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施工作业程序,加快推进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全面提高铁路建设管理水平,根据铁道部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办法适用于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施工作业指导书,是根据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具体要求,针对特殊过程、关键工序向施工人员交待作业程序、方法及注意事项,落实各项验收规范和标准,指导现场施工作业、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满足节能环保要求等需要制订的作业及工艺标准。

第四条施工作业指导书应按照标准化管理理念,将先进成熟的工艺工法、科学合理的生产组织与建设标准、质量目标、安全要求以及现场施工条件结合起来进行编制,做到图文并茂,简明易懂,可操作性强。

第五条新开工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工艺复杂或技术难度大的工程,必须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并按照施工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应编制而没有施工作业指导书的不得开工。

第六条施工作业指导书主要编制依据

1.国家和铁道部颁布的规范、验收标准和施工指南;

2.经审核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3.合同及相关协议;

4.国家级工法和成熟的施工工艺;

5.《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

第七条施工作业指导书的主要内容

1.适用范围:明确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工程类别、地质、环境等作业条件。对特殊地质等条件有不适合情况时,应予说明。

2.作业准备:说明作业开始应具备的条件和应完成的工作,包括技术准备、人员配备、机械设备及工器具配备、材料、试验等。

3.技术要求:明确工程类别和项目应达到的技术指标、相应的技术标准。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说明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内部施工段落划分,各组成部分的作业程序和先后顺序。

5.施工要求:分解说明作业方法、采取的相关措施,需要控制的内容和参数。

6.劳动组织:说明建设项目的劳动力组织方式,完成施工项目需要的人员构成、数量、使用安排和作业指标。

7.材料要求:说明完成施工项目的材料种类、型号、数量和使用计划、相关技术要求。

8.设备机具配置:说明施工项目需要的设备、机具的型号、性能和数量。

9.质量控制及检验:明确施工项目的质量标准、控制要点、检查方法、验收程序及指标。

10.安全及环保要求: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并按照级别进行分级管理,明确施工项目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和卡控措

施;按照文明施工要求,对施工现场和作业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控制要点,制定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和要求。对涉及既有线、公路、航道、高空作业等安全重点工程,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八条铁路建设项目采用一项工程(分部、分项)一个施工作业指导书的方式,相同类型的工程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外部环境对施工作业指导书进行修改,不得直接套用。

第九条施工合同签订后,建设单位要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和验收标准,提出建设项目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要求,明确质量要求、控制要点、检测方式及标准、劳动力组织及机械设备配置等事项。

第十条施工作业指导书由施工单位编制。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主要管理人员、专业工程师认真审核设计文件,进行施工现场调查,领会设计意图,依据铁路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安全规定,采用成熟、先进的工艺工法,结合本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进行编写,根据试验段情况进行修订完善。

建设项目设计文件或验收标准中有工艺性试验要求的,施工单位应编制工艺性试验作业指导书,经建设单位组织审查后,以施工企业为主,设计、监理单位参与,进行试验,试验成功后形成施工作业书,经一个阶段实践检验后形成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十二条建设单位应根据项目情况和质量验收标准,

组织监理、设计等对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作业指导书进行审核、确认,对不同专业间接口部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进行协调。

第十三条施工作业指导书经审核后,施工单位应及时发布,针对不同人员及需要将作业项目内容及资料进行摘要并下发至现场管理人员及相关作业人员。在实施中要积极组织现场作业交底和人员培训,确保施工现场负责人、技术人员及主要作业人员全面掌握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

第十四条施工作业指导书不得与验标、补充验收标准、暂行技术条件和施工指南发生矛盾。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管理职责

在公司总工的领导下,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负责作业指导书管理的指导、监督、考核工作。

3.2.《作业指导书》编、审、批流转过程原则上在项目部实施,由项目部单项工程师(或单项技术负责人)、专业工程师、总工进行编制、审核、批准工作。

3.3.项目总工程师负责《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在本项目部的控制实施;项目部专业工程师负责《作业指导书》实施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单项工程师(或单项技术负责人)负

责《作业指导书》的执行,并按要求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过程监控。

3.4.《作业指导书》中某些工序卡涉及特殊施工工艺或新技术、新工艺的内容,

4 编写执行后,由项目工程部专工报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专工,工程技术部专工负责审核,定期对公司工序卡库进行修改与更新,实现公司技术信息共享。

3.5.信息中心负责相关信息传递媒体的建立和维护;建立工序卡库并提供信息界面;对已完工程《作业指导书》整理归档,建立模块。

4.管理流程

4.1.《作业指导书》目录建立

4.1.1.对具体的承建工程,各专业根据施工范围,将包含的单位工程列表、规划主要《作业指导书》目录纳入施工组织专业设计中。(见《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制度》)。

4.1.2.按专业设计中规定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师编制单位工程施工顺序方案,确立单位工程对应的所有《作业指导书》目录,交项目部专业工程师审核后,由项目部总工批准。批准后的《作业指导书》目录由项目工程部报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

4.1.2.1.《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对象,原则上是该单位工程中所含工序关联性强的项目,也可以按分部或分项工程项目设立。

4.1.2.2.同一项目的调试与安装工作必须分开编制《作

业指导书》。

4.1.3.按《作业指导书》编制目录,专业施工处根据施工计划,确定各《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人员,报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专工(或施工处主任)、项目工程部专工审批,对编制人员资格进行确认。编制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经验或施工经验。

4.2.《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审核、批准:

4.2.1.《作业指导书》由已批准确定的人员进行编制,项目工程部专业工程师、安全工程师审核,项目部总工批准。

4.2.2.分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由项目工程部相应的机务专工编制,其他专业专工配合提供对应资料。编制完成后,由项目工程部主任或分部试运指挥审核,再交项目总工批准。

4.2.3.项目部认为有必要经总部副总或工程技术部专工复核的项目《作业指导书》,由项目工程部专工报总部相关人员,总部相关人员提出指导意见,编制人员重新修改后再交总部复核,然后在项目部实施编、审、批流转。

4.2.4.大件设备(汽包、发电机定子等)吊装、大型施工机械设备拆装《作业指导书》在实施前提交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安全监察部及专业副总,由公司专业副总组织评审。

