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林木病虫害防治文档2010.5

林木病虫害防治文档2010.5

林木病虫害防治文档2010.5
林木病虫害防治文档2010.5

林木病虫害防治-病理部分

绪论

一、林木病害防治学教学内容

二、林木病害防治重要性及发生的特点

第一章林木病害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林木病害

一、林木病害的概念

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其它生物的侵害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使得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干扰,细胞、组织、器官遭到破坏,林木生长发育不正常,甚至植株死亡。不仅降低了林木的产量和质量,而且造成经济、景观和生态损失。这种现象称为林木病害(原因、过程、结果)

二、林木病害发生的病原

1、侵染性病原(生物性病原):

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藻类、螨类

2、非侵染性病原(环境不良因子):

不适应林木生长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有毒物质等

三、林木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及相互关系

三大因素: 病原、感病林木和环境条件。

四、病害的种类及相互关系

1、侵染性病害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2、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性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

3、二者的互关系:⑴复杂⑵相互转变

病害四面体

人类活动也可能无意识地助长了某一种病害的流行,或者有效地控制了病害来的流行。如果考虑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常用“病害四面体”(或病害锥)来表示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林木病害的症状

一、症状的概念

病状:林木发病后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反常状态。如:花叶、黄化、肿瘤、丛枝等。

病症:林木发病后,病原物表现在病部的特征。如白粉、锈粉、煤污、毛状物、伞状物、点状物、煤层等。

症状:是病状和病症的综合表现,即林木发病后所表现病态特征。

二、常见林木病害症状类型

(一) 以病状为主的类型无病症或病症不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种:

1、花叶通常全株性的发病(多为系统性病害)局部表现,叶片颜色深浅不均匀,浓绿与浅绿部分相间夹杂,大多由病毒、类菌原体和生理因素引起。

2、黄化整个叶片或叶片的一部分均匀地变成黄色。多由缺素或病毒等引起。

3、肿瘤:枝干、根部和叶上形成局部性肿胀或成瘤状突起瘤多近圆形,有时呈梭状。瘤的体积可从几毫米到一米以上。一般由细菌、线虫和个别真菌引起。

4、丛枝枝条的节间缩短,叶片变小,枝叶簇生。呈扫帚状。多由类菌原体、或真菌引起。

5、萎蔫根、茎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的植物失水凋萎的现象。一般由真菌、细菌或生理原因引起。

6、小叶叶片变小。一般由缺素症真菌、病毒、螨类或引起。

7、流胶、流脂病部有胶质或松脂自树皮渗出。一般由真菌、细菌或非生物病原引起。

(二)以病症为主的类型发病初期就表现病症,病状不明显或被覆盖。主要有以下几种:

1、粉状物(白粉、锈病)

白粉:病菌覆盖植物叶片、嫩枝、幼果的表面,其上出现很薄的白色或灰白色粉层,后期白粉层上出现散生的针头大的黑色或黄色颗粒。

锈病:发生于枝、干、叶、果等地上部分。病部出现锈黄色的粉状物,或内含黄粉的泡状物和毛状物。病部大多形成斑块或瘤肿。

2、霉状物(煤污、霉层)

煤污多发生于叶、果和小枝。病部为一层煤烟状物严密覆盖,煤状物很容易擦去。

霉层多发生在贮藏中的种子和果实上。种实表面出现绿色、黑色、粉色、或灰色的霉状物。

3、毛状物、疱状物

4、点状物、粒状物病原真菌在病部产生的黑色小点,多为真菌的繁殖体。

5、绳索状物、膜状物

苹果紫纹羽病--表面有紫红色菌索;苹果白纹羽--表面有白色菌丝膜

6、菌脓

(三)病症和病状均明显的症状类型此类型多为发病初、中期以病状为主,中、后期在其病状部出现病症。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斑点或叶斑:是最常见的一类病害。该类病多发生于叶和果实上,病部通常变色,形状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坏死斑。

根据病斑形状和颜色的不同,这一类病害又分成角斑、圆斑、褐斑、漆斑、黑斑、轮斑等病名。后期病部组织坏死,斑点常出现绒状霉层、黑色小粒点或粘稠状等病症。

2、腐烂:是病原物分泌酶把植物细胞内的物质溶解,组织软化解体,流出汁液。腐烂组织常有各种气味。

3、溃疡:在枝干的皮层上韧皮部坏死、凹陷,病部周围稍隆起并木栓化,中央的组织坏死并干裂。

多数后期病部出现病症,往往为黑色小点或小的盘状物。多为真菌或细菌因起

4、炭疽:症状与斑点病相似。主要发生在叶片和果实上,坏死病斑上常有轮纹状排列的黑色炭质小点。

5、枯梢

三、症状在诊断上的意义

(一)重要的、主要的方法

1、症状具有特异性

2、症状具有稳定性

3、经济简便

(二)不是唯一的,需配合其他的诊断方法

1、变化性: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寄主、不同发病阶段、不同器官、

2、复杂性:“同症异原”、“同原异症” 、“同原多症”

小结

本章重点内容主要有:

林木病害的概念

林木病害的症状

常见林木病害症状类型

症状在诊断上的意义

第二章林木的非侵染性病原

一、非侵染性病原

非侵染病原:不适应林木生长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有毒物质等。

(一)温度过高过低

1.高温---灼伤

主要发生在幼嫩枝干、幼苗、果实.如幼苗猝倒病、苹果日灼病。

间接作用结果,由于高温灼伤的伤口出现,导致病菌侵入,常诱发侵染性病害。如银杏茎腐病

2.低温---冻害

早春的叶、花、果,幼苗、秋梢、抽干

3.温差过大毛白杨破腹病

(二)水分过多或少

1.干旱:植物萎蔫、干枯,易诱发病虫害

2、涝灾:烂根、整株落叶、枯死

3、干湿不均:裂果,诱发干腐病

(三)营养失调

1.缺素症

①缺大量元素N、P、K;②缺微量元素Ca、Mg、Fe、S、Zn、B、Cu 等

2、营养元素过多及比例失调

(1)、山东N肥过剩,-→诱发侵染性病害;

(2)、果园Mn过量,-→粗皮病

(3)、比例失调,导致土壤污染,理化性状不良

3、缺素症的原因

(1)、土壤缺乏元素

(2)、土壤理化性质不良;

(3)、植物某一生长阶段相对缺乏

(4)、整体产量高,复种指数大

(四)有毒物质

1、空气污染:酸雨、so

2、co2 、co 、H2S、Cl2、O

3、HF

2、土壤污染:污水、过量肥、药残留物、PH

3、肥害、药害、除草剂害

(五)光照过强或不足

1、过强:→日灼(套袋)

2、过弱(不足):-→反季节育苗

二、非侵染性病害发生的特点

1、在时间上:暴发性,短时间大面积发生,往往与气候骤变或长期不良、近期农事管理(移植、施肥)

2、在田间分布上:成片状,往往与地形、地势、特殊地理及管理区有关

3、在症状上:无病症,无传染趋势。症状多发生在叶缘、叶尖、叶脉间,在整株上分布呈现规律性、方向性

三、非侵染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一)诊断

1、现场调查诊断;

2、症状诊断;

3、化学诊断;

4、防治诊断;

5、人工诱发试验

(二)防治1、适地适树;2、合理肥水;3、消除病因;4、化学补救。

复习讨论:

非侵染性病害发生的特点是什么?

如何诊断非侵染性病害

第三章林木的侵染性病原

第一节林木病原真菌及所致病害

真菌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分解有机质、可以食用、损坏粮食和物品、导致疾病、毒菇

一、真菌的基本形态及发育过程

真菌的发育可分为营养与繁殖两个阶段

(一) 真菌的营养体

⑴菌丝:纤细管状的细丝称为菌丝(真菌典型的营养体)

⑵菌丝体:菌丝的集合体称菌丝体。

①无隔菌丝低等真菌的菌丝常无隔膜,是一个连通的多核的细长细胞。

②有隔菌丝高等真菌菌丝都有隔膜,但膜上有微孔,使细胞间的原生质可以互相勾通。

③菌丝从孢子萌发而来,以其顶端向外生长。每一部分都有潜在的生长能力。

④菌丝的功能

菌丝各部分都具有吸取水分和养分的能力。营养物质和水分通过菌丝细胞壁而被吸收。

菌丝有时长出一种特殊结构——吸器,吸器通过寄主细胞壁上的小孔伸入细胞内吸取养分.

★菌丝自其顶端向前延伸,也可自其侧面形成分枝。

★在基物中或寄主体内,菌丝向各个方向生长以摄取营养物质。

★大多数真菌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甲壳质。细胞膜内除细胞质外,常可见到线粒体、液泡,泡囊、内质网,核蛋白体,微粒体,晶体及牲粉等细胞器和内含物。

★细胞内含一个,两个或多个细胞核。菌丝细胞的细胞壁及细胞质多无色。

★含有色素的细胞质可使菌丝呈现不同的颜色。

(二)真菌营养体变态

菌丝的基本功能虽是进行营养活动,但有些真菌菌丝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紧密地交织成某种特殊的结构。如:子座、菌索、菌核等.这些结构在真菌的繁殖,传播和抵抗不良环境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子座:是一个致密的营养组织,很象一个垫子,上面或其内部形成子实体或直接产生孢子.

