视与反馈,并因此获得深层次的阅读乐趣;再者,对学生自主感悟的回应的重视,是教师与学生对话的基础,也

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领的抓手。因此,

在课外阅读交流课中,给学生最大的自主表达空间是最重要的教

学设计策略,应该尽量减少以教师的所谓正确、全面、深刻理解来替代、淹没学生阅读的真实回应过程,剥夺学生阅读的乐趣。

在此理念下的操作其实并不太复杂,就是把课堂表达的主动权

真正地让给学生,让“时间”,让“话题”。

南京徐红飞老师指导学生交流《水浒传》。上课伊始,教师交待了本节课交流任务、背景,只用两分钟时间,老师就坐到了学生中间。接下来,各小组在学生主持人的组织下,轮番上场,有的小组专门讨

论“人物外号”,有小组专门讨论“兵器”,有小组对“人物性格”感兴趣,还有小组对“地名”感兴趣,有用PPT 展示的,有出题考同学的,有表演的,有朗读的……学生表现虽然稚嫩,有许多卡壳,也

有很多错误,但不管是台上的,台下的,七嘴八舌,兴趣盎然。在遇

到学生说不清楚的,老师会问一句,或点拨一下,组织一下,一节课

上完了,老师做了一个小结。

这样的课真实地体现了课外阅读交流课的特质。因为给学生时

间、空间,学生可以真实表达其对文本的回应,于是促进了课前真实

的自主性阅读;课堂中的多角度的交流丰富学生的阅读视角;更多学生的参与营造了良好阅读氛围。教师的指导体现在课前对学生阅读兴

趣的了解、推进,教师对课堂的设计此时无声胜有声。

南京程洁老师在组织学生交流《雨啊,请你到非洲》时,让学

生在黑板上自由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写下了诸如“痛心、幸福、害怕、难过、珍惜”等近二十个关键词。教师就请写下这些关键词的

学生用“读读议议”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过程。整个教学过程非常

简单,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氛围中读自己印象最深的片断,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回应别人的想法,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认识

和理解。没有分析、没有说教,有的就是以书的内容为媒介的心的交流。

这两节课设计是简单的,但又是匠心独运的,老师给学生自主

回应作品的空间,学生在这个特定的时空里成长。

2.丰富阅读表达方式

儿童的年龄、能力背景、智力倾向等都决定儿童表达对作品的

感受、理解方式是多样的。在阅读交流指导中,教师有责任设计多种

方式使更多学生从中获得阅读自信力、成功感,从而获得阅读乐趣。

阅读的表达方式有很多,常用的有“读后感的交流”“合作擂台”“辩论”“演讲”“合作阅读卡”“戏剧表演”“故事会”“实验、考察”“小报制作”等。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学生情况以及阅读书籍的特点进行

选择。

南京陈林静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一个名为《永远的童年》主题阅读,学生在读了《城南旧事》《草原上的小木屋》《好小子———童

年故事》一系列的书后,一个班组成若干个团队按要求进行了课前准备,老师在此基础上设计组织了阅读交流指导课。她设计了多种交流方式:

(1)“阅读大擂台”,让学生回答一些有关书中的关键细节,在

活动中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匠心,领悟要关注关键细节的阅读策

略。

(2)“辨论”。老师设计辩题是《城南旧事》中的“疯子疯不疯?”,让学生按团队分成支持“疯”“不疯”两大阵营展开辩论。最后,教

师站在两大阵营中间,用辩证观进行陈述:疯子既疯又不疯,当我们

用自己体贴之心走进人物的内心的时候,我们就多了一份理解和爱

心。接下来,老师再抛出一个辩题———“书中的小偷坏不坏?”,仍然让团队间辩论,聪明的学生们也学着老师辩证地分析问题了。

(3)“博文欣赏”,老师选取一些优秀阅读感言让学生读一读,

鼓励学生写下读后感。

(4)“团队阅读特色展示”,有展示自己收集的相关电影、歌曲的,有展示自己比较阅读的体会的,有朗读相关诗歌的。

(5)“自制记忆书”,在一张小“足迹卡”上写下自己在这阶段

阅读中最想说的话。这张“足迹卡”将伴随孩子读书的时光,几年以后,当他们把自己的阅读“足迹卡”串起来时,这不就是他们自己的

精神成长的轨迹吗?这值得珍藏一辈子!

3.发挥教师引领作用

教师指导全班学生所进行的共同阅读,应与儿童纯粹地自主阅

读、与亲子阅读有所不同。教师做为专业人员,应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欣赏获得新的发现,产生再次阅读的兴趣。在阅读交流中,教师应该

关注

学生的读书策略的使用,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判断与思辨能

力,更要注重培养儿童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

在前面所述的《水浒》阅读指导中,徐老师的引领智慧藏在课

前对学生兴趣的了解中,藏在对学生出问题后的点拨中。陈老师《永

远的童年》中处处体现了她的指导,在阅读擂台赛她让学生体验关键细节的阅读策略,在辩论中让学生学会珍视自己的阅读角度,更学会辩证也看待问题,在博文欣赏中用学生的具体案例巧妙地表达自己对

作品的理解、赏析等。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中的指导作用是融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润物无声。

