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土壤有机碳研究综述.kdh

中国土壤有机碳研究综述.kdh

中国土壤有机碳研究综述.kdh
中国土壤有机碳研究综述.kdh

中国土壤有机碳研究综述

刘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省,广州市,510520)

摘要 本文介绍了目前为止中国土壤有机碳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主要从有机碳库的计算和研究方法、有机碳库的影响因子和有机碳运动及转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述论,为土壤有机碳,特别是森林土壤的固碳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对照国外土壤有机碳的研究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全球碳库的统计研究提供了数据理论基础。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影响因子 动态 方法

引言

碳是生命物质中的主要元素之一,是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地球上主要有四大碳库,即大气碳库、海洋碳库、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岩石圈碳库,碳元素在大气、陆地和海洋等各大碳库之间不断地循环变化。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主要由植被和土壤两个分碳库组成,内部组成和各种反馈机制最为复杂,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碳库。土壤在全球的碳排放和隔离潜能中被认为是一个活跃和重要的角色。研究土壤可持续利用的核心问题是土壤有机质,有机质数量的耗竭和质量的恶化可直接导致土壤生态功能的衰退。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分解过程中,大部分的碳以CO2形式释放到空气中,迅速与大气进行交换,对大气碳库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他部分以土壤有机碳或碳酸盐的形式储藏在土壤碳库中。于东升[1]等计算出中国的土壤面积共有928.10×104 km2,有机碳储量(SOC)为89.14Pg(1 Pg = 1015g),土壤平均碳密度为9.60 kg·m-2。植物有机质进入土壤后经过腐解,生成成复杂的土壤有机碳。李晓阳[2]等认为土壤有机碳的变化与土壤特性、土壤管理方式及土壤有机碳检测方法有关。周莉[3]等认为理解土壤有机碳蓄积过程对生物、物理和人为因素的响应和把握关键的控制因子是准确预测土壤有机碳在全球变化情景下对大气 CO2的源、汇方向及准确评估碳收支的关键。

1 土壤有机碳库的计算方法

土壤有机碳库计算方法主要有5种:土壤类型法、生命带研究方法、GIS估算土壤有机碳储量、相关关系估算法、统计估算法等。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主要有4种类型:根据植被类型推算、根据土壤类型推算、根据生命气候带推算、利用模型计算。于东升[1],王义祥[4]用土壤类型推算法进行了研究,数据结果的准确性与数据基础有很大的关系。甘海华[5],邱建军[6]运用模型也作了这方面的研究;童成立[7]等比较了有机碳计算机模拟模型(SCNC)模型和英国洛桑模型(ROTHC-26.3),结果显示了SCNC的接近真值的效果,他们认为输入量的要求成为了取得研究的成功的关键。赵永存[8]等认为回归克里格预测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效果最好,能更好地反映碳密度与地形的关系以及局部变异。

2 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因子

2.1土壤化学性质对土壤有机碳影响

土壤的化学性质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库的关键因子。李明锋[9]等研究表明SOC和TN的含量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生态系统CO2排放通量,并且姜勇[10]认为自然生态系统的SOC与TN的相关性略高与农田生态系统。郭胜利[11]认为Q m(P素的最大吸附量),DPS(土壤磷素吸附饱和度)和EPC o(零净吸附磷浓度)变化与SOC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P<0.001)。根据不同林分有机碳、氮组分的不同,徐秋芳[12]认为灌木林和阔叶林土壤表层的微生物生物碳(C MB)、易氧化态碳(C R)与土壤总有机碳(C T)含量间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而灌木林水溶性有机碳(C WS)与C T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阔叶林土壤蔗糖酶、脲酶、蛋白酶及磷酸酶活性与C T、C MB及C R含量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而灌木林只有蔗糖酶活性与各类碳有机碳有显著相关性。姜培坤[13]认为雷竹土壤的C T与活性碳含量(C A)、C WS之间,C A与C WS之间以及C T、C A、C WS与土壤(TN)、水解氮、有效磷(AvP)、速效钾(AvK)之间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雷竹C MB与C T、C A、C WS、TN、水解氮、AvP、AvK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彭佩钦[14]认为湿地土壤C MB

作者简介 刘敏,女,1974年出生,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生态(群落基本特征分析);植物水分生理(耐旱、耐水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及有机碳研究);3S技术的应用。

Email:liumin27@https://www.sodocs.net/doc/6714857435.html,。

、N MB、P MB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唐国勇[15]分析了红壤丘陵景观单元内水田、旱地、林地、果园表层SOC与C MB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土壤有机碳的含量与重金属的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姜培坤[16]研究了雷竹林C WS 与有效镉、钴、镍、铅、锌含量均有极显著(P<0.01)相关性,说明土壤水溶性有机质含量与土壤质量密切相关。倪吾钟[17,18]研究发现菜园土壤全锌、有效锌含量均与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铜的有效性也有随土壤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的提高而增大的趋势。唐丽娜[19]等研究表明添加重金属后,有机物料的分解与转化和有机物料种类、用量以及重金属类型有关。

2.2土壤物理性质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土壤质地、土壤含水量和气温对有机碳存在和作用有重要的影响。吴庆标[20],程淑兰[21]等认为土壤质地与SOC有显著的相关性;土壤粘粉与SOC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与粗粉粒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土壤粘粉粒比例愈高,SOC在土壤中稳定性就愈强。彭佩钦[14]认为湿地土壤容重与有SOC、TN、C MB、N MB、P MB之间呈极显著指数负相关关系,而湿地土壤<0.001mm粘粒与SOC 、C MB、TN、N MB、P MB的含量呈极显著对数正相关关系。白军红[24]认为土壤含水量和pH值对土壤表层碳氮含量及碳氮比值影响显著。周涛[22]对认为中国土壤碳储量与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在不同的温度带下具有很大的差异,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与温度、降水量相关性远低于非耕地土壤。唐国荣[23]等发现添加物料和土壤原有机碳的累积矿化量与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线性相关关系(后者更加显著)。