菌核:组织形态与子座相似,但其外层菌丝交织得更为紧密,并呈褐色或黑色,内部较疏松。多近圆形,小的如菜籽,大的直径近尺。是一种休眠和渡过不良环境的结构。菌核萌发时产生菌丝,或在其上产生子实体。

(三)真菌的繁殖体

真菌的繁殖:分无性和有性两种方式,产生无性的和有性的两类孢子,分别称为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

1.无性繁殖体及类型

凡是不通过性的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都统称无性繁殖。无性繁殖在真菌中极为普遍,产孢的过程和所产孢子的种类也很复杂。无性繁殖在真菌的扩展蔓延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一个生长季节中,有可能完成从孢子萌发成菌丝,再由菌丝形成孢子这样的循环许多次,使真菌在短时期内迅速扩大其数量。

真菌的这种特性在植物病害的流行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无性孢子有下列几种:粉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孢囊孢子

2.有性繁殖体及类型

(1)有性结合过程

由两个不同性别的细胞配合后产生的孢子为有性孢子。真菌有性孢子形成的过程分为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三个阶段。

(2)常见有性孢子类型:接合孢子、卵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多数真菌的有性孢子一年只产生一次,而且多发生在寄生长的后期,它具有较强的生活力,并能渡过不良环境,所以,有性孢子通常可以越冬和成为第二年植物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

(四)真菌的发育过程

真菌典型的发育过程大致如下:

菌丝体经过一段时期营养活动后,产生无性孢子。无性孢子萌发成芽管,并继续生长成菌丝体。这是真菌发育过程中的无性阶段。在一个生长季节中,无性繁殖可以发生若干代。至发育后期,菌丝体上开始形成两性交配细胞。两性细胞经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后,产生有性孢子。有性孢子萌发再产生菌丝体.真菌的生活史(发育循环):

真菌的生活史:是指真菌从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生长、发育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所经历的过程。

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研究病菌的生活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为什么?

二、林木病原真菌主要类群及所致病害

(一)真菌分类地位

真菌的分类系统,近年来有较大的改变。目前倾向于采用安思沃斯(Ainsworth)系统,

真菌门分亚门检索表

1.有能动细胞(游动孢子),有性阶段的孢子典型地为卵孢子………………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

1?.无能动细胞.............................. ............... (2)

2.具有性阶段.............................. ............... (3)

2.缺有性阶段………………半知菌亚门(DeuteromTcotina) 3.有性阶段的孢子为接合孢子………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

3?.无接合孢子...................................................... (4)

4.有性阶段的孢子为子囊孢子………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 4?.有性阶段的孢子为担孢子……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二)林木病原真苗的主要类群及所致病害

1.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

⑴特征:

①营养体:本亚门中的菌类营养体典型的是无隔的菌丝体,较低级的种类营养体简单不作丝状

②繁殖体:无性繁殖产生具鞭毛能游动的无性孢子和配子,或者其中之一是可游动的。有性繁殖产生卵饱子。

本亚门的主要科:

霜霉科:引起各种植物的霜霉病

腐霉菌科:引起各种植物的疫病和腐霉病、幼苗立枯病

2.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

⑴特征:①营养体:菌丝无隔膜或有隔膜。②繁殖体: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

⑵接合菌亚门主要的致病类群:毛霉目、根霉属

3.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

⑴特征:①营养体:除极少数为单细胞外,均为具隔膜的菌丝体。②无性繁殖:产生芽孢子,粉孢子、厚垣孢子和各式各样的分生孢子。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孢子。

(2)子囊菌亚门主要林病重点目介绍

外子囊菌目(Taphrinales):属半子囊菌纲。子囊裸生,并排地着生在寄主组织表面,初时有如一层白粉。仅一科一属,即外囊菌属(Taphrina)。桃缩叶病

白粉菌目(Erysiphales)

座囊菌目(Dothideales):落叶松枯梢病、毛白杨煤污病

球壳菌目(Sphaeriales):板栗疫病杨腐烂病

格孢腔菌目(Pleosporales):杨溃疡病、杨黑星病

星裂盘菌目(Phacidiales):松落针病、槭树斑痣病

4 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特征:①菌丝体:担子菌的菌丝有两种:单核的初生菌丝和双核的次生菌丝。前者在生活史中存在的时间一般较短,执行营养功能主要是次生菌丝.次生菌丝上有一特殊的结构,称做锁状联合,可以作为辨认担子菌的重要标志.

但并非所有担子菌都具有带锁状联合的次生菌丝.有些担子菌的次生菌可以组织成复杂的特殊结构——担子果。

②繁殖体:担子果。有性繁殖在次生菌丝上产生担饱子,除锈菌外,其他大多数担子菌不产生无性孢子或不发达。

担子菌亚门主要有层菌纲、腹菌纲、冬孢子菌纲

冬孢子菌纲

锈菌目:

锈菌目的真菌约有5000种,全是寄生菌,寄生于种子植物及蕨类植物上,引起锈病.锈菌的菌丝体

很发达,寄生在寄主细胞间,以吸器伸入细胞内吸取营养。锈菌的生活史比较复杂,有多型孢子现象。典型的锈菌能顺序产生五种类型的孢子,即: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

各种孢子的代号和特征如下:

孢子类型孢子器发育阶段代表号

性孢子性孢子器单核单倍体0

锈孢子锈孢子器双核 1

夏孢子夏孢子堆双核Ⅱ

冬孢子冬孢子堆双核--单核双倍体Ⅲ

担孢子直接在冬孢子上产生单核单倍体Ⅳ

锈菌的核配和减数分裂都在冬孢子内完成所以在各种孢子中,只把冬孢子看作有性孢子

锈菌发育中的另一特点是普遍存在转主寄生现象:即:一种锈菌当发育到某一特定阶段时,必须转换寄主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如寄主在松树上的松-栎锈菌,其0、1两个阶段发育在松树上,而2、3阶段则必须转换到某些壳斗科植物上去,否则就不能继续发育过程.这种转换寄主的现象反映了锈菌在发育的不同阶段上营养要求的差异.

常见锈菌各属及所致病害:

层锈菌属,引起枣锈病;胶锈菌属, 引起梨桧锈病;栅多胞锈菌属,引起玫瑰锈病;栅锈菌属,引起杨柳锈病;鞘锈菌属,引起松针锈病;单胞锈菌属,引起国槐干锈病;柱锈菌属,引起松疱锈病;

层菌纲(Hymenomycetes)

层菌一般有比较发达的担子果,它们大多是腐生的,少数是植物病原菌。担子在担子果上很整齐地排列成子实层,担子有隔或无隔,一般外生4个担孢子,层菌通常只产生有性孢子即担孢子,很少产生无性孢子。病害主要通过土壤中的菌核、菌丝或菌索进行传播和蔓延。

本纲引起的病害主要有苹果紫纹羽病苹果根朽病

5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

本亚门真菌通称半知菌,是指有性阶段不明或缺乏或不常出现的真菌。

特征:

半知菌具发达的分隔菌丝体,以分生孢子进行繁殖或不产生任何孢子。本亚门主要有芽孢纲、丝孢纲、腔孢纲

⑴丝孢纲

①无孢目

丝核菌属

小核菌属:如苗木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

②丝孢目:菌丝体发达,呈疏松棉絮状,有色或无色。分生孢子散生在孢子梗上或菌丝上,不形成孢梗束或分生孢子座。

瘤座孢目

(2)腔孢纲--球壳孢目

与林木病害有关的重要的属有:大茎点属。茎点属,色二孢属、叶点霉属。拟茎点属,壳囊孢属、壳针孢属、多点霉属、叶痣菌属

三、真菌的生理特性

真菌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异养生物,必须从其他有机体吸收其所需要的现成营养物质。

四、真菌病害的特点

⑴首先是真菌性病害的症状特点。由真菌引起的林木病害,在林木发病部位不仅表现病状,而且在一定时期往往能观察到明显的病原真菌的特征,即:产生各种类型的病症,如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和大型的子实体等。但是,应当注意的是不要轻易地把被害部位上出现的真菌都当作是必然的病原菌。特别是老旧的病部,不管是真菌病害、细菌病毒或生理性病害都往往被一些腐生性的真菌所污染。在这种情况下,病部所出现的真菌不是生病的原因,而是生病后组织死亡所导致的结果。

⑵其次是真菌性病害的传播特点。借风力传播能产生大量孢子。因此在孢子的飞散时期,掌握孢子的传播规律,对于病害的预测预报有实际意义。

⑶其三是真菌性病害的侵染特点.因为植物病原真菌是靠菌丝(或吸器)来吸取植物营养的,病原真菌除①从伤口或寄主植物的②自然孔口侵入外,还能借助于其分泌酶的作用和菌丝生长的力量③直接侵入寄主

⑷侵入的环境条件也应注意:例如,一般真菌对湿度的要求比较强烈,不论是孢子的萌发,菌丝的扩展,或者是孢子的形成,都需要有足够的水分。

五、真菌病害的防治

⑴选育抗病树种。⑵加强经营管理。⑶促进林木生长。⑷改善林内卫生状况。⑸积极消灭病原等

第二节林木病原细菌及其所致病害

植物的细菌病害是很普遍的,主要见于被子植物上,松柏等裸子植物上较少发现。目前已知的植物病原细菌有200余种,在我国已发现的有40余种。主要有青枯病、溃疡病、根癌病、斑点、穿孔等症状,如杉木细菌性叶枯病、核桃黑斑病、桃细菌性穿孔病等。

一、病原细菌的一般性状

植物病原细菌都是杆状的,绝大多数有鞭毛,可以运动。鞭毛数目最少是1根,一般是3—7根,也有更多一些或没有鞭毛的。大多数为端生鞭毛(极鞭),少数为周生鞭毛(周鞭)。

二、常见细菌各属及所致病害

野杆菌属:主要引起木本植物肿瘤症状,如杨根癌病等

欧氏杆菌属:引起植物病害类型以软腐为主,少数为枝枯、萎蔫等症状,如梨火疫病。

假单胞杆菌属:主要引起叶斑、枝枯、萎蔫等症状。如杉木细菌性叶枯病、油橄榄肿瘤病和木麻黄青枯病等.