(五)、语言积累课

指导学生积累语言。

背诵法。积累语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背诵,但不是死记硬背,须

在阅读时进行准确的感知和透彻的理解,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感知的重点、理解的要点,不懂课文不能背诵课文。

摘记法。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在阅读中随时随地积累,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

或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

剪贴法。剪剪贴贴,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把自己需要的,喜欢

的内容或图画剪下来,然后,贴到札记本上,不管怎么贴都可以。旁

边还可以配上用彩笔自画的插图。

(六)、经典诵读课

古今中外的经典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源泉,蕴藏着人类几千年来的灿烂的文明与智慧的宝藏。儿童正处在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如果能抓住机遇背诵一些永恒的经典名篇,将会对孩子一生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通过开展儿童经典诵读能激发潜能,学习语言、增强人文底蕴,同时又能培养孩子的高尚的情操和人文关怀,由

此可以使孩子变得胸怀博大,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坚定。

二、课型的选择

课外阅读的意义众所周知,不再繁述,但每个年级段课外阅读承

载的目的任务不同,教师指导也应有所侧重,所选择的课型也应有所不同。

低年级学生是入门的起始年级,使他们爱读、乐读,培养兴趣是

阅读的目的。在阅读中能读通、读懂故事情节,在阅读中初步感受优

美的语言,愿意和家人、同学老师交流。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更

多地应选择大声朗读课、经典诵读课、阅读欣赏课等,由教师读故事,尤其是读绘本,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中年级在此基础上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能运用一定的方法行进阅读,积累语言,并就书中的人物或情节表达自己的见解。中年级更

多的应选择读物推荐课、班级读书会、阅读方法指导课、语言积累课等,在培养阅读兴趣的同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培养主动积累语

言的习惯。

高年级课外阅读重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自己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学着做批注,适

当的写阅读感受,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作品能力。高年

级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可选择班级读书会、读写迁移课、阅读汇报课等,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基本课型

小学语文课型模式 ①导入新课(导出课题,明确任务) 此环节可采用:a、复习导入:温故而知新,旧知复习迁移;b、故事导入,激发兴趣;c、名言导入;d、直接导入。 通过听一些特级教师得课,瞧一些优秀案例,我们会发现她们总会在“新、奇、趣、巧”四个方面下功夫。 ②初读感知(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此环节可采用:a、学生标清段落,自由读文感知;b、学生标清段落,开火车式分段(或分句)读课文感知;c、学生标清段落,小组合作读文感知等。 ③合作探究(可用小组合作得方式检查反馈,梳理文章脉络,夯实字词等基础知识) 此环节可采用:a、根据老师问题,勾画信息交流;b、运用朗读、交流等多种方式识记字此等基础知识;c、小组展示交流等。 ④总结收获(盘点一节课得所学) ①导入新课(导出课题,明确任务) 此环节可采用:a、复习导入:温故而知新,旧知复习迁移;b、故事导入,激发兴趣;c、名言导入;d、直接导入。 通过听一些特级教师得课,瞧一些优秀案例,我们会发现她们总会在“新、奇、趣、巧”四个方面下功夫。 ②合作探究(根据所提出得“大问题”,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展示) 此环节可采用:a、全班展示交流;b、组内展示交流。 ③拓展升华(结合课内知识,拓展补充相关得课外知识) 此环节可采用:a、班内口头交流得方式;b、创作语文画卷;c、教师补充资料等方式。 ①激趣导入(导出单元主题,明确复习内容)

此环节可采用:a、复习导入;b、故事导入,激发兴趣;c、名言导入;d、直接导入。 ②整体感知(此环节主要就是细读课文,通过读课文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此环节可采用:a、学生自由读课文;b、教师点拨重点课文,学生轮读;c、小组合作读文等。 ③合作探究(主要就是知识梳理,梳理本单元每课得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网) 此环节可采用:a、根据老师提示,学生自己整理,然后教师再总结;b、教师引导学生一块儿梳理;c、小组合作梳理后展示交流,学生与老师再总结补充等。 ④练习巩固(结合《学习乐园》、《配套练习册》或其她资料进行练习巩固,教师适当点拨讲解) ⑤总结收获(盘点一节课得所学) ①导入新课 此环节可采用:a、复习导入:温故而知新,旧知复习迁移;b、故事导入,激发兴趣;c、名言导入;d、直接导入。 ②目标定位(出示此专题所要达到得目标) 此环节可采用:a、课件出示学习目标;b、教师口述学习目标。 ③方法指导(教师对于此类专题进行精讲点拨,建立学生得知识结构体系) 此环节可采用:a、教师系统讲解;b、学生自己尝试总结方法,教师再总结梳理;c、结合典型例题,边做边讲总结方法。 ④练习巩固(根据方法做此专题得练习) ⑤总结收获(盘点一节课得所学) ①激趣导入(以明确本节课得任务为主) 此环节可采用:a、名言导入;b、故事导入;c、直接导入。 ②成绩分析(分析此次考试得成绩) 此环节可采用:a、课件出示成绩具体分析;b、教师口头简述成绩分析;c、学生自己分析成绩。 ③典型题目讲解(教师对于出错较多或比较典型得题目进行讲解) 此环节可采用:a、教师系统讲解;b、学生讲解,教师再总结梳理;c、师生结合典型例题,边做边讲总结方法。 ④改错反思(学生根据老师讲解得方法对错题进行整改并反思,并及时对此类题型得方法进行总结梳理)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答题方法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答 题方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答题方法 小学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的运用能力。高年级的阅读重点是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等。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考察的内容包括: 1.理解加点字、词,体会句子的含义 2.概括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 3.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 4.对文章关键人物的评价以及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等。 要在阅读上有所突破,首先要培养习惯,读懂文章后再动笔。 “读懂文章”:读完文章后,(1)要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写人还是写事,写景还是写物(2)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某种情感还是说明某个道理(3)我能概括出文章的内容。(4)我能用几个词语说说主人公的品质或心情。(5)文章的题目是想表达什么是主人公,还是主要内容,还是中心。题眼很重要,不能放过。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字、词 考法: 1.考法: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例如:瞻前顾后。所谓“瞻前顾后”具体是指联系文章前后文的句子明确词义,在具体语境中揣摩词义的变化,用自己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 答题方法:应先答出本来意思,再答出在文中的意思。 解释词语的方法有很多,找近、反义词;抓住关键词解释等。 2.直接理解加点字、词,表达作者什么感情(举例:《梅花魂》中祖父“轻轻地用刀片刮去,慢慢地抹”这几个词体现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你如何理解这几个词)

