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20篇

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20篇

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

目录

精准发力多点突破着力探索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路 (3)

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各方联动凝聚城市基层党建强大合力6强化“三引领一保障”努力激发组织活力倍增组织力量9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幸福新城区 (12)

探索“四化一促”模式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升级 (15)

推动各类资源和力量向基层用力把党建触角延伸到城区各个角落 (18)

推进基层党建改革创新夯实城市党建工作基础 (21)

探索大城市基层党建新路 (24)

扎实推进新兴领域党建 (27)

四级联动激发基层活力 (30)

强化保障筑实筑牢基层基础 (33)

多管齐下“红色引擎”动力足 (36)

上下联动抓实党建责任 (39)

干部沉下去服务送上门 (42)

创新机制互联互动不断提升城市社区基层党建工作水平45强化统筹协调推动城市跨越发展 (54)

“三五模式”提升城市社区综合治理能力 (60)

让有温度的社区党建引领温暖的美丽× (64)

街道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做法 (68)

构建“四个体系”激发整体活力 (78)

精准发力多点突破

着力探索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路

×作为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81.3%的基层党组织、79.5%的党员分布在城市,曾创造出全国社区党建的“×模式”。近年来,我们深刻把握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特点规律,把城市基层党建作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大力弘扬“马上办”和“钉钉子”精神,推动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

一、提高站位谋全局,在创新特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思路上实现新突破。市委以改革精神和创新思路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全市上下把加强城市基层党建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围绕体制机制、组织设置、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构建了市、区、街、社四级联动体系,建立健全了“一核多元、共治共享”、党建+新兴领域、智慧党建等工作机制,并从人、财、物三个方面给予充足保障,推动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扩大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等新兴领域

党建覆盖,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不断夯实。

二、聚焦问题求实效,在破解城市基层党建重点难点上实现新突破。我们抓住影响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党建+”为抓手,精准施策、集中攻坚。瞄准“街道主责主业不清、统筹协调不力”的问题,打出“党建+基层治理”组合拳。以发挥好街道党组织联结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的“轴心”作用为重点,推进街道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取消招商引资职能,引导街道聚焦主责主业,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并探索向街道下放了对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街道规划参与权和综合管理权、对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议权等五项权力,使街道做到了权责一致、统筹有力。

三、释放潜能激活力,在锻造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骨干队伍上实现新突破。我们把社区工作者队伍作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骨干力量,精心管理、持续用力,打造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升级版”。一是选出“能人”。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通过基层选拔一批、社会选优一批、组织下派一批的“三个一批”办法,拓宽渠道、广纳群贤,同时探索推行社区工作者职级化管理,推行“全科社工”,

把“能人”留在社区岗位。二是提升“素质”。坚持市级示范培训、区级重点培训、街道全员培训的三级培训方式,使每名社区党组织书记每年都能接受不少于5天的封闭培训。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不仅能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培训,而且还走出国门到韩国学习考察社会治理经验。三是更有“奔头”。我们从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入手,建立社区工作者生活补贴自然增长机制,城区社区党组织书记每月补贴平均达到×元、社区工作者达到×元(扣除五险一金。加大定向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干部力度。

四、提升品质抓管理,在强化城市基层党建阵地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我们坚持强化政治属性与鲜明党的标识同步推进,在弘扬“红色文化”上下功夫。建设“红色驿站”。按照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的原则,在流动党员集中地区,打造了红星党员驿站等×个区域性、多功能的党员组织生活体验中心,每个组织生活体验中心使用面积均在500平方米以上,设立了党员宣誓室、组织生活室等组织生活体验平台。

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各方联动

凝聚城市基层党建强大合力

近年来,×市积极应对城市快速发展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坚持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导向,通过理顺管理体制,优化工作机制,深化区域党建统筹、资源整合,形成各方联动、齐抓共建、统管互促的城市基层党建强大合力。

一、理顺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区域化组织体系。一是深化组织联结“纽带”。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建设,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共同做好加强基层党建、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城市发展工作。二是增强日常联系“黏性”。健全区域化党建协调机构,在区级建立区域化党建指导委员会,在街道建立区域化党建协调委员会,在社区层面建立大党委兼职委员联席会,实现“居民的事大家管,大家的事大家办”。三是强化激励约束“刚性”。把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作为区、街道和社区三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并把辖区单位参与共驻共建情况作为评比表彰重要指标,各地各单位推荐的先进基层党组

织,必须经由所在街道(社区党组织填写其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表现情况和推荐意见。

