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

第15课中外文化交流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丝绸之路开通的渊源;

知道唐朝丝绸之路全盛的原因及其基本概况;

知道东亚文化圈的概念;知道唐朝与日、新罗的交往及其与日、新罗等国文化的互动融会。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探索与争鸣的讨论,使学生能够学会一定

的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我们认为唐朝首都长安不仅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市。

通过本课学习,使我们认为只有采取宽容开放的政策,才能推动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二、重点难点

重点:丝绸之路的全盛与东亚文化圈

难点:丝绸之路全盛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破题:

1、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文化的内涵: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泛指一般知识。

2、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什么?

互动性,相互渗透。

导入:古代中国与西方经

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是什么?

丝绸之路

(一)丝绸之路的全盛1.丝绸之路的由来:丝绸之路是由张骞出使西域而开通的。

插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路线图》

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the Silk Route),亦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13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

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插图《丝绸之路线路图》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2.丝绸之路的用途与作用(1)用途:连接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路通道,

(2)作用:不但中国文化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唐朝与日本的交往、唐朝与天竺的交往。 教学难点: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唐朝的对外交往与今天的开放的区别。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西游记》动画片主题曲《白龙马》。 “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同学们小时候应该都听过这首歌、看过这部动画片吧,它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那么同学们是否知道在历史上唐僧的人物原型是谁呢?他要去的西天是哪里?他经历千难万险取回来的经又有怎样的作用呢?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遣唐使 1.图片展示。 《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2.教师讲述:日本派遣使节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 3.结合教材,要求学生概括遣唐使对于日本的影响。 答案提示: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标导学二:鉴真东渡 1.图片展示。

唐招提寺 2.教师简要介绍鉴真东渡的故事。 (鉴真(688—763年),俗姓淳于,扬州人,14岁出家为僧,法号鉴真。他对佛经深有研究,戒律部分尤其精熟。晚年受日僧礼请,东渡扶桑,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 3.提出问题:鉴真东渡对日本有怎样的影响? 答案提示: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目标导学三:唐与新罗的关系 1.教师讲述: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的目的。 (学习中国文化。) 2.提出问题:学生讲述唐与新罗交往的概况。 答案提示: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 目标导学四:玄奘西行 1.史料解读。 材料:玄奘离国已久,怀念祖国的心情越来越迫切。戒日王和各国国王、广大的僧俗人民再三挽留他。鸠摩罗国王甚至表示只要他肯留下来,要为他建立一百所专院。无奈玄奘归国心切,留学求经的目的既然已经达到,说什么也要回国了。643年春天,西行十七年的玄奘辞别了戒日王和天竺的朋友们,满载着印度人民的友谊、荣誉和六百五十七卷佛经,启程回国了。 2.提出问题:天竺是今天的哪个国家? 答案提示:印度。 3.老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回答玄奘的历史功绩。 答案提示:(1)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2)根据他的口述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三、课堂总结 唐朝国家安定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过去发达,为中外相互往来创造了条件。 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 3板书设计

