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联词使用

关联词使用

关联词使用
关联词使用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常见关联词可分为以下几类复句:

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一、标点符号的分类。标点符号分为标号与点号两大类。标号包括:书名号、括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

二、标点符号的书写

(一)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占一个字的位置,不能出现在一行之首,最后一格有字时,可放在最后一格的外面。

(二)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在一行之首。

(三)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

三、标点符号的用法

(一)逗号:用于句子中需强调的部分、异动的部分。

如被强调的主谓之间、谓宾之间,倒装的主谓句、句首状语、后置的状语、后置的定语等,都要用逗号将异动的部分与主体隔开。

例:(1)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数是恒星。(主谓之间) (2)应该明白,投机取巧不是学习的最有效方法。(动宾之间) (3)对于乔丹,他并不了解。(句首状语) (4)怎么了,一向沉稳的齐达内先生?(主谓倒装)

作用:强调被隔开的谓语、宾语、句首状语或其他异动的部分。

(二)问号:用于有疑问语气的句子末尾。关于问号请注意以下三点:

1.有疑问词不一定是疑问句,无疑问词不一定不是疑问句。

2.选择问句,只在句子末尾使用问号,中间用逗号。

3.连续问句,连续使用问号。例t(1)从书目知道过去有哪些书,现在有哪些书。(有疑问词的非疑问句) (2)你是足球明星?(无疑问词的疑问句) (3)今年暑假你是去北京,去上海,还是去深圳?(选择问句) (4)他就是罗纳尔多第三?小小罗?(连续问句) (5)“应该付你多少钱,先生?”(倒装问句) 在于表达句末的疑问语气。

(三)冒号:句子内部标点,用在句子内提示性话语后的停顿。请注意以下五点:1.无停顿之处,不能用冒号。

2.用在提示性语后,表示提起下文;在非提示性话语的后边不能用冒号。3.还可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用于总结性话语前边,以总结上文。 4.“某某说”在引语前,用冒号;在引语后或引语中,不用冒号。5.冒号的作用一般管到句终,因此如果提示的内容只是句子的一部分,不用冒号,而用逗号。例:(1)他客气地说了一声“请坐”,便走了出去。(无停顿) (2)纪念碑上刻着“办学功绩,永垂青史”八个大字。(非提示性话语) (3)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总分)

(4)张华考上北京大学,李平考上重庆大学,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分总)

(5)“我不去了,这人太不像话了!”小李生气地说。(提示性话语在句末) 作用:在语音方面表停顿,在句意方面表提示。

(四)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语;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有特殊含义的词语;表示否定或讽刺的话语。

关于引号注意以下四点: 1.转述大意,不能用引号。

2.凡是把引用的话语独立运用,引文末尾的标点,应放在引号的里边。

3.凡是引用的话作为作者的话语的一部分,引号末尾一般不用标点,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即使是话语的组成部分,也要保留。

4.学习班、工作计划、考试、节目、主题活动的名称等要用引号。例:(1)人早晨明了了做人的道理,傍晚死了也无所谓了。(转述大意)

(2)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引用语可独立用) (3)“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培根的名言。(引用语是组成部分) (4)这座山,真有“处于云中,不知该走哪儿?”的感觉。(问号可保留) (5)“老师,韩愈称‘言之有物’的‘物’是啥意思?”(引语中有引语) (6)“同一首歌”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节目。(栏目)

作用:在于表示引用、特指、强调、讽刺等。

(五)括号:用于行文中注释性的话语。括号注释的是句子的一部分,括号就要紧贴在被注释的那一部分之后,这种括号叫旬内括号。括号注释的全句,括号要放在句末标点之后,这种括号叫句外括号。括号里的话语,句子末尾一般没有标点,是问号或感叹号,则可保留。作用:用于句子中需要补充注释的地方。(六)书名号:标明书名、篇名、歌曲名、报刊名等。例:《老鼠爱大米》是一首网络歌曲。(歌曲名)

(七)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例:l.我订阅了《语文学习》、《收获》、《读书》等杂志。 2.“焦点访谈”、“面对面”、“新闻调查”等栏目。获得了观众的普遍好评。

(八)省略号:表示行文中省略的话语,或断断续续的语流。注意以下三点: 1.并列的词语,至少先列举三个以上后,才可使用省略号。 2.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并用。

3.省略号前一般不用逗号和句号,但如果是问号则不能省;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点号,但感叹号和问号除外。

(九)破折号:表解释说明、话题突转、声音延长、事项的列举分承。破折号前的标点,是句号或逗号,可不用;是问号或感叹号,则保留。

例:l.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2.姚明问大郅道:“这样说来,世锦赛就已经结束?——还去NBA吗?”

破折号、冒号、括号都有注释作用,其区别有以下三点: 1.冒号除有注释作用外,还表停顿。

2.括号中的话语是补充说明的,在朗读时可以不读。

3.破折号前后的话语有时可以互相替换。

1.我们(与其)把轮船停在港口,(不如)冒着狂风暴雨前进。

3.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4.(尽管)今天下雨了,我们(还是)要去探望李老师。

5.(因为)长城是那样雄伟壮丽,(所以)吸引了很多游客。

6.一滴水(虽然)很小很小,(但是)无数滴水汇集起来,就可以形成江河湖

海。

7.(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8.很多同学在实践中体会到,(只要)多读多写,作文(就)会有进步。

9.(无论)困难有多大,我们(都)能克服。

10.(因为)他热情地为同学们服务,(所以)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11.(如果)你答应找小兰一起去看画展,(就)应该准时去找他。

12.刘胡兰(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说出党的机密。

13.我(虽然)知道这件事情,(但是)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

14.(要么)你去,(要么)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

15.他(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党的组织。

16.同学们(一边)走着,(一边)谈论着。

18小李在学习上(之所以)有这么好的成绩,(是因为)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19.(不管)风浪再大,我(都)要把你送过河去。

20.王老师(不但)关心我们的学习,(而且)关心我们的身体。

21.(只要)多读多练,(就)会提高作文水平。

22.我们的教室(不但)宽敞(而且)明亮。

23.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提高,(但是)还要注意节约。

24.(如果)没有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帮助,我(就)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

