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风险管理)风险分析及方法简述

(风险管理)风险分析及方法简述

(风险管理)风险分析及方法简述
(风险管理)风险分析及方法简述

风险分析及方法简述(中英文)

1 Basic Risk Management Facilitation Methods 基本的风险管理的便利方法

Some of the simple techniques that are commonly used to structure risk management by organizing data and facilitating decision-making are:

下面是一些简单的通常使用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和制定决策:

Flowcharts/流程图

Check Sheets/检查清单

Process Mapping/过程图

Cause and Effect Diagrams (also called an Ishikawa diagram or fish bone diagram)/因果图(或者叫鱼骨图)

2 Failure Mode Effects Analysis (FMEA) 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

2.1 Describe/描述

FMEA (see IEC 60812) provides for an evaluation of potential failure modes for processes and their likely effect on outcomes and/or product performance. Once failure modes are established, risk reduction can be used to eliminate, contain, reduce or control the potential failures. FMEA relies on product and process understanding. FMEA methodically breaks down the analysis of complex processes into manageable steps. It is a powerful tool for summarizing the important modes of failure, factors causing these failures and the likely effects of these failures.

FMEA提供了工艺潜在失效模式的评估和对产品性能或结果的潜在影响。一旦将建立了失效模式,风险的降低可被用来消除、囊括、降低或控制潜在的失效活动。FMEA依赖于对产品和工艺的理解。FMEA 将复杂的工艺系统地分解为简单的步骤。FMEA对重要的失效模式、引起失效的因素以及失效可能带来的后果进行汇总的有力工具。

2.2 Potential Areas of Use(s) 使用的潜在区域

FMEA can be used to prioritize risks and monitor the effectiveness of risk control activities.

FMEA可用来安排风险的优先顺序,监控风险控制活动的有效性。

FMEA can be applied to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and might be used to analyze a manufacturing operation and its effect on product or process. It identifies elements/operations within the system that render it vulnerable. The output/ results of FMEA can be used as a basis for design or further analysis or to guide resource deployment.

FMEA可用于设备和设施,也可用于分析某一生产操作及其对产品或工艺的影响。它可识别系统内的元素/操作的弱点。FMEA的结果可被作为设计或深入分析或指导资源配置的依据。

3 Failure Mode, Effects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 (FMECA) 失效模式、效果与关键程度的分析

3.1 Describe/描述

FMEA might be extended to incorporate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degree of severity of the consequences, their respective probabilities of occurrence, and their detectability, thereby becoming a Failure Mode Effect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 (FMECA; see IEC 60812). In order for such an analysis to be performed, the product or process specifications should be established. FMECA can identify places where additional preventive actions might be appropriate to minimize risks.

FMEA可以延伸到结果严重程度的调查、发生的概率和可检测性,发展为FMECA。为执行这样的分析,应建立产品或工艺的质量标准。FMECA可以鉴定何时采用预防措施可以将风险家最小化。

3.2 Potential Areas of Use(s) 使用的潜在区域

FMECA application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should mostly be utilized for failures and risks associated with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however, it is not limited to this application. The output of an FMECA is a relative risk “score” for each failure mode, which is used to rank the modes on a relative risk basis.

制药企业的FMECA应最大的利用与生产工艺相联系的失效和风险,但是不局限于这一应用。FMECA 的结果是每一风险模式的相对的风险“中心”,用来分级相对风险根据。

4 Fault Tree Analysis (FTA) 失误树分析

4.1 Describe/描述

The FTA tool (see IEC 61025) is an approach that assumes failure of the functionality of a product or process. This tool evaluates system (or sub-system) failures one at a time but can combine multiple causes of failure by identifying causal chains. The results are represented pictorially in the form of a tree of fault modes. At each level in the tree, combinations of fault modes are described with logical operators (AND, OR, etc.). FTA relies on the experts’ process understanding to identify causal factors.

失误树分析是假定产品或工艺性能的失效的方法。这些工具评估系统失效,但是可以结合失效的多种原因。在树的每一个水平内,应描述失效模式的结合。FTA依赖于专家的工艺理解去鉴别起因。

4.2 Potential Areas of Use(s) 潜在区域的使用

FTA can be used to establish the pathway to the root cause of the failure. FTA can be used to investigate complaints or deviations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eir root cause and to ensure that intended improvements will fully resolve the issue and not lead to other issues (i.e. solve one problem yet cause a different problem). Fault Tree Analysis 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evaluating how multiple factors affect a given issue. The output of an FTA includes a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failure modes. It is useful both for risk assessment and in developing monitoring programs.

FTA可用于建立失效起因的途径。FTA可用于调查投诉或偏差,以便全面理解它们的起因,确保预定的改进能全面解决争议,并且不会导致其他的争议(例如:解决完一个问题但是引起了其他的问题)。失误树分析是评估多种因素怎样影响争议的有效的工具。失误树分析的结果包括失效模式的可见的代表。这对风险评估和发展监控系统是有用的。

5 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HACCP)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5.1 Describe/描述

HACCP is a systematic, proactive, and preventive tool for assuring product quality, reliability, and safety (see 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No 908, 2003 Annex 7). It is a structured approach that applies technical and scientific principles to analyze, evaluate,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risk or adverse consequence(s) of hazard(s) due to the design, development, production, and use of products.

HACCP是确保产品质量、可靠性和安全(见WHO技术报告系列)系统的、积极的、预防性的工具。它是一综合性的方法,运用技术和科学的原则去分析、评估、预防和控制由药品的设计、研发、生产、风险和使用引起的风险或危害的后果。

HACCP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seven steps:

HACCP包括以下七个步骤:

(1) conduct a hazard analysis and identify preventive measures for each step of the process;

执行危害分析,确定过程每一步骤的预防性措施

(2) determine the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决定关键控制点

(3) establish critical limits;

设立关键限度

(4) establish a system to monitor the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设定监测关键控制点的系统。

(5) establish the corrective action to be taken when monitoring indicates that the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are not in a state of control;

设立关键控制不受控时的采取的整改措施

(6) establish system to verify that the HACCP system is working effectively;

设立证实HACCP有效工作的系统

(7) establish a record-keeping system.

设定记录保持的系统

5.2 Potential Areas of Use(s) 使用的潜在的区域

HACCP might be used to identify and manage risks associated with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hazards (including microbiological contamination). HACCP is most useful when product and process understanding is sufficiently comprehensive to support identification of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The output of a HACCP analysis is ris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that facilitates monitoring of critical points not only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but also in other life cycle phases.