二、深化共建互补,实现条块联动。一是坚持组织联建。推进“强基扩面”工程,采取横向联合、纵向联建、行业组建、相近联建等方式,织密城市基层组织网络。深化“互联网+”党建,推进各领域党建互联互动。二是坚持活动联抓。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由街道社区党组织统一搭建为民服务载体平台,协调驻区单位发挥各自优势,服务辖区百姓。三是推动资源联用。全市命名×个党员思想教育基地,建立基层党建理论与实践师资人才库,统筹开展“送教下基层”等活动,推动优质党建资源向基层倾斜。

三、着眼有形有效,扩大新兴领域党建覆盖。一是创新管理体制。在纵向,指导各地区完成非公党建工作机构和职能的“两合并一理顺”,在乡镇街道设立非公综合党委,形成了市、区、街三级非公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在横向,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抓实行业主管单位党建责任。二是抓实“两个覆盖”。突出重点领域精准施策,全市共建立×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个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分别为45.4%和45.1%,全市×人以上企业、

×人以上实体性社会组织实现党组织全覆盖。三是重点突破提升。推进民办教育、民办医院、律师等×个重点行业单位党建工作,开展“党员亮身份、支部强作用、党风带行风”主题实践活动,解决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难点问题,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四、突出作用发挥,筑牢基层一线红色堡垒。一是从一线抓起“强支部”。制定“一线筑垒”实施方案,从社区网格、经营窗口等基层一线党支部抓起,抓最前沿、强最基层。严格落实六项标准,深化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创建工作,以×个市级示范点为引领,带动全市基层党支部提升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二是从制度严行“促规范”。制定《关于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实施意见》,对组织生活八项制度作出明确界定、提出量化要求。三是从硬件实行“强保障”。规范社区工作者生活补贴和社会保险等各项制度,稳步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水平,全市社区工作者月平均报酬×元(扣除五险一金。按照每个社区×万元的标准,落实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通过社区党组织这个主渠道联系群众、凝聚人心。

强化“三引领一保障”

努力激发组织活力倍增组织力量

近年来,按照上级要求,×社区党委推行了“组织引领、机制引领、服务引领”和“工作保障”的“三引领一保障”党建工作模式,走出了一条社区党委统一领导、各类组织互联互动、社会各界支持配合、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发展之路。

一、建强组织体系,把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一是有针对性地建设社区“大党委”。在把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吸纳为社区党委兼职委员的同时,针对辖区内“商铺密集、利益诉求多”的特点,让商铺中的党组织负责人或党员任兼职委员,共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整合网格化管理。为解决“多网并存、职能单一、资源浪费”的问题,整合党建、综治、民政等网格,把支部建在格上,实行统一管理、集中使用,实现了“党建主导、多网合一、一网多能”。三是用好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社区在慈善公益事业上的平台桥梁作用,建立了党委联系辖区内“两代表一委员”和成功人士制度,积极引导他们为社区作贡献。

二、健全工作制度,把基层党建制度内嵌于居民自治

机制之中。一是实行群众事项首问负责制。二是实行重大事项党内酝酿议事制度。三是实行重大事项“三会一代理”决策落实制度。“三会”,即召开“居民协调会”形成决议;召开“居民听证会”,研究决定各类缴费标准;最后召开“居民评议会”对事项办理效果进行评价。“一代理”,即社区党委全程代理,对事项进行担保、跟踪、督促,确保把事情办成。

三、强化精准服务,把志愿服务从党员“独角戏”变成社区“大合唱”。一是开展普遍走访,在“质疑”中增定力。二是建立重点联系制度,在“怨气”中找堵点。我们注重从一些生活困难群众的怨声怨言中,查找发现社区管理服务上的堵点和断点,并通过建立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个至×个困难户,社区干部每人联系×个困难户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解决群众诉求,在“实干”中树形象。201*年以来,服务队共入户走访居民×万人次,收集意见建议*余条,解决实际困难*余个。

四、夯实工作基础,把队伍带好、资源用好。社区党委逐步建立完善队伍、阵地和经费保障机制,为提升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提供条件。一是不遗余力培养年轻干部。二是把有限的钱花在刀刃上。三是虚实结合建设

党建阵地。依托“一厅三站六室”,建成了集社区办公、党群活动、志愿服务、居家养老、市民学校、看病就医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了联动服务的实体阵地。

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构建和谐幸福新城区

×市×区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多年来,区委把雷锋精神作为宝贵财富,在弘扬雷锋精神、增强党建整体效应上下功夫,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区域统筹、联动融合,合力构建和谐幸福新城区的区域化城市党建新路。

