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高中化学必修一(苏教版)知识点整理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点的认识】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生成气体,颜色改变,生成沉淀等,而且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物态变化,形状变化等.

化学变化:物质的燃烧、钢铁锈蚀、火药爆炸,牛奶变质等.

【命题的方向】本考点主要考察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题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典例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是二氧化硫与品红结合成无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原理是氯水有强氧化性能将有色布条氧化为无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漂白粉有强氧化性将染料氧化为无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溶液的褪色,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解题思路点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就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2.核素

【知识点的认识】

1、核素:

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很多元素有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几种原子.例如,氢有、、3种原子,就是3种核素,它们的原子核中

分别有0、1、2个中子.这3种核素互称为同位素.例如,原子核里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数是12,称为C﹣12核素,或写成12C核素.原子核里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数为13,称13C核素.氧元素有16O,17O,18O三种核素.具有多种核素的元素称多核素元素.核素常用表示,X是元素符号,Z是原子序数,A是质量数,

A﹣Z=N,N是该核素中的中子数.

【命题方向】本考点主要考察核素的概念,属于高中化学的重要概念.

题型:核素概念

典例: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下列有关稀土元素Sm与Sm的说法正确的是()A.Sm与Sm互为同位素B.Sm与Sm的质量数相同

C.Sm与Sm是同一种核素D.Sm与Sm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

均为62

分析:A.根据原子符号的含义以及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互称同位素;

B.根据原子符号的含义来分析;

C.根据原子符号的含义以及只有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相同的核素才是同一核素;

D.根据原子符号的含义以及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解答:A、Sm由与Sm可知,该元素是含有相同质子不同中子的同种元素,所以是同位素,故A正确;

B、Sm的质量数为144,Sm的质量数为150,所以这两种核素的质量数不同,故B错误;

C、Sm与Sm虽然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所以Sm与Sm是不同核素,故C错误;

D、Sm的核外电子数为62,中子数为82,Sm的核外电子数为62,中子数为88,

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同位素、核素的概念及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难度不大,明确这几个概念间的区别.

【解题思路点拨】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3.混合物和纯净物

【知识点的认识】

1、混合物的概念: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亦即混合物.混合物没有固定的化学式.无固定组成和性质,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将他们保持着原来的性质.混合物可以用物理方法将所含物质加以分离.

2、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命题方向】本考点属于初中学过的基础知识,了解即可.

题型一:混合物、纯净物概念的考察

典例1:下列物质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B.只有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

C.只有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D.只有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石墨与金刚石混合在一起,由碳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一种分子只能构成一种物质,一种原子可能得到不同的分子,如O2、O3均由氧原子构成,故B错误;

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的组成种类只有一种,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

D.对于离子化合物来说,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只能得到一种物质(电荷守恒),当阴、阳离子个数比不同时,其组成物质的种类可能是多种,如FeCl3与FeCl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纯净物的概念,题目难度不大,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

题型二:常见的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分

典例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纯碱B.小苏打C.烧碱D.漂白粉

分析: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最少有两种物质组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纯碱中只含有一种碳酸钠,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

B、小苏打中只含有一种物质碳酸氢钠,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

C、烧碱中只含有一种物质氢氧化钠,属于纯净物,故C错误;

D、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对照概念即可完成.

【解题思路点拨】常见判断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方法:能否写出化学式,能写出化学式的为纯净物,不能写出的为化合物.因此需要熟记高中所学的容易混淆的混合物,比如:漂白粉、漂粉精、草木灰、石灰石(大理石、方解石)、电石、铝土矿、刚玉、水玻璃、水煤气、焦炉煤气、福尔马林等都是混合物.

4.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知识点的认识】

题型一:酸、碱、盐互为氧化物的概念

典例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A .K

2CO 3和K 2O 都属于盐 B .KOH 和Na 2CO 3都属于碱 C .H 2SO 4和HNO 3都属于酸

D .Na 2O 和Na 2SiO 3都属于氧化物

分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据定义分析即可.

解答:A 、K 2CO 3属于盐,K 2O 属于氧化物,故A 错误.

B 、KOH 属于碱,Na 2CO 3属于盐,故B 错误.

C 、H 2SO 4和HNO 3都属于酸,故C 正确.

D 、Na 2O 属于氧化物,Na 2SiO 3属于盐,故D 错误.

故选C .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难度不大,注意这几个概念的区别. 题型二: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识别

分析:根据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盐电离出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是酸根离子,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等概念进行分析.

解答:A、NaOH属于碱,SO2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

B、C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B错误;

C、C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C错误;

D、根据物质的分类,KOH属于碱,HNO3属于酸,CaCO3属于盐,CaO属于碱性氧化物,SO2属于酸性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分类角度的总结.

题型三: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辨析关系

典例3: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B.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D.金属氧化物肯定是碱性氧化物

分析:A、能和碱反应生成只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B、非金属氧化物可能是不成盐氧化物;

C、能和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D、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

解答:A、酸性氧化物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

B、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可能是不成盐氧化物,如CO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但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

C、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故C正确;

D、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物的概念及其联系,难度不大,但概念间的联系是学习的难点,属于易错题.

【解题思路点拨】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5.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知识点的认识】

1、分散系的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称为分散体系.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在水溶液中,溶质是分散质,水是分散剂.溶质在水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存在.

分散系包括:溶液、胶体、悬浊液、乳浊液.

(1)丁达尔效应:

由于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会使光发生散射,可以使一束直射的光在胶体中显示出光路.

(2)布朗运动:

①定义:胶体粒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水分子从个方向撞击胶体粒子,而每一瞬间胶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同的.(3)电泳现象:

①定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②解释: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扬斯规则表明:与胶体粒子有相同化学元素的离子优先被吸附.以AgI胶体为例,AgNO3与KI反应,生成AgI 溶胶,若KI过量,则胶核AgI吸附过量的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AgI吸附过量的Ag+而带正电.而蛋白质胶体吸附水而不带电.

