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对比衬托烘托的区别1

对比衬托烘托的区别1

对比衬托烘托的区别1
对比衬托烘托的区别1

让人头痛的几个术语

1、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艺术特色、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语言特色、修辞手法、抒情方式、描写手法。

2、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艺术特色表现手法=表达技巧

3、艺术手法:(1)语言特色(2)表现手法①修辞手法②抒情手法③描写技巧④其他技巧

4、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5、抒情手法: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6、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乐景哀情、哀景哀情、乐景乐情。

7、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正衬(“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2)对比。

(3)白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4)以动衬静:用动态的事物来写静态的事物(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动静结合:动态与静态事物相结合来塑造意境。《山居秋暝》(明月,照;清泉,流)

8、修辞手法:

(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雎鸠)引起所咏之物(淑女)。(他物+咏物)

(2)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拟人。春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4)夸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5)双关。如谐音双关“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语意双关《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根生”的明指萁豆同一根生长,暗指曹植与曹丕两兄弟,何必互相残杀。

(6)用典。如“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7)借代:如“巾帼不让须眉”(以“巾帼”借代女人、“须眉”借代男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8)

和关。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

④问题:“朝晖夕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互文吗?怎么理解?

(9)通感: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是嗅觉,“歌声”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②“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其他表现手法:赋、抑扬、虚实。

对比、衬托、烘托、渲染的区别

1、对比

把对立的事物

..,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归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诗人运用了对比

..的手法,今昔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让读者清晰的感受到历史盛衰的无常。这里重点是通过今昔两种境况的对照,使人从中清晰强烈地感受到某种哲思,

而不是为了突出其中的某一种境况。

2、衬托

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

..,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①用天台山“一万

八千丈”的高峻来衬托

..(正衬)天姥山“连天向天横”的高峻。②王维《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以鸟之“惊”、“鸣”反衬春山“夜静”。

3、“衬托”和“对比”的区别:

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

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衬托

对比常用于论述,而衬托常用于描写。

4、烘托

是指通过侧面

..(对周围人物或环境)进行描写

..,使对象鲜明突出。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

《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一句,用环境描写烘托

..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5、渲染

是指通过正面

..(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

..,以突出形象。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预有问,平海夕漫漫。”首联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正面极力描写秋寒,渲染思乡的悲哀和前途的迷惘。

6、渲染与烘托区别和联系: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

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

....(物的特点正面营造的),烘托情感

....(人的情感侧面表现的)。像上面孟浩然《早寒有怀》先渲染出一幅秋天寒冷凄飒的氛围,再通过这种氛围烘托出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途渺茫的愁绪。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先渲染一种沉郁悲壮、萧条涌动的浓重悲凉的氛围,再以这种氛围烘托内心的情感。

7、“衬托”和“烘托”的区别:

都是着眼于“托”,即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某中情感得到凸显。但是两者的手段方式不同,衬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和与其相似或相对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映衬来完成;烘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做外在的侧面的描写来实现。

8、渲染、烘托、衬托属于写作手法,而对比属于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象征的区别

1、比喻

打比方,它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的一种

修辞手法。比喻的基本结构包括本体、喻体、比喻词三部分,从形式上看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琴声高低变化:“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人用“急雨”“私语”“大小珍珠”来比喻琴声高低变化的情景。如骆宾王的《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在第五、六句中,纯用比喻修辞手法:“露重”“风多”比喻社会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受压制。蝉如此,人也如此,全诗诗人以蝉自喻,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感。

2、象征

借助描写具体形象的外在特征来表现某种抽象深邃的概念、思想、情感的艺术创作手法。象征的本体意义与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联系,但通过艺术定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写,会使读者产生由此及彼的某种联想,从而领会艺术家所表达的思想、观点、情感等抽象的意义。象征可以根据人们习惯和约定束成,往往选择人们所熟悉的象征物作为本体,表达一种特定的思想意蕴。如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等。象征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也可使复杂的深刻道理浅显化、单一化等。

在诗词中,松竹梅菊、日月星辰、飞禽走兽等自然万象往往被人们赋与某种情感和象征意义,诗人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梅的形象表达作者的理想追求,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3、比喻与象征有着很大的差别

①比喻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求“形似”或者“神似”,象征的象征意义与本体事物间要求“神似”;

②比喻是以物比另物,比喻的对象是让人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对象,后者是以物显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明而让读者去联想、领会,象征意义往往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

③比喻只限于修饰语句用于一句,博喻用于一段;象征作为文学创作基本手法,它主要立足全文,至少是文章的一层或一个段落。

4、比拟

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比拟的辞格是①将人比作物、②将物比做人,或③将甲物化为乙物。“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是拟人。

5、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比喻,重在“喻”,喻体一定出现。比拟,重在“拟”,拟体一定不出现。

例如:岸边的垂柳醉汉(喻体)似的摇晃着(比喻),岸边的垂柳醉(人格化)了似的摇晃着(拟人)。

作点练习

练习判断诗歌采用的技巧,并作赏析:

一、

《菊》(郑谷)《画菊》(郑思肖)