2.3立地经营管理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李恋卿[27]等认为对土地良好的经营管理对于提高陆地系统碳截存有重要意义。李跃林[25]等研究鹤山4种不同人工林土壤碳储量存在差异,其中以营造乡土树种木荷林效果最好。方运霆[26]等认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自然植被类型土壤较次生植被土壤在碳贮存方面积极,人为干扰是制约土壤碳贮存量大小的重要因素。李跃林[28]等对鹤山不同立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为:林地5.82*103 Kg·hm- 2、果园为74.66*103 Kg·hm-2 、草地88.53 *103Kg·hm- 2,植树造林及森林保护是缓解大气 CO2 浓度上升的有效措施。 张履勤[29]等研究表明林地开垦为农地后,有机碳(特别是颗粒状有机碳)和全氮明显下降,有机碳的下降程度高于全氮,土壤的平均颗粒状有机碳占TOC依次为:自然林地>造林地>农地,大团聚体中颗粒状有机碳和有机磷的稳定性较低,最易受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石陪礼[30]等认为拉萨河谷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其中沼泽草甸、人工杨树林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农田退耕为弃耕地、苗圃和建立人工林网后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和土壤有机碳密度的提高;农田退耕还林积累有机碳的碳固定能力最强。

梁爱珍[31]等在吉林省德惠市中层黑土上进行了免耕、垄作和秋翻处理下进行耕层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分析,不同耕作处理对黑土耕层有机碳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而且免耕处理在短期内没有引起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明显增加,反而有所降低(在质地粘重和排水不良的土壤上实行免耕)。

2.4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根据土壤的性质科学地管理土壤是土壤研究的最主要的目的。从另一角度也说明施肥对有机碳储量有很大的影响。于淑芳[32]认为长期施用化肥可使棕壤、潮土、褐土土壤腐殖质各组分积累;氮钾肥提高了土壤腐殖酸碳与有机碳的比值,降低腐殖酸活性(提高 HA/ FA 比值);化肥配施有机肥大幅度增加了土壤胡敏素和腐殖酸数量,并降低了土壤胡敏素和腐殖酸的比值。张春霞[33]等认为长期单施N、P肥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不明显,施有机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有机碳值均高于其他施肥处理。 孟磊[34,35]等考虑经济效益 (籽粒产量 )和环境效益 (全球变化 ),耕层土壤最佳的肥料配比是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寻求合理可行的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比率是实现农业土壤生产功能和环境功能协调统一的关键。李忠佩[36]等认为不同的恢复利用模式下植物生物量、有机质归还量以及氮素平衡状况都有明显差异。陈义[37]等计算出浙江嘉兴和衢州土壤有机质矿化率和年矿化量分别为4.04 %和5.08 %,1.347*103和1.221*103 Kg.hm-2;若稻田每年施入 45*103Kg.hm-2 厩肥,60 年之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将趋至平衡,嘉兴和衢州稻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将分别达到50.4 g.kg-1和49.2 g.kg-1;而不施肥区两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将最终分别下降至22.5 g.kg-1和16.0 g.kg-1,维持无肥区土壤有机质平衡的有机物年需要量为3000

~5000 Kg.hm-2。刘守龙[38]等认为稻田土壤的饱和固碳量可以通过人为措施进行调控,增加有机物质的投入量(秸秆还田)和冬季绿肥种植是提高稻田土壤固碳能力的有效途径。

3 土壤有机碳的动态研究

3.1土壤有机碳动态研究方法

综合国内外文献,有关土壤有机碳动态的研究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普通方法、非示踪方法、示踪方法、模型和计算机模拟以及近年来一些新方法。

土壤微生物是有机质腐解主要动力,土壤微生物生物碳与土壤有机碳有密切的关系。易志刚[39]研究表明认为鼎湖山试验区内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MBC含量变化可以敏感地指示SOC的动态。

于贵瑞[40]等根据碳的稳定性同位素(δ13C)和放射性同位素(14C)在陆地生态系统长期动态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土壤有机碳来源、周转周期、土壤CO2通量的变化和组分区分、同位素富集等领域的应用。刘卫国[41]研究发现森林土壤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值明显低于黄土高原塬面的碳同位素组成,现代土壤的碳同位素组成与现代植被的分布是一致的。张甘霖[42]认为人为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的缓慢和不规则性以及有机碳含量的相对富集并且密度高于相邻土壤或起源土壤;放射性碳测定和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都表明了土壤中有机碳的稳定存在。

在土壤有机碳库动态研究中,常见土壤有机碳分解模型与GIS技术耦合。沈雨[43]等模拟江苏省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的现状及未来变化趋势,对典型农区土壤有机碳测定数据的验证表明,所采用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而李忠佩[44]等研究表明,双组分模型适于可以用来模拟不同土壤类型下土地利用系统变更初期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动态变化过程。申卫军[45]等模拟了南亚热带鹤山的马占相思、湿地松和荷木人工林生态系统1985-2100年的C、N累积动态及其分配格局变化认为我国南亚热带地区进行地带性森林植被恢复时,先锋森林群落的构建应以荷木等本地树种为主。

3.2土壤有机碳的运动过程

方华军[46], 贾松伟[47]认为土壤侵蚀和沉积是造成土壤中有机碳迁移、流失和累积的主要原因,也是陆地碳循环的重要动力过程之一,土壤侵蚀造成了有机碳在泥沙中的富集。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在碳库的研究中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方华军[48,49]等认为表层土壤δ13C 值与地形坡度、土壤粘粒含量、土壤含水量、pH 值都显著相关;土壤δ13C值是反映 SOC周转的一个良好指标;并且利用飞灰和137 Cs 示踪技术校正农田SOC的损失量,说明沉积区目前耕作层下截留了相当数量的有机碳,坡脚部位飞灰分布深度与原始埋藏层的表面正好吻合。方华军[50]等利用137Cs示踪技术探索典型漫岗坡地SOC和全氮流失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计算出土壤再分布速率介于24.61*103-33.56*103 Kg.hm-2.a-1,绝大部分地区处于中度和轻度侵蚀状态。SOC和全氮的流失量与土壤再分布速率相一致,坡肩部位SOC和全氮流失量最大;其次为坡背和坡顶;坡脚和坡趾表现为累积;48年来土壤净迁移泥沙量为45.54t.a-1,SOC流失量为612.62 kg.a-1,全氮流失量为47.20 kg.a-1;考虑迁移泥沙对土壤有机质的富集作用,迁移损失的SOC和全氮量比原计算值高52 %。

