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旅游美学

旅游美学

旅游美学
旅游美学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美学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旅游美学是美学的一门分枝学科,也是一门美学与旅游学的交叉学科,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该课程从旅游整体出发,运用美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广泛研究旅游现象、旅游关系、旅游行为及其变化规律,具有丰富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践性。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美学的有关理论知识,了解旅游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根本范围、理论基础等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各类景观的审美方法及景观美的本质;领会旅游之美的本质、旅游审美感的特征、旅游审美心理过程、旅游实践的审美归宿等知识。提高旅游审美能力,为针对旅游产业实际进行美学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旅游美学学科概况、旅游的审美对象、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旅游者与旅游工作者的审美关系及旅游者对于饭店的审美、旅游接待艺术审美要求。

(四)教学时数

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材中的相关理论分析部分,在讲授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和鼓励学生自觉用心理学的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同时适当增加讨论课、实训课等教学环节。

(六)考核内容

本课程以论文形式进行考核,论文占60%,平时成绩占40%。

二、本文

绪论

教学要点:

1、旅游、旅游美学的概念。

2、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旅游者游览、观赏的对象;游客的审美欲求与旅游的审美关系及旅游工作者自身的审美修养;旅游者与旅游饭店。美与旅游的关系;旅游者的审美欲求与旅游的审美关系;旅游者与旅游饭店的关系。

3、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它具有直接为旅游经济服务的实用性;它不但要研究客观存在的美,而且也研究如何开发美、创造美;它具有审美教育功能。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绪论(2学时)

一、什么是旅游美学

二、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三、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

考核要求:

识记:1、旅游美学的概念。

2、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领会:旅游美学的功能。

分析: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

第一编旅游与美

第一章风景美与观察

教学要点:

1、风景美的形态:自然美、人工美。

2、风景美的特征:形象美,主要表现为雄、秀、奇、险、幽;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

3、观赏风景的方法;动态观赏、静态观赏。观赏风景应保持一定距离。

4、观赏风景的角度:正面观赏和侧面观赏,平视、仰视和俯视。

教学时数:

本章为5学习

教学内容:

第一节风景美的形态(1学时)

一、自然美

二、人工美

第二节风景美的特征(2学时)

一、形象美

(一)雄(伟)

(二)秀(美)

(三)奇(特)

(四)险(峻)

(五)幽(静)

二、色彩美

三、动态美

四、朦胧美

第三节怎样观赏风景(2学时)

一、观赏方法

(一)动态观赏

(二)静态观赏

二、观赏的距离

三、观赏的角度

四、观赏的时间

考核要求:

识记:风景美的形态。

领会:观赏风景的方法和角度。

分析:风景美的特征。

综合应用:应用观赏风景美的方法、距离、角度如何来把握风景美的特征。

第二章中国园林与观赏

教学要点:

1、我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特点:

(1)在有限的空间里,要再现自然山水的美,寓意曲折含蓄,引人探求和回味,避免全盘托出,一览无余;

(2)造山挖池,要“宛自天开”、“巧夺天工”,避免牵强附会,矫揉造作;

(3)各类建筑的设置,要与周围的环境有机地结合,避免画蛇添足;

(4)园内景物的安排,要有构图层次,突出重点,避免喧宾夺主;

(5)景物的组织,要统一,有连续性,避免杂乱无章,断径绝路。

2、中国古代苑囿及其发展。

3、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4、假山叠石的审美功能。

5、假山叠石的审美标准:做假为真;瘦、透、漏、皱;丑。

6、我国园林中常见的三种桥的形式。

7、景观审美:景观线、观赏点、特写景、引景、点景、借景、藏景。

教学时数:

本章为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园林艺术(2学时)

一、中国造园艺术的特点

二、中国古代苑囿及其发展

三、中国园林分类

(一)皇家园林(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

(二)私家园林

第二节园林的要素及其审美特征(2学时)

一、园林中的山和水

(一)山(假山叠石)

1、假山叠石的审美功能

2、假山叠石的审美标准(①做假为真②瘦、透、漏、皱③丑)

(二)水

二、园林的建筑

(一)桥

(二)亭

(三)廊

三、园林的花木

第三节园林景观审美(2学时)

一、景观线

二、观赏点

三、特写景

四、引景

五、点景

六、借景

七、藏景

考核要求:

识记:1、我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特点。

2、我国园林建筑的主要形式。

领会:1、景观审美的景观线、观赏点、特写景、引景、点景、借景、藏景。

2、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

3、中国园林的构成要素。

分析:1、中国古代苑囿及其发展。

2、假山叠石的审美功能和审美标准。

综合应用:中国造园艺术的美学特征及其在世界园林中的地位。

第三章中国画与欣赏

教学要点:

1、中国画的形成、发展概况,各代著名画派、画家简介。

2、中国画的分类。

3、中国画的审美特征,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形写神,得意忘形。格调:用笔——书画同源,以线造型;用墨——水墨为上,墨分五色;设色——随类赋彩,色不碍墨;章法——虚实相生,置陈布势,无法而法,乃为至法。气韵:六法与气韵;四品。

教学时数:

本章为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画概述(1学时)

一、春秋战国时代

二、汉代

三、三国、两晋及南北朝

四、隋唐时期

五、宋代

六、元代

七、明代

八、清朝

九、近现代

第二节中国画的种类(2学时)

一、卷轴画

二、壁画

三、工艺绘画

第三节中国画的审美特征(2学时)

一、意境

(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以形写神,得意忘形

二、格调

(一)用笔——书画同源,以线造型

(二)用墨——水墨为上,墨分五色

(三)设色——随类赋彩,色不碍墨

(四)章法——虚实相生,置陈布势

(五)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三、气韵

(一)六法与气韵

(二)四品

考核要求:

识记: 1、中国画的分类。

2、各代著名画派、画家。

领会:中国画形成和发展的脉络。

分析:分析文人画是中国画的主流的原因。

应用:举例说明中国画的审美特征和意境。

综合应用:从国画中总结出中国画的艺术规律。

第四章中国书法与欣赏

教学要点:

1、我国古代著名碑林、石刻简介。

2、中国书法艺术发展脉络及其代表书法家。

3、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线条的美;结体和布局的美;形与神的美;意境的美;情的美。教学时数:

本章为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书法与旅游(1学时)

第二节书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2学时)

一、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

二、篆书

三、隶书

四、楷书、行书、草书

五、碑、帖

六、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代书法艺术

七、欧、张、颜、柳、释

八、蔡、苏、黄、米

九、元、明、清的书法艺术

第三节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2学时)

一、线条的美

二、结构和布局的美

三、形与神的美

四、意境的美

五、情的美

考核要求:

识记: 1、中国书法的书体种类特征及其代表书法家。

2、我国古代著名碑林、石刻。

领会:1、书法在旅游中的地位。

2、中国书法艺术发展脉络。

分析:分析和掌握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综合应用:举例说明书法如何表现意境的美和情的美。

第五章中国古建筑与观赏

教学要点:

1、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三大石窟;中国四大佛山;著名陵墓;三大名桥;江南三大楼阁。

2、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古城建筑;宫廷建筑;陵园建筑;寺庙建筑;石窟建筑;佛塔建筑;桥梁建筑。

3、中国古建筑的审美特征:结构形式;群体组合;装饰色彩;人工美与自然美的结合。

教学时数:

本章为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古建筑与旅游(1学时)

第二节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2学时)

一、古城建筑

二、宫廷建筑

三、陵园建筑

四、寺庙建筑

五、石窟建筑

六、佛塔建筑

七、桥梁建筑

第三节古建筑的审美特征与欣赏(2学时)

一、结构形式

二、群体组合

三、装饰色彩

四、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结合

考核要求:

识记: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及其形式特征。

领会:古建筑在旅游中的意义。

分析:分析古建筑的审美特征与形式特征的区别。

综合应用:举例说明古建筑的形式美的规律及其审美价值。

第六章中国雕塑艺术与欣赏

教学要点:

1、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成就及其分布情况。

2、雕塑的特征。

3、雕塑的形式:圆雕和浮雕。按其社会功能,雕塑可分为:架上雕塑、纪念碑雕塑、园林

雕塑、建筑雕塑、城市雕塑及环境雕塑。

4、中国古代雕塑的美学特征:纪念性,象征性,装饰性,假定性、类型化,与建筑、环境融为一体。

5、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审美特点:秦俑的写实风格;秦俑的形象塑造;秦俑的神态刻画。

6、霍去病墓石刻、云冈石窟大佛、龙门石窟大佛、石浮雕《昭陵六骏》、乾陵石雕、敦煌彩塑、麦积山泥塑观音像、晋祠彩塑侍女像、大足石刻、华严寺彩塑菩萨像、保圣寺泥塑罗汉像等我国古代著名雕塑的审美特点。

教学时数:

本章为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雕塑与旅游(1学时)

第二节雕塑的一般特征及形式(1?5学时)

一、雕塑的特征

二、雕塑的形式

(一)圆雕

(二)浮雕

(三)其他分法

第三节中国古代雕塑的美学特征(1?5学时)

一、纪念性

二、象征性

三、装饰性

四、假定性

五、类型性

六、与建筑、环境融为一体

第四节中国著名旅游区雕塑艺术赏析(2学时)

一、秦始皇陵兵马俑

(一)秦俑的写实风格

(二)秦俑的形象塑造

(三)秦俑的神态刻画

二、霍去病墓石刻

三、云冈石窟大佛

四、龙门石窟大佛

五、石浮雕“昭陵六骏”

六、乾陵石雕

七、敦煌彩塑

八、麦积山泥塑观音像、供养人像

九、晋祠彩塑侍女像

十、大足石刻

十一、华严寺彩塑菩萨像

十二、保圣寺泥塑罗汉像

考核要求:

识记:中国雕塑的形式特征和社会功能。

领会:中国古代雕塑的美学特征与旅游的关系。

分析:分析中国古代雕塑在旅游中的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综合应用:具体说明秦始皇陵兵马俑、霍去病墓石刻、云冈石窟大佛、龙门石窟大佛、石浮雕《昭陵六骏》、乾陵石雕、敦煌彩塑、麦积山泥塑观音像、晋祠彩塑侍女像、大足石刻、华严寺彩塑菩萨像、保圣寺泥塑罗汉像等我国古代著名雕塑的审美特点。

旅游美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答案.docx

《旅游美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风景美的形态可概括为两大类:口然类、人丄美。 2、风景美屈于形式类的范畴,是引起旅游的匸要因素。自然风景中美的形式主要有:形象芙、色彩矣、动态美、朦胧美等。 3、黑格尔说:“美是_形彖的显现。” 4、风景形彖美的特征I?分丰富,主要表现为:JL、卫_、』_、乩、血。 5、雄伟是一种壮美、壮观、崇髙的现象。 6、雄伟、壮观的自然风景形象所引起的审美感受的特征是:赞叹、底惊、 崇敬、愉悦- 7、秀美的主要特征是一柔和、秀丽、优美。 8、五彩缤纷的自然色彩会给旅游者带來欢乐、幸祸与赏心悦I丨 的美感。 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來江水绿如蓝”所赞美的是自然风景的色彩美。 10、观赏风景的方法工要有动态观赏、静态观赏两种。 11、中国园林Z美是一人自然Z芙的概括和我国锦绣山河的浓缩。 12、中国园林起源于商、周时期,当时称为 _。 13、中国造园艺术的成熟是时期是一唐代,高峰时期是一明代。 14、中国园林可分为两类:</皇豪园林、私家园林;? 15、皇家园林的特点是_规模宏大、豪华富贵、显示威严的皇权的至高无上。 16、清代皇家园林岡明园的建成标,忐着我国古典园林艺术C经发展到了?个新的 高峰。 17、私家园林主要分布在_ 苏州、无锡、南京、扬州等地。 18、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 、小中见人________________ 。 19、假山创始于奉汉,兴盛于丙宋,帮于明涓。| | 20、计成在《园冶》-书中指出,假山叠石的最高艺术境界是:“存真为假 、 作假为真「 21、假山叠石的主要审美功能是_____________ 、増添园林野趣的|'|然 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2、假山替石的美学指导思想是:瘦、做假为真、透、漏、皱 、 71 。 23、古人把园林中的水比作园林的_____________ 。 24、 ______ fl _____ 、_、阁、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卫_______ 、厅廊、 蝇国园林的主要建筑,也是中国园林建筑的主要形式。 25、桥在园林中的美学功能主要是_________ 、点缀风呆___________ 、_ig 加园林的怙:趣和总境羌___________________ 。 26、亭在园林中所起的作用是左右游人,奴役风月,即可以起到 、