26.(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27.(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

28.凡卡(宁可)在城里受罪,(也不)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

29.邱少云(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潜伏部队。

30.(即使)工作再忙,他每天晚上(也)挤出时间学习英语。

31.每天上学,(要么)王洁来找我,(要么)我去找他,我俩总是结伴去学校。

34.(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下个星期再去游乐园吧。

35.(不管)石块有多重,小草(都)要从下面钻出来。

36.王平和我同桌三年,(因此)我很了解他。

37.我们一定要把京张铁路修好,否则(如果)那些外国人会讥笑我们,(就)会使中国工程师失去信心。

38.他干的活计(不但)速度快,(而且)质量好。

40.这艘轮船(不但)载客多,(而且)速度非常快。

41.江涛(因为)刻苦学习,(所以)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秀。

43.一场大雪过后,孩子们在雪地上(一边)堆雪人,(一边)打雪仗。45.(因为)他真正下了苦功,(所以)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46.他(不但)学习和品德都很好,(而且)身体也很好。

47.(因为)我的身体不好,(所以)我要参加体育锻炼。

48.(只要)刻苦地钻研,(就)能掌握科学技术。

49.(不管)风吹雨打,我们(都)要坚持到校学习。

50.弟弟(虽然)年纪小,(但)很懂事。

51.李老师(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一直坚持给我们上课。

52、(尽管)风吹雨打,我们(也)坚持到校学习。

54、我(虽然)这么用功,(但是)成绩还是不如你

55、有人口头上(虽然)讲得很好,(但是)行动却做得很少。

56、(即使)雨再大,路再滑,我们(也)要按时报到。

57、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58、四合院的房子与房子之间,(不是)相互连接,(就是)各自分开,有分有合。

59、雷锋(虽然)死了,(但是)他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

61、这样的住宅(虽然)有些拥挤、杂乱,(但是)非常适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62、(如果)水再上涨,江堤(就)有危险。

64、(如果)明天天晴,秋游(就)按期举行。

65、道德(虽然)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

66、上海(不但)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而且)是一个科学文化中心。

67、世界上的事物(不仅)有简单的联系,(也)有不少复杂的联系。

68、诚实是美德,(无论)做什么,(都)要讲老实话,办老实事。

69、(如果)想参加书法培训班,(就)得主动提出申请。

70、(不是)靠别人,(而是)靠自己。

73、妈妈(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

74、做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75、小明(不但)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很棒。

77、这支笔(不是)你的,(就是)小红的。

79(如果)天下雨,我们(就)不能在室外上体育课。

80、(只有)鄞奋学习,(才)能提高成绩。

81、(如果)明天爸爸不上班,他(就)会带我上公园。

82、为了祖国的边疆的安全,(就算)忍受寂寞,(也)是值得的。

83、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84、(因为)时间是宝贵的,(所以)我们要加倍珍惜时间。

86、小艇(不但)速度非常快,(而且)还能做急转弯。

87、书(虽然)读得很多,(但是)不会灵活运用是不行的。

89、(即使)遇到阴雨天气见不到太阳,国旗(也)依然按日出时间高高地升起在天安门广场。

90、(因为)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所以)学无止境。

91、(如果)人人讲究文明卫生,我们的环境(就)会更好。

94、(既然)他对你的批评是正确的,你(就)应该虚心接受。

95、(如果)前面的东西没有领会,(就)不要着急学后面的东西。

96、我(之所以)热爱自己的家乡,(是因为)那是我生长的地方。

97、昨天的电视节目真精彩,(除了)儿童歌舞之外,(还有)我喜欢的《动物世界》。

98、(因为)武汉的夏天特别热,(所以)有“火炉”之称。

100、(只要)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能转败为胜。

关联词的使用经常会出现错误,这里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正确运用关联词语,首先必须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

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

例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如果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句子的关系就起了变化:

1.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

2.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3. 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这样,第一句成了因果关系,第二句成了假设关系,第三句成了条件关系。在我们平时的说话、造句或作文当中,究竟选用什么关系,这就要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来确定。

二、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

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

1.只要经常锻炼身体,才会增强体质。

2.他宁可挨打,不如泄密。

3.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却是按时到校学习。

第一句,“只要”应与“就”相配,“只有”应与“才”相配,“只要”与“才”搭配不当,应把“才”改为“就”。

第二句,“宁可”应与“也不”相配,“与其”应与“不如”相配。句中“宁可”与“不如”搭配不当,根据两个分句的意思,最好是把“不如”改为“也不”。第三句,“不管”与“却”搭配不当,应把“却”改为“都”。

三、关联词语的位臵不能放错。

例如: 1.虽然天气十分寒冷,却清洁工流下了汗。

2.今天,我们班搞演讲比赛,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不但上台演讲了,而且从爱说话的小明也上去演讲了。

第一句,“却”表示转折的意思并没有错,可是,一念原句就给人不通顺的感觉。如果把“却”放在“清洁工”之后,句子就通顺了。

第二句,让人念起来感到很别扭,如果把“不但”放在“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前面,句子就顺畅了。四、该用关联词的地方不能缺少关联词。

有一部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可根据情况省略其中的前一个,如“不但……而且……”,可省去“不但”、“虽然……但是”,可省去“虽然”。但一般不能省去后一个的“而且”、“但是”。如果只用前一个关联词语,而省去了后一个关联词语,句子间的关系就会不明确,句子的意思也会表达不清。例如:

1.自从开展“一帮一”的活动以后,不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2.如果我们齐心协力,把这件事情办好。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前面加上“而且”或者“并且”,不但递进的关系明确了,句子的意思也清楚了。

第二句是假设关系的句子,前面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后一分句表示结果。在“把这件事情办好”之前加上“就能”,句子的意思就清楚了。

五、不要滥用关联词。例如: 1.他自己不跟老师讲,并且要我讲。

2.我的成绩差,可是我能虚心地向老师请教,但是诚恳地向优秀同学学习,所以我有了很大的进步。第一句应该是转折关系,不是递进关系。滥用“并且”,使语意表达不清,应把“并且”改为“却”。第二句,滥用“但是”,应删去。

