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种植莲藕套养泥鳅的技术

种植莲藕套养泥鳅的技术

种植莲藕套养泥鳅的技术
种植莲藕套养泥鳅的技术

种植莲藕套养泥鳅的技术

藕田建设方法

藕田要选在阳光充足的位置,地势平坦,排灌水方便,保水性好,能防洪防涝。藕田四周需加高加固,田深控制在50~60厘米,水深

控制在20~30厘米,并在进出水口设置防逃网,以防泥鳅外逃。用

水泥板立在田埂壁上,无水泥板亦可用厚一点的塑料膜代替,水泥

板缝要用水泥封好。根据藕田的大小,栽种藕前要先在田中开挖一形、十形或井字形的田沟,沟的宽、深控制在30~40厘米。另外,

需在田埂的四周或一边挖一个或多个1.0~1.5立方米的水坑,水坑

要与田沟相通,主要是为了采藕时不惊动泥鳅,以及收获泥鳅上市

时方便操作。

藕田消毒技术

将藕田水深控制在10厘米左右,生石灰按60公斤/亩化浆后趁

热搅拌,全田泼洒,也可以用漂白粉15公斤或强氯精5公斤溶水后

全田泼洒,必须使用塑料制品溶解上述消毒剂。消毒5~7天后进行

换水,换水后注入新水可放试水鱼,以检测田水的毒性是否消失。

试水鱼可选择白鲢或花鲢,试水鱼生活正常后可放泥鳅苗进行养殖。

莲藕种植技术

春季下藕种一般需在气温回升到15℃以上,藕池10厘米深处地

温达12度以上时栽植。种藕种植前15~20天,每亩施肥800~

1000千克,将肥料撒匀,并将池底泥耕翻耙平,然后每亩用80~

100千克生石灰常规消毒。要选择新鲜、粗壮、芽旺、节细、根须

完整、无病伤、3节以上的完整藕种,每亩用藕种250~300千克。

藕种植完毕后,藕池蓄水10厘米深,进水口用30目筛绢过滤,防

止野、杂鱼进入。

待藕长出2片立叶,同时水温稳定在20度以上时,即可放鱼。

在泥鳅放养前1星期,追施发酵的鸡、猪、牛粪等有机肥每亩

150~200千克,过磷酸钙15~20千克,以培肥水质,同时加注新水,使水位达到30厘米。投放时间在清明节前后,每亩投放泥鳅2

万尾。种苗要选择使用符合国家无公害苗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规

格齐整,体质健壮的泥鳅种,入池前用3%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消毒防病。

泥鳅饵料管理

1、饵料选择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水中的小型动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是其喜欢吃的食物。人工养殖可直接投喂水生昆虫、黄粉虫、蚯蚓、蛆虫、河蚌、螺蛳、鱼粉、野杂鱼肉及畜禽下脚料等,也可投

喂人工配合饲料。泥鳅喜欢夜间觅食,因此应早晚各投喂一次。养

殖前期通常按鱼体重的3~4%投喂,中期按鱼体重的4~6%投喂,后

期可适当减少配合饲料的投喂量。

2、饵料投喂:泥鳅投饵要坚持四定原则,阴雨、闷热天气适当

减少投饵量,每天要坚持巡田一周,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例如田

埂有漏洞、漏水、死鱼等都应快速处理,并保持池水嫩绿色。每隔

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液消毒一次。藕田的施肥以多基肥为准,少用化肥,农药应选择高效低毒的产品,而且对泥鳅无害。定

期换水,每次换水20~30%即可。

藕田管理技术

1、水质调控:随着夏季气温的不断升高,在不影响藕生长的情

况下,要尽可能及时加注新水,6月初水位达到最高30~50厘米左右。7~9月份每星期换水1次,每次换水10厘米,每月1次。每

亩用4千克生石灰全池泼洒,用以调节水质和消毒防病。

2、捕捞收获:10月上旬开始对藕池泥鳅进行起捕,连续进行多

天后,池中泥鳅起捕率可达到90%以上。待泥鳅捕完后,开始采收藕,时间一般是在10月底进行,这种生态种养模式取得藕和泥鳅双

增产,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年均亩产藕3200

千克,亩产泥鳅近400千克,泥鳅平均规格达到24克/尾,成活率80%以上,年均每亩产值1.7万元,纯收入可达1.1万元。

泥鳅病害防治

1、寄生虫病:泥鳅被车轮虫、杯体虫、三代虫侵袭的泥鳅常浮

于水面,打转不安。防治方法为0.7毫克/公斤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合剂溶水后全田均匀泼洒,或鱼虫净(溴氰菊酯溶液)0.15~

0.22毫克/公斤全田均匀泼洒。

2、打印病:泥鳅打印病由点状产气单胞杆菌感染而至,病灶一

般呈椭圆形、圆形浮肿,并有红斑,患处主要在尾柄两侧,似打上

印章。防治方法同赤鳍病。

3、赤鳍病:泥鳅赤鳍病由短杆菌感染所致,背鳍附近的部分表

皮脱落,呈灰白色,严重时出现鳍条裸露,不摄食,直至死亡。可

用1毫克/公斤的漂白粉或0.3毫克/公斤的强氯精全田泼洒,24小

时重复1次即可,以后每隔半月泼洒一次可进行预防。

4、气泡病:因水中溶解氧不足、溶解氧过饱或其他气体含量过

多引起,泥鳅浮于水面,肚皮鼓起似气泡。加强日常管理,防止水

质恶化,发病时,立即加注新水,并每亩用食盐4~6公斤化水后全

池泼洒。

5、水霉病:水霉病早期不易被发现,当肉眼能发现时,菌丝已

侵入泥鳅伤口,并向外长出外菌丝,簇拥成棉絮状。霉菌能分泌大

量蛋白分解酶,可将病鳅肌体组织降解而分泌出大量黏液,加重病情,使之食欲大减,衰弱而死,常在春、秋季节或冬季繁殖,只要

鱼类皮肤有创伤即可被感染。

1莲藕田的选择

套养泥鳅的莲藕田要求阳光充足、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排灌方便、土壤较肥沃、保水性好、能防洪防涝。