③带电规律:

1°一般来说,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等胶体微粒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

2°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土壤等胶体带负电;

3°蛋白质分子一端有﹣COOH,一端有﹣NH2,因电离常数不同而带电;

4°淀粉胶体不吸附阴阳离子不带电,无电泳现象,加少量电解质难凝聚.

④应用:

1°生物化学中常利用来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

2°医学上利用血清的纸上电泳来诊断某些疾病.

3°电镀业采用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等均匀的沉积在金属、布匹和木材上.

4°陶瓷工业精练高岭土.除去杂质氧化铁.

5°石油工业中,将天然石油乳状液中油水分离.

6°工业和工程中泥土和泥炭的脱水,水泥和冶金工业中的除尘等.

(4)胶体的聚沉:

①定义:胶体粒子在一定条件下聚集起来的现象.在此过程中分散质改变成凝胶状物质或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②胶粒凝聚的原因:外界条件的改变

1°加热:加速胶粒运动,减弱胶粒对离子的吸附作用.

2°加强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荷,减弱电性斥力.

3°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相互中和,减小同种电性的排斥作用.通常离子所带电荷越高,聚沉能力越大.

③应用:制作豆腐;不同型号的墨水不能混用;三角洲的形成.

4、胶体的制备:

1)物理法:如研磨(制豆浆、研墨),直接分散(制蛋白胶体)

2)水解法:

Fe(OH)3胶体:向20mL沸蒸馏水中滴加1mL~2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一会儿,得红褐色的Fe(OH)3胶体.离子方程式为:

Fe3++3H2O=Fe(OH)3(胶体)+3H+

3)复分解法:

AgI胶体:向盛10mL 0.01mol?L﹣1 KI的试管中,滴加8~10滴0.01mol?L﹣1 AgNO3,边滴边振荡,得浅黄色AgI胶体.

硅酸胶体:在一大试管里装入5mL~10mL 1mol?L﹣1HCl,加入1mL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即得.离子方程式分别为:Ag++I﹣=AgI(胶体)↓

SiO32﹣+2H++2H2O=H4SiO4(胶体)↓

复分解法配制胶体时溶液的浓度不宜过大,以免生成沉淀.

5、常见胶体的带电情况:

(1)胶粒带正电荷的胶体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例如Fe(OH)3、Al(OH)3等.

(2)胶粒带负电荷的胶体有: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3)胶粒不带电的胶体有:淀粉胶体.特殊的,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

【注意】:胶体不带电,而胶粒可以带电.

6、常见的胶体分散系

①Fe(OH)3胶体,Al(OH)3胶体,原硅酸胶体,硬脂酸胶体.分别由相应的盐水解生成不溶物形成.

FeCl3溶液:Fe3++3H2O=Fe(OH)3(胶体)+3H+

明矾溶液:Al3++3H2O=Al(OH)3(胶体)+3H+

水玻璃:SiO32﹣+3H2O=H4SiO4(胶体)+2OH﹣

肥皂水:C17H35COO﹣+H2O=C17H35COOH(胶体)+OH﹣

②卤化银胶体.Ag++X﹣=AgX(胶体)

③土壤胶体.

④豆奶、牛奶、蛋清的水溶液.

⑤有色玻璃,如蓝色钴玻璃(分散质为钴的蓝色氧化物,分散剂为玻璃).

⑥烟、云、雾.

7、胶体的分离与提纯:

胶体与浊液:过滤.

胶体与溶液:渗析.采用半透膜.

【命题方向】本考点主要考察分散系的种类及各自特点,重点掌握胶体的性质及胶体的制备.题型一:分散系的概念及不同分散系的区分

典例1: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0﹣9﹣10﹣7m (l﹣100nm)之间的是()A.溶液B.胶体C.悬浊液D.乳浊液

分析: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类,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本质区别就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不同.溶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nm 之间,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nm,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A.溶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小于10﹣9m ),故A错误;

B.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nm之间(介于10﹣9﹣10﹣7m ),故B正确;

C.悬浊液是浊液的一种,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nm(大于10﹣7m ),故C错误;

D.乳浊液是浊液的一种,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nm(大于10﹣7m ),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散系的分类依据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题目难度不大.题型二:胶体的性质

典例2: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在河流入海口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分析:可根据胶体的性质来分析解答.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可以使胶体凝聚,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解答:A、豆浆具有胶体的性质,向其中加入盐卤,盐卤中含丰富的电解质氯化钙等,可以使豆浆凝聚,与胶体有关,故A错误;

B、河流中的水含有泥沙胶粒,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等电解质,二者相遇是可以发生胶体凝聚,就形成三角洲,与胶体有关,故B错误;

C、蛋白质溶液是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与胶体有关,与胶体有关,故C错误;

D、主要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与胶体性质无关,与胶体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明确胶体常见的性质有丁达尔现象、胶体的聚沉、电泳等,利用胶体性质对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进行解释.

