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风险分析方法

风险分析方法

风险分析方法
风险分析方法

风险分析方法

1 . 故障树分析(FTA)

故障树分析(FTA)是风险分析的一种方法,可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这里仅就FTA方法简单作以介绍,读者可由GJB/Z 768A—98《故障树分析指南》(参考文献 [ 3])中了解更详细的资料。

1.1 FTA中使用的符号

故障树是一种特殊的倒立树状逻辑因果关系图,用表示事件的符号、逻辑门符号描述系统中各种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逻辑门的输入事件是输出事件的“因”,逻辑门的输出事件是输入事件的“果”。

(1)表示事件的符号主要有(见图4):

●底事件(导致其他事件的原因事件)包括“基本事件”(无须探明其发生原因的底

事件)及“未探明事件”(暂时不必或不能探明其原因的底事件)

●结果事件(由其它事件或事件组合所导致的事件),包括“顶事件”(所关心的最

后结果事件)及“中间事件”(位于底事件和顶事件之间的结果事件,它既是某个

逻辑门的输出事件,同时又是别的逻辑门的输入事件)

此外还有开关事件、条件事件等特殊事件符号。

底事件

结果事件

基本事件符号未探明事件符号顶事件符号中间事件符号

图4 几个主要表示事件的符号

(2)逻辑门符号:在FTA中逻辑门只描述事件间的因果关系。与门、或门和非门是三个基本门,其它的逻辑门如“表决门”、“异或门”、“禁门”等为特殊门。

1.2 FTA的步骤

(1)建造故障树

将拟分析的重大风险事件作为“顶事件”,“顶事件”的发生是由于若干“中间事件”的逻辑组合所导致,“中间事件”又是由各个“底事件”逻辑组合所导致。这样自上而下的按层次的进行因果逻辑分析,逐层找出风险事件发生的必要而充分的所有原因和原因组合,构成了一个倒立的树状的逻辑因果关系图。

例如,对上述飞机例中的机翼重量这个风险事件进行分析:“重量”为顶事件,可能使飞机的速度达不到预期的要求;造成超重的原因可能是“材料”的问题,或“设计”未满足重量的预期值的要求;造成“设计”问题的原因(假设)是设计“人员”只注意靠增加发动机的能力来提高速度,未考虑重量的影响,而同时也未按设计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认真的评审、未能及时发现问题。“设计”即为中间事件,而“人员”、“程序”及“材料”即为底事件。根据逻辑关系画出故障树如图5

重量 T

材料 设计

M

人员

程序 图

则 事件 T = X 1∪ M = X 1 ∪(X 2∩X 3)

符号 “ ∪” 表示 逻辑“或” ;“∩”表示逻辑“与”

这只是建造故障树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除用人工演绎建造故障

树外还可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建树。 人工建造故障树的基本规则如下: ● 明确建树的边界条件,确定简化系统图 ● 顶事件应严格定义

● 故障树演绎过程首先寻找的是直接原因而不是基本原因事件 ● 应从上而下逐级建树

● 建树时不允许逻辑门——逻辑门直接相连 ● 妥善处理共因事件

(2) 对故障树进行规范化、简化和模块分解

a )将建造好的故障树简化变成规范化故障树,“规范化故障树”是仅含底事件、结果事件及“与”、“或”、“非”三种逻辑门的故障树。 故障树的规范化的基本规则为:

● 按规则处理未探明事件、开关事件、条件事件等特殊事件

● 保持输出事件不变、按规则将特殊门等效转换为“与”、“或”、“非”门

b) 按集合运算规则(结合律、分配律、吸收律、幂等律、互补律)去掉多余事件和多余

的逻辑门。

c) 将已规范化的故障树分解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构成一个模块子树,对每个模块子树

用一个等效的虚设的底事件来代替,使原故障树的规模减少。可单独对每个模块子树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然后,可根据实际需要,将顶事件与各模块之间的关系转换为顶事件和底事件之间的关系。

(3)求故障树的最小割集,进行定性分析

“割集”指的是故障树中一些底事件的集合,当这些底事件同时发生时顶事件必然发生。若在某个割集中将所含的底事件任意去掉一个,余下的底事件构不成割集了(不能使顶事件必然发生),则这样的割集就是“最小割集”。最小割集是底事件的数目不能再减少的割集,一个最小割集代表引起故障树顶事件发生的一种故障模式。

a)求最小割集

求最小割集的方法有“下行法”和“上行法”:

●下行法的特点是根据故障树的实际结构,从顶事件开始,逐级向下寻查,找出割集。

规定在下行过程中,顺次将逻辑门的输出事件置换为输入事件。遇到与门就将其输入事件排在同一行(布尔积),遇到或门就将其输入事件各自排成一行(布尔和),直到全部换成底事件为止。这样得到的割集再两两比较,划去那些非最小割集,剩下的即为故障树的全部最小割集。

●上行法是从底事件开始,自下而上逐步地进行事件集合运算,将或门输出事件表示为

输入事件的布尔和,将与门输出事件表示为输入事件的布尔积。这样向上层层代入,在逐步代入过程中或者最后,按照布尔代数吸收律和等幂律来化简,将顶事件表示成底事件积之和的最简式。其中每一积项对应于故障树的一个最小割集,全部积项即是故障树的所有最小割集。

b)定性分析:

找出故障树的所有最小割集后,按每个最小割集所含底事件数目(阶数)排序,在各底事件发生概率都比较小,差别不大的条件下:

●阶数越少的最小割集越重要

●在阶数少的最小割集里出现的底事件比在阶数多的最小割集里出现的底事件重要

在阶数相同的最小割集中,在不同的最小割集里重复出现次数越多的底事件越重要。

例如,一个故障树有4个最小割集:

{ X

1},{ X

2

,X

5

},{ X

3

,X

5

},{ X

2

,X

3

,X

4

}

底事件X

1最重要,X

5

比X

2

、X

3

重要,X

4

最不重要;

底事件的重要程度依次为X

1 ,X

5

, X

2

或X

3

,X

4

在数据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上述的定性比较,找出了顶事件(风险事件)的主要致因,定性的比较结果可指示改进系统的方向。

(4)定量分析:

在掌握了足够数据的情况下,可进行定量的分析。

a)顶事件发生概率(失效概率)的计算

在掌握了“底事件”的发生概率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逻辑关系最终得到“顶事件”即所分析的重大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用P

f

表示,又称为“失效概率”。故障树顶事件T发生概率是各个底事件发生概率的函数,即

P f (T)= Q(q

1

, q

2

,……, q

n

(式1)

工程上往往没有必要精确计算,采用近似的计算方法一般可满足工程上的要求。例如,当各个最小割集中相同的底事件较少且发生概率较低时,可以假设各个最小割集之间相互独立,各个最小割集发生(或不发生)互不相关,则顶事件的发生概率:

r

P

f

(T)=1— [ 1 — P(K i)] (式2)

i=1

式中 r 为最小割集数

在飞机重量风险事件的例子中,假设底事件X

1,X

2

,X

3

的发生概率分别是q

1

, q

2

及 q

3,顶事件T的发生概率P

f

为:

P

f

= 1 —(1 — q1)(1 —q2 q3)

(式3)

b)重要度的计算

故障树中各底事件并非同等重要,工程实践表明,系统中各部件所处的位置、承担的功能并不是同等重要的,因此引入“重要度”的概念,以标明某个部件(底事件)对顶事件

(风险)发生概率的影响大小,这对改进系统设计、制定应付风险策略是十分有利的。对于不同的对象和要求,应采用不同的重要度。比较常用的有四种重要度,即:结构重要度、概率重要度、相对概率重要度及相关割集重要度。各自的定义及计算公式见参考文献[3]。

●底事件结构重要度从故障树结构的角度反映了各底事件在故障树中的重要程度

●底事件概率重要度表示该底事件发生概率的微小变化而导致顶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

●底事件的相对概率重要度表示该底事件发生概率微小的相对变化而导致顶事件发生

概率的相对变化率

●底事件的相对割集重要度表示包含该底事件的所有最小割集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

率与顶事件发生概率之比

定量的分析方法需要知道各个底事件的发生概率,当工程实际能给出大部分底事件的发生概率的数据时,可参照类似情况对少数缺乏数据的底事件给出估计值;若相当多的底事件缺乏数据且又不能给出恰当的估计值,则不适宜进行定量的分析,只进行定性的分析。2.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

故障模式即故障表现的形式,例如短路、断路(开路)、断裂等。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是确定系统所有可能的故障,根据对每一个故障模式的分析,确定每一个故障对系统工作的影响,找出单点故障,并按故障模式的严酷度及其发生概率确定其危害性。FMECA分两个步骤完成,即: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

●危害性分析(CA)

2.1 FMECA使用的几个术语

(1)约定层次

根据分析的需要,按产品的相对复杂程度或功能关系划分产品层次,这些层次从比较复杂的(系统)到比较简单的(零件)进行划分。

●初始约定层次:要进行FMECA总的、完整的产品所在的层次。

●其它约定层次:相继的约定层次(第二、第三、第四等),这些层次表明了直至较

简单的组成部分的有顺序的系列。

(2)严酷度

严酷度是故障模式所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严酷度应考虑到故障造成的最坏的潜在后果,并应根据最终可能出现的人员伤亡、系统损坏和经济损失的程度来确定。

严酷度的分类

●Ⅰ类(灾难的)——这是一种会引起人员死亡或系统(如飞机、坦克、导弹及船舶

等)毁坏的故障

●Ⅱ类(致命的)——这种故障会引起人员的严重伤害、重大经济损失或导致任务失

败的系统严重损坏

●Ⅲ类(临界的)——这种故障会引起人员的轻度伤害、一定的经济损失或导致任务

延误或降级的系统轻度损坏

●Ⅳ类(轻度的)——这是一种不足以导致人员伤害、一定的经济损失或系统损坏的

故障,但它会导致非计划性维护或修理

(1)危害性

危害性是对某种故障模式的后果及其发生概率的综合度量。可进行定性的分析,相关数据具备的情况下可定量分析。

2.2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

进行FMEA的目的是为了分析产品故障对系统工作所产生的后果,并将每一故障按其严酷度分类,通过FMEA来确定那些高风险产品及改进措施。

2.2 . 1 FMEA的方法

有两种FMEA的方法:硬件法及功能法

●硬件法:根据产品的功能对每个故障模式进行评价,用表格列出各个产品,并对可能

发生的故障模式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当产品可按设计图纸及其它工程设计资料明确确定时,一般采用硬件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从零件级开始分析再扩展到系统级,即自下而上进行分析。

●功能法:这种方法认为每个产品可以完成若干功能,而功能可以按输出分类。将输出

一一列出,并对它们的故障模式进行分析。当产品构成尚不能明确确定时(例如,在产品研制的初期,尚得不到详细的产品原理图、部件清单及产品装配图),或当产品的复杂程度要求从初始约定层次开始向下分析,即自上而下分析时,一般采用功能

法。

2.2 . 2 FMEA的步骤

FMEA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详细说明请见参考文献[4] GJB 1391 —92《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程序》):

(1)定义被分析的系统(包括系统的每项任务、每一任务阶段及每一种工作方式相对应的功能的详细说明、内部和外部接口、各约定层次的预期性能、系统限制及故障判据的说明);

(2)绘制功能和可靠性方框图;

(3)确定产品及接口设备所有潜在故障模式,并确定其对相关功能或产品的影响,以及对系统和所需完成任务的影响;

(4)按最坏的潜在后果评估每一故障模式,确定其严酷度类别;

(5)为每一故障模式确定检测方法和补偿措施;

(6)确定为排除故障或控制风险所需的设计更改或其它措施;

(7)记录分析结果。

2.2.3 FMEA表格

采取FMEA表格,从约定层次(例如零部件)开始逐级向上分析故障造成的影响。表格中各栏目应填写的内容如下:

第一栏(代码):填写被分析产品的代码。

第二栏(产品或功能标志):被分析产品的功能名称,原理图上的符号或设计图纸的编号。

第三栏(功能):需完成的功能,包括零部件的功能及与接口设备的关系。

第四栏(故障模式):在约定层次中所有可预测的故障模式,如:

●提前运行

●在规定的应工作时刻不工作

●间断地工作

●在规定的不应工作的时刻工作

●工作中输出消失或故障

●输出或工作能力下降

●在系统特性及工作要求或限制条件方面的其它故障状态

第五栏(故障原因):包括导致故障的物理或化学过程、设计缺陷、零件使用不当等各种原因。

第六栏(任务阶段与工作方式):说明发生故障的任务阶段与工作方式。

第七栏(故障影响):评价每一故障模式对局部的(对当前分析的约定层次的产品的使用、功能或状态的影响)、高一层次的和最终的影响。

第八栏(故障检测方法):记入检测故障模式的方法。

第九栏(补偿措施):指出消除或减轻故障影响的补偿措施。

第十栏(严酷度类别):根据故障影响确定每一故障模式的严酷度类别。

对运载火箭助推器捆绑结构前联接杆的故障模式影响的分析示例见表2,这里给出的FMEA表格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详细的FMEA表格请参见文献 [5]。

表2 FMEA表格示例(部分故障模式的示例)

危害性分析的目的是按每一故障模式的严酷度类别及故障模式的发生概率所产生的综合影响对其划等分级,以便全面地评价各种故障模式的影响。可见,危害性分析是对FMEA 的补充和扩展,是在进行FMEA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的,总的分析过程即为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

危害性分析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选择哪种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在不能获得产品的技术状态数据或故障率数据的情况下,应选择定性的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时所用的故障率数据源应与其他可靠性分析时所用的数据源相同。

(1)危害性的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的方法是对FMEA中确定的各故障模式发生的概率进行评价,将故障模式发生概率按一定规定分成不同的等级:

● A 级(经常发生)——在产品工作期间内某一故障模式的发生概率大于产品在该期间

内总的故障概率的20%

●B级(有时发生)——在产品工作期间内某一故障模式的发生概率大于产品在该期间

内总的故障概率的10%,但小于20%

●C级(偶然发生)——在产品工作期间内某一故障模式的发生概率大于产品在该期间

内总的故障概率的1%,但小于10%

●D级(很少发生)——在产品工作期间内某一故障模式的发生概率大于产品在该期间

内总的故障概率的0.1%,但小于1%

●E级(极少发生)——在产品工作期间内某一故障模式的发生概率小于产品在该期间

内总的故障概率的0.1%

(2)危害性分析表格(参见文献[4])

危害性分析表格的前七个栏目的内容与FMEA表格相同。

第八栏(故障概率或故障数据源):当进行定性分析时,将对该故障模式发生概率评定的等级填入即可,不再填写表格的其余栏目而直接绘制危害性矩阵。

(定性分析时也可在FMEA表格的最右侧加一列栏目,填写评定的该“故障模式发生概率等级”而不必另绘危害性分析表格)。

第九栏(故障率?p):?p可通过可靠性预计得到。

第十栏(故障模式频数比d

j ):d

j

表示产品以故障模式j发生故障的百分比。

第十一栏(故障影响概率?

j ):?

j

是产品以故障模式j 发生故障而导致系统任务丧失

的条件概率。

第十二栏(工作时间t):以产品每次任务的工作小时数或工作循环次数表示。

第十三栏(故障模式危害度C

mj ):C

mj

是产品危害度的一部分,是产品的第j 个故障模

式的危害度:

C mj = ?p * d j *?j * t (式4)

第十四栏(产品危害度C

r ):C

r

是该产品在某一特定的严酷度类别下的各故障模式危

害度的总和:

n n

C r =?C mj = ??p * d j * ?j * t

(式5)

j=1 j=1

式中n为该产品在相应严酷度类别下的故障模式数

(3)危害性矩阵

危害性矩阵用来确定和比较每一故障模式的危害程度,进而为确定改进措施或进行风险处理的先后顺序(排序)提供依据。

矩阵图的横坐标用严酷度表示,纵坐标用产品危害度C

r

或故障模式发生概率等级表示(如图6)。将各故障模式的严酷度类别及故障模式发生概率或产品的危害度标在矩阵的相应位置,从原点开始,所记录的故障模式分布点沿着对角线方向距离原点越远,其危害性越大,即风险越大,越需要采取措施应对。

故障模式发

生概率等级危害性增大

A

B

C

度 D

(C r) E

ⅣⅢⅡⅠ

严酷度类别

图6 危害性矩阵示例

3.建模和仿真

模型是利用物理学、数学或逻辑学的方法对系统实体、现象或过程进行的描述。仿真使模型栩栩如生,并显示具体客体或现象的表现或行为。

建模和仿真能够虚拟地复制产品和过程,并能在较容易地获得和易于操作的真实环境中模仿这些产品或过程,采用建模和仿真能够发现系统或过程存在的问题,能降低产品寿命期内各种活动的风险和费用、加快进度,可作为分析风险问题的有力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建模和仿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仿真分为三类:

●虚拟仿真:从物理学和电子学两方面来模仿系统。

●结构仿真:模仿系统及其应用,包括计算机模型、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

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系统工程(CASE)等。

●实况仿真:利用真实的人员在真实的环境下模拟真实系统的运行程序,使系统经受

一种场景的某些条件和环境与真实的势态和环境极其相似,以便发现问题。

4 . 可靠性预计

可靠性预计是进行可靠性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可靠性预计是根据组成系统的元件、组件、分系统的可靠性来推测系统的可靠性。这是一个从小到大、自下而上的综合过程。可将预计的结果与要求的可靠性的指标相比较,审查设计能否达到目标的要求,比较不同的设计方案,发现设计中的薄弱环节,为设计决策、改进设计、进行可靠性试验的方案设计提供依据。可靠性预计也可作为风险分析的一种方法,找出须重点关注的单元和环节并确定其影响程度,作为进行风险处理的依据。

可靠性预计的方法有:(参考文献[5])

●性能参数法:根据所统计的大量相似系统的性能参数与可靠性的关系,预计初步确

定了性能及结构参数的新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产品法:利用成熟的相似产品的经验数据(来自现场使用评价或试验结果)来

估计新产品的可靠性。

●故障率预计法:对已有了产品原理图和结构图,选出了元部件,已知其类型、数

量、环境及使用应力,且可得到有关故障率的数据时,采用故障率预计法。

●专家评分法:依靠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按照复杂度、技术水平、工作时间、环

境条件等因素对系统中的各单元进行评分,由已知的某产品单元故障率及相对的评

分系数,计算出其余各单元的故障率。

3.5 关联图

关联图是用于分析事物因果关系的图,它是把几个问题和涉及这些问题的关系极为复杂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用箭头连接起来形成的图,所关注的“问题”及相关的“原因”用 及

圈起来。

关联图的型式比较灵活,例如,把应解决的问题安排在中央位置,从和它们最直

接的原因开始(放在离“问题”最近的位置),将有关的因素各按因果关系排列在周围,形成一个“中央集中型”的关联图(图7a );把应解决的问题安排在右(或左)侧,按各因素的因果关系尽量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排列,形成一个“单向汇集型关联图”(图7b )。

原因

(b 型关联图

图7 关联图示例 应用关联图的步骤:

(1)确定待分析的问题,提出与此问题有关的所有因素 (2)用灵活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表示各主要因素 (3)用箭头把因果关系有逻辑地表示出来

(4)根据图形纵观和掌握全局,分析重要影响因素

(5)针对重要影响因素拟订措施计划

关联图用于风险分析时,“问题”即为待分析的“风险”,各相关因素(原因)即为风险事件的致因,从关联图可分析风险的主要致因及相互的关系。关联图特别适用于同时对多个问题(风险事件)的分析,有利于了解各风险事件、各风险致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从而考虑综合的风险处理方案。

3.6 专家的技术评估

选择熟悉项目的每个风险区(如设计、试验、生产、保障服务)及产品工作分解结构每个单元的风险问题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在进行风险辨识的基础上,评估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及其后果,确定风险等级及风险处理的优先顺序,是一种可靠而实用的风险评估手段。

要进行专家评估,就必须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即规定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判据、后果判据及对两者的综合评定风险等级的综合判据,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

(1)概率判据

将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分为 a 、b 、c 、d 、e 五个等级,各等级表示的含义如表

3 :

(2)

将风险一旦发生会造成的后果,分为 1、2、3、4、5 五个等级,各等级表示的含义如表4:

综合风险事件的发生的概率及后果的多种组合,将风险的大小划分为三个等级:高风险、中风险及低风险,如表5:

考虑风险发生概率及其后果,总体风险等级的表示如图8:

后果

图8 总体风险等级示例

专家组成员各自对每项风险的进行评价、投票,汇总投票结果,反馈给专家组,组织专家讨论后再投票(可能需反复多次),最后得到基本一致的分析结果。

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风险管理是各经济、社会单位在对其生产、生活中的风险进行识别、估测、评价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妥善处理风险所致的结果,以期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实生活中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无论企业还是社会,都日益认识到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人们想出种种办法来对付风险,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风险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保障。 一、企业经营中常见风险 每个企业在经营中都有可能性发生风险,如何化解和减少风险是企业经营者必须进行研究的。首先要明确有哪几种风险,然后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只有加强风险意识,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科学的决策,建立起相应的制度才能避免风险的发生。从目前市场环境来看主要有七种风险: 1.经济合同风险:是指企业在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对方违反合同规定或遇到不可抗力影响,造成本企业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在进行经营和产品合同签订后的履约及赔偿责任问

题。合同签订后还应密切注视其执行情况,要有远见地处理随时发生的变化。 2.债务风险:是指企业举债不当或举债后资金使用不当致使企业遭受损失。为了避免企业资产负债,企业应控制负债比率。 3.担保风险:是指为其他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最后因其他企业无力还款而代其偿还债务。企业应谨慎办理担保业务,严格审批手续,一定要完善反担保手续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汇率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进出口及其他对外经济活动时,因本国与外国汇率变动,使企业在兑换过程中遭受的损失。企业平时就要随时注意其外币债务,密切注视各种货币的汇率变化,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5.投资风险:是指因投资不当造成投产企业经营的效益不好,投资资本下跌。企业对此应采取:在项目投资前,一定要各职能部门和项目评审组一起进行严格的、科学的审查和论证,不能盲目运作。对外资项目更不能作风险承诺,也不能作差额担保和许诺固定回报率。

常用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常用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 法(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276-90 常用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法(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定性评估法。也称经验评估法,是按生产系统或生产工艺过程,对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定性的分析、研究、评估,得出定性评估结论的评估方法。 本方法通常采用安全评估表,根据经验将需要检查评估的内容以列表的方式逐项列出,现场逐条对应评估。安全评估表内容还可根据项目危险程度,将评估项目内容划分为安全否决项(不可控危险)和可控项(中等或可控危险)两部分,存在否决项时,停止评估,向上一级管理层报告;不存在否决项时,对可控项进行赋值,得分不低于规定的临界值,定性为具备安全建设条件; 可控项得分低于临界值,停止作业,制定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进行重新评估。

本方法适用于简单系统、大型装备,工作条件和环境相对稳定的区队开工和岗位的评估。 二、专业评估法。是指集体检查分析、专业综合评估或两者相结合的评估方式,依据现场条件、检测结果、临界指标,运用类比分析等方法,对系统运行环境、设备设施、工艺和人员技术能力、安全措施、制度、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的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系统、工艺、装置以及“四新”试验应用等方面的评估。 三、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是通过分析生产运行过程中工艺状态参数的变动和操作控制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及这些变动与偏差对系统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后果,找出出现变动及偏差的原因,明确装置或系统内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并针对变动与偏差产生的后果提出应对安全措施的评估方法。 本方法主要分析步骤是: 1. 建立研究组,确定任务、研究对象。一是建立

项目风险分析方法与管理研究

项目风险分析方法与管理研究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021764 刘欣[摘要]任何项目的建设投资过程都有一定的风险,只是所面对的风险类型、程度有所差异,要针对不同项目结合具体风险分析方法,进行项目风险评价。本文主要通过对项目的风险分析方法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项目风险管理模式。 [关键词] 风险分析风险管理 一、前言 风险是现代社会中经常用到的一个术语,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伴产生的。对于风险的概念,可以解释为:“风险是由于从事某项特定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经济或财务的损失,自然破坏或损伤的可能性。”1总之,风险具有普遍性与不确定性两大特征,在任何项目的建设投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人们只有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进行项目风险的评介,以采取有效方式进行风险管理,从而达到损失最小化的目的和效果。 二、风险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可以对项目风险的进行不同分类,具体如下: 1、按照风险来源或损失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两种: [1]自然风险是由于自然灾害(如水灾、火灾、地震、台风等)引起的项目风险。 [2]人为风险是指由于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包括行为风险、政治风险、1《大项目风险分析》美国Cooper 和Chapm an

经济风险、技术风险、组织风险等。 行为风险是由于个人或组织的过失、疏忽、恶意等不当行为造成财产损毁或人员伤亡的风险。经济风险指项目主体对国家经济的宏观面认识不足,对国民经济发展趋势预测有误,对各种结构调整没有思想准备等因素所造成的风险。技术风险是指由于技术进步的影响,新技术、新工艺的突破,替代品的出现等对原有技术和工艺产生的冲击造成的风险损失。政治风险主要指由于政局变化、政权更迭、罢工、战争等引起社会动荡而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风险。组织风险是指项目各方关系不协调以及其他不确定性而引起的风险。 2、按照风险影响范围划分,可分为局部风险和总体风险。 3、按照风险后果的承担者划分,主要有项目业主风险、承包商风险、投资方风险、设计单位风险、监理单位风险、供应商风险、担保方风险等。 4、按照风险的可预测性划分,可以划分为已知风险、可预测风险和不可预测风险。 [1]已知风险是在严格分析项目计划后就能够明确的那些经常发生的、而且后果亦可预见的风险。 [2]可预测风险是根据经验,可以预见其发生,但不可预见其后果的风险。 [3]不可预测风险是有可能发生,但其发生的可能性具有不可预见性的风险。 5、按照项目进行的不同阶段,可以分为项目前期风险、项目施工阶段风险和项目投产初期风险。 三、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具体

常用风险评价方法

第一部分风险评价 新年伊始随着公司业务量越来越多,给公司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风险,对作业环境的风险评价和作业岗位的风险评价工作日显重要,目前从提交的安全管控方案等安全资料上看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此公司安全环保部原与大家共同学习第一部分风险识别与评价 什么是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价的工作。即,风险评价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从信息安全的角度来讲,风险评价是对(即某事件或事物所具有的信息集)所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综合作用所带来风险的可能性的评价。 风险评价任务 风险评价的主要任务包括: 识别组织(或称项目)面临的各种风险 评价风险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确定组织(或称项目)承受风险的能力 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

推荐风险消减对策 风险评价过程注意事项 在风险评价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问题需要考虑。 首先,要确定保护的对象(资产、人、其它)是什么?它的直接和间接价值如何? 其次,资产、人、其它面临哪些潜在威胁?导致威胁的问题所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第三,资产、人、其它中存在哪里弱点可能会被威胁? 第四,一旦威胁事件发生,组织(或称项目)会遭受怎样的损失或者面临怎样的负面影响? 最后,组织(或称项目)应该采取怎样的安全措施才能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就是风险评价的过程。 进行风险评价时,有几个对应关系必须考虑: 每项资产可能面临多种威胁 威胁源(威胁代理)可能不止一个 每种威胁可能利用一个或多个弱点+ 风险评价的可行途径 在风险管理的前期准备阶段,组织(或称项目)已经根据安全目标确定了自己的安全战略,其中重要的就是对风险评价战略的考