旅游美学作业

一、找错误(本人的能力有限,如有不对,望老师莫笑,请谅解。) 1、书面上旅游美学的拼音拼写错误,应该是“Lü” 2、第一章-第11页【“新航路的开辟”中的“地理大发现”即使人类生存的和生活地域空间的开发】中,本人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不应该加引号。 3、第一章-第12页【于元光关于旅游概念的界说具有一定代表性。】中,本人认为,应该把句号换成逗号,前后意思连贯。 4、第一章-第12页【欣赏景物形、声、色等形式美,……作主体情感的对象化表现】本人觉得这句话表达不清,“”作主体情感的对象化表现,是欣赏?还是形式美? 5、第14页【从白居易“……”的对西湖春色美景赞美】本人觉得可以把“的”换成“中” 二、景观对联 1、武夷山石湖涧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应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2、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明月自来去绕廓荷花三十里 空潭无古今拂城扬柳一千株 3、杭州四照阁 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 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 4、浙江普陀山 兰若即清,竹林亦静 诸天不老,大地皆春 5、江西南昌滕王阁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何如 6、南昌百花洲 枫叶荻花秋瑟瑟 闲云潭影日悠悠 7、九江烟水亭 请看世事如棋,天演竞争,万国人情同剧里 好向湖亭举酒,烟波浩渺,双峰剑影落樽前 那堪吟白傅诗,琵琶人老,枫荻秋声,叹几个迁谪飘零,相逢处且休说故 宫繁华,他乡沦落 此便是邯郸道,虽梦初醒,黄梁久熟,觉毕生功名富贵,霎时间都付与微 茫烟水,缥渺江波 8、广州白云山 海上生明月 山中有白云 9、广州云泉山馆 见山风山水乐水 似隐非隐仙非仙 10、肇庆鼎湖山半山亭 客游图画里到此处才进一步 僧语水去间愿诸君勿废半途

旅游美学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美学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旅游美学是美学的一门分枝学科,也是一门美学与旅游学的交叉学科,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该课程从旅游整体出发,运用美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广泛研究旅游现象、旅游关系、旅游行为及其变化规律,具有丰富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践性。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美学的有关理论知识,了解旅游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根本范围、理论基础等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各类景观的审美方法及景观美的本质;领会旅游之美的本质、旅游审美感的特征、旅游审美心理过程、旅游实践的审美归宿等知识。提高旅游审美能力,为针对旅游产业实际进行美学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旅游美学学科概况、旅游的审美对象、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旅游者与旅游工作者的审美关系及旅游者对于饭店的审美、旅游接待艺术审美要求。 (四)教学时数

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材中的相关理论分析部分,在讲授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和鼓励学生自觉用心理学的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同时适当增加讨论课、实训课等教学环节。 (六)考核内容 本课程以论文形式进行考核,论文占60%,平时成绩占40%。 二、本文 绪论 教学要点: 1、旅游、旅游美学的概念。 2、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旅游者游览、观赏的对象;游客的审美欲求与旅游的审美关系及旅游工作者自身的审美修养;旅游者与旅游饭店。美与旅游的关系;旅游者的审美欲求与旅游的审美关系;旅游者与旅游饭店的关系。 3、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它具有直接为旅游经济服务的实用性;它不但要研究客观存在的美,而且也研究如何开发美、创造美;它具有审美教育功能。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绪论(2学时) 一、什么是旅游美学 二、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三、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 考核要求: 识记:1、旅游美学的概念。 2、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领会:旅游美学的功能。 分析: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 第一编旅游与美 第一章风景美与观察 教学要点: 1、风景美的形态:自然美、人工美。 2、风景美的特征:形象美,主要表现为雄、秀、奇、险、幽;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 3、观赏风景的方法;动态观赏、静态观赏。观赏风景应保持一定距离。 4、观赏风景的角度:正面观赏和侧面观赏,平视、仰视和俯视。 教学时数: 本章为5学习 教学内容: 第一节风景美的形态(1学时) 一、自然美 二、人工美 第二节风景美的特征(2学时) 一、形象美 (一)雄(伟) (二)秀(美) (三)奇(特)

旅游美学

27128旅游美学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美学与旅游美学 一、考核内容 1、美学的概述 2、旅游美学的研究范畴 3、旅游美学的思想溯源 二、考核要求 1、美学的概述 识记:(1)美的特征 (2)自然美的特征 (3)美感 (4)美感的特征 (5)审美标准 (6)审美差异性和共同性 领会:(1)美的本质 (2)美的形态 了解:(1)美的欣赏 2、旅游美学的研究范畴 识记:(1)旅游美学的概念 (2)现代旅游审美的基本特征 领会:(1)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3、旅游美学思想的溯源 识记:(1)审美移情说的要点 (2)内幕仿说和移情说的异同 领会:(1)审美距离说 了解:(1)内幕仿说 第二章旅游美学的历史积淀 一、考核内容 1、审美意识雏形时期 2、比德的审美观 3、畅神的审美观 4、旅游审美的优化积淀 5、当代人的审美情趣时期 二、考核要求 1、审美意识雏形时期 领会:(1)原始巫术对审美意识初步形成的中介作用 了解:(1)山川崇拜 (2)对自然的喜爱

2、比德的审美观 识记:(1)比德审美观的概念 领会:(1)“比德”的审美价值 了解:(1)比德审美观的产生 3、畅神的审美观 识记:(1)畅神说的概念 领会:(1)畅神审美观的形成 (2)玄游、仙游、释游 了解:(1)畅神审美观的形成 4、旅游审美的优化积淀 领会:(1)科学考察旅游 了解:(1)文人漫游 5、当代人的审美情趣时期 领会:(1)和谐美 了解:(1)活力美 第三章旅游审美对象欣赏的方法原理 一、考核内容 1、欣赏空间的构成 2、动观与静观 3、欣赏路线的构成 二、考核要求 1、欣赏空间的构成 识记:(1)心理距离 领会:(1)观赏的位置 (2)观赏的时间 了解:(1)观赏的空间距离 2、动观与静观 识记:(1)动态观赏的定义 (2)静态观赏的定义 领会:(1)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的关系 4、欣赏线路的构成 领会:(1)园林景观欣赏线路 (2)自然景观欣赏线路 了解:(1)直线景观欣赏线路 第四章自然景观的审美 一、考核内容 1、自然景观的构成 2、自然景观的欣赏 3、中西自然景观美学比较 二、考核要求 1、自然景观的构成 识记:(1)自然景观的构成要素

旅游审美考试试卷(doc 12页)

旅游审美考试试卷(doc 12页)

课程作业一 选择题(有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1、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是() A、旅游审美对象 B 、旅游资源程序C、旅游审美心理D、旅游审美关系 2、以下属于自然美的是() A 、泰山之雄B、华山之险C、峨眉之秀D、青城之幽 3、以下哪些选项不属于自然风景美的形式() A 、服饰美 B 、形象美C、形体美D、朦胧美 4、汉武帝赞美泰山说:“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这实际上是赞泰山的() A 、雄B、奇C、险D、秀 5、秀美给人的审美享受是() A、甜美安逸 B 、幸福愉快C、高大稳健D、千钧一发 6、黄山“四奇”是指() A、土、柏 B 、石、松C、云、泉D、云、雾 7、“霜叶红于二月花”所描绘的是风景美的()形式。

