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影响印刷质量的各种因素印刷质量

影响印刷质量的各种因素印刷质量

影响印刷质量的各种因素印刷质量
影响印刷质量的各种因素印刷质量

印刷质量控制

201005041017

印刷10-1

季振杰

印刷质量控制

一、印前加工:制版工艺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1、正确设置分色参数

2、胶片的质量

二、印刷过程:纸张质量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1、纸张吸墨性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2、纸张含水量与PH值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3、纸张的弹性和塑性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油墨品质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1、油墨触变性

2、油墨的比重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3、油墨的耐热性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4、油墨的耐光性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5、油墨的耐酸、碱性和耐醇性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6、油墨粘度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7、油墨的细度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三、印后包装:印后包装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1、广告类产品的印后加工

2、包装类产品的印后加工

3、书刊类产品的印后加工

A、平装装订

B、精装装订

印刷质量检测实质是对印刷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由于印刷品的内容千变万化,直接检测印刷品本身进行定标和评价非常困难,因此通常是根据影响印刷质量主要因素在印刷品上的表现形式,构建专用于检测的测控条,加上利用专门的检测仪器进行检测,检测的结果可以反馈到印刷流程中,控制印刷流程获得高质量的产品。

Print quality detection is to detect the quality of printing products. Due to the print content, direct detection calibration and evaluation on the print itself is very difficult, so usually is according to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printing quality on the print form, build dedicated to detection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article, plus the use of specialized testing instruments for testing, test results will feedback to the printing process, control the printing process to get high quality products

印前:制版工艺对印刷对的影响

印前工序是指上机印刷之前的所有工序,其主要包括激光照排和制版。在谈到印刷质量时,人们往往会忽略了印前工序对印刷质量的影响,殊不知印前工序质量的好坏,对印刷质量是很关键的。

激光照排工序激光照排工序是印刷厂的第一道工序,也是与编辑部衔接的重要工序。激光照排工序的工作完成后,最后大多要发排成胶片(已使用CTP的,则直接发排成CTP印版),而胶片的质量对后工序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了。那么影响胶片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正确设置分色参数

在出版印刷的各个环节中,图片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的印刷质量,因此,要提高的质量,首先就要从提高图片的质量人手。

除外来图片外,另外20%是通过扫描仪扫描的图片,由于扫描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稿的质量,因此首先要保证原稿的质量,其次就取决于扫图的技巧了。

图片经过扫描成为电子文件,接下来就需要对图片进行处理了,无论是外来图片还是扫描图片,都需要对其进行分色、调节色偏、提高清晰度等处理,使之符合印刷所要求的标准。在处理图片时,首先要设置正确的印前参数。

印前参数设置的目的一来是通过建立印刷油墨、纸张等的特性参数文件,使电脑屏幕中显示的图片与印刷后见报图片的效果相接近,达到处理图片时的“所见即所得”;二来是设置适合于印刷机印刷的分色参数;目前处理图片的主要软件是Photoshop,在Photoshop中,印前参数包括分色设置和印刷油墨设置。

二、胶片的质量

胶片的密度胶片的密度对的印刷质量影响很大,前面已谈了胶片密度的质量标准,要保证胶片密度的质量达到标准,首先要设定好激光照排机的激光值。

激光值就是指照排激光器曝光量的大小。它不仅决定了胶片实地密度的大小和软件显示网点值与照排机输出网点值是否吻合,而且还与激光器的寿命息息相关,因此,对照排机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激光值,在显影、定影条件(温度和时间)相对固定的条件下,胶片实地密度D实≥4.0,测得50%的网点百分比大于52%时,可适当减少激光值;测得50%的网点百分比小于48%时,可适当增加激光值,增大和减少激光值的幅度应使50%的网点百分比误差在±2%以内。同理,当D 实<4.0时,测得50%处的网点值大于52%时,应适当减小激光值,当50%处的网点值小于48%时,应适当增大激光值。不同型号的软片激光曝光量会有所不同,因此每次更换软片型号时,应对激光值重新测试,在显影、定影及软片都固定的情况下,激光曝光量也比较固定,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可通过软片线性化来调整。

其次,是要保证激光照排机的显影、定影条件(温度和时间)相对固定,显影液、定影液的浓度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可过浓,也不可过稀。

胶片的通透和洁净胶片的通透度要达到标准,主要是控制好显影液、定影液的浓度、温度及时间,其次是要检查胶片片基本身的通透度(或灰雾度)是否符合标准。

保证胶片的洁净也很重要,胶片上不允许有任何的暇疵、刮痕等。因此,激光照排机工作的环境一定要保持洁净,无灰尘。激光照排机要勤保养,勤擦拭等。

制版工序尽管目前很多报社印刷厂已经使用CTP系统,但是,由于CTP设备昂贵、版材成本高,并不是所有的印刷都适合采用CTP制版,在国内,常规的手工或计算机拼版、手工晒版工艺目前仍然占主流。

晒版工序一般要注意的问题的晒版工序也不复杂,特殊之处在于要抢时间,印刷厂往往会在一段时间内,任务量超饱和、较集中。车间为了保证时效,只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一方面延长曝光时间,达到去脏的目的;另一方面增加显影

液的浓度,加快显影速度,以提高生产速度。因此,晒版后小网点丢失严重,5%以下的网点晒不出来,导致印刷时很多高光部位出现大面积的绝网区,影响图文印刷质量。

胶片与PS版感光层接触好坏是影响晒版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接触状态不同,网点变化规律也不同,接触良好是网点调节受控转移的先决条件。操作时应严格做到药膜面相对,抽气密合,保证图文网点良好转移。但生产中偶然还是发生药膜面相背的情况,由于片基的厚度会造成光线的散射,网点转移不均匀,其变化不可控制,应严格避免。

印刷:纸张对印刷质量控制的影响

纸张作为印刷的主要原材料,对产品印刷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和影响。不同种类、批次生产的纸张,它们的性能不尽相同;另外,产品结构、特点和质量要求的不同,对纸张性能的要求也有所差异。所以,正确认识和了解纸张的若干性能,对准确把握好印刷工艺适性,保证印刷产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纸张吸墨性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所谓纸张吸墨性就是指纸张吸收油墨的能力。纸张吸墨性强,印迹就容易干燥;反之,吸墨性弱,印迹干燥速度就慢,必然就容易发生印迹过底弊病。我们知道,油墨的转移是领先压力和纸张纤维交织间隙所组成的毛细作用完成的。即当纸张受压后,交织纤维间隙压缩,而压力消失后,纸张表面由于弹性的作用即恢复原状,并同时吸附油墨,这就是墨层形成的过程。各种纸张由于纤维组织的松紧不一,吸墨性也就不同。吸墨性好的纸张其所需的印刷压力轻,印版的耐压率就高。要是纸张过于松弛的话,其纤维间隙过大,那么,当油墨黏度较大时便会产生拉纸毛弊病;反之,当油墨黏性较小时,则易使连结料迅速渗透,引起透印现象,对此应通过高速油墨黏性,以适应纸张的印刷适性。所以,纸质紧密、吸墨性较小的纸张多用于彩色印刷,这样可避免油墨中连结料渗透后颜料脱落,而使墨层失去光泽影响印刷质量。

二、纸张含水量与PH值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纸的水分含量是以纸中含水的重量与纸的重量的百分比来表示,一般情况来说,印刷用纸的含水量应控制在7%±1%之间,且纸中心与纸的周边含水量误差不大于1%为宜。纸张含水量过大时,纸中纤维、填料与胶料之间的结合力就容易降低,由此将影响纸张表面强度,导致印刷后出现脱粉、掉纸屑不良情况发生,从而降低纸边的硬度和挺度,于是输纸时也易产生定位不稳而造成套印失准。如果纸张含水量过低的话,纸张弹性也就差,印刷网点时印迹就容易扩大,也就是说网点扩大率大。此外,在印刷过程中也容易发生静电和吸湿变形,使产品套印不准。纸张的PH值也就是酸碱度,通常情况下,印刷纸张的PH值以中性为适,纸张的酸碱性大小不适,可使某种不耐酸和碱的油墨变色,并影响印迹的干燥性。国产的胶版纸、凸版纸、白卡、玻璃卡和白板纸的PH值,一般为7.0以下属偏酸性或弱酸性,印迹干燥速度相对较慢些,故印刷大面积版面应注意在油墨中适当加放燥油催干,以免产生叠印不良或引起过底质量问题。铜版纸、进口玻璃卡等高档纸张、纸板的PH值则大多在7.0以上,呈弱碱性或碱性,印迹干燥速度比较快,有利于叠印。值得一提的是,无论什么样的纸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其PH值都会有所下降。