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

14.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张骞两次两次出使西域的有关史实,正确认识张骞在西汉民族交往中的作用。 2.掌握西域都护的设置等基本史实,理解设置西域都护的重要意义。 3.识读《丝绸之路线路图》,知道丝绸之路的路线,培养识读历史地 4.图的基本技能,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提供的历史材料,获得感性认识和心灵体验。、 2.设计多种类型的问题,在思考、归纳、想象、描述、交流中理解和评价历史,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张骞克服困难、不辱使命等内容的学习,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坚强意志。 2.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展示带来的实物。 师:同学们可知道这些东西都产自哪儿吗?(生:西域) 师:很好,那它们是通过什么路来到中原的呢(生:丝绸之路) 师总结:很好,绵延数千里的丝绸之路贯穿欧亚大陆,成为中外友好交往的见证。那么,同学们肯定想知道丝绸之路到底是如何开通,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又和丝绸之路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这一层神秘的面纱——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讲授新课 看看我们的学习任务是什么(提示) 一、我们首先来完成自主学部分,看看同学们预习的怎么样拉! 提醒:1、张骞的骞子的写法 2、大肉氏——读音 过渡:虽然昔日繁华的丝绸治理已不复存在,但它留下了太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地方,现在老师和同学们穿越到汉朝去重游丝绸之路吧。 一、重游丝路 1.陆上丝绸之路。 问:这条沟通欧亚大陆的路为什么叫丝绸之路?(课本62页小字)学生打答 过度:原来如此,现在我也想运一批丝绸到欧洲去,谁来告诉我应该怎么走?(说路线)课件出示《丝绸之路路线图》(见课本第二目),并演示 教师:为来让同学们记住这条路快速记忆30秒,看谁记得又快又准……(展示记忆成果)2.海上丝绸之路 课件出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图。 教师讲述:除了陆上丝绸之路外,从汉代开始,中国人就开通了从广东到印度去的航道海上丝绸之路。宋代以后,随着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广州、泉州、杭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从南阳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人们把这些海上贸易往来的各条航线,通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新课程标准 1、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知道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故事,找出鉴真与玄奘的共同之处。 3、了解长安城的城市建设布局特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基本史实。 难点:牢记鉴真、玄奘的历史功绩。 ⊙解析与点拨 例1 简述唐朝时中日友好交往的情况。 解析:唐朝是我国封建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时期,唐朝又是对外交往发达的时期,其中与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的交往尤为密切。在中日友好交往史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相互交流和学习。日本至今还保留着中国的某些文化、建筑风格和生活习俗,由此可见。中日交往源远流长。 答案:①中日之间的来往:日本十多次派出“遣唐使”到中国学习等。②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仿唐制进行改革;依照汉字的偏旁创造日本文字。在建筑式样上模仿唐朝的风格;保留着唐朝的风俗习惯。③在文化交流方面:日本的阿倍仲麻吕和唐朝高僧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④经济交流:唐朝和日本贸易频繁。 例2 唐都长安的特点 解析:长安城虽然规模宏大,经济繁荣,能“海纳百川”,但它仍然是个典型的传统古典都市。居民住在一个个封闭的“坊”中间,商业只是在市中进行,不是到处可以开店铺。市由官吏管辖,日中击鼓开市,日落鸣钲闭市,街上也一样,日落时街鼓擂动,行人就不能在街上逗留。总之,唐长安还是个限制很多的城市,不仅与现代的城市不同,与后来宋、元、明、清的城市也不同。 例 3 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各国使臣、商贾、学者、僧人往来甚多,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如果用唐朝著名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句话来形容非常确切,你知道是哪两句吗?仔细想想并讨论唐朝时期外交活跃的原因是什么?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文化的接受与排斥

文化的接受与排斥 一种文化在对待外界社会带来新的文化要素时,不外乎采取受容、不关心、拒绝等态度。如果把不关心视作对新事物的消极拒绝的话,那么,对待外来文化就可分为受容和拒绝两种态度,即接受和排斥两种态度。 接受或排斥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第一个是接受者,即主体文化的因素。从接受者来说,一个社会体系或文化体系,一般都会同时存在推动改革和维持现状的力量。如果改革力量强于保守力量,就表现为受容,相反,就表现为拒绝。但是,改革力量和保守力量被什么样的社会和文化条件所制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说,与主体文化自身所处的状况有关。人类对于新事物,往往抱有不安和恐惧的心理。主体文化发达,社会开明多思,改革进取,对外来文化就比较宽容,易于接受。如唐代西域文明的传入、明末清初传教士的来华等,都与当时中国文化自身的受容态度有关。主体文化落后,社会危机频频,多保守封闭,对外来文化就排斥,拒绝多于接受。晚清之排斥西方文化,“文革”时期的封闭锁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当然,这些现象也不是单一因素促成的。 第二是外来异文化,即客体文化的因素。一般来说,异文化的效用、异文化与接受者文化体系之间差异性的大小,即是否适应,是主要的影响原因,即所谓的效用与适应性问题。 有效用的外来文化往往被接受,效用有直接可观和不明确两种。如铁器代替石器,它的实际利益是明显的,因此容易被未开化的民族接受;但西洋医药代替中医中药,甚至代替迷信巫术,就没有那么容易,人们不会毫不犹豫地接受。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中,孕妇耻于让男性妇产科医生接生或治疗。铁枪进入印第安人的生活中时,他们知道铁枪比弓箭威力大几倍的事实,但却没有料到在部落战争中,它也是恐怖的杀人武器。在印度部落,人们习惯于用一种冒着浓烟的煤炉子,呛人的浓烟使得眼病和呼吸道病变得十分普遍。当英国人教他们采用简单的烟筒,将烟导出屋外后,病痛固然是减少了,但不久人们发现,由于浓烟而不敢进屋的蚊子现在则因浓烟消除而繁殖起来,使人不堪叮咬。所以,后来又采用了原来的炉子。因此,效用也有两方面的意义,有效的新文化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不利。如何正确地根据利弊程度来决定是否采用新文化要素,这几乎是一个无法正确抉择、也不可能做到的抉择,哪怕是文化再发达的民族。因为新文化采用后的负面影响有时是无法预测的。 关于适应性,不管效用有多大,如果它与既存文化有较大的对立,特别是价值体系发生矛盾时,它就会遭到拒绝。因此,外来文化与固有文化没有较大的对立和能够适应,是文化受容的必要条件。如斯马特附近的孟塔洼诸岛居民拒绝从近邻马来人那里借鉴种稻技术。虽然他们知道引进水稻技术后,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但是种稻需要持续不断的劳动,这不符合孟塔洼诸岛人数月停止一切劳作的宗教要求。由于这个缘故,他们一直拒绝水稻技术的引进。东南亚信仰佛教的各国强烈抵抗杀虫剂的输入,因为杀虫剂的输入会打破他们不杀生的戒律。这些例子不只限于后进民族,在文明民族中也常见。如1953年,英国农业部希望推广美国的“窄屋养鸡法”,因为这种方法可以使鸡蛋产量增加20%。但这仍然遭到以防止虐待动物协会会员为主的许多英国人的反对,因为它违反了英国人的爱鸟精神。