2莲藕田的修建

套养泥鳅的莲藕田四周需要加固加高,用5cm厚的水泥板或用砖、石、水泥铺砌田埂,田埂高40cm以上。田深控制在50~60cm,水

深控制在20~30cm,并在藕田进出水口设置2道防逃网,内侧用细

密(网目大小以不阻水、不逃鱼为度)不锈钢网,外侧可用聚乙烯网,以防泥鳅逃逸。

春藕定植前,根据藕田的大小,在藕田中挖出“一”、“十”或“井”字形的鱼沟,鱼沟的宽、深为30~40cm,同时在田埂的四角

或田埂边再挖1个或多个1~1.5m3的鱼坑,鱼坑与鱼沟相通,作为

泥鳅的活动空间,以便喂养管理,同时确保采收莲藕时不惊动泥鳅

和方便泥鳅的捕获操作。

3莲藕田的消毒

莲藕田消毒是套养泥鳅成功的关键。在2月中旬对莲藕田进行深翻,以利于消毒及保持深厚的淤泥;将莲藕田水控制在10cm左右,

清除田内杂物,每667m2用生石灰150kg化浆后全田泼洒,或用漂

白粉15kg或强氯精5kg化水后全田泼洒;有各种螺类的藕田可用茶

麸清除。

4春季莲藕的种植

4.1选择良种

双季莲藕栽培选择抗逆性强、早熟、高产的品种,如嘉鱼藕、鄂莲3号、鄂莲5号、鄂莲7号等。

4.2适时种植

春藕种植适期为2月下旬至3月中旬。

4.3合理密植

株行距为(60~70)cm×(50~60)cm,每667m2栽植1800~2000株,每667m2用种量650~750kg。

4.4科学施肥

①施足基肥每667m2施腐熟粪肥2000kg、过磷酸钙50~75kg、

硫酸钾7.5kg、尿素15kg,或者每667m2施腐熟粪肥2000kg、复合

肥50kg。

②适施苗肥当第一片立叶抽出时,追施壮苗肥,每667m2施尿素10~15kg。

③重攻结藕肥春藕在种后约50d,当后栋叶抽出时,重攻结藕肥,每667m2施尿素20~25kg、硫酸钾20kg,或者每667m2施复合肥

30kg。此外,在结藕期,喷施块根膨大素和磷酸二氢钾可促进藕身

肥大。

4.5合理用水

春藕栽植采用“浅―深―浅”的科学灌溉方法,即生长前期气温低,水层宜浅,利于田土升温,从定植到立叶抽出前,保持5~

10cm浅水。生长中期,从抽出立叶至出现后把叶时,为生长旺盛时期,水层逐渐加深至25cm左右。生长后期,从抽出后把叶至叶片大

部枯黄,为结藕阶段,则应放浅水,以5~7cm为宜,促进藕身肥大

充实。

4.6莲藕病虫害防治

实行病虫害无害化治理,推广绿色防治技术,采用灯光诱杀害虫和性诱技术防治藕田地上部分的飞虫,并将诱杀的害虫投喂泥鳅。

藕田放养泥鳅后,泥鳅可以吞食微生物、有机碎屑及莲藕食根金花

虫等水下敌害生物。

采取农业措施防治莲藕病害:选用无病藕种,搞好种藕和土壤消毒工作;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4.7春藕的采收

双季莲藕栽培的关键在于春藕早收,秋藕早发。春藕一般在6月上旬即可收获,采收前1周,将地上荷梗割去,可减少藕表皮的铁锈,使藕身洁白,商品性好。同时将藕田水排浅,以利收藕。春藕

收后,主藕上市,将有2节以上的完整圆满的子藕留下作秋植藕种,当天挖当天种。在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秋藕的结藕肥施后不久,秋藕有10%以上的藕叶枯黄时可套种慈姑。生产上按秋藕其及套种

慈姑的栽培技术规程进行管理。

5套养泥鳅

5.1泥鳅种苗的选择

选择体质健壮、无病、规格整齐(体长4~5cm)的泥鳅种苗,提

高成活率。

5.2泥鳅的放养

泥鳅种苗下田前,做好种苗消毒工作,防止日后疾病发生。用5%的食盐水浸浴鳅体3~5min或用15~20mg/kg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

鳅体15~30min,对泥鳅水霉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对鳅体表面的

细菌、病毒、指环虫、三代虫等有杀灭作用。一般在3月下旬至4

月上旬,莲藕长出2~3片立叶,藕田水温稳定在20℃以上就可以

进行放养。每667m2放养7000~8000尾种苗,可产成泥鳅500kg左右。

5.3泥鳅的饲养管理

①投饵放养1周后开始投饵,每隔3~4天投喂1次炒麦麸和少

量蚕蛹粉,早晚各投1次,按鱼体重的3%~4%投喂。待泥鳅正常摄

食后,主要投喂麦麸、豆饼、蚯蚓和混合饲料,按鱼体重的4%~6%

投喂。开始时采用撒投法,将饲料均匀地撒在水面上,以后逐渐集

中投饵在鱼坑内。投饵要坚持“四定”(定时、定质、定量、定位)

与“四看”(看季节、看天气、看食欲、看活动)的原则,阴雨、闷

热天气适当减少投饵量。

②调节水质每天坚持巡田,观察水质情况,定期换水。若发现泥鳅不停地窜出水面“吞气”或浮头不止,应立即换水;发现水色发黑

或过浓时要及时加注新水。每次换水20%~30%。每隔15天用生石

灰水或漂白粉溶液消毒1次。巡田时发现田埂有漏洞、漏水及死鱼、水蛇、青蛙、水老鼠等问题要及时处理。

5.4泥鳅病虫害防治

泥鳅抗病力很强,极少生病。做好藕田、鱼苗、水体的常规消毒,可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①烂鳍病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鱼体两侧自头部至尾部浮肿,并有红斑。防治办法

