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环县四合原初级中学新课堂导学案

1、东西走向山脉①②③

2、南北走向山脉①②

3、东北——西南走向山脉①②③

台湾山脉主峰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4、西北——东南走向山脉①②

5、弧形山脉:该山脉的主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

对学群学三、中国的地形单元

读图2-9,将地形单元名称填写到上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的地形概况

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地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高原占,盆地占,丘陵占,平原仅占,人们习惯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系统成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占陆地面积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高原、盆地、丘陵、平原镶嵌其中

2、四大高原

名称位置特点

青藏高原峰峦,山势,终

年,广布,起伏

,远看是,近看是,是我

国面积最,世界海拔最的高原,被称为

“”

内蒙古高原地势,我国第大高原

黄土高原深厚,纵横,支离破

碎,严重,是世界分布面积

组内

小展

我国主要地形、地势的特点及主要地形单元的名称、分布

班内

大展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以及我国主要丘陵的分布

知识

梳理

达标

测评

综合题

(1)、从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_ _高_ _低,呈_____ __状分布。

(2)将图中字母代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山脉:E ,K ,G ,

M 高原:C ,H

盆地:A ,B ,D 。

(3)岭、山、山和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4)我国最大的高原是高原,最大的盆地是盆地,最大的平原

是平原,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

教学

反思

中国的地形天气和气候

中国的地形、天气和气候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地形对我国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于地势西高东低,因此我国西部主要地形是高原,东部主要地形是平原 B.地形多种多样,造成我国耕地数量很少 C.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所以我国东西之间交通非常不便 D.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的大河河段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着巨大的水能 答案 D (2009·大连测试)读图,回答2~5题。 2.山脉①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 B.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 C.东侧为内蒙古高原,西侧为东北平原 D.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 3.山脉②两侧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A.东侧为水稻,西侧为谷子 B.东侧为水稻,西侧为冬小麦 C.东侧为春小麦,西侧为水稻 D.东侧为冬小麦,西侧为谷子 4.山脉④两侧分别属于 () A.东侧属长江水系,西侧属闽江水系 B.东侧属海河水系,西侧属黄河水系 C.东侧属珠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D.东侧属闽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5.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条山脉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B.四条山脉都位于两省交界处

C.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降水比较丰富 D.四条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答案 2.B 3.D 4.D 5.C (2009·珠海模拟)下图为“沿106.5°E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①地形区为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 B 7.关于②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答案 B 8.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答案 B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列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9~10题。

第21课中国的地形

第21课中国的地形、中国的山脉 东西走向:共三列(北列:B天山,H阴山:中列:C昆仑山,J秦岭: 南列P南岭 东北一西南走向:共三列(西列:F大兴安岭一G太行山一I巫山一0雪峰山,中列E长白山一N武夷山,东列:M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L横断山 西北一东南走向:A阿尔泰山,K祁连山, 弧形山脉:D喜马拉雅山,(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主峰:珠穆朗玛峰)。五岳:东岳一泰山(山东省),西岳一一华山(陕西省),北岳一一恒山(山西)南岳——衡山(湖南省)中岳——嵩山(河南省) (2)山脉与省区 太行山脉:河北省与山西省分界; 武夷山脉:福建省与江西省分界; 南岭:湖南省与广东省巫山:重庆市与湖北省 祁连山脉:甘肃省与青海省 二、中国的主要地形区、地形地势特点 1、主要地形区及其特点 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3、 我国地形特征及优缺点 (1) 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 优缺点 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农业经营 (种植业、林业、牧业等);森林、矿产、旅游、水力资源丰富 。 劣势:山区地形崎岖,耕地少;交通不便;多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 4、 我国地势特征及优越性 (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严第一级阶梯:以高原为主(海拔在 4000米以上) "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海拔 1000-2000米) 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海拔 500米以下) 第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西侧地形区 东侧地形区 大兴安岭 ②内家古咼原 ⑨东北平原 太行山 ③黄土高原 ⑩华北平原 巫山 ⑧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雪峰山 ④云贵高原 东南丘陵 北侧地形区 南侧地形区 天山 ⑦准噶尔盆地 ⑤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 ⑤塔里木盆地 ①青藏咼原 2、山脉与地形区 (2)优越性 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大河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 背记情况 (好/良/差) 组长签字 教师签字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地形与地势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地形与地势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地形与地势》的内容,具体内容:地形与地势决定着人类对居住地的选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之地形与地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之地形与地势(一)●我国地势西高东... 地形与地势决定着人类对居住地的选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之地形与地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之地形与地势(一)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2)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3)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之地形与地势(二) 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 (2)在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我国地势特征:(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阶梯的分界线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一、二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之地形与地势(三) 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东侧 ①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②太行山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③巫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或云贵高原 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南侧 ⑤昆仑山脉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1.1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学案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中国的地势和地形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以及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通过读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基本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讨论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这些灾害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方法。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结构分析 本节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区域分析方法对学习中国地理仍然适用,教材的这种顺序上的安排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这一节是从地势特点和地形种类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地形特征的。教材中的三个小标题“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是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的。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实际上是一种比喻,学生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出来,地形复杂多样就需要学生在读地形图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概括,而山区面积广大的结论需要学生阅读扇形统计图表,甚至经过计算才能得出。表面上看起来平行的三个特点,在结构上有着递进的关系。 在这一节的课文和图像中出现了大量的地形名称,这些名称不是都要求学生背下来。本节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从各种地理图像中总结出这些特征,以及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和人类如何去适应、利用、改造这样的地理环境。