题型三:胶体与溶液的区别与联系

典例3:关于氯化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两者的分散质微粒均能透过半透膜和滤纸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分析:A、溶液、胶体均为电中性,胶粒带电荷;

B.胶体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能透过半透膜和滤纸;

C.分子和胶粒均作无规则运动;

D.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

解答:A.溶液胶体均为电中性,胶体能吸附电荷,故A错误;

B.氯化镁溶液能透过半透膜和滤纸,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粒径为1﹣100 nm,不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滤纸,故B错误;

C.分子和胶粒均作无规则运动,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故C错误;D.氢氧化铁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氯化镁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所以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胶体的知识,掌握胶体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解题思路点拨】胶体的聚沉与蛋白质的盐析比较:

胶体的聚沉是指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破坏胶体稳定的因素)聚集成较大颗粒而沉降下来,它是不可逆的.盐析是指高分子溶液中加入浓的无机轻金属盐使高分子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它是高分子溶液或普通溶液的性质,盐析是因为加入较多量的盐会破坏溶解在水里的高分子

周围的水膜,减弱高分子与分散剂间的相互作用,使高分子溶解度减小而析出.发生盐析的分散质都是易容的,所以盐析是可逆的.由此可见胶体的聚沉与蛋白质的盐析有着本质的区别.

6.阿伏加德罗常数

【知识点的认识】

1、阿伏伽德罗常数:

(1)概念: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值是指0.012kg 12C所含的原子数,约为6.02×1023,符号为N A.表示1mol任何粒子的数目.

(2)单位:mol﹣1.

2、阿伏加德罗常数可用多种实验方法测得,到目前为止测得比较精确的数据是6.0221367×1023 mol﹣1.

【命题方向】本考点主要考察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概念、符号及数值、单位,需要重点掌握.题型一: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概念

典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原子B.0.012 kg12C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

C.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 D.常温常压下,1 mol氧气的体积约为22.4L

分析:A、物质有的是单原子分子,有的是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离子化合物等;

B、依据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概念分析判断;

C、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

D、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为22.4L/mol.

解答:A、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1 mol任何物质不一定都含有6.02×1023个原子,故A错误;

B、0.012 kg12C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为1mol,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规定,故B正确;

C、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mol,故C错误;

D、常温常压下,1 mol氧气的体积不是22.4L,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主要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规定,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摩尔质量的概念判断,题目较简单.

题型二: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应用

典例2:设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 0.1mol?L﹣1的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为0.1N A

B.1mol NH3中含有N﹣H键的数目为3N A

C.7.8g Na2O2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为0.1N A

D.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分子个数为N A

分析:A、氯化铁溶液中铁离子部分水解,铁离子数目减少;

B、氨气分子中含有3个氮氢键,1mol氨气中含有3mol氮氢键;

C、过氧化钠中的阳离子为钠离子,0.1mol过氧化钠中含有0.2mol钠离子;

D、标准状况下水的状态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水的物质的量.

解答:A、1L 0.1mol?L﹣1的FeCl3溶液中含有溶质氯化铁0.1mol,铁离子部分水解,溶液中含有的铁离子小于0.1mol,Fe3+的数目小于0.1n A,故A错误;

B、1mol氨气中含有3mol氮氢键,含有N﹣H键的数目为3n A,故B正确;

C、7.8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0.1mol过氧化钠中含有0.2mol钠离子,含有的阳离子数目为0.2n A,故C错误;

D、标况下,水不是气体,题中条件无法计算22.4L水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

【解题思路点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1)物质的状态是否为气体;

2)对于气体注意条件是否为标况;

3)注意同位素原子的差异;

4)注意可逆反应或易水解盐中离子数目的判断;

5)注意物质的结构:如Na2O2是由Na+和O22﹣构成,而不是有Na+和O2﹣构成;SiO2、SiC 都是原子晶体,其结构中只有原子没有分子,SiO2是正四面体结构,1molSiO2中含有的共价键为4N A,1molP4含有的共价键为6N A等.

7.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知识点的认识】

1、阿伏伽德罗定律:

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定律.

2、阿伏伽德罗定律推论:

我们可以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以及物质的量与分子数目、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有用的推论:

(1)同温同压时:①V1:V2=n1:n2=N1:N2②ρ1:ρ2=M1:M2③同质量时:V1:V2=M2:M1

(2)同温同体积时:④P1:P2=n1:n2=N1:N2⑤同质量时:P1:P2=M2:M1

(3)同温同压同体积时:⑥ρ1:ρ2=M1:M2=m1:m2

【命题方向】本考点主要考察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内容,需要重点掌握.

题型一:阿伏伽德罗定律

典例1:(2011?新疆一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L 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分析:A、对于气体来说,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本身的大小,一定温度、压强下,决定其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分子数的多少;

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一定,气体体积由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

D、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大小取决于温度和压强,外界条件不同,体积不同.

解答: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一定,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本身的大小,决定其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分子数的多少,故A错误;

B、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因此气体体积由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故B正确;

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不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不同,标准状况下约为22.4L/mol,故C错误;

D、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大小取决于温度和压强,外界条件不同,体积不同,不同条件下体积不等的气体所含分子数可能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定律及其推论,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影响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题型二:阿伏伽德罗定律推论

典例2: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 B.体积相等、密度不等的CO和C2H4

C.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D.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N2和O2

分析:根据N=nN A可知,分子数相等,则物质的量相等,据此判断.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

B、根据m=ρV,n=进行判断;

C、n=进行判断;

D、压强相同、体积相同,分子数之比等于温度之比.

解答: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二者所处的压强不一定相同,所以分子数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

B、体积相等、密度不等,二者的质量不相等,由于CO和C2H4的摩尔质量相等,所以二者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分子数不相等,故B错误;

C、二者质量相同,N2和C2H4的摩尔质量相等,所以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分子数相等,故C正确;

D、根据pV=nRT可知,压强相同、体积相同,分子数之比等于温度之比,二者的温度不一定相等,故分子数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难度不大,关键对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的理解,可借助pV=nRT理解.

【解题思路点拨】相对密度:

在同温同压下,上面结论式②和式⑥中出现的密度比值称为气体的相对密度D=ρ1:ρ2=M1:M2.

注意:①D称为气体1相对于气体2的相对密度,没有单位.如氧气对氢气的密度为16.

