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概论》述评

胡亚男 杨 洁 熊丽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191)

[摘 要]《认知语言学概论》系统囊括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内容,全面论述了该学科的核心思想。全书实现了涵盖面和逻辑性之间的平衡,深入浅出地总结了本学科的渊源、发展和现状,并归纳了当今认知语言学的热点议题。全书旁征博引,为读者架起深入了解该学科的桥梁。该书既可满足学术研究的需要,又可起到学科普及的作用。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评介;教科书

1 引言

《认知语言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由李福印编著,于2008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425页,全面论述了Lakoff, Langacker,Tal m y等一批美国语言学家开创的认知语言学的核心理论及其最新动态。

认知语言学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重要的语言学流派。其成熟的标志在于综述性质较强的、学术普及性质的、适合于充当教科书的著作相继问世。国外,相关著作包括Cr oft&Cruse(2004),D irven&Vers poor (2004),Evans&Green(2006),Tayl or(2003)以及Ungerer&Sch m id(1996)等;国内则有束定芳(2000,2008),王寅(2005,2007),赵艳芳(2001)等等。这些著作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的内容,各有特点,但有些学术性质过强,有些出版年份较早已无法链接学科发展新动向,有些只推介了学科内有限的部分并未体现学科全貌等等,在此不作赘述。

本文将从该书的基本框架、特点以及不足等方面对其进行评介。

2 《认知语言学概论》的基本框架

全书系统囊括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内容,共分为三大部分———认知语言学基础(前5章)、认知语义学(中14章)和认知语法(后9章)。

《概论》以阐释认知语言学及其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为开篇(第1章),第2章从分支领域等学科的角度总括认知语言学的整体内容,分别介绍了认知语言学各研究领域的内容、代表性的研究、代表人物等。前两章共同拥有的一个突出特点,即将所涉及方面科学系统地归纳为一些简单可操作的数字:三个十年、两个共识、三个假设、四位创始人及五大领域。这些数字串联起本书阐释认知语言学的独特视角,奠定了全书的理论基调。

第3章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三届(第8、9、10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宣读的论文,得出了最近几年国际认知语言学的热点议题和发展趋势。第4章介绍贯穿于整个认知语言学的一个普遍性原则:象似性原则。鉴于认知语言学产生于对生成语言学的反叛,第5章分析认知语言学和生成语言学在哲学假设上的分歧,并得出两个相关结论。

至此,作者一条线几个点,为读者勾勒出了认知语言学的整个面,同时也为下面两部分的展开作好了铺垫。于是,在其后的第6-19章中,作者在认知语义学的范围内对相关理论、模式、现象、假说加以分类介绍。

第二部分开篇作者对认知语义学进行了

012

概述性的阐释,对其四个哲学假设举例探讨。接着由对色彩范畴(第7章)的讨论进入原型(第8章)和基本层次范畴(第9章)的阐释。接下来对框架语义学(第10章)、概念隐喻(第11章)与概念转喻(第12章)、意象图式(第15章)、理想化认知模式(第16章)、一词多义(第17章)、体验性假说(第19章)等传统话题也单独以章节形式展现出来。另外,对当下流行的概念合成理论(第13、14章)、Tal m y的空间关系理论(第18章)等作者亦提供了单独的章节进行介绍。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将看似庞杂的多个理论框架纳入认知语义学系统内部,各章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其间或为顺承或为对比的关系,作者都加以详细说明。另外,每章均有破有立,不仅陈述了理论的贡献,而且指明了其不足和缺陷,并进一步提出了研究空缺和深入探究的方向,旨在帮助学者寻找学科的研究兴趣和切入点,激发研究人员创造性的构想。值得一提的是,该书作者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探讨理论本身,而是一方面对理论的应用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例如第8章“原型理论”中的第4节“原型理论的应用”等,另一方面对理论在实际当中的验证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例如第19章“体验性假说”中的第3节“体验性假说的实证研究”。在本部分末尾,作者又回到语言哲学去寻求解答,并再次证实语言存在理据性与象似性,与第4章遥相呼应。

认知语法部分共包括第20章至28章的内容。在笔者看来,这部分依据内部逻辑又可分为三部分:(1)从第20章到第23章为第一部分,主要介绍Langacker认知语法的关键概念、核心内容及Goldberg的构式语法;(2)第24章到第26章为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焦点、背景、认知参照点及认知参照点在分析话题、主语和所有格中的作用;(3)从第27章到最后第28章是第三部分,主要介绍概念化的动态性及主观性和主观化。

正如D irven(2005:50-51)的评论所言,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理论的权威性得到了广泛承认,但由于该理论解释一直较为复杂,令许多研究人员一直未能完全深入地了解。然而,《概论》一书扎根于Langacker关于认知语法理论的十次讲座并获取其中精华,将其理论体系的重点加以提炼,难点加以简化以示读者,同样将其理论渊源和研究的新视角、新动态介绍给国内广大研究群体。本书的该部分架起了沟通普通读者、研究人员与认知语法理论体系的桥梁。

除了全书分为三部分的做法,该书还提供一种不同的划分(如表1),便于读者参考:

表1 《概论》

内容索引

3 《认知语言学概论》的特点

(1)涵盖面广,逻辑性强

该书取得了广度和逻辑性之间的平衡,基本涵盖了当今认知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议题,将看似庞杂、无序的理论、原则、模式、假说、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网络纳入全书,使读者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览学科全貌。另外,该书十分注重向读者交代清楚为什么某个理论归属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畴,某个理论与其他理论之间的关系,或同属于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这些理论产生联系的可能性。

从本书的结构和写作体例来看,《概论》内部的逻辑框架清晰,每章均按照统一格局展开,以引言开篇,以结语收尾。各章节不仅可以单独拿出来学习,而且前后连贯,置于全书的有机链条之中。

112

外国语言文学(季刊) (总第101期)

