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东方路站建筑设计浅析

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东方路站建筑设计浅析

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东方路站建筑设计浅析
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东方路站建筑设计浅析

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东方路站建筑设计浅析

【摘要】上海市轨道交通14号线东方路站工程由于与其它三个地下工程形成交叉,给车站建筑设计带来一些难题。详细介绍了该站一至四层建筑设计方案比选的过程和结果,并分析了建筑设计对客流组织与换乘方式的影响。

【关键词】轨道交通车站;建筑设计;环境保护;客流组织;“十”字换乘

1、工程概况

上海市轨道交通14号线在东方路站与4号线形成“十字”换乘。4号线东方路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覆土约3. 7 m,地下二层至四层为14号线的换乘预留段,由4号线施工代建。

大连路隧道已于2003年9月建成通车, 14号线的站厅被该隧道暗埋段分隔成两部分。隧道顶板埋深约6 m,底板下为14号线预留了4道分隔墙。

14号线陆家嘴—居家桥路段与上海东西通道工程走向相同(均沿浦东大道),目前东西通道已开工,而14号线开工在后。为避免浦东大道两次开挖对沿线交通环境的重复影响,已进行了一体化的布置,预留了后期轨道交通盾构6站6区间的实施条件。14号线东方路站设置在东西通道的下层。

经过多方案比选,最终确定: 14号线东方路站地下一层为车行通道、地下二层西站厅含4号线站厅换乘、地下三层西设备层、东站厅(被4号线站台、大连路隧道隔断)、地下四层站台含换乘的空间格局,站台长度按8节编组设计。而东西通道风机房紧贴车站东端,目前已完成拆迁和部分管线搬迁。

2、车站建筑设计分析

2. 1总平面布置与环境保护措施

14号线东方路站位于浦东梅园地区,周边为成熟居住区。车站呈东西向布置,跨东方路,东北角为裕景国际(36层)、雅客酒店公寓(31层);东南角为保护性历史建筑钱仓路316号吴氏民宅、锦华轮船公司(5层)、梅园新村多层住宅;西南角为崂山新村多层住宅;西北角为荣成大厦(28层)。站址范围内主要控制性建筑为吴氏民宅和裕景国际。

车站在路口四个象限共设4组出入口,方便各个方向的客流集散,同时能兼顾浦东大道客流过街功能。车站共设2组出地面低风井(8个),分别位于东南角和西南角地块。由于还有东西通道风塔及4号线众多附属建筑等,所以在本车站的设计中需结合周边环境,以减少对周边景观的影响。

吴氏民宅建筑群(包括大量附属建筑)已进入规划红线6. 67m,且距东西通道最近处仅4. 4m,管线布置也存在问题,而14号线车站1号出入口及一组东端风井地面部分与东西通道风塔也位于该地块西南角。由于风道部分穿越吴氏民宅地下部分,故施工期间需搬迁吴氏民宅,拆迁范围基本为1~2层建筑,总拆迁建筑面积达3 016 m2(包括吴氏民宅)。施工结束后可在地块东南角回迁重建吴氏民宅。这次拆迁,可使吴氏民宅后退道路红线5 m左右,与附属建筑群最近距离>11m,既保护了历史建筑,又改善了周边环境。

位于14号线车站西南角的浦东大道、东方路和荣成路之间附属建筑较为零乱。经过多次方案比选,最终形成的方案为: 14号线车站2号出入口及一组西端风井结合西侧半下沉广场呈西侧设置,西端风井为敞口低风井。原4号线3号出入口和一组风井仍然保留着呈南侧布置,与14号线冷却塔结合东侧景观广场设置。此布置简洁明快,更有利于客流向西、南双向分流,地面景观也得到改善(见图1)。

2. 2车站单体建筑设计

本站为地下四层岛式站台车站(见图2),因受到上层东西通道、4号线已代建的换乘层和大连路隧道切断的限制,埋深较深。4号线浦东大道站结构顶标高为-0. 116 m,大连路隧道结构顶标高为-3. 28m。因此,在车站建筑设计时,主要考虑在上述限制条件下如何合理地布置车站各功能分区及组织客流,并有效地控制车站规模,节约造价。

1)设计中有效压缩了车站的长度和宽度,以控制车站的规模。

2)因为4号线已建成运营,东西通道需从4号线车站顶板上穿越,所以道路交叉口还需局部抬高约2. 5 m。14号线车站站厅净高应控制至最低程度,既可减小对东西通道纵断面的影响,又不影响车站设备布置和运营。

3)由于车站被4号线站台和大连路隧道切断。因此,如何合理进行楼、扶梯的布置,使客流组织在竖向及平面方向都能顺畅、无交叉,以确保最大的客流量。

4)由于东西通道两端压得较低,因此如何合理布置环控系统,保证车站空调通风系统的顺利运转成为一个难题。

2. 2. 1地下一层建筑设计

地下一层为东西通道车道层,采用单层双孔双向4车道断面型式,车道限界高度为4. 5 m,通道下为车站。车站与通道同步设计,同步施工。

2. 2. 2地下二层建筑设计

地下二层仅到大连路隧道西侧侧墙为止,由西站厅公共区及部分设备管理用房区组成。公共区布置在车站中部,打通4号线站厅东西侧纵墙,使得4号线站厅与14号线站厅连通,形成“T”形换乘大厅。公共区划分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付费区内布置有6组楼扶梯连通站厅至站台,其中原4号线三组楼扶梯至4号线站台,另三组楼扶梯至14号线站台。付费区内设置残疾人电梯一部,可直达14号线站台层。

设备区比公共区标高低1. 9 m,有台阶过渡,利用附属风道与出入口之间区域布置车控室、站长室等主要管理用房,以及照明配电室、消防泵房等少量设备用房,还布置直达地面的消防专用通道和连通设备层与站台层的工作人员楼梯。

根据车站设计要求,公共区吊顶净高应>3 m,设备管理区走道最小净高2. 3 m。经过多次设计调整,区间通风机房以及大部分设备房间移至地下三层设备层,大大减小地下二层设备的用房规模。6~14轴采用加密柱,柱距为6 m,将纵梁高度由原1. 8m减小至1. 4 m,并上翻100 mm,以减少对东西通道纵断面的影响,仍需抬高公共区西端8轴处梁底标高至-1. 734 m,以满足站厅净高的要求。

2. 2. 3地下三层建筑设计

4号线站台层与大连路隧道横跨,故地下三层也被分为三段,互不贯通。4号线站台层西侧主要布置非集中站弱电综合设备管理室、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和区间通风机房等设备用房。4号线站台层与大连路隧道中间部分作为备用区,布置通至站厅层的工作人员楼梯。大连路隧道东侧为东站厅层。公共区也划分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付费区内布置有一组楼扶梯,可直达14号线站台。东端布置照明配电、环控电控室等少量设备用房以及东西通道设备用房。