4.3.文件传递与出版

4.3.1.《作业指导书》出版前的文件及信息均以计算机文件形式建立,并优先通过网络传输或共享。条件不允许时以传真、电话记录或邮递方式进行。

4.3.2.《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成后,立即同时发送或共享给审核人员;审核人员3天内将审核意见分别返回给编制人员,由编制人员进行重新修改后发给审核人员,审核人员核定后发送或共享给批准人员,批准人员3天内将修改意见返给编制人员,由编制人员进行重新修改后,发给批准人员核定签字再发回编制人员。

4.3.3.经批准后的《作业指导书》由编制人员发送项目部资料管理部门,资料管理部门按业主或监理要求的数量打印装订,及时提交业主或监理审批。业主或监理审批后,由项目部专业工程师确定发放范围,资料管理部门打印发放。

4.3.4.审批后的《作业指导书》由项目部资料管理部门在3日内实现公司信息共享。

4.4.《作业指导书》的实施

4.4.1.《作业指导书》发布后,编制人员按《施工技术交底制度》的要求进行交底,作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

4.4.2.施工中由于环境变化、设计变更及工艺改进等原因,需要变更《作业指导书》的内容时,由编制人员提出方案,经原审核、批准人员审核、批准后实施,更改内容作为《作业指导书》的附页存档,并在反馈单中进行描述。反馈单中实际开竣工时间、工程量、实际人力使用情况/实耗工日数、实际机械配置、实际工器具使用、实际材料使用等由该《作业指导书》编制人员和作业人员按施工过程真实数据填写,作为工程技术数据库模块的支持资料。该作业项目完

地下连续墙施工作业作业指导书

地下连续墙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地铁工程的地下连续墙施工。 2、施工准备 地下连续墙施工前,应平整场地,组织人员进行施工区域内环境调查,清除成槽范围内的地面、地下障碍物,封堵地下空洞。 3、地下连续墙工艺流程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图

4、导墙施工 导墙是控制地下连续墙各项指标的基准,它起着支护槽口土体,承受地面荷载和稳定泥浆液面的作用。 (1)、导墙设计 根据施工区域地质情况,导墙做成“┓┏”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内侧净宽度比地下连续墙宽50mm,如图所示: 车站基坑导墙 导墙示意图 (2)、导墙施工 用全站仪放出地下连续墙轴线,并放出导墙位置(地下连续墙轴线向基坑外侧外放100mm),导墙开挖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清底。基底夯实后,铺设50mm厚C20混凝土垫层,混凝土浇筑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导墙顶高出地面不小于100mm,以防止地面水流入槽内,污染泥浆。导墙顶面做成水平,考虑地面坡度影响,在适当位置做成台阶。在导墙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前,禁止任何重型机械和运输设备在其旁边通过。导墙施工缝与地下连续墙接缝错开。其施工顺序如下:

(3)、导墙开挖: 导墙开挖深度一般1.5-2m(以设计要求为准),根据地质情况分析,开挖采用垂直开挖或放坡开挖。 其具体开挖措施如下: ①导墙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每次开挖长度以30m为宜,防止开挖后,暴露时间过长,引起槽壁坍塌。 ②挖掘机横跨在导墙上,沿白色石灰边线,后退挖掘。土方运输车停在挖掘机侧后方,运输路线不得靠近导墙2m范围。在沥青路面开挖时,应先用切割机沿导墙开挖边线,将路面切除后在进行开挖,减少对沥青路面的破坏。导墙槽开挖应一次成型,不超挖,不欠挖,禁止挖掘机在导墙槽顶部或周边3m内来回走动。 (4)、导墙施工的技术要求: ①内墙面与地下连续墙纵轴线平行度误差为±10mm。 ②内外导墙间距误差为±10mm。 ③导墙内墙面垂直度误差为5‰。 ④导墙内墙面平整度为3mm。 ⑤导墙顶面平整度为5mm。 5、泥浆制备与管理 泥浆主要是在地下连续墙挖槽过程中起护壁作用,泥浆护壁技术是地下连续墙工程基础技术之一,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地下连续墙的质量与安全。 (1)、泥浆配合比 根据地质条件,泥浆采用膨润土泥浆,针对松散层及砂砾层的透水性及稳定情况,泥浆配合比如下:(每立方米泥浆材料用量Kg) 膨润土:水=80:1000 上述配合比在施工中根据试验槽段及实际情况再适当调整。 制备泥浆的性能指标如下: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1.适用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至铁路涵洞施工测量。 2 .作业准备 2.1 资料准备 图纸审核、资料收集、放样资料计算审核和报验。 2.2 现场核对 施工前对涵洞中心里程、平面位置、斜交角度、道路及河沟里程、涵长、各点高程、及有关尺寸进行放线核对,如有疑问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2.3 仪器设备配备 标称精度不低于2"、2mm+2ppm的全站仪。 标称精度不低于平面10mm+lppm,高程20mm+lppm的GPSRTK测量系统。 不低于S3光学水准仪。 2.4 测量人员配备 每个作业工区设测量放样小组1个,小组成员4人,其中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工3名。 2.5 测量人员培训 测量人员上岗前均经过培训,主要测量人员应持有汉十高速铁路建设测量工程师业务培训结业证书,持证上岗。 2.6 仪器设备检定和日常检校 所有仪器设备均有法定计量检定证书,并在检定有效期。 测量仪器在使用前或使用过程中均要进行日常检校。 3.技术要求 涵洞施工前,应先对全线的控制网进行加密,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可根据施工要求采用同级扩展或向下一级发展的方法。加密高程控制测量应启闭于线路水准几点,采用同级扩展的方法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3.1施工加密控制网测量作业的基本要求: GPS作业技术要求

3.2 GPS加密施工控制网的精度指标。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3.3水准测量的精度及限差如表3.2所示。 水准测量精度(mm) 4. 涵洞施工放样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测量程序 测量准备→地基处理施工放样→基础施工放样→涵身施工放样→涵洞竣工测量。 4.2 测量工艺流程 测量工艺流程图。