常用关联词用法讲解

常用关联词用法讲解 (1)并列关系:句子中几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没有主次之分,各个分句分别说明几种相关的情况,或表示一件事的几个方面。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既……又……”“不是……而是……”“一边……一边……”“一面……一面……” (2)递进关系: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①不但……而且……②不光……还……③不仅……也…… ④不仅……而且……⑤不但……还…… (3)选择关系: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需要从中选择一件。常用的关联词有: ①是……还是……②或者……或者……③不是……就是…… ④……还是……⑤要么……要么…… (4)转折关系:前一个分句说了一个意思,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的意思,和前一个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对。常用的关联词语有:①虽然……但是……②尽管……还…… (5)假设关系:句子前面一部分介绍一种假设情况,后面一部分是假设的情况实现后要产生的结果。 ①如果……就……②即使……也……③哪怕……也…… (6)条件关系:句子前面提出条件,后面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会产生的结果。关联词语有: ①只要……就……②无论……都……③不管……总…… (7)因果关系:句子的前一部分表示原因或(结果),后一部分表示结果或(原因),常用关联词语有: ①因为……所以……②既然……就……③之所以……是因为…… (8)取舍关系:分句表示两种情况,选取一种,舍弃一种。关联词语有:“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9)承接关系:句与句之间表示几个连续动作,或先后发生的几种情况,它们前后承接,不能颠倒。 例:“先……再……最后……”等 试着做一做吧,相信你能行! 1、()多读多练,作文()会进步。 2、()你答应去,()该准时去叫他。 3、这本小说有趣极了,()我一口气就把它看完了。 4、雨来()牺牲生命,()泄露秘密。 5、凡卡心想,()在城里受罪,()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 6、我俩()住得很远,()不常见面。 7、()别人的意见不一定全对,我们()要虚心听取。 8、()要努力读书,()要关心政治。 9、()军校招生,我()报考军校。 10、()走到哪里,他()听到乐声。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关联词讲解汇总

关联词有两种: 一种是由词组成的关联词,如“那么”、“因而”等; 另一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而形式的关联词,如“因为……所以……”、“即使……也……”等。 常用关联词分类: 1 并列关系:概念:各分句间所表示的意思、事件或动作是并列平行关系,有的分句分别说 明描述几种情况,有的分句表示相对相反或同时发生的几种情况。 ……又……又…… ……一边……一边…… 例:弟弟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有时……有时…… ……一会儿……一会 儿…… ……既……又…… 例:李老师既会拉小提琴, 又会吹笛子。 ……也…… 例:爸爸不抽烟, 也很少喝酒。 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 面,有时候……有时候, 那么……那么,既……又,也,又,还,同时。不是…… 而是、是……不是……。2 承接关系概念:各分句表示连 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 ……一……就(便)…… 例:我一做好 功课, 便到球场踢球。 ……首先…… 然后…………便…… ……於是…………才…… 例:哥哥拟好作文大纲, 才打 草稿。……接著…… 3 递进关系: 概念: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分句在意思上比前一分句更近一层。 ……不但……而且…… 例:地球上不但有氧 气,而且还有氮气。 ……不仅……还…… 例:博尔特不仅夺得了金牌,还打破了世界纪 录。……不但不

……反而…… …… 连……也…… ……何况…………甚至…… 不但 (不仅、不只、不光)…… 而且 (还、也、又、更), 4 选择关系:概念:分句所说的事情不能同时并存,而是要从 中选择一项。 ……不是……就是…… 例: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 筋,就是踢毽子。 ……宁可……也不…… 例:我宁可给老师责罚, 也 不说谎, 隐瞒真相。 ……还是…… 例:饭前吃水果好,还是饭后吃水 果好? ……与其……不如…… 例: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做些有意义的事。 是……还是,或者(或、或是)……或者(或、或是),不是……就是,要么(要就是)……要么(要就是)。5. 转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前一个分句提出一 种情况,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这种关系的复句叫转折复句。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虽然……但是……、尽管…… 可是……、 ……然而……、…… 却……等。 6 假设关系:概念:偏句提出假设,正句说明在这种假设情况下 产生的结果。 (1)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就(那么、那、 便)。如果引出 的假设与正句结果一致。 如果……就…… 例: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举 行升旗仪式。 假使……便…… 例:即使成绩再好,你也 不能自满呀﹗ 要是……那麼…… 例:要是你不听爸爸的劝告, 那麼定会闯祸。 (2)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也(还 是、仍然、还)。即使引出的结 果与正句结果不一致。如果……就…… 例:如 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即使……也……

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一、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 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1、并列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如: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我们不要空话,而要行动。 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2、承接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

首先(起初)……然后……,终于。 如: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3、递进复句 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不仅是……而且是…… 如: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4、选择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构成选择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

小学关联词造句大全

小学关联词造句大全 第一,作为联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 第三,说话时很容易发现必须带有的一到二个词语,虽然意思不同,但连在一起无论是说还是听都觉得很舒服。 常见关联词可分为以下几类复句: 1.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2.假设关系 如果……就……、即使……便…… 、要是……那么…… 、倘若……就……、既然……就…… 3.条件关系 只要……就……、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即使……也…… 4.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之所以……是因为…… 5.并列关系 不是……而是……、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 6.承接关系 一……就……、起先……后面…… 7.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虽然……但、不仅……还…… 8.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目的是偏句表示一种行为,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 例: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