一、着力构建区域联动、团结互助的组织体系。一是构架“三横三纵”网络。“三横”,即区委与驻区*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联合建立地区党建指导委员会,×个街道与驻街*家单位党组织建立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个社区党总支与驻社区*家单位党组织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议事委员会;“三纵”即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把党总支建在社区,党支部建在楼院,党小组建在楼栋,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区域化城市党建工作组织网络。二是建立三级项目体系。全区把党建重点难点工作以项目形式推进,确定党建项目×个。三是推动各领域党建融合。城区×个街道、×个社区全部成立“大工委”“大党委”,吸纳共建单位*家,区域化城市党建工作覆盖率达100%。

二、用雷锋精神引领全域统筹、友爱奉献的志愿服务。一是用“雷锋号”志愿服务统领。抓住“雷锋号”这个精神高地,在学校、社区、储蓄所、派出所等行业命名了*家“雷锋号”单位,模范传承雷锋精神。在街道社区,建立党员技能特长资源库和党员志愿者台账,培育“雷锋号”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支,常备党员志愿者*余人,全天候全方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二是用“雷锋情”党建文化铸魂。在社区党组织阵地内专设政治功能区,突出党旗、党徽、入党誓词等党建标识,同时将快递式服务、亲情式疏导、互助式帮扶等载体活动成果在党建阵地呈现,形成了以雷锋精神为核心的“家”文化、“福”文化、“好人”文化等,展现了党建工作的无限活力、无穷魅力。三是用“雷锋式”创建活动弘扬。发挥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优势,开展“争创群众满意机关争当雷锋式党员干部”实践活动,评选出雷锋式党员干部×人,全区有×人获评市级百姓雷锋,3支学雷锋团队获评百姓雷锋团队。

三、全力打造全域互动、富有特色的党建品牌。区委立足于党建高地和雷锋精神核心区建设,制定了《×区“品牌化党建”工作实施意见》,打造了各层次、各领域特色党建品牌×个,成为城市党建的闪亮“名片”。一是突出

政治属性,把党的旗帜举起来。把给党员过政治生日作为党内生活制度固定下来,按党员的入党时间将政治生日贺卡发放到党员手中,并同步开展走访慰问、重温入党誓词、义务奉献等活动,激发党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二是强化服务功能,把党的形象亮出来。开展“党员家庭代办站”活动,在楼栋之间选择骨干党员家庭建立代办站400余个,义务为居民代缴生活费用、代管物件、纠纷调解、困难帮扶等日常服务。三是实施凝聚工程,把党员群众聚起来。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将规范化建设标准与阵地的建、管、用深度融合,搭建了“百千万党课在支部在基层”“让党员回家”“老年大学”“特色文体队伍”等平台,通过党课教育、寻找失联党员、兴趣学习班以及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把党员群众凝聚在党组织阵地里、凝心在党组织工作上,达到了固党员根、暖党员心、凝党员魂的目的。

探索“四化一促”模式

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升级

近年来,×市×区委高度重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以打造“区域化、智慧化、品牌化、项目化”党建为重点,全面促进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升级。

一、以区域化融合为切入点,下活党建“一盘棋”。构建四级联动体系,注重强化对各领域党建工作的统筹、谋划和推进,建立了区委书记挂帅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对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聘请党建志愿者,将党务能人、党员骨干充实到基层党建指导站中,推动城市党建工作规范发展;推进街道“大工委”建设,统筹协调驻区单位及居民事务;实行社区“大党委”建设,吸纳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签订区域化党建工作责任书。构建互联互动体系,以省、市、区三级先进党支部为核心成立了片区党建工作站,将168*家企业、20*家市场、×个社会组织纳入到×个片区管理,机关、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结对联建活动,结成对子×个,帮助城区居民就业×人,跟踪培养党员×人,开展联建活动*场。

二、以智慧化建设为着力点,用好党建“云平台”。打造“网站+”互动平台,建立了集一网通、一视通、一览通于一体的“党群e站”,开设党建、干部、人才等十大板块,推行“开放式大讲堂”“互联网+”等学习模式,让干群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打造“微信+”互动平台,以支部为单位,通过“微平台”向党员推介“两学一做”必学书目及内容、时事政治等“微消息”*多条,访问量超过*余万人次。组织不便于集中的党员开展“微生活”,让流动党员过组织生活、缴纳党费不再成为难题。探索试行“智慧+”互动平台,投入*多万元开发了“智慧党建管理系统”,先后在振华社区和聚合社区进行试点,初步实现党员管理、培训、活动、服务一体化。

