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完整版)地震勘探原理题库

(完整版)地震勘探原理题库

(完整版)地震勘探原理题库
(完整版)地震勘探原理题库

地震勘探原理测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调谐厚度

2.倾斜因子

3.波的吸收

4.第一类方向特性

5.动校正

二、叙述题

1.试叙述Kirchhoff绕射积分公式的物理含义。

2.试说明Zoeppritz方程的物理意义。

3.试叙述地震波在实际地层中传播的动力学特点。

4.试述地震组合法与水平多次叠加方法有何异同之处。

三、证明题

试证明地层介质的品质因数Q值与地层吸收系数呈反比关系。

四、画图题

1.请示意画出SV波倾斜入射到两层固体介质的弹性分界面上时产生的新波动。

2.请示意画出定量表示地震薄层顶底板两个反射波相互干涉的相对振幅与视厚度间的关系曲线。

五、回答问题

1.粘滞弹性介质(指V oigt模型)中应力与应变间的关系如何?

2.垂直地震界面入射情况下的反射系数公式是什么?其物理意义如何?

3.如何定量表示一个反射地震记录道的物理机制?

4.利用初至折射波可获得什么资料?

5.为什么说地震检波器组合法能压制面波干扰?

6.影响水平多次叠加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7.计算双相介质波速的时间平均方程如何?

8.地震波倾斜入射情况下的反射系数与哪些参数有关?

六、分析题

1.分析下面各图表示的意义。

2.分析各图中曲线的特点。

图1

图2

地震勘探原理 测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

1.频散现象 4.球面扩散 二、说明下列表达式的物理意义

1.1111+++++-=i i i i i

i i i i V V V V R ρρρρ 2.1

,21

,02112=???? ??=n r r A A n

3.

dK dC

K

C V R += 4.)

(0kz wt i z e e --=α??

三、填空题

1.地震波沿( )方向传播能量最集中,沿( )方向传播为最短时间路径。

2.在)1()(0z V z V β+=介质中地震波的射线是( )特点,等时线是( )特点。

3.在( )情况下,反射波时距曲线与绕射波时距曲线顶点相重合。

4.介质的品质因数Q 值与吸收系数α间的关系为( )。

5.VSP 剖面中波的类型有( )。

6.第一类方向特性指的是( )。

7.检波器组合利用( )特性,压制面波干扰。 8.检波器组合法压制随机干扰波是利用( )特性。 9.水平多次叠加法压制多次波是利用一次波与多次波之间( )差异。 10.影响水平多次叠加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 11.利用绕射波时距曲线( )判断断层位置。 13.韵律型地震薄层对地震反射波呈现为( )特点。 14.递变型地震薄层对地震反射波呈现为( )特点。 15.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 )成份衰减快。

16.地震纵波在地下传播中遇到固体弹性分界面时可产生( )波动现象。 17.在( )情况下,地震波在弹性分界面处只产生同类波。 18.面波的( )特点用于工程勘查中。

19.地震薄层厚度横向变化时,顶底板的反射波会产生( )现象。 20.一个反射地震记录道的简化数学模型为( )。 四、回答下列问题

2.试阐述影响地震反射波振幅的因素。

3.地震数据处理的目的、任务是什么?

4.地震检波器组合法与水平多次叠加法有何异同之处? 五、证明题

1.试证明地震波在薄层中传播时相对振幅达最大,厚度等于4λ

2.试证明在均匀介质中反射波时距曲线为双曲线,变换到P -τ域内为椭圆。

《地震勘探原理》测试题三

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30分)

1. 波阻抗

2. 时距曲线

3. 规则干扰

4. 视速度

5. 动校正

6. 均方根速度

7. 振动图

8. 观测系统

9. 转换波10. 低速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折射波形成的条件是( )和( )。

2. 波在各种介质中沿( )传播,满足所需时间( )的路径传播。

3. 倾斜界面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的形状是( ),极小点坐标是

( )。

4. 共中心点叠加是利用有效波与干扰波之间( )不同来压制干扰波。

5. 在岩石性质和地质年代相同的条件下,地震波的速度随岩石埋藏深度的增加而( )。

6. 绕射波时距曲线的极小点在( )。

7. 在同一种岩层中,横波速度( )纵波速度。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 写出均匀介质,水平界面情况下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方程,简要分析该方程与相同情况下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的异同。

2. 地震勘探的分辨能力有哪两方面的含义?

3. 水平叠加时间剖面的特点是什么?

4. 地震野外工作的试验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5. 简述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完成的任务。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断层在时间剖面上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试述地震测井与声速测井的差别。 五、综合题(共10分):请在地层模型中绘出与地震勘探有关的地震波,并标出相应的类型名称,包括:直达波、入射波(P )、反射波(P-P 、P-S 波)、透射波(P 波、S 波)、折射波、滑行波、面波。

11,v ρ

《地震勘探原理》测试题四

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30分)

1. 费马原理

2. 直达波

3. 倾角时差

4. 波阻抗

5. 纵测线

6. 平均速度

7. 波剖面

8. 全程多次波

9. 水平叠加10. 射线平面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折射波形成的条件是( )和( )。

2. 按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振动的方向来区分,可以分为( )和( )。

3. 折射波时距曲线的形状是( ),当界面埋藏越深,盲区( )。

4. 根据干扰波的出现规律,可以分为( )和( )。

5. 在岩石性质和地质年代相同的条件下,地震波的速度随岩石埋藏深度的增加而( )。

6. 绕射波时距曲线的极小点在( )。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 地震测井方法可获得什么资料? 2. 测线布置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 简述浅层折射的野外施工要求。

4. 地震勘探的野外生产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5. 造成水平叠加时间剖面上假象的因素有哪些?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断面反射波的主要特点。

震源

地 表

介质1

22,v ρ 介质2

2、试述叠加速度谱的制作过程。 五、综合题(共10分)

如图所示,界面倾角是φ,激发点O 到界面的法线深度是h ,界面以上的介质是均匀的,波速是V ,坐标系的原点在激发点O ,x 轴正向与界面的上倾方向一致,试求只有一个倾斜界面的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

《地震勘探原理》测试题五

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30分)

1. 波动

2. 有效波

3. 非纵测线

4. 水平分辨率

5. 地震构造图

6. 道间距

7. 等值线距

8. 地震勘探

9. 全程多次波10. 异常波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折射波形成的条件是( )和( )。

2. 关于波的传播:在均匀介质中,射线是直线;在( )中,射线是曲线;在两种均匀介质的分界面上,存在( )定律和( )定律(包括“全反射”现象)。费马原理较通俗的表达是: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路线,满足所用时间为( )的条件。

3. 绕射波时距曲线的极小点在( )。

4. 地震勘探生产工作的三个环节为( )、( )和( )。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 地震波类型如何分类?

2. 地震剖面解释的任务是什么?

3. 标准层应具备什么条件?

4. 识别断层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5.简述低速带测定工作的必要性。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绘制地震构造图的方法。

2.地震勘探试验项目包括哪些?地震勘探试验应注意哪些问题? 五、综合题(10分):

已知一个由三水平层构成的地质模型(各层层速度和厚度参数详见下图),水平层反射波时距双曲线方程为:

22

20

R

v x t t +=,均方根速度与层速度的关系式为:∑∑===

n i n

i i

i i R t

v t v 1

1

2/

请计算:

(1)一、二层的叠加速度;

(2)偏移距x =500m 处,地震波经过各个波阻抗界面时的旅行时。

地震勘探原理》测试题六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 波

2. 波前

3. 振动图

4. 波阻抗

5. 正常时差

6. 偏移距

7. 规则干扰

8. 观测系统

9. 鸣震10. 等效速度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 地震勘探生产工作的三个环节:( )、( )、( )。

2. 当有效波的频谱与干扰波的频谱不重叠时,滤波器频率特性中心频率应与( )的主频相同。当有效波与干扰波的频谱发生重叠时,滤波器的主频应与有效波频谱同干扰波频谱之比值( )处的频率相同。

3. 波以 角入射到界面上,则沿界面观测的视速度Va 与真速度V 的关系:( )