风险分析及方法简述

风险分析及方法简述(中英文) 1 Basic Risk Management Facilitation Methods 基本的风险管理的便利方法 Some of the simple techniques that are commonly used to structure risk management by organizing data and facilitating decision-making are: 下面是一些简单的通常使用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和制定决策: Flowcharts/流程图 Check Sheets/检查清单 Process Mapping/过程图 Cause and Effect Diagrams (also called an Ishikawa diagram or fish bone diagram)/因果图(或者叫鱼骨图) 2 Failure Mode Effects Analysis (FMEA) 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 2.1 Describe/描述 FMEA (see IEC 60812) provides for an evaluation of potential failure modes for processes and their likely effect on outcomes and/or product performance. Once failure modes are established, risk reduction can be used to eliminate, contain, reduce or control the potential failures. FMEA relies on product and process understanding. FMEA methodically breaks down the analysis of complex processes into manageable steps. It is a powerful tool for summarizing the important modes of failure, factors causing these failures and the likely effects of these failures. FMEA提供了工艺潜在失效模式的评估和对产品性能或结果的潜在影响。一旦将建立了失效模式,风险的降低可被用来消除、囊括、降低或控制潜在的失效活动。FMEA依赖于对产品和工艺的理解。FMEA 将复杂的工艺系统地分解为简单的步骤。FMEA对重要的失效模式、引起失效的因素以及失效可能带来的后果进行汇总的有力工具。 2.2 Potential Areas of Use(s) 使用的潜在区域 FMEA can be used to prioritize risks and monitor the effectiveness of risk control activities. FMEA可用来安排风险的优先顺序,监控风险控制活动的有效性。 FMEA can be applied to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and might be used to analyze a manufacturing operation and its effect on product or process. It identifies elements/operations within the system that render it vulnerable. The output/ results of FMEA can be used as a basis for design or further analysis or to guide resource deployment. FMEA可用于设备和设施,也可用于分析某一生产操作及其对产品或工艺的影响。它可识别系统内的元素/操作的弱点。FMEA的结果可被作为设计或深入分析或指导资源配置的依据。 3 Failure Mode, Effects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 (FMECA) 失效模式、效果与关键程度的分析 3.1 Describe/描述 FMEA might be extended to incorporate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degree of severity of the consequences, their respective probabilities of occurrence, and their detectability, thereby becoming a Failure Mode Effect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 (FMECA; see IEC 60812). In order for such an analysis to be performed, the product or process specifications should be established. FMECA can identify places where additional preventive actions might be appropriate to minimize risks. FMEA可以延伸到结果严重程度的调查、发生的概率和可检测性,发展为FMECA。为执行这样的分析,

风险管理的各个步骤

风险管理的各个步骤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风险管理就是通过风险的识别、预测和衡量、选择有效的手段,以尽可能降低成本,有计划地处理风险,以获得企业安全生产的经济保障。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预测各种风险发生后对资源及生产经营造成的消极影响,使生产能够持续进行。可见,风险的识别、风险的预测和风险的处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 风险的识别 风险的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只有在全面了解各种风险的基础上,才能够预测危险可能造成的危害,从而选择处理风险的有效手段。风险识别方法很多,常见的方法有: 2.1.1◆生产流程分析法生产流程分析法是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对其中各个环节逐项分析可能遭遇的风险,找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生产流程分析法可分为风险列举法和流程图法。 1.风险列举法指风险管理部门根据本企业的生产流程,列举出各个生产环节的所有风险。 2.流程图法指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将整个企业生产过程一切环节系统化、顺序化,制成流程图,从而便于发现企业面临的风险。 2.1.2◆财务表格分析法财务表格分析法是通过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营业报告书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分析,从而识别和发现企业现有的财产、责任等面临的风险。 2.1.3保险调查法采用保险调查法进行风险识别可以利用两种形式:通过保险险种一览表,企业可以根据保险公司或者专门保险刊物的保险险种一览表,选择适合本企业需要的险种。这种方法仅仅对可保风险进行识别,对不可保风险则无能为力。委托保险人或者保险咨询服务机构对本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调查设计,找出各种财产和责任存在的风险。 风险的预测 风险预测实际上就是估算、衡量风险,由风险管理人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掌握的统计资料、风险信息及风险的性质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进而确定各项风险的频度和强度,为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方法提供依据。风险的预测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2.2.1预测风险的概率:通过资料积累和观察,发现造成损失的规律性。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时期一万栋房屋中有十栋发生火灾,则风险发生的概率是1/1000。由此对概率高的风险进行重点防范。 2.2.2预测风险的强度:假设风险发生,导致企业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对于容易造成直接损失并且损失规模和程度大的风险应重点防范。 风险的处理 风险的处理常见的方法有: 2.3.1避免风险:消极躲避风险。比如避免火灾可将房屋出售,避免航空事故可改用陆路运输等。因为存在以下问题,所以一般不采用。可能会带来另外的风险。比如航空运输改用陆路运输,虽然避免了航空事故,但是却面临着陆路运输工具事故的风险。会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比如为避免生产事故而停止生产,则企业的收益目标无法实现。 2.3.2预防风险: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少风险发生的因素。例如为了防止水灾导致仓库进水,采取增加防洪门、加高防洪堤等,可大大减少因水灾导致的损失。 2.3.3自保风险:企业自己承担风险。途径有:小额损失纳入生产经营成本,损失发生时用企业的收益补偿。针对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大的风险建立意外损失基金,损失发生时用它补偿。带来的问题是挤占了企业的资金,降低了资金使用的效率。对于较大的企业,建立专业的自保公司。 2.3.4转移风险:在危险发生前,通过采取出售、转让、保险等方法,将风险转移出去。

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

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出自“头脑风暴”一词。所谓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而言的,如今转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 在群体决策中,由于群体成员心理相互作用影响,易屈于权威或大多数人意见,形成所谓的“群体思维”。群体思维削弱了群体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损害了决策的质量。为了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量,管理上发展了一系列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头脑风暴法是较为典型的一个。 头脑风暴法又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通常简称“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也称反头脑风暴法)。前者是专家群体决策,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后者则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分析其现实可行性的方法。 将头脑风暴法应用于风险识别时,要集中有关专家召开专题会议,主持者以明确的方式向所有参与者阐明与风险有关的问题,说明会议的规则,尽力创造融洽轻松的会议气氛。主持者一般不发表意见,以免影响会议的自由气氛,由专家们“自由”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之后由风险管理小组对集体讨论后识别的所有风险进行复核,并且认定核心风险。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充分发挥专家意见,在风险识别阶段进行定性分析。 (二)主要优点与局限性

1.主要优点: (1)激发了想象力,有助于发现新的风险和全新的解决方案; (2)让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有助于进行全面沟通; (3)速度较快并易于开展。 2.局限性: (1)参与者可能缺乏必要的技术及知识,无法提出有效的意见; (2)由于头脑风暴法相对松散,因此较难保证过程的全面性; (3)可能会出现特殊的小组情况,导致某些有重要观点的人保持沉默而其他成员成为讨论的主角; (4)实施成本较高,要求参与者有较好的素质,这些因素是否满足会影响头脑风暴法实施的效果。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称专家意见法,是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预测意见,经过几次反复征询和反馈,专家小组成员的意见逐步趋于集中,最后获得具有很高准确率的集体判断结果。德尔菲法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联系。它是一种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 (一)实施范围 适用于专家一致性意见基础上,在风险识别阶段进行定性分析。