黄单胞杆菌属:本属细菌大都是植物病原菌,主要引起叶斑、叶枯,少数引起萎蔫和腐烂。

三、细菌病害的特点

1、细菌病害的症状特点:

⑴主要症状有:斑点、溃疡、萎蔫、疮痂、穿孔、肿瘤、软腐、变色、黄化等。

⑵受害组织表面常呈水渍状或油渍状;腐烂型病部有细菌病害与真菌病害有明显的区别;叶斑型常常表面坏死部透明或半透明,病斑周围有黄、紫色晕圈或病斑出现穿孔、疮痂。

⑶唯一病症是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有黄褐色或乳白色粘稠似水珠状的菌脓。

2、细菌病害的诊断

诊断时:①症状观察及诊断。

②细菌溢脓观察及诊断。(在此基础上根据植物感染细菌后在受害部分的薄壁细胞或维管束组织中由于有大量病菌存在,所以切取小块病组织在显微镜下检查,便可见到有细菌从组织中流出。这是诊断细菌性病害简单而可靠的方法)。

3.细菌病害的侵染循环特点

在自然条件下,细菌的传播主要依靠雨滴的溅洒作用,少数主要靠昆虫传播。

①带菌的种苗是植物细菌病害侵染的重要来源。

②植物病死后的残体也是侵染来源之一。

③以土壤为越冬场所,成为次年侵染来源的细菌为数不多,都是些腐生性强的种类。

4.细菌病害的防治特点

①细菌病害的防治应着重消除侵染来源。作好种苗消毒和清除植物病死残体,是防治的重要环节。

②目前所使用的化学农药很少对细菌病害有效。抗菌素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③各种病原细菌都可以从伤口侵入,特别是有些细菌非从伤口侵入不可,所以防止造成伤口和及时保护伤口,在防治上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节林木病原病毒及其所致病害

在种子植物中,病毒绝大多数发现于被子植物。农作物中,几乎没有一种幸免于病毒的侵害,有的甚至可能受到几十种病毒的侵染。木本植物上所发现的病毒病害要比农作物少得多。受害的主要是阔叶树种。

一、病毒的一般性状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形态专性寄生物(在细胞内),体积比细菌小得多,其大小一般约在10一30nm,

为普通光学显微镜所不见。其核酸基因组分子量小于3×10…道尔顿。

二、病毒病的症状特点

1、病毒病绝大多数是系统性侵染的,症状以叶部和嫩枝表现得最为明显,有时也表现在果实上。

2、病毒病的症状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

①叶片变色:各种病毒病几乎或早或晚都要在叶部表现出来。叶色斑驳不匀,即所谓花叶是最普遍的一种症状.

②畸形:许多病毒病除花叶外,往往伴随有卷叶.缩叶、裂叶,小叶或线叶等症状出现。病害严重时,果实也常出现皱缩、变小等现象。

③生长停滞:受病毒侵染的植物有的表现为植株矮小。开花,结果减少,甚至不开花结果。

3、症状上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各种病毒病都不出现任何病症。这一点也有助于把病毒病与其他侵染性病害区分开来。

★病毒病在症状上常易与生理性病害,特别是缺素症,环境污染所致肩害相混淆.

三、病毒病的诊断

1、电子显微镜的使用对病毒的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最简便的方法:是通过田间调查、症状观察进行初步诊断。

3、并进一步用人工诱发试验来确定它是否有传染性。要鉴定病毒的种类,还需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测定病毒的传染方式,寄主范围,以及其他一些生物数据.有些病毒可利用血清反应来鉴定。

四、病毒病的侵染循环

1、病毒侵入植物时,必须要求有一个轻微的伤口。在自然界,这种轻微的伤口主要来自病健植物互相接触时的擦伤,或昆虫特别是具有刺吸式口器昆虫的刺伤。

2、病毒的传播是:①依靠昆虫为媒介。蚜虫,叶跳蝉等②也可以通过病、健植物的接触摩擦而传播。

③嫁接、插条和根蘖繁殖等是传播和接种病毒的重要方式。

五、病毒病害的防治

1.严格挑选无病的繁殖材料。特别要注意挑选无病的植株作为采穗,采条及分根的母树。作砧木的植株也要同样慎重挑选。带有病毒的繁殖材料用高温消毒的方法可以获得一定的效果

2.防除传毒的昆虫

3.选育抗病品种

第四节类菌原体及其所致病害

类菌原体可引起严重的林木病害,如泡桐丛枝病、榆韧皮坏死、枣疯、檀香木丛生病等,均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一、形态

类菌原体没有细胞壁,但有三层的膜。由于它不具细壁,形态往往多样,类菌原体大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也有呈纤维状或杆状的。

二、性状

类菌原体与病毒的另一重要差别是可以在活体外的人工培养基上培养,以及对四环素类抗菌素有特殊的敏感性。

在大型的类菌原体中,有时还可看到芽生和二分裂的增殖现象,它们寄生在植物韧皮部的筛管和管胞细胞内,偶尔也在韧皮部的薄壁细胞中发现

三、传播

植物上的类菌原体在自然界主要是通过叶蝉、蝽类传播,接种,少数可通过木虱和菟丝子等播.接种。类菌原体象病毒一样可以在传带昆虫体内增殖。

嫁接也是传播和接种类菌原体的有效方法。但就目前所知,类菌原体很难通过植物汁液来传染。在木本植物上,从类菌原体接种到发病所经历的时期一般较长,如枣疯病约需一个月,有时长达一年以上。

四、症状

类菌原体引起的植物病害,大多表现为黄化、丛枝和萎缩现象。丛枝上的叶片常表现:失绿、变小、发脆等特征;花有时变为叶;后期果实往往变形。有的植物感病后节间缩短、叶片皱缩,表现萎缩症状。

五、防治

1、药剂:类菌原体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物非常敏感,使用这类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病害的发展。

2、防治传播昆虫

3、修剪:

4、温水处理:

第五节寄生性种子植物(自学了解)

种子植物绝大多数是具有叶绿素,能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只有极少数是缺乏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或根系发育不全,而必须依赖其他植物生存的寄生物

全世界营寄生生活的种子植物已知的约2500多种,分属于12个科。其中最重要的为桑寄生科(Loranthaceae)、菟丝子科(Cuscutaceae)和列当科(Orobanchaceae)。

樟科、檀香科和玄参科中也有少数重要的寄生种类。桑寄生科、菟丝子科和樟科的寄生植物,都为害寄主的地上部分.列当科和玄参科的寄生种类则是根部寄生物。

寄生性种子植物都是严格的寄生物,但它们对寄主的依赖性却有所不同。

因此,将分为半寄生种子植物和全寄生种子植物.

●半寄生种子植物都有正常的绿色片,半寄生植物以桑寄生科为主。本科植物约有36属1300种,

●全寄生植物的叶退化成鳞片状,全身不含叶绿素,故不能行光合作用.根退化成吸器。所以,它们在寄生行为上与寄生微生物本质上是一样的。菟丝子科和列当科植物都是全寄生物。

菟丝子科

仅一属,即菟丝子属(Cuscuta)。我国约有10种,南北各省均有分布,菟丝子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线状,黄白色,不具叶绿素,叶和根均退化。以茎缠绕寄主植物枝干,从茎上伸出吸器,穿透寄主皮层吸取养分。