是每1m3水用1g漂白粉全田泼洒。

②赤鳍病由杆菌引起,严重时鳍条脱落,不摄食,直至死亡。防治方法是应避免鱼体受伤,种苗放养前要做好消毒工作。

③水霉病因鳅体受伤后被水霉菌感染所致。病鳅游动异常,食欲减退甚至停食,最后衰竭而亡。预防关键是在下田时避免鳅苗受伤,下田前要做好消毒工作,每1m3水用3g水霉灵全田泼洒。

④车轮虫虫体寄生于鳃部和体表。患病后摄食量减少,离群独游,严重时虫体密布鳅体。预防措施是用生石灰消毒藕田;治疗方法是每

1m3水用晶体敌百虫0.7g全田泼洒。

⑤寄生虫病鳅瘦弱,常浮于水面,不安或在水面打转,体表黏液增多。多由车轮虫、舌杯虫和三代虫寄生虫所致。防治办法是每

1m3水用0.7g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田泼洒。

6泥鳅的捕获

一般经过3个多月的套养即可捕获。采用竹笼饵料诱捕,即把炒香的糠或麦皮放在竹笼内,将竹笼置于鱼沟、鱼坑内诱鳅入笼。也

可采用干田捕捉,即慢慢放干田水,使泥鳅集中到鱼沟、鱼坑裸露

处捕捉。

看过“种植莲藕套养泥鳅的技术”的人还看了:

莲藕塘黄鳝与泥鳅混养技术论文

莲藕塘黄鳝与泥鳅混养技术论文 摘要介绍了莲藕塘黄鳝与泥鳅混养技术,包括莲藕塘的准备、鳝种与鳅种放养、饲料 投喂、日常管理、收获等内容,以期为莲藕塘黄鳝与泥鳅混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莲藕塘;黄鳝;泥鳅;混养技术 近几年来,蒙城县一些莲藕种植户为提高种植的综合效益,在莲藕塘中混养黄蟮、泥鳅,这种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从2021~2021年3年时间共推广莲藕塘黄鳝、泥鳅混养面积共200hm2,平均净产黄鳝2 250kg/hm2、泥鳅1 500kg/hm2,平均增收6万元/hm2。现将莲藕塘黄蟮、泥鳅混养技术介绍如下。 1莲藕塘的准备 面积666.67~1 000.00m2,要求莲藕塘底土质松软、水源充足、排灌方便[2]。在塘四周开挖围沟, 沟宽1.5m,深0.5m。围沟上均匀建造6个集鱼坑,每个集鱼坑面积10~15m2,深0.5m。塘 中开挖纵横沟,沟宽0.8m,深0.4m,呈“井”字形,并与围沟和集鱼坑相通。在沟、坑内设 有竹筒、破瓦、砖块等作鱼巢,让黄鳝、泥鳅隐蔽栖息。进、出水口在塘的对角设立。塘 四周用高1m的聚乙烯网片围住。在莲藕发芽前,用生石灰1 200kg/hm2消毒。莲藕栽培按常规进行,在4月前种植完。鳝种、鳅种放养前10d, 在沟、坑内施禽畜粪3 750kg/hm2,注水深30cm,培育生物饲料。池水的深浅可以养泥鳅为 主来考虑。池水应适当深一些,可以充分发挥水域生产潜能。在混养池内种植水草,水草支 持黄鳝到水面呼吸,同时莲藕可以为黄鳝和泥鳅防暑降温,净化水质,提供优良的栖息环境。 2鳝种与鳅种放养 饲养品种和苗种都应选择生长快的品种放养。由于目前我国黄鳝、泥鳅繁殖技术尚未 完全达到批量生产水平,许多养殖者多用收购的野生苗种,这些苗种因暂养和运输操作不 科学,放养后的死亡率很高,给混养造成比例失调和数量不足,影响产量。购苗种时,应认真 地考察和辨认,尽量采用人工繁殖的苗种。从5月上旬开始放养鳝种、鳅种,规格要求基本 一致。鳝种放养规格32~40尾/kg,放1 200kg/hm2;鳅种规格80尾/kg,放450kg/hm2。在高密度饲养时,可以减少黄鳝因缺 氧造成的互相缠绕,预防“发烧病”。要求放养的鳝种、鳅种无伤无病,体质肥壮,放养前 用3%的食盐水浸泡5~8min[3]。鳝种、鳅种来源有野外捕捉、市场购买和人工繁育等。 由于人工繁育鳝种、鳅种尚无生产性突破,目前成鳝、成鳅养殖的鳝种、鳅种主要是来源 于野外捕捉的或市场采购,或是野外捕捉、市场购买和人工繁育三者结合。 3饲料投喂

