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翻译理论简史

翻译理论简史

翻译理论简史
翻译理论简史

本文由efiueite贡献

ppt1。

History of Translation Theory

翻译理论简史

Teaching Plan

Teaching Contents: 1. An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countri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 1.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 Teaching Aims: To make students get the general idea about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in China. Teaching Focus: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ranslation practicing and theory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ranslation practicing and theory in China Teaching Methods: teacher-oriented lecturing Discussion (group work, then class work) Teaching Approaches: Multi-media aided. Teaching Procedures:

中西翻译理论研究回顾

翻译理论的发展无论在中国或是在西方,都有 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据载,西方翻译理论史肇 始于公元前1世纪的古罗马修辞学和翻译家西 塞罗,我国的译论史则起于三国时期的佛经翻 译家支谦,距今亦有一千七百来年。面对如此 悠久的翻译史,无论作为一名学者还是翻译爱 好者,研究翻译首先要对古今中外的翻译史和 翻译理论研究加以了解。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简史

谭载喜的《西方翻译简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 研究西方翻译史的著作。全书按照历史分期排 列,分别介绍了每个发展时期西方翻译实践与 翻译思想发展史。 (一)西方翻译实践史 (二)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

(一)西方翻译实践史

在西方,翻译实践活动比翻译理论开始得更早。在历史 上表现为六次高潮。 第一次翻译高潮出现在公元前四世纪末,以翻译介绍希 腊戏剧作品为主要表现形式。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 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罗马,促进可罗马文学的诞 生和发展。 第二次翻译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 是宗教性质的。其中以《圣经》翻译为主要表现形式。 哲罗姆于382至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 定本,标志着《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分庭抗礼 的重要地位。 第三次翻译高潮出现在中世纪中期,即十一至十二世纪 之间,在西班牙的托莱多,把阿拉伯语翻译成拉丁语。

(一)西方翻译实践史

第四次翻译高潮为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 复兴运动。翻译活动深入到思想、政治、哲学、文 学、宗教等各个领域,涉及到古代和当时的主要作 品。 第五次翻译高潮为文艺复兴后,翻译近代与当代的 作品为一大特点。 第六次翻译高潮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 翻译活动。主要特点:首先,翻译范围的扩大,科 技、商业领域也成为翻译领域。其次,翻译规模扩 大,出现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队伍从事翻译。另外, 翻译的作用为以往所不可企及。最后,翻译事业发 展的形式有很大变化和进步。其中包括兴办高等翻 译教育,成立翻译组织,发展机器翻译。

(二)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

西塞罗是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他从修辞学家、 演说家的角度看待翻译,他认为“作为解释员” 的翻译是指没有创造性的翻译,而所谓“作为演 说家”的翻译是指具有创造性、可与原著媲美的 翻译。自西塞罗以来,西方翻译理论围绕直译与 意译,死译与活译,忠实与不忠实,准确与不准 确的问题,被一条绵延不断的线贯穿起来。 在古代,昆体良的“与原作竞争”;哲罗姆的 “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奥古斯丁的 《圣经》翻译凭“上帝的感召”以及有关语言符 号理论。

(二)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

中世纪,波伊提乌的宁要“内容准确”,不要 “风格优雅”的直译主张和译者应放弃主观判 断权的客观主义观点;但丁的“文学不可译”。 文艺复兴时期,伊拉斯谟的不屈从神学权威、 《圣经》的翻译靠译者的语言知识;路德的翻 译必须采用

民众语言的人文主义观点;多雷的 译者必须理解原作内容、通晓良种语言、避免 逐字对译、采用通俗形式、讲究译作风格的 “翻译五原则”。

(二)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

在十七至十九世纪,巴托的“作者是主人”(译者是 仆人)、译文必须“不增不减不改”的准确翻译理论; 德莱顿的“直译”、“意译”、“拟作”的翻译三分 法和翻译是艺术的观点;泰特勒的优秀译作的标准和 “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作的风格和手法 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 顺”等翻译三原则; 施莱尔马赫的口译与笔译、文学 翻译与机械性翻译的区分;洪堡的语言决定世界观和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理论;阿诺德的“翻译荷马必须 正确把握住荷马特征”的观点。

(二)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

二十世纪,费道罗夫的翻译理论首先“需要从语言学 方面来研究”、翻译理论由翻译史、翻译总论和翻译 分论三部分组成的观点;雅可布逊的“语内翻译”、 “语际翻译”、“符际翻译”的三类别;列维的“翻 译应当使读者产生错觉”、“翻译是一种作决定的过 程”;加切奇拉泽的“翻译永远是原作艺术显示的反 映”、“文艺翻译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文学翻译理论; 弗斯、卡特福德的翻译在于“谚语环境对等”的语言 学翻译理论;奈达的“等同的读者反应”和“翻译即 交际”的理论。

(二)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

文艺学翻译理论:代表人物为古代戏剧翻译家 泰伦斯、现代翻译理论家(捷克的)列维和 (苏联的)加切奇拉泽。讨论直译与意译、死 译与活译的利弊,分析翻译的目的和效果。强 调尊重译语文化,讲究译文风格和文学性,要 求译者具有天赋的文学才华。缺点:强调翻译 的目的和结果,从宏观上强调译品的艺术效果, 不研究翻译的实际过程和语言的使用技巧问题, 忽略非文艺作品的翻译和文艺作品翻译中的非 创造功能。

(二)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

语言学翻译理论:代表人物为奥古斯丁和结构 语言学派。把翻译理论和语义、语法作用的分 析结合起来,从语言的饿使用技巧上论述翻译, 认为翻译旨在产生一种与原语语义对等的译文。 缺点:不注重作品的美学功能,忽略文艺作品 的艺术再现,;理论分析只局限于单个的词、 句子或语法现象,忽略话语结构。