西设备层净高为5. 75 m。因此,在平面布置时,充分考虑到利用这一高度,将车站的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等净高要求较高的房间布置在这一层里,下设高1. 6m的电缆夹层。从而改变了将变电所设于有效站台之外或站厅层设备区的常规做法,使得车站的长度得到最大的缩减。

由于下一层东西通道两端净高较低,西侧区间通风机房和环控机房如果放在下二层就无法满足环控净

高要求,所以将环控设备布置在下三层西设备层,下四层西端的活塞风和新排风经过下三层附属风道直接排出地面,西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也将其设备用房放在下三层西设备层。充分利用下三层西设备层空间,解决了西侧环控两大系统的布置问题。

东站厅层所有风机房均移到两层附属风道, 上层为环控机房、混合室、新风道和下排热风道,下层为活塞风道和排风道,大大减少了车站的长度。

2. 2. 4地下四层建筑设计

地下四层长度为252 m(含东西通道设备用房区33 m),站台有效长度为186 m,有效长度以内为公共区(候车区),其余为设备管理用房区。

8节编组车站需设4组站厅至站台楼扶梯。由于西站厅层位于下二层,至下四层站台提升高度约11. 02 m。设上、下行自动扶梯;同时,为满足火灾情况下人员疏散的要求,还必须设置人行楼梯一部。东站厅层位于下三层,至站台提升高度约4. 85 m。综合上述要求,站台布置5组楼扶梯(含换乘楼梯一组)。

2. 2. 5客流组织

进站乘客通过2、3号出入口和4号线所有出入口进入西站厅公共区,或通过1、4号出入口进入东站厅公共区,买票后从进站闸机进入站厅付费区。其中,至14号线站台的乘客可选择自动扶梯或人行楼梯下行;至4号线站台的乘客则由原4号线自动扶梯或人行楼梯下行;出站乘客可分别由4号线站台或14号线站台的上行自动扶梯至站厅层和出入口到达地面。在紧急疏散情况下,车站的自动扶梯与楼梯均可使用。

2. 2. 6换乘方式

14号线与4号线通过换乘大厅以及一组剪刀式人行楼梯两种方式,实现二线间的“十”字换乘。14号线站台中间一组剪刀式人行楼梯已由4号线代建,该“十”字换乘楼梯的总宽度为4 m。站台至站台的换乘形式

最为直接,换乘距离最短。但是,在突发情况时换乘客流过大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导向标志,疏导客流至站厅层的换乘大厅进行换乘。

3、结语

上海市轨道交通14号线东方路站工程由于与其它三个工程形成交叉,在建筑设计方面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难题。只有将轨道交通车站建筑概念转化为立体交通空间的一部分,统筹考虑,才能真正做到与隧道等工程的完美结合;同时,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城市生存发展空间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2-2020上海轨道交通详细规划

上海市轨交最新规划图 轨道交通2012-2020年详细规划图,部分站点名尚未确定。 规划背景及概况 (1)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现状 目前,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已呈现网络化特征,网络效应初步显现。2007年随着―三线两段‖(6号线、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1号线向北延伸3个车站,4号线实现环线运营)开通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线路总数达到8条,运营线路总长度达到235km,覆盖全市13个行政区域,形成了―一条环线、七条射线、九个换乘站、九站共线‖的网络运营格局。建成线路运营情况总体呈现出客流总量逐年增加、客流效益显著提高、运营服务水平逐步提升的特点。近年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表1 上海轨道交通现状运营线路一览表 序号线路名称线路范围运营线路长度(km) 车站数(座) 1 轨道交通1号线莘庄—富锦路36.9 28 2 轨道交通2号线淞虹路—张江高科24.2 17 3 轨道交通3号线上海南站—江杨北路40.2 28 4 轨道交通4号线环线33.8 17 5 轨道交通5号线莘庄—闵行开发区16. 6 11 6 轨道交通6号线港城路—灵岩南路31.1 27 7 轨道交通8号线市光路—耀华路21.9 21

8 轨道交通9号线松江新城—宜山路30.5 12 合计235 161 (2) 2005年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 2005年4月,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组织编制了《上海市轨道交通近期规划》,至2012年,包括已运营的线路长度,上海将形成轨道交通网络规模约567km,见表2。在上述规划基础上,我院编制完成了《上海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并通过了国家环境保护部的审批。 表2 2012年形成的基本网络 线路起讫长度(km) 车站 (座) 1号线莘庄~富锦路37.8 28 2号线徐泾~浦东机场64.0 31 3号线上海南站~江杨北路40.7 29 4号线虹桥路~宝山路22.3 17 5号线莘庄~闵行开发区17.2 11 6号线港城路~济阳路33.1 28 7号线罗店~浦东博览中心45.0 33 8号线市光路~航天公园41.9 32 9号线松江新城~民生路46.3 23 10号线虹桥枢纽~新江湾城36.0 31 11号线北段嘉定~安亭~罗山路66.9 34 11号线南段龙阳路~临港新城59.5 12 12号线七莘路~上川路39.5 31 13号线一期华江路~南京西路16.3 14 合计567 354 (3) 新一轮近期规划的建设项目规模和构成 今年,在原有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支持城市重点地区开发建设、服务郊区及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升对外交通枢纽配套能力、继续支持浦东新区开发开放、完善和加密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等原则。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又一次组织编制了近期建设规划,新一轮建设项目在2010-2020年期间共 13项,包括5条延伸线和8条新建线,线路总长合计约310km,车站189座,见表3。至此,2020年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总规模将达到约 877km,见图1。 表3新一轮近期建设规划建设项目(2010-2020年)

上海地铁10号线线路说明

上海地铁10号线线路说明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编号M1,是国内首条无人驾驶轨道交通线,一期由新江湾城站至虹桥火车站,支线在龙溪路站连接支线,抵达航中路站。线路全长36千米,其中龙溪路站以东及支线部分于2010年4月10日先期开通试运营,而主线龙溪路站以西于2010年11月28日开通。第二期将由新江湾城站延伸至基隆路,长10.08公里,共设6站,为上海2010~2020年规划建设线路。由于沿途经过新天地、豫园老城厢、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五角场城市副中心等上海中心区域,因此被称为“白金线路”。 未来发展规划: 浦东东北部的外高桥区域将新增一条通往虹桥枢纽的轨道交通线——日前,市规土局《关于轨道交通10号线(新江湾城-基隆路)选线专项规划》公示,透露了轨道交通10号线将进一步延伸,穿过黄浦江后到达基隆路。 轨道交通10号线是本市轨道交通网络中一条重要的市区级线路,一期工程已经运营通车,全长36.2公里,纵穿杨浦、虹口、黄浦、闸北、徐汇、长宁、闵行等区,并串联起虹桥火车站、虹桥机场等多个客运交通枢纽和大型客流集散点,共设31个车站。 10号线二期工程将由新江湾城出发向东延伸,设国帆路站、双江路站、高桥西站、高桥站、港城路站(换乘6号线)、基隆路站。 10号线未来将新增如下换乘站:港城路站(换乘6号线)

