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课题2 原子的结构2

课题2 原子的结构2

课题2 原子的结构2
课题2 原子的结构2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课前预习】

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原子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分割的实心小球呢?如果不是,那你想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的呢?

【情境导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10.16新疆罗布泊),原子弹的巨大威力是如何产生的呢?

二、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第70页原子的构成一段文字,观察图4-1

1.同桌互相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提示:可从位置、电性、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

2.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想象一下,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 【观察】教师播放的动画:原子内部的运动,概括原子的结构。

【分析思考】分析教材第70页表4—1、4—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部分?

2.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

3.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4.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

5.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

【交流讨论】你对原子的结构了解多少?

【阅读】课本第71页第一段,体会原子的体积之小。

表1 【阅读】教材第71页的相关内容。

1.结合表1体会为什么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2.请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3.运用这个式子,计算一下表1中任意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交流讨论】

1.相对原子质量有没有单位?

2.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何关系?

3.分析表2,思考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表2

【交流讨论】同桌互相提问,从附录中查出一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

【小结】

一、原子的构成

个单位)

———

1.

1个单位)

2.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

3.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外的电子数。

4.原子核居于原子的,在原子中占的体积,电子绕着原子核。

二、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以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2.表达式

Ar= ————————————

3.与构成原子的粒子数之间的关系:在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又因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跟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相比较,所以相对原子质量≈ + 。

三、自我测评

【课堂练习】课本P721~5题

1.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所决定的

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微粒,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

2.碳和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2和24,则碳和镁的原子质量之比为( )

A.12:1

B.2:12

C.2:1

D.1:2

3.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的,由于所带电量和所带电量相等,但,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一般是由、构成的,质子带,中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4.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5.锂电池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的电源。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

B.3

C.4

D.7

6.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选择填空: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3)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4)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

(5)带正电的粒子是;(6)带负电的粒子是;

(7)不带电的粒子是;(8)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粒子是;

(9)质量最小的的是;(10)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7.我国已于2007年发射绕月飞行的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含有 ( )

A、3个质子,没有中子

B、2个质子,1个中子

C、1个质子,2个中子

D、3个中子,没有质子

【中考直通车】

8.中科院的全超导的“人造太阳”——托克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的调试运行成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氘和氚是核聚变的原料(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聚变是化学变化 B.氘原子和氚原子属于不同元素

C.氘原子和氚原子是氢的两种同位素 D.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9.20l0年4月5日,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第117号新元素,填补了第116号和118号元素之间的空缺。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 )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和质子数

10.雄伟壮观的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2万块钛(Ti)金属板。已知Ti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i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

B.Ti4+核外有26个电子

C.TiO2中含有氧分子

D.CaTiO3属于金属氧化物

11.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 B.Zn C.N2 D.CO

12.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

课题2原子的结构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榆林市第十三中学李彦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像、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他们并不满足,还想知道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有多大?等等。本课题学习原子的构成,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由于本课题教材的特点是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故教材编排简洁扼要,内容浅显,而且较多地穿插了图、表等资料,既增强了直观性,一目了然,又便于进行类比、分析,启发学生的想像。

【教学策略分析】 对于“原子的构成”这部分,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教学时尽可能使用模型、多媒体动画片等辅助手段,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教材中穿插了多张图、表,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与交流,既可以初步培养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原子的内部结构、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对“原子不显电性”的理解。 【教学准备】 1、将教材中的图、表复印放大、剪下; 2、原子结构的发现史的资料、原子结构的放大模型、原子内部运动的动画片; 3、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类比想象,模型展示。 1、(投影) 同学们,请你们想象一下:如果把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放在一起,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讲解)那就相当于乒乓球跟地球体积之比。(对照投影。) (设计意图:借身边的事物进行类比,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激起无穷的想象。) 3、(问)原子这么小,还能不能再分呢? (投影)原子结构的发现史。学生阅读思考。

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案,人教版(供参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1. 知道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模型化的方法。 2. 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典型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 3. 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4. 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5. 了解化学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建立联系的途径和特点。 教学重点 1.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量的概念 2. 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典型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 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教学难点 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典型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资料短片,然后教师简要结合国际形势“朝鲜核武器实验”,指出“核力量”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象征。 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原子结构的奥秘。 二、新课教学 1. 原子的体积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和图3-8,让学生了解原子的大小。 明晰:原子的体积很小。如果将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相比,就相当于将一个乒乓球跟地球相比。 原子之间能够结合成分子的奥秘,正是人们在研究这小小的原子的结构时被逐步揭示出来的。 2. 原子的构成 19世纪以前,原子一直被认为是坚硬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此叩开了原子的大门,人们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之后卢瑟福通过实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课前预习】 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原子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分割的实心小球呢?如果不是,那你想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的呢? 【情境导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10.16新疆罗布泊),原子弹的巨大威力是如何产生的呢? 【阅读】课本第70页原子的构成一段文字,观察图4-1 1.同桌互相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提示:可从位置、电性、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 2.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想象一下,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 【观察】教师播放的动画:原子内部的运动,概括原子的结构。 【分析思考】分析教材第70页表4—1、4—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部分? 2.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 3.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4.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 5.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 【交流讨论】你对原子的结构了解多少? 体会原子的体积之小。表 1 【阅读】教材第71页的相关内容。 1.结合表1体会为什么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2.请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3.运用这个式子,计算一下表1中任意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交流讨论】 1.相对原子质量有没有单位? 2.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何关系? 2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

