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2《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2《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2《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2《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同步练习(含答案)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同步练习)

总分 100 分,共 2 大题 18 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80.0分)

1.成语故事是历史文化的智慧凝结, 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哲理。下列由秦汉

历史衍生出的成语有()

①揭竿而起

②破釜沉舟

③四面楚歌

④卧薪尝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A. 巨鹿之战——刘邦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的战争

B. 由分封制引发的争霸战争——导致秦朝的灭亡

C. 文景之治的出现——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D. 休养生息政策——促进西汉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3.柳宗元曾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周制”与

“秦政”分别是指()

A. 分封制中央集权制

B. 分封制暴政

C. 禅让制中央集权制

D. 禅让制暴政

4.下列对秦末农民战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爆发于大泽乡

B. 建立过农民政权

C. 推翻了秦朝统治

D.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5.下列措施中为汉高祖刘邦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的是()

A. 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B. 重视“以德化民”

C. 提倡勤俭治国

D. 下令“兵皆罢归家”

6.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课外探究活动中收集到以下历史典故。这些典故反映的史实是( )

A. 国人暴动

B. 陈胜、吴广起义

C. 黄巾起义

D. 刘邦、项羽起义

7.毛泽东说:“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

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是()

A. 楚汉之争

B. 陈胜吴广起义

C. 国人暴动

D. 牧野之战

8.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不包括()

A. 推行郡县制

B. 繁重的徭役

C. 沉重的赋税

D. 严酷的刑法

9.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了起义。这次起义()

A.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B. 这次起义直接导致秦朝的灭亡

C. 起义前准备充分,建立“张楚”政权

D. 在巨鹿之战中消灭秦军的主力

10.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上画有楚河汉界,比喻历史上的楚汉战争, 楚汉战争的结局:

A. 项羽大败秦军

B. 项羽战胜刘邦

C. 陈胜战胜吴广

D. 刘邦战胜项羽

11.《史记》中《陈涉世家》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此场景发生在( )

A. 咸阳

B. 巨鹿

C. 渔阳

D. 大泽乡

12.“文景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这和汉文帝、景帝推行的下列哪些措施

有关( )

①注重农业生产②提倡节俭③减轻刑罚④统一文字、货币⑤让士兵还乡务农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13.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

A. 吸取秦亡的教训

B. 减轻人民的负担

C. 发展生产

D. 巩固封建统治

14.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字。《三字经》中“赢秦氏,始兼

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

A. 秦西汉

B. 西汉东汉

C. 东汉三国

D. 三国西晋

15.汉初的几位皇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来恢复经济,在位时“连续12年免除全部田税,还

把每年服徭役改为三年一次”的皇帝是( )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16.下列有关中国古代主要朝代兴替状况表述正确的有( )

①夏→商②秦→汉③东晋→西晋④隋→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学家顾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

材料二:(西汉初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毛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不要人民读书”是指什么事?其中“只读一种书”的措施有什么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当时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3)西汉初期,统治者实施什么政策?出现了哪一治世局面?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七雄长期征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渴望结束割据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安定已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

材料二:秦地处中国西北部的渭河流域,这一地理位置有助于秦获得胜利。因为渭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易守难攻……

材料三:公元前318年,秦占领了四川的产粮大平原,这大大地扩大了秦的地盘,增强了秦的力量。

……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除以上三则材料外,你认为秦统一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材料四:“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钧驷(毛色统一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

车。”——《汉书·食货志》

(3)分析材料中出现的经济状况的历史原因有哪些?面对这种现状,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恢复经济?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答】

①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故①符合题意。

②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故②符合题意。

③公元前206年至前202年,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最终刘邦获胜,项羽兵败,在四面楚歌孤立无援的窘迫情况中自刎。故③符合题意。

④卧薪尝胆是指,春秋末期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据说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头,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故④错误。

故选A。

2.【答案】D

【解答】

A.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故A对应错误。

B.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而非由分封制引发,且导致

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故B错误。

C.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故C对应错误。

D.汉朝初期采用“黄老之学”,休养生息,促进西汉经济得到恢复发展,故D对应正确。故选D。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D

【解答】

D.依据所学可知,汉初经济萧条,汉高祖吸取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回乡务农;释放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为平民;轻徭薄赋,鼓励生产。故D正确。

ABC.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重视“以德化民”、提倡勤俭治国属于“文景之治”的措施。故ABC错误。

故选D。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A

【解答】

A.依据所学知识,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后世人民不断反抗残暴统治,故A符合题意。

B.导致秦朝灭亡的是项羽、刘邦领导的起义,故排除B。

C.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是由于在公元前209年,去戍守渔阳的路上遇雨误期,所

以是偶然爆发的,所以没有提前做准备,故排除C。

D.在巨鹿之战中消灭秦军的主力的是项羽,故排除D。

故选A。

10.【答案】D

【解答】

D.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是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终,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故D正确。

A.本项所述与楚汉战争的结局无直接关联。故A错误。

BC.两项所述不符合史实。故BC错误。

故选D。

11.【答案】D

【解答】

D.依据题干“《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信息可知,这指的是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故D符合题意。

ABC.综上,这三项均与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地点不符合,故排除ABC。

故选D。

12.【答案】A

【解答】

①②③.文景之治时期国家的经济状况有了极大的改观,这和文帝、景帝推行重视农业生产、提倡节俭、减轻刑罚。文帝和景帝时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废除严刑苛法,提倡勤俭治国,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徭役赋税,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⑤.统一文字、货币和让士兵还乡务农与文景时期的史实不符合,故排除④⑤。

故选A(①②③)。

13.【答案】D

【解答】

D.依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了秦朝因暴政灭亡的教训,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同时这些措施的实行客观上起到了减轻人们负担和发展生产的作用,故D正确。

ABC.综合上述分析可知,这三项均不是根本目的,故排除ABC。

故选D。

14.【答案】A

【解答】A.据题干信息及所学可知,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建立秦朝,秦二世而亡后,刘邦与项羽进行了楚汉之争, 刘邦胜利后建立汉朝,史称西汉,故 A正确。

BCD.这三项说法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故BCD错误。

故选A。

15.【答案】B

【解答】

B.依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秩序,汉文帝吸取了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和徭役,连续12年免除全部田税,故B正确。

ACD.这三项均与题干描述不符合,故排除ACD。

故选B。

1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在公元前1600前后,汤灭夏建商,①正确。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经过近四年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②正确。公元316年,匈奴人攻陷长安,西晋灭亡;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政权,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东晋,③顺序错误。617年,隋朝贵族李渊在太原起兵,攻下长安。618年,建立唐朝。①②④正确,故选 B。

17.【答案】(1)焚书坑儒;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2)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3)休养生息;文景之治。

(4)统治者要以民为本。

18.【答案】(1)结束了诸侯国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或灭六国统一全国,或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楚汉战争。休养生息。

【解析】(1)本题考查秦统一的意义,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依据材料一“战国七雄长期征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渴望结束割据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安定已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及所学知识可知,秦超统一结束了诸侯国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本题考查商鞅变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材料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封建制度在秦国确立,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军队的战斗力,使秦国很快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本题考查秦末农民起义、楚汉战争、休养生息,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依据“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钧驷(毛色统一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及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暴政,引发秦末农民起义;刘邦集团及项羽集团为了争夺领导权进行楚汉战争,刘邦取得胜利,建立汉朝;休养生息政策指大动荡或长期战乱以后,统治者不搞劳民伤财、zhi严刑酷法的统治,改以宽刑薄赋的政策,保养民力,增殖人口,以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