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一:绪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形成: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为中医学现存最早的经典著作。本书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共18卷162篇,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

(2)《难经》又称《黄帝八十一难经》,成书于东汉,传说为秦越人所作。

(3)《伤寒杂病论》张机(字仲景)所著,成书于东汉,为中医学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经晋·王叔和整理,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

(4)《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成书于东汉,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全书载药365种。

发展:

魏晋隋唐时期(公元220-960年)

(1)《脉经》晋·王叔和著,为中医学第一部脉学专著。

(2)《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著,为中医学第一部针灸专著。

(3)《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著,为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候学专著。

(4)《备急千金药方》与《千金翼方》唐·孙思邈著,为中医学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提出“大医精诚”为医学道德准则和追求的境界。

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

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后人尊称为“金元四大家”。

(1)刘完素后人称为“寒凉派”。著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

(2)张从正后人称为“攻邪派”。代表著作为《儒门事亲》

(3)李杲自号东垣老人,后人称为"补土派"。代表著作为《脾胃论》

(4)朱震亨后人尊称朱丹溪,后人称为"滋阴派"。代表著作为《格致余论》

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

(1)吴有性(字又可):著《温疫论》

(2)叶桂(字天士,号香岩):著《温热论》

(3)薛雪(字生白):著《湿热条辨》

(4)吴瑭(字鞠通):著《温病条辨》

近代与现代(公元1840年以后)

(1)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

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认识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1)生理功能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和精气神一体观。

五脏一体观:

人体五脏生理系统简表

系统五脏六腑五体官窍经脉

心系统心小肠脉舌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肝系统肝胆筋目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脾系统脾胃肉口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肾系统肾膀胱骨耳及二阴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形神一体观

精气一体观

2、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并贯穿于预防与康复的医疗保健实践的过程。中医学在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讲究辩证与辨病相结合。

(1)症、证、病的基本概念

症,即症状和体征,是机体发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表现,包括患者所诉的异常感觉与医生所诊查的各种体征。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病机本质的包括。

病,即疾病的简称,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机演变的一个完整的异常生命的过程,常常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要点、与相似疾病的鉴别等。

(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基本理论与思维方法,即根据中医理论分析四诊获得的临床资料,明确病变的本质,拟定治则治法。

辩证辩证是以中医学理论对四诊(望、文、问、切)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明确病变本质并确立为何种正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辨病因:即探求疾病发生的原因。根据中医病因理论分析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探求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某些病因,如外伤、虫兽咬伤等可直接观察询问病史了解。

辨病位:即分析、判别确定疾病只所在部位。

辨病性:即确定疾病的虚实寒热之性。

辨病势:即辨明疾病的发展变化趋势及转归。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及用药,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因证立法:即依据证候而确立治则治法。证,是辩证的结果,也是论治的依据。只有确定疾病某阶段或某类型的证,才能针对该证性质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随法选方:即依据治则治法选择相应的处方。处方,是在确定治疗手段的基础上,依据治法的要求,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如选用药物疗法,应开出符合治法要求的方剂及其药物组成,并注明剂量、煎煮或制作、服用方法等。

据方施治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患

者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不同,因而治疗也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表现为大致相同的证,因而采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3、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式

象思维

(1)形象思维

(2)意象思维

(3)应象思维

系统思维

(1)整体宏观

(2)天人合一

变易思维

(1)恒动变化

(2)动静相召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气一元论

1、气的哲学概念与气一元论

气一元论,简称“气论”,是古人认识和阐释物质世界的构成及运动变化规律的宇宙观。(1)气概念的形成

(2)气的哲学概念气是一种极其细微的物质,是构成世界的物质本原。气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其本义,是客观的、具有运动性的物质存在;其泛义,是

世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包括精神现象,均可称之为气。

2、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

(1)气是物质

(2)气是万物的本原

(3)气的运动是万物变化的根源气的变化,称气机。气的运动是宇宙产生各种变化的动力。

(4)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第二节阴阳学说

1、阴阳的概念归类

(1)阴阳概念的形成

(2)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相互对立的两种基本属性,既可标示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又可标示生化对立的两种事物或现象。

(3)阴阳的特性与归类阴阳的特性:阴阳的普遍性、阴阳的关联性、阴阳的规定性、阴阳的相对性。

其一,阴阳属性可以相互转化。

其二,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其三,阴阳属性随比较对象而变。

事物阴阳属性的归类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交感

(2)阴阳对立

(3)阴阳互根指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

阴阳互藏,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互根,指阴阳的互为根本、相互依存的关系

(4)阴阳消长量变过程

阴阳互为消长即阳长阴消,阴长阴消或阳消阴长,阴消阳长。

阴阳同消同长

(5)阴阳转化质变过程

(6)阴阳自和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稳定状态的能力和趋

势。

第三节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理论范畴。母、火、土、金、水的生克制化是宇宙间各种事物普遍联系、协调平衡的基本规律。