方法:解释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结合文章中心。 3.加点字、词换成另外的字、词,好不好? 4.加点字、词删去,好不好? 方法(3、4):表态,解释原字、词的意思,在句子中有何表达效果,换(删)有何效果,所以不能换(删)。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用得很好,可不可以将它换成“吹”字为什么 答:不可以。(表明态度)“绿”在文中是作为动词,有“吹绿”“染绿”的意思,(解释字的意思),更能体现春风所带来的生机(在文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而“吹”只是表示春风的动作,如果换了就不能体现这种生机,所以不能换。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考法: 1.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谈谈自己读句子的体会——字面+中心,所谓“字面+中心”指的是,先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解释句中的关键词语,连词成句;联系文章前后的内容来解释句子,联系文章中心来理解句意,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说明一个道理,希望与我们达到共鸣,我们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体会。 方法: 从文中理解,把文章中的这句话用最通俗的方法再说一遍,可以给这个句子换说法,也可以给这个句子作解释。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再理解句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可以联系生活再说说。 举例:《窃读记》中国学老师说的话“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如何理解这句话? 成长需要物质和精神都有保证,吃饭保证了我们在身体健康方面的成长,而读书保证了我们的精神方面也会成长,二者缺一不可。

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已成为目前小学语文教育界日益关注的焦点。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叶圣陶曾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所以,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光是上好四十分钟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阅读延伸到课外去。 为了真正让学生的课外阅读落到实处,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实践。 一、确定学生课外阅读实践的目标 根据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的阅读层次,制定学生课外阅读目标。如一、二年级学生识字量较少,故以注音童话、寓言为主;而中年级学生识字量有所增加,因此,以儿童小说以及较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小说为主;高年级学生由于独立阅读能力已经形成,所以适合阅读有较高品位的科幻作品等。 二、选取学生课外阅读实践的内容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阅读兴趣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爱读儿歌、童话等,而高年级学生则喜欢历史故事、文字优美的散文、情节曲折的小说等。所以,低年级学生可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中年级可阅读《成语故事》、《儿童小百科》等少儿故事、科技书籍等,而高年级学生则可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等比较通俗的古今中外历史故事等。课外阅读应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逐渐锻炼和养成自学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实践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如何有效地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量的增加与质的提高呢?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尝试一下。 1.“量体裁衣”法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对难度不同的读物分别对待:古诗,适合集体吟诵;篇幅较长的童话故事,对于低段学生来说,原则上不提倡自读,而采取“你讲我听”的学习方式。 2.“逐步渗透”法 教师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只是读课本,还应该大量地收集一些类似的材料供学生阅读。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我先给学生提供了《空城计》让他们阅读,学生在阅读相关故事的时候,他们就会无意识地进行联系、比较,阅读兴趣也加浓了,而且对故事情节、人物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3.“生活联系”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各类课型基本模式教学教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各类课型基本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总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四、朗读背诵,体会情感 五、交流感受,课外延伸 精读课教学模式 精读课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或用歌曲、谜语、彩图等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读题,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便会看得认真,听得专注,很快进入课文情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语。(高年级在这一步中要弄清生字中的重点字音、字形,低年级还应注重让学生自主识字,用多种方法识字,扩大识字量。) 第二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2、全班交流读书收获。