泥鳅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动物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2期 1场址选择 选择光照充足、交通便利、微酸性或中性黏质土壤、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用电有保障的池塘作为泥鳅养殖场地。养殖池多为长方形,深1m左右,水深保持在0.4m左右,单口面积667~1334m2,池内铺放厚约15cm 的肥沃河泥或富含有机质的黏土。为防止泥鳅逃逸或敌害生物进入养殖池,需夯实池壁泥土,并用网片将池塘四周围住,网片上端高出水面20cm,下埋至硬土中。用密网布将高出水面20cm的进水口和设置在池塘底部的排水口包裹。为方便捕捞,池中设与排水口相连的鱼溜,其面积约为池底的5%,比池底深30~50cm[1-2]。 2放养准备 鳅种放养前20~30d,翻耕池底淤泥,疏通进、排水管道,堵塞漏洞。用生石灰1050~1200kg/hm2对水化浆,于池塘水深10cm时全池均匀泼洒以清塘。鳅种放养前10d,加注新水20~30cm,将干鸡粪450kg/hm2均匀撒在池内,或用猪、牛等粪肥900~1500kg/hm2集中堆放在鱼溜内,让其充分发酵。用以培养繁殖浮游生物,使鳅种下塘后即可摄食适口的天然饵料。水质肥度以看不见池底泥土为宜,视具体情况适当追肥,保持水体透明度在20cm左右。 3苗种放养 鳅种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浸洗消毒5~10min,当4月水温升高至15℃以上且清塘药物毒性消失后,即可开始放养,放养规格为4~6cm,放养密度为45万~75万尾/hm2。具体放养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要求同一养殖池中的鳅种规格均匀整齐,以大规格鳅种为宜,其养殖经济效益好且养殖周期短,也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及时捕捞或进行多茬养殖,养殖池中可适当搭配中上层鱼类,如草、鲢、鳙等夏花鱼种,不宜放养鲤、鲫鱼等品种[3]。 4养殖管理 4.1饲料投喂 泥鳅食性广,供其摄食的动物性饵料有动物内脏、小杂鱼、鱼粉、蚯蚓、血粉等;植物性饵料有菜粕、麦麸、豆粕、次粉、谷物等。投喂要坚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原则,以投喂全价配合饲料为主,同时搭配其他饵料,成鳅养殖时,还应培育天然饵料。养殖初期,日投喂量约为鱼体总重的2%,后逐步增加。当水温达25~28℃时,泥鳅摄食与生长均旺盛,日投喂量应提高到鱼体总重的10%,以促进泥鳅快速生长;若水温低于12℃或高于30℃时,应适当减少投喂量或不投喂。每天投喂3次,若苗种未经驯化则以傍晚投喂为主,每次投喂量以次日凌晨不见残饵或略见残饵为度[4]。 4.2水质调控 需保持池塘水质“肥、活、爽”,池水质以弱碱性或中性为宜,水色呈黄绿色,透明度15~25cm。当水中溶氧含量低于2mg/L或水色变为茶褐色、黑褐色时,要及时更换部分老水,注入新水,以增加池水溶氧含量,避免泥鳅产生应激反应。一般每隔15d施肥1次,施肥量以225kg/hm2左右为好。另外,根据水色的具体情况,每次施用碳酸氢氨37.5 kg/hm2或尿素约22.5kg/hm2,以保持水色。若水质过瘦,水体透明度过大,则必须适当追肥。 4.3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巡塘3次,观察泥鳅的活动情况及池水的水色变化;检查进排水口及防逃设施,及时修复漏洞;定期清理、消毒饲料台;在气压低、天气闷热、下雷阵雨、连日阴雨等气候条件下,若泥鳅出现浮头缺氧需及时冲注新水;定期使用防病药物,发现病害及时治疗。此外,做好养殖工作日志[5]。5病害防治 5.1水霉病 病原:水霉菌。症状:泥鳅受精卵的孵化阶段,水温较低时,受精卵最易得病。泥鳅受伤时也容易得病,病鳅行动迟缓,食欲减退。体表可见灰白色棉絮状绒毛。防治方法:①尽量避免泥鳅受伤。②用1mg/kg漂白粉溶液浸泡3~5min。5.2寄生虫病 病原:车轮虫、三代虫、杯体虫等。症状:泥鳅幼苗阶段容易发生。表现为体表黏液增多,离群独游,漂浮水面,呼吸困难,食欲减退。镜检可见虫体。防治方法:①0.7mg/L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②三代虫可用0.5mg/L晶体敌百虫溶液全池泼洒。③2∶5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浓度为0.7mg/L。 5.3腐鳍病 病原:短杆菌。症状:夏季流行。鳍条表皮脱落呈灰白色,基部肌肉糜烂,严重时鳍条脱落,肌肉外漏。防治方法:①0.35mg/L强氯精溶液化水全池泼洒。②0.5mg/L聚维酮碘全池泼洒。 5.4气泡病 病原:水中存在过多的氧气或其他气体微粒。症状:泥鳅苗种阶段误食气体微粒过多,聚集在泥鳅的组织、器官里,形成气泡,上浮在水面上,泥鳅失去平衡能力;成鳅在夏季高温时候长期处在水层表面,吸入大量氧气后,在鳍条的表皮下形成小气泡,产生白鳍现象,成鳅的这一现象又称 (下转第320页) 泥鳅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张春风 (安徽省宿松县水产养殖场,安徽宿松246500) 摘要总结泥鳅池塘高效养殖技术,包括场址选择、放养准备、苗种放养、养殖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泥鳅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泥鳅;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2)02-0318-01 收稿日期2011-12-20 318

泥鳅高效养殖措施

泥鳅高效养殖措施 泥鳅肉质细腻鲜嫩、营养丰富,养殖投资少、见效快、经济价值较高。现将其饲养技术介绍如下: 一、饲养池的建造 选择背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建池,面积以场地大小而定。池子用砖砌,内壁用水泥浆抹光,池底用混凝土夯实。在距池底30厘米的地方留好出水口,以便换水。池深一般在60~80厘米,池底铺30厘米厚的有机河泥土,水深保持在10~15厘米,留30厘米以上的空墙,以防泥鳅外逃。池中种一些水生植物如浮萍、水藻等,以便增氧、降温及遮阳。 二、鱼苗的繁育 泥鳅的繁殖期一般在每年的4~6月份。当公鳅长至10厘米左右,母鳅长至11厘米左右时即为性成熟期,可按雌雄比为5∶1的比例投入专池中让其自然产卵繁殖。当水温达18~25℃时,母泥鳅即可产卵,

