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1、帝曰: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2、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

3、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急、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4、五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5、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3-5)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1-3),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6、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7、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形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8、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就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精神乃央。

9、血有余则怒,血不足则恐。

中药学

1、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2、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3、砒石:0、002-0、004g,雄黄:0、05-0、1g,巴豆:0、1-0、3g甘遂:0、5-1g,鸦胆子:0、5-2g,川乌:1、5-3g,雷公藤:10-25g,雷丸:6-15g,牛黄入丸散0、2—0、

5g,麝香入丸散0、06—0、1g不宜入煎剂,朱砂入丸散或研末冲服0、3—1g忌火煅,羚羊角磨汁或研粉服0、3—0、6g克,煎服1—3g,巴豆内服剂量0、1-0、3g;甘遂入丸散剂0、5-1g

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与中,利水消肿

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羌活: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苍耳子:有小毒。祛风除湿,通窍止痛

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辛凉解表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舒肝解郁

牛蒡子: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解毒散肿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花:疏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解毒消痈,引产淡竹叶:清热除烦,通利小便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椿皮:清热燥湿,止带止泻,收敛止血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痈散结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消肿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散肿,清肝泻火定惊

贯众:有小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鸦胆子:有小毒。清热解毒,治痢截疟,腐蚀赘疣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土茯苓:清热解毒,通利关节

熊胆: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

清虚热药:

青蒿:清虚热,除骨蒸,解暑,截疟

白薇:清热凉血,利水通淋,解毒疗疮

地骨皮:凉血退蒸,清肺降火

银柴胡:退虚热,清疳热

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泻下药

攻下药:

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芒硝:泻下软坚,清热

芦荟:泻下清肝,杀虫

润下药:

火麻仁:润肠通便

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峻下逐水药:

大戟:有毒。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甘逐: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芫花:有毒。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牵牛子:泻下逐水,祛积杀虫。

巴豆:有大毒。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祛风湿药

祛风湿散寒药

独活: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消骨梗,消痰水

蕲蛇:有毒。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木瓜:舒筋活络,除湿与胃

祛风湿清热药

秦艽:祛风湿,止痹痛,清虚热,退湿热

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桑枝:祛风通络,利关节

豨莶草:祛风湿,通经活络,清热解毒

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祛风湿,强筋骨,利尿

桑寄生: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

化湿药

藿香:化湿解暑止呕

佩兰:化湿解暑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

厚朴: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

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利水渗湿药

利水消肿药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猪苓:利水渗湿

泽泻:利水渗湿,泻热

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滑石:利水通淋,清解暑热,收湿敛疮

木通:利尿通淋,通经下乳,除弊

通草:清热利湿,通气下乳

瞿麦:利尿通淋,活血通经

萹蓄: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石韦:利水通淋,清肺止咳,止血

利湿退黄药

茵陈蒿: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金钱草:除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痰止咳

温里药

附子:有毒。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肉桂:助阳补火,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吴茱萸:小毒。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疏肝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与中

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丁香:温中止呕,散寒止痛,温肾助阳理气药

橘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青皮:疏肝理气,消积化滞

枳实: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木香:行气止痛,止泻

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川楝子:有小毒。行气止痛,杀虫疗癣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荔枝核:行气散结,散寒止痛

佛手:疏肝解郁,理气与中,燥湿化痰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青木香:行气止痛,解毒辟秽,消肿柿蒂:降气止呃

消食药

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神曲:消食与胃

麦芽:消食健胃,回乳消胀

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鸡内金:消食健胃,固精止遗,化结石驱虫药

苦楝皮:有毒。杀虫疗癣

槟榔:驱虫消积,行气利水

雷丸:有小毒。杀虫

止血药

凉血止血药:

大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小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利尿

地榆:凉血止血,解读敛疮

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明目

侧柏叶:凉血止血,化痰止咳

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化瘀止血药:

三七:化瘀止血,活血止痛

茜草:凉血化瘀止血,通经

蒲黄:化瘀止血,利尿

收敛止血药:

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

血余炭:收敛止血,化淤利尿

温经止血药:

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艾叶: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

活血化瘀药

活血止痛药: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

郁金: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姜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乳香: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活血调经药:

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

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桃仁:有小毒。活血化瘀,润肠通便

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泽兰:活血祛瘀,利水消肿,调经

牛膝:活血通经,补益肝肾,利尿通淋,引血下行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经活络,调经

王不留行: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

活血疗伤药:

骨碎补:活血续伤,补肾强骨

血竭:活血疗伤,止血生肌

儿茶:活血疗伤,止血生肌

破血消癥药:

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水蛭:有小毒。破血逐瘀消癥

化痰止咳平喘药

化痰药:

半夏:有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天南星:有毒。燥湿化痰,祛风止痉

白附子:有毒。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旋复花: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白前:降气化痰

前胡:降气化痰,宣散风热

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消肿散结

浙贝母:清热化痰,开郁散结

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竹沥:清热豁痰,定惊利窍

天竹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海藻: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昆布: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胖大海:清肺化痰,利咽开音,润肠通便

止咳平喘药

杏仁:有小毒。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百部:润肺止咳,杀虫

紫苑:润肺化痰止咳

款冬花:润肺化痰止咳

枇杷叶:清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呕

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白果:有毒。敛肺定喘,止带缩尿

安神药

重镇安神药:

朱砂:有毒。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磁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定喘龙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琥珀: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养心安神,益肝敛汗

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远志: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合欢皮:安神解郁,活血消肿

夜交藤:养心安神,祛风通络

平肝熄风药

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牡蛎: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熄风止痉药:

羚羊角: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钩藤:熄风止痉,清热平肝

天麻:熄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地龙:清热熄风,通络平喘,利尿

全蝎:有毒。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蜈蚣:有毒。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白僵蚕:熄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开窍药

麝香: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

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苏合香:开窍醒神,辟秽止痛

石菖蒲:开窍宁神,化湿与胃

补虚药

补气药:

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党参:益气生津养血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太子参:补气生津

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

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白扁豆:健脾化湿消暑

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与药性

补阳药:

鹿茸: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巴戟天: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淫羊藿:温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仙茅:有毒。温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

补骨脂: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暖脾止泻,纳气平喘

益智仁: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唾

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菟丝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

沙苑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续断:补肝肾,强筋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

蛤蚧:助肾阳,益精血,补肺气,定喘咳

冬虫夏草:益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

紫河车:温肾补精,益气养血

补血药: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

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白芍: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

何首乌:制首乌补益精血,固肾乌须;生首乌截疟解毒,润肠通便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补阴药:

沙参:清肺养阴,益胃生津

百合:养阴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润肠

天冬:养阴润燥,清火生津,润肠

石斛:养胃清热,益胃生津

玉竹:滋阴润肺,生津止渴

黄精:润肺滋肾,补脾益气

枸杞子:滋补肝肾,明目润肺。

墨旱莲:滋阴益肾,凉血止血

女贞子:补益肝肾,乌须明目

龟板: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固精止血,养血补心

鳖甲:咸寒,归肝肾经。滋阴潜阳,软坚散结。

收涩药

敛肺涩肠药:

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安蛔止痛

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敛汗止血

诃子: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利咽开音

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赤石脂: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敛疮生肌

固精缩尿止带药: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海螵蛸: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莲子: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养心

芡实: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

方剂学

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发表解肌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与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辛凉解表

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升麻葛根汤;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扶正解表

败毒散: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再造散: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功可慰。

泻下剂

寒下

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硬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大黄牡丹汤: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温下剂

大黄附子汤: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冷积内结成实证,功专温下妙非常。

温脾汤: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冷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三物备急丸: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卒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

润下剂

麻子仁丸: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枯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

济川煎: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炼蜜为丸米饮下,寓通于补法堪宗。

逐水剂

十枣汤:十枣逐水效堪夸,甘遂大戟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攻补兼施

新加黄龙汤:新加黄龙草硝黄,参归麦地玄海姜,滋阴养液补气血,正虚便秘此方良。

增液承气汤:增液承气参地冬,硝黄加入五药供,热结阴亏大便秘,增水行舟肠腑通。

与解剂

与解少阳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与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方宗。

蒿芩清胆汤:蒿苓清胆碧玉需,陈夏茯苓枳竹茹,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

调与肝脾

四逆散: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就是阳郁成厥逆,疏肝理脾奏效奇。

逍遥散: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

痛泻要方: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又实脾。

调与寒热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甘草与人参,大枣与之治虚痞,法在降阳而与阴。

表里双解

大柴胡汤: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芩夏白芍将,煎加姜枣表兼里,妙法内攻并外攘。

防风通圣散: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枳芍翘,甘桔穹归膏化石,薄荷芩术力偏饶,表里交攻阳热盛,外科疡毒总能消。

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邪陷阳明成热利,清里解表保安康。

疏凿饮子:疏凿饮子槟商陆,秦皮大腹同椒目,赤豆艽羌泻木通,煎加生姜阳水服。

清热剂

清气分热

白虎汤:白虎膏知甘草粳,气分大热此方清,热渴汗出脉洪大,加入人参气津生。

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临,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养阴津。

清营凉血

清营汤:清营汤就是鞠通方,热入心包营血伤,角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佐之良。

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血热妄行吐衄斑,蓄血发狂舌质绛,凉血散瘀病可全。

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燥热大狂呕不眠,吐衄斑黄均可为。

凉膈散: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竹叶蜜煎疗膈上,中焦躁实服之消。

普济消毒饮:普济消毒芩连属,玄参甘桔蓝根侣,升柴马勃连翘陈,薄荷僵蚕为末咀

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贝母花粉煎乳没,穿山角刺酒煎佳,一切痈毒能溃散,溃后忌服用无差。

清脏腑热

导赤散: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攻,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左金丸:左金连茱六一丸,肝火犯胃吐吞酸,再加芍药名戊己,热泻热痢服之安。

泻白散: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参茯知芩皆可入,肺热咳嗽此方施。

苇茎汤:苇茎汤方出千金,桃仁薏苡冬瓜仁,肺痈痰热兼淤血,化浊排脓病自宁。

清胃散:清胃散用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或加石膏清胃热,口疮吐衄与牙宣。

泻黄散:泻黄甘草与防风,石膏栀子藿香充,炒香蜜酒调与服,胃热口疮并风功。

玉女煎:玉女煎用熟地黄,膏知牛膝麦冬襄,胃火阴虚相因病,牙痛齿枯宜煎尝。

芍药汤:芍药汤中用大黄,芩连归桂槟草香,清热燥湿调气血,里急腹痛保安康。

白头翁汤: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与秦皮,味苦性寒能凉血,解毒坚阴功效奇。

清热祛湿

六一散:六一散中滑石草,清暑利湿有功效,益元碧玉与鸡苏,砂黛薄荷加之好。

清暑益气汤: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阴伤。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清虚热

青蒿鳖甲汤:青篙鳖甲地知丹,热由阴来仔细辨,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秦艽鳖甲散:秦艽鳖甲治风劳,地骨柴胡及青蒿,当归知母乌梅合,止嗽除蒸敛汗超。

清骨散:清骨散用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偕,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一并除。

当归六黄汤:当归六黄二地黄,芩连芪柏共煎尝,滋阴泻火兼顾表,阴虚火旺盗汗良。

温里剂

温中祛寒

理中丸:理中丸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干姜,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扶阳。

吴茱萸汤:吴莱萸汤人参枣,重用生姜温胃好,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皆能保。

小建中汤: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合,饴糖为君补中气,虚劳腹痛服之瘥。

大建中汤:大建中汤建中阳,饴糖人参配椒姜,中阳衰弱胸腹痛,痛而拒按服之康。

回阳救逆

四逆汤: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尝,腹痛吐泻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回阳救急汤:回阳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五味寻,加麝三厘或胆汁,三阴寒厥有奇功。

温经散寒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桂芍枣,细辛甘草与通草,血虚肝寒手足冷,煎服此方乐陶陶。

阳与汤:阳与汤法解寒凝,贴骨流注鹤膝风,熟地鹿胶姜炭桂,麻黄白芥甘草从。

补益剂

补气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中与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益气虚尔,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气滞使。

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劳倦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

玉屏风散:玉屏风散最有灵,芪术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药虽相畏效相成。

生脉散: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补血

四物汤: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宗,经带胎产俱可治,加减运用在胸中。

当归补血汤:当归补血东垣笺,黄芪一两归二钱,血虚发热口烦渴,脉大而虚宜此煎。

归脾汤:归脾汤用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随,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怔仲健忘俱可却,肠风崩漏总能医。

气血双补

八珍汤:双补气血八珍汤,四君四物合成方,煎加姜枣调营卫,气血亏虚服之康。

补阴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益肾肝,茱薯丹泽地苓专,更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自可煎。养阴明目加杞菊,滋阴都气五味先,肺肾两调金水生,麦冬加入长寿丸。

左归丸: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大补阴丸:大补阴丸知柏黄,龟板脊髓蜜成方,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

炙甘草汤: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冬生地大麻仁,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效如神。

一贯煎:一贯煎中用地黄,沙参杞子麦冬襄,当归川楝水煎服,阴虚肝郁就是妙方。

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甘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咳嗽痰血肺家伤。

补阳:

右归丸: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肾气丸:金匮肾气治肾虚,熟地淮药及山萸,丹皮苓泽添桂附,引火归原热下趋。