HACCP可被用来证实和控制与物理、化学和生物危害(包括微生物的污染)有关的风险。

当有全面的产品和工艺理解支持关键控制点的识别时,HACCP是最有用的工具。HACCP分析的结果是风险管理的信息,它便于生产工艺和其他生命周期阶段的关键控制点。

6 Hazard Operability Analysis (HAZOP) 危害与可操作性/运行分析

6.1 Describe/描述

HAZOP (see IEC 61882) is based on a theory that assumes that risk events are caused by deviations from the design or operating intentions. It is a systematic brainstorming technique for identifying hazards using so-called “guide-words”. “Guide-words” (e.g., No, More, Other Than, Part of, etc.) are applied to relevant parameters (e.g., contamination, temperature) to help identify potential deviations from normal use or design intentions. It often uses a team of people with expertise covering the design of the process or product and its application.

HAZOP基于这样的理论——假定来自设计和操作的偏差引来了风险事件。这是系统的鉴定危害的头脑风暴技巧,就是所谓的“指导词”。“指导词”(非、更多的、而不是,部分)被用于相关的参数(例如:污染、温度),帮助鉴定来自正常使用或设计用途的潜在偏差。通常是利用涵盖工艺或产品的设计和其利用的专家人员。

PHA-Pro软件介绍与下载

PHA-Pro[wiki]软件[/wiki]是目前世界上销量第一的分析软件,集合了HAZOP,HACCP,LOPA,FMEA,FTA,ETA,WHATIF等等各种分析引导。通过导航引导分析。

发的这个PDF文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里面有简单的操作说明。

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

[摘要] 简要介绍了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应用风险管理现状,描述了对风险管理的理解,概述了风险管理的几个应用工具,重点阐述了风险分析常用的失败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方法。

[关键词] 风险管理;失败模式与影响分析;风险优先数

[中图分类号]R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2(b)-089-02

21世纪以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药政管理部门相继提出了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药品质量管理概念。ICH Q9(风险管理)的发布正式确定了风险管理的概念,为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提供了依据及指导。在原料药、制剂、生物制品和生物技术产品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质量风险管理可以运用于药物质量的所有方面,包括研发、生产、发放和检查及递交评审过程。作为国内药品生产企业,要适应法规的新变

化,对生产过程中的药品质量风险进行管理。文中通过对风险概念的理解、风险管理的常用工具以及如何应用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1 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应用风险管理现状

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和中国市场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正日益成为中国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特别是2006年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等相关文件以来,中国企业已经全面步入了“风险管理年”。然而,前不久由甫瀚公司委托独立第三方进行的一项名为“中国大陆风险气压计”的调查结果却显示,国内企业风险管理现状不容乐观,无论是在风险承受能力还是风险管理能力上都处于较低水平。

在这项调查中,只有9%的内地上市公司高管表示,其公司在识别和管理所有潜在重大风险方面进行得“非常有效”。这一比例远远低于美国(53%)、英国(37%)以及中国香港(22%)等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这清楚地表明中国内地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与世界的差距。报告得出的结论显示,内地大型上市公司尽管在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市场占有率方面成长迅速,但在风险管理能力上表现欠佳,高水平、系统性风险管理架构的普遍缺失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企业成功走向国际市场的一大因素。对于正加快国际化步伐的中国企业而言,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已成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当务之急。

2 风险管理的正确理解

通常,风险被理解定义为危害出现的可能性和危害严重性的结合。风险分析即是用以评估和辨别设备或工艺功能关键参数的方法。

风险管理的程序为: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交流。具体见表1。

风险评估所得结果是对风险的定量估计,如从0到1(0到100%),或是对风险范围的定性描述,比如“高”,“中”或“低”。

风险控制的目的在于将风险降低到一个可接受水平。

风险交流是在决策者及其他有关方进行风险及其管理方面信息的交换和共享。

3 风险管理的工具

风险管理的工具共有以下几种:失败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失败模式、影响和关键点分析( FMECA );失败(故障)树状分析法( FTA );危害源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危险可操作性分析(HAZOP) ;初步危害源分析(PHA) ;风险评级和过滤;支持性统计学分析工具。

其中,FMEA是由美国航天局在阿波罗项目中被开发的,是一种用来确定潜在失效模式及其原因的分析方法。具体来说,通过实行FMEA,可在产品设计或生产工艺真正实现之前发现产品的弱点。FMEA是一种提供了定量评价故障及其潜在隐患的预防性方法,认为是最普通实用形式的风险分析,具体如下:发生几率(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O);失败的严重程度(severity of the failure,S);检测概率(probability of detection,D)。

对于定量进行的风险评估,三个因素的“发生可能性(O)”、“缺陷的严重性(S)”和“检测概率(D)”通常赋值为1~10。这些数值相乘,其结果是风险优先数(RPN)。RPN=O×S×D。

该风险优先数(RPN)从而得到1~1 000的数值。RPN 最坏的情况是1 000,最好的情况是1。公司在采取降低风险措施的前提下需要决定RPN值,这就要提出风险分析。当再次进行评估时,这些措施应该产生效果,RPN要低于限度值(执行措施后)。它也可以在具体的应用领域进行(如计算机系统的风险分析)。因此对于风险分析,FMEA是一个非常灵活的方法。

发生几率(O):事件发生的频率,要记录特定的失效原因和机制,多长时间发生一次以及发生的几率。失败发生越频繁,风险越高,如果为10,则表示几乎肯定要发生,会时常发生,发生概率为1代表几乎不会发生。

Risk analysis by FMEA as an element of analytical validation

J.F. van Leeuwen a, c, M.J. Nauta b, d, D. de Kaste a, Y.M.C.F. Odekerken-Rombouts a, M.T. Oldenhof a, M.J. Vredenbregt a, , and D.M. Barends a

a National Institute for Public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RIVM, Centre for Quality of Chemical-Pharmaceutical Products, Bilthoven, The Netherlands

b National Institute for Publi

c Health an

d th

e Environment, RIVM, Laboratory for Zoonoses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Bilthoven, The Netherlands

c Current affiliation: Medicines Evaluation Board, CBG, The Hague, The Netherlands

d Current affiliation: National Food Institute, Danish Technical University (DTU), S?borg, Denmark

Received 6 April 2009;

accepted 28 June 2009.