中国翻译史的阶段划分

关于中国翻译史的阶段划分,目前尚无定论。这 里介绍三种划分方法,以供参考。 第一种划分是马祖毅的《中国翻译简史》按 照翻译实践的高潮将五四以前的翻译史分为 佛经翻译、耶稣会士与士大夫的科技书籍的 翻译和鸦片战争后的西学翻译。

中国翻译史的阶段划分

第二种划分是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史稿》将译论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 译论四个部分。古代翻译史其于先秦时有关翻 译的零星论述,至清朝乾隆初年《番清说》为 止。近代翻译史起于鸦片战争止于“五四”运 动。其主要内容包括洋务派和维新派人士的理 论。现代翻译史从“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 国成立,主要研究鲁迅、瞿秋白、林语堂等人 的译论及其译作。当代翻译史则从建国后至今。 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翻译理论著作和译作不 仅来自老一辈的翻译家和文学家,还包括海外 华侨和港、澳、台三地的广大翻译工作者。

中国翻译史的阶段划分

以上两种分类都采用了历史学分期的方法。蒋 童在“中国传统议论的分期与分类”(《中国 翻译》1999[6])一文中认为,传统译论的划 分应该以传统译论本身发展的线索为依据,因 为如果以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为分期的依据, 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得到了要领。因此我们 按照这种分期的方法来了解一下传统译论的发 展阶段。

第一时期为发生期(184--1111) 第一时期为发生期(184--1111) --1111

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成为宗教传播的重要手段。佛 教传播时的译经活动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一次翻译 高潮,据胡适《白话文学史》统计,译经达15000卷 以上。相比之下,佛经翻译理论的数量和分量都显 轻。尽管佛经翻译理论大多是零星的、片断

的,综 观前后,涉及的面是较广的。这一期间佛经翻译理 论主要讨论了翻译的“难”和“失本”,翻译的各 种方法(“文”“质”“厥中”),译者的修养 (八备),翻译的“辞体”、“语趣”,译名问题 (名实,音义同异),翻译批评和组织问题等等。

第二时期为发展期( 第二时期为发展期(1584-1898) )

这一时期包括了明末清初耶稣会士与士大夫的 科技翻译论(1584-1724)以及近代翻译论。 明末清初耶稣会士与士大夫中以徐光启、利马 窦、李之藻等人为代表,主要讨论翻译的目的、 功能以及迫切性。他们希望通过翻译来对西方 科技“会通”,以求“超胜”。

第二时期为发展期( 第二时期为发展期(1584-1898) )

近代是救亡的时期,也是启蒙的时代。因此,这一时 期的翻译理论以爱国主义为主要特点。例如:林则徐、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智夷”,开始“日日使人刺探西 事,翻译西书”,被誉为“组织翻译活动的先驱。” 这之后便出现了洋务运动。本着“中学为本,西学为 用”的宗旨,洋务派在输入外国工业,制造船炮的同 时注意改革教育,培养外语翻译人才,引入了不少国 外的科学书籍。当时最著名的翻译机构是京师的同文 馆和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这时候著名的译员主要有 徐寿、华衡芳、李善兰、贾步纬、李凤苞等。值得一 提的是语言学家马建忠在其《拟设翻译书院议》一文 中留下了一些有关翻译的论述。他提出有三类书籍急 需翻译,并指出“需要择其善者译之”。此外,他在 总结了当时译文中常见的不足之后提出了所谓的“善 译”的翻译标准,要求译文与原文之间“无毫发出入 于其间”。

第二时期为发展期( 第二时期为发展期(1584-1898) )

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 他们希望通过向外国学习救中国,所以他们非 常重视翻译活动,于是出现了许多译述外国作 品、介绍外国经验教训的报纸和书刊。维新派 中最著名的翻译家当首推严复,其次便是梁启 超。严复总结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在中国历史 上第一个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梁启超则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在翻译领域 中的主要贡献是翻译评论和对翻译史的研究。

第三时期为成熟期(1898-1949) 第三时期为成熟期(1898-1949)

这一时期的翻译事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与翻译 理论的不断突破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文学流 派争论频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译论 的极大发展上。如:胡适、刘半农、罗家伦、 傅斯年评严复、林纾。二、译论对翻译的“主 义” ,即目的和社会功能的讨论越来越多。 三、对译名、方法问题的讨论。四、译诗的探 讨也有较大的发展。

第四时期为转型期(1949-1990) 第四时期为转型期(1949-1990)

董秋斯发表了《论翻译理论建设》一文后,中 国译论开始了有目的的建立体系,开始了“转 型” 。 期间傅雷提出“ 传神”、钱钟 书提出 “化境”,又为传统翻译理论增添了光辉的一 页。文革期间,翻译工作基本停止。改革开放 后,译界长期徘徊于原有的认识水平上。80年 代后半期,谭载喜等人主张“必须建立翻译学” 的呼声日益。到了1990年,刘宓庆《现代翻译 理论》出版,译界公认此书为现代翻译理论体 系建立的标志,传统译论也就圆满地划上了句 号,而代之以科学的、成体系的现代翻译理论。

当代中西翻译理论研究现状

90年代至今,西方翻译理论界主要有六大流派, 他们分别是“多元系统”学派、“描写”或 “常规”学派、文化学派、“综合”学派、 “解构”学派或译者中心学派以及“后殖民主 义”学派或政治学派。

