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城市生态学试题

城市生态学试题

城市生态学试题
城市生态学试题

一、选择题(20×2分)

1、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为标志,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实际目标

A、《执行计划》

B、《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

C、《我们的共同未来》

D、《21世纪议程》

2、我国城市工业职能分类,采取()的方法。

A.多变量分析B.统计分析C.多变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D.统计描述

3、城市时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一个时代的()和生态环境发展与变化的焦点和结晶体。A政治B经济C科学D文化

4、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变为另一种能源后称为二次能源,下列不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电力

B、石油

C、煤气

D、柴油

5、属于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分区规划内容深度的是()。

A.平衡供需水量,选择水源,确定取水方式

B.确定水源地卫生防护措施

C.估算分区用水量

D.进一步确定供水设施规模,确定主要设施位置和用地范围

E.布置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

6、水环境主要由地表水环境和()两部分组成。

A湖水B地下水C降水 D 江水

7、普通环境按环境性质的不同分为三类,下面不属于的一类是()

A、人文环境

B、半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

D、自然环境

8、按照起源,可将斑块分为:()

A干扰斑块B残余斑块C环境资源斑块D陆地斑块

9、城市热岛效应会表现出一定的时空分布特点,一般会在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大、工商业最集中的地区,下面热岛效应最不明显的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五指山

10、城市消防站与医院建筑应保持()m以上的距离。

A.120 B.100 C.80 D.50

11、在我国东部地区,丘陵区和农田区一般占总土地()

A、10~50%

B、25~30%

C、10~30%

D、50~60%

12、衡量中心地重要性,确定其等级的指标是()。

A.职能单位B.门槛人口C.中心度D.K值

13、( )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干预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构造出来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或称次生环境。

A自然环境B原生环境 C 再生环境D人工环境

14、城市土地总供给是()。

A.完全弹性的B.非弹性的C.弹性的D.不完全弹性的

15、()的发展状况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A城市B乡村 C 群落 D 物种

16、关于城市生态学的论述,下列()项不妥。

A.城市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和它们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B.城市生态学可分成城市自然生态学、城市经济生态学、城市社会生态学三个分支

C.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人类活动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D.城市生态学是研究以人为中心的人工生态系统发生和发展动因、组合和分布的规律、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的学科

17、次级生产是除( )之外的其他有机体的生产,即消费者和还原者利用初级生产量进行同化作用,表现为动物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营养物质的贮存。

A初级生产者B初级消费者C初级消费者D生产者

18、下列不属按工程管线敷设方式分类的是()。

A 架空线

B 重力自流管线

C 地铺管线

D 地埋管线

19、平面弯道视距界限内必须清除高于()m的障碍物。

A 1.0

B 1.2

C 1.4

D 1.5

20、下列不属于城市固体废物的是()。

A 城市生活垃圾B.城市建筑垃圾C.农业固体废物D.危险固体废物

21、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即是城市生态系统在满足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游憩、交通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有()。

A 生产功能

B 物质循环功能

C 空间转换功能

D 信息传递功能

E 环境保护功能

22、不属于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工程系统详细规划内容及深度的是()。

A 估算规划范围内固体废物产量

B 进行可能的技术经济方案比较

C 确定垃圾收运方式D选择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方法E 提出规划区的环境卫生控制要求

23、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性表现在()。

A 物质、能量、人口等的高度集中性

B 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C 城市生态系统的高层次性D.城市生态系统的开放层次性E城市生态系统的严密性

24、一般情况下,城市的地理要素包括()。

A 位置

B 气候

C 距离

D 人口

E 结构

25、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网络大多是具有()的网络。

A 社会属性

B 自然属性

C 经济属性

D 环境属性

26、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的区别,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研究的范围和内容上看有很大区别

B.项目建议书阶段所做的只是对建设项目的一个总体设想,主要是从宏观上考察项目的必要性和主要建设条件是否具备,确定是否要推荐此项目,有没有价值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进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以防盲目建设

C.项目建议书是建设程序的最初阶段,主要是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以及行业、地区规定、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生产力布局状况,自然资源状况等宏观的信息D.项目建议书阶段的研究目的是推荐项目,建议是否进一步做可行性研究;而可行性研究阶段,则是要通过分析比较,择优提出详细工程方案,详细计算项目投入的资金和产出的效益等,它是项目立项的决策文件

27、关于叠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栅格和栅格的叠合是最简单的叠合

B 在叠合的同时可加入栅格之间的算术运算

C 可用于对社会、经济的分析中和资源、环境指标的评价中

D.矢量和矢量的叠合是在相同的矢量数据“层"之间进行的几何合并计算

28、下列属于城市电话局所规划的主要内容的是()。

A.研究规划期内局所的分区范围、局所位置和数目、装设交换机械设备的容量以及大致建设年限的考虑

B.注意用户密度,以合理安排局所数目

C.研究整个市话网路近期至规划期的中继方式和其发展过程

D.确定市话线路网在各个时期中的用户线路、局间中继线以及长市中继线等各段落,应分配的线路传输衰减限值

E.确定近、远期城市邮政局所数量、规模

29、人的活动有其规律性,饮食起居、居家出行,都有大致相同的时间,这使得人们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呈()变化。

A.周期性B.间歇性C.区域性D.空间性

30、GIS软件的几何量计算功能有()。

A 计算不规则曲线的长度

B 计算不规则多边形的周长、面积

C 计算不规则地形的设计填挖方

D 以上皆正确

31、雅典卫城的中心是()。

A 帕提农神庙

B 伊瑞克先神庙

C 胜利神庙

D 雅典娜铜像

32、我们把各种研究系统的思路,统称为系统研究思路,下面不包括的一种是(C)

A、白箱

B、黑箱

C、红箱

D、灰箱

33、生态型就植物来说,根据形成生态型的主导因子不同分为三种,下列不属于的是(D)

A、土壤生态型 B 、气候生态型C、生物生态型D、水体生态型

34、根据信息产生、传输和接收方式的不同可将生态系统的所有信息分为三类,下列不属于的是(C)

A、自然非生物环境信息

B、生物信息

C、化学信息

D、经营信息

35、从目前城市建设所进行的各种基建工程来看,各种元素含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氧、硅(A)、钙、铝

A、铁

B、碳

C、镁

D、钠

36、污水的二级处理中主要是处理(C)

A、固体污染物

B、有毒有害物质

C、有机质

D、氮

37、正常的环境中,一般(A)dB被认为是噪声的卫生标准,超过的便是有害噪声

A、40

B、60

C、80

D、90

38、下列哪一种消烟除尘技术是利用重力和离心力将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出来,达到净化的目的(B)