鳅卵粘附在池中的水草上,约2~3天后孵出鳅苗。鳅苗孵出后,用煮熟的鸡蛋黄打碎加水调成糊状泼洒饲喂。一个月后将泥鳅苗移入饲养池中饲养,每平方米的放养密度为80尾左右。 三、饲养管理 放鱼苗前饲养池泼洒石灰水消毒,10小时后排干池水,注入新水,3~4天后即可放苗。每天定时、定量、定位投喂豆浆、麸皮、豆饼等粗饲料和蚯蚓、蛆等精料,用量以第二天投喂时不剩料为准。隔5~6天换一次水。夏季搭棚遮阴,冬季可留2~5厘米深的水或将池水排干,上面覆盖草帘等物防止土壤冻结,保持土壤湿润,如有条件冬季搭暖棚饲养更佳。切忌农药、化肥等污染鳅池。如将泥鳅和黄鳝、河蚌等混合饲养,其经济效益更高。 四、捕获 可将带饵料的竹笼或网每天傍晚放入,第二天清晨起网,捕大留小。也可在冬季下池翻土捕捉,翻土时千万要小心,不要弄伤泥鳅,捕捉后及时注水保温以防冻伤。

稻田莲藕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稻田莲藕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莲藕肉质肥厚、营养元素含量丰富、采收期与销售期长,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种植农户的欢迎。目前,莲藕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一些农民利用低洼稻田积极发展莲藕生产,一般亩产量达到2000-3000kg,市场售价为4~6元/kg 。稻田种藕已成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之一。 1 整地与施肥 1.1 挑选藕田 莲藕是喜光、喜温、喜肥性水生作物。应尽量选择避风、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质肥沃、土层较厚、结构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近两年内没有连续种植莲藕的低洼黏壤土稻田作藕田。 1.2 施足基肥 莲藕是喜肥性的水生作物,耐肥能力强,藕田应施足基肥。基肥中的农家肥在整田前施入,化肥在退水后、平田前全层施入。基肥的用量应根据土壤的肥瘦而定,一般每亩施入人畜粪肥或厩肥2-3吨或绿肥3-4吨、尿素30公斤、过磷酸钙50kg包、氯化钾20kg;或者每亩施入正佳微生物肥料100kg,美青尿素40kg,24-5-16高档复合肥50kg。结合整地,均匀撒施。多施堆厩肥可以减少藕身附着的红色锈斑,提高品质。 1.3 精细整地 在莲藕种植前,应对选好的藕田进行整地。连作的老藕田,先要清除老藕的叶柄、花梗及藕鞭等残留物,并整修田埂,填补坑洞,以防漏水漏肥;新开藕田,应在头年作物收获后,清除田内一切杂草及残存物,并进行深耕细耙、筑固田埂。藕田在施足基肥后,要及时耕耙,耕深30~35cm ,做到田平、泥烂、深软。对于连茬藕田或易发病的田块,整地时要进行田间土壤消毒,施生石灰50~80kg/亩,放一层薄水层并保留三天,或选用凯蓝、正托等进行药剂消毒。种植前1~2天再耙平一次,使田块成为泥泞状态,并蓄水5cm 深。 2 选用优良种藕 种藕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品种的生态适宜性、纯度、新鲜程度、完整性、健壮程度等方面的情况。对熟期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品种的成熟期和市场的供需状况。一般早、中熟品种在7~8 月采收,晚熟品种在9~10 月间采收。不论是早熟品种,还是中、迟熟品种,都应选择纯度高、抗性强、个体肥大、顶芽旺、无损伤、无病虫危害、后把节较粗且至少具有2节以上充分成熟的新鲜浅水藕作种藕。 3 栽植 3.1 适时栽植 当春季气温稳定在15℃以上,10cm 深处地温达到12℃时,即可栽种。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种植。值得注意的是,栽植过早或过迟均不利于莲藕的早熟、高产。栽植过早,土温低,不利于发芽,种藕易烂;栽植过迟,茎芽过长,栽植时易损伤,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差,栽植后恢复生长慢,生长期也短。在适栽期内,栽植越早越能尽早适应环境,延长生长期,产量越高。栽植时,宜选择在晴天的中午进行,田间保持5~8cm 深水层。种藕应留在原田内越冬,春季种植前可随挖、随选、随消毒、随栽。栽植前一般用凯蓝或者正托消毒。种藕不宜在空气中久放,以免芽头失水干枯。如果当天栽不完,应洒水覆盖,防止藕芽干萎。 3.2 合理密植 莲藕的种植密度与熟期、产量有密切关系,适当密植,有早熟增产作用。具体应视藕田和品种而异,一般田藕比塘藕密,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密,早采藕比晚采藕密,子藕、藕头比整藕密,薄地比肥地密。早熟品种按行距1.8~2米,株距0.8米;晚熟品种按行距2.0~2.5米,株距1米的规格,将种藕均匀放置,每穴栽全藕1枝,用种量125~220kg/亩。栽时按照藕种的形状,用手扒开淤泥,将藕头按15~20度角斜插泥中,栽植深度以藕头入土深15厘米为宜。以不浮动为原则,种藕后把节梢略翘出水面,以利用阳光、促进萌芽。各穴间在田间呈三角形对空排列,利于藕鞭、叶片均匀分布,避免拥挤。要求藕田四周边行藕头全部向内,以免藕鞭伸出埂外。 4 田间管理 4.1 调节水位 莲藕在整个生育期内不能离水,但生态类型不同对水位的适宜性不一样。浅水藕适合水位是10~20厘米,最大耐水深度为30~50厘米。从定植到立叶抽出前的生长前期,应保持5~8厘米深的浅水层,