4. 对地震测线的两点基本要求为:( ),( )。

5. 单边放炮,48道接收,六次复盖观测系统中,每放一炮可移动( )个道间距。

6. 目前炸药震源分普通炸药震源及爆炸索两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爆炸力强的炸药为主要材料,需要雷管进行引爆,以及产生的脉冲尖锐,频率范围较( )。

7. 多次反射波有一下几种类型:( )、短程多次波、微屈多次波和( )。

8. 用多次叠加压制多次波主要是利用多次波与一次反射波之间( )的不同。

9. 当地层倾斜时,对水平叠加效果的影响可归结为两方面,即( )分散的影响和把倾斜界面当作水平界面计算动校正量造成的( )的影响。 三、问答题。(共16分)

1. 地震勘探野外试验工作的项目有哪些?(8分)

2. 确定检波器组合参数的步骤和基本原则是什么?(8分) 四、试说明用不同速度动校正后,对一次波和多次波的影响。(8分) 五、大致画出只有一水平层时的反射波、折射波、直达波时距曲线。(每画出一条曲线为2分,共6分)

《地震勘探原理》测试题七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地震勘探

2. 波后

3. 波剖面

4. 视速度

5. 时距关系

6. 正常时差

7. 检波器组合

8. 共反射点叠加法

9. 剩余时差10. 均方根速度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 按照波在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路径的特点:可以把地震波分为直达波、( )、( )、( )等。

2. 我们通常用( )特性和( )特性这两个概念来描述一个系统的性质。

3. 面波的主要特点是( )和( )。

4. 地震组合法形式一般有( )、( )和( )等三种。

5. 地震勘探野外生产工作的步骤有( )、( )和地震波的接收。

6. 陆上非炸药震源主要分为撞击型和( )。

7. 检波器组合法是利用干扰波与有效波在( )上的差别而提出的压制干扰波方法。

8. 我们在进行动校正时,实际上不管地层是水平的还是倾斜的,都用( ) 动校正公式计算动校正量进行校正。

三、问答题。(共20分)

v 3=3000m/s 炮点

1. 惠更斯原理指的是什么?(3分)

3. 根据不同勘探阶段的精度要求,地震测线的布置可分为哪几种?(4分)

4. 什么是偏移距、道间距、炮检距?(6分)

5. 选择检波器组合参数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分)

四、通过用折射波法观测,可以得到一条直达波时距曲线和一条折射波时距曲线,以它们作为基础资料,试说明用浅层折射法测定只有一水平低速带的速度和厚度的步骤。假设折射波的交叉时为0

0cos 2v i

h t i =

。(10分) 五、设有下图表示的介质结构:界面倾角是φ,激发点O 到界面的法线深度是h ,界面以上的介质是均匀的,波速是V ,坐标系的原点在激发点O ,x 轴正向与界面的上倾方向一致,试求只有一个倾斜界面的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10分)

《地震勘探原理》测试题八

一、填空题(20分,每空2分)

1.地震球面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振幅随传播距离的增大成反比衰减现象称为 ( )。

2.在同一地层传播时,地震纵波的速度总是 ( )地震横波的速度。

3.利用VSP 中的下行波,可直接求取( )和( )。

4.在断点正上方激发时,所观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与绕射波时距曲线的( )相重合。

5.对地震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可以达到压制干扰波的目的,这是利用了有效波和干扰波在( )的差异。

6.动校正的作用是( )。

7.在)1()(0z V z V β+=介质中地震波的射线是( )特点,等时线是( )特点。 8.组合接收压制干扰波是利用反射波与干扰波之间( )差异。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费马原理

2.地震时距曲线

3.地震折射波

4.相关半径

5.偏移现象

6.组内距

7.排列长度

8.激发深度

9.等效速度10 .地震横波

三、说明下列表达式的物理意义(25分,每题5分)

1.

1

111+++++-=

i i i i i i i i i V V V V R ρρρρ

2. 2

1

112

?

???????=∑∑==n

i K n K K K RMS t V t V 3. α

sin V V =

*

4.V h t 20=

5.n

n V V V P αααsin sin sin 22

11====

Λ

四、.简答题(10分,每小题2分) 1.产生反射波的条件是什么? 2.低速带调查常采用什么方法?

3.为什么说大地对地震波有低通滤波作用?

4.什么叫非纵测线?

5.什么叫地震子波?

五、在下图中按给定施工参数用综合平面法绘制观测系统(8分)

图中相邻两点的距离为50米;共放8炮,第1炮位于25号点上,炮间距50米,第2炮位于26号点上,以此类推,第8炮位于32号点;每炮24道,道间距50米,第1炮第1~24道别位于第1~24号点上,第2炮第1~24道别位于第2~25号点上,即每放一炮排列向前滚动1道。

六、公式推导(7分)

设有n层水平层状介质,各层层速度为V i,层厚为h i,第1层至第n层的均方根速度为V Rn,请推导出由均方根速度求取各层层速度的Dix公式。

《地震勘探原理》测试题九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波阻抗

2.地震界面

3.地震子波

4.振动图

5.波剖面

6.视速度

7.正常时差

8.地震排列

9.均方根速度

10.水平多次叠加法

二、推导公式(20分,每小题10分)

1.试推导如图的单一倾斜界面的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

θ

2.试推导下图水平地层的折射波时距曲线方程。

三、简答题(50分,每小题10分)

1.产生绕射波的条件是什么?

2.产生折射波的条件是什么?

3.反射波时距曲线的特征点若何?

4.反映反射地震记录道形成物理机制的数学模型若何?

5.地震测井方法可获得什么速度资料?

6.为什么说大地对地震波有低通滤波作用?

7.如何布置地震测线?

8. 试述多次波的类型。

9.试说明野外采集参数的选择原则。

10.几种速度间的关系若何?

《地震勘探原理》测试题十

一、填空题(20分,每空2分)

1.地震球面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振幅随传播距离的增大成反比衰减现象称为( )。

2.远炮检距处接收的反射纵波的能量比近炮点处接收同一深度的反射纵波的能量 ( ),原因是( )。

3.利用VSP 中的( )波,可直接求取层速度和平均速度。

4.在断点正上方激发时,所观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与绕射波时距曲线的( )相重合。

5.水平多次叠加法可压制( )干扰波。

6.动校正的作用是( )。

7.在)1()(0z V z V β+=介质中地震波的射线是( )特点,等时线是( )特点。

8.水平多次叠加法压制多次波是利用一次波与多次波之间( )差异。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惠更斯原理

2.地震采集观测系统

3.直达波

4.低速带

5.偏移现象

6.临界角

7.静校正

8.激发深度

9.平均速度 10 .VSP

四、.简答题(10分,每小题2分) 1.产生反射波的条件是什么? 2.低速带调查常采用什么方法?

3.为什么说大地对地震波有低通滤波作用?

4.什么叫非纵测线?

5.时间切片是什么?

五、计算题(15分,每小题5分)

右图为一测线Inline=59地震解释剖面,其中道距10m ,共有Horizon0、Horizon1、Horizon2和Horiaon3四个解释层位和断层Fault1 结果。解释各层位双程反射时间见下表 。井位 Well 1位于剖面上CDP =3处,钻遇有关地层深度为(起始基准面为地面=0m ): h0=714m, h1=830m,h2=1025m, h3=1165m 。 试根据所给条件计算: 1.层速度V1; 2.层速度V2; 3.层速度V3。

《地震勘探原理》测试题十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纵波 2.横波 3.地震测线 4.波的对比5.共反射点叠加法6.平均速度7.地震子波8.波组9.偏移10.地震构造图 二、计算题(20分,每小题10分)

1.零相位子波sinct 在覆盖层的传播速度V=2600米/秒,地质体埋深为3300米,半径为300米。计算地震波的最高信号频率并说明解的物理意义。 2.某工区地震数据的速度函数如下:

T300V1800,T800V2150,T1500V3200,T2500V3670,T3500V4100,T6000V6000 请用动校正量求取公式按下列要求和步骤计算动校正量。

1)利用速度函数线性内插出500ms,850ms,1000ms,2000ms,3000ms 时刻的速度;

2)计算x=1500m 的地震道,t0分别为500ms,850ms,1000ms,2000ms,3000ms 时刻的动校正量 三、简答题(50分,每小题5分) 1.什么是惠更斯原理?