8.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知识点的认识】

离子方程式计算的常用方法包括:

1、原子守恒法

2、电荷守恒法

3、得失电子守恒法

4、关系式法

【命题方向】

题型一:原子守恒

典例1:用1L 1.0mol?L﹣1 NaOH溶液吸收0.8mol CO2,所得溶液中的CO32﹣和HCO3﹣的浓度之比约是()

A.1:3 B.1:2 C.2:3 D.3:2

分析: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1.0mol/L×1L=1mol,当n(NaOH):n(CO2)≥2,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钠,当n(NaOH):n(CO2)≤1时,二者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但2>n(NaOH):n(CO2)>1时,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mol:0.8mol=5:4,则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根据原子守恒分析解答.

解答: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1.0mol/L×1L=1mol,当n(NaOH):n(CO2)≥2,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钠,当n(NaOH):n(CO2)≤1时,二者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但2>n(NaOH):n(CO2)>1时,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mol:0.8mol=5:4,则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设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是x,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是y,

根据碳原子守恒得x+y=0.8①

根据钠原子守恒得:2x+y=1②,

根据①②得x=0.2 y=0.6,

所以CO32﹣和HCO3﹣的浓度之比=0.2mol:0.6mol=1:3,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原子守恒的角度分析.

题型二:电荷守恒

典例2:将NaCl和NaBr的混合物m g溶于足量水,配制成500mL溶液A,再向A中通入足量氯气,充分反应后,蒸发溶液至干得晶体(m﹣2)g.则A溶液中Na+、C1﹣、Br﹣的物质的量之比肯定不正确的是()

A.3:2:1 B.3:1:2 C.4:3:1 D.3:1:4

分析:向氯化钠、溴化钠的混合物中通入足量氯气,氯气和溴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溴,反应方程式为:Cl2+2NaBr=Br2+2NaCl,蒸发溶液蒸干时,溴挥发导致得到的晶体是氯化钠,任何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氯化钠和溴化钠都是强酸强碱盐,其溶液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判断.

解答:向氯化钠、溴化钠的混合物中通入足量氯气,氯气和溴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溴,反应方程式为Cl2+2NaBr=Br2+2NaCl,蒸发溶液蒸干时,溴挥发导致得到的晶体是氯化钠,任何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氯化钠和溴化钠都是强酸强碱盐,其溶液呈中性,所以c(H+)=c(OH﹣),所以溶液中c(Na+)=c(Cl﹣)+c(Br﹣),同一溶液中体积相等,所以n(Na+)=n(Cl﹣)+n(Br﹣),

A.当Na+、C1﹣、Br﹣的物质的量之比3:2:1时,符合n(Na+)=n(Cl﹣)+n(Br﹣),故A正确;

B.当Na+、C1﹣、Br﹣的物质的量之比3:1:2时,符合n(Na+)=n(Cl﹣)+n(Br﹣),故B正确;

C.当Na+、C1﹣、Br﹣的物质的量之比4:3:1时,符合n(Na+)=n(Cl﹣)+n(Br﹣),故C正确;

D.当Na+、C1﹣、Br﹣的物质的量之比3:1:4时,符合n(Na+)<n(Cl﹣)+n(Br﹣),不符合电荷守恒,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计算,如果采用方程式进行计算,比较麻烦,采用电荷守恒来分析解答即可,较简便,难度中等.

题型三:关系式法

典例3: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两溶液中分别滴加等浓度的AgNO3溶液使Cl﹣恰好沉淀完全,则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之比为()

A.1:1 B.1:2 C.2:1 D.1:3

分析: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消耗的硝酸银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体积比.

解答:设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

则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存在:

1molNaCl~1molAgNO3,

1molMgCl2~2molAgNO3,

由n=cV可知,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溶液的体积之比,

所以与NaCl、MgCl2两种溶液反应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1: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明确物质的量、浓度及物质的构成的关系,氯离子与银离子的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题型四:得失电子守恒

典例4:Fe与硝酸反应随温度和硝酸的浓度不同而产物不同.已知0.2mol HNO3做氧化剂时,恰好把0.4mol Fe氧化为Fe2+,则HNO3将被还原成()

A.NH4+B.N2O C.NO D.NO2

分析:0.2molHNO3做氧化剂时,氮元素的化合价会降低,0.4mol Fe氧化为Fe2+,化合价升高,铁原子失去电子,氮原子是得到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来计算HNO3的还原产物中N 元素的价态.

解答:设硝酸被还原到的产物中,N元素的价态是x,则根据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0.4mol ×(2﹣0)=0.2mol×(5﹣x),解得x=1,所以硝酸被还原到的产物中,N元素的价态是+1价,应该是N2O.

故选B.

点评:本题是一道关于电子守恒的计算题,电子守恒的灵活应用是考试的热点,难度不大.【解题思路点拔】本考点是关于离子方程式的计算方法,相对于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计算方法更纯粹一点,最重要的是守恒方法和关系式法,要重点掌握.

9.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知识点的认识】

1、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溶质(用字母B表示)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用符号c B表示.

(2)单位:常用单位为mol/L.

(3)计算公式:c B=n B/V

注意:其中V指的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1)将溶质的质量分数换算成物质的量浓度时,首先要计算1L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换算成相应物质的量,有时还需将溶液的质量换算成溶液的体积,最后才换算成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2)将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换算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首先要将溶质的物质的量换算成溶质的质量,有时还将溶液的体积换算成质量,然后换算成溶质的质量分数.

n=m/M=V?ρ?w?1000/M

c=n/V

c=(V?ρ?w/M)/V=V?ρ?w/MV

[式中:ρ﹣溶液的密度,单位为g/mL或g/cm3,w﹣溶质的质量分数,M﹣溶质的摩尔质量,数值等于物质的式量].