“多元系统”学派(Polysystem School)的主要代 表人物包括霍姆斯、巴斯奈特、勒菲维尔(比)等荷 兰、比利时“低地国家”以及以斯列的埃文-佐哈尔 和图里。这一学派提出“多元系统”理论,其中“多 元系统”指的是社会中各种相关的系统文学和非 文学的组成的网络。翻译是系统间传递的一种特 殊形式,它超越语言,以文化为主。“多元系统”理 论的提出为翻译研究尤其是文学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 视野。 “描写”或“常规”学派(School of Description; School of Norms)的代表人物是以色列的图里 (Toury)。图里发展了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 并形成了

自己的观点。这一派主要从目的语出发,强 调目的语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文化学派(Culture School)的代表人物是巴斯奈特 (Bassnett)和勒弗维尔(Lefevere)。这一学派出于对翻 译哲学的思考,特别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以及翻 译对于文化的意义。

“综合”学派(School of Interdisciplinarality)的代 表人物是斯奈尔-杭贝(Shell-Hornby),她强调翻译是 个综合性的跨文化学科,除了语言学和文学之外,作 为面向文化的学科,它还必须吸收进心理学、人种学 和哲学的内容,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解构”学派或译者中心学派(School of Deconstructivism )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文努蒂 (Venuti)和罗宾逊(Robinson)。他们特别强调译者在 翻译中的地位。 “后殖民主义”学派或政治学派(School of Postcolonialism)的代表人物是印度的尼兰贾娜 (Niranjana)、斯皮瓦克(Spivak)、拉菲尔 (Vicente Rafael)和谢菲茨(Eric Cheyfitz)。这一 派不仅抛弃了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也批判了人文学 派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完全是一项国际性的政治活 动。

谢天振在《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 的误区》一文中认为,中国近一、二十年来的翻译研 究取的得了较大的进展,尤其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在 我国的翻译研究中翻译研究的理论意识已经觉醒,这 不仅反映在近年来发表在《中国翻译》和《外国语》 等杂志和有关学报上的一些文章上,更集中地反映在 湖北教育出版社近年来接连推出的两套颇具规模的翻 译研究丛书“中华翻译研究丛书”和“外国翻译理 论研究丛书”上。 然而,目前中国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的认识 上存在着三个误区。一、把“怎么译”的研究认为是 翻译研究的全部;二、对翻译理论抱有实用主义态度, 片面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以为凡是理论,就 应该对指导实践有用,所谓“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 去”,所谓“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指导人们的行 动”;三、在谈到翻译理论或翻译学时,习惯于强调 “中国特色”或“自成体系”,从而忽视了理论的共 同性。

翻译理论

07本《翻译理论与实践》考试理论部分复习提纲 一、翻译定义: 1. 张培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10. “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 language,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 equivalences.” --- Dubois 12. “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 Peter Newmark 13. Translation or translating is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or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makes great effort to thoroughly comprehend a written message or text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works very hard to achieve an adequate or an almost identical reproduc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written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or text. 二、翻译标准 1. 翻译的标准概括为言简意赅的四个字:“忠实(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忠实指的是忠实于原文。通顺指的是译文的语言必须合乎规范、通俗易懂。 2. 严复对翻译曾经提出“信(faithfulness)、达(expressiveness)、雅(elegance)”的标准 3. “泰特勒三原则”:(1)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2)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3)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 (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 5. 奈达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他对翻译所下的定义: 所谓翻译, 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 首先是意义, 其次是文体。这一定义明确指出翻译的本质和任务是用译语再现源语信息, 翻译的方法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 7. Vermeer的“目的论”: 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的发起者(initiator)

(完整版)西方翻译简史

第一章绪论 (一)翻译史发展 1.西方最早译作 广义上:约公元前3C,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利山大城翻译《旧约》,《七十二子希腊文本》;严格意义上:约公元前3C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 2.西方翻译历史上六次高潮(六个大的阶段): 1)公元前4C末,盛极一时的希腊努力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但当时希腊文化优于罗马文化,对罗马有巨大吸引力。到了公元前3C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问世。 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普劳图斯、泰伦斯。2)罗马帝国后期至中世纪初期,是宗教性质的。 《圣经》由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必须译成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接受。到公元4C达到《圣经》译成拉丁语的高潮,以哲罗姆与382和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定本,标志《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3)早在9-10C,大批叙利亚学者到雅典,把大批希腊典籍译成古叙利亚语,带回巴格达。 在巴格达,阿拉伯人又译成阿拉伯语,巴格达一时成为阿拉伯人研究古希腊文化中心。 中世纪中期,11-12C间,西班牙托莱多,把大批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这是史上少有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托莱多成为欧洲学术中心,西方翻译史第三次高潮。 4)14-16C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场思想和文学革命大运动。 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采用民众语言,与1522-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法国文学家阿米欧译出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不锈文学译作。 英诺斯译出《名人传》,查普曼译《伊利亚特》《奥德赛》,弗洛里欧译蒙田的《散文集》。 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翻译出版则标志英国翻译史又一大发展。“英最伟大译著” 文艺复兴时期,标志着民族语言在文学领域和翻译中地位巩固。 5)文艺复兴后,17C下—20C上半叶,仍涌现大量译作。最大特点是,翻译家们不仅继续 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当代作品也发生兴趣。 6)二次大战后以来翻译活动, 特点是:翻译范围扩大;翻译规模大大超过了以往;翻译的作用也为以往所不可企及。 主要体现在:兴办高等翻译教育;成立翻译组织以聚集翻译力量; 打破传统方式,发展机器翻译,成为新时期翻译发展一个重要的标志。 (二)翻译理论的发展 1.西方最早翻译理论家是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首次把翻译区分为“作为解释员”和“作为演说家”的翻译两种基本方法,并因此开拓翻译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园地。 在古代:西塞罗的“直译”和“意译”;昆体良的“与原作竞争”; 哲罗姆的“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之说; 奥古斯丁《圣经》翻译凭“上帝的感召”和他的有关语言符号理论; 波伊提乌的宁要“内容准确”,不要“风格优雅”的直译主张和 译者应当放弃主观判断权的客观主义观点; 但丁的“文学不可译”论。 文艺复兴时期:伊拉斯谟的不屈从神学权威、《圣经》翻译考译者的语言知识; 路德的翻译必须采用民众语言的人文主义观点; 多雷的译者必须理解原作内容、通晓两种语言、避免逐词对译、 采用通俗形式、讲究译作风格的“翻译五原则”。