中国地形地势的教学反思

中国地形地势的教学反思 一、这节课重点突出,本课的重点应该放在运用地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特点。我在这方面花的时间最多,而且通过地形剖面示意图,很直观,有助于学生理解。 二、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发现规律。如让学生观察分析“中国地形图”,和沿32°N线中国地势剖面图,运用地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特点,从中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图的能力。 三、注重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体现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地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整节课几乎是由学生活动串联在一起,学生在读图、绘图的过程中把握我国的地形特点。 1、利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解决了教学难点。 地势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可以直观地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得出“西高东低”的特点,但不容易形成“阶梯状”分布的认识。通过我一步一步教学引导,特别是学生探究性活动----绘图,直观地把这一特点展示在纸上,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比学生就直接地从书本得到结论,效果要好得多。 2、认真组织教学,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能够灵活使用教材。在本节课外,我采取如下教学思路: 什么是地势?→由分层设色地形图感知地势特点→由各阶梯地势海拔数据探究地势特点→绘制地形剖面图展示地势特点→提出证据证明地势特点。把课本中“我国东西向(北纬32度)地形剖面图”改为学生绘图比赛,然后与课本中对比,既让学生感觉有趣,又让学生们在相到比较中加深对“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位置、海拔及水平距离有了更深的认识。把活动2-4转化为学生提出证据证明地势特点。如此的特点,势必给气候、河流流向、交通等造成一定的影响,提示学生从日常现象、谚语、古诗词等方面考虑。经过师生共同探讨,最后收获颇丰:,“一江春水向东流”(说明地势与河流流向的关系),“飞流直下三千尺”(说明地势与水能资源的关系),“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地势无情,阻碍东西方来往,河流有情,沟通东西交流)。因涉及到相关学科知识,学生们兴致格外得高,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不足之处: 1、导入不具特色。建议以后用歌曲作导入,优美的旋律,缤纷的色彩,会平息学生一切杂念,会让学生激动,也会让学生对我国地势地形有一个浅显的了解,心中却已丛生万般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鲁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的第二个框题──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段状分布。本节内容是我国自然环境的第一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我国的人口和民族等知识之后呈现的,它既是从我国国土概况到自然环境的一个转承,又是后面学习我国气候、河流、经济和区域地理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记住我国地势的特征及三级阶梯的划分。 ②理解我国地势特征对河流、气候、交通等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通过地理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地势地形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我国地势的特征和三级阶梯的划分。 (2)难点:我国三级阶梯空间观念的形成;我国地势对河流、气候、交通等的影响。 二、教法 1、教学中坚持“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学生活动在先,教师点拨在后”的原则,根据初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联系教学实际,运用读图分析、启发诱导、分组讨论等方法组织教学。 2、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更多的图文资料,使教学更直观生动。通过动静结合的画面,问题的设置和读图、填图的训练,将知识及时巩固落实在地图上。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页(共4页)