2.什么是时距曲线?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三维地震?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测线布置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选择观测系统的原则是什么?

6.简述地震波对比的四大基本原则。

7.水平叠加剖面与真正的地质剖面的差别是什么?

8.简述绕射波时距曲线特点。

9.简述地震剖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10.剖面地质解释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地震勘探原理》测试题十二

一、名词解释(15分,每小题3分)

1. 波线(射线):

2. 均方根速度:

3. 频散:

4. 频谱分析:

5.等灵敏度组合:

二、简答题(35分,每小题7分)

1.简述叠加速度谱计算方法。

2. 如图所示,在O点激发产生各种地震波。试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各种波是哪种类型波(直达波、回转波、反射波、折射波):

A

波:

B波:C波:。

(2)直达波时距曲线类型(抛物线、双曲线、直线):

(3)反射波时距曲线类型(抛物线、双曲线、直线):

(4)折射波时距曲线类型(抛物线、双曲线、直线):

(5)A波与C波在M1点的关系(相交、相切、重合):

(6)直达波时距曲线是反射波时距曲线的(延长线、切线、渐近线)。

3. 简述取样定理。并指出用取样频率fn=200Hz对固定频率为fc=180Hz的连续信号取样时,是否产生假频?如产生,假频为多少?

4.试验工作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

5. 试根据附图简述虚震源原理,并由此推导水平界面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

三、叙述题(20分,每小题10分)

1.地震测井和声速测井相同点和不同点。

2. 组合法的定义及形式。 四、推导题(10分)

设有n 层水平层状介质,各层层速度为V i ,层厚为h i ,在各小层中单程垂直传播时间为i i i

V h t /= (i=1,2,3,…,n) 。

第一层至第n 层的均方根速度为V R,n ,第一层至第(n-1)层的均方根速度V R,n-1。t 0,n 为第一层到第n 层的双程旅行时,t 0,n-1为第一层到第(n -1)层的双程旅行时。

试利用均方根速度推导计算第n 层层速度V n 的DIX 公式:

1

,0,02

1

,1,0

2,,02V -----=

n n n R n n R n n t t V t V t

五、计算题(20分)

关于正常时差、倾角时差的计算(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四位)。 (1)水平界面,均匀覆盖介质波速V=2500m/s,0h =1250m 。计算炮检距x =0m ,100m ,200m ,300m

的反射波旅行时平t 和正常时差

n t ?,把结果填入表一中。

202平41h x V

t +=

,0t t t n -=?平

(2)如附图所示倾斜界面,界面上倾方向与坐标轴x 的负方向一致。界面倾角?=10°,激发点

O 处的界面法线深度

0h =1250m ,均匀覆盖层波速

V=2500m/s ,计算

x =0m ,100m ,200m ,300m

的反射波旅行时斜t 和倾角时差'd t ?,把结果填入表二中。

?si n 4410202斜 x h h x V

t ++=

, 0d 't t t t n -?-=?斜

(3)按公式?sin 2

x

h h m +=、V h t m om 2=,

0t t ''Δt om d -=计算x =100m ,200m ,300m

时各值填入表三

中。

并回答:0t t ''Δt om d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Δt d 与'Δt d 有什么关系?

表一:

表二:

表三:

x (m)

2/x (m)

m h (m)

m o t (s)

''d t ?

(s) 100 200 300

0t t ''Δt om d -=的物理意义:

''Δt d 与'Δt d 的关系:

《地震勘探原理》测试题十三

一、名词解释(15分,每小题3分)

1. 地震子波:

2. 视速度和视波长:

3. 正常时差:

4. 等效变换原理:

5. 观测系统: 二、简答题(35分,每小题7分) 1. 简述共反射点叠加的基本原理。

2. 简述地震勘探面积普查布置测线要求。有一地下构造如图所示,试布置地震勘探三条主测线和一条联络测线。

3. 附图为与地震勘探有关波的频谱。试指出图中标记各种波的名称(如直达横波,浅层折射波、有效反射波、风干扰、面波、声波、50Hz 工业干扰等)。 (1) (2) (3) (4) (5)

x (m)

平t (s)

正常时差n t ?(s)

0 100 200

300

x (m)

t (s ) 倾角时差'd t ?(s)

0 100 200 300

4.简述主频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附图是一个波形f(t)的频谱|F(ω)|,图中主频是多少?并写出频谱宽度的表达式。

5.均方根速度与平均速度相比各有何优点与缺点。

三、叙述题(20分,每小题10分) 1.可控震源具有的3个主要优点。

2. 根据附图试叙述Kirchhoff 积分法求解空间域Ω内任意点P 的波函数的思路,及下面积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

四、推导题(10分)

附图中O’D’是倾斜反射界面界面倾角Φ。在O 点激发地震波,S 点接收,M 为OD 中点,炮检距为x , O*D*是OD 相对于倾斜界面O'D'的镜象。h 1、h 0 、h 2分别是O 、M 、D 三点处界面的法线深度。根据虚震源法可推得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如下式:

?sin 441*12

12x h h x V

V D O t ++==

试根据上面方程推导倾斜界面情况下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地震勘探原理》测试题十四

一、名词解释(15分,每小题3分)

1.各态历经性质:

2.鸣震:

3.相速度:群速度:

4.检波器组合:

5.假频:

二、简答题(35分,每小题7分)

1.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两个特点。

2. 如图所示,均匀介质中地震波传播波度为V,入射角为θ,在水平方向接收观测地震波。设其真波长为λ,视波长为λa, 视速度为Va,频率f,周期T。请写出这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1)真波长λ与视波长λa的关系:

(2)真速度V与视速度Va的关系:

(3)真速度V与真波长λ的关系:

(4)视速度Va与视波长λa的关系:

(5)比较:视速度

Va (不大于,等于,不小于)真速度V 。

(6)比较:视波长λa (不大于,等于,不小于)真波长λ。

3. 地震测线布置的两个基本要求。

4. 综合平面法表示观测系统

激发点O1、O2、O3…和排列按一定比例尺标画在一条直线上,然后从激发点向两侧作与测线成(1)角的斜线,组成坐标网。当在测线上某点激发而在某一地段接收,则可将测线上的接收段投影到通过爆炸点的(2)角斜线上,用这段投影来表示。例如,当在O1激发,O1O2之间接收,可用(3)

表示测线上的接收段。若O1激发,O2O3之间接收,可用(4)表示测线上的接收段。同理,O2激发,O1O2之间接收,可用(5)表示测线上的接收段。至于观测段所反映的界面(只要界面是水平的),可以把观测段向水平线段作投影便是所反映的界面。(6)是观测段O1A所对应的地下界面位置。

5.(1)表示随机过程的三个主要统计参数是什么?(2)试指出附图中两个随机过程I和II的哪两个统计参数相同。(3)这两个随机过程是否相似?简要说明理由。(4)应用什么统计变量区别它们?

