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出师表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出师表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出师表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出师表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22 出师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中道崩殂.(cú) 裨.补阙漏(bì) 行.阵和睦(háng)

B.以彰其咎.(jiù) 陟.罚臧否(zhì) 以遗.陛下(yí)

C.庶.竭驽钝(shù) 猥.自枉屈(wěi) 咨诹.善道(zōu)

D.夙.夜忧叹(sù) 攘.除奸凶(rǎng) 妄自菲.薄(fěi)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夙.夜忧叹(早晨) 性行淑.均(善) 陟罚臧否

..(赞扬和批评)

B.中道崩殂.(死亡) 悉以咨.之(询问) 裨补阙.漏(缺失)

C.平明之理.(治理) 臣本布衣

..(平民) 以彰.其咎(揭示)

D.咨诹.善道(询问) 引喻失义.(意义) 临表涕零

..(流泪,落泪)

3.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咨臣/以当世之事

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D.亲/贤臣,远/小人

4.请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古义: 今义:

(2)由是感激

..

古义: 今义:

(3)未尝不叹息痛恨

..于桓、灵也

古义: 今义:

(4)诚宜开张

..圣听

古义: 今义:

(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古义: 今义:

5.填空。

(1)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句子是: ,

(2)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 , 。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两句意思一致。

(4)文中从正反两方面概括两汉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句子是: ,

, ; , , 。

(5)《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这一时期的历史创作了小说《三国演义》。有人说这部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三绝”,即“智绝”、“奸绝”和“义绝”。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6.下列句中加点的“以”字与例句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光先帝遗德( )

A.悉以.咨之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8.文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三条建议?哪一条最重要?

9.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为全篇议论张本。

B.第2段中“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一句强调了依法办事。

C.第3段和第4段提出了亲贤远佞的建议。

D.课文以议论为主,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方针、政策和历史经验教训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

10.本文是诸葛亮出师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诸葛亮在奏章中向后主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汉室的主张。文中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到“先帝”却有十三次,为什么?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

[甲] 出师表(节选)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乙] 郑苏仙梦冥府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①。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②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③,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 [注] ①囚:指去世的人。②植:树立。③举:上报(朝廷)。

11.用“/”给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2)咨诹.善道

(3)但.不要钱即为好官

(4)锋棱顿.减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寄臣以.大事

设官以.治民

B.陛下亦.宜自谋

无功亦.无罪

C.攸之、祎、允之.任也

三载考绩之.谓何

D.察纳雅言.

避嫌疑而不言.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2)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

15.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如何做官的问题,请概括它们所倡导的观点。(3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凡与敌战,士卒蹈万死一生之地,而无悔惧之心者,皆信令使然也。上好信以任诚,则下用情而无疑,故战无不胜。法曰:“信则不欺。”

三国魏明帝自征蜀,幸①长安,遣司马懿督张郃诸军,雍、凉劲卒三十万,潜军密进,窥向剑阁②。蜀相诸葛亮时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险要。会兵交换,在者八万。时魏军始阵,代兵适交,参佐咸以贼众强盛,非力不制,宜权③停下兵一月,以并声势。亮曰:“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利失信,古人所惜。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鹄立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皆催令去。于是,去者皆悦,愿留一战;征者奋勇,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未报也。”

临战之日,莫不拔剑争先,以一当十,杀张郃,却司马懿,一战大克,信之由也。

(选自《百战奇略·第一卷·信战》) [注] ①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②剑阁:蜀国地名,在今四川、陕西、甘肃三省接合部。

③权:变通。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士卒蹈.万死一生之地

(2)会.兵交换

(3)时魏军始阵.