阴阳双补

地黄饮子山萸斛,麦味菖蒲远志服,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

固涩剂

固表止汗

牡蛎散:牡蛎散内用黄芪,小麦麻根合用宜,卫虚自汗或盗汗,固表敛汗见效奇。

涩肠固脱

真人养脏汤:真人养脏诃粟壳,肉蔻当归桂木香,术芍参甘为涩剂,脱肛久痢早煎尝。

四神丸:四神故纸与吴萸,肉蔻五味四般须,大枣生姜为丸服,五更肾泻最相宜。

桃花汤:桃花汤中赤石脂,干姜粳米共用之,虚寒下痢便脓血,温涩止痢最易施。

金锁固精丸:金锁固精芡莲须,蒺藜龙骨与牡蛎,莲粉糊丸盐汤下,补肾涩精止滑遗。桑螵蛸散:桑螵蛸散治便数,参苓龙骨同龟壳,菖蒲远志当归入,补肾宁心健忘除。

固崩止带

固冲汤:固冲汤中用术芪,龙牡芍萸茜草施,倍子海蛸棕榈炭,崩中漏下总能医。

安神剂

重镇安神

朱砂安神丸: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复康。养心安神

酸枣仁汤:酸枣二升先煮汤,苓知二两用之良,芎二甘一相调剂,服后安然入梦乡。

天王补心丹:补心丹用柏枣仁,二冬生地及归身,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共养神。理气剂

行气

越鞠丸: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火湿食因,苍芎香附兼栀曲,气畅郁舒痛闷伸。

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能除。四磨汤:四磨饮子七情侵,人参乌药及槟沉,浓墨煎服调滞气,实者枳壳易人参。

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煎加姜枣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枳实消痞丸:枳实消痞四君全,麦芽夏曲朴姜连,蒸饼糊丸消积满,消中有补两相兼。厚朴温中汤:厚朴温中陈草苓,干姜草蔻木香停,煎服加姜治腹痛,寒实胀满用皆灵。良附丸:良附丸用醋香附,良姜酒洗加盐服,米饮姜汁同调下,心脘胁痛一齐除。

金铃子散:金铃子散止痛方,玄胡酒调效更强,疏肝泄热行气血,心腹胸肋痛经医。

天台乌药散:天台乌药木茴香,巴豆制楝青槟姜,行气疏肝治疼痛,寒疝腹痛就是良方。暖肝煎:暖肝煎中杞茯归,茴沉乌药合肉桂,下焦虚寒疝气痛,温补肝肾此方推。

降气

苏子降气汤:苏子降气半夏归,前胡桂朴草姜随,上实下虚痰嗽喘,或加沉香去肉桂。定喘汤: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杏黄芩兼甘草,外寒痰热哮喘尝。

旋覆代赭汤:旋复代赭用人参,半夏姜甘大枣临,重镇降逆咸软痞,痞硬噫气力能禁。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呕呃逆,人参甘草姜枣宜,胃虚有热失与降,久病之后更相宜。

活血祛淤

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五般施,甘草硝黄并桂枝,淤热互结小腹胀,如狂蓄血功最奇。

血府逐瘀汤: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老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瘀血亦安。少腹茴香与炒姜,元胡灵脂没芎当,蒲黄官桂赤芍药,调经种子第一方。身痛逐瘀膝地龙,香附羌秦草归芎,黄芪苍柏量加减,要紧五灵桃没红。

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复元活血汤:复元活血汤柴胡,花粉当归山甲俱,桃仁红花大黄草,损伤淤血酒煎去。

温经汤:温经汤用吴萸芎,归芍丹桂姜夏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生化汤:生化汤就是产后方,归芎桃草酒炮姜,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亦彰。

桂棱茯苓丸:金匮桂枝茯苓丸,芍药桃红与牡丹,等分为末蜜丸服,缓消癥块胎可安。

失笑散:失笑灵脂蒲黄同,等分作散酽醋冲,淤滞心腹时作痛,祛瘀止痛有奇功。

丹参饮:丹参饮中用檀香,砂仁合用成妙方,血瘀气滞两相结,心胃诸痛用之良。

止血

十灰散: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茜茜荷丹榈煨,二蓟栀黄皆炒黑,上部出血势能催。

咳血方:咳血方中诃子收,瓜蒌海粉山栀投,青黛蜜丸口噙化,咳嗽痰血服之瘳。

小蓟饮子: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襄,归草黑栀淡竹叶,血淋热结服之康。

槐花散:槐花散用治肠风,侧柏荆芥枳壳充,等分为末米汤下,宽肠凉血逐风功。

黄土汤:黄土汤中芩地黄,术附阿胶甘草尝,温阳健脾能摄血,便血崩漏服之康。

治风剂

疏散外风

川芎茶调散: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

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屈能伸。

大秦艽汤:大秦艽汤羌独防,芎芷辛芩二地黄,石膏归芍苓甘术,风邪散见可通尝。

牵正散:牵正散就是杨家方,全蝎僵蚕白附襄,服用少量白酒下,口眼歪斜疗效彰。

消风散:消风散中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

平熄肝风

羚角钩藤汤:俞氏羚角钩藤汤,桑菊茯神仙地黄,贝草竹茹同芍药,肝风内动急煎尝。镇肝熄风汤:镇肝熄风芍天冬,玄参牡蛎赭茵供,麦龟膝草龙川楝,肝风内动有奇功。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牛膝桑寄生,栀子黄芩益母草,茯神夜交安神宁。大定风珠:大定风珠鸡子黄,麻胶地芍合成汤,三甲冬草五味子,滋阴熄风就是妙方。治燥剂

轻宣外燥

杏苏散: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桑杏汤:桑杏汤中象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口渴右脉大,辛凉甘润燥能医。

清燥救肺汤: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胡麻,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润肺效可夸。滋阴润燥

麦门冬汤: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虚火,益胃生津此方珍。

养阴清肺汤:养阴清肺就是妙方,玄参草芍麦地黄,薄荷贝母丹皮入,时疫白喉急煎尝。玉液汤:玉液山药芪葛根,花粉知味鸡内金,消渴口干溲多数,补脾固肾益气阴。

增液汤:增液汤用玄地冬,热结津亏便不通,补药之体作泻剂,但非重用不为功。

祛湿剂

化湿与胃

平胃散: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姜枣齐,燥湿运脾除胀满,调胃与中此方宜。

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枣,感伤岚瘴并能驱。清热祛湿

茵陈蒿汤:茵陈蒿汤治阳黄,栀子大黄合成方,栀子柏皮加甘草,茵陈四逆治阴黄。

八正散: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滑石研,草梢翟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

三仁汤: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白通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法堪遵。

