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治理机制探析

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治理机制探析

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治理机制探析
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治理机制探析

i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治理机制探析

摘要: 乡村治理在我国古而有之,不算是新鲜话题,但不管是古代的乡里制度,还是近代的乡镇自治,抑或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人民公社制度,都是基于农村资源汲取基础上展开的乡村治理活动。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 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我国乡村治理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初步形成了多元治理结构。但是, 目前我国乡村治理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目前我国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乡村治理; 村民自治; 新农村

一、引言

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我国农村改革, 打破了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一?的乡村治理模式。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的普遍推行, 我国农村乡村治理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县以下的乡一级恢复建立乡镇政府, 实行乡镇行政管理, 乡镇以下设立村民委员会, 实行村民自治。这种乡村治理机制被称为?乡政村治?模式1。目前, 我国乡村治理的主体有乡镇党委政府、村支部和村委会、农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等等, 初步形成了多元乡村治理结构。但是, 由于我国农村社会正处于分化、转型期, 村民自治制度设计与农村现实治理还存在较大差异, 乡村治理还存在诸多问题, 特别是农民的乡村治理主体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得1周水仙.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J] .上海农业科技, 2006,(6)

到很好的发挥。因此, 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体现村民自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精神, 完善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 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对乡村治理机制提出新的要求。如何通过治道变革和创新,实现乡村良好治理状态,促进新农村建设,成为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物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2本文认为,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必须调整县乡政府体制,重建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吸纳乡村民间组织参与治理,构建新农村多元治理机制。

二、现有乡村治理的结构困境与矛盾

搞好乡村治理,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富裕,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进程。20多年来,中国乡村治理取得了巨大成绩,成效显著,它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发展,而且也对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及民主政治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乡村治理发展很不平衡,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乡村治理仍处初创、实验和推广阶段,乡村治理中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既是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农村各项工作的动力支撑和重要保证,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既是当前农村工作的内在要

2全球治理委员会. 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 ].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5,第23页

求和应势之举,也是巩固农村各项改革成果,解决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关键所在。

(一)乡村组织体系的矛盾

1、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矛盾

我国82年宪法明确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治的本意是一个涉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或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关系的一个政治概念,一般是指某一地域的共同体对中央政府的相对独立性。宪法中所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内涵至少说明,农村社会不再是一个行政化的社会,应该把农村社会非政治性领域的运作过程与国家系统内部政治性权力的运作过程区别开来。村组法更是明确地把国家的政权组织与村级组织作了制度化的区分。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4条的规定,?乡镇政府对于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乡镇政府不得干预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所谓指导,就是对村委会的工作进行指点,对他们的工作提出原则性的意见,把握好大方向,而不是对日常事务进行干预。支持和帮助就是对村民委员会依法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如举办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维护社会治安、调解民间纠纷、建立和完善生产及生活方面的社会化服务以及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方针政策,执行村规民约等方面,乡镇人民政府都要尽量给予实际支持和帮助。3虽然宪法和村组法都已规定了乡政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划定了乡政权和村治权各自的运作空间,但自上而下(中央——地方——基层)的压力型政治体制以及乡政在这一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造3张厚安.中国农村基层政权[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第389页

成了乡政权力与村治权力在结构上的断裂,同时,国家的农村发展战略、乡镇政权的特殊功能以及乡、村利益的分割,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乡政权力与村治权力在功能上的冲突,由此导致了两种权力的运作界限不明、相互侵权的现象时有发生。乡镇政府往往直接领导村委会的工作,甚至以粗暴的方式进行。因为村一级不仅有村委会组织,而且有村支部,且村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村支部又受乡镇党委的领导,这就使乡与村之间的关系变得不确定起来。这也为乡与村之间、村级组织内部产生矛盾埋下了隐患。从总体上看,代表国家权力、高度组织化的乡政权力是造成冲突的主要原因。许多乡镇仍然把村委会当作自己的行政下级或派出机构,仍然习惯于以命令指挥式的管理方式对村委会从产生到日常工作进行行政干预。包括对村委会选举的干预、乡镇党委通过村党支部对村委会的?领导?、乡镇对村委会的财政监控、乡镇对村委会的诱致性控制等。因此,村级治理在许多方面仍需要以乡镇的公共权威为后盾,而乡政则通过支持和协助村的工作来影响村级治理。这样,乡镇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弱化村委会的权力,实现对村委会的控制。4

另一方面,有些地方的村委会则出现?过分自治化?,力求摆脱乡镇政府的指导。他们对承担的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的职责,抱着消极、冷淡的态度,甚至对乡镇政府进行对抗。

2、村级组织内部的矛盾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1986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通知》(22号文)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1999年2月13日)的文件精神,乡镇党委属于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乡4金太军.村庄治理中三重权力互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J]. 战略与管理,2002,(02)

镇、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乡镇党委的工作职责,就是要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上升为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决定,并通过政府执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2条指出:?农村党支部是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3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第2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乡人民政府反映人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第4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教育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可见,上述这些关于村党支部与村委会职责与权力的规定过于原则和抽象,对村党支部?领导核心?的权力范围和村委会自治的权力范围划分不明,导致两种结果的出现:一是过分强调党的领导而虚化村委会的自治功能;另一种结果是党在农村基层的领导核心地位受到撼动。

(二)村委会的行政化倾向

村组法明确规定,村委会候选人必须通过村民预选产生,村委会必须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并且村民有罢免村委会干部的权力。从理论上看,有法律加以保障,村委会应该实实在在地代表村民的利益。但事实上,以上规定并没能撼动高度组织起来的乡镇行政和分散的村民在争夺村委会方面的优势地位,无论选举多么真实,选举上来的村干部却与以前的村干部没有什么差别:他们依然唯乡镇命令是从。5村级组织的工作主要是完成自上而下的各种政府任务;村委会更多的是对上级政府负5贺雪峰.乡村关系研究的视角与进路[J].社会科学研究,2006,(1)

责,而不是对选举他们的村民负责;村级组织还按照政府的模式设臵机构和职位,成为一个微型政府;村干部的工作报酬是由其完成政府任务的情况决定,而不是由村民决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传统权力运行机制的沿袭。我国现行的乡镇治理体制是由人民公社体制沿袭而来,尽管人民公社体制已废除,但是人民公社时期的权力运行机制却沿袭了下来。二是制度构造的内在矛盾。村级组织的位臵处于国家政权与农村社会之间,从而使体制安排上必然存在内在的矛盾。村级党组织虽然由本村党员产生,但是它属于乡镇党委的下级组织,并要依照下级服从上级的党规办事。村组法又规定,村委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这就意味着,村委会具有两重职责,即服从上级的命令和代表下级的利益,这在行政组织序列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村委会的行政化倾向是非常明显的。三是压力型体制加剧行政化。?压力型体制?是指:一级行政组织为了实现经济赶超,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种指标,而采取的数量化任务分解的管理方式和物质化的评价体系。6为了改变落后的农村状况,国家行政力量大规模、超强度的进入农村社会,各种达标升级活动层出不穷。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只有将党政组织体系中的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式延续到村,并努力控制村级组织及其行为。这一强有力的压力型体制放大和强化了村级组织的行政功能,加剧其行政化。

(三)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

在?乡政村治?的制度架构下,国家体制性权力逐渐退出乡村社会,乡村社会中存在的许多公共事务转由村一级来承担,村成为具有较强公共功能的微型社会载体,成为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组织单位。村委会是6张乐天.公社体制后的农村经济与政治——湖北农村调查引发的思考[J].战略与管理,1997,(1)