(4)却.司马懿

17.下列选项中,与“则下用情而无疑”的“则”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B.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C.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D.然则.北通巫峡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潜军密进,窥向剑阁。

(2)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利失信,古人所惜。

19.第2段的故事围绕第1段中哪句话来展开的?(2分)

20.相对弱小的蜀军为什么能战胜魏军?(2分)

21.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有关诸葛亮的故事情节和上联对出下联。

他忠心耿耿,为报知遇恩,为酬托孤意,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名成八阵图,鞠躬尽瘁,病死五丈原。

上联:忠肝义胆,关云长华容义释曹丞相

下联:

23.书法作品会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情感,下面是南宋北伐抗金的著名将领岳飞书写的《出师表》(局部),请结合岳飞其人,品评这一书法作品。

22 出师表

1. B

2. D

3. C

4.(1)古义: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2)古义:感奋激发。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

(3)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深切地憎恨。

(4)古义:扩大。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5)古义:时候。今义:秋季。

5.(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5)诸葛亮诸葛亮曹操关羽

6.C

7.(1)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

(2)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兴旺发达的原因。

8.①开张圣听(广开言路);②严明赏罚(赏罚分明);③亲贤远佞。“亲贤远佞”最重要。

9. C

10.作者处处以先帝之意为据,句句借先帝之口说出,使所进忠言“直而不肆”,得体而恳切,以此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竟的统一大业。

11. 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

12.(1)怠慢,疏忽。(2)询问。

(3)只。(4)立刻。

13. B

14.(1)(如果)没有成效,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祭告先帝的在天之灵。

(2)立个木偶在公堂上,(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更廉洁吗?

15.为官不但要廉洁,更要勤政,要做实事,敢于担责。不能空占其位,不谋其政,整天无所事事混日子。

16.(1)踏。(2)适逢,正赶上。(3)布阵。(4)打退。

17. B 题干和A、C、D三项中的“则”都是连词“那么”,B项中的“则”是连词“却”。

18.(1)(魏军)隐蔽进发,偷偷地向蜀国剑阁进发。

(2)我带兵打仗,一向以信义为根本,那种得利失信的做法,是为古人痛惜而不取的。

19.围绕“信则不欺”来展开的。

20.因为诸葛亮带兵打仗恪守信义,赢得了蜀军的信任与支持,蜀军在作战中英勇无畏,拼死报效。

21.示例:鞠躬尽瘁,诸葛亮蜀中诚报刘豫州

22.示例:岳飞书法功力深厚(或“字体刚劲有力”“笔法酣畅”等),这一书法作品表现出岳飞有着和诸葛亮一样的精忠报国、兴复国家的雄心壮志(或“岳飞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 《古诗词三首》【精品教案】

23古诗词三首 一: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一:以图导题,理解题意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2:认真读读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上了解到了什么?(题目点明了时间和地点) 3:你还想了解这首诗的什么内容?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4: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二:以疑促读,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蚕”“桑”的读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义。 2:指名读诗,师生正音。 3:默读古诗,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请作记号。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三:解疑品读,感悟诗情。 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尤其读前两句时要读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要读出繁忙的劳动生活的场面,注意“少”“才”“又”的读法。 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 3:感情朗读,体会诗情。 四: 背诵,积累语言。 五:引导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先用学习《乡村四月》的以疑促读、理解诗意的方法自学。 2:小组内交流,教师知道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理解课题: 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 2你们了解词吗?试着说一说。 3简介词的内容。 4简介作者背景: 张志和:在朝廷作国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一、渲染气氛,理解词义: 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出师表》

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

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 先帝创立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这都是因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报效给陛下啊。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说出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 皇宫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宫吏都是一个整体,对他们的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人而有什么差别。如果有营私舞弊、违犯法律或尽忠心做善事的人,陛下应交给主管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7第23课《祖先的摇篮》同步练习D卷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7第23课《祖先的摇篮》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填空题 (共6题;共29分) 1. (4分)看拼音,写汉字; dào jízhí ________穗采________ 种 ________ 2. (6分)从课文找出合适的量词填在横线上。 一________写字台一________花生米一________电灯 一________文件两________绿茶两________转椅 3. (7分)多音字组词。 盛chéng ________ shèng________ 4. (4分)看拼音,写词语。 dìtúbǎi fàng shūyèxīxiào ràng zu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5分)选词填空 结果成果 (1)不听劝告,不会有什么好的________的。 (2)科学家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________。 (3)想到月球上去居住,________是好的,但不可能。