甘露消毒丹: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温时疫就是主方。连朴饮:连朴饮用香豆豉,菖薄半夏焦山栀,芦根厚朴黄连入,湿热霍乱此方施。

二妙散:二妙散中苍柏兼,若云三妙牛膝添,四妙再加薏苡仁,湿热下注痿痹痊。

利水渗湿

五苓散:五苓散治太阳腑,泽泻白术与二苓,温阳化气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

猪苓汤:猪苓汤用猪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并,小便不利兼烦渴,利水养阴热自平。

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金匮方,白术甘草枣生姜,汗出恶风兼身重,表虚湿盛服之康。

五皮散:五皮散用五般皮,陈苓姜桑大腹齐,或以五加易桑白,脾虚腹胀此方宜。

温化水湿

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化饮剂,温阳化饮又健脾,饮邪上逆胸胁满,水饮下行眩晕去。

真武汤: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少阴腹痛有水气,悸眩瞤惕保安康。

实脾散:实脾苓术与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果附姜兼厚朴,虚寒阴水效堪夸。

祛湿化浊

萆薢分清饮:萆薢分清石菖蒲,萆薢乌药益智俱,或加茯苓盐煎服,通心固肾浊精驱。

完带汤:完带汤中用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辅,苍术车前黑芥穗,陈皮甘草与柴胡。

祛痰剂

燥湿化痰

二陈汤: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陈,利气与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与乌梅。

温胆汤:温胆汤中苓半草,枳竹陈皮加姜枣,虚烦不眠证多端,此系胆虚痰热扰。

清热化痰

清气化痰丸:清气化痰星夏桔,杏仁枳实瓜蒌实,芩苓姜汁糊为丸,气顺火消痰自失。

小陷胸汤:小陷胸汤连夏蒌,宽胸开结涤痰优,膈上热痰痞满痛,舌苔黄腻服之休。

润燥化痰

贝母瓜蒌散:贝母瓜蒌花粉研,橘红桔梗茯苓添,呛咳咽干痰难咯,燥润痰化病自安。

温化寒痰

苓甘五味姜辛汤:苓甘五味姜辛汤,温阳化饮常用方,半夏杏仁均可入,寒痰冷饮保安康。化痰息风

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大枣姜,眩晕头痛风痰证,热盛阴亏切末尝。消食剂

消食化滞

保与丸:保与神曲与山楂,苓夏陈翘菔子加,饮饼为丸白汤下,消食与胃效堪夸。

枳实导滞丸:枳实导滞首大黄,芩连曲术茯苓襄,泽泻蒸饼糊丸服,湿热积滞力能排。

木香槟榔丸:木香槟榔青陈皮,黄连黄柏莪术齐,大黄黑丑兼香附,热滞泻痢皆相宜。

枳术丸:枳术丸就是消补方,荷叶烧饭作丸尝,若加麦芽与神曲,消食化滞力更强。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就是阐释与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就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与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与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和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2)整体观念主要内容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①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②病理上的整体性; ③诊治上的整体性。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①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气候 昼夜晨昏的变化 地域环境 ②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2016儿科重点方剂速记歌诀

2016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考试重点 儿科病生理要点 1、稚阴稚阳学说——“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吴鞠通)。 2、纯阳学说——“呼为纯阳,元气未散”《颅囟经》 3、小儿五脏特点——心常有余;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肾常虚。 4、了解小儿四诊特点:如望诊头颅、囟门等与成人不同。其他可参考内科内容。 5、掌握小儿指纹诊察方法,了解‘三关’(风、气、命)的定义、意义。 6、小儿指纹的病理概念——“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7、了解‘一指定三关’的方法和临床概念。(不要混淆寸口三关与指纹三关。) 8、小儿诊察中四诊的弱点——问诊。古代儿科称为‘哑医’。 9、‘囟填’——囟门突起紧张,为风火痰热、肝阳上亢、热盛生风。 10、‘囟陷’——囟门凹陷柔软,为津液大伤、气精不足、佝偻病。 1。胎怯补肾调元。 肾精薄弱__补肾地黄丸 脾肾两虚__保元汤 2。硬肿归身 阳气虚衰__参附汤 寒凝血涩__当归四逆散 3。胎黄茵陈血 湿热熏蒸:清热利湿-茵陈蒿汤 寒湿阻滞:温中化湿-茵陈理中汤 瘀积发黄:化瘀消积-血府逐瘀汤 4。感冒 主证时邪银普散,夹痰夹滞夹痰回 风寒感冒: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 暑邪感冒: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 时玡感冒: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 兼证 挟痰:宣肺化痰-二陈汤,桑菊饮 挟滞:消食导滞、通腑泄热-保和丸 挟惊:清热解表、安神镇惊-小儿回春丹或琥珀抱龙丸 5。咳嗽金山请陈六 外感 风寒咳嗽:散寒宣肺-金沸草散 风热咳嗽:疏风肃肺-桑菊饮 内伤 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清金化痰汤 阴虚燥咳:滋阴润燥-沙参麦冬 气虚咳嗽:六君子 痰湿咳嗽:三拗合二陈 6。肺炎喘嗽寒华热银毒黄解,痰热虎婷肺热参,肺脾参五心参附,邪陷羚钩牛黄解。 风寒闭肺:华盖散 风热闭肺: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 热毒闭肺: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 痰热闭肺:清热宣肺、涤痰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阴虚肺热:养阴清肺-沙参麦冬汤 肺脾气虚:益气健脾-人参五味子汤 心阳虚衰:温补心阳、救逆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 邪陷厥阴: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 7。哮喘小石龙苏都五斤麦。 热性哮喘:清肺化痰定喘-麻杏石甘汤、苏葶丸

