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考研高数同济七版必做课后习题

考研高数同济七版必做课后习题

考研高数同济七版必做课后习题
考研高数同济七版必做课后习题

考研高数同济七版必做课后习题

第一章

习题1-1:2,5,6,13;

习题1-2:2,3,6,7,8;

习题1-3:1,2,3,4,7,12;

习题1-4:1,5,6;

习题1-5:1,2,3,4,5;

习题1-6:1:(5),(6),2,4;

习题1-7:1,2,3,4,5:(2),(3),(4);

习题1-8:2,3,4,5,6;

习题1-9:1,2,3,4,5;

总复习题一:1,2,3,5,9,10,11,12,13。

第二章

习题2-1:5,6,7,8,9,11,13,16,17,18,19,20;

习题2-2:2,3,6,7,8,9,10,11,13,14;

习题2-3:1,2,3,4,10,12;

习题2-4:1,2,3,4,5(数一、二),6(数一、二),7(数一、二),8(数一、二);

习题2-5:3,4;

总复习题二:1,2,3,6,7,8,9,10,11,12(数一、二),13(数一、二),14。

第三章

习题3-1:5,6,7,8,9,10,11,12,15;

习题3-2:1,2,3,4;

习题3-3:6,10;

习题3-4:1,3:(3),(4),(6),(8),4,5,7,8,9,10,11;

习题3-5:1,3,4,5,6,9;

习题3-6:2,3,5;

习题3-7(数一,二):1,2,3,4,5;

总复习题三:1-15,16(数一,二),18,19,20。

第四章

习题4-1:1,2,3;

习题4-2:1,2;

习题4-3:1-24;

习题4-4:1-24;

习题4-5:1-25;

总复习题四:1,2,3,4。

第五章

习题5-1:2,3,4,7,11,12,13;

习题5-2:1,2(数一、二),3,4,5,6,7,8,9,10,11,12,13,14;

习题5-4:1,4;

总复习题五:1-14。

第六章

习题6-2:2,5,12,13,14,15,23(数一、二),24(数一、二),25(数一、二);

习题6-3(数一、二):1,3,7,8,11;

总复习题六:1,2(2),4,5,7,8,10-13(数一、二)。

第七章

习题7-1:1,2,4;

习题7-2:1,2;

习题7-3:1,2;

习题7-4:1,2,6,7;

习题7-5(数一、二):1,2;

习题7-6:4;

习题7-7:1,2;

习题7-8:1,2;

总复习题七:1,2,3,4,5。

第八章(数学一)

习题8-3:4,8,9;

习题8-4:1,2,3,4,5,7,8,9,10,13,15,16;

习题8-5:8,9,10,11,12;

习题8-6:1-8;

总复习题八:1,2,14,15,20,21,22。

第九章

习题9-1:6,7,8,9;

习题9-2:1-8;

习题9-3:1,5;

习题9-4:1-11;

习题9-5:1-7,10;

习题9-6(数一):4-10;

习题9-7(数一):1-8;

习题9-8:1-8,11;

总复习题九:1-6,8-12,13-14(数一)。

第十章

习题10-1:2,4,5,6;

习题10-2:1-18;

习题10-3(数学一):1-9;

习题10-4(数学一):1,2,3,4,9,12,13;

总复习题十:1,2(1)(数学一),(2),(3),3,4,5,6,8-9(数学一)。

第十一章(数学一)

习题11-1:3;

习题11-2:3,4,7;

习题11-3:3,4,6,7,8;

习题11-4:4,5,6;

习题11-5:3;

习题11-6:1;

习题11-7:2;

总复习题十一:1,2,3,4。

第十二章(数一、三)

习题12-1:2,3;

习题12-2:1-5;

习题12-3:1,2;

习题12-4:6。

2020考研数学复习:高数常见题型分析

2020考研数学复习:高数常见题型分析 2020考研数学复习:高数常见题型分析 1、求极限 无论数学一、数学二还是数学三,求极限是高等数学的基本要求,所以也是每年必考的内容。 区别在于有时以4分小题形式出现,题目简单;有时以大题出现,需要使用的方法综合性强。比如大题可能需要用到等价无穷小代换、泰勒展开式、洛比达法则、分离因式、重要极限等几种方法,有时 需要选择多种方法综合完成题目。另外,分段函数在个别点处的导数,函数图形的渐近线,以极限形式定义的函数的连续性、可导性 的研究等也需要使用极限手段达到目的,须引起注意! 2、利用中值定理证明等式或不等式 利用中值定理证明等式或不等式,利用函数单调性证明不等式证明题虽不能说每年一定考,但也基本上十年有九年都会涉及。 等式的证明包括使用4个常见的微分中值定理(即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泰勒中值定理),1个定积分中 值定理;不等式的证明有时既可使用中值定理,也可使用函数单调性。这里泰勒中值定理的使用时的一个难点,但考查的概率不大。 3、求导 一元函数求导数,多元函数求偏导数求导数问题主要考查基本公式及运算能力,当然也包括对函数关系的处理能力。 一元函数求导可能会以参数方程求导、变限积分求导或应用问题中涉及求导,甚或高阶导数;多元函数(主要为二元函数)的偏导数基 本上每年都会考查,给出的函数可能是较为复杂的显函数,也可能 是隐函数(包括方程组确定的隐函数)。另外,二元函数的极值与条