A、旋风式除尘器

B、沉降除尘室

C、袋式滤尘器

D、静电除尘器

39、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中不包括的是(D )

A、共同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多样性原则

D、境外责任原则

40、生态城市应该是(A )复合的开放的巨大系统

A、社会—经济—环境

B、社会—环境

C、经济—环境

D、环境—社会—经济

41、生物入侵有可能会使入侵种迅速蔓延失控,造成土著种类濒临灭绝,并引发其他的危害,下列不属于入侵种的是(D )

A、飞机草

B、非洲大蜗牛

C、薇甘菊

D、扬子鳄

42、是城市生态农业的模式有(AB )

A日本体验农业模式B新加坡农业科技园模式C 观光农业模式D旅游农业模式

43、城市生态学以(C )为研究对象。

A城市B人C城市生态系统D群体

44、人类面临的五大危机是什么( )

A人口增长过快B能源不足C粮食短缺D自然资源遭到破坏E环境污染

45、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

A综合作用B 主导因子作用C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D因子作用的阶段性E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

46、城市生态系统有哪些类型()

A自然生态系统B经济生态系统年C人为生态系统D社会生态系统

47、城市地质灾害主要包括( )

A地震灾害、B崩滑流灾害、C海平面上升D酸雨

48、从宏观城市整体环境规划到微观的细部环境设计的全过程,一般分为()层次

A城市总体景观B城市区域景观 C 城市局部景观D 城市微观景观

49、是城市生态农业的模式有()

A日本体验农业模式B新加坡农业科技园模式C 观光农业模式D旅游农业模式

50、城市生态系统缺乏()是导致系统脆弱性的根源

A统一性B多样性C 系统性D条理性

51、()之后,工业化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

A工业革命B蒸汽时代C农业革命D二战之后

52、城市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在于是()

A人为生态系统B自然生态系统C社会生态系统D农业生态系统

53、()是城市的生命线,它既是食物又是原料,还是传递物质和能量的载体。

A小麦B水C空气D粮食

54、在中国,根据劳动职工按国民经济部门统计的分类,可将城市人口分为哪些类型?( ) A生产性劳动人口B非生产型劳动人口C无业D非劳动人口

55、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主要部分变为人工的环境,城市居民为了生产、生活等需要,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造了大量的建筑物、( )、文教和体育等城市设施。

A交通、B通讯、C供排水、D医疗

56、城市植被是指城市里覆盖着的生活植物,它包括城市里的( )、医院、街道、农田以及空闲地等场所拥有的森林、灌丛、绿篱、花坛、草地、树木、作物等所有植物的总称。

A公园、B校园、C寺庙、D广场、E球场F泳池

57、( )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干预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构造出来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或称次生环境。

A自然环境B原生环境 C 再生环境D人工环境

二、判断题(10×1分)

1、1879年德国植物病理学家安东.豆.培里把“不同生物一起生活的现象叫做”共生””。(√)

2、对于土壤污染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保方针。(√)

3、经济性原则中的4R原则分别是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回收和循环使用。(√)

4、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完全的生态系统。(×)

5、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面积的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是城市化的表现. (√)

6、一般来说,85dB(A)以下的噪声不至于危害听觉,超过85dB(A)就会发生危险。(×)

7、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群是最主要、最高级的消费者,位于食物链的顶端。(√)

8、生态位指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 √)

9、土壤污染是以重金属污染和水质污染为媒介的二次污染。(×)

10、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是和谐形、整体性、区域性以及高效性。(×)

11、生态文明的特征是整体性、和谐性和可持续性。(√)

12、土壤污染是以重金属污染和水质污染为媒介的二次污染。(×)

13、城市人文环境的四个层次不是孤立地存在,各自独立发挥作用,而是相互联系,综合地显示其功能。(√)

14、工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它为城市经济提供资金、劳动力、生产原料、市场。(×)

15、一个城市的能流强度可以代表这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主要

指标。(√)

16、城市物质的输入比输出大得多的城市表明城市的整体规模衰弱。(×)

17、城市是人类活动的聚集场所,是社会秩序的核心,但不是空间秩序的核心。(×)

18、城市经济结构是决定城市经济功能和城市性质的内在因素,也是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

19、城市生态学在国外大规模发展是在20世纪50年代。(×)

20、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人是这个系统的核心和决定因素。(√)

21、按氧化塘的溶解氧来源和净化效果差异,可分为好氧塘、兼性糖和厌氧塘。(×)

22、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为标志,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实际目标。(√)

23、一个理想的工业生态系统应该包括资源开采者、处理者、消费者和废物处理者。(√)

24、公共绿地、园林生产和卫生防护绿地、风景旅游绿地,街道绿地、专用绿地是城市绿地的五大类型(√)

25、城市是流量大、容量大、密度高、运转快的开放系统. (√)

26、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具体体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

27、城市景观指城市所有空间范围,或者说是城市布局的空间结构和外观形态(√)

28、按照起源,可将斑块分为五类(×)

29、景观要素分为三种类型:斑块、走廊、本底(√)

30、走廊即是带状斑块,斑块和走廊都是本底所包围的。(√)

三、名词解释(5×3分)

1、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

2、多型:在种群中许多等位基因的存在导致一种群中一种以上的表现型,这种现象叫做多型。

3、种群动态: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

4、自疏现象: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超过一定值时,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也影响到植株的存活率。这一现象称为自疏现象。

5、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种群是构成物种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组成成分)。

6、城市人口容量:指的是一个城市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

7、城市人群结构:指城市某一方面或某一特征的人群个体数占城市总人群个体数的比例,一般可分为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

8、城市景观:指城市所有空间范围,或者说是城市布局的空间结构和外观形态,包括城市区域内各种组成要素的结构组成及外观形态。

9、生态位:主要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10、他感作用: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11、城市景观:城市所有空间范围,或是城市布局的空间结构和外观形态

12、城市人口迁居:指城市中以住宅位置改变为标志,城市地域范围的人口的移动

13、城市自然结构:组成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各部分、各要素在空间上的配置和联系称为城市自然结构

14、净化作用:指部分生态因子具有以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消除水、气、土中的污染浓

度的增加。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三类。

15、生态工业园区:指建立在一块固定地域上的,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社区。

16、城市人口:指城镇集中连片部分和它周围能够享受城镇各种生活的人口。

17、伦敦性烟雾:指由煤烟引起大气污染的硫酸烟雾。因这类烟雾在英国伦敦曾多次发生,故名

城市人口过密化:城市人口过多,密度过大,达到甚至超过饱和,造成住房、交通紧张的一种现象。

19、城市化水平: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最主要的指标,由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

大气污染:自然或人为原因使大气中某些成分超过正常含量或排入有毒有害的物质,对人类、生物和物体造成危害的现象。

四、简答(3×5分)

1、城市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⑴城市拥挤⑵住房紧张⑶城市基础设施滞后(4)环境污染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⑴环境污染引起中毒⑵环境污染致癌⑶环境污染引起突变和畸变

对人的心理影响

2、试述城市生态系物质代谢的特征

进入城市物质有天然输入和人工输入。其中一部分在市内不发生变化,仅作为流通物质或商品保持原形在输出城市或保留城市中,另一部分很快被使用而改变其形态。

城市生态规则应遵行那些原则?