三、纸张的弹性和塑性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纸张的弹性和塑性是指纸张受压力作用后所表现出的一种物理性能。纸张的弹性是指纸张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压力作用过后变形随之消失,恢复原来的形状。塑性则同指纸张在受到印刷压力作用后,留下变形痕迹,印刷压力过后仍不能恢复原状。纸张的弹性与纸张的吸墨能力有关,因为纸张是通过压力与印版上的油墨结合的。压印时油墨被挤压到纸张纤维表面及空隙处时,纤维被压缩使滞留空隙间的空气被挤掉,离压后,由于纸张的弹性作用,部分变形迅速恢复,加上纤维的毛细作用,油墨中的连结料被吸收到纸张纤维内,所以,纸张弹性越大吸墨性就越强,印刷墨层也就容易干燥。反之,纸张弹性太小,吸墨性能差,印迹就易过底。但是,如果纸张弹性过大印出的产品墨色灰淡缺乏光泽。还容易产生透印现象。纸张的塑性在凸版印刷工艺上表现得较为明显,因为凸版版面是凸出的,纸张在压力作用下背面便产生微量的凸痕,这种塑性变形也正是凸版产品笔锋饱满、墨层厚实的特点所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遇到弹性大的纸张,可适当增加印刷压力,墨层厚度则可稍微薄一点,印刷效果好一些。如遇到印刷塑性较大的纸张,印刷压力则应略小一点,适当增加供墨量,以减少印张背面凸痕,确保印品质量。

油墨的影响

油墨是印刷的重要原材料,它的性质如何,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产品的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所以,正确了解和认识油墨的性质,通过在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按照印刷条件和特点,适当对油墨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善,对提高成型生产中的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将起到较好的作用。纵观印刷工艺实践过程和经历,可以发现油墨的性质既有好的一面,但也不乏存在有负面影响的一面,对此,笔者在多年的印刷工艺实践中深有体会,特就印刷油墨的性质对印刷产品质量的影响,作些分析和探讨。

一、油墨触变性

油墨的触变性是指油墨一经搅动、摩擦后即变得稀薄,使流动性增大,而把它静放一段时间后,油墨又会恢复到原来那较稠的状态。如粘度较大的油墨,经过外力的搅动下,其凝固状态遭到破坏,就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静止状态下,随着时间的增长,其凝固状态渐渐增加,当重新开机时就会影响墨斗中油墨的正常流动,甚至出现不能传递现象。另一方面,油墨在印刷机墨斗和胶辊上,经过转动摩擦,使其温度升高,于是流动性、延展性也随之增大,直至将油墨转移到印张后,由于外力消失,其流动性、延展性减少,随之由稀变稠,从而保证印刷墨色的清晰度。此外,当气温低时,油墨就显得稠,反之,油墨就变稀流动性就增大。还有当机器长时间处于停机状态,墨斗中的油墨,也会由稀变稠逐渐恢复原状,这些都是油墨触变性的正常现象。在生产工艺实践中,笔者发现在印刷过程中,特别是在气温低、机器速度慢的情况下,墨斗中的油墨常常出现输送不顺畅,供墨不正常现象,造成印品的墨色越来越淡,影响了印刷墨色质量的稳定,尤其是凸版轮转油墨的触变性表现特别明显。因此,生产中要注意经常去搅拌墨斗中的油墨,使它保持连续、均匀的流动性,确保产品的墨色质量。有的油墨在涂布过程中,由于触变性过大,在其出现触变现象之前它的粘度较高,印刷时就容易引起堵墨、糊版工艺弊病。所以,有的印刷机在墨斗中装有搅拌器,将油墨搅拌使其“触变”而改善油墨的流动状况,降低油墨的粘度,以防止油墨堵版、糊版现象的出现。若油墨触变性过大,印刷过程中的油墨越来越稀,印品墨色越印越淡,几乎无法调整的,这种油墨就不适合用于印刷实地满版的印品,印刷时应注意这个问题。

油墨触变性过大过小都会对印刷产生不良的影响,印刷要求油墨具有适当的触变性。

二、油墨的比重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油墨的比重是指油墨在温度为20℃时,一立方厘米油墨的重量与它的体积的比(用克/立方厘米表示)。从油墨的比重概念可以看出,比重大的油墨其印刷耗用量必然就大。调配彩印产品的同一种色相的油墨,比重大的油墨比比重小的油墨用量要多些,这样,才能调出色相相同的油墨,这一特性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此外,比重大小不同的几种油墨混合调配成的彩色油墨,很容易因沉积而产生分层现象,使印刷中色彩变异或呈色不均匀,这是因为比重大的油墨沉下来,比重小的油墨浮在上面的缘故,所以,调配后的油墨在使用时,还要再搅动均匀后再掏入墨斗里,并且印刷中途还要经常去搅拌墨斗里的油墨,以确保前后印刷产品色相保持一致。油墨的比重可用微量容积计来测定,即把所要测的油墨先吸入容积计,尔后再称出它的重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的字母d表示油墨的比重,a为容器和吸入油墨的总重量,b是容器的重量,v则是吸入油墨的体积。

三、油墨的耐热性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油墨的耐热性主要由颜料的性质决定,有的颜料不耐热,在高温的作用下其结构会发生变化,以致产生变色现象。比如射光蓝浆耐热性差,用其制成黑墨印刷后结膜就有变色现象的产生。油墨的耐热性差,对包装产品墨色质量的影响特别明显,尤其是外包装的产品,在露天环境下经过太阳暴晒后最容易出现变色、褪色现象,所以,外包装产品以及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印刷品,应该采用耐热性好的优质、高档的油墨,才能较好地提高产品的质量,满足产品的市场使用要求。油墨耐热性的检验,一般是把油墨在印张上涂成薄的膜层后,放入恒温烘箱里分别用100℃、130℃和150℃的温度进行一定时间的测试,然后取出已烘干的样张与未烘干的墨层样张作对比。掌握和了解油墨的耐热性,对于正确选用油墨进行印刷,确保产品印刷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四、油墨的耐光性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油墨在光线的作用下,其色光相对变动的性能称为油墨的耐光性。实际上,绝对不改变颜色的油墨是没有的,在光线的作用下,任何油墨的颜色或多或少都将产生变化。耐热性好的油墨,印出的产品色泽鲜艳,版面上的网点饱满结实,富有立体感,并可长期保存。而耐光性差的油墨,印出的墨色容易产生褪色和变色现象。油墨耐光性的试验,一般采用把印张放在日光下晒或在曝光实验机中受紫外线灯光照射,之后取之与国际八级羊毛蓝色标准的褪色情况作比较,即可定出级别来。八级耐光为最好,耐光性能达到七、八级的油墨,几乎不会变色和褪色。而耐光性能只达到一、二级的油墨,经日光照射二、三小时就会变色、褪色,那怕是放在室内也会褪色和变色。值得注意的是,油墨经冲淡后其耐光性能都将下降,所以,调配彩色油墨时要注意这一问题。

五、油墨的耐酸、碱性和耐醇性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耐酸、耐碱和耐醇性较强的油墨,印出的产品墨色鲜艳,版面层次分明、网点清晰;反之,印出的产品墨色灰暗乏力,版面层次有欠分明感,网点印得也不光洁。

印刷油墨具有耐酸、耐碱和耐醇性是包装产品的基本要求,如用于包装香皂、苏打或食品类的印刷品,所采用的油墨必须具备较好的耐酸、耐碱。此外,上光油中含有醇类溶剂,所以,需上光的产品必须考虑使用具有耐醇性的油墨,以免产生不良现象。油墨耐酸、碱、醇的测定,一般采用以一定厚度的墨层试样,把其一端浸入酸、碱或醇的溶液中,经过大约1天时间的浸泡后,观察墨层测试样的颜色情况,即可判定出油墨的耐酸、碱、醇的性能。如试样出现严重变色为一级;明显变色的为二级;稍微变色的为三级;基本不变色的为四级;都不变色的为五级算是最好的。

六、油墨粘度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油墨在外界作用力的影响下,也就是一种能阻碍其分子运动时的阻力,油墨的这种特性,就是通常所说的油墨粘度。工艺实践情况清楚表明,油墨的粘度与稠度成正比关系,即油墨稠度越大其粘度也越大。油墨稠度大其内部分子相对运动时所受的阻力,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很显然,油墨的粘度是左右油墨的传递性能、印品墨层牢度、渗透量和光泽性的重要条件,所以油墨粘度过大或过小对印刷质量都将产生不良影响。