件极值与实际问题联系极其紧密,是一个考查重点。极值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均涉及二元函数的偏导数。 4、级数 级数问题常数项级数(特别是正项级数、交错级数)敛散性的判别,条件收敛与绝对收敛的本质含义均是考查的重点,但常常以小题形 式出现。 函数项级数(幂级数,对数一的考生来说还有傅里叶级数,但考 查的频率不高)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收敛域、和函数等及函数在 一点的幂级数展开在考试中常占有较高的分值。 4、积分的计算 积分的计算包括不定积分、定积分、反常积分的计算,以及二重积分的计算,对数一考生来说常主要是三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 积分的计算。 这是以考查运算能力与处理问题的技巧能力为主,以对公式的熟悉及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为辅的。需要注意在复习中对一些问题的 灵活处理,例如定积分几何意义的使用,重心、形心公式的使用, 对称性的使用等。 6、微分方程解常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解常微分方程方法固定,无论是一阶线性方程、可分离变量方程、齐次方程还是高阶常系数齐次与非齐次方程,只要记住 常用形式,注意运算准确性,在考场上正确运算都没有问题。 但这里需要注意:研究生考试对微分方程的考查常有一种反向方式,即平常给出方程求通解或特解,现在给出通解或特解求方程。 这需要大家对方程与其通解、特解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

考研数学高数习题集及其答案

1 函数、极限、连续 一. 填空题 1. 已知,__________)(,1)]([,sin )(2=-==x x x f x x f ??则 定义域为___________. 解. 21)(sin )]([x x x f -==??, )1arcsin()(2x x -=? 1112≤-≤-x , 2||,202≤≤≤x x 2.设?∞-∞ →=?? ? ??+a t ax x dt te x x 1lim , 则a = ________. 解. 可得?∞ -=a t a dt te e =a a t t e ae a e te -=∞ --) (, 所以 a = 2. 3. ?? ? ??+++++++++∞→n n n n n n n n n 2222211lim =________. 解. n n n n n n n n n n +++++++++2 2221 ≤x x , 则f[f(x)] _______. 解. f[f(x)] = 1. 5. )3(lim n n n n n --+∞ →=_______. 解.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 →∞ →3) 3)(3(lim )3(lim =233lim =-+++-+∞ →n n n n n n n n n

跨考教育考研数学高数第一章常考题型分析七

考研数学高数第一章常考题型七:函数的连续性 69.【01—3 3分】设函数()()0 x g x f u du =?, 其中()()()211,01211,123x x f x x x ?+≤≤??=??-≤≤??,则()g x 在区间()0,2内( ) ()A 无界 ()B 递减 ()C 不连续 ()D 连续 70.【06—2 4分】设函数23 01sin 0(),0x t dt x f x x a x ?≠?=??=?? 在0x =处连续,则a = 71.【08—3 4分】设函数21,()2,x x c f x x c x ?+≤?=?>?? 在(,)-∞+∞内连续,则c = . 72. 【03—3 4分】 设,0,0, 0,1cos )(=≠?????=x x x x x f 若若λ 其导函数在0x =处连续,则λ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73.【04—2 4分】设2(1)()lim 1 n n x f x nx →∞-=+, 则()f x 的间断点为x = 74.【03—3 10分】设).1,2 1[,)1(1sin 11)(∈--+=x x x x x f πππ试补充定义(1)f 使得()f x 在]1,21[上连续. 【小结】: 考查函数的连续性本质上也就是考查求极限。函数()f x 在x a =处连续当且仅当li m ()()x a f x f a →=;由于lim ()x a f x →存在当且仅当(0),(0)f a f a -+存在且相等,因此该等式又可以等价地表述为(0)(0)()f a f a f a -=+=。 参考答案 69.【01—3 3分】()D