Available online 7 July 2009.

Abstract

We subjected a Near-Infrared (NIR) analytical procedure used for screening drugs on authenticity to a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 including technical risks as well as risks related to human failure. An FMEA team broke down the NIR

analytical method into process steps and identified possible failure modes for each step. Each failure mode was ranked on estimated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O), probability that the failure would remain undetected later in the process (D) and severity (S), each on a scale of 1–10. Human errors turned out to be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failure modes. Failure risks were calculated by Risk Priority Numbers (RPNs) = O × D ×S. Failure modes with the highest RPN scores were subjected to corrective actions and the FMEA was repeated, showing reductions in RPN scores and resulting in improvement indices up to 5.0. We recommend risk analysis as an addition to the usual analytical validation, as the FMEA enabled us to detect previously unidentified risks.

Keywords: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Analytical validation; FMEA; Risk analysis; Human factor

Article Outline

1. Introduction

2. Materials and methods

3. Results

4. Discussion

Acknowledgements

References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程序和方法.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程序和方法 世界上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是客观存在的,但这样的不幸事件何时何地发生,造成何种程度的损失通常是难以预料的。对于特定的事物而言,人们对自己是否会遭遇不幸事件受到多大损失也是未知的。因此风险具有客观性、偶然性和可变性三个特征。 风险会导致损失,构成风险的因素既有实质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国际贸易中,货物的流动带来了动物疫病或植物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异地传播的事件难以避免了,也就是说,国际贸易中存在着有害生物带来的缝隙那。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认识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在增强,风险分析、风险管理就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抵御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而这种分析和管理是由国家的专门机构的有关专家按照国际准则进行的极具科学性的工作。从哪个国家或地区进口什么货物,那里有什么有害生物,哪些可以随货物带入,其可能性多大,带入后是否适生,会带来哪些危害,怎样避免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这些既与每次贸易直接相关,更与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人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密切相关。 这里登载的一组文章,或许能使您对国际贸易中的有害生物风险及其分析、管理有个初步了解。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程序和方法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核心内容是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是指:“确定有害生物是否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并评价其传入的可能性。”有害生物风险管理是指:“为降低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风险的决策过程。” 1.起始通过识别有害生物及其环境条件界定其危害。 (1)起点。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可以由以下3种活动开始:查明有潜在有害生物的途径;查明可能需要采取植物卫生措施的有害生物;审议或修改植物卫生政策和重点活动。 (2)确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地区。应尽可能确切地确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以便收集这些地区的信息。 (3)信息收集和审查早先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收集各种有关信息,包括有害生物的特性、分布、寄主、与商品的联系等。信息可以有各种来源,提供有害生物状况的官方信息是IPPC成员应履行的义务,因此可以通过其官方联络点索取。应当检查是否已经进行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若已经做过,要核实其有效性。 2.有害生物风险分析首先要确定有害生物是否是检验性有害生物,即是否对受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的经济重要性(经济重要危害性标准)、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地域标准)并进行官方控制。可以得出风险是否可以接受以及是否需要和可能降低的结论。如果是超过了一个国家所确定的适当的保护水平的风险是不可接受的风险。 (1)有害生物分类。明确有害生物的特性,核实其是否存在于分析地区,其管制状况如何,定殖和扩散潜力及经济影响潜力怎样。 (2)评估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评价有害生物进入的可能性、定殖的可能性和定殖后扩散的可能性。查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地区中生态因子利于有害生物定殖的地区,以确定受威胁地区。

风险管理常用技术方法.

风险管理常用技术方法简介 一、风险坐标图 风险坐标图是把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后对目标的影响程度,作为两个维度绘制在同一个平面上(即绘制成直角坐标系)。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对目标影响程度的评估有定性、定量等方法。定性方法是直接用文字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对目标的影响程度,如“极低”、“低”、“中等”、“高”、“极高”等。定量方法是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对目标影响程度用具有实际意义的数量描述,如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用概率来表示,对目标影响程度用损失金额来表示。 下表列出某公司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定性、定量评估标准及其相互对应关系,供实际操作中参考。 下表列出某公司关于风险发生后对目标影响程度的定性、定量评估标准及其相互对应关系,供实际操作中参考。

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和风险对目标影响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后,依据评估结果绘制风险坐标图。如:某公司对9项风险进行了定性评估,风险①发生的可能性为“低”,风险发生后对目标的影响程度为“极低”;……;风险⑨发生的可能性为“极低”,对目标的影响程度为“高”,则绘制风险坐标图如下: 可能性 极高 高 中等 低 极低 极低低中等高极高影响程度 如某公司对7项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其中:风险①发生的可能性为83%,发生后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为2100万元;风险②发生的可能性为40%,发生后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为3800万元;…….;而风险⑦发生的可能性在55%到62%之间,发生后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在7500万元到9100万元之间,在风险坐标图上用一个区域来表示,则绘制风险坐标图如下:

绘制风险坐标图的目的在于对多项风险进行直观的比较,从而确定各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如:某公司绘制了如下风险坐标图,并将该图划分为A 、B 、C 三个区域,公司决定承担A 区域中的各项风险且不再增加控制措施;严格控制B 区域中的各项风险且专门补充制定各项控制措施;确保规避和转移C 区域中的各项风险且优先安排实施各项防范措施。 可能性 极低 低 中等 高 极高 影响程度 1 0.8 0.6 0.4 0.2 (亿元)

集团公司风险管理办法

某上市公司风险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本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风险管理,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 控制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承受度和风险应对策略,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公司章程,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风险是指公司经营活动中与公司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包括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等。本制度所称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基于事实的信息进行分析,就如何处理特定风险以及如何选择风险应对策略进行科学决策。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各全资、控股子公司(以下统称“子公司”)。 第二章风险管理机构设置 第四条公司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由公司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风险管理部门、 内部审计部门、各职能部门/子公司构成。 第五条公司各职能部门为风险管理第一道防线;风险管理部门为风险管理第二道 防线;内部审计部门及审计委员会为风险管理第三道防线。 第六条公司各职能部门在风险控制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 (一)按照公司风险管理部门制定的风险评估的总体方案,根据业务分工,配合 风险管理部门,识别、分析相关业务流程的风险,确定风险反应方案。 (二)根据识别的风险和确定的风险反应方案,按照公司确定的控制设计方法和 描述工具,设计并记录相关控制,根据风险管理的要求,修改完善控制设计。包括:

建立控制管理制度,按照规定的方法和工具描述业务流程,编制风险控制文档和程序文件等。 (三)组织控制制度的实施,监督控制制度的实施情况,发现、收集、分析控制缺陷,提出控制缺陷改进意见并予以实施。对于重大缺陷和实质性漏洞,除向部门负责人汇报情况外,还应向公司领导及时反馈情况,以便公司监控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情况。 (四)配合内控审计部门等部门对控制失效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第七条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制度和流程等日常管理工作,并监督其实施的有效性。具体职责如下: (一)负责制定公司的风险评估方案; (二)负责组建风险评估小组; (三)负责审核风险清单、应对预案; (四)拟定公司风险评估报告,上报公司管理层; (五)负责建立经营环境监控体系,切实监控并记录内、外部经营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以修正风险识别与评估; (六)负责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要求各具体部门定期提供数据,进行指标分析;对于超过风险预警值的指标,应确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第八条总经理办公会主要职责为: (一)审定公司各部门风险管理工作职责; (二)批准风险应对预案;

风险控制的四种基本方法.doc

风险控制的四种基本方法 菜鸟操盘 风险控制的四种基本方法是: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风险 控制保留。 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不是放弃风险,而是制定计划和采取措施降低损失的可能性或者是减少实际损失。控制的阶段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事前控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损失的概率,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主要是为了减少实 际发生的损失。

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通过契约,将让渡人的风险转移给受让人承担的行为。通过风险转移过程有时可大大降低经济主体的风险程度。风险转移的 主要形式是合同和保险。 (1)合同转移。通过签订合同,可以将部分或全部风险转移给一个 或多个其他参与者。

(2)保险转移。保险是使用最为广泛的风险转移方式。 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投资主体有意识地放弃风险行为,完全避免特定的损失风险。简单的风险回避是一种最消极的风险处理办法,因为投资者在放弃风险行为的同时,往往也放弃了潜在的目标收益。所以一般只有在 以下情况下才会采用这种方法: (1)投资主体对风险极端厌恶。 (2)存在可实现同样目标的其他方案,其风险更低。 (3)投资主体无能力消除或转移风险。

(4)投资主体无能力承担该风险,或承担风险得不到足够的补偿。 风险保留 风险保留,即风险承担。也就是说,如果损失发生,经济主体将以当 时可利用的任何资金进行支付。风险保留包括无计划自留、有计划自 我保险。 (1)无计划自留。

(2)指风险损失发生后从收入中支付,即不是在损失前做出资金安 排。当经济主体没有意识到风险并认为损失不会发生时,或将意识到的与风险有关的最大可能损失显著低估时,就会采用无计划保留方式承担风险。一般来说,无资金保留应当谨慎使用,因为如果实际总损失远远大于预计损失,将引起资金周转困难。 (3)有计划自我保险。 指可能的损失发生前,通过做出各种资金安排以确保损失出现后能及 时获得资金以补偿损失。有计划自我保险主要通过建立风险预留基金 的方式来实现。编辑本段风险管理与控制—斯坦福的一堂“赌博课” 一场“赌博” 一场“赌博”在进行:如果猜对,游戏者,可获60 美元;如果猜错,

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风险管理是各经济、社会单位在对其生产、生活中的风险进行识别、估测、评价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妥善处理风险所致的结果,以期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实生活中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无论企业还是社会,都日益认识到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人们想出种种办法来对付风险,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风险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保障。 一、企业经营中常见风险 每个企业在经营中都有可能性发生风险,如何化解和减少风险是企业经营者必须进行研究的。首先要明确有哪几种风险,然后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只有加强风险意识,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科学的决策,建立起相应的制度才能避免风险的发生。从目前市场环境来看主要有七种风险: 1.经济合同风险:是指企业在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对方违反合同规定或遇到不可抗力影响,造成本企业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在进行经营和产品合同签订后的履约及赔偿责任问

题。合同签订后还应密切注视其执行情况,要有远见地处理随时发生的变化。 2.债务风险:是指企业举债不当或举债后资金使用不当致使企业遭受损失。为了避免企业资产负债,企业应控制负债比率。 3.担保风险:是指为其他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最后因其他企业无力还款而代其偿还债务。企业应谨慎办理担保业务,严格审批手续,一定要完善反担保手续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汇率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进出口及其他对外经济活动时,因本国与外国汇率变动,使企业在兑换过程中遭受的损失。企业平时就要随时注意其外币债务,密切注视各种货币的汇率变化,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5.投资风险:是指因投资不当造成投产企业经营的效益不好,投资资本下跌。企业对此应采取:在项目投资前,一定要各职能部门和项目评审组一起进行严格的、科学的审查和论证,不能盲目运作。对外资项目更不能作风险承诺,也不能作差额担保和许诺固定回报率。

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风险管理就是各经济、社会单位在对其生产、生活中的风险进行识别、估测、评价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妥善处理风险所致的结果,以期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现实生活中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无论企业还就是社会,都日益认识到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人们想出种种办法来对付风险,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风险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保障。 一、企业经营中常见风险 每个企业在经营中都有可能性发生风险,如何化解与减少风险就是企业经营者必须进行研究的。首先要明确有哪几种风险,然后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只有加强风险意识,进行科学的管理与科学的决策,建立起相应的制度才能避免风险的发生。从目前市场环境来瞧主要有七种风险: 1、经济合同风险:就是指企业在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对方违反合同规定或遇到不可抗力影响,造成本企业的经济损失。因

此,企业在进行经营与产品合同签订后的履约及赔偿责任问题。合同签订后还应密切注视其执行情况,要有远见地处理随时发生的变化。 2、债务风险:就是指企业举债不当或举债后资金使用不当致使企业遭受损失。为了避免企业资产负债,企业应控制负债比率。 3、担保风险:就是指为其她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最后因其她企业无力还款而代其偿还债务。企业应谨慎办理担保业务,严格审批手续,一定要完善反担保手续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汇率风险:就是指企业在经营进出口及其她对外经济活动时,因本国与外国汇率变动,使企业在兑换过程中遭受的损失。企业平时就要随时注意其外币债务,密切注视各种货币的汇率变化,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5、投资风险:就是指因投资不当造成投产企业经营的效益不好,投资资本下跌。企业对此应采取:在项目投资前,一定要各职能部门与项目评审组一起进行严格的、科学的审查与论证,不能盲