国家制度规范认可的体制性基层组织,是整个国家组织体制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农民表达自身利益的主要组织依托。但是由于村委会严重的行政化倾向,导致农民利益表达受阻。毫不隐讳地讲,国家高层听不到农民的利益需求、地方政府与基层政府对中央政策执行不利或扭曲,也是造成?三农?问题的原因之一。

由于村委会的行政化倾向和乡镇对村委会的控制,农民作为中国的一个最庞大的群体,却失去了自己的?代言人?,当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没有可以依赖的组织,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与之抗争,如果每个农民都采取这种方式,社会不可避免的将处于紊乱的状态中。盛洪指出?从几十年的农业政策史及其结果来看,缺少一个反映农民利益的、平衡的政治结构,是许多损害农民利益进而损害全社会利益的政策轻易出台的重要原因。对制度和政策,如果农民能够直接发出与他们人口比例相称的声音,我们就无需等待一个检验政策的周期、承担政策错误的所有后果,而可以直接将损害的政策排除在外。?7所以,农民应当建立真正代表他们这一群体利益的组织,当一项违背农民利益的政策出台时,有一个组织可以与出台政策的主体进行正当的交涉;当农民的权益受到侵害时,由组织出面谈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成功谈判的砝码,同时也有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到目前为止,一些地方也曾经试图成立这样的组织,但这种有益的探索在现实中却遭遇到极大的阻力。

(四)乡镇政府职能未能有效履行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政府经过几轮改革,职能发生了显著变化,管理方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从总体上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进

7夏永祥,殷杰.试论农民自治组织[A].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中国农民组织建设[C].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第127页

程不快,又面临着发展空间缩小、施政成本上升、原有优势减弱等挑战,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上存在许多问题。

1、职能界定不够清晰

《地方组织法》规定,乡镇政府必须?执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这种行政管理体制有其组织性强、政令渠道畅通、贯彻落实迅捷等优越性,但现有法律对乡镇政府的职能范围只是原则规定,并未规定具体的职责范围、内容和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更未规定具体的职责权限。而实际工作中,上级政府均按?属地管理、守土有责?的原则要求乡镇政府抓好落实,乡镇政府的工作千头万绪,实施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乡镇政府成了全能政府。此外,县乡行政机关针对农村工作作出的有关决定或政策,变动较频繁,工作弹性大,县级行政机关经常下派临时性任务,使得乡镇政府的公共职能具有很大的随机性,造成不少乡镇政府职能失范,忙于应付。

2、法定职权缺失

作为一级政权,乡镇的机构设臵和法定职权具备完整性和相应的自主性。但乡镇政权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其很多职能部门只是上级政府职能部门在乡镇设立的派出机构。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县级业务部门设在乡镇的派出机构一般都在20个左右。这些权力性职能部门被从乡镇政府行政隶属关系中分离出去,必然造成乡镇政府职能被分解,拥有的行政权力和手段受到限制,在乡镇工作中造成部门之间、部门与乡镇之间的不协调、不配合,导致乡镇政府难以统筹安排力量而有效管理本乡镇的社会公共事务。同时,部门利益对乡镇的扩张还表现为上级主管部门不顾乡镇实际情况,大力增加人员,导致乡镇冗员过多,负担过重。

这种?条条掌权、乡镇协调?的体制,削弱了乡镇政府的职能,导致其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水平降低。

3、职能行使偏差

按照政府职能的要求,乡镇政府对乡镇经济、教育、文化、卫生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负有规划、指导、协调、服务的责任,但目前我国乡镇政府还存在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模式,经常超出了自身的职责范围行事。有的乡镇政府直接插手经营活动,用行政手段介入竞争性领域,同时,在日常具体工作中,乡镇政府的主要精力用于应付?中心工作?,达标检查验收。乡镇干部多数给上级机关办事,未能履行所应承担的公共职责。另外,按照法律规定,行政执法的主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乡镇政府不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但在涉及农税征收、征地拆迁、计划生育、突出问题整治等方面,由于单纯依靠上级政府职能部门无力完成,于是上级党委、政府便以文件或领导讲话等形式,要求?乡镇党委一把手负责?,并且实行?一票否决?制。在这种压力下,乡镇政府为了完成上级党委和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不惜使用越权执法、违法执法,结果破坏了干群关系,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威信,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五)财政危机和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的问题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由于企业经营不善和产权模糊导致经济效益低下,乡镇财政日益拮据;分税制改革加剧了乡镇财政的捉襟见肘;为了解决乡镇财政的困难,乡镇政府利用财政自筹制度向农民征收更多的统筹费和集资款,最终导致农民负担过重和?三农?问题的进一步凸显。为解决过重的农民负担问题,中央推行税费改革,税费改革的必要性不言自明,但对于经济欠发达的乡镇而言,

在客观上直接成为财政危机的导火索。乡镇财政的收入来源中,农业税是主要来源。取消农业税后,只有加大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才可能缓解这种危机,但是由于转移支付制度的滞后和不健全,导致了绝大多数乡级财政陷入了危机。但党国英认为这些原因不是其根本原因。因为很多农业县的财政如果没有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财政会是净赤字。获得财政补贴的很多县,上级财政不存在对这些县的直接财政抽取,但这些县内部却存在县级财政抽取乡村两级资金的问题。所以,党国英认为财政危机的根子在于县乡公共管理体制本身。这个体制的深刻矛盾在于:一方面是传统农业和农民对公共品的低水平需求,另一方面是?产值?巨大而效率低下的政府对公共品的供应。这种需求间的不平衡才是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如果说上级政府对县乡财政危机要负责任,那也不是上级政府抽取了资金,而是它维持着县乡的不合理的公共管理体制。8乡镇政府的财政赤字和负债是全国性的普遍问题,在不发达地区尤其严重,甚至到了难以支撑政府机关有效运作的地步,有的地方已经影响到基层政权的稳定。乡镇政府本身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但由于长期以来以农补工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公共卫生事业停滞不前;农村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社会保障处于徘徊不前的境地;文化设施缺乏,文化科技?三下乡?活动流于形式;农村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处于瘫痪状态。

(六)宏观体制与政策对乡村治理的不利影响

上面罗列了导致乡村治理困境的乡镇政府的种种负面影响,但是我们不能把乡村治理的困境的全部根源都归结于乡镇政府。乡镇政府之所8党国英.论取消农业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J].税务研究,2005,(06)

以成为矛盾的焦点,主要因为乡镇政府是最基层的一级政府,是与农民接触最直接、最频繁的一级政府,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往往又容易弯曲高层的政策,以为自身谋取利益取代为国家为农民谋取利益。但我们不能因此忽略造成困境的另一根源,那就是宏观体制与政策对乡村治理的不利影响。宏观体制与政策对乡村治理的不利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1、体制与政策本身存在不足之处