考研《高等数学》考研真题考点归纳

考研《高等数学》考研真题考点归纳高等数学考点归纳与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章函数、极限与连续性 1.1考点归纳 一、函数 (一)函数的概念 ,其中x称为自变量,y称为因变量,D称为定义域. (二)函数的几种特性 1.有界性 2.单调性 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D,区间ID. (1)单调递增当时,. (2)单调递减当时,. 3.奇偶性

(1)偶函数:f(-x)=f(x),其图像关于y轴对称; (2)奇函数:f(-x)=-f(x),其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4.周期性 (1)定义:(T为正数). (2)最小正周期:函数所有周期中最小的周期称为最小正周期. (三)函数的分类 1.复合函数与分段函数 (1)复合函数 函数,称为由函数u=g(x)与函数y=f(u)构成的复合函数. 注:函数g的值域必须包含于函数f的定义域. (2)分段函数 2.反函数与隐函数 (1)反函数 ①定义 设函数f:D→f(D)是单射,则它存在逆映射,称此映射为函数f的反函数.②性质

a.当f在D上是单调递增函数,在f(D)上也是单调递增函数; b.当f在D上是单调递减函数,在f(D)上也是单调递减函数; c.f的图像和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 (2)隐函数 如果变量x,y满足一个方程F(x,y)=0,在一定条件下,当x取区间I任一值时,相应地总有满足该方程的唯一的y存在,则称方程F(x,y)=0在区间I确定了一个隐函数. (四)函数的运算 (五)初等函数 1.初等函数的定义 由常数和基本初等函数经过有限次的四则运算和有限次的函数复合步骤所构成并可用一个式子表示的函数,称作初等函数. 2.基本初等函数 (1)幂函数 (2)指数函数 (3)对数函数 (4)三角函数 (5)反三角函数

同济版高数课后习题答案1-9

习题1-9 x3+ 3x2 _x _3 1.求函数f(x)= ----- 2------- 的连续区间,并求极限lim f (x), lim f (x)及lim f (x). X2+ X—6 T —」7解讪;宁2 _X—S-W3)丫Of函数在(严七6内除点xrn和Xi外是连续 X2+x—6 的,所以函数f(x)的连续区间为(=,」)、(」,2)、(2,讼). 1 在函数的连续点 x=O处,lim f(X)=f (O)=-. T 2 在函数的间断点x=2和xi 处, lim f(x)=lim Tx”)lim 以一1 )")款 X_32 ',X T (x+3)(x-2) ' 丿—J3 x-2 5 2.设函数f(x)与g(x)在点x o连续,证明函数 '^x^max{ f(x), g(x)},屮(x)=mi n{f(x), g(x)} 在点X o也连续. 证明已知 lim f(x)=f(X0), lim g(x)=g(X0). X—J Xo 可以验证 1 ?(x) =2[f(x) +g(x)+|f(x)—g(x)|] , 1 叫寸 (X)+g(X)T f(x)—g(x川. 因此?(X o) =—[f (x o) +g(x o)+| f (x o) -g(x o) 1 ], 2 1 屮(X o)=-[f (X o)+g(X o)—|f(X o)—g(X o)|]. 2 因为 1 X iV ( x)划。尹以血⑴+心-回] 1 NU噪f(x)+xm^g(x)F xm?(X)—s^g(x)|] 1 石[f(x o)中g(X o)+|f(X o) —g(X o)|] =9x0), 所以W(x)在点X o也连续. 同理可证明屮(X)在点x o也连续. (x+3)(x—2)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习题答案共49页

习题一解答 1.在1,2,3,4,四个数中可重复地先后取两个数,写出这个随机事件的样本空间及事件A=“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2倍”,B=“两个数组成既约分数”中的样本点。 解Ω={(1,1),(1,2),(1,3),(1,4),(2,1),(2,2),(2,3),(2,4),(3,1),(3,2),(3,3),(3,4),(4,1)(4,2),(4,3),(4,4)}; A={(1,2),(2,1),(2,4),(4,2)}; B={(1,2),(1,3},(1,4),(2,1),(2,3),(3,1),(3,2),(3,4),(4,1)(4,3)} 2. 在数学系学生中任选一名学生.设事件A={选出的学生是男生},B={选出的学生是三年级学生},C={选出的学生是科普队的}. (1)叙述事件ABC的含义. (2)在什么条件下,ABC=C成立? (3)在什么条件下,C?B成立? 解 (1)事件ABC的含义是,选出的学生是三年级的男生,不是科普队员. (2)由于ABC?C,故ABC=C当且仅当C?ABC.这又当且仅当C?AB,即科普队员都是三年级的男生. (3)当科普队员全是三年级学生时,C是B的子事件,即C?B成立. 3.将下列事件用A,B,C表示出来: (1)只有C发生;