3.3土壤有机碳分解与转化

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过程中矿化和腐解是两个相反的过程,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按照吸收特征土壤有机碳可分为: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生物碳。腐解系数决定了有机质的截获效率。李忠佩[51]认为瘠薄红壤中有机物料的腐殖系数比一般红壤中要高得多;红壤水田有机碳的年矿化率为 2.4 %~3.2 %,有机碳含量越高,矿化率越大。李忠佩[52]等认为对于原土可溶性有机碳含量较高的土壤,淹水显著提高可溶性有机碳量是导致其土壤有机碳矿化量高于好气处理的主要原因。姜培坤[53]认为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碳和易氧化态碳含量高于马尾松与杉木林土壤,杉木林土壤水溶性碳含量相对较低;土壤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态碳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加深而递减;土壤水溶性碳占总有机碳比率为马尾松林>常绿阔叶林>人工杉木林,易氧化态碳占总有机碳比率常绿阔叶林明显高于马尾松林和杉木林;不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率随剖面从上到下均表明出上升趋势,而易氧化态碳占总有机碳比率随剖面加深有规律地下降。从土壤有机碳库转化的快慢来分可分为:活性有机碳、慢性有机碳和惰性有机碳。高鲁鹏[54]等认为黑土有机碳库经历了一个由快到慢的增长过程,经过长时间积累,趋向于稳定状态,表层土壤有机碳总量最后稳定在 7 914.72~11 672.78 g·m- 2;黑土有机碳从北向南总的趋势是逐渐降低,达到稳定状态时,活

性土壤有机碳库、慢性土壤有机碳库和惰性土壤有机碳库分别占土壤全碳的3.36 %~4.62 %、50.54 %~55.47 %和 36.47 %~41.95 %。吴建国[55]等认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的幅度比分配比例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的幅度大,这可能由土壤有机碳的输入、稳定性、质量和根系分布等差异所致。于君宝[56]等认为黑土开垦130年后,有机碳及各组分含量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有机碳组分中,FA-C 受开垦年限影响相对较小,Hu-C受开垦年限影响最大。土壤呼吸从生理方面解释了有机碳的分解与转化,吴建国[57]等研究华北六盘山林区典型的天然次生林、灌木林、山杨林和辽东栎林、华北落叶松、农田、草地和人工林13a、18a和25a土壤呼吸时间格局,结果显示:土壤呼吸速率变化主要与土壤温度变化基本一致,农田和草地土壤呼吸速率在昼夜或月变化中的最高值比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高、最低值比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低;土地利用变化也将使土壤的年呼吸量改变。

参考文献

1 于东升,史学正,孙维侠等.基于 1∶100 万土壤数据库的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研究.CHIN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GY,Dec. 2005 ,16 (12) ∶2279~2283

2 李晓阳,任丽华,刘亚东.旱地小麦土壤有机碳变化及最佳取样方法试验研究.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6,15-16

3 周莉,李保国,周广胜.土壤有机碳的主导影响因子及其研究进展.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2005, 20( 1):99-106

4 王义祥,翁伯琦.福建省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估算.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42-45,2005

5 甘海华,吴顺辉,范秀丹.广东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特征.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Sept.2003, 14(9):1499-1502

6 邱建军,王立刚,唐华俊等.东北三省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模拟研究.中国农业科学,

2004,37(8):1166-1171

7 童成立,吴金水,向万胜等.长江中游稻田土壤有机碳计算机模拟.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11(3),229-233

8 赵永存,史学正,于东升等.不同方法预测河北省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土壤学报,2005,42(3):379-385

9 李明峰,董云社,耿元波等.草原土壤的碳氮分布与 CO2 排放通量的相关性分析.环境科学,2004,25(2),7-11

10 姜勇,张玉革,梁文举等.潮棕壤不同利用方式有机碳剖面分布及碳储量.中国农业科学,

2005,38(3):544-550

11 郭胜利,党廷辉,刘守赞等.磷素吸附特性演变及其与土壤磷素形态、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Science ,2005,11(1):33-39

12 徐秋芳,姜培坤,沈泉.灌木林与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库的比较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27(2):18-22

13 姜培坤,周国模,徐秋芳.雷竹高效栽培措施对土壤碳库的影响.林业科学,2002,38(6),6-11

14 彭佩钦,张文菊,童成立等.洞庭湖湿地土壤碳、氮、磷及其与土壤物理性状的关系.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CY,Oct. 2005;16(10) :1872- 1878

15 唐国勇,黄道友,童成立等.红壤丘陵景观单元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特征.CHIN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GY,Mar. 2006 ,17 (3) ∶429~433

16 姜培坤,徐秋芳,杨芳.雷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及其与重金属的关系.Journal of 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2003 , 20(1) : 8~11

17 倪吾钟,龙新宪,孙 琴等.菜园土壤锌营养状况及其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浙江大学学报,2000,

26(6):640~ 642

18 倪吾钟,孙琴,龙新宪.菜园土壤中的铜及其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0,7(3),53-57

19 唐丽娜,张晋京,窦森等.重金属影响下有机物料分解与转化的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6,20(1):91-93

20 吴庆标,王效科,张德平等.呼伦贝尔草原土壤粘粉粒组分对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生态环境 2004, 13(4): 630-632

21 程淑兰,欧阳华,牛海山等.荒漠化重建地区土壤有机碳动态研究.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04,18(3):74-78

22 周涛,史培军,王绍强.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中国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ACTA CEOGRAPHICA SINICA ,2003,58(5):727-735

23 唐国勇,童成立,苏以荣等.含水量对 14C 标记秸秆和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

2006,39(3):538-543

24 白军红,邓伟,朱颜明等.霍林河流域湿地土壤碳氮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效应.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Sept. 2003,14(9):1494-1498

25 李跃林,胡成志,张云等.几种人工林土壤碳储量研究.Jour of Fujian Forestry Sci and Tech,Dec1 , 2 0 0 4,31(4):4-8

26 方运霆,莫江明, Sandra Brown 等.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土壤有机碳贮量和分配特征.生态学报,2004,24(1):135-142