(4)他这件事没做好,想受表扬是没________了。 (5)我们________大家都能够重视环境保护。 (6)地球的资源________谁的恩赐,________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7) ________这些设想能够实现,________是遥远的事情。 (8) ________地球破坏了,我们________会别无去处。 (9)我们________要好好保护地球,________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6. (3分)读古诗《锄禾》,根据内容填空 ①农民伯伯在田地里________; ②农民伯伯劳作之后________滴在土地上 二、诗歌鉴赏 (共2题;共17分) 7. (8分)我会读,我会做。 我神州,称中华, 山川______,可入画。 黄河______,长江______, 长城______,珠峰耸。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字。(填序号) ①长②美③涌④奔 山川________,可入画。 黄河________,长江________, 长城________,珠峰耸。 (2)读了这两句话,我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又叫作________、中华。 (3)“珠峰耸”的“耸”字让我感受到了________(填序号)

【注释.】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出师表》诸葛亮--原文及其注释

《出师表》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

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nú)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注释: (1)先帝:指刘备。因刘备此时已死,故称先帝。创:开创,创立。业:统一中国的大业。未半:没有完成一半。(未:没有) (2)中道:犹言半路。崩殂(cú):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初中语文出师表教案【三篇】-最新范文

初中语文出师表教案【三篇】-最新范文 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无忧考网小编整理了初中语文出师表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出师表教案一 【教学要点】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课文中的几种判断句式. 4、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5、了解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新授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1、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熟读课文. 〖教学难点〗 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朝诗人杜甫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哪位同学能说说,这是杜甫的哪首诗?对,是《蜀相》.写的就是本文的作者诸葛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出师表》. 二、题解 1、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 2、文体: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3、出师伐魏背景简介: 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山辅助刘备成就大业,建立了蜀国,与曹魏、孙吴鼎足而三.刘备称帝后,拜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病逝,临终对诸葛亮托认国事,并嘱咐儿子刘禅曰:“汝与丞相从事,当事之如父.”后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诸葛亮深感刘备知遇之恩和临终托孤之情,辅佐刘禅竭忠尽智,为实现刘备的统一中原,光复汉室的遗愿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辅佐刘禅辛勤治蜀,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国力有所加强,在这种情况下,他于227年率兵北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准备北伐曹魏,以“北定中原”. 刘禅昏弱,使诸葛亮在劳师远征之际深怀内顾之忧,所以,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刘禅以告诫和劝勉.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始终是联吴抗曹,并用五年的时间为伐魏作准备.主要措施有:⑴与吴国通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出师表》课文全解

28.出师表课文全解 一、写作背景 蜀汉后主刘禅,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又懦弱又糊涂的皇帝。他小名叫阿斗,中国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俗语:“扶不起来的阿斗”,比喻极没出息;“把别人当成阿斗”,比喻极其糊涂。 公元223年刘备讨伐吴国失败得了重病,在白帝城托孤,把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要刘禅“事之如父”。诸葛亮为报先主刘备的知遇之恩,对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光复汉室,恢复中原为己任。公元227年,诸葛亮平定了西南方之后,要出兵北伐。他要离开国都,对这样一位是非不辨,好歹不分的皇帝该怎么办?用讽谏的言辞,他可能听不懂;直言教导又失君臣之礼节。诸葛亮以老臣的身份对他“晓之以理”,使他理解所告诫的内容,并具体指出如何去做;并“动之以情”,以自己为报先主之恩和对蜀汉无比忠贞之情来打动刘禅。因此这篇《出师表》一字一句都是从肺腑流出,真切感人,可称为天下之至文。 表也叫做疏,“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上书言事”,相当于今天的“打报告”陈述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出师表”意思是“在出师前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 二、难句例析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这实在是非常危急、或存或亡的关键时刻啊。(或:这实在是非常危急、或存或亡的、令人担忧的艰难时刻啊。) 2、引喻失义。 “引喻”是两个词,同义并列。“引”的本义是“开弓”,引申为“疏证”,亦即援引事实加以证明。“喻”是开导,熟语有“家喻户晓”。 译文:称引比喻不合时宜。 3、性行淑均。 “性”是性情,“行”是“行为”。 译文:性情善良,行为公正。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只希望在乱世之中姑且保全性命,不希望在诸侯里闻名,飞黄腾达。 5、先帝不以臣卑鄙,委自枉屈。 “以”,以为,认为。“卑鄙”,同义的并列结构的复合词,这里是中性词,是“低微鄙俗”的意思。现代汉语里“卑鄙”是贬义词。 译文:先帝并不认为我地位低下,孤陋寡闻,却降低自己的身份,亲自来看我。 6、察纳雅言。