1、五行的概念与归类

形成:五行最初的涵义与“五材”有关,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并对五行特性进行归纳“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了爰稼穑”

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属性及其运动变化。“行”指,运动变化。归类:“木曰曲直”曲,屈也,弯曲;直,伸也,伸直。曲直,指树木枝条具有生长、升发、柔和,能屈能伸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类似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木。

“火曰炎上”:炎、炎热、光明;上,上升、升腾。炎上,指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炎热、升腾、光明的等类似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火。

“土爰稼穑”:爰,通“曰”;稼,种植谷物;穑,收获谷物。稼穑,泛指人类种植和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引申为凡具有承载、受纳、生化等类似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土载四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都是基于土之特性的表述。

"金曰从革":从,顺也;革,变革。从革,指金具有顺从变革、刚柔相济之性。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变革等类似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金。

"水曰润下":具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冷、闭藏等类似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水。

2.五行的归类

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两种

(1)归类方法:东方归属于木,南方归属于火,西方归属于金,北方归属于水,中央归属于土。

3.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生克制化

(1)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和抑制的关系。

五行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五行制化

制,克制;化,生化。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逆相生化,又逆相制约,生化中有制约,制约中有生化,两者相辅相成,从而维持相对平衡和正常的协调关系。

【附】五行胜复

五行胜复,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一行(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

五行胜复,又称“子复母仇”。应五行中的一行亢盛,即为胜气;其所不胜,是为复气,又恰好为其所胜之子。复气之母受胜气所害,复气制约胜气,为母复仇,故称“子母复仇”。如木行亢盛为土行的胜气,金行旺盛为土行的复气;土为木之所胜,而土之子金能克木,使木行亢盛得以平复,则为子复母仇。通过胜复调节机制,五行系统在局部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下,自行调节以维持其整体的协调平衡。

五行生克异常

(1)五行母子相及

如临床常见的水不涵木症,即先有肾水(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导致肝阴不足;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进而导致肝阳偏亢。又如于肾精不足不能资助肝血,而致肝肾精血亏虚证;肾阳不足不能资助肝阳,而致寒凝肝脉证等,皆属母病及子的病变。他脏之间的母病及子病变,以此类推。

子病及母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子病及母,既有子脏不足引起母脏亦虚的母子俱虚之证,又有子脏亢盛导致母脏亦盛的母子俱实之证。

如心病及肝的病机传变,临床可见由于心血不足累及肝血亏虚,而致心肝血虚证;由于心火旺盛引动肝火,而致心肝火旺证等。此外,还有子脏亢盛损伤母脏,导致子盛母衰病变,即

所谓‘子盗母气’如肝火亢盛,下劫肾阴,以致肾阴亏虚的病变。

2.五行相乘相侮

(1)相乘指五行中所不胜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导致五行相乘的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

由于肝气郁结或肝气上逆,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而出现胸胁苦满、脘腹胀痛、泛酸、泄泻等表现时,称为“木旺乘土”。在人体,相克表示生理现象,相乘表示病机变化。

(2)相侮指五行中所胜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

导致五行相乘的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

木火金水四行之间的关系

春天的温暖源于冬天,属阴中之阳的少阳;秋天的凉爽源于夏天的炎热,属阳中之阴的少阴。

第二章藏象

1.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象,又称“脏象”指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征象。

“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于脏腑之气及其运动,包括五脏(心、肺、脾、肝、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孢)“象”,指在外的现象和比象。其涵义有二:一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二指,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功能系统与外界事物或现象相比较所获得的现象。

2.脏腑分类及各自的生理特点

将内脏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三类。脏有五,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五脏(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亦作为脏,故又称“六脏”)。腑有六,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奇恒之腑亦有六,即脑、髓、骨、脉、胆、女子孢。

五脏内部组织相对充实,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储存精气;六腑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奇恒之腑功能上储存精气与五脏相似。

第二节五脏

心:

“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

1.生理特性

(1)心主通明

(2)心火宜降

2.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心主血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运行,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各脏腑形体官窍的作用。

(2)心主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维持脉道通利的作用。

3.心主神明指心具有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等生命活动和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的功能。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4 系统联系

(1)心藏神中医学将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分为神、魂、魄、意、志,此五者又分藏于五脏,称为“五神脏”