27 李恋卿,潘根兴.江苏省农地土壤有机碳及碳截存动态研究.中国农学通报,1999,15(6),41-44

28 李跃林,彭少麟 , 赵平等.鹤山几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碳储量研究.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02,20(5):548~552

29 张履勤,章明奎.林地与农地转换过程中红壤有机碳、氮和磷库的演变.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6 , 23(1) : 75~79

30 石培礼,于贵瑞.拉萨河下游河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储量格局.RESOURCES SCIENCE ,Sep. ,2003,25(5):96-102

31 梁爱珍,张晓平,杨学明等.耕作方式对耕层黑土有机碳库储量的短期影响.中国农业科学

2006,39(6):1287-1293

32 于淑芳,杨力,张玉兰等.长期施肥对土壤腐殖质组成的影响.土壤通报,2002,33(3),164-166

33 张春霞,郝明德,魏孝荣等.不同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研究.中国农业生态学报,2006,14(1):81-83

34 孟磊,丁维新,蔡祖聪等.长期定量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呼吸影响.地球科学进展,2005,20(6):687-692

35 孟磊,蔡祖聪,丁维新.长期施肥对土壤碳储量和作物固定碳的影响.土壤学报,2005,42(5):769-777

36 李忠佩,唐永良,石华等.不同轮作措施下瘠薄红壤中碳氮积累特征.中国农业科学2002 ,35 (10)

:1236-1242

37 陈义,王胜佳,吴春艳等.稻田土壤有机碳平衡及其数学模拟研究.浙江农业学报,2004,16(1),1-6

38 刘守龙,童成立,张文菊等,湖南省稻田表层土壤固碳潜力模拟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6,21(1):118-125

39 易志刚,蚁伟民,周丽霞等.鼎湖山主要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研究.生态环境,2005, 14(5):

727-729

40 于贵瑞,王绍强,陈泮勤等.碳同位素技术在土壤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2005,20(5):568-577

41 刘卫国,宁有丰,安芷生等.黄土高原现代土壤和古土壤有机碳同位素对植被的响应.中国科学,2002,32(10),830-836

42 张甘霖,何跃,龚子同.人为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固定意义.QUATERNARY SCIENCES,2004,24(2):149-159

43 沈雨,黄耀,宗良纲等.基于模型和 GIS 的江苏省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03 ,36(11) :1312 - 1317

44 李忠佩,王效举.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方式变更后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模拟.应用生态学报,1998,9(4),365-370

45 申卫军,彭少麟,邬建国等.南亚热带鹤山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C,N累积及分配格局的模拟研究.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 ,2003, 27 (5)690一699

46 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等.东北黑土有机碳储量及其对大气CO2 的贡献.水土保持学报,2003,17(3):9-13

47 贾松伟,贺秀斌,陈云明等.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流失的影响研究.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04,11(4):88-90

48 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等.坡地黑土有机碳分布特征与土壤碳损失量计算.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5,25(Suppl.):81-84

49 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等.坡耕地黑土剖面有机碳的分布和δ13C 值研究.ACTA PEDOLOGICA SINICA,2005,42(6):957-964

50 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等.坡耕地黑土有机碳和全氮的迁移与累积平衡.Joarnal Nuct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6 ,20 (1) :68-73

51 李忠佩,张桃林,林新雄.红壤区土壤有机碳的循环和平衡及有机资源利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8 ,7(2),140-147

52 李忠佩,张桃林,陈碧云.可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动态及其与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关系.土壤学报,2004,41(4),33-41

53 姜培坤.不同林分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研究.林业科学,2005,41(1):10-13

54 高鲁鹏,梁文举,姜勇等.利用 CENTURY 模型研究东北黑土有机碳的动态变化Ⅰ1 自然状态下土壤有机

碳的积累.HIN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GY,May 2004 ,15 (5) ∶772 ~776

55 吴建国,张小全,徐德应.六盘山林区几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的比较.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2004,28(5)657~664

56 于君宝,刘景双,王金达等.不同开垦年限黑土有机碳变化规律.水土保持学报,2004,18(1),27-30

57 吴建国,张小全,徐德应.六盘山林区几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呼吸时间格局.ENVIRONMENTAL SCIENCE,2003,24(6):23-32

文献综述城市规划

文献综述城市规划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浅谈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未来 姓名:李里 摘要:在阅读多篇文章以后,总结出中国目前新城镇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追求快速城镇化,造成城市建设与城市空间都存在问题,同时建设时并没有考虑保护环境这一方面。目前,生态城市成为最新的城市改造建设模式,取代了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 关键词:城镇建设,生态城市,海绵城市,低碳城市 一、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城建设中突出的问题是:新城求洋求新,导致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特色危机;大拆大建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历史文脉隔断;部分新城人气不足,活力缺少,建设成效与期望差距甚远;过于关注形象和规模,新城认为不足,配套缺失;不够重视经济测算,造成一定的财政负担,前期投入多,后期收效不大。 不少城市的领导为了追求任期业绩,既不尊重投入产出规律,也不考虑经济效果和创新,更不考虑资金的回收问题。对老城区部分青红皂白一律推到重建,这是一种最原始、最不科学、最粗野的城市更新方式,造成一些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设施、古木、风貌等的破坏,是城市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严重受损,甚至完全消失。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在长期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目前,城市中普遍存在着低水平的、低层次的简单城市更新,不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文脉,是城市的文脉收到认为的破坏和割裂。城市正在走向雷同,特有风貌消失。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文化、科技各个领域交流的扩大,城市更新改造中大量地运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设计理念大大促进了城市更新的进程和步伐。但是由于各地“追风”现象十分严重,效仿和追大潮成为时尚,是城市更新中出现了雷同,城市正在被克隆,正在失去领域的、文化的、传统的、多样化的特色,建筑正在失去个性和灵魂。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将保护建筑视为获得眼前利益的捷径,千方百计的肆意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范本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

编号:FS-DY-20606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 整版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

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 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