①整体优化②协调共生③功能高效④趋适开拓⑤生态平衡

⑥保护多样性⑦区域分异

4、什么是“生境”?试述城市生境和城市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联系。

答:生境是生物有机体(个体、种群或群落)占据的空间范围内全部环境条件的总称。

城市中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不仅改变了土地的性质,同时对他的环境条件,包括小气候、土壤、水文等产生影响,加强了城市生境的分化。

5、人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①城市生态系统中生命系统的主体是人群,人口发展代替或限制了其他生物的发展

②人是城市的操纵者和生产者,有事顶级消费者③是调节者有事被调节者

6、试述城市人口规模和结构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答:城市人口规模和结构从数量和组成上反映了城市人口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特征和作用,前者反映城市规模的主要标志之一;后者表明城市人口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城市社会结构的空间特征有哪些?

(1)以城市功能布局为基础形成了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基本构架

(2)功能混合的旧城区或规模较小的城市形成一种混合的社会空间结构

(3)单位的空间格局决定我国城市社会结构的空间布局

8、城市生态系统的调控原则有哪些?

(1)多种效益的统一(2)生态合理性与生产可行性的统一(3)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组合(4)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重视多样性

9、城市地质再累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1)地震灾害(2)崩滑流灾害(3)地面变形灾害(4)风沙尘暴灾害(5)地下水污染灾害(6)海平面上升灾害

10、城市景观规划工作一般分哪几个景观层次?

(1)城市总体景观(2)城市区域景观(3)城市局部景观

11、发展城市生态农业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1)合理调整农业结构(2)综合整治农业环境工程(3)生态农业基地建设(4)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技术

12、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1)城市生态系统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城市生态系统需要有一个人工管理完善的物质输送系统,以维持其正常机能。

2)城市生态系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调节机能

3)城市生态系统食物链简化。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由于物种多样性的减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式、途径都发生改变,使系统本身自我调节能力减小,而其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亚系统的调控能力和水平。

13、城市灾害的类型

城市灾害的分类:城市灾害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类。城市灾害主要有: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火灾、各种交通灾害、各种传染病和环境污染等。

14、水环境的分类

水环境是指地球上分布的各种水体的综合体。水环境主要由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环境两部分组成。地表水环境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海洋、池塘、沼泽、冰川等;地下水环境包括泉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等。

五、论述(2×10分)

城市系统分析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

城市系统分析是对城市生态系统内错综复杂相互关系的辩证分析、预测与调整。

系统分析是有步骤地收集系统信息,通过建立与系统结构、功能有关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和综合,从而解释与研究对象有关的现象,对系统行为和发展做出评价和预测,并对系统做出适当调整的一种方法。

2、何谓“生态规划”,他与城市规划、城市环境规划有何不同,他们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生态规划是在没有任何伤害的情况或多数无害的条件下,对土地的某种可能用途进行的规划,是生态学的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规划是在区域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布置城镇体系,重点强调规划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空间配置和城市产业及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合理设计等。是城市物质空间与建筑景观的规划。环境的规划是强调区域内大气水体噪声及固体废物等环境质量的检测、评价和调控管理

城市生态规划设计强调运用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观点,在对规划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基础上,提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规划,他与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紧密结合、相互渗透,是协调城市发展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3、能源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如何?

答:城市的能量供应、消耗和分配是城市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标志。城市的能量需求取决于国民经济结构、经济与人口增长的速度、能源消费构成、能源价格政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等多因素。城市能源利用的未来趋势是充分利用能源、减少浪费。发展生物能源、开发垃圾能源,建立合理化的生产——消费体系。开发无污染少污染的新能源。

试述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动态发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答:城市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是动态发展的,有形成、发展和相对稳定的阶段。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在通常的情况下是有其中的生物制约的,而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主要是由人为因素控制的,“人”不但具有流动性,而且具有主观能动性。

论述城市植被的概念及其特色。

概念:是指城市覆盖着的生活植物,它包括城市里的公园、校园、寺庙、广场、球场等以及空闲地等场所所拥有的森林、灌丛、草地等所有植物的总和。

特色:(1)植被生境的特化(2)植被区系成分的特化(3)植被格局园林化(4)结构单一化(5)演替偏途化

试论述城市生态文明在城市生态化进程中的重要性及发展对策。(答案不唯一)

重要性:

(1)生态文明建设时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应完整地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2)建立城市生态文明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在工业化时代创造出巨大物质财富,极大地推动了物质文明的进步,但同时也加剧了生态好环境的恶化和资源危机。

发展对策:

①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为导向

②加强生态伦理教育,树立生态道德观,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③完善环境立法,加强法律约束机制

④加强政府绿色引导和绿色控制的机能

⑤发展生态科技,确立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战略

7、如何理解中国淡水资源的有限性特点?