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工程线路起自一期工程终点站新江湾城站北端,沿淞沪路过黄浦江后,再沿港城路至外高桥保税区的基隆路站。线路主要途径杨浦区、浦东新区2个行政区。线路全长约10.080km,其中地下线(盾构)长度3.155km,明挖段长度0.228km,过渡段长度0.337km,高桥段长度6.36km;设站6座,其中地下站1座,高架站5座;设港城路停车场1座;在港城路停车场内设1座主变电所。预计2016年建成。10号线二期工程是10号线的组成部分,是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北部越江通道,连接市中心区和浦东新区,服务于浦东新区北部及杨浦区北部地区,与10号线一期工程贯通运营 更多详情请访问媒力·中国官网:https://www.sodocs.net/doc/6b349775.html,

上海轨交15号线9个站点规划方案公示

上海轨交15号线9个站点规划方案公示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竞争考验。而总公司则仅负责战略设计、协调集团内部资金拆借等“公共性”问题,这样既 可以发挥整体规模大、资金相对充足、声誉高的优势,又可发挥分公司、子公司经营灵活、适应性强的特点。现在是“酒好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任何一个企业要想提高知名度、多卖 产品,就必定要在营销方面多下一番功夫。可多数国有企业却由于一直有国家帮助销售产品,比较缺乏自我推销、营造品牌意识的观念。尽管乐凯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给自己的 品派做了vi设计,但力度还是不够。面对“柯达”“富士”大规模的广告、宣传、以及品牌连锁店建立的投入,乐凯对全国30多个销售分公司全年仅有几千万的营销投资,且又多被用于弥补帐面亏损(即前面所提风险转嫁的后果),实际用于营销的费用就更少了。用乐凯基层销售人员自己的话说,现在乐凯能够用以拉住品牌店的就只剩下信誉和感情了,但竞争对手的信誉也越来越高,且又有利润吸引,有质量保证,这使得乐凯面对的挑战越发严峻。目前,乐凯能用以与“柯达”“富士”竞争的只有价格优势,但考虑到顾客心理,和“柯达”“富士”加紧对华投资的背景,这点点优势也难保持。一个中国自己的民族品牌,在自己 的本土仅有百分之二十几的占有率,专业摄影使用率不足百分之十,实在是巨大的悲哀。 如今,中国已经入世,对国外品牌的高关税在逐步消除,对外资设厂的限制也会放宽,这 使得无形中国外品牌的竞争力会有很大提高,对我们更为不利。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国企 必须要抓紧时间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多多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方法、经营 理念,并找到一条与本土情况相适合的到路,才有可能在更为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在已不是讨论该不该改的时候,而是该研究如何改了。我们通过对乐凯几天的考察,深刻感受了这一点,虽然目前还存在了许多不足之处,但总体而言乐凯的改革还是很有成效的,我们衷心希望乐凯这一光荣的民族品牌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尽快找到一条符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再创新的辉煌。第四篇国有企业的改革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有企业曾经做出过重大的历史性贡献,使我国经济在较短时期内形成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力地促进了社 会的稳定,同时也提高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在经济建设中,国有企业支撑了全国经济 的发展,保证了能源、原材料的供给,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为国家发展经济提供了资金。改革之初,中国国有企业的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2/3以上,其固定资产占全国固定资产的75%以上。国有企业在长期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造成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效率低下、缺乏活力。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约有1/3是账面上亏损,另外1/3时潜在亏损,都在靠政府的补贴生存,连年的亏损和补贴是由人民交纳的利税弥补的。国有企业产值相对降低,而投资和就业相对增加,明明是企业更加资本密集化,但劳动生产率却下降。这都是由于冗员太多和资本浪费造成的。国有企业的问题:第一, 重复投资造成设备利用率低。改革中的放权让利政策扩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权和投资权,造 成了地方保护主义,使得企业不顾及市场需求变化过剩生产;第二,产品老化,缺乏创新 机制。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消极应付的态度下,员工很少主动自觉地追求新产品、高质量,使的机遇与企业擦肩而过;第三,冗员过多,员工工作效率低。过去把在企业内部安插人员当作解决就业的办法。即使不合理企业也必须接受,员工只进不出,越积越多。一旦安排就有了职业保障和社会福利,不公正的奖罚制度,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加

上海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0-2020)

上海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0-2020年) 发布单位: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发布日期:2009年4月2日 一、规划背景及概况 (1)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现状 目前,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已呈现网络化特征,网络效应初步显现。2007年随着“三线两段”(6号线、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1号线向北延伸3个车站,4号线实现环线运营)开通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线路总数达到8条,运营线路总长度达到235km,覆盖全市13个行政区域,形成了“一条环线、七条射线、九个换乘站、九站共线”的网络运营格局。 建成线路运营情况总体呈现出客流总量逐年增加、客流效益显著提高、运营服务水平逐步提升的特点。近年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表1 上海轨道交通现状运营线路一览表

(2) 2005年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 2005年4月,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组织编制了《上海市轨道交通近期规划》,至2012年,包括已运营的线路长度,上海将形成轨道交通网络规模约567km,见表2。 在上述规划基础上,我院编制完成了《上海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并通过了国家环境保护部的审批。 表2 2012年形成的基本网络

(3) 新一轮近期规划的建设项目规模和构成 今年,在原有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支持城市重点地区开发建设、服务郊区及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升对外交通枢纽配套能力、继续支持浦东新区开发开放、完善和加密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等原则。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又一次组织编制了近期建设规划,新一轮建设项目在2010-2020年期间共13项,包括5条延伸线和8条新建线,线路总长合计约310km,车站189座,见表3。至此,2020年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总规模将达到约877km,见图1。 表3 新一轮近期建设规划建设项目(2010-2020年)

最新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客流量分析_图文(精)

https://www.sodocs.net/doc/6b349775.html, 最新上海客流量分析 海地铁9号线(轨道交通九号线)是由金山区的枫泾经松江、闵行、徐汇、卢湾、黄浦等区,穿越黄浦 江,至浦东新区杨高路,是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一条市域快速线。经过松江新城、佘山、七宝、漕 河泾、徐家汇、打浦桥、八佰伴、世纪大道等浦西、浦东主要商务、商贸核心区域。 1. 9号线客流量情况: 共设有26个站点 线路日客流972,000人次