中西翻译简史第 章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中西翻译简史第7、9、11章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翻译作品有哪些有何特点 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 中国古代的科技翻译始于东汉末年,不过与翻译佛经的”译场“不同,这些翻译往往由译僧独自完成,所译内容也比较零散,是佛经翻译的附属或附产品,而非系统的介绍。 我国清末民初的科技翻译有哪些特点对我国的科学和文化发展有何作用此阶段是从19世纪开始,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广泛传播,并对中国的只是分子产生了普遍影响。此时的各人文学科渐渐自成体系,而此时社会腐败,仅有少数有识之士注意到西学的优越之处,但仍不把它作为与中学对等的学术文化,其地位远不及中国的学术思想。鸦片战争战败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激起思想先进者向西方学习的欲望,以达到“维新”之目的。这就促成了西方科学技术再一次传入中国。P118 清末译出的科学书籍的知识就内容而言,清末译出的书籍比较浅显。数量上看,清末73年约2100种,而民国时期译出的有10700种左右,五四后,科技译着的数量是清末的十倍。且质量较高。林则徐设立译馆,翻译西方书刊报纸,积极搜集西方信息。译出了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类知识的《四洲志》。它是当时介绍最齐备,最新颖的世界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的图书。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大量介绍外国自然,地理,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资料。徐继畲通过采访来华传教士,商人等编着了《灜环志略》,第一本中国人全面介绍世界地理的书籍。虽然他们不通外语,但是较早重视并组织翻译外国资料,为同时代的人了解外部世界做出了贡献。梁启超等一批富有世界眼光的思想家向西方学习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政治上也强烈要求改革。此时的大量西方知识,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各类翻译出版机构也先后翻译出版了大量科学技术文献和教科书。传播了化学,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为中国介绍了不少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 以佛经翻译为例,翻译活动在哪些层面上悄然改变了译入语的语言和文化

中国翻译简史

Chapter1中国翻译简史 Three peaks of translation in history 1)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classics: the first peak 支谦,鸠摩罗什,真谛,玄奘 2)the translation of book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econd peak 徐光启(科学译祖),李之藻 3)the translation of western classics: the third peak 1,严复 信faithfulness,意义不背原文 达expressiveness,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以最准确、最生动的译文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雅elegance,译文本身的古雅 《天演论》《法意》《原富》《名学》》《群己权界论》 2,梁启超 学术界的鸿儒用资产阶级思想方法研究中国历史 3,林纾 儆醒人心,反帝救国;开创中国翻译事业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巴黎茶花女遗事》,《王子复仇记》 Transl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1919 to 1949 4, 鲁迅对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史的重要贡献 (一)开辟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第二潮流 (二)我国近代翻译史上的重大变革 翻译思想 (一)“易解、丰姿”双重标准 (二)“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与“以信为主,以顺为辅” 5,瞿秋白 大众化原则,“绝对正确,绝对白话文”的思想 翻译《国际歌》 6,郭沫若重译家责任, 重视译者主体性;强调的翻译动机 7,林语堂翻译是一门艺术;翻译的标准:忠实、通顺和美 8,朱光潜 西方美学翻译 Transl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1949 to the present time 9, 茅盾 “神韵说”;创造性翻译论 10,傅雷 神似说强调原文精神和韵味的重现 11,钱钟书化境论,强调译者流畅、地道的本族语 12,王佐良 以诗译诗;为读者着想, 译文要可靠、可读

中西翻译简史论文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外国语学院期末考试卷 《 中西翻译史》 (课程论文) 学号: 201252060220 姓名: 温立媛 班级: 翻译2班 成绩: 评语: (考试题目及要求) 本课程考试以课程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课程论文题目自拟,选择中西翻译史范围内的某翻译思想家、某翻译流派、某翻译思潮进行介绍。论文使用汉语写作,字数为1500-2500字。组成部分如下: ● 中英摘要:要求200字。 ● 关键词:要求3~5个关键词,各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 引言:是对研究背景、目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意义与价值等的简要说明。 ● 分析与讨论:其实质就是论证,可以采用类比、例证、归纳、演绎等丰富多样 的论证方法。 ● 结论:应涵盖本研究的结果、该结果的创新以及理论和实践意义等。 ●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参见《中国翻译》。 ● 注释:统一采用夹注的形式。 提交时间 2014年7月1日 教学对象 翻译系2012级1、2班本科生 ● 格式要求 统一采用A4纸型。课程论文中文题目(楷体,3号,加粗);课程论文正文:英文字 体用Times New Roman ,中文正文用宋体(字号5号。)页面上边距为3厘米, 下、左、右边距为 2.3厘米。页眉为1.5厘米。页脚为1.75厘米, 页脚排阿拉伯数字的页码,居中。页面行间距为1.5倍。要求上交纸质版一份;电子版一份由班长打包集中发至zhouyali2009@https://www.sodocs.net/doc/6817636049.html, 。 装 订 线