3、学生质疑,教师及时梳理问题,简单问题随机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放到学文中解决。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这一环节教师要选好切入点,由点及面,抓住切入点展开课文的学习。应让学生个体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批划,抓住一个大问题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教师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充足,让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思维不仅仅停留在浅表层次上,应向纵深方向发展,保证下一步全班交流的有效性,不可走形式。 2、在学生个体自读的基础上,抓住切入点,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段落或最受感动的地方谈理解,谈体会,进行全班交流。 对于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或学生个人学习理解有困难的地方,除了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互帮、互学外,教师可作适当讲解,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启发。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可进行全班讨论,仍不能解决的教师作适当的点拨。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对于文章的重点句段,可适时朗读,以便加强理解,升华情感。在读的方法上,教师可通过朗读指导,范读或录音朗读,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和联想,将他们带入课文中的情境,并进入角色,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桌对读,分角色朗读和全班齐读等,读出变化的语气,表达出人物的情感。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基本方法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 基本方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基本方法 1“为有源头活水来”——激发强烈的课外阅读欲望 1.1满足需要。孩子们大多喜欢看精彩有趣、紧张离奇的书,如童话、科幻小说、寓言、故事等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篇幅短小的作品。从性别上说,女孩比较喜欢读童话、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男孩则喜欢读科幻小说、人物传记、历史故事等。从年龄上说,不同的年龄阶段,孩子热衷于读的书也有所不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从满足需要入手,有意识地引领他们阅读一些自已喜爱的读物,从中激发强烈的课外阅读欲望。 1.2实地感受。教师可有意识地把学生带进图书馆、阅览室、网络教室,让他们置身书海世界,畅游网络空间,领略书的丰富奇妙、知识的学无止境,享受读书的快乐。 1.3树立榜样。对小学生而言,榜样在他们幼小的心里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据此,教师可向学生讲述一些中外名人小时候多读书、读好书的典型故事,让学生充分了解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使人受益匪浅的事实。还可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如当学生口中蹦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句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别的孩子不甚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就要抓住时机,给予大力表扬,这样便在学生身边树立了活生生的榜样。语文教师更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在孩子心目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经

常给学生讲述自己的读书历程和读书心得,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2“春风又绿江南岸”——营造浓郁的课外阅读氛围 2.1现身说法。教师可把自己喜欢的并估计孩子们也喜欢的文章在他们面前绘声绘色地朗读,饶有兴趣地讲评,让他们受到感染,产生共鸣。也可以让学生把自已喜欢的文章读给大家听,并谈谈读后的感受,说说自已的收获。教师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和肯定。这既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他们会主动相互传阅好文章,又促使学生学会思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2多管齐下。“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若能以身作则,课余多抽些时间,经常与孩子们一起读书,这对孩子将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教师阅读时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强烈地感染着孩子,他们在这浓浓的读书氛闻中,体会到教师时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 为了让孩子在有限的阅读空间内,获取无限的知识,可以让每个学生自带两三本深外读物到校,在班级开设“图书超市”、“小小书架”。这样学生就可以自由选择、自由阅读。规定每月换书一次,使学生拥有的图书能合理流通,给“图书超市”和“小小书架”时常更新品种,以此吸引更多的读者。还可以利用黑板报,开辟“书海拾贝”、“小小智多星”等栏目,平日则多带孩子上阅览室阅读。 3“万紫千红春满园”——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阜宁县合利中心小学顾春娥语文课外阅读是指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之外,以学生自己的阅读为主,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探索、创造和应变能力为中心,通过阅读、观察、分析、研讨等形式,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学习活动。它完全以小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辅导与参谋作用,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开拓视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课外阅读虽然以小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辅导与参谋作用。但是,教师对小学生的阅读指导也至关重要。指导的内容主要包括选书、计划、方法等。 1、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书历来有好坏,或者基本是好的,但有瑕疵。现在的书、杂志、小报多得令人目眩。什么书好,什么书坏,什么书宜读,这就需要选择。小学生对书的好坏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他们往往出于好奇心,越不让看,就越要看,特别是武打小说、言情小说,一旦入了“迷宫”,就不能自拔,我们要讲明读坏书的危害,晓之以理,用一些沉痛的教训启发他们不读坏书,变堵为导。要使学生不读坏书,我们当父母的和老师的,就要多花些时间,查查图书目录,翻翻书,一本书大概浏览一下,好多书都有“前言”、“后记”、“序”、“跋”、“内容提要”一类文字,不外是对书及作者的评价,介绍书的梗概,成书原因。看了这些,对一本书就有了大致的了解。由于成年人鉴别力比较强,据此,就可定下来,学生宜读不宜读,然后再向学生推荐。这种方法简而易行,教师可用少量时间,就完成向学生推荐好书的任务,学生就可以有目的的读书了。 2、指导学生有计划的读书所谓计划,即是在完成课内学业的前提下,选择一些好书读。处理好课内课外的关系,合理分配时间。即使是好书、好报,如无目的的滥读,忽视“正业”,比如说上课偷看,集体活动不参加,作业没做完就看杂志、小说,这样的课外阅读,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影响学习,影响身心健康。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新学期开始,每人订一份课外阅读计划,各个年级有所侧重,计划可根据具体情况不断修改完善。要长计划、短安排、长流水、不断线,灵活机动,循序渐进,争取每学年都有个读书目标。 3、教给学生课外阅读方法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要想使学生课外阅读有收获,就必须教给他们一些读书的方法。掌握了好的读书方法,就能把书读得更好。读书的方法很多,下面选主要的介绍几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各类课型基本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各类课型基本模式 “口语交际”教学的大致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应该谈话的形式,归纳引入新课。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书中提示,师生共同归纳要求。 三、依据要求,表达交流(体现训练的层次) 1、会说基本句子。 ①自己练习说。②集体交流,互动评价。 2、能按顺序说。 ①自己练习说。②集体交流,互动评价。 3、完整具体地说。 ①自己练习说。②互动交流,评价补充。 4、创设场景,模拟生活。 教师要根据训练内容,把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模仿中培养与他人的交际能力。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语文园地”教学的大致步骤 一、自主尝试,独立完成 教学中,无论是“我的发现”还是“日积月累”等内容,教师都要大胆放给学生,鼓励他们动脑、动口、动手,自主完成。教师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二、讨论交流,评价订正 学生自主尝试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把自己的学习收获同大家一起分享,及时修正错误答案。 三、引导发现,扩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自己发现的特点或规律,然后运用这一发现进行扩展训练。 “习作”教学的大致步骤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课 一、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教师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本周的习作内容,让学生做好准备。有提前习作欲望的同学可以选择自己愿意写的内容先试写下来。 教师准备:准备好本次习作的下水文,也可提前调查好学生的准备情况及提前写草稿的数量等。 二、谈话导入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导入形式,带领学生进入情境。 三、习作指导 此环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安排指导的过程。 1、汇报交流。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准备的内容,或写出关键词语等。 2、明确要求,确定内容。 (1)读习作要求,明确习作重点。 (2)围绕习作重点,确定所写内容,与同伴交流。 3、学生思考并交流。(可以自己练习说、与同座互相说、也可以小组内说。) 4、集体交流。