取舍 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的一件,舍弃另一件。 与其……,不如(无宁、宁可);宁可(宁愿)……不(不愿)。 其次了解关联词语误用情况: 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1、错用关联词语 例: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封为殿师太尉。(应把“为了”改为“因为”)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 注意辨别非关联词的连续语: 有些短语看起来比较像关联词,但是并非关联词。譬如像“一会儿……一会儿……”“一下子……一下子……”等等,这些都不是关联词,也不是排比句。排比句是拥有三个或三个地方以上的相同词语连成的词语。像这种词语相同却不到三个的词语只能算是连带词或者连续词。 常见关联词: 1.因为……所以、 2.不但……而且、 3.与其……不如、 4.宁可……也不、 5.宁可……也、 6.之所以……是因为、 7.如果……就、 8.只要……就、 9.既然……就、10.即使……也、11.无论……都、12.不管……都、13.不仅……还、14.不仅……而且、15.不但……还、16.虽然……但是、17.不是……而是使用关联词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同学们在使用关联词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里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正确运用关联词语,首先必须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 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例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如果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句子的关系就起了变化: 1.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 2.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3.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这样,第一句成了因果关系,第二句成了假设关系,第三句成了条件关系。在我们平时的说话、造句或作文当中,究竟选用什么关系,这就要根据自己表达

关联词用法及常见关联词

所谓关联词,就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 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它有如下特点: 第一,作为联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 第三,说话时很容易发现必须带有的一到二个词语,虽然意思不同,但连在一起无论是说还是听都觉得很舒服。 关联词大全 - 最常用的关联词有哪些(一) 1 并列关系: 概念:各分句间所表示的意思、事件或动作是并列平行关系,有的分句分别说明描述几种情况,有的分句表示相对相反或同时发生的几种情况。 ……又……又…… ……一边……一边……例:弟弟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有时……有时…… ……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例:李老师既会拉小提琴, 又会吹笛子。 ……也……例:爸爸不抽烟, 也很少喝酒。 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既……又,也,又,还,同时。不是……而是、是……不是……。 2 承接关系概念: 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 ……一……就(便)……例:我一做好功课, 便到球场踢球。 ……首先……然后…… ……便……

……於是…… ……才……例:哥哥拟好作文大纲, 才打草稿。 ……接著…… 3 递进关系: 概念: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分句在意思上比前一分句更近一层。 ……不但……而且……例:地球上不但有氧气,而且还有氮气。 ……不仅……还……例:博尔特不仅夺得了金牌,还打破了世界纪录。 ……不但不……反而…… ……连……也…… ……何况…… ……甚至……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更),而且,并且,况且,何况,尤其,甚至。尚且……何况(更不用说),别说(慢说、不要说)……连(就是)。 4 选择关系: 概念:分句所说的事情不能同时并存,而是要从中选择一项。 ……不是……就是……例: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宁可……也不……例:我宁可给老师责罚, 也不说谎, 隐瞒真相。 ……还是……例:饭前吃水果好,还是饭后吃水果好? ……与其……不如……例: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做些有意义的事。 是……还是,或者(或、或是)……或者(或、或是),不是……就是,要么(要就是)……要么(要就是)。 5 转折关系: 概念:后一句分句(正句)表述的意思同前一分句(偏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小学生常用关联词大全(分类,附习题)

小学生常用关联词 关联句分为8种类型: 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 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等。 2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 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便…… 3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 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还……、……更(还)……、……甚至……等。 4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 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等。 5转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 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等。 6因果句。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出色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等。 7 假设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如:“假如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假如……就……、即使……也……等。

8条件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等。 一、填关联词。 1.我们要组织到公园参加游园晚会,你不去,他()不去。 2.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高大,()庄严。 3.我问小刚:“你()参加美术小组,()参加航模小组?” 4.小刚让我猜他参加了什么兴趣小组,我说:“()美术组,()航模组。” 5.()他不一定能来,我们()要通知他。 6.这里的花()很多,()没有奇花异草。 7.鲁迅先生()爱惜自己的时间,()爱惜别人的时间。 8.我们()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可以看见火力点,()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 9.()天气很冷,爷爷()要坚持早锻炼。 10.()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11.很多同学在实践中体会到,()多读多写,作文()会有进步。12.()困难有多大,我们()能克服。 13.()他热情地为同学们服务,()受到同学们的好评。14.()你答应找小兰一起去看画展,()应该准时去找他。 15.刘胡兰()牺牲自己的生命,()说出党的机密。 16.放学后,我们()在街上乱跑,()回家读一读课外书。17.我()知道这件事情,()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 18.()你去,()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 19.他()牺牲自己,()暴露党的组织。 20.同学们()走着,()谈论着。

常见关联词复句分类

常见关联词复句分类 1.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 2.假设关系 如果……就……、即使……也……、要是……那么……、倘若……就……、既然……就…… 3.条件关系 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即使……也…… 4.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5.并列关系 不仅……而且……、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不是……而是…… 6.承接关系 一……就……、起先……后面…… 7.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 8.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目的是偏句表示一种行为,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 例: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 取舍 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的一件,舍弃另一件。 与其……,不如(无宁、宁可);宁可(宁愿)……(也)不(不愿)。 其次了解关联词语误用情况: 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1、错用关联词语 例: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封为殿师太尉。(应把“为了”改为“因为”)(也可以把“就”移到“因为”前面)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 辨别非关联词的连续语 有些短语看起来比较像关联词,但是并非关联词。譬如像“一会儿……一会儿……”“一下子……一下子……”等等,这些都不是关联词,也不是排比句。排比句是拥有三个或三个地方以上的相同词语连成的词语。像这种词语相同却不到三个的词语只能算是连带词或者连续词。 常见关联词 1.因为……所以、 2.不但……而且、 3.与其……不如、 4.宁可……也不、 5.宁可……也、 6.之所以……是因为、 7.如果……就、 8.只要……就、 9.既然……就(那么)、10.