(2)心在志为喜

(3)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4)心在窍为舌

(5)心在液为汗

(6)心应夏夏季是一年之中炎热的季节,属阳中之阳。心为火脏,阳气最盛,同气相求,故与夏季相通应。

[附] 心包络

简称心包,亦称“膻中”,是心脏外面的包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肺经肺系(指气管、支气管)与喉、鼻相连,故称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

肺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少阴。肺系统包括:肺藏魄,在志为悲(忧),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液为涕,与自然界秋气相通应。肺与大肠构成表里关系。

肺具有治理调节全身气、血、津液的作用,概括为“肺主治节”,如《素问.灵兰秘籍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华盖”,原指古代帝王车架的车顶。肺位于胸腔,覆盖五脏六腑,位置最高,因而有“华盖”之称。

2.肺为娇脏肺为娇脏,指肺清虚娇嫩,易受邪袭的生理特性。

3.肺气宣降肺气宣降,指肺气向上向外宣发与向下向内肃降的相反相成的运动。宣发与肃降运动协调,维持着肺司呼吸、主行水等功能。

肺气宣发指肺气升宣与布散的运动形式,与肺主清肃相对而言。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呼出体内浊气;二是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和津液上输头面诸窍,外达皮毛肌腠;三是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并将津液化为汗液排除体外。

肺气肃降,指肺气清肃与下降的运动形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清气,下纳于肾,以资元气;二是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和津液向内向下布散,下输于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洁净。若肺失肃降,常出现呼吸短促、喘息、咳痰等症。

4.肺喜润恶燥

生理功能

1.肺主气司呼吸指肺具有吸入自然界清气,呼出体内浊气的生理功能。

肺主一身之气指肺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功能。

2.肺主通调水道出自《素问.经脉别论》,指通过肺气宣发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具有疏通和调节作用。作用机理有二:一是肺气宣发,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诸窍,外达皮毛肌腠,并化为汗液排出体外。二是肺气肃降,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向下向内布散,下输于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3.肺朝百脉朝,朝会,朝向。脉朝百脉,指全身的血液,都要经过经脉而会聚于肺,经

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而后输布于全身,即肺气助心行血的生理功能。

肺对气、血、津液的治理和调节作用,称为“肺主治节”,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治理调节呼吸运动,使之保持呼吸节律有条不紊;二是治理调节全身气机,随着肺一呼一吸的运动,调节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三是肺朝百脉,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肺主通调水道,治理调节津液的代谢。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系统联系

1.肺藏魄

2.肺在志为忧(悲)

3.肺在体合毛,其华在毛

4.肺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

5.肺在液为涕

6.肺应秋

脾在五行属土,为阴中至阴。脾系统包括:脾藏意,在志为思,在形体为四肢及肌肉,其华在唇,在窍为口,在液为涎,与长夏之气相通应。脾与胃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生理特性

1.脾气宜升指脾气以上升为主,以升为健的气机运动特点。

(1)脾主生清“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将胃肠吸收的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头面,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濡润全身。

(2)升举内脏

2.脾喜燥恶湿

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

(1)运化谷物指脾能够将食物化为精微物质,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的生理功能。食物

入胃,经胃初步消化即腐熟后,变为食糜,下传于小肠以作近一步消化。小肠中的食糜,在脾气作用下经近一步消化后,分为清浊两部分。脾气传输精微的途径有二:一是上输心肺,化生气血,布散全身;二是向四周布散到其他脏腑、四肢百骸。

(2)运化水饮脾转输津液的途径有四:一是“脾气散精,上输于肺”,通过肺气宣降输布于全身;二是“以灌四傍”,向四周布散,发挥滋养濡润脏腑、四肢百骸的作用;三是脏腑气化后多余的水液,在脾的运化作用下,经过三焦,下输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四是通过脾胃气机升降之枢纽作用,时全身津液随气之升降而上腾下达。

2.脾主统血指脾气有通摄血液运行于脉中,不使其逸出于脉外的作用。

系统联系

1.脾藏意

2.脾在志为思

3.脾在体合肉,主四肢

4.脾在窍为口,主四肢

5.脾在液为涎

6.脾应长夏与脾主四时

肝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少阳。肝系统包括:肝藏魂,在志为怒,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液为泪,与春气相通应。肝与胆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

肝主疏泄而藏血,调和气血,刚柔相济

生理特性

1.肝主升发指肝气向上升动、向外发散、生机不息之性。

2.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属木,肝气以疏通、畅达为顺,不宜抑制、郁结。

3.肝为刚脏刚,刚强暴急之谓。肝具有刚强、急躁的生理特性。

生理功能

1.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维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生理功能。