钢筋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筋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钢筋原材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和意义: 本次比对试验活动依据 GB/T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 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对钢筋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下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最大力总伸长率)进行测试。本次比对试验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掌握各试验室试验人员测试水平,检验万能压力机经期间核查后精度要求,促进各试验室人员试验检测业务能力提高,以适应渭武高速公路全面施工检测的需要;同时对各试验室试验来说,本次比对试验是一种有效的外部质量活动,也是对内部质量控制技术的补充。 二、样品描述及结果评价 1、本次比对试验选用了HRBE400、直径 16mm 的热轧带肋钢筋作为样品。根据参加人员领取试样先后顺序,随机分发样品。 2、试验时,力学室温度应符合GB/T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 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的要求。 3、结果评价设计与能力评价 本次钢筋比对试验统计方法采用《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进行能力验证的统计方法》(GB/T 28043-2011),以所有参加工地试验室试验结果的计算中位值、标准四分位数间距(IQR)测试值,计算各参加工地试验室测试结果的 Z 比分数,按下式计算 Z 值: Z= (A-中位值)/标准(IQR) 式中 A –参加人员测试结果;

标准(IQR)=IQR*; 本次比对试验涉及的统计量有:结果数、中位值、标准(IQR)、最大值、最小值和极差。本次比对试验以 Z 比分数的评价各工地试验的能力。 │Z│≤2 满意),2<│Z│<3 基本满意,│Z│≥3 不满意。 4、在本次比对试验实施过程中,严禁参加试验室相互串通结果,如发现结果直接定为不满意。 三、时间安排 样品领取时间:2016年**月**日至**月**日,结果提交时间2016年**月至至**月**日。 四、试验报告、记录格式及其他注意事项 1、本次试验报告、记录格式按照东方星软件报告及记录格式填写。检测人员应在原始记录及检测报告单中签字,并在检测报告上加盖试验室公章,试验报告结论不作评价。 2、各单位试验时由中心试验室旁站,中心试验室试验时由项目办旁站,旁站人员应在记录备注栏及报告取样见证人栏签字。 2016年**月

作业指导书的管理规定

作业指导书的管理规定 1 目的 采用PDCA/过程方法/基于风险的思维,规范作业指导书的管理,规定了作业指导书编制内容、有关部门人员管理职责及其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艺系统涵盖的生产过程(进货检验、组焊、精加工、装配过程等)。 3 定义 作业指导书:用于指导现场作业人员正确、安全、规范操作的工艺文件。 4 职责 4.1 编制部门(工程技术部、筛选车间、组焊车间) 4.1.1 负责本部门主管过程“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审核,对作业指导书的适用性负责; 4.1.2 筛选车间/组焊车间负责组织、实施进货检验/组焊岗位培训,使员工能较快掌握和达到操作要求。 4.1.3 工程技术部负责进行精加工/装配岗位培训,使员工能较快掌握和达到操作要求。 4.2 品质管理部 负责对各部门所编制作业指导书工序管理及控制要求的符合性进行会签。 4.3 工程技术部部长 负责对各部门所编制作业指导书的批准。 4.4 各使用部门 4.4.1 负责组织对批准后的作业指导书进行宣贯,并按作业指导书要求执行。 4.4.2 作业指导书在操作岗位悬挂,维护其清洁。 5 工作程序 Q/1QAG112-11-2017 6 控制要求 6.1 作业指导书编制总则 6.1.1 要求作业指导书图文并茂、重点突出、可视化强,员工易学易懂;

6.1.2 作业要领一目了然,以期达到实操性强、易懂、工艺要求明确的目的。 6.1.3 编制作业指导书,执行Q/1QAG102《文件控制》。 6.2 作业指导书编制内容要点 6.2.1 组焊车间/精加分厂/装配分厂 6.4 作业指导书的更改 6.4.1 作业指导书的更改控制 附录1 精加工序作业指导书模板 附录2 装配工序作业指导书模板 附录3 筛选车间入检作业指导书模板 (G01)附录4 组焊工序作业指导书模板 7 相关文件 Q/1QAG102 文件控制 Q/1QAG112 生产过程控制 Q/1QAG102-03 工艺文件的有效管理规定 8 记录 附表1 112-11-J01 作业指导书更改单 9 附则 9.1 本办法由工程技术部提出。 9.2 本办法需宣贯到公司品质管理部、工程技术部、精加分厂、装配分厂、组焊车间、筛选车间等部门的相关人员。 9.3 本办法由工程技术部管理,并负责解释。 9.4 本办法自2017年8月1日起实施。

地下连续墙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施工总体安排 1.1 工程管理目标 1.1.1 工程质量目标 a.保证工程质量全部达到验收标准,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5%以上,争创天津市优质工程,争创鲁班奖。 b.规范化作业,强化工序验收;内实外美;达到合同约定的要求和行业先进水平。 c.杜绝质量事故,克服质量通病。 1.1.2 工期目标 本标段合同工期为603天,我单位计划主体工程围护结构开工日期2005年12月15日,完成日期2006年3月15日。 1.1.3 安全目标 地面沉降、变形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杜绝死亡、重伤事故;杜绝重大交通事故、重大火灾事故;年轻伤率控制在10‰以内,职业病发病率控制在1‰以内。改善作业条件,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把职业病降低到国家标准范围内。 1.1.4 文明施工目标 争创天津市市级文明工地;争创天津市文明样板工地。 1.1.5 环境保护目标 a.施工现场作业噪声、三废处理等控制在天津市政府的相关要求内,做到不扰民。 b.施工现场环境、植被等保护满足相关规定。 1.2 施工顺序 根据工期要求,设二个工作面同时施工。车站先施工两侧端头井地下连续墙,然后集中进行中间段地下连续墙施工。配置两台液压抓斗,每12个槽段为一循环,每6个槽段为一组,采用跳跃式开挖、浇筑,第一组施工完成后,再进行第二组