王孙莫把比蓬蒿,花开不并百花丛,

九日枝枝近鬓毛。独立疏篱趣未穷。

露湿秋香满池岸,宁可枝头抱香死,

由来不羡瓦松高。何曾吹落北风中。二、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三、

台城刘禹锡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四、

谢亭送别谢诨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五、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六、

送魏万之京(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

一、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法。《菊》、《画菊》都是通过对“菊”的具体描绘以述志抒怀。《菊》抒发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利,只求有益于人的高贵志向。《画菊》表现了坚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

二、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

三、诗歌运用了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四、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五、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破”使人触目惊心,“深”使人满目凄然。作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并且此联对仗工整,圆熟自然。

六、1、“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淡神伤的情绪。

2、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区别

1、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情在景之先。是将已有的情附着在景物上借以抒发。

辨别关键:景物是描写的实体,诗人的思想感情没有直接外露,诗人处于相对客观、超然的地位,读者只有品味、咀嚼、挖掘特定景物的内蕴时,才会感悟出诗人寄托在此景此物背后所蕴涵的情思。

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乍看,这是一首写景诗,表现了自然之美——长江流域的无限春光;实际上,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撷取“孤帆远影尽”“长江天际流”这两幅动态画面,逼真地描写了远望中的船儿消逝时情景,也勾勒出诗人翘首凝望的神情。诗人久久伫立,一直望到友人的帆影消失时的情景。这里,借景抒情,表现了人情之美——诗人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抒发了十分真挚的友情。

借景抒情这种抒情方式,我国古典诗歌运用很多,像松、竹、梅、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有的诗人还将物拟人化,赋予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风貌。鉴赏诗歌时,对于寄寓着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作者为什么要写他,它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它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2、寓情于景(物),也可以叫情景交融。

这种抒情方式将诗人的主观思想和感情融合在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中,如王夫之《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在这种抒情方式中,客观景物明显地涂染上了诗人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

如杜甫《春望》中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前一句写对国家时局危难的感伤,后一句写对家中亲人分散的离愁。春花春鸟,本来是令人欢娱,让人喜悦的景物,但对于沉浸在悲痛之中的诗人来说,却是见之溅泪,闻之惊心,忧国思家之情表现得形象而深沉。这两句情景交融,以美好的景物来反衬诗人悲痛的感情,感人至深。我国古典诗歌中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堪称情景交融的典范,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郑燮的“一枝一叶总关情”等等。

3、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区别:

借景抒情在诗句中只出现景语而不出现情语,寓情于景在诗句中既有景语也有情语,景语赋予了人的情感(“感时”花都“溅泪”了)。

借景抒情中景物是描写的实体,诗人的思想感情没有直接外露,诗人处于相对客观、超然的地位。寓情于景将诗人的主观思想和感情融合在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中。

4、触景生情

就是情在景之后,是景引发情。

5、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借用景,写景的句子里去体会情;寓情于景:把情放在景里,句子里有情也有景。

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是一种写作方式。触景生情是一种思想活动。写景的诗句“有我之境”为触景生情和寓情于景,“无我之境”为借景抒情;“有我之景”中由景触发的情感为触景生情,将景寓于情中是寓情于景。

近代美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

4、以景结情,

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么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来表现“不尽”呢?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

指出下列诗句的抒情手法: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

2、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3、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5、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7、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王冕)

8、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9、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10、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1、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2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3、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14、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15、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谢亭送别》

16、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17、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8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9、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瀑布联句》

20、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2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2、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参考答案:

1、直接抒情

2、借景抒情(哀景哀情)

3、触景生情

4、直接抒情

5、借事抒情

6、寓情于景

7、托物言志

8、直接抒情

9、寓情于景10、用典抒情11、借景抒情(乐景写乐情)12、借景抒情(乐景写哀情)13、借景抒情(哀景写哀情)14、托物言志15、乐景哀景写哀情16、直接抒情17、借史抒情18、借景抒情(乐景写征人离乡之哀//以哀景写19、托物言志20、借史抒情21、借景抒情(哀景写哀情):以苍凉的秋景写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和沦落他乡的凄苦。22、借景抒情(乐景写哀情)