第六节林木的其他病原物自学了解

除以上几节所述的病原物外,某些线虫、螨类和藻类也能为害林木,引起典型的病理过程。

(完整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一、解释名词 1. 侵染性病害: 由致病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叫做侵染性病害,该类病害具有传染性,又称为传染性病害。 2. 症状: -植物感病后,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的不正常的变化。 3. 子实体: 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 4. 非专性寄生: 病原物既能营寄生生活,又能营腐生生活。 5. 单循环病害: 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的植物病害。 6. 致死温度: 又称为钝化温度,把病毒汁液放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分钟,在10分钟内使病毒失去侵染力的最低温度。 7. 半寄生种子植物: 寄生性种子植物有叶绿素,能够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但缺少根,靠吸盘与植物的导管相连,从寄主上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8. 系统侵染: 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其扩展范围较大,可沿着维管束蔓延到整个植株,形成系统症状。 9. 病程: 病原物侵入寄主引起发病的过程。 10. 病害流行: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病害在植物群体中大量而严重的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11.初侵染:病原物经过越冬或越夏,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传到新生长的植株体上,所引起的第一次侵染称为初侵染 12.再侵染:受到初次侵染的植株在同一生长季节内又产生大量的病原繁殖体,经再次传播、侵染、发病,称为再侵染。 13. 孤雌生殖:雌虫所产生的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14.植物检疫:指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法令,设立专门机构,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害、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者传入后为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15.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及其代谢物质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 16.性二型:昆虫雌雄两性在形态上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性二型或雌雄异性。 17. 趋化性:昆虫通过嗅觉器官对于化学物质的刺激而产生的反应行为称为趋化性。 18世代重叠:一年发生多代的昆虫,由于成虫发生期长和产卵期先后不一,同一时期内,在一个地区可同时出现同一种昆虫的不同虫态,造成上下世代间重叠的现象,称为世代重叠。 二、填空题 1.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真菌、病毒和类病毒、原核生物、线虫、寄生性植物) 2.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3.郁金香碎色病毒在____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田间的主要传播方式为____ 。(病鳞茎,蚜虫和汁液传播) 4. 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作用是____,蛋白质衣壳的作用是____ (遗传物质,识别和保护) 5. 桑寄生和菟丝子一般寄生在植物的_ 茎___部位。

森林病虫害防治论文

森林病虫害防治论文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针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和防治措施,以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减轻森林资源损失、提高森林质量、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对策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湟中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森防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森防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目标管理责任制得到完善落实,防治技术手段和防治成效不断提高,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森防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 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据湟中县森防站统计资料来看,2000—2008年,病虫害发生面积以每年6 666.67 hm2逐年上升。主要是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冬

季偏暖,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面积又有所上升,再加上退耕还林户只领补助款,不重视防治病虫害等因素所致;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 1.2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 目前,全县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 7~8种增加到10多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湟中县从未发现过的。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桦尺蠖、鼢鼠、天牛(类)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每年因林木病虫害造成木材减产,生长量下降,对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1.3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黄斑性天牛侵入湟中县,由于对其采取了有效措施进行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还有桦尺蠖和鼢鼠,如果不加大力度防治,很有可能对湟中县大面积桦树林、青杨林、沙棘林等造成毁灭性危害。 1.4顽固难治,暴发现象时有发生 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鼢鼠、桦尺蠖,加上新侵入的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暴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2制约因素

我国常见树种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我国常见树种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不断扩大绿化面积,使得人工林的面积在不断扩张。然而由于人工林的树种大多比较单一,病虫害种类繁多,导致林木免疫能力比较低。各类病虫害对林木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已成为林木行业所面临的第一大威胁。本文通过对树种病虫害的相关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病虫害;感染原因;防治 0.引言 目前,我国树种病虫害问题十分严峻,但是相关部门并未对此提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幼林保存率十分低下,给我国林木业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面对当前的病虫害形势,运用先进的经验和技术,积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尤为重要。 1.树木感染病虫害的原因 导致树木发生病虫害的原因有多种。首先,我国林木结构分布十分不合理。树种单一,林木抵抗能力低下,导致病虫害盛行。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发展,导致新型病虫入侵和繁殖,而大多林农对病虫知识知之甚少,不能及时对林木进行检疫,也是病虫害发生的一大原因。而且由于全球变暖,气候异常,使病虫有了更高的生存能力,严重制约着林业的发展。 2.常见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及防治 病虫害的种类多种多样,对树木造成的伤害也不见相同。下面分析了常见树种的易发生的病虫害及其表现症状。 2.1根腐病 根腐病多从植物根尖或者伤口处被感染。积水过多,生长地过于潮湿、贫瘠,或移栽时根部掩埋太深都是导致树木易发生根腐病的原因。根腐病多发生在树木的新生根部。发病初期会出现浅褐色,随着进一步的发展颜色会逐渐加深。树木的皮层组织也会逐渐出现坏死的症状。这类病害初期并没有很明显的患病症状,严重会导致树叶的脱落和树木的死亡。比较大的树木患上此类病害后,患病部位依然直挺,树干底部以上会流出一些树脂类的物质。小树患病后,皮层组织会慢慢变软,然后腐烂,树木还可能出现枯萎现象。对于根腐病的预防一般采用改善移栽技术水平的方法。发病后也及时对植物根部浇灌瑞毒霉之类的治病药物。 2.2蚜虫 蚜虫病一般多发生春季,最初的发生期在三月中旬,最严重的时期是四、五月份。蚜虫多发生二十代左右,蚜虫多把卵留在树木的稍部、新芽处,发生后会导致树木枯黄,虽然不会危及树木的生命,但是会严重影响树木的生命。对于蚜虫的预防一般采取在冬季把带卵的纸条剪掉的方法,还可以适量喷施一定量的吡虫啉类的药剂,尽量在产卵之前或者是在卵的孵化期进行防治。 2.3叶斑病 叶斑病,顾名思义,可知其经常发生在树木的叶片部位。叶斑病的病菌一般会在寄主身上过东,易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下发病,在多雨的季节病情则会加重。发病初始会有褐色斑点,逐渐扩展成红褐色外圈灰白色内圆的圆形癍,植物色斑周围会逐渐褪去绿色,发病严重后会导致植物身上产生黑色颗粒状的物质,植物逐渐枯萎。对于叶斑病的防治,应当采取积极去除带病的植株或纸条的方式,并要定期喷洒防治此类病害的杀菌剂。 2.4介壳虫

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规定

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规定 根据公司《林木病虫害防治办法》和《林木病虫害调查规划设计技术标准规定》,结合实际林地情况,特制定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如下: 一、验收内容 1、防治的效果,检测防治是否到位,达到预期的防治目标。 二、验收指标 根据防治方法的技术要点,在验收之前确定具体的验收指标。 三、验收标准 根据防治方法,验收一般分为事中监督验收和事后验收。事中监督验收是指在实施防治过程中对相关环节实施监督验收;事后验收是指实施防治完毕后,对防治效果及范围实施验收。其标准具体如下: 1、事中监督验收不合格者,不予事后验收,不予结算; 2、事中监督验收由所在的林场林管员完成,事后验收由生产技术部完成。林场(林管员)要在事后验收开始之前将事中监督验收结果递交到事后验收人员手中。 3、事中监督验收只作为事后验收的依据,不作为施工结算的依据。事后验收结果是施工结算的唯一依据。 四、验收方法 1、事中监督验收方法,根据防治方法技术要点和要求,林管员必须详细记录在实施防治过程的每个细节,如物理防治方法操作是否到位、药物使用浓度、天气状况等。 2、事后验收方法,验收人员借助GPS等工具测定防治范围,采用样圆法,其半径为7m,调查验收防治效果,如虫眼、危害控制程

度、防治方法明确规定的技术要点(如涂蓝的高度)等等。 3、实施验收时,原则上必须有2个以上人员参与外业调查。 五、验收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作,收集事中监督验收结果。 第二步:外业调查 1、全面踏查每小班; 2、做相关调查。 第三步:内业整理 1、样点数据及图纸整理; 2、编写验收报告 第四步:递交成果 六、成果组成 1、文字性验收报告(以林场为单位),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前言; 2)规划的简要说明; 3)验收情况; 4)分析评价。 2、附件 1)、规划明细 表1 林场林木病虫害调查明细表 2)、验收明细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选择题集锦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选择题集锦 1.园林植物病害大多数是由病原菌引起的,下列完全属于病原菌的是(D)。 A.真菌、蚜虫、气候因子 B.细菌、四足螨、寄生性种子植物 C.真菌、木虱、有毒物质 D.真菌、细菌 2.不属于园林植物病害的是(C)。 A.杨树烂皮病 B.丁香白粉病 C.郁金香碎色病 D.丁香花叶病 3.植物病害的病状可分为病状和病症,属于病症特点的是(A)。 A.丁香白粉病病部出现一层白色粉状物和许多黑色小颗粒状物 B.杨树根癌病,病部要命茎肿大,形状为大小不等的瘤状物 C.丁香花斑病,叶病部为坏死的褐色花斑或轮状圆斑 D.果腐病,表现病部腐烂,果实畸形 4.非侵染性病害是因环境条件不适宜而所致,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A)。 A.植物缺素症、冻拔、毛白杨破腹病 B.杨树腐烂病、螨类病害 C.动物咬伤、机械损伤、菟丝子 D.害虫刺伤,风害, 1.真菌具有真正的(A)。 A.细胞核 B.粒质 C.荚膜 D.胚乳 2.真菌的营养方式是(B)。 A.自养型 B.异养型 C.好氧型 D.咀嚼式 3.真菌菌丝体的变态类型是(A) A.菌核.子座 B.孢囊梗与孢束 C.子囊果 D.分生孢子器 4.真菌的繁殖方式为(D) A.裂殖 B.复制 C.二均分裂 D.无性和有性 5.霜霉菌侵染葡萄叶背时在病部出现一层(C) A.黄色粉状物 B.灰色霉层 C.白色霜状物 D.白色粉状物 6.(C)常引起贮藏期种实、球根、鳞茎等器官腐烂发霉。 A.白锈菌 B.子囊菌 C.毛霉和根霉菌 D.黑粉菌和锈菌 11.丁香白粉病菌特点是附属丝未端分叉,闭囊壳内含多个子囊,该菌为(D)。 A.钩丝壳属 B.叉丝单囊壳属 C.白粉菌属 D.叉丝壳属 12.白粉菌引起阔叶树植物的白粉病,其同一病症为(A)。 A.白色粉状物和小黑颗粒 B.霜霉状物 C.白色丝状物 D.小黑点 14.引起杨树、苹果树枝干烂皮病的病原物是(B)。

