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5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2015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2015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2015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2015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歌表演《大鹿》

教学目标:

1.唱好歌曲中的跳进音程。

2.老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不同角色,为歌曲四个乐句设计不同的速度、力度及音色,以表现歌曲形象。

3.引导学生根据歌词编创,表演歌曲。

教学过程

1.聆听范唱

(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2)再次聆听歌曲,学生边听边以稳定的速度击拍(拍手、点手心)

2.学唱歌曲

(1)跟着老师按歌曲节奏读歌词,边读歌词边击拍。

(2)分角色按节奏读歌词(仍然应强调击拍):第一、第二句集体读,第三句女生读,第四句男声读。

(3)老师弹奏钢琴(慢速),学生在心里随琴默唱。

(4)再次聆听歌曲范唱,学生随琴轻声默唱。

(5)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歌曲。

3.表现歌曲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①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

②第一、第二乐句是谁演唱的?第三、第四乐句是谁演唱的?

(2)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第一、第二乐句齐唱或领唱,第三乐句女生演唱,第四乐句男生演唱)。

(3)歌曲第三、第四乐句应该怎样演唱?

①第三乐句应该怎样演唱才能表现小兔子的急迫心情?(速度稍快,力度稍强)

②第四乐句应该怎样演唱才能表现大鹿保护小兔子的坚定决心?(中等速度,力度中等)

③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分角色表现歌曲。

4.编创表演

(1)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歌曲基础上编创、发展故事情节。

①分配角色,如故事叙述者、小兔子、大鹿、太阳公公、大树爷爷、花仙子等。

②可设计偷猎者的形象,用简易的材料模拟枪声。

③可设计《森林的早晨》《偷猎者》《手挽手》三个情节。

(2)学生根据以上情节选配音乐、编创表演动作。

(3)学生边唱边表演。

5.师生共同评价

表演之后,师生共同评价。可评出最佳编配、优秀演员等奖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永远住在童话里》(歌曲)

2.欣赏《糖果仙子舞曲》

教学目标:

1.欣赏《永远住在童话里》,进一步增进对童话人物的了解、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能随录音哼唱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副歌部分。

3.聆听乐曲《糖果仙子舞曲》,认识钢片琴并感受其音色。

4.感受乐曲的梦幻色彩以及抒情、优美的情绪。

教学过程

1.导入

老师可采用谈话法由童话故事人物引入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请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童话人物。

2.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

(1)聆听歌曲

(2)教师提示学生:歌曲中有哪些童话人物?同学们知道这些童话故事吗?

(3)聆听歌曲,听辨歌曲的两个乐段,感受歌曲两个乐段的情绪有何不同。

(4)随录音哼唱歌曲副歌部分。

(5)学生可分组自选童话歌曲演唱或表演,比一比哪个组演唱或表演的童话歌曲又好又多。

3.欣赏乐曲《糖果仙子舞曲》

(1)教师介绍《胡桃夹子》故事情节有及乐曲在舞剧中表现的场景。

(2)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梦幻色彩。

(3)教师出示钢片琴图片,结合音响,向学生介绍钢片琴。

(4)聆听、记忆第一主题。

(5)完整聆听,听辨第一主题在乐曲中出现几次。

(6)教师播放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糖果仙子舞曲》相关视频片段,学生欣赏,感受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并对芭蕾舞的结合,并对芭蕾舞有初步了解。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知识“音的高低”

2.知识“柯尔文手势”

教学目标:

1.知道音有高低,并能初步听辨音的高低。

2.学习柯尔文手势并模唱唱名。

教学过程

1.知识“音的高低”

(1)教师可由有视觉感的物体的“高度”引入“音的高低”对比。

①教师与同学或同学之间相互比身高。

②长颈鹿妈妈与小长颈鹿的个子高低对比。

③两幢建筑物的高低对比。

(2)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模仿小鸟与老牛的叫声、小猫与狗的叫声、自行车铃声与火车鸣笛声、闪电与打雷声音。

(3)教师请学生说一说以上各组声音,音色上有什么区别。(小鸟、小猫的叫声、自行车铃声以及闪电的单色具有尖、细、明亮等特点;而老牛、狗的叫声、火车鸣笛声以及打雷的单色具有低沉、厚重、浑厚等特点。)

(4)小鸟的叫声比老牛的叫声高,小猫比狗的叫声高,自行车铃声比火车鸣笛声高,闪电比打雷的声音高。

(5)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分别模仿两种动物或物体发出的高低不同的声音,请其他组的同学听辨。

(6)学生聆听几组乐器的声音,辨别音的高低。(小提琴与大提琴;小号与大号;鼓与三角铁等)

(7)认识唱名。

①音乐中,“音的高低”用“1234567”(简谱)来表示(五线谱则以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来表示),由低到高排列。

②教师带领学生模唱唱名,边唱边用手势模仿爬楼梯的动作,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音的高低。

2.知识“柯尔文手势”

(1)教师向学生介绍“音的高低”也可用“柯尔文手势”来表示。

(2)教师边唱边示范柯尔文手势。

(3)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柯尔文手势

①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柯尔文手势。

②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柯尔文手势并模唱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 do1.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小红帽》

教学目标:

1.用轻快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2.学会歌曲之后,能跟着老师模唱歌曲曲谱。

3.背唱这首歌曲。

4.分组编创、合作表演音乐童话剧《小红帽》。

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可提问学生:知道《小红帽》的故事吗?

(2)请了解的同学简要介绍《小红帽》故事内容。

2.学唱歌曲

(1)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聆听范唱。

(2)教师钢琴伴奏(慢速),学生跟琴轻声哼唱歌曲。

(3)教师播放伴奏录音,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4)教师钢琴伴奏,带领学生模唱歌曲曲谱(慢速、分句教唱)。

3.分析歌曲

(1)教师提问:歌曲是由几个乐句组成的?

(2)哪几个乐句相同?哪几个乐句相似?

(3)歌曲哪个乐句与其他乐句不同,是对比的关系?

(4)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每个乐句的旋律线。

(5)教师请学生分组讨论:

①根据旋律线的走向,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

②根据乐句的相同、相似与不同,演唱时应该如何表现?

4.表现歌曲

(1)用轻快的声音,运用力度、速度等要素完整表现歌曲。

(2)背唱这首歌曲。

5.编创、表演音乐童话剧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音乐童话剧《小红帽》由几个部分组成?(《出发》、《森林中的狼》《遇险》《获救》)

(2)分组编创、表演其中一个部分。

(3)分组根据所要表现的内容选配音乐、编配打击乐器、编创表演动作等。

(4)全班合作表演音乐童话剧《小红帽》

集体备课资料第一课时读童谣《花蛤蟆》、唱歌《数蛤蟆》

教学内容

1.读童谣《花蛤蟆》

2.唱歌《数蛤蟆》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数蛤蟆》。

2.能听辨歌曲中相同的乐句并设计不同的力度来演唱。

3.能随音乐用动作表演。

教学教程

1.导入

(1)朗读童谣《花蛤蟆》。认识并学习“XX X”“ XXX X”两种节奏型的读法。

(2)首先用手敲击童谣的节奏,然后边敲击节奏边读童谣。这既是对童谣节奏的学习,也是为后面《舞龙》编创节奏做准备。

2.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演唱《数蛤蟆》,请学生听一听歌曲中唱了什么?