中基方剂中药笔记详解

中医基础理论 1.帝曰: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塊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 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廩之本, 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 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2.心者,君主之官也,神 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 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睥胃者,食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 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 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 3.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 大则病进。上盛则气急、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4.五脏者身之强也。头者 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 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 掉,骨将惫矣。得强则生, 失强则死。 5.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平旦(3-5)至日中,天之 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 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 合夜至鸡鸣(1-3),天之 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 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6.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 色;拔;枯;揭;落。 7.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精 不 足 者,补之以味。其咼者,因 而越之。其下者, 引而竭 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 有形者,渍形以为汗。其在 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 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 而泻之。 8.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 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 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 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 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 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 筋脉沮,精神乃央。 9.血有余则怒,血不足则 恐。 中药学 1.十九畏:硫黄畏朴硝; 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 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 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 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 畏五灵脂。 2.十八反:甘草反甘遂、 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 贝母、瓜蒌、半夏、白蔹、 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 丹参、玄参、苦参、细辛、 芍药。 3.砒石:0.002-0.004g, 雄黄:0.05-0.1g,巴豆: 0.1-0.3g 甘遂:0.5-1g, 鸦胆子:0.5-2g,川乌: 1.5-3g,雷公藤:10-25g, 雷丸:6-15g,牛黄入丸散 0.2 —0.5g,麝香入丸散 0.06 —0.1g不宜入煎剂, 朱砂入丸散或研末冲服 0.3—1g忌火煅,羚羊角磨 汁或研粉服 0.3 —0.6g克,煎服 1 —3g,巴豆内服剂量0.1 —0.3g ;甘遂入丸散剂 0.5 — 1g 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 喘,禾水消肿桂枝:发汗解 肌,脉,助阳化气紫苏: 发汗解表,中,解鱼蟹毒 生姜:发汗解表,呕,温肺 止咳香薷:发汗解表, 中,禾水消肿荆芥:发表散 风,疮,炒炭止血防风: 发表散风,痛, 止痉,止泻羌活:祛风散 寒,痛。 白芷:解表散风, 痛,燥湿止带,消肿 排脓细辛:祛风散寒,通窍 止痛,温肺化饮 苍耳子:有小毒。 祛风除湿,通窍止 痛 辛夷:发散风寒, 宣通鼻窍。 辛凉解表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利咽透疹,舒肝解郁牛蒡子: 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解毒 散肿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 明目退翳,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 燥,清肝明目,凉血止血菊 花:疏风清热,平肝明目, 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 目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 郁,升阳举陷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 毒,升阳举陷 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 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 渴,收敛生肌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 呕,利尿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 燥,解毒消痈,引产淡竹 叶:清热除烦,通利小便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 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夏 枯草:清肝火,散郁结, 降 血压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 便 清热燥湿药: 黄苓:清热燥湿,泻火解 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黄 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凉血止血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 毒,退热除蒸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 火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 痢,止带明目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 毒 椿皮:清热燥湿,止带止 泻,收敛止血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多食苦,则皮槁而毛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 多食酸,则肉胝而唇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解表药I 行气宽 温中止 化湿和 透疹消 胜湿止 胜湿止 通窍止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气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气又是一个涵盖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既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又是主观的道德精神,兼容并包,错综复杂。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就生命物质系统——气、血、精、津、液而言,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在生命物质系统的各种具体的物质概念中,气是最大的概念。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气是絪緼运动,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故曰:“人之生死" ,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 总之,气是连续性的一般物质存在,充塞于整个宇宙,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统一性的物质基础。气是构成万物最基本的物质要素,万物是

气可以感知的有形存在形式。气规定万物的本质,气的内涵揭示了气的物质性和普遍性、无限性和永恒性。 天地之气动而不息,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是具有动态功能的客观实体,气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或动静、聚散,或絪緼;清浊, 或升降、屈伸,以运动变化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或形式。天地运动一气,毂万物而生。 气是构成宇宙的物质基础,气聚而成形,散而为气。形和气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而形和气的相互转化则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物之生由乎化,化为气之化,即气化。形气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气生形,形归气,气聚则形生,气散则形亡。形之存亡由乎气之聚散。 气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具有可入性、渗透性和感应性。未聚之气稀微而无形体,可以和一切有形无形之气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能够衍生和接纳有形之物,成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把天地万物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感应,即交感相应之谓。有感必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气有阴阳是两,两存在于一之中。气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阴阳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气的统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气之阴阳两端相互感应而产生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之生死由乎气,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这种生命的物质——气,经常处于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气的这种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之为“气化”。“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是对气化过程的概括。 人体的脏腑经络,周身组织,都在不同的角度、范围和深度上参与了

方剂学重点(全)

. 编辑doc 方 剂 学 ——重点疑点难点笔记 (后附常考题型) 第一章 绪论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 ·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 先秦时期 1、《五十二病方》 战国 记载52病,药物247种 意义: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2、《黄帝内经》 大部分成书战国 略晚于《五十二病方》 意义: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成原则的医书 二、汉代 《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期 张仲景(机) 载方314首 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尊为“方书之祖”。 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 /《金匮要略》讲杂病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 便 廉) 2、《小品方》 继《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论瘟疫 四、唐朝 1、《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孙思邈著 共载方7500余首 2、《外台秘要》 王焘 五、宋代 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 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第一部中成药典 2、《小儿药证直诀》 钱乙 ·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 六、金元时期 1、《伤寒明理论》 金·成无己 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2、金元四大家 -- 观点 -- ①刘完素:字守真 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 倡导“火热论”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②张从正:字子和 号戴人,师从刘完素。 “病由邪生,邪去正安” 《儒门事亲》 以汗、吐、下三法攻邪 ③李 杲:字明之 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论》…… 辨析补益脾胃之法