衬托与对比的区别

衬托与对比的区别 衬托,尤其是其中的反衬,有人往往将它与对比混为一谈,其实衬托与对比的界定与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衬托,尤其是其中的反衬,有人往往将它与对比混为一谈,其实衬托与对比的界定与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的《中学教学全书·语文卷》里这样论述:“对照是把两种相互对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关的两面并联列在一起,加以比照的修辞方式,也叫对比。”“映衬是用乙事物来作甲事物的陪衬,以突出事物的修辞方式。……映衬可分正反衬两类。”可见,从修辞的角度讲,对比与衬托是不同的。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里也曾明确写道:“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不可把这两种修辞混为一谈。” 事实也确实如此。例如《纳谏与止谤》一文,把虚稀纳谏之利和止谤之害,两者并无主次之分,即写此而意亦此。而《天山景物记》一文,写天然湖的景色,“在这幽静的湖上,唯一活动的东西是天鹅,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以天鹅的洁白衬托湖水的明净,以天鹅的叫声衬托湖面的幽静,两者显然有主次之分,即写此而意指彼。 可见,衬托,就是为了使某事物的特色更加突出,用别的东西来陪衬和对照的修辞手法。衬托,若就衬体与主体的性质与关系而言,可分为正衬与反衬这两种。 正衬,即是用一与本体事物一致的观点或景物,从正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 例如“古人尚能”头悬梁,锥刺股“孜孜不倦的学习,你们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天加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刻苦攻关。(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该例拿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来衬托今天有理想的青年会更加“刻苦攻关”的钻研精神。这是“正衬”。 反衬,即是把一种与本体事物相反或对立的观点、事物从反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 例如“当你下马坐在一块岩石上吸烟体息时,虽然林外是阳光灿烂,而在这遮住了天日的密林中却闪着烟头的红火光。(碧野《天山景物记》) 该例以作者骑马进入天山原始森林能看到闪着烟头的红火光,突出森林成长茂密、林子阴暗,这是“反衬”。 常言道:“红花虽好,也要靠绿叶扶持。”这句话很能说明衬托的道理。写文章亦如此,运用衬托这一技巧,会把所描写的对象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而衬托在其体运用中,主要又有两种类型。 以景衬情,即通过具体生动的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渲染人物的感情或人物的性格。 例如: ①时候既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鲁迅《故乡》)这段文字描写了故乡荒凉、冷落、窒息的景象,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这里是以景衬情。 ②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孙犁《荷花淀》) 该例通过对水生嫂编织芦席的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这里是以景衬人。

对比和衬托

对比和衬托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构成对比的双方没有主次之分,但衬托有主次,而且次要部分要对主要部分起陪衬烘托的作用。如:例: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上面的例子就用了衬托的手法,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是为了反衬我内心的不宁静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两种修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希望你能理解。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广东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壶口的瀑布》(肖铁)的第一段话是这样的: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关于这段话命题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第16题):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3分)答案是:通过对比、层递等手法的运用,突出壶口的黄河最有“中国味”,凸现主题,总领全文。 可是很多学生却不会答“对比”的手法,就连班上的语文高材生对了答案后也表示答错了,究其原因,其实是很多学生对”对比”、“衬托”,这两种写作手法混淆不清,而这两种手法在中考、高考现代文阅读中又是常见的考点,而我们有些教师往往对这两种手法,自己都混淆不清,学生当然也就无法搞清楚了,现就这两种手法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对比”手法的运用 我们经常在电影或电视中看到,好人与坏人的矛盾冲突,就显得好的更好,坏的更坏;绘画中,白的与黑的同在一个画面,就显得白的更白,黑的更黑。语言中也常用这种方法,把两种对立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加以比较,使之相反相成,使双方都更加鲜明、突出,这就叫对比,又名对照。对比可分为两体对比和一体两面的对比。 1、一体两面的对比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新课标)《济南的冬天》开头写道:“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被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算得是个宝地。”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三组对比:一组是北平冬天的风声与济南冬天没有风声进行对比,第二组是伦敦的冬天没有阳光与济南的冬天有阳光进行对比,第三组是热带的阳光毒与济南冬天的阳光温和进行对比,通过这三组同一事物不同角度的对比,“济南真算得是个宝地”也就当之无愧了。 2、两体对比 如邓刚的《迷人的海》将老海碰子与小海碰子打捞海参的工具,方式以及他们的思维行为对比着进行描写,显示出这两代人的不同特征,借以表达作者社会进化、新旧替代的哲学思想。

衬托和烘托的区别

衬托和烘托的区别 映衬、衬托、正衬、烘托、反衬、对比的联系和区别 所谓映衬,就是映照、衬托。映照,就是用光线照射而显出物体的形象;衬托,就是为使事物的特征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来陪衬或对照。文学作品中的映衬主要指后者,诗歌自然也如此。 由“陪衬或对照”来看,映衬有两种,一种是正衬,一种是反衬。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就是正衬。试想登上天姥山的半山腰,就能望见东海日出,听到天鸡的啼鸣,那么天姥山山峰必然高入云天,连接仙境,出“仙之人兮列如麻”的盛况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又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极写天台山之高,但面对天姥山却像是要向东南倾倒下去,足见“天姥连天向天横”。反衬的著名例子是王籍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正因为听上去觉得蝉叫声特别喧噪、鸟鸣声特别清亮,所以山林幽静至极,以闹衬静,静境深广。又如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用“酒肉臭”反衬“冻死骨”,更显人民的痛苦、悲惨。 映衬(无论是正衬还是反衬)的目的,或是为了突出所描述事物的特点,或是为了强调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映衬(衬托、烘托)有色彩相衬: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红”得特别鲜明浓烈;“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亮”得格外夺目惊心。有景物衬情:衬法有两种,衰景衬悲愁、美景衬欢乐是正衬,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枫叶荻花秋瑟瑟”,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乐景衬哀情(或相反)是反衬,如杜甫诗“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有人物相衬:如“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极言罗敷之美;“未免被人褒女笑,只教天子暂蒙尘”(李商隐《华清宫》),讽刺杨贵妃美色误国。有动静相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四千年来车马寂,古槐深巷暮蝉愁”(张籍《法雄寺东楼》)。此外还有大小、多少、冷暖、远近、高低、明暗等等方面的映衬,在阅读赏析时也应注意。 衬托的意思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和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也可以是相反的事物间进行对比。 烘托是在写作时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就是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同样的道理也用在音乐的编曲上。目的就是要突出主题。 映衬和衬托的意思有相似之处,它们可以称为近意词。 烘托和映衬的区别 两者的区别不是很大,细分还是有的。 “映衬”,又称“衬托”,是将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放在一起比照,让它们之间相互对比衬托,或相得益彰。而“烘托”是“衬托”中的正衬,原是我国传统画技之一,也称“烘云托月”。一般是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显示或暗示所写的对象。 这样看来:映衬=衬托=正衬(烘托)+反衬(对比) 注意: 1反衬和对比不尽相同,前者侧重作比较的一方,后者表现的是作比较的两方。 2正衬通常就叫做衬托,衬托指甲事物对乙事物的表现作用,烘托主要指事物对环境、环境对主题、环境对人物性格的表现作用。 3映衬可以是相互的,而烘托一般指单方面的。 1 / 1