(2)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的领军人物的主要著作大都过于晦涩难懂,专业术语堆积,让初学者很难确切把握编著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历史上各学科的发展告诉我们,尖端的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由繁到简、化繁为简的趋势,而认知语言学则正处在这样一个转捩点。《概论》一书在此方面花了大力气,敢于做出并最终成功做出了这样的尝试。为方便读者理解,《概论》在引用的英文原文后都附有中文译文;每提及学科术语,其后都缀有英文对照词,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因国内术语翻译的不统一而产生误解,而且有助于读者进一步查阅英文原著时迅速融入文章。这些无疑都有益于读者对该书内容的理解和消化。

(3)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作者在开篇第1章就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历史归纳为“认知语言学发展的三个十年”、“认知语言学的两个首要共识”、“认知语言学的三个哲学假设”、“认知语言学的四位创始人”。又如第3章“认知语言学的热点议题”,其内容囊括了作者对第8届、第9届和第10届认知语言学国际会议参会论文的统计和分析。溯其源,开其流。《概论》并非只限于对以往理论的概述,而是在该书每章大都附有研究空缺的点评,与读者分享了他在学科内许多研究领域的兴趣点,甚至一些有启发性的研究课题,还促进了学科内的合作。

(4)科学系统,形象生动

该书的系统性可从数量庞大的表格就一眼看出,如表1.1“四位认知语言学创始人基本情况”等。作者利用表格将各种信息归类,使读者一目了然,方便读者系统地了解作者要传达的信息。说该书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是因为作者较好地利用了图示,填充了文字刻板的缺陷。读者无须一边研读深奥难懂的理论,一边在头脑中勾勒出书中文字所描述的图像或场景。取而代之的则是书中添加的视觉图像,给读者直接的感观,清晰明了,一目了然,从而帮助读者理解作者所言。最后,该书的生动性蕴涵于直接引文和例句之中,尤其是引文还包括作者与国外认知语言学领军学者的电子邮件信息。这两部分内容将枯燥乏味的理论与生活的实际和语言的实际相结合,帮助读者轻松把握该书内容。

(5)旁征博引,引经据典

《概论》一书包括374页-418页共44页国内外参考文献,共计708条。书中文献标示清晰明确,书后参考文献规范严谨,准确无误。全部文献均是国内外认知语言学学科内权威的著作与论文,可见作者不遗余力地搜集、分类、整理以及撰写该书时所做的大量研究。

4 《认知语言学概论》的不足

为指导读者利用好《概论》一书,笔者权且将该书不足表述如下:

(1)有首无尾,有始无终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概论》一书并不符合公认的行文著书时的“起承转合”的模式,而是明显遗漏了结论部分。作为一部著作不可或缺的结语部分,结论通常包括作者对全书的总结,对研究意义和重要性的肯定,对研究成果和仍存在的挑战的评述,对学科发展前景的展望抑或指出研究中值得思考的问题等。但《概论》一书到第三部分第28章戛然而止,免不了给读者虎头蛇尾的感觉,有失其作为一部学术专著的完整性。

(2)广度有余,深度不足

以373页的正文涵盖如此多的信息量,不得不说每章理论还只限于初步介绍的状态,浅尝辄止,缺乏深入的挖掘和扩展,对理论的反思和应用也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并没有综述具体的精深的相关研究内容。要真正达到让读者了解认知语言学学科梗概的目的,不仅为读者打开一扇大门,而且将其引领进入该学科的领地,扩展该书、深化该书是作者下一步应致力的重点。

(3)重复赘余,文风不一

全书时有定义、例句重复使用的情况出

212

现。某些章节重复使用重要概念,如第三部分认知语法中密集地出现过两次Goldberg对结构式的定义。这也许是一些章节为不同作者执笔使然。另外,不同作者行文风格特点不一,也使全书流畅度不佳。

5 结语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概论》一书既可满足学术研究的需要,又可起到学科普及的作用。全书系统囊括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内容,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学科渊源、学科发展和学科现状,并且与国际研究接轨,归纳了当今认知语言学的热点议题。全书旁征博引,为读者架起深入了解认知语言学这一学科的桥梁。《认知语言学概论》应该成为国内语言学专业研究以及语言研究人员的必读参考书,英语语言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的教科书。

参考文献

[1]Cr oft,W illia m and D.A lan Cruse.Cognitive L inguistics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2]D irven,Renéand Marj olijn Vers poor.Cognitive Exp l ora2

ti on of Language and L inguistics[M].Am sterdam/Phila2 del phia:John Benjam 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4.

[3]D irven,René.Maj or strand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A].

I n Ruiz de Mendoza I b nez,Francisco J.,and M.Sandra

Pena Cervel(eds.),Cognitive L inguistics:I nternal Dy2 na m ics and I nterdisci p linary I nteracti on[C].Berlin/Ne w York:Mout on de Gruyter,2005:17-68.

[4]Evans,Vyvyan and Melanie Green.Cognitive L inguistics:

An I ntr oducti on[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6.

[5]Tayl or,John R.L inguistic Categorizati on[M].Ne 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1995/1989〗.

[6]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0.

[7]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8.

[8]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9]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7.

[10]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2001.

(上接第179页)

[12]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增订版)[M].北京:中国对

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13]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

研究,1999(4):7-15.

[14]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M].北

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15]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8.

[16]梅冰.I n的空间概念和隐喻意义-基于语料库的空间

隐喻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3):99-102,2008.

[17]王勃然.论介词空间隐喻的认知理据及其现实意义—

以at-on-in为例[J].东北大学学报2007(4):359 -362.

[18]谢之君.隐喻认知功能探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社,2007.

[19]桂诗春,杨惠中.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上海:上

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0]桂诗春.中国学习者英语介词使用概述[A].杨惠中,

桂诗春,杨达复(编).基于CLEC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分析[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226

-245.

[21]吴世雄.隐喻,词源和文化:基于语料库的探索和方法

论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2]杨莉藜.英语介词语义源流[J].外语研究(1):1997,

39-46.