2. 其乘客特征如下: 女性乘客比例较多,由于一段经过松江大学城,因此线路中高学历学生具有一定占比,此外25-34岁拥有较高个人月收入的白领人士人群较多 3. 以下为客流量信息:出现连接市郊地铁保障能力不足、客流量过饱的情况 为了缓解客流过饱和,11月17日起工作日早高峰7时30分至8时30分,上海轨交9号线在佘山、泗泾两站实施限流、跳停等措施,但根据澎湃新闻(https://www.sodocs.net/doc/6b349775.html,)记者现场了解的情况和市民反馈来看,新举措实施首日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效果。这条穿越上海直达郊区松江并不断向郊外延伸的地铁,遇到了运营以业的一个瓶颈。 对此,一名长期从事交通运输规划研究工作的专家表示,出现连接市郊地铁保障能力不足、客流量过饱的 上 https://www.sodocs.net/doc/6b349775.html, 情况主要因地铁线路过长、运能预测不足、客流预测不准等原因所致,建议目前通过增加新列车来缓解客流过大。这一现象的背后,则是随着大城市不断扩大,郊区纷纷建起超大居住社区,这些居民的出行需求催生了地铁建到家门口,而地铁的建设又吸引了更多居民来此居住。于是,地铁通了,居民更多了,公交便利出行似乎陷入一个画圈似的困境。 上海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9号线地铁运力已达极限,没有可增加的新列车,预计2016年底新列车到货。 更多详情请访问媒力·中国官网:

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线路分析

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线路分析 海轨道交通9号线(轨道交通8号线),也称作申松线,以天蓝色为标志色,列车编组采用6节编组方式。 该线由上海港铁建设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由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该线于2007年12月29日一期通车。此后,先后开通一期遗留段、二期、二期遗留段、南延伸段。该线是一条东西走向为主的线路,穿越徐家汇、花木两个城市副中心,是横穿上海的一条主要干线。截至2014年8月,该线全长45.6公里,共设23座车站,其中换乘车站5座,拥有车辆段1 个。 1.线路信息:上海地铁9号线共设有26个站点,线路日客流972,000人次。这条线路女性乘客比例较多,由于一段经过松江大学城,因此线路中高学历学生具有一定占比,此外25-34岁拥有较高个人月收入的白领人士人群较多。线路主要经过松江新城、佘山、七宝、漕河泾、徐家汇、打浦桥、八佰伴、世纪大道等浦西、浦东主要商务、商贸核心区域,商业价值显著。 2.线路发展历程: 2007年12月29日,一期工程(松江新城站-桂林路站)通车。全长29公里,共设12座车站,其中松江大学城站至泗泾站4站为高架车站,其余8座车站均为地下车站,平均站距2.54公里。 2008年12月28日,一期遗留段(桂林路站-宜山路站)通车。从桂林路站乘坐短驳公交到宜山路换乘3、4号线的时间缩短80%,短驳公交同时取消。同时,9号线增加5列新车投入运营,上线列车达到12列,列车 上

运营间隔缩短到10分钟以内。 2009年12月31日,二期工程(宜山路站-世纪大道站)通车。增加全长约12公里,增设9座车站,上线列车达到26列电客列车,全天最小行车间隔为6分钟。 2010年4月1日,二期遗留站(杨高中路站)开通。 2012年12月,三期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由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中标建设。2012年12月30日,三期南延伸段工程(松江新城站-松江南站站)通车。 3.线路发展规划:该线有三期东延伸规划,将增加7个车站:平度路站、黑松路站、碧云路站、金桥路站、张桥站、金海路站、上川路站。 更多详情请访问媒力·中国官网:https://www.sodocs.net/doc/6b349775.html,

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上南路站建筑设计回顾

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上南路站建筑设计回顾 摘要:对原上海轨道交通6、8号线上南路站总体布置以及地下一、二、三层车站建筑设计的难点作了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车站功能布局、换乘方式、空间形式、资源共享等方面的设计作了新的探索。 关键词:轨道交通;换乘车站;建筑设计;总体布置;共享 1 工程概况 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上南路站位于上南路与规划的华夏西路(中环线)路口,按原来的上海轨道交通线网设计, 6号线与规划8号线南延伸线在此“十”字相交换乘: 6号线车站沿华夏西路东西向布置,为地下二层浅埋侧式车站; 8号线车站沿上南路南北向布置,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上海轨道交通线网进行了调整, 8号线南延伸线路从经由上南路站调整到了济阳路站。因此, 6号线上南路站最终实施方案取消了与8号线的换乘,改为普通地下二层浅埋式车站。本文只是从原车站建筑设计的角度,介绍了6、8号线的换乘方案及特点。 2 设计重点及难点 (1)换乘站建筑设计的重点是为乘客提供完善、方便的换乘功能。本工程为地下三层换乘站,在预留地下管线敷设条件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因此,设计提出站厅设置二层中庭的方案。 (2)规划华夏西路为中环线,已确定采用桥梁上跨上南路方案。因中环线工期滞后,必须与中环线设计单位协调处理桥桩及车站位置关系,确保不影响中环线后期的实施。 (3)通过一站式设计,让6、8号线部分设备形成共享,使轨道交通成本效益最大化。因考虑到8号线延伸段后期实施,所以土建施工一次实施、部分设备预留接口。 3 总体布置 3. 1 建设条件分析 6号线上南路站站址周围以新、旧住宅区为主。新住宅区有东北角的恒大瀚城、西北角的日月新苑等;旧住宅区有倪家宅、孙家弄、杨南新村等,东南侧有小型企业。车站周边有大量的客流,出入口的设置应便于吸引客流。 上南路现状,地下设有电话、海底光缆、上水、煤气、雨水、污水及电力等管线。受区间线路标高的控制, 6号线车站轨面标高为-6. 669 m,现状路面标高4. 20 m左右,车站为地下二层。因此,车站顶部基本无覆土,路面恢复时如果直接做在车站顶板上,可能会影响到上南路南北向管线的敷设。 华夏西路为规划中环线,道路宽度为100 m,快速路双向8车道。鉴于华夏西路路幅宽,上南路交通量大等因素,车站设计需要兼顾行人过街的功能。 3. 2 总体布置方案 经对本站设计方案长时间的研究和论证,最终采用两线斜交地下三层的方案。 经过与中环线设计单位的多次协调, 6号线车站主体避开了中环线高架桥墩,同时为了保证8号线车站布置空间和上南路地面交通通行条件,中环线采取大跨度高架桥跨越上南路路口的方案。6号线车站位于中环线高架北侧、地面辅道沿华夏西路东西向布置,为浅埋地下二层侧式车站。8号线车站沿上南路路中南北向布置。地下一层为设备层,地下二层为6、8号线共用站厅层和6号线站台层,地下三层为8号线站台层。 车站在路口四个象限共设5个出入口,方便各个方向的客流集散,同时能兼顾上南路和华夏西路客流过街功能。 车站共设3组风井。其中一组结合1号出入口布置在恒大瀚城前绿化带内,另外两组风井和冷却塔均布置在华夏西路路中6m宽绿化带内。为减少对周边景观的影响,全部采用低风井形式。 4 建筑设计 4. 1 平面设计 6号线与8号线车站东南侧附属结构无法避让中环线的两个桥墩,西侧附属结构与一个桥墩距离约1 m。因此,经过与中环线设计单位的多次协调,3个桥墩基础与车站一并施工,以确保不影响中环线后期的实施。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是上海轨道交通的一条规划路线,将于2015-2020年开工。该线起宝山祁华路站,经过普陀,长宁等市中心区,来到闵行的大学城和紫竹科学园区,共设29站,拥有十余个换乘站。虽属郊区线路,但却经过了许多城市副中心,是一条主要线路。目前,15号线预留了4节编组的C车,但却也有可能将来会使用与多条市区线相同的3-6节A型列车。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即原L1线,为上海2010~2020年间规划建设的一条轨道交通路线。起讫点大致为宝山西部经上海西站、上海南站至紫竹科学园区,走向大致为自祁华路站起,经祁连山路、沪嘉高速、桃浦西路、桃浦路、大渡河路、新虹桥中心花园下、玛瑙路、红松东路、桂林路、石龙路、老沪闵路、虹梅南路、银都路、莲花南路至终点,全长40.1公里,拟设28站,部分换乘站已确定,其他车站仍在规划研究中。目前奉贤区正在积极争取延伸至奉贤境内,以改善奉贤区交通不便状况。 设站 祁华路站(换乘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 丰翔路站 南大路站(换乘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 祁安路站 古浪路站 真南路站 上海西站站(换乘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 铜川路站(换乘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 梅岭北路站 大渡河路站(换乘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 长风公园站 娄山关路站(换乘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 伊犁路站(换乘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 姚虹路站 蒲汇塘站 桂林路站(换乘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 桂林公园站(换乘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 钦州南路站 上海南站站(换乘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 华东理工大学站 罗秀路站 华泾路站 梅陇镇站(换乘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 景联路站 颛兴东路站 元江路站 放鹤路站 闵行大学城站