对比和反衬

“对比”和“反衬” 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文章的表现手法。“对比”和“反衬”就是其中的两个常用手法,有些同学经常把这两者混为一谈。仔细分析,我们发现这两种手法各有各的用法和作用。 什么是“对比”? 当一件事物与其他事物有了差别时,就容易引起注意。所谓对比,就是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方法。对比就是为了比出二者的不同点,这种方法适于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刻的效果。对比的作用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例如:光明与黑暗,美与丑,喜悦与悲痛的对比,之所以会引起人们深切的注意,就是因为它们的差异达到了截然对立的地步。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就是对比! 什么是“反衬”? 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 反衬表现法的运用,主次是极为分明的。反衬是为了将其中一者的某一特点体现得更突出。应该把相反的艺术形象合写在一起,以次要的形象、陪衬的形象来衬托主要的形象,让主要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光彩照人。原本映衬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联的事物,作为陪衬烘托的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按照和衬托事物之间所呈现得出来的关系不同,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陪衬事物和主要事物朝着相同的方向变化。用荒凉萧条的环境和气氛,衬托悲凉的心情。反衬:陪衬事物和主要事物之间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化。如鲁迅先生的《社戏》中用"但我还以为船慢"来反称"我"的急切的心情。 “反衬”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我们可以来看下面的例子: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运用的是“对比”,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则用了“反衬”来突出环境的幽静。 对比与反衬,是中学古诗鉴赏中两种常用的表现手法。但笔者发现,学生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常常将二者误用。请看下面一道考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你认为诗中“辛夷花尽杏花飞”一句的作用是什么?诗中幽竹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这道题中,第一问的正确答案是:用晚春时节的残花来反衬(衬托),突出幽竹清阴不改的形象。要点是“反衬”(或“衬托”)。但许多学生答成了正反对比。误区在哪里呢?关键是学生未能搞清对比与反衬的区别。 对比与反衬,其相同点,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含义,它们之间是相互对应的。但反衬在于两个方面有主次之分,一般正面为主,反面次之(衬托部分),具体可分为小衬大,动衬静,乐衬哀,喜衬悲,丑衬美,错误衬正确等,其中,前者为次,后者为主,以前者突出后者。如上面试题第一问中可以看出,辛夷花尽,杏花飞落(再加第一句中的“黄鸟稀少”),其中的“尽”“飞”(“稀”)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凋零空寂的气氛。而此时的窗前幽

对比、衬托、烘托

对比、衬托和烘托的区别 “对比”,是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而构成的一种相反关系,以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 双方相互依存,无主次之分。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对立的双方,显示两者的反差,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 例如:宋代欧阳修的《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这首诗通过“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表达诗人对受束缚的憎恶与对自由的赞美。 “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 其目的是突出主要一方,使其特点更鲜明。“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正衬是指利用同主体事物性质近似的事物来衬主体事物,例如李白的《梦游梦游天姥吟留别》描写天姥山“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以高大的“五岳”,“赤城”和“天台”被天姥超过,极言天姥之高。 反衬是指利用同主体事物性质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来衬托主体事物。例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人以“蝉噪”“鸟鸣”之音可闻,倍显山林的幽静。这是以动衬静。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 “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例如:①如《诗经·秦风·蒹葭》中首章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次章的“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末章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清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以物烘托人) ②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以人烘托人)