风险管理常用技术方法简介

附录 风险管理常用技术方法简介 一、风险坐标图 风险坐标图是把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后对目标的影响程度,作为两个维度绘制在同一个平面上(即绘制成直角坐标系)。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对目标影响程度的评估有定性、定量等方法。定性方法是直接用文字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对目标的影响程度,如“极低”、“低”、“中等”、“高”、“极高”等。定量方法是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对目标影响程度用具有实际意义的数量描述,如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用概率来表示,对目标影响程度用损失金额来表示。 下表列出某公司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定性、定量评估标准及其相互对应关系,供实际操作中参考。

下表列出某公司关于风险发生后对目标影响程度的定性、定量评估标准及其相互对应关系,供实际操作中参考。

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和风险对目标影响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后,依据评估结果绘制风险坐标图。如:某公司对9项风险进行了定性评估,风险①发生的可能性为“低”,风险发生后对目标的影响程度为“极低”;……;风险⑨发生的可能性为“极低”,对目标的影响程度为“高”,则绘制风险坐标图如下: 可能性 极高 高 中等 低 极低 极低低中等高极高影响程度如某公司对7项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其中:风险①发生的可能性为83%,发生后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为2100万元;风险②发生的可能性为40%,发生后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为3800万元;…….;而风险⑦发生的可能性在55%到62%之间,发生后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在7500万

元到9100万元之间,在风险坐标图上用一个区域来表示,则绘制风险坐标图如下: A 、 B 、 C 严格控制B 确保规避和转移C 施各项防范措施。 区域 极低 低 中等 高 极高 影响程度 二、蒙特卡罗方法 1 可能性(%) (亿

风险分析方法与工具(DOC 6)

风险分析方法与工具(DOC 6)

风险分析方法与工具 自1973年芝加哥商会期权交易所(CBOE)将标准化股票期权引入之后,金融期权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80年代以后,各种股票指数期权、利率期权、外汇期权以及金融期货期权等不断涌现,金融期权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阶段。在所有的金融工具中,当数期权结构最为复杂、品种也最多。可以说,它是现代金融工程学的精华之所在,也是现代金融创新技术的集中体现。 中国加入WTO之后,金融市场将进一步开放,金融创新将越来越普遍。无论从金融机构发展核心竞争力的角度,还是从管理当局实施金融监管的角度,了解金融创新的机理都是极为必要的。为此,我们有必要选择金融期权进行剖析,了解各种衍生技术,掌握现代金融创新之精要。 一、金融期权的形成与发展 18世纪,英国南海公司的股票股价飞涨,股票期权市场也有了发展。南海"气泡"破灭后,股票期权曾一度因被视为投机、腐败、欺诈的象征而被禁止交易长达100多年。早期的期权合约于18世纪90年代引入美国,当时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刚刚成立。19世纪后期,被喻为"现代期权交易之父"的拉舍尔·赛奇(Russell Sage)在柜台交易市场组织了一个买权和卖权的交易系统,并引入了买权、卖权平价概念〔1〕。然而,由于场外交易市场上 期权合约的非标准化、无法转让、采用实物交割方式以及无担保,使得这一市场的发展非常缓慢。 1973年4月26日,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成立,开始了买权交易,标志着期权合约标准化、期权交易规范化。70年代中期,美洲交易所(AMEX)、费城股票交易所(PHLX)和太平洋股票交易所等相继引入期权交易,使期权获得了空前的发展。1977年,卖权交易开始了。与此同时,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开始了非股票期权交易的探索。1982年,芝加哥货币交易所(CME)开始进行S&P 500期权交易,它标志着股票指数期权的诞生。同年,由芝加哥期权交易所首次引入美国国库券期权交易,成为利率期权交易的开端。同在1982年,外汇期权也产生了,它首 次出现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交易所(ME)。该年12月,费城股票交易所也开始了外汇期权交易。1984年,外汇期货期权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国际货币市场(IMM)登台上演。随后,期货期权迅速扩展到欧洲美元存款、90天短期及长期国库券、国内存款证等债务凭证期货,以及黄金期货和股票指数期货上面,几乎所有的期货都有相应的期权交易。 此外,在80年代金融创新浪潮中还涌现出一支新军"新型期权"(exotic options),它的出现格外引人注目。"新型"之意是指这一类期权不同于以往,它的结构很"奇特",有的期权上加期权,有的则在到期日、协定价格、买入卖出等方面含特殊规定。由于结构过于复杂,定价困难,市场需求开始减少。90年代以来,这一势头已大为减弱。90年代,金融期权的发展出现了另一种趋势,即期权与其它金融工具的复合物越来越多,如与公司债券、抵押担保债券等进行"杂交",与各类权益凭证复合,以及与保险产品相结合等,形成了一大类新的金融期权产品。 二、期权衍生的基本方式之一:权基替换

高风险工点风险管理办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高风险工点风险管理办法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913-25 高风险工点风险管理办法(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进一步加强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推进安全风险标准化管理,有效规避和控制安全风险,确保铁路工程建设安全,结合工程特点,有效控制高风险工点风险。 铁路建设工程风险等级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程度,参照铁路隧道风险等级确定标准,分为低度风险、中度风险、高度风险和极高度风险四个级别。风险等级定性为高度风险和极高度风险的工点,统称为高风险工点。规避极高度风险,采取措施减少高度风险,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降低和减少风险灾害及风险损失。 一、风险管理体系 成立高风险工点风险管理领导小组: 二、风险管理机制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对承担任务范围内的高风险工点逐一进行分析,逐条细化风险控制措施,并编制风险管理实施细则。风险管理实施细则经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审定后,纳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风险管理实施细则应包括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规程等支持性文件,风险管理机构及职责划分,人员安全、培训、现场警示、标识规划,设备器具及材料准备,现场设施布置,作业指导书清单,监控、监测及预警方案,应急预案及演练安排,过程及追溯性记录文件格式和要求等。 明确项目部风险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安全风险管理人员,配置专用风险监测设备,对工程风险实施有效监测和管理。 按照风险管理实施细则编制高风险工点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定后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查,高风险工点的专项施工方案报建设单位批准。施工单位按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