习题资源—课题2原子的结构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一、选择题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A.分子 B.原子 C.质子 D.电子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3.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5。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中子数为72 B.质子数为72 C.电子数为53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5 4.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 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 B.②⑦ C.③④ D.②⑥⑦ 5.用其质量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的碳原子相对原子的质量是( )。 A.12g B.12 C.1/12g

D.1/12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的简称 B.相对原子质量可用千克或克作单位 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比值 D.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 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切物质 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 B.②③和④ C.③和⑤ D.③和⑥ 8.有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中子和6个质子另一种原子有7 个中子和6个质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的质量 D.相对原子质量 9.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AhmedHzewail)开创了化学研究新领域,他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10.近代著名化学家道尔顿在著作中说:“一切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的、极微小的粒子(原子)构成的,这些粒子间通过引力互相结合,我们不能创造原子,不能分裂原子,我们能实现的变化,无非把原先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原先

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案新人教版

原子的结构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3.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减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逐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 1.原子的构成。 2.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 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课件及相关图片 一、导入新课 师:可能同学们都不熟悉原子,但是提起原子弹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在1945年抗日战争的末期,美国空军将两颗原子弹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两个城市,使这两个城市遭受了灭顶之灾。可见原子弹的巨大威力。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的重大作用。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使用科技为人类造福。那么原子和核武器原子弹之间有什么关系?原子是一种怎样的微观粒子?相信同学们对它非常感兴趣,那就让我们共同来认识一下吧。 二、推进新课 师:原子到底能不能分?如果能分,它又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课题的第一个问题: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构成 师:让学生阅读课本第53页内容“原子的构成”,在阅读的基础上讨论问题。 [投影]打出下列讨论题: 1.原子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 2.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有什么异同? 4.不同类原子的内部构成有什么不同? 讨论结束后,由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表明自己的不同意见。 师: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它在原子中的体积如何?占很大一部分吗? 生: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但比原子小得多,原子核的半径只有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一只蚂蚁。因此,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做高速运动。

课题2 原子的结构2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课前预习】 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原子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分割的实心小球呢?如果不是,那你想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的呢? 【情境导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10.16新疆罗布泊),原子弹的巨大威力是如何产生的呢? 二、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第70页原子的构成一段文字,观察图4-1 1.同桌互相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提示:可从位置、电性、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 2.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想象一下,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 【观察】教师播放的动画:原子内部的运动,概括原子的结构。 【分析思考】分析教材第70页表4—1、4—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部分? 2.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 3.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4.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 5.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 【交流讨论】你对原子的结构了解多少? 【阅读】课本第71页第一段,体会原子的体积之小。 表1 【阅读】教材第71页的相关内容。 1.结合表1体会为什么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2.请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3.运用这个式子,计算一下表1中任意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交流讨论】 1.相对原子质量有没有单位? 2.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何关系? 3.分析表2,思考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表2

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王文卿 【目标】 核心知识: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初步学会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 核心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 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3.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核心素养: 1.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问题: 1、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哪一个电子层,请你举例说 明。 2、第二层最多可以排多少电子? 3、最外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目是多少? 巩固练习: 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中按要求将质子数为12的镁 原子和质子数为8的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画 出来 思考:分析下图三个不同区域中,各元素的最外 层电子数和元素的分类有何关系? [基础练习] 元素的分类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与感 悟。 比较和讨论,回答: 总结排布特点2: 1、原子的第一层最 多排2个电子。 2、第二层最多排8 个电子。 3、最外层电子数最 多不超过8个(只有 1层的不超过2个电 子)。 观察图片 思考并回答。 总结元素的分类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 定于 其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数。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 结的能力 发言:收获与感悟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 着手,自主归纳得出 结论,符合学生的认 知规律。 【板书设计】课题1:原子的结构 一、原子的构成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层: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 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核外的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 3、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4、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课题2 原子的结构4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像、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他们并不满足,还想知道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有多大?等等。本课题学习原子的构成,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 由于本课题教材的特点是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故教材编排简洁扼要,内容浅显,而且较多地穿插了图、表等资料,既增强了直观性,一目了然,又便于进行类比、分析,启发学生的想像。 【教学策略分析】 对于“原子的构成”这部分,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教学时尽可能使用模型、多媒体动画片等辅助手段,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材中穿插了多张图、表,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与交流,既可以初步培养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原子的内部结构、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对“原子不显电性”的理解。 【教学准备】 1.将教材中P68—P69的图、表复印放大、剪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