A 、体势劲媚B、自由奔放C、沉着苍劲 D 、刚健有力 18、中国书法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 A 、线条美 B 、结、布局体美C、意境美D、形、神美 19、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内的“四绝”是指() A 、雕像、壁画 B 、松、柏C、书法、建筑D、经书 20、我国古建筑的审美特征,集中表现在() A、独特的民族结构形式 B、完整统一、和谐及园林式的组群布局; C、质美 D、木结构 21、中国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有() A 、景德镇瓷器B、风筝C、泥塑D、剪纸 22、旅游审美需求的特点是() A 、具有对象性 B 、具有动力性C、保持平衡性D、具有递进性 23、旅游审美动机的类型有() A 、自然审美型B、艺术审美型C、社会审美型D、饮食审美型 24、艺术化的导游手法是() A、虚实相间 B 、进入角色C、制造悬念D、点面结合 25、导游过程的艺术化表现为() A、一张一弛 B 、有缓有急C、快慢相宜D、音调和谐、适时停顿

旅游美学习题及答案

旅游美学试题 一、填空 1、旅游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份,是游览、观赏性的审美活动。 2、风景形象美的特征主要有雄、秀、奇、险、幽、旷几种。 3、旅游美学是一门研究旅游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学科,是美学的分支学科。 4、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组合要素是山、水、花木、建筑。 5、饮食审美的基本要素有质、香、色、形、味、意。 6、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古城建筑、宫廷建筑、陵园建筑、寺庙建筑、石窟建筑、佛塔建筑、桥梁建筑。 7、我国最著名的石窟有敦煌的莫高窟,山西的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的麦积山石窟。 二、选择题(20分) 1、以下属于自然美的是(D) A 泰山之雄 B 华山之险C峨眉之秀D青城之幽 3、以下哪些选项不属于自然风景美的形式(A) A 服饰美 B 形象美C形体美D朦胧美 4、汉武帝赞美泰山说:“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这实际上是赞泰山的(A) A 雄B奇C险D秀 5、秀美给人的审美享受是(A) A 甜美安逸 B 幸福愉快C高大稳健D千钧一发 6、黄山“四奇”是指(BC) A 土、柏 B 石、松C云、泉D云、雾 7、“霜叶红于二月花”所描绘的是风景美的(D)形式。 A 动态美 B 朦胧美C形象美D色彩美 8、园林的“毛发”是指(C) A 假山 B 水C花木D建筑 9、中国古建筑的审美特征,集中表现在(B) A独特的民族结构形式B完整统一、和谐及园林式的组群布局 C质美D木结构 10、中国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有(BCD) A 景德镇瓷器B风筝C泥塑D剪纸 三、判断改错题 1、观赏风景的方法包括运动观赏和动态观赏。(X) 2、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美术史画廊。(V) 3、风格美是表体美、服饰美与发型美的有机结合。(X) 4、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陵基建筑中规模最大的皇家陵寝。(V) 5、四大名绣指苏秀、湘秀、江秀、泸秀。(X) 6、清东陵是保留最完整的宫廷建筑。(V) 7、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南京城(X)

旅游美学学习心得

旅游美学学习感想 班级:12旅本1班姓名:赖嫦熙学号:124150111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纷纷投入了旅游的大潮中。很显然,旅游业正在迅速成长为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新兴产业。作为一名旅游专业的学生,学习旅游认识旅游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在那如何认识旅游呢?在这学期我接触了旅游美学这门课程,旅游美学作为研究旅游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新兴学科,它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人们(旅游者,从事旅游业的人员)如何欣赏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揭示其审美特征,通过观赏,进一步了解这个地区和国家的自然风光、文化艺术和民情风俗,加深对人类文明的体验,得到更深的美感享受和审美教育。这门课程的主要形式是立足于中国传统的审美文化,同时比照西方国家的审美文化,可以让内容变得更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 梁金兰老师讲解时,运用案例以及现实生活中会出现的情况引出主题,对于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会加入一些视频片段辅助理解。上课时与我们学生的互动也比较多。我认为这样的方法很好,可以学到知识也不会感到太枯燥。 通过这学期的旅游美学的学习,让我明白了其实旅游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是人生的一种社会实践的审美。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无论我们参观的一条河还是一座房子,它都是作为一个审美对象而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而我们作为一个审美主体,只有真正了解旅游审美的方式和方法,才能真正领略旅游景观的美。比如说我们去参观苏州园林,如果你不懂它的园林构造以及布局思想,那么在你的眼中它就跟一般的园林无异,不过就是有很多的石头,还有很多的树以及水池、走廊等等。但是如果你有去了解它,了解过它的历史,那么你如果回头再来欣赏的话,那么完全就是一种不同的审美感受了。通过对旅游美学课程的学习,我已基本了解旅游美学的各类知识,这为我以后能更好的参与旅游,发现旅游景观之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我就和大家谈谈我旅游美学的学习心得。 在旅游美学中,涵盖了大约十章的内容,分别介绍了旅游审美心理与观赏原理、旅游服务者的审美需求以及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自然景观、园林景观、建筑景观和雕塑景观的审美鉴赏;中国绘画艺术、饮食文化的审美鉴赏。我认为在里面的各方面知识中,旅游审美心理这块内容是最重要的。旅游审美心理是指

旅游美学习题及辅导答

旅游美学课程作业一 一、填空(20分) 1、旅游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份,是游览、观赏性的审美活动。 2、风景形象美的特征主要有雄、秀、奇、险、幽、旷几种。 3、旅游美学是一门研究旅游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学科,是美学的分支学科。 4、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组合要素是山、水、花木、建筑。 5、饮食审美的基本要素有质、香、色、形、味、意。 6、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古城建筑、宫廷建筑、陵园建筑、寺庙建筑、石窟建筑、佛塔建筑、桥梁建筑。 7、我国最著名的石窟有敦煌的莫高窟,山西的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的麦积山石窟。 二、选择题(20分) 1、以下属于自然美的是() A 泰山之雄 B 华山之险C峨眉之秀D青城之幽 3、以下哪些选项不属于自然风景美的形式() A 服饰美 B 形象美C形体美D朦胧美 4、汉武帝赞美泰山说:“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这实际上是赞泰山的() A 雄B奇C险D秀 5、秀美给人的审美享受是() A 甜美安逸 B 幸福愉快C高大稳健D千钧一发 6、黄山“四奇”是指() A 土、柏 B 石、松C云、泉D云、雾 7、“霜叶红于二月花”所描绘的是风景美的()形式。 A 动态美 B 朦胧美C形象美D色彩美 8、园林的“毛发”是指() A 假山 B 水C花木D建筑 9、中国古建筑的审美特征,集中表现在() A独特的民族结构形式B完整统一、和谐及园林式的组群布局 C质美D木结构 10、中国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有() A 景德镇瓷器B风筝C泥塑D剪纸 三、判断改错题(10分) 1、观赏风景的方法包括运动观赏和动态观赏。() 2、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美术史画廊。() 3、风格美是表体美、服饰美与发型美的有机结合。() 4、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陵基建筑中规模最大的皇家陵寝。() 5、四大名绣指苏秀、湘秀、江秀、泸秀。() 6、清东陵是保留最完整的宫廷建筑。() 7、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南京城() 四、名词解释(4题10分)