二年级下册语文书23课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3课 《三个儿子》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三个儿子》。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4、让学生懂得孝敬父母。 三、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的语气、体会文中第三个儿子的孝心。 四、教学难点: 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苹果词语卡片 一、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前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2、提问:在平时生活中,你们帮助过爸爸妈妈做过家务事没有呢? 3、揭题,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想一想:这个故事都讲到了哪些人? (生自由回答)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师提出阅读要求。 (课件出示:朗读课文时的小要求) 3、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课件,学生认读生字。 4、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5、做“摘苹果游戏”巩固生字、词语。 (三)再读课文,感悟分析。 1、师出示课件(老爷爷说的话),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2、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一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3、学生齐读第2—6自然段,找出三个妈妈说自己儿子的句子。 4、学生交流汇报三个妈妈所说的话。 5、师教读三个妈妈不同的说话语气。 6、学习第8自然段,学生表演体会妈妈的辛苦。 7、师引导提问:三个妈妈这么辛苦、这么累,她们此时此刻最希望的 是什么? 8、出示课件讲解课文第9—11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9—11自然段。并勾画出三个儿子不同的表现。(2)学生交流汇报。 9、引导学生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10、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11、师小结。

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知识点归纳 内容:诸葛亮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刘备的遗志,广开言路,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意义: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决心和对蜀汉忠诚不二的品质。 写作手法: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写作特点:1)议论、叙事、抒情相结合。2)语言质朴、恳切而凝练。 人物形象:诸葛亮:忠君爱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知人善任,高风亮节,公正公平,赏罚严明。 成语: )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小看自己。形容自轻自贱。 )计日而待:等待的时日很快就要到来。指为时不远。也作“计日而待”。 )三顾茅庐:比喻诚心实意再邀请。 )临危受命: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不毛之地:不长五谷、草木。指贫瘠、荒凉的地方。 对《出师表》的评价: )唐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宋文天祥《正气歌》,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宋陆游《病起抒怀》,《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出师》一表千载无。一表何人继出师。《出师表》一字不可删。《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文体:表。表,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文体,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一个基本特征。 重要问题: )段中诸葛亮说的不利的客观条件和有利的主观条件分别是什么? )“陟罚臧否”中“臧”和“否”各指什么? )第六段中表明作者品格高远的词语分别是哪些? )第八段中作者归纳了哪几个方面的责任? )课后习题。 )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以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忠心耿耿。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诸葛亮是在向后主刘禅提建议,但文中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到“先帝”却有十三次之多。这是为什么?

出师表课文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

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注释 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2出:出征。 3师:军队。4先帝:这里指刘备。 5创:开创,创立。 6业:统一中原的大业。 7而:表转折。 8赏:受赏。 9刑:受罚。 10中道:中途。 11崩殂(cú):死。崩,古代称帝王、皇后之死。殂,死亡。 12益州疲弊: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益州,这里指蜀汉。疲弊,人力疲惫,民生凋敝,困苦穷乏。 13三分:天下分为三个国家(即魏、蜀、吴三国)。 14此:这。 15诚:确实,实在。 16之:结构助词,的。