映衬、衬托、烘托的区别

衬托烘托映衬衬托和烘托的区别 衬托也是辞格之一,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的或相反的事物作为陪衬的一种修辞方式。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是用相类似的事物作为陪衬以充分反映主要事物。简言之,是以美好的景物来生乐,以凄苦的景物来衬哀,或以次要的人物来衬主要人物。如鲁迅的《故乡》:“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用荒凉萧索的环境和气氛,衬托作者悲凉的心情。反衬是用与主要事物相反或相对的事物作陪衬以突出主要事物,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南朝梁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绝妙之处就在于用蝉噪、鸟鸣作反衬,把深山密林中那种幽静宜人的意境表现出来。这种以动衬静的手法在诗文中运用较为广泛。 烘托除指国画的一种画法外,还有两个意思:一是泛指陪衬,使主色调明显突出。如蓝天衬着白云,绿叶衬着红花;一是指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乐府诗《陌上桑》里最后八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观看者的神态来衬托罗敷的美,这比正面进行直接描写节省笔墨,更具有艺术魅力。 映衬辞格之一,即把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或意思并列在一起,使之相互对照比较,也叫“对比”“对照”。它的作用在于使对比显得更加突出,正的愈正,反的愈反,给人深刻印象。如臧克家的《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将两种不同的人作对比,相互映衬,使两种不同的人生价值产生了鲜明的对照,褒贬分明。又如荀子《劝学》中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也是典型的对比、映衬。 衬托和烘托的区别: 衬托和烘托都是文章技法之一,衬托中的正衬手法可以用烘托中的陪衬之意来解释,都是一主一次两种事物之间的关系,主次事物都要出现。 而烘托中的侧面描写则是不直接写正面,而是通过写与正面相关的其他事物,使正面内容得到强调和渲染。

巧举例区分对比与衬托

巧举例区分对比”与“衬托” 关键词:“对比”,“衬托”,概念,生活中的例子。 提要:“对比”与“衬托”这两种表现手法,向来被学生混淆。为区分它们,我给学生举了不少典型的例子,但学生认为仍不够形象、通俗,还是难以分清,于是我就努力想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学生顿时恍然大悟。这样的方法值得继续使用。 “对比”与“衬托”这两种表现手法,向来被学生混淆。因此,在高三专题复习中,我专门就这两者做了讲解,但在最后一个月的模拟训练中考查到这个知识,大多数的同学出现了错误,那是现代文阅读《纽约鸽子》的第5段,这样写道:“潮湿的草地,不能留下我的脚印。厚厚的草层,托住了我对土地的印盖。脚印只留在坚实的土地上。就是沙地也不行。不信,步入海边,那无际的沙滩上,就是多么容易盖上的脚印,也不会长久。海浪会轻轻擦去你不大深刻的印痕。只有鸽子的脚印例外。她的脚印,播在风里,播在目光里,播在人们的心里。”问题是“第5段写潮湿的草地留下不自己的脚印,海边的沙地也很难留下脚印,这样写有何作用?”许多同学答:“运用对比的手法,写我的脚印留不下,鸽子的脚印能留下”。而实际上,我们流观全文,作者在这里要突出的是“鸽子的脚印能播在人们的心里”,所以写“我的脚印留不下”是衬托,而非对比,由此可见,学生对这两种手法还是不太明白,所以,我决定再做一次讲述。 我首先再次明确了两者的概念,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进行相对比较的的一种修辞,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前有关联的事物,作为陪衬烘托的修辞,按主要事物和衬托事物所呈现出的不同关系,分正衬、反衬两种,为了形象,我举了一些例子,大多是学过的课文。如: 臧克家《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就是通过对比,突出两种人截然相反的生命意义。 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是通过古今不同情景的对比,突出昔日的兴盛与今日的衰败,表达昔盛今衰之感。李白《赠汪伦》的三四句:“桃花中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通过正面的衬托,表现出汪伦对诗人的真挚纯洁的深厚感情。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更是反衬,以动衬静,用蝉、鸟的叫声,更突出树林,深山中的幽静。 我本以为举了这些例子后,学生会十分明确的,但这时有学生提出说:“老师,这些例子各种资料上都举过,你能不能举一些更形象,更通俗的”,我一想,也确实,我所举的,都是那些典型的例子,有的同学甚至都能背下来,但让他真正区分,还是有难度,于是我就努力想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我说:“大家都看过周星驰演的《唐伯虎点秋香》吧,秋香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从我们对她的了解,一定是美女,而影片中导演给秋香设计了一个独特的出场,把她置于一排丑女中,大家还记得那个场面吧,这就更显出她的美若天仙,这是什么手法?”同们学立刻情绪高涨地说是“衬托”而且是“反衬”,我趁热打铁又说:“结婚时,新娘旁边都有伴娘”。伴娘起什么作用?学生马上回答是“正衬”,衬托新娘的美。这下学生搞清了什么是衬托,紧接着我又举了几个对比的例子。 我说:“大家都看过相声,你观察说相声的两个人,大多组合是一个特胖,一个特瘦(学生点头),这样一对比,一出场在形象上先有了滑稽的效果。再比如,把潘长江与姚明站在一块,你就知道什么是高个,什么是矮个了。把东施与西施放一块,你就知道何为‘丑女’何为‘美女’了。这就是对比的作用。”我说完,同学们都频频点头,并且笑得合不拢嘴。