任何一个城市的淡水资源总量都是有限的。它的总量主要受以下两个方面的制约:①气候,如长江以南多雨地区城市的淡水资源量比华北地区的北京、天津等城市相对充足得多。②受地表江河的影响,即一个城市淡水资源深受过境径流水量的制约。

8、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城市生态系统指的是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属人工生态系统。

同自然生态系统和农村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命系统的主体是人,而不是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主要部分变为人工的环境,城市居民为了生产、生活等需要,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造了大量的建筑物、交通、通讯、供排水、医疗、文教和体育等城市设施。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完全的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在能量流动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

城市生态学试题

一、选择题(20×2分) 1、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为标志,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实际目标 A、《执行计划》 B、《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 C、《我们的共同未来》 D、《21世纪议程》 2、我国城市工业职能分类,采取()的方法。 A.多变量分析B.统计分析C.多变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D.统计描述 3、城市时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一个时代的()和生态环境发展与变化的焦点和结晶体。A政治B经济C科学D文化 4、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变为另一种能源后称为二次能源,下列不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电力 B、石油 C、煤气 D、柴油 5、属于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分区规划内容深度的是()。 A.平衡供需水量,选择水源,确定取水方式 B.确定水源地卫生防护措施 C.估算分区用水量 D.进一步确定供水设施规模,确定主要设施位置和用地范围 E.布置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 6、水环境主要由地表水环境和()两部分组成。 A湖水B地下水C降水 D 江水 7、普通环境按环境性质的不同分为三类,下面不属于的一类是() A、人文环境 B、半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 D、自然环境 8、按照起源,可将斑块分为:() A干扰斑块B残余斑块C环境资源斑块D陆地斑块 9、城市热岛效应会表现出一定的时空分布特点,一般会在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大、工商业最集中的地区,下面热岛效应最不明显的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五指山 10、城市消防站与医院建筑应保持()m以上的距离。 A.120 B.100 C.80 D.50 11、在我国东部地区,丘陵区和农田区一般占总土地() A、10~50% B、25~30% C、10~30% D、50~60% 12、衡量中心地重要性,确定其等级的指标是()。 A.职能单位B.门槛人口C.中心度D.K值 13、( )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干预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构造出来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或称次生环境。 A自然环境B原生环境 C 再生环境D人工环境 14、城市土地总供给是()。 A.完全弹性的B.非弹性的C.弹性的D.不完全弹性的 15、()的发展状况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A城市B乡村 C 群落 D 物种 16、关于城市生态学的论述,下列()项不妥。 A.城市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和它们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B.城市生态学可分成城市自然生态学、城市经济生态学、城市社会生态学三个分支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什么是生态学?近代生态学有哪些特点? 生态学:是一门多学科的自然学科,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 近代生态学的特点: 1)把研究生物有机体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扩展到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2)人类是生命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许多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生态学不仅要研究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更需要研究人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3)人类既是一种生物,必然具有生物的一切基本属性。但是人类生活在特殊的社会中,具有不同于一般生物的社会属性。 4)生态学的研究不仅要阐述生物(包括人)与其环境间的一般相互关系,更要揭示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及其机理,生态学不能满足于描述自然,而要用生态学理论去解决人类面临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2.何谓生态系统?在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中各举一例,并说明其中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1)生态系统:在任何规模的时空单位内由物理—化学—生物学活动所组成的一个系统。 2)水生生态系统:浮游动物(初级消费者)→草鱼(次级消费者)→鲇鱼(三级消费者)分解者:细菌,真菌。生产者:植物微生物(藻类) 3)陆生生态系统:土拨鼠,兔子,昆虫(初级消费者)→狐,蜘蛛,鹰(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真菌,霉菌,细菌。生产者:庄稼,草 5.假定某块土地上所产的农作物可供100人食用,如果人们吃掉地里的一半农作物,另一半用来养牛,然后吃牛肉,那么这块地可供养多少人?(假设第二性生产效率为10%) 50+50*10%=55人 8.何谓生态演替?举一个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例子。 1)生态演替:生态系统发展常常被称为生态演替。它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或者说一个生态系统被另一个生态系统代替的过程。 2)举例:原生演替:火山造成的大片裸地;流水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重力侵蚀的陡岩 次生演替:从以前曾经生长过植物的地方,由于火烧、砍伐、洪水、干旱、局部毁灭了植被而成为裸地的地上开始。 9.何谓种群?它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种群:也译为居群,人口学上就是人口,它是在一定的空间中、特定的时间内一起生活和繁殖的同种个体的总称。 2)特征:数量特征;空间特征;遗传特征。 第二章 1.何谓城市化?我国城市化的标准是什么? 1)城市化:人口向城市或城镇地带集中的过程。 2)我国城市化的标准:市的人口一般应该在10万人以上,镇的人口应在2000人以上。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为大城市,20万—50万人口的城市为中等城市,10万—20万人口的城市为小城市。 2.试述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特点? 前工业社会手工业生产集中地农产品集散地市政设施简陋生活条件落后规模较小 数量很少城乡分离相对封闭 工业社会机器大工业中心商业贸易中心市政设施完备生活条件改善规模扩张数量猛增城乡对立差距拉大 后工业社会第三产业中心功能多元化市政设施现代化生活条件较优越规模数量稳定 形成大都市连绵区城乡融合差距缩小 信息社会信息流通、管理和服务中心城市信息化、园林化、宜人化超级城市裂解中小城镇崛起城乡一体化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生态位——指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 2、城市生态位——指城市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完备程度。 3、城市辐射逆温——城市在晴朗平静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气层冷却强烈, 较高气层冷却较慢,形成从地面开始向上气温递增,称为城市辐射逆温 4、城市生态系统——城市居民以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统一体,属人工生态系统. 5、城市“热岛效应”——指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现象 6、环境——指围绕着某一事物(通常称其为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通 常称其为客体) 7、环境承载力——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危害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 8、拮抗作用——指各个因子在一起联合作用时,一种因子能抑制或影响另一种因子起作用 9、酸雨——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10、城市灾害——指发生在城市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各种灾害 11、生态城市——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技术、文化与景观充分融合,人与自然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居民身心健康,生态持续和谐的集约型人类聚居地。 12、大气污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 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13、城市植被——指城市范围内全部植被,包括一切自然生长的和人工栽培的各种植被类型 14、地震前兆——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 15、可持续发展——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16、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17、伦敦型烟雾——指燃煤所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碳与自然雾混合在一起积聚而形成的烟雾, 最早发生在伦敦而得名。 18、洛杉矶型烟雾——指排入大气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受太阳紫外线作用所产生的一种具有 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