浅析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观 【摘要】道安是一位翻译理论家,在佛经翻译理论方面做出杰出贡献,并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五失本”谈到翻译的语序问题,文质问题和详简问题,“三不易”谈到佛经翻译面临的时代因素,读者因素和译者因素,这三个因素导致了佛经翻译的不容易。本文从来源和内容两方面对道安“五失本、三不易”之说进行简单的解读,以便于人们更好地了解道安的翻译理论。这些翻译理论对现代翻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道安,五失本,三不易 【Abstract】Dan’an, a translation theorist who had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in the translation theories of Buddhist sutras, put forward the famous translation thought of “Five Losses of Source Texts and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Five Losses of Source Texts”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word order, work of esence and detail or simplification.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disceses the factors of times, readers and translators that Buddhist sutras translation faces. It is these three factors that result in the difficultie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Buddhist sutras. This thesis will give an simple explanation of “Five Losses of Source Texts and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on its origin and content, so that people can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Dao’an’s translation theories. These theories have an revealing effect on modern translation. 【Key words】Dan’an, five losses o f source texts, three difficulites in translation 一、引言 道安是我国佛教史上的一位佛教领袖,对我国佛教的发展以及佛经翻译具有积极贡献。在佛经翻译方面,虽然道安没有直接参与,但是对佛经的翻译却有着很大的贡献。他整理了已译出的经典,撰成了中国第一部“经录”——《众经目录》,这为后来系统翻译佛经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有了这样的注疏和经录,佛经翻译才能承前启后,循着正规发展。他也是中国翻译史上总结翻译经验的第一人。其所撰《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中提出了翻译的“五失本、三不易”的译论。原文如下:“译梵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二者,梵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可,斯二失本也。三者,梵语委悉,至于“咏叹”,叮咛反复,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梵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 “然《般若经》,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难出经,去佛未久,尊者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查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裁,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

中国翻译简史

百科知识—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四次翻译高潮: 1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 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3“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 4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五四以后---当代) 古代佛经翻译(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起步或草创阶段) 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硬译”,采取 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代表人物支谦 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支谦的译述比较丰富:约三十年间,译出佛经《大明度无极经》、《大阿弥陀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创作了《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为安世高、支谶以后译经大师。支谦自译的经也偶尔加以自注,像《大明度无极经》首卷,就是一例。这种 作法足以济翻译之穷,而使原本的意义洞然明白。 特点 1主要力量: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 2翻译全凭口授 3大多才有直译法 5佛经内容经常采用中国本土道家思想 古代佛经翻译 第二阶段从东晋到隋末(发展期) 释道安总结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规律; 释道安,南北朝时高僧,翻译家。本姓卫,常山抚柳(河北冀州)人。总结 了汉代以来流行的佛教学说,整理了新译旧译的经典,编纂目录,确立戒规,主 张僧侣以“释”(释迦牟尼)为姓。主要监督翻译了《四阿含》等。主张直译,

不增不减,只做词序调整。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彦琮在其论着《辩正论》中提出了翻译要例“十条和对译者的要求“八备”” 彦琮(557—610年),俗姓李,邢台隆尧县双碑人,隋代著名高僧,他精通梵文, 也是我国佛教史上屈指可数的佛经翻译家和佛教著作家。《辩正论》里翻译要例八备十条:就是对做翻译人的具体要求和翻译要求。 鸠摩罗什开始提倡意译; 鸠摩罗什(梵语Kumārajīva )(公元344 ~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 摩罗什婆,简称罗什。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与真谛(499—569)、玄奘(602~664)、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慧远等人则对译文的风格和文体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慧远,俗姓贾,雁门楼烦(约在今山西朔城区)人。出生于代州(约代县) 主张直译与意译、音译的结合,著有《三法度序》 真谛(449-569)梁陈时代人,翻译《摄大乘论》 古代佛经翻译(唐朝——全盛期) 古代佛经翻译(续) 主要译者多为本国人,他们除了精通佛理以外还精通梵汉两种语言,其译作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两个阶段。加上唐朝统治者的重视和支持,这一阶段的译经活动达到顶峰,出现了玄奘、不空、义净等著名的僧人译经家。 玄奘提出了佛经翻译中著名的“五不翻”的原则,并为译经者进行了十一种详细的分工。 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 著名的禁烟英雄林则徐决心“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始“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被誉为“组织翻译活动的先驱”。语言学家马建忠在其《拟设翻译书院议》一文中留下了一些有关翻译的论述。他提出有三类书籍急需翻译,并指出“需要择其善者译之“。此外,他在总结了当时译文中常见的不足之后提出了所谓“善译”的翻译标准,要求译文与原文之间“无毫发出入于其间”。 近代翻译

西方翻译简史

西方翻译简史 西方翻译史约两千年。这段历史为我们积累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前人的翻译经验,批判地吸收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方法,以便继续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西方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从广义上说,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西方的第一部译作是在约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塞》。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在公元前三世纪问世,因此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自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整个西方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西方翻译活动简介 (一)古代西方翻译 纵观全过程,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前后曾出现过六次高潮或可分为六个大的阶段。首先是肇始阶段。公元前四世纪末,盛级一时的希腊奴隶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起来。但是,当时的希腊文化仍优于罗马文化,因而对罗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翻译介绍希腊古典作品的活动可能即始于这一时期或始于更早的时期。然而,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确已问世。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后来的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的史诗和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米南德等人的希腊戏剧作品。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了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日后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通用版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通用版 ——We must not only sum up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but also draw lessons from failure。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 本学期,有幸选了赵老师的中西翻译简史课,目睹了赵老师作为目前中国译界大师的风采,收获颇多,感触颇深。翻译的学习中实践很重要,同时理论知识也必不可少。赵老师以风趣幽默的讲课方式,使我们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了解的中外翻译历史,对于翻译界众多着名的大师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关于中西翻译历史,赵老师在本学期初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了中外翻译的兴起、发展与成果,使我们对中西翻译史有了宏观的了解。做为翻译专业的学生,对中西翻译史学习和了解是十分重要的,在中西翻译简史课上,我们首次看到了赵老师用其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构思为我们展现的中西翻译历史画卷,内容丰富,画面宏伟壮观。同时,也使我们深深折服于赵老师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 其次,在微观上,老师位我们详尽介绍了中外历史上着名的翻译家、汉学家,其中包括鸠罗摩什、道安、僧睿、僧佑、罗xx、jameslegge、williamedwardsoothill等等。老师对翻译大师及其作品的认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既不是完全肯定,也没有完全否定,这也教会了以辩证的观点看待许多翻译理念和译着,这样的学习和思考方式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取长补短,稳步前进,同时做一个有思想的译者。 此外,本学期课程,以博客为平台,我们有幸欣赏到赵老师的众多翻译作品,同时,老师在课堂上也与我们交流了自己在翻译《三字经》、《道德经》等中国古典文学的心得体会,我们也看到了老师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在