(2)A 发生而B ,C 都不发生; (3)三个事件都不发生; (4)三个事件至少有一个不发生; (5)三个事件至少有一套(二个不发生)发生; (6)三个事件恰有二个不发生; (7)三个事件至多有二个发生; (8)三个事件中不少于一个发生。 解 (1)ABC ; (2)ABC : (3)ABC (4)A B C U U ; (5)AB BC AC U U ; (6)ABC ABC ABC U U ; (7)ABC ; (8)A B C U U 。 4.设 A , B , C 是三个随机事件,且 =====)()(,4 1)()()(CB P AB P C P B P A p 0,81 )(=AC P ,求A ,B ,C 中至少有 一个发生的概率. 解 设D ={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则D =A +B +C ,于是 P (D )=P (A +B +C ) =P (A )+P (B )+P (C )-P (AB )-P (BC )-P (AC )+P (ABC ). 又因为

研究考研数学典型例题

研究考研数学典型例题 数学科目重视做题和理论应用,尤其是典型的题型,大家要研究好,且要灵活的运用,下面查字典数学网小编分享关于研究和用好典型例题的事儿,请小伙伴们注意啦。 一、面对一道典型例题,在做这道题以前你必须考虑,它该从哪个角度切入,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切入。 做题的过程中,必须考虑为什么要用这几个原理,而不用那几个原理,为什么要这样对这个式子进行化简,而不那样化简。做完之后,必须要回过头看一下,这个解题方法适合这个题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偏偏这个方法在这道题上出现了最好的效果,有没有更好的解法……就这样从开始到最后,每一步都进行全方位的思考,那么这道题的价值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掘。 二、学习数学,重在做题,熟能生巧。 对于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结论等也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能真正理解与巩固。数学试题虽然千变万化,其知识结构却基本相同,题型也相对固定,往往存在一定的解题套路,熟练掌握后既能提高正确率,又能提高解题速度。此外,还要初步进行解答综合题的训练。数学考研题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近几年来较为新颖的综合题愈来愈多。这类试题一般比较灵活,难度也要大一些,应逐步进行训练,积累解题经验。这也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并彻底

弄清楚知识点的纵向与横向联系,转化为自己真正掌握了的东西,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触类旁通。 三、同时要善于思考,归纳解题思路与方法。 一个题目有条件,有结论,当你看见条件和结论想起了什么?这就是思路。思路有些许偏差,解题过程便千差万别。考研数学复习光靠做题也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应该通过做题,归纳总结出一些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考生要在做题时巩固基础,在更高层次上把握和运用知识点。对数学习题最好能形成自己熟悉的解题体系,也就是对各种题型都能找到相应的解题思路,从而在最后的实考中面对陌生的试题时能把握主动。 基础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是只注重基础,也是不行的。太注重基础,就会拘泥于书本,难以适应考研试题。打好基础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但太重提高就会基础不牢,导致头重脚轻,力不从心。考生要明白基础与提高的辩证关系,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复习进度,处理好打基础和提高能力两者的关系。一般来说,基础与提高是交插和分段进行的,在一个时期的某一个阶段以基础为主,基础扎实了,再行提高。然后又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同样还要先扎实基础再提高水平,如此反复循环。考生在这个过程中容易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感觉自已经过基础复习或一段时间的提高后几乎不再 有所进步,甚至感到越学越退步,碰到这种情况,考生千万

同济版高等数学课后习题解析

书后部分习题解答 P21页 3.(3)n n n b b b a a a ++++++++∞→ΛΛ2211lim (1,1<x ,)(211n n n x a x x += + 证:由题意,0>n x ,a x a x x a x x n n n n n =??≥+= +221)(211(数列有下界) 又02)(212 1≤-=-+=-+n n n n n n n x x a x x a x x x (因a x n ≥+1) (数列单调减少) 由单调有界定理,此数列收敛;记b x n n =∞ →lim ,对)(211n n n x a x x += +两边取极限,得)(21b a b b +=,解得a b =(负的舍去),故此数列的极限为a . P35页4.(8)极限=-++-+→211)1()1(lim x n x n x n x 211) 1()1()]1(1[lim -++--++→x n x n x n x 21 221111)1()1()1()1()1(1lim -++--+-+-+=+++→x n x n x x C x C n n n x 2 ) 1(21+= =+n n C n (若以后学了洛必达法则(00型未定型),则211) 1()1(lim -++-+→x n x n x n x 2 ) 1(2)1(lim )1(2)1())1(lim 111+=+=-+-+=-→→n n nx n x n x n n x n x ) 书后部分习题解答2 P36页 8.已知当0→x 时,1cos ~1)1(3 12 --+x ax ,求常数a .