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各地乡镇财政管理的形式虽然不一,但主流方式是:?交足上面的,留足教师的,剩下才是自己的?。对乡镇政府而言,分税制改革是伤筋动骨的。分税制是通过对形成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税种的划分,从而确定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一种制度安排。?由于中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分税制规定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之间的税种划分,对省以上的财政分税未作规定。分税制本质上要求财权分割,即按政权层次构造划分税收收入,每一层次均有一定程度的独立运作能力。?9一方面,从财政收入上看,实行的是?虹吸?政策,即:将基层财力逐级往上吸收,集中到上级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由于省、市、县三级政府出于自身财政利益的考虑,往往通过某种制度安排,将乡镇财政的一部分转移到省、市、县三级财政,层层挤压乡镇财政,处于财政层级最底层的乡镇财政,在各级政府的博弈中必然处于最为不利的地位,只能被动接受这一制度安排,乡镇财政成为最终利益损失者。而且,不管基层的实际财源状况如何,每年下达的财税任务都要刚性递增(很少持平或减少),因此,为完成国家和上级财税指标,乡镇只好或挤占其他资金,或贷款、举债,或加重农民和企业负担。另一方面,从财政再分配角度看,实行的是?喷灌?政策。中央和上级财政首先确9张一鸣.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对策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11)

保的是本级的支出,然后才是逐级下达的转移支付,越到下面、越到基层,能够得到的转移资金就越少。更为严重的是,财税政策改革后,并没有对各级政府的职能与事权进行相应的调整。按理,在财税分配调整后,事权应当作相应的调整,事权跟着财政走,属于哪一级政府的事情就应由哪一级政府承担。但事实是,这些年我们并没有着手这方面的改革,以致县乡财政还依然承担了诸如本应由中央和上级财政承担的责任,如九年义务教育、计划生育,却主要由基层政府包揽,这就为乡镇政府乱收费以扩充财政来源的行为埋下了伏笔。由于税源不足,财政相继主要依赖于农业税收和行政收费、罚没收入以及其他非税收收入,农村税费改革规范了农村非税收收入的来源,进一步取消农业税后,乡镇政府更加缺乏稳定、充沛的财政收入以保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2、政策执行的梗阻

基层乡镇政府在执行国家宏观政策时,它所遵循的原则及试图实现的目的与国家和上级政府的原政策目标相一致,但经过变通后所达到的实际目标来看则可能与原目标从根本上背道而驰。改革初期,变通作为制度运作的正当方式是为了鼓励各个地方的大胆探索更适合本地区、与本地区实际情况更加吻合的政策或措施。改革至今,当国家需要重塑权威时,原来推动改革的乡村治理权,已经成为为对付上级政府的手段。

可以说,当前乡村社会的诸多冲突,根源于乡村治理结构的制度性缺陷。在治理规则方面,乡镇政府没有贯彻统一的、普遍的代表乡村社会利益的治理规则;乡村社会在权利保护方面也没有执着于对国家法规的依赖,更没能有助于乡村基层与国家体制的联系。相反,乡镇政府有自己的乡村治理规则,并取代了其他组织的授权有效性,代替宪政组织实现村民的一般权利。由此,村民生活的一般权利并非抽象意义上的宪

法或国家授予,而是在由他们所生活的初级组织授予。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颠覆了乡村治理的真正意义。当前的乡村治理处于一种低稳定的结构状态,一方面,它与乡村社会的利益处于脱节状态,其权威合法性受到挑战;另一方面,它没有有效连接国家目标与社会目标,其工作效能受到制约。这种结构不能有效的组织社会,它不断将乡村权威与村民臵于利益相悖乃至对立的关系中,以至于国家不得不在他们中间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支持一方,必然意味着损害另一方。因此,改革现有的乡村治理结构及其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三、解决我国当前乡村治理困境的对策

就中国乡村治理来说,人们所谓的国家力量退出社会领域是没有理论根据的,也不具备现实可行性。?乡政?、?村治?还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如果我们以统一的立场审视国家与社会关系,就会发现国家与社会具有相互平等、相互协作、相互制衡、互利互惠的一致性。再进一步,当我们把国家与社会关系放到长时段的政治现代化历史进程中考察时就会发现,在这一进程中,虽然国家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对立的一面,但实际上它们又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它们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乡村治理制度设计的目标取向应该是如何构建互强型的国家权力与乡村社会关系。要求国家权力退出基层社会的制度设计是不现实的,我们关于乡村治理的制度设计必须立足于这个现实。着眼于国家权力和乡村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以制度来规范国家权力进入乡村社会的方式、权限;另一方面,要发展和培育乡村社会力量,提高村庄的自主性,通过培育具有自主性的乡村社会组织,加强乡村社会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乡村利益,最终形成?强国家—强社会?的乡村关系。我国乡村关系的治理要在国家宏观政治行政体制改革中,

抓住乡村关系的现实结构,从乡、村两个方面同时进行,以重塑基层政府治理体制为前提、以完善村民自治和理顺其运行机制为核心、以推动基层治理组织层次间的功能耦合为重要手段,将乡村关系的调适视为?乡政?与?村民自治?的一种双重协调的过程。

(一)理顺乡村关系

1、党政关系

乡镇党委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包括组织机构职能之间的关系和组织机构人员之间的关系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应根据不同的原则采取不同的方式加以处理。

乡镇党委与乡镇政府在职能上应明确分开,这是由两者的不同性质所决定的,并不能因为农村基层情况的特殊而改变。乡镇党委的主要职责主要应当是按照党章的规定,?集中精力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抓好基层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加强对共青团、妇联和民兵的领导,抓好农民群众的政治思想教育,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稳定好转?。乡镇政府的职责应当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形式职权。当然,必须坚持乡镇党委对政府的领导,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和执政党的地位及我国宪法原则所决定的,也是保证农村基层政权稳定的需要。但必须明确,乡镇党委对乡镇政府的领导,应当主要是政治、思想和方针政策的领导,对干部的选拔、考核和监督,而不是包办乡镇政府的具体工作。乡镇党委不是国家政权机关,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乡镇党委与政府的关系,不是党内上下级的隶属关系,乡镇党委不直接向乡镇政府下达行政命令。乡镇党委有责任对有关乡镇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提出决策建议,但该建议只有经过法定程序,才能够转变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意志并转化为乡镇政府的行政措施。在日常工作

中,乡镇党委也可以就有关重要问题向政府提出意见,使之成为政府的行政行为。乡镇党委应注意维护乡镇政府的权威,保证乡镇政府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职权,支持政府的工作。

2、乡村关系

要克服在村民自治问题上的行政化和过度自治化的两种错误倾向,建立正常的既符合法律精神又有利于调控顺利进行的乡村关系,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1)端正认识

应当认识到,把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关系规定为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是完全正确的,对此不应更改。这是因为:第一,村民委员会的村民自治的性质决定了它与乡镇政府的关系只能是指导关系,而不是领导关系。从村民自治的含义看,村民自治就是村民依照宪法的规定,行使宪法赋予的自治权利,对本村的事务进行决策、管理。因此,对村中的事务,乡镇只能给予指导,不能强行决定。第二,国家的权力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政府所管辖的事务也应当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权力与村民自治权利的关系,也体现了政府事务与民间事务的关系。对于村民自治权利的正当、合法行使,国家权力不应当也不必要加以干预,而只能够从外部加以引导和保护。对于村民自治的事务,政府更不应该横加干涉,强迫命令。第三,村民委员会与乡镇政府虽然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它有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的义务,有接受乡镇政府指导的责任。

(2)完善法律

在村民自治和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问题上,需要完善法律规定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村民委员会性质的定义条款。现行《村