三、叙述题(20分,每小题10分)

1. 叙述应用线性滤波方程能解决地震勘探中哪三种具体问题。

2. 组合与多次叠加的关系。

四、推导题(10分)

1.利用惠更斯原理寻找波前面在介质中传播时应遵循的规律(即时

间场的微分方程式)。

如图所示,假定在某时刻t1,地震波的波前面位于S1的位置。根据惠更斯原理,S1上的各点都可看作子波源而从t1时刻开始向外发射球面子波。经过△t时间后,这些子波的“子波前”为半径等于V(x,y,z) △t的球面。这里的V(x,y,z)为S1上任一点处的波速。所有这些球面的包络面(即公切面) S2就是t2= t1+△t时刻的波前面。试推导时间场的微分方程式。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地球物理方法(ExplorationMethods):利用各种仪器在地表观测地壳上的各种物理现象,从而推断、了 解地下的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它是一种间接找油的方法。特点:精度和成本均高于 地质法,但低于钻探方法。 2、地震勘探: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从而来确定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等的位置,以及获得工程地质信息。 二、简答题 1、了解地下资源信息有那些主要手段。 (1)、地质法(2)、地球物理方法(3)、钻探法(4)、综合方法:地质、物探(物化探)、钻探 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勘探。其中,地质法贯穿始终,物探是关键,钻探是归宿。 2有几种主要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们的基本原理。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以岩矿石(或地层)与其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用专门的仪器设备 观测和研究天然存在或人工形成的物理场的变化规律,进而达到查明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资源和解决工 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环境监测等问题为目的勘探,叫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相应的各种勘探方法,叫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称为物探方法,有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球物 理测井。 (1)重力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密度差异,引起重力场变化,产生重力异常,用重 力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2)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磁性差异,引起磁场变化,产生磁力异常,用磁力 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3)电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电性差异,引起电(磁)场变化,产生电性异常,用 电法(磁)仪测量其异常,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4)地震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弹性差异,引起弹性波场变化,产生弹性异常(速 度不同),用地震仪测量其异常值(时间变化),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5)地球物理测井:电测井;电磁测井;放射性测井;声波测井;地温测井;密度测井。 3、地震勘探的主要工作环节。 (1)野外数据采集(2)室内资料处理(3)地震资料解释

生物化学题库及答案大全

《生物化学》题库 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蛋白质中的苯丙氨酸、酪氨酸和__色氨酸__3种氨基酸具有紫外吸收特性,因而使蛋白质在 280nm处有最大吸收值。 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最基本的有两种类型,它们是_α-螺旋结构__和___β-折叠结构__。前者的螺距为 0.54nm,每圈螺旋含_3.6__个氨基酸残基,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轴上升高度为__0.15nm____。天然 蛋白质中的该结构大都属于右手螺旋。 3氨基酸与茚三酮发生氧化脱羧脱氨反应生成__蓝紫色____色化合物,而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 生成黄色化合物。 4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以两性离子离子形式存在,当pH>pI时,氨基酸以负 离子形式存在。 5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的因素有:碱基堆积力;氢键;离子键 6酶的活性中心包括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两个功能部位,其中前者直接与底物结合,决定酶的 专一性,后者是发生化学变化的部位,决定催化反应的性质。 72个H+或e经过细胞内的NADH和FADH2呼吸链时,各产生3个和2个ATP。 8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2________分子ATP。 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9。 10大肠杆菌RNA聚合酶全酶由σββα'2组成;核心酶的组成是'2ββα。参

与识别起始信号的是σ因子。 11按溶解性将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性维生素,其中前者主要包括V B1、V B2、V B6、 V B12、V C,后者主要包括V A、V D、V E、V K(每种类型至少写出三种维生素。) 12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mRNA作为模板,tRNA作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蛋白质合 成的场所是 核糖体。 13细胞内参与合成嘧啶碱基的氨基酸有:天冬氨酸和谷氨酰胺。 14、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延伸阶段,氨基酸是以氨酰tRNA合成酶?GTP?EF-Tu三元复合体的形式进 位的。 15、脂肪酸的β-氧化包括氧化;水化;再氧化和硫解4步化学反应。 二、选择题 1、(E)反密码子GUA,所识别的密码子是: A.CAU B.UG C C.CGU D.UAC E.都不对 2、(C)下列哪一项不是蛋白质的性质之一? A.处于等电状态时溶解度最小 B.加入少量中性盐溶解度增加 C.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 D.有紫外吸收特性 3.(B)竞争性抑制剂作用特点是:

生物化学题库及答案.

生物化学试题库 蛋白质化学 一、填空题 1.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种,一般可根据氨基酸侧链(R)的大小分为侧链氨基酸和侧链氨基酸两大类。其中前一类氨基酸侧链基团的共同特怔是具有性;而后一类氨基酸侧链(或基团)共有的特征是具有性。碱性氨基酸(pH6~7时荷正电)有两种,它们分别是氨基酸和氨基酸;酸性氨基酸也有两种,分别是氨基酸和氨基酸。 2.紫外吸收法(280nm)定量测定蛋白质时其主要依据是因为大多数可溶性蛋白质分子中含有氨基酸、氨基酸或氨基酸。 3.丝氨酸侧链特征基团是;半胱氨酸的侧链基团是 。这三种氨基酸三字母代表符号分别是 4.氨基酸与水合印三酮反应的基团是,除脯氨酸以外反应产物的颜色是;因为脯氨酸是α—亚氨基酸,它与水合印三酮的反应则显示色。 5.蛋白质结构中主键称为键,次级键有、、 、、;次级键中属于共价键的是键。 6.镰刀状贫血症是最早认识的一种分子病,患者的血红蛋白分子β亚基的第六位 氨酸被氨酸所替代,前一种氨基酸为性侧链氨基酸,后者为性侧链氨基酸,这种微小的差异导致红血蛋白分子在氧分压较低时易于聚集,氧合能力下降,而易引起溶血性贫血。 7.Edman反应的主要试剂是;在寡肽或多肽序列测定中,Edman反应的主要特点是。 8.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基本类型有、、 和。其中维持前三种二级结构稳定键的次级键为 键。此外多肽链中决定这些结构的形成与存在的根本性因与、、 有关。而当我肽链中出现脯氨酸残基的时候,多肽链的α-螺旋往往会。 9.蛋白质水溶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亲水胶体,其稳定性主要因素有两个,分别是 和。 10.蛋白质处于等电点时,所具有的主要特征是、。 11.在适当浓度的β-巯基乙醇和8M脲溶液中,RNase(牛)丧失原有活性。这主要是因为RNA酶的被破坏造成的。其中β-巯基乙醇可使RNA酶分子中的键破坏。而8M脲可使键破坏。当用透析方法去除β-巯基乙醇和脲的情况下,RNA酶又恢复原有催化功能,这种现象称为。 12.细胞色素C,血红蛋白的等电点分别为10和7.1,在pH8.5的溶液中它们分别荷的电性是、。 13.在生理pH条件下,蛋白质分子中氨酸和氨酸残基的侧链几乎完全带负电,而氨酸、氨酸或氨酸残基侧链完全荷正电(假设该蛋白质含有这些氨基酸组分)。 14.包含两个相邻肽键的主肽链原子可表示为,单个肽平面及包含的原子可表示为。 15.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当pH>pI时,氨基酸

生物化学考试试题库

生物化学考试试题库 蛋白质化学 一、填空题 1.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种,一般可根据氨基酸侧链(R)的大小分为侧链氨基酸和侧链氨基酸两大类。其中前一类氨基酸侧链基团的共同特怔是具有性;而后一类氨基酸侧链(或基团)共有的特征是具有性。碱性氨基酸(pH6~7时荷正电)有两种,它们分别是氨基酸和氨基酸;酸性氨基酸也有两种,分别是氨基酸和氨基酸。 2.紫外吸收法(280nm)定量测定蛋白质时其主要依据是因为大多数可溶性蛋白质分子中含有氨基酸、氨基酸或氨基酸。 3.丝氨酸侧链特征基团是;半胱氨酸的侧链基团是;组氨酸的侧链基团是 。这三种氨基酸三字母代表符号分别是 4.氨基酸与水合印三酮反应的基团是,除脯氨酸以外反应产物的颜色是;因为脯氨酸是α—亚氨基酸,它与水合印三酮的反应则显示色。 5.蛋白质结构中主键称为键,次级键有、、 、、;次级键中属于共价键的是键。 6.镰刀状贫血症是最早认识的一种分子病,患者的血红蛋白分子β亚基的第六位 氨酸被氨酸所替代,前一种氨基酸为性侧链氨基酸,后者为性侧链氨基酸,这种微小的差异导致红血蛋白分子在氧分压较低时易于聚集,氧合能力下降,而易引起溶血性贫血。 7.Edman反应的主要试剂是;在寡肽或多肽序列测定中,Edman反应的主要特点是。 8.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基本类型有、、 和。其中维持前三种二级结构稳定键的次级键为 键。此外多肽链中决定这些结构的形成与存在的根本性因与、、 有关。而当我肽链中出现脯氨酸残基的时候,多肽链的α-螺旋往往会。 9.蛋白质水溶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亲水胶体,其稳定性主要因素有两个,分别是 和。 10.蛋白质处于等电点时,所具有的主要特征是、。 11.在适当浓度的β-巯基乙醇和8M脲溶液中,RNase(牛)丧失原有活性。这主要是因为RNA酶的被破坏造成的。其中β-巯基乙醇可使RNA酶分子中的键破坏。而8M脲可使键破坏。当用透析方法去除β-巯基乙醇和脲的情况下,RNA酶又恢复原有催化功能,这种现象称为。 12.细胞色素C,血红蛋白的等电点分别为10和7.1,在pH8.5的溶液中它们分别荷的电性是、。 13.在生理pH条件下,蛋白质分子中氨酸和氨酸残基的侧链几乎完全带负电,而氨酸、氨酸或氨酸残基侧链完全荷正电(假设该蛋白质含有这些氨基酸组分)。 14.包含两个相邻肽键的主肽链原子可表示为,单个肽平面及包含的原子可表示为。 15.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当pH>pI时,氨基酸

