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超美国11倍!麦肯锡176页报告解读数字中国领先全球的秘密【附下载】 智东西内参

超美国11倍!麦肯锡176页报告解读数字中国领先全球的秘密【附下载】 智东西内参

超美国11倍!麦肯锡176页报告解读数字中国领先全球的秘密【附下载】 智东西内参
超美国11倍!麦肯锡176页报告解读数字中国领先全球的秘密【附下载】 智东西内参

超美国11倍!麦肯锡176页报告解读数字中国领先全球的

秘密【附下载】智东西内参

看点:到2030年,数字化将转变并创造高达45%的行业总收入。12月4日,麦肯锡发布了长达176页的中国数字经济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子商务(2016年交易额占全球40%)和数字支付(2016年个人消费交易额交易额7900亿美元,是美国的11倍。)已经领先全球;独角兽公司数量占的1/3,独角兽价值约占全球43%;2014至2016年间风投金额达770亿美元(占全球19%)。本期的智能内参,我们推荐麦肯锡的数字中国调研报告,从国际地位、数字化进展、背后的驱动力,以及政策和商业环境五大维度出发解读国内的数字化生态及其潜力。如果想收藏本文的报告全文(MGI-Digital China: Powering The Economy To Global Competiveness),可以在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回复关键词“nc210”下载。以下为智能内参整理呈现的干货:数字中国引领全球

从一些传统的衡量方法来看,目前中国的数字技术发展水平和普及率在全球仅仅居于中游,在2016年世界银行“数字技术普及应用指数”中位列50(共131个国家),“网络就绪指数”第59(共139个国家)。这是以以全国平均发展水平作为衡量依据的。然而,从数字化应用和创投体量来看,中国已

经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大国,在数字服务领域已经实现了净出口(过去五年连续保持年均100-15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并正在改写全球数字化的格局,并为远在海外的创业公司提供支持和启迪。▲中国的数字经济引领全球电子商务和数字

化支付方面:十年前中国的电商交易额还不到全球总额的1%,如今占比已超过40%,据估算已超过英、美、日、法、德五国的总和;移动支付在中国互联网用户群体中的渗透率也在迅速增长,从2013年的25%提升到2016年的68%,与个人消费相关的移动支付交易额高达7900亿美元,相当

于美国的11倍。▲中国对关键数字技术的风险投资位居世界前三创业和投资方面:全球262家“独角兽”中,三分之一是中国公司,占全球独角兽公司总估值的43%;在金融科技领域,全球每23家非上市“独角兽”中就有9家是中国企业,而且占据了全球金融科技企业总估值的70%以上;中国风投行业从2011-2013年的120亿美元(占全球6%)迅速增至2014-2016年的770亿美元(占全球19%),此间对外风险投资总额达到380亿美元(80%流向发达经济体,75%流入了数字化相关行业)。中国有多数字化?

▲中国各领域数字化指标(资产、用例和劳动力三大维度)

上面的麦肯锡的中国数字化指标,揭示了中国22个领域的5大数字化发展阶段:1、ICT(信息通信技术)、媒体(数字内容提供商和出版商)和金融(客户关系管理解决方案等)

是中国数字化程度最高的领域,与其他发达国家持平。2、面向消费的行业数字化程度,如票务和二手交易等各类数字渠道销售、电子商务的渗透等,领先国际。3、政府相关产业(电力等公共事业、卫生保健、政务、教育等)大举投资数字化,其在整体产业数字化指数的排名要高于美国或欧盟(整体规模仍落后),部分行业(如智能电网)超过了美国。

4、资本密集型产业(如先进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制造、化工、医药等)数字化程度排名相对靠后,这是因为数字化在总支出中占比相对较小。

5、本土化和碎片化产业(如房地产,建筑,农业,个人和地方服务等)的数字化程度落后,巨大的数字化空间将使这些行业竞争更加激烈。总的来看,中国的数字化产业经济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正在迅速缩小差距(2013年美国数字化程度是中国的4.9被,2016年降至3.7倍)。此间,政府的政策支持(互联网产业、智造产业等)和投资推动(IT基础设施等)起了很大的作用。▲中美之间的数字化差距正在缩小从资产、用例和劳动力来看,信息通信技术、媒体和金融部门是最数字化的领域,农业、地方服务和建筑业等数字化程度相对较弱。从均衡性来看,中国数字化程度前三的企业数字化指标是末三的6.5倍(美国5.8倍,应该6.1倍)。▲中国各领域的生产率增长与整体数字化呈正相关数字潜力的背后逻辑

庞大的受众池,BAT强势引领的数字产业生态圈,加上大力

推动前沿技术的投资和应用,导致中国的数字化潜力远超许多关注者的预期。▲移动用户达6.95亿,数字原住民达2.82亿,中国拥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受众池方面:中国规模优势明显,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超过90%的家庭联网,与纽约基本持平,略高于旧金山),网民们对数字化的热情(2016年7.31亿网民,83%使用过O2O服务)以及移动端的便利(2016年6.95亿移动网民,移动电商占总体电商销售额的70%,北京打车APP出行的次数是纽约居民的8倍),不仅吸引了众多投资者(2016年流入北京的风投高达209亿美元,伦敦仅34亿美元,洛杉矶仅30亿美元)和企业家,更为企业试水数字化技术提供了有利条件。▲与美国相比,中国企业需要应对的规模及波动性挑战更大,因此有利于发展出更强大的技术处理能力▲中国企业已开发了面向消费者的超级App —一站式解决方案▲中国互联网巨头为数字经济贡献了资金和人才数字产业生态圈方面,庞大的客户规模与使用强度让中国成为孕育前沿数字技术的实验场。BAT占据了国内数字产业的统治地位,也拓宽了多行业、多元化的数字化生态圈(包含不断增长的独角兽和各类创企,以及数字化转型中的传统企业,其中1/5创企由BAT或前BAT员工创立,另外还有30%的企业获得过BAT的投资),并在过去两年间达成35笔跨国交易。其他其他数字化企业(如小米、网易、平安集团等)也在积极布局生态系统。此

外,中国硬件制造能力使其在互联网和物联网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国产手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90%,2016

年70-80%的可穿戴智能手表产自中国)。▲在移动支付领域,政府政策为创新企业提供了试水空间监管方面,中国政府对数字技术的发展一直采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监管策略,从“先试水、后监管”发展成数字化的积极推动者,发布了一系

列配套政策,积极打造互联网产业基地,推动数字化投资,为双创提供资金支持(减税、基金等形式),主导高新科技

研发和应用(如墨子号、AI政务等)。由于政府监管滞后于

市场发展,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可以相对自由地测试和推广产品和服务,并获得可观的市场占有率,使得数字化企业呈指数级猛增,其中领先的数字化企业正在向海外拓展其商业模式(如Ofo、摩拜、Musical.ly),并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技