[23]于善志.英语空间介词及其隐喻派生[J].山东师大外

国语学院学报(1):2002,5-9.

[24]张金生.英语介词语义研究的几种主要方法[A].北京

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编),语言研究[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4

-132.

收稿日期:2009-5-9

作者简介:左尚君(1975- ),女,湖南邵东人,讲师,研究方向:认知语用学

312

外国语言文学(季刊) (总第101期)

认知语言学主要内容

一、认知语言学的起源 二、主要内容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当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学科之时,语言的认知研究便已开始。1987年是认知语言学正式的诞生年,虽然此前已有一些零星的文章预示着一种新的语言学理论即将诞生。但是一般认为,这一年出版的Lakoff“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和Langacke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标志着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独立语言学理论的诞生。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Langacker,Lakoff,Jackendoff, Taylor 和Talmy等人。 认知语言学包括认知音系学、认知语义学、认知语用学等分支,研究内容广,覆盖面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范畴化与典型理论 语言学在方法论和本质上都与范畴化(categorization)紧密相关。范畴化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能力之一,是“判断一个特定的事物是或不是某一具体范畴的事例”(Jackendoff , 1983∶77) 。 Labov和Rosch对范畴的研究,打破了范畴的“经典理论”或称“亚里士多德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经典理论”认为:范畴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联合定义的;特征是二分的;范畴有明确的边界;范畴内的所有成员地位相等。这一理论却

受到了认知科学的有力挑战。Rosch 还提出了“典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 ,认为大多数自然范畴不可能制定出必要和充分的标准,可以公认为必要的标准往往不是充分的;一个范畴的成员之间的地位并不相同,典型成员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该范畴的正式成员,非典型成员则根据其与典型成员的相似程度被赋予不同程度的非正式成员地位。例如,在“鸟”范畴内“知更,鸟”常被视为典型成员,而“企鹅”、“驼鸟”等则为非典型成员。当然,一个范畴的典型成员会因不同的人、文化、地理位置而有所不同,但一个范畴中总有典型的。 典型理论对认知科学最有价值的贡献在于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结构上,集中在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这个事实上。目前,它已用于语音、句法、词义、语用、语言习得、失语症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概念隐喻 隐喻的认知研究可追溯到18 世纪。约在1725 年,意大利哲学家和修辞学家G. Vico就发现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后在其《新科学》一书中阐述了其认知观点。然而,把隐喻的研究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标志却是Lakoff &Johnson (1980)。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比喻性语言与非比喻性语言本质上无甚差别;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完全不带隐喻的句子大概只占极少数。隐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

认知语言学讲解

陈忠著 , 《认知语言学研究》 , 2005年 , 第1页 第一章认知语言学概说 第一节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主张及其背景 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欧美,并以1989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为准,标志着认知语言学正式成立。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主张与结构主义相对立,是通过对结构主义的反叛而建立发展起来的。 认知语育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G.Lokoff;R.W Langacker ;C.Fillmore;M.Johnson; R.TayIor;Haiman,M.John;D.Geeraerts;P.Kay等。 戴浩一1985《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原则》、1990《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争议》;谢信一1991《汉语中的时间和意象》;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1999《转指和转喻》、1993《句法的象似性问题》;张敏l 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理论》;袁毓林1995《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 认知语自学的理论主张与结构主义和生成语法相对立。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是建立在经验主义或称为非客观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认知语言学认为,抽象的心智活动不能脱离身体经验和形体。认知结构与身体经验密切相关,并且以感知、动觉、经验为基础,思维具有想象性。概念要么来源于经验,要么通过隐喻、转喻和意象发展而来;思维具有完形件和整体性;语言符号不是直接对应于客观世界.而是与用科学概念结构保持一致。 关于语言能力的问题,认知诺言学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不是自足的封闭系统。一方面语言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以认知为基础,另一方面,语言在结构方面也参照人类概念知识、身体经验和话语功能。换言之,语言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结构形式上,都是建立在人类概念知识、身体经验和话语功能基础之上的。语言不能脱离人类概念知识、身体经验和话语功能而独立运作。 就语义而言,用真值条件的形式逻辑描写语义是不够的,语义和使用者的知识系统密不可分。语义描写必须参照开放的知识系统。 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之间没有绝对而明确的界限。语言能力跟一般认知能力是分不开的。 从语言内部层面来看,认知语言学认为,句法不是自足、自主的形式系统,句法跟词汇互参互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不存在一个可以脱离语义、词汇意义独立运转的独立的句法系统。 关于句法是不是自足、自主的形式系统,这是认知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争执的焦点。以生成语法为代表的极端形式主义观点的基本主张,是句法自主论。该观点把句法看做是自主的系统.可以脱离语义独立运作。并且认为语百符号的编码具有任意性。 关于语吉符号有没有任意性的问题,历来颇有争议。索绪尔把符号内部的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关系界定为任意性结合,但是大量的语言事实都对语言符号任意性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如:“大小、长短、左右、前后、高低”合乎正常范式和语感,而x“小大、短长、右左、后的、低高”却不正常。在“量级”表达形式方面,高量级和低量级之间往往不对称、不均衡,因此“量级”范畴的编码并不是任意的。在这种不对称、不均衡的背后,是认知动因在起制约作用。 无论是“量级”、空间、时间关系,还是其他方面,也无沦是汉语还是英语,语言都不是任意进行编码的。而且编码的依据也不是仅仅根据句法规则。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语言学流派。80到9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并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学者所接受和采纳。国内语言学界自90年代开始接触认知语言学之初,就发现其在解决汉语具体问题上的可适用性,从而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学派的动向。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许多贡献,同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此文主要就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同时简单回顾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国内研究,国外研究,综述 认知是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人类思维过程的破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认知科学的研究。随着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学者们在语言学各领域研究的深入,他们越来越发觉自身理论和方法的局限,为了解决现有理论方法力所不及的问题,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办法。认知科学无疑给语言学家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就已经在语言学研究中加入了认知概念,他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认知与语言学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当这种趋势越来越显露,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从80到90年代开始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其发展势头大有成为继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学派之后又一个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学派,在21世纪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显学。国内语言学界和外语界从9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三十年来,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势如破竹,几乎所有语言学的刊物中都会有相关论文。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都做出了许多贡献,特别是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汉语中的具体问题方面。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最主要的是重理论引进和解释,轻创新。 一、何为认知语言学? 最早提出“认知语言学”这一术语的是Sidney Lamb,他在1971年就在论文中采用这一术语,并将其解释为:“用以指真正研究大脑中的语言,语言与心智、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界定,学者们从一开始就有所争议。于是跟其他的学科一样,学者们一般使用狭义和广义来区别不同的观点。认知语言学理论家Tayler(2002)在术语上用以区别狭义和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的办法是: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而将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显然作为心理学家的Sidney Lamb 的观点是广义的。在语言学领域里的讨论,一般都是从狭义的角度。国内学者王寅(2007)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可以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①,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 ①王寅在《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文中提到,“Lakoff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既不是经验主义,又不是理性主义,而是体验哲学。”