七、油墨的细度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油墨的细度是指油墨中颜料(包括填充料)颗粒的大小与颜料颗粒分布在连结料中的均匀度。细度不好的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容易产生传墨、布墨不均、积墨糊版、磨损印版和呈色效果不好等质量问题。油墨细度好其浓度相对也较大,印刷也较清晰。油墨细度差的话,印品网点版面易发毛、起糊,印版的耐印率也低。所以,对印刷来说,只有颜料的颗粒细、吸油量大、比重小、遮盖力小、着色力强、稳定性好、色偏少、色彩鲜艳,并具有耐热、耐光和耐碱等良好的性能,印品的墨色才能获得较好的质量效果。

综上所述,油墨的性质不同,对印刷产品的影响也截然不同。油墨的各种性质对印刷产品的质量,都将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作用。所以,正确了解和认识油墨的性质,有助于印刷时避免工艺操作上的盲目性,同时通过采取针对性的工艺技术措施,根据产品的特点选择油墨或调配油墨,就可有效地防止印刷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质量故障,使在成型工艺中的印刷生产工艺效率和产品的质量都得到较好的提高。

印后:印后包装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印刷企业重视印刷产品印前、印中加工的质量管理,缺乏对印后的重视,这似乎是行业内的通病。然而,影响产品质量的很多因素往往却在于印后加工。国内印刷界对印前和印中都有一整套成熟的生产和工艺管理制度与标准,业内对印前与印中有精深、细致的研究并具备各个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印后加工无论从理论研究上还是生产工艺管理上都较为欠缺,更缺乏一批中高级的专业技术人才。印刷产品按其用途可分为告类产品、包装类产品及书刊类产品三个大类。广告类产品的印后加工最为简单,主要是折叠及裁切;包装类产品次之,一般主要为各种包装箱、包装盒与包装袋等的金箔烫印、覆塑料薄膜、凹凸压痕、模切成形及糊合成品;书刊类产品的印后加工最为复杂,对整个产品加工的质量影响也最大。它主要的目的是将印中加工完的书页装订成册或加护封或纸盒套合,与产品的各个附件一起打包装箱,最终使产品得以完成并能较便利地运达目的地。

一、广告类产品的印后加工

广告类产品的印后加工虽然简单,但它对整个产品的质量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即使是再好的设计构想;再完美的印刷效果;如果在印后的加工中折页不准、成品裁切歪斜,也谈不上是合格的产品。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时有所见:一张设计与印刷精美的广告,却因为折页不齐或裁切不准,影响消费者的视觉效果,甚至会引起人们对所宣传产品质量的质疑。

二、包装类产品的印后加工

包装类产品的印后加工不仅关系到产品美观,还直接影响其使用。因此,加工时既要避免金箔烫印中的糊版、起花;关注覆膜中的留边是否到位和平实情况;还需注意压痕、模切过程中折痕的粗细长短,刀口的光洁流畅问题等;最后的串绳与糊合过程则更不能大意加工完成后的包装箱、盒、袋最终的用途是用于装不同的产品,所以,拎手处(拎绳)及底部粘糊的牢度是这类产品质量较为关键之处。上述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质量问题都会影响至整个产品的质量,因此包装类产品也必须重视对印后加工的质量控制。

三、书刊类产品的印后加工

书刊类产品的印后加工最为复杂,它是产品完工前的最后关口,其重要程度也相当于(部分甚至超过)书刊加工中的印前与印中加工。书刊产品印后加工中,各种装订方式的要求不同,标准也各不相同,但最基本的要求是:完工的书刊必须做到内容顺序无误,书帖平服,页码整齐,不明显歪斜,不连页,不掉页。上述要求中任何一个细小的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书刊印刷产品的质量。

根据书刊加工的不同要求,书籍与刊物的印后加工基本可分为平装及精装装订两类(在此不考虑有特殊要求的线装书),它们都有一定的生产工艺与加工方式。按加工中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用铁丝的骑马订、平订;用腊线的缝纫订、锁线订与仅用胶水的胶粘装订等。一般精装书刊多采用锁线订和胶粘装订的工艺,平装书刊则上述各种方式均可采用。

1.平装装订

在平装书刊的加工过程中,平订、骑订要求钉脚平整、牢固,且骑订的钉锯须在折缝线上,平订则根据书芯的情况设置钉锯;缝纫订的底面线紧凑,针脚平直,无线圈、漏针、扎豁、破碎等。这些工艺要求中的每一个质量缺陷,都将会造成整批书刊产品的质量问题。

2.精装装订

在精装书刊的加工中,因加工中工序繁多,工艺复杂,其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几乎超过了印前与印中的任何一个加工过程。精装装订要求锁线订时的锁线松紧适当,各帖间平服完整,无断线及线圈;胶粘订时用粘合剂的粘度适当,划口均在最后一折缝上,锯口、铣背深度合适;精装书的书芯加工时堵头布、书背、丝带、书签的粘贴要求正、平、牢;书壳的制作中要求表面平整、无粘连,方角整齐,圆角圆势适当整齐;金(银)箔烫印、压印时必须字迹或图文清晰、烫箔牢固;书壳套合后三面飘口须大小一致,书的四角垂直,表面平整,无明显翘曲。

随着人们对书刊装订要求的提高,众多书籍有不断精装化发展的趋势,但印后加工过程中总体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很多的工序还需以手工制作为主,比较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质量问题,为了不断提高质量,加强对印后的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已是刻不容缓之事。

印刷品色彩再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553538048.html, 印刷品色彩再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维娜 来源:《速读·上旬》2016年第06期 摘要:印刷品的色彩再现是评价印刷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从印前分色、制 版、纸张和油墨四个方面分析了在印刷过程中影响印刷品色彩再现的因素,通过控制影响因素以便印出高质量、理想的印刷色。 关键词:色彩;印刷;纸张;油墨 1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印刷品几乎无处不在,人们所接触到的报纸、书刊杂志、海报、广告、商标、标签、名片、请柬、钞票、台历、画册、各种证卡、包装盒、电路板、指示牌等等,应有尽有,都属于印刷品的范畴。那么,什么是印刷品呢?印刷品是印刷的各种产品,是使用印刷技术生产的各种成品的总称。 在整个印刷过程中,印刷品的色彩再现、阶调再现、清晰度、表观质量等都是评价印刷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从色彩方面入手,就影响印刷品色彩再现的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2 印前分色过程对色彩再现的影响 在印前分色中,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印刷条件,选择合适的分色参数;比如网点形状形状的选择,方形网点比较适合山水风景类印刷品,圆形、椭圆形网点适合以肤色再现为主的印刷品。油墨分色参数的设置对色彩再现的影响尤为重要,不同厂家生产的油墨都存在着一定的色相偏差,在设定油墨分色参数时要通过相关算法抵消偏色带来的不利影响,首先,对于不同的印刷材料选择不同的油墨品种,比如新闻纸印刷所选油墨也就是新闻纸油墨,铜版纸印刷所选油墨就是铜版纸油墨,这样才有完美的印刷适性;其次,油墨总量的设置,油墨量的多少对于颜色再现有直接的影响,过大或过少的油墨量都会影响印刷色彩的准确性。一般而言,新闻纸总墨量设置240—260%,胶版纸总墨量设置280%—300%,铜版纸总墨量设置320%—340%。 3 制版过程对色彩再现的影响 通过印前分色转换获得的印刷颜色分量是印刷品上的网点面积率,由于印刷过程会导致网点面积率的扩大或缩小,因此在制作胶片或者印版时,必须事先对印刷颜色分量进行网点扩大补偿,得到合适的记录输出胶片或印版,以保证印刷品颜色的准确性再现。 4 承印材料对色彩再现的影响

印刷质量控制方案

印刷质量控制方案 制定:品管部二零零七年九月一日

一、印前准备 印刷主任 1、根据生产计划和物料状况安排各机台的生产,针对不同的客户及订单明确其质量要求 2、各机台调校OK后负责确认首件 印刷机长:根据主任的安排,按生产流程指引进行产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机器运作状况,执行及维护保养 2、阅读工程单、样书,检查锌版 3、明确并分配各组员的工作及职责,监督组员不得乱动职责外的机器与零部件(例:双张控制器必须 为机长调校,任何二手不可随意调动更改) 4、按要求校版,校好版通知主任签样后方可批量生产 印刷二手: 1、阅读工单、样品,清楚其要求标准 2、根据分配的职责与分工进行机器的调校(装拆印版、补充油墨、调校飞达、装纸等) 3、对印刷纸张数量的确认 二、印刷过程 印刷主任:对各机台进行不定期的巡视稽查,避免过程中产生明显的色差和其它异常 印刷机长: 1、根据确认的首件进行批量生产,把握过程质量的控制,确保印张质量的稳定 2、根据客户要求、产品允收标准、排除过程产生的不良品 3、对车头数进行正确把控,防止订单欠数 印刷二手:除完成生产过程的机器操作外应根据其职责对过程质量的检查与控制 三、印后事项: 1、印刷完毕,机长确认此板产品为OK品即挂上产品标识卡 2、产品标识卡的填写项目包括:客户名称、工程单号、货品名称、订单数、此板产品实数、生产机 台、机长姓名、印刷完成时间、可收纸时间、质量确认、第几板共几板等