对比和衬托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构成对比的双方没有主次之分,但衬托有主次,而且次要部分要对主要部分起陪衬烘托的作用。如: 例: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上面的例子就用了衬托的手法,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是为了反衬我内心的不宁静 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两种修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希望你能理解。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广东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壶口的瀑布》(肖铁)的第一段话是这样的: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关于这段话命题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第16题):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3分)答案是:通过对比、层递等手法的运用,突出壶口的黄河最有“中国味”,凸现主题,总领全文。 可是很多学生却不会答“对比”的手法,就连班上的语文高材生对了答案后也表示答错了,究其原因,其实是很多学生对”对比”、“衬托”,这两种写作手法混淆不清,而这两种手法在中考、高考现代文阅读中又是常见的考点,而我们有些教师往往对这两种手法,自己都混淆不清,学生当然也就无法搞清楚了,现就这两种手法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对比”手法的运用 我们经常在电影或电视中看到,好人与坏人的矛盾冲突,就显得好的更好,坏的更坏;绘画中,白的与黑的同在一个画面,就显得白的更白,黑的更黑。语言中也常用这种方法,把两种对立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加以比较,使之相反相成,使双方都更加鲜明、突出,这就叫对比,又名对照。对比可分为两体对比和一体两面的对比。 1、一体两面的对比

烘托与对比的区别

描写手法——烘托/渲染、衬托/对比/烘托、白描/工笔、虚实/动静诗人抒情言志离不开景物描写,而景物描写方法又是复杂多样的。从景物描写手法上来鉴赏,一般要注意作者观察和描写的角度(正面和侧面、实写和虚写、动景与静景、远景与近景、形色声味等),要把握和分析景物描写的表现手法(烘托和渲染、白描和工笔、对比和衬托、比兴手法、象征手法等),要理解和辨析描写景物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用典、对偶等)。在以上所举术语中,下面几组是考生在鉴赏中经常混淆的,现具体辨析如下:1、烘托/渲染 烘托和渲染原都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前者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烘托,使物象的特征更加突出;后者一般在需要强调突出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中的形象更鲜明突出。现广泛运用于文学艺术创作,也是两种为突出事物特征的迥然不同的描写手法。 烘托主要指用乙物来托甲物,使甲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是侧面描写的一种方式。根据甲物和乙物的关系,烘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根据甲、乙物的对象特征,烘托又可具体分为以下几类:(1)以人烘托人。如乐府诗《陌上桑》中诗人分别借“行者”“少年”“锄者”等人的反应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2)以物托物。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全诗除了首句点明描写对象“微雨”外,其余都是通过描写其它景物来写“雨”的,诗人成功运用以物托物的艺术手法,仿佛使人感觉到

船帆上、鸟羽上、天际上、大树上全都笼罩着蒙蒙细雨。又如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诗中描写的对象是夜雪,但诗人却从触觉(衾枕冷)、视觉(窗户明)、听觉(折竹声)烘托出雪之大、之猛。(3)以物托人。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冬天恶劣环境的烘托,刻画了钓叟的独特个性及其乐观豁达的情怀。又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三次描写月光,分别烘托出了琴声的美妙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渲染在文学创作中主要是指通过对环境、场景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等细节描写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表达效果,它主要是从正面来描写对象的。如乐府诗《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首诗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图。后四句以东西南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活动为中心,显得活泼、自然、有趣。采用复沓句式而略有变化,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渲染,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使有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联想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又如杜甫《兵车行》中的第一段,作者着意描绘了送别的场面,从而表达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2、衬托/对比/烘托

烘托和衬托的区别

烘托和衬托的区别 烘托 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一、以物烘托人。如《诗经?秦风?蒹葭》中首章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次章的“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末章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清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高适的《别董大》首二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直接状写眼前之景,展示出一幅暮日黄昏、沙尘漫天、遥空断雁、大雪纷飞的北方荒原天寒地冻的暮天景象。通过这送别时的环境描写,烘托出离愁别恨的低沉气氛。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第一曲弹完,“东船西舫悄无言,未见江心秋月白”。这个情景描写真切地烘托出听者沉湎于动人的艺术境界中,醉心神往的情思,含蓄地描绘了音乐的神妙动人。 二、以人烘托人。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处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难怪茅盾先生赞扬道:“不写罗敷的美貌,而罗敷的绝世美貌跃然纸上,这真是前无古人的艺术描写。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烘托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发。 三、以物烘托物。如王维的《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绘出一幅极其完美的春山月夜图。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于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了变化,这时习惯于山谷静默的鸟儿,似乎连月出也带来新的刺激,居然鸣叫起来。这种以闹衬静的写法,不仅没有破坏春山的安谧,反而衬托得春夜山涧更加幽静。再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若耶溪山林一片幽静,唯有不时传来一两声“蝉噪”、“鸟鸣”。静寂,本是无声,有声则打破了静寂。但是诗人偏偏说因为那一两声“蝉噪”“鸟鸣”,山林愈发显得幽寂了。作者有意识地运用“蝉噪”“鸟鸣”之动来烘托一种静的境界。由此可见诗人匠心独运之功。王籍在这里通过“寂外有音”的烘托艺术手法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令人神往不已。 ①新来瘦,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②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鲁迅《药》) 衬托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造句:这样的雨天,烘托出了她忧郁的心情。这两株憔悴的梅花衬托出了繁茂的桃花。“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主体事物,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