三、学法 1、自主学习:教给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学习:小组中互帮互助,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共同进步。 3、探究学习:营造轻松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八年级地理上册21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学案 湘教版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二课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主要丘陵和三大平原的位置和地形特点。 2.使学生了解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我国很多山脉是地形区的分界线。知道我国几个主要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3.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 二、自主学习.请预习课本P23-27回答下列问题: 1.填下列表格: 2.填下列表格:

3.填下列表格: 4.填表: 三、共同探究: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何利弊?山区常见自然灾害有哪些? 四、归纳整理: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请你归纳一下。 五、当堂练习 1.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是:( )

A.长江 B.淮河 C.黄河 D.海河 2.下列山脉与地形区相邻的一组是: ( ) A.昆仑山—内蒙古高原 B.秦岭—黄土高原 C.横断山—塔里木盆地 D.巫山—东北平原 3 .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 )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 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 4 .位于地势第三阶梯,海拔在50米以下,临黄海和东海的地形区是 (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江南丘陵 5. 横亘于高原和盆地之间的界山是: ( ) A.大兴安岭 B.昆仑山 C.太行山 D. 天山 6.如右图所示,甲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塔里木盆地 7.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 ) A.高原和山地 B.平原和丘陵 C.高原和盆地 D.盆地和山地 8.我国各类地形中面积最大的是 ( ) A.山地 B.盆地 C.高原 D.平原 9.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呈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 ) A.阴山 B.秦岭 C.南岭 D.武夷山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述的是哪座山 ( ) A.泰山 B.黄山 C.庐山 D.华山 11.读中国山脉分布示意图,完成下更要求 (1)写出下列数码代表的山脉名称 ① ,② ,它们的走向 为 ; (2)③与⑩以 山脉为界; (3)⑦是 盆地,其南北两侧的山脉 山和 山;

《地形和地势》教案设计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案 一、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地形和地势》本节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由于地形是主要的且重要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也是学习气候、河流等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基础。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本节放在了讲述中国自然地理各章节之首,成为中国地理的重要基础教材,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 本节有两目内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教材从学生可以感知的我国各类地形的生动的景观图开始,逐步过渡到五种地形的面积比例图,最后,延伸到专业性强的分层设色图和地形剖面图,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概括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进而分析说明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本节课的思想教育因素也十分丰富,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学习地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因此要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和个性发展的结合,达到有效课堂的目的。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且能够运动数据,说明我国地形的类型特点。 2、学生能够说出我国主要山脉以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群的分布特点。 3、学生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4、举例说明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增强保护环境、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分布,运用地形分析总结我国地形和地势特点。【教学难点】 地形地势对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 我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创设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合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因此,我的教学策略是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全班分成8个“中国地形地势的考察小组”,每小组6人,小组合作探究贯穿整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各小组表现进行星级评比,一般回答对一个问题加一颗星。学生每得出一个结论,教师再利用山脉模型、地形模型等教具以及多媒体手段加以纠正讲解,利用模型、多媒体等手段教学更生动更直观。整节课上有思考、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等环节,让学生有参与和体验学习过程的欲望,并创设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

中国的地形地势和气候

中国的地形地势和气候 一、单选题 1. 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6个温度带,其纬度最低的是() A .寒温带 B .中温带 C .暖温带 D .热带 2. 下图为“我国36°N附近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请回答以下下列各题: (1)该图反映出我国地势特点是() A .东高西低 B .西高东低 C .中部高四周低 D .中部低四周高 (2)夏季我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气温最低,成因是() A .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B .海陆位置的影响有关 C .经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D .与地形的影响有关,青藏高原海拔高 3. 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宜生长的地方,主要原因是气候复杂多样 B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C .夏季普遍高温,全国最热的地方在海南岛 D .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的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4.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地区地表支离破碎 B .②地区是东北平原 C .③省区的简称是鄂 D .④地区有我国最大的河流 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的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雨热不同期 B .我国的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C .800mm年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一张家口一兰州一拉萨一线分布 D .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主要根据各地降水和下渗的对比关系来确定 6. 下列关于我国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天中,陆地上的最高气温在中午12点,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 B .一年中,陆地的最高月平均气温在7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在2月 C .冬季,我国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D .夏季,除黑龙江以外,我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很大 7. 从地形区而言,南京位于() A .华北平原 B .东北平原 C .宁夏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8. 读“我国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小题。 (1)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 .南北气温都较高 B .南北气温差异大 C .气温最低区域在北方 D .东高西低,气温差异大 (2)据图可知。拉萨的气温在()