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3标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5 上海市轨道交通14号线工程土建3标 (临洮路站、嘉怡路站) 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轨道交通14号线工程土建3标 临洮路站、嘉怡路站项目经理部 2015年11月5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管理目标 (2) 3.1安全目标 (2) 3.2文明施工目标 (2) 3.3环境保护目标 (2) 四、办公区、生活区规划 (3) 4.1会议室 (3) 4.2视频监控室 (3) 4.3宿舍 (3) 4.4食堂 (4) 4.5浴室 (4) 4.6停车位及晾衣棚 (4) 五、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规划 (4) 5.1大门 (5) 5.2门禁系统 (5) 5.3围挡 (5) 5.4临水临电 (6) 5.5洗车台、四级沉淀池和排水系统 (7) 5.6现场图牌 (8) 5.7标养室、办公室、料库及应急物资库 (8)

5.8安全讲评台 (8) 5.9茶水休息室 (8) 5.10实物样板展示区 (9) 5.11渣土池 (9) 5.12水泥搅拌区 (9) 5.13氧气乙炔仓库 (9) 5.14钢筋存放区 (9) 5.15钢筋加工区 (9) 5.16木工加工棚 (10) 5.17刚支撑存放区 (10) 5.18基坑临边防护 (10) 5.19综合灯架 (10) 5.20广播及监控系统 (10) 5.21噪声、扬尘监控系统 (11) 六、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12)

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上海市轨道交通14号线工程土建3标包含两个地下车站,分别为嘉怡路站、临洮路站,均位于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下方;两个车站工程概况如下: 嘉怡路站、临洮路站工程概况表 项目嘉怡路站临洮路站 车站位置曹安公路与嘉怡路交叉口曹安公路与临洮路交叉口车站结构型式地下二层岛式单柱双跨车站地下二层岛式单柱双跨车站中心里程CK4+978.373CK3+508.45 有效站台宽度12m12m 车站规模249×19.14339.7×19.14m 开挖深度标准段16.95,最深18.96标准段16.7m,最深18.68m TRD槽壁加固750+地连墙 地连墙800 围护结构形式 800 地连墙深度29~31/33.5/3530.5/33/35 标准段支撑形式1砼+4钢支撑1砼+3钢支撑609 端头井支撑形式1砼+5钢支撑1砼+4钢支撑609/800 钻孔桩+三轴止水/TRD工 钻孔+旋喷/钻孔+三轴止水出入口围护 法

上海地铁9号线地铁线路介绍

上海地铁9号线线路介绍 海轨道交通9号线(轨道交通8号线),也称作申松线,以天蓝色为标志色,列车编组采用6节编组方式。 该线由上海港铁建设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由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该线于2007年12月29日一期通车。此后,先后开通一期遗留段、二期、二期遗留段、南延伸段。该线是一条东西走向为主的线路,穿越徐家汇、花木两个城市副中心,是横穿上海的一条主要干线。截至2014年8月,该线全长45.6公里,共设23座车站,其中换乘车站5座,拥有车辆段1 个。 1.线路信息:上海地铁9号线共设有26个站点,线路日客流972,000人次。这条线路女性乘客比例较多,由于一段经过松江大学城,因此线路中高学历学生具有一定占比,此外25-34岁拥有较高个人月收入的白领人士人群较多。线路主要经过松江新城、佘山、七宝、漕河泾、徐家汇、打浦桥、八佰伴、世纪大道等浦西、浦东主要商务、商贸核心区域,商业价值显著。 2.线路发展历程: 2007年12月29日,一期工程(松江新城站-桂林路站)通车。全长29公里,共设12座车站,其中松江大学城站至泗泾站4站为高架车站,其余8座车站均为地下车站,平均站距2.54公里。 2008年12月28日,一期遗留段(桂林路站-宜山路站)通车。从桂林路站乘坐短驳公交到宜山路换乘3、4号线的时间缩短80%,短驳公交同时取消。同时,9号线增加5列新车投入运营,上线列车达到12列,列车 上

