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创新教育的几点建议

关于创新教育的几点建议

关于创新教育的几点建议
关于创新教育的几点建议

关于创新教育的几点建议

近几年来,全国各个省市都在推行教育改革,尤其是高考改革,前段时间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本省的高考改革计划,从2021年高考开始实行“3+3”高考模式,可以说这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有弊端,所以推行改革,教育是一个人实现发展的发展的最主要的途径,同时教育也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是民族,国家实现发展的基石。当前,我国教育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当然,也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之中,提出创新教育便是其中之一。本文将从我们大学生角度,思考当前教育模式弊端,由弊端讨论创新,这一教育理念的新方向,提出创新教育的几点建议。

首先,先来谈谈国家目前教育模式的弊端。说到弊端,不免显得有点敏感,从小学到大学,我们一直处在这种教育模式的教育之中,有困惑有无解,对其利弊深有体会,所以学生是这问题的最好发言者。第一,也是最突出的是,当前教育模式为应试教育,以考为本,追求知识大量化,让学生一考定终生,一俊遮百丑,为了好的分数不择手段地竞争。第二,当前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过度追求学生“各方面的完美”(学习成绩)。第三,教育目标发展不平衡,重成才轻成人。

教育不是装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Education is not filling a bucket,but lighting a fire)。而创新教育的提出就是这把火。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

知识经济时代而提出的。其中,创新精神主要是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构成,创新能力则包括创新感知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想象能力。从两者的关系来看,创新精神是影响创新能力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和主观条件,而创新能力提高则是丰富创新精神的最有利的理性支持。

结合当前教育模式的弊端与创新教育的具体要求,在此,我将提出,作为大学生,我们将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以及为国家创新教育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是,培养创新精神。当前教育只注重书本知识或者是考试内容的知识,限制了我们的知识面,机械的学习生活限制了意识,思维的发散。所以我们要有一种创新的意识,创新,即意味着改变,革旧,开拓,这种意识的养成,需要自己的勇气与胆量,敢于挑战。有人说,创新就是有了创新意识与想法后,发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意识成为现实。这个过程的确是创新的过程。但在创新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或者创新的的出发点与终点(即创新活动的目的与应用)存在不符合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这就需要,创新者必须具备高尚的品质或者说是人格,也就是创新品质(人格)。纵观当今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家,无不具有创新品格和伟大的人格。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乔尔丹诺.布鲁诺因反对教会的地心说观点,支持日心说而被烧死,用死捍卫了自己的观点,这是质疑权威的批判精神。当然,还必须具有哲学素

养(修养),这让我想到了爱心斯坦的一句话“单靠知识和技术不能使人类走上幸福和高尚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的理由把那些崇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价值的传播者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在我看来,人类应该更多地感谢释迦牟尼、摩西和耶稣那样的人物,而不是有创造性的好奇的头脑的成就。”这些精神值得每个人思索,也应该作为国家发展,推行创新教育的基石。

当然,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光有创新精神,伟大的人格,而没有将精神付诸实践,是产生不了创新的果实的,这也是即将谈到的第二点,创新能力与实践。关于创新能力,它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本质所在,首先,需要正视创新能力,说到创新能力,许多人都将其与人的智力水平联系起来,的确,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与智力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但这主要体现在创新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上面。我们需要这样一个思维,即每个人都具备创新的潜力,这种潜力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或者说是长处,在个性所在领域的创新,是具有“天赋”潜质的。所以教育体系应该尽最大可能保留学生个性,在保留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发挥所长,而不是一味追求学科知识教育,抹杀“异类”个性。作为学生,我们也要积极展示自己的个性,在展示自己个性的同时,要以一个包容,接受,虚心学习的态度,看待别人的个性与长处,这也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及其重要的途径。包容,学习他人的个性长处并用力加强自身能力,我们不妨理解为,一种团队能力,团队创新能力,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及其有限,团队的创新能力是无

限的,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我校的应用机器人研究所,就是团队创新能力的很好体现。同时,教育体系应着重培养之。创新既然是对原本事物的革旧,开拓,那么就有这样的要求,对原事物有深刻的见解,扎实的基础,所以国家应继续推进基础知识教育。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将学生个性,创新集体,基础知识用于实践,在时间中不断反思不足,培养,提升创新能力,创新不只是个想法,更是一个行动,相应之,教育体系需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源泉,在国家大力推行创新教育的背景下,原有教育体系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这种调整不光取决于国家,更取决于我们学生,所以,积极发展自身,为国家发展献计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