考研高数同济七版必做课后 习题

考研高数同济七版必做课后习题 习题1-1:2,5,6,13; 习题1-2:2,3,6,7,8; 习题1-3:1,2,3,4,7,12; 习题1-4:1,5,6; 习题1-5:1,2,3,4,5; 习题1-6:1:(5),(6),2,4; 习题1-7:1,2,3,4,5:(2),(3),(4); 习题1-8:2,3,4,5,6; 习题1-9:1,2,3,4,5; 总复习题一:1,2,3,5,9,10,11,12,13。 习题2-1:5,6,7,8,9,11,13,16,17,18,19,20; 习题2-2:2,3,6,7,8,9,10,11,13,14; 习题2-3:1,2,3,4,10,12; 习题2-4:1,2,3,4,5(数一、二),6(数一、二),7(数一、二),8(数一、二); 习题2-5:3,4; 总复习题二:1,2,3,6,7,8,9,10,11,12(数一、二),13(数一、二),14。 习题3-1:5,6,7,8,9,10,11,12,15; 习题3-2:1,2,3,4; 习题3-3:6,10; 习题3-4:1,3:(3),(4),(6),(8),4,5,7,8,9,10,11; 习题3-5:1,3,4,5,6,9; 习题3-6:2,3,5; 习题3-7(数一,二):1,2,3,4,5; 总复习题三:1-15,16(数一,二),18,19,20。

习题4-1:1,2,3; 习题4-2:1,2; 习题4-3:1-24; 习题4-4:1-24; 习题4-5:1-25; 总复习题四:1,2,3,4。 习题5-1:2,3,4,7,11,12,13; 习题5-2:1,2(数一、二),3,4,5,6,7,8,9,10,11,12,13,14; 习题5-3:1-7; 习题5-4:1,4; 总复习题五:1-14。 习题6-2:2,5,12,13,14,15,23(数一、二),24(数一、二),25(数一、二); 习题6-3(数一、二):1,3,7,8,11; 总复习题六:1,2(2),4,5,7,8,10-13(数一、二)。 习题7-1:1,2,4; 习题7-2:1,2; 习题7-3:1,2; 习题7-4:1,2,6,7; 习题7-5(数一、二):1,2; 习题7-6:4; 习题7-7:1,2; 习题7-8:1,2; 总复习题七:1,2,3,4,5。

高等数学同济第七版7版下册习题 全解

数,故 /, =Jj( x2 + y1)3d(j =2jj(x2+ y1) 3dcr. fh i)i 又由于D3关于;t轴对称,被积函数(/ +r2)3关于y是偶函数,故jj(x2 +j2)3dcr=2j(x2+y2)3da=2/2. Dy 1): 从而得 /, = 4/2. (2)利用对称性来计算二重积分还有以下两个结论值得注意: 如果积分区域关于^轴对称,而被积函数/(x,y)关于y是奇函数,即fix, -y) = -f(x,y) ,PJ jf/(x,y)da =0; D 如果积分区域D关于:K轴对称,而被积函数/(x,y)关于:c是奇函数,即/(~x,y)=-/(太,y),则 =0. D ?3.利用二重积分定义证明: (1)jj da=(其中(7为的面积); IJ (2)JJ/c/( X ,y)drr =Aj|y’(A:,y)do■(其中A:为常数); o n (3 )JJ/( x,y)clcr = JJ/( x,y)drr +jJ/( x ,y) dcr ,其中 /) = /)! U /)2,, A 为两个 I) b\ lh 尤公共内点的WK域. 证(丨)由于被枳函数./U,y)=1,故山二t积分定义得 n"

jj'ltr = Hm y^/( ,rji) A

同济版-高等数学-课后习题解析

书后部分习题解答 P21页 3.(3)n n n b b b a a a ++++++++∞→ 2211lim (1,1<x ,)(211n n n x a x x +=+ 证:由题意,0>n x ,a x a x x a x x n n n n n =??≥+=+221)(211(数列有下界) 又02)(2121≤-=-+=-+n n n n n n n x x a x x a x x x (因a x n ≥+1)(数列单调减少) 由单调有界定理,此数列收敛;记b x n n =∞→lim ,对)(211n n n x a x x +=+两边取极限,得)(21b a b b +=,解得a b =(负的舍去),故此数列的极限为a . P35页4.(8)极限=-++-+→211)1()1(lim x n x n x n x 211) 1()1()]1(1[lim -++--++→x n x n x n x 2 1221111)1()1()1()1()1(1lim -++--+-+-+=+++→x n x n x x C x C n n n x 2 )1(21+==+n n C n (若以后学了洛必达法则(00型未定型),则211) 1()1(lim -++-+→x n x n x n x 2 )1(2)1(lim )1(2)1())1(lim 111+=+=-+-+=-→→n n nx n x n x n n x n x ) 书后部分习题解答2 P36页 8.已知当0→x 时,1cos ~1)1(3 12--+x ax ,求常数a .