术(如今日头条的机器学习和个性化定制之于印度最大的本土语言内容聚合平台Dailyhunt,蚂蚁金服之于韩国首家互联网银行K Bank)。但这也引发了监管和消费者保护的问题(倒闭了三分之一的P2P借贷平台,牵连大量消费者蒙)。随着中国的数字化环境愈加成熟,政府也相应推出了多项新的监管规定,如2017年6月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随着中国的数字化进程逐步推进,各个行业的价

值链都将经历营收和利润池的彻底变革。虽然这种创造性变革将发生在世界每一个角落,但由于中国的传统行业效率低

下、拥有巨大的商业化潜能,因此这一变化在中国将尤为迅猛和激烈。经历这次转变脱颖而出的企业很有可能拥有庞大体量,足以影响全球数字化格局,并且能够带动中国境外的创业者。价值链的重组

▲2030年,数字化或可转变并创造10-45%的行业总收入宏观层面:麦肯锡2014年调研认为,2014至2025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和生产力提高的五分之一将来源于数字化;2015年的调研显示,创新将在2025年贡献近一半的GDP增长,即每年3到5万亿;2016年的报告则指出:中国的数字经

济占了全国GDP的30%,预计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5%。微观层面:美国价值前十的企业中有5家是互联网技术企业,腾讯和阿里巴巴也在中国十大最具价值企业(剩下的是6家银行和两家能源企业)。无疑,随着数字化的进展,整个行

业的价值链都将产生变化,缩短了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距离,匹配供应和需求,进一步拆分产品和业务流程,产生输家和赢家(比如零售界的在线平台、新出世的3D打印、VR/AR 等产业,汽车界的数字解决方案提供商)。▲数字化带来三类价值链重组▲非中介化和分散是价值链重组的主要力量为量

化数字经济的价值,麦肯锡提出了数字化带来的三类价值链重组:1、去中介化(Disintermediation):用例包括电子商务、在线出游等渠道利润率高,缺乏客户透明度和供应商,碎片化的产业);2、分散化(Disaggregation):用例包括汽

车共享、办公室/公寓共享等相对高价值的资产固定的产业);

3、非物质化(Dematerialization):用例包括电子书、音乐流媒体等将产品/服务转换为数字格式的产业)。到2030年,基于这三者的数字经济(消费和零售、汽车和移动、医疗健康、货运和物流)或可转变并创造10-45%的行业总收入。从零售行业来看▲数字化或可转变并创造1/3的消费和零售行业收入▲三类数字力量重组消费者和零售价值链▲非中介

化可以将零售行业的价值转移到在线平台上▲基于数字化的全渠道零售带来高期待▲基于数字化的全渠道汽车销售拉近制造商和客户▲数字化带来的生产力提高将影响3%到10%的消费和零售利益池从汽车行业来看▲数字化或可转变并创造30%的汽车行业收入▲三类数字力量重组汽车价值链▲非中介化和反聚合可以改变传统汽车厂商的价值▲数字化带来的V2X期待▲数字化带来的汽车综合移动解决方案▲数字化带来的生产力提高将影响5%到14%的汽车和移动利益池从医疗行业来看▲数字化或可转变并创造45%的医疗行业收入▲三类数字力量重组医疗价值链▲数字化可以改变传统医疗

价值链▲数字化(可穿戴)带来的疾病预防、诊断和病患行为改善▲数字化(大数据)使病患成为医疗业务的核心▲数字化带来的生产力提高将影响3.0%到5.5%的医疗健康利益池从物流行业来看▲数字化或可转变并创造1/3的货运和物流行业收入▲三类数字力量重组货运和物流价值链▲数字化可

以改变传统货运和物流价值链▲数字化为打通各个快递环节提供解决方案▲数字化带来的生产力提高将影响4%到9%的货运和物流利益池政策和商业环境

▲中国政府在数字化进程中的角色中国政府在整个数字化进程中的很多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基础设施领域,政府主导的大量投资建设,以及企业合作(中国前50的创企中有一半与BAT合作),为消费、医疗等重要的数字化领域提供了基础,推动了互联网(5G)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发展。截至2016年,中国城镇互联网普及率差距为36%。▲劳动市场过渡计划此外,政府还推动着数据的的开放,使数字化进程中的企业竞争更加公平(在全球144个国家的数据开放排行榜中位列71)。麦肯锡认为,政府还需要针对人口年龄结构和数字化需求,设计过渡计划,构建终生学习体系,鼓励再学习和再就业,尝试零工经济等,避免数字化进程中的工种不适应性和劳动力市场的诸多问题。与此同时,政府还应注重协调全球数字化致力,致力于网络安全、数字标准、知识产权保护、数字主权、数字经济量化等领域达成全球共识▲在中国,数字战略超重要商业环境方面,快节奏的经济转型和大规模的消费市场导致中国的数字行业

竞争将极为激烈,麦肯锡提出了以下六大有效措施:1、策略大胆:数字解决方案的巨大空间不仅存在于核心业务,更存在于跨部门的工作,特别是碎片化行业的价值链整合。2、

巧用生态:数字平台的影响力将扩大,BAT不仅在传统核心业务上优势明显,更会通过资金和人才支持渗透多个行业的多个部门,支持创业公司,发展超级应用。

麦肯锡《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指数:衡量中国城市的新工具》

中国城市有多“绿”? ——“城市可持续性指数”管窥 一项新指数显示,中国推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结果让人喜忧参半。 2011年2月? 华强森 本文包括: ?第1 页 ?第2 页 o图表:中国城市在可持续发展的某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另一些方面却仍然落后。 ?作者简介 ?致函编辑 随着各国都力图在不牺牲未来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个首要政策问题。中国的情况比其他所有地方都更加紧迫,因为中国城市的区域和经济预计在未来几十年都将保持快速发展,而这里的资源使用及环境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严重担忧。国家和地方领导人已将可持续发展列为重中之重,采取应对措施。 使用“城市可持续性指数”这项新的衡量标准,我们发现,中国这一新努力所产生的结果令人喜忧参半1。该指数显示,表现最好和最差的城市在几个指标上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尽管中国目前的城市发展模式并不符合可持续性的全球基准,但有些城市已经为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正面典型,其做法可复制到中国的其他地方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 我们选择中国作为该指数的测试地,首先是因为中国的城市发展速度快得惊人。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估计,中国的城市人口将从2008年的6亿左右增加到2025年的9.26亿,在2030年将达到10亿。其次,近年来,中国国家统计局的信息日趋详细、可靠,更容易获得。最后,中国在2008年成立环境保护部以及近年来采取的其他举措均表明,中国领导人了解这个问题的紧迫性,并已开始积极应对。 为发现基本趋势,我们将中国政府确定的112个可持续发展重点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了这些城市从2004年至2008年的相关数据。毋庸置疑,中国大部分城市在大多数可持续性衡量指标上都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有许多中国城市已经取得了进展,其中最好的一些城市的情况正在迅速改善。在对中国的城市初步进行相互比较时,我们选择了在财力、政策