国内农民发展研究综述

国内农民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人的发展被置于发展的核心立场。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农村起步,从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到关注农民发展,构成了农民改革和发展的一条主线。近年来,学术界对农民发展问题的讨论持续升温,研究涉及农民发展的概念、农民发展的主体、农民发展的现状以及农民发展权问题。通过梳理研究文献,总结农民发展研究取得了成果,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民发展研究。 关键词:农民发展;发展现状;农民发展权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发(即三农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并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术研究领域。农民进城和学者下乡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社会景观。农民问题一直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近年来,农民问题研究引入了一个新的学术术语,即农民发展,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人既是发展的主体、动力,也是发展的目标。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就是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发展。农民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发展,农民发展既是中国发展的面临的艰巨任务和有待于破解的最大难题。没有农民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国家富强、

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农民发展概念的提出,把农民作为发展主体进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从而产生了一批较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学者们围绕农民发展的概念定义与内涵、农民发展的主体分类、农民发展的现状、农民发展权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既有共识,也存在分歧。梳理近十年来有关农民发展的研究成果,总结农民发展研究的成果,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可以进一步拓展农民发展研究的创新空间。 一、农民发展的概念 农民发展,作为一个新近的学术概念,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界定。叶敬忠(2000)将农民发展定义为农民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实现农户及农村社区的变迁的过程。这种变迁表现在很多方面,如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机制与立法、人力与性别、知识与技术及环境等方面。[1]李克强(2007)认为农民发展的内涵就是农民本质力量和本质关系的发展,即农民意识的发展,根本就是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2]赵宇霞等(2012)将农民发展概括为农民生存发展、本质发展和个性发展三个方面。[3]周明海(2008)综合现有发展学的有关理论,认为农民发展至少应有以下四层含义:农民发展的前提是获取平等的发展机会,农民发展的条件是政府均等化的资源投资,农民发展的态势在于可持续发展,农民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消除贫困、实现实质自由。[4]

气象传播研究现状调研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833 气象传播研究现状调研报 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象传播研究现状调研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气候的变化关系到国计民生,做好气 象信息的传播非常紧迫,我国气象事业自 建国后开始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气象信息的传播也不断地走向正规,实践 需要理论的指导,我国对气象传播的研究 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发轫,近几年发 展势头迅猛。在这种形势下,对当前气象 传播研究的现状做一分析已是非常必要。 研究现状分析 总结上世纪末期以来关于气象传播的 论文,大体可以分为这样三大类:一是对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总体方案说明

一、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国家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环境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中央把防治土壤污染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新时期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并明确要求“把防治土壤污染提上重要议程”。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温家宝总理要求“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2003年12月3日,曾培炎副总理曾批示要求“环保总局会同国土资源部就我国部分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状况恶化,查清异常原因,并提出综合治理的意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综合治理土壤污染”。《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要“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并要求“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超标耕地综合治理……,抓紧拟订有关土壤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 近年来,环保、国土、农业等部门和有关科研单位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一些地区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损害群众利益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状况不清、原因不明和环境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十分突出。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摸清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掌握土壤污染情况,是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环保系统监测、科研队伍为主体力量,同时联合中科院、高等院校和其他科研院所等土壤学界的技术力量和人力资源参与调查工作。环保总局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全国生态现状调查、全国典型地区土壤环境质量探查、菜篮子种植基地、污灌区和有机食品基地环境质量监测调查等大型调查项目。2005年,环保总局在沈阳、南京、广州等三市组织进行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试点工作,为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环保系统拥有覆盖全国的环境监测网络,目前全国共有2289个环境监测站、46984名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拥有相当数量的大型仪器设备,加上一大批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究力量,完全能够满足调查工作的实际需要。 二、项目总体目标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与防控策略Word版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与防控策略 土壤污染问题是亟需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土壤污染成因复杂,危害严重,同时土壤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土壤环境保护面临诸多挑战。下一步,应从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政策法规标准、切实加强土壤污染物来源控制、严格管控受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建立土壤污染防治投入机制6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 土壤污染现状

根据国务院决定,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未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陆地国土,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调查采用统一的方法、标准,基本掌握了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 (1)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 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 位的82.8%。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3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1.9%、1.4%。 (2)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经济发展助推了城市的大规模扩张,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化率不断攀升。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科学制定城市化发展规划,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中共“十八大”更是多次提及城市化发展战略,从局限于“区域协调发展”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载体,再上升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见城市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可小觑,健康的城市化发展必将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 加快城市化建设已成为政府和学界的共识,但如何正确选择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模式,协调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速度仍是各界需要关注的课题。围绕这一问题,国内外相关专家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比国内外现有城市化模式,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联系,对我国更好的协调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现把各种观点分为国内与国外两部分综述如下。 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以刘易斯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派利用二元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伴随着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人均产出将得到不断提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增长课题组于2003年提出经济增长正从工业化的单引擎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进的 双引擎转变。 国内大多学者认为经济发展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随之增长,就业结构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集聚,形成城市化现象,与此同时,城市化在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会反作用于经济增长。 周一星通过对1977年世界上157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指出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之间存在一个十分明显的对数曲线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079。他还于2005年利用自己修补后的数据构造了中国城乡人口增长的logistic型曲线,对中国未来城市化水平做了一个预测,结论是:201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将为46.5%,2014年可能超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 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宜居城市的构成要素 《GN中国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包括生态环境健康指数、城市安全指数、生活便利指数、生活舒适指数、经济富裕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城市美誉度指数在内的七项一级指标,四八项二级指标,七四项三级指标组成。总结一下城市宜居性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安全要素 安全是人的需求层次中除了基础生理需求之外的首选。目前城市的物质生活水平使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已无需过多地关注基础生理需要, 安全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维护公共安全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 是居民安居乐业的必要条件和创造宜居环境的保证。因此, 宜居城市需要有完善的预防与应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20120506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 目录 一、相关文献整理............................... - 1 - (一)期刊论文......................................... - 1 -(二)新闻学领域的知名期刊论文的数据分布 ................. - 1 -(三)学位论文......................................... - 1 -(四)相关著述......................................... - 2 - 二、城市形象传播的相关概念 ...................... - 4 - (一)城市形象的定义................................... - 4 -(二)城市形象的概念延伸................................ - 5 -三、城市形象传播的多元研究视角................... - 6 - (二)不同理论视角下的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 7 - 四、城市形象传播的业务研究 ...................... - 8 - (一)城市形象传播与传媒................................ - 8 -(二)城市形象传播与大型活动、赛事...................... - 12 -(三)城市形象传播与文化............................... - 12 - 五、城市形象传播的相关策略研究................... - 13 - 六、其他...................................... - 15 -参考文献...................................... - 16 -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和污染防治制度概况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污染防治制度概况 摘要:针对我国土壤污染形势非常严峻.现行制度难以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结合全国第一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分别概述了三种类型土壤的污染现状及其相关研究进展.并在介绍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先进的土壤污染防治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现有的土壤污染防治架构.提出了我国应尽快出台《土壤环境保护法》.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明确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资金来源.建立统一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机构.以更有效地推动我国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关键词:土壤污染;污染防治;农业土壤;工矿业土壤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5913/https://www.sodocs.net/doc/6714857435.html,ki.kjycx.2016.09.032 土壤是指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及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依据其独特的物质组成、结构和空间位置.在提供肥力的同时.还通过自身的缓冲性、同化和净化性能.在稳定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产生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致使某种有害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土壤原有含量而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全国第一次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超标率为16.1%.事实表明.我国土壤污染形势严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是近期和未来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 1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按功能划分.土壤环境类型可简单划分为天然土壤(含未利用地)、农业土壤(含林业用地)、工矿业土壤和城乡土壤四大类。按污染物种类划分.土壤污染类型可分为无机型污染、有机型污染和复合型污染。根据土壤污染调查公报.我国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所占 比例较小。 1.1 农业土壤污染现状 农业土壤主要包括耕地(一般农田和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和其他农、林业用地。农业土壤环境质量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还会影响到商品经济贸易发展.更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联系。根据土壤污染调查公报.我国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 根据陈印军、杨俊彦等人对我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分析.广东的清洁土壤只占11%.太湖流域有1/3的耕地受到了污染;湖北省受“三废”污染的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