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居民主体,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 , 以社会进步为目的,,集约人口,经济、科技和文化的空间地域综合体。 城市化是一个过程。1人口向城镇或城市集中2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3农民转变成市民;4农业人口减少,其他产业人口增加 城市生态学是以城市空间范围内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的联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1. 城市中心人口的减少和郊区城市化的新趋势卫星城市建设,组成城市群,城市发展巨型化 3. 区域城市带的建设。 1.城市化的特点(1人口集中;)产业集中;能源结构改变;)资源消耗量增加,特别是水资源消耗量;交通便捷,物流和信息传递快速;不透水地面增加;绿地增少;居民生活方式改变 (四)城市化的生态后果全球生态问题,特别是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问题突出显现; 2. 2. 大量挤占农田,农田面积减少,非农业人口增加,对提高其它土地农业生产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其它土地农业生产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源消耗量增加,水资源、电力、燃油等资源紧缺;4.环境污染加剧、生态条件恶化;城市用地紧张交通不畅、住房短缺、基础设施滞后;;6.社城市社会问题,人口高度集中,居民生活方式改变,社会压力加大,社会问题更加突出,犯罪问题7.失业率增加和犯罪率上升等一系列现代城市病 (五)城市化的好处1.便于组织大生产;人口集中;劳力集中;产业集中2.交通发达,贸易便捷,有利于繁荣经济;3.通讯便捷,信息集中,有利于文教卫生科技的发展。4.生活服务实施完善,文化生活丰富,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提高;5.产业发达,就业机会多,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2.城市生态学的特点1.系统性;对象的系统性,工作的系统性。2.综合性;内容的综合性、因素的多样性(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关系的复杂性。关系的复杂性。 3.应用性;满足人类社会发展对城市的要求,需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指导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调控的基础。 4.决策性;平衡性选择、取舍性选择、综合平衡、生态对策。 (5)城市生态学的社会文化性 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1.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2.城市发展和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关系3.城市生态系统的系统生态学4.城市生态系统与周边生态系统的关系;5.城市生态规划、生态建设和生态管理; 4.城市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城市人口研究:城市居民变动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城市人口的生物、行为、社会特征研究;生态系统研究:城市物质代谢和能量流动及其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城市物流、能流及经济特征研究;城市生态环境研究:城市自然生态变化与城市环境影响——城市生物及非生物环境变化;城市生态城市规划方法、规划体系、规划依据;城市生态管理与调控:城市物质、能量利用、废物处理,,系统动态调控研究;城市生态评价和承载力研究:城市特质征指标体系及城市合理容量。 .5.城市生态学分支 城市社会生态学( urban socioecology )城市经济生态学( urban economical ecology )城市自然生态学( urban natural ecology ) 城市景观生学( urban landscape ecology) 第二章 .城市是以人为中心,以一定的环境条件为背景,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经济、自然综合体。从系统的观点来看,这个综合体就是城市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指特定地域范围内的人口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1)以人类为主体,以人为核心,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建设,消极破坏。(2)消费型、开放型生态系统,需要大量物质、能量、信息输入,流量大、运转快。(3)人工生态系统,依赖性大、独立性差,自我调节能力差,分解功能不强,废弃物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4)文明的产物和文明的异化,显著受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制约;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1)城市人口(人群):城市居民数量、构成、分布、流动、迁居等;(2)城市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考试题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考试试题1 在对长江水质进行观察的时候,先设立观测点进行观测,再和历年的水质状况进行对比的研究方法是()。 1.0分 ?A、 个案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 ? ?B、 资料统计与现场观察资料相结合 ? ?C、 对比研究和定位研究相结合 ? ?D、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 ? 我的答案:B 2 绿化植物的美学不会通过下列哪种途径表现出来?() 1.0分 ?A、 大小和形状的搭配 ? ?B、 地形和品种 ?

色彩和质地的搭配 ? ?D、 光影和声音 ? 我的答案:B 3 数理模型分析是利用特征方程、公式,结合()分析、综合系统分析,再利用系统模型、仿真模型分析城市水温、气候等的变化。 1.0分 ?A、 因素 ? ?B、 因子 ? ?C、 个体 ? ?D、 差异 ? 我的答案:B 4 现代城市生态学自然生态所研究的核心有气候特点、水温特点、生物特点、()。 0.0分

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 ? ?B、 环境现状 ? ?C、 环境污染和修复能力 ? ?D、 环境修复和容纳能力 ? 我的答案:D 5 现代生态设计的自然做工原理包括自然界没有废物、自然的自我组织和能动性、生物多样性和()。 0.0分 ?A、 设计和自然相协调效应 ? ?B、 生态位效应 ? ?C、 边缘效应 ? ?D、 最优设计效应

我的答案:A 6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和()自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自然——社会”三者合一的复合系统。 0.0分 ?A、 改变、顺应 ? ?B、 改造、维护 ? ?C、 改造、适应 ? ?D、 改变、协调 ? 我的答案:D 7 下列不属于城市人口承载力特点的是()。 1.0分 ?A、 多因素制约 ? ?B、 不确定性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 城市化: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域,以及随之引起的相关人员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转变的过程。 2. 城市生态系统: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为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 3. 城市人口容量:特定的时期内,在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区域能相对持续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及具有一定活动强度的城市人口数量。 6.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谋求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功能为目标,以各种模拟、规划方法为手段,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地域规划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对策及建议。 7. 城市生态评价:在老城市改造与新城市建设中,根据气象、地理、水文和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用设施、绿化地带做出的环境影响评价。 8. 城市生态建设: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 9. 生态城市:从城市生态系统着手,实现上台系统良好运行的城市。 11. 网络治理:以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有效的协调与及时的信息沟通,推动政府、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和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模式。 12. 整体性公理: 13. 生态足迹:1: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2:指生产区域或资源消费单元所消费的资源和接纳其产生的废弃物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空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解决城市生态问题。 2.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形态,其主要功能是生产、工作、休息和生 活。 3.人类既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消费者,还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管理者。 4.根据人口过渡理论,正处于加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为高出生率- 死亡率- 高增长率类型。