藕带种植的技术方法是什么

藕带种植的技术方法是什么 ①科学选准藕田:莲藕采用大棚种植,藕田应选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疏松的背风向阳田块,如能选用保水保 肥的粘性土壤,则种植效果会更好。 ②合理搭建大棚:搭建大棚,一般在藕田选择好以后,于2月底即可开始,方向以南北走向为好,跨度约在5~7米,高主在1.6~1.8米,弓与弓相间约在0.4米,常规棚膜采用8米宽,上部用压 膜线压实,四周用压膜纸压实。 ④选择良种:种藕多选用入土浅,耐浅水,品质好,产量高的早熟品种,如江苏8135、浙江科先1号、湖北6月报等。大棚藕多在 3月初种植,一般在6月初上市,比常规种植早下田1个月,早上 市1个月。种植前从留种田选择种藕,选用藕身粗壮、整齐、节细 的作种藕以全藕或亲藕及子藕留种,要大小分级分别种植,要随挖、随选、随栽。种植密度依栽培条件而定。一般行距为2米,穴距为1.5米,每穴3支,每公顷用种量约2250千克。种植方法多采用大 藕和小藕相结合的三叉法种植,深10~15厘米,以不飘浮、不动摇 为原则。藕头相互对应,四周相间1.5米,且边行藕头一律向内。 ⑤藕田管理:种藕种植后,应立即灌水5厘米左右。以后保持 3~6厘米浅水,促使土温升高以利于发芽。从荷叶发生到结藕,水 层应逐渐加深到15厘米,结藕前保持5厘米水层,谨防早期淹没立叶,造成减产。在田藕生育期,一般追肥2次。第1次追肥在2~3 片立叶时,每公顷追尿素300千克,磷肥600千克、钾肥300千克; 或施用复合肥750千克;第2次在4~5片立叶时,每公顷用尿素 375千克,磷肥600千克,钾肥375千克或复合肥900千克。藕田 虫害主要有蚜虫、地蛆;病害多为叶斑病,褐纹病和腐败病为重。在 防虫时,多采用辛硫磷细土壤处理,在防治蚜虫时,多用敌百菌灵、甲基托布津加10倍石灰水喷雾防治,并可适量加入调节剂,如丰收宝、绿风95等。同时,在荷叶满塘前,杂草较多时,可耘草几次,

种植莲藕套养泥鳅的技术

种植莲藕套养泥鳅的技术 藕田建设方法 藕田要选在阳光充足的位置,地势平坦,排灌水方便,保水性好,能防洪防涝。藕田四周需加高加固,田深控制在50~60厘米,水深 控制在20~30厘米,并在进出水口设置防逃网,以防泥鳅外逃。用 水泥板立在田埂壁上,无水泥板亦可用厚一点的塑料膜代替,水泥 板缝要用水泥封好。根据藕田的大小,栽种藕前要先在田中开挖一形、十形或井字形的田沟,沟的宽、深控制在30~40厘米。另外, 需在田埂的四周或一边挖一个或多个1.0~1.5立方米的水坑,水坑 要与田沟相通,主要是为了采藕时不惊动泥鳅,以及收获泥鳅上市 时方便操作。 藕田消毒技术 将藕田水深控制在10厘米左右,生石灰按60公斤/亩化浆后趁 热搅拌,全田泼洒,也可以用漂白粉15公斤或强氯精5公斤溶水后 全田泼洒,必须使用塑料制品溶解上述消毒剂。消毒5~7天后进行 换水,换水后注入新水可放试水鱼,以检测田水的毒性是否消失。 试水鱼可选择白鲢或花鲢,试水鱼生活正常后可放泥鳅苗进行养殖。 莲藕种植技术 春季下藕种一般需在气温回升到15℃以上,藕池10厘米深处地 温达12度以上时栽植。种藕种植前15~20天,每亩施肥800~ 1000千克,将肥料撒匀,并将池底泥耕翻耙平,然后每亩用80~ 100千克生石灰常规消毒。要选择新鲜、粗壮、芽旺、节细、根须 完整、无病伤、3节以上的完整藕种,每亩用藕种250~300千克。 藕种植完毕后,藕池蓄水10厘米深,进水口用30目筛绢过滤,防 止野、杂鱼进入。 待藕长出2片立叶,同时水温稳定在20度以上时,即可放鱼。 在泥鳅放养前1星期,追施发酵的鸡、猪、牛粪等有机肥每亩

《泥鳅网箱养殖技术》(最新)

泥鳅网箱养殖技术资料 网箱养殖泥鳅具有设备简单,单产高,管理方便,易捕捞,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实用养殖技术。现将网箱养殖泥鳅的技术介绍如下: 一、场地选择 养殖地点应选择避风向阳的湖泊、水库边浅水处或活水池塘内,水质良好,且无工业污染。 二、网箱设置 网箱的规格可大可小,小的面积为1—2m2,大的为20---40m2,一般以10--20m2为宜。箱体由聚乙烯机织网片做成,网目0.5—1.ocm,网高视养殖水体而定,但网箱上半部须高出水面40cm以上,防止泥鳅逃逸,箱底要着泥,底层铺上20cm厚的粪肥、泥土,最上层为泥土。 三、鳅种放养 网箱鳅种放养量应依水体条件而定,水肥、水活可多放,否则少放,一般每m2放养5一6cm 的鳅种900--1200尾。 四、饲养管理

网箱养殖泥鳅以人工投饵为主,应在网箱内设置一个2m2的食台,食台距池底20—25cm,投喂时将饵料投在食台上。人工投饵可投喂糠麸、蚕蛹、蚯蚓做成的团状饲料或人工配合硬颗粒饲料。人工配合饲料中动物蛋白应占50%以上。日投饲量为泥鳅体重的3%--5%,分早、中、 晚三次投喂。 五、日常管理 平时要勤刷洗网衣,保持网箱内外水体的通透性,并能使足够的饵料生物进入箱内,同时要经常检查网衣,如有漏洞立即补好。此外还要防止农药、化肥等污染和敌害生物侵袭。 六、病害防治 平时要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投饵时要坚持“四定”原则,及时清除食台上残饵,定期用生石灰泼洒或用漂白粉挂袋。漂白粉挂袋方法:用二层纱布包裹modi白粉于食台周围,一 次挂袋2--3只,能有效预防病害发生。 泥鳅 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鱼类,深受人们的青睐,市场前景看好。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太严格,池塘、稻田、水沟和田头坑塘都能养殖,在农村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 径。 一、池塘条件:池塘要靠近水源,以便定期加水,面积一般以200~400平方米为宜,不要过大,最大面积不得超过1亩。水深在40~50厘米即可,水质要求中性略偏酸。池底要平坦淤泥少,池埂要夯实坚硬,以防泥鳅钻洞外逃。为方便捕捉,可在排水口附近挖一个6~8平方