旅游美学图片欣赏

《旅游美学》作业 学院:XXXXXXXXXXXXX 班级:XXXXXXXX 学号:XXXXXX 姓名:XXX

某校区景点评价 旅游美学是以美学基本原理为指导,研究旅游活动过程的审美关系的一门带有高度实践指导意义的学问。欣赏旅游美学的美可以从吃、住、行、游、娱、购方面去评价;可以用对比的方式去鉴赏;可以从艺术的、复古的角度去欣赏;可以从动静、远近结合欣赏;还可以从形象方面(包括雄、险、奇、秀、幽、奥、旷、野的美)去欣赏等欣赏方式,线就以屏风校区的四个景点来进行分析评价。 南校区湖中亭 这是某校南校区的湖,湖面四周以碎石砌筑,各种高大乔木、灌木、绿篱环绕四周,休息凉亭位于湖中心,回廊弯曲来回,恰是一种古典美的美态印在人们的心中,这是我们只看画的静态欣赏;然而当你置身亭中,你会听到虫鸣鸟叫声,喷泉移动四射的水落接触声,还可以观察在阳光照射下树影忽长忽短景象,这是以动制静的观赏;从艺术角度观赏,是一幅水体结合图,至胜至美。总之,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幅完美结合图,阳光照射,树木映衬,亭置湖中,喷泉四射,虫鸣鸟叫,水声朗朗,置于其中可以忘记繁杂琐事、忘却喧嚣,整一画面美不胜收,搭配得当,配合得体,只管尽情欣赏。

某校十教学楼楼中景 (图一)(图二) 楼中绿化是现代建筑常考虑的美中点化,也是一种美的建筑学欣赏,当老师或我们学生对着黑板、课本一节课下来,不免有些疲劳,但看到此景会给人眼前一亮,疲劳也会因此消除,心情舒畅。看图一,是从室内看进去,静静的,好似一幅水写素描画镶贴挂其中,有树、有假山、有景观石、有花等相互映衬;近观(图二)一幅不规则的图形,以池、池中景为亮点,池中有假山(假山上还有树,有水流动)、有树、有水、有凌乱放置的景观石、有盆景、喷泉等,池的周围有石凳供人休息观赏、鹅卵石镶贴四周平面、盆景置于其上,还有一些绿化植物于周边。这种是静或动的的景物图,是建筑中的亮点,也是一种美的鉴赏。

旅游美学第二章风景美

第二章风景美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风景美的各种表现形式,理解风景美的审美属性,掌握风景美的特征,应用风景观赏的基本原理。 同时,结合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中《全国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相关考点的要求,通过小知识、小资料和案例拓展的形式,补充“中国南方喀斯特”、“中国丹霞”、“中国四大鸣沙”、四大佛教名山、四大道教名山、雾凇、雨凇、佛光、蜃景、日食、月食、流星雨、极光、“四君子”、文(武)赤壁等风景内容的简要介绍,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教学内容] 本章介绍了以大自然景观为主体的风景美的形态、特征和观赏方法,并探讨了风景美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关系。 [教学重点] 风景美的形态和特征。 [教学难点] 风景美的审美属性。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要点讨论。 [实训环节] 寻美西湖——探寻西湖自然美和人工美的完美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节风景美的形态 把风景作为审美对象加以欣赏,由来已久。孔子曾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南朝陶景宏说:“山水之美,古来共谈。”自然风景是旅游者游览过程中的主要审美对象。按照构成要素来分,我们可以把风景美的形态概况为两类:自然美和人工美。其中,自然美指的是自然景色的美;人工美是指人类赋予自然景色的某种内涵,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装饰与点缀。 一、自然美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风景名胜。这些自然景观呈现的审美状态就是自然美,或自然景色的美。 按其性质,自然美大致可以分为山水美、生物美、气候美三类。 (一)山水美

山水是大自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青山隐隐水迢迢,山水相连,更增添无穷魅力。清澈的漓江,正因为两岸一座座奇特青峰的沿途相送,才构成山青青、水清清,人在青山梦里行的百里画廊。 1.山之美 山之美,在其形、在其色、在其态、在其声、在其魂。 (1)山之形。在山体景观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具有一定造型的地貌形态。如江西龟峰就因“无山不龟,无石不龟”,整个景区就像一只硕大无比的昂首巨龟而得名。山体因海拔高度不同,地质结构和地理位置有别,往往具有不同的造型,形成不同的景观。如,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清·魏源《衡岳吟》说:“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 【小知识】“中国南方喀斯特” (2)山之色。色彩赋予山体景观特有的神韵。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洗,冬山惨淡而如睡。 【小知识】“中国丹霞” (3)山之态。即山体景观的动态美。垂直自然地带的变化,使山体景观“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再加上季节的变化,阴、晴、风、雨、云、雾、霜、雪的渲染,使得山体景观变幻莫测,激起人们寻幽探奇的强烈审美愿望。 (4)山之声。天籁之声,隐于大山。芭蕉夜雨、空谷足音、林海松涛,莫不引人入胜,涤荡身心。独特的响声岩、鸣沙山,更是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纷至沓来。 【小知识】“中国四大鸣沙” (5)山之魂。文化是山的灵魂、山的精神。山因文化而扬名,文化因山而传世。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中国名山,庐山是文化景观,泰山、黄山、峨眉山和乐山大佛、武夷山是文化与自然遗产,青城山-都江堰、武当山古建筑是文化遗产。且名山多与宗教相结合,以山寄托情怀。如四大道教名山、四大佛教名山。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山体景观的刚毅之美,成为中国山水画中最常见的题材。山者,刚毅、沉静、果敢、稳固,坚忍不拔。山体景观的力量之美,也往往成为英雄品格的象征。如美国南达科他州的西部拉什莫尔山,山高1800 多米,花岗岩的一