中国的地形和气候习题

高二地理中国地形、气候练习题 编制张艳华审核张要超 下图是地图上的一段纬线,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据图回答1—4题。 1.这段纬线主要穿过我国的地形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C.柴达木盆地D.青藏高原2.如果在该地形区修筑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 A.沙漠和戈壁问题B.沼泽和河湖多的问题 C.冻土和缺氧问题D.占用耕地问题 3.该地形区粮食作物能够获得高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肥沃,灌溉便利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垦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D.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4.这段纬线东端的自然带分布主要呈现()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布 下图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5—8题。5.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 位于() A.山顶2900米处 B.南坡海拔2200米处 C.南坡海拔2500米处 D.北坡海拔2100米处 6.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A.10℃B.20℃ C.30℃D.40℃ 7.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 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A.海拔较高B.受夏季风影 响较大 C.森林覆盖率高D.受冬季风影 响较小 8.图中④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 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 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 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米、 200米、300米、400米。据此完成9—11题。 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图中的H地看不到G地 B.图中海拔高度G处为100米,H处为400米 C.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D.该河段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 10.图中城镇与H地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 为() A.199<h<200 B.289<h<290 C.299<h<300 D.300<h<301 11.关于该区农业资源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季风活动使其水、热配合较好,l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 的主要产区 B.水热资源丰富,适宜种植亚热带水果、茶树等经济林木 C.水热资源丰富,适宜开垦梯田大面积种植水稻 D.该地典型土壤肥沃,富含矿物质,为高产土壤之一

八年级地理上册 21 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并没有用较大篇幅讲述,只是通过几幅地图和设计巧妙的问题来解决,但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注意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培养。侧重让学生通过读图直接 获取有关知识,并将已学知识落实到图上。此外,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 自学能力,教材安排了较多的阅读材料。总之,本节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均在于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 2、了解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主要丘陵和三大平原的位置和地形特点。分析地形对气候、农业、河流的影响。 3、使学生了解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我国很多山脉是地形区的分界线。知道我国几个主要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 5、通过阅读“我国主要地形类型所占的比例统计图”,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讨论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这些灾害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方法。三.【过程与方法】 1、学会从地形类型、地形分布、海拔高度、地势起伏等方面认识和分析地形特点的方法。 2、通过读图、析图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通过探讨山区如何结合当地条件发展经济,使学生认识到陆地五种地形各有利弊,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学情分析 四.●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突破方法 【重点】读“中国地形图”,找出我国主要的地形区,结合景观图,从位置、所属阶梯、所在省份、景观特点等方面具体分析,将知识点落实在地图上。然后通过小练习、填一填、补充小资料等方式,加强记忆。再读“我国各种地形类型所占比重图”了解我国山区所占的比重。两图结合,总结出地形特点。 【难点】学生对各地形区的空间分布观念的形成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本节课将出现大量的地名,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通过反复读图,记住地形区的名字,找到其位置。并适当的补充小资料,调动学生兴趣,增强感性认识,循序渐进,点滴积累。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展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大兴安岭茂密的森林,青藏高原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牧草茂盛,华北平原交通线路密集,云贵高原的“坝子”。引导学生分析地形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自然景观的密切联系。展示四大高原的景观图,通过分析对比,突出四大高原的不同特点。增强学生对四大高原的认识。 【学法】分析对比法:学习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点,进行分析对比,突出相互间的差异性,增强记忆。读图法:反复读“中国地形图”,从图中找到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位置,根据不同的颜色了解其海拔高低和所属的阶梯,结合景观图了解其自然景观特点。 ●教学准备

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与湖泊练习进步题

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与湖泊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读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C、由西向东逐渐减少 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2、下面四图中,能正确反映图中河流②处月平均流量分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沿图中甲乙线,从甲至乙地理事物的变化正确的是() A、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地势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C、干旱、水土流失、台风 D、青稞、小麦、水稻 4.根据甲图风向玫瑰图,判断乙图中工业区和居民区的布局合理的是() 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据此回答5--6题: 5.该河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B.华北地区C.东北地区D.南方地区6.该河流域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A.小麦B.甜菜C.棉花D.小米 右图为我国某引水工程示意图。据此回答7---9题:

7.以本地区优势资源跨区域调配为重要内容的国家 重点建设项目是() A. 西气东输工程 B. 西电东送工程 C. 水土保持工程 D. 南水北调工程 8.A地地表土层为陆相沉积物,其历史成因中的外力 作用形式与该物质输送方向分别为( ) A. 风力作用、向东南方向输送 B. 流水作用、向西南方向输送 C. 冰川作用、向低纬地区输送 D. 海浪作用、向沿海地区输送 9.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露天开采B.矿区道路的铺设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读“西宁至拉萨一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剖面线所在地区的地形特点大致是() A.山高谷深,地形崎岖B.地面坦荡,沃野千里

高中地理必备知识点 地形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2013高中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形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1.地势高,则太阳辐射通过大气的距离短,空气密度小,水汽、微尘少,因大气的吸收、散射等作用而损耗的能量少,因而太阳辐射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强。 2.地形对气温影响很大 首先,由于坡向不同,日照和太阳辐射条件各异,一般来说阳坡气温高于同海拔的阴坡。其次,地形凹凸和形态的不同,对气温也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凸起地形(如山顶)因与大陆接触面积小,受到地面日间增温、夜间冷却的影响较小,再加上夜间地面附近的冷空气沿坡下沉,而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因此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皆较小;凹陷地形则相反,气温日较差很大。再次,海拔对气温的影响较大,理论上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 ℃。最后,谷地或盆地地形容易阻挡其与外界的热量交换,使之形成高温或者低温中心。 3.地形与风 首先,高大山脉和高原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十分巨大,如青藏高原和它四周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所造成的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称为高原季风。其次,局部小范围山脉可形成山谷风(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比较弱时,在山区白天近地面风常从谷地吹向山坡;晚上近地面风常从山坡吹向谷地,这就是山谷风)。再次,在山脉背风坡常形成焚风。最后,当空气由开阔地区进入峡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小,从而形成“狭管效应”,造成风力加大。 4.地形与降水 首先,受地形抬升的作用,山地迎风坡的降水多于背风坡。其次,在迎风坡,由山脚向上降水量起初随着海拔增高而递增,到一定海拔降水量达最大值,此后,降水量又随着海拔增高而递减。 5.山脉与气候 高大山脉不仅本身具有特殊的气候特征,还影响邻近地区的气候。如我国有些山脉可以阻挡或改变气流的运动情况,使北来的寒潮不易南下,南来的暖气流滞缓北上,又可使湿润气团在迎风坡形成大量降水,在背风坡则变得异常干燥,所以山脉两侧的气候出现极大的差异,山脉往往成为气候区域的分界线。总之,大致与纬线平行的山脉以南北气温悬殊为主,与海岸线平行的山脉以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旱为主,高耸绵延的山脉则是多种不同气候区域的分界线。 【归纳】在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表现突出: (1)西部海岸山脉紧逼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沛。山脉以西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山脉以东降水急剧减少。 (2)东部低缓的高原和山地对大气的阻挡作用不明显,因而降水从东向西逐渐减少。 (3)中部平原地势低平,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由北上,天气闷热多雨。中部平原在冷暖气团争逐交锋、交替控制之下,形成气温、降水季节变化剧烈、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中国的地势和地形》教案

第三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展示《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图?(生:《中国地形图》)。顾名思义,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______。(学生:形态);地势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______?(生:总趋势)师:那么,我国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的问题。 (板书)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讲授新课: 读图:再次展示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后,启发学生:从这幅色彩斑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图面上,我们可以发现深色集中在哪里,而浅色又集中在哪里?(学生:图中的深色集中在西部地区,浅色集中在东部地区)从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上,我们还可以发现什么呢?(学生:我国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读图:《我国东西向(北纬36°)地形剖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剖面图的东西海拔高度。 提问:从我国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发现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什么?(学生:西部高、东部低) 板书:西高东低 活动:在阅读中国地形图后,各自画出的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变化的示意图。让学生再仔细观察一遍示意图,联想一下,中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大致呈什么状分布?(学生:阶梯状) 读图:读地图册《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并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观察地图。 提问:1、我国地势最高的阶梯是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哪里?(学生: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 2、第二级阶梯位于哪里?(学生: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一线以北以东,大兴安 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西的地区) 1、我国地势最低的一级阶梯是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哪里?(学生:第三级阶梯;位于大 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为界)