读《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有感

读《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有感 在形形色色的管理理论中,“核心竞争力”在中国可能是知名度最高的。一时之间,许多企业家已经到了言必谈“核心竞争力”的程度。然而,这个概念可能也是被误读最多的管理理念之一,很多企业家把“核心竞争力”看做“看家法宝”、“杀手锏”和“独门暗器”之类的东西,好像企业只要有“核心竞争力”这个宝贝,就可以独步天下、所向无敌了。 要讨论“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最好先厘定这个问题:到底什么是“核心竞争力”?1990年,C.K. 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梅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首次提出了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一时间洛阳纸贵,两位作者也因此成为世界级的战略管理学者。因此要弄清楚这个概念,《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这篇文章是不可不读的。 “核心竞争力”能为公司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帮助它延展到广阔的相关市场领域,让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持续不断地为顾客提供新的价值。“核心竞争力”有三个特点:首先,核心竞争力能够为公司进入多个市场提供方便;第二,核心竞争力应当对最终产品为客户带来的可感知价值有重大贡献;第三,核心竞争力应当具备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特性。 由此可见,所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既不等于企业的核心技术,也不是企业的垄断资源,更不是企业的品牌优势,而是组织内的集体学习能力,尤其是如何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并且把多种技术整合在一起的能力。“核心竞争力”还意味着对工作进行组织以及提供价值,可以说,核心竞争力是沟通,是参与,是对跨越组织界限协同工作的深度承诺。 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家津津乐道的“核心竞争力”,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正如麦肯锡在《亦真亦幻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所说的那样:“尽管人们对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趋之若鹜,但它对企业绩效的实际影响最多也只能算喜忧参半……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核心竞争力像是海市蜃楼:从远处看,给逆境中的人以希望;但真的走近了,却发现它只是尘土黄沙。” 所以,企业要寻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正本清源,从企业的集体学习能力入手,并把这种能力贯彻到企业运营的细节之中。比如说,日本索尼公司在缩微方面的能力独步天下,佳能公司在光学、成像技术和微处理器控制方面保持领先,这些都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保证了他们选择自己擅长的竞争领域,并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出来。 不要再苦苦寻觅那些让你“一招制敌”的独门秘器了,这些秘器要么从来没存在过,要么就是昙花一现,这种优势也是不可持续的。从长期来看,竞争优势将取决于企业能否以比对手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构建核心竞争力。管理层有能力把整个公司的技术和生产技能整合成核心竞争力,使各项业务能够及时把握不断变化的机遇,这才是优势的真正所在。

麦肯锡曾这样评价中国企业

麦肯锡曾这样评价中国企业:成本优势的巨人却是成本管理上的侏儒。特别是人力成本方面,由于管理者与员工长期片面形成的“人本观念”,没有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实质,从而进入了“人本陷阱”,造成人工成本呈现失控状态,最终导致企业利润与人工成本的失衡,也成了企业管理者最“头疼的顽疾”。 其实,成本控制是一门花钱的艺术,而不是节约的艺术。关键是如何将每一分钱花得恰到好处,将企业的每一种资源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如何控制好企业人工成本呢?我们首先要从企业成本控制入手,把人工成本控制放入企业成本的“大局”之中来分析,如果只以“人工成本”论成本,必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成本控制是一门花钱的艺术,而不是节约的艺术。以节约为成本控制基本理念的企业只是土财主式的企业,他们除了盘剥工人和在原材料上大打折扣以外,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所以,我们需要学习现代企业应有的成本控制战略以及方法。” 一、企业总体成本的控制 第一步:明确战略目标 方向正确等于成功了一半,成本控制也一样。实际上,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必须以提高(或不损坏)其竞争地位为指针。具体地说,如果某项成本措施削弱了企业的战略地位,就应弃之不用;如果某项成本的增加有助于增加企业的竞争实力,这种成本的增加就是值得鼓励的。如果企业把成本作为战略来看待,那么成本管理就已经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更不仅仅是生产部门的事情,它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突破企业边界的成本管理体系。 那么,如何确立这个体系呢?就是运用价值链分析手法,分析企业内部、所处行业以及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构成状况,从战略角度确定控制成本的基本方向。 (一)、进行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 对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进行了梳理,对每一个环节的成本与收益进行了细化。比如广告需要成本多少?创造价值多少?运输需要成本多少?创造价值多少?除此之外,还对管理部门、销售部门、采购部门等主要部门的成本与效益进行了梳理。 (二)、进行行业价值链分析 行业价值链是什么呢?简单地说,企业即存在于某一行业价值链的某个点,这一联系存在于行业内部为消费者提供某种最终产品或服务的相关企业之间。实际上,上、下游与渠道企业的联接点都能够显著地影响企业成本,如供应商产品的包装能减少企业的搬运费用,而改善价值的纵向联系可以使企业与其上、下游和渠道企业共同降低成本,提高整体竞争优势。 (三)、分析竞争对手的价值链 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和本企业价值链在行业价值链中处于平行位置,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可以测算出竞争对手的成本。然后,自己企业与之相比较,就找出了与竞争对手在作业活动上的差异,最终就可以确定扬长避短的策略,争取成本优势。 第一,与对手差距不大的环节,提高起来成本较高,应保持其现有状态;第二,与对手差距较大的环节,加大投入;第三,有可能形成较大优势的环节,要加大投入,争取形成压倒性优势。 这样,在对企业内外、横向、纵向的价值链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了企业的长远战略诉求,并根据所处产业竞争环境的变化,对价值链进行了适应性的重构。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份内容详实的成本控制计划。

创新中国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研究

创新中国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研究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自中共十三大时起,中央就提出了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精神,1998年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10年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额不断攀升,走出去的步伐逐渐加快。但同时也应看到,一直以来中国对外投资的方式多以国际工程承包、劳务合作为主,目前,这些传统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中国对外投资进一步发展的要求。2006年,中国人均GDP达到2042美元,从投资发展阶段的理论和国际经验看,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时开始步入国际直接投资的第三阶段,在这样一个阶段对外投资将大幅上升,增速超过外资流入的增速,资金净流入额的增长开始下降。从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看,中国国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直接推动了企业的投资海外。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2008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6821.77亿美元。人民币升值使得对外投资成本下降,企业对外投资积极性明显提高。加之近年来国际贸易争端频发,导致了中国企业出口前景不稳定,从出口转向对外投资便成为一些企业的现实选择。中国已进入对外投资快速增长的新阶段,所