旅游美学第一章旅游与美

第一章旅游与美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与审美的关系,理解游客的审美需求,掌握旅游的审美特征,并能应用解析旅游活动中的审美要素。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围绕旅游与美的关系展开,探讨了游客的审美需求,介绍了旅游审美心理要素以及旅游审美特征,并简要介绍了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研究意义。 [教学重点] 游客的审美需求。 [教学难点] 旅游审美心理要素。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要点讨论。 [实训环节] 游客审美需求和审美满意度调研 [教学过程] 第一节旅游与审美 一、美与审美贯穿了旅游活动的始终 美的客观存在和人的主观审美欲求结合是引起旅游的最根本的原因。 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实践活动。它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与生活美之大成,融文物、古迹、建筑、园林、绘画、书法、雕塑、篆刻、音乐、歌舞、服饰、陈设、烹饪、民情、风俗等于一炉,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和形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接待服务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游客越来越追求高雅的情调和舒适的享受,旅游经营者则把传播美和创造美轮美奂的旅游大环境当作提供旅游服务的高文化境界来追求。 【趣味小测试】 请学生在朋友圈中随机提问10位好友,调研他们的旅游动机和曾去过的旅游目的地,问一问他们印象中最美好的一次旅游经历都有哪些记忆深刻的东西? 二、旅游审美需求 1.游客对美的认识

(1)什么是美?——美的定义与特征 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人类实践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并以适宜于人的感性形式显现。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形象性、创造性和感染性的特征。 【想一想】苏格拉底说,“美是难的。”对此,你怎样理解? (2)真、善、美的联系与区别 美与真、善的联系在于:美是人类实践合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真”,即人类对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合目的性是“善”,即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追求的有用或有益于人类的共用价值。真和善是美的前提,美是真、善在实践中所显现的生动形象。 美与真的区别在于:真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真不等于美,却是美的基础。 美与善的区别在于:善也不是美,而是美的灵魂。善直接与功利相联系,而美与功利间接联系,功利潜伏在形象中;善不强调形式,而美注重形式,强调内容要显示为生动的形象。善是意志活动(目的、功利)的对象,而美是观赏对象,能唤起情感喜悦。 (3)游客对旅游过程中美的期待与感知——游客的审美需求 审美需求作为人们对获得美感的一种愿望,始终贯穿交织在各层次需求之中。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旅游者,都希望自己的旅程是愉悦的,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是赏心悦目的,能够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 游客的审美动机即审美行为的驱动力因人而异,从旅游者偏爱和选择的角度分析,旅游审美动机一般分为自然审美型、艺术审美型、社会审美型(以审美的眼光观察、体验旅游地的社会制度、结构、人情、伦理、道德、民风与生活方式等)和饮食审美型。 2.旅游审美心理要素 旅游者在对美的认识中,通常伴随着复杂微妙的心理活动,其中涉及主要的四种心理为:知觉、想象、情感和理解。这些要素作为特殊的审美心理活动功能,在旅游者与旅游从业人员的互动关系中引发出不同程度的审美愉悦或审美快感。 审美知觉泛指审美对象刺激人的感官而引起的各种感觉和与之俱来的知觉

旅游美学复习题

(0336)《旅游美学》复习思考题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在旅游审美活动中,主导性的审美关系是指旅游者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审美关系。 2、风景形式美最主要的特征是形象美。 3“入芝兰室,久不闻其香”是因为主体与客体的心理距离太近。 4、被称为中国园林眼睛的是园林中的假山。 5、园林布局强调宾主分明,既突出主景,又有配景的烘托与呼应,反映了中国园林受中国建筑艺术形式的影响很大。 6、被称为中国文人画之祖的是东晋的顾恺之。 7、在绘画中,出现以松、竹、梅喻“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喻“四君子”等以物喻德手法始于宋代。 8、中国画中最长于表现情趣的是写意画。 9、中国文字书写自觉追求艺术之美是从甲骨文开始的。 10、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是从汉朝开始的。 11、崇尚阴柔之美是明清书法的艺术风格。 12、“横扫千军”是颜真卿书法作品中体现出的境界。 13、我国的桥梁建筑体现出一种雄浑、磅礴之美。 14、中国古建筑在布局上所具有的独特的外观特征是拥有飞檐斗拱。 15、浮雕与圆雕最大的不同点是只有一个观赏面。 16、摆在古代帝王将相墓前的石兽等雕塑,最能体现中国古代雕塑的象征性审美特征。 17、旅游纪念品的审美价值,最主要的是体现在它的纪念性上。 18、提高美学修养最有效的途径是从事艺术鉴赏活动和艺术创造活动。 19、境外旅游者的审美习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如西方游客在中国的旅游审美爱好就是喜爱探寻中国的历史之美。 20、门童和舞厅、游艺室等娱乐场所的服务员选用新颖鲜丽的服饰符合饭店员工服饰美的和谐原则。 21、颜书同柳书相比,颜书是秀中见雄,柳书是雄中见秀。 22、依据东方人的身材形体与民族审美习惯,我们倡导“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的美学风范,符合饭店员工服饰美的和谐原则。 23、微笑因其复杂性,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最值得推崇的微笑是舒心的微笑。 24、西藏拉萨饭店成功运用了建筑符号,使用了藏式的柱头、柱身、小亭、窗楣等建筑形式语言,是饭店建筑与室外环境协调配合中的实用与审美相统一原则的充分体现。 25、在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小城市建造饭店,在选址和造型上首要遵循的原则是保护环境视觉形象。 26、决定饭店建筑室内环境艺术品格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有无整体美。 27、千百年来,各种不同的空间形象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造型语言。如高空间表示的是豪华、气派。 28、川菜中的“鱼香肉丝”、“宫爆鸡丁”的造型属于任意式。 29、中国饮食的名称讲究形神意的统一。中国菜名常常通过比附、夸张、谐音、寓意、人物掌故等手法而得来。“龙虎斗”、“龙凤汤”、“狮子头”就是采用比附联想手法得名的。 30、经济属性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属性。审美属性才是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 31、风景美就是指的自然美。 32、自然美也有内容。

旅游美学课程论文(案例)