运营间隔缩短到10分钟以内。 2009年12月31日,二期工程(宜山路站-世纪大道站)通车。增加全长约12公里,增设9座车站,上线列车达到26列电客列车,全天最小行车间隔为6分钟。 2010年4月1日,二期遗留站(杨高中路站)开通。 2012年12月,三期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由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中标建设。2012年12月30日,三期南延伸段工程(松江新城站-松江南站站)通车。 3.线路发展规划:该线有三期东延伸规划,将增加7个车站:平度路站、黑松路站、碧云路站、金桥路站、张桥站、金海路站、上川路站。 更多详情请访问媒力·中国官网:https://www.sodocs.net/doc/6b349775.html,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自1863年在英国伦敦出现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城市轨道成为世界各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方案,并在世界40多个国家的130多个城市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标尺。 回索历史的胶片,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比世界发达国家晚了整整一个世纪!到二十世纪末,在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四个已运营的地铁系统中,总长仅80公里,而法国巴黎的地铁即超过300公里。 1958年8月,北京中南海。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上提出:“西方卡不住我们的油脖子,中国也要修地下铁道”。9月,中铁四局集团的前身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在北京市正式成立,很快就开始了北京地铁一号线的筹建,在西方实施经济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了线路比选、地质钻探、勘测设计、方案研究、施工组织等大量工作,后因三年自然灾害而暂缓施工。1965年3月,中铁四局集团抽调所属第一工程处、地下铁道工程技术研究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工厂、机械厂筹建组、机械经租站、修配厂及机关部分人员重新组建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开始了新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号线的艰难困苦的掘进。 步入新世纪,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疏通堵塞的唯一选择,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据悉,中国“十五”期间城市交通投资达8000亿元,其中2000亿元用于地铁建设。城市规划建设地铁和轻轨线路30多条,总长650公里。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在加速地铁里程的拓展,深圳、南京、青岛、重庆、沈阳、长春、成都和哈尔滨在动工兴建地铁,杭州、大连、兰州、昆明、西安、鞍山、合肥、佛山和乌鲁木齐在积极筹建地铁。首都北京现有地

铁一号线、环线和复八线,总长54公里,已全部贯通运营。全长27.7公里的地铁五号线已动工。北京规划地铁网络12条新线,总长达408公里。 上海地铁发展简史 早在1956年,上海市就开始地铁建设的前期准备,1956年8月,上海市政建设交通办公室向市人委提交《上海市地下铁道初步规划(草案)》,上海地下铁道建设开始提到市领导的议事日程。 1958年8月,上海市地下铁道筹建处成立,以“平战结合”的功能要求,对上海地下铁道开始规划设计、方案论证和试验研究。当时苏联专家断言上海是软土地层,含水量多,因此不宜建设隧道工程。1959年8月,上海警备区领导机关提出:上海地下铁道应以“平战结合、以战为主”的指导思想规划建设,地铁尽可能深埋入基岩层。市地铁筹建处组织科研、大专院校和设计单位,对上海地下铁道的埋设深度作浅、中、深3种方案的研究。对深埋方案探索后认为:如将地铁置于地下300~350米的基岩层,对功能要求、工程技术和建设经济均不合理。 1960年2月,上海市隧道工程局在浦东塘桥开始作盾构掘进试验。 1963年3月,上海市城市建设局隧道处继续在浦东塘桥用直径4.2米盾构,分别在覆土4米和12米处,建成25.2米和37.8米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试验隧道,用于验证粉沙性土质和淤混质粘土质中建设隧道的可行性。 1964年11月,上海市委决定结合战备在地铁规划线上的衡山路段实施地铁扩大试验工程。至1967年7月,完成一井一站和600米区间的两条隧道后,因“文化大革命”中止。11年后,地铁试验工程才得以继续,1978年,漕溪路段试验工程批准开工,在漕溪公园的地底下,又尝试了第二条试验隧道的掘进,投资达四千多万人民币,上下行总长1290米。至1983年底,完成一井一站和圆形隧道913米、矩形隧道274米。试验成果:盾构掘进的轴线误差和地表沉陷都可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隧道用单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可满足地铁隧道结构要求,防水达到同期国际标准;初步掌握槽壁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心的乘客可以发觉这段线路采用结构法修筑地下连续水泥墙(方形隧道),与此后采用的盾构掘进(圆形隧道)有明显不同。这段线路现在作为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的正式路线使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市区“乘车难”的矛盾日渐突出。1983年初,市基本建设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探讨上海的多平面、大容量快速有轨交通工程。4月,市计委向市政府上报《关于建设本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项目建议书》,建议建设南起金山卫、北抵宝山、纵贯南北的快速有轨交通干线,穿越市区的中段为地下铁道。8月,市政府批准项目建议书,并成立上海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线项目筹备组,组织有关单位和国内外专家开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1985年3月,上海市地铁公司成立,接替上海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线项目筹备组的地铁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1986年7月,市政府向国务院上报建设新龙华至新客站地下铁道的请示报告。8月,国务院批准立项。1988年2月,国务院批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成立上海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实施工程建设,由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副局长石礼安兼任指挥。

上海轨道交通发展史

早在1958年上海就开始地铁建设前期准备,当时苏联专家断言上海是软土地层含水量多,不宜建设隧道工程。但中方专家并未放弃,1963年在浦东塘桥采用结构法钢筋混凝土管片衬内试挖了直径4.2米的隧道,用于验证粉沙性土质和淤混质粘土质中建设隧道的可行性。1964年在衡山公园附近又开挖了代号为“60工程”的地铁试验工程。正当专家们欲进一步试验时,文革开始了,上海地铁建设前期准备工作被迫停止。 1979年上海地铁建设再次启动,在漕溪公园的地底下,又尝试了第二条试验隧道的掘进,投资达四千多万人民币,上下行总长1290米。细心的乘客可以发觉这段线路采用结构法修筑地下连续水泥墙(方形隧道),与此后采用的盾构掘进(圆形隧道)有明显不同。这段线路现在作为轨道交通1号线的正式路线使用。 1989年5月,中德双方正式签署了4.6亿马克的地铁专款贷款协议书,1990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同意,上海地铁工程新龙华站(今上海南站)至新客站(今上海火车站)开工兴建。上海地铁1号线于1993年1月9日进行试通车,计划第一列车从新龙华开往徐家汇,列车由内燃机车调车至新龙华车站。由於是历史上的首次,缺乏经验导致上行线供电触网无法送电,最后只能将列车调车回梅龙车辆段。第二天即1993年1月10日,上海地铁历史上第一列列车在新龙华至徐家汇区间进行车辆试运行。(地铁建成后一般需要经过三个阶段:试通车,不载客运行;试运营,载客运行;正式运营,通过国家正式验收)。经过地铁工程建设者不懈的努力,上海地铁1号线终于在1995年4月10日,全线上海火车站-锦江乐园站建成通车。锦江乐园车站是在试通车后加出来的,原来这一段线路是试车线。由于居住在附近康健新村、梅龙地区的市民在出入市区时感觉非常方便(到徐家汇只有10分钟),并且当时乘车方便、车票便宜(只有1元钱),故一下就吸引了大量的市民移居到梅龙地区,最后才决定正式建造锦江乐园车站并建设成大楼跨越式车站,大楼上部用于商业用房。 【建设发展大事纪】 1990年1月19日,经国务院同意正式开工建设。 1993年4月,1号线南段线路(徐家汇—锦江乐园)开始观光试运行。 1995年4月,1号线主线(上海火车站—锦江乐园)试运营。 1995年12月,1号线南延伸段(锦江乐园—莘庄)试运营。 1999年9月,2号线(中山公园—张江)试通车。 2000年6月,2号线(中山公园—张江)试运营。 2000年12月,3号线(上海南站—江湾镇)试运营。 2003年11月,5号线(莘庄—闵行开发区)试运营。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 一、线网建设现状及发展分析 2019年底上海市完成地铁2号西延伸线(长6.2km )、3号线北延伸线(长 15.6km )。至此,上海城轨交通运营总里程达145km 。根据上海轨道交通规划到2019年,上海将有12条轨道交通线建成通车,组成长达311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根据远景规划,上海整个轨道交通网络中共有17条线路(2019年建成12条),共设车站430座。 项目名称 1号线 2号线 3号线 4号线 轨道线路长类型度(公里)地铁地铁地铁地铁 21.26 18.4 24.97 27 17.04 31 33.1 35 23.3 31 - 120 - - - - - - -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现状及规划 起点 已建项目火车站中山公园清河泾浦西大木桥莘庄龙阳路 莘庄高科路江湾镇浦东蓝村路车站 闵行开发区浦东机场 16 14 19 26 11 2 27 28 22 12 33 38 27 23 - - - - - 65.53 120 84.6 38.1 100 - - - - - - - - - - - - - 1990-1996 1997-2000 1997-2000 -2019 -2019 2001-2019 -2019 2019-2019 -2019 -2019 - - - - - - - - - 终点 车总投站数资(亿元) 工期 5号线轻轨 磁悬浮磁悬机场快线浮列车 6号线 7号线 8号线 9号线 10号线 11号线 12号线 13号线 14号线 15号线 16 号线 17号线 18号线