四、质量责任划分与处理细则 4.1时间划分的定义 质量责任确认时间:机长确认该板产品质量OK,挂上产品标识卡之时起,为质量责任有效确认时间质量损耗时间:机长印刷完毕该板时所填写的可收纸时间以外的耗时为质量损耗时间(如:点墨屎、全检等) 可收纸时间:印出之后至印张表面层油墨干燥至不拖花、过底的时段为可收纸时间【通常受产品表面的墨量及吸墨性能而决定(粉纸类一般为3H,咭纸类一般为2H,书纸类一般为1H)】注:特殊情况除外,例如后加工急等着做货交客需特殊对待;如大墨位、大墨量且其表面吸墨性能又差的产品其干燥时间可适当延长。 4.2损耗的定义 4.2.1正常损耗:指校机时所需及生产过程因中途停机再开机所需的损耗 4.2.2异常损耗:指在生产过程中因异常所产生的损耗 4.2.3合理损耗:指校机及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损耗不超过公司或订单规定的放数,均视为合理损耗4.2.4特殊损耗:指因产品生产工艺难度大,正常损耗的放数不足于过程的损耗,经公司高层确认同意增加的损耗均可视为特殊损耗 4.2.5突发损耗:因机器故障等突发性情况所产生的损耗统称为突发损耗 4.3质量责任的划分: 4.3.1对发现未按流程规定进行作业(如未签首件批量生产、未阅读清楚工单、样书而生产、未对机器进行保养与性能调试便生产等)而未造成直接损失的给予责任机长、部门主任各20元/次予以扣款4.3.2对发现未按流程规定进行作业(如未签首件批量生产、未阅读清楚工单、样书而生产、未对机器进行保养与性能调试便生产等)而造成直接损失的将按以下三种情况予以处理: A 第一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30%扣款(机长:20%、主管/二手各5%) B 第二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60%扣款(机长:40%、主管/二手各10%) C 第三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100%扣款(机长:60%、主管/二手各20%) 4.3.3对于校版纸、白页等致命缺陷的不良品流入到后加工的按10元一张计予扣款,对于流入到客户处的则给予20元一张的扣款(机长:60%、二手40%) 4.3.4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和客户不能接受的严重不良品导致返工的则按返工人数* 每人实际返工时数* 平均每人每小时的实际工资费用给予责任人扣款 4.3.5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和客户不能接收的严重不良品导致客户投诉则给予责任机长30元、责任二手20元每次的责任扣款 4.3.6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和客户不能接收的严重不良品导致客户退货的则按实际经济损失给予责任人扣款(处理原则参照4.3.2与4.3.4) 4.3.7异常损耗以补纸单上的金额损失给予责任人追究责任(处理原则参照4.3.2),突发性损耗超过500PCS将根据4.3.2的原则标准予以处理。

纸张性能对印刷色彩影响不同的原因

纸张性能对印刷色彩影响不同的原因 为了使印刷能获得色域更广的印刷媒体,深圳印刷厂可以选择表面性能较好的纸张如铜版纸,也可以在胶版纸上通过适当处理如印白墨等来提高印刷媒体颜色的再范围。下面来看下纸张性能对印刷色彩的影响有哪些。 1.平滑度 铜版纸的平滑度明显要比胶版纸好,这主要是由于在造纸过程中不同的工艺所造成的,铜版纸在造纸中要添加填料来填补表面的凹凸不平,同时还要进行加压提高平滑度,而胶版纸虽然在造纸过中也会添加胶料,但胶料主要作用不是填补表面不平度,且一般不进行加压处理,这就使得胶版纸的平滑度要差很多,由于表面的不平会使油墨渗入纸内的颜色颗料较多,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颜色的再现范围,这从色度图上可以看出。 2.白度 白度是纸张表面对光线反射的程度,铜版纸和胶版纸的白度虽不一样,但差距不大。而在实际中有些白度好的胶版纸甚至比铜版纸的白度要好,所以如果不考虑表面平滑度的影响,则铜版纸和胶版纸的白度对印刷媒体的呈色范围影响不大。 3.光泽度 光泽度对颜色信息再现的影响和白度较为相近,但由于铜版纸的平滑度较高,所以体现出光泽度也较高,这就使得铜版纸在再现颜色范围时较胶版纸要好,可提高印刷媒体美感,但是光泽度过高会使人眼产生眩晕,而影响阅读效果,因此对书报刊类的印刷媒体要较光泽度低些。 4.吸收性 其实吸收性对印刷媒体颜色再现范围有较大的影响,但由于本实验所采用的印刷品已经完成干燥,不能有效地测出纸张吸收性对印刷媒体颜色再现范围的影响。但是根据前人的实验和经验可知,吸收性大的纸张由于会把较多的油墨颜色吸收到纸内,影响了油墨颜色的再现,因此颜色的再现性会较差,而吸收性小的纸张,其油墨大多会留在表面,则其颜色再现性会较好。 因此可知,铜版纸的平滑度、白度和光泽度比胶版纸要好,而吸收性较小,呈色性比胶版纸要好,但铜版纸的价格也要比胶版纸高,因此在实际中不是所有的印刷厂都选择铜版纸。而是根据需要作出选择,如选择为胶版纸时,为提高印刷适性和呈色范围,可以采取提高墨层厚度,这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呈色范围;同时也可采取在纸上先印一层白墨的方法。 本文由:https://www.sodocs.net/doc/553538048.html,/小编分享

印刷质量控制流程

质量控制流程 一、目的:控制进料品质、检验生产过程、保障产品合格出厂。 二、范围:采购、生产、仓储、销售、物流。 三、流程: 3.1进料检验流程图: 3.1.1材料检验是指采购来的生产性原辅材料以及外协加工的半成品、成品。 3.1.2材料进厂相关部门应在第一时间通知IQC进行检验,不允许未经检验即办理入库。 3.1.3检验依据和标准:

3.1.3.1客户要求质量标准或样品; 3.1.3.2与供应商双方确认标准; 3.1.3.3与采购单相符; 3.1.3.4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3.1.4抽检方法: 3.1. 4.1主要原辅材料、纸张、胶水、膜、亮皮、油墨、 淀粉;按每批到货50件以内的不低于3件,100件以内的不低于5件,100件以上的每增加100件须增加3件,有内包装的每件不低于3?5包。 3.1. 4.2化工类材料项目中的环保性和保质期抽检率不低于20% o 3.1.4.3从运输工具的上、中、下、左、右不同的地方抽样。 3.1.5检验合格处理流程:检验合格后的材料填写进料检验记录 表,通知仓库入库同时在入库单上签字。 3.1.6检验异常处理流程:检验有质量异常的材料不能入库,立刻 填写原辅材料采购质量异常报告,详细说明质量异常原因。 3.1.6.1名称不符,级别不同,规格错误拒收; 3.1.6.2有明确要求的标准与实物不符拒收; 3.1.6.3过保质期或即将到保质期拒收; 3.1.6.4有破损、部分受潮、散落等能够通过返工的,整改后复检 合格的可入库;由IQC跟踪其使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1.6.5填写采购质量异常信息反馈表给采购部,由采购部通知供 应商整改; 3.1.6.6不良品整改结果复检报告和不合格品退货报告。 3?2生产过程检验流程图