九年级语文《出师表》知识讲解人教版新课标

《出师表》知识讲解 诸葛亮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大家比较熟悉。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就是《出师表》。 学习目标 1、了解奏表的特点,积累重点实虚词,背诵课文。 2、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3、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知识汇总 1、解题 表也叫做疏,“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上书言事”,相当于今天的“打报告”陈述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出师表”意思是“在出师前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 2、作者介绍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他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三国时期蜀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年轻时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才请他出山。他极力辅佐刘备坚持联吴抗曹的外交政策,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建兴元年(223)刘备死于白帝城,临终把幼主刘禅和兴复汉室的大事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为报先帝的知遇之恩,耗尽了毕生的精力。建兴十二年(234),因积劳成疾,病故于北伐进军途中。著作有《诸葛亮集》。 3、写作背景 诸葛亮辅佐刘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蜀国建立后两年(223年),刘备病逝,刘禅继位,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懦弱,恐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就是《出师表》。这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文言文知识梳理

《出师表》文言文知识梳理 一、背景常识。 1.《出师表》作为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一篇表文,情真意切,感动过无数读者。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章。诸葛亮,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东汉末年,隐居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 二、字词。 1.生字识记。 疲弊(bì) 陛(bì)下恢弘(hóng) 驽钝(núdùn) 裨(bì)补阙quē)漏行(háng)阵和睦夙(sù)夜忧叹崩殂(cú) 妄自菲(fěi)薄陟(zhì)罚臧否(pǐ)以彰其咎(jiù) ①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通“缺”,缺点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检”,挑选 ③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 3.一词多义。 ①效:a重任: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b成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②道:a路途:中道崩殂 b方法:咨诹善道 ③所以:a. ……的原因: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b用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④于:a.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b给:欲报之于陛下也 c.对: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d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⑤以:a来: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b以致:以伤先帝之明 c把: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d因为:先帝不以臣卑鄙 e认为:愚以为宫中之事 4.古今异义。 ①卑鄙:a.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例句:先帝不以臣卑鄙 b.今义:品质低下、恶劣 ②痛恨:a.古义:痛心遗憾,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今义:深切地憎恨

③开张:a.古义:扩大,例句:诚宜开张圣听 b.今义: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一天第一次成交 5.词类活用。 ①良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例句:此皆良实 ②广益:广和益都是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多,例句:有所广益 ③亲、远:亲近,疏远,例句:亲贤臣,远小人 ④奸凶:奸邪凶恶之徒,课文指曹魏集团,例句:攘除奸凶 ⑤恢弘:扩大,例句:恢弘志士之气 三、重点语句解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我)只希望在动乱的时代中苟且保全生命,不要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表达了诸葛亮志存高远、淡泊名利之意。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在兵败之时我接受了委任,在危难之中我奉命出使,从那以来已经有二十一个年头了。这一充满感情的话,既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临危受命,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旺发达的原因。这是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的核心。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才能真正须知到察纳雅言。 四、课外知识拓展 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对诸葛亮的惋叹。你还知道跟诸葛亮或《出师表》相关的诗文名句?试写出一二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2、写出和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歇后语 成语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注解: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初中语文九年级古诗文经典赏析之出师表 前出师表

出师表 / 前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

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译文 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这实在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刻啊。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这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实在应该广泛的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下册语文阅读题23篇(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下册语文阅读题23篇(含 答案) 我有一个很大的布娃娃,是我5岁生日那天,阿姨(yí)为我买的。我还有一只布做的小绵羊,是我8岁生日那天,妈妈买的。 每当我做作业马虎时,布娃娃的两只大眼睛总是看着我,好像提(tí)醒(xǐn g)我学习要踏实,写字要认真,要细心。 每当我说谎(huǎn g)时,小绵羊好像在说:“小孩子不能说谎,要诚实。” 1.短文共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有()句话。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马虎——()说谎——() 3.每当“我”做作业马虎时,布娃娃是怎样的?用“——”画出来。 4.每当“我”说谎时,小绵羊好像对“我”说什么?用“”画出来。 (二)放风筝 三月二十四日下午,我拿着爸爸帮我精心制作的风筝,到体育场和同学们进行风筝赛。