(2)学生模唱曲谱前10小节,教师指导学生分辨旋律的相同与不同:第3、第4小节是第1、第2小节的重复;第7、第8小节与第9、第10小节相同;第11、第12小节与第13、第14小节相同。

(3)教师指导学生演唱第7-10小节。先练好“XXXX X XXX X ”节奏,然后再模唱旋律。

(4)教师指导学生演唱第7-14小节。

①先引导学生看曲谱。找出第9、第10小节与第7、第8小节是完全重复;第

13、第14小节是第11、第12小节的完全重复。

②练习第7-14小节节奏,然后模唱旋律。

(5)演唱歌词。注意第7-14小节的歌词比较密集,吐字要求清晰,不要“赶”。“水”“年”“梭”“漂”字要唱够一拍。老师可以让学生边唱边击拍,或教师用双响筒伴奏(一拍一下),以使学生保持稳定的速度。

(6)“太平年”“荷儿梅子梭”“花儿梅子梭”是歌曲中的衬词,没有实际意思。

(7)完整演唱歌曲。

3.表现歌曲

(1)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可分领唱与齐唱。

(2)编创歌词演唱。

①如“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等。

②把歌曲中的“蛤蟆”换成其他动物唱一唱。

(3)一边演唱歌曲一边用手轻轻敲击歌曲节奏。

4.拓展欣赏

(1)民歌中有许多唱动物的歌曲,童谣《花蛤蟆》就是根据山东民歌《花蛤蟆》改编而成。教师可用山东方言演唱《花蛤蟆》)。

(2)欣赏独奏曲《小青蛙》。

第二课时欣赏《布老虎》《舞龙》

教学内容

1.欣赏《布老虎》(管弦乐合奏)

2.欣赏《舞龙》(民族打击乐合奏)

教学目标:

1.能分辨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布老虎》三个乐段。

2.感受并说出乐曲两个主题的情绪,随音乐用动作模仿表演布老虎的形象。

3.感受《舞龙》欢快、热烈的情绪。

4.学生编创简单的《舞龙》节奏并随音乐表演(打击乐器演奏、动作)。

教学过程

1.导入欣赏《布老虎》

教师出示布老虎实物或图片,请学生说一说布老虎的形状等特点,然后提示学生聆听音乐时,应重点感受音乐所塑造的布老虎的不同形象。

2.初听乐曲

(1)完整聆听乐曲。

(2)学生说一说初步的感受。

3.分段欣赏

(1)欣赏第一乐段。

①聆听第一乐段,学生感受音乐情绪。

②第二次聆听,学生联想布老虎的神态,为主题命名为“威武”主题。

③学生用“梆”随音乐模唱主题,用较为“浑厚“的声音,表现布老虎威严的样子。

④第三次聆听,学生用动作随音乐模仿。

(2)欣赏第二乐段。

①聆听第二乐段,学生感受音乐情绪。

②第二次聆听,学生联想布老虎的神态,为主题命名为“温顺“主题。

③用“噜”随音乐模唱主题,用较为柔美的声音表现布老虎温顺的样子。

④第三次聆听,学生用动作随音乐模仿。

(3)欣赏第三乐段。

①聆听第三乐段,请学生说说听出了哪段旋律。

②教师总结:在这个乐段里,出现了“威武”和“温顺”两个主题,而且这两个主题交织在一起表现布老虎不同的音乐形象。

③复听第三乐段,用图示表示老虎两个主题的进行。

4.完整欣赏

(1)完整欣赏乐曲,学生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

(2)学生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5.导入欣赏《舞龙》

(1)我国民间有许多传统的艺术形式。有一种我们在节日里经常看到的“舞龙”,也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习俗,在节日里人们常用舞龙的方式来欢庆节日。

(2)教师播放视频,介绍舞龙。

6.聆听全曲

(1)聆听乐曲,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乐曲中了哪几件打击乐器。

(2)教师总结:这是一首以锣、鼓、镲等打击乐器为主演奏的乐曲,同时加进了吹奏乐器,为乐曲增加了热烈的气氛。

7.复听乐曲

(1)请同学们分辨主,听出了什么样的节奏?教师可提示第一课《花蛤蟆》中的几种节奏。

(2)教师总结:乐曲的节奏非常复杂,有几种经常出现的节奏,如“X

X ”“ XXXX X ”“XX X ”“X.X XX X O ”。

8.编创《舞龙》

(1)师生根据乐曲中的节奏,合作编创自己的打击乐合奏《舞龙》。

(2)学生演奏师生合作编创的节奏。可分组演奏一种节奏,也可全体一起演奏。用自制的打击乐器演奏:水桶代替大鼓,用鼓棰或手掌敲击;桌子代替小堂鼓,用筷子敲击;铁制铅笔盒或铁盒代替小镲,用小棍敲击;用拍手代替大锣。

第三课时唱歌《猜谜谣》

教学内容

唱歌《猜谜谣》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猜谜谣》。

2.能勇敢地担任领唱,与同学合作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用猜谜导入新课

2.初听歌曲

(1)教师范唱或播放录音,请学生聆听歌曲唱到了哪些动物?

(2)复听歌曲,熟悉歌词。

3.学唱歌谱

(1)模唱歌曲的第一、第二乐句曲谱。两个乐句曲谱基本相同,但是又有个别音不同,学生容易混淆。可以两个小节为单位,引导学生发现旋律的不同然后模唱。其中“2—5”四度音程不容易唱准。可通过模唱“5 — 2 —5”四度连接演唱的方法解决。

(2)视唱歌曲第三、第四乐句。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曲谱,找出相同的旋律。第9、第10小节和第13、第14小节只有一个音不同,先听教师的弹奏,再观察曲谱,找出是哪个音不同,然后模唱。其中还要注意“i —3”六度音程的音准。

(3)第四乐句的第2小节第一拍,学生易将“i”唱成“3”,教师可用柯尔文手势提示学生。

(4)完整演唱曲谱。

4.填词学唱

(1)这首歌曲的歌词比较密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按节奏读歌词,声音的位置要高,不要喊。