民委员会组织法》把村民委员会的性质规定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性群众自治组织,这一定性是准确的,但内容尚需更加完善。应该在其中进一步明确村民自治的范围和限度。第二,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的关系条款。现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把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规定为乡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与帮助,村民委员会协助乡镇开展工作,这一规定尽管正确,但内容尚不全面。应当在其中加入乡镇政府有权向村民委员会布臵国家的任务,村民委员会协助乡镇做好民政、公安、教育、文化、卫生、计划生育等项行政工作,完成乡镇政府布臵的国家各项任务等内容,以使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进一步具体化、规范化。

(二)建立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组织体系

1、村民自治组织

较之农民维权组织,村委会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立起来,并有法律明文规定其合法性地位,如果能去除其行政化、提高村委会成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改革乡镇财政对乡村资源汲取的依赖,村委会可以成为农民权益的真正代表。本人主张,在今后的几年或是几十年的时间里,基层组织改革的重点应该趋向于改革村委会和乡镇政府,改善村民自治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的功能。

(1)调整结构

即调整农村基层政治中的权力结构,主要是依据宪法和有关组织法,规定乡镇基层政权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权力关系,真正体现指导与被指导、协作与被协作的关系。同时,在乡镇基层政权中处理好党政关系,使直接选举基础上的乡镇人大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在新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保证乡镇政权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有效地管理社会。

(2)完善体制

即完善党领导农村基层政治生活的体制和村民实现自我管理与民主管理的体制。加强农村当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乡镇基层政权和村民自治组织推进农村社会发展的能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仍是农村基层政治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同时,我国的基层政治是以直接选举为基础的,因而完善体制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实践中完善选举制度和群众实现自我管理与民主管理的制度和形式,这将有待于农村基层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发展。

(3)加强村委会之间的横向联系

村民自治实际上包括着两层含义:一是参与影响执掌村域公共权力的村委会活动,如村委会选举、村务决策、村务监督;二是将村民委员会作为一个不同于县乡等地方行政区域的地域性自治平台,农民通过各种自治组织开展自治活动。以往我们对村民自治的理解仅限于前者,而忽视后者,这是一种误解。10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关于农民组织建设,重点还应放在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建设上,并辅之以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和维权组织建设,构成一个互补的自治组织网络平台,充分发挥基层社会的自治空间,进而完善乡村治理结构。

2、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当前中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是由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专业户)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以提高竞争能力、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的专业性合作组织,它的发展是建立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不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不触及农民的财产关系,适应了农村的改革和发10高黎.村民自治关键:农民组织化[J].江苏农村经济,2005,(9)

展11。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主要有三大类:协会型、专业合作社型和股份合作型。协会型是指从事专项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的农民,按照自愿互利原则,以产品和技术为纽带,组建的社团性合作经济组织。凡是从事专业生产并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民都可以加入协会,协会对会员进行低偿服务,入会农民根据协会的要求进行生产、销售。专业合作社型是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平等持股、自我服务、民主管理、合作经营的经济组织。合作社一般制度比较健全、管理比较规范、与农民利益联系紧密。农民需要交纳一定股金,合作社除按股金付息外,主要按购销产品数量向社员返还利润。股份合作型是在保持合作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吸收股份制长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在兴办龙头企业、进行农产品加工、销售、运输、储藏、资源开发和水利建设等方面采取这种形式比较多。12

据统计,我国目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数量不断的增加,但很多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功用不健全、知识、技术财力支持匮乏、成功典型比较少,没能产生足够的影响力来引领别的组织仿效、政府不愿或不予认同等等。这都制约着农民合作经济的健康发展,举例说明:

2004年9月1日,河南兰考贺村三个自然村的50户农民成立和合村合作社,半个月后,城关乡的陈寨村、家子乡的贺村、三义寨乡的南马庄村、仪封乡的胡寨村等四个村子建立了农民的经济发展合作社。

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社员大会,理事会是社员大会的执行机

11程同顺.中国农民组织化研究初探[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第176—177页

12曲国庆.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A].李惠安主编.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国际研讨会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构,理事会由社员大会选举产生。监事会是合作社的监察机构,负责监督理事会的工作。合作社原则是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和?一人一票?制方式,实行自主经营和自我服务。社员享受章程规定的权力,履行章程规定的义务。作为群众性的互助合作组织,合作社的宗旨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经营基础,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发展规模经济,为社员提供多层次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维护社员的合法权益,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建设。

合作社成立后开始运作,首先进行了资金互助,解决了部分社员的实际生产生活问题。合作社还制订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将在林果业、生猪养殖业,沼气等方面为社员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为充分发挥每个社员的特长,给每个社员提供发展空间,根据社员的实际需要,该合作社分别成立资金互助组、种植组、养殖组、豆制品加工组、信息组,现在已经在具体的运作中初见成效。

实事求是地说,由于各种原因,村级债务沉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各项工作的涣散,村两委在部分农村威信下降,村两委难以真正承当带领村民致富的任务。而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机会,其所开展的一些活动在某些方面弥补了村两委的不足。鉴于此,我们可以看到,以村庄为主体范围的合作社不但不具有政治职能,还为村两委在新时期的职能转换带来了契机。如果说有挑战,那也是对个别的领导成员能力的挑战,而并不能说对村两委构成了挑战。从某种层面上说,村两委和合作社是互惠互利、相互补充、共同促进的关系。

作为合作社的创始人,何慧丽对前景并不乐观。之所以不乐观,她认为主要是合作社农民资金互助缺乏制度保障,而这些都需要中央和省

里来解决。这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均提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探索发展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合作社下资金互助,被学者认为是探索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尝试,但在具体操作方面仍然缺乏有关政策和法律依据。此外,兰考县4个合作社,至今没有一家能够在民政部门注册,仅有其下属的几个?协会?或?社团?得以注册,合作社没有得到当地有关部门书面认可。可见,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和帮助。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它形成初期,需要政府或者个别能人加以引导、支持,但是当它们有了完备的规章制度、能正常合理的发挥其作用时,政府就应该主动退出,让其自主发挥功能。

3、农民维权组织

程同顺在其著作中介绍了西方的农民政治组织,主要是压力集团对改变国家农业政策的制定、实施所起到的作用。于建嵘根据实地考察认为农民维权组织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农民维权组织的形成及他们所进行的理性维权活动,不仅影响到中央的农村和农业政策,而且还影响到基层政府的施政行为。在许多有农民维权组织的地方,县、乡政府开始把农民维权代表作为协商对话的对象,这在维护农民权益和促进农村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意义。其次,农民维权组织的建立,意味着农民的抗争更具有理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他们是农民与政府之间的中间力量,可以有效的阻止农民维权抗争活动以非理性的方式表现出来。事实也正是如此,在那些农民维权组织较发达的地方,由于农民代表相约不参与违法行为,更有理性地维权,因此很少有因农民自身原因而引发的恶性群体事件。在一定的意义上来说,这些农民维权组织还弥补了目前农村出现的民间权威的缺位现象。再次,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建设美丽幸福新农村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建设美丽幸福新农村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号召全党要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就是提高致富能力,是构建美丽幸福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手段。立足乡镇文化资源,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培育新型农民,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属性和特点的路子,营造一个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建设美丽幸福新农村。 标签:新农村文化建设意义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是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号召全党要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面对农村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要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要求,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大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增加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大多数农村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小康,但农村文化建设普遍呈现出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相适应的局面。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不仅制约着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制约着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不利。新世纪新阶段,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既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通过文化的滋养,要促进和实现乡村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让现代文明进入并渗透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中央把农村文化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同等重要的高度,这为我们加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因此,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全会精神,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具体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蒲场镇大溪小学徐茂林校园文化建设不但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内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一起构成的统一体,是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化集合体,而且是学校的精神之所在,是学校师生学习风气、精神风貌、养成习惯、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校园文化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的和谐发展,还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办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而农村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有明显的差距,甚至是空白,这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学校的发展。根据自己多年在农村小学工作的经历,对于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谈点显浅的认识,以当抛砖引玉。 一、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面临着实力雄厚的城里学校和异军突起的民办学校的夹击,可谓是在“夹缝中生存”,若不发展,随时会面临生源枯竭而“破产”的境地,走向没落。在这种局面下,农村学校自然非常重视发展教学质量,而忽视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殊不知,校园文化建设的落后,将会制约自身的发展,制约自身的竞争力。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普遍较差,综合分析有以下几个因素: 1、认识误区。 对文化建设存在诸多误解,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偏于硬件设施建设,而不太注重丰富的精神文化建设,注重的是外部的输血、投资,忽略了自身的造血机制的创立和传统资源的开掘与利用。从而导致设施豪华而“精神缺钙”的现象。有的甚至认为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有限,教育与教学是课堂上的事,就是重中之重。只要抓住教育质量这个纲,茅屋陋室也出人才、出好人才。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学无关,只要抓好