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合作的现状分析 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中国对海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从时间上晚于利用外资,从规模上看远小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现在还处于对外投资发展的起步阶段。但近年来随着中国鼓励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国内企业跨国经营能力的提高、外汇储备的增加和人民币升值的带动作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不断加快,年对外直接投资额快速增长,200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仅为9亿美元,到2006年达到了211.6亿美元,2007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87.2亿美元。预计未来5-10年中国将可能出现对外直接投资高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推动了中国更加全面深入地融入到国际经济合作,反映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增强,企业跨国经营能力的提升。在未来,有三类企业在境外投资方面还具有很大潜力。一是国有能源,资源企业,这些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目标是稳定国内资源供应,通过掌握上游资源,从相关原料价格上升过程中获益;二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主要包括纺织、成衣、家电等,这些企业走出去是为了接近市场,缓和对外贸易摩擦;三是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包括通讯、IT等,这类企业走出去是参与

麦肯锡7S分析

大前研一:麦肯锡的核心竞争力(因为经典所以分享) 大前研一直强调一个概念: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身边的环境,审视自己的目标,审视自己对目标执行以及评价管理。 日语里的“见直”说的就是这个重新审视。 Schedule-Action-Performance,这么一个行为模式,大前自豪的称作“大前的SAP 作战方案”。 制定日程计划-执行-评价回顾,再来一次制定日程计划-执行-评价回顾。 这么一种循环式的行动方式,是他大力提倡的。 同时他也说出了麦肯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1. 富有逻辑的推理方式: 假设一个观点——发现实际状况、发现事实-——与开头的假设对照,得出假设真确与否的结论 2. PSA(Problem Solving Approach)分析法: 分析问题——使己方与对方团队共同认识到这个问题——仅针对真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向企业高层提出方案 3. 实施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在世界范围内共享员工的经验与教训,方便各员工在碰到问题时到知识库里寻找帮助。 麦肯锡的成功之道:集中精力着力处理最重要的事。 一、麦肯锡思考问题之道: 麦肯锡强调运用有组织的思考模式、依据事实基础、确认各项假设基调。虽然要有假设,但一定要找到有具体的数据来支持你的假设和解决方案。 建立解决模式:学习麦肯锡思考问题的三大步骤──以事实为基础、严谨的组织架构及假设取向。 A.友善的事实:当你走在解决问题的崎岖道路上,事实就像是你用以铺路的基石,并且,能帮助你建立支柱来支撑自己。因此,不要畏惧事实。但为什么「事实」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呢?事实这项元素弥补了直觉猜测的不足、事实数据能够补强问题分析的可信度。 B.自在的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有一份清单,条列了你必须解决问题的所有议题。每个议题都已经是「彼此独立,互无遗漏」。 C.假设基调:假设基调的菁华就在于「在着手进行之前,先设想出解决方法。」而且假设只是一种需要被左证或被反驳的理论,它并不代表正确答案。因此,「假设基调」是由事实数据和完整架构的组合而产生的,然后再经由小组成员彼此的验证而产生的。 发展快捷方式:学习如何将各项商务问题连结,找出快捷方式,以便设计出最理想的解决方案。 A.找对问题:寻出事实、发出疑问、四处探索,以确定客户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就是整

麦肯锡中国城市群分析方法

一个国家,多个市场 ——用麦肯锡城市群方法瞄准中国消费者 用麦肯锡城市群(ClusterMap)方法,去区别对待中国的不同城市,将800多个中国城市划分为若干个城市群,关注它们在收入水平、地理位置、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诸多方面的区别和差异、以及城市中消费者共同的消费态度和偏好等。 广州和深圳有着很多共性,但这两座同处一省、驾车距离仅为3小时的城市在人口构成、语言和消费者偏好等方面的差别却不亚于法国和德国之间的差异。深圳居民中,4/5为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数年龄在35岁以下,他们说普通话或自己的方言,习惯在酒吧喝一杯。而在邻近的广州,外来人口只占1/4,人口年龄偏高,主要说广东话,习惯于与家人一起去餐馆喝茶。 很少有跨国公司会在法国和德国市场运用同样的策略,但似乎很多公司在中国却正是这么做的。它们专注于培植最大的市场(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以及类似南京的较大的二线城市),而忽略了中国数以百计的城市之间的差别。 中国的市场如此之大、各地增长的速度如此千差万别,对它们进行优先排序是不二的选择。中国的800多个城市中有200多个人口超过100万(在整个欧洲,人口超100万的城市只有35个)1。另外,中国还有数百个人口在10万级的城市。 现在,很多在华公司对中国城市仍采用逐个管理的方法。然而,通过总结它们的工作经验,以及我们对中国消费者的研究2,我们发现了一种更有效且更合算的管理方法,即麦肯锡城市群(ClusterMap)方法:它不再按照简单的城市层级和地理区域来划分中国城市,而将800多个中国城市划分为若干个城市群。这些城市群少则包括2个城市,多则包括约70个邻近的城市。决定城市群的不只是其收入水平和地理位置,还包括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以及城市中消费者共同的消费态度和偏好。 用麦肯锡城市群(ClusterMap)方法能帮助企业定义战略愿景、优化资源配置,跟踪业绩。与逐个管理城市的方法相比,用城市分群的方式更能在广阔地域范围内实现销售队伍、分销渠道、供应链以及营销的协同效应,更有实效性和成本效益。同时,比起将中国城市简单分成几个地区的做法,用城市分群的方式能将工作做得更细。 麦肯锡ClusterMap:从城市层级到城市群 麦肯锡城市群(ClusterMap)方法将中国城市分为22个城市群,每个城市群围绕1到2个中心城市发展。为了确保这种方法是可行并适用的,所有的卫星城距离1个中心城市不超过300公里,并且每个城市群的GDP都超过中国城市总GDP的1%(图表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 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DirectInvestment,ODI)是指我国国内企业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以现金、实物或无形资产等形式投资,且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经济活动。与国内投资相比,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货币利率、汇率波动复杂,对投资项目的影响因素也更多,从而使得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明显大于国内投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有积极评价风险因素,分析风险产生的环节,制定有针对性措施,才能确保对外直接投资的顺利进行。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1993年后,我国成为吸收外来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为878亿美元,成为世界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之一。从2000年到2013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增加了60余倍。二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领域不断延伸。在初期,我国的