七年级历史下册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新人教版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课标内容 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7年级的学生通过影视资料,小说等文学作品,对唐三藏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但是小说中的人物毕竟和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不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与史实的区别。另外、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贡献及优秀品质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让学生参与讲、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他们的优秀品质。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关系和玄奘西行。三部分内容中,既有外国学习中国文化的事例,也有中国学习外国文化的事例。遣唐使、鉴真东渡从不同角度叙述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情况,唐与新罗的关系介绍了新罗与唐朝政治、科技、文化的交流,玄奘西行则介绍了中印文化交流。学习这三部分内容,目的是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情况。 四、教学准备 1.登陆优教同步学习网,在同步备课下,设置版本章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人教版; 2.在课程目录下选择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3.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浏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名师教案; 4.在课前预习——名师预习,将《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并提醒学生在我的作业中查收完成学习;(或者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下将WORD版本课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 5.在同步备课——课堂教学——名师课件下,对应本课目录下查看本课名师课件,并将本课名师课件一键加入我的课件。 6.在同步备课——随堂训练——名师训练下,对应本课目录下查看本课自学检测、互动训练

试卷。 7.授课预览处点击进入授课端名师课件或我的课件中进行预览。注意要在授课端选择本课的对应目录。 五、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搜集资料、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 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关系、玄奘西行的基本史实。 目标2:比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相同点,并分析从他们身上学到的精神。 (重点) 目标3:通过了解这些史实,思考并认识外交的开放与唐朝国力强盛之间的关系。(重难点) 六、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播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 这首片尾曲同学们都听过吗,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历史中真实存在吗,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关系、玄奘西行的基本史实。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唐朝的中外文