三、以品牌化建设为关键点,打造党建“新引擎”。实施“星级管理”认证体系,全区×万多个家庭、近万名党员和*多个基层党组织全部参与“选星”“创星”活动,先后评选出“十星社区党委”×个,“十星党支部”×个,“十星党员”近×名。通过“星级管理”,隐藏多年的“口袋党员”主动亮明了身份,一些“信访户”变为“信法户”,争先进、创优秀在×蔚然成风。创建基层“问政问事栏”,为基层党组织统一配置征求意见箱、活页纸、便民袋等问

政问事栏,对收集梳理群众提出的*余条意见建议,组织各层面的专业人士成立解答组答疑解难,实现了“事事有结果、件件有落实”。

四、以项目化推动为支撑点,夯实党建“主阵地”。实施“关爱工程”,推行“提薪制”,在提高聘用制干部报酬的基础上,基层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均落实了岗位补贴,基层干部全部落实了“五险一金”。对连续任满三届、表现优秀、群众公认的×名社区书记经考核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建立“互助关爱基金”“爱心超市”、党员服务站等项目,对党员每逢“七一”等重大节日必访、生病住院或去世必访、生活遇到困难必访,每年关爱党员群众均在千人以上,党员归属感和荣誉感进一步增强。实施“堡垒工程”,投资*多万元,新建改扩建活动阵地×个,严格落实经费保障机制,每年为街道拨付经费×万元,为社区划拨经费×万元,保证了基层党组织“有钱办事”。坚持基层党支部书记全员轮训制度,建立学时制,分类分级考试,提升了基层党务干部整体素质。

推动各类资源和力量向基层用力

把党建触角延伸到城区各个角落

×市×区作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城区,积极适应新形势对城市基层党建的新要求,强化基层力量、延伸党建触角,着力探索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新路子,推动党的基层堡垒从“一元管理”向“多元共理”转变。

一、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会治理“新体系”。一是让街道集中精力“谋主业”。区委下决心推动街道转变职能、聚焦主业,对全区街道全部取消招商引资、经济创收等职能,全部实行“大工委”制,全部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全部成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全部建立党建工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二是让社区理直气壮“做主角”。全区×个城市社区全部建立“大党委”,×个农村社区全部完成城市化管理体制改革,全部建立社区事务准入清单制度,理直气壮地把“编外”任务挡在门外。三是让支部贴近群众“当主力”。区委按照党员数量相当、地域相邻、志趣相投原则,在社区划分×个网格,建立楼院党(总支部×个、楼栋党小组×个,形成了党委建在社区、党(总支部建在楼院、党小组建在楼

栋、党员作用发挥在责任区(岗的四级网络体系,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工作、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全覆盖,使基层组织和党员在服务社区治理中更“接地气”。

二、打造以“党群共建”为纽带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一是建立党建统筹机制,让主导作用发挥出来。在街道成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的基础上,所有社区都组建了党建工作联席会分会等议事协调组织,对议事规则、内容和程序进行了规范,对社区党组织的协调职能、驻社区单位的责任和义务进行了明确。二是建立多方共建机制,让辖区单位参与进来。全区×个机关党组织、×家企业与×个社区建立了“三方共建”联合体。依托“三方共建”推动“多方联建”,每个社区都有×名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班子“兼职委员”,都有×名机关党员担任第一书记或党建指导员。三是建立邻里自治机制,让党员和群众行动起来。各社区依托社区党支部和党小组,在每2—4栋楼成立一个邻里理事会,保证每个楼栋至少有×名党员理事。

三、增添以“多元服务”为抓手的社会治理“新动能”。一是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建立稳定的社区工作经费保障制度,每年拨付街道社区一般公共服务经费*余万元。同时,

落实社区每年×万元的服务群众和党建工作专项经费,社区工作者报酬和“五险”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二是优化社区行政服务。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主平台,健全了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管理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全区有街道服务中心×个、社区行政事务受理中心×个、服务网格×个,通过党员代理窗口、党员代理员开展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网上服务等各类服务*项。同时,吸收社会服务中心、社团组织和驻社区单位承接街道和社区双重管理职能,创新以行政管理、居民自治和社会化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打造全方位、全天候、零距离的政务服务模式。三是强化社区便民服务。在开展好“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基础上,设立民意直通车和民情工作站,创建了五星级“四个家园”“党员110”“党员志愿服务”“三民工程”“共产党员先锋工程”等党建品牌。树立了*等*多名服务群众好党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提升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效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