关联词的分类及用法

关联词的分类及用法 1.并列关系: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在句子中,不分先后地分别说出有关的几件事或情况。 常见的表示并列关系的词有:一边…一边一面…一面一会…一会那么…那么有时…有时不是…而是既…又又…又 例子:她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他们想的不是自己,而是想的国家和人民的未来。 天空中的残月有时像镰刀,有时像耳朵。 2.递进关系: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用在句子中,后面的意思比前面的意思更近一层。 常见的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又:不仅。。。而且不但。。。而且不但。。。甚至不仅。。。而且不知。。。而且不光。。。而且 例子:我们的教室不但宽敞而且明亮。 赵州桥不仅形式优美,并且机构坚固。 3.因果关系: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用在句子中,大部分前面说的是原因后面说的是结果。 常见的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有:因为。。。所以由于。。。因此之所以。。。是因为 例子:她之所以成绩那么优秀,是因为她平时非常努力用功。 因为她喜欢那条粉红色的裙子,所以她一天天的存钱把它买下

来了。 4.选择关系: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用在句子中,列出几件事或者几种情况,表示要从中选择一件或者一种情况。 常见表示选择关联词有:是。。。还是要么。。。要么或者。。。或者宁可。。。也不不是。。。就是与其。。。不如宁愿。。。不愿 例子:与其看着别人成功,不如自己努力成功。 她宁愿坐在地上哭,不愿自己走路。 5.转折关系: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用在句子中,后面的意思不是顺着前面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与前面的意思相反或者相对。 常见的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有:虽然。。。但是尽管。。。还例子:尽管战士们知道前面的路途凶险,他们还是昂首挺胸的进攻。 虽然他一见便知是他,但是他却假装不认识。 6.假设关系: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用在句子中,前面的分句提出一种假设,后面的分句说明在这种假设的情况下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常见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有:即使。。。也如果。。。就哪怕。。。也如果。。。那么要不是。。。就 例子:如果但时他能善待他的父母,那么他现在就会少一点自责。 即使苦难重重,他也熬过来了。 要不是消防员及时赶到,这栋大楼就早已成了废墟。 7.条件关系: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在句子中,表示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复句和关联词完美版

第二节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教学目标 1、掌握正确划分复句层次的方法,能够判断复句内分句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常见关联词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请同学们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四句话连接起来:(幻灯显示) 1、张海迪姐姐瘫痪了: 2、张海迪姐姐顽强地学习; 3、张海迪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 4、张海迪姐姐学会了针灸。 正确答案:张海迪姐姐虽然瘫痪了,但她顽强地学习,不仅学会了多门外语,而且学会了针灸。 结果有一个学生写道:虽然张海迪姐姐学会了针灸,可她还是瘫痪了。 有一个学生写得更过分:张海迪姐姐不但学会了外语,还学会了针灸,她那么顽强地学习,终于瘫痪了。 后两位同学的答案非常好笑,但是这两句话的关联词运用都没有错误,它是错在分句的组合不合情理、不合逻辑。对一个复句,从语言运用角度去思考,我们不仅要判断关联词运用得是否正确、得当,而且要分析复杂的句子的层次结构和组合关系是否合乎逻辑。 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复句的知识。 二、判断单复句 (一)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判断单复句练习。 1、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单句) 2、这副对联知道的人颇少,有介绍的必要。(复句) 3、不久我就离开了母亲,因为我要读书啦。(复句) 4、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她都遵守纪律。(单句) (二)明确单复句概念 1、单句概念 单句就是指结构和意义比较简单的句子。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就某个句子看只是一个主谓结构,但充当句子中某个成分(如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的也是主谓结构,也就是说在句子中还包含着从属或降级的主谓结构。 如:我听说今年大学扩大招生了。“我听说”的宾语“今年大学扩大招生了”是一个主谓结构。 一种是:就某个句子看不止一个主谓结构,其中任何一个主谓结构也不是从属或降级的主谓结构,但这些主谓结构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句子中间没有停顿,书面上没有标点符号),也就是说这几个主谓结构说的差不多就是连续发生的同一件事。 如:老师鼓励我考大学。 句子=老师鼓励我+(我)考大学 我下了课去图书馆。

(完整版)小学关联词的用法及分类

小学必须掌握关联词 分类及用法 1、并列关系 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在句子中,不分先后地分别说出有关的几件事或情况。常见的表示并列关系的词如下: 一边……一边……,一面……一面……,一会……一会……,那么……那么……,有时……有时……,不是……而是……,既……又……,又……又…… 例子: 她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他们想的不是自己,而是想的国家和人民的未来。 天空中的残月有时像镰刀,有时像耳朵。 2、递进关系 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用在句子中,后面的意思比前面的意思更进一层。常见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如下: 不仅……并且……,不但……甚至…… 不但(不仅、不只、不止、不单、不光)……而且…… 例子: 我们的教室不但宽敞,而且明亮。 赵州桥不但形式优美,并且结构坚固。 3、因果关系 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用在句子中,表示前面说的是原因,后面说的是结果。常见的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如下: 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由于……因此(因而)……,因此(因而、所以)……因为……,……因为…… 例子: 他之所以成绩那么优秀,是因为他平时非常努力用功。 因为她喜欢那条粉红色的裙子,所以她一天天的存钱把它买下了。 4、选择关系 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用在句子中,列出几件事或者几种情况,表示要从中选择一件或者一种情况。常见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如下: 是……还是……,要么……要么……,或者……或者…… 宁可……也不……,不是……就是……,与其……不如…… 宁愿……不愿…… 例子:

与其看着别人成功,不如自己努力成功。 他宁愿坐在地上哭,不愿自己走路。 5、转折关系 表示转折的关系的关联词用在句子中,表示后面的意思不是顺着前面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与前面的意思相反或者相对。常见的转折关系关联词如下: 虽然……但是……,尽管……还……,……但是(可是、然而、却)…… 例子: 尽管战士们知道前面的路途凶险,他们还是昂首挺胸的进攻。 虽然他一见便知是她,但是他却假装不认识她。 6、假设关系 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用在句子中,前面的分句提出一种假设,后面的分句说明在这种假设的情况下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常见的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下: 即使(就是、哪怕、就算、纵然)……也(还)…… 如果(假如、要、要是、要不是、倘若)……就(便、那么、那就、那)…… 例子: 如果当时他能善待他的父母,那么他现在就会少一点自责。 即使苦难重重,他也熬过来了。 要不是消防员及时赶到,这撞大楼早已成为废墟。 7、条件关系 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在句子中,表示条件与结果的关系,条件关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前面的分句提出条件,后面的分句说出在这个条件下会产生的结果;另一种情况是前面的分句先排除所有的条件,后面的关键句指出在任何条件下的结果。常见的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如下: 只有……才……,只要……就……,除非……不(才)…… 无论(不管、不论)……都(总、就、总是、也)…… 即使……也……,任凭……也…… 例子: 不管刮风下雨,奶奶都风雨无阻的坚持送我上学。 即使天崩地裂,他也要坚持回家。 任凭风怎么吹,树木也面不改色。 8、承接关系 表示承接关系的关联词在句子中,及各个分句是按一定的顺序说下去的,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常见的表示承接关系的关联词