【命题方向】本考点主要考察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需要中断掌握.

题型一: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考察

典例1:下列关于1mol/L NaCl说法正确的是()

A.1 L该溶液中含有58.5 g NaCl B.从1 L该溶液中取出0.5 L后,剩余NaCl溶液的浓度为0.5 mol/L

C.该溶液中Na+的浓度为0.5 mol/L D.称取58.5 g NaCl固体溶于1 L水中,即可配制成1 mol/L NaCl溶液

分析:A、根据n=cV计算氯化钠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氯化钠的质量;

B、溶液是均匀的,取出部分溶液、剩余溶液与原溶液浓度相等;

C、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溶液c(Na+)=c(NaCl);

D、58.5 g NaCl固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于水配成1L溶液,浓度为1mol/L.

解答:A、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L×1mol/L=1mol,氯化钠的质量为1mol×58.5g/mol=58.5g,故A正确;

B、溶液是均匀的,取出部分溶液、剩余溶液与原溶液浓度相等,都为1mol/L,故B错误;

C、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溶液c(Na+)=c(NaCl)=1mol/L,故C错误;

D、58.5 g NaCl固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于水配成1L溶液,浓度为1mol/L,体积1L是指溶液体积,不是溶剂体积,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及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难度较小,注意溶质离子浓度的计算.

题型二:物质浓度与构成其微粒浓度的关系

典例2: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mL 1mol/L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A.150 mL 1 mol/L NaCl溶液B.75 mL 2 mol/L CaCl2溶液

C.150 mL 2 mol/L KCl溶液D.75 mL 1 mol/LAlCl3溶液

分析:根据同一化学式中各微粒的浓度等于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离子个数,与溶液的体积无关,1mol/L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为2mol/L.

解答:50mL 1mol?L﹣1 Mg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2c(MgCl2)=2mol/L,A、150mL 1mol?L﹣1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c(NaCl)=1mol/L,故A

错误;

B、75mL 2mol?L﹣1C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2c(CaCl2)=4mol/L,故B 错误;

C、150mL2mol?L﹣1K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c(KCl)=2mol/L,故C正确;

D、75mL1mol?L﹣1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3c(AlCl3)=3mol/L,故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浓度的计算分析,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只与物质的浓度和离子个数有关,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题型三:CuSO4?5H2O的配制

典例3:实验室里需用480mL 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分析:需用480mL 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配制500ml 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溶液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0.5L×0.1mol?L﹣1=0.05mol,需要称取硫酸铜的质量为0.05mol×160g/mol=8g,如称取胆矾,则质量为0.05mol×250g/mol=12.5g,以此解答题中各问.

解答:A、称取硫酸铜的质量为0.05mol×160g/mol=8g,加入500mL水,最后溶液的体积不止500mL,水的体积不等于溶液的体积,故A错误;

B、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如称取胆矾,则质量为0.05mol×250g/mol=12.5g,故B 错误;

C、加入500mL水,最后溶液的体积不止500mL,水的体积不等于溶液的体积,应为加水配成500ml溶液,故C错误;

D、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质量为0.05mol×250g/mol=12.5g,加水配成500ml溶液,符合实验操作,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本题难度不大,注意硫酸铜和胆矾的区别,另外注意水的体积不等于溶液的体积.

题型四:溶液密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典例4:(2013?承德模拟)将标准状况下的aLHCl(g)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g/mL,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mo1?L﹣1B.mol?L﹣1 C.mol?L﹣1 D.mol?L

﹣1

分析:利用n=计算物质的量,利用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来计算溶液的质量,由溶液的质量

和密度可计算溶液的体积,最后利用c=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标准状况下的aLHCl(g),

n(HCl)==mol,

溶液的质量为mol×36.5g/mol+1000g,

溶液的体积为L,

由c=可知,

c==mol/L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明确溶液的体积、质量、密度的关系及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题型五:稀释问题

典例5:将30mL 0.5mol/L NaOH 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3 mol/L B.0.03 mol/L C.0.05 mol/L D.0.04 mol/L

分析:根据稀释定律可知,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据此计算.

解答:令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量浓度为c,则:

30×10﹣3L×0.5mol/L=500×10﹣3L×c

解得c=0.03mol/L.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难度较小,关键清楚稀释定律,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题型六:电荷守恒

典例6:某盐的混合物中含有0.2mol Na+、0.4mol Mg2+、0.4mol Cl﹣,则SO42﹣为()A.0.1mol B.0.3mol C.0.5mol D.0.15mol

分析:根据溶液呈电中性计算溶液中SO42﹣离子的物质的量.

解答: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则有:n(Na+)+2n(Mg2+)+n(H+)=2n(SO42﹣)+n(OH ﹣)+n(Cl﹣),

所以:2n(SO42﹣)=n(Na+)+2n(Mg2+)+n(H+)﹣n(Cl﹣)﹣n(OH﹣),

由于该盐溶液为强酸强碱盐,则n(H+)=n(OH﹣),

则2n(SO42﹣)=n(Na+)+2n(Mg2+)﹣n(Cl﹣)

n(SO42﹣)==0.3mol,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溶液电中性的角度解答.

【解题思路点拨】对物质的量浓度进行理解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体积指的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②溶质一定要用“物质的量”来表示;

③溶质可以是单质、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或其他特定组合;

④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时,溶质通常以无水化合物计算;

⑤配制氨水溶液制溶质是氨气;

⑥溶液具有均一性,即同一溶液,无论取出多大体积,其各种浓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离子浓度等)均不变;

⑦配制溶液时,要注意容量瓶规格与实际配制溶液体积的关系.

10.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知识点的认识】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定义: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不能继续被溶解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可以继续被溶解的溶液.