语言学理论考博试题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05年考博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 1、萨丕尔《语言论》 2、"预设 3、"语境 4、"化石化 5、"亲属语言 二、简述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学习/习得的异同。(10分) 三、语言变异的种类及原因(10分) 四、语言层次性理论在语言规范工作的运用。(20分) 五、 1、"语言动态理论对语言研究的影响(20分,二选一) 2、中介语理论是什么?在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发展情况。 六、 1、"词类划分有没有必要?有必要的话,哪种标准最实用,请从中文信息处理的角度或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论述。(20分,二选一) 2、怎样解决中文信息处理中的“瓶颈”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考博试题 专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考试科目:

理论语言学 考试时间: 2010年3月27日14:00—17:00 一.请就语言规划或语言规范化研究尽你所知展开论述。(40分) 二.以下两题任选一道作答。(30分) A.请论述话语(语篇或篇章)的研究。 B.论述形式主义语言学与功能主义语言学的区别。 三.分析题。(3×10分=30分) 1.请分析下面三个四字格短语的联系,并分析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以及每个短语的表达效果。 喜鹊登枝、喜上梅梢、喜上眉梢 2.请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为什么“我后悔死这件事了”能变换为“这件事后悔死我了”,而“我后悔这件事”不能变换成“这件事后悔我了”? 3.运用预设理论分析下面这句话: 北京又开始打击非法一日游了。 考试科目: 应用语言学的历史及理论 考试时间: 2010年3月28日8:30—11:30 (第1题为必答题, 2、"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大学英语教学是重要的,为提高当代大学生英语能力服务,但现在企业快速发展,企业的用人标准在改变,对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有一定要求。英语翻译不仅是英语能力,同时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有一定认识,专业英语翻译与普通英语翻译是不同,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促使学生能更好的进行翻译,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认知语言学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的语言,人类的语言是丰富,语言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必须科学的应用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应用,能快速提高大学英语能力,符合现代企业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 一、认知语言学简述 1.认知语言学含义。认知语言学已经发展到30多年,现在应用领域比较广泛,尤其在一些语言应用过程中。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到人工智能、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学者对认知语言学提出是根据语言天赋,在学习与应用过程中,都需要人类文化知识进行解释,认知能力是学习知识的基础,在英语

翻译中引进认知语言学,对提高学生英语的翻译能力,由于认知语言学是语言的理论总称,对学习语言有促进作用。 2.认知语言学基本原则。 (1)语法性辨别与范畴化。语法性辨别是有一定规律的,具有渐进性特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同一个语法与语义、语法环境有一定关系,认知语言学与其它语言的语法有本质区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渐进性、可变性的特征,根据认知语言学特征,要实现语法学家的目标是有一定难度,必须科学的应用认知语言学语法性辨别与范畴化,掌握其基本原则,能更好的学习英语翻译。 (2)语言与其他认知。认知是认知语言的功能,必须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进行认知,除了常规的认知,还需要具有特色的认知,以提升认知语言学的特色。认知语言学是要在常规的认知中不断寻找语言现象的类似物。认知语言学家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吸收心理学关于人类范畴化、注意以及记忆性的研究成果来不断完善理论,进而使认知语言学更具有活力。认知语言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能促进其实际应用的效果。 (3)句法的非自主性。句法是一种模式,英语在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作者:————————————————————————————————日期: ?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语言学的重点,认知语言学能很好地解释一些其他语言学理论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反映了人类认知过程。英语倒装句作为复杂的语言学现象引起很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各种不同的语法学派,语言学家和学者在不同的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由于这一复杂的句法特征,很多研究不能系统地解释倒装句。本文以象似性理论为认知原理,对英语倒装句中全部倒装,部分倒装及修辞性倒装进行解释,认为象似性尤其是接近象似性原则和顺序原则是形成倒装的主要原因。 关键字:象似性;倒装句;象似性原则