第15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说课教案

第15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说课教案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教材内容在新编初中历史课程第二册第十五课。首先谈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是中国历史第二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课。它在本单元中占有重要地位,介绍了明清时期我国的对外关系,重点是中外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一方面介绍中国古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另一方面,又介绍涌进来的大量外国贡使和西方传教士,由此形成了中外交往的活跃局面;并且教材内容也体现了本套课程编写思想的转变一一从便于教向便于学的教育思想的转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与探究,得出结论。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接触过中外交流的历史,基本掌握了记忆、分析、比较等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时初中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知识水平决定了他们易于形成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并且对事物的认识开始由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过渡。 三、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及其学生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过程,郑和远航的重大意义,外国贡使与明朝的关系,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及《大清时宪历》等基本史实。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通过分析传教士来华的作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郑和远航的盛况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航海技术在世界的先进地位,以及郑和远航增进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谊这些史实,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对郑和下西洋等事件的学习,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可引导学生发现郑和这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四、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重点和难点。 1、郑和下西洋 2、传教士与《大清时宪历》 难点: 外国贡使。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设计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启发学生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的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比较日本、新罗与隋唐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相似性,以及佛教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唐朝所起的作用,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 3.通过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的奋斗精神,使学生更加崇敬为各国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通过当时傲居世界文明之首的东亚文明及其中心唐朝的了解,使学生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唐朝中外友好交往。 2.难点: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曾经有一个著名节目《唐人街》,该节目的宗旨是追逐海外华人的足迹,展示华人的风采。现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地区也都有“唐人街”,(展示各地唐人街图片)如北美的纽约、洛杉矶,澳洲的悉尼、墨尔本,欧洲的伦敦、巴黎,亚洲的东京、汉城等地。“唐人”指哪国人?为什么外国人会将外国人称为“唐人”?唐朝时期与中国长期友好往来的又有哪些国家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内容。 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课件出示《职贡图》,提问: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上的人物与我们学过的唐朝时期人物的着装、样子一样吗?(生答:不一样。)请同学们下面的文字。 此图反映了外国使节和周边少数民族携贡品来唐的生动情景。 为什么有这么多外国人来中国呢?(学生讨论并自由回答。)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导学案

第15课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 学习目标 知道郑和下西洋、外国贡使制度、传教士与《大清时宪历》的基本情况,了解明清时期中国与外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来往路线的大致情况。 ◆ 重难点 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基本路线和意义;外国贡使制度的主要内容;西方传教士对中外文化的贡献,《大清时宪历》的制定。 难点:郑和下西洋是我国航海史上的壮举;外国贡使制度的实质和利弊。 二、知识概览图 概况:从1405—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 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和红海沿岸 基本航线:是从中国东南沿海的刘家港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 意义:郑和的远航,促进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评价: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的航海家,他七次下西洋是世界航海 史上的伟大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要早半个多世纪 特点:国朝贡,中国回赐 衰落:明中叶以后 评价:实质是中国古代王朝大国至上观念的切实反映 来华的时间:开始于明朝万历年间 来华的目的:在中国境内传教 代表人物: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是最早来到中国的外国传教士之一 《大清时宪历》 三、新课导引 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同郑和有关的遗迹。比如,印度 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附近的山上有个三宝洞,洞中有郑和塑像。马来 西亚有座三宝山,山下有座三宝井,井旁有三宝亭,亭内供奉着郑和神主。印度 有三宝石刻雕像。在非洲东岸的索马里,有个中国村又名郑和屯。上述都是郑和 或他的船队到过的地方。像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垄市,郑和远航时曾在此登陆暂住。 那儿原本一片荒凉,后来的华侨却因郑和来过就定居在这里,逐渐形成兴旺的海 港。每年在郑和登陆的日子,华侨都在这儿举行盛大游行,锣鼓喧天,龙狮狂舞, 洋溢着节日气氛,以示对郑和的纪念。 〔思考讨论〕 郑和是怎样远航的?在明朝的中外关系中,还发生过哪些重 大事件? 四、教材精华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郑和下西洋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外国贡使 传教土

部编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一、教学目标: ⒈知识识记: (1)了解长安城的布局,知道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 (2)了解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认识我国的经济、文化在唐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朝政府采取鼓励对外交往的政策,这些都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⒉能力培养: (1)通过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通过学生的讲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⒊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通过对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出国远行,学习交流的事迹介绍,启发学生不怕困难险阻、勇于开拓以及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唐代的强盛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认同情感。 (3)玄奘、鉴真等人热心于文化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节,其业绩值得后人景仰。 4.重点、难点突破措施: (1)利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再现历史情境,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充分阅读教材,提高自学能力、概括能力。

(3)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看法,明确文学作品和历史现实之间是有区别的。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歌《一个师傅仨徒弟》。提问:歌中的“唐三藏”指谁?“西天取经上大路”中的“西天”指哪里?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西游记》是以玄奘西行天竺求学问取真经为背景而虚构的一部小说,故事中的唐僧原型就是历史上的玄奘,《西游记》中有关唐僧的描绘与玄奘一样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第五课《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就会给你答案。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展示学习目标) 2.学生认定目标 (1)了解长安城的布局,知道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 (2)了解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等史实,认识我国的经济、文化在唐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政府采取鼓励对外交往的政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3)对图片等内容进行观察、想象,用语言叙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学习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勇于开拓以及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发扬光大。 (5)明确唐文化远播东西方各国,对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3.导学达标: (一)唐都长安 唐朝的都城在哪里?今天的哪个城市?讲明长安城和西安城的规模的不同。(今西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学案)