项目风险分析方法与管理研究

项目风险分析方法与管理研究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021764 刘欣[摘要]任何项目的建设投资过程都有一定的风险,只是所面对的风险类型、程度有所差异,要针对不同项目结合具体风险分析方法,进行项目风险评价。本文主要通过对项目的风险分析方法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项目风险管理模式。 [关键词] 风险分析风险管理 一、前言 风险是现代社会中经常用到的一个术语,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伴产生的。对于风险的概念,可以解释为:“风险是由于从事某项特定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经济或财务的损失,自然破坏或损伤的可能性。”1总之,风险具有普遍性与不确定性两大特征,在任何项目的建设投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人们只有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进行项目风险的评介,以采取有效方式进行风险管理,从而达到损失最小化的目的和效果。 二、风险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可以对项目风险的进行不同分类,具体如下: 1、按照风险来源或损失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两种: [1]自然风险是由于自然灾害(如水灾、火灾、地震、台风等)引起的项目风险。 [2]人为风险是指由于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包括行为风险、政治风险、1《大项目风险分析》美国Cooper 和Chapm an

经济风险、技术风险、组织风险等。 行为风险是由于个人或组织的过失、疏忽、恶意等不当行为造成财产损毁或人员伤亡的风险。经济风险指项目主体对国家经济的宏观面认识不足,对国民经济发展趋势预测有误,对各种结构调整没有思想准备等因素所造成的风险。技术风险是指由于技术进步的影响,新技术、新工艺的突破,替代品的出现等对原有技术和工艺产生的冲击造成的风险损失。政治风险主要指由于政局变化、政权更迭、罢工、战争等引起社会动荡而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风险。组织风险是指项目各方关系不协调以及其他不确定性而引起的风险。 2、按照风险影响范围划分,可分为局部风险和总体风险。 3、按照风险后果的承担者划分,主要有项目业主风险、承包商风险、投资方风险、设计单位风险、监理单位风险、供应商风险、担保方风险等。 4、按照风险的可预测性划分,可以划分为已知风险、可预测风险和不可预测风险。 [1]已知风险是在严格分析项目计划后就能够明确的那些经常发生的、而且后果亦可预见的风险。 [2]可预测风险是根据经验,可以预见其发生,但不可预见其后果的风险。 [3]不可预测风险是有可能发生,但其发生的可能性具有不可预见性的风险。 5、按照项目进行的不同阶段,可以分为项目前期风险、项目施工阶段风险和项目投产初期风险。 三、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具体

风险的管理方法是什么

风险的管理方法是什么 投资风险管理。 它是指因投资不当造成投産企业经营的效益不好,投资资本下跌。企业对此应采取:在专案投资前,一定要各职能部门和专案评审组 一起进行严格的、科学的审查和论证,不能盲目运作。对外资专案 更不能作风险承诺,也不能作差额担保和许诺固定回报率。 经济合同风险管理。 它是指企业在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对方违反合同规定或遇到不可抗力影响,造成本企业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在进行经营和産 品合同签订後的履约及赔偿责任问题。合同签订後还应密切注视其 执行情况,要有远见地处理随时发生的变化。 産品市场风险管理。 它是指因市场变化、産品滞销等原因导致跌价或不能及时卖出自己的産品。産生市场风险管理的原因有三个:(1)市场销售不景气, 包括市场疲软和産品産销不对路;(2)商品更新换代快,新産品不能 及时投放市场;(3)国外进口産品挤占国内市场。 存货风险管理。 它是指因价格变动或过时、自然损耗等损失引起存货价值减少。这时企业应马上清理存货,生産时要控制投入、控制采购、按时産出,加强保管。有些观念保守的企业担心存货贬值https://www.sodocs.net/doc/621482750.html,, 怕影响当前效益,长期不处理,结果造成産品积压,损失越来越大。 债务风险管理。 它是指企业举债不当或举债後资金使用不当致使企业遭受损失了避免企业资産负债,企业应控制负债比率。许多企业因股东投资强 度不够,便以举债扩大生産经营或盲目扩大徵税,结果提高资産负

债率,造成资金周转不灵,还会影响正常地还本付息。最有可能导 致企业资不抵债而破産。 担保风险管理。 它是指爲其他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最後因其他企业无力还款而代其偿还债务。企业应谨慎办理担保业务,严格审批手续,一定要 完善反担保手续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汇率风险管理。 它是指企业在经营进出口及其他对外经济活动时,因本国与外国汇率变动,使企业在兑换过程中遭受的损失。企业平时就要随时注 意其外币债务。密切注视各种货币的汇率变化,以便采取相应措施。特别是在银行有外币贷款的企业更应如此。 1.设定止损点; 2.始终仅将一部分资产用作投资; 3.根据走势进行交易; 4.控制情绪。 管理风险的方法在开仓之后使用。最主要的控制风险的方法是设定止损点,从而有效控制损失的限度。 Stop-loss(止损)–即在错误估计交易形势的情况下设立的中止 交易或退出交易的底线。在进仓时需要设置止损点,以避免自己遭 受过多的损失。 (1)控制方法包括: a.风险避免:即放弃和不进行可能带来损失的活动和工作。 b.风险防止:即采取预防和抑制等手段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或降低损失的严重性。 c.风险分离:即将面临损失的风险单位进行分离。