倒装句作为一种语法形式,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理论对倒装的研究忽视了语言外部的因素,未重视认知对语序的制约作用,研究不够全面。 本文以认知理论为基础,对英语倒装句进行分析研究,以象似性原理为理论为依据,对英语中的不同倒装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在对句首倒装成分做出解释的基础上,本文对倒装句中动词全部活部分出现于主语之前的情况进行了解释,认为邻近象似性是英语倒装句中动词或全部或部分地随着突显成分提到主语之前的原因。 2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做出了很多贡献,如王寅著的《认知语言学》,赵艳芳的《认知语言学概论》,Lackoff. G& M. Johnson’s MetaphorsWe Liveby等等。所以,以期刊、论文方式讨论倒装句的研究出了许多成果。传统研究主要是从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徐盛桓,以语料统计为依据,研究英语倒装句,认为倒装是为实现句中各种成分的信息状态合理分布的调节装置,通过调节,使语句的成分有恰当的错位,达到全息的语用目的。余笑,从Verschuern提出的语用综观说出发,探讨英语和汉语中倒装语序的语用功能。发现英汉倒装语序均具有焦点分离突出和情景设定的功能。 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英语倒装句日益增多。杨壮春,用射体(trajectory)-界标(landmark)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倒装句的焦点突显功能作出解释,认为倒装句是该理论在语言学中的现实化,它把“射体-界标”转化为“界标-射体”结构形成句末焦点,以使人们注意的焦点落在新信息上,从而达到英语倒装句的凸显效果。更多的是以图形与背景理论为视角,对英语倒装句的焦点凸显功能进行重新阐释,认为英语倒装句符合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凸显原则,如王冰营,吕娜;刘先清;王海欧等。 用传统的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分析有其自身的缺陷,仅仅将倒装句认为是一种表示强调手段的句子。而用图形与背景理论分析可以解决为什么句子应该倒装即英语倒装句起始部分的问题,但是却解决不了为什么动词或者功能词应该放在主语前面这样的问题。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概念,可以进一步研究英语倒装句中的问题。 3倒装句 英语句子的正常语序是主语位于谓语之前,然后是宾语或表语或其他句子成分。如果将全部谓语或谓语的一部分,或将宾语、表语、宾语补足语提到主语之前,就称为倒装语序(Inverted Order)。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本课程通过介绍国外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使硕士研究生了解当代语言研究中功能学派的基本语言观,学会在句法、语义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心理认知角度来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为学位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在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教学上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每次课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答疑并进行课堂讨论。 二、基本教学内容 1、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1)认知语言学的兴起 (2)认知语言学的特征 (3)认知语言学的观念 2、范畴化问题(上) (1)概念范畴的本质属性 (2)范畴化的原型理论 (3)基本层次概念 3、范畴化问题(下) (1)认知模式与范畴化 (2)词语的多义范畴 (3)语言客体的范畴化 4、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上) (1)Lakoff的“隐喻认知观” (2)概念隐喻的典型实例分析 5、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下) (1)结构隐喻 (2)方位隐喻 (3)本体隐喻 6、意象和意象图式(上) (1)Langacker的“意象” (2)“意象”的典型实例分析 7、意象和意象图式(下) (1)Johnson和Lakoff的“意象图式” (2)“意象图式”的界定 8、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1)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

(2)功能学派关于“句法象似性”的观念 9、复杂性象似动因 (1)形容词的“级” (2)名词的“数” (3)偏正结构 10、独立性象似动因 (1)关于“名词融合”的问题 (2)关于“独立事件编码为独立子句”的倾向 11、次序象似动因 (1)时间顺序原则(PTS) (2)时间范围原则(PTSC) 12、对称象似动因 (1)语言的线性原则和对称表达 (2)对称象似动因的实例分析 13、重叠象似动因 (1)词语重叠的象似动因 (2)动词拷贝的象似动因 14、动因的竞争及象似性的减损 (1)象似原则和经济原则的竞争 (2)动因竞争的典型实例分析 15、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上) (1)常规关系与认知化 (2)词类范畴的家属相似性 16、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下) (1)“有界”与“无界” (2)空间范畴与空间关系 三、主要教学参考书 F.Ungerer and H.J.Schmid著,陈治安、文旭导读《认知语言学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刘润清、胡壮麟《认知语言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束定芳主编《语言的认知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四、授课教师:吴为善 五、总学时:54学时