第15课中外文化交流学案 一、学习目标 识记:①知道丝绸之路; ②遣唐使; 理解:理解丝绸之路在唐朝全盛的意义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 三、学习过程: (一)、阅读教材59-63页,完成下列问题(知识整理) 一、丝绸之路的全盛★: 探究1:想一想,丝绸之路的开通最早应始于何时?是谁又是因何原因而开通的? 客观上起到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探究2:参考并阅读相应地图册,想一想,隋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与秦汉时期的丝绸之路相比,进入全盛阶段,那么你认为此时的全盛阶段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思考1:请结合教材60—61页的插图及材料,说说唐朝时期中外交往的盛况。

思考2:参考教材第59页的【读图学史】,观察相应的丝绸之路走向示意图,描述这条道路的大郅走向,并分析唐朝丝绸之路臻于全盛的原因、作用以及意义。 探究3:拓展思维,你认为丝绸之路仅仅是一种地域之间的联系和物品上的交流吗? 如果不是,那么你认为它从本质上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历史实质现象?而这种历 史现象又是基于什么原因而出现的?这种现象对于丰富中华文化将会起到怎样 的历史影响? 二、东亚文化圈 1、东亚:指的是亚洲东部的中国、朝鲜和日本。 2、东亚文化圈:形成于唐朝、延续至19世纪西方影响进入之前。由于大唐盛世,国力强 大,中国文化辐射与整个东亚地区,使东亚各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 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或是儒家文化圈。思考3:请阅读教材第62—63页,分析思考大唐中国文化的辐射途径、辐射内容、以及如何看待这种辐射? 辐射途径: 主要是通过日本和朝鲜的使者预计留学生积极传播和仿效。朝鲜到中国学习者先 后多达2000多人;日本先后派出十多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留学生和学问僧, 多时一次达五六百人。 辐射内容:

【同步练习】《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人教)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 1、唐朝时期,把日本派到中国来学习的使者称为() A. 亲戚 B. 君臣 C. 遣隋使 D. 遣唐使 2、1980年茅盾曾作长诗《欢迎__ __和尚探亲》,其中说:“今日__ __来探亲,扬州面貌已全新。欢迎现代遣唐使,友谊花开四月春。”__ __处填写() A. 李白 B. 杜甫 C. 玄奘 D. 鉴真 3、李白的诗句“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中,“晁卿”是指 A. 空海 B. 阿倍仲麻吕 C. 吉备真备 D. 安禄山 4、201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中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诗句是() A.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C.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假如你要了解7世纪中亚、印度半岛的历史及地理情况,最适合的参考资料是 A. 《汉书》 B. 《马可·波罗行纪》 C. 《史记》 D. 《大唐西域记》 6、日本派出的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通过在唐朝的学习,传回日本的有 ①先进的制度②天文历法③文字、典籍④书法艺术⑤建筑技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7、唐朝之所以强盛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外开放;使国家有机会吸收外来的经验。下列举例能证明这个观点的是 A. 文成公主入藏 B. 鉴真东渡 C. 玄奘西行 D. 贞观之治 8、唐代与亚洲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 A. 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B. 制度先进,疆域辽阔 C. 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 D. 对外交往交通便利 9、唐朝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下列史实能够体现这一特征的有①鉴真东渡②开通大运河③文成公主入藏④《金刚经》的印制 A. ①③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④ 10、某班同学准备办一期主题为“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图片展板,你认为下列哪些图片可以入选( )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③④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

第五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新课程标准 1、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知道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故事,找出鉴真与玄奘的共同之处。 3、了解长安城的城市建设布局特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基本史实。 难点:牢记鉴真、玄奘的历史功绩。 ⊙解析与点拨 例1 简述唐朝时中日友好交往的情况。 解析:唐朝是我国封建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时期,唐朝又是对外交往发达的时期,其中与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的交往尤为密切。在中日友好交往史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相互交流和学习。日本至今还保留着中国的某些文化、建筑风格和生活习俗,由此可见。中日交往源远流长。 答案:①中日之间的来往:日本十多次派出“遣唐使”到中国学习等。②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仿唐制进行改革;依照汉字的偏旁创造日本文字。在建筑式样上模仿唐朝的风格;保留着唐朝的风俗习惯。③在文化交流方面:日本的阿倍仲麻吕和唐朝高僧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④经济交流:唐朝和日本贸易频繁。 例2 唐都长安的特点