施工,以此循环。 1.3 施工准备 1.3.1施工场地平整及布置 津赤路站位于部分绿化带和农业用地上,因此不受地下管线切改的影响。农用地分布多个池塘、灌渠,表面被废弃泥浆覆盖,地基软弱,地质条件极差。施工场地内倾倒大量泥浆致使施工条件恶化,故施工前对此区域要进行补勘,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批准后再行施工。 施工现场布置严格按照天津市文明施工管理要求进行,施工围挡采用砖墙,并刷彩。墙高2.5m,墙厚0.24m,每隔4m设0.5×0.37m墙垛,墙垛顶安装灯饰,采用实体大门,且宽度不小于6m。施工场地内设置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及加工区。环车站四周设置宽6m、长约380m的硬化路面,暗沟排水。施工现场门口设置门卫、洗车台、废水回收沉淀池。 (1)钢筋笼制作场地 钢筋笼制作场地由钢筋加工平台、钢筋堆放场和钢筋笼制作胎模、钢筋焊接设备组成,设置在施工现场靠近施工通道的适当位置。钢筋笼平台的尺寸为35×7.5m,采用标号C20厚15cm素砼地坪,并保持一定的平整度,共设四个钢筋笼制作平台。 (2)泥浆池 泥浆池设置在车站范围外,采用砖砌结构,砂浆抹面,砂浆重量配合比为1:2(水泥:砂)。共设置2组容量为6×24×2.5m3的泥浆池和两个4×6×2.5 m3的废浆池,具体位置见平面布置图。泥浆池高于地面1.5m以上,容积为单幅地下连续墙施工所需泥浆量的1.5倍以上。 (3)集土坑 在施工现场设置一个可以各容纳三幅槽壁土方量的集土坑,挖出的泥砂,倒入集土坑沥干后外弃到指定地点,以免挖影响文明施工。 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1.3.2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由市政电网接入施工场地,电缆沿围挡布置,穿越道路的部分预埋钢管。地下连续墙配置两台315KVA变压器,沿基坑方向位置上设置两个总配电

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作业进行控制,使其结果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2、使用范围 适用于津保铁路大北环线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工艺,使其处于受控状态。 3、职责 技术主管负责技术交底书的编制、发放,对工序的实施过程进行控制检查。根据施工进度,提报材料计划。 测量班测量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平面位置放线。 试验室负责原材料的检验,设计配合比、混凝土强度检查、监控指导混凝土施工。 物资设备部负责按要求购进原材料(水泥、砂、碎石等);负责机械设备的配置,机械设备和采购、发放,检查指导机械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修工作。 质检工程师负责对整套工序监督检查及抽查。 项目队长负责组织施工,对工序过程实施监督检查,协调作业班组之间的关系。 涵洞队负责钢筋混凝土框架涵工程施工。 4、资源配置 4.1人员 负责现浇梁作业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工作熟练的工人,并且具有较高的质量意识。 电工、混凝土输送泵司机等特殊工种,必须是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每班组人员配置:

4.2设备 4.3材料 技术主管负责按施工进度要求提供月材料计划。 物资设备部负责根据材料计划,组织进料。 试验室接到材料室通知后立即组织取样试验工作,对无说明书和出厂合格证的产品则有权拒绝试验,并上报项目部工程部。 涵洞为框架结构,框架涵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到位后,对基底进行换填砂夹碎石或CFG桩加固处理,上部浇筑20cm厚混凝土垫层。 本管段涵洞工程主要有框架涵。框架涵采用支架现浇施工,分两次浇筑成型,先浇筑至底板内倒角以上30cm处,然后浇筑剩余部分,模板采用组合钢模,内设拉杆加固;集中加工钢筋运到现场绑扎,砼集中拌制,搅拌输送车运输,插入式振捣器捣固。 5、框架涵施工工艺与方法 5、工艺操作步骤 5.1流程图

钢筋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筋比对试验作业指导 书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钢筋原材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和意义: 本次比对试验活动依据 GB/T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 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对钢筋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下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最大力总伸长率)进行测试。本次比对试验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掌握各试验室试验人员测试水平,检验万能压力机经期间核查后精度要求,促进各试验室人员试验检测业务能力提高,以适应渭武高速公路全面施工检测的需要;同时对各试验室试验来说,本次比对试验是一种有效的外部质量活动,也是对内部质量控制技术的补充。 二、样品描述及结果评价 1、本次比对试验选用了HRBE400、直径 16mm 的热轧带肋钢筋作为样品。根据参加人员领取试样先后顺序,随机分发样品。 2、试验时,力学室温度应符合GB/T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 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的要求。 3、结果评价设计与能力评价 本次钢筋比对试验统计方法采用《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进行能力验证的统计方法》(GB/T 28043-2011),以所有参加工地试验室试验结果的计算中位值、标准四分位数间距(IQR)测试值,计算各参加工地试验室测试结果的 Z 比分数,按下式计算 Z 值: Z= (A-中位值)/标准(IQR) 式中 A –参加人员测试结果;

标准(IQR)=IQR*; 本次比对试验涉及的统计量有:结果数、中位值、标准(IQR)、最大值、最小值和极差。本次比对试验以 Z 比分数的评价各工地试验的能力。 │Z│≤2 满意),2<│Z│<3 基本满意,│Z│≥3 不满意。 4、在本次比对试验实施过程中,严禁参加试验室相互串通结果,如发现结果直接定为不满意。 三、时间安排 样品领取时间:2016年**月**日至**月**日,结果提交时间2016年**月至至**月**日。 四、试验报告、记录格式及其他注意事项 1、本次试验报告、记录格式按照东方星软件报告及记录格式填写。检测人员应在原始记录及检测报告单中签字,并在检测报告上加盖试验室公章,试验报告结论不作评价。 2、各单位试验时由中心试验室旁站,中心试验室试验时由项目办旁站,旁站人员应在记录备注栏及报告取样见证人栏签字。 2016年**月

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教程文件

文件编号:《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济南华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1. 目的及范围 本制度分别对《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审批、执行及反馈等方面的工作做出规定,明确了《作业指导书》的内容:作业预备条件、主要施工方法和关键技术、安全措施、环保措施、作业过程的质量检查重点等。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承建工程的全部作业活动,包括主体工程、临建工程及其它辅助工程施工等。 2. 相关文件 《技术管理手册》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制度》 《施工图纸会审管理制度》 《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文件包管理制度》 《作业指导文件编码原则》 3. 管理职责 3.1. 在公司总工的领导下,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负责作业指导书管理的指导、 监督、考核工作。 3.2. 《作业指导书》编、审、批流转过程原则上在项目部实施,由项目部单项 工程师(或单项技术负责人)、专业工程师、总工进行编制、审核、批准工作。 3.3. 项目总工程师负责《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在本项目部的控制实施;项目 部专业工程师负责《作业指导书》实施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单项工程师(或单项技术负责人)负责《作业指导书》的执行,并按要求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过程监控。 3.4. 《作业指导书》中某些工序卡涉及特殊施工工艺或新技术、新工艺的内容, 编写执行后,由项目工程部专工报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专工,工程技术部专工负责审核,定期对公司工序卡库进行修改与更新,实现公司技术信息