翻译理论概述

第一章翻译理论概述一、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二、中国翻译简史三、中国翻译理论四、翻译的基本原则五、翻译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一、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Definitions given by Chinese scholars:●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现代汉语词典)●翻译是将一种文字之真义全部移至另一种文字而绝不失其风格和神韵。(吴献书,1949)●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1980)●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刘宓庆,1990)●翻译的定义应该是:“将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 (蔡毅,1995)●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王克非,1997)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沈苏儒,1998)● 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瞿秋白)Definitions given by Western scholars:● 翻译是翻成本族语言或另一种语言(to turn into one’s own language or another language)美国韦氏新大学词典●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遗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一样。(泰特勒,1790)●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

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费道罗夫,1953)● According to Catford transl ation is “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 TL”. (翻译的定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L)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L)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卡特福德,1965)●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巴尔胡达罗夫,1985中文版)● According to Newmark translation is “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2001a:7.美国现代翻译家、语言学会主席尤金奈达(EugeneA Nida)1969年所下的定义:Nida in sists “…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Nida1969: 53。(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的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文体而言)Translation Translation in fact has three distinguishable meanings for this word. It can refer to: 1 translating: the process to translate the activity rather than the tangible object 2 a translation: the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 本学期,有幸选了赵老师的中西翻译简史课,目睹了赵老师作为目前中国译界大师的风采,收获颇多,感触颇深。翻译的学习中实践很重要,同时理论知识也必不可少。赵老师以风趣幽默的讲课方式,使我们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了解的中外翻译历史,对于翻译界众多著名的大师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关于中西翻译历史,赵老师在本学期初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了中外翻译的兴起、发展与成果,使我们对中西翻译史有了宏观的了解。做为翻译专业的学生,对中西翻译史学习和了解是十分重要的,在中西翻译简史课上,我们首次看到了赵老师用其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构思为我们展现的中西翻译历史画卷,内容丰富,画面宏伟壮观。同时,也使我们深深折服于赵老师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 其次,在微观上,老师位我们详尽介绍了中外历史上著名的翻译家、汉学家,其中包括鸠罗摩什、道安、僧睿、僧佑、罗xx、james legge、william edward soothill等等。老师对翻译大师及其作品的认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既不是完全肯定,也没有完全否定,这也教会了以辩证的观点看待许多翻译理念和译著,这样的学习和思考方式有助于我们在

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取长补短,稳步前进,同时做一个有思想的译者。 此外,本学期课程,以博客为平台,我们有幸欣赏到赵老师的众多翻译作品,同时,老师在课堂上也与我们交流了自己在翻译《三字经》、《道德经》等中国古典文学的心得体会,我们也看到了老师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在心底对老师产生的由衷的敬意。 最后,经过本学期的学习,我的翻译理念有了质的飞跃,对翻译有了更深的认识,所有的进步都离不开赵老师的悉心教导和言传身教,在此对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将会继续努力,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也期待老师为中国的翻译事业开辟更辉煌的明天。 XX年6月28日

中国翻译简史1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部分主要参考书目: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 王秉钦.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3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4 谢天振. 中西翻译简史[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 中国译学大辞典[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6. 中国翻译[J] 相关文章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不同学者对我国的翻译史有不同的划分。马祖毅(陈福康,2005:v)):五四运动(1919年)前有三次翻译高潮: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的西学翻译。陈福康(2005:v ):古代、晚清、民国、1949年以后四个时期。 我们综合学者的见解,根据历史上出现的翻译高潮和翻译的不同内容,将中国翻译史分为: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五四以后的文学与社会科学翻译;建国以后的翻译五个时期。 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代以后则是尾声了(马祖毅,2004:19)。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东晋到隋(发展时期)、唐代(全盛时期)、北宋(结束时期)(马祖毅,2004:22)。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 我国有规模的佛经翻译是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开始的。最早的翻译家有两人:安清(即安世高)和娄迦谶(又名:支娄迦谶,简名:支谶)。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佛教大肆宣扬人生极苦,涅槃最乐,要人厌世, 忍辱修行,冀求死后进入“极乐世界”。 儒教:三纲五常,仁义忠孝,礼,君子,小人 道教:通过修行各种道术以求长生不死,得到成仙。符咒,占卜,阴阳五行,神仙方术主流意识形态 译文说理明白,措辞恰当,不铺张,不粗俗,恰到好处。但从总的方面说,还是偏于直译。 安世高通过附会中土文化的名词概念,藉以实现其翻译目的。 但为了力求保全原文的面目,往往辞质多胡音,即多用音译,(胡:古代泛指西域各民族。西域:包括今新疆、中亚及中亚以外部分地区)。 支谶有个学生叫支亮,支亮有个弟子叫支谦,号称“三支”,都是当时翻译佛经有名的人。世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三国时佛经翻译家。东汉末年,避乱入吴,博览群书,通晓六国语言,才学深澈,内外通备,得到孙权赏识。