风险分析及方法简述

风险分析及方法简述(中英文) 1 Basic Risk Management Facilitation Methods 基本的风险管理的便利方法 Some of the simple techniques that are commonly used to structure risk management by organizing data and facilitating decision-making are: 下面是一些简单的通常使用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和制定决策: Flowcharts/流程图 Check Sheets/检查清单 Process Mapping/过程图 Cause and Effect Diagrams (also called an Ishikawa diagram or fish bone diagram)/因果图(或者叫鱼骨图) 2 Failure Mode Effects Analysis (FMEA) 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 2.1 Describe/描述 FMEA (see IEC 60812) provides for an evaluation of potential failure modes for processes and their likely effect on outcomes and/or product performance. Once failure modes are established, risk reduction can be used to eliminate, contain, reduce or control the potential failures. FMEA relies on product and process understanding. FMEA methodically breaks down the analysis of complex processes into manageable steps. It is a powerful tool for summarizing the important modes of failure, factors causing these failures and the likely effects of these failures. FMEA提供了工艺潜在失效模式的评估和对产品性能或结果的潜在影响。一旦将建立了失效模式,风险的降低可被用来消除、囊括、降低或控制潜在的失效活动。FMEA依赖于对产品和工艺的理解。FMEA 将复杂的工艺系统地分解为简单的步骤。FMEA对重要的失效模式、引起失效的因素以及失效可能带来的后果进行汇总的有力工具。 2.2 Potential Areas of Use(s) 使用的潜在区域 FMEA can be used to prioritize risks and monitor the effectiveness of risk control activities. FMEA可用来安排风险的优先顺序,监控风险控制活动的有效性。 FMEA can be applied to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and might be used to analyze a manufacturing operation and its effect on product or process. It identifies elements/operations within the system that render it vulnerable. The output/ results of FMEA can be used as a basis for design or further analysis or to guide resource deployment. FMEA可用于设备和设施,也可用于分析某一生产操作及其对产品或工艺的影响。它可识别系统内的元素/操作的弱点。FMEA的结果可被作为设计或深入分析或指导资源配置的依据。 3 Failure Mode, Effects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 (FMECA) 失效模式、效果与关键程度的分析 3.1 Describe/描述 FMEA might be extended to incorporate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degree of severity of the consequences, their respective probabilities of occurrence, and their detectability, thereby becoming a Failure Mode Effect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 (FMECA; see IEC 60812). In order for such an analysis to be performed, the product or process specifications should be established. FMECA can identify places where additional preventive actions might be appropriate to minimize risks. FMEA可以延伸到结果严重程度的调查、发生的概率和可检测性,发展为FMECA。为执行这样的分析,

风险管理方案文件.doc

风险管理策划方案 一、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风险规划项目风险管理的计划 风险事件描述 风险识别 有哪几类风险 风险事件的后果有多大 风险估计 项目哪些部分会遭受风险 风险发生概率有多大 风险管 理过程 确定风险的先后顺序(风险坐标图) 评价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 评价风险损害的程度(风险分级:重 风险评价 大风险、一般风险、轻微风险) 评价风险转化的条件 应对风险的计划 风险应对 应对风险的措施 风险监视 风险监控 风险控制 确定循环的时机 风险规划:是在项目正式启动前或启动初期,对项目风险管理的一整套计划,主要考虑因素有:项目图表、风险管理策略、预定义的角色和职责、风险容忍度、风险管理模板和工作分 解结构图WBS等。成果是形成风险管理计划文件 风险规划目的:风险规划是一个迭代过程,包括评估、控制、监控和记录项目风险的各种活动,其结果就是风险管理计划,通过制定项目规划,实现以下目的: (1)尽可能消除风险 (2)隔离风险并使之尽量降低 (3)制定若干备选行动方案 (4)建立时间和经费储备以应付不可避免的风险

风险规划的主要内容: 1、方法 确定项目风险管理使用的方法(风险控制、财务安排)、工具和数据资源,这些内容可随项目阶段即风险评估情况做适当调整。 2、人员 明确风险管理活动中领导者、支持者及参与者的角色定位、任务分工及其个自的责任、 能力要求。(设置项目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3、时间周期 界定项目生命周期中你那个风险管理过程的各运行阶段及过程评价、控制和变更的周期或频率。 4、类型级别及说明 定义并说明风险评估和风险量化的类型级别。 5、基准 明确定义由谁以何种方式采取风险应对行动。 6、汇报形式 规定风险管理中各过程中应汇报或沟通的内容、范围、渠道及方式。(风险管理报告)7、跟踪 规定如何以文档方式记录项目过程中风险及风险管理的过程,风险管理文档可有效用于对当前项目的管理、项目的监控、经验教训的总结及日后项目的指导等。 风险规划的过程活动 (1)设定可能出现的严重风险。(对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事件的设想) (2)制定风险应对备用方案。 (3)选择风险应对途径. (4)制定风险行动计划。(将风险应对途径、所需的资源和批准权利编为文档) (5)确定风险模板。(规定风险管理基本程序、风险的量化目标、风险告警级别、风险的控制标准等,使风管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 (6)确定风险数据库模式(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结构和数据文件,项目风险数据库应包含项目全周期过程所有的相关活动) 规划技术和工具 主要工具:召开风险规划会议。参加人包括项目总、负责项目风险管理团队成员(项目运 营对接人),通过会议,决定风管方法、工具、报告和跟踪形式以及具体的时间计划等。 网络计划技术、WBS、关键风险指标管理法 2、风险识别:确定何种风险可能影响项目,并将这些风险特性整理成文档,进行合理分类。风险识别特点: 全员性、系统性、信息性、综合性。 项目开发各阶段中主要风险和应对: 1、投资决策中风险 2、融资中的主要风险

风险管理的各个步骤

风险管理的各个步骤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风险管理就是通过风险的识别、预测和衡量、选择有效的手段,以尽可能降低成本,有计划地处理风险,以获得企业安全生产的经济保障。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预测各种风险发生后对资源及生产经营造成的消极影响,使生产能够持续进行。可见,风险的识别、风险的预测和风险的处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 风险的识别 风险的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只有在全面了解各种风险的基础上,才能够预测危险可能造成的危害,从而选择处理风险的有效手段。风险识别方法很多,常见的方法有: 2.1.1◆生产流程分析法生产流程分析法是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对其中各个环节逐项分析可能遭遇的风险,找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生产流程分析法可分为风险列举法和流程图法。 1.风险列举法指风险管理部门根据本企业的生产流程,列举出各个生产环节的所有风险。 2.流程图法指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将整个企业生产过程一切环节系统化、顺序化,制成流程图,从而便于发现企业面临的风险。 2.1.2◆财务表格分析法财务表格分析法是通过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营业报告书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分析,从而识别和发现企业现有的财产、责任等面临的风险。 2.1.3保险调查法采用保险调查法进行风险识别可以利用两种形式:通过保险险种一览表,企业可以根据保险公司或者专门保险刊物的保险险种一览表,选择适合本企业需要的险种。这种方法仅仅对可保风险进行识别,对不可保风险则无能为力。委托保险人或者保险咨询服务机构对本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调查设计,找出各种财产和责任存在的风险。 风险的预测 风险预测实际上就是估算、衡量风险,由风险管理人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掌握的统计资料、风险信息及风险的性质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进而确定各项风险的频度和强度,为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方法提供依据。风险的预测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2.2.1预测风险的概率:通过资料积累和观察,发现造成损失的规律性。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时期一万栋房屋中有十栋发生火灾,则风险发生的概率是1/1000。由此对概率高的风险进行重点防范。 2.2.2预测风险的强度:假设风险发生,导致企业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对于容易造成直接损失并且损失规模和程度大的风险应重点防范。 风险的处理 风险的处理常见的方法有: 2.3.1避免风险:消极躲避风险。比如避免火灾可将房屋出售,避免航空事故可改用陆路运输等。因为存在以下问题,所以一般不采用。可能会带来另外的风险。比如航空运输改用陆路运输,虽然避免了航空事故,但是却面临着陆路运输工具事故的风险。会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比如为避免生产事故而停止生产,则企业的收益目标无法实现。 2.3.2预防风险: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少风险发生的因素。例如为了防止水灾导致仓库进水,采取增加防洪门、加高防洪堤等,可大大减少因水灾导致的损失。 2.3.3自保风险:企业自己承担风险。途径有:小额损失纳入生产经营成本,损失发生时用企业的收益补偿。针对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大的风险建立意外损失基金,损失发生时用它补偿。带来的问题是挤占了企业的资金,降低了资金使用的效率。对于较大的企业,建立专业的自保公司。 2.3.4转移风险:在危险发生前,通过采取出售、转让、保险等方法,将风险转移出去。