地震勘探原理题库

地震勘探原理测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调谐厚度 2.倾斜因子 3.波的吸收 4.第一类方向特性 5.动校正 二、叙述题 1.试叙述Kirchhoff绕射积分公式的物理含义。 2.试说明Zoeppritz方程的物理意义。 3.试叙述地震波在实际地层中传播的动力学特点。 4.试述地震组合法与水平多次叠加方法有何异同之处。 三、证明题 试证明地层介质的品质因数Q值与地层吸收系数呈反比关系。 四、画图题 1.请示意画出SV波倾斜入射到两层固体介质的弹性分界面上时产生的新波动。 2.请示意画出定量表示地震薄层顶底板两个反射波相互干涉的相对振幅与视厚度间的关系曲线。 五、回答问题 1.粘滞弹性介质(指V oigt模型)中应力与应变间的关系如何? 2.垂直地震界面入射情况下的反射系数公式是什么?其物理意义如何? 3.如何定量表示一个反射地震记录道的物理机制? 4.利用初至折射波可获得什么资料? 5.为什么说地震检波器组合法能压制面波干扰? 6.影响水平多次叠加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7.计算双相介质波速的时间平均方程如何? 8.地震波倾斜入射情况下的反射系数与哪些参数有关? 六、分析题 1.分析下面各图表示的意义。 2.分析各图中曲线的特点。 图1 图2

地震勘探原理 测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 1.频散现象 4.球面扩散 二、说明下列表达式的物理意义 1. 1111+++++-= i i i i i i i i i V V V V R ρρρρ 2. 1 ,2 1, 02112 =??? ? ??=n r r A A n 3.dK dC K C V R += 4.)(0kz wt i z e e --=α?? 三、填空题 1.地震波沿( )方向传播能量最集中,沿( )方向传播为最短时间路径。 2.在)1()(0z V z V β+=介质中地震波的射线是( )特点,等时线是( )特点。 3.在( )情况下,反射波时距曲线与绕射波时距曲线顶点相重合。 4.介质的品质因数Q 值与吸收系数α间的关系为( )。 5.VSP 剖面中波的类型有( )。 6.第一类方向特性指的是( )。 7.检波器组合利用( )特性,压制面波干扰。 8.检波器组合法压制随机干扰波是利用( )特性。 9.水平多次叠加法压制多次波是利用一次波与多次波之间( )差异。 10.影响水平多次叠加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 11.利用绕射波时距曲线( )判断断层位置。 13.韵律型地震薄层对地震反射波呈现为( )特点。 14.递变型地震薄层对地震反射波呈现为( )特点。 15.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 )成份衰减快。 16.地震纵波在地下传播中遇到固体弹性分界面时可产生( )波动现象。 17.在( )情况下,地震波在弹性分界面处只产生同类波。 18.面波的( )特点用于工程勘查中。 19.地震薄层厚度横向变化时,顶底板的反射波会产生( )现象。 20.一个反射地震记录道的简化数学模型为( )。 四、回答下列问题 2.试阐述影响地震反射波振幅的因素。 3.地震数据处理的目的、任务是什么? 4.地震检波器组合法与水平多次叠加法有何异同之处? 五、证明题 1.试证明地震波在薄层中传播时相对振幅达最大,厚度等于4λ 。 2.试证明在均匀介质中反射波时距曲线为双曲线,变换到P -τ域内为椭圆。 《地震勘探原理》测试题三 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30分) 1. 波阻抗 2. 时距曲线 3. 规则干扰 4. 视速度 5. 动校正 6. 均方根速度 7. 振动图 8. 观测系统 9. 转换波10. 低速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折射波形成的条件是( )和( )。 2. 波在各种介质中沿( )传播,满足所需时间( )的路径传播。 3. 倾斜界面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的形状是( ),极小点坐标是

生物化学试题库(试题库+答案)

生物化学试题库及其答案——糖类化学 一、填空题 1.纤维素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糖苷键相连。 2.常用定量测定还原糖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试剂和 ________________试剂。 3.人血液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_______________,肝脏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 ________________,肌肉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_______________。 4.乳糖是由一分子________________和一分子_______________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糖苷键相连。 5.鉴别糖的普通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试验。 6.蛋白聚糖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共价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7.糖苷是指糖的________________和醇、酚等化合物失水而形成的缩醛(或缩酮)等形式的化合物。 8.判断一个糖的D-型和L-型是以________________碳原子上羟基的位置作依据。 9.多糖的构象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决定其构象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 二、是非题 1.[ ]果糖是左旋的,因此它属于L-构型。 2.[ ]从热力学上讲,葡萄糖的船式构象比椅式构象更稳 定。 3.[ ]糖原、淀粉和纤维素分子中都有一个还原端,所以它们都有还原性。 4.[ ]同一种单糖的α-型和β-型是对映体。 5.[ ]糖的变旋现象是指糖溶液放置后,旋光方向从右旋变成左旋或从左旋变成右旋。 6.[ ]D-葡萄糖的对映体为L-葡萄糖,后者存在于自然界。 7.[ ]D-葡萄糖,D-甘露糖和D-果糖生成同一种糖脎。 8.[ ]糖链的合成无模板,糖基的顺序由基因编码的转移酶决定。 9.[ ]醛式葡萄糖变成环状后无还原性。 10.[ ]肽聚糖分子中不仅有L-型氨基酸,而且还有D-型氨基酸。 三、选择题