林木病虫害防治知识问答

林木病虫害防治知识问答 1、我国的十大森林病虫鼠害是指哪些? 我国是一个森林病虫害较为严重的国家,全国森林病虫害种类共有8000多种,经常造成危害的有200多种,其中目前危害较严重的"十大"病虫害有:松毛虫、美国白蛾、杨树蛀干害虫、松材线虫、日本松干蚧、松突园蚧、湿地松粉蚧、大袋蛾、松叶蜂、森林害鼠。 2、在野外如何诊断树木患病? 野外诊断是通过树木上有无患病症状,症状特征和周围环境的仔细观察和判断,初步确定发病原因的实践。 (1)症状观察:植物得病后的不正常表现称为症状。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在寄主患病部位表面有明显的粉状物、霉状物或子实体,由细菌、病毒、线虫和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在寄主上亦有斑点、丛枝、流胶、腐烂、枯萎等症状。由土壤缺乏某种元素、气候环境条件不适合等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生物性病害不出现上述症状,受害林分中的林木往往表现均匀一致的叶片边色矮小等症状。由昆虫为害的树木,其叶片上有明显的缺损,枝干有坑道、蛀孔或蛀屑,即使蚜虫、介壳虫、螨类等刺吸性口器造成的褪色、卷叶,也可籍助于手持扩大镜在树上找到虫体。 (2)病树林间分布判断:林间病株的分布暗示着相应的各种病因可为诊断提供分析的线索。由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发病初期为点片状,零星分布,健康树和病树混杂存在。由环境条件不适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在某种树上表现的症状相同,病株在林间成片发生,树木受害均匀一致。如林缘发病严重,表明邻近有病害的侵染源或虫源,因此要调查邻近的作物、树木上的病虫害。此外,必须了解林木的种源、栽培管理过程中的技术环节气候是否反常等情况,以有助于病虫害的诊断。当然,确切的诊断还必须采集标本进行室内分析,通过显微镜镜或解剖镜仔细观察,进行病原或病害名称鉴定,病原物还有进行分离培养和人工接种试验等,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 3、常用农药可分为哪几类? 常用农药根据不同的用途一般可分为七种类型。 (1)杀虫剂是用来防治各种害虫的药剂,有的还可兼有杀螨作用,如敌敌畏、乐果、甲胺磷、杀虫脒、杀灭菊脂等农药。它们主要通过胃毒、触杀、熏蒸和内吸四种方式起到杀死害虫作用。 (2)杀螨剂是专门防治螨类(即红蜘蛛)的药剂,如三氯杀螨砜、三氯杀螨醇和克螨特农药。杀螨剂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螨防治效果不一样,有的对卵和幼虫或幼螨的触杀作用较好,但对成螨的效果较差。 (3)杀菌剂是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多菌灵、粉锈宁、克瘟灵等农药。主要起抑制病菌生长,保护农作物不受侵害和渗进作物体内消灭入侵病菌的作用。大多数杀菌剂主要是起保护作用,预防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4)除草剂是专门用来防除农田杂草的药剂,如除草醚、杀草丹、氟乐灵、绿麦隆等农药。根据它们杀草作用可分为触杀性除草剂和内吸性除草剂,前者只能用于防治由种子发芽的一年生杂草,后者可以杀死多年生杂草。有些除草剂在使用浓度过量时,草、苗都能杀死或会对作物造成药害。 (5)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专门用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药剂,如赤霉素(九二Ο)、萘乙酸、矮壮素、乙烯剂等农药。这类农药具有与植物激素相类似的效应,可以促进或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以满足生长的需要。 (6)杀线虫剂适用于防治蔬菜、草莓、烟草、果树、林木上的各种线虫。杀线虫剂由原来的有兼治作用的杀虫、杀菌剂发展成为一类药剂。目前的杀线虫剂几乎全部是土壤处理剂,多数兼有杀菌、杀土壤害虫的作用,有的还有除草作用。按化学结构分为四类,卤化烃类、二硫代氨基甲酸脂类、硫氰脂类和有机磷类。 (7)杀鼠剂杀鼠剂按作用方式分为胃毒剂和熏蒸剂。按来源分为无机杀鼠剂、有机杀鼠剂和天然植物杀鼠剂。按作用特点分为急性杀鼠剂(单剂量杀鼠剂)及慢性抗凝血剂(多

园林树木的整形与修剪

园林树木的整形与修剪 摘要 整形修剪是园林植物综合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在园林上,整形修剪广泛地用于树木、花草的培植以及盆景的艺术造型和养护,这对提高绿化效果和观赏价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园林树木整形修剪 引言 整形是通过修剪树木枝条,如:剪、锯、捆、绑、扎等手段,使树木生长成栽培者所希望的特定形状。修剪就是在整形的基础上,对树木的某些器官(枝叶、花等)加以疏删短截,以达到调节生长,开花结实的目的。整形、修剪是两个紧密联系的操作技术,常常结合在一起进行。一般来说,整形着重于幼树及新植树木,修剪则贯穿于树木一生中。 1 园林树木整形修剪的原则 随着近年来园林绿化面积的增加和植物配置方式的多样化,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整形修剪的方法因树木种类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不论使用何种方法,以下五个原则是园林工作者必须要遵循的。 1.1 遵循树木生物学特性的原则。园林树种不同,其分枝方式、干性、层性、顶端优势、萌芽力、发枝力等生长习性也有很大差异。修剪时必须尊重和顺应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1.2 遵循树木生命周期的生长发育规律原则。任何园林树木在其生命周期中,总是遵循离心生长———离心裸———向心更新的生长程序。修剪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与控制树木不同年龄时期生命周期所表现的各种生长变化规律,延长离心生长的生命活动周期,控制过早出现离心裸,因势利导,利用向心更新规律维持和造就新的树冠,并保持其树冠的圆整和整个树体的生命周期。 1.3 遵循树木整体性及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原则。一棵树就是一个生命系统,不同器官之间既有各自功能又有密切联系,既有互相促进又有互相制约。树木修剪必须遵循顺应树木整体性及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原则,协调平衡这些关系。 1.4 遵循植物群落中各树种的生态位原则。人工栽植的观赏树木,栽植初期只是一种群聚关系,只有经过长期的生长栽培和外界环境的作用才能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种类组成,一定外貌的植物群落。各种树木在植物群落中趋于形成各就其位、各得其所的生态位。在修剪过程中必须重视植物群落结构,在外貌、色彩、线条等方面处理得丰富多样、美观协调,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按照群落整体结构要求,合理进行整形修剪。 1.5 遵循园林树木的修剪反应规律原则。园林树木修剪的主要方法有短截、缩剪、疏剪和缓放,由于枝条的生长势、生长部位、生长姿态及修剪强度的不同,其修剪反应差异很大。修剪时必须深入观察、研究上述综合因子,遵循树木修剪反应规律,慎重修剪,才能达到理想的修剪目的。此外还必须考虑到园林树木生长的立地条件和周边环境对树木修剪反应的影响。 总之,应通过合理的整形修剪达到树木整体的促进生长和局部的抑制作用,以提高园林树木个体及群体的生态效果。 2 园林树木整形修剪的依据 2.1根据园林树木在园林中的功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及答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 一、解释名词(20分,每题2分) 1. 侵染性病害 2. 症状 3. 子实体 4. 专性寄生 5. 单循环病害 6. 生活史 7. 全寄生种子植物 8. 系统侵染 9. 病程 10. 趋光性 二、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 1.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2.翠菊黄化病的病原是____ 。主要通过____ 、____ 、和____传播。 3.郁金香碎色病毒在____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田间的主要传播方式为 ____ 。 4. 桑寄生和菟丝子一般寄生在植物的____部位,它以____伸入寄主茎干内与其 ____ 和____连接,吸取全部养分。 5. 牡丹(芍药)炭疽病发病部位有____ 、____ 、____和____ 。 6. 仙人掌类茎腐病的病原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 7.唐菖蒲干腐病主要危害球茎,球茎受害后有3种症状类型,即____ 、____ 和 ____ 。 8. 草坪草害虫按照其危害习性与部位的不同分为____ 、____ 、____ 和____ 。 9.扁刺蛾成虫前翅灰褐稍带紫色,有____ 条明显的暗褐色线。 三、判断题(15分,每题1.5分) 1. 园林植物主要叶部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锈病、炭疽病、叶斑病等。() 2. 兰花炭疽病只发生在我国的广东地区。() 3. 柑橘溃疡病的病原是柑橘极毛杆菌。() 4. 柑橘溃疡病的病菌潜伏在土壤中越冬。() 5. 翠菊黄化病引起植株矮小萎缩、花小、边色等症状。() 6. 菟丝子为全寄生种子植物。() 7. 预防根癌病可对病土进行热力或药剂处理。() 8. 杨树溃疡病菌越冬的主要场所为病残体。() 9. 草地螟老熟幼虫体长为9~12mm。() 10. 黄刺娥成虫体在翅尖上汇合于一点,呈倒“U”字形。() 四、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 何谓无性繁殖?无性孢子有几种? 2. 仙人掌类茎腐病的症状如何? 3. 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的危害特点是什么? 4. 桃缩叶病的发病规律是怎样的? 五、问答题(30分,每题15分) 1.蛴螬的识别特征和分布、危害怎样?其防治措施有哪些? 2. 根据郁金香碎色病的发病规律制定病害防治措施。