风险辨识和评价的方法

风险辨识和评价方法 风险辨识和评价的方法很多,各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方法: 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基于作业活动的一种风险辨识技术,用来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的有效识别。即先把整个作业活动(任务)划分成多个工作步骤,将作业步骤中的危险源找出来,并判断其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条件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其后果。若现有安全控制措施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应制定新的安全控制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危险性仍然较大时,还应将其列为重点对象加强管控,必要时还应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加以保障,从而将风险降低至可以接受的水平。2.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主要是依据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国家、地方的相关安全法规、规定、规程、规范和标准,行业、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②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 ③行业及企业安全生产的经验,特别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引发事故的各种潜在不安全因素及成功杜绝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成功经验。

④系统安全分析的结果,如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找出的不安全因素,或作为防止事故控制点源列入检查表。 3. 风险矩阵分析法(LS) 风险矩阵分析法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将风险事件的后果严重程度相对的定性分为若干级,将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相对定性分为若干级,然后以严重性为表列,以可能性为表行,制成表,在行列的交点上给出定性的加权指数。所有的加权指数构成一个矩阵,而每一个指数代表了一个风险等级。R=L×S;R:风险程度;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重点考虑事故发生的频次、以及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S: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性,重点考虑伤害程度、持续时间。 4.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三种因素分别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 5.风险程度分析法(MES) 风险程度分析法是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是对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的改进。风险程度R,R=M×E×S。其中M为控制措施的状态;暴露的频繁程度E增加了职业病发病情况、环境影响状况两项影响因素;事故的可能后果

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

目前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 (1)主观评分法 主观评分法是一种定性描述定量化方法,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等隐性知识。首先根据评价对象选定若干个评价指标,再根据评价项目可能的结果制订出评价标准,聘请若干专家组成专家小组,各专家按评价标准凭借自己的经验给出各指标的评价分值,然后对其进行结集。可采用以下评分方法:①加法评价型。将专家评定的各指标的得分相加求和,按总分表示评价结果。②功效系数法。由各专家对不同的评价指标分别给出不同的功效系数,逐步由多目标转化为单目标,最终得出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③加权评价型。各专家依照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对评价对象中的各项指标给予不同的权重,对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做区别对待。(2)数理统计方法 主要数理统计方法有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聚类分析是根据“物以类聚”的道理将个体或对象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聚类分析使得同一类中的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比其他类的对象的相似性强。主成分分析也称主分量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在保证损失很少信息的情况下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的几个综合指标的统计方法。因子分析也是利用降维的思想,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原始变量分组,使得每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间的变量相关性较低,这样以少数几个因子反映原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3)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综合评价中,将模糊数学理论和综合评价的基本思路结合起来,称为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是考虑与被评价对象相关的多种因素,以模糊数学为理论基础进行综合评价。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那些不能直接量化的指标在模糊定性评判的基础下进行定量,并且利用汇总求和的方法,即要根据评价者对评价指标体系末级指标的模糊评判信息,运用模糊数学运算方法对评判信息从后向前逐级进行综合,直至得到以隶属度表示的评判结果,并根据隶属度确定被评对象的评定等级。(4)风险值评价法 风险值方法(V承模型)是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风险管理工具。风险值是以货币为单位评价价格波动风险的参数,可从价格变化的累积概率分布中直接求得。VaR模型在对风险进行量化和动态监管方面有突出优势,即只用一个数字就可以明确地表示出供应链面临的全部市场风险。风险值的计算可用随机模拟的蒙特卡罗模拟法,首先需要识别供应链重要的风险因素,选择评价对象价值变化和市场风险因素变化的分布和随机分布,并估计相应的参数。其次,模拟市场风险因素的变化路径,构建未来变化的情景。然后依据市场价格因素的变化,利用定价公式等方法计算产品的价值及变化,以及每一特定情形的期末估计在给定置信度下的VaR。该方法适用于那些无法凭经验决策的问题,但计算量太大,对基础数据要求高,系统成本太高,计算效率难以

风险管理计划与风险管理分析报告

风险管理文档 产品名称: 产品编号:

风险治理打算 编制人: 编制日期:

1、范围: 产品描述: 本风险治理打算要紧是对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设计开发、产品实现、最终停用和处置时期)进行风险治理活动的策划。 2、职责与权限的分配 2.1总经理为风险治理提供适当的资源,对风险治理工作负领导责任。保证给风险治理、实施和评定工作分配的人员是通过培训合格的,保证风险治理工作执行者具有相适应的知识和经验。 2.2技术部负责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风险治理活动,形成风险分析、风 险评价、风险操纵、综合剩余风险分析评价的有关记录,并编制风险治

理报告。 2.3质量部、、销售部、生产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从产品实现的角度分析所有已知的和可预见的危害以及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的收集并及时反馈给技术部进行风险评价,必要时进行新一轮风险治理活动。 2.4技术部和评审组成员定期对风险治理活动的结果进行评审,并对其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2.5办公室负责对所有风险治理文档的整理工作。 3、风险分析 3.1参加风险分析的部门包括生产部、质量部、技术部、、销售部等,技术 部要紧分析设计开发时期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事件序列,生产部要紧分析产品生产时期的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事件序列,和销售部要紧分析产品生产后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事件序列,技术部负责收集各部门分析的结果并按照16号令的要求和YY/T0316:2008附录E.1的资料对所有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事件序列进行分类,组织各部门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操纵措施的分析与实施并编制成相应的表格。 3.2风险分析内容包括: 1)可能的危害及危害事件序列 2)危害发生及其引起损害的概率 3)损害的严峻度

风险分析方法

风险分析方法 1 . 故障树分析(FTA) 故障树分析(FTA)是风险分析的一种方法,可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这里仅就FTA方法简单作以介绍,读者可由GJB/Z 768A—98《故障树分析指南》(参考文献 [ 3])中了解更详细的资料。 1.1 FTA中使用的符号 故障树是一种特殊的倒立树状逻辑因果关系图,用表示事件的符号、逻辑门符号描述系统中各种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逻辑门的输入事件是输出事件的“因”,逻辑门的输出事件是输入事件的“果”。 (1)表示事件的符号主要有(见图4): ●底事件(导致其他事件的原因事件)包括“基本事件”(无须探明其发生原因的底 事件)及“未探明事件”(暂时不必或不能探明其原因的底事件) ●结果事件(由其它事件或事件组合所导致的事件),包括“顶事件”(所关心的最 后结果事件)及“中间事件”(位于底事件和顶事件之间的结果事件,它既是某个 逻辑门的输出事件,同时又是别的逻辑门的输入事件) 此外还有开关事件、条件事件等特殊事件符号。 底事件 结果事件 基本事件符号未探明事件符号顶事件符号中间事件符号 图4 几个主要表示事件的符号 (2)逻辑门符号:在FTA中逻辑门只描述事件间的因果关系。与门、或门和非门是三个基本门,其它的逻辑门如“表决门”、“异或门”、“禁门”等为特殊门。 1.2 FTA的步骤 (1)建造故障树 将拟分析的重大风险事件作为“顶事件”,“顶事件”的发生是由于若干“中间事件”的逻辑组合所导致,“中间事件”又是由各个“底事件”逻辑组合所导致。这样自上而下的按层次的进行因果逻辑分析,逐层找出风险事件发生的必要而充分的所有原因和原因组合,构成了一个倒立的树状的逻辑因果关系图。