节水莲藕优质高效种植技术

节水莲藕优质高效种植技术 作者:张天华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5年第7期 濮阳县柳屯镇农业服务中心张天华 一、藕田选择 藕田应选择避风、向阳、土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含量宜在1.5%以上,若在3%~4%则更好)、pH值适宜、保水保肥能力强、灌溉和排水都比较方便的田块进行栽植。连作藕田连作期一般不要超过3年。 二、整地与施基肥 藕田选定好以后,要进行耕翻,一般耕深30~35cm,并修筑好池埂。在最后一次耕翻前要施足基肥,一般每667m2施腐熟厩肥5 000kg,并施过磷酸钙50kg,施肥翻耕后耕细耱平,并放入3~5cm的浅水待种,并做到地平、泥烂、深软等。 三、栽植时间 藕莲一般在春季气温上升到15℃以上,10cm深处地温达12℃时开始栽植。河南省一般在4月中旬开始栽藕,种藕应从留种田中就近挖取,选择符合本品种特征,藕身粗壮整齐,完好无损,芽子饱满,无病虫害的藕做种藕,外地引种可捎带泥土,并用稻草覆盖保温保湿。每 667m2用种150~200kg。 四、品种选择 在同一地块,最好只种植1个品种,不要混种,以免品种混杂或因自然杂交而引起变种。节水莲藕所选品种为浅水藕,常用品种有鄂莲2号、鄂莲4号等 五、种藕的消毒 栽种前一般要进行种藕的消毒?,特别是从外地引进的种藕往往带有一些病原体,在生长过程中较容易发生病害。为此,种藕要先消毒后栽植。消毒的方法是:用5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此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闷种24h,晾干后即可播种。 六、栽植密度与方法 (一)栽植密度 浅水藕比深水藕密,一般行距2m,株距1~1.5m,每穴种藕1~2支,每667m2栽植600~700个藕头。 (二)栽植方法 栽植田藕时,田间保持3~5cm的浅水,并按预定的行株距及鞭藕的走向,将种藕分布在田面上,边行离田埂1~1.5m,边行藕头一律向内。一般采取斜植的方式,即藕头入泥,栽植深度为10~15cm。要按种藕的形状用手扒沟栽入,并以不漂浮为原则,最后节微翘出泥面,前后与

揭秘泥鳅养殖中高利润包回收等四种常见骗术

揭秘泥鳅养殖中高利润包回收等四种常见骗术 泥鳅作为特种水产养殖的一个重要品种,泥鳅在最近几年的养殖热潮也持续升温,泥鳅养殖的范围不断地扩大,但是也成为很多公司或者人炒作骗钱伎俩,今天就请跟随小编来看一看这些泥鳅养殖常见的骗局吧! 泥鳅养殖骗局之利润神话 更有炒作公司声称自己品种的泥鳅可以提高利润10倍以上,但经过实践经验得知,养殖泥鳅年回报200%、300%是不足为奇的,因为在水产养殖业中养殖泥鳅的利润是比较高的,但是想一夜暴富那是不可能的。前面所说的采购野生泥鳅价格高于商品鳅价格没有利润可言,是因为在采购野生泥鳅的时候,鱼种的死亡率较大,并不是有的单位所说的一个养殖周期下来,单体苗种重量到单体商品鳅的重量的时候样总体重量克增重数十倍。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例如每斤300尾的规模鳅苗,到年底长成每斤30尾的商品鳅,按理来说增长了10倍,但实际上能增长3-4倍已经很不错了,因为不是每个泥鳅苗都能健康成长,不是每尾泥鳅都能长成商品鳅而不死亡。以上产值减去场地、饲料、人工费用,得到的利润不是想象中那么高,当然养殖者如有能力

靠自己搞人工繁殖与育苗,利润就高很多了。现在的社会只有相对利润高,而没有绝对的高利润,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中炒作公司的利润陷阱。 泥鳅养殖骗局之模式神话 某公司打造了一个生态链:先种草-草养猪、养牛-猪粪、牛粪养蚯蚓,蚯蚓样泥鳅,蚯蚓粪种果树,果树场养鸡……把整个模式打包让学员来学习。学习费用多少钱,学完之后,买草种,买蚯蚓,买泥鳅种,还买山鸡品种,当然还买饲料和药品,又是多少钱,反正有一个完整完美的配套让你掏钱。 当然不得不承认一个完美的模式,但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去产业化,只需把其中一个做好已不简单,形成产业化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学员去一个地方考查除了看他的养殖模式,还要看的养殖模式下的规模性,养殖模式好有可能是纸上谈兵,养殖模式下的规模性才能看出公司的发展前景,如果他的每个产业链都能具有大规模,说明公司很有发展前景,否则就是做做样子而已,从而骗取学费。 泥鳅养殖骗局之苗种神话 有公司吹嘘他的鱼种是某某鱼种,如何优良,如何长势快,如何让收益高,实际根本不可信,了解市场的人都知道现在在国内泥鳅供不应求,价格很高,根本原因是泥鳅在繁殖技术和育苗技术尚未成熟,目前现在大部分养殖户采用的较为妥当的做法是在当地采购野生苗种做驯化饲养,因为现在最新的泥鳅养殖技术的培育技术也只能解决养殖场自身商品养殖所需,所以现在国内90%的养殖户是采用野生驯化饲养,野生鳅苗驯化饲养不仅苗种采购价格高,而且苗种在运输过程中极易死亡,成活率不高,是不太理想的养殖方法,市场上的所谓优良品种更是无稽之谈。不顾这个也只是针对大陆的普通泥鳅来说,这两年养殖热度升高的台湾泥鳅,都是人工繁育的苗种。 泥鳅养殖骗局之高价回收神话 这个陷阱一般和品种神话陷阱一起实施,给客户提供优良品种,然后给客户承诺用高价回收这样优良品种养成的商品鳅,前面介绍了泥鳅目前尚无人工改良的优良品种,况且现在泥鳅在市场供不应求,养殖者根本不用担心销售问题,当然要卖高价也是不可能的,产品只能够随行就市,高价回收是炒作公司的陷阱,当你真有商品找他高价回收时,估计早已人去楼空,悔恨不已。