印刷日常出现问题及处理方法

印刷日常出现问题及处理方法 印刷注意事项: 1、拖刀、起线、粘棍皱纸、套偏等质量问题处理方法必须灵活运用,平时多留意、 勤挑刀,多刮棍上粘的墨就能有效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 2、印刷时每1-2天清洗滤网一次。 3、经常挑刀避免起线。 4、装版时一定要将有跟踪线的那边向有版齿的方向。 5、检查墨泵是否盖好,预防溅墨到产品上。 6、版轴一定要每天加油,防止版轴磨损。 7、印刷过程中应注意:温度、湿度、速度、版深浅、刮刀角度、油墨的粘度、松 版(走位)、快干剂与慢干剂的比例等。 8、红、黑、绿、色墨越稀,覆盖越好(但字偏粗); 9、丁酯、异丙醇、无水酒精统称为慢干剂(快干封版要加丁酯);乙酯是快干剂(粘 辊要加乙酯)。 10、金字印出效果不上金(不够亮)时,可加2-3两透明黄(12.5秒-13.5秒) 11、日常开油墨、溶剂配比: 底墨:溶剂(乙酯:异丙醇=1:1):原墨=2(桶):1(桶),16.5秒-17秒。 面墨:溶剂:原墨=1:1,18.5秒-19秒。 色墨:溶剂(丁酯:异丙醇=7:3),有时是全丁酯,21秒-23秒。 金墨:全丁酯、粘辊时加少量乙酯,13.5秒-14秒。 醇墨(水墨):18.5秒-20秒,具体由是新或旧版来决定。 看情况要加:调墨油(字糊或重影时加调墨油)、慢干剂、冲淡液、调金油等。 印刷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偏位(即横向套偏): 是指有二个或以上的印版在印刷过程中不对称、或套印不正确。检查是否版轴螺丝没有固定好或烘箱温度是否过高。 主要表现有:往同一方向偏、往相反方向偏 处理方法: 1、通知其他员工在半成品上放上标记; 2、有针对性进行打版,发现哪一种颜色套偏就调校该版的位置,调准后马上在 半成品上放上标记; 3、如果是经常性套偏就要检查有没有版松,版轴固定座有没有锁紧,没有锁紧 就要重新锁紧;

印刷色彩基础知识考题及答案

印刷色彩基础知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色是( A )刺激人的视觉器官后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感觉。 A、光 B、颜色 C、颜料 2、下列波长中( D )为可见光波长。 A、λ= 3.7×102nm B、λ= 8.5×102nm C、λ= 5.2×103nm D、λ= 4.9×102nm 3、自然界的日光,以及人造光源如日光灯、白炽灯、镝灯所发出的光都是( A ) A、复色光 B、单色光 C、无色光 D、白光 4.物体固有色是物体在(D)光源下的颜色。 A、荧光灯 B、白炽灯 C、标准照明体D65 D、日光 5、当光源的( B )确定时,光源的颜色特性即被确定。 A、光谱密度的部分值 B、相对光谱能量分布S(λ) C、辐射能的大小 D、红光含量 6、光源的色温表示的是( B ) A、光源的温度 B、颜色的特性 C、颜色的温度 D、色光的温度 7、观察印刷品使用的光源其色温度为下面哪一个。( C ) A、4000K左右 B、5000K左右 C、6500K左右 D、7000K 左右 8、色温低的光源( C )光成分少,( C )光成分多。 A. 红,绿 B. 蓝,绿 C. 蓝,红 D. 红,蓝 9、同一颜色印刷品在色温3800K和6500K光源照射下观察会出现怎样结果。( B ) A、纯度不同 B、色相不同 C、光泽不同 D、亮度不同 10、如果某物体能将入射光按不同比例吸收,并有部分光反射出来,那么这种物体色就是( D )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彩色 11、实地密度随着墨层的增加,( B )。 A、是无限度增大的; B、不是无限度增大的; C、是无限度减少的; D、不是无限度减少的 12、实地密度只能反映油墨的( D ),不能反映出印刷中网点大小的变化。 A、黑度; B、灰度; C、饱和度; D、厚度 13、彩色物体形成的颜色是由( C )所决定的。 A、光谱的不同波长被等量吸收 B、光谱的不同波长全部吸收 C、光谱对不同波长的选择吸收 D、光谱的所有波长均未被吸收 14、人眼睛的明适应和暗适应时间大致是( A )

商品质量对企业发展的深远意义

商品质量对企业发展的深远意义 摘要:商品质量是衡量商品使用价值的尺度,一个企业要想创造价值并获得源源不断的利润首先就要从质量上着手,要抓住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设置质量管理点或质量控制点,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同时质量还是赢得市场信任的前提,企业的质量有保障也是建立起良好的企业信誉和行业口碑、扩大业务来源、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的一项保障。所以产品质量对企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商品质量质量管理企业发展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模式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随着贸易、经济的不断全球化,中国的经济也日趋增长,继2005年超过英国、2008年超过德国之后,中国GDP再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经济发展质量并未与经济规模同步提高,有时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甚至以牺牲经济质量为代价。这种状况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仅仅有规模上的超越而没有质量上的超越,我们或许能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永远做不了世界经济强国,所以为了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强盛,必须着重抓质量。 1.企业质量的基本要求 商品质量的要求多种多样,是因为不同的使用目的(用途)会产生不同的使用要求(需要),即使对于同一用途的商品,不同的消费者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商品质量可以概括为商品适用性、商品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艺术性六个方面。 1.1适用性 是指满足这种商品主要用途所必须具备的性能。是为实现预定使用目的或规定用途,商品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性能(或功能)。它是构成商品使用价值的基础。 1.2商品寿命 商品寿命通常指商品使用寿命,有时也包括储存寿命。使用寿命是指工业品商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保持正常使用性能的工作总时间。 1.3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商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是与商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无故障性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质量特性,是评价机电类商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可靠性通常包括耐久性、易维修性和设计可靠性。耐久性是指日用工业品在使用时抵抗各种因素对其破坏的性能,它是评价高档耐用商品的一个重要质量特性。 1.4安全性

印刷质量控制方案

印刷质量控制方案 制定:品管部 二零零七年九月一日

、印前准备印刷主任 1、根据生产计划和物料状况安排各机台的生产,针对不同的客户及订单明确其质量要求 2、各机台调校OK后负责确认首件 印刷机长:根据主任的安排,按生产流程指引进行产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机器运作状况,执行及维护保养 2、阅读工程单、样书,检查锌版 3、明确并分配各组员的工作及职责,监督组员不得乱动职责外的机器与零部件(例:双张控制器必须为机长调校,任何二 手不可随意调动更改) 4、按要求校版,校好版通知主任签样后方可批量生产印刷二手: 1、阅读工单、样品,清楚其要求标准 2、根据分配的职责与分工进行机器的调校(装拆印版、补充油墨、调校飞达、装纸等) 3、对印刷纸张数量的确认二、印刷过程 印刷主任:对各机台进行不定期的巡视稽查,避免过程中产生明显的色差和其它异常 印刷机长: 1、根据确认的首件进行批量生产,把握过程质量的控制,确保印张质量的稳定 2、根据客户要求、产品允收标准、排除过程产生的不良品 3、对车头数进行正确把控,防止订单欠数 印刷二手:除完成生产过程的机器操作外应根据其职责对过程质量的检查与控制三、印后事项: 1、印刷完毕,机长确认此板产品为OK品即挂上产品标识卡 2、产品标识卡的填写项目包括:客户名称、工程单号、货品名称、订单数、此板产品实数、生产机台、机长 姓名、印刷完成时间、可收纸时间、质量确认、第几板共几板等

四、质量责任划分与处理细则 4.1 时间划分的定义 质量责任确认时间:机长确认该板产品质量0K挂上产品标识卡之时起,为质量责任有效确认时间 质量损耗时间:机长印刷完毕该板时所填写的可收纸时间以外的耗时为质量损耗时间(如:点墨屎、全检等) 可收纸时间:印出之后至印张表面层油墨干燥至不拖花、过底的时段为可收纸时间【通常受产品表面的墨量及 吸墨性能而决定(粉纸类一般为3H,咭纸类一般为2H,书纸类一般为1H)】注:特殊情况除外,例如后加工急等着做货交客需特殊对待;如大墨位、大墨量且其表面吸墨性能又差的产品其干燥时间可适当延长。 4.2 损耗的定义 4.2.1 正常损耗:指校机时所需及生产过程因中途停机再开机所需的损耗 4.2.2 异常损耗:指在生产过程中因异常所产生的损耗 4.2.3 合理损耗:指校机及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损耗不超过公司或订单规定的放数,均视为合理损耗 4.2.4 特殊损耗:指因产品生产工艺难度大,正常损耗的放数不足于过程的损耗,经公司高层确认同意增加的损耗均可视为特殊损耗 4.2.5 突发损耗:因机器故障等突发性情况所产生的损耗统称为突发损耗 4.3 质量责任的划分: 4.3.1 对发现未按流程规定进行作业(如未签首件批量生产、未阅读清楚工单、样书而生产、未对机器进行保养与性能调试便生产等)而未造成直接损失的给予责任机长、部门主任各20元/ 次予以扣款 4.3.2 对发现未按流程规定进行作业(如未签首件批量生产、未阅读清楚工单、样书而生产、未对机器进行保养与性能调试便生产等)而造成直接损失的将按以下三种情况予以处理: A 第一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30%扣款(机长:20%、主管/ 二手各5%) B 第二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60%扣款(机长:40%、主管/ 二手各10%) C 第三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100%扣款(机长:60%、主管/ 二手各20%) 4.3.3 对于校版纸、白页等致命缺陷的不良品流入到后加工的按10 元一张计予扣款,对于流入到客户处的则 给予20 元一张的扣款(机长:60%、二手40%) 4.3.4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和客户不能接受的严重不良品导致返工的则按返工人数* 每人实际返工时 数* 平均每人每小时的实际工资费用给予责任人扣款4.3.5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和客户不能接收的严重不良品导致客户投诉则给予责任机长30 元、责任二手20 元每次的责任扣款 4.3.6 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和客户不能接收的严重不良品导致客户退货的则按实际经济损失给予责任人扣款(处理原则参照4.3.2 与4.3.4) 4.3.7异常损耗以补纸单上的金额损失给予责任人追究责任(处理原则参照4.3.2),突发性损耗超过500PCS 将