(2)分句填词学唱,最后完整演唱歌曲。

(3)演唱时可加入声势伴奏。

5.表现歌曲

(1)请两位同学领唱,一问一答,其他同学演唱齐唱部分。

(2)在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唱完后加上声势或锣鼓伴奏,增加歌曲的欢快气氛。

第四课时唱歌《大头娃娃》

教学内容

唱歌《大头娃娃》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

2.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

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

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先请几位同学戴上大头娃娃面具进入教室,随歌曲《大头娃娃》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简介大头娃娃。

2.学唱曲谱

(1)聆听歌曲,感受欢快的情绪。

(2)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第二乐句的相同与不同。两个乐句基本相同,只有结尾两个音不同。

(3)跟教师模唱歌曲前两个乐句,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节奏的演唱。可通过没附点与有附点的对比,帮助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还可用稍强的力度演唱“5 . ”,也对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有所帮助。

(4)用视唱法学唱第三乐句。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曲谱,首先确定节奏的读法,提示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然后再唱旋律,最后再指导顿音的唱法。其中“6 —

4 —6 ”大三度音程不容易唱准,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

(5)引导学生观察第四乐句与哪一个乐句相同,然后请学生自书演唱第四乐句。

(6)完整演唱曲谱。

3.学唱歌词

(1)演唱歌词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分辨歌曲的四个乐句,知道在每个乐句结束处换气。

(2)第三乐句时要能唱出“连”与“顿”的对比。

(3)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4)请几名同学演唱歌曲,其他同学认真聆听、评价。

(5)边唱歌曲边用动作表示四个乐句。可提示因为第二、第四乐句完全相同,所以表现的动作也应该一样。

4.表现歌曲

(1)教师请几位学生戴上大头娃娃面具到台上随歌曲表演,其他同学演唱歌曲。学生相互对演唱、表现做出评价。

(2)最后教师统一动作边唱歌曲边表演。注意要以演唱为主,不能因为动作忽略了声音的美感。

第五课时欣赏《士兵进行曲》

教学内容

欣赏《士兵进行曲》(钢琴独奏)

教学目标:

1.感受并能说出《士兵进行曲》坚定雄壮的情绪。

2.能用行进的方式表现乐曲的六个乐句。

3.随音乐做声势表演。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从《玩具兵进行曲》导入,复听乐曲引起学生的回忆,在有趣音乐中进入《士兵进行曲》的学习。

2.聆听第一乐段

(1)教师播放乐曲,学生感受并能说出乐曲坚定、雄壮的情绪。

(2)随音乐模唱第一乐段旋律。

(3)在模唱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辨第一乐段有几个乐句,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4)完整模唱第一乐段。

3.聆听第二、第三乐段。

(1)聆听第二乐段,学生分辨音乐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注意音区的变化。

(2)聆听第三乐段,引导学生听辨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再现。

4.完整欣赏

(1)完整欣赏全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乐曲音乐形象。

(2)教师总结:乐曲由三个乐段组成。既有对比也有重复。音乐形象坚定、有力。

5.表现乐曲

(1)乐曲具有进行曲风格,节奏规整,表现了木偶兵整齐而有些机械的动作。学生聆听乐曲,随音乐走步,每个乐句以不同的方向表示乐曲的几个乐句,同时要表现出木偶兵的威武姿态。

(2)教师指导学生用“嗒”读乐曲低声部的节奏并拍手,四分休止符读“嘶”同时两手向外打开,八分休止符要读得短而轻巧。

(3)教师指导学生承音乐按教科书呈现的声势做动作。

6.编创动作

在学生能随音乐做声势动作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编创动作。教师可请动作编创较好的同学到前面表演,全体同学一起随音乐做动作。

第一课时欣赏《劳动最光荣》《森林中的铁匠》(片段)

教学内容

1.欣赏《劳动最光荣》(歌曲)

2.欣赏《森林中的铁匠》(管弦乐合奏)

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劳动最光荣》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能跟着录音哼唱歌曲。

2.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编动作,随歌曲《劳动最光荣》表演。

3.聆听乐曲《森林中铁匠》,记忆音乐主题。

4.聆听乐曲,感受并描述速度、力度的变化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播放动画片《小猫钓鱼》导入新课,提示学生聆听动画片里的歌曲。

2.欣赏《劳动最光荣》

(1)聆听歌曲。教师提问:歌曲中唱到了哪些小动物?

(2)聆听歌曲。教师提问:我们应该向哪几种动物学习,为什么?

(3)聆听歌曲,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4)学生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

(5)学生编创表演动作。

(6)学生随录音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3.欣赏《森林中的铁匠》(片段)

(1)初听乐曲:听听乐曲中有什么声音你能联想到什么劳动场面?

(2)教师播放乐曲,结合教科书的插图,简介铁匠打铁的过程。

(3)学生随音乐模仿打铁的动作。

(4)聆听乐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体会劳动者的快乐心情。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 音乐教案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鹿》。 2.通过演唱歌曲,创编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 3.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用自己的动作模仿不同的角色。 教学难点:歌曲中最后一句:“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中的“进来”和“咱们”的节奏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教学挂图、学生自制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律动表演《小动物模仿操》,引导学生在表演中感受小动物们在一起的欢乐心情。 2.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喜欢。”(出示教学挂图,师边放录音边讲自编的童话故事。) 2.引出歌名《大鹿》 师:为了让所有的小朋友都来向勇敢的大鹿学习,法国的一位叔叔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歌名叫《大鹿》。 三、新歌学习 1.播放录音范唱带。 2.歌词学习。 (1)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歌词内容。 师:小朋友,当小兔逃向大鹿的时候,大鹿正在干什么(大鹿站在房子里,透过窗子往外瞧)。大鹿看见了什么(林中跑来一只小兔咚咚把门敲)。小兔边敲门边说了什么(鹿呀鹿呀快开门,林中猎人追来了)。勇敢的大鹿怎么说的(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 (2)全体学生朗读歌词,师生共同探讨用怎样的语气来突出歌曲的意境。 3.学唱歌曲 (1)师弹琴,学生小声跟唱。 (2)难点处理: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彝家娃娃真幸福》 人音版(简谱)(2014秋)