课堂教学。 2、形式单调。 农村学校能体现校园文化的日常手段有黑板报、班会、晨会,较好一点的有升国旗活动、校园广播站,偶尔举行一两次校园文化活动。总之,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单调,没有完全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没能够给教师、学生提供充足的才艺展示平台和精力渲泄的机会。 3、内容陈旧。 比如,我们在农村学校经常看到这样的标语:花圃前:“不准乱摘花草”;校园角“严禁乱倒垃圾”;厕所边:“厕所公约十不准”等。而我们在城里学校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情形。如:校门口:“如果你遵守校纪,行为文明,你将受到全校师生的尊敬”、花圃前:“一花一草一世界”、厕所边:“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无人监督的时候便是检验自己道德水平的时候”;教室门:“入室即静,怕静莫入;进来时肃然无声,三年后一鸣惊人”等。从中我们发现,农村学校标语使用的多是“不准”、“严禁”,这种强硬化,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人性化教育”,而城里学校温馨化标语体现了“人本位”的教育观。可想而知,走进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建设校园里,读到这两种不同的标语,给人的感受截然不同。 4、时断时续。 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时断时续,说明农村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不够。黑板报可能还是几星期前甚至是一两个月前的“陈年老醋”。没有定期的校园文化活动,往往一个学年也未举行几次,尤其是临近考试的一段时间,各种校园活动都终止。校园文化建设时而有、时而无、时而断、时而续,不贯彻始终。 二、制约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论述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论述 发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乡村旅游的开展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而新农村建设又给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二者最后统一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的目标。 标签: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关系 1 发展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分析 首先,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力途径。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旅游者的各种消费需求,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新动力,为其他部门、其他行业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提供了可能。旅游业对调整一、二、三产业经济结构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乡村旅游本身是一种强势的第三产业,在农村发展旅游可以在优化和升级农村产业结构的同时,增进劳动力就业,加快农村致富步伐,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发展乡村旅游会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改善农民生活。乡村旅游的发展会使很多农民加入到旅游的行业来,奉献给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旅游事业,并通过旅游这条途径增加其收入,对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农民可以通过打零工、办旅馆、摆小摊、开餐馆、加工纪念品等方式增收,还可以通过参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入股分红增收。农民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开阔了眼界,收获了知识,走上致富之路。 再次,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民素质提高。由于乡村旅游的主要目标顾客是城市居民,所以,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信息、理念、习惯等难免会被带到农村,无论对乡风民俗还是对农民素质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一些积极的因素无疑对农民素质的提高有显著作用,这也是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农民的要求。 2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开展带来了机遇 2.1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 乡村旅游的顺利开展与有序进行需要具备各种各样的条件才能实现。没有雄厚的资源作后盾,发展乡村旅游将成为泡影。农村各方面条件本来就落后,思想观念不先进,融资渠道有限,旅游资金在一般情况下很难到位。这就极大的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而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中,新农村建设致力于“生产发展”,坚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农业基础,繁荣农村经济。同时,新农村建设坚持把农民增产增收,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因而,可以将新农村建设中创造出来的经济基础与发展空间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机遇,将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效结合,相得益彰。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

内容提要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新农村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是党中央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的一项新课题,既是一项长远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对策

目录 内容提要 (2) 序言 (3)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和建设新农村的时代背景 (4)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 (4) (二)建设新农村的时代背景 (4)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4) (一)农民思想的依赖性和局限性 (4) 1、部分村依赖思想严重 (4) 2、缺乏科学的规划 (5) (二)农村发展的落后和农民意识的淡泊 (5) 1、产业发展滞后 (5) 2、农民参与少 (5) (三)三农”问题始终贯穿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整个过程 (5) 1、农民问题 (5) 2、农业问题 (6) 3、农村社会问题 (6) 三、针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困难的解决措施 (6) (一)农民思想的依赖性和局限性的对策 (6) (二)农村发展的落后和农民意识的淡泊的对策 (7) (三)、三农”问题的对策 (7) 1、瞄准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开展优质服务 (7) 2、推行公权用于政策私财投入建设的观念和制度 (7) 3、树立品牌意识,建设“绿色流通渠道 (8) 四、结论 (8) 参考文献 (9)

浅析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做好一名村干部

目录 一、明确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历史使命。 (1) (一)村干部要做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1) (二)村干部要做乡村发展的设计师。 (2) (三)村干部要做乡村惠民政策的宣传员。 (3) (四)村干部要做乡村矛盾纠纷的调解员。 (3) (五)村干部要做乡村发展的实干者。 (3) 二,我国目前农村村干部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4) (一)部分村干部队伍结构不优。 (4) (二)村干部素质不够。 (4) (三)少数村干部工作作风不实。 (5) (四)村干部工资待遇不高。 (5) (五)村干部激励机制不优。 (5) (六)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 (6) 三、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探寻新农村建设策略。 (6) (一)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升村干部执政能力。 (6) (二)抓好建章立制工作,不断提高村干部管理水平。 (6) (三)精心指导村级换届,切实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 (7) (四)深化“素质提升”工程,不断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 (8) (五)健全完善激励保障机制,不断营造村干部工作的良好氛围。 (9) (六)改进农村工作思路,不断推进村级工作的创新。 (9)