桂林旅游景点中的美学鉴赏 摘要:旅游景观美的多样性,与其他艺术鉴赏活动不同,旅游审美的观赏对象极为丰富,几乎包括了美学上所有的审美形态。本文欲从自然美、艺术美以及社会美三个方面对桂林各大景点进行鉴赏。从旅游审美的角度,结合桂林各景区旅游现状对旅游美学概念、审美特性特征、审美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期望对以人文为主体的旅游区规划设计和生态旅游者更好地品味桂林之美。 关键词:桂林;旅游;美学;鉴赏 引言 旅游虽然包含着很多活动内容,但归根结底是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欣赏活动。要使旅游者获得理想的审美享受,首先要懂得旅游审美的特殊性。当今的旅游大多是山水风景及名胜古迹游览,因此必须了解山水风景的审美特征以及具体自然景观的审美欣赏;还应掌握旅游审美的方法。 一、旅游美学的相关概述 1.旅游美学的概念 旅游美学,旅游美学是以旅游为研究对象,从审美的角度研究旅游。由于他以旅游审美活动为特定的对象,所以一有别于一般的美学原理,也不同于美学的其他分支。 2.旅游的审美形态 1。1自然美。游览首先涉及到的就是自然美。“清风明月”、“远近山水”就是自然美。桂林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满眼风光多闪灼”就是自然界瑰丽景色的萃集。现在国家城乡环境保护建设部首批颁布的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绝大部分是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欣赏对象的。当然,桂林也在其列。 1。2艺术美。当你泛舟于漓江,观赏那沿途旖旎的风光;当你奋力登上龙脊的最高点,极目远眺,七星伴月一览无余;当你看到龙胜梯田,不禁要对龙胜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发出由衷的赞叹。所有着一些,都是艺术美。艺术美门类丰富多彩,达到长城、矗楼高阁、飞架的大桥,小到只有半寸见方的篆刻、精细的印章及传统的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雕刻艺术和工艺美术等、艺术美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旅游胜地常在水际、路边或者悬崖峭壁,往往建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里面每每挂有字画,建筑也经雕镂装饰,这些艺术美的化身不但给游客提供了休憩、远眺的旅游设施,它们更是自然美景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点缀。此外,外来的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独特风格的中华艺术,也遍布桂林各个景区,如阳朔西街。 1。3社会美。社会美主要是指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所表现出来的美。它蕴含在锦绣山河之中,只有领悟人类改造自然的美,人们对自然风景美的理解才会深刻。如龙胜的梯田。 二、桂林景区的美学现状 2。1景区一三山景区(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 象鼻山公园位于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占地11。88万平方米,是桂林山水的代表。象鼻山以其“象山水月”的奇观荣膺桂林城徽之誉。“饱吸清风高卷鼻,横拖明月懒归阑”是象鼻山的真实写照。象山之巅,绿树丛中耸立着一座建于明代初期的喇嘛式实心塔——普贤塔。既拥自然造诣又不失人文风采。 从象鼻山公园沿着绿树成荫的滨江达到北行约2公里,即可到达伏波山公园。公园由多级山地庭院组成,其主体是伏波山,有还珠洞、千佛岩、试剑石、听涛阁、半山亭、千人锅

《旅游美学》考试试卷

二0一一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旅游美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15分) 旅游审美意识 社会美 抑景 哥特式建筑 浮雕二、填空题(共10分) 1、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____________、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客体、旅游活动中的内外关系。 2、按园林的隶属关系,中国园林可分为____________、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公共园林。 3、英国的哥特式建筑流行于____________。 4、从雕塑的审美形态上分为:____________、浮雕和透雕。 5、我国古代雕塑从题材上分为____________、建筑雕塑、陵墓雕塑等。 6、汉字自创始以来,历经了时代的变革,逐渐形成了________、隶、楷、行、草五大书体。 7、中国画按题材分,可分为三类:人物画、________、花鸟画。 8、中国佛教建筑包括________、佛塔和石窟。 9、宋代书法“四大家”是:蔡襄、苏轼、黄庭坚、________。 10、油画最早起源于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30分) 1、苏轼咏西湖诗云:“水光涟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说明观赏自然物不同的()会产生 不同的效果 A、时间 B、角度 C、距离 D、心情 2、下列关于选择观赏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貌的酷似造型,只能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获得某种形象 B、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景观,要置身其中远观方知其妙 C、瀑布景观,宜在适当距离俯视 D、观赏江河湖海应在位置较低的水边 3、汉武帝赞美泰山说:“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这实际上是赞泰山的() A 、雄B、奇C、险D、秀

4、以下哪些选项不属于自然风景美的形式() A 、服饰美 B 、形象美C、形体美D、朦胧美 5、“风吹草低见牛羊”所描绘的是风景美的()形式。 A 、奇特B、险峻C、壮阔D、朦胧 6、钱塘江大潮的观赏时间是:() A、农历八月十八日 B、阳历八月十八日 C、农历八月二十八日 D、阳历八月二十八日 7、关于把握观赏自然美景良机的正确叙述是() A、到黄山、庐山旅游,秋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B、游览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选择雨过天晴的时候最佳 C、观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宜选择8月18日 D、反映哈尔滨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夏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8、人们把黄山的奇峰怪石称为“喜鹊登梅”、“猴子观海”,是基于:() A、审美直觉 B、类似联想 C、通感 D、审美动机 9、在中国卷轴画中,经装裱而不装镱框的小幅多件套绘画称为() A 、条山 B 、中堂C、册页D、画心 10、中国画中的色与墨的关系是() A 、以墨为主 B 、随类赋彩C、以色为辅D、色不夺墨 11、中国绘画的姐妹艺术是指() A 、雕塑 B 、书法C、建筑D、烹调 12、中国艺术理论中,常把作者思想情感的表现称为() A 、情B、意C、象D、境 13、“唐三彩”是()。 A、青铜器 B、玉器 C、陶器 D、竹器。1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景观。 A、天象 B、山水 C、气象 D、宇宙 15、园林的“毛发”是指() A、假山 B、水 C、花木 D、建筑 四、简答题( 20分) 1、如何理解对于美感的3个层次分类? 2、简述自然美的主要观赏方法。 3、私家园林具有哪些特点? 4、雕塑的种类有哪些?特点什么?

(完整版)《旅游美学》课程标准

《旅游美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旅游美学》 课号:091D74D 所属学院:旅游学院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课程类型:选修 1.前言 1.1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功能是通过对实际旅游景观、文化艺术、饮食文化等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实际景点景区的景观的美学分析能力,最终提高学生旅游审美素质。 前修课程为:无,后续课程是“景观设计与鉴赏” 1.2设计思路 课程开设依据:通过对本专业工作岗位分析,导游、景区助理管理员、酒店服务管理员是本专业学生的重要岗位,也是学生在专业能力得益继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质,严格来讲,在旅游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美,对游客来讲外出旅游就是来寻找美和感受美,因此作为工作人员应首先懂得感悟美,因此本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 内容选择标准:导游和景区助理管理员工作涉及审美分析及审美能力发挥,通过对这些岗位进一步调研,并经过行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地分析,根据学生实际在岗位中要完成的任务,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为五大块:自然景观美、人文景观美、旅游餐饮住宿美、导游服务美、景区建设美,因此,本课程主要围绕这五块内容开展教学和训练。 项目载体设计思路: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在真实的职业活动情境中学生才能更好地获得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打破了传统的纯理论的教学方式,而是整合工作任务中涉及的专业知识与审美技能,以真实的审美对象为项目载体来开展教学与训练,彻底改变了学与教的行为,同时通过实际工作岗位模拟,让学生在具体岗位上,感受到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内容编排顺序:本课程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采用递进与并列相互结合展现教学内容,例如:在景区审美分析时候,先从单一的景观开始,然后是复杂的综合性旅游景区规划审美。由此顺序渐近,所选分析对象具有典型性和覆盖型,通过这些审美对象分析,使学生具备一般的审美能力,并学会对典型景观鉴赏,为使学生具有更广的审美能力,课外展开审美能力训练,以实现能力的灵活应用。 本课程所涉及的程度用语主要有“熟练”、“准确”、“基本”。“熟练”指能在所规定的