西方翻译史 中国翻译简史.doc

翻译史--西方翻译简史 翻译史约两千年。这段历史为我们积累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前人的翻译经验,批判地吸收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方法,以便继续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西方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从广义上说,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西方的第一部译作是在约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塞》。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在公元前三世纪问世,因此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自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整个西方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西方翻译活动简介 (一)古代西方翻译 纵观全过程,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前后曾出现过六次高潮或可分为六个大的阶段。首先是肇始阶段。公元前四世纪末,盛级一时的希腊奴隶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起来。但是,当时的希腊文化仍优于罗马文化,因而对罗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翻译介绍希腊古典作品的活动可能即始于这一时期或始于更早的时期。然而,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确已问世。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后来的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的史诗和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米南德等人的希腊戏剧作品。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了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日后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二个翻译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是宗教性质的。在西方,宗教势力历来强大而顽固,基督教教会一向敌视世俗文学,极力发展为自身服务的宗教文化。作为基督教思想来源和精神武器的《圣经》,自然成了宗教界信仰的经典。《圣经》由西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必须译成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所普遍接受。因此在较早时期就有人将《圣经》译成拉丁语,到公元四世纪这一译事活动达到了高潮,其结果就是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译本。以哲罗姆于382 至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钦定本,标志着《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尤其在罗马帝国和中世纪初期,教会在文化

西方翻译简史第一部分

西方翻译简史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04 西方翻译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六次高潮(六个大的阶段): 肇始阶段:公元前四世纪末,盛极一时的希腊奴隶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但当时希腊文化优于罗马文化,对罗马有巨大吸引力。翻译介绍希腊古典作品的活动可能即始于这一时期。到了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问世。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史诗和希腊戏剧作品。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后世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来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二次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是宗教性质的。《圣经》由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必须译成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接受。因此,在较早时期就有人将《圣经》译成拉丁语,到公元四世纪达到高潮,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译本,以哲罗姆于382至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定本,标志《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第三次翻译高潮中世纪中期,即11-12世纪之间,西方翻译家们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这是史上少有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也是西方翻译史第三次高潮。托莱多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翻译及学术活动延续了达百余年之久,影响深远。 第四次翻译高潮14至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和文学革新的大运动,也是翻译史上的一次大发展。特别是文艺复兴在欧洲各国普遍展开的16世纪及随后一个时期,翻译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翻译活动深入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国领域,涉及到古代和当时的主要作品,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 在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顺从民众的意愿,采用民众语言,于1522-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开创了现代德语发展的新纪元。在法国文学家阿米欧先后用十七年(1542-1559)的时间,译出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简称《名人传》,成为法国乃至整个西方翻译史上一部不朽的文学译作。在英国诺斯于1579年译出《名人传》,查普曼于1598年至1616年译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弗洛里欧于1603年译得蒙田的《散文集》,都是英语文学译著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翻译出版则标志着英国翻译史又一大发展,被誉为“英语中最伟大的译著”,成为英国惟一家喻户晓、人手一册的经典作品,对现代英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之,文艺复兴时期乃是西方翻译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标志着民族语言在文学领域和翻译中的地位得到巩固,同时也表明翻译对民族语言、文学和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 第五次翻译高潮文艺复兴后,从17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西方各国的翻译继续向前发至,涌现大量译作。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翻译家们不仅继续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当代作品也发生了很大兴趣。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哥德等大文豪的作品都被一再译成各国文字,东方文学的译品也陆续问世。 第六次高潮西方翻译的第六个大发展是第二次大战结束以来的翻译活动。这一新时期的翻译从范围、规模、作用直至形式,都与过去任何时期大不相同,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首先好是范围的扩大。传统的翻译主要集中在文学、宗教作品的翻译上,这个时期的翻译扩大到其他领域,尤其是科技、商业领域。其次是翻译规的模大大超过了以往。过去,翻译主要是少数文豪巨匠的事业;而今,翻译已成为一项专门的职业。再者,翻译的作用也为以往所

西方翻译简史第一部分资料讲解

西方翻译简史第一部 分

西方翻译简史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04 西方翻译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六次高潮(六个大的阶段): 肇始阶段:公元前四世纪末,盛极一时的希腊奴隶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但当时希腊文化优于罗马文化,对罗马有巨大吸引力。翻译介绍希腊古典作品的活动可能即始于这一时期。到了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问世。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史诗和希腊戏剧作品。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后世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来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二次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是宗教性质的。《圣经》由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必须译成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接受。因此,在较早时期就有人将《圣经》译成拉丁语,到公元四世纪达到高潮,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译本,以哲罗姆于382至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定本,标志《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第三次翻译高潮中世纪中期,即11-12世纪之间,西方翻译家们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这是史上少有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也是西方翻译史第三次高潮。托莱多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翻译及学术活动延续了达百余年之久,影响深远。