中药及方剂学笔记1

君臣佐使组方法则 1 君药: 一、方中君药治疗主证(主病)。 二、君药对其他药物起支配作用。 因此,君药的作用,药力一定要大。 药力判定公式:药力=药性+药量+配伍+剂型(用法)。 1.1量小力大者为君 如安宫牛黄丸,功能清热开窍、豁痰解毒,主治邪热内陷心包证。方中用牛黄与黄连、黄芩各一两清心火;麝香二钱五分开心窍。药力分析明显看出,一两的牛黄要比各一两的黄芩、黄连药力强。二钱五分的麝香也比各一两的黄芩、黄连、山栀、郁金药力强。故此方中应以牛黄为君药,麝香为臣药。同理,犀角地黄汤中君药也只能是一两的犀角而非八两的生地黄。 1.2量大者为君 如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方中柴胡与黄芩单味药力基本相等,而柴胡用量为八两,黄芩只用三两,故而应当以柴胡透泄少阳之邪为君,黄芩清泄少阳之热为臣。以此原则作为判定标准,炙甘草汤中的君药应当是一斤的生地黄而非三两的炙甘草。 1.3配伍后药力明显加大者为君 如九味羌活汤中,羌活、防风、苍术各用15 g,单从单味药力上看,三药并无明显差别。但羌活一味在方中与散风寒祛湿的细辛、白芷等药的配伍,使其去上焦与肌表风邪之力明显加强,故此方应以羌活为君药。 2 臣药 2.1 辅助君药治疗主证 一、药物都是靠本身的偏性来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尤其是君药表现得更为明显。但这些偏性又对人 体不利。因此,必须使用一定的药物来纠正君药的偏性,这是从侧面来辅助君药治疗主证。例如,逍遥散中取柴胡舒肝解郁、条达肝气为君,但柴胡的偏性是专于疏泄,而易劫肝血,故方中又配伍白芍药养肝血为臣,来纠正柴胡的偏性。二者相伍针对性地治疗肝郁血虚证。 二、君药在某一方面的功效尚嫌不足,这时就需要臣药来辅助其治疗主证,使君药治疗主证的作用得 以增强,可以理解为“相须为用”。如麻黄汤中三两麻黄开表发汗为君,但其只能开发腠理而不能调和腠理,故而配入二两桂枝透营达卫,这样一来就能切合病机。 2.2 臣药治疗兼证(主要兼证) 如痛泻要方主治痛泻,其主要病机是脾虚,故根据君药的定义,当以白术补气健脾燥湿为君。但同时还应兼顾肝郁病机,故配以敛阴柔肝止痛的白芍药为臣。 小結:君臣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如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二方皆以麻黄为君,但麻黄汤中由于臣药桂枝走表,因此麻黄就走表而发汗驱散风寒;相反麻杏石甘汤中由于臣药杏仁入肺,故君药麻黄入肺而止咳平喘的作用更加明显。君甘则臣酸,君淡则臣咸。 3 佐药 3.1 协助君药和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 称为佐助药 如桑菊饮中之芦根、连翘针对风热咳嗽之兼证,进一步起到佐药的协助作用。香苏饮中以陈皮为佐,就是协助臣药香附共奏理气和中之效治疗气滞兼证。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形体官窍之脉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形体官窍之脉 形体官窍,是人体躯干、四肢、头面部等组织结构或器官的统称,是人体结构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五体和五官九窍,以及五脏外华等内容。脏象学说认为,形体官窍虽为相对独立的组织或器官,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又都从属于五脏,分别为某一脏腑功能系统的组成部分。形体器官依赖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活动为之提供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而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其中与五脏的关系尤为密切。脏象学说采用以表知里的方法,着重通过活动的机体的外部表征来推导人体内部脏腑组织的运动规律,从而确定“象”与“脏”的关系。 形体: 形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形体,泛指人体的身形和体质。狭义的形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结构,称之为五体。五体既与脏腑经络的机能状态密切相关,又与五脏有着特定的联系。五体与五脏这种对应关系称为“五脏所主”。所谓:“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脉: 在中医学中,脉有多种含义,一指脉管,又称血脉、血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属五体范畴。二指脉象、脉搏。所谓“按其脉,知其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属四诊范畴。三指诊脉法,属切诊、脉诊范畴。四指疾病名称,属五不女之一,即螺、纹、鼓、角、脉中之脉。

解剖形态:在五体中,脉即脉管,又称血脉、血府,主要指血管,为气血运行的通道。“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脉是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它遍布全身,无处不到,环周不休,外而肌肤皮毛,内而脏腑体腔,形成一个密布全身上下内外的网络。脉与心肺有着密切的联系,心与脉在结构上直接相连,而血在脉中运行,赖气之推动。心主血,肺主气,脉运载血气,三者相互为用,既分工又合作,才能完成气血的循环运行。因此,脉遍布周身内外,而与脏肺的关系尤为密切。脉与经络、经脉的关系: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其中纵行的主要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的分支为络脉。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而经脉则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经络、经脉的含义较脉为广。实际上,言经络、经脉,则脉亦在其中了。 运行气血:气血在人体的血脉之中运行不息,而循环贯注周身。血脉能约束和促进气血,使之循着一定的轨道和方向运行。饮食物经中焦脾胃的消化吸收,产生水谷精微,通过血脉输送到全身,为全身各脏腑的生理活动提供充足的营养。如果脉中气血数量减少,营养亏乏,就会导致全身气血不足。若脉中气血运行速度异常,运行迟缓则血瘀,血行加速、血液妄行则出血。 传递信息: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人体各脏腑组织与血脉息息相通。脉与心密切相连。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中流动时产生的搏动,谓之脉搏。脉搏是生命活动的标志,也是形成脉象的动力。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形成,不仅与血、心、脉有关,而且与全身脏腑机能活动也有密切关系。因此,脉象成为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

中医考研方剂复习重点总结

几本具有代表的著作 《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内经》:最早中医理论著作,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成原则的医书 《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书,辨证论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而成的药典,第一部中成药典《普济方》:载方最多的古代医书 《伤寒明理论·药方论》:第一部剖析组方原则之书,开创方论之先河《医学心悟》:首先归纳“八法”之书 所治病证的病机 治咳嗽——杏苏散(风寒燥邪犯肺,肺失宣降) 麻黄汤(风寒束表,肺气不宣) 清燥救肺汤(燥热伤肺,气阴两伤,肺失宣降) 止嗽散(风邪犯肺,肺失宣降) 治咳喘——小青龙汤(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苏子降气汤(痰涎雍盛,肾气不足,肺失宣降) 定喘汤(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肺失宣降) 麻黄汤(风寒束表,肺气不宣) 麻杏甘石汤(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热壅于肺,肺失宣降) 治泄泻——参苓白术散(脾胃气虚,湿浊阻滞) 藿香正气丸(风寒束表,湿阻中焦) 四神丸(肾阳虚衰,不温脾土)——火不生土 真人养脏汤——(脾肾虚寒,固摄无权) 理中丸——(中焦虚寒,脾胃纳运乏力,升降失常) 补中益气汤——(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治呕逆——温胆汤(胆胃不和,痰热内扰) 吴茱萸汤(胃中虚寒,浊阴上逆) 旋覆代赭汤(胃虚,痰阻,气逆) 橘皮竹茹汤(胃虚有热,气机上逆) 治月经不调——温经汤(冲任虚寒,瘀血内阻) 归脾汤(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脾虚不摄) 四物汤(营血虚滞) 逍遥散(肝气郁结,血虚脾弱) 治便秘——麻子仁丸(肠胃燥热,脾津不足) 黄龙汤(热结阳明,气血不足) 增液承气汤(热结阴亏,无水舟停) 大承气汤(实热积滞壅结肠胃;热盛津伤) 治“四逆”——四逆散(肝脾不和,阳气内郁) 四逆汤(阴寒内盛,阳气衰微)

10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整理(最终版)