企业一般在零售批发、采矿等行业投资,而目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领域已扩展到技术开发、商务服务、金融地产、生产制造等产业。三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位不断提高。截至2013年,我国的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亿美元,居全球所有国家、地区的第13位,虽然与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尽管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总量上增长迅速,但在许多项目上出现了大量的亏损,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不小损失。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东道国要么以保护资源或维护国家安全为理由,要么因为政权更替等原因致使我国的海外投资和并购失败或者即使能够并购成功其后续经营也出现了很大问题甚至项目被迫中止。比如,在中海油收购优尼科过程中由于美国政府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进行干预而失败;2009年中铝在收购矿业公司力拓的过程中,由于澳大利亚政府的干预而失败;近年来则出现了我国两大通信企业中兴和华为在美国的投资因“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而受阻。东道国政局的变动也给我国的海外投资带来很大风险。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迫使中铁在利比亚总额为42亿美元的3个铁路工程搁浅。此外,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发达国家恶意设置的各种壁垒也使我

麦肯锡-下一个十年的中国中产阶级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研究参考第4号(总179号)2014年5月8日 麦肯锡:下一个十年的中国中产阶级 ——他们的面貌及其制约因素 内容摘要:2014年3月22-24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 为了更好地倾听国际组织、跨国企业对中国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本届论坛邀请了与会公司结合自己的专长和论坛的主题撰写专题报告。本期研究参考是麦肯锡咨询公司为论坛提供的报告。 中产阶级的成长正在潜移默化地推动着中国的经济变革与社会转型。在这份报告中,麦肯锡将探讨中产阶级如何成为中国可持续增长的经济驱动力。同时也慎重指出,如果不着力打造中国年轻一代的能力,使之符合未来中产阶级的要求的话,这一幕也许并不会真的发生。 关键词:中产阶级;驱动力;制约因素

下一个十年的中国中产阶级 ——他们的面貌及其制约因素 麦肯锡咨询公司 中产阶级的成长正在潜移默化地推动着中国的经济变革与社会转型。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将探讨中产阶级如何成为中国可持续增长的经济驱动力。同时也慎重指出,如果不着力打造中国年轻一代的能力,使之符合未来中产阶级的要求的话,这一幕也许并不会真的发生。 一、中国中产阶级的潜力 就在2000年,中产阶级仅占中国城市家庭的4%1;到2012年,这一比例已飙升至68%。今天,城市人口占到中国总人口的52%;到2022年,还将涌现1.7亿城市新居民,届时城市化比例可能攀升至63%。到2022年,中产阶级的数量将达到6.3亿,为城市家庭的76%和总人口的45%。中国正在快速成长为中产阶级国家。这股浪潮的核心是城市化,以及伴随而来的居民收入的水涨船高。 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主力军来自技能型白领,他们代表着更高的生产力,也赚取更高的薪水。这既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硬”效益,也反映在教育和医疗保健条件改善的“软”效益。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迅猛发展众所周知,但政府对有利于释放中产阶级经济潜能的软性推动力的投资或许不太为人所知。以保险为例:2005年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近1.5亿中国人,如今95%的中国人享受着基本医疗保险。对于城市居民而言,自费比例已经从59%下降到35%。这表明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中产阶级的发展质量与数量同等重要。 二、上层中产阶级将成为新主流群体 我们将中国中产阶级划分为两大类:大众中产阶级——家庭年收入在6-10.6万元人民币之间,相当于9000-1.6万美元之间,这个群 1我们将“中产阶级”定义为家庭可支配年收入在6万~ 22.9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人士,以购买力平价法计 算,这一范围处于巴西和意大利的平均收入之间。这一群体在生活必需品上的支出低于50%,同时,其消费行为比起其他阶层也独具特点。

麦肯锡中国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 沙莎

北大哈佛双料海归美才女:麦肯锡中国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沙莎一半是激情,一半是柔情 幸福的女人都是相似的。沙莎的成功反映了幸福女人的重要品质:有事业愿景,也有实现愿景的能力;有爱,也有爱的能力。 若说这个世界上有圆满的成功人生,那么麦肯锡中国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沙莎的人生可以拿来做一个案例。这个说起话柔声柔气的温婉女子有着北京大学、哈佛商学院毕业的教育背景,全球第一流咨询公司麦肯锡的十年工作经验,却不是强悍而孤独的女强人。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和丈夫恩爱。有一个3岁半的儿子,双亲健康、快乐,还有一群谈的来得朋友和同学,总之,人生没有缺憾。 有人曾问沙莎:“你人生遇到最大挫折是什么?”她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好像还没有。我一知道自己要什么,怎样去争直取。”当然这并不是答案的全部,如果将每一个人的人生作为一个案例来看,其实还和沙莎良好家教所形成的性格有关,她说:“生活总有烦恼,但我愿意去记住那些快乐和感动我的瞬间。我要感谢父母的言传身教,敬佩像我母亲一样追求无止境,但也学习我父亲乐天知足的品德。所以,人生有困难,去积极解决问题;实在无力把握,就选择放手吧。” 懂得诉说自己的人生诉求 1996年,沙莎北京大学毕业后,申请到了美国奖学金,按照父母的理想,去美国读博士才是正途。那一年正逢麦肯锡北京办公室在中国招聘第一届本土商业分析员,沙莎决定放弃留学抓住这个机会。当时沙莎的父母不同意,但她很坚