我让小明帮我举着,我拿着线轴飞快地向前跑,边跑边放线,然后喊一声:“放!”风筝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向蓝天。啊!天上风筝真多,各式各样,有老鹰、有蝴蝶、有金鱼……简直是个风筝的王国。 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扬,衬着瓦蓝的天空,好像蓝天上洒下了无数鲜花。同学们在地上奔跑跳跃,玩得多开心哪! 1.全文有个自然段,第2自然段有句话。 2.你能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吗? 的风筝随风飘扬,衬着天空,好像蓝天上洒下了。 3.天上的风筝真多,,有、有、有……简直是个。 (三)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松花江畔(pàn),这儿的冬天是寒冷而漫(màn)长的,而它给我们带来的雪景是美丽迷人的。 初冬,这里便下起了小雪。开始是一阵小雨,不多时,雪花夹着雨滴落到地面上,很快就融(rón g)化了,地上湿漉漉的。 1.这段短文描写的对象是,描写的地点是。 2.“它给我们带来的雪景是美丽迷人的”里的“它”是指。

九年级语文出师表

29、《出师表》教学设计 绿岭初中熊晓曼2012.12.19 教学目标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对联导入新课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武侯书堂》) 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二、解题,简介时代背景 三、整体感知 1、录音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画记出疑难字词,注意停顿、重音。 2、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注意以下字词: 古今异义词: (1)开张:今义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 (2)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 (3)卑鄙:今义是品质恶劣,古义是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4)感激: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 (5)谨慎: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 3、学生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执法如一、任人惟贤的具体建议。第二部分(6—9段),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点出出师本题,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 四、师生共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 2.问题探究 (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益州疲弊,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关头。对形势的这一清醒的估计,是暗示刘禅,如不发愤图强,国家必然败亡。 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内”“忘身于外”的耿耿忠心。这告诉刘禅,只有依靠、重用这些贤德忠贞之士,才可救亡图存,以竟先帝之业。 (3)本段提出什么建议?开张圣听 (4)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5)对国君进行了怎样的规劝?“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6)这一段中先后两次提出刘备,其用意何在?

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课后练习[新人教版]

23 出师表 ,解释文言词语的方法,(1)语法推断法,可根据前后文判断出词性,再推断其含义;可根据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推断词义。(2)语境推断法,可根据上下文来推断词语的具体含义。(3)联想推断法,即联想课内所学、联想现代汉语、联想双音节词等。(4)语言结构推断法。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采用互文修辞,在同一位置上的词语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5)代入检验法,选择题可将题干所给的义项代入句中,通过句意通顺与否判断解 释是否恰当。))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崩殂.(cú)妄自菲.薄(fěi)陟.罚(zhì) 臧否 ..(zānɡ pǐ) 猥.自枉屈(wěi) 裨.补(bì)阙.漏(quē)行.阵(hánɡ) 夙.夜(sù)庶.竭(shù)驽.钝(nú) 攘.除(rǎnɡ)咨诹.(zōu)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存亡之秋.(时候) (2)先帝之殊遇 ..(特殊的礼遇) (3)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4)恢弘 ..志士之气(发扬,扩展) (5)陟.罚臧否 ..(提拔、晋升)(赞扬和批评) (6)先帝简拔 ..(选拔) (7)悉以咨.之(询问) (8)躬.耕于南阳(亲自) (9)猥.自枉屈(辱。谦辞) (10)攘除 ..奸凶(排除,铲除) (11)斟酌损益 ..(损害)(益处) (12)以彰.其咎(揭示) (13)咨诹.善道(询问) 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1)诚宜开张 ..圣听 古义:扩大 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2)未尝不叹息痛恨 ..于桓、灵也 古义:痛心、遗憾 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 (3)先帝不以臣卑鄙 .. 古义: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初中语文九年级(初三)出师表原文及翻译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 出师表介绍: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历史上有《前出师表》。至于三国演义中的后出师表,并没有证实。通常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指《前出师表》。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出师表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xíng)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én)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bēi)鄙(bǐ),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 【“有”是通假字,通“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所以读yòu】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dù)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