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参考

苗木几种病虫害防治技术(供参考) 一、病害 1、白粉病:月季、黄杨、小叶女贞等易发生。 2、叶斑病、炭疽病:红叶石楠、大叶黄杨。 3、叶枯病:樱花、紫叶李、桂花等。 防治方法:70%托布津 600-800倍,退菌特800-1000倍,50% 多菌灵 500-600倍,15%粉锈宁 800-1000倍,三唑酮800-1000倍喷雾防治,交替使用效果较好。 二、虫害 1.蚧壳虫:常见危害有紫薇、黄杨、樱花、女贞、石榴、白蜡等。 防治药剂:可用杀扑磷、毒死蜱、啶虫脒、吡虫啉等内吸性农药,阿维菌素等800-1000倍喷药,要求在卵盛孵期,喷药要求均匀、周到。如果蜡壳已形成,喷药效果较差。 2.红蜘蛛:常见危害有紫薇、樱花、桂花、龙柏、杜鹃、海棠等。 防治药剂:可用氧化乐果与高效氯氰菊酯或吡虫啉与啶虫脒 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这些药剂交替使用都有较好效果。 3、卷叶螟 防治方法:用1000倍液氧化乐果乳液喷雾,或用啶虫脒与高氯菊酯的混合喷雾防治。 4、美国白蛾:主要危害园林植物为白蜡、桑树、悬铃木、白榆、紫叶李、樱花、苹果、海棠、柳树、李、山楂、杏、木槿、刺槐、加拿大杨、桃树、蔷薇、连翘、丁香、菊花、大丽花等,其中白蜡、桑树、法桐等树种为其最喜食树种。 防治方法:在美国白蛾幼虫网幕始见期至高峰期,即在幼虫3龄以前,应用24%米满胶悬剂800-1000倍液,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2000倍液;在美国白蛾幼虫4龄以前应用2.5%三苦素水剂1000倍液,1.2%烟参碱乳油1000-1500倍液、绿灵800-1000倍液等植物性杀虫剂;对各龄幼虫也可以使用5%氯氰菊酯乳油1500-3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40%久效磷乳油1000-1500倍液、1.8%阿维菌素3000

预防树木病虫害

预防树木病虫害共建健康社区环境——物业公司组织力量为树木打药除虫6月至9月是病虫害的高发季节。为防止害虫的群体增长给绿色植物带来危害和减少浪费,物业公司每年都会在9月下旬开始对亚龙花园绿地植物进行打药除虫。秋季是绿化打药除虫的最好时节,害虫不仅影响树木正常生长,而且妨碍居民的出行、健身等正常生活。为了提升小区绿化水平,给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绿色生活环境,物业公司加大了治理树木虫害的力度,早早联系绿化专业队伍,安排打药事宜,避免出现虫害影响树木、植被生长。 为了保证打药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物业公司做好了周密的准备工作,张贴通知居民及时关好门窗,告知居民尽量不要在洒药期间带孩子和宠物外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此外,为了保障打药工作的顺利进行,物业公司还对打药周边活动的居民进行了疏导,确保每一树、每一花、每一草均能免遭虫害的破坏。为解决人工打药造成药剂浪费、防治不彻底的现象,保绿人员选用高射程式喷雾机给树木打药,这种高射程式喷雾机功力强、射程远、气流能有效翻动树叶片,使其正反面均匀受药,并且覆盖范围广、可以实现精量喷雾,杀虫效果好,工作效率提高了几倍,为及时、快速、有效防止病害虫的危害发挥了积极作用。保绿人员介绍,这种药粉加水后能很快溶解在水中,喷洒在树木上后既可以

防治蚜虫、红蜘蛛等害虫,气味也并不刺鼻浓烈,对环境也没有污染。不过保绿人员也劝告大家,近期不要接触这些喷洒药水后的树木,以免对人畜造成伤害。希望在冬季来临前将害虫一网打尽,不让它危害树木健康。让树木在有利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通过此次打药,物业公司不仅对辖区树木进行了全面清理,消除了树木感染虫害的隐患,保护了植被的正常生长,更为创建干净整洁社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绿树成荫时,居民好乘凉,此次工作得到了社区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本报通讯员

树干打孔注药防治林木病虫害技术

树干打孔注药防治林木病 虫害技术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树干打孔注药防治林木病虫害技术树干注药是针对树木的一种施药技术,即用适当的方法和压力,将药物导入伤感特定部位。经输导组织传至树干的各个部位,从树内部控制病虫害。打孔注药过去多用钉、锤、刮、剥、凿等土办法,不仅工效低,劳动强度大,而且对树木产生伤害。 一、打孔方法 1创孔无压导入法 滴注式树干注药防治果树病虫害技术研究项目实施总结报告 2007-11-24 14:17:46|分类:|字号订阅 一、项目基本情况: 橄榄星室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是危害橄榄新梢的主要害虫,分布在橄榄主产区,以成虫在嫩梢、芽、叶上吸食为害。若虫固定在叶背吸食并形成凹陷的虫瘿,叶面布满“钉”状小突起。滴注农药是应用一定高度重力向树杆滴注农药,利用树杆木质部具有运输贮存水份、养分的功能,通过木质部导管运输一定浓度的农药,以达到治虫、防病等作用。 二、项目实施技术总结 1.材料与方法 (1). 供试果树为20年生的桐浦本地橄榄树,设对照区、施药区和隔离带,对照区、施药区的树势、管理水平和立地条件基本一致,周边隔离带根据立地条件不同而定,为30-50米。各区在试验前先清除

树冠范围内杂草,中耕施肥。供试药剂为4O%氧化乐果、5 %吡虫啉,工具为榔头、四寸钢钉、医用滴注式注射器(由瑞安市医药公司购入)和农用喷雾器。试验在2006年4月5日进行。分别用4O%氧化乐果15ml lO倍液、5%吡虫啉15 ml 10倍液进行滴注,用5%吡虫啉600倍液喷雾、清水喷雾为对照,共4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4株为1个重复。每株选东西南北周缘固定4穗并作标记,每穗标记最靠近末级梢的一条营养枝(带叶的枝条)及末级梢所有叶片,随着调查时间的延长,末级梢长出新的嫩叶,统计若虫数时把标记的营养枝上叶片及末级梢新长出的叶片上所有若虫,分别于药后7 天、25 天、 5O 天调查各处理区叶片被害情况,统计若虫数、算出虫口减退率.计算防治效果。周边隔离带每隔半个月用5%吡虫啉600倍液喷雾一次。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防治方案 第一部分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一、常见的病害及防治 1、白粉病:可用50%退茵特800-1000倍、或0.1-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 0%胶体硫50-1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二、三次均有效。 2、黑斑病:药剂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或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代森胺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多次效果较好。 3、裼斑病:发病后可喷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二、三次。 4、锈病:用福美锌,石硫合剂定期交替喷射,可以减轻病情。 5、炭疽病:发病期定期75%百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灵菌丹500-800倍液,有较好的效果。 6、立枯病:用800倍液的50%托布津功多菌灵喷2-3次(10天一次) 7、青枯病:发病期可喷淋0.2%高锰酸钾液或100-200U农用链霉素,土霉素,并适当增施钾肥。 二、常见的虫害及防治

1、蚜虫类:消灭越冬虫源,秋末喷射40%乐果,300倍液以作保护。当蚜虫发生时,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2-3次,可用40%氧化乐果或40%乐果20 00倍液或8%滴滴畏1000倍液喷杀。 2、蚧壳虫类:喷射40%氧化乐果,及25%亚胺硫磷1000-2000倍液。如果是盆栽名贵品种,也可以在其根埋入吠喃丹。庭院中的2-3年生小树,每株可用10%吠喃丹40克左右。 3、螨类:用2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50%久效硫乳油200 0倍液,50%滴滴畏乳油1000倍液喷杀。 4、苏马:用40%乐果乳剂300-500倍液,80%滴滴畏乳剂3000倍液,50%马列拉硫磷乳剂4000倍液,50%休养虫螟松乳剂2000倍防治效果良好。 5、5、蓟马:用40%乐果乳剂300-500倍液,80%滴滴畏乳剂3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剂400倍液,50%杀虫螟松乳剂2000倍防治效果良好。 三.执行操作要领 1、及时浇水,根据不同品种生长习性,地段(室内或雨水淋不到的墙边2-3天要浇一次水)。 2、随时注意观察检察有没有害虫发生,并及时做好枯枝落叶病枝叶的清理和药物防治工作,并将防治情况向绿化部汇报。 3、日常管理要正常,枯枝弱枝,病枝要及时剪除,定期松土,见杂草就除,保持绿化区内无杂草。