最新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基本课型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基本课型 一、基本课型 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有:读物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欣赏课、阅读汇报课、读写迁移课、班级读书会、读书笔记交流会等。 1、读物推荐课 书籍浩如烟海,不加选择地读一是没那么多时间,二是读了没有多大的收获,甚至会有坏的影响。要选择好的、有价值的书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是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因此为孩子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籍尤为重要。读物推荐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主要方法有:书刊、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可依据读物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推荐方法。如故事性强的作品,讲一个有趣的情节;语言优美的作品,朗读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讲一些前所未闻的知识;篇幅较长的作品,可以简介全书内容,也可运用现代化媒体播放书中一段精彩场面的人物道白或叙述,或播映改编的电视剧或电影中的一个场面激趣,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引出推荐的读物、推荐理由。师生可以共同阅读一章节或一篇,指导读书方法,制定阅读计划。 2、阅读方法指导课 阅读方法指导课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一种课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此课型有其现实性和针对性,是针对学生好读书却不得要领,或只看热闹,或纯为猎奇,读书不少收效却不大的现状而设置的。有如下读书方法供参考。 ①三读法 浏览性泛读。对浅显易懂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采取浏览法,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探求性速读。为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 品味性精读。对名篇名著和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谋篇布局,欣赏佳词妙句,经过细嚼慢咽,将其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②不动笔墨不读书法 圈点勾画,作批注。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 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制作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将名言警句、精彩片段、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随身携带,随时翻阅和背诵。 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改写又包括改人称、改写法、改体裁等。 ③边读边思考法 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理清文章脉络等多种形式的专项训练,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3、阅读欣赏课 好的书不应只停留在为情节所吸引的浅层次阅读上,更重要的是品味、欣赏、揣摩、涵咏。因此课外阅读欣赏课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显得尤其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答题技巧

n g 语文课外阅读题答题技巧 (一)关于词语1.理解词义的方法: 答:①拆拼法:把词语拆开来,先解释每个字,再把每个字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整个词语的意思。如“自勉”。②近义换词法。用近义词对于要解释的词语进行解释的方法,如“推辞”的意思可以解释为“推却、拒绝”。③反义词否定法:利用反义词加上否定词“不”来解释词语的方法。运用时,先找出这个词语的反义词,然后在这个反义词的前面加上一个否定词“不”,就是这个词语的意思。如“模糊”的意思为不清楚。④联系生活法。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解释词语的方法。如:犹豫不决。⑤联系上下文理解法。答题范例:本义+文中的意思。 2.体会作者用字(词)的巧妙: 答:这句话用上“**”这个字(词),能够生动、形象地写出……,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3.换成其它词行不行?为什么? 答:不能换。具体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思路去思考:①词语意思不同。“**”的意思是……,而“**”的意思是……,这两个词表达的意思不同,所以不能换。②表达的程度不同。这两个词都表示“……”的意思,但是它们表达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表达的程度更深一些(表达的感情更强烈),所以不能换。③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同,表达的情感不同。 (2)关于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的概括1.概括文章主题的方法: a.内容分析法。如《陶校长的演讲》 。 b.题目入手法。如《师恩难忘》 。c.中心句或重点段提取法。 d.感悟抒情议论法。如《滴水穿石的启示》。 2.不同文体主要内容概括范例: ①写人记事类:本文主要讲了什么时间什么人在哪里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表达了……的情感。(写人的就是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②写景类:短文描写了什么季节(地方)的什么景色,有什么特点?赞美了(表达了)……的情感。(或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或抒发对生活的热爱,或

小学语文常见课型的之欧阳数创编

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举例 主讲人:谢冰芝 第一章“汉语拼音”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举例 汉语拼音的教学策略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汉语拼音教学则是低年级教师灵活恰当地运用教学手段,使学生活泼主动地获取知识,示得发展的多边活动。要想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效果与效率,取得教学的整体优化,就必须遵循汉语拼音教学的四大规律。 一、汉语拼音与生活经验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时帮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再现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将所学的新知识与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一座抽象汉语拼音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保护孩子刚刚萌发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汉语拼音的任务。 汉语拼音的第一课学习的是单韵母a、o、e,教学时避免繁琐的发音方法的分析,利用挂图帮助儿童回忆:当您感冒去医院看病,医生为你检查扁桃体时让你张大嘴巴发