2)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互相转化:

不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质(对一切溶液适用)或降低温度(对于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溶质适用,反之则须升高温度,如石灰水)、蒸发溶剂(溶剂是液体时)能转化为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剂(对一切溶液适用)或升高温度(对于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溶质适用,反之则降低温度,如石灰水)能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2、溶解度:

1)定义: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用符号“S”表示.

气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最高量称为气体的溶解度.2)溶解度影响因素:

1°固体溶解度影响因素:溶质的本性;溶剂的种类;温度.

2°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气体本性、溶剂性质、温度和压强.当压强一定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当温度一定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气体的压强的增大而增大.3°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由于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随温度一定而一定,这种变化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我们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绘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2)曲线上点的意义:

①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所处的状态是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下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上的溶解度,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溶液.

②溶解度曲线下面的面积上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状态,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

③溶解度曲线上面的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该溶质有剩余.

④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溶解度曲线的分类:

①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

②少部分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

③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氢氧化钙.因为氢氧化钙有两种水合物〔Ca (OH)2?2H2O和Ca(OH)2?12H2O〕.这两种水合物的溶解度较大,无水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很小.随着温度的升高,这些结晶水合物逐渐变为无水氢氧化钙,所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就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除了氢氧化钙还有别的物质溶解度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比如说硫酸锂.

【命题方向】本考点主要考察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以及溶解度,属于初中学过的基础内容,了解即可.

题型一:Ca(OH)2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特点应用

典例1:将40℃的饱和石灰水冷却至10℃;或加入少量CaO,但温度仍保持40℃,在这两种情况下均未改变的是()

A.Ca(OH)2的溶解度、溶剂的质量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液的质量、水的电离平衡D.溶液中Ca2+的数目

分析:利用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第一方式溶液变为不饱和但溶液组成未改变,加入生石灰的溶液会吸收少量水分,但溶液依然饱和,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溶液的质量比等的有关知识解决.

解答:A.不同温度的氢氧化钙溶解度不同,加入少量CaO,CaO与水反应,所以溶剂的质量减少,故A错误;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降低温度后溶液变为不饱和但溶液组成未改变;加入生石灰的溶液会吸收少量水分,由于温度不变,所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也不变,即溶液

依然为40℃的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在这两个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都不变,故B正确;

C.加入生石灰的溶液因与水反应而使溶剂的质量减少因温度不变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但是部分溶质析出溶液的质量减小,故C错误;

D.加入少量CaO,但温度仍保持40℃,CaO与水反应,溶剂的质量减少,会有溶质析出,故钙离子数目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对溶质质量分数的扩展与延伸,使学生明确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与溶液的比值,而与其它因素无关的道理,要注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

题型二:结晶水合物相关

典例2: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克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A.等于1.06克B.大于1.06克而小于2.86克C.等于2.86克D.大于2.86

分析:从两个角度来分析:(1)无水Na2CO3与水反应生成结晶水合物Na2CO3?10H2O;(2)原饱和溶液由于加入无水Na2CO3与水反应而消耗溶液中的水,会有晶体析出.

解答:1.06克无水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加入到饱和Na2CO3溶液中生成

0.01molNa2CO3?10H2O结晶水合物,其质量为0.01mol×286g/mol=2.86g,

又原饱和溶液由于加入无水Na2CO3与水反应而消耗溶液中的水,会有晶体析出,故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2.86g.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饱和溶液的计算问题,本题难度不大,做题时注意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特别是形成结晶水合物这一点.

【解题思路点拨】要注意Ca(OH)2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注意结晶水合物的形成

对溶液成分形成的影响.

1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知识点的知识】

1、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1)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注意事项: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③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④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

计算在内.

⑤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但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但不

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w=S/(100+S)*100%

2、溶质质量分数相关计算:

①关于溶液稀释的计算:

因为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若设浓溶液质量为A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水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稀溶液B g,则Ag×a%=Bg×b%(其中B=A+m水)

②关于溶液增浓(无溶质析出)的计算

(完整版)苏教版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化学必修1 专题知识点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分类(可按组成、状态、性能等来分类) 物质的转化(反应)类型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电子发生转移 判断依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注意:a.“e-”表示电子。 b.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 应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 c.失去电子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d.被氧化得到的产物是氧化产物,被还原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物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比较: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2)从元素化合价考虑: 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3+、H2SO4、KMnO4等; 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Cl2等; 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S2-等。 (3)根据其活泼性判断: ①根据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对应的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②根据非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Cl2Br2I2S 对应的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4) 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 不同氧化剂氧化同一还原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氧化剂的氧化剂越强;不同还原剂还原同一氧化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如:2KMnO4 + 16HCl (浓)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 前者常温下反应,后者微热条件下反应,故物质氧化性:KMnO4 > MnO2 (5) 通过与同一物质反应的产物比较: 如:2Fe + 3Cl2 = 2FeCl3Fe + S = FeS 可得氧化性Cl2 > S 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学点归纳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能量是守恒的; 3、E(反应物的总能量)>E(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放出热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E(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吸收热量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三、中和热的测定 四、能量的分类 典例剖析 【例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凡是伴有能量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B.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不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解析:在化学变化中,既有物质的变化,又有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的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如NaOH固体溶于水中放出热量,NH4NO3晶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核反应的能量变化等。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中,E (反应物总) ≠E (生成物总),当E (反应物总) >E (生成物总)时,反应放出热量;当E (反应物总) <E (生成物总)时,反应吸收热量。B、C正确,A、D错误。 【例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与反应后相比较,肯定不变的是( ) 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原子数目 ⑤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⑥如果在水溶液中反应,则反应前与反应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⑦反应前反应物的总能量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能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⑤⑥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⑤⑥