共享。 3.5. 信息中心负责相关信息传递媒体的建立和维护;建立工序卡库并提供信息 界面;对已完工程《作业指导书》整理归档,建立模块。 4. 管理流程 4.1. 《作业指导书》目录建立 4.1.1.对具体的承建工程,各专业根据施工范围,将包含的单位工程列表、规 划主要《作业指导书》目录纳入施工组织专业设计中。(见《施工组织设 计管理制度》)。 4.1.2.按专业设计中规定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师编制单位工程施工顺序方案 (见《文件包管理制度》),确立单位工程对应的所有《作业指导书》目 录,交项目部专业工程师审核后,由项目部总工批准。批准后的《作业 指导书》目录由项目工程部报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 4.1.2.1.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对象,原则上是该单位工程中所含工序关联性 强的项目,也可以按分部或分项工程项目设立。 4.1.2.2. 同一项目的调试与安装工作必须分开编制《作业指导书》。 4.1.3. 按《作业指导书》编制目录,专业施工处根据施工计划,确定各《作业 指导书》的编制人员,报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专工(或施工处主任)、项 目工程部专工审批,对编制人员资格进行确认。编制人员必须具备一定 的技术经验或施工经验。 4.2.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审核、批准: 4.2.1. 《作业指导书》由已批准确定的人员进行编制,项目工程部专业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审核,项目部总工批准。 4.2.2.分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由项目工程部相应的机务专工编制,其他专 业专工配合提供对应资料。编制完成后,由项目工程部主任或分部试运 指挥审核,再交项目总工批准。 4.2.3.项目部认为有必要经总部副总或工程技术部专工复核的项目《作业指导 书》,由项目工程部专工报总部相关人员,总部相关人员提出指导意见,

7.地下连续墙混凝土灌注作业指导书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作业准备 (1) 2.1临建工程设计 (1) 2.2技术准备 (1) 2.3人员准备 (1) 2.4机械设备准备 (1) 2.5材料、试验准备 (1) 3.技术要求 (2)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2) 4.1施工程序 (2) 4.2工艺流程 (2) 5.施工方法与要求 (2) 5.1导管水密性试验及安装 (2) 5.2导管安放 (3) 5.3二次清底 (3) 5.4混凝土灌注 (3) 5.5接头箱起拔 (4) 5.6墙体接头处理 (4) 6.劳动组织 (5) 7.材料要求 (5) 8.机械设备配置 (6) 9.质量控制及检验 (6) 9.1地下连续墙混凝土灌注作业验收标准 (6) 9.2地下连续墙混凝土灌注作业要点 (7)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7)

10.1安全要求 (7) 10.2环保要求 (8)

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城际轨道交通站前工程XBZH-2标 四工区地下连续墙混凝土灌注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珠三角城际新白广XBZH-2标四工区地下连续墙混凝土灌注施工。 2.作业准备 2.1临建工程设计 搅拌站、施工便道、泥浆池、现场灌注砼平台等已完成,符合砼灌注施工需要。 2.2技术准备 已查阅施工现场场地工程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完成施工图复核并编写图纸会审记录,并编制地下连续墙砼灌注施工技术交底。 下导管前检查导管质量及气密性须符合规范要求;计算封底砼方量及所需漏斗体积、计划封底方案;砼灌注前对泥浆比重、含砂率、沉渣厚度等进行检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3人员准备 管理人员已按照合同约定进场,施工人员已进场并经安全教育培训并考试合格后上岗。 2.4机械设备准备 混凝土采用工区搅拌站生产,混凝土灌车运输,地下连续墙混凝土灌注采用罐车直卸方式,漏斗口锥形塞快速起拔、导管及漏斗提升采用冲击钻,导管及漏斗安装、拆除采用吊车配合,接头箱(管)起拔采用千斤顶、提升拆除采用履带吊。 2.5材料、试验准备 地下连续墙施工混凝土配合比已报审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意使用。按照施工设计图要求及理论配合比,钢材、水泥、砂石料等材料已进场,经试验室抽检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满足正常施工需要。 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珠三角城际新白广XBZH-2标四工区项目部第1页共8页

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框架涵施工作业 :指导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人:人: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施工准备 设置项目部管理人员专职办公室及住所,并配备办公设施及用品,为便于施工人员就近施工提供安全、且利于休息的环境住宿,同时在施工现场设技术人员值班房一个,24 小时提供技术支持。 3. 技术要求 3.1框架涵砼施工砼拌合全部在拌合站集中拌合。 3.2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合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3.3钢筋加工在工区钢筋加工场地加工。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 施工组织顺序:施工准备7清表7地基处理7挖基7框架涵砼施

4.2施工工艺流程 (见下 页)

5. 施工要求 5.1 施工准备 测定基坑中心线、方向和高程;按地质、水文资料环保要求,结合现场情况,制定施工方案,确定开挖范围、开挖坡度、支护方案、

弃土位置和防、排水等措施。 5.1.1 基坑开挖 技术员对基底进行平面位置、基底标高检查,基底几何尺寸应满足施工与设计的要求。 5.1.2 基坑护壁 基坑可采用放坡开挖、支撑加固或其它加固的开挖方法。挡板支撑,根据土质经检算,可采用横、竖向挡板与钢(木)框架支撑坑壁。 基坑每层开挖深度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不宜超过1.5m,边挖边支; 支撑结构应随时检查,发现变形,及时加固或更换,更换时应先撑后拆;支撑拆除顺序应自下而上。待下层支撑拆除并回填土后,再拆除上层支撑。挖出土时,应有防护措施,不得碰撞支撑。 5.1.3 基坑排水 基坑四周设制排水沟及汇水井,根据水量大小选用适当的水泵进行排水。基底自检合格后立即报请检验,待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迅速进行基础施工。 5.1.4 碎石垫层施工 碎石垫层厚度30cm碎石采用未风化的干净砾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mm其含泥量不得大于5%。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 5.2 钢筋骨架加工及安装 5.2.1 骨架制作 钢筋骨架制作须焊扎坚固。多层钢筋焊接时,可采用侧面焊缝,使之形成平面骨架,焊缝设在弯起钢筋的弯起点处。如斜筋弯起点之间的距离较大,应在中间部分适当增加短段焊接,以便有效地固定各层主筋。 5.2.2 钢筋接头 钢筋绑扎接头要求: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设计范围:I级钢筋不小于30d,n级钢筋不小于3 5d。钢筋的焊接采用搭接式电