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1、试述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1)城市工业迅速发展和越来越多的工业资源短缺的矛盾。(2)城市工业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3)城市生产与生活用水日益增加同水源紧缺、水域污染的矛盾。(4)城市建设迅速扩大和城市郊区耕地迅速减少的矛盾。(5)城市大量抽取地下水及地面建筑密度过大,引起城市地面逐渐下沉的矛盾。(6)城市经济发展引起环境污染加剧的矛盾。(7)城市经济发展与基础建设滞后的矛盾。(8)城市建设用地扩大,侵占森林、绿地的矛盾。(9)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和居住环境日益拥挤的矛盾。 2、环境承载力原理的内容包括哪些? 1)环境承载力会随城市外部环境的条件而变化。(2)环境承载力的改变会引起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而推动城市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或逆向演替。(3)城市生态系统的演替是一种更新过程,它是城市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及内部自我调节的结果。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复杂、能量最优利用、生产力最高的方向的演化称为正向演替,反之称为逆向演替。(4)城市生态系统的演替方向是与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强度是否与城市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密切相关的,当城市活动强度小于环境承载力时,城市生态系统可表现为正向演替,反之为逆向演替。 3、系统具有哪些特征? (1)整体性或称集合性。(2)关联性。(3)目的性。(4)环境适应性。(5)反馈机制。 4、正向演替和逆向演替有哪些区别? 正向演替:结构的复杂化;以低级小型植物为主朝着高级大型植物发展;物种多样性有增加趋势;生活型多样化;窄生态幅种在增加;种群趋向中生化;群落生物趋向增加;土地生产力利用趋于增加;土壤剖面的发育成熟;种群生境的优化。 逆向演替:结构的简单位;从大型植物为主趋向于小型植物占优势;物种多样性有减少趋势;生活型的简化;生态幅宽的种增加;群落趋向于旱生化或湿生化;群落生物量趋向减少;土地生产力利用趋于减少;土壤剖面弱化;种落生境的恶化 5、如何理解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 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的能力,是同生态系统物种及结构的多样、复杂性呈正相关的。也就是说,生态系统的结构愈多样、复杂,则其抗干扰的能力愈强,因而也易于保持其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这是因为在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当食物链(网)上的某一环节发生异常变化,变成能量、物质流动的障碍时,可以由不同生物物种群间的代偿作用给予克服。多样、复杂的生态系统受到较为严重的干扰,也总是会自发地通过群落演替,恢复原先的稳定性状态,重建失去了的生态平衡。 6、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无生命成分:太阳辐射能、无机物质(O2、N2 、CO2、H2O 等)、有机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等)。生命成分:生产者(进行初级生产,即光合作用。)、消费者、分解者(分解)。 7、生态因子作用的特征有哪些? 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 3、直接作用或间接作用 4、因子作用的阶段性 5、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8、生态因子的作用方式有哪些? 拮抗作用;协同、增强和叠加作用、净化作用 9、你是如何理解人类及其它生物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的? (1)地质环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栖息场所和活动空间,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丰富营养元素,故人类和生物的物质组成及其含量同地壳的元素丰富度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2)地质环境向人类提供矿产和能量。

城市生态学试题补充和答案(复习资料).doc

什么是城市化 ? “人口向城镇或城市地带集中的过程”(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篇) 城市 集中居住人口达两万以上的地点?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集中居住区域 城市居民 城市化包括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居住方式的转变 城市的优越性和人们的认识 ?城市的密度越大,多样性越丰富,对机动运输的依赖性就越小,对资源的需求越小,对自然的影响就越小。。。。效率就越髙。。。。循环利用资源的网络,生态系统也如此。 ?人类的聚集和追求:食物、住所、安全、好奇心、爱情、性、繁衍后代、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实现(金钱地位)、娱乐的动力和时空距离的影响: ?城市提供了最好的场所,大城市机会更多?城市化是人类的进步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特别创造物,综合体,有机体、幽灵和复合机器 ?“城市是人类为实现最大交换量和最小交通的创造物”(David Engwight);交换的内容包括一切:观念、商品、食物、金钱、友谊、希望、恐惧、基因一人类文化、经济、遗传和进化的一切东西。是一个交换中心和集散地。--还包括科学技术、信息, 还有文明和犯罪。 城市化的几大过程 一、城市化是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 二、城市化是地域产业结构转换的过程 三、城市化是城市物质文明、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扩散过程 四、城市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空间过程 城市化的动力 一、产业的空间集聚与结构转换 二、城市间的相互作用 ?1、大城市的辖射作用 ?2、城市间交通线的导向作用 ?3、小城市的向心作用 三、技术的进步 ?1、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转换与演进的主要力量 ?2、技术进步改变了劳动力职业结构 ?3、技术进步促进了城市经济増长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 1、人和人类活动占主导地位的人工生态系统 2、服从人类滯要为第一性的人工环境建设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知识分享

题型 名词解释:5*2 填空:20*0.5 选择:10*1(单项);5*2(多项) 简答:5题,分值不等 论述:1题,15分 个体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填空及部分选择) 监测植物是指利用对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特别敏感的植物的受害症状来检测有害气体的浓度和种类,并指示环境被污染的程度,该类植物称为监测植物。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大气及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破坏了生物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滞尘效应园林植物对空气中的颗粒有吸收、阻滞、过滤等作用,使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下降,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二、填空、选择、简答 1、城市用水面临两个严峻的问题是什么? 水源缺乏、水污染严重 2、壤质土类是大多数植物生长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是较好一种土壤结构 3、根据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和要求分为酸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和碱性土植物。 4、根据盐土植物对过量盐类的适应特点,可分为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不透盐性植物。 5、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监测作用的优点? (1)植物监测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大面积推广。 (2)反映大气污染类型和各污染物的复合效应. (3)植物监测具有长期、连续监测的特点。 (4)可记录该地区的污染历史和污染造成的累积受害等情况。 6、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维持碳氧平衡 (2)吸收有害气体 (3)滞尘作用 (4)减菌效应 (5)减噪效应 (6)增加负离子效应 (7)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7、减噪效应的原理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噪声遇到重叠的叶片,改变直射方向,形成乱反射,仅使一部分透过枝叶的空隙达到减弱噪声;噪声作为一种波在遇到植物的叶片、枝条等时,会引起振荡而消耗一部分能量,从而减弱噪声。 8、常见的防风林结构有3种:紧密(不透风)结构。稀疏(疏透)结构。透风(通风)结构 9、根据大气污染物的性质划分:还原型大气污染和氧化型大气污染;根据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划分: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混合型污染和特殊型污染。 10、园林植物大气污染抗性确定方法:污染区调查;定点栽培对比法;人工熏气法 11、简答滞尘效应原理。 ①减少出现和移动; ②通过降低风速,使大颗粒灰尘下降到地面或叶片上;

生态文明试题答案

生态文明试题答案 1. 过度强调均衡发展,将(A)市场竞争力。(单选) A削弱 B增强 C不改变 D不确定 2. 气体废弃物的特征有(D)。(单选) A来源广泛,成分复杂 B空间层次性 C造成多种典型污染 D以上都是 3. 属于二次能源的有(D)。(单选) A海洋能 B小水电 C地热能 D氢能 4. (B)年出台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和2008年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也都着眼于环境污染的溯源式预防。(单选) A2000 B2002 C2004 D2008 5. 在生态公正前提下的社会公正,就是(ABCD)。(多选) A财富不能为少数人积累和占有 B不能光考虑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C要考虑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D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 6. 新疆资源税改革的主要内容有(ABC)。(多选) A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以其销售额为计税依据,实行从价计征 B对稠油、高凝油和高含硫天然气和三次采油实施减征资源税的政策 C对开采稠油、高凝油、高含硫天然气和三次采油的纳税人暂按综合减征率的办法落实资源税减税政策 D对有色金属从价计征 7. 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ABCD)。(多选)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气候资源 D生物资源 8. 有经济学家称:“现在新能源企业没有一个可以不靠补贴生存,这样的行业要想成为主流是不可能的。”(判断) 正确 9. 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是现代政府采用市场竞争的逻辑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发明。(判断)