答案: C 解析:依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①②④⑤正确,但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数会变化,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例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变现为热量的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解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变现为热量的变化,也可变现为光能、动能等能量形成,B是错误的;A从能量变化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正确;C、D都是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正确描述,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多余的能量以热能释放出来就是放热反应,当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所差能量通过吸收热量来完成,表现为吸热反应。 答案: B 【例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随着物质的变化,既有化学键的断裂,又有化学键的形成,还有化学能的变化 B.化学反应过程中是放出热量还有吸收热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则该反应进行后一定是吸收热量的 D.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其稳定性越大,反应越难以发生;物质具有的能量越高,其稳定性越小,反应越容易发生 答案: C 解析: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反应后不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如碳在空气中燃烧时需要加热才能进行,但反应后放出大量的热量。ABD都是正确的。 【例5】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关于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N的总能量 解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X、Y总能量一定小于M、N的总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史上最全】

高一化学1知识点综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 混合物。 3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

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Li Na K Rb Cs Fr (Fr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 第ⅦA族卤族元素:F Cl Br I At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 ★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 ②氢氧化物碱性强(弱);③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Fe+CuSO4=FeSO4+Cu。 (2)非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氢气易(难)反应;②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④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2NaBr+Cl2=2NaCl+Br2。 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像 CO、CO2、碳酸、碳酸盐等少数 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因而一向把它们作为无机化合物。
有机物
烷烃: 甲烷
烯烃: 乙烯
主要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燃烧) CH4+2O2――→CO2+2H2O(淡蓝色火焰,无黑烟) ②取代反应 (注意光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产物有 5 种) CH4+Cl2―→CH3Cl+HCl CH3Cl +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 甲烷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①氧化反应 (ⅰ)燃烧 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有黑烟) (ⅱ)被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②加成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 H2、Cl2、HCl、H2O 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制乙醇) ③加聚反应 nCH2=CH2――→-CH2-CH2-n(聚乙烯) 乙烯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用该反应鉴别烷烃和烯烃,
如鉴别甲烷和乙烯。
①氧化反应(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有浓烟)
②取代反应
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硝基取代。

+Br2――→ +HBr
+HNO3――→ +H2O
③加成反应
+3H2――→
苯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较。
概念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同素异形体
同位素
定义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 分子式相同而结
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CH2 原 构式不同的化合
子团的物质
物的互称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
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 同单质的互称
子的互称
分子式
不同
相同
元素符号表示相同,分 子式可不同
——
结构
相似
不同
不同
——
研究对象
化合物
化合物
单质
原子
6、烷烃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把烷烃泛称为“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1-10 用甲,乙,
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1 起汉文数字表示。区别同分异构体,用“正”,“异”,
“新”。
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2)系统命名法:
①命名步骤:(1)找主链-最长的碳链(确定母体名称);(2)编号-靠近支链(小、多)的一端;
(3)写名称-先简后繁,相同基请合并.
②名称组成: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
③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位置,汉字数字表示相同取代基的个数
CH3-CH-CH2-CH3
CH3-CH-CH-CH3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汇总

必修1全册基本容梳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或硼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7)若水银温度计破裂,应在汞珠上撒上硫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应在底部加一些沸石或碎瓷 片。水冷凝管中进水应下进上出。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 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 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如用四氯化碳或萃取碘水里的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里的碘后再分液 三、离子检验 (1)Cl-离子的检验: 待测溶液+AgNO3生成白色沉淀+少量稀HNO3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有Cl-(2)SO42-的检验: 待测溶液+稀HCl无明显现象+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SO42-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例:粗盐提纯加入试剂顺序氯化钡(除去硫酸盐)→氢氧化钠(除去氯化镁)→碳酸钠(除去氯化钙、氯化钡)→过滤→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1. 原子(A z X )原子核质子(Z 个) 中子( N 个) 核外电子( Z 个) 注意:质量数 (A) =质子数 (Z) +中子数 (N)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熟背前 20 号元素,熟悉 1 ~ 20 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 2n2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 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 2 个),次外层不超过 18 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 32 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 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 对于原子来说 ) 二、元素周期表 1. 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 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 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 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 种元素 元( 7 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 种元素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注意: 中子(N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高中化学必修一 重要知识点网络化总结【精品】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6.02x1023 微粒与物质的量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质量与物质的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微粒的数目一定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 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 体积与物质的量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公式:C B=n B/V n B=C B×V V=n B/C B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⑥溶液的配置 (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5、过滤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①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41796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注意: 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X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 .......... 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I 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过程】 [电脑展示] Chemistry ----- What? Where? How? [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其它图片可以自己收集补充)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全册

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 2、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个不完全),周期数=电子层数 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4、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Li 、Na 、K 、Rb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Na 与K 分别与水、氧气反应的情况 分别与出K 、N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4)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5、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F 、Cl 、Br 、I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单质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条件与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4)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5)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核素 (1)核素的定义: A P X (2)同位素: 1 1H 、 2 1H 、 3 1H (3)原子的构成: 二个关系式: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P + 中子数N (3)几种同位素的应用: 126C 、146C 、 2 1H 、 3 1H 、238 92U