浅谈旅游美学

浅谈旅游美学 历史101杨欢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旅游美学,感觉真的学到了一些东西,如从《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知道了我们有旅游权,神圣不可侵犯;旅游美学还是一门沉寂的学科;旅游美学在学科上之所以或缺,是旅游审美这种历史现象在历史上长期不是人类主流现象,时代主题不是解决人的审美,而是要解决战争、国家冲突、分配、贫困等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在今天这个物质生产发达的基础上,全球化和地球村的背景下,旅游成为大众生活方式,才有条件和机遇来建立旅游美学这一关系全人类的生活方式的学科问题······ 我们在旅游活动中,也不仅仅是单纯地说,这个风景多么多么的美丽,而是我们会从旅游美学这个角度来看待这个景点,我们会冠以美丽的词汇,会以美学的许多观点看待之。旅游也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从本国、本土、本地的视野,去审视和观赏异国、异地、异质文化的多种价值,从而充分享受旅游的乐趣。旅游者参加各种旅游活动,也是为了消遣以及娱乐,追求美的享受。因此,可以说,旅游的本质是审美和愉悦。虽然人们参加旅游活动的动机不同,但欣赏各种自然景观美,人文景观美,旅游环境美和体验社会生活美是所有旅游者的共同追求的目标。旅游审美是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生活美和人文美于一体的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它是以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可以研究旅游审美对象的美学特征,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旅游者与旅游观赏对象的审美关系,以及审美方

法和技巧的一门学科,对我们或者从业人员都非常的有帮助,真的从中可以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最主要的是三大原理:一是旅游活动创生旅游美。朱光潜说,美是创造出来的,但是,“创造”主观性太强,仿佛是你想创造就能创造,还有就是“造”需要一定的模板,比如造纸之类的那么随意。所以,陈昌茂老师认为,用“创生”一词比较贴切,于是,他大胆地提出了“旅游活动创生旅游美”这一概念。旅游美发生于活动,储存于记忆里,再现于回忆中。有人说,旅游就是购买一段回忆。旅游美的发生更多的在于“旅游动机”中的非功利性。旅游是以视觉为主的感官体验活动。游客对于他的对象,既不是实用,也不是认知,而是一种非功利的态度。由于游客在第二空间活动,已经摆脱了第一空间的杂务,成为一个休闲的人,既无事在身,亦无事在心,追求的是一种消遣和娱乐的轻松生活。二是旅游美感符号化为旅游审美文化。如果从大文化的视野看,中国文化中最有灵性、最富人文关怀、最具人情味的便是旅游审美文化了。从文学上来说,以一种旷达的审美情怀关注人生,滋润着尘世中人们疲惫不堪的心灵,具有永恒的价值。中国旅游审美文化主要体现在游历活动中形成的旅游地。山水无名,因人成名,因事成名,因文成名。成名了,也就是我们说的符号化了。三是旅游地的建设要按美的规范来塑造。具体地说按照风景美学规律办事,它的核心是保护自然美。要审慎处理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关系。一般说,风景区应以风景的自然美为主,人工美可以充实、丰富和强化自然美,力求做到两者和谐的结合。古代画论对此曾经作过非常精采

旅游美学第四章园林美

第四章园林美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园林分类的基本常识,理解园林的组成要素及其审美特征,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思想,能应用园林美的讲解和观赏方法。 本章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中园林章节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延伸,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考纲中的相关考点,并能将其灵活运用于导游讲解之中。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围绕园林景观的审美展开,介绍了园林的分类,园林的组成要素及其审美特征,以及园林景观的观赏方法。其中,重点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思想。 [教学重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及其审美特征。 [教学难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思想。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要点讨论。 [实训环节] 石中乾坤——品味太湖石 [教学过程] 第一节园林景观美的形态 园林是在一定空间,由山、水、动植物和建筑物等共同组成的有机综合景观。 园林与建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中国是世界上园林艺术起源较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古典的造园理论和实践对亚洲、欧洲一些国家的园林艺术都发生了重大的持久的影响。因此,中国园林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一、中国园林美的历程 中国园林是山水园林,追求的是自然美(人工美是为自然美服务的,讲究师法自然,高于自然,融于自然),其美的发觞、演绎的历程,就是体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深化的过程。 中国造园起源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那时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自然的山泽、水泉、树木、鸟兽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带有自然山水倾向。“囿”主

要是供奴隶主、帝王、后、大臣们游览、观赏和放牧游猎的。面积广袤,多取天然。 春秋时期,园林中已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沼池或台,自然山水园林已经萌芽,并且在园林中构亭建桥,种植花木。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备,不再是简单的囿了。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官式建筑为主的宫苑。最有代表性的是皇家宫苑,如上林苑、建章宫等。上林苑,还用太液池所挖之土堆成岛,象征东海三仙山,树立了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模式,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私家园林逐渐增加。自然山水成为园林的主题因素。 隋唐的园林形成了文人写意的山水园林特色。唐代,士大夫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情趣不再像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样倾向于以宏观的方式在无限的山水空间中极 目游赏,而是倾向于以微观方式近观静赏,从有限空间景观中体会身处岩泉、心宁神怡之感,重在从有限景观中获得心灵的自由空间和精神乐趣。这种变化与当时城市经济的繁荣有关,也是中国禅学兴起等“精神气候”使然。“中隐”思想的推崇,导致了城市宅园的兴起,同时也使园林艺术进一步走向自然山水化。 宋元时代,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实践和理论急剧发展繁荣,极大地影响了园林艺术,一大批由野而朝、由乡村到城市的文人士大夫追求丘山溪壑、村居野店情趣,以作为荣华富贵生活的一种补充和替换,尤其是作为宦海失意之后个人情感的寄托和宣泄,于是园林这种人造环境更加自然化。晚唐至北宋,人们不但造园而且有人专门研究园林,这一时期造园之风大盛。南宋的园林可谓“神理兼备”。园林之“神”,可与绘画相比。到了元代,更追求“神韵”,如倪瓒的山水画直接与园林有关。 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并形成了北雄南秀的艺术风格。园林匠师构思、建造的咫尺山林,呈现的是一种重含蓄、贵神韵、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园林的布局则通过空间艺术的变化,营造出了平中求趣、拙间取华的效果。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如果说魏晋时的寄情山水只是一种粗浅的对自然美的直接感悟的话,到了明清,造园者已经用园林中的自然景象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