持,她说:“我30岁之前会把我所有要读的书都读完,但由我决定先工作还是先读书的顺序,好吗?” 刚刚开始工作时,咨询公司加班至深夜是很正常的事。沙莎母亲急坏了,怕孩子学坏,特地到公司和沙莎的同事谈话,得出的结论是:“这些人素质都很好,非常敬业,我放心了。”沙莎一直是极富激情的人,产品战略、连锁运营、企业购并……她热爱每一个咨询项目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客户。除了国内项目,也到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美国等六七个国家的分公司工作过。她做得不错,在一切都顺风顺水时,她又申请了哈佛商学院。哈佛除了给了她弥足可贵的知识和人脉,还使她认识了现在的先生,接下来,顺理成章地结婚、生子。她没有因为生活放弃事业,并以一种更成熟的姿态重新回到麦肯锡,“有了小孩少了一点自由,但让我重新思考我的事业及定位。以前做项目经理时,只是想把单个项目做好,行业、地域跳跃幅度非常大;现在做了母亲我必须学会更专注,我会更重视战略性客户及长期实施成效,强调连续性,同时在行业上有专攻。孩子,让我变得更聪明了。” 她在工作中的杰出无可置疑,年纪轻轻就做了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生活的快乐却一样也没有落下,反衬出她真正是一个冰雪聪明的女子,懂得和父母、老板、爱人不断沟通自己的人生诉求,也因为这样,她始终能在自然和快乐状态下把能力发挥到极致。 正如她自己所说,她知道自己要什么,并知道如何去实现。结婚时,她告诉公司想要一个长长的假期,告诉老公想要一个盛大的帐篷婚礼,因为她记得一句谚语“如果一个女人能有一个幸福的婚礼,她这一生睡的安稳觉都比别人多”。那时婚礼定在9月,她先生极其理性,反对户外婚礼因为无法控制天气,但沙莎最终还是说服了他,并和他分工一起设计婚礼细节。最后,他先生设计的流线型帐篷解决了帐篷公司也解决不了的难题。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磨合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双方都更敬佩对方的潜能,感情也更好。 优秀的咨询是企业的教练 很多人觉得咨询顾问更像一个医生,替有疑难杂症的企业看病,开药方。沙莎不赞同这种说法,她觉得,咨询顾问是一个教练,带跑客户,以科学的方法陪他们一起成长。 2007、 2008年,她负责一个汽车研发流程再造的咨询项目,这是中国研发团队的第一个整体开发项目,有明确的产品上市时间及整车质量、成本节点要求,任何一个咨询团队参与这个项目都会觉得压力很大。客户核心团队近30人,各部门参与同步开发的外围团队近200人。不仅要借鉴麦肯锡在欧洲的项目经验,更要根据中国的文化和团队特点来重新优化流程,强化跨部门协作及固化模板工具,使产品和国际同步又适合中国国情。其中有很多的细节,比如要让同步开发更透明、高效地解决问题,要与客户核心团队一起成为整个流程再造的催化剂;要给客户最佳的方法和工具去培养年轻的团队;还要面对一些意外的事件,比如核心研发人员的可能流失,如何积极应对、有效挽留……当这款汽车按期全球首

麦肯锡成功模式解读

一通过完善的学习机制来建设学习型组织 麦肯锡公司从"年开始就把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作为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公司内营造一种平等竞争&激发智慧的环境#在成功地战胜最初来自公司内部的抵制后!一个新的核心理念终于在公司扎下根来!这就是*知识的积累和提高!必须成为公司的中心任务"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是持续不断的!而不是与特定咨询项目相联系的暂时性工作"不断学习过程必须由完善+严格的制度来保证和规范#公司将持续的全员学习任务作为制度固定下来以后!逐渐深入人心!成为麦肯锡公司的一项优良传统!为加强公司的知识储备!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效的学习机制为麦肯锡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有助于发展一批具有良好知识储备和经验的咨询专家"二是不断充实和更新公司的知识和信息资源!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便利的条件!并与外部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相适应#麦肯锡公司不但建立了科学的制度促进学习!而且还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加以保证*从公司内选拔若干名在各个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作为在每个部门推进学习机制的负责人!并由他们再负责从部门里挑选六七个在实践领域和知识管理等方面都有丰富经验和热情的人员组成核心团队。 二通过卓越的知识管理建立公司的知识储备基础 知识管理是当前企业界的热门话题#据美国,商业周刊-的一项调查!在"&$家跨国公司中有$%!的企业正在着手建立正规的知识管理程序)而麦肯锡公司被公认为知识管理领域的领路人)麦肯锡把知识管理的重点放在了对隐性知识的发掘&传播和利用上)尽管公司内很多咨询专家在工作中发展起来的许多富有创造力的见解和思想都已成文!并发表于诸如,哈佛商业评论-等影响广泛的学术性期刊&杂志和报刊上!甚至还有一些畅销著作出版!如麦肯锡公司负责企业组织发展的专家的合著,追求卓越-"负责战略管理发展的专家01.的,战略家的思想-等!在学术界和实务界均受到极大的欢迎)但是!相对于公司内大量有价值的经验和深邃的学术思想而言!这些已成文的论文不过是(冰山的一角%)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是作为隐性知识存在于专家们的头脑中!没有被整理成文!更谈不上在公司范围内交流与共享) 知识管理内容 (1)建立科学的制度促进学习。核心理念:知识的积累和提高,必须成为公司的中心任务;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是持续不断的;不断学习的过程必须有完善、严格的制度来保证和规范。 (2)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抓学习的质量。公司内部选拔若干名在各个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作为在每个部门推进学习机制的负责人,并由他们再负责从部门里挑选六七个在实践领域和知识管理等方面都有经验和热情的人员组成核心团队。 (3)发掘并利用公司内部人际关系网,作为对正式学习机制的补充,实现知识在全公司内的共享。 (4)建立以知识贡献率为衡量标准的评价体系,使组织内的每个部门和成员受到知识贡献的压力。

麦肯锡-数字化分析

篇一:麦肯锡:2015年中国数字消费者调查报告解读 麦肯锡:2015年中国数字消费者调查报告解读 Posted on 2015年03月3日by 翠花in 用户研究, 研究报告, 麦肯锡with 0 Comments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新发布的2015年中国数字消费者调查报告指出,尽管互联网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普及率较低,但这些地区的大部分消费者和城市消费 者一样都是活跃的网购用户,而且他们更享受网购。麦肯锡本次调研访谈了超过6000名中国互联网用户,覆盖了中国一至四线城市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共计约 6.3亿的用户,对其数字和意愿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挖掘。 这份名为《中国数字消费者调查报告:对选择和变化日益强烈的渴望》的报告主要聚焦了通信和移动、社交网络、游戏、在线视频、电子商务、O2O六类数字化行为,并分析了五个最新发展趋势。 一是社交商务呈现强劲增长趋势。中国是全球最热爱社交的国家之一,网民每天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是78分钟,美国网民是67分钟。中国网民依赖亲友推荐的人数占比差不多有50%,美国差不多40%,中国可以说是全球最热爱社交的一个国家。此外,社交媒体正在从单纯的沟通功能逐渐演变出CRM和购物的功能。社交网络在中国市场处在不断地快速演变的过程当中。调查显示,社交网络大大促进了消费者使用网络购物,网络购物的时间在大幅增加,观看网络视频,浏览新闻也都是出现大幅度的增加。另外,2014年,数千商户将中国流行的直销模式移植到移动平台上,通过建立半私密的50人~100人组成的微信群,向朋友和朋友的朋友销售从有机蔬菜到最新时装等各类商品。2015年这一趋势仍将继续,更多商家可以借助中国庞大的社交用户人口打造数码版的直销网络,依赖口碑和推荐,销售更多的商品(如化妆品、医疗保健和保险产品)。 二是线下实体零售店向“展示厅”的转型。麦肯锡的调查显示,目前有16%的消费电子产品是通过线上售出的,而5年前这个比例只有1%。实体店的展示效应(即购物者在店里浏览商品但通过其他渠道包括线上