《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2、欣赏:弹拨乐合奏曲《快乐的啰嗦》。 【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本课时设计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了解优秀的彝族音乐文化,而是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民族音乐的种子,并经过我们的灌溉,不断生根发芽,让祖国的民族音乐经久不衰。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世界,我在教学中采用歌、舞、图片、视频等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充满生动情趣的活动中感受彝族音乐文化。 【教学分析】 《彝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根据彝族民歌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作品通过对彝家娃娃在喜庆佳节中狂欢歌舞这一生活侧面描写,热情洋溢地赞美了彝族儿童的幸福生活。歌曲为2/4拍,五声d羽调式,一段体结构,歌词简洁形象,旋律欢快跳跃,生动地描绘出一群天真可爱的彝家娃娃身着节日盛装,在山寨空旷的青草坪上尽情歌舞的动人场景。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表演,初步了解彝族音乐的风格,感受彝族同胞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2、在律动表演、音高听辨、打击乐伴奏的音乐活动中,丰富学生音乐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3、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学重点】 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感受彝族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听辩音的高低,感受旋律的起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走进彝族 1、导入 师:老师请来了2位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小朋友,他们正弹拨着乐器唱歌、跳舞呢!从他们的服饰上,你能猜出是哪个少数民族?是的,他们是彝族的小朋友。 2、走进彝族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他们的服装真漂亮,银项圈是彝族最有特色的装饰品;还有很多特有的乐器:葫芦笙、巴乌、月琴等等,其中,月琴是彝族人最喜爱的乐器呢;“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人们穿着节日盛装,尽情跳舞唱歌、这里成了欢乐的海洋。 二、学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一)导入 师:火把节到了,这是彝家娃娃们最开心的日子,听,他们唱起歌来。 (二)完整初听歌曲 1、关注歌词内容:彝家娃娃们戴着什么?穿着什么衣服?他们在干什么? 2、出示课题 师:他们戴着银项圈,又唱歌又跳舞,彝家娃娃真幸福。 3、分句练读歌词。 4、复听歌曲 ①关注衬词“阿里里” 歌曲演唱时,有一个词出现次数最多,你听出来了吗?(“阿里里”) 它在每一段都出现了四次呢!“阿里里”这个衬词,它最能表达彝家娃娃的幸福快乐心情。 ②比较衬词旋律的异同虽然有四个“阿里里”可每一次表达的情绪不同,音高也不同。 三、学唱歌曲 1、教师分句教唱。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3) 题目:人音版 等船,闲暇无事到街上一家乐器店逛了逛,在这里,他发现了一种新扫明的叫“莫斯特”的用小锤子敲击发声的键盘乐器,这就是钢片琴,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3)。柴科夫斯基对这种乐器发出来的音响十分感兴趣,他马上给出版商尤根逊写了一封信,建议他买一架。待柴科夫斯基从美国返回俄国后,这架钢片琴也到了。他便对它进行了研究,并把它作为《糖果仙人舞曲》的主奏乐器。因为这种琴的声音比较小,柴科夫斯基在配器时进行了精心设计,他除了圆号之外,没有再用其他铜管乐器,也没有打击乐器。在木管乐器组里,加上了不常用的英国管和低音单簧管,这几种乐器的组合使乐曲更富于童话色彩。舞曲是G大调,2/4拍,开始由弦乐拨奏4小节引子,然后,钢片琴在提琴轻轻拨弦的伴奏下,奏出虚幻的第一主题: 这时,低音单簧管用快速的下行音引出低沉的持续音与之相呼应,并形成对比。在中提琴演奏一串同音反复的三连音作为过渡之后,由单簧管、大管、圆号呈现第二主题,它比较抒情。随后,钢片琴演奏一段华彩,这时,A段再现。这一次钢片琴比原来提高了八度音来演奏,音色显得更加明亮。最后接尾声,轻轻地结束全曲。用《胡桃夹子》中的音乐组成的管弦乐组曲包括以下八段:小型序

曲;进行曲;糖果仙人舞曲;特列帕克舞曲;阿拉伯舞曲;中国舞;膜管舞曲;百花圆舞曲。3.歌曲《小红帽》《小红帽》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2/4拍,六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大调式。六乐句中除第五乐句巧妙地运用了第一乐句的后半句加以变化外,第一、三乐句基本相同,第二、四、六乐句基本相同,并且均以do、re、mi、fa的级进式旋律开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整个曲调既统一,又有对比。旋律中,音阶式的级进进行与分解和弦式进行穿插运用,使曲调流畅、流跃,与第一人称的歌词相配合,叙述了孩子们所熟悉的“小红帽”的故事。童话《小红帽》故事梗概:有个小女孩,因为她总戴着一顶天鹅绒的红帽子,人们就叫她“小红帽”。一天,妈妈让小红帽给生病的外婆送点心去,小红帽提着点心朝外婆家走去。在森林旁她遇到了大灰狼,大灰狼听说她要去外婆家,就狡猾的让小红帽去给外婆采些鲜花。他却跑到外婆的门前,假装小红帽的声音骗开了外婆的房门,把外婆一口吞下了肚子。然后,大灰狼穿上外婆的衣服,躺在外婆的床上等小红帽。小红帽拿着鲜花和点心来到外婆家,也被大灰狼吞进肚子里去了。幸好一个猎人走过窗外,看到了小红帽被大灰狼吞吃了,就把大灰狼打死,救出了小红帽和她的外婆。学唱歌曲《小红帽》,应指导学生歌唱时声音要轻快,积极咬字。唱歌时4小节一换气,由于换气时前后两音连接很紧,可帮助学生掌握急吸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年级二年级学科音乐主备人课题《大鹿》《永远住在童话里》《糖果仙子舞曲》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鹿》。 2.通过演唱歌曲,创编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3.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用自己的动作模仿不同的角色。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新课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喜欢。”(出示教学挂图, 师边放录音边讲自编的童话故事。)引出歌名《大鹿》。为了让所有的小朋友都来向勇敢的 大鹿学习,法国的一位叔叔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歌名叫《大鹿》。 二、新歌学习 1.播放录音范唱带。 2.歌词学习。(1)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歌词内容。 (2)全体学生朗读歌词,师生共同探讨用怎样的语气来突出歌曲的意境。 3.学唱歌曲 (1)师弹琴,学生小声跟唱。(2)难点处理师:“小白兔被谁救了?”(大鹿)。“我 们把大鹿救小兔的一句再来唱一唱。” 4.歌词处理 录音范唱,学生仔细聆听后讨论怎样唱才能体现出小兔当时的紧张心情。 5.分角色演唱并模仿小兔、猎人和大鹿的动作。 四、创编表演 1.学生分组进行创编表演。 2.播放教学磁带,学生戴上头饰上台展示创编的成果。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五欣赏《永远住在童话里》 1.聆听歌曲 (1)播放《永远住在童话里》动画。初听歌曲,学生整体感知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和 音乐。 学习要求:认真聆听歌曲中提到了哪些童话故事,是否听过这些童话故事? (2)了解歌曲中所唱到的童话故事。 六欣赏《糖果仙子舞曲》 观看芭蕾舞剧片段,了解柴可夫斯基 年级二年级学科音乐主备人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

备课笔记 学校: 年级: 学科: 教者:

一、二年级音乐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歌曲《大雨和小雨》。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2.能够准确朗读歌词。 3.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4.能创造几种声音。 教学过程: (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设计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声音进行简单分类,再分别播放教材中城市、森林、乡村的声音,学生、模仿并简单说明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设计目的:丰富学生的知识。) 3、想一想,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 (二)歌曲《大雨和小雨》 1.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大雨也有小雨。下面我们来学唱一首关于鱼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设计目的: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 4.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 2.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3.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定的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大鼓和小鼓》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朗读歌词。 2、会唱《大鼓和小鼓》。 教学过程: 1.播放少先队鼓号队的录象,提问:队伍中有什么打击乐器呢?(大鼓和小鼓)(设计目的:加深学生对两种乐器的印象。) 2.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高低、强弱、音色、不同等等)? 3.学唱《大鼓和小鼓》。 4.听一遍录音范唱。(设计目的: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 5.按节奏准确朗读歌词。 6.听唱法学唱歌曲。 7.分组演唱歌曲。 8.边走步边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并模仿打鼓的姿势。(设计目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歌词、学唱歌曲、学生自己为歌曲创编动作等一系列活动 2.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与演唱中学会这首歌曲 3.能准确地演唱歌曲,表达歌曲情绪。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师: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都见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吗? 生:见过。 师:那谁能为老师描述一下国旗的样子呢? 生1:国旗是红色的; 生2:国旗是长方形的; 生3:国旗上有五颗金黄色的五角星。 2.学生思考什么场合升国旗、奏国歌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棒,那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呢?同学们想一想!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课问声好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表演《早上好》 2、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感受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 2、能感受歌曲不同的节拍及其强弱规律。 3、乐于评价自己与他人演唱优缺点。 教学重点: 能演唱好变拍子歌曲,能感受不同拍子的强弱规律。 教学难点: 能体会不同拍子的不同强弱规律。 教学方法: 聆听、演唱、律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提出本学期学习要求 复习上学期最喜欢的歌曲,唱一唱,并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 1、出示幻灯:(说说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上画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教师适时鼓励。 2、按节奏朗读歌词 4/4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太阳天空照,(拍手)花儿对我笑(拍手),小鸟说早早早,你为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什么背上小书包(拍手)。 3、分组编创(家动作,打击乐,编不同节奏)。 4、分组表演。 5、学生评价。 四、新歌教学: 1、导入: 师;每天早上见到老师,小朋友都要打招呼,你知道英语“早上好”怎么说? 跟老师读一读“MORNING” 2、听录音,感受歌曲。 3、听后说说你觉得歌曲怎么样? 学生自由说。 4、联系拍手、跺脚 2/4 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手拍腿

3/4 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手第三拍拍腿 5、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这学生拍手,跺脚 教师提示:感觉到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 6、教师范唱,边常边拍节奏,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7、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8、听老师弹琴,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分组唱 9、唱着歌,走一走 要求:两组学生围成小圆圈,顺时针走三拍子,逆时针走二拍子,边唱边走。 10、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 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五、小结师生再见。

2016秋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摇篮曲》教案苏少版

歌曲《摇篮曲》 一、教学课题: 歌曲《摇篮曲》 二、教学课型: 歌曲课 三、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学习歌曲《摇篮曲》,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 2、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绪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感受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引发学生深思,激发同学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四、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歌曲的欣赏和展开的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艺术之美,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激发同学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2、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3、附点节奏以及装饰音的唱法,节拍的强弱处理; 5、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的艺术之美,引发学生深思,激发同学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启发法、听唱法、才能展示法、合作创新法、探索体验法 六、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白板电子琴 七、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此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方整性结构,每个乐段两个乐句.3\4拍,每句都是由第三拍弱拍起唱。形成弱强弱弱的舞曲风格,摇摆韵律。音乐中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的旋律,再加上装饰音的运用,表现出那充满无限温存慈祥的万千柔情。并勾画出一副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也表达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亲对孩子的爱。 《摇篮曲》也叫催眠曲,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抚慰婴儿安静入睡所唱的歌曲,以后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他们自己的摇篮曲。许多著名作曲家如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都写过这类歌曲。 八、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感受: 1、师: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位诗人,在他5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这首 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不知你们学过没有?有哪位能朗诵一下这首诗? 2、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及图片: 师生合作进行配乐朗诵,老师弹奏《摇篮曲》的旋律,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游子吟》。 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师:儿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们从小长这么大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摇篮曲,一边哄你们睡觉,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关于母爱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二)学习新课(展示课件) 1、师弹琴范唱歌曲《摇篮曲》 2、介绍《摇篮曲》的作者:作曲家勃拉姆斯 3、学生欣赏范唱歌曲《摇篮曲》,然后随琴声心里哼唱歌曲《摇篮曲》。 4、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唱歌曲,采用听唱法学唱《摇篮曲》。 5、师:这首歌曲表现的情绪非常温馨、静谧,表现了妈妈对宝宝的无限柔情,引导学 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柔和、甜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6、师生共同讨论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内涵,同学们,你们在唱这首歌时,仿佛看到了 什么? 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或想想自己的母亲,感受、体会一 下,带着柔和甜美声音,恬静、舒缓地再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第三册音乐教案 音乐课程总目标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课题:聆听《问声好》课时:1——1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 乐,能以歌声表达生活的情趣,知道同 学之间团结友爱。 2、# 3、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乐曲,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律动。 2 新学期小结。 3 复习上学期内容。 ) 二、基本部分:

1、聆听《森林水车》 a、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是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b、复听全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或用彩色笔 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c、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 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4、聆听《早上好》 A 完整地聆听歌曲。 : B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 C 听歌曲《早上好》分小组编创动作。 D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表演《小麻雀》课时:1——2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小麻雀》,引导学生细心地观 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小动物。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麻雀》,并和《早 上好》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 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歌曲。 …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1.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的团 结友爱。 2.动脑为歌曲编创新词、动作。 3.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第一课时 年月日 聆听《森林水车》教学基本要求 1.教师不加任何引导,让学生注意听音乐。聆听后回答:音乐 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是什么样的? 2.教师可结合图片介绍欧洲古老的水车,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3.复听音乐,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画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车声、 流水声、鸟叫声、太阳升起的感觉。教师不要限制学生,让学 生自由想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再谈一谈为什 么。 编创与活动 这是一段歌谣。可以按课本上的节奏读,可以编创读歌谣的节 奏,还可以加入打击乐伴奏、表情、动作。教师还可引导学生 分组编创,然后各组表演自己编制的不同节奏的歌谣。 ▲歌谣可以处理成渐强、渐弱,表现孩子的走近又走远。 ▲歌谣可以读成这样的节奏:

第二课时 年月日 演《早上好》教学基本要求 1.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踏脚(三拍子8小节;二拍子8小节)。 提示:感觉到有什么不同?(注:用课本右上角的拍踏方式) 2.教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3.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 4.听整首歌曲,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5.歌曲熟悉后,可以将学生分两组形成小圆圈,按课本右下角“走”的方式,边唱边走。 6.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表演《小麻雀》教学基本要求 1.听歌曲录音拍节拍,感受歌曲。 2.第二次边听录音边拍节拍,用以轻声哼唱。 3.听教师范唱,小声跟唱歌词。 4.听整首曲子,边唱边看图、做动作,用动作帮助记忆。 5.听录音,分小组编创歌词和动作。 6.将四组学生编的歌词和动作综合成四段,分段表演。 编创与活动 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麻雀》伴奏。 第一行图谱:可选择木鱼或双响筒。 第二行图谱:可选择串铃或沙球。 第三行图谱:可选择三角铁或碰钟。 1.选择打击乐器可让学生自行选择。可分组选择,每组选择三种乐器搭配在一起,演示给大家听,尝试搭配的效果。 2.合着同学们的歌声伴奏,看哪一组做得协调、好听。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好朋友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 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 2. 能用自然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两只小象》和《打掌掌》,体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韵律;能够利用打击乐器或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能清晰、准确地模唱《打掌掌》旋律,初步建立mi、sol、la3个音的音高感。 3. 专注地聆听《口哨与小狗》和《大白象》,能通过声势律动、打击乐器随音乐伴奏等实践活动,对乐曲的段落变化做出较为准确的反应。 4. 在念、唱、奏、动的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四分、八分节奏,表现出稳定的节拍感。认识铝板琴,了解C大调mi、sol、la3个音组成的短小旋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感受童声齐唱,乐曲情绪。 2. 准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 3. 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难点: 建立mi sol la三个音的音高。 教师:钢琴、教学光盘 学生:保持整洁的桌面、音乐书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听:大白象唱:两只小象 教学目标: 1.能用的抒情、自然的发声,演唱歌曲《两只小象》。 2.能专注的聆听音乐,感受歌曲的人文主题和三拍子的韵律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重点:感受童声齐唱 难点:感受童声齐唱;歌曲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听赏《大白象》

1.简介歌曲的主题 2.听赏《大白象》 △完整聆听音乐,体会音乐的情绪。 △复听音乐。提问:歌曲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再次完整聆听音乐,随着音乐模仿大象的动作,并用嗓音模仿大象的叫声。 四、唱《两只小象》 1.导入:小朋友们,刚刚我们认识了大象,那么大家认识它的孩子吗?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看。 2.听录音范唱,了解歌曲中的情节,并讲一讲 3.轻声哼唱,找出难唱的地方 4.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 5.齐唱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唱:《打掌掌》 音乐游戏:《打花巴掌》 认:铝板琴 教学目标: 1.能清晰、准确的模唱《打掌掌》旋律,初步建立mi sol la三个音的音高感。 2.认识铝板琴;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 重点:准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 难点:建立mi sol la三个音的音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认识铝板琴 1.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介绍一位新朋友,出示铝板琴。 2.介绍它的名称以及演奏方法 3.教师在铝板琴上演奏《打掌掌》 4.老师演奏的歌曲好听吗?想不想学呢? 四、学唱歌曲《打掌掌》 1.教师范唱 2.听录音范唱,了解歌曲中的情节,并讲一讲 3.轻声哼唱,找出难唱的地方

2019年(秋)二年级音乐上册 第三单元《儿童在游戏》教案 苏少版

2019年(秋)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儿童在游戏》教案苏少版 教学内容: 唱:《儿童在游戏》 动:儿歌诵读《活力Go Go Go 》 评:成长的足迹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儿童在游戏》。熟练模唱曲谱,并 通过演唱发现歌曲的相同和不同点。 2、饶有趣味地参与儿歌诵读,表现出稳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并为儿歌设计声势动 作。 教学重点: 准确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为儿歌诵读设计声势动作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两首乐曲,都是和运动有关的,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 你们在课间的时候都喜欢什么呢? 你们都喜欢什么游戏? 有这样一群小朋友,他们也喜欢在课间的时候做游戏,他们都玩些什么呢?听了 下面的歌曲,你就知道了! 二、学习歌曲《儿童在游戏》 1、欣赏歌曲 师出示歌曲,提示孩子们带着问题初听音乐。 师问:这些儿童都做什么游戏呢? 让我们再次欣赏一遍,请同学们边听边用动作我他们都做了哪些游戏? 2、学习歌词 师出示歌词,请同学们按节奏读一读。 师出示歌曲伴奏,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读一读。 3、学唱歌曲 (1)、跟老师模唱旋律。 师问:你们发现蓝色的乐句和红色的乐句是怎样呢? (2)、请大家带入歌词一起演唱全曲。 (3)、分男女声演。唱歌曲,最后一句大家一起唱。 (4)、铝板琴演奏乐句,并唱谱。 三、儿歌诵读《活力Go Go Go》

1、导入 这群儿童在学校里的活动真多,他们在校园里朋友多吗?快乐吗?听我跟你 说一说。 2、儿歌诵读 同学们你们也来读一读吧,师出示儿歌,带着学生一起读一读。 3、设计声势动作 四、总结全课 附送: 2019年(秋)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劳动最光荣》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能跟着录音哼唱歌曲。 2.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编动作,随歌曲《劳动最光荣》表演。 3.聆听乐曲《森林中铁匠》,记忆音乐主题。 4.聆听乐曲,感受并描述速度、力度的变化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 重难点: 1. 自编动作,随《劳动最光荣》表演。 2. 感受描述速度力度的变化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录音机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播放动画片《小猫钓鱼》导入新课,提示学生聆听动画片里的歌曲。 2.欣赏《劳动最光荣》 (1)聆听歌曲。教师提问:歌曲中唱到了哪些小动物? (2)聆听歌曲。教师提问:我们应该向哪几种动物学习,为什么? (3)聆听歌曲,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4)学生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 (5)学生编创表演动作。 (6)学生随录音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3.欣赏《森林中的铁匠》(片段) (1)初听乐曲:听听乐曲中有什么声音你能联想到什么劳动场面? (2)教师播放乐曲,结合教科书的插图,简介铁匠打铁的过程。 (3)学生随音乐模仿打铁的动作。 (4)聆听乐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体会劳动者的快乐心情。(5)教师带领学生模唱乐曲主题(低八度)。 (6)为主题旋律编配打击乐器伴奏。 (7)再次聆听乐曲,听辨主题目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当主题出现时用“当”模唱。(8)乐曲最后,速度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受? (9)随音乐完整表现(打击乐器、动作等)。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小学二年级第三册音乐教案 课题:聆听《问声好》课时:1——1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2、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乐曲,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律动。 2 新学期小结。 3 复习上学期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森林水车》 a、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是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b、复听全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c、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3、聆听《早上好》 A 完整地聆听歌曲。 B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