关于城市化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城市化问题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对近几年来最具代表性的20篇经济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所有有关区域经济学关于城市化的学术论文进行总结,并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从而进一步的探究了城市化理论的发展方向,以及城市化与其它社会进程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在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这个研究方向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集中度 一、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 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是城市化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些论文中发现更多在关注城市化程度本身,以及对于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的关系、我国城市化率是否滞后等问题进行了十分深入的探讨,但是对于城市集中度问题的研究上所提比较少了。 关于我国城市化是否滞后的问题,比较主流的观点是,我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也滞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郭克莎,2002;安虎森、陈明,2005)。由此引出的我国城市化发展应该因循何种道路,同样也是存在着颇多的争论(温铁军,2000;赵新平、周一星,2002).同时,许多学者通过实证分析,论述了在我国提高城市化率具有许多积极影响,比如对于促进社会商品流通(晏维龙等,2004),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路铭,2000)等均存在十分显著的正面效应。洪银兴和陈雯(2000)指出我国存在严重的“城市供给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一个国家或者区域的城市化水平,无疑对促进其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Malpezzi,2006;Henderson,2005)。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而言,提高城市集中度与提高城市化率在一定程度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口向着某些重要城市集中,会降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非农业人口比例,从而提高城市化水平。而人口的集中会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应用,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Black and Henderson,1999)。 城市化率和城市集中度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比如对于区域或者国家内部的城市而言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中每一城市城市化率的提高,并不伴随着国家或者区域城市集中度的提高,这是不一定的。而区域或者国家城市集中的提高,就可能会导致区域或者国家中某些城市的城市化率偏高,而另一些城市城市化率就偏低乐的现象。Henderson(2003)通过跨国研究发现,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最优的城市集中度,这个最有水平又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的影响。单纯的城市化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只是作为一种结果存在的,而不是动力所在。 二、城市化与工业化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绝对紧密联系的,相互促进,不可分割。段禄峰等(2009)认为中国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与工业化水平,改革开放后这种差距趋于缩小。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受自然基础和政策因素影响,各个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其中中东部地区城镇化滞后与工业化,东北地区城镇化超前与工业化,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是却与工业化发展最为协调。 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会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卢东斌等(2009)采取因子分析、横截面多元回归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发现从静态角度看,高城市化率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城市空气质量的恶化;从动态角度看,初期城市化在一定范围内会导致这样的现象,超过某一个峰值城市环境质量会持续上升,呈现明显的三次曲线特征。 三、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因素与测度 蒋伟(2009)认为中国地区城市化发展存在空间依赖性,即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通过空间溢出促进周边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同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影响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对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而教育发展滞后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推动城市化进程有负面的影响。张岩(2009)认为非均衡发展是城市化的普遍规律。王家庭等(2009)的研究表明中国区域间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的变化满足城市化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目前处于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缩小的阶段,但是缩小速越来越慢。 四、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及土地流转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doc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 内容完整版 中国科学院14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前10名,而北京和广州宜居指数分别为56.24分和56.78分,分别位居倒数第一名和第二名。那么,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xx中国科学院内容是什么?下面我为大家揭秘。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

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 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 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基于国外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现状,国内博物馆在几年近也开始陆续免费开放。但是,由于管理机制的缺失,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制度并没有达到十分完善,并且免费开放的标准没有达到整齐划一。具体表现在:同一层次的博物馆的硬件和软件在免费开放的情况下并没有做到同步的提升。不同层次的博物馆在免费开放的情况下硬件和软件并没有达到一个递增递减的标准。因此我们需要对国外的免费开放博物馆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对他们的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学习,来针对国内博物馆免费开放这一举动作出一套完整的指南手册。 以下是对浙江博物馆以及湖北博物馆免费开放前后硬件和软件的变化的调查。 1.针对观众量的剧增,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1)实施日总人数控制测算。湖北省博物馆原设计的正常接待能力为日均3000人。针对免费开放后的变化,管理者对博物馆的现有接待能力进行了慎重的评估,认为每天5000人为可承受接待能力,因此决定将每天的观众量控制在5000人以内,以保证正常的参观环境和文物、观众的安全。 2)采取发放免费参观券的措施。为适当控制客流,采取了分时段发放免费参观券的办法。博物馆广播定时播放参观须知,讲解咨询人员加强组织疏导,引导文明参观。在馆门口发票处增设了观众排队领票围栏,每天9?誜00开馆发票,上午发放3500张,下午发放1500张,全天基本控制在5000张,下午停止发票前派保安排在领票队伍末尾,及时劝阻后来观众改日再来,有效缓解了观众拥堵现象。 3)对团队、外宾团体参观采取提前预约的方式。为调节观众流量,博物馆对团队、外宾团体参观实行提前预约,适当错开高峰时期,这样既保证了团队的参观质量,又保证了正常的参观秩序。 4)对观众集中的个别展室实施必要的人数控制。对曾侯乙墓、梁庄王墓等观众集中的展厅,加强引导,实施必要的人数控制。当人数太多时,及时通知安保人员组织观众在展厅门口排队进入,或劝导观众先看其他展厅,以控制和减少展厅的人流量。同时利用技术防范设施对金银玉器展厅和一级文物柜等重点部位进行严密监控,还派出保安在展柜周围人盯死守,并及时劝阻个别人不利于展柜和文物安全的行为。