解析:长安城虽然规模宏大,经济繁荣,能“海纳百川”,但它仍然是个典型的传统古典都市。居民住在一个个封闭的“坊”中间,商业只是在市中进行,不是到处可以开店铺。市由官吏管辖,日中击鼓开市,日落鸣钲闭市,街上也一样,日落时街鼓擂动,行人就不能在街上逗留。总之,唐长安还是个限制很多的城市,不仅与现代的城市不同,与后来宋、元、明、清的城市也不同。 例3 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各国使臣、商贾、学者、僧人往来甚多,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如果用唐朝著名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句话来形容非常确切,你知道是哪两句吗?仔细想想并讨论唐朝时期外交活跃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恩题考查的是有关唐朝的外交往来情况,更确切地说是考查唐朝的对外交往整体上是什么情况。第一问考查认识能力,是对本课内容的宏观认识考查;第二问则是考查归纳概括能力,即为什么唐朝有那么活跃的对外交往,由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一问题旨在考查归纳概括知识是否全面细致。 答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原因:①唐朝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对亚洲各国有很强的吸引力。 ②唐朝国内交通发达使对外交往成为可能。 ③唐政府对外政策开明,既鼓励唐朝商人去外国经商,又鼓励各国商人来中国贸易,使对外交往成为现实。

明清时期中外文化交流

浅论明清时期中外文化交流摘要:明清时期的对外交流主要有陆路和海陆两条路,在闭关锁国还是开放的争论下所进行的,但依然没有阻止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因为它是人间的一种规律与趋势,任何国家不与他国进行交流都将走向灭亡。今天我们研究历史主要意义是以史为鉴。 关键词:陆路、海陆、闭关锁国、自然科学技术的传入、丝绸瓷器的输出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到现在依然能够充满活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文化具有兼容性,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气魄。中外文化交流使中国能够吸收外国文化使之与中国本土文化相摩擦并交融,逐渐演变成为具有中国魅力的文化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并流传至今。另一方面中国的文化也传到其他国家对它们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大家都知道我们必须开放,闭关锁国必将失败,这也是我们在总结历史经验是的出的结论,然而明清时期可以说闭关程度达到了一个高度,中国在经历了一个个盛世之后又经历了一段屈辱的历史,与闭关锁国是分不开的。那么研究历史的目的一个是要知道自己的祖先,了解国家发展的一个历程,而另一个最有价值的我认为是以史为鉴,充分了解历史,让今天发展的更好而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虽然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很严重,但依然无法阻挡文化交流的潮流,因此在这样的角度下浅谈下明清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沟通道路 中外文化交流必然要有一定的途径,通常是以人为主要的传播主

体,而这样就必须有与外界相沟通的道路,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因此就所掌握的知识介绍一下明清朝的对外交通道路。 (一)陆路 陆路主要是沿袭丝绸之路向西发展。据文献记载,明朝也多次派遣使者与西方多国沟通,不仅将中国的本土文化带到了西方国家,也再一次将西域的风土人情带回了中国,增进了当时中国对西亚及小亚细亚等西方国家的认识,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虽然其规模和历时都远远逊于以前,却也有着重要意义。其中最具代表的莫过于明朝使者诚了。诚奉明成祖之命于永乐十一年、永乐十四年、和永乐十八年等多次出使西域,加强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据记载诚出使西域的路线是“中原—河西走廊-哈密-吐鲁番-伊犁河-伊塞克湖-赛蓝-达失干-河中地区-西亚”。(1)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249页。途径十几个西域国家,并与暹(xian)合作写成《西域记》二卷,为当时中国人了解西域国家有重要作用。 而另一方面西域各国派遣使者来到明朝中国,例如西域古国帖木儿帝国、别失八里、波斯湾、阿拉伯半岛上的多国等皆与明朝建立的联系,并多次派使者互通有无,大多时候是来向明朝天子朝贡。“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各国使臣和商人到的一次就有一千二百多人,一时朝廷为之盈满”②中国史纲要(下)528页除了政治上的中西方沟通外,也有一些民间的交流,比如通过贸易将中国的瓷器、茶叶等带到西方而将西方的宝石、骆驼等带到中国,当然除了这些实物的互换之外,也有思想的交流这些容我将在下一部