(完整版)高二年级地理地形、气候练习题汇总

高二年级《中国地理》章节练习 考试内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答案填在试卷第7页的表格中) 下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我国的最西、北、东、南端,据图回答1-3题。 1.图中四地中位于中俄边境的是 ( ) A.a、b B.a、c C.b、c D.b、d 2.图中四地分属于我国的几个省级行政区?() A.一个行政区B.两个行政区 C.三个行政区D.四个行政区 3.当a地正处于黎明时,c地 ( ) A.一定是正午B.有可能是正午 C.一定是下午D.有可能是黑夜 下图为世界地图上回归线的一部分,已知点A—B之间为海洋,A点以西、B点以东为陆地。回答4-5题。 4.AB线位于( ) 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5.C地所在国( ) A.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典型的国家 B.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C.是世界上热带沙漠气候典型的国家 D.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6.北回归线从西向东穿过的省(区),与下列民族排序相同的是() A.高山族、汉族、壮族、傣族 B.汉族、壮族、傣族、高山族 C.壮族、傣族、高山族、汉族 D.傣族、壮族、汉族、高山族 下图是“我国四省区轮廓图”,读图,回答7-8题。 7. 跨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省内有著名的“雾凇”气象奇观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图”,完成9-10题。

9.有关图中四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份,它同四个国家接壤 B.②省是我国位置最南的省,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该省人民政府所在地为武汉市 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它同俄罗斯和蒙古两国接壤 10.图中四个省中,地跨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是( )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读“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第11题。 11.下列关于A、B、C三地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地海拔高气温低,年太阳辐射总量少 ②“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对A地的写照 ③B地阴雨天气多,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少 ④C地由于远离冬季风的源地且海拔低,因此冬季气温比B地高 ⑤B地由于海拔比A处低,所以年太阳辐射总量比A处多 ⑥B地为盆地地形,该地多夜雨 A.①②④⑤B.②③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12.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 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 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 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 读图,回答13-14题。 13.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山脉同为长江、珠江两大河流分水岭的是( )

经典中国的地形和地势教案.doc

教案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 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 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 2、过程与方法: 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动手绘制地理简图明确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绘制地理简图 【课前准备】:发学案给各个小组,黑板上画出经纬网图。 【教学过程】: 导课: 音乐播放:歌曲《青蔵高原》 同学们,知道青蔵高原吗?去过吗?其实我国不仅有青蔵高原,还有许多连绵起伏的丘陵、一望无际的平原、美丽富饶的盆地。想认识它们吗?好,请打开地图册找到中国地形图,我们先在地图上游览一番吧! 1.根据学案,让各小组学生互助完成第一个问题,找学生在黑板上的经纬网中标出。(注意:山脉的位置和走向) 2.看地形图,结合图例,观察界线两侧的颜色特征总体上有何区别?它们大致的海拔范围为多少?让各小组学生互助完成第二个问题: (注意:三级阶梯的界线的划分是海拔的不同) 3.根据学案,让各小组学生互助完成第三个问题(注意:柴达木盆地属于青藏高原),找学生在黑板上的经纬网中标出。 4.根据颜色的不同,认真观察第二阶梯,可分为哪几个地形区?各小组学生互助完成第四个问题:

(第二阶梯主要有三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三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学生在黑板上的经纬网中标出上述各地形区的位置和范围。 5.既然是不同的地形区,应该是有明显界限的,你可以找到吗?各小组学生互助完成第五个问题 学生在黑板上的经纬网中标出天山山脉、秦岭的位置 6.除上述两列山脉,第二阶梯内还有哪些重要的山脉?各小组学生互助完成第六个问题,并在黑板上的经纬网中标出阿尔泰山、阴山山脉的位置 7.根据颜色的不同,认真观察第三阶梯,可分为哪几个地形区?各小组学生互助完成第七个问题: (第三阶梯主要有三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 学生在黑板上的经纬网中标出上述各地形区的位置和范围。 8.各小组学生互助完成第八个问题,并在黑板上的经纬网中标出小兴安岭、长白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的位置 9、各小组学生互助完成第九个问题,并在黑板上的经纬网中标出 武夷山、南岭、珠江三角洲、台湾山脉的位置或范围。 10.各小组学生互助完成第十个问题,总结山脉的走向。 (在地图中认识,分析) ①东西走向:天山——阴山 昆仑山——秦岭 南岭 ②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③南北走向:横断山、 ④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 ⑤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11、总结我国地形、地势特征: a、山脉为地形骨架,平原、高原、盆地相间分布