常见的八种关联词类型

关联句分为8种类型: 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等。 2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便……等。 3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还……、……更(还)……、……甚至……等。 4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等。 5转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等。 6因果句。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等。 7 假设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等。 8条件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例句: 1.尽管天气好还是不好,他都坚持锻炼身体。 2.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度提高。 3.农民一方面向化肥厂提出合理的要求和建议,另一方面化肥厂积极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保证化肥的供应。 4.长跑不但可以锻炼意志,而且可以锻炼身体。 5.尽管现在还是冬季,早晚较凉,然而在中午和暖的阳光下,穿毛衣也不嫌热。 6.如果能掌握各种类型的调查报告的特点,有助于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抓住中心,突出重点。 出在关联词上的语病很常见。学会正确使用关联词,辨析并改正与关联词有关的语病,这是文字编辑不可缺少的本领。 常见的关联词语如下: 1.表示并列关系: 有的……有的 一(方)面……一(方)面 有时候……有时候, 那么……那么, 既……又, 又……又 一边……一边, 不是……而是、 是……不是…… 要……还要 除了……还要(还有) 2.表示顺承关系: 首先……然后……, 起先……后来……, 就……, 便……, 才……, 于是……, 然后……, 后来……, 接着……, 跟着……

3.表示递进关系: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更), 而且……, 并且…… 况且…… 何况…… 尤其…… 甚至…… 4.表示选择关系: 是……还是, 或者(或、或是)……或者(或、或是), 不是……就是, 要么(要就是)……要么(要就是)。 宁可……也(也不、决不) 5.表示转折关系: 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 却…… 然而…… 本来(要)……可是(但、只是、只不过) 本想……罢了……。 6.表示假设关系: 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就(那么、那、便)。即使(就算、就是、哪怕、假使、纵使)……也(还是、仍然、还)一……就 不管……还是(都) 7.表示条件关系: 只要……就; 只有……才, 除非……才; 无论 (不论、不管、任凭)……都(总、总是、也) 除了……都是 任凭……都(也) 8.表示因果关系: 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因此,因而; 之所以……是因为;

关联词用法

常见关联词语的用法 1 并列关系:……又……又…… ……一面……一面…… ……有时……有时…… ……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 爸爸不抽烟, 也很少喝酒。 李老师既会拉小提琴, 又会吹笛子。 2 承接关系:……一……就…… ……首先……然后…… ……便…… ……于是…… ……才…… ……接著…… 哥哥拟好作文大纲, 才打草稿。 我一做好功课, 便到球场踢球。 3 递进关系: ……不仅……而且…… ……不但……还…… ……不但不……反而……

……何况…… ……甚至…… 滥用药物不但会损害心智, 还会造成不可复原的脑部损坏。祖父尚且参加体育活动, 何况我们青少年呢! 4 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 ……或是……或是…… ……宁可……也不…… ……还是…… 日明喜爱球类运动, 每天清早, 他不是打球, 就是踢球去了。我宁可给老师责罚, 也不说谎, 隐瞒真相。 5 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尽管天气严寒, 可是伯父仍到海滩游泳。 妈妈爱静, 爸爸却爱动, 两人性格截然不同。 6 假设关系: 如果……就…… 假使……便……

如果明天下雨, 旅行就要取消了。 要是你不听爸爸的劝告, 那么定会闯祸。 7 条件关系: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只要多读多写, 语文水平就可提高。 不管多少险阻, 我也无惧前进。 8 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 由於弟弟粗心大意, 因此做错了两道数学题。 因为志文的腿摔坏了, 所以需要用拐杖来走路 句子练习 一、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 那么……那么…… 不论……总是…… 如果……就…… 不是……就是…… ……因此…… ①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干部,()从来不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 ②()我们坚持体育锻炼,()能不断增前体质。

关联词的运用教学设计

关联词的运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使用常用的七种关联词语。 2、进一步明确关联词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列、递进、选择三种关联词语的内在关系,在掌握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六一儿童节马上就到了,我们学校正在举办“庆六一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下面请大家一齐来读读这段话:学校举办“庆六一校园文化艺术节”,老师们虽然非常忙碌劳累,但是为了同学们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很高兴;同学们不但展示了才艺,而且体现了团队的合作精神;家长们都说:“与其让孩子们埋头苦读,不如现在这样轻松学习。” 1、学生齐读。 2、去掉黑体字部分再读。 3、去掉的是哪些词语? 关联词是复句中用来联结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 4、比较两句话,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用上关联词语不但使句子更加通顺,而且使句子的意思也更明确) 二:知识整理: (一)、并列关系: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 A:常用关联词:1、又……又…… 2、既……又…… 3、既……也…… 4、一边……一边…… 5、一面……一面…… 6、一会儿……一会儿…… 7、那么……那么…… 8、是……也是…… 9、不是……而是…… 10、不是……是…… 11、是……不是……