第四次翻译高潮 14至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和文学革新的大运动,也是翻译史上的一次大发展。特别是文艺复兴在欧洲各国普遍展开的16世纪及随后一个时期,翻译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翻译活动深入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国领域,涉及到古代和当时的主要作品,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 在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顺从民众的意愿,采用民众语言,于1522-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开创了现代德语发展的新纪元。在法国文学家阿米欧先后用十七年(1542-1559)的时间,译出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简称《名人传》,成为法国乃至整个西方翻译史上一部不朽的文学译作。在英国诺斯于1579年译出《名人传》,查普曼于1598年至1616年译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弗洛里欧于1603年译得蒙田的《散文集》,都是英语文学译著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翻译出版则标志着英国翻译史又一大发展,被誉为“英语中最伟大的译著”,成为英国惟一家喻户晓、人手一册的经典作品,对现代英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之,文艺复兴时期乃是西方翻译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标志着民族语言在文学领域和翻译中的地位得到巩固,同时也表明翻译对民族语言、文学和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 第五次翻译高潮文艺复兴后,从17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西方各国的翻译继续向前发至,涌现大量译作。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翻译家们不仅继续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当代作品也发生了很大兴趣。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哥德等大文豪的作品都被一再译成各国文字,东方文学的译品也陆续问世。

西方翻译简史图书简介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是教育部指定的“研究生教学用书”。内容包括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近代和现当代等各个历史时期西方的翻译实践史和翻译思想发展史,从古罗马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翻译作品,一直写到21世纪欧美几个国家翻译理论领域的最新成果。此次作者在原书的基础上,对全书进行了全面修订,更新了附录,并纠正了第一版的谬误。同时增加了大量内容,代表吸收了西方翻译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作为我国乃至华文地区第一部系统研究西方翻译史的专著,该书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且叙述简洁,可读性强。适于大专院校外语和翻译专业的师生阅读使用。 本次增订保持了原书的基本框架。第一章概述西方翻译实践和理论的梗概、变迁和发展,对几个主要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其性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从历史的角度对西方翻译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陈述了自己意见。在以后各章中,分时期、分阶级对西方翻译的发展作了简要的回顾。全书注意吸收当代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力求突出重点,对各历史时期尤其是对20世纪以来西方翻译领域的代表人物、代表译作、思想流派以及重要历史事件等加以叙述与评论;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相互间的促进、演变和发展过程,作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和讨论;对于翻译思想和理论发展的性质及方向,也阐述了自己的基本认识和见解。 编辑推荐 《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古代翻译 第一节早期翻译和安德罗尼柯、西塞罗 第二节早期《圣经》翻译和哲罗姆、奥古斯丁 第三章中世纪翻译 第一节中世纪初期翻译和波伊提乌 第二节中世纪中期翻译和托莱多“翻译院” 第三节中世纪末期翻译和民族语言 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翻译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德国翻译和路德 第三节法国翻译和阿米欧、多雷 第四节英国翻译和诺思、弗洛里欧、荷兰德、查普曼 第五章近代翻译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法国翻译和巴特 第三节德国翻译和施莱尔马赫、洪堡 第四节英国翻译和德莱顿、泰特勒 第五节俄国翻译和普希金、茹科夫斯基、别林斯基

中西翻译简史第章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第十二章 1、西方各国对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翻译对象和翻译特点是什么? 1、18世纪以前,法国是汉学研究中心,主要的翻译对象是儒家经典。特点法国的汉学研究和汉籍翻译的发达和普及程度很高。1876年法兰西学院还专门设立了儒莲国际汉籍翻译奖,用以表彰为汉籍外译作出杰出贡献的各国翻译家。 2、19世纪在华殖民圈对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注重实用主义,儒家经典翻译更系统,更倾向于学术研究。 3、20世纪上半页,儒家经典翻译走向欧美,融入欧美文化,文学形式多种多样,有诗歌,散文等。 4、20世纪下半页,儒家经典翻译全译本多,汉语热逐渐慢下来,只有专家还在从事此方面的翻译。 3、试分析理雅各对儒家着作翻译的主要成就以及亚瑟韦利对儒家着作翻译的主要特点? 自1843年起,19世纪最着名的英国汉学家理雅各开始主持《中国经典》的翻译工作,涉及儒家经典九种和道家经典2种,并各自附以原文、注释、结论撰写到出版均成体系,并安排多人参与助译。1861年,“四书”译本依序字香港出版,为中国经典一、二卷。在此后二十五年间,他陆续翻译出版了中国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春秋》,《礼记》,《书经》,《孝经》,《易经》,《诗经》等儒家经典。《中国经典》陆续出版后,子啊西方引起了轰动,欧美人士由此得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理雅各也因在翻译上的成就与汉学研究方面的贡献,在当时国际汉学的中心巴黎获得了极高的赞誉。理雅各的《中国经典》可以说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儒家经典译着。据统计,《中国经典》牛津大学修订版至少有9次重印,“四书”和《论语》一单行本付印也各有11次和6次。理雅各所翻译的儒家着作至今仍被奉为标准译本。 亚瑟.韦利的《论语》译文比较具有现代气息,晓畅易读,文学性较强,期影响超越了汉学研究群体,影响了普通的读者群。 5、西方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相对薄弱,这体现在哪些方面?目前西方译者对中国文学的 翻译体现出怎样的特点和趋势? 1、合集多,专集少; 2、西方汉语机构少; 3、研究古代的多,研究当代的少。 我们可以乐观地预见,国外译者将不会再仅仅关注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而会把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当代中国的文学作品。西方和东方会越来越多地相逢在同一个时空,感受彼此的呼吸,体会彼此的脉动,相互理解,相互阐释,相互借鉴。 第十四章 1、简要叙述施莱尔马赫和洪堡的翻译思想? 施莱尔马赫成功创立视界融合学说,他的翻译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施莱尔马赫区分了“真正的翻译”和“纯粹的口译”。他认为“纯粹的口译”主要指从事 商业翻译活动,是一种十分机械的活动,可以实践,但不值得为之付出特别的学术关注。 2、施莱尔马赫将真正的翻译进一步区分为“翻译”和“模仿”前者主要指翻译科学或学术类 文本;后者主要指处理文学艺术作品。 3、译者在翻译时必须正确处理语言和思维的辩证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