大学生物化学考试题库

二、单选题 1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B ) A、静电作用力 B、氢键 C、疏水键 D、德华作用力 2下面哪一项代是在细胞质进行的( D ) A、脂肪酸的β-氧化 B、氧化磷酸化 C、三羧酸循环 D、脂肪酸合成 3米氏常数Km是一个用来度量( A) A、酶和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常数 B、酶促反应速度大小的常数 C、酶被底物饱和程度的常数 D、酶的稳定性的常数 4某酶今有4种底物(S),其Km值如下,该酶的最适底物为(D )A、S1:Km=5×10-5M B、S2:Km=1×10-5M C、S3:Km=10×10-5M D、S4:Km=0.1×10-5M 5tRNA的分子结构特征是:(A) A、有反密码环和3’—端有—CCA序列 B、有密码环 C、有反密码环和5’—端有—CCA序列 D、5’—端有—CCA序列 6具5’-CpGpGpTpAp-3’顺序的单链DNA能与下列哪种RNA杂交? (C) A、5’-GpCpCpAp-3’ B、5’-GpCpCpApUp-3’ C、5’-UpApCpCpGp-3’ D、5’-TpApCpCpGp-3’ 7维系DNA双螺旋稳定的最主要的力是(C ) A、氢键 B、离子键 C、碱基堆积力D德华力 8草酰乙酸经转氨酶催化可转变成为(B ) A、苯丙氨酸 B、天冬氨酸 C、谷氨酸 D、丙氨酸 9在脂肪酸合成中,将乙酰CoA?从线粒体转移到细胞质中的化合物是(C) A、乙酰CoA B、草酰乙酸 C、柠檬酸 D、琥珀酸 10生物体大多数氨基酸脱去氨基生成α-酮酸是通过下面那种作用完成的?(D ) A、氧化脱氨基 B、还原脱氨基 C、联合脱氨基 D、转氨基 11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可以通过氧化脱氨基作用生成α-酮戊二酸?( A )A、Glu B、Ala C、AspD、Ser 1212 蛋白质合成起始时模板mRNA首先结合于核糖体上的位点是(B) A、30S亚基的蛋白 B、30S亚基的rRNA C、50S亚基的rRNA D、50S亚基的蛋白 13原核细胞中新生肽链的N-末端氨基酸是(C ) A、甲硫氨酸 B、蛋氨酸 C、甲酰甲硫氨酸 D、任何氨基酸 14蛋白质合成所需的能量来自(C) A、ATP B、GTP C、ATP和GTP D、CTP 15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多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取决于(C) A、相应tRNA的专一性 B、相应氨酰tRNA合成酶的专一性 C、相应mRNA中核苷酸排列顺序 D、相应tRNA上的反密码子 16热变性的DNA分子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复性,条件之一是(B ) A、骤然冷却 B、缓慢冷却 C、浓缩 D、加入浓的无机盐 17Tm是指(C) A、双螺旋DNA达到完全变性时的温度 B、双螺旋DNA开始变性时的温度

地震勘探原理题库

地震资料采集试题库 一、判断题,正确者划√,错误者划×。 1、弹性介质中几何地震学的反射系数只与上下介质的速度和密度有关。() 2、纵波反射信息中包括有横波信息,因此可以利用纵波反射系数提取横波信息。() 3、在纵波 AVO分析中,我们可以提取到垂直入射的纵波反射系数剖面。() 4、当纵波垂直入射到反射界面时,不会产生转换横波。() 5、SH波入射到反射界面时,不会产生转换纵波。() 6、直达波总是比浅层折射波先到达。() 7、浅层折射波纯粹是一种干扰波。() 8、折射界面与反射界面一样,均是波阻抗界面。() 9、实际地震记录可以用鲁滨逊地震“统计”模型表示为:反射系数(R(t))与地震子波(W(t))的褶积 S(t)=W(t)*R(t)。() 10、面波极化轨迹是一椭圆,并且在地表传播。() 11、检波器组合可以压制掉所有的干扰波。() 12、可控震源的子波可以人为控制。() 13、对于倾斜地层来说,当最小炮检距和排列长度不变,并且排列固定不动时,上倾激发与下倾激发可获得地下相同的一段反射资料。() 14、单炮记录上就可以看出三维资料比二维资料品质好。() 15、资料的覆盖次数提高一倍,信噪比也相应地提高一倍。() 16、当单位面积内的炮点密度和接收道数一定时,面元越大,面元内的覆盖次数越高。() 17、覆盖次数均匀,其炮检距也均匀。() 18、无论何种情况下,反射波时距曲线均为双曲线形状。() 19、横向覆盖次数越高,静校正耦合越好。() 20、动校正的目的是将反射波校正到自激自收的位置上。() 21、当地下地层为水平时,可以不用偏移归位处理。() 22、偏移归位处理就是将CMP点归位到垂直地表的位置上。() 23、最大炮检距应等于产生折射波时的炮检距。()

地震勘探原理期末总复习 3 (共四部分)

5组合法的缺陷: 1、进行组合是为了利用地震波在传播方向的差异来压制干扰波,但组合本身有一定的频率选择作用。 2、在设计组合方案时,只考虑到有效波和干扰波的传播方向的差异,没有考虑它们在频谱上的差别,组合的这种低通频率特性只能起使有效波畸变的不良作用。 我们不希望组合改变波形,只希望提高信噪比。因此,对于有效反射波应尽可能通过野外工作方法增大视速度(即减小△t)以获得最佳组合效果。 3、组合实质上是针对某一频率成分的视速度滤波,有效波和干扰波都包括许多不同的频率成分,各种组合方式主要压制比f 频率高的成分,压制不了干扰波中比f 低的频率成分。这是组合法不可避免的缺陷。 6随机干扰的压制: 来源可分三类: 1)地面的微震,如风吹草动,人走车行,这类干扰的特点是在震源激发前就已存在。 2)仪器接收或处理过程中的噪音。 3)次生的干扰波,如不均匀体散射等。特点是无方向性,相位变化无规律。 随机干扰的“统计规律”: 对随机干扰也有较好的压制作用,这种压制作用主要是利用组合的统计特性 组合对随机干扰的统计效应的主要结论: 组内检波器的间距大于该地区的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时,用n 个检波器组合后,对垂直入射到地面的有效波振幅增强n 倍;对随机干扰振幅只增强n1/2倍。因此,有效波相对振幅增强n1/2倍 7 信噪比 信噪比是有效波与随机干扰相对强弱的对比 由此可知,组合后的信噪比为组合前的信噪比的 倍,即采用n 个组合后,有效波对无规则干扰波的信噪比提高了 倍,当n 越大时,信噪比提高的越高。 8 平均效应 组合的平均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 1) 表层的平均效应,当检波器在安置条件上有差异时,包括地形的起伏和表层的低降 速带的变化,组合的作用是把它们平均,使反射波受地表条件的变化的影响减少。 2) 深层的平均效应,深层的平均效应为当反射界面起伏不平时,因为组合检波器接收 的反射波是反射界面上的不同点的反射,组合的作用是将这些反射波平均,使反射界面的起伏变小,尤其在多断层的地区,当组合的总长度过大时,组合的平均效应更明显,可以造成反射波同相轴的畸变。 )() () ()()()()(ωωωωωωωR S n R n S n R S b Z Z ===

大学生物化学考试题库附有答案

大学生物化学考试题库 附有答案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内含子酶的活性部位氧化磷酸化基因组核酸的变性高能化合物反转录新陈代谢酶原的激活pI Tm 米氏常数Glycolysis β-氧化、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增色效应米氏常数 PCR 1、蛋白质在一个较宽的生理pH范围内具有缓冲能力,是因为() A、它们是相对分子量很大的分子 B、它们含有许多具有不同pKa值的功能基团 C、它们含有许多肽键,而肽键对于体内的H+和OH-是不敏感的 D、它们含有许多氢键 2、下述氨基酸中,()与茚三酮作用呈黄色斑点 A、组氨酸 B、苏氨酸 C、脯氨酸 D、精氨酸 3、在生理pH条件下,下述三肽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A、Asp-Ser-His B、Ala-Asn-Phe C、Ala-Ile-Phe D、Ala-Ser-His 4、下列关于双螺旋DNA的结构与性质的有关叙述,除()外都是正确的 A、A/T = G/C B、AT含量为35%的DNA解链温度高于AT含量为65%的DNA C、当DNA复性时,紫外吸收值增高 D、温度升高是导致DNA变性的因素之一 5、酶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是由于下述哪种原因所致() A、增高活化能 B、降低活化能 C、降低反应物能量水平 D、降低反应的自由能 6、E. coli DNA复制涉及除()之外的哪些蛋白质 A、DNA聚合酶 B、RNA聚合酶 C、DNA解链蛋白 D、DNA旋转酶