https://www.sodocs.net/doc/6513979695.html,ngacker《认知语法基础》第二卷导读

R. Langacker《认知语法基础》第二卷 张辉 齐振海 导读 (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1. 引言 R.W. Langacker撰写的两卷本的《认知语法基础》是认知语法和认知语言学的发轫之作。同其它三本认知语言学奠基著作一样(它们分别是G. Lakoff 和M. Johnson的《我们所依赖的隐喻》(1980)、G. Lakoff《女人、火和危险的事情》(1987)和M. Johnson的《心中之躯》(1987)),这两卷本是摘引率最高的认知语言学著作之一。由于《认知语法基础》创建了一种崭新的和与众不同的研究语言和其结构的理论,其中Langacker创造了一套特殊的术语,因此这两卷都比较艰涩难懂。第一卷主要讨论理论假设,介绍基本的理论框架和对语言结构进行最佳描写的所需的工具和概念。除了第一卷中的详细论述外,Langacker为使语言学的读者能尽快掌握其基本理论,在不同的论文集中用较为浅显的语言构画了认知语法的基本观点,它们分别是“认知语法概述”(An Overview of Cognitive Grammar) (Rudzka‐Ostyn 1988)、“概念化、符号化和语法”(Conceptualization, symbolization and grammar) (Tomasello 1998)和“动态的以用法为基础的模式”(A dynamic usage‐based model) (Barlow and Kemmer 2000)。读者在阅读第二卷之前,要想尽快地掌握认知语法基本思想,可参阅这些文章。 Croft 和Cruse (2004:1)指出, 认知语言学有三个基本的理论假设:(1)语言能力不是一个自主的认知能力(cognitive faculty);(2) 语法就是概念化形成过程(conceptualization);(3) 语言知识源起于语言的使用。这三个理论假设的中心论题是,人的语言能力与人的一般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哪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呢?Langacker指出了五种认知能力:(1) 凝固化(entrenchment)或自动化(automatization), (2) 抽象能力(abstraction),(3) 范畴化能力 (categorization), (4) 组合能力(composition)和(5)符号化能力(symbolization)。这五种认知能力与语言现象密切相关,是认知语法的出发点和起始点。Langacker的主要语言观是,语言组合是一个巨大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具有不同凝固化以及不同抽象层次的语言结构,以一定的范畴化、组合关系和符号化的关系连接在一起。 认知语法的分析都以一定的识解(construal)为基础。识解是我们用交替的方式对同一场境进行概念化的认知能力。这也就是人的语言能力和一般认知能力是不可分的。识解包括抽象性(schematicity)、图形/背景的转换(figure/ground reversal)、视角(perspective)、隐喻、突显(prominence)和侧重(profiling)等。 语义结构的研究在认知语法中占有显著的地位。Langacker(1998:4)认为,决定意义的变量有两个:一是概念内容(conceptual content), 一是该概念内容被人所识解的方式。作为常规语义值所固有的一个方面,语言成分在其所引起的概念内容上赋予某一识解方式。识解的常规方式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说该语言的人对世界的看法。语言所赋予的识解是很表面化的(语言相对论极端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即使识解不同,词语所引起的概念内容是大致是一样的,这是语言理解和语言间的翻译的基础。语言符号为说话人提供了数量众多的识解场境的手段,他可以熟练地运用语言在不同识解之间进行相互转换。 Langacker提出了认知语法五个基本的观点:(1) 意义就是概念形成过程。(2) 经常使用的词语一般表现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意义网络。(3) 语义结构相对于“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s)时才能显示出其特征。认知域是一种的背景知识,以此为背景,我们才能获得对某个场境的概念化。(4) 一个词语的基体(base)是该词语固有的和必然唤起的概念内容。一个词语的侧重是在此基础上那个突显的部分。通过在基础上赋予一个侧重(profile)才能得到一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 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理论、方法及研究课题。认知语言学肇始于20 世纪70 年代, 80 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 如句法、意义、音系以及语篇等。其成熟的重要标志是1989 年春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1990 年出版的5认知语言学6杂志。自诞生之日起, 认知语言学就把自己置于认知科学这一大学科中, 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神经科学等结下了不解之缘, 并逐渐成为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 在过去20 多年里, 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几个重要领域里已卓有成效, 如范畴化、概念隐喻、转喻、多义性、拟象性以及语法化等( 参见文旭1999, 2001) 。尽管认知语言学家内部在具体方法、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别, 但他们的研究目标和基本原则有许多共同之处。为了进一步理解并准确把握这一新的认知范式, 本文拟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基本原则、研究方法作一些解释与探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最明确的方式之一。从/ 表达观念和思想0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语言, 这种观点就是通常所说的/ 认知观0。这种观点认为, 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 而认 知系统由感知、情感、范畴化、抽象化以及推理等组成。这些认知能力与语言相互作用并受语言的影响,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研究语言实际上就是研究人类表达或交流观念和思想的方式。 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对认知现实主义( cognitive realism) 的承诺, 即确认语言是一种心理或认知现象。语言学诸多门派都以探索隐藏在大脑中具有普遍性的人类语言机制作为终极目标, 换句话说, 语言分析的目的不只是描写人们的语言行为, 而是解释引起语言行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 揭示语言行为背后内在的、深层的规律。像乔姆斯基、杰肯道夫(R. Jackendoff) 、兰格克(R. Langacker) 、雷科夫(G. Lakoff) 、比尔沃思(M. Bierwisch ) 以及赫德森(R. Hudson) 这些代表不同理论方法的语言学家, 他们的研究都具有这一目的。如果仅从这一目的来看, 那么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word gram2 mar) 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是完全一致的, 这样他们的理论似乎可以合法地称为/ 认知语言学0。然而/ 认知的承诺0只是一个纲领性的东西, 它本身对语言理论的具体研究原则和方法并不起支配作用, 对语言描写的内容和形式也未作具体的要求。因此, 尽管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都许下认知的承诺, 但前者与后者代表的却是两个极端, 所以前者也就不属于今天公认的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主要包括雷科夫、兰格克、菲尔莫(C. Fillmore) 、约翰逊(M. Johnson) 、杰拉茨(D. Geeraerts) 、福科尼耶(G. Fauconnier) 以及塔尔米(L. Talmy) 等人的语言学理论或方法。它认为自然语言是人类心智的产物, 其组织原则与其他认知领域中的组织原则没有差别。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的一个领域, 与其他认知领域密切相关, 并且本身也是心理、文化、社会、生态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反映。语言结构依赖并反映概念的形成过程, 而概念的形成过程又以我们自身的经验为基础, 即是说, 语言不是一个由任意符号组成的系统, 其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以及话语的功能相关, 并以它们为理据。语言单位( 如词、短语、句子) 是通过范畴化来实现的, 而范畴化通常以典型( prototype) 为基础, 并且涉及隐喻和转喻过程。语言单位的意义以身体经验为基础, 其描写需参照相关的认知结构, 如通俗模型( folk models) 、文化模型( cultural models) 以及认知模型( cognitive models) 。把语言使用置于人类经验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结果之一, 就是要首先强调意义的研究。正如维尔茨比卡(Wierzbicka 1988: 1) 指出: / 语言是一个整合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一切都通力协作, 传递意义) ) ) 词、语言结构以及言外手段( 包括语调) 。0费斯米尔( Fesmire 1994: 150) 也指出, 认知语言学摆脱了主流生成语言学的传统, / 尽力解决人类是如何理解自己世界的意义这一问题0, 并且把自己/ 置于人类经验这一潮流中, 而不是纯粹的形式王国里0, 因此, 认知语言学/ 发展了一套人类理解的生态理论0。简言之, / 认知语言学明确地承诺要把意义的身体维度、文化维度以及想象维度( imaginative dimension) 结合起来0。很明显, 意义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而隐喻就成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焦点。语言学也就不再是对语言内部特征的一种自足的解释, 而是揭示和解释人类认知的一种有力工具。 据上论述, 我们大致可明确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寻找不能脱离形体的概念知识的经验证据, 探索概念系统、身体经验与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意义和认知之间的关系, 即所谓的/ 关系问题0( the relationship question) , 发现人类认知或概念知识的实际内容, 从而最终揭示人类语言的共性、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认知的奥秘。显然, 认知语言学的这一宏伟目标与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四大课题之一/ 揭示人类智能的奥秘0完全一致。 三、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 认知语言学中虽有不同的理论方法, 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一致的, 具有共同的理论原则。兰格克( 1987: 2) 曾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概括为三个重要主张: 第一, 语义结构并不是普遍的, 在很大程度上因语言而异。语义结构建立在约定俗成的意象( conventional image) 基础之上, 其描写与知识结构有关。第二, 语法或句法并不构成一个自主的表征形式层次, 相反, 语法实际上具有符号性, 存在于语义结构的规约符号化中。第三, 语法与词汇之间没有意义上的区别。词汇、形态和句法形成一个符号结构的连续统, 这些符号结构虽因不同的参数有别, 但可以任意划分为不同的成分。雷科夫从更基本的层次阐述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不过, 他是用/ 承诺0 ( commit2 ments) 来谈的。他( 1990: 3) 认为, 认知语言学有 两个根本承诺: 第一, 概括的承诺: 对支配人类语言各个方面的一般原则进行描写; 第二, 认知的承诺: 从语言学以及其他学科出发, 使对语言的解释与有关心智和大脑的一般知识一致。当然, 兰格克和雷科夫提出的理论原则只代表两家之言, 并未囊括认知范式中所有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 至少有六个基本原则可以把认知语言学中的不同理论方法联系起来: 1) 概念语义原则 意义等同于概念化( conceptualization) , 即心理经验的各种结构或过程, 而不是可能世界中的真值条件: 一个表达式的意义就是在说话人或听话人的大脑里激活的概念, 更为具体地说, 意义存在于人类对世界的解释中, 它具有主观性, 体现了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思想, 反映了主导的文化内涵、具体文化的交往方式以及世界的特征。这一原则表明, 意义的描写涉及词与大脑的关系, 而不是词与世界之间的直接关系。 2) 百科语义原则 词及更大的语言单位是进入无限知识网络的入口。对一个语言表达式的意义要进行全面的解释, 通常需要考虑意象( 视觉的和非视觉的) 、隐喻、心理模型以及对世界的朴素理解等。因此, 一个词的意义单靠孤立的词典似的定义一般来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必须依赖百科知识方可达到目的。 3) 典型范畴原则 范畴并不是由标准) 属性模型( criterial2at2 tribute models) 定义的, 也不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定义的(Lakoff 1987; Taylor 1989) ; 相反, 范畴是围绕典型、家族成员相似性, 范畴中各成员之间的主观关系组织起来的。 4) 语法性判断的渐进原则 语法性判断涉及范畴化。一个话语的语法性或可接受性并不是二分的, 即要么可接受, 要么不可接受, 而是渐进的。因此, 语法性判断是渐进的, 并且同语境、语义以及语法规则密切相关。认知语言学家并不像生成语法学家那样, 要把语法写成是一部生成一种语言中所有并且是唯一合乎语法的句子那样的语法, 因为语法性判断具有渐进性、可变性以及语境的依赖性, 要实现生成语法学家所期望的目标显然十分艰难。 5)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相关原则 认知语言学之所以为认知语言学, 是因为它要在一般的认知中寻找语言现象的类似物。认知语言学家积极吸收心理学关于人类范畴化、注意以及记忆等的研究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理论, 从而使认知语言学更加具有活力。由此可见,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具有密切的关系。