钢筋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筋原材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和意义: 本次比对试验活动依据 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对钢筋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下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最大力总伸长率)进行测试。本次比对试验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掌握各试验室试验人员测试水平,检验万能压力机经期间核查后精度要求,促进各试验室人员试验检测业务能力提高,以适应渭武高速公路全面施工检测的需要;同时对各试验室试验来说,本次比对试验是一种有效的外部质量活动,也是对内部质量控制技术的补充。 二、样品描述及结果评价 1、本次比对试验选用了HRBE400、直径 16mm 的热轧带肋钢筋作为样品。根据参加人员领取试样先后顺序,随机分发样品。 2、试验时,力学室温度应符合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 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的要求。 3、结果评价设计与能力评价 本次钢筋比对试验统计方法采用《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进行能力验证的统计方法》(GB/T 28043-2011),以所有参加工地试验室试验结果的计算中位值、标准四分位数间距(IQR)测试值,计算各参加工地试验室测试结果的 Z 比分数,按下式计算 Z 值: Z= (A-中位值)/标准(IQR) 式中 A –参加人员测试结果;

标准(IQR)=IQR*0.7413; 本次比对试验涉及的统计量有:结果数、中位值、标准(IQR)、最大值、最小值和极差。本次比对试验以 Z 比分数的评价各工地试验的能力。 │Z│≤2 满意),2<│Z│<3 基本满意,│Z│≥3 不满意。 4、在本次比对试验实施过程中,严禁参加试验室相互串通结果,如发现结果直接定为不满意。 三、时间安排 样品领取时间:2016年**月**日至**月**日,结果提交时间2016年**月至至**月**日。 四、试验报告、记录格式及其他注意事项 1、本次试验报告、记录格式按照东方星软件报告及记录格式填写。检测人员应在原始记录及检测报告单中签字,并在检测报告上加盖试验室公章,试验报告结论不作评价。 2、各单位试验时由中心试验室旁站,中心试验室试验时由项目办旁站,旁站人员应在记录备注栏及报告取样见证人栏签字。 2016年**月

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施工作业程序,加快推进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全面提高铁路建设管理水平,根据铁道部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办法适用于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施工作业指导书,是根据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具体要求,针对特殊过程、关键工序向施工人员交待作业程序、方法及注意事项,落实各项验收规范和标准,指导现场施工作业、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满足节能环保要求等需要制订的作业及工艺标准。 第四条施工作业指导书应按照标准化管理理念,将先进成熟的工艺工法、科学合理的生产组织与建设标准、质量目标、安全要求以及现场施工条件结合起来进行编制,做到图文并茂,简明易懂,可操作性强。 第五条新开工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工艺复杂或技术难度大的工程,必须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并按照施工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应编制而没有施工作业指导书的不得开工。 第六条施工作业指导书主要编制依据 1.国家和铁道部颁布的规范、验收标准和施工指南; 2.经审核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3.合同及相关协议; 4.国家级工法和成熟的施工工艺;

5.《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 第七条施工作业指导书的主要内容 1.适用范围:明确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工程类别、地质、环境等作业条件。对特殊地质等条件有不适合情况时,应予说明。 2.作业准备:说明作业开始应具备的条件和应完成的工作,包括技术准备、人员配备、机械设备及工器具配备、材料、试验等。 3.技术要求:明确工程类别和项目应达到的技术指标、相应的技术标准。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说明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内部施工段落划分,各组成部分的作业程序和先后顺序。 5.施工要求:分解说明作业方法、采取的相关措施,需要控制的内容和参数。 6.劳动组织:说明建设项目的劳动力组织方式,完成施工项目需要的人员构成、数量、使用安排和作业指标。 7.材料要求:说明完成施工项目的材料种类、型号、数量和使用计划、相关技术要求。 8.设备机具配置:说明施工项目需要的设备、机具的型号、性能和数量。 9.质量控制及检验:明确施工项目的质量标准、控制要点、检查方法、验收程序及指标。 10.安全及环保要求: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并按照级别进

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西安市火车站改造安置楼项目总承包二标段工程施工 作 业 指 导 书 编制部门: 质量管理科 编制日期: 2016年2月 1 日 实施日期: 2016年2月 1 日

《作业指导书》编撰说明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效益的源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企业做大做强离不开质量的提高。为进一步了加强企业自身的基础管理,规范现场施工操作,保证工程质量,多闯优质工程,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编撰了本公司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作业指导书》,本书在吸收施工行业新技术、新材料、新机具、新工艺等先进实用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了本企业技术发展与实践经验进行编撰,可作为公司基层项目部在承建的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控制工程质量的参考依据。 《作业指导书》以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施工规范和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为依据,借鉴本行业的部分相关成果,结合本企业的技术条件、特点等要求进行编写。全书共分11章,每章节按施工准备、操作工艺、质量标准、质量通病、成品保护、施工注意事项等编写层次,突出重点,内容基本涵盖作业流程。 《作业指导书》除按照国家及行业的现行建筑设计、施工规范和规程外,还主要参考《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建筑施工工艺标准》、《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建筑给排水施工手册》、《工程建设监理手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施工手册》等相关文献资料,该《作业指导书》在编写过程中曾得到公司总办室、基层各项目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编写水平和资料的限制及技术水平的限制,《作业指导书》还有很多错误、遗漏和失妥之处,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修订,本《作业指导书》仅做参考之用。 编写: 年月日 第一章总则