中国城市宣传片的传播现状及问题

中国城市宣传片的传播现状及问题 摘要:城市宣传片有利于提高城市软实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按照传播五要素对城市宣传片进行分析, 发现传播受众是影响传播效果的核心因素。中国城市宣传片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但仍存在传播主体理念偏差、传播内容缺乏特色和传播渠道过于单一的问题, 导致其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 中国城市宣传片应该从传播受众的角度出发, 运用多维度的认同传播策略、典型性的品牌传播策略和多元化的联合传播策略, 以引起受众共鸣、强化受众记忆、扩大受众群体, 从而获得最理想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城市宣传片; 传播受众; 传播策略; 城市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对外展现良好的城市形象, 才能吸引资金和人才, 从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提高综合竞争力。城市形象的展示一般采用口号、标识和宣传片等, 其中宣传片以其生动的视听艺术和全面立体的表现形式, 成为城市形象建立和推广的主要手段。城市宣传片就是利用影视的表现手法, 有重点、有秩序、有针对性地对城市形象进行品牌定位和特色描述的创意广告。高质量的城市宣传片是城市的视觉名片, 通过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炼的影视语言, 展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和文化, 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 从而达到宣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软实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为国家形象的分支, 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的看法或观念的集合。这种看法或观念通常是主观性的, 会受到大众传播的影响。因此, 本文将从大众传播的主要环节对中国城市宣传片进行分析, 探讨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总结其现存的问题并研究相应的传播策略, 为中国城市宣传片更好的传播提供借鉴。 一、城市宣传片的传播五要素 1948年, 美国传播学先驱Harold Lasswell提出传播领域的五大要素:传播主体 (Who) 、传播内容 (Says What) 、传播渠道 (In Which Channel) 、传播受众 (To Whom) 和传播效果 (With What Effect) 。城市宣传片, 作为城市形象推介的主要内容, 无疑也具备这些传播要素。 城市宣传片的传播主体由城市政府和媒介组织共同组成。政府是城市宣传片的出品方, 也是城市形象的主要策划者和传播保障者。城市政府会根据城市发展的定位, 决定宣传片的传播内容, 并在传播渠道上进行把关, 引导媒介组织进行城市形象的正确宣传。媒介组织是城市宣传片的制作方和发行方, 也是传播主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媒介组织精心制作的宣传画面, 会以令人震撼的效果呈现

浅谈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

浅谈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 土壤是一个开放的缓冲动力学系统,承载着环境中50%~90%的污染负荷[1-2]。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冶炼、加工企业等规模的扩大以及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饲料等用量的增加和不合理的使用,致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逐年累积,明显高于其背景值,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质量恶化,对农业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重金属在土壤中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难降解,可以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和生物放大作用进入到农牧产品中[3],从而影响产出物的生长、产量和品质,潜在威胁人体健康[4]。本文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概述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简单介绍了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参考。 1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随着矿山开采、冶炼、电镀以及制革行业的蓬勃发展,一些企业盲目追逐经济利益,轻视环境保护,再加上农药、化肥、地膜、饲料添加剂等的大量使用,我国土壤中Pb、Cd、Zn等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污染面积逐年扩大,危害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健康。据报道,2008年以来,全国已发生100余起重大污染事故,其中Pb、Cd、As等重金属污染事故达30多起。据2014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总状况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据农业部对我国24个省市、320个重点污染区约548 万hm2土壤调查结果显示,污染超标的大田农作物种植面积为60万hm2,其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农产品产量与面积约占污染物超标农产品总量与总面积的80%以上,尤

中国宜居城市报告重点摘要

中国宜居城市报告重点摘要 中科院对外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 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的前10名。 研究表明,对中国40个案例城市不同维度的城市宜居性评价比较发现,居民评价得 分最高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依次是人文环境舒适度、 交通便捷性、环境健康性和城市安全性。 其中,城市安全性维度评价在6大指标中得分最低,深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安 全性评价均较高。 本人主要负责钢结构分公司生产、技术工艺及质量管理工作,本年度分公司较好完成 了各项生产任务及生产指标,先后承担并完成新1、2号高炉钢冷却壁制作、6m焦炉炉柱 生产、120吨大转炉技改、热轧二期工程、冷轧厂房建设及集团技改3000吨H型钢制作等任务,并取得良好成绩,1~3季度产量较去年同期有大幅提高,并创造1200吨月产量记录。 公共服务设施评价最高的5个城市,包括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及南京、青岛、成都、济南和昆明等著名的旅游城市。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高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 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而东部沿海城市的自然环境宜人性更强,这方面评价最高的5个城市依次为深圳、上海、苏州、青岛和南京。 交通便捷性评价最高的城市分别为厦门、苏州、济南、海口和银川等,另外威海、石 家庄和昆明的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高,主要以二三线城市为主。 此次报告首次通过大量居民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反映了公众真实的城市宜居性感受。一个有意思的结果是:不同年龄、学历、户籍状况、家庭月收入等属性的居民对城市宜居 性评价结果明显不同。其中,20-29岁、40-49岁、本地户口、高学历、家庭月收入5000 元以下和2万元以上等社会群体的城市宜居性评价较低。也就是说中等收入群体的满意度 要高于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排名最高的依次是厦门、威海、宁波、济南和苏州。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发布:居民幸福感厦门第一!