几种项目风险评估方法比较

几种项目风险评估方法比较 提要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流程中的重要环节,选择正确的风险评估方法,将有助于风险管理者分析风险因素重要程度,做出正确应对措施。本文分析比较了常用的一些风险评估方法,供研究者和实际应用者参考。 风险评估就是在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之上,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已识别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概率)、造成损失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强度),为接下来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方法提供依据。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可以对风险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一般是根据风险度(重要程度)或风险大小(概率×强度)等指标对风险因素进行优先级排序,为进一步分析或处理风险提供参考,常用方法有专家打分法等。定量分析则是将体现风险特征的指标量化,加深对风险因素的认识,有助于风险管理者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常用方法有敏感性分析、蒙特卡罗分析等。下面介绍常用的一些风险评估方法。 一、专家调查法 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之上,请专家对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再综合整体风险水平进行评价。该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在采用德尔菲法进行风险识别时同时进行,节约成本和时间,缺点是主观性强,依赖于专家水平。 二、蒙特卡洛模拟法 蒙特卡洛模拟法又称统计试验法或随机模拟法,其原理是将项目目标变量(风险评价指标)和各个风险变量综合在一个数学模拟模型内,每个风险变量用一个概率分布来描述,然后利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或伪随机数),并根据随机数在各个风险变量的概率分布中取值,算出目标变量值,经过多次运算即可得出目标变量的期望值、方差、概率分布等指标,绘制累计概率图,供决策者参考。 风险变量的确定,一般采用前述的风险识别方法,如果风险因素较多,可以先进行敏感性分析,选择敏感的风险因素作为风险变量。风险变量的概率分布描述是进行模拟分析的基础,常用的有正态分布、β分布、三角分布、梯形分布、阶梯分布等,销售量、售价、产品成本等变量多采用正态分布,工期、投资等变量多采用三角分布描述。对有历史数据的风险变量可根据数据做统计分析,估计其概率分布,对没有历史数据的风险变量,可以采用专家调查法确定变量的概率分布。 该法由法国数学家John.ron.neuman创立,由于其依赖的概率统计理论与赌博原理类同,因此以欧洲著名赌城摩纳哥首都Monte Carlo命名。该方法的优点是使用计算机模拟项目的自然过程,比历史模拟方法成本低、效率高,结果相对精确;可以处理多个因素非线性、大幅波动的不确定性,并把这种不确定性的影响以概率分布形式表示出来,克服了敏感性分析的局限性。不足之处是依赖于特定的随机过程和选择的历史数据,不能反映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有可靠的模型,否则导致错误。 三、计划评审技术(PERT) 该方法是用网络图来体现项目中各项活动的进度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确定关键路径,计算总工期及概率,再综合考虑资源因素,得到最佳的项目计划方案。PERT主要用于对项目的进度管理,评价进度和费用方面的风险。它适用于评价缺乏历史经验资料的科研或产品研

关于创业风险管理分析方法

关于创业风险管理分析方法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创业风险管理分析方法 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风险投资的风险与收益一般成正比关系,即风险越大,获利可能性越高。如何在未知风险的情况下追求最大的收益是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因而必须对投资风险进行科学的项目风险管理,才能有效规避风险,获取最大的收益。 1 关于风险投资项目风险 风险投资项目风险是指由于风险资本投资于项目企业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这种损失包括投入资本的损失和预期收益未达到的损失。 在风险投资活动中,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有: (1)投资于某项目企业,由于种种原因该项目未能产生收益而造成的损失。 (2)尽管投资项目产生了收益,但是产生的收益低于预期收益。 (3)由于财务等方面原因,为了变现投资而抛售所投资的项目。 (4)由于通货膨胀及不可预料事件的发生而造成的损失。 风险投资的运作是一项承接工程,因而其投资的风险来源也必然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技术风险、财务风险、投资分析风险、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和环境风险等。 2 关于风险投资中的项目风险管理 风险投资中的项目风险管理是指风险投资项目管理者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并以此为

基础合理地使用多种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对风险投资项目活动涉及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采取主动行动,创造条件,尽量扩大风险投资活动的有利后果,妥善地处理风险事故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安全、可靠地实现风险投资项目的总目标。[1] 在风险投资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实施项目风险管理一般包括三个过程:即风险识别、风险的分析与评价、风险处理。 风险识别是根据风险投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迹象判断所出现的风险属于哪一类,一般都是根据风险投资家的经验及投资理论中对各类风险的描述进行判断。风险的分析与评价主要是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及估算 风险发生后预期的风险损失对投资过程可能产生的危 害程度,一般采用数学方法和模型,并运用计算机系统。风险处理的手段通常有三个:风险控制、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风险控制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限度以内或者消除风险、避免风险。风险自留是让风险自生自灭,不采取措施预防或避免。风险转移是将风险转移到投资的其他各方。 3 风险投资中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1)风险识别 A.风险投资项目的商业风险识别 风险投资项目的商业风险是指风险投资环境的变化或者投资水平的差异所形成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投资环境和投资水平形成风险投资的商业风险。 其影响因素有:(a)投资项目的类型。不同类型的高科技企业其投资额不一样,年经营费用不一样,年经营收益也不一样,一般地讲,投资于消费型高科技企业风险要相对于小一些,投资阶段越靠后其风险也就越小。(b)投资项目的管理水平。投资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该投资项目收入支出的大小,也决定了

常用的14种安全评价方法对比

安全技术丨常用的14种安全评价方法对比分享,抓紧收藏备用?? 由于风险评价方法众多,他们的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在此我给大家带来一些常识性区分的学习。我们从评价目标、定性/定量、方法特点、适用范围、应用条件、优缺点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1、评价方法类比法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性分析(FMECA)事件树ETA)事故树(FT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道化学公司法(DoW)帝国化学公司蒙德法(MoND)日本劳动省六阶段法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模糊综合评价2、评价方法对应评价目的类比法:危害程度分级、危险性分级 安全检查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安全等级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危 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性等级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故障(事故)原因影响程度等级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性分析(FMECA):故障原因故障等级危险指数事件树ETA):事故原因触发条件事故概率事故树(FTA):事故原因事故概率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危险性等级道化学公司法(DOW):火灾爆炸危险性等级事故损失帝国化学公司蒙德法(MOND):火灾、爆炸、毒性及系统整体危险性等 级 日本劳动省六阶段法:危险性等级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危险性等级 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偏离及其原因、后果、对系统的影响 模糊综合评价;安全等级3、评价方法对应定性/定量类比法:定性安全检查表:定性定量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定性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定性 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性分析(FMECA);定性定量 事件树ETA);定性定量 事故树(FTA):定性定量 帝国化学公司蒙德法(MOND);定量 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定量 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定性 模糊综合评价:半定量4、评价方法对应方法特点类比法:利用类比作业场所检测、统计数据分级和事故统计分析资料类推 安全检查表:按事先编制的有标准要求的检查表逐项检查按规定赋分 标准赋分评定安全等级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讨论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触发条 件、事故类型,评定危险性等级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列表、分析系统(单元、元件)故障类型、故障原因、故障影响评定影响程序等级 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性分析(FMECA):同上。在FMEA基础上,由元素故障概率,系统重大故障概率计算系统危险性指数 事件树ETA):归纳法,由初始事件判断系统事故原因及条件内各事件 概率计算系统事故概率