音,这就是a的读音。学生凭借已有的直接生活经验,很快克服发音不到位的困难。 教学声母t时,读准音后让学生记住形,先观察图画,随即取出准备好的弯柄伞撑开,学生就会联想到自家用的类似的弯伞柄了。接着教师及时点拨:再看,伞柄弯钩朝哪边?(弯钩朝右边,因为在撑伞时,弯钩朝左容易碰下巴。) 二、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尊重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权,有效实施个性化教育。 尊重学生,在课堂中首先表现为对学生的信任。创建平等和谐的课氛围,也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统一发展的条件之一。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的练习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可以凭借这些丰富的作业类型,达到强化汉语拼音的目的,例如:可采取读卡认拼音式的训练,抽读卡片巩固音节;可以做游戏——找朋友、摘果子、鸽子送信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音节;可采取连线式的训练,强化学生识字能力;还可以动手涂一涂,增强学生审美能力。这比死记硬背效果好得多。最后,还可以鼓励学生抄一抄,写一写(用所学的音节写话),读一读(补充阅读课外拼音读物或古诗文),以达到识字、说普通话、扩大阅读量的目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分解到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其次课标还要求小学阶段背诵背诵优秀诗文总计160篇(段)。并在后面附上了小学阶段必背的古诗70首。我们制定这一方案就是要使学生的阅读、背诵量达到这一要求的底线。 另外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读书,学会读书并在读书的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在班级甚至是学校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2、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通过读书活动,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更新,活跃学生的思维。 4、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使学生的读书落到实处,使阅读成为我校的特色,逐步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5、能熟练背诵新课标要求背诵的70首古诗。 三、活动构想: 1、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各班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制定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班级读书计划,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低年级的阅读量为5万字,分解到各 个学期每学期应达到1250字;中年级不少于40万字,分解到每个学期应达到10万字,也就是相当于两本语文书的字数。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 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各班级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个读书计划,班主任要认 真督促检查,确保计划得到落实。 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1)各班级要充分利用好班级的黑板报(不能一两个月都不变一次)、墙壁等,营造书香氛围。 (2)征集读书名言,可以把从各方面征集一来的名言抄在黑板报上,或是做成书签与同学交换。 (3)在黑板报的一角开辟读书方法介绍,向学生介绍科学的读书方法。(《小学生阅读报》等报刊杂志上都有介绍。)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基本课型分析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基本课型 杨旭辉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常言道:“课内打基础,课外出成绩。”任何一个卓有成就的“语文人”绝不只是局限于课内 阅读,其实课外阅读量大大超过语文课本,所以课外阅读的指导和引导相当重要。2011 版新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对学 生的课外阅读质量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在教学建议中还提出“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指导是语文教师应该承 担的责任,课堂是语文教师履行课外阅读指导责任的最重要的场所。 我们语文教师务必要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享受阅读成果的一个过程。 一、基本课型 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有:读物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 阅读欣赏课、阅读汇报课、读写迁移课、班级读书会、读书笔记交流 会等。 (一)、读物推荐课 “不管大人或小孩,看书是因为喜欢阅读,不是因为看书对我们有好处;乐趣来自于我们阅读的方式和内容使我们思考与感受,如果我们要为孩子推荐作品,相信我们应该基于阅读的层面而推荐读者想 要阅读的喜欢阅读的作品。”(【加拿大】培利·诺得曼《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 与“基于阅读层面”相对的另一个概念是“基于功利层面”,为了让学生能应付考试,或为了达到某种功利目的所进行的灌输性阅 读,这往往成为阻碍儿童阅读的最大障碍。“基于阅读层面”的阅读是阅读能够持续的根本保证,它与“读好书”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好书”之所以好,首先在于要让人能读下去,“能够让人思考与感

受”。对于儿童来说,“好书”是能让他们“快乐”并且能获得“思考 与感受”的作品,这些作品是能够真正陪伴孩子成长的,是能够成为 儿童的朋友的。 书籍浩如烟海,不加选择地读一是没那么多时间,二是读了没有多大的收获,甚至会有坏的影响。要选择好的、有价值的书籍不是一 件容易的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是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因此为孩子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籍尤为重要。那些专门为儿童创作的优秀作品应该是阅读推荐的首选。中国的《小猪唏哩呼噜》《乌丢丢奇遇》《我要做好孩子》《草房子》、外国的《窗边的小豆豆》《浪漫鼠德佩罗》《喜乐和我》《时代广场的蟋蟀》等,不胜枚举,这些好书,从 儿童的视角呈现儿童的生活,于是儿童的生命里多了许多“爱、承担、理解、包容、勇敢”等丰富和积极的情感,有了更多“想象、幽默、 理性、规则”等感性、具体的生活智慧,儿童的生命因此生动起来。 读物推荐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主要方法有:书刊、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 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可依据读物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推荐方法。如故事性强的作品,讲一个有趣的情节;语言优美的作品, 朗读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讲一些前所未闻的知识;篇幅较长的作品,可以简介全书内容,也可运用现代化媒体播放书中一段精彩场面 的人物道白或叙述,或播映改编的电视剧或电影中的一个场面激趣, 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引出推荐的读物、推荐理由。师生可以共 同阅读一章节或一篇,指导读书方法,制定阅读计划。 同时要注意,课外阅读是个性行为,儿童生活背景、知识背景、 性格特征有很大的差异。课外阅读指导推荐不能也不应该要求学生读 相同的书。课外阅读推荐就是把儿童带进浩大的宝库,打开一个个看似平常的宝盒,带学生经历一段段神奇的感受,最终还要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儿童。