总论: 一、伤寒学派始于晋唐,盛于明清。外感热病的辩证论治体系 1.宋金以前伤寒八大家: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 方证同条,比类相附,“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美尼尔氏综合症 方证相应,有是证,用是方。 2.明清伤寒学派 错简重订派:方有执(首先提出)喻昌(喻嘉言)(大力倡导) 维护旧论派:张遂辰,张志聪,张锡驹,陈念祖(陈修园) 辩证论治派:柯琴,徐大椿(以方类证) 尤怡,钱潢(以法类证) 陈修园,包诚(分经审证) 二、医经学派:内经等经典著作为研究对象,重理论。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痤疮疡门开手第一方。 三、经方学派:重方药(秘方) 四、中西汇通派唐宗海(第一人) 五、河间学派刘完素寒凉派火热论 (为攻邪学派、丹溪学派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还是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形成的先导) 荆山浮屠:罗知悌 六、易水学派张元素李杲 七、攻邪学派张从正“汗、吐、下” 八、丹溪学派养阴 九、温补学派 宋《局方》温燥 金朱丹溪寒凉降火———苦寒 明温补 清寒凉 十、温病学派温疫学派: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 温热学派:叶桂,吴瑭,薛雪,王士雄(温病四大家) 华佗145-208东汉末医家建安三神医(董奉,张仲景)“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1.麻沸散:羊踯躅茉莉花根当归菖蒲 2.五禽戏:运动养生(华佗对中医养生的最大贡献) 3.漆叶青黏散:黄精漆叶桑葚何首乌茅山术 《华佗神方》孙思邈著 整易麻药神方:川乌草乌胡茄子羊踯躅麻黄专为开取箭头时用,服之令人不痛。 外敷麻药神方:川乌尖草乌尖生南星生半夏胡椒蟾酥荜茇细辛专为施割症时,可治骨质增生“阳化气,阴成形”解麻药神方:人参生甘草陈皮半夏白薇菖蒲茯苓 神膏:乳香没药血竭儿茶三七冰片麝香 热加黄连,腐加轻粉,有水加龙骨,收口加珍珠、蟹黄,杖伤三七倍用。 孙思邈药王千金要方(把虚损分为五劳六极七伤)注重养生、医德。 对《伤寒论》的研究采用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 “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一则麻黄,一则青龙” “以方类证”“三纲鼎立”之说 治疗经验 中风:1.伤风,太阳中风 2.关节不利,疼痛风寒湿痹乌头,天雄,附子 3.半身不遂,口僻,言语不利独活酒,牛膝酒 真中风风邪入中 类中风内风,内虚 症瘕积聚属肝,胸痹属心,痢疾属脾。

中医基础理论 中基 ppt word版 最全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导论 何谓中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的健康、疾病、预防的生命科学。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的思维方法。 集结于汉族地区 传统医学(traditional medicine) 中医学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何谓中医基础理论(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中医学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研究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 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元气论Essential Qi Theory、阴阳五行学说Yin-yang Theory and Five Phase Theory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藏象visceral manifestation 气血津液Qi,Blood, Fluid and Humor 经络meridian and collateral 体质constitution 中医学对人体病理的认识:病因cause of disease、发病occurrence of disease、病机 mechanism of disease 治则治法therapeutic principle and therapeutic method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医学奠基、形成阶段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补充《内经》的不足。 《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辨证论治基础。 《神农本草经》:奠定中药学理论的基础。 晋、唐时期:学科分化、临床发展 专科专著问世,学科不断分化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和临床证候学的专著。 医学教育规范化:设立太医署 宋(金)元时期:学派涌现、理论突破 学派:金元四大家(four medical schools)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学派the school of cold & cool ) 主火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从火化” ——张从正(张子和)(攻下派the school of purgation ) “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汗、吐、下” ——李东垣(李杲)(补土派the school of invigorating the earth ) “脾胃一虚,百病乃生”、“健脾养胃”、“甘温除热”

妇科方剂重点背诵方歌

1.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升阳举陷功独擅,气虚崩漏亦堪珍。 2.归脾汤 归脾汤中参术芪,归草茯苓远志宜;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3.清经散 清经丹皮地骨皮,青蒿白芍大熟地;黄柏茯苓均可加,清热凉血降火气。 4.两地汤 两地生地地骨皮,玄参麦冬芍胶宜;滋阴清热兼养血,不教月经再先期。 5.固冲汤 固冲汤用海螵蛸,龙牡术茜芪芍药;山萸五倍棕炭合,崩中漏下此方挑。 6.固经丸 固经丸内龟板君,黄柏椿皮香附芩;更加芍药糊丸服,漏下崩中均可宁。 7.安老汤 安老汤治崩漏强,参术芪草归地襄;山萸荆胶香木耳,疏肝补脾益肾良。 8.膈下逐瘀汤 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延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9.少腹逐瘀汤 少腹茴香与干姜,延胡灵脂没芎当:蒲黄官桂赤芍药,调经种子第一方。 10.理冲汤 理冲汤主理胞宫,益气芪术山药参;棱莪内金散瘀结,更佐知母天花粉。 11.调肝汤 调肝山药与阿胶,归芍萸肉戟盐炒;甘草一钱水煎服,滋肾养肝力最效。 12.温经汤 良方温经汤丹皮,桂心当归川芎膝;人参甘草共莪术,温经散寒复阳气。 13.滋水清肝饮 滋水清肝是名方,归芍枣仁熟地黄;栀柴山苓丹皮泽,更有山萸保健康。 14.身痛逐瘀汤 身痛逐瘀桃归芎,脂艽附羌与地龙;牛膝红花没药草,通络止痛力量雄。 15.大补元煎 大补元煎参熟地,萸肉山药甘枸杞;. 尚有杜仲与当归,补肾滋阴益元气。 16.定经汤 青主定经黑芥穗,经无定期它为最;山药柴胡熟地菟,归芍茯苓八味汇。 17.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扁桔梗,莲草山药砂苡仁;渗湿止泻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18.健固汤 健固参术苓苡仁,经行泄泻巴戟温;每加姜附仙灵脾,五更久泻合四神。 19.完带汤 完带汤中二术陈,参甘臼芍与前仁;柴胡黑芥怀山药,脾虚湿滞白带斟。 20.易黄汤 易黄黄柏车前子,山药白果与芡实;带多黄稠功偏擅,经断复来亦可治。 21.毓麟珠 毓麟珠中八珍汤,杜仲川椒菟鹿霜;温肾养肝调冲任,经乱无胎此方商。 22.养精种玉汤 养精种玉贵子生,服药节欲三月整;当归熟地白芍药,山萸四味滋肝肾。 23.开郁种玉汤 开郁种玉花粉丹,巧用香附来疏肝;归苓术芍裕气血,瓜瓞绵绵谢傅山。 24.苍附导痰丸 苍附导痰叶氏方,陈苓枳草曲星姜;经少不孕带下症,燥湿行气二竖降。 25.寿胎丸 寿胎菟丝寄生断,水化阿胶和为丸;养血止血自见功,补肾固冲胎可安。 26.泰山磐石散 胎滑血虚气也微,泰山磐石护宫帷;八珍去茯加芪糯,续断芩砂建绩巍。 27.当归芍药散 当归芍药用川芎,白术泽苓六味同;妊娠腹中绵绵痛,调肝理脾可为功。 28.天仙藤散 天仙藤散陈木瓜,香附姜草乌苏佳;理气行滞兼利湿,子肿气滞效堪夸。 29.生化汤 生化汤宜产后尝,归芎炙草炮姜桃;恶露不行少腹痛,黄酒童便活血良。 30.通乳丹

2014中医方剂学笔记(经典打印版)