对外投资申请报告

对外投资申请报告 篇一:合资企业项目投资申请报告word 【word版,可自由编辑!】 目录 第一章总说明 一、可行性研究工作组 二、项目背景及有关文件 三、可行性研究的总概括、结论(或建议)第二章合营各方情况 一、中国合营者情况 二、外国合营者情况 三、中外合营者合作目标 第三章市场预测和生产规划 一、市场预测 二、销售规划 三、生产规划 第四章物料供应规划 一、物料明细表及特点 二、物料供应规划 三、物料供应费用

第五章厂址选择 一、选择厂址的条件 二、厂址总平面布置 三、厂址费用估算 第六章项目设计 一、技术方案 二、设备方案 三、环境污染和防治方案 四、土建工程方案 第七章管理机构和职工 一、管理机构 二、职工及培训 三、管理费用估算 第八章项目实施计划 一、拟定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二、项目实施措施 三、项目实施费用估算 第九章投资总额及资本筹措 一、总投资费用估算 二、资本筹措 第十章财务分析 一、财务分析

二、不确定性分析 三、综合分析 四、可行性研究结论 附表: 1、土地工程项目一览表(略) 2、初期资金来源计划表(略) 3、投资前资金支出表 4、总生产成本表(正常年第五年) 5、分年报总生产成本估算表 6、流动资金计算表 7、初期固定资产投资费用表(略) 8、初期总投资费用表(略) 9、投资总额和资金筹措表 10、销售收入和税金预测表(正常生产年度) 11、工业企业的成本和费用预测表 12、利润预测表(分年) 13、借款偿还平衡平 14、财务外汇流量表 15、财务平衡表 16、敏感性分析表 17、经济外汇流量表 18、资产负债表(中外合资企业)

麦肯锡核心竞争力:全球只有一张损益表

解读麦肯锡核心竞争力: 全球只有一张损益表 与那些世界着名的跨国公司相比,麦肯锡显然是低调的,既不作广告,也很少在媒体上主动宣传自己;由于商业保密性原则,麦肯锡更不以客户名单为自己做宣传。 6月7日,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兼全球总裁顾磊杰(RAJAT 先生来华访问。与其他 20多位跨国公司总裁一样,顾磊杰先生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顾问委员会委员,这次来华就是专程参加顾问会议的。 也许是因为麦肯锡的头衔,顾磊杰先生还在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Kellogg管理学院、沃顿商学院、MIT 斯隆管理学院等世界知名学府担任监事、董事或顾问委员会委员一类的职务。作为一位印裔美国人,顾磊杰还担任印度商学院董事会主席和印度基金会主席的职务。 作为一家私人合伙制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培养一位董事合伙人需要大约7-8年的时间,顾磊杰先生于1973年加入麦肯锡,1980年升任董事,1981年起担任麦肯锡北欧分公司总经理。

在麦肯锡这样一个高手云集的地方,一个“人人都具有领导才能”的地方,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他们的领导呢?而顾磊杰自1994年开始,却连续三次当选麦肯锡董事长兼全球总裁。 与那些运用“注意力经济”原理吸引公众注意的全球大公司相比,麦肯锡还有其颇为“神秘”的一面。除了上述的“低调”,还有就是为外界广为赞赏又鲜为人知的麦肯锡的核心竞争力。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维迎教授在分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时认为,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力是看这个企业在多大程度上积累了互补性知识。张认为,麦肯锡的某一个咨询顾问可能不是最优秀的,但这个团队组合起来就是世界最强的,麦肯锡的竞争力在于他的全球一体化,在于他建的全球资源共享,这是别人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的东西。 张的这个分析,在我与顾磊杰先生的讨论中得到了印证。 在全球前150家大公司中,有100家是麦肯锡公司的客户。这家1926年成立于芝加哥的私人合伙制咨询公司,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咨询网络,在44个国家设有85家分公司,拥有7000多名咨询顾问。

麦肯锡在中国

麦肯锡在中国2011-10-11 05:58 |(分类:默认分类) 前阵子几位高层问到我对于国际咨询的看法,因为才疏学浅,没敢直接回答,就说有好有坏,对付过去了。今天和同事闲聊,又说道麦肯锡,我还是美国那套MBA的思维,说麦肯锡有很多先进的地方,进去之后无论如何对自己是个锻炼,可是同事认为麦肯锡就是个忽悠,不太适合中国的国情。 于是回家恶补麦肯锡在华的历史,无意中看到了雾水精灵的作品和王瑶的那本书,事实胜于雄辩,先一并收录在此。 事先声明,没有否定/贬低麦肯锡的意思,虽然本人对麦肯锡是越来越不感冒。当年大学本科的时候觉得麦肯锡就是神仙,研究生的时候觉得麦肯锡工资挺高,混几年不错,现在觉得牺牲work life balance的咨询业并不见得是首选。 当然本文的真正意图还是收录一些反面的案例,因为任何一家咨询都是大吹特吹自己成功的案例,了解那些在华的失败案例便显得弥足珍贵。希望能给那些对管理,咨询,战略决策感兴趣的朋友们能一点启迪,仅此而已。一起来看看前辈们整理的麦肯锡中国案例吧。 在王府井百货的咨询中,麦肯锡未能深入了解王府井百货各管理环节的实际特点时,就直接将他们在欧美操作百货零售公司咨询项目的管理软件克隆过来。结果与王府井格格不入,难以实施。这个项目中,麦肯锡建议王府井百货大楼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体制”,吸引外籍管理人员进入王府井任职。同时,“有必要加强连锁经营的数据化管理,建议引进先进的连锁企业管理软件,实现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使得连锁企业的管理更加趋于规范化、科学化。”于是,在麦肯锡的牵线搭桥之下,与美国安达信公司一起,将美国JDA软件系统引入王府井。JDA软件系统引入不久,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王府井方面就发现麦肯锡与安达信引进的JDA软件与王府井当时的经营现状格格不入,集团的整体运营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对此业内权威人士认为:麦肯锡缺乏对中国百货业的深入了解。最后,王府井百货对媒体的回应更直接:“不太适合”! 在为乐百氏的咨询中,麦肯锡做的“乐百氏战略蓝皮书”的核心观点是,“造就中国非碳酸饮料市场的领导者”。麦肯锡通过极其详尽和具有说服力的论证,明确地告诉乐百氏:“只有进入非碳酸饮料市场没有出路。”于是,“今日可乐”胎死腹中。而就在乐百氏大举进军非碳酸茶饮料市场的同时,乐百氏的老对手娃哈哈,以“中国人自己的可乐”的强大广告声音和巨额投入,进入了碳酸饮料领域,推出了娃哈哈“非常可乐”。而当年乐百氏的市场增长速度从前一年的85.3%大幅下滑到33.3%。显而易见,麦肯锡未能实事求是地对中国的商业环境做正确的估计。 在为康佳的咨询中,由于对康佳的企业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深入论证,以至于出具的方案与康佳多年来形成的企业文化和考核尺度产生冲突,一些足以推动企业“核心生意”的部分和人员,因为考评标准过于僵化,导致积极性反而较以前减退。而在组织构架上的建议,是把康佳当时的家电生产销售、手机生产销售及海外市场三块业务集中起来管理,实行事业部制,使经营管理重心下移。但是,各事业部骤然脱离集权式管理,只得重新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更新管理工具,自行实施市场计划,结果不但上下脱节,就连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也产生了混乱。