7、下述DNA分子中,除()外都具有双链结构 A、E. coli DNA B、质粒DNA C、噬菌体X174 DNA D、线粒体DNA 8、在采用链终止法测定DNA顺序时,为了获得以腺苷酸残基为末端的一组大小不同的片段,应该采用哪种双脱氧类似物() A、5’-ddATP B、5’-ddCTP C、5’-ddGTP D、5’-ddTTP 9、催化单底物反应的酶的米氏常数(Km)是()无答案 A、底物和酶之间的反应的平衡常数 B、给出最大反应速度的底物浓度 C、给出最大半反应速度的底物浓度 C、大致与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成比例 10、在下列转录抑制剂中,能对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转录都有作用的是() A、放线菌素D B、利福平 C、利链菌素 D、a-鹅膏蕈碱 11、下列氨基酸中,在水中溶解度最低的是() A、组氨酸 B、赖氨酸 C、亮氨酸 D、苏氨酸 12、X174噬菌体基因组的大小不足以编码它的九种不同的蛋白质,但它实际 编码了这些蛋白质。这是下述哪种原因所致() A、密码子的简并性 B、密码子重叠 C、基因重叠 D、密码子的摆动性 13、下述RNA在细胞内的含量最高的是() A、tRNA B、rRNA C、mRNA D、hnRNA 14、用于肌肉收缩的能量主要以哪种形式贮存在组织中() A、磷酸肌酸 B、磷酸精氨酸 C、ATP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5、在DNA复制与DNA修复中共同出现的酶是() A、DNA连接酶 B、RNA聚合酶 C、DNA内切酶 D、RNA外切酶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1)

生物化学试题(1)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1.氨基酸 2.肽 3.肽键 4.肽键平面 5.蛋白质一级结构 6.α-螺旋 7.模序 8.次级键 9.结构域 10.亚基 11.协同效应 12.蛋白质等电点 13.蛋白质的变性 14.蛋白质的沉淀 15.电泳 16.透析 17.层析 18.沉降系数 19.双缩脲反应 20.谷胱甘肽 二、填空题 21.在各种蛋白质分子中,含量比较相近的元素是____,测得某蛋白质样品含氮量为15.2克,该样品白质含量应为____克。 22.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它们的结构均为____,它们之间靠____键彼此连接而形成的物质称为____。 23.由于氨基酸既含有碱性的氨基和酸性的羧基,可以在酸性溶液中带____电荷,在碱性溶液中带____电荷,因此,氨基酸是____电解质。当所带的正、负电荷相等时,氨基酸成为____离子,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____。 24.决定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和生物学功能的是蛋白质的____级结构,该结构是指多肽链中____的排列顺序。2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____构象,多肽链的折叠盘绕是以____为基础的,常见的二级结构形式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 26.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____,它们是在肽键平面上的____和____之间形成。 27.稳定蛋白质三级结构的次级键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等。 28.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____种,除____外都有旋光性。其中碱性氨基酸有____,____,____。酸性氨基酸有____,____。 29.电泳法分离蛋白质主要根据在某一pH值条件下,蛋白质所带的净电荷____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还和蛋白质的____及____有一定关系。 30.蛋白质在pI时以____离子的形式存在,在pH>pI的溶液中,大部分以____离子形式存在,在pH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化学 2.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 一、名词解释 1、等电点 2、等离子点 3、肽平面 4、蛋白质一级结构 5、蛋白质二级结构 6、超二级结构 7、结构域 8、蛋白质三级结构 9、蛋白质四级结构 10、亚基 11、寡聚蛋白 12、蛋白质变性 13、蛋白质沉淀 14、蛋白质盐析 15、蛋白质盐溶 16、简单蛋白质 17、结合蛋白质 18、必需氨基酸 19、同源蛋白质 二、填空题 1、某蛋白质样品中的氮含量为0.40g,那么此样品中约含蛋白 g。 2、蛋白质水解会导致产物发生消旋。 3、蛋白质的基本化学单位是,其构象的基本单位是。 4、芳香族氨基酸包括、和。 5、常见的蛋白质氨基酸按极性可分为、、和。 6、氨基酸处在pH大于其pI的溶液时,分子带净电,在电场中向极游动。 7、蛋白质的最大吸收峰波长为。 8、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除外,均含有手性α-碳原子。 9、天然蛋白质氨基酸的构型绝大多数为。 10、在近紫外区只有、、和具有吸收光的能力。 11、常用于测定蛋白质N末端的反应有、和。 12、α-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色化合物。 13、脯氨酸与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色化合物。 14、坂口反应可用于检测,指示现象为出现。 15、肽键中羰基氧和酰胺氢呈式排列。 16、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缩写是。 17、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主要靠和维系;空间结构则主要依靠维系。 18、维持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的次级键包括、、和等。 19、常见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包括、、、和等。 20、β-折叠可分和。 21、常见的超二级结构形式有、、和等。 22、蛋白质具有其特异性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排列顺序。 23、蛋白质按分子轴比可分为和。 24、已知谷氨酸的pK1(α-COOH)为2.19,pK2(γ-COOH)为4.25,其pK3(α-NH3+)为9.67,其pI为。 25、溶液pH等于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溶解度最。 三、简答题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查书): 同工酶、酮体、必需脂肪酸、必需氨基酸、 氧化磷酸化、底物磷酸化、限速酶、关键酶 糖异生作用、LDL HDL VLDL CM 二、单选题: 1、ATP含有几个高能磷酸键()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糖酵解途径中的最主要的限速酶是() A、磷酸果糖激酶 B、己糖激酶 C、葡萄糖激酶 D、丙酮酸激酶 3、一分子乙酰CoA彻底氧化可产生()ATP A、12个或10个 B、38个或36个 C、15或13个 D、20个或18个 4、血浆脂蛋白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是指() A、CM B、VLDL C、LDL D、HDL 5、下列哪种脂蛋白中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高() A、VLDL B、LDL C、IDL D、CM 6、体酮体合成的原料是() A、胆固醇 B、甘氨酸 C、乳酸 D、乙酰CoA 7、降低血糖的激素是指() A、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素 C、胰岛素 D、生长素 8、下列哪种脂蛋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A、LDL B、HDL C、VLDL D、CM 9、氨的贮存及运输形式是() A、谷氨酸 B、天冬氨酸 C、天冬酰胺 D、谷氨酰胺 10、血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 A、合成尿素 B、合成谷氨酰胺 C、合成嘌呤 D、合成嘧啶 11、ADP中含有几个高能磷酸键()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2、一分子12碳的脂肪酸彻底氧化可产生()ATP A、96个 B、38个 C、12个 D、130个 13、血浆脂蛋白中的极低密度脂蛋白是指() A、CM B、VLDL C、LDL D、HDL 14、下列哪种脂蛋白是转运源性胆固醇/酯的() A、VLDL B、LDL C、HDL D、CM 答案:BAADB DCBDA AABB 三、填空题: 1、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肽键; 2、体碱性最强的氨基酸是精氨酸; 3、磷酸戊糖途径主要生理作用是提供了 NADPH+H+和磷酸核糖; 4、一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可产生 15 ATP;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C)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反射波:由震源出发向外传播,经波阻抗界面反射到达接收点的波叫做反射波。 2、有效波:那些可用来解决所提出的地质任务的波为有效波或信号,如在进行反射波法地震勘探时,反射纵波为有效波。 3、干扰波:所有妨碍认辩、追踪有效波的其他波均属于干扰波范畴。 4、多次波:从震源出发,到达接收点时,在地下界面之间发生了一次以上反射的波。多次反射波、反射—折射波、折射—反射波和扰射—反射波等等统称为多次波。 二、填空 1.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的物探方法,主要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和地震勘探。其中,有效的物探方法是地震勘探。 2.用___人工______方法(如爆炸,敲击等)产生振动,研究振动在地下介质中__的传播规律,进一步查明__地下__地质构造和有用矿藏的一种__物探____方法,叫地震勘探. 3.地震勘探分___折射波_______地震法、____反射波_____地震法和____透射波___地震法三种.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主要是__反射波_____地震法,其它两方法用的较少. 4. 反射波地震勘探,首先用人工方法使__地表_____产生振动,振动在地下__介质___形成地震波,地震波 5 反射波到达地表时,引起地表的__振动_____.检波器把地表的__振动 _____转换成___电信号__,通过电缆把电振动输送到数字地震仪器里, 记录在磁带上的, 这就成为____数字磁带___地震记录. 6. 对数字磁带地震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地震资料____处理_____,得到各种时间剖面,再对时间剖面进行地震资料____解释______,做出地震_构造图___________,并提出____井位_____进行钻探,这样就完成了地震勘探工作. 7. 根据炮点__检波点____和地下反射点三者之间的关系,要__连续____追踪反射波,炮点和接收点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_____相互位置______关系.这种关系称为__观测系统______. 8.根据炮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地震测线分为__纵测线___和____非纵测线____两大类. 9.地震波属于__弹性波____波的一种,振动只有在弹性___介质____中,才能传播出去而形成波。 三、选择题 1 在反射波地震法勘探中,_____B.反射波.________就是有效波. 2 共反射点记录反映的是地下界面上____ A.一个点_________.