高等数学考研真题

一、判断共10题(共计10分) 第1题(1.0分)题号:1488 函数即可以嵌套定义,又可以嵌套调用. 答案:N 第2题(1.0分)题号:1256 unsigned 和void 在C 中都是保留字. 答案:Y 第3题(1.0分)题号:1280 表达式++i 表示对变量i 自加1. 答案:Y 第4题(1.0分)题号:1282 C 语言源程序的基本结构单位是main 函数. 答案:N 第5题(1.0分)题号:1276 字符常量的长度肯定为1. 答案:Y 第6题(1.0分)题号:1469 char a[]={'a','b','c'};char b[]={"abc"};数组a 和数组b 占用的内存空间大小不一样. 答案:Y 第7题(1.0分)题号:1249 若有int i=10,j=2; 则执行完i*=j+8;后i 的值为28. 答案:N 第8题(1.0分)题号:33 int i,*p=&i;是正确的C 说明。 答案:Y 第9题(1.0分)题号:1250 While 循环语句的循环体至少执行一次. 答案:N 第10题(1.0分)题号:1510 有数组定义int a[2][2]={{1},{2,3}};则a[0][1] 的值为0. 答案:Y 二、单项选择共30题(共计30分) 第1题(1.0分)题号:456 执行下面程序后,输出结果是()。main() { a=45,b=27,c=0; c=max(a,b); printf("%d\n",c); } int max(x,y) int x,y; { int z; if(x>y) z=x; else z=y; return(z); } A:45 B:27 C:18 D:72 答案:A 第2题(1.0分)题号:437 下列数组说明中,正确的是()。 A:int array[][4]; B:int array[][]; C:int array[][][5]; D:int array[3][]; 答案:A 第3题(1.0分)题号:2396 下面有关for 循环的正确描述是() A:for 循环只能用于循环次数已经确定的情况 B:for 循环是先执行循环体语句,后判断表达式 C:在for 循环中,不能用break 语句跳出循环体 D:for 循环的循环体语句中,可以包含多条语句,但必须用花括号括起来 答案:D 第4题(1.0分)题号:2817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main() {int i,j,k,a=3,b=2; i=(--a==b++)?--a:++b; j=a++;k=b; printf("i=%d,j=%d,k=%d\n",i,j,k); } A:i=2,j=1,k=3 B:i=1,j=1,k=2 C:i=4,j=2,k=4 D:i=1,j=1,k=3 答案:D 第5题(1.0分)题号:2866 若有下列定义,则对a 数组元素地址的正

考研数学常规题型和陌生题型解答方法

考研数学常规题型和陌生题型解答方法 考研数学不仅要熟练掌握常规题型,面对陌生题型也要沉着应对,使用一些小技巧和方法化解。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考研数学常规题型及陌生题型解答秘诀,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考研数学常规题型及陌生题型解答技巧 一、考研数学常规题型 ?1.选择题 对于选择题来说,大家还是有很多方法可选的,常用的方法有:代入法、排除法、图示法、逆推法、反例法等。如果考试的时候大家发现哪种方法都不奏效的话,大家还可以选择猜测法,至少有25%的正确性。选择题属于客观题,答案是 唯一的,并且考研数学考试中的多选题也是以单选的形式出现的,最终的答案只有一个,评分是不偏不倚的。 选择题的难度一般都是适中的,均为中等难度,没有特别难的,也没有一眼就能看出选项的题目。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基本的数学概念、性质的理解,要求考生能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计算和比较即可。所以选择题对于考生来说,要么依靠扎实的知识得分,要么靠自身的运气得分,这32分