浅析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当好村干部 【内容摘要】村干部工作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作,责任重,意义深远。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当好一名村干部,是值得广大基层工作者深思的话题。笔者认为,要做好这项工作,村干部必须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重新审视新农村建设中自身的不足,探寻良好的建设策略,才能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历史使命存在问题建设策略 党的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建设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项迫切任务提上了重要日程,并且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和要求,这二十个字具体描绘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为农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的村干部,如何站在历史的高度,围绕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进一步明确职责和使命,努力提高领导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切实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性任务,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 一、明确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历史使命。 作为农村工作的“领头雁”和农民群众的主心骨,时代赋予了村新的历史使命,他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村干部要做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首先是生产发展,只有生产发展了,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富裕了才能过上幸福生活。一些村之所以长期发展不起来,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市人大视察汇报材料 近年来,在市、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舞阳县政府不断加大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发展以舞阳农民画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创新活动载体,形成了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赛事、群众齐参与的可喜局面。舞阳县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现代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多项荣誉。现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和舞阳农民画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文化建设情况 舞阳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快完善群众文化服务体系,有力推动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一)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条件。近年来,我县通过财政投入、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深入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先后投资1亿多元,建成了县宣传文化中心,完善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综合服务功能,建设了西城文化广场、贾湖文化广场、雷世奥文化广场等一批现代化的文化设施。在建好城区文化设施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全县14个乡镇均建成了达标综合文化站,内部设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培训室、多功能厅等,其中吴城镇、文峰乡、孟寨镇、姜店乡、太尉镇5个文化站已经实现免费开放。397个行政村均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点和农家书屋,配备电脑、投影仪等设备一套,图书2500余册、音像制品100余盘、报刊杂志30余套,以及书柜、桌椅等设施,免费向群众开放。采取财政拨款、乡村筹资、个人捐款等多种形式,使全县75%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了村级文化大院和文化活动广场,并且多数广场都建有戏楼,安装有健身器材,确保了群众娱乐有场所,文化活动有阵地。民间艺术团体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县自发组织的锣鼓队及舞龙舞狮队211个、秧歌队161家,戏曲表演团体23家,电影放映队15个、唢呐班56个、文化娱乐个体经营户120家、广场舞表演队300多家,构建了以县直文化单位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为枢纽,以村文化大院为基础,以文化专业户为补充的多层次、多体制的大文化新格局。 (二)培养骨干,示范带动。县文化旅游中心、乡镇文化站发挥专业优势,采取集中培训、下乡培训、组织外出学习等方式,围绕音乐、舞蹈、戏曲、书法、农民画和民间艺术以及文化设施管理、文化活动组织等内容,每年开办文化骨干培训班80期以上,全县形成了以乡镇文化专干、村文化协管员、基层文化活动带头人、民俗文化传承人等为主的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现状及途径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农村文化建设中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为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指明着力加强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新形势下发展农村文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文化作用困境途径 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壮大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针对于此,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建设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而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即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是需要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1]因此,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为方向,以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为主导,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凝聚人心,进一步激发农民的创造热情,为农村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一)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有利于突破传统文化中的家族阈限,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中国农村是典型的以血缘、宗族为中枢的社会运行模式,十分强调“打虎不离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普遍以家庭为背景进行农业生产。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可以促进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家族式经济的发展,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这种以一种社会性的“个体”因素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的家族式的经济模式就成为一种阻碍。它对满足自身经济利益的过分注重,使得它对于群体利益往往漠不关心,甚至会以牺牲社会群体利益的方式来满足“个体”利益,以至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不合理现象依然在当今中国农村中存在,极大地阻碍了农民个人之间的交流,影响了农村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因此,发展农村先进文化,转变中国农民传统的思维方式,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性文化思维来打破传统家族文化观念的阈限和传统因循守旧的保守思维,让农民走出固有的个人空间,学会与他人交流,关注集体利益,从而形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合力,提高他们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与活力,大力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新精神的形成,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发展活力。 (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是当代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由于传统落后文化的影响,农民在生活富裕后,满足于小富及安,满足于传统的“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方式,在经济上表现出不思进取,日常生活中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赌博现象随处可见等。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陈去旧,革除弊端,消除愚昧迷信的宿命论思想,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的理性思维改造农民的头脑,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与传播,增强农民进行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促使农村发展紧跟现化化发展的潮流,变传统意义上的旧式农民为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农民。 (三)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农村发展的关键在农民,而农民的发展关键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当前我国农村不仅教育水平比较低,而且缺乏对科学

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探索

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探索 王科 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向深入,乡村问题又一次引起政学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乡村治理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造成了乡村社会的全面紧张。如何在变动的时代环境中构建一种适应中国乡村的治理模式,已经成为解决中国乡村问题的关键所在。 这一问题在民国时期也曾受到高度关注。其时,各种力量都对乡村治理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其中包括政府、教会组织、大学、社会团体等等。据统计,在20世纪30年代全国就有600多个团体从事农村工作,有1000多处进行乡村建设实验。在这一时期的乡村建设中,由政府主导的“江宁实验县建设”尤为值得关注。 作为国民政府县政改革实验县试点之一,江宁实验县于1933年2月成立,实验期四年。实验期结束后,在政府的推动下,江宁实验县的多项举措在全国推广。 江宁实验县建设主要集中于三个层面。第一,重构基层行政制度,废闾邻改村里,建立起县—乡镇—村里的基层行政体制;改组地方保卫团,整顿警政,全面提升基层的行政管理能力。第二,设立农民合作组织,救济农村金融;推广新式农业科技,改良蚕桑业、农林业及其他农村副业;提升农民现代意识,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村经济活力。第三,重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修筑公路,兴修水利,先后疏浚河道50余公里,关系农田灌溉23万余亩;大力发展新式教育,在每一乡镇均设有一所学校,学生人数从1933年的3492人增加到1935年的21344人,入学率达到40.06%;全面推进乡村卫生事业,先后设立了4个卫生所和6个卫生分所,形成了一个融环境、医疗、学校、妇婴、宣传及防疫为一体的乡村卫生系统。 与之相应,江宁实验县建设也呈现三个重要特征。政府主导的运作模式是这一建设最显著的特征。江宁县不仅拥有较普通县政府更大的职权和更多的经费,而且其运作基本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正是由于有着政府力量的支持,江宁实验县才能够对旧有的县行政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

一、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 我们认为,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产业,旅游产业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 旅游开发对于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文明乡风形成,整洁村容建设等,都具有直接的作用。 1、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 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发展经济。经济的发展,恰恰需要打破农业产业的界限,把农业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以农林牧副渔业资源、乡村田园资源、乡村风景资源、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等等为依托,开发旅游休闲产业。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形成高附加值的经济产业。旅游休闲产业,是乡村经济中最具有附加值的产业。 巨大的城市居民休闲需求,是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最大动力。随着汽车进入百姓家中,自驾车旅游休闲成为城市居民的必需品。乡村环境、新鲜蔬菜水果家禽等等,成为城市居民最喜爱的商品。城市居民对于走进乡村,完成风味独特的晚餐,有着永不疲倦的热情。随着汽车拥有量的大幅增长,驾车到1小时以内的地方晚餐,3小时以内的地方度周末,已成为城市中产阶级和

中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习惯。乡村环境和农家情趣,是休闲生活的最大吸引力。 我们划出了两个圈,是城市居民消费范围:第一个为餐饮消费圈,以城市为中心,大型城市周边50公里,中型城市周边25公里,小型城市周边15公里范围区域,都是城市居民餐饮消费出行区域;第二个为休闲消费圈,以城市为中心,大型城市周边250公里,中型城市周边150公里,小型城市周边80公里范围区域。在这两个圈范围内的农村,都具备发展旅游休闲产业的基本条件。 这是中国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主要区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的途径,具有极大的现实推广价值。 此外,是具备较高价值旅游资源的农村区域,包括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林场等区域,一般为国家所有。但是,资源区周边土地,一般为农民的承包土地。因此,如何在景区开发中合理安排农民利益,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民参与结构,成为旅游开发必需加强研究并推广有益经验的重要领域。 以上两个方面发展,构成了旅游产业在农村经济中_的重要方面。城市居民休闲,形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结构,包括观光采摘农业、大棚生态餐厅、农家乐、农家大院、民俗村、垂钓鲜食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措施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措施 内容摘要 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强调了这项任务。那么,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呢?笔者认为,一是找问题——找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二是查“病因”——为何存在这些问题;最后才是“开药方”——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规划。 [内容提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地涌现出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梳理,研究和思考这些模式的发展,必须对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有益的借鉴。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 当前,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及农业经营体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和农业的增长方式也在相应改变,“三农”问题的解决面临新的形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涌现出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梳理,研究和思考这些模式的发展,必须对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有益的借鉴。 二、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近七成。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建设已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呈现出一系列明显而积极的趋势。但是,在总体上看,农业农村发展仍然面临很多挑战,仍处在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