小学 语文课外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语文课外阅读是指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之外,以学生自 己的阅读为主,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探索为中心, 通过阅读、观察、分析、研讨等形式,主动获取知识,提 高语文能力的学习活动。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供大家参考。 1、精读法,即逐字逐句研读的阅读方法。 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帮助学生 牢固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增强语言修养,提高语文能力。如有的文章语言隽永,运用典范,我们可 以这些作品为凭借,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思、边注,逐渐养成 认真读书的习惯。

例如学完《海底世界》一课后,让学生去探索海底的奥秘,查找有关资料来进行交流。学生到图书馆检索书目,筛选 有关书籍,找到有关海的书籍,再通过浏览,筛选有关章节,找到海底内容的部分,最后精读,筛选有关知识点进 行交流。这样的读书活动一般都能进行得十分成功,并使 学生从中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2、略读法。 现今科学突飞猛进,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 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因此,我们还应教给学生略读法。以培养其迅速“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所谓略读法,就是翻看读物时首先要看看序言、目录或开头、 结尾,然后从头至尾地浏览,力求迅速准确地从全局上把 握读物的脉络和主旨,明确内容。平时要放手让学生围绕 研究主题寻找信息,利用图书馆、书籍报刊、网络、电子 读物。当然,应让学生明白,略读不等于走马观花、漫不

经心,而 是要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扫视。 3、速读法,即不发音,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并能正确理解文章的阅读方法。 在训练学生速读时,可教学生采用“扫视法”,培养以词 句为单位的整体性阅读;也可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速读后 解答,还可以用竞赛法,激发学生速读兴趣。 4、选读法。 就是不通读,有所舍弃,择其所需而读。通常做法是让学 生带着问题读。支其所需,迅速捕捉信息。 5、批注法。就是阅读过程中边读边批注的方法。

最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各类课型基本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总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四、朗读背诵,体会情感 五、交流感受,课外延伸 精读课教学模式 精读课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或用歌曲、谜语、彩图等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读题,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便会看得认真,听得专注,很快进入课文情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语。(高年级在这一步中要弄清生字中的重点字音、字形,低年级还应注重让学生自主识字,用多种方法识字,扩大识字量。) 第二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2、全班交流读书收获。 3、学生质疑,教师及时梳理问题,简单问题随机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放到学文

中解决。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这一环节教师要选好切入点,由点及面,抓住切入点展开课文的学习。应让学生个体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批划,抓住一个大问题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教师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充足,让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思维不仅仅停留在浅表层次上,应向纵深方向发展,保证下一步全班交流的有效性,不可走形式。 2、在学生个体自读的基础上,抓住切入点,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段落或最受感动的地方谈理解,谈体会,进行全班交流。 对于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或学生个人学习理解有困难的地方,除了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互帮、互学外,教师可作适当讲解,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启发。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可进行全班讨论,仍不能解决的教师作适当的点拨。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对于文章的重点句段,可适时朗读,以便加强理解,升华情感。在读的方法上,教师可通过朗读指导,范读或录音朗读,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和联想,将他们带入课文中的情境,并进入角色,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桌对读,分角色朗读和全班齐读等,读出变化的语气,表达出人物的情感。 此环节,还应根据学段要求,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听说读写训练,以确保有效性。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计划清单

古路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计划 2016年9月 一、指导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的确,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加语文沉淀。学生一点一滴积累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就形成了他们自己的文化。许多名人在谈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时,无不提到得益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课外阅读能拓宽知识面,培养自学能力;课外阅读能使学生领悟文学作品蕴藏着的灵性和思想,感受到那充满魅力、充满人性的语言美,使学生在心灵上受到震撼,在人格上得到熏陶,并内化为一个人的情感、素养和思想,为学生的安身立命终身发展打好底色。 二、阅读目标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喜欢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养成爱书、爱读书的好习惯。 2、通过阅读,使学生增长知识,拓展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3、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三、前期准备 1、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学生认识到读书的意义,明确读书的目标、任务。 2、调查学生拥有图书和阅读的情况,建立班级图书角,在班中营造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 3、做好阅读书目的推荐工作。(参阅小学阶段推荐书目) 四、活动措施

1、让每位学生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使他们充分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来读书。如安排中午的时间,晚上完成家庭作业后的时间,周 六、周日的休息时间。每天读书不得少于半小时。 2、每周在老师指导下阅读一篇语文名篇,并积累好词好句交老师批阅(读书笔记)。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读书卡片展。 3、每周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一首古诗,组长检查,教师抽背。 4、每个学生必须购买一至两本有意义的书籍,带入学校和同学交换阅读,教师定期检查阅读情况。 5、每周安排两节课时间,进行读书活动,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6、师生同读,实现师生共进。师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同过一个读书节,达到师生共同成长。 7、学期末评选读书积极分子 五、具体活动安排 2013年2月: 1、宣传发动读书活动兴趣。 2、制定学生个人读书计划。 3、帮助布置读书任务。 4、召开读书主题班会(讲成语故事、古诗背诵比赛)。 5、读书交换活动。 2013年3月: 1、学生读书小结。 2、评比、表彰。 2013年4月: 1、图书交换活动。 2、召开读书主题班会。