轻轨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轻轨轻轨轻轨轻轨 在建项目 济阳路站港城路站外环路站 龙阳路站 市光路站成山路站松江新城站宜山路站 拟建项目 外高桥保税 高速铁路客 区站临港新城2 城北路 站 虹梅路金海路丰庄路华夏西路环西二大道金桥上海西站环南二大道祁连山路虹口公园上海西站军工路长江西路华夏中路 二、设备现状及发展 上海轨道交通运用了大量先进的新技术,所拥有的硬件设施在国际上处于领 先水平。 车辆分别选用德国和法国技术制造的宽体长身贯通式的电动列车,每节额定载客为310人,最大载客为410人,最高时速80公里,运营平均时速35公里,高峰时段最短行车间隔2.75分钟。 信号采用ATC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由ATP (列车自动保护)、A TO (列车自动运行)、ATS (列车自动监控)三个子系统组成,实现全自动驾驶,并可监测列车位置,调整续行列车的车速,按照预定要求完成列车调度。 轨道交通各线均使用自动售检票系统,设有多功能的自动售票机,使用的票卡主要有公共交通“一卡通”和单程票,实现了“一票换乘”。 近年来,随着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力度的增加,上海轨道交通设施也大幅增加。 199 6 96

上海2020年22条轨交规划图

2020年22条轨交规划图 请登录后查看与下载附件... 轨道交通2010-2020年详细规划图,站点名尚未确定。

【新民网讯】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近日通过“上海环境热线”网站对《上海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0-2020年)》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公示,首次完整披露了上海在2010年—2020年间将新建8条地铁新线、延伸5条既有线路的规划。 该院通过公告表示:本次信息公示后,公众可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信函、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规划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在该环评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和报告基本编制完成,报送审批前,还将采取调查问卷、公众告示等方式进一步征求公众意见。 同时新民网网友也可在本新闻跟帖中提出意见和建议,新民网将整理意见并转交上海市 环境科学研究院。 公示全文如下: 规划背景及概况 (1)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现状 目前,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已呈现网络化特征,网络效应初步显现。2007年随着“三线两段”(6号线、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1号线向北延伸3个车站,4号线实现环线运营)开通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线路总数达到8条,运营线路总长度达到235km,覆盖全市13个行政区域,形成了“一条环线、七条射线、九个换乘站、九站共线”的网络运营格局。建成线路运营情况总体呈现出客流总量逐年增加、客流效益显著提高、运营服务水平逐步提升的特点。近年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2) 2005年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 2005年4月,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组织编制了《上海市轨道交通近期规划》,至2012年,包括已运营的线路长度,上海将形成轨道交通网络规模约567km,见表2。在上述规划基础上,我院编制完成了《上海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并通过了国家环境保护部的审批。 (3) 新一轮近期规划的建设项目规模和构成 今年,在原有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支持城市重点地区开发建设、服务郊区及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升对外交通枢纽配套能力、继续支持浦东新区开发开放、完善和加密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等原则。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又一次组织编制了近期建设规划,新一轮建设项目在2010-2020年期间共13项,包括5条延伸线和8条新建线,线路总

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车站建筑设计特色

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车站建筑设计特色 杨 海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摘 要:针对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沿线环境以及轻轨车站的特点,介绍了该工程车站建筑的设计特色,并对设计布置做了多方面的探讨,包括车站功能完善、规模控制、设计方法、建筑造型、结合环境以及投资控制等。 关键词:轻轨车站;标准站设计;设计特色;一线一景;美化环境;控制投资 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是国内第一条已通车的高架轻轨交通线,线路全长17.2k m,共设11座车站,北起莘庄站,与1号线同站换乘,南至闵行开发区。5号线有效缓减了闵行区与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对促进闵行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针对5号线线路特点,我们在车站建筑设计布置中遵循“以人为本,强调功能,注重环境,经济实用”的原则,既力求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又与闵行的城市景观相和谐。为此,我们对上海和世界各地已建的高架车站做了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对5号线车站建筑设计的诸多方面做了探索,并在较短时间内确定了设计方案,其中部分方案在国内尚属首次尝试。 1 以人为本、完善功能———突出人性化设计 车站建筑设计突出交通功能,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乘车环境。 (1)优化总体布局。车站站位设于主要客流集散点,并尽量靠近十字路口一侧,最大程度地吸引各方向客流。路中站的出入口天桥兼作行人过街用;在过街客流较大的路侧站增设天桥,方便乘客过街,改善路口的交通环境。 (2)完善换乘功能。除与轨道交通1号线在莘庄站同站厅换乘外(见图1),方便了与其它交通方式的换乘。如车站附近设公交站点和出租车扬招点,方便轻轨与公交的换乘;根据闵行区的特点,除设置一定面积的自行车停车场外还设置了3~5个车位的机动车停车场。 (3)优化服务设施功能。车站运营服务标志均采用灯箱式,简明清晰,并辅以电子信息屏,为乘客提供即时运营信息;在每座车站内均设置公共厕所 , 图1 莘庄站换乘枢纽布置   在出入口广场和站台上均设公用电话,以满足乘客需要。 (4)充分完善无障碍设计。在出入口设坡道,进出站通路上设盲道、垂直电梯;公厕设有残疾人专用厕位;车站的垂直电梯均设在付费区内,除残疾人外,老、弱、病、孕、幼等行动不便的乘客也可使用。 (5)提高站台候车的安全性和舒适度。站台采用半敞开式,便于自然通风和采光,提供了舒适的候车环境;站台层设空调候车室,在恶劣天气下供乘客使用;站台面采用高防滑耐磨的金刚砂地砖;春申路站试验安装国内首次用于轻轨线路的安全门系统。 (6)车站采用站桥分开的结构型式,减少桥梁振动对车站的影响。既提高了站台候车乘客的舒适度,又避免了振动对设备系统的不利影响。