对比衬托烘托的区别1

让人头痛的几个术语 1、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艺术特色、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语言特色、修辞手法、抒情方式、描写手法。 2、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艺术特色表现手法=表达技巧 3、艺术手法:(1)语言特色(2)表现手法①修辞手法②抒情手法③描写技巧④其他技巧 4、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5、抒情手法: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6、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乐景哀情、哀景哀情、乐景乐情。 7、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正衬(“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2)对比。 (3)白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4)以动衬静:用动态的事物来写静态的事物(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动静结合:动态与静态事物相结合来塑造意境。《山居秋暝》(明月,照;清泉,流) 8、修辞手法: (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雎鸠)引起所咏之物(淑女)。(他物+咏物) (2)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拟人。春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4)夸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5)双关。如谐音双关“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语意双关《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根生”的明指萁豆同一根生长,暗指曹植与曹丕两兄弟,何必互相残杀。 (6)用典。如“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7)借代:如“巾帼不让须眉”(以“巾帼”借代女人、“须眉”借代男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8) 和关。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 ④问题:“朝晖夕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互文吗?怎么理解? (9)通感: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是嗅觉,“歌声”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②“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其他表现手法:赋、抑扬、虚实。 对比、衬托、烘托、渲染的区别 1、对比 把对立的事物 ..,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归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诗人运用了对比 ..的手法,今昔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让读者清晰的感受到历史盛衰的无常。这里重点是通过今昔两种境况的对照,使人从中清晰强烈地感受到某种哲思, 而不是为了突出其中的某一种境况。 2、衬托 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 ..,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①用天台山“一万 八千丈”的高峻来衬托 ..(正衬)天姥山“连天向天横”的高峻。②王维《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以鸟之“惊”、“鸣”反衬春山“夜静”。 3、“衬托”和“对比”的区别: 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 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衬托 对比常用于论述,而衬托常用于描写。 4、烘托 是指通过侧面 ..(对周围人物或环境)进行描写 ..,使对象鲜明突出。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 《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一句,用环境描写烘托 ..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5、渲染 是指通过正面 ..(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 ..,以突出形象。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预有问,平海夕漫漫。”首联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正面极力描写秋寒,渲染思乡的悲哀和前途的迷惘。 6、渲染与烘托区别和联系: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 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 ....(物的特点正面营造的),烘托情感 ....(人的情感侧面表现的)。像上面孟浩然《早寒有怀》先渲染出一幅秋天寒冷凄飒的氛围,再通过这种氛围烘托出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途渺茫的愁绪。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先渲染一种沉郁悲壮、萧条涌动的浓重悲凉的氛围,再以这种氛围烘托内心的情感。 7、“衬托”和“烘托”的区别: 都是着眼于“托”,即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某中情感得到凸显。但是两者的手段方式不同,衬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和与其相似或相对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映衬来完成;烘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做外在的侧面的描写来实现。 8、渲染、烘托、衬托属于写作手法,而对比属于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象征的区别 1、比喻 打比方,它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的一种

古诗词中烘托与衬托的区别

烘托与衬托的区别(转)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这种技法用在古诗词中,使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 【古诗词中的烘托】 一、以物烘托人。如《诗经·秦风·蒹葭》中首章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次章的“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末章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清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高适的《别董大》首二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直接状写眼前之景,展示出一幅暮日黄昏、沙尘漫天、遥空断雁、大雪纷飞的北方荒原天寒地冻的暮天景象。通过这送别时的环境描写,烘托出离愁别恨的低沉气氛。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第一曲弹完,“东船西舫悄无言,未见江心秋月白”。这个情景描写真切地烘托出听者沉湎于动人的艺术境界中,醉心神往的情思,含蓄地描绘了音乐的神妙动人。 二、以人烘托人。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处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难怪茅盾先生赞扬道:“不写罗敷的美貌,而罗敷的绝世美貌跃然纸上,这真是前无古人的艺术描写。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烘托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发。 三、以物烘托物。如王维的《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绘出一幅极其完美的春山月夜图。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于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了变化,这时习惯于山谷静默的鸟儿,似乎连月出也带来新的刺激,居然鸣叫起来。这种以闹衬静的写法,不仅没有破坏春山的安谧,反而衬托得春夜山涧更加幽静。再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若耶溪山林一片幽静,唯有不时传来一两声“蝉噪”、“鸟鸣”。静寂,本是无声,有声则打破了静寂。但是诗人偏偏说因为那一两声“蝉噪”“鸟鸣”,山林愈发显得幽寂了。作者有意识地运用“蝉噪”“鸟鸣”之动来烘托一种静的境界。由此可见诗人匠心独运之功。王籍在这里通过“寂外有音”的烘托艺术手法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令人神往不已。 【示例】 ①新来瘦,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②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鲁迅《药》) ③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处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故乡》)

写作手法中的对比衬托(小学高段)

写作手法中的对比衬托(小学高段)