初三语文文言文翻译——《出师表》

出师表 【三国】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 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 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

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

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

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 学习目标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 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重点)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难点)学习 过程; 一预习展示 1 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2 诸葛亮是什么心情下写《出师表》的?(简介写作背 景) 3.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崩殂恢弘陟罚臧否裨以遗陛下补阙驽钝 猥自枉屈以彰其咎咨诹 4.诵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 二合作探究 1. 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翻译下面重点的句 子: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 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

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 (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5)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7)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9)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10)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3 2. 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些建议?其中哪一条是主要的? 3. 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4、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4.. 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至少三个),并解释其现在的三 达标反馈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1)诚宜开张圣听古义:今义: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今义:

初中语文《出师表》(二)

初中语文《出师表》(二) 讲解目录: 整体解析,明晰关键字词、主要内容、中心 局部解构,把握内容细节理解、语句理解 试卷讲解,明确中考模拟出题点,查漏补缺 局部解构 出师表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1.文章开句就提到“先帝”刘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第1段分析天下大势,指出哪些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第1段提到“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有什么作用? 4.第1段提到不利条件及有利条件分别是啥? 5.第1段中后主应该做的事情及不应该做的事情是啥? 出师表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分析当前形势,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

第2段中严明赏罚具体该如何去做? 出师表 3.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说明出师前在内政上的安排,为汉帝举荐文臣。 4.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说明出师前在军政上的安排,为汉帝举荐武臣。 3.4两段举荐的文武大臣各有什么特点?可以在朝中起到什么作用? 出师表 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为汉帝举荐文武大臣后,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 1.第5段中“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的此指的是什么? 2.“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 出师表 6.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自叙本志及先帝“三顾草庐”之恩,点明知遇之恩,说明创业的艰难。 第六段作者自述身世的目的何在?

语文版《出师表》课文全解

28.出师表 一、写作背景 蜀汉后主刘禅,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又懦弱又糊涂的皇帝。他小名叫阿斗,中国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俗语:“扶不起来的阿斗”,比喻极没出息;“把别人当成阿斗”,比喻极其糊涂。 公元223年刘备讨伐吴国失败得了重病,在白帝城托孤,把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要刘禅“事之如父”。诸葛亮为报先主刘备的知遇之恩,对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光复汉室,恢复中原为己任。公元227年,诸葛亮平定了西南方之后,要出兵北伐。他要离开国都,对这样一位是非不辨,好歹不分的皇帝该怎么办?用讽谏的言辞,他可能听不懂;直言教导又失君臣之礼节。诸葛亮以老臣的身份对他“晓之以理”,使他理解所告诫的内容,并具体指出如何去做;并“动之以情”,以自己为报先主之恩和对蜀汉无比忠贞之情来打动刘禅。因此这篇《出师表》一字一句都是从肺腑流出,真切感人,可称为天下之至文。 表也叫做疏,“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上书言事”,相当于今天的“打报告”陈述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出师表”意思是“在出师前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 二、难句例析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这实在是非常危急、或存或亡的关键时刻啊。(或:这实在是非常危急、或存或亡的、令人担忧的艰难时刻啊。) 2、引喻失义。 “引喻”是两个词,同义并列。“引”的本义是“开弓”,引申为“疏证”,亦即援引事实加以证明。“喻”是开导,熟语有“家喻户晓”。 译文:称引比喻不合时宜。 3、性行淑均。 “性”是性情,“行”是“行为”。 译文:性情善良,行为公正。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只希望在乱世之中姑且保全性命,不希望在诸侯里闻名,飞黄腾达。 5、先帝不以臣卑鄙,委自枉屈。 “以”,以为,认为。“卑鄙”,同义的并列结构的复合词,这里是中性词,是“低微鄙俗”的意思。现代汉语里“卑鄙”是贬义词。 译文:先帝并不认为我地位低下,孤陋寡闻,却降低自己的身份,亲自来看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