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汇编

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汇编 1、基于语料库的认知功能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语音研究 2、应用语言学中“语言能力”的多元性探究 3、聚类分析在外国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 4、浅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性别差异的体现 5、普通语言学浅析 6、大数据时代语言学研究的新趋势 7、认知语言学之框架语义学探析 8、以《长恨歌》为例浅析现代语言学批评的特征 9、基于档案学视角对语档语言学的探讨 10、心理语言学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11、简析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 12、语言学家时枝诚记的语言过程理论研究 13、认知语言学理论中交际话语原则研究 14、生态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 15、刍议认知语言学三个基本假设与语言习得 16、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词汇多义观 17、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新探:复杂系统的视角 18、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发展综述 19、论社会关系与角色关系的跨文化差异--基于社会语言学视角 20、从理性到沟通:哈贝马斯的“语言学转向” 21、国际应用语言学期刊效应值报告与解释现状研究 22、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23、浅析语言相对论对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影响 24、系统功能语言学中韩礼德语言理论概说 25、语言学中介词的语用功能作用研究 26、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27、心理语言学视阈下的二语词汇教学 28、认知语言学前沿动态--对话句法学初探 29、国外应用语言学早期发展综观

30、论政治语言学的根基与研究路向 31、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理论分析 32、认知语言学中的语篇连贯研究 33、评几种质疑共时和历时划分的语言学观点 34、西方语言学中的科学范式及其转换 35、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多模态分析方法 36、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界定、取向与外延 37、社会语言学视界中的语言变体 38、翻译主体性的范式转换--从语言学、文化学到生态学 39、卡西尔的符号哲学转向及其语言学意义 40、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实证研究 41、从社会语言学看网络火星文 42、索绪尔语言学革命与“文化主义范式”的奠基 43、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 44、普遍语言学下的语言模因研究 45、翻译教学的认知语言学观 46、网络称呼语“女汉子”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47、论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计算语言学中的应用 48、法兰西社会心理学派的语言学贡献述要 49、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解析 50、形式与功能:西方语言学转向的二维统一 51、外国汽车商标词汉译新探--以认知语言学为切入点 52、现代语言学理论形成与发展研究 5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语义和语用解读 54、语言学模因论指导下的多义词研究 55、论索绪尔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视野 56、乡村社区的社会语言学价值阐释 57、认知语言学定量研究的几种新方法 58、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民俗语言研究方法--以陕北说书研究为例 59、生态语言学视阙下的“绿色语法”研究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双重视角_社会符号观与概念隐喻观的连接与互补_张德禄