正确 10.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判断) 正确 11. 社会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发展包括所有的发展方面,广义的社会发展是指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发展。(判断) 错误 12. 新能源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简答) 答:(1)能量密度较低,并且高度分散。 (2)资源丰富,可以再生。 (3)清洁干净,使用中几乎没有损害生态环境的污染物排放。 (4)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资源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 (5)开发利用的技术难度大。 13.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填空) 14. 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会带来许多重大投资机会,高能效的电力、交通、建筑、工业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这五个方面将会产生重大投资机会。(填空) 15.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整体,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填空) 1. (A)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与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生命意识等绿色理念相关的,以绿色行为为表象的,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进共荣共发展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单选) A绿色文化 B绿色富国 C绿色惠民 D绿色发展 2. (B),指个人或群体之间调整行为以适应他人或环境的过程。(单选)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征服自然 3. 微小水滴或已湿的吸湿性质粒所构成的灰白色的稀薄雾幕,使水平能见度大于等于(C A1;2 B1;5 C1;10 D2;5 4. (C)可以通过影响大气污染的光化学反应来影响大气的污染程度。(单选) A相对湿度 B地理位置 C日照强度 D大气运动

《园林生态学》复习题

《园林生态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生态系统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即有生命类与无生命类,其中有生命类又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即、、。 2、大气水分种类分为、、三类。 3、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将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 4、温室气体主要指、、、其中对增温起着重要的作用,增温的潜力最大。 5、现代环境问题可分为三大类:、、。 6、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主要由、、三方面构成。 7、北方在引种时,可利用处理来促使树木提前休眠,准备御寒,增强越冬能力。通常可促进植物营养生长。 8、种群数量的变化是种群动态的重要标志,取决于种群的与, 和这两组对立的过程。 9、城市绿地的功能是综合的,具有生态环境效应、和效应。 10、相对湿度受到环境温度的调节:温度增加,相对湿度;温度降低,相对湿度。 11、反馈分为和。可使系统保持稳定,使系统偏离加剧。 12、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将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 13、A、B两种植物生长在一起时,A植物生长受到抑制,B植物不受影响的现象叫作;A植物和B植物的生长发育都得到促进,称为。 14、生态学研究对象很广,但生态学家对其中4个组织层次特别感兴趣,即、 、、。 15、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中,城市绿地净化环境的效应表现在能和、。 16、在热带雨林中,有很多柱状的茎和板状根的常绿木本植物分属不同的科,还有热带荒漠环境中的许多肉质植物,它们的亲缘关系都很远,这些现象说明了不同种类植物对相同环境的现象。 17、景观和景观要素的关系是相对的。景观强调的是,景观要素强调的是。 18、两个和多个群落之间(生态地带)的过渡区域,称为。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 城市化: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域,以及随之引起的相关人员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转变的过程。 2. 城市生态系统: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为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 3. 城市人口容量:特定的时期内,在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区域能相对持续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及具有一定活动强度的城市人口数量。 6.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谋求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功能为目标,以各种模拟、规划方法为手段,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地域规划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对策及建议。 7. 城市生态评价:在老城市改造与新城市建设中,根据气象、地理、水文和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用设施、绿化地带做出的环境影响评价。 8. 城市生态建设: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 9. 生态城市:从城市生态系统着手,实现上台系统良好运行的城市。 11. 网络治理:以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有效的协调与及时的信息沟通,推动政府、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和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模式。 12. 整体性公理: 13. 生态足迹:1: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 2:指生产区域或资源消费单元所消费的资源和接纳其产生的废弃物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空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景观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 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 多样性,排列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 等 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 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 功能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 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10..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11.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 现象(不用背) 12.景观破碎化: 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 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13.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 指标。 14.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15.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 16.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 差异以及反映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未知) 17.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 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18.最佳的景观结构: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 态效应,也有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粗粒和细粒的有点 二.填空 19.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 20.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 21.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 引进廊道 B)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 C)按构成分:绿道、蓝道、灰道、暗道、明道、(必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 城市化: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域,以及随之引起的相关人员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转变的过程。 2. 城市生态系统: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为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 3. 城市人口容量:特定的时期内,在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区域能相对持续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及具有一定活动强度的城市人口数量。 6.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谋求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功能为目标,以各种模拟、规划方法为手段,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地域规划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对策及建议。 7. 城市生态评价:在老城市改造与新城市建设中,根据气象、地理、水文和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用设施、绿化地带做出的环境影响评价。 8. 城市生态建设: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 9. 生态城市:从城市生态系统着手,实现上台系统良好运行的城市。 11. 网络治理:以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有效的协调与及时的信息沟通,推动政府、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和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模式。 12. 整体性公理: 13. 生态足迹:1: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

城市生态学期末考试题整理

1.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以整体的观点,把城市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除了研究它的形态结构外,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全面阐述它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组成部分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代谢、信息流通和人的活动形成的格局和过程。 2.田园城市规划理论是由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的。 3.芝加哥学派,1925年伯吉斯提出了城市同心圆增长理论。 4.食物链:以能量和营养物质形成的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食物网指一个生物群落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而成的复杂营养关系。 5.环境承载力: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而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具体体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 6.系统研究思路一般可分为:黑箱、白箱和灰箱。 7.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的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互相依存的统一整体,构成一个生态学的功能单位。 8.生态平衡:一个生态系统能够长期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性,例如,组成成分和数量比例持久的没有明显的变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接近相等。 9.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居民和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属人工生态系统。 10.城市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生态系统。 11.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给环境造成什么影响?海平面升高;降水带北移;臭氧层流失。 12.人口结构:是城市人口的基本特征 13.中国城市人口迁居基本原因:内因,迁居者的需求;迁居者的文化心理;外