2014中医方剂学笔记(经典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 1、《五十二病方》战国记载52病,药物247种意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2、《黄帝内经》大部分成书战国略晚于《五十二病方》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 二、汉代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期张仲景(机)载方314首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 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 /《金匮要略》讲杂病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便廉) 2、《小品方》继《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论瘟疫 四、唐朝 1、《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孙思邈著共载方7500余首 2、《外台秘要》王焘 五、宋代 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2、《小儿药证直诀》钱乙·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 六、金元时期 1、《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2、金元四大家-- 观点-- ①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②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师从刘完素。“病由邪生,邪去正安” 《儒门事亲》 以汗、吐、下三法攻邪 ③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论》…… 辨析补益脾胃之法 ④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倡导“相火论” 《丹溪心法》 主张滋阴降火之法 ………… 七、明代 1、《普济方》朱棣载方61739首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2、《医方考》吴昆如:知柏地黄丸 八、清代 1、《医方集解》汪昂以治法为纲创立了方剂的综合分类法 2、《医学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吴谦 3、温病学派 ①叶天士(桂)后人为其总结《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②吴鞠通(瑭)著有《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 ③薛雪(生白) ④王七雄(孟英) 第二章方剂与辨证论治 ▍方剂与病证 ▍方剂与治法 一、治法: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二、(与方剂)关系 1、治法是用方或组方的依据 2、方剂是体现并验证治法的手段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 李本强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 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 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3) 李本强 五行学说、 1.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方剂学》重点精华汇总!(上)

1.小青龙汤组成中含有:麻黄、细辛、半夏、干姜。 2.大青龙汤组成中含有:麻黄、桂枝、石膏、杏仁。 3.麻黄汤的主治病证是: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白,脉浮紧。 4.桂枝汤的主治病证是: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 5.桑菊饮的功效是: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6.银翘散的功效是:清热解毒,辛凉透表。 7.败毒散和再造散组成中均含有:人参、甘草。 8.小青龙汤和再造散组成中均含有:麻黄、细辛。 9.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腹痛拒按,口干舌燥,脉滑实,治当选用:大承气汤。 10.阳明热结阴伤,便秘,小便数多,趺阳脉浮而涩。治当选用:麻子仁丸。 11.黄龙汤的功效是: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12.济川煎的功效是:温润通便。 13.增液承气汤的功效是:滋阴增液,通便泄热。 14.大黄附子汤主治: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逆,脉弦紧者。 15.济川煎主治:便秘,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舌淡脉虚者。 16.麻子仁丸组成中含有:小承气汤。 17.黄龙汤组成中含有:大承气汤。 18.脾阳不足,久痢赤白,脐腹冷痛,四肢不温,脉沉弦者。治宜选用:温脾汤。19.脾约证,见大便燥结难解,小便数多,苔黄少津,脉浮涩。治宜选用:麻子仁丸。20.寒积便秘,腹痛,胁下偏痛,发热,四肢厥逆,苔白,脉弦紧者。治宜选用:大黄附子汤。 21.黑逍遥散组成中含有:柴胡、白芍、地黄、甘草。 22.四逆散组成中含有:柴胡、白芍、枳实、甘草。 23.纳谷不香,腹中雷鸣下利,心下痞硬而满,干呕而烦。治宜选用:甘草泻心汤。24.外感初起,身热头痛,恶寒无汗,腹痛下利,舌苔薄白,脉浮弱。治宜选用:人参败毒散。 25.小柴胡汤的主要功用是:和解少阳。 26.逍遥散主要功用是:调和肝脾气血。 27.主治病证以痞、呕、利三症并见为特点的方剂是:半夏泻心汤。 28.主治病证中以寒热往来,伴有口苦而呕,咽干目眩等症为特点的方剂是:小柴胡汤。

中药学笔记之完整版

一,解表药--味辛归肺膀胱经1.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风寒表实无汗 桂枝--发表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表实无汗表虚有汗皆可 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毒气滞胎动不安,妊娠恶阻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疗疮止血既散风寒又散风热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引经药无所不达一身之风寒湿痹痛 羌活--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上半身风湿痹痛太阳之头项强痛 藁苯--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巅顶头疼 细辛--散寒祛风温肺化饮通窍止痛阳虚感冒用量<3克 白芷--发散风寒燥湿止带通窍止痛消肿止痛阳明头痛眉棱骨痛 香薷--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湿夏季乘凉冷饮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热

苍耳--散寒通窍除湿止痛有小毒 辛夷--散寒通窍风寒头痛鼻塞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肺胃心经 2.辛凉解表药 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蔓荆--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风湿痹痛肢拘急 牛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辛苦寒能升浮沉降兼可通便 蝉蜕--疏散风热明目退翳透疹止痒息风止痉喑哑咽痛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葛根--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长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少阳之寒热往来配黄芩半表半里之热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丹毒痄腮温毒发斑

豆鼓--解表除烦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二,清热药--多寒凉味多苦主治里热证 1.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配黄柏阴虚火旺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注射液引产不宜与乌头孕妇禁用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配淡豆鼓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 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瘰疬瘿瘤 芦根--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生津止呕利尿 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上炎之口糜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下移小肠之热淋尿痛,尿赤,尿涩 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读书笔记——《中医基础理论》

读书笔记——《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本彻彻底底的医学本科教材.作为中国医学/哲学的文化瑰宝,中医理论在中国社会的演进上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她系统的科学观点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深深影响了每个中国人的思想、道德、观念,深深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的运作方式。正是如此,我才打算读一读中医的入门书籍,通读之后发现它所蕴涵的思想是如此的有冲击力,我深深的被他的魅力所折服。 《中医基础理论》一书,分为9章,系统的介绍了古代经典中医理论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中医哲学基础、藏象学说、经络学说。 中医哲学基础,以阴阳学说为基础。它认为宇宙中万事万物都可以归类为或阴或阳。阴阳两性是相互对立却又统一的整体。凡属发热、表面、上升、光明等即为阳;反之则为阴。而且不仅事物整体可以又阴阳之分,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可有阴阳之分。总之,阴阳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上,中医又发现了五行学说。五行是阴阳的再分化,用以描述不同的脏腑的行为特性。就这样阴阳、五行就组成了中医的哲学基础。 至于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则是中医理论在医学上的实际应用,中医不是完全照搬解剖学结论,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创举。说它是创举,其实一点也不为过,因为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体现了中医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系统论。在中医看来,人体甚至是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系统内部、系统和系统之间都时时刻刻相互影响着。这就很好的解释了医学中的疾病转移、变化规律。 中医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系统里论和研究方法。也许,他的研究方式和西方科学的研究方法又很大差异,但这并不能抹杀中医对社会的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中医再现代科学的发展史中将写下更辉煌的篇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