(完整版)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 天骄小学李丽君我从两个大方面谈一谈统编版语文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的区别,第一是新教材内容上的新,第二是教法上的新。其中第一部分分为以下五点: 一是选文方面 选文方面是一个最直观的变化,先说一说统编版教材在课文数量上的变化。和原来人教版比较课文数量减少了,比如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原来有41课,现在减少为32课,汉语拼音的课量也减少了,识字课却增加了;一年级下册,人教版原有39课,现在也减为29课。三年级下册,老版教材32课,新版28课。 课文数量减少,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调整,使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重视口语、读书等方面内容,也更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新教材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各格外重视。 二是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结构是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个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小学低年级分三个板块:一是课文,二是识字,三是汉语拼音。在目录里很明显就能体现出来。到了三年级,没有识字单元,每册有一个习作单元,上册一个阅读单元,下册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 三是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如何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有四个“渠道”。 统编语文教材如何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呢?小学阶段有四个“渠道”。 第一,是教师教学用书,会给大家排列一个表,每个学段、单元,

甚至每一课要学习哪些基本的知识,进行哪些必要的训练,都一目了然。 第二,每个单元的导语(从三年级开始),对本单元的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学习的重点,包括知识点和能力点,都有提示。 第三,是每一课的思考题和拓展题,必定有一两题是按照相关的知识点或者能力点来设计的。 第四,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等方面,全都有学习方法或者训练目标等提示,有的还比较具体。 四是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 “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就有意识改变这种课型不分的状况,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新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这就建构了“教读一自读一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五是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部编版”语文教科书在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学生的读书兴趣。每册书中还有《快乐读书吧》板块,这就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一自读一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 以上的是统编版语文教材在内容上与老教材的区别。 第二大部分分为以下七点: 一是汉语拼音的新定位 过去的教学都是学生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 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以前的蒙学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教案 品冰心作品 徐州市鼓楼小学张晓辉 教学目的: 1、学生汇报在阅读冰心作品的活动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冰心其人的特点,尤其是冰心作品的风格。 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冰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冰心作品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以冰心为代表的优秀儿童文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交流在活动中阅读的作品,并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来感悟、品味冰心其人其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老师利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 用优美音乐作背景,及教师深情的语言,营造出学习氛围,将学生引进冰心作品爱的意境使师生很快受到感染。 二、汇报展示所了解的冰心其人及作品。 1、简要介绍所了解的冰心。 2、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 了解两个问题: (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冰心。 (引导学生了解冰心作品中体现的童心、母爱、对大自然之爱的主题。) (2)你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在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问题(1)通过汇报交流对冰心其人其作品的认识和了解,给学生勾画出冰心其人其作品的大致轮廓,弥补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问题(2)则重在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整理、阅读资料的方法,增进交流,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习运用更多、更好的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三、回顾学习方法 回顾在学习《海伦凯特》时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抓住冰心作品清新秀丽,语句优美,同时又抒发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特点,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的学习方法去品读。 四、欣赏、品味作品 1、学生寻找自己的阅读伙伴,组成阅读小组,在小组内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的学习方法去品读最喜爱的作品。并请推荐同学,参加集体汇报。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1、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 请各小组将交流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我们共同来品味冰心的作品,教师适时点

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 写进了教学目的, 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 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 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那么如何指导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呢?我个人认为在语文教学中, 课外阅读不应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 , 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孩子们进行快乐的课外阅读, 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因此我在班级开展了“我喜欢, 我阅读” 的课外阅读指导活动, 并注重在以下五个 环节都努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有所收获。 一、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 1.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情况家长调查的基础上, 召开家长会, 改变部分家长的陈旧观念, 取得家 长的帮助, 保证课外读物有来源, 课外阅读有监督。有条件的家庭, 提倡亲子阅读, 这对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十分重要。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教室内张贴读书名言, 布置班级读书角, 图书来源一是学校图书馆, 二是学生家中藏书。同学之间可交换阅读书籍, 提高读物利用率,减轻家长经济负担。“读书小屋” 每周推荐一本好书,

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教师以身垂范,与学生共读。特级教师支玉恒说: “教师不读书,对学生是灾难性的。” 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文化底蕴渐渐地丰厚起来,思维逐渐地活跃起来。久而久之,我们的身上就会带有某种特殊的精神气韵和文化归属感,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与教师共同阅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也便于教师进行及时引导。 二、选择健康、适合的课外读物 1.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 有的喜欢名家名著; 有的喜爱科普作品; 有的迷于 军事知识; 还有的只对卡通书籍感兴趣……因此, 我们放低要求, 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2.选择健康、有价值的书。课外阅读益处很多, 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论文格式, 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 选择最有价值, 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尤其孩子, 纯净幼小的心灵如果借助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经典名著来滋养, 心灵会日渐纯净, 感情会日渐丰富,兴趣爱好会日渐广泛, 智力与承受力也将日渐增强。 三、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