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报告

第一篇发展概况篇 本篇全面总结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现状与特点,从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视角进行国际比较,并对中国对外投资合作的发展趋势与前景进行展望。 第一章发展现状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对外投资合作仍保持了较快增长,在众多领域取得新突破,成为对外经贸合作的亮点。 一、总体情况 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区域分布更加广泛,投资行业结构和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地方投资占比首次过半,投资合作方式呈现多样化,互利共赢效果显著,同时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对外投资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创下1231.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2%,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3大对外投资国。自2003年中国有关部门权威发布年度数据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连续12年快速增长。其中2010-2014年的年均增长速度达15.7%。截至2014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存量为8826.4亿美元,较上年大幅提高了33.6%。

图1-1:2002-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与此同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与吸引外资(FDI)首次接近平衡,中国即将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图1-2:2009至2014年中国双向直接投资对比图(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二)区域分布更加广泛

从洲别分布来看,2014年,亚洲依然是中国对外投资流量最大的地区,投资额达到849.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2.4%,占当年流量总额的69%。其中,流向中国香港的投资额为708.7亿美元,占中国对亚洲投资总额的83.4%。此外,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以及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也是中国在亚洲主要的投资目的地。 2014年,中国企业对北美洲、欧洲的直接投资增幅分别达到88%和82.2%,投资金额分别为92.1亿美元和108.4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比重分别为7.5%和8.8%,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其中英国、卢森堡、德国、荷兰等是中国在欧洲主要的投资目的地,而在北美洲,中国资本则主要流向了美国和加拿大。此外,由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投资环境持续保持较强吸引力,当年中国对大洋洲的投资流量为43.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8.6%。 图1-3: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洲别分布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 计公报》。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分析报告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报告 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展与成绩 我国对外投资伴随改革开放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近年来,特不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取得了快速进展。2006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906.3亿美元,共分布在全球172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境外中资企业的经营领域已从贸易、航运和餐饮等,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农业合作、研究开发和咨询服务等众多领域。对外投资方式也由早期的建点办“窗口”,进展到投资办厂带动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研发中心、创办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多种形式。20多年来,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关于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经济进展的动力和后劲,弥补国内市场的不足,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起到了十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一)国际化经营战略提法的逐步演变及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几个时期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曾明确提出在对外开放中,要进展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如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五矿集团等已开始对外投资活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确信了跨国经营是实现经济进展的重要方式。90年代后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鼓舞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在十五届二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在积极扩大出口的同时,要有领导有步骤地组织和扶持一批有实力有优势的国有企业走出去”。2000年,“走出去”被中央正式确定为新时期的一项开放战略。2001年,《十五打算纲要》将“走出去”与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并列为“十五”开放型经济进展的三大支柱。2002年,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迄今为止,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进展时期。在这几个进展时期中,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不断演变,

麦肯锡中国数字消费者调查报告

麦肯锡中国数字消费者调查报告 根据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新发布的20xx年中国数字消费者调查报告,报告指出了五大趋势,其中指出,线下实体零售店向展示厅的转型,因为现在消费者一般都是在线下实体店进行比较,但最终选择在线上购买。 麦肯锡公司今年的调查覆盖了农村地区,调查显示,尽管互联网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普及率较低,但这些地区的大部分消费者和城市消费者一样都是活跃的网购用户,而且他们更享受网购。 麦肯锡本次调研访谈了超过6000名中国互联网用户,覆盖了中国一至四线城市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共计约6.3亿的用户,对其数字和意愿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挖掘。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6种数字行为进行分析,一是通讯和移动;二是社交网络,像微信,像新浪微博都有覆盖;三是游戏;四是在线视频;五是电子商务,六是O2O。 这份名为《中国数字消费者调查报告:对选择和变化日益强烈的渴望》强调了以下五个趋势: 第一社交商务呈现强劲增长趋势 中国是全球最热爱社交的国家之一。我们看到我们每天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花在社交媒体的时间是78分钟,美国是67分钟。我们依赖亲友推荐的人数占比差不多有50%,美国差不多40%,而且这两个趋势现在来看,是在更迅猛的发展当中。到明年可能要把之一去掉,

中国是全球最热爱社交的一个国家。 我们看到社交媒体从单纯的沟通功能逐渐演变出CRM和购物的功能。社交网络在中国市场在慢慢不断的快速演变的过程当中。调查显示,社交网络大大促进了消费者使用网络购物,网络购物的时间在大幅增加,观看网络视频,浏览新闻也都是出现大幅度的增加。 第二线下实体零售店向展示厅的转型 麦肯锡的调查显示,目前有16%的消费电子产品是通过线上售出的,而5年前这个比例只有1%。实体店的展示效应(即购物者在店里浏览商品但通过其他渠道包括线上渠道购买)对30%的消费者而言尤为明显,他们会在店内浏览并同时用手机进行研究,而他们中只有16%最终选择在门店购买此产品。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刘家明指出,门店将来不单纯是交易的一个渠道,更多是展示的功能。 第三消费者对线上线下融合(O2O)已经非常普及并将持续发展 第四偏远地区更渴望尝鲜电商覆盖率超60% 尽管互联网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普及率较低,但这些地区的大部分消费者都在使用电子商务,网购的比例分别达到了68%和60%。农村用户中的网络达人更是比一线及二线城市多出25%,渴望第一个尝试新的产品和服务。 在具体数字上,第一互联网的普及率在一二线达到76%,到三四线是47%,到农村19%,但是在被渗透的这些人群当中,用过电子商务网购用户,19%普及互联网的人群里面有64%用过网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