因:社区环境的影响;城市规划与建设;经济发展和住宅建设;人口政策;土地制度;住房政策 14.大气污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换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15.大气污染由污染源、大气圈和受影响者三个环节组成。 16.中国酸雨的特点:第一,在空间地理分布上南方比北方严重;第二,在时间分布上有季节性;第三,酸雨逐年严重 17.城市大气分层,城市边界层、城市覆盖层和农村边界层 18.热岛效应: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现象。 19.城市工业区布置与居住区的关系:(1)生活居住区内布置工业;(2)生活居住区边缘地段布置工业,或以工业街坊的方式布置在居住区内;(3)工业区;(4)工业点。在生活居住区和生活居住区独立地段布置工业,是城市工业布置的普通形式,而工业区、工业点只是在中等城市以上才能出现。 20.水环境主要由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环境两部分构成。 21.城市水污染:指有害物质进入水体的数量达到破坏城市水资源使其丧失使用价值或对环境和生物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城市水体的污染主要来源是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 22.自然环境中的土壤是地壳表面的岩石经过以地质历史时间为周期的长期风化过程和风化产物的淋溶过程,逐步形成土壤。它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组成。 23.城市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一般是从占领土地开始的,由于人类在城市的活动方式和内容多种多样,所以城市土壤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

城市生态学简答题

简答: 1简述系统的特征 1 整体性或称集合性 2 关联性 3 目的性 4 环境适应性 5 反馈机制 2 系统研究思路一般可分为哪几种? 1)系统研究思路一般可分为黑箱,白箱和灰箱三种 2)黑箱研究思路是完全忽略系统内部结构,只通过输入和输出的信息来研究系统的转化特性和反应特性 3)白箱研究思路是建立在对系统的组分构成及其相互联系有透彻了解的基础上,通过揭示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功能来认识包括输入和输出在内的整体特性 4)灰箱研究思路是建立在对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只有部分已知,而其余部分未知的基础上来认识分析系统 3 何谓还原者?其基本功能是什么? 1)还原者属于异养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 2)还原者是把杂交的动植物有机残体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最终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被生产者再次利用,所以还原者的功能是分解,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生态系统的成分可分为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两类 2)生命类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三种 3)无生命类可分为太阳辐射能,无机物质,有机物质三种 5 简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类型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根据循环的属性可分成水循环,气态循环,沉积循环三种类型2)水循环:水是自然的驱使者,没有水的循环就没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3)气态循环:主要蓄库是大气和海洋,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循环性质 4)沉积循环:主要蓄库是岩石圈和土壤圈,具有循环缓慢,非全球性,不显著的特点6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何联系和区别? 答:1)生命的存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二者密切不可分割地构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功能单位 2)能量流经生态系统,沿食物链营养级向顶部方向流动,能量都以自由能的最大消耗和熵值的增加,以热的形式而损耗,因此能量流动是单方向的,生态系统必须不断地由外界获得能量 3)物质流动是循环的,各种有机物最终经过还原者分解成可被生产者吸收的形式重返环境,进行再循环 7 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答:1)综合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因子作用的阶级性5)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8 如何理解生态因子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答:1)环境中各种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不尽相同,但都各具有其重要性,尤其是作为主导作用的因子,如果缺少便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甚至疾病残疾,所以说总体上生态因子是不可代替的,但在局部能补偿 2)在一定条件下的多个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过程中,由于某一因子在量上的不足,可以由其他生态因子来补偿,同样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 3)但生态因子的补偿作用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做部分补偿,而不能以一个因子代替另一个因子,且因子间的补偿作用也不是经常存在的

生态学城市生态学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城市生态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城市生态学( ) 2、生态因子( ) 3、生活因子( ) 4、生态适应( ) 5、生态效益(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6、热岛效应() 7、大气污染() 8、生态系统() 9、临界浓度() 10、临界时间() 11、生态平衡() 12、城市生态平衡()

13、生态城市() 14、酸雨() 15、城市生态系统() 16、城市生态公园() 17、城市降水的损失量可以用下式表示()() 18、城市土壤水分缺乏的原因主要是()() 19、我国北方城市发展受限的主要自然生态因子是()() 20、城市土壤有机质缺乏的原因主要是()()

21、城市土壤中杂填土比例不能超过土壤总量的()() 22、城市光照强度减弱的原因是()() 23、城市光照条件特点是()() 24、热岛效应的特点是越往中心城市()() 25、城市人口年龄结构特点是()() 26、了解城市人口的数量结构状况可以反映城市的()() 27、城市的人口数量多少可以反映城市的()()

28、调查城市劳力结构可以反映城市的()() 29、了解城市人口的智力结构状况可以反映城市的()() 30、调查城市智力结构可以反映城市的()() 31、城市生态平衡的实现是依赖()() 32、城市生态系统的智力结构可以反映城市的()() 33、城市生态系统的演变特点是()() 34、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

《城市生态学》提纲和课后问答题

《城市生态学》提纲 第一篇原理篇 第一章生态学基础 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 1、生态学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动物学家E.Haeckel于1866年提出来的 2、新定义的新含义: (1)把研究生物有机体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扩展到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间的关系。 生命系统(一种生命单元):就是自然界具有一定结构和调节功能的生命单元,通常把生命系统分为基因、细胞、器官、个体、种群以及群落和生态系统六个水平。 (2)人类是生命系统中重要的部分,也是许多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生态学不仅要研究动特、植物、微生物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更需要研究人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3)人类既是一种生特,必然具有生物的一切基本属性。 (4)生态学的研究不仅要阐述生物(包括人)与其环境间的一般相互关系,更要揭示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及其机理,生态学不能满足于描述自然,而要用生态学理论去解决人类面临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第二节生态系统——现代生态学的研究核心 1、生态系统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基本功能: (1)物质生产:主要是由绿色植物担当 (2)物质循环(一种传递和转化方式);指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特质通过食物链各营养级的传递和转化。 分室(compartment)或库(pool):物质循环过程中的环节 储存库(reservoir pool,一个环节):容积大,特质流动缓慢,一般为非生物成分的环节 交换库或循环库(exchang or cycling pool,一个环节):容积小、物质流动较为活跃的环节 库量(pool magnitude,一种数量单元):环节中的物质数量 (3)能量流动(energy flow):是指能量通过食物网在系统内的传递和耗散过程。 两大特征是:能量守恒定律和单方向性 (4)信息传递 分类:物理信息(一种信息):以物理传递过程为传递形式的信息,如光、声、电等化学信息(一种信息):借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作为传递信息物质而传递 的信息 信息素(一种物质):传递化学信息过程中所借用的传递物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