要想稳拿需要考生在复习的时候深入思考,不能主观臆想,要思考与动手相结合才行。 ?2.填空题 填空题的答案也是唯一的,做题的时候给出最后的结果就行,不需要推导过程,同样也是答对得满分,答错或者不答得0分,不倒扣分。这一部分的题目一般是需要一定技巧的计算,但不会有太复杂的计算题。题目的难度与选择题不相上下,也是适中。填空题总共有6个,一般高数4个,线代和概率各1个,主要考查的是考研数学中的三基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一些基本的性质。做这24分的题目时 需要认真审题,快速计算,并且需要有融会贯通的知识作为保障。 ?3.解答题 解答题的分值较多,占总分的60%多,类型也较复杂,有计算题、证明题、实际应用题等,并且一般情况下每道大题都会有多种解题方法或者证明思路,有的甚至有初等解法,得分率不容易控制,所以考试在做解答题是尽量用与《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相一致的解题方法和证明方法,每一步的表述要清楚,每题的分值与完成该题所花费的时间以及考核目标是有关系的。综合性较强、推理过程较多、或者应用性的题目,分值较高;基本的计算题、常规性试题和简单的 应用题分值较低。

同济第六版高数课后习题1

习题1-1 1. 设A =(-∞, -5)?(5, +∞), B =[-10, 3), 写出A ?B , A ?B , A \B 及A \(A \B )的表达式. 解 A ?B =(-∞, 3)?(5, +∞), A ?B =[-10, -5), A \B =(-∞, -10)?(5, +∞), A \(A \B )=[-10, -5). 2. 设A 、B 是任意两个集合, 证明对偶律: (A ?B )C =A C ?B C . 证明 因为 x ∈(A ?B )C ?x ?A ?B ? x ?A 或x ?B ? x ∈A C 或x ∈B C ? x ∈A C ?B C , 所以 (A ?B )C =A C ?B C . 3. 设映射f : X →Y , A ?X , B ?X . 证明 (1)f (A ?B )=f (A )?f (B ); (2)f (A ?B )?f (A )?f (B ). 证明(2)因为 y ∈f (A ?B )??x ∈A ?B , 使f (x )=y ?(因为x ∈A 或x ∈B ) y ∈f (A )或y ∈f (B ) ? y ∈f (A )?f (B ), 所以 f (A ?B )=f (A )?f (B ). (2)因为 y ∈f (A ?B )??x ∈A ?B , 使f (x )=y ?(因为x ∈A 且x ∈B ) y ∈f (A )且y ∈f (B )? y ∈ f (A )?f (B ), 所以 f (A ?B )?f (A )?f (B ). 4. 设映射f : X →Y , 若存在一个映射g : Y →X , 使X I f g = , Y I g f = , 其中I X 、I Y 分别是X 、Y 上的恒 等映射, 即对于每一个x ∈X , 有I X x =x ; 对于每一个y ∈Y , 有I Y y =y . 证明: f 是双射, 且g 是f 的逆映射: g =f -1. 证明 因为对于任意的y ∈Y , 有x =g (y )∈X , 且f (x )=f [g (y )]=I y y =y , 即Y 中任意元素都是X 中某元素的像, 所以f 为X 到Y 的满射. 又因为对于任意的x 1≠x 2, 必有f (x 1)≠f (x 2), 否则若f (x 1)=f (x 2)?g [ f (x 1)]=g [f (x 2)] ? x 1=x 2. 因此f 既是单射, 又是满射, 即f 是双射. 对于映射g : Y →X , 因为对每个y ∈Y , 有g (y )=x ∈X , 且满足f (x )=f [g (y )]=I y y =y , 按逆映射的定义, g 是f 的逆映射. 5. 设映射f : X →Y , A ?X . 证明: (1)f -1(f (A ))?A ; (2)当f 是单射时, 有f -1(f (A ))=A . 证明 (1)因为x ∈A ? f (x )=y ∈f (A ) ? f -1(y )=x ∈f -1(f (A )), 所以 f -1(f (A ))?A . (2)由(1)知f -1(f (A ))?A . 另一方面, 对于任意的x ∈f -1(f (A ))?存在y ∈f (A ), 使f -1(y )=x ?f (x )=y . 因为y ∈f (A )且f 是单射, 所以x ∈A . 这就证明了f -1(f (A ))?A . 因此f -1(f (A ))=A . 6. 求下列函数的自然定义域: (1) 23+=x y ; 解 由3x +2≥0得32- >x . 函数的定义域为) ,3 2[∞+-.