浅析安阳县常见树种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浅析安阳县常见树种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摘要】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对生态建设十分重视,使得人工造林的面积在不断增加。安阳县于2010年已建成生态县,全县林地总面积33.5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6.8万亩,主要为人工林,但由于人工林的树种大多比较单一,病虫害种类繁多,导致林木免疫能力比较低。各类病虫害对林木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已成为林木行业所面临的第一大威胁。本文通过对树种病虫害的相关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病虫害;感染原因;防治 0.引言 近年来,安阳县森林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危害极为严重,主要表现为:一是危险性森林病虫害扩散蔓延迅速,对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构成巨大威胁。幼林保存率十分低下,给林木业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面对当前的病虫害形势,运用先进的经验和技术,积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尤为重要。 1.树木感染病虫害的原因 导致树木发生病虫害的原因有多种。首先,安阳县林木结构分布不合理。树种单一,林木抵抗能力低下,导致病虫害盛行。随着外界树种的引入,导致新型病虫入侵和繁殖,而大多林农对病虫知识知之甚少,不能及时对林木进行检疫,也是病虫害发生的一大原因。而且由于气候变暖,使病虫有了更高的生存能力,严重制约着林业的发展。 2.常见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及防治 病虫害的种类多种多样,对树木造成的伤害也不见相同。下面分析了常见树种的易发生的病虫害及其表现症状。 2.1根腐病 根腐病多从植物根尖或者伤口处被感染。积水过多,生长地过于潮湿、贫瘠,或移栽时根部掩埋太深都是导致树木易发生根腐病的原因。根腐病多发生在树木的新生根部。发病初期会出现浅褐色,随着进一步的发展颜色会逐渐加深。树木的皮层组织也会逐渐出现坏死的症状。这类病害初期并没有很明显的患病症状,严重会导致树叶的脱落和树木的死亡。比较大的树木患上此类病害后,患病部位依然直挺,树干底部以上会流出一些树脂类的物质。小树患病后,皮层组织会慢慢变软,然后腐烂,树木还可能出现枯萎现象。对于根腐病的预防一般采用改善移栽技术水平的方法。发病后也及时对植物根部浇灌瑞毒霉之类的治病药物。 2.2蚜虫

林木病虫害防治文档2010.5

林木病虫害防治-病理部分 绪论 一、林木病害防治学教学内容 二、林木病害防治重要性及发生的特点 第一章林木病害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林木病害 一、林木病害的概念 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其它生物的侵害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使得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干扰,细胞、组织、器官遭到破坏,林木生长发育不正常,甚至植株死亡。不仅降低了林木的产量和质量,而且造成经济、景观和生态损失。这种现象称为林木病害(原因、过程、结果) 二、林木病害发生的病原 1、侵染性病原(生物性病原): 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藻类、螨类 2、非侵染性病原(环境不良因子): 不适应林木生长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有毒物质等 三、林木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及相互关系 三大因素: 病原、感病林木和环境条件。 四、病害的种类及相互关系 1、侵染性病害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2、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性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 3、二者的互关系:⑴复杂⑵相互转变 病害四面体 人类活动也可能无意识地助长了某一种病害的流行,或者有效地控制了病害来的流行。如果考虑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常用“病害四面体”(或病害锥)来表示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林木病害的症状 一、症状的概念 病状:林木发病后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反常状态。如:花叶、黄化、肿瘤、丛枝等。 病症:林木发病后,病原物表现在病部的特征。如白粉、锈粉、煤污、毛状物、伞状物、点状物、煤层等。 症状:是病状和病症的综合表现,即林木发病后所表现病态特征。 二、常见林木病害症状类型 (一) 以病状为主的类型无病症或病症不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种: 1、花叶通常全株性的发病(多为系统性病害)局部表现,叶片颜色深浅不均匀,浓绿与浅绿部分相间夹杂,大多由病毒、类菌原体和生理因素引起。 2、黄化整个叶片或叶片的一部分均匀地变成黄色。多由缺素或病毒等引起。 3、肿瘤:枝干、根部和叶上形成局部性肿胀或成瘤状突起瘤多近圆形,有时呈梭状。瘤的体积可从几毫米到一米以上。一般由细菌、线虫和个别真菌引起。 4、丛枝枝条的节间缩短,叶片变小,枝叶簇生。呈扫帚状。多由类菌原体、或真菌引起。 5、萎蔫根、茎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的植物失水凋萎的现象。一般由真菌、细菌或生理原因引起。 6、小叶叶片变小。一般由缺素症真菌、病毒、螨类或引起。

园林树木一些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园林树木一些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1.杨树叶片为什么长白粉,怎样防治? 这是杨树白粉病。该病的特征主要是在叶的两面形成大小不等的白色粉斑,有的扩展到全叶,有时绿色枝条上也生白粉。到秋初,在白粉中生出黄褐色到深褐色的小黑点。春秋两季白粉病发展迅速。 防治方法:①苗圃地幼苗不要太密,及时间苗,保持通风透光;②及时修剪幼树下部被压枝条和根蘖苗;③喷农药防治。25%粉锈宁1000~2000 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较好,每隔25~30d(天)喷1次,共喷3次,即可控制病害流行。 2.如何鉴别杨树黑斑病? 该病在吉林省各地均有发生,危害杨树苗木、幼树叶片。通常在6月末幼苗长出3~4枚叶片时发病,7~8月进入发病盛期,9~10月为末期。鉴别方法为,被害杨树叶的背面有小黑点,逐渐形成黑斑。雨季时黑斑相互连片,迅速变黑并干枯脱落。受害严重的树木,全株形成光杆,梢部干枯。小叶及苗茎变黑全死,苗茎扭曲不直。 3.如何预防杨树黑斑病? 由于该病原菌随落地病叶及感病枝梢上越冬,所以秋季落叶后到第 2a(年)新叶发生前,应彻底清除落地病叶及感病枝梢。合理密植,苗木密度不要过大。加强管理,注意苗圃排水和灌水。 于5月中旬至7月初每隔半月喷1次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进行

药物预防及防治。 4.杨树灰斑病有哪些症状? 由发病部位不同可表现出的不同的症状类型。在叶部为灰斑病;在顶梢为黑梢病,也叫黑脖子病;在茎干皮部则产生肿茎溃疡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灰斑型:病叶最初生出水渍状斑,很快变为褐色,最后变成灰白色,病斑周围为褐色。后期在病斑上产生许多小黑点。 黑斑型:在雨后或湿度大的条件下,病斑多从叶子尖端或边缘发生,迅速发展成大块坏死性病斑,在病斑上产生黑绿色霉层。 枯梢型:病菌侵染后导致嫩梢变黑枯死,而病部以上部分的枝叶为绿色,但很快死亡变黑,病梢常弯曲下垂或由此处折断,老乡称为“黑脖子”。 肿茎溃疡型:在苗木的茎干皮部,开始产生椭圆形褐色病斑,长度1~4cm(厘米),后失水下陷变黑,病斑中央渐变白色,出现黑绿色小点。随着树木生长和病斑发展,病部肿大,纵向开裂,露出变红色的木质部。 5.如何掌握杨树灰斑病的发生规律? 该病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发生普遍,危害多种杨树品种,但以黑杨派及青杨派的杂交种易感病,其中以小×黑、小青×黑和北京605最易感病。 黑杨派、白杨派及其杂交种发病轻或不发病。6月初~6月中旬开始发病,7~8月为流行盛期,9月上旬终止。

树干打孔注药防治林木病虫害技术

树干打孔注药防治林木病虫害技术 树干注药是针对树木的一种施药技术,即用适当的方法和压力,将药物导入伤感特定部位。经输导组织传至树干的各个部位,从树内部控制病虫害。打孔注药过去多用钉、锤、刮、剥、凿等土办法,不仅工效低,劳动强度大,而且对树木产生伤害。 一、打孔方法 1创孔无压导入法 滴注式树干注药防治果树病虫害技术研究项目实施总结报告 2007-11-24 14:17:46| 分类:果树栽培技术|字号订阅 一、项目基本情况: 瑞安市桐浦乡是我国地理位置上橄榄种植最北缘的地域,曾有近1000多亩橄榄种植面积,为当地农民带来丰厚收益,也成为瑞安市特色水果之一。但随着气候变异,管理失调,虫(星室木虱)害为害严重,造成绝多数树体因抗逆能力下降而被低温冻死(已由瑞安市农科所委托省农科院检测与现场分析所得结果)。为能尽可能地拯救尚有一定活力的树体,使其恢复生长结果,经与向相关专家请教,并深入调查,拟以根据树体木质部具有输送树液功能为前提,直接通过利用拟人体吊针输液的方法,在一定高度重力作用下,向树体木质部输入配制好的杀虫药剂与营养剂,通过木质部运输到树体全部以达到全株带毒与补充营养,达到杀死星室木虱与拯救树体的目的,于2006年向市科技局申报了《滴