影响颜色复制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颜色复制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印刷复制中,彩色印刷图像的数量步有相当大的比例。彩色印刷图像是通过青、品红、黄三原色油墨叠合印刷而呈现各种色彩,使彩色原稿图像得到再现。在复制中,由于各种工艺及生产因素的影响,使印刷图像色彩不能很好地还原原稿的颜色。为了得到满意的印刷图像质量,在印刷生产中必须对图像色彩进行检测,并通过调节某些印刷变量来控制色彩复制质量。 一、影响颜色复制质量的主要因素 图文中印刷机上进行复制时,影响复制图像色彩的因素很多,如:网点扩大,印刷色序和叠印,油墨色相和实地密度,油墨温度和粘度,供水量(胶印),纸张性质,印版版面深浅,印刷压力等。 1.网点扩大 在印刷中,总会发生网点扩大,但扩大量超过一定范围时会产生很多质量问题。 这种网点扩大会降低图像的反差,并使整个图像变深,暗调网点糊死,使复制色相急剧变化,当印刷中各色图像网点同时扩大时,图像整体变深。当只有其中某色网点扩大时,复制图像将产生偏色,例如:品红色版网点覆盖率在中调发生扩大,50%的网点变成55%时,印刷图像色彩偏红,肉色变成偏红色,中性色变成淡红色,绿色变脏。印刷压力和实地油墨密度都影响网点扩大。印刷压力微小变化会使整个印刷图像产生明显变化;实地油墨密度增加时,网点扩大增加,对图像中调和暗调色彩产生很大影响。 2.印刷色序和叠印 彩色图像印刷中,油墨是一色一色叠印的,叠印不良会产生色彩偏差、混色和层次紊乱。印刷色序排列对叠印色效果影响很大。对于多色印刷机,各色油墨印刷间隔时间短,后印色油墨是叠印在先印湿油墨表面,属于"湿叠湿"的印刷状态。在叠印色中印在纸面的油墨比印在湿墨层表面的油墨占有优势。两种颜色的油墨只要

印刷车间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条例 质量检查是检查和认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和满足客户要求的一个重要过程,认真把好产品质量通过印刷过程的质量检验工作,还可以较好地防止或减少各种质量问题和事故的发生,对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为了提高车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一、车间工序堵漏管理办法 1、凡是造成以下三种情况之一,不管错误大小一律按照堵漏对待。 ⑴形成质量隐患可能引发质量事故; ⑵使后工序生产难度加大、生产效率降低; ⑶会造成直接或间接成本增加 2、不管本工序的工作内容中是否规定了必须要检查,只要检查出错误就算堵漏。 3、各工序操作人员在正式生产前必须严格按照工序质量控制检查表进行检查堵漏。 4、操作人员发现问题应及时向管理人员反映,及时进行处理和是否属于堵漏的认定;其他未现场处理的堵漏情况应在工序流转卡上填写清楚,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5、如果存在错误没有检查出来造成了损失,按照公司产品质量处罚条例处理; 6、每周在质量分析会上对堵漏情况进行分析,把应该检查的堵漏项目增加到各工序质量控制检查表中,以便于各工序检查。

7、堵漏奖励的资金来源于出错工序,具体奖惩条例见公司质量管理奖惩细则。 二、印刷车间质量自检及上下工序互检管理办法 1、各工序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工序要求和工序质量控制检查表做好自检工作,生产结束后按照生产流转卡管理办法做好自检记录。 2、本工序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有问题产品必须加条标示清楚,否则按照自检未发现认定,下工序如果检查出来可以给予奖励; 3、对于有计数器且计数误差小的机台应该认真记录转交数量和消耗数量,误差不得超过规定范围;无计数器或计数误差大的机台应认真统计本工序消耗,转交数量通过上工序数字计算; 4、各工序须将自检过程中的抽样标识清楚且分开放置以便巡检和下工序检验; 5、各工序在正式生产前必须对影响本工序质量的前工序质量问题进行检查;对本工序质量没有影响的前工序质量问题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检查; 6、各工序应该认真填写消耗,每周由质量管理人员按照生产流转卡内容对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奖励处罚。 7、具体奖惩条例见公司质量管理奖惩细则 三、车间印刷机台签样制度 1、车间印刷签样实行两级签样制度,首先由各机台机长按照自检要求确定签样样张,在按照产品类别由生管科管理人员签字确认方可进行正式生产。

从印刷工艺分析影响印刷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印刷生产过程中确保印刷品的质量,杜绝由于技术差错引发的质量问题,是必须引起重视的工作。本文从印刷工艺过程进行分析,讨论影响印刷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制版胶片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胶片在曝光后的显影、定影过程,直接关系到胶片上图像的清晰度及对比度。因而,对制版胶片,关键要看图文部分的密度及图文部分与非图文部分的对比度。密度越高,反差越大,制版胶片质量越好,用其制作出的印版质量能得到保障。此外,制版胶片片基的厚薄对制版质量也有影响,一般薄胶片比厚胶片效果要好。 二、晒版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晒版过程中,光源的强度,光源距版材的距离,以及曝光时间的长短都会影响晒版质量。光源强、距离短,曝光时间相对较短;光源弱、距离长,曝光时间相对较长。在一定光源及距离下,随着曝光时间的增长,版材见光部分药膜分解加剧,直至见光药膜面完全分解。如果曝光时间继续增长,未见光部分药膜面的边缘因受强光的辐射作用,感光药膜也开始渐渐分解,这样制出的印版图文线条会变细,甚至断缺、模糊。如果曝光时间不足,非图文部分见光药膜面未完全分解,印版显影后非图文部分仍有药膜,上机印刷时会起脏。另外,不同品牌的印版所需的曝光时间也不一样,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 此外,在晒版抽真空时,胶片与印版紧贴的程度也影响晒版质量,如果贴不实,晒出的印版可能会发生重影、模糊不清等故障。 三、显影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1.显影液浓度 显影液浓度过大,显影过快,易造成印版过度显影,图文线条变细,细小网点丢失或图文淡薄不清,影响印刷设计质量;显影液浓度过小,见光分解的药膜面不易洗净,上机印刷时容易脏版。 2.显影时间 显影时间过长,印版未见光的药膜面易被溶解,印版图文将变淡、变薄,造成印刷时印迹不实,不清;显影时间过短,见光分解的药膜面不易完全清除,印刷时易起脏。合适的显影时间是印版显影后冲洗时,见光分解的药膜面刚好冲净。如果药液浓度相对较大,则显影时间应相应缩短;反之,显影时间应相应延长。 四、油墨转移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印刷过程其实就是油墨转移的过程,一般来说,胶印印刷总的油墨转移率较低,约在38%左右。印版着墨后与橡皮布接触,油墨转移率为50%左右;橡皮布再与纸张接触,油墨转移率为76%左右。控制油墨的转移率十分重要。油墨适性、水墨平衡、印版、橡皮布的性能及纸张、印刷机等都会影响油墨的传递。

印刷质量控制方案

印刷质量控制方案 制定:品管部 二零零七年九月一日

一、印前准备 印刷主任 1、根据生产计划与物料状况安排各机台的生产,针对不同的客户及订单明确其质量要求 2、各机台调校OK后负责确认首件 印刷机长:根据主任的安排,按生产流程指引进行产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机器运作状况,执行及维护保养 2、阅读工程单、样书,检查锌版 3、明确并分配各组员的工作及职责,监督组员不得乱动职责外的机器与零部件(例:双张控制器必须为机长调校,任何 二手不可随意调动更改) 4、按要求校版,校好版通知主任签样后方可批量生产 印刷二手: 1、阅读工单、样品,清楚其要求标准 2、根据分配的职责与分工进行机器的调校(装拆印版、补充油墨、调校飞达、装纸等) 3、对印刷纸张数量的确认 二、印刷过程 印刷主任:对各机台进行不定期的巡视稽查,避免过程中产生明显的色差与其它异常 印刷机长: 1、根据确认的首件进行批量生产,把握过程质量的控制,确保印张质量的稳定 2、根据客户要求、产品允收标准、排除过程产生的不良品 3、对车头数进行正确把控,防止订单欠数 印刷二手:除完成生产过程的机器操作外应根据其职责对过程质量的检查与控制 三、印后事项: 1、印刷完毕,机长确认此板产品为OK品即挂上产品标识卡 2、产品标识卡的填写项目包括:客户名称、工程单号、货品名称、订单数、此板产品实数、生产机台、机长姓 名、印刷完成时间、可收纸时间、质量确认、第几板共几板等