生物化学测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第一章蛋白质化学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40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B(每克样品*6.25) A.2.00g B.2.50g C.6.40g D.3.00g E.6.25g 2.下列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E A.精氨酸B.赖氨酸C.甘氨酸 D.色氨酸 E.谷氨酸 3.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D A.盐键 B.疏水键 C.肽键D.氢键 E.二硫键(三级结构) 4.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B 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的这种结构 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 D.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 E.决定盘曲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 5.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E 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B.在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多肽链的基础上,肽链进一步折叠,盘曲形成 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D.依赖肽键维系四级结构的稳定性 E.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在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 6.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C A.溶液pH值大于pI B.溶液pH值小于pI C.溶液pH值等于pI D.溶液pH值等于7.4 E.在水溶液中 7.蛋白质变性是由于:D A.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B.氨基酸组成的改变C.肽键的断裂D.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E.蛋白质的水解 8.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D A.粘度下降B.溶解度增加C.不易被蛋白酶水解 D.生物学活性丧失 E.容易被盐析出现沉淀

9.若用重金属沉淀pI为8的蛋白质时,该溶液的pH值应为:B A.8 B.>8 C.<8 D.≤8 E.≥8 10.蛋白质分子组成中不含有下列哪种氨基酸?E A.半胱氨酸 B.蛋氨酸 C.胱氨酸 D.丝氨酸 E.瓜氨酸二、多项选择题 1.含硫氨基酸包括:AD A.蛋氨酸 B.苏氨酸 C.组氨酸D.半胖氨酸2.下列哪些是碱性氨基酸:ACD A.组氨酸B.蛋氨酸C.精氨酸D.赖氨酸 3.芳香族氨基酸是:ABD A.苯丙氨酸 B.酪氨酸 C.色氨酸 D.脯氨酸 4.关于α-螺旋正确的是:ABD A.螺旋中每3.6个氨基酸残基为一周 B.为右手螺旋结构 C.两螺旋之间借二硫键维持其稳定(氢键) D.氨基酸侧链R基团分布在螺旋外侧 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ABCD A.α-螺旋 B.β-片层C.β-转角 D.无规卷曲 6.下列关于β-片层结构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ABC A.是一种伸展的肽链结构 B.肽键平面折叠成锯齿状 C.也可由两条以上多肽链顺向或逆向平行排列而成 D.两链间形成离子键以使结构稳定(氢键) 7.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主要键是:BCD A.肽键B.疏水键C.离子键D.范德华引力 8.下列哪种蛋白质在pH5的溶液中带正电荷?BCD(>5) A.pI为4.5的蛋白质B.pI为7.4的蛋白质 C.pI为7的蛋白质D.pI为6.5的蛋白质 9.使蛋白质沉淀但不变性的方法有:AC A.中性盐沉淀蛋白 B.鞣酸沉淀蛋白 C.低温乙醇沉淀蛋白D.重金属盐沉淀蛋白 10.变性蛋白质的特性有:ABC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15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15) 医学试题精选2010-01-01 22:11:37 阅读964 评论8 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十五章细胞信息传递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细胞间信息物质 2.细胞内信息物质 3.第二信使 4.receptor 5.G protein 6.CaM 7.SH2 domain 8.TPK 9.PK 10.HRE 二、填空 11.G蛋白是十分重要的信号传导蛋白,由 ____种亚基组成,其____亚基能够与____或____ 结合,并具有____酶的作用。 12.与细胞中cAMP含量有关的酶是____ 和____ 。 13.PKA的激活剂是____ ,该蛋白质由____个亚基构成。当1分子PKA结合____分子激活剂时,PKA被活化,然后使效应蛋白质的____氨基酸残基或____氨基酸残基磷酸化,从而调节物质代谢和基因表达。14.PKC由____条多肽链组成,含____个催化结构域和____个调节结构域。一旦PKC的调节结构域与____ 、____ 、和____结合,PKC即发生构象改变而暴露出活性中心。 15.心钠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能激活____酶,后者再催化____转变成____ ,然后再激活____ ,而使效应蛋白质磷酸化,产生生物学效应。 16.能使蛋白质分子中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的蛋白激酶是____ ,后者分两类,第一类位于细胞的____ ,称____ ,第二类位于细胞的____ ,称____ 。 17.NF-κB途径主要涉及____ 、____ 、____ 以及____ 的信息传递。 18.当肿瘤坏死因子等作用于相应受体后,可通过第二信使____ 等激活NF-κB途径。其活化过程是通过____ 使其构象发生改变而从NF-κB脱落,NF-κB得以活化。活化的NF-κB进入____ ,形成环状结构与____ 接触,并启动或抑制有关基因的转录。 19.目前已知通过细胞内受体调节的激素有____ 、____ 、____、____ 、____ 、____和 ____ 等。胞内受体分两类,它们是____ 和____ 。 20、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____ 缺陷引起的遗传性疾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____ 数量的减少或功能发生障碍而引起的代谢疾病。霍乱和百日咳的发病机理与____ 的异常有关。 三、选择题 A型题 21.胰高血糖素发挥作用时,其第二信使是 A.cAMP B.cGMP C.cCMP D.AMP E.GMP 22.作用于细胞内受体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甲状腺素 C.肾上腺素 D.干扰素E.EPO 23.下列物质除哪一种外,均可作为第二信使 A.Ca2+ B.IP3 C.cAMP D.cGMP E.Mg2+ 24.有关PK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cAMP能激活PKA B.PKA是一种别构酶 C.PKA是一种Ser/Thr型蛋白激酶D.PKA是一种单体蛋白 E.对基因表达有调节作用 25.通过膜受体发挥作用的是 A.雌激素 B.维生素D C.NO D.盐皮质激素 E.甲状腺素

地震勘探原理历年考研真题

《地震勘探原理》课程——模拟试题 考试内容包括第三版教材第1~6章 一、填空题(共计40分,1分/空) 1、根据波面的形状可以划分波的类型为:球面波、柱面波、平面波。(3空) 2、形成折射波的基本条件是入射角等于临界角、两介质波速不等(下部大于上部);形成反射波的基本条件是两介质有波阻抗差。(3空) 3、反射波、直达波和折射波时距曲线的关系分别是(1)直达波时距曲线是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渐近线。(2)折射波时距曲线与反射波时距曲线有两个切点(3)直达波与折射波的时距曲线有一个交点Xp,在XXp的区间,折射波为初至波,而直达波为续至波,反射波总是最后接收到。(3空) 4、瑞雷面波的主要特点是频率低、速度低、频散和 质点振动轨迹为逆时针椭圆。(4空) 5、从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综合平面图上可以得到共激发点、共接收点、 共炮检距和共反射点四种记录。(4空) 6、讨论检波器组合的解题思路是:把组合看成一个滤波系统,单个检波器的信号看成是滤波系统的输入,多个检波器组合后的信号为滤波系统的输出。(2空) 7、共反射点叠加也称水平叠加;其目的是得到能基本反映地下地质形态的水平叠加剖面或相应的数据体;其基本原理是在野外采用多次覆盖的观测方法,在室内将野外观测的多次覆盖原始记录经过抽取共中心点或共深度点或共反射点道集记录、速度分析、动静校正、水平叠加等一系列处理的工作过程。(3空) 8、影响共反射点叠加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其一是速度;其二是地层倾斜。(2空) 9、如果凹界面可用圆周的一部分来表示,圆的曲率半径为ρ,界面深度为H,则接收到回转波的条件是ρ< H。水平叠加剖面上可看到明显的回转波,这主要是多次叠加 原因造成的。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可以采用偏移处理方法使回转波归位。(3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