泥鳅与莲藕养殖

1.藕田的准备 养殖泥鳅的藕田应选择避风向阳、水量充足、排灌方便、底质肥沃多腐殖质、无农药污染的地方建池,面积一般为1000平方米左右。放养鳅苗前,将田埂加宽加固,并在田埂四周用网片或塑料做好防逃围墙,围墙高出池坎30厘米,埋入地下30厘米,防止泥鳅钻洞逃逸。进、出水口加设网拦,在田中开挖多个面积为5~8平方米、深60厘米以上的凼,最好用砖砌一下。与凼相通,开挖纵横数条沟,沟宽、深均为30~40厘米,坑和沟的面积占藕田总面积的10%左右,为夏季高温、施农药和化肥及藕田晒田时作为泥鳅的栖息场所,同时又便于集中捕捞。放养前,应用生石灰对鱼凼、鱼沟进行消毒,并施并施入畜禽粪肥等有机肥以培育饵料生物,每亩用量为100~200千克。 2.鳅苗的投放 待药性消失、池水转肥后,即可投放鳅种。鳅苗可在种藕的前后投放,在种藕前投放,应将鳅苗投放入鱼凼、鱼沟中,待莲藕出苗后随水位的上升,再进入藕田中生活、生长。鳅苗投放应尽早提前,使鳅苗尽快适应藕田环境,早摄食早生长,相对延长生长期。放养的鳅苗应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每亩投放4~6厘米的鳅苗2.5万尾左右或3~4厘米的鳅苗3万尾左右,有流水条件的可待药性消失、池水转肥后,即可投放鳅种。3~4厘米长的鳅种,每平方米放养密度为15~30尾,有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在投放前,鳅苗应用3~4%的食盐水浸洗8~10分钟。 3.饲养管理 在培肥水质,提供天然饵料的基础上,须增加投喂蛆虫、蚯蚓、蚌肉、鱼粉、小杂鱼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以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类等植物性饲料,可将两种饲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再做成团进行投喂,或直接使用人工配合饲料投喂。一般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日投饲量为泥鳅体重的5%~10%。投饲应视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水温15℃以上时泥鳅食欲逐渐增强,20~30℃是摄食的适温范围,25~27℃时食欲特别旺盛,超过30℃或低于15℃以及雷雨天可不投饲。此外,还应根据水质肥度进行合理施肥,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厘米,水色以黄绿色为好。当水温达30℃时要经常更换池水,并增加水深;当泥鳅常游到水面浮头“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加注新水。 4.田水的管理 藕田水位的调控要做到既满足莲藕的生长发育的需要,又适宜泥鳅的生活、生长的需求,因此在不影响莲藕生长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水位,尽可能的给泥鳅提供一个较大的生长和生活水体空间。田水的透明度可保持在30厘米左右,PH值在7.0~7.5之间,溶解氧在3毫克/升以上。并根据水质情况适时注入新水,夏季水温高、投饵多,水质更易变坏,更应勤换水。 5.合理施肥 莲藕除施基肥外,还应合理施用追肥,施追肥应该做到既要能够满足莲藕的生长,使田水保持一定的肥度,又不影响泥鳅的生长。可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或化肥,施追肥时一次施用量不宜过大。使用尿素或钾肥做追肥时,可先放干藕田水,使泥鳅集于鱼凼和鱼沟中,然后全田普施,使化肥与土壤迅速接触,以更好地利于莲藕的根部吸收。 6.防逃、防敌害、防病害 藕田养殖泥鳅,要做好放逃工作,否则将会对养殖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而要坚持每天巡塘,发现田埂垮塌、拦鱼网片破损或被渣堵塞要及时修复或排除。下大雨涨洪水时更要勤巡塘,防止田坎漫水、垮塌、拦鱼网被冲坏、堵塞等等。 泥鳅的敌害有老鼠、水蛇、水鸟和鸭等,应严防它们进入养鳅的藕田中,要想方设法进行驱赶。在饲养期间,要每月用生石灰全田泼洒一次,鱼沟和鱼凼重点泼洒,或用其他渔药进行泼洒,防止泥鳅生病。

泥鳅水泥池养殖技术

泥鳅的生命力很强、繁殖快、饵料杂,是一种最易饲养又可获得高产的鱼类。泥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还含有脂肪等营养物质[1]。由于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泥鳅也是主要的淡水鱼出口品种,各地都兴起利用池塘(土池、水泥池)进行人工养殖。 近年来,霍邱县户胡、夏店、孟集等乡镇的不少养殖户采用水泥池从事泥鳅人工养殖,笔者作为技术指导员,根据相关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泥鳅水泥池养殖技术。 1水泥池条件 水泥池可用旧池改造,也可用砖、石砌建新池,其面积、形状、大小等可视养殖规模、地理位置等决定。便于拉网、容易修建的长方形池子的池底向短边应有2%~3%的倾斜度;底面中心为全池最低处的圆形池子(排污能力较强)。水泥池池深要求1m以上,用塑料网或者铁丝网将进出水口处围住,池底最好略向排水口倾斜,以便排水和捕捞。池的边缘壁一定要高出水面50cm以上,因为泥