四、质量责任划分与处理细则 4.1时间划分的定义 质量责任确认时间:机长确认该板产品质量OK,挂上产品标识卡之时起,为质量责任有效确认时间 质量损耗时间:机长印刷完毕该板时所填写的可收纸时间以外的耗时为质量损耗时间(如:点墨屎、全检等) 可收纸时间:印出之后至印张表面层油墨干燥至不拖花、过底的时段为可收纸时间【通常受产品表面的墨量及吸墨性能而决定(粉纸类一般为3H,咭纸类一般为2H,书纸类一般为1H)】注:特殊情况除外,例如后加工急等着做货交客需特殊对待; 如大墨位、大墨量且其表面吸墨性能又差的产品其干燥时间可适当延长。 4.2损耗的定义 4.2.1正常损耗:指校机时所需及生产过程因中途停机再开机所需的损耗 4.2.2异常损耗:指在生产过程中因异常所产生的损耗 4.2.3合理损耗:指校机及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损耗不超过公司或订单规定的放数,均视为合理损耗 4.2.4特殊损耗:指因产品生产工艺难度大,正常损耗的放数不足于过程的损耗,经公司高层确认同意增加的损耗均可视为特殊损耗 4.2.5突发损耗:因机器故障等突发性情况所产生的损耗统称为突发损耗 4.3质量责任的划分: 4.3.1对发现未按流程规定进行作业(如未签首件批量生产、未阅读清楚工单、样书而生产、未对机器进行保养与性能调试便生产等)而未造成直接损失的给予责任机长、部门主任各20元/次予以扣款 4.3.2对发现未按流程规定进行作业(如未签首件批量生产、未阅读清楚工单、样书而生产、未对机器进行保养与性能调试便生产等)而造成直接损失的将按以下三种情况予以处理: A 第一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30%扣款(机长:20%、主管/二手各5%) B 第二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60%扣款(机长:40%、主管/二手各10%) C 第三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100%扣款(机长:60%、主管/二手各20%) 4.3.3对于校版纸、白页等致命缺陷的不良品流入到后加工的按10元一张计予扣款,对于流入到客户处的则给予20元一张的扣款(机长:60%、二手40%) 4.3.4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与客户不能接受的严重不良品导致返工的则按返工人数* 每人实际返工时数* 平均每人每小时的实际工资费用给予责任人扣款 4.3.5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与客户不能接收的严重不良品导致客户投诉则给予责任机长30元、责任二手20元每次的责任扣款 4.3.6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与客户不能接收的严重不良品导致客户退货的则按实际经济损失给予责任人扣款(处理原则参照4.3.2与4.3.4) 4.3.7异常损耗以补纸单上的金额损失给予责任人追究责任(处理原则参照4.3.2),突发性损耗超过500PCS将根据4.3.2的原则标准予以处理。

影响印刷色彩的因素

影响印刷色彩的因素 时间:2013-12-22 来源:科印传媒合作媒体:印刷英才网 作者:吕理哲 影响印刷色彩的30种因素 1,人类发现可以在不同分辨率的材料上复制一个小点的灰阶,就能复制整张图片;如果在同一个小点内把CMYK四色的灰阶安排好,甚至可以复制整张彩色的图片。印刷术从手工到自动,从胶印到数码,都没有背离这个原理;工艺不断改进,从粗糙到精美,确是许多有心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有人从正面改善印刷设备,来提升效益和质量,有人则从质量管理这端回过头来提升印刷的质量。 2.1968年,瑞士苏黎世州温特尔图城的布鲁纳先生(Brunner)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条印刷质量测控条,一长条胶片上排列着一个一个实地色块横跨每一个墨区,让印刷厂晒版时贴在大版胶片上,印刷时和印件内容一起印出来。色块和印件内容都是利用相同的环境印刷出来的,所以品质管理以测控条上的色块为标的,比把印刷品上的风景或人物的照片当作标的要更简单、更有效率,这是胶印最早的测控条。1969年,布鲁纳尔改善测控条,加上有阶调的色块,用来检测网点扩大,后来为不同纸张特性定义了色块的规格。几十年来,印刷学院的课本里面都会提到布鲁纳尔测控条。 3.1975年布鲁纳尔先生准备了数千张不同印刷品,提供给瑞士上千名印刷专业人士打分数,希望从印刷专家的眼光中找出印刷质量的基本因素,从大部分被认为是“好”的数百张印刷品中,布鲁纳先生发现了这些印刷品都有个共同的因素,就是“灰平衡”很平衡。 这是印刷业第一个发现灰平衡对印刷质量的影响,今天印刷业界越来越重视灰平衡,主要是因为后来1996年成立的GRACol,一再表明自己的任务是要经由沟通和教育帮助印刷产业应用新技术提升印刷质量,其中有一项技术就是“灰平衡”的控制。 4.1991年布鲁纳尔推出Instrument Flight在线墨控系统,在印刷进行中读取印张上色块的色彩信息,以灰平衡作为墨控的主要标准,及时反馈到控墨系统,修正偏差的墨量,这是印刷业最早的机上监督印刷质量的技术。1998年,布鲁纳尔开始和精密机械控制专业的QuadTech合作,开启了印刷机“在机墨控系统”的新纪元,一边印刷一边在纸路上实时读取印张上色块的色彩信息,经过分析后将墨键修正信息传递回控墨台。后来,QuadTech为许多轮转机装上控墨系统,部分轮转机为了更短时间内调整好墨量,将QuadTech读到的色彩信息,以Instrument Flight最有效益的分析技术,在6~7秒的短时间内,就能修正油墨量,为高速轮转机控制稳定的印刷质量。采用Instrument Flight高斯轮转机的用户认为,布鲁纳的分析可以让一个轮转机作业从头到尾的印刷颜色不会跑偏。 布鲁纳尔如何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每一墨区颜色的分析,求得墨键合理的修正刻度? 其实,影响胶印相对标的色彩的质量有多种变量(因素),不仅是实地、不同阶调、叠印的密度和Lab值。在中间调、灰阶、肤色和网点影像中,三色色调只要印刷中有一点点的改变,马上就会被眼睛感觉到。想想四色的任何一色只要多加一点墨,就会出现色偏,这是每一个印刷师傅每天都会面对的变化。只测量满版色块调整计算出来的密度差异,还是无法满足色彩稳定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测量CMYK不同阶调单独或叠印的Lab值。 一般的闭环墨控只是比较实地色块的密度,太高就降一刻度,太低则升一刻度,这样已经不足以反映胶印机墨量变化的效率,何况是动辄1小时近2万印的轮转机?

影响产品质量的五大因素

影响产品质量地五大因素 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地五个影响产品质量地主要因素地简称. ?人:指制造产品地人员; ?机:指制造产品所用地设备; ?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地原材料; ?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地方法; ?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地环境. 这五大要素论中,人是处于中心位置和驾驶地位地,就像行驶地汽车一样,汽车地四只轮子是“机”、“料”、“法”、“环”四个要素,驾驶员这个“人”地要素才是主要地.没有了驾驶员这辆车也就只能原地不动成为废物了.b5E2R。 一个工厂如果机器、物料、加工产品地方法也好,并且周围环境也适合生产,但这个工厂没有员工地话,那他还是没法进行生产.p1Ean。 人地分析: 1.技能问题? 2.制度是否影响人地工作? 3.是选人地问题吗? 4.是培训不够吗? 5.是技能不对口吗? 6.是人员对公司心猿意马吗? 7.有责任人吗?

8.人会操作机器?人适应环境吗?人明白方法吗?人认识料 吗? 机地分析: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地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地是否正常运作,工具地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地又一要素.DXDiT。 1.选型对吗? 2.保养问题吗? 3.给机器地配套对应吗? 4.作机器地人对吗?机器地操作方法对吗?机器放地环境适 应吗? 机器设备地管理分三个方面,即使用、点检、保养.使用即根据机器设备地性能及操作要求来培养操作者,使其能够正确操作使用设备进行生产,这是设备管理最基础地内容.RTCrp。 点检指使用前后根据一定标准对设备进行状态及性能地确认,及早发现设备异常,防止设备非预期地使用,这是设备管理地关键.5PCzV。 保养指根据设备特性,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检修、清洁、上油等,防止设备劣化,延长设备地使用寿命,是设备管理地重要部分.jLBHr。料地分析: 1.是真货吗? 2.型号对吗? 3.有保质期吗? 4.入厂检验了吗?

