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第1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教案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第1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教案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第1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教案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第1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教案

《第 1 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天体的多样性、天体系统的层次性;2.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3.掌握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组成、分类、运动、小行星带、物理特征;4.知道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外部条件、自身条件);

5.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解释说明法、推理分析法、归纳总结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二、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三、教学难点

1.建立宇宙中的空间概念;

2.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四、教学准备

课本插图和课件。

五、教学过程

新课讲解:

1.观测过程

(1)古代:、地心说

①天圆地方说:

A.产生背景:古代的人由于活动范围很小,再加上没有先进的观测仪器,因此往往

凭自己的直觉去认识世界。如当人们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方的,就认为整个大地都是平的方的,并把天空看作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就有了“天圆地方”之说。正

如北朝民歌《敕勒歌》中所说:“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错误原因:“天圆地方说”经历了十分漫长的过程,后来人们通过多方面的观察实践,逐渐发现这个学说是错误的,它与许多实际情况不相符。产生错误的原因可以用两句古诗来概括,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的《题西林壁》 )。

C.有力证据: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海边的观船情景、地球的卫星照片等,都有力证明了地球呈球形并不是方的,地不是方的同样天也不是圆的。说明:中国的“盘古开天辟地说”、西方的“上帝创造宇宙说” 、古巴比伦的“闭合箱子说” 。

②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2世纪在《天文学大全》中提出地心说。A主要

理论:该学说认为,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就是宇宙中心,所有天体均围绕地球运转。 B.错

误原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不能直接感觉到地球的运动,却能直接感觉到日月星辰围绕地球运转,所以很容易误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宇宙中心。C.进步局限:地心说与天圆地方说相比既具有进步性又具有局限性。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地心说认识到了“宇宙具有物质性和运动性” ;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地心说认为“地球是

宇宙中心,所有天体均围绕地球运转”,这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2) 近代:日心说、星系

①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6世纪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日心说。 A.主要理论:该学说认为,太阳就是宇宙中心,宇宙就是太阳系,所有天体均在围绕太阳运转。B.沉重代价:由于日心说违背了封建统治者的意愿,与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发生严重冲突,因此哥

白尼遭到了灭顶之灾而葬身于火海,他为追求科学真理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C.进步局限:

日心说与地心说相比既具有进步性又具有局限性。进步性主要表现在日心说认识到了“地球

在围绕太阳运转” ,不是“太阳在围绕地球运转” ;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日心说认为“太阳就是宇宙中心,宇宙就是太阳系,所有天体均在围绕太阳运转”,这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②星系:地球和太阳均不是宇宙中心,因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宇宙既没有边

界也无所谓中心。18 世纪天文学家引进“星系”一词,此时的星系实际上就是宇宙的同义词,现在的星系成为同银河系规模相当的天体系统的简称。

(3) 现代:上百亿年、上百亿光年

①17 世纪以前,天文学家在漫长的年代里只能靠肉眼来观测宇宙,能看到的星星只有

六、七千颗。②17世纪,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是人类观测宇宙的眼界大开。③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家发明了大型射电天文望远镜,它通过观测天体的无线

电波来研究天文现象,使人们能够深入到以往光学方法看不到的区域。④射电技术、分光仪、人造卫星等现代天文观测手段给天文学家观测宇宙带来了很大便利,如20 世纪60 年代的四

大天文发现(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微波背景辐射)都是用射电天文望远镜发现的。

因此,现代天文观测手段的技术革命,加深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人类认识宇宙的时空范围扩展到上百亿年、上百亿光年。

2.观测结果

(1)物质性:物质性是指宇宙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这些物质通称为天体。

①课文中的天体:星光闪烁的恒星,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巴的彗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星际物质)等。

②阅读中的天体:星云中的蟹状星云,行星中的土星,流星中的狮子座流星雨、彗星中的哈雷彗星。结合图1 ? 1中的天体照片,课下自学相关文字说明。③天体的差异性:宇宙中的天体在大小、质量、光度、温度等方面千差万别,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天体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天体的种类很多,而且同一类天体的物理性质也

有很大差别;如恒星的直径(几km-

10亿km)、质量(M太阳的百分之几?M太阳的120倍)、光度(可分成超巨星、亮巨星、巨星、亚巨星、主序星、亚矮星、白矮星7 个级别)、温度(几千度-几万度)。

(2)运动性:运动性是指宇宙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宇宙的不断运动形成了天体系统,宇宙的发展变化就是宇宙演化。

①天体系统:(结合图1 ? 2)

A.形成原因:宇宙中的天体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表现在它们之间具有万有引力,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天体之间相互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简言之,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了天体系统。

B.层次结构:目前人们认识到的天体系统按层次结构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地月系T

太阳系T银河系+河外星系(星系)T总星系+未知领域T宇宙。各层次天体系统的概况如下:地月系(构

成、月地距离)、太阳系(构成、中心天体、行星之最)、银河系(构成、直径)、河外星系(数量、最

远距离)、总星系(目前人类观测到的宇宙范围)等。

C.宇宙大小:由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可看出宇宙是相当大的,可以说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关于宇宙的大小可以概括为四句话:“说它多大有多大,日月星辰全容下;无人知它始和终,也没左右和

上下” 。

②宇宙演化:(结合宇宙大爆炸理论)

A.总体观点:宇宙是距今150?20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爆炸时产生的

大小碎片形成了宇宙中的各种天体。 B.初期状态:在爆炸初期宇宙处于高温高密状态。宇

宙温度很高( 100 亿度以上),象无数颗氢弹爆炸时产生的火球;宇宙密度很大,物质以质子、中子、电子、光子、中微子等基本粒子状态存在,根本无分子和原子。 C.膨胀降温:

后来,宇宙体积不断膨胀,温度迅速降低。当温度下降到10 亿度时,化学元素开始形成;当温度下降到100 万度时,原子核开始形成;在进一步的膨胀和降温过程中,宇宙和各种天体就形成了。D.演化总结:宇宙演化经历了从高温度到低温度、从高密度到低密度、从小体积到大体积的漫长过程。E.演化趋向:宇宙目前还在不断膨胀,天文学家发现许多天体

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增大证明了这一点;但宇宙膨胀到一定程度最终还是要收缩的,而且宇宙将不断膨胀、收缩、再膨胀、再收缩,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地永远运动下去。F.总体评价:

该学说能够解释说明许多客观事实,成为天文学界得到公认的宇宙演化理论,因而在世界上得到广泛支持;但是该学说还有一些未能解决的问题,因此还不是科学上的定论。

宇宙认识:

(1)概念:①无限宇宙:在序言中,宇宙是一切空间和一切时间的总称,宇宙是天地万物和古往今来的总称,即宇宙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无限性,这是哲学上的宇宙。②有限宇宙:在课文中,宇宙是距今150?20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宇宙是我们目前所

能观测到的最远距离为150?200亿光年的总星系,即宇宙是人类目前所能观测到的时空范围,这是天文学上的有限宇宙。

(2)演化:①具体天体:各种天体是在不同时期形成的,而且都具有各自的形成、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过程。②宇宙整体:宇宙整体上经历了从高温到低温、从高密度到低密度的演化历史,即“宇宙大爆炸理论”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