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 流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4课唐朝的中外交流 【学情分析】本课是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的第四课,讲述唐朝的中外交流。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爱听历史故事,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应发挥这些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课是科学,学好历史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教师运用生动直观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精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勇于质疑,让学生热爱课堂。 【教材分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课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第4课,本课通过对唐朝时期对外交往历史的介绍,突出的反映出当时中国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其立足点在友好往来上。教师应该使学生了解当时中国的繁荣对周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以及唐文化的世界地位。同时,周边国家也将他们的文化思想,民俗民风等带到中国。学生们应该知道世界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世界文明,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此外,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理解,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今天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政策。 【课标要求】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学习目标】 1.知道遣唐使的含义,认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知道鉴真东渡的具体历史史实及其影响。 3.知道玄奘西行的时间和贡献,唐朝时中外文化频繁交往的主要原因。 【能力培养】 1、通过识记《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唐招提寺》、《鉴真坐像》等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同时建立历史学习的空间感和方位感。 2. 通过对对日本遣唐使来华的自主归纳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 通过将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4、通过对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的学习,启发学生思考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 【核心问题】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评价任务】 1、结合课文的相关史事和《弘法大师行状绘词》图,通过问题集结号,让学生阅读课本,标画出知识点。(对应学习目标1) 2、结合课件图片展示,教师讲述鉴真东渡的经历及影响。(对应学习目标2) 3、通过设计学习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玄奘西行,分析唐时期中外频繁交往的主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第1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

第15课中外文化交流 一、丝绸之路的全盛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知道唐朝在西部疆域设置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粟特人是沟通东西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媒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阐释、解读资料或习题、朗读课文或习题、讨论、师生互动等教学过程,理解安西都护府和碑亭都护府的设置,对于丝绸之路的繁盛的作用;探索设置安西都护府和碑亭都护府的历史背景;拓展对粟特人的了解;探讨解答特定的习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用安西都护府和碑亭都护府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于丝绸之路的作用、粟特人的概况等素材,启迪学生的心智,开阔视野增强历史意识,提升运用事物联系的辩证法探究问题的能力;增强解题的信心。 划重点: 阐释:探索设置安西都护府和碑亭都护府的历史背景;拓展对粟特人的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不断交流;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本土化;长安是当时东西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都市会。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阐释、体会与欣赏、划重点、讨论等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全面认识唐朝文化概况的基础上,理解中国化的佛教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文化以亚洲诸国为中介,与世界文化进行了交流与融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以中西文化交流的内容及其典型成果——长安城及其盛况,陶冶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开拓国际视野,培养海纳百川的气度与胸怀。 4.操作程序(按照先后次序排列): (1)分句轮番朗读。 (2)划重点与阐释。 (3)解读与划重点。 (4)读图与阐释。 (5)自学与欣赏 二、东亚文化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唐朝与朝鲜、日本的交往及对两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解读、互动与欣赏等教学过程,使学生体会并理解唐朝文 3.化对朝鲜、日本文化的深刻影响。 4.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唐朝文化影响朝鲜、日本文化的史实,增强民族自豪感、强化民族精神;同时从朝鲜、日本对于唐朝文化的积极态度中吸取精神养料。 三、作业指导 1.练习与测评 2.探索与争鸣 3.解题的基本要求: (1)、举2——3个儒家学说的实例,揭示它们“适应了人类普遍的道德要求”。 (2)、举例说明,差异与冲突在一定的条件下需要调和;并在此基础上肯定“和而不同”的思想的积极意义。 (3)、字数在300以上(含300)。 四、课后总结:

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交流 【学情分析】本课是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的第四课,讲述唐朝的中外交流。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爱听历史故事,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应发挥这些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课是科学,学好历史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教师运用生动直观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精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勇于质疑,让学生热爱课堂。 【教材分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课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第4课,本课通过对唐朝时期对外交往历史的介绍,突出的反映出当时中国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其立足点在友好往来上。教师应该使学生了解当时中国的繁荣对周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以及唐文化的世界地位。同时,周边国家也将他们的文化思想,民俗民风等带到中国。学生们应该知道世界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世界文明,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此外,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理解,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今天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政策。 【课标要求】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学习目标】 1.知道遣唐使的含义,认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知道鉴真东渡的具体历史史实及其影响。 3.知道玄奘西行的时间和贡献,唐朝时中外文化频繁交往的主要原因。 【能力培养】 1、通过识记《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唐招提寺》、《鉴真坐像》等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同时建立历史学习的空间感和方位感。 2. 通过对对日本遣唐使来华的自主归纳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 通过将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4、通过对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的学习,启发学生思考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 【核心问题】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评价任务】 1、结合课文的相关史事和《弘法大师行状绘词》图,通过问题集结号,让学生阅读课本,标画出知识点。(对应学习目标1) 2、结合课件图片展示,教师讲述鉴真东渡的经历及影响。(对应学习目标2) 3、通过设计学习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玄奘西行,分析唐时期中外频繁交往的主要原因。(对应学习目标3)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

第15课中外文化交流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丝绸之路开通的渊源; 知道唐朝丝绸之路全盛的原因及其基本概况; 知道东亚文化圈的概念;知道唐朝与日、新罗的交往及其与日、新罗等国文化的互动融会。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探索与争鸣的讨论,使学生能够学会一定

的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我们认为唐朝首都长安不仅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市。 通过本课学习,使我们认为只有采取宽容开放的政策,才能推动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二、重点难点 重点:丝绸之路的全盛与东亚文化圈

难点:丝绸之路全盛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破题: 1、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文化的内涵: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泛指一般知识。 2、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什么? 互动性,相互渗透。 导入:古代中国与西方经

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是什么? 丝绸之路 (一)丝绸之路的全盛1.丝绸之路的由来:丝绸之路是由张骞出使西域而开通的。 插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路线图》 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the Silk Route),亦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13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

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插图《丝绸之路线路图》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2.丝绸之路的用途与作用(1)用途:连接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路通道, (2)作用:不但中国文化

3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解析版)

热点小专题3 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热点剖析】 一、中国古代“东学西传” 1.秦汉文明:中华文明开始走向世界 (1)表现 ①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②制铁技术和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分别传往日本、朝鲜和越南。 (2)影响:以秦汉文明为中心的东亚文明和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文明的首次交往,促进了中 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初步确立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系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2.隋唐文明:基本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 (1)表现:儒学的传播;造纸术8世纪传到中亚,后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2)影响 ①地位:全面繁荣、博大精深、承前启后、源远流长、影响深远。②对新罗、日本、印度、大食的影响。 3.宋元文明:西传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1)表现 ①活字印刷术,西传埃及和欧洲,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成为科学复兴的手段。 ②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③火药在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冶金业的发展,瓦解骑士阶层。 (2)影响: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二、中国历史上“西学东渐” 1.明清时期的“西学东渐” (1)途径:随着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进入中国。 (2)表现:传播基督教教义;也大量传播了科学技术。如当时传教士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 著作,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等方面著作介绍给中国。 (3)影响:西学传入,对当时中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天文学、数学和历法方面,由于只在少 数士大夫阶层中流传,没有能够很好地普及。 2.近代的“西学东渐” (1)阶段 ①从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主要学习以“船坚炮利”为核心的西方物质文明。 ②从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主要学习以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为核心的西方精神文明。 (2)表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影响: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前期主要局限于“器物”层面,

2018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课标要求】 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学习目标】 ①知道遣唐使的含义,认识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②知道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找出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③理解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和影响。 【学习重点】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教材解读】 知识点一遣唐使 1、背景: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2、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弘法大师空海是日本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绝对不仅局限在佛教界,在精神文明、文化乃至实务的贡献上,空海的地位都相当崇高。 3、含义:日本遣唐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跟随使节来华的,好有很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人等。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 4、作用: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风格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知识点二鉴真东渡 1、鉴真的地位: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

鉴真,唐朝僧人,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律宗南山宗传人,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应日本留学僧请求,东渡日本,弘传佛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763年(广德元年)6月25日,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 2、东渡经历:鉴真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3、影响: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知识点三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新罗强胜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流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 知识点四玄奘西行 1、目的地:天竺 2、时间:贞观年间(唐太宗时期) 玄奘像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俗家姓名“陈祎(yī)”,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经,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玄奘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3、经历 (1)出发:玄奘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2)学习:玄奘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曾经在佛学最高学院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