B.并列关系练习 (二)、因果关系:分句之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A,常用关联词:1、因为……所以……2、由于……因此…… 3、之所以……是因为…… 4、既然……就…… B.因果关系练习 : (三)、条件关系 : 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A.常用关联词:1、只要……就……2、只有……才…… 3、无论……也…… 4、不管……也…… 5、凡是……都…… 6、除非……才…… 7、不管……都…… 8、不论……都…… 9、无论……都…… B.条件关系练习 : (四)、转折关系 :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 或相对,或部分相反。 A.常用关联词:1、虽然……但是……2、尽管……可是…… 3、……然而……4、……却……5、虽然……可是…… 6、尽管……还是…… B.假设关系练习 : (五)、假设关系 :前一个分句提出假设的情况,后面的分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的结果。 A.常用关联词:①假设与结果相一致。 关联词:如果……就……、假如……就…… 要是……那么……、要是……就…… 常用关联词:②假设与结果不一致 关联词:即使……也……、即便……也…… 哪怕……也…… B.假设关系练习 : (六)、选择关系 : 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A.常用关联词 : ①两者任选其中一个。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 复句: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做分句。按照分句之间的逻辑意义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复句: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做分句。按照分句之间的逻辑意义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并列关系:几个分句分别陈述或描写有关联的几种事物、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句间有平列或对照的意味,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如: ?秭归是楚先王熊绎始封之地,也是屈原的故乡。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还可以节约纸张和印刷费用。 ?概念的内涵越小外延越大,反之,内涵越大外延越小。(单用) ?我们既要有冲天的干劲,也要有科学的分析。 ?于长水一边发动党团员加紧搬石头,一边帮着石匠钻炮眼崩石岩。 ?海燕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高尔基《海燕》 ?治史绝不是为了泥古,而是为了鉴今。 ?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绝不是真正的政治家。 注意:并列复句还经常不用关联词语,而只凭语序和语义来显示分句间的关系,如:?山显得那么苍茫,路显得那样遥远。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 二、承接关系:即几个分句按顺序说出连续发生的动作或相关情况,常用的关联词语多为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有: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代表团定于今日离京前往上海,然后赴广州参观访问。 ?过了那林,船便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鲁迅《社戏》

怎样正确使用关联词知识分享

怎样正确使用关联词

怎样正确使用关联词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 常见关联词可分为以下几类复句: 1.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虽然……但是……… 2.假设关系 如果……就……、即使……也……、要是……那么……、倘若……就……、既然...就... 3.条件关系 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即使...也... 4.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之所以……是因为…… 5.并列关系 不是……而是……、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 6.承接关系 一……就……、起先……后面…… 7.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虽然……但、不仅……而且…… 8.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 使用关联词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同学们在使用关联词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里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正确运用关联词语,首先必须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 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例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如果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句子的关系就起了变化: 1.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 2.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3.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这样,第一句成了因果关系,第二句成了假设关系,第三句成了条件关系。在我们平时的说话、造句或作文当中,究竟选用什么关系,这就要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来确定。 二、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 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例如: 1.只要经常锻炼身体,才会增强体质。 2.他宁可挨打,不如泄密。 3.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却是按时到校学习。 第一句,“只要”应与“就”相配,“只有”应与“才”相配,“只要”与“才”搭配不当,应把“才”改为“就”。