顶进框架涵作业指导书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作业准备 (1) 3 技术要求 (1) 4 施工工艺 (1) 5.施工要求 (2) 5.1顶进设备安装 (2) 5.2试顶 (2) 5.3顶进挖土 (2) 5.4箱涵顶进 (3) 5.5尺寸偏差控制 (4) 6劳动力组织 (4) 7材料要求 (5) 8机械配置 (5) 9质量控制及检查 (5)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6) 10.1确保顶进安全措施 (6) 10.2保证行车安全的措施 (7) 10.3环境保护措施 (9)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铁十局宁启复线电化工程K223+527 新建(7+8.5+8.5+7)m框架桥箱体顶进工程施工。 2 作业准备 1、现场准备:现场既有地下管线采用人工挖出,并采取包裹保护,坡脚下电缆不能挖出积极与设备管理单位取得联系进行割接改移,在地下管线改移、保护措施完成后再进行框架顶进施工。 2、劳力及施工机具准备充分调试正常,由施工负责人确认备有足够人员、机械、材料,满足紧急情况下的替代、备用后方可施工。 3、技术准备:组织架子队人员进场,开工前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并按批准的施工防护方案先防护后开工的原则进行施工。顶进前技术人员复核箱体几何尺寸和高程,并由测量人员和技术人员做好顶进高程中中线和高程控制点。 3 技术要求 1、施工中采用的规范及标准均没有存在既有线路行车安全隐患。 2、施工时间采用的行车办法符合《技规》、《行规》等上海铁路局规定的要求。 3、所有参加接长框架施工的负责人、安全把关人员和监督人员等必须经过培训,并熟悉施工程序、技术标准、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4、顶进施工时,对既有路线采取D24型便梁的加固措施。 5、桥涵顶进前,应检查验收桥涵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后背,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检查顶进设备并做预顶试验。 6、顶进作业应在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1.0m进行,并宜避开雨季施工,必须在雨季施工时应做好防洪及防雨排水工作。 7、顶进挖运土方应在列车运行间隙时间内进行,在开挖面应设专人监护。应按照规定的进尺由上往下开挖,并严禁逆坡挖土、超前挖土,严禁扰动基底土壤。挖土的进尺可按千斤顶的有效行程掘进,并随挖随顶防止路基塌方,每次挖土进尺不得超过1m。 8、在顶进过程中,应对原线路加固系统、桥体各部位、顶力系统和后背进行测量监控。 4 施工工艺

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精选版

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版本:第2016年版(第0次修订) 文件编号:QZ/KC-171-2016 控制状态:受控非受控 使用人: 发放编号: 编制:检测室 审核:唐亮 批准:袁绪文 批准日期:2016年月日实施日期:2016年月日湖南坤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颁发

核查方法目录 总则 1、目的 为了有效了解仪器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的使用状态,确保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内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 3、核查内容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进行期间核查: 1).稳定性不高,漂移较大的; 2).使用频繁,时间较长的; 3).电子类设备较长时间未启用的; 4).参考标准、标准物质的保管环境及使用有效期。 4、核查方式 A.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和(或)使用次级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 B.以留样的再检测对比进行期间核查; C.以同样功能的设备比对来进行期间核查; D.实验室间比对进行期间核查; E.用具自校功能设备的自校程序进行期间核查; F.其他有效的期间核查方式。 5、核查周期

1).对使用频率较低,使用时间较短,稳定性较高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可一年进行1-2次。 2).对其他,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核查次数,但不得少于6个月一次。 六、期间核查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 见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方法。 七、期间核查方法 具体的期间核查方法见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方法。 万能试验机期间核查方法 1、概述(目的):为了解万能试验机状态,维护设备在两次校准期间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减少由于仪器稳定性变化造成的结果偏差,除了在开机前和关机后检查仪器外,特对该设备在两次周期检定/校准之间需进行期间核查。 2、依据:GB/T 228.1-2010及相应作业指导书。 3、技术要求:计算力值的相对误差=│存档值-实测值│/存档值×100%,力值的示值相对误差≤5%。 4、核查所用样品和数量: 选用适合本试验机量程的抗拉强度的钢材,且在同一根钢筋上截取若干段(长度满足相关要求,数量能应付突发事件)。 5、核查方法:采用实物比对法 5.1由检测员和设备管理员在本试验机检定合格后一周内进行测力试验,并有设备管理员记录实验数据,存入设备档案中,期间核查时备用。 5.2第一次测力后期间核查时,由检测员和设备管理员进行测力试验,将测得数据与存档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力值的相对误差。 6、结果评定: 对以上核查结果,应填写“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统一归档。在期间核查过程中若发现仪器工作不正常或评定指标未能达到规定要求,应及时通知设备管理员,由设备管理员组织有关人员确定,并组织维修或送检,维修后的仪器经检查或检定达到技术性能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

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

佛山市晟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Foshan SmartHar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程序文件 文件名称: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 版本:A/0 生效时间:2017.10.30 总页数:6页 制订:__________________ 会签: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

佛山市晟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版次:A/0 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 页次:1/6 生效日期:2017.10.30 版本 修订状况 记录 修订原因修订时间 A /0初次发放 2017.10.30

分发部门□制造中心□品质管理□研发工程□供应链管理 □综合管理□财务管理□市场部 佛山市晟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版次:A/0 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 页次:2/6 生效日期: 2017.10.30

一、目的 为规范作业指导书的编审工作,提高生产作业质量和安全文明管理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作业指导书的管理。 三、定义 作业指导书即 WI ( Working Instruction ):为保证过程的质量而制订的作业操作规范,是对作业 者进行标准化作业的指导基准。 四、职责 4.1 工程部负责所有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出货完成作业指导书的制作、审核、批准、发行、更换、管 理、 归档及有效性的定期监控。 4.2 使用单位负责保存作业指导书(不得出现缺失、损毁,污脏等),作业时能及时张贴出正确清晰的作 业指导书。 五、工作流程 5.1 编制: 5.1.1 编制依据:作业指导书编制依据《文件控制程序》、《PFMEA》等相关要求进 行编制。 5.1.2 编制内容: 5.1.2.1 文件信息: 5.1.2.1.1 公司LOGO、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版本、管理编号/版本。 5.1.2.1.2 工序名称:填写文件应用的生产工序。 5.1.2.1.3 文件页码:填写文件的页码数。 5.1.2.1.4 制订日期:填写文件的编制完成日期。 5.1.2.1.5 编制/审核/批准:由编制/审核/批准人员签名或盖章确认。 5.1.2.2 客户及产品信息: 5.1.2.2.1 客户名称:填写客户名称。 佛山市晟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版次:A/0