2013年5月 第36卷第3期 外国语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May2013 Vol.36No.3 文章编号:1004-5139(2013)03-0020-09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双重视角 ———社会符号观与概念隐喻观的连接与互补 张德禄1,郭恩华2 (1.同济大学,上海200092;2.烟台大学,山东烟台264005) 摘要: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语言学领域主要有两个研究视角: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符号学视角和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视角。两个研究视角之间的连接与互补可以从语言学基础层面、语言哲学层面、语境层面、主体理论构建层面进行探讨。通过研究和实例分析表明这两个研究视角在理论范式上可相互连接,在话语分析实践中可相互补充。两者的结合可以有力地促进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符号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多模态隐喻;概念隐喻 The Dual Perspectives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onnection and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Social Semiotics and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ZHANG Delu1,GUO Enhua2 (1.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2.Yantai University,Yantai264005,China) Abstract?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MDA)in linguistics can be approached mainly from two perspectives:the social semiotic perspective based on SFL and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perspective based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The connection and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these two perspectives can be probed into in terms of the levels of their respective linguistic foundations,philosophical foundation,contextual level and theoretical formulation.Through case study and investigation,it is shown that the two perspectives share common grounds in their theoretical paradigms and can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MDA.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perspectives can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MDA. Key words?social semiotics;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multimodal metaphor;conceptual metaphor 1.引言 多模态话语分析主要研究多种符号资源在同一语篇中如何协同来实现意义。一方面,每个模态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表意潜势,因此,任何模态间的完全“翻译(translation)”都是不可能的[19:27;11:13],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意义丢失。另一方面,不同模态在本质上有许多共同点:一方面,它们都是实现意义的社会符号系统;另一方面,各种符号话语都能表达人的思维结构和认知体验。这两点分别为多模态研究提供了社会基础和认知基础,使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可以从两个视角进行研究:(1)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符号学视角;(2)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视角。 社会符号学理论源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主要研究某一特定文化中符号实践如何在各种语境中产生语篇意义。概念隐喻在多模态语篇中称为“多模态隐喻”(multimodal metaphor),该理论重点研究不同的隐喻如何体现于各种符号实践,作用于人的认知语境,影响人们的认知识解。这两种

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

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 一、意象图式的含义与理论基础 意象图式(ImageSchema)是认知模型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研究意象图式对于研究人们如何建构范畴、形成概念、分析隐喻、理 解意义、实行推理等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意象和图式原是两个独立的 概念。18世纪时康德讨论了图式的哲学意义,他认为图式是“连接感 知和概念的纽带,是建立概念与物体之间联系的手段,也是建构意象、制造意义的必要程序,个体共有的想象结构”(王寅,2007:172)。而 意象常被视作是一个心理学的术语,指代一种心理表征,即人们在看 不到某物时却仍然能够想象出该物体的形象和特点,而这正是在没有 任何外界事物提示的情况下,人们仍然能在心智中猎取这个事物的印 象的一种认知水平。 Lakoff和Johnson(1987)首次提出了意象图式这个概念。他们将它定 义为:意象图式是感知互动和运动活动中的持续再现的动态模式,这 个结构给我们的经验以连贯性和结构性。(Johnson,1987:xiv)Gibbs 和Colston(1995)描述意象图式为空间关系以及空间中运动的动态模拟表征,而Oakley(2004)认为它则是为了把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而 对感性经验实行的压缩性的再描写。(李福印,2007:81)认知语言学 家们赞同意象图式是基于人们的感知和体验的,并且先于人类语言。 换言之,“现实—认知—语言”是认知语言学的一条基本原理,并且 认知过程包括:互动体验、意象图式、范畴化、概念化、意义等过程。所以,意象图式只不过是认知过程中的一个细节。认知语言学的哲学 基础是体验哲学,即“经验是在我们持续通过与变化的环境互动之中 产生意义的体验性感知运动和认知结构的结果”(王寅,2007:37), 其心理学基础是皮亚杰的建构论和互动论。所以,意象图式也是基于 体验,与现实世界互动,并抽象出来的一种形而上的结构。 二、意象图式的类型

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汇编

2018年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汇编 语言类专业主要是对人类语言进行研究,基于语言学基础理论对社会生活中的语言进行全方位的解读,随着语言的进步,人们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大,下面就2016年最新语言毕业论文题目进行总结,供大家选题参考! 1、基于语料库的认知功能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语音研究 2、应用语言学中“语言能力”的多元性探究 3、聚类分析在外国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 4、浅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性别差异的体现 5、普通语言学浅析 6、大数据时代语言学研究的新趋势 7、认知语言学之框架语义学探析 8、以《长恨歌》为例浅析现代语言学批评的特征 9、基于档案学视角对语档语言学的探讨 10、心理语言学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11、简析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 12、语言学家时枝诚记的语言过程理论研究 13、认知语言学理论中交际话语原则研究 14、生态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 15、刍议认知语言学三个基本假设与语言习得 16、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词汇多义观 17、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新探:复杂系统的视角 18、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发展综述 19、论社会关系与角色关系的跨文化差异--基于社会语言学视角 20、从理性到沟通:哈贝马斯的“语言学转向” 21、国际应用语言学期刊效应值报告与解释现状研究 22、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23、浅析语言相对论对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影响 24、系统功能语言学中韩礼德语言理论概说 25、语言学中介词的语用功能作用研究 26、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27、心理语言学视阈下的二语词汇教学 28、认知语言学前沿动态--对话句法学初探 29、国外应用语言学早期发展综观 30、论政治语言学的根基与研究路向 31、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理论分析 32、认知语言学中的语篇连贯研究 33、评几种质疑共时和历时划分的语言学观点 34、西方语言学中的科学范式及其转换 35、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多模态分析方法 36、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界定、取向与外延 37、社会语言学视界中的语言变体 38、翻译主体性的范式转换--从语言学、文化学到生态学 39、卡西尔的符号哲学转向及其语言学意义 40、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实证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