浅析新农村建设人才问题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5b6513458.html, 浅析新农村建设人才问题的研究 作者:李连春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2013年第11期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我国一段时间内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新农村建设的过 程中,人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人才培养长期落后,使得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要想确保一起工作顺利进行,必须不断推动农村人才建设工作。着力解决农村人才短缺的问题,必须增强人才培养的意识,正视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丰富和更新人才建设新理念,树立新思想,同时要加强农村人才的教育和培养,着力解决人才素质不高,业务水平不强的问题,从整体上提高人才队伍建设的质量。各级政府要尽可能的为新农村人才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确保农村的人才能够人尽其才。本文主要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人才建设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于更好的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人才建设社会主义问题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07-01 我国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工程,包含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重要的历史性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注重人才建设,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规模宏大、综合全面的人才队伍,进行基础性建设同时,注重人才队伍的培训和教育,逐步减少新农村建设的各种障碍。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人才队伍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体现农村生产力和地区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改变农村建设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的实践者。在今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主要的任务是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繁荣提升、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完善农村文化、规整村容村貌、不断推进民主化管理。这一系列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才去完成和实现,只有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不断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汇总人才培养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条件不同,人才建设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严重阻碍了人才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减缓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能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加以纠正和克服。 一、人才数量严重不足,整体素质偏低 由于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处比较偏远,人才资源相对匮乏,严重阻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虽然我国每年培养的人才比较多,但是在整个人才资源队伍中,农村人才是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根据相关统计表明,我国目前广大农民群众受教育的年限平均低于8年,这就说明了广大农村地区人才资源严重短缺,这使得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严重

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切实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议

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切实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议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随着我镇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时,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重视,而农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应受到关注。下面我来谈谈如何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一、强化目标责任,提高农村文化建设重视程度 强化目标责任意识,旨在抓好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落实,为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强化目标责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考核体系,并且把农民对文化需求的“满意度”作为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制 定有关《考核细则》。 二、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 针对当前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总体上与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差距较大的现实状况,应加大“文化资金”的投入。一是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投资保障机制,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单列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活动经费支出,确保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二是将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加大对镇村级文化设施的投入。

(三)抓好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村实用技 能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育已经成为农民最为迫切的精神文化需求。应从农民的需求出发,加大教育培育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农村实用技能。针对农民的需求,抓好形势政策、科学文化和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同时,要针对当前还有不少农民信仰缺乏、精神空虚、封建迷信、色情、赌博等不良现象,强化主流文化的教育培训,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向上的农村风貌。 关于建设乡村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议 在常路镇西下庄村有一支民间文化团体,组织人李万成给他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金皇山艺术团”,每年的庙会和新年前后他们都会四处为农民演出。所排节目有舞狮子、豫剧、小品、相声、唱歌等,深受农民欢迎。但是最令老李发愁的是排练没有活动场所,演出服装道具缺乏,演员报酬几乎没有。老李很想找赞助单位,但是苦于没有门路。艺术团已经成立四五年了,演出

浅谈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 现状及对策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浅谈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一、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现状 (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目前,农村尚有不少乡镇没有综合性文化站,有的也大多被挤占、挪用;没有自己的专职文化干部,临时兼职的较多;无法做到财政拨款,兴建专门办公场所。此外,不少行政村还没有村级文化活动室、宣传栏、政务公开栏和阅报栏。 (二)农民文化活动有待丰富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但农民文化生活并没有显着改善,农民文化活动还停留在贫乏和枯燥的基础上。电影电视、文体活动、报纸杂志、网络传播等离大部分农民似乎还很遥远。 (三)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 由于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观念落后,求知求学的欲望不强,致使他们的子女也过早脱离了学习,走上外出务工的道路。这就导致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偏低,无法推进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和文化设施建设。 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投入欠缺,先进文化难以普及 资金困难是制约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瓶颈,农村文化建设的速度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农村图书

室、阅览室因缺乏购书经费,不能满足科教兴农的需求。只依靠上级文化部门或大企业送书、赠书。目前的各类文化活动大部分仅限于城镇,边远地区的农民群众很难享受到文化服务。村级书刊报纸受经费限制每年订得较少,而且大多是党报党刊,适合农民口味和需求的科技报或书籍少之又少,并且投递后,或无人管理流失,或被放置在村部,一般村民很难看到,大多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二)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素质偏低 近年来,基层文化部门因条件差、待遇低,难以营造招揽人才的良好氛围。长期以来受人员编制所限,需要的人才进不来,不需要的人出不去,使得队伍老化严重,结构不合理,缺乏生机和活力。文化专职干部偏少,人员不到位的问题仍然突出,加之各项培训经费短缺、培训渠道过窄等问题,形成了农村文化工作内容贫乏,方法简单,缺乏新意,难于产生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正常开展。 (三)发展不平衡 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文化设施建设的水平差距很大。总的来讲,经济发达的地方要好于经济不发达的地方。有的乡文化站建有高标准的电影院、文化广场、活动室,功能全,经常组织开展各项活动;而有的乡镇文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新农村乡村治理机制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新农村乡村治理机制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新农村乡村治理机制●陈幼辉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形势下,如何落实200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的要求,构建和谐乡村,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的措施。 一、农村基层乡村治理的现状 1、乡村两级组织关系交叉错位。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乡镇党委与村党组织是领导关系,村党组织与村委会也是领导关系;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是指导关系。从基层的实际运作来看,乡镇党委、政府大都是一体运作,常常以乡镇党委名义对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发号施令、布置工作,以党组织之间的领导关系代替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指导关系,而村委会有时则以自治指导关系来对付。同时,由于乡、村两级组织的权力来源和合法性基础的不同,也导致了党的政治领导权和村民自治权之间存在着交叉与冲突、争

斗与协调的现象和问题。 2、村两委运行机制不够协调。农村工作繁杂且对象具体,在实际工作中,村级组织的领导主要是对公共事务和个体事务的领导和管理,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职能重叠交叉。而有关法律和党内法规对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职能及关系 规定得过于原则、笼统,缺乏具体性和针对性,这就使得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能有时难以明确区分,规定的工作程序容易流于形式。而村“两委”的矛盾经常集中在谁主谁次的问题上,实际工作中,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个人的素质、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书记和主任有一方更强,往往不是村党组织代替村委会就是村委会凌驾于村党组织 之上;如果双方都很强,大多数情况下是互不买账,难以团结协作或配合协调。 3、村级自治组织功能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民逐步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农民不再依赖村级组织而相对独立。一方面,由于一些村级组织缺乏相对稳定的物质基础,对经济资源和公共事务的调控手段也逐步减少,且一些干部自身素质偏低,群众公认程度不高,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的自治功能。另一方面,家族势力、宗族势力在一些地方的强化,不仅影响了村民自治,也制约了公共权力,有的甚至左右党员大会或者支委会的决定。 4、村级其他组织职能多方制约。目前村共青团、妇女、