框架涵现浇施工作业指导书

框架涵现浇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路客运专线下设的通道式或排水式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箱涵。 2 作业准备 2.1 技术准备 2.1.1 根据框架涵的平面位置、结构尺寸和设计标高,用经纬仪和水准仪在实地放出标志桩或用石灰等画出基坑开挖标志线。 2.1.2 审核施工图纸,核对结构尺寸及工程数量,做好技术交底。 2.2 场地准备 拆除施工场地内及周围所有对施工有影响的障碍物。做好周边防排水设施,规划好堆放材料区域,有占用地方道路的则进行改道。 2.3 人员配备(见表1) 表1 框架涵每班劳动力组织 2.4 机具配备(见表2) 前期配开挖基坑用的挖掘机1台,根据运距配倒运弃土用的自卸车1—3台。后期根据运距配6立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2—3台,每小时60立方排量的输送泵或长臂泵车1台,插入式振动捣固器4—6台,钢筋弯折及焊接设备各一套。 3 技术要求 3.1 采用大块钢模板或组合钢模板分二次浇筑成型,混凝土通过泵送入模或吊装入模,浇筑完成后先带模浇水养生,拆模后覆盖塑料膜养生。 3.2 所使用的外加剂使用前必须在经过试验室鉴定合格后,由项目负责人批准使用,使用外加剂时须采用计量装置。 3.3 涵身混凝土必须是原装原色,色泽一致、结构尺寸准确,棱角分明,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且表面光洁平整,接茬顺直;混凝土表面严禁涂、刷、抹。 3.4 施工完毕后应对全框架涵进行中线、水平及贯通测量。 4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1 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 4.2 操作要点 4.2.1 基础开挖 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自卸车倒运弃土,人工清底,遇有地下水的基坑,施工时备用抽水泵准备排水。地基土不得渗水以免发生不均匀沉降引起框架开裂,地基承载力不低于设计值。框架底部软弱地基按设计要求处理。 4.2.2 模板安装 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或组给钢模板,分二阶段安装,第一阶段安装底板和边墙埂肋,第二阶段安装边墙和顶板涵身,采用满堂碗扣式脚手架现浇支立。 4.2.3 钢筋制作与绑扎 钢筋在钢筋棚内加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图纸在现场绑扎,严禁漏绑。钢筋与模板间设置与涵身混凝土等强度的水泥砂浆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紧,并相互错开。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指定专人加强检查、调整,以保证相互位置的正确。 4.2.4 混凝土灌注 (1)框架涵分二阶段施工,第一阶段施工底板和边墙埂肋,第二阶段施工边墙和顶板。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集中拌和站拌和,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泵送入模。 (2)浇注前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将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模板的缝隙填塞严密,模板内面涂刷脱模剂。

作业指导书制定管理规定

XXXXXXXX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制定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版本: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有限公司发布

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规定 1.目的 确保生产按操作规范作业,辅料、工具、物料的合理使用,保证产品质量及生产过程顺畅,和作业指导书的制作和管理。 2.范围 管理办法规定了制造生产现场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依据、结构内容、格式、文本要求及应用管理的基本内容。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制造中心现场管理的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和管理,其它二级企业可参照执行。 3.规范性引用文件(无) 4.定义 4.1现场标准化作业 以企业现场安全生产、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要素为主要内容,按照企业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与要求,制定作业程序标准和贯彻标准的一种有组织活动。 4.2全过程控制 针对现场作业过程中每一项具体的操作,按照技术标准、工艺标准、规程规定的要求,对制造现场作业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细化、量化、标准化,保证作业过程处于“可控、在控”状态,不出现偏差和错误,以获得最佳秩序与效果。 4.3现场作业指导书 对每一项作业按照全过程控制的要求,对作业计划、准备、实施、总结等各个环节,明确具体操作的方法、步骤、措施、标准和人员责任,依据工作流程组合成的执行文件 5.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 5.1体现对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包括设备验收、运行检修、缺陷管理、技术监督和反 措要求等内容;体现对现场作业的全过程控制。 5.2现场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应依据工程部提供的流程图、控制计划、PFMEA、特殊特

性清单,防错计划书等工艺文件内容和技术标准内容,应施行刚性管理,变更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5.3应在作业前编制,注重策划和设计,量化、细化、标准化每项作业内容。做到作 业程序有要求,安全有措施,质量有标准,考核有依据。 5.4针对现场实际,进行危险点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5.5应体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编写、审核、批准和执行应签字齐全。 5.6围绕安全、质量两条主线,实现安全与质量的综合控制。优化作业方案,提高效 率、降低成本。 5.7每工序的作业任务编制一份作业指导书。 5.8应规定保证本项作业安全和质量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工序及验收内容。 5.9以人为本,贯彻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管理体系(XXXEQ)的要求。 5.10概念清楚、表达准确、文字简练、格式统一。 5.11每工序的作业任务应体现工程操作所需时间,应含宽放时间的设定体现。 5.12应结合现场实际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写(IE),由相应的主管部门审批。 6.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依据 6.1、流程图、控制计划、PFMEA、特殊特性清单,防错计划书、BOM清单、包装要求等工艺文件和技术指标,总成图等技术标准编制现场的作业指导书。 6.2.在流程图、控制计划、PFMEA、特殊特性清单,防错计划书、BOM清单、包装要求等工艺文件和技术指标,总成图等冻结后,开始编制作业指导书,编制作业指导书按照产品复杂程度不同所需时间也不同,时间范围一般在3-7天内完成。 7.现场作业指导书的应用与管理 7.1应用 7.1.1 各单位按照本导则,参照范本,结合现场实际,具体编写现场作业指导书。 7.1.2 作业指导书须进行专题学习,作业人员应熟练掌握工作程序和要求。 7.1.3 现场作业应严格执行指导书,逐项打勾或签字,并做好记录,不得漏项。 7.1.4指导书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不符合实际、图纸及有关规定等情况,应立即停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