C 听歌曲《早上好》分小组编创动作。 D 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表演《小麻雀》课时:1——2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小麻雀》,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小动物。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麻雀》,并和《早上好》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表演《小麻雀》 a 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一课天天好心情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欢快的情绪演唱<<天天好心情>> 2、能随音乐模仿进行律动表演<<快乐小舞曲>> 教学重点:演唱<<天天好心情>>和表演<<快乐小舞曲>> 教学难点:表演《快乐小舞曲》 教学准备:电子琴磁带奖品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你们开心吗?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2、初听全曲<<天天的好心情>> (1) 你喜欢学校吗?你喜欢来上学吗? (2) 说说你现在的心情 (3) 小组讨论 3、学唱歌曲 (1) 讲解歌词大意 (2) 轻声朗读歌词 (3) 歌曲介绍: 这首歌曲表现的是新学期到了,小朋友快快乐乐来上学的情景,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校园里分享开学快乐的喜悦心情 (4) 听老师范唱 (5) 随琴模唱 (6) 加歌词进行演唱 二、集体舞《快乐小舞曲》 (1) 同学们,我们来到了操场上,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跳一段集体舞吧 (2) 学生边听音乐边自己想象的动作 (3) 指导学生编新动作 (4) 小组讨论 (5) 派代表上台来表演 (6) 自己设计道具和动作 (7) 请同学上台表演 (8) 评价表扬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参加了集体舞的表演并且还选出了小能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我们的成果吧

二、复习和创编<<天天好心情>> (1) 全班齐唱整首歌曲 (2) 你们看到的小朋友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3) 你们在演唱的时候也要把这种高兴表现出来! (4) 边唱歌曲边表演 (5) 小朋友你们想想开学了你们除了要清理书包和开动脑筋上好课外,还应该怎么样呀? (6) 全班创编演唱<<天天好心情>> 三、<<快乐小舞曲>> 上节课你们学会了这个舞蹈,但你们还不会唱这首歌曲我们今天就来学 (1) 初听全曲,感受旋律 (2) 老师范唱 (3) 整体朗读歌词 (4) 好下面让我们加上自己的动作来边朗读边表演 (5) 选择乐器来演奏 (6) 指导学生编排队形 (7) 自编自演表现 (8) 全班演唱 (9) 评出最佳表演的小歌手和小舞星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阿里里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 2、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时欢歌竞舞的热闹情景,并随音乐律动 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阿里里》2、听《阿细跳月》 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的不同节奏 第一课时 一、情景定向听歌曲进教室 二、歌曲学习 1、学习歌词 (1)你们去过云南吗? (2)就象同学们说的,云南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 (3)你们听纳西族的小朋友来欢迎你们咯! (4)听歌曲一遍 (5)你们喜欢听吗? (6)播放歌曲 (7)你们再跟他们演唱一次吧! (8)你们想学吗?我们一起来唱! 2、学习旋律

最新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最新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第一课妈妈老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颂妈妈、老师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2、通过音乐活动,逐步培养听辨声音高低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师生之情。 4、通过欣赏歌曲和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想像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述妈妈、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 2、在音乐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感受力。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注意歌曲的分句和声音强弱力度的控制。 4、在歌唱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情带声,注意气息的控制、力度的对比。 5、通过演唱、欣赏教学,使学生增强对妈妈、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 第一课时 音的高低 听一听,学一学 (音乐律动)

1、师:小朋友,生活中除了美妙的音乐还有很多更加好听的声音,你们听(播放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汽车、轮船、敲大鼓、敲三角铁、鸟叫、牛叫等,请 学生说一说是什么声音。) 2、出示图片,请学生模仿它们的声音,讨论一下谁的音高,谁的音低,相互交流。 3、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奇妙的声音,你能说说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 请你模仿给大家听。 高音低音 拍手————跺脚 雨声————雷声 猫叫————虎叫 马蹄声———象的脚步声 高跟鞋声——平底鞋声 老爷爷说话——小朋友说话 小结:大家说的都对,正因为有了这些声音的变化,我们的世界才更美好。 4、活动延伸:鼓励学生回家后继续寻找生活中高低不同的声音,和家人朋友一起讨论 二、创编小故事 (根据教科书插图让学生自由创设音乐故事,模仿各种人物、动物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到郊外去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做回音游戏。 2、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河北民歌《放风筝》。 3、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认识小节、小节线。 4、学唱歌曲《郊游》,表现郊游的情景。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放牛放到小河边》《郊游》。 2、欣赏《出发》《放风筝》。 3、聆听音乐《出发》、随着歌曲《郊游》进行表演。 4、认识小节线和小节。 5、参与“回音”游戏和多声部节奏组合《春天交响曲》活动。 教材分析: 1、《山谷回音真好听》歌曲简洁、朴实,描绘了孩子们眼中的大自然景象,刻画了孩童的好奇心理,生动模仿了声音在山谷间回荡的自然现象。 2、《出发》1949年10月,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创作了一套儿童交响组曲《冬天的篝火》,这套乐曲共分八段,以苏联诗人马尔夏克的诗句作为标题,在乐曲间通过朗诵来叙述少先队员假日郊外旅行的生活故事,包括《出发》《窗外的雪花》《冰上圆舞曲》《篝火》《行军》《归来》等。这是普罗科菲耶夫继《儿童音乐》和《彼得和狼》之后,为儿童和青年创作的又一优秀作品。音乐描绘更加具体,更能为儿童所喜爱。 民歌有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等,《放风筝》属小调,也称小曲。这首《放风筝》使用了江南优秀曲牌“码头调”的曲调,来歌唱当地民俗生活,既有南方的秀丽委婉,也有北方的爽朗,内柔外刚、南北交融,与南皮的另一首民歌《茉莉花》一样,是“南歌北唱”的成功范例。歌曲节拍为24,在节奏和速度处理上十分多样,抒情优美,适宜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中速演唱。 3、《放牛放到小河边》这是一首流传在江西萍乡一带的民歌,属于民歌体裁形式中的山歌。歌曲表现了在种田之余儿童在河边草地上放牛的情形。歌曲中蓝天、青草、小河、耕牛,与小牧童融为一体。 教学重点:

最新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上册 1 2 第一课问声好 3 4 教学目标: 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5 6 二、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7 三、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8 教学时数:2课时 9 教学过程: 10 第一课时 11 1、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踏脚(三拍子8小节;二拍12 子8小节。) 2、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13 14 3、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 4、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15 16 5、歌曲熟悉后,可将学生分成两组形成小圆圈,按课本右下角“走”的方式,边走边唱。 17 6、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上一朵大红 花。 18 19 第二课时 20 一、聆听《森林水车》 21 1、教师不加以任何指导,让学生注意听音乐。聆听后回答: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22 了什么?心情是什么样的? 23 2、教师可结合图片向学生简介欧洲古老的水车,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24 3、复听音乐,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画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太阳升起的25 感觉。让学生自由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26 二、表演《小麻雀》