八年级地理上册 21 中国的地形学案(新版)湘教版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地势的特征。 2.在中国地形分布图上指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分布范围、平均海拔以及构成各级阶梯的主 要地形类型。 3.能读图指出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及其走向,体会山脉是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4.举例说明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河流等方面的影响。 【学习重点、难点】 1.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的特征;能说出主要山脉的名称及其走向。 2.举例说明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河流等方面的影响。 【情境导入】 【学生自学】 任务一.阅读教材21页和图2—1,完成1-3题。 1.我国地势的特征是,呈状分布。 2.读图2-1,填表。 海拔主要地形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3.阅读课本P24,写出三级阶梯分界线。 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 ---- ---- 。 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由东北向西南依次: ---- - ------ ------ 。 任务二.阅读教材21页和21页图2—1“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按走向用不同颜

色的笔标出)。

(1)在地图中找出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 (2)在地图中找出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3)在地图中找出我国南北走向的山脉。 (4)在地图中找出我国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5)弧形山脉 【合作探究】 地势总特点:高低, 呈分布。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 三级阶梯第二级阶梯—— 地势呈分布第三级阶梯—— 一二级界限: 阶梯界限二三级界限: 【演练展示】 各小组针对讨论结果发言 【质疑拓展】 学生问老师:自学时、讨论时存留的问题。 教师问学生:自学、讨论时学生的错误率和错误点;教师追问学生对核心问题的理解。 【当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我国的地势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多山地高原,四周低、中间高 D.西高东低,山脉呈网状分布 2.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及相关地理事物示意图,有关四个省级行政区中的山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之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之中国的地形和地势地势和地形 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⑴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⑵三级阶梯概况

⑶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②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入海洋;河流从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的水能。 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2、地形复杂多样(P24中的图2.4) ⑴四大高原的特点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黄土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⑵三大平原特点 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著名的“鱼米之乡”。 ⑶四大盆地特点 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内流河 ——塔里木河。 准噶尔盆地: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相对湿润。 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也称“紫色盆地”,西部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⑷主要山脉(P26中的图2.6) ①东西走向的三列 北列: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南列:南岭 ②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 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列:长白山——武夷山东列:台湾山脉 ③西北——东南走向的三列 北列:阿尔泰山中列:祁连山南列:巴颜喀拉山 ④南北走向的三列 北列:贺兰山中列:六盘山南列:横断山区 ⑤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

初二地理-中国的地形与气候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地形多样,山区广大 地势三阶,西高东低,梯形分布 山脉: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贺兰山,六盘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高、最大)、内蒙古高原(平)、黄土高原(碎)、云贵高原(崎)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 四川盆地(最小)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最大)、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水乡、鱼米之乡) 丘陵:自北向南: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最大) 地形占比:山地33%、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 山地高原丘陵统称山区,占三分之二 山区:优势: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具有优势 劣势:耕地少、交通不便、基础建设难、自然灾害易发生 地势西高东低,三阶梯形分布 第一二分界: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第二三分界: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一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为主,主要地形: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第二阶梯:平均海拔1000-2000米,高原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第三阶梯:平均海拔:500米以下,平原丘陵为主,主要地形: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地势影响:对气候:西高东低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利于农业对河流:顺势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陆地海拔最高:珠穆朗玛峰,8844.43米,世界第一高峰 陆地海拔最低: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31米 第二节气候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冬季,纬度高气温低,漠河县北极村最冷 夏季,地势高气温低,青藏高原最冷 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北半球南北跨50度,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比南方低,照射时间短,北方得到的热量比南方少 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太阳比南方低白昼长,光热相差不大,气温相差不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