考场作文高分十八招(小学篇) 第十一招——对比衬托 【招数秘诀】 不见高山,不知平地。 没有绿叶,何来红花? 对比写作,突出中心。 衬托手法,彰显主旨。 【掌握要领】 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到显现。 对比手法是作文重要的写作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对不同人、事、物的对比描写或说明,以突出其各自的特色,或者将同一人、事、物在不同时空和境况下的情景进行对照,以彰显其变化。在行文中恰当使用对比的手法,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厚实,形象生动而鲜明,中心明确而集中。对比法的主要类型有四种:一是人物对比,二是不同事件对比,三是人物外表与内心对比,四是事件前后对比。许多民间故事,往往都写二个人,一个好一个坏,这是人物对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不同事件对比;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中主人公卡西莫多,人很丑可是心地很善良,这是人物外表与内心对比。 衬托法,就是为了突出主要对象,用一些另外的人或物来陪衬或烘托。衬托法主要类别: 一是正衬法,即从下面衬托,以宾衬主,以美衬美。如,先写甲歌唱得好,然后点明甲正在跟乙学唱歌,突出乙的歌唱得更好;又如,写景美,衬托人美。

二是旁衬法,即以旁人的反应来衬托。如,通过路人的反应写某人的打扮的奇特;又如,写某人摔倒摔得很重,不直接写,而是写路上行人的惊呼、围观,这是旁衬。 三是反衬法,即从反面衬托,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好衬坏,以劣衬优,以悲衬喜,以喜衬悲。如,写人走路的声音响衬托夜深人静;又如,写某人的突然间的哈哈大笑反映他内心的悲伤。 【套路解析】 一、对比法:人物对比 班级的差生 “刷、刷、刷”,像在战场上应战似的,同学们小心翼翼地低头在答卷。 考场中,坐着两位具有鲜明对比的学生: 一位是蓝兰,她那黝黑的脸子沁出了一层细细密密的汗,那握笔的手也微微地发抖。她发狠似的紧紧咬住嘴唇,似乎想咬出一个哪怕得分最小的答案来,但…… 另一位是班里成绩最优异的杨君君同学,此刻,她早已经答完了试卷上所有的题目。这张试卷对于她来说,好像是太容易了一点。她瞥了一下手表,知道离收卷时间还有二十几分钟。于是,她便无聊地看看这个同学,望望那个同学。蓦地,杨君君得意洋洋的目光停落在蓝兰的身上,她欣赏似的打量着蓝兰,总觉得蓝兰是班级里的后进生,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与联系

修辞手法:对比与衬托区别与联系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里也曾明确写道:“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不可把这两种修辞混为一谈。”衬托与对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甲乙对比,同时又互相衬托,甲衬乙,乙也衬甲;甲乙衬托,也含有某种程度的对比。也正由于它们有联系,所以有些修辞著作中将它们合为“比衬”(对比衬托)。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人物、事物或同一人物、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加以对照比较,以便说明一定的道理的修辞格,对比又叫“对照”。如①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②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例①把两种完全对立的人加以比较,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有的人虽死犹生,人民永远怀念他;有的人虽然活着,却如同行尸走肉,人民痛恨他。例②把老人与少年的不同的思想状态加以比较,形成鲜明的对比,以说明下文之“保守”与“进取”的道理。 衬托则是用描绘相类或相反的其他事物,从旁陪衬、烘托被描写的事物的辞格。俗话说:“牡丹虽好,还需绿叶扶持。”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他事物的表现手法。按照衬托事物与被衬托事物的关系,衬托可以分为正衬与反衬两类。好的衬托必须主次分明,通过对他事物的描叙,使所要描写的主体更鲜明突出。 从上述两种修辞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对比中对比双方并没有主次之分,而其主旨需要两方共同构建突出。而衬托双方则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其主题表现则主要依靠被衬托事物来表现。 在诗歌教学中,这是两种被经常被分析到的修辞格。但虽然如此,许多学生却并不能清晰分辨这两个概念,甚至有些学生以为这只是一种修辞格的两个不同名称而已。另外,有些试题似乎并没有有意分辨这两个概念,有的试题甚至将这两个概念并提,这更加模糊了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认识。如唐朝诗人裴粼《裴给事宅白牡丹》: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根据这首诗命题人设计了这么一道题目:“这首诗主要运用对比写白牡丹,不作褒贬,却有寓意。作者的寓意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并拟出了如下参考答案:“这首诗通过与紫牡丹的对比来写白牡丹,前两句从侧面渲染紫牡丹的富贵与人们争赏的热闹场面,与第三

烘托、渲染、衬托、对比的明确区别

一、不同的概念 1、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赵师秀《约客》诗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其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2、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烘托用在诗文中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清人刘熙载《艺概》所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此法引入诗歌创作中,指从侧面用笔,对事物进行描述、铺排,使被“托”之物更加突出。齐已有《早梅》一诗:“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此诗以“禽窥素艳来”一句便用烘托之法,表现出早梅之素艳。 3、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正衬:用相同或相美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即“绿叶衬红花”。白居易有《钱塘湖春行》一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平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此诗以西湖生气勃勃之景,从正面衬托出诗人的欣喜之情。此外,“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以六宫后妃之美衬玉环更胜一筹的美。反衬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以丑衬美。《谢亭送别》唐代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此外,“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王维《鸟鸣涧》)以鸟之“惊”、“鸣”反衬春山“夜静”。4、对比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以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苏轼《江城子?乙卯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