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办法

XXX有限公司风险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规范公司风险管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保证公司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公司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 第三条按照公司目标的不同对风险进行分类,公司风险分为:战略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 战略风险:没有制定或制定的战略决策不正确,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负面因素。 经营风险:经营决策的不当,妨碍或影响经营目标实现的因素。 财务风险:包括财务报告失真风险、资产安全受到威胁风险和舞弊风险。 1.财务报告失真风险。没有完全按照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规定组织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没有按规定披露相关信息,导致财务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准确、不及时。 2.资产安全受到威胁风险。没有建立或实施相关资产管理制度,导致公司的资产如设备、存货、有价证券和其他资产的使用价值和变现能力的降低或消失。 3.舞弊风险。以故意的行为获得不公平或非正当的收益。 法律风险:没有全面、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以及有关文件

的规定,影响合规性目标实现的因素。 第四条按风险能否为公司带来盈利机会,风险可分为纯粹风险和机会风险。第五条按照风险的影响程度,风险分为一般风险和重要风险。 第六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风险管理与控制。 第二章风险管理及职责分工 第七条公司各部门为风险管理第一道防线;审计监察室为风险管理第二道防线;董事会为风险管理第三道防线。 第八条公司各部门在风险、控制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 (一)公司各部门]按照公司内控部门]制定的风险评估的总体方案,根据业务分工,配合内控项目组识别、分析相关业务流程的风险,确定风险反应方案。(二)根据识别的风险和确定的风险反应方案,按照公司确定的控制设计方法和描述工具,设计并记录相关控制,根据风险管理的要求,修改完善控制设计。包括:建立控制管理制度,按照规定的方法和工具描述业务流程,编制风险控制文档和程序文件等。 (三)组织控制制度的实施,监督控制制度的实施情况,发现、收集、分析控制缺陷,提出控制缺陷改进意见并予以实施。对于重大缺陷和实质性漏洞,除向部门分管领导汇报情况外,还应向公司董事会反馈情况,以便公司监控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情况。 (四)配合财务部等部门对控制失效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风险管理办法

风险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防范、控制、化解、处理发生或可能出现的风险,保证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公司章程》等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所称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为消除各种不确定性对公司实现战略及经营目标的影响,通过建立健全和完善适应本公司贷款业务特点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强化贷款风险全程管控。防范、控制和化解各类贷款风险,从而降低贷款风险,提高贷款质量。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风控部是指公司风险控制部。 第四条公司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是规避和减少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确保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五条全面风险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风险管理涵盖公司的所有部门和岗位,渗透到各项业务和环节中,贯穿于每项业务全过程。通过不断提高员工对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树立全员风险意识。

(二)有效性原则 在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下,建设全面反映公司风险状况的风险控制体系,确保该体系能有效指导业务,并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 (三)防范和控制原则 风险控制关口前移,努力在前期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加强风险的事前预防和统筹管理。并能在风险发生时及时识别和处理 (四)独立性原则 本部门承担风险管理监督检查职能,独立于公司其他部门,确保监督检查工作的独立性。 (五)成本效益原则 风险管理充分考虑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公司保持足够的风险投入,以降低风险损失。同时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多余步骤,提高处理效率。 第六条贷款风险管理原则。本公司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贷款流动性的原则; (二)贷款安全性的原则; (三)贷款效益性的原则; (四)贷款风险分类原则; (五)股东资本责任原则;

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

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出自“头脑风暴”一词。所谓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而言的,如今转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 在群体决策中,由于群体成员心理相互作用影响,易屈于权威或大多数人意见,形成所谓的“群体思维”。群体思维削弱了群体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损害了决策的质量。为了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量,管理上发展了一系列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头脑风暴法是较为典型的一个。 头脑风暴法又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通常简称“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也称反头脑风暴法)。前者是专家群体决策,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后者则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分析其现实可行性的方法。 将头脑风暴法应用于风险识别时,要集中有关专家召开专题会议,主持者以明确的方式向所有参与者阐明与风险有关的问题,说明会议的规则,尽力创造融洽轻松的会议气氛。主持者一般不发表意见,以免影响会议的自由气氛,由专家们“自由”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之后由风险管理小组对集体讨论后识别的所有风险进行复核,并且认定核心风险。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充分发挥专家意见,在风险识别阶段进行定性分析。 (二)主要优点与局限性

1.主要优点: (1)激发了想象力,有助于发现新的风险和全新的解决方案; (2)让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有助于进行全面沟通; (3)速度较快并易于开展。 2.局限性: (1)参与者可能缺乏必要的技术及知识,无法提出有效的意见; (2)由于头脑风暴法相对松散,因此较难保证过程的全面性; (3)可能会出现特殊的小组情况,导致某些有重要观点的人保持沉默而其他成员成为讨论的主角; (4)实施成本较高,要求参与者有较好的素质,这些因素是否满足会影响头脑风暴法实施的效果。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称专家意见法,是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预测意见,经过几次反复征询和反馈,专家小组成员的意见逐步趋于集中,最后获得具有很高准确率的集体判断结果。德尔菲法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联系。它是一种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 (一)实施范围 适用于专家一致性意见基础上,在风险识别阶段进行定性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