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3标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上海市轨道交通14号线工程土建3标(临洮路站、嘉怡路站) 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轨道交通14号线工程土建3标 临洮路站、嘉怡路站项目经理部 2015年11月5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2) 三、管理目标 (2) 3.1安全目标 (2) 3.2文明施工目标 (2) 3.3环境保护目标 (2) 四、办公区、生活区规划 (2) 4.1会议室 (3) 4.2视频监控室 (3) 4.3宿舍 (4) 4.4食堂 (4) 4.5浴室 (5) 4.6停车位及晾衣棚 (5) 五、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规划 (6) 5.1大门 (7) 5.2门禁系统 (7) 5.3围挡 (7) 5.4临水临电 (9) 5.5洗车台、四级沉淀池和排水系统 (10) 5.6现场图牌 (11) 5.7标养室、办公室、料库及应急物资库 (12) 5.8安全讲评台 (13) 5.9茶水休息室 (13) 5.10实物样板展示区 (14) 5.11渣土池 (14) 5.12水泥搅拌区 (15) 5.13氧气乙炔仓库 (15) 5.14钢筋存放区 (16) 5.15钢筋加工区 (16) 5.16木工加工棚 (17) 5.17刚支撑存放区 (17) 5.18基坑临边防护 (18) 5.19综合灯架 (18) 5.20广播及监控系统 (19) 5.21噪声、扬尘监控系统 (20) 六、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22)

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上海市轨道交通14号线工程土建3标包含两个地下车站,分别为嘉怡路站、临洮路站,均位于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下方;两个车站工程概况如下: 嘉怡路站、临洮路站工程概况表 项目驻地 临洮路站 嘉怡路站

上海地铁9号线七宝站矩形顶管法应用与设计

上海地铁9号线七宝站矩形顶管法应用与设计 【摘要】针对近年来在上海等软土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通道设计施工中矩形顶管法的逐步应用,对9号线七宝站的矩形顶管法的平面布置、工作井、管节等关键点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及施工积累经验。 【关键词】出入口通道,矩形顶管法,设计 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力发展,矩形顶管法在轨道交通领域也开始得到应用,尤其是在下穿主干道路的出入口通道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以往出入口多采用明挖顺做施工,其优点是工法成熟、风险小,纯土建的造价较低。但由于出入口通道多下穿交通主干道,道路交通繁忙,地下市政管线繁多,因此难度大、费用高,对社会、环境等综合影响较大。在软土地区采用大截面矩形顶管施工方法施作此种出入口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其施工期间不需要搬迁地下管线,不影响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而且施工期间无噪声,地面沉降及地下管线的变形可控制,施工控制精度高,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因此在上海及周边软土地区轨道交通设计中已开始引入该工法,积累了一定的设计、施工经验。 笔者通过上海市轨道交通9号线七宝站等站的矩形顶管法过街出入口通道的设计,深刻感受到其广阔应用前景,对其设计方法做了初步的总结,以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1、七宝站5号、6号出入口通道矩形顶管法设计概况 上海市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七宝站位于七莘路与漕宝路交叉路口东侧,沿漕宝路呈东西走向设置,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共有6个出入口,其中5号、6号两个出入口通道均横穿七莘路,采用了矩形顶管法。顶管线路全长分别为55 m和53 m,沿线穿越的土层主要为③1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和④淤泥质粘土层。顶管上部覆土厚度约4.2 m~4.5 m,线路纵向坡度分别为0.3%和0.5%。控制性管线有Φ1 200的煤气管,距离管壁约1.5 m。矩形顶管与常规的顶管法一样,均需设置工作井,分为始发井和接收井。工作井的设置位置根据现场的场地条件,结合车站建筑总图布置,在七莘路东侧人行道上出入口与车站结构相接处设置一个工作井,在七莘路西侧人行道上设置另一个工作井。工作井紧贴车站结构时,若作为始发井,顶推力将直接作用在车站结构上,可能造成车站结构的安全隐患,故七莘路东侧的工作井均按接收井设计考虑。 顶管始发井净尺寸为:长9.2 m(沿顶进方向)×宽8 m(垂直顶进方向),基坑开挖深度约10.2 m,围护结构采用Φ850 mm SMW工法桩,一隔一内插700号H型钢。 顶管接收井净尺寸为:长8 m×宽7 m,基坑开挖深度约10.3 m,围护结构采用Φ850 mm SMW工法桩,逐根内插700号H型钢。管节内净尺寸宽5 m×高3 m,壁厚0.5 m,外包尺寸宽6 m×高4 m。 2、七宝站矩形顶管管节设计 2.1管节型式及结构尺寸 采用矩形顶管法施作的出入口,其管节的断面内净尺寸由建筑净宽、净高等限界要求控制,壁厚则根据管节受力分析并考虑顶管机的施工工艺综合确定。管节内净尺寸宽5 m×高3 m,壁厚0.5 m,外包尺寸宽6 m×高4 m。管节的结构型式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管节长度为1.5 m,混凝土强度等级C50,抗渗等级0.8 MPa。 2.2管节内力分析 顶管管节受力分析可考虑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两个阶段分别进行计算。 2.2.1施工阶段 顶管顶进过程中,管节主要承受千斤顶的顶推力和管节周边的侧壁摩阻力,管节以轴心受压为主,施工阶段要保证管节具有足够的抗压承载力而不被压坏,所以,确定顶管顶力是施工阶段管节设计的关键。 在顶管设计中,顶管顶力的计算将直接影响工作井的设计、管节强度的确定、中继站的布置及顶进设备的选择等,在工程实践中,常采用的计算方法有以下两种: 1)上海结合本地区土层的条件,采用触变泥浆顶管的经验认为,顶力可按每平方米的管道外侧表面积为8 kN~12 kN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