关联词的用法

六年级关联词扩句缩句修辞手法 学习关联词的用法: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单句组合在一起,常常用一些关联词来连接。它们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并列关系:指几个分句的意思并列在一起,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例:又……又…… 既……又…… 一边……一边…… 一面……一面…… 有时……有时…… 一会儿……一会儿…… 例句:1、天安门既高大又庄严。二.递进关系:指后一个分句比前一个分句有进一层的意思。 例:不但……而且…… 不仅……而且…… 不仅……也…… 要……还要…… 不但……还…… 不但不……反而…… 连……也…… ……甚至…… 例句:1、我们不仅要学好本领,而且要锻炼好身体。 2、滥用药物不但会损害心智, 还会造成不可复原的脑部损坏。 3、祖父尚且参加体育活动, 何况我们青少年呢! 三.选择关系:两个或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个意思,表示要在这几个意思中选择一个。 例:是……还是不是……就是…… 宁可……也不…… 或是……或是…… 例句:1、你是改正错误争取做好学生,还是坚持错误不改呢? 2、小明喜爱球类运动, 每天清早, 他不是打球, 就是踢球去了。 3、我宁可给老师责罚, 也不说谎, 隐瞒真相。 四.转折关系:指后一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跟前一个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对的意思。 例:……可是…… ……却…… 虽然……但是…… 尽管……还是…… ……然而…… 例句:1、我虽然身体不好,但是我坚持锻炼。 2、尽管天气严寒, 可是伯父仍到海滩游泳。 3、妈妈爱静, 爸爸却爱动, 两人性格截然不同。 五.假设关系:指后一个分句是根据前一个分句推论出来的结果。 如:如果……就…… 即使……也…… 要是……那么…… 例句:1、即使把它拎起来,它也不会醒。 2、如果明天下雨, 旅行就要取消了。 3、要是你不听爸爸的劝告, 那么定会闯祸。 六.因果关系:指前一个分句表示原因,后一个分句表示结果。 如:因为……所以…… 既然……就…… ……因此…… 之所以……是因为……例句:1、我既然说了,就不怕发表。 2、由于弟弟粗心大意, 因此做错了两 道数学题。 3、因为志文的腿摔坏了, 所以需要用拐 杖来走路。 七.条件关系:指前一个分句表示条件, 后一个分句表示在上述条件下产生的结 果。 如:只有……才…… 只要……就…… 无 论……都…… 不管……也…… 例句:1、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 优良的成绩。 2、只要多读多写, 语文水平就可提高。 3、不管多少险阻, 我也无惧前进。 八、承接关系:……一……就…… 首先…… 然后…… ……便…… ……于是…… ……才…… ……接著…… 例句:1、哥哥拟好作文大纲, 才打草 稿。 2、我一做好功课, 便到球场踢球 (句式转换) 一、扩句和缩句 扩句是指把一个简单的句子加上用来表 示修饰、限制、补充说明等词语,使原 句在不改变原意的基本上,更加准确、 生动、鲜明。 例:春天盛开花朵。—(扩句)—生机 勃勃的春天到处盛开鲜艳的花朵。 缩句是与扩句相反,把比较复杂的句子 中修饰、限制、补充说明等的词语去掉, 只保留句子最基本的成分,使句子更让 人容易理解。 例:五年级的同学兴高采烈地观看年级 组足球比赛。—(缩句)—同学观看比 赛。 1、小鸟唱歌。(扩句) 2、老师批改作业。(扩句) 3、战士们守卫边疆。(扩句) 4、强烈的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广阔的田 野。(缩句) 5、一匹匹骏马在美丽的大草原上飞快地 奔跑。(缩句) 6、繁荣的香港是世界东方的一颗璀璨的 明珠。(缩句) 二、“把”字句变“被”字句: 例:他关上门。—(把字句)—他把门 关上了。—(被字句)—门被他关上了。 练习: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被” 字句。 1、一群蚂蚁吃了一条大青虫。 2、解放军叔叔战胜了洪水。 3、泪水湿润了他的眼睛。 三、反问句、陈述句和双重否定句之间 的转换: 陈述句是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它的后 面用句号表示,语调一般是平的。反问 句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答 案就在问句之中。双重否定句是使用两 个否定副词来表达肯定含义的句子。反 问的形式比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 人们的思考,双重否定句是不容质疑的。 例: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四周围 黑洞洞的,不会不容易碰壁。 陈述句与反问句相互变换: 1、我们必须要明确目标,脚踏实地地学 习。 2、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 3、我忘不了童年的一件件趣事。 4、人难道可以没有一点精神吗? 5、我们怎么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 6、浪费时间难道不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 吗? 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相互转换: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 怎能忘怀呢? 2、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 关系呢? 3、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 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4、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 界。 5、玉澜堂庭院里的海棠花开得不会不旺。 6、没有一个人不说大兴安岭的景色很美。 四、第一人称直接叙述改为第三人称间 接转述: 两者的句式不同,标点不同,表达的感 情也有所不同,但意思是基本相同的。 例:小明对我说:“我星期天要去北京旅 游。” 小明对我说,他星期天要去北京 旅游。 练习:直接叙述与间接转述相互变换。 1、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 中国。 2、小红说,她是少先队员,帮助别人是 应该的。 3、老师告诉刘强,他曾经也犯过错,但 改正了。他叫刘强也和他一样知错就改。 4、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被评为了 校三好学生。” 5、科利亚说:“今天我不仅找到了木匣 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人一 天天地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 6、王小明对李芳说:“我要向你学习,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7、鲁迅对周骅说:“我小时候的鼻子和 你一样,也是又高又挺的。” 五、其他类型的转换: 1、例:家家每到这一天,门上挂菖蒲、 艾草。—(改)—每到这一天,家家门 上挂菖蒲、艾草。 (1)我第四次到西湖畔,领略了一个“绿” 字。 (2)妇女们在端午节前一天就把浸泡过 的糯米,用一张张手掌般宽的竹叶包起 来。 2、例:漓江的水真静啊!—(改)—漓 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 流动。 (1)六一儿童节的节目真精彩啊! (2)火烧云的变化真多啊! 3、例: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 可爱的世界。 —(改)—有了太阳,才有我们这个美 丽可爱的世界。 (1)不认真学习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 (2)没有铁一般的纪律,就没有如此威武 的革命军队。 4、开狗洞的国家是狗国。楚国开了个 狗洞让我进去。—(推)—楚国就是狗 国。 (1)上等人访问上等的国家,下等人访问 下等的国家。我最不中用,是下等人。 (2)老师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我是 六年级学生。 “陈述句换成反问句”的顺口溜是:……怎 么会(能)……呢?难道……吗?有“不” 去一“不”,无“不”加“不”,问号别忘末尾 处。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语文常识 2009-06-06 14:33:14 阅读183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先去掉反问词,再进行否定(加一个否 定词或者减一个否定词使句子变通顺), 最后将问号改为句好。即:反问句变陈 述句,去掉问号,有加强反问的语气词 去掉,在变换后的陈述句中适当的地方 必须加一个否定词,才与原反问句意思 一致。 比如:“难道他承认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天 上掉下来的吗?”变换陈述句:“他不承 认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若变换为“他承认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 天上掉下来的。”就与原反问句的意思不 一致了,答案就是错的,因为否定词“不” 放的位置不当。 反问句改陈述句习题: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 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桔 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积, 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3.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 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4.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 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 5.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 识? 6.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 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7.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 吗? 8.学习如登山,需要有踏实苦干和坚持 不懈的精神,才能登上高峰。这不是十 分清楚的道理吗? 9.肺结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时候,他 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 上随便吐痰的人呢? 10.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先将原句进行否定(即改成个否定句), 然后加上表反问的语气词(句子一定要 通顺),最后将句号改为问号。即:同 样,肯定句变反问句,在变换后的反问 句中,必须在适当的地方加一个否定词, 才与原句意思一致。 比如:“你应该去看他。”变为:“难道你 不应该去看他吗?” 陈述句改成反问句习题: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 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 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犯了错误旦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 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 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 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 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三、否定句变反问句: 否定句变反问句,去掉句中否定词或在 变换后的反问句中再放上一个否定词, 才与原句意思相符。比如:“他不应该看 她。”变为“难道他应该去看她吗?”或 “难道他不应该不去看她吗?”由此可见: 反问句的问号,起了一个否定词的作用。 反问句是对一个肯定内容或否定内容的 否定。 方法二: 第一步:去即去掉反问词和语气词; “难 道…吗?怎么…呢?” 第二步:改即把 “?”号改成“。”号第三步:反即把原句 的意思反过来。第四步:查即检查修改 后的句子意思应和原来的是否一样。 四、陈述句变双重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是使用两个否定副词来 表达肯定含义的句子。例如"不……不"、 "没有……不"、"非……不"等。双重否定句 的肯定语气比一般肯定句强烈或委婉。 例如: 他不敢不去。(强烈) 我不得不告诉你事情的原委。(强烈) 没有谁不惧怕他的威严。(强烈) 你若是想在这个世界留下值得让人 怀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强 烈) 他不会不同情我的。(委婉) 没有什么不可以。(委婉) 书面语中还经常使用"无不、无非、 不无、未必不"等双重否定词语来表示肯 定。例如: 他的话不无道理。 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他的精彩表 演所打动。 他无非是想多捞点退休金罢了。 我虽然年轻,但未必不是你的 对手。 双重否定句也就是一种语义大于肯定句 的语句 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 的敬佩.(改为双重否定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