高等数学同济第七版7版下册习题全解

第十章重积分9 5 y 2 D2 -1 O i T -2 图 10 - 1 数,故 /, = Jj( x 2 + y 1 ) 3 d(j = 2jj ( x2 + y 1 )3 dcr. fh i)i 又由于 D 3关于 ; t 轴对称,被积函数 ( / + r2) 3关于 y 是偶函数,故jj( x2 + j2 ) 3dcr = 2j( x2+ y2) 3 da =2/ 2 . Dy 1): 从而得 /, = 4/ 2 . ( 2)利用对称性来计算二重积分还有以下两个结论值得注意: 如果积分区域关于 ^ 轴对称,而被积函数 / ( x, y) 关于 y 是奇函数,即 fix, -y) = -f(x,y) , PJ jf/ ( x, y)da = 0; D 如果积分区域 D 关于: K 轴对称,而被积函数 / ( x, y) 关于: c 是奇函数,即 / ( ~x, y) = - / ( 太, y) ,则 = 0. D ? 3. 利用二重积分定义证明: ( 1 ) jj da = ( 其 中 ( 7 为的面积 ) ; IJ (2) JJ/c/( X , y) drr = Aj | y’ (

A: , y) do■ ( 其 中 A :为常数 ) ; o n (3 ) JJ/( x,y)clcr = JJ/( x,y)drr + jJ/( x ,y) dcr ,其中/) = /)! U /) 2,, A 为两个 I) b \ lh 尤公共内点的 WK 域 . 证 ( 丨 ) 由于被 枳函数. / U, y) = 1 , 故山 二 t 积分定义得n "

9 6 一、 《高等数学》 (第七版 )下册习题全解 jj'ltr = Hm y^/( ,rji) A

考研题型经典总结高数部分

2011考研必备:超经典的考研数学考点与题型归类分析总结 1高数部分 1.1 高数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 1.2 求极限题最常用的解题方向:1.利用等价无穷小; 2.利用洛必达法则,对于 00型和∞∞型的题目直接用洛必达法则,对于∞0、0∞、∞ 1型的题目则是先转化为 00型或∞ ∞型,再使用洛比达法则;3.利用重要极限,包括1sin lim 0=→x x x 、e x x x =+→1 )1(lim 、 e x x x =+∞ →)1(1lim ;4.夹逼定理。 1.3 高数第二章《导数与微分》、第三章《不定积分》、第四章《定积分》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与前面的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后面的第三章《不定积 分》、第四章《定积分》都是基础性知识,一方面有单独出题的情况,如历年真题的填空题第一题常常是求极限;更重要的是在其它题目中需要做大量的灵活运用,故非常有必要打牢基础。 对于第三章《不定积分》,陈文灯复习指南分类讨论的非常全面,范围远大于考试可能涉及的范围。在此只提醒一点:不定积分 ?+=C x F dx x f )()(中的积分常数C 容易 被忽略,而考试时如果在答案中少写这个C 会失一分。所以可以这样建立起二者之间的联系以加深印象:定积分?dx x f )(的结果可以写为F(x)+1,1指的就是那一分,把它折弯后就 是 ?+=C x F dx x f )()(中的那个C,漏掉了C 也就漏掉了这1分。 第四章《定积分及广义积分》可以看作是对第三章中解不定积分方法的应用,解题的关键除了运用各种积分方法以外还要注意定积分与不定积分的差异——出题人在定积分题目中首先可能在积分上下限上做文章:对于 ? -a a dx x f )(型定积分,若 f(x)是奇函数则有 ? -a a dx x f )(=0;若f(x)为偶函数则有?-a a dx x f )(=2?a dx x f 0)(;对于?2 )(πdx x f 型 积分,f(x)一般含三角函数,此时用x t -= 2 π 的代换是常用方法。所以解这一部分题的 思路应该是先看是否能从积分上下限中入手,对于对称区间上的积分要同时考虑到利用变量

同济版高等数学课后习题解析

同济版高等数学课后习题 解析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书后部分习题解答 P21页 3.(3)n n n b b b a a a ++++++++∞→ 2211lim (1,1<x ,)(211n n n x a x x += + 证:由题意,0>n x ,a x a x x a x x n n n n n =??≥+= +221)(211(数列有下界) 又02)(212 1≤-=-+=-+n n n n n n n x x a x x a x x x (因a x n ≥+1)(数列单调减少) 由单调有界定理,此数列收敛;记b x n n =∞ →lim ,对)(211n n n x a x x += +两边取极限,得)(21b a b b += ,解得a b =(负的舍去),故此数列的极限为a . P35页4.(8)极限=-++-+→211)1()1(lim x n x n x n x 211) 1()1()]1(1[lim -++--++→x n x n x n x 21 221111)1()1()1()1()1(1lim -++--+-+-+=+++→x n x n x x C x C n n n x 2 ) 1(2 1+= =+n n C n (若以后学了洛必达法则(00型未定型),则211) 1()1(lim -++-+→x n x n x n x 2 ) 1(2)1(lim )1(2)1())1(lim 111+=+=-+-+=-→→n n nx n x n x n n x n x ) 书后部分习题解答2 P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