注式树干注药防治果树病虫害技术研究》科技项目,编号为20061111,开展攻关工作。 橄榄星室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是危害橄榄新梢的主要害虫,分布在橄榄主产区,以成虫在嫩梢、芽、叶上吸食为害。若虫固定在叶背吸食并形成凹陷的虫瘿,叶面布满“钉”状小突起。滴注农药是应用一定高度重力向树杆滴注农药,利用树杆木质部具有运输贮存水份、养分的功能,通过木质部导管运输一定浓度的农药,以达到治虫、防病等作用。 二、项目实施技术总结 1.材料与方法 (1). 供试果树为20年生的桐浦本地橄榄树,设对照区、施药区和隔离带,对照区、施药区的树势、管理水平和立地条件基本一致,周边隔离带根据立地条件不同而定,为30-50米。各区在试验前先清除树冠范围内杂草,中耕施肥。供试药剂为4O%氧化乐果、5 %吡虫啉,工具为榔头、四寸钢钉、医用滴注式注射器(由瑞安市医药公司购入)和农用喷雾器。试验在2006年4月5日进行。分别用4O%氧化乐果15ml lO倍液、5%吡虫啉15 ml 10倍液进行滴注,用5%吡虫啉600倍液喷雾、清水喷雾为对照,共4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4株为1个重复。每株选东西南北周缘固定4穗并作标记,每穗标记最靠近末级梢的一条营养枝(带叶的枝条)及末级梢所有叶片,随着调查时间的延长,末级梢长出新的嫩叶,统计若虫数时把标记的营养枝上叶片及末级梢新长出的叶片上所有若虫,分别于药后7 天、25 天、5O 天调查各处理

园林苗木整形修剪技术.doc

园林苗木整形修剪技术 摘要:园林的整形与修剪能够帮助植物更好的生长,经过整形修剪,将植物的枝、叶进行修剪,保证主要枝干及叶片的营养的吸收及保留。经过整形修剪,不仅使植物具有良好的形态、促进植物生长,还能使光照度好,空气流通快,从而增加植物光合作用,同时减少了病虫灾害的破坏。保持植物体内养分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园林;修剪;整形;发展 前言:园林苗木整形修剪是通过对植物的主干进行培养,将多余枝干或者叶片修剪成为具有美观效果的形状,通过改善苗木能够帮助植物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使园林植物覆盖率大情况下进行阳光与空气的流通,促进植物生长,避免由于密度增大所造成的病虫灾害严重的问题,能够促进植物平衡发展。这种整形与修剪方法目前被大量普及,无论是城市建设中的植物绿化还是园林建设中,对于植物的形状要求成为必要因素。同时,整形与修改能够促进城市规划的美化效果,改善园林植物单一化的特点。对于园林苗木修剪的要求主要是保持枝干在正常生长条件下进行修剪,控制枝干的生长并及时进行整形修剪。 1园林苗木整形修剪的重要性 园林苗木是整形修剪有利于树苗主干吸收更多养分从

而促进植物生长,在人工掌控下生长,形状也按照人工控制进行美化,呈现出具有形状美观、生长快速的状态,同时,对于苗木的透光作用起到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增加阳光照射的范围,还大大增强了空气流通,减少植物密集型造成的影响,使苗木快速、健康生长。 2园林苗木整形修剪的最佳时间 修剪工作的进行一般利用植物在停止生长时期,也就是植物的休眠期,休眠期主要在冬季,这时候修剪能够避免对植物的伤害。反之,春夏季节就是植物生长的茂盛期,这时候植物会大量繁殖、生长速度快,当植物在萌芽时必须停止修剪,保证植物的生长安全。 3园林苗木的主要培育类型 园林苗木培育类型主要有行道树、庭院树、垂直绿化树、绿篱树四种。其中行道树苗一般选择树干通直、分枝较高、树冠宽广完整、根系强大的树苗,主要选择有杨树和槐树。而庭院树一般要求树苗的树形美观自然,庭院树的类型一般比较多,有乔木、灌木、观花、观果、观叶、观枝的选择,因此修剪时要格外注意不同的树木特点。垂直绿化的树苗要求要有三大主蔓和良好的冠苁。而绿篱用苗则要求树木树冠紧凑,有良好的耐荫能力。 4园林苗木主要修剪方法 4.1剥芽。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要点(附图)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要点 (附图)

第一节 1、国槐尺蠖(吊死鬼)(鳞翅目) 危害情况:主要危害国槐、龙爪槐、以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可把叶片吃光大量排粪并吐丝下垂、污染园容。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三代.以蛹在树下土中过冬。次年4月中旬羽化.成虫白天在灌木树丛仃落.夜晚活动产卵.有趋光性。危害期第一代在5月中旬.第二代在6月下旬.第三代8月上旬.幼虫老熟后.吐丝下垂.入土化蛹。 药物防治:除使用敌敌畏辛硫磷乳剂外可使用无公害药剂。①20%除虫脲1号1:6000倍(三合前用); ②BT乳剂1:800倍;③1.2%烟参硷乳油1:1000倍 2、桑褶翅尺蛾(鳞翅目) 危害情况:危害杨、柳、榆、栾树、白蜡、石榴、桑、海棠、碧桃、丁香、金银木、江南槐等。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蛹在土中过冬.次年4月上旬羽化.5月有虫危害.5月下旬-6月初入土化蛹。 综合防治方法:①4月上旬剪除带卵枝条药物防治.除使用敌敌畏辛硫磷乳剂外可使用无公害药剂;②20%除虫脲1号1:6000倍;③BT乳剂1:800倍;④1.2%烟参硷乳油1:1000倍。 3、黄刺蛾(又名巴子.洋辣子)(鳞翅目) 危害情况:危害树木花卉达120余种.如杨、柳、榆、刺槐、樱花、腊梅、海棠、月季、黄刺玫、紫薇、丁香、芍药、扶桑、悬铃木等。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枝、粗皮处结褐、白相间的条纹状类似雀蛋的茧中化蛹过冬。次年5月羽化.成虫产卵于叶背.6-7月幼虫聚叶片危害.8月分散蚕食.9月在枝上结茧越冬.成虫有趋光性。 综合防治方法:①剪除枝上虫茧减少虫源;②三龄前剪除群聚叶片幼虫并消灭;③严重时可用烟参硷乳油1000倍或BT乳剂400-600倍杀灭.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

树木在生长中常见病虫害原因及防治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675889319.html, 树木在生长中常见病虫害原因及防治方法 作者:刘振山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3年第23期 树木虽然在自然界的生命周期较长,但树木的生命随时都在受到病虫害的伤害,只是由于没有形成灾害,利用自然的平衡生长着,如果一旦出现病虫灾害,就会使其失去生命,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针对树木在生长中常见病虫害原因及防治方法问题,探讨树木为什么会出现病虫害,提出树木其他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如对病虫害的防治要坚持预先调查、树苗选择和 严格监测。从这一角度加强农场绿化的管理工作,尤其要注意加强树木在生长周期中,对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保证绿化树木的健康成长。有利于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的身体健康。 一、树木为什么会出现病虫害 在自然界中出现病虫害可以导致树木的死忙,几千年来,人类都在与这些病虫害斗争,但是树木的病虫害天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如旱、涝的异常,都可能出现病虫害。发生病虫害的原因有多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可能出现不同的病虫害,但同一种病虫害却常发生在同一树种群,因此,对于树种单一的树木,他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就会低,就可能导致病虫害的盛行。因此,在气候异常季节,病虫就容易滋生,会对林业的发展带来损失。 二、如何发现常见病虫害和防治方法 树木的病虫害的种类很多,在正常的气候环境里,存在的病虫害一般不会带来伤害,在自然界中利用鸟类就可以。这是自然界的生物链,不要幻想杀尽病虫,那样也就灭绝了鸟类。 1、树木根腐病的发生及根治方法 树木根腐病是一种细菌的滋生。滋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积水过多,树木的生长地过于潮湿,是导致树木发生根腐病的主要原因。树木根腐病发生在新生根部。发病初期在病区会出现浅褐色斑点,这些斑点会随着根腐病的发展逐渐加深。等到根腐病严重,树木的皮层组织就会出现坏死的症状。但是这类病具有隐藏性,虽然严重会导致树木的死亡。但在发病后,对于比较大的树木在外部观察,并不会反应在树冠的外观上,只是树干的底部以上会流出一些树脂类的物质。对于小树患病后,就比较明显,它的皮层组织会慢慢变软,然后腐烂,小树木还可能出现枯萎现象。对于根腐病预防一般采用改善潮湿的生长环境。如果发现发病要及时对树木根部浇灌治疗菌类的药物,如,双效灵类的灭菌药物。 2、树木蚜虫的发生及根治方法 树木蚜虫病一般多发生春季,一旦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适宜,树木的蚜虫病就可能发生,最初发生期在三月中旬,等到四、五月份。蚜虫就会由于数量太多造成伤害,蚜虫多把卵留在树木的新芽处,发生后会导致树木枯黄。对于蚜虫的预防,必须采取常年的防护,在冬季就把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