(风险管理)风险分析方法与工具

风险分析方法与工具 自1973年芝加哥商会期权交易所(CBOE)将标准化股票期权引入之后,金融期权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80年代以后,各种股票指数期权、利率期权、外汇期权以及金融期货期权等不断涌现,金融期权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阶段。在所有的金融工具中,当数期权结构最为复杂、品种也最多。可以说,它是现代金融工程学的精华之所在,也是现代金融创新技术的集中体现。 中国加入WTO之后,金融市场将进一步开放,金融创新将越来越普遍。无论从金融机构发展核心竞争力的角度,还是从管理当局实施金融监管的角度,了解金融创新的机理都是极为必要的。为此,我们有必要选择金融期权进行剖析,了解各种衍生技术,掌握现代金融创新之精要。 一、金融期权的形成与发展 18世纪,英国南海公司的股票股价飞涨,股票期权市场也有了发展。南海"气泡"破灭后,股票期权曾一度因被视为投机、腐败、欺诈的象征而被禁止交易长达100多年。早期的期权合约于18世纪90年代引入美国,当时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刚刚成立。19世纪后期,被喻为"现代期权交易之父"的拉舍尔·赛奇(Russell Sage)在柜台交易市场组织了一个买权和卖权的交易系统,并引入了买权、卖权平价概念〔1〕。然而,由于场外交易市场上 期权合约的非标准化、无法转让、采用实物交割方式以及无担保,使得这一市场的发展非常缓慢。 1973年4月26日,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成立,开始了买权交易,标志着期权合约标准化、期权交易规范化。70年代中期,美洲交易所(AMEX)、费城股票交易所(PHLX)和太平洋股票交易所等相继引入期权交易,使期权获得了空前的发展。1977年,卖权交易开始了。与此同时,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开始了非股票期权交易的探索。1982年,芝加哥货币交易所(CME)开始进行S&P 500期权交易,它标志着股票指数期权的诞生。同年,由芝加哥期权交易所首次引入美国国库券期权交易,成为利率期权交易的开端。同在1982年,外汇期权也产生了,它首 次出现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交易所(ME)。该年12月,费城股票交易所也开始了外汇期权交易。1984年,外汇期货期权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国际货币市场(IMM)登台上演。随后,期货期权迅速扩展到欧洲美元存款、90天短期及长期国库券、国内存款证等债务凭证期货,以及黄金期货和股票指数期货上面,几乎所有的期货都有相应的期权交易。 此外,在80年代金融创新浪潮中还涌现出一支新军"新型期权"(exotic options),它的出现格外引人注目。"新型"之意是指这一类期权不同于以往,它的结构很"奇特",有的期权上加期权,有的则在到期日、协定价格、买入卖出等方面含特殊规定。由于结构过于复杂,定价困难,市场需求开始减少。90年代以来,这一势头已大为减弱。90年代,金融期权的发展出现了另一种趋势,即期权与其它金融工具的复合物越来越多,如与公司债券、抵押担保债券等进行"杂交",与各类权益凭证复合,以及与保险产品相结合等,形成了一大类新的金融期权产品。 二、期权衍生的基本方式之一:权基替换

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在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的诸多措施中,定量风险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所谓风险评价就是首先要识别潜在危险,对潜在危险发生的概率及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分析,再根据评价的准则判断这些潜在的危险是否能被接受,进而提出减少、消除危险应该采取的措施。在重大危险源与风险评价方面,英国、美国、欧共体、世界银行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及我国均十分重视,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工作,也已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标准。在美国和大多数欧洲国家,定量危险分析技术已成为制定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定量风险评价包括辨识与公众健康、安全和环境有关的危险,并估计危险发生的概率和严重度。目前,定量风险评价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作场所危险、有害物质运输、环境中有毒物质浓度以及评价发生概率小而后果严重的事故隐患。 目前,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及易燃、易爆、有毒等工业设施的安全评价的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世界银行的《工业危险评估方法》、《基于风险的检验方法》,挪威DNV 公司SAFETI、LEAK 软件以及概率危险评价技术等风险评估方法。此外,预测发生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时对周围人员、环境及建(构)筑物等的影响的事故后果分析的计算机模型软件有:美国ENSR 咨询公司的AIRTOX、美国海岸防卫队的DEGADIS、英国和加拿大联合开发的GAS-SAR、美国Technica 公司的PHAST 以及我国原化工部劳动保护研究所的HL Y 等软件。 (一)世界银行工业危险评估方法 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1FC)对其资助的工业新装置进行评估和监督,需要对这一新装置可能给其界外的人群和环境带来的危害进行评估。还需要对为控制危害所采取的措施评估其是否恰当和有效。为协助这种评估,世界银行环境和科学事务室制定了“世界银行对于在发展中国家主要危害装置进行鉴别、分析和控制的指导方针”。为了实施这一方针,需要对涉及的新装置进行危害分析以确定从该装置中意外释放出的有毒、易燃或爆炸物料可能造成的损害。该危害分析将鉴别有潜在危险的物料和可能造成释放的意外事件。如果任何此类意外事件会给生命和财产带来重大危害,必须采取措施以降低意外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害。要做到这一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加工工艺进行更改或更换别的加工工艺,减少危险物料的存量,提供坚固的辅助容器,更改现场的配置,迁至不同的地址或改进控制和管理技术。 如果采用以上措施不能降低潜在的损害,则可以进行风险分析。该风险分析要计算意外危害事故发生的概率,并测定是否可以通过更改诸如加工工艺、安全体系或培训、测试或维修程序等方面来降低这一概率。若这种危害和风险分析表明所涉及的工艺和厂址的结合会给临近的社区带来不可接受的威胁,则必须另找新的厂址。 世界银行工业危害和风险评估的方法适用于现有生产企业,也适用于改建或扩建项日的设计。世界银行工业危险评估方法提供了在化学工业巾使用的最新技术以评估释放有毒、易燃或爆炸物料至大气所造成的后果。尽管该计估方法首先是供世界银行和IFC 工程项目所使用,但它提供的可操作的评价方法在化学工业中也有广泛的使用。 世界银行工业危险评估方法程序见图9—19,释放故障形态说明见图9—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