1、听歌曲录音拍节拍,感受歌曲。 27 28 2、第二次听录音边拍节拍,用轻声哼唱。 29 3、听教师范唱,小声跟着唱歌词。 30 4、听教师弹琴,边唱边看图、做动作,用动作帮助记忆。 31 5、听录音,分小组编创歌词和动作。 32 6、将四组学生编的歌词和动作综合成四段,分段表演。 第二课时间的歌 33 34 目的要求: 35 一、通过听《在钟表店里》、《调皮的小闹钟》,长《时间像小马车》、《这是什么》,感受 音乐所描绘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36 37 二、主动参与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音响,编创节奏等音乐时间活动 38 教学时数:2课时 39 教学过程: 40 第一课时 41 一、聆听《在钟表店里》 1、初听音乐,学生根据音乐展开联想。 42 43 听了这段音乐仿佛你来到什么地方?好象看到了什么?你知道那些细、高、轻、短、快的声音44 表现了什么?那些低、粗、长、慢的声音表现了什么? 45 2、复听音乐,听到相同的音乐举手表示。 46 你感到音乐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47 二、聆听《调皮的小闹钟》 48 1、聆听《调皮的小闹钟》可先讲一个小故事:小闹钟有病了,不能按时叫醒他的小主人,小主49 人开始修这个小闹钟,他修好了,心里美滋滋的,你们听,他修好了吗? 50 2、听音乐,学生可随着课本上的图谱用手指指点。

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湘教版).doc

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湘教版) 第1课金色的秋天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金铃铛》。 教学目标: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教学重点: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教学难点:随音乐模仿摘果子的动作,进行律动表演,体验摘果子的快乐教具学具:电子琴、录音机、挂图教学过程:1.学唱歌曲《金铃铛》(1) 欣赏秋天:采用音像、挂图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观察秋天的自然景色:变红的枫叶,漫天飞舞的黄叶,硕果累累的果树,一望无边的金黄色稻田和麦田,……。创设一种秋天丰收的情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2) 说说秋天:从欣赏丰收的果园图人手:果园里,树上挂满了苹果、梨子,人们在快乐地采摘果实,汽车司机满脸笑容地驾驶着载满果实的汽车。让学生说说果园里的自然景象,模仿风吹雪花梨像金铃铛一样哐啷响,模仿司机驾驶装满果子的汽车的模样。通过说秋天和模仿动作,使学生在生动、快乐的感受和想像过程中,形象地记住歌词。(3) 听歌曲:可播放录音,也可由老师范唱。让学生边欣赏丰收图景边听赏歌曲,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和冲动。(4) 唱歌曲:可让学生先学唱歌词,再学唱曲子。这首歌的旋律流畅,只要跟着音乐或琴声模唱几遍,学生就能很快地将歌词唱出来,然后老师再教唱几遍曲子,学生就能唱准曲子的音高了。(5) 跳秋天:老师应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以便学生能忘我地自编动作,边唱歌边表演,尽情表现秋天的快乐。做律动《摘果子》(1)出示果园挂图:果园里的苹果又红又大,把果树压弯了腰,小

朋友们在愉快地采摘果子,以激发学生模仿或摘果子律动的欲望。(2)学生边听音乐,边模仿摘果子的动作。(3)教师指导学生创编一套动作。《摘果子》有四个乐句,可每一乐句安排一个摘果子的动作,其动作可以是学生一手挎篮,一手分别向上、向前、向左、向右四个方面做伸手摘果子的律动。这一套动作适合全体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表演。(4)学生表演摘果子的律动。人数多的班级,学生可以坐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向不同方向做摘果子的律动。人数少的班级,可以离开座位,在教室的空地上,分成小组进行表演。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自己创编动作,对学生能创造性地设计摘果子、倒果子、装果子等动作,要及时表扬,并让他们当众表演,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3.听赏(丰收之歌》 (1)初听全曲。最好是用录音,让学生静心听赏歌曲,感受优美的旋律,想像秋天美好的丰收景象。 (2)复听全曲。可结合秋天的画面欣赏全曲,也可以随着歌声轻轻哼唱。 (3)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教材上呈现了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双响筒的图片和相应的节奏型,学生可以边听歌曲边用这些固定节奏型伴奏,也可以自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4)自编舞蹈动作欢庆丰收。学生可扮演农村各种人物的模样,边听歌曲边表演,表现“人人都高兴,到处歌舞欢”的丰收景象。(5)画秋天、写秋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随着歌声,选用合适的颜色画出秋天的景色,或用文字写下对秋天的美好记忆和想像。34567891011 2020-03-23 第1课金色的秋天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金铃铛》。

小学音乐《秋》教案设计

《秋》教案设计 小学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大胆、自信地演唱歌曲《秋》,从中表现劳动丰收的愉快、唱出劳动的美。 ★启发学生利用自己的手、脚、嘴等身体部位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进行歌唱表演等 。 教学重、难点: ★能大胆、自信地参与创编、表演。 ★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秋》。 ★让学生在各种音乐活动中,领悟到劳动的快乐、劳动的美。 教与学的准备: 课件、电子琴、道具 教学的安排: 1课时 一、激趣活动:(猜一猜) 1、教师模仿劳动的动作让学生猜。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会做那些力所能及的事。

3、请个别同学上来表演一遍,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在干什么(随电子琴播放出的节奏) 4、教师带着大家一起做动作(播放《秋》的歌曲音乐旋律)。 ●二、感受并学习歌曲主要节奏 导言:同学们刚才可爱的样子吸引来了两位小客人,你们想认识他们吗?它们想考考大家 ,它们敲一段节奏后,你们能模仿出来吗?试一试! 用口技模仿节奏。(这一练习为之后的为歌曲伴奏,奠定了基础,分散了难点)。 ●三、学习歌曲: 导言:同学们这么聪明肯定能听出他们在干嘛!你们听! 1、观看课件,使学生理解歌词大意。 2、学生学习歌词。 3、欣赏《秋》歌曲MTV。 4、教师范唱。 5学生张口默唱。 6、轻声唱。 7、启发学生带着高兴的情绪演唱《秋》。教师与学生合作演唱《秋》。 ●四、创编、表演

导言:同学们不仅是爱劳动的好孩子,而且今天很好地演唱了《秋》这首歌曲。可惜今天 这儿没有打击伴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大家能想个法子来为歌曲伴奏吗? 1、启发学生利用自己的手、腿、口技为歌曲编创伴奏。 2、随《秋》歌曲为歌曲音乐拍节奏为歌曲伴奏。 3教师头戴喜鹊头饰扮演妈妈邀请爱劳动的小喜鹊宝宝们在教室飞行,欣赏秋色,收获秋 天。 4、启发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动物头饰表演,体现人们“秋收劳动”的主题。 A、分小组讨论编创。 B、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 C、评价(生生互评、师评、学生自评) 五、今天大家忙着收获秋天,玩得高兴吗? 那今天让我们带着秋天的收获回家后继续努力吧!看谁是劳动的能手,看谁眼中的秋天最 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