【范文】中国城市宣传片的传播现状及问题

中国城市宣传片的传播现状及问题 城市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对外展现良好的城市形象, 才能吸引资金和人才, 从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提高综合竞争力。城市形象的展示一般采用口号、标识和宣传片等, 其中宣传片以其生动的视听艺术和全面立体的表现形式, 成为城市形象建立和推广的主要手段[1]。城市宣传片就是利用影视的表现手法, 有重点、有秩序、有针对性地对城市形象进行品牌定位和特色描述的创意广告[2]。高质量的城市宣传片是城市的视觉名片, 通过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炼的影视语言, 展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和文化, 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 从而达到宣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软实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为国家形象的分支, 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的看法或观念的集合[3]。这种看法或观念通常是主观性的, 会受到大众传播的影响。因此, 本文将从大众传播的主要环节对中国城市宣传片进行分析, 探讨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总结其现存的问题并研究相应的传播策略, 为中国城市宣传片更好的传播提供借鉴。 一、城市宣传片的传播五要素 1948年, 美国传播学先驱Harold Lasswell提出传播领域的五大要素:传播主体(Who) 、传播内容(Says What) 、传播渠道(In Which Channel) 、传播受众(To Whom) 和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 [4]。城市宣传片, 作为城市形象推介的主要内容, 无疑也具备这些传播要素。 城市宣传片的传播主体由城市政府和媒介组织共同组成。政府是城市宣传片的出品方, 也是城市形象的主要策划者和传播保障者。城市政府会根据城市发展的定位, 决定宣传片的传播内容, 并在传播渠道上进行把关, 引导媒介组织进行城市形象的正确宣传。媒介组织是城市宣传片的制作方和发行方, 也是传播主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媒介组织精心制作的宣传画面, 会以令人震撼的效果呈现在传播受众眼前, 并通过循环反复的宣传手段, 强化并提高城市在传播受众脑海中的形象, 从而达到传播宣传的效果。 城市宣传片的传播内容是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进行交流的直接客体, 包括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物质实体包括城市的地理方位、布局环境、代表建筑、旅游景点等;精神实体则包括城市的历史沿革、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经济特色等。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相互交融, 全面展现城市的综合特色, 共同担负起城市形象

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GROUPECONOMY 集团经济研究2006? 4下半月刊(总第196期)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向前推进的。我国1949年城市化水平只有12%左右。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在曲折中发展,至1978年城市化水平不超过17.9%。经过改革开放 20多年的发展,到2003年城市化水 平达到40.5%。由于经济过剩的压力和企业开工不足造成的下岗压力等原因,现在我们重新开始审视过去走过的城市化道路。与工业化程度相比较,我国的城市化已经滞后了,而且已经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提升,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所以,如何进一步推进城市化,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经济任务。 一、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回顾我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新中国建国之初,毛泽东曾明确认识到需要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从1952年至1957年,我国城市人口增加了 3000万。接着,因“大跃进”而引起的 经济衰退,使我们在1962-1965年间进行了经济调整,在减少工业项目,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的同时,减少城市人口,并提出提高建制镇的标准,减少市镇数量。此后,至80年代初,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缓慢,甚至出现了城市数量减少的“逆城市化”现象,大城市由115个减少为105个,小城镇由5400个减少为2900个。由于建国以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企图把一切经济活动都纳入国家计划的范围,包括对于城市化问题上也是采取计划的方式。从50年代以后,一系列的政策如:户籍管理制度、城市劳动用工、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完全由国家计划,国家试图有计划地逐步推进城市化, 致使中国的城市化远远落后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我国城市化没能顺利推进、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从客观上看,我国推进的是以重工业体系为主的工业化,属资本密集型,虽然也能吸收劳动就业,但在这种模式下劳动所占的份额较少,存在着资本对劳动的替代问题。所以,当时虽然从表面上看是政府规定不允许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寻找工作,但实际上是因为城市并没有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如果城市里存在足够多的工作岗位,政府就会号召人们进入城市就业。其二,从主观上看,舆论过度渲染了发达国家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城市化完成以后出现的人口逆向流动的趋势,也过度渲染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中所出现的问题,因此想通过人口的有计划迁移来避免城市化,特别是大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城市失业、贫困、犯罪问题和交通、污染等问题。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涉及到一个对城市化道路认识的方法论问题。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尽管政府的力量是极其强有力的,但它也不能任意取消或者改变这个自然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家庭联产责任制的推广,农业生产中新的激励机制实施后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中出现了更多的富余劳动力。本来,按照正常的经济发展规律,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将会引起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但因我国改革具有渐进性的特点,改革初期城市中计划经济仍然占有绝对地位,所以,从农村中走出来的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走了发展乡镇企业之路。 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特殊的城市化道路—— —城镇化。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了大约19000个建制镇。应当肯定,在城乡隔绝的社会结构体制下,在城市工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条件限制下,小城镇为依托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小城镇城市化的起点太低,乡镇布局星罗棋布,比较分散,有的城镇只有三四千人,城镇人口数量不足使商业和服务业难以发展。城镇虽小,但医院、学校都要五脏俱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的投资效益低下,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而城镇规模小的另一个方面,是难于进行有效的基础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公共物品难以积累,于是在不少地方,“村村象城镇,镇镇像农村”。各小镇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生产要素在城镇之间的流动壁垒,使企业之间难于合并和资产重组,产业同构现象严重,相互之间恶性竞争,削弱了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同时,小城镇缺乏现代大工业最基本的规模效益和最起码的交通、通讯、供电等社会生产条件,现代工业很难发展起来,也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在考察世界各国城市化道路时发现,城镇化仅仅是城市化的初始表现形态,而且,城市化在初始阶段与工业化相联系,当实现工业化以后,进一步的城市化又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我们现在在充分肯定城镇化的巨大历史和现实作用的同时,也明确我们应进入城市化的更高阶段。 二、当前阻碍进一步城市化的体制因素 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文/卢旭东 战略研究 4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