[重点]乡村规划建设,郑州美丽乡村总体规划,河南美丽乡村规划方案

[重点]乡村规划建设,郑州美丽乡村总体规划,河南美丽乡 村规划方案 在我国,以乡村人居、民俗风情、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在广大农村的开展,深受游客青睐,众多的回头客对乡村游乐此不疲。“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随农家俗、交农家友”,正在成为旅游新时尚。“乡村旅游热”的兴起,对于推动农村致富奔小康,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地方整体形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作为社会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旅游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紧把握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所提供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围绕“三农”工作中心,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以旅促农,以旅助农,以旅富农,以旅兴农。 研究的目的 乡村旅游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很多学者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还处在初级阶段,过去的乡村旅游发展大多是依照旅游业固有模式在寻求发展的途径,往往忽视了乡村旅游发展赖以生存的乡村大环境,结果乡村旅游形式千

篇一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乡村旅游缺乏文化内涵、过度开发带来恶性竞争、乡村旅游产品配套和服务落后等现象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 如何推动乡村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是一个函待解决的问题。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而乡村旅游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如何借助新农村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向高层次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研究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便成为本文的立题所在。 研究的意义 乡村旅游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对于我国农村地区的进步、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收入的增加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发展离开了乡村的大环境,离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大格局,其后果也是严重的,比如资金的浪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农田荒芜、农民投资得不到补偿等等,这对于我国原本就薄弱的农村发展体系是极其不利的。 尤其是在“中国乡村游”和“中国和谐城乡游”主题年提出之后,各地政府机关和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会更加注重乡村旅游的发展,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有效进行。 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己经有近四十年的发展历史,纵观他们的发展路径、总结他们的发展经验对于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尤其是他们利用乡村旅游在解决乡村问题上的经验对于如何处理好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将有所启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是一项紧迫且有难度的工作,希望本文能够为政府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部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也希望能够为中国广大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我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思考,为了解当前我区广大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以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根据今年统战系统调研计划安排,由中共蕉城区委统战部牵头,民盟蕉城区委、民革蕉城支部等组成调研组,联合开展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活动。2006年6月至8月在区委常委区统战部长王丽云、区政协副主席民盟蕉城区委主委郑贻雄带领下,调研组与区文化部门负责人一起先后深入我区沿海山区乡镇及20多个村居进行调查,通过座谈、访问、视察等形式了解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情况,还先后前往泉州市泉港区和莆田市荔城区等地考察取经,在认真分析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2002年10月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决定》颁布以来,农村文化建设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全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民间文化多元化发展尤引人注目。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广大农村文化生活的贫瘠让赌博、迷信、色情等有机可乘,从而影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比较普遍,具体情况是: 1、乡镇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据了解,“十五”期间上级省、市厅、局对我区文化事业的投入累计达55万元(其中扶持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4万元,维修、设备添置经费23万元,文物经费8万元),我区年文化体育事业经费财政预算9.4万元,其中文体局文化事业费1.1万元,图书馆经费(包括图书购置费)4.3万元,体育事业经费4万元,但这些大多为人头经费,用于日常办公开支已相当紧张,真正用于开展业务工作的已所剩无几。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物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我区民间资本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几乎没有,只有在2004年开始的天后宫(妈祖庙)修复工程中,募集到民间资本100多万元。全区乡镇现有的文化站所除少数外,绝大多数是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且文化活动器材贫乏。 2、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目前,我区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中产权明晰、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仅七都、金涵和位于猴盾村的区少数民族文化站三个站,其余各站或一直以来就没有站址,或系借用其他单位的场所,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功能不全。据不完全统计,我区有76个行政村建立了村文化活动室,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27.3%,但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室只是挂一张牌而已,形同虚设。而且原有的文化设施普遍老化。据调查,现有的部分乡村影剧院多建于上一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现多数已成为危房不能使用。 3、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以及民俗日,由各乡镇文化站通过联办、协办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书画展、图片展、拔河赛,及棋、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一年仅二至三次,也只到2-3个乡村,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义务题写春联、电影公映等,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近几年,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又重新活跃起来。在一些传统的节庆日,一些乡镇、农村都有开展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活动,

浅谈新农村文化广场建设的必要性

浅谈新农村文化广场建设的必要性 【论文关键词】广场;文化;群众生活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小康生活的宽裕,广场文化日益成为中国大部分新农村 建设中最活跃的娱乐休闲,具有开放性、节庆性、广泛的群众性、多元的自娱性等特征,发挥促进经 济增长、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求、激发社会活力等多重作用,在充实地方文化内涵方面起到了显着作用,具 有美好而广阔的前景。 一、刖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小康生活的宽裕,广场文化日益成为中国大部分新农村建设中最活跃 的娱乐休闲。丰富多样的广场文化增加了城市的动感与色彩,彰显了城市的文化个性,开创了政府与民间互动共创的新思路,成为当代新农村文化不可忽视的新资源。 所谓乡镇广场文化,顾名思义,是在农村室外进行的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包括广场秧歌、腰鼓、 舞龙、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近年来,我国农村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基本构件之一的广场,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农民群众休闲娱乐的自由空间。广场的辟建与使用,使农村广场文化应运而生。 本论文就我国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等方面做岀分析。 二、广场文化的特征及作用 (一)乡镇广场文化的特征 1、开放性 开放性是广场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广场是群众公共生活最集中的地方,也是乡镇公共文化集中展 示的地方。广场上所进行的任何文化活动,均向公众开放。这种公共性决定广场文化必走平民化道路, 即使是高水平的文艺演岀,也要兼顾到雅俗共赏。同时,公共性又决定了广场文化的主体是公众,广

场文化若没有公众的广泛参与就会变得枯燥干瘪。 2、节庆性 公众的集会与庆典是广场形成的原因之一,决定了广场文化必带有节日喜庆热闹的色彩。故现在 的广场文化多举办各种节庆,包括常设的文化艺术节。如广西南宁市的大地飞歌”国际民歌节,开办以来就成为了广场文化中的品牌。又如大连的国际服装节,就引进了世界大牌的艺术团和国际歌星在本市的广场上演岀,经济与文化的联手使其闻名遐迩。 3、广泛的群众性 综观农村广场文化的全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天早晚在广场活动的人群热闹非凡,从四面八方向广场汇聚的人群,寻求自己喜欢的娱乐方式,释放快节奏生活中的压力,展示各种各样的才艺,追求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这里没有尊卑贵贱等级差异,都是笑脸相迎,你谦我让,平等交流,其参与面之广,是任何一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都无法比拟的。 4、多元的自娱性 每天晨晚广场上总是人头攒动,有跳老年秧歌的;有老中青混杂跳健身舞的;有青年怀抱吉它自弹自唱的;有少年儿童开着各式童车奔跑的;还有舞剑弄棒健身的,等等。没有强迫命令,没有权益驱动。许多人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参与自然,撤岀随意,没有约束。 (二)乡镇广场文化的作用 乡镇广场文化作为群众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与群众文化共同的特征、功能和作用,但广场文化又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因其历史背景、组织、方式、规模水平的不同,产生的作用也就不同。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 1、较低层次。即民间自娱性广场文化。如村头街尾的扭秧歌、交谊舞、健身操,公园、庭院的演唱会、故事会、读书会等。这种类型的广场文化不受时间、场地、服饰、设施、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多以健身强体、自娱自乐为目的。这种自娱性广场文化满足了农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求,起到了调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