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由于印前制版的工序很复杂,影响最终印刷品质量因素很多,笔者在文中将对其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工序的质量控制,以及它们会如何影响印刷品的质量作一些论述。 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但如果在印前制版过程中就出现了问题,那么即使所用的印刷材料再好、印刷机的质量再高、装订再精美也都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印刷品。印前制版是能否制作生产合格印刷品的前提。如果印前制版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给后工序造成很大的麻烦,甚至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图像扫描的质量控制 印刷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对颜色的复制,而颜色又常常是通过图片来表达的。图像扫描就是将图片上的颜色信息通过扫描设备转换为可存储和可编辑的数字信号,然后再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排版软件等应用软件对这些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因此,能否对图像进行准确的高质量的复制,也就是尽可能地保留原稿上的阶调、层次、反差和饱和度等信息,是衡量图像扫描质量的基本标准。印刷原稿可分为反射稿和透射稿两种。其中,反射稿分为照片、印刷品、手绘稿和打印稿等等;

透射稿分为正片和负片。由于每种类型的原稿都有它不同的特性,所以在扫描定标时要充分考虑到每种原稿的特点。 图像扫描质量的评价: (1)定标准确 对原稿进行准确的定标是能否真实还原原稿的基础,因为这关系到整个图像反差的大小以及高光、暗调损失多少等问题。例如对于透射原稿,若原稿的反差正常,白场应选择在密度D:0.35—0.50处;若原稿偏薄,需要加重色量,白场一般应选择在密度D:0.20—0.35处;若原稿较闷,需要作得明亮些,白场一般应选择在密度D:0.60—0.80处。(2)阶调齐全、清晰度高 阶调是整幅画面的层次结构。阶调齐全就能使画面完整,这是由于在最暗处和最亮处很容易丢失层次,尤其在大面积由浅白色组成的画面的边缘部位,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如果说阶调是图像颜色复制的躯体的话,那么图像的清晰度可以说就是图像复制的灵魂。清晰度能使视力集中:一幅图像是否清晰,是其能否引起注意的最主要因素。

影响柔版印刷质量的四大因素

影响柔版印刷质量的四大因素 【天意数字快印】关于印刷和加工设备连线,还是离线印刷再加工孰优孰劣的问题,人们一直争论不休。大多数情况下,连线印刷用于一、二、三和四色印刷——因为加工机组和柔印机组的设定时间相匹配。然而,在决定连线或者离线印刷之前,首先要对印刷组合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印刷颜色的百分比、满版印刷/线条型印刷/丝网印刷、瓦楞纸板楞型 (N/F/E/B楞)、白板纸/涂布白板纸、网线和/或光油。由于每个纸箱企业的要求不同,因此机械供应商应针对客户的现状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为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无论印刷生产线为何种模式,若其众多参数设置不正确,都严重影响柔版印刷的质量。这些参数主要包括:承印物、网纹辊、油墨及其传递。 承印物 在后印工艺中,保持瓦楞纸板印刷表面的光滑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减少洗衣板现象,而 不是出于增加纸板强度的考虑,通常使用较高克重的面纸。研究表明,纸板的压缩及其硬度是引起洗衣板印刷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使用高抗压和高硬度的纸板能够减少此类问题。 无论是柔版预印还是后印,油墨的传递有时候就意味着承印物吸收油墨的能力。然而,有时也未必如此,因为纸张会吸收大量的油墨,从而引起油墨的过量消耗。我们通常使用“储墨性”这个词,它听上去更形象一些。

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油墨会发生渗墨现象,这些因素包括:压力、油墨类型、纸张的光滑度以及毛孔尺寸。油墨通过毛细管作用进入纸板表面。有些纸张呈酸性,通过中和油墨中的胺溶液干燥油墨。干燥机理依靠油墨的液相渗入纸张毛孔,这样树脂组分就能对颜料进行套印并且将其印刷到纸板表面上。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使用最少量的油墨,达到既定的颜色密度和质量,并且牢固地印于纸板表面。表面光滑的纸张(涂布或者半涂布面纸)的油墨需求量较少,而粗糙纸张(较低的油墨遮盖力)的油墨需求量则较大,因为需要较多的油墨遮盖纸张表面的凸凹槽。同时,无论承印物是何种型号且油墨作出何种调整,在粗糙纸板上的印刷都会使网点增大。网点增大率取决于纸张规格、纸张表面性质以及毛孔尺寸。 当运用现代机械在半涂布、涂布或者装饰性纸板上印刷高质量网板和细线时,凸版深度应在1毫米~1.2毫米之间。更多基础设备上的实地和粗线印刷(全废纸挂面箱纸板和牛皮箱纸版)并不需要特定的浅浮雕版。在这样的情况下,凸版深度可以调整到1.5毫米~1.8毫米之间;如果是后印,轻薄的柔版制版机(2.84毫米/合0.112英寸或3.18毫米/合0.125英寸)比较适合瓦楞纸板印刷机。该设备可以用作高质量的网板印刷和条形码印刷,尤其是从胶印裱纸机到后印切换之际的纸板印刷。 网纹辊 网纹辊对于印刷工艺有着重大的影响,并被誉为“印刷机的心脏”,因此,万万不可忽略它的作用。从20世纪60年代镀铬辊的问世,到70年代

丝网印刷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丝网印刷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弊病原因排除方法 边影或虚影A 印料流动性太大: B 丝网目太粗: C 待印 工件不平; D 印料附着于工件太多: E 网弹 开工件时机不对,丝网移动; F 网框高度不 齐; G 印料调配不对; H 印刷中途停顿或重 复; I 回墨时用力过大,未刮印时少量印料 已挤出网孔。 A 调整刮刀压力及角度; B 调高丝网目数; C 选择或校平; D 减少刮刀的硬度、角度、压力 及油墨的流性,磨锐刮刀角度; E 调整丝网张 力,调整丝网与工件的垂直间隙; F 整平网框; G 重新调整适合丝印粘度; H 连续印刷; I 控 制回墨时的压力。 油墨附着在工件太多A 网目太粗; B 刮刀太软或刀口变圆; C 刮 刀刀口角度太小; D 网版上印料太多; E 刮 刀的推力太小。 A 正确选用丝网; B 磨锐刮刀刀口按要求选 用; C 加大角度,超向直角; D 减少印料量; E 适当加大压力。 已印在工件的印料有气泡或附着不良A 丝网被污染; B 工件被印面不洁; C 网目 太粗; D 推动刮刀速度太快; E 印料过期; F 环境不洁; G 网框与工件间间隙偏大。 A 网彻底清洁,太旧更换; B 印件被印面彻底 清洁; C 选择合适网目的丝网; D 刮刀移动 的速度应配合印料的粘度和丝网的目数; E 更 换; F 保持清洁; G 结合网的张力和刮刀的 压力调整。 网版漏印料A 网目太粗; B 印料太稀; C 回墨太久未及 时刮印; D 网版质量差。 A 更换; B 调整其粘度; C 及时刮印,减少 渗漏; D 修补或重新制版。 印后不易起网或太慢A 印料粘度太大; B 起网力度不够,绷网不 紧; C 印料过期; D 印速太快或印面太大; E 网版与工件间隙太小。 A 重新调配; B 增强起网的弹力,适合的丝网 张力; C 更换; D 降低印料的粘度; E 重新 调整。 图文边缘呈锯齿状A 网版制作不良; B 网目太粗; C 底稿不好; D 绷网角度不适应图文。 A 重新制作,增厚涂胶厚度; B 选择更换; C 重作底稿; D 调整丝网角度或图文在网版上的 位置。 麻点A 印料粘度太大且有杂质堵孔;刮刀压力不 足; C 印料配好立即用; D 丝网与工件间隙 偏大; E 工件表面有灰尘。 A 过滤印料,调整其粘度; B 加大压力; C 印 料配好后应放置一段时间,让残留气泡跑净; D 重新调整静态垂直间隙; E 清洁工件和工作场 所。 图文线边毛刺缺口A 工件表面不洁,有油污; B 网版上有赃物; C 印料颗料大或有杂质; D 印料快干,未及 时回墨; E 刮印用力不匀; F 工作台不平。 A 彻底清洁工件; B 印前及过程中加强检查; C 更换或过滤,优选网目; D 重选引料或动作 迅速; E 刮刀推力和压力应稳定; F 校平和 选择。 丝网印刷的相关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