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探析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探析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6716491669.html,

探析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作者:习中生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7期

注:2010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0Y486(艺术学)

摘要:本文从探讨藏族舞蹈起源和分类出发,详细阐述了西藏舞蹈的类型和历史渊源。

接着笔者又深入分析了藏族舞蹈的文化特色。最后,针对西藏舞蹈动作特点问题,笔者做了观点性和理论性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藏族舞蹈;起源;分类;文化特色;动作特点

[中图分类号]:J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7--02

一、藏族舞蹈起源分析

从整体上可以把藏族舞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民族民间自娱性的舞蹈,另一类是宗教舞蹈。每一类舞蹈都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舞蹈的风格以及形式都是独具特色。在宗教舞蹈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寺院祭祀性的跳舞就是《羌姆》。它的产生与流传与藏传佛教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时,还增加了队形的变换以及原地的旋转,成了一种男女交替的劳动歌舞形式。并且被搬上了舞台,成了劳动艺术的一种历史纪念。

首先,《果卓》在非常广阔的地域流行,地区的不同称谓也不一样,在萨迦地区叫做索,工布地区叫做波或波强,藏北区叫做卓或锅庄。古代人们围着篝火与锅台而形成的圆圈并带有自娱性的歌舞就是果卓,包含拟兽,是对爱情进行表示的一种舞蹈词语。农与牧区也有着不同风格的舞蹈。跳舞的时候男女分站、搭肩或拉手,跳舞的人轮流进行伴唱共同跳,不断的加入呼号,这是《果谐》中有原始舞蹈融入的最具鲜明的一个特点。主要动作是身前摆手、蹲步、转胯与转身等,非常的活泼、热烈。

其次,《堆谐》在雅鲁藏布江流域流传最早,日咯则以西一直到阿里地势高耸,并盛行圆圈舞,后来拉萨也开始慢慢盛行,这也是六弦琴乐器伴奏出现最早的舞蹈。后来慢慢变成在小型乐队的伴奏进行的表演舞蹈。《堆谐》在进行时主要以男女体前或者体后交叉拉手,这也是与其他圆圈舞不同之处。再者,《谐》又叫做《弦子》,主要是因为男舞者一边领舞一边用弦乐二胡或者牛腿琴进行伴奏而来。藏语叫做叶或者康谐,主要是西藏自治区的昌者以及青海等地流行,尤其是四川者的巴塘地区著名的是〈弦子〉。各藏族地区弦子具有相同的形式,动作较为缓慢会展,并且非常细腻流畅。在藏族舞蹈《卓》中有两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就是《卓谐》与《热巴卓》,《卓》主要是对各类圆圈舞的表演,也包括拟兽舞的素材,经过整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