二、元素周期律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2)电子总是先从内层排起,一层充满后再排入下一层,依次是K、L、M、N (3)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氦原子是2 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 个电子。 2、元素周期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第三周期元素化学性质变化的规律 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钠镁与水反应现象,比较钠镁与水反应的难易(方程式书写) (2)镁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现象,方程式) (3)比较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比较硅、磷、硫、氯与氢气反应的难易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比较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3)向硫化氢水溶液中滴入氯水的现象 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4、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5、在周期表中一定区域可以寻找到一定用途的元素 (1)寻找半导体材料 (2)寻找用于制造农药的材料 (3)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合金材料 6、推测钫(与K同一主族在K的下面)的性质 推测铍的性质 推测量114号元素的位置与性质 三、化学键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与习题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 Ba2+= BaSO4↓?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2.摩尔(mol): 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 = m/M)?六、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Vm =22.4 L/mol?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 n 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溶液小于 1 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C、置换反应(A+BC=AC+B)?D、复分解反应(AB+C D=AD+CB)?(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高中化学(苏教版 必修一)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苏教版 必修一)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汇总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1)工业制氯气(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 2NaCl + 2H 2O 2NaOH+H 2↑+Cl 2↑ 2Cl - +2H 2O 2OH - +H 2↑+Cl 2↑ (2)实验室制氯气:MnO 2+4HCl (浓) MnCl 2+Cl 2↑+2H 2O MnO 2+4H + +2Cl -Mn 2+ +Cl 2↑+2H 2O (3)铁与氯气的反应:2Fe + 3Cl 2 2FeCl 3 (棕褐色的烟) (4)* 铜与氯气的反应:Cu + Cl 2 CuCl 2 (棕黄色的烟) (5)* 钠与氯气的反应:2Na + Cl 2 2NaCl (白烟) (6)氢气与氯气的反应:H 2 + Cl 2 2HCl (苍白色火焰) H 2 + Cl 2 2HCl (7) 氯气溶于水:Cl 2 +H 2O HCl +HClO Cl 2 + H 2O H + + Cl - + HClO (8)次氯酸见光分解: 2HClO 2HCl + O 2↑ (9)氯气的尾气处理:Cl 2+2NaOH =NaCl+NaClO+H 2O Cl 2 + 2OH - = Cl - + ClO - +H 2O (10)漂白粉的生产原理:2Ca(OH)2 + 2Cl 2 == Ca(ClO)2 + CaCl 2 + 2H 2O Cl 2 + 2OH - =Cl - +ClO - +H 2O (11)漂白粉消毒原理:Ca(ClO)2+2HCl =CaCl 2+2HClO ClO - + H + = HClO Ca(ClO)2 +CO 2 +H 2O == CaCO 3 ↓+ 2HClO Ca 2+ +2ClO - +CO 2 + H 2O= CaCO 3↓+2HClO (12)氯、溴、碘之间的置换反应:Cl 2 + 2KBr == Br 2 + 2KCl Cl 2 + 2Br - == Br 2 + 2Cl – (Cl 2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Cl 2 + 2KI == I 2 + 2KCl Cl 2 + 2I - == I 2 + 2Cl – Br 2 + 2KI == I 2 + 2KBr Br 2 + 2I - == I 2 + 2Br – (13)氯、溴、碘离子的检验: KCl+AgNO 3 == AgCl↓+KNO 3 Ag + +Cl - ==AgCl↓(白色沉淀) NaBr+AgNO 3==AgBr↓+NaNO 3 Ag + +Br - == AgBr↓(淡黄色沉淀) NaI + AgNO 3 == AgI↓+ NaNO 3 Ag + + I - == AgI↓(黄色沉淀) (14)钠放置在空气中被氧化(常温):4Na + O 2 == 2Na 2O (氧化钠,白色固体) (15)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 2 Na 2O 2 (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 (16)钠与水的反应:2Na + 2H 2O == 2NaOH + H 2↑ 2Na + 2H 2O == 2Na + + 2OH - +H 2↑ (17)钠与四氯化钛的反应:TiCl 4 + 4Na Ti + 4NaCl (18)钠的工业制法:2NaCl(熔融) 2Na + Cl 2↑ (19)氧化钠和水反应:Na 2O+H 2O ==2NaOH Na 2O+H 2O ==2Na + + 2OH - (20)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Na 2O+CO 2=Na 2CO 3 (2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O 2 (22)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 (23)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Ca 2++CO 32-==CaCO 3↓ (24)碳酸钠与氯化钡的反应:Na 2CO 3+BaCl 2==BaCO 3↓+2NaCl Ba 2+ + CO 32- ==BaCO 3↓ (25)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 2:Na 2CO 3+CO 2+H 2O==2NaHCO 3 CO 32- + CO 2 + H 2O==2HCO 3 – (26)NaHCO 3与NaOH 溶液反应:NaHCO 3+NaOH==Na 2CO 3+H 2O HCO 3 - +OH -==CO 32- +H 2O (27)少量 NaHCO 3与Ca(OH)2溶液反应:NaHCO 3+ Ca(OH)2==CaCO 3↓+NaOH +H 2O 通电 通电 点燃 点燃 光照 点燃 点燃 光照 点燃 700~800℃ 通电 Na 2O 2既是氧化剂 又是还原剂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

化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①常见气体的检验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

高中化学必修一苏教版知识点整理

高中化学必修一(苏教版)知识点整理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点的认识】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生成气体,颜色改变,生成沉淀等,而且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物态变化,形状变化等. 化学变化:物质的燃烧、钢铁锈蚀、火药爆炸,牛奶变质等. 【命题的方向】本考点主要考察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题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典例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是二氧化硫与品红结合成无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原理是氯水有强氧化性能将有色布条氧化为无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漂白粉有强氧化性将染料氧化为无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溶液的褪色,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解题思路点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就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2.核素 【知识点的认识】 1、核素: 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很多元素有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几种原子.例如,氢有、、3种原子,就是3种核素,它们的原子核中分 别有0、1、2个中子.这3种核素互称为同位素.例如,原子核里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数是12,称为C﹣12核素,或写成12C核素.原子核里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数为13,称13C核素.氧元素有16O,17O,18O三种核素.具有多种核素的元素称多核素元素.核素常用表示,X是元素符号,Z是原子序数,A是质量数, A﹣,N是该核素中的中子数. 【命题方向】本考点主要考察核素的概念,属于高中化学的重要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