肝主疏泄的中心环节是调畅气机。肝气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使肝脏经络之气的运行通畅无阻,升降出入运动协调平衡,从而维持了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功能活动的有序进行。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的生理功能作用

(1)调畅精神情志情志活动是脏腑精气对外界刺激的应答,适度的情志活动以气机调畅、气血调和为重要条件。

(2)协调脾升胃降

(3)促进胆汁泌泄胆汁,又称“精气”,由肝气精气化生汇聚而成。

(4)维持血液循行

(5)维持津液输布

(6)调节排精行经

2.肝主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1)贮藏血液肝藏血,有“血海”之称,其意义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濡养肝及其形体官窍。二是为经血生成之源;三是化生和濡养肝气

(2)调节血量

(3)防止出血肝为藏血之脏,具有收摄血液、防止出血的功能。肝防止出血的机理有三个方面:一是肝气能收摄血液;二是肝气疏泄,畅达气机,维持血液运行畅通而不出血;三是肝主凝血

系统联系

1.肝藏魂

2.肝在志为怒

3.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4.肝在窍为目

5.肝在液为泪

6.肝应春

肾在五行中属水,为阴中之太阴。肾系统包括:肾藏志,在志为恐,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和二阴,在液为唾,与冬气相通应。肾与膀胱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

肾为先天之本。

生理特性

1.肾主蜇藏肾为封藏之本

2.肾水宜升肾位于人体之下部,其气当升。

3.肾恶燥肾为水脏,易燥伤阴液为病。

生理功能

1.肾主藏精

肾藏精的主要生理效应如下:

(1)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记述了肾气由稚嫩到充盛,由充盛到衰少,继而耗竭的演变过程:“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二天葵至,任通脉,太身体盛壮。五七,阳阴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2)为脏腑之本肾阴、肾阳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

(3)主生髓化血

(4)主抵御外邪

2.肾主水

(1)调节并参与津液代谢相关脏腑功能

(2)调节尿液的生成和排泄

3.肾主纳气

系统联系

1.肾藏志

2.肾在志为恐

3.肾在体合骨,荣齿,其华在发

4.肾在窍为耳及二阴二阴,指前阴和后阴。前阴包括尿道和外生殖器,男性睾丸又有“外肾”之称,司排尿和生殖;后阴肛门主排泄粪便。

5.肾在液为唾

6.肾应冬

【附】命门

命门,即性命之门,指生命的关键和根本。

六腑

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合称。六腑的生理功能是“传化物”即受盛和传化水谷。六腑的生理特点是“泄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胆胆居六腑之首,又称奇桓之腑。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排泄胆汁和主决断。

胃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纳和腐熟水谷。

小肠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主液。

大肠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传糟粕与主津。

膀胱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

三焦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行津液和通行元气。

(1)上焦横隔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两脏,以及头面部,归属上焦。

(2)中焦横隔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小肠、肝胆等脏腑,归属中焦。

(3)下焦脐以下的部位为下焦,包括肾、大肠、膀胱、女子胞、精室等腑脏,归属下焦。

奇桓之腑

奇桓之腑,是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奇桓之腑形态似腑,多为中空的管腔或囊状器官;功能似脏,主藏精气而不泄。因其似脏非脏、似腑非腑,异于常态,故以“奇桓”名之。

脑称元神之府,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精神活动和主感觉运动。

髓髓的生理功能是充养脑髓、滋养骨髓、化生血液。

女子胞女子胞,又称胞宫、子宫、子脏、胞脏、子处等。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

【精室】男子之胞,名为“精室”,是男性生殖器官,具有藏精、生殖功能。

脏腑之间的关系

1.水火既济心位于上,五行属火,升已而降;肾居于下,五行属水,降已而升。心火下降,以资肾阳,温煦肾水(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以滋心阴,制约心阳,使心火不亢;心与肾的阴阳水火升降互济,维持了两脏之间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称为“心肾之交”,即“水火既济”。

2.肝与肾

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于水谷精微,且能相互转化资生,故曰“精血同源”。

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

1.精

精的生成人体之精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及来源于吸入清气与水谷精微的后天之精相融合而生成。

精的贮藏

精的施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分藏于各脏腑,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节其功能活动;二是生殖之精的施泄以繁衍生命。

2.人体之精的功能

(1)繁衍生命

(2)濡养作用

(3)化血作用

(4)化气作用

(5)化神作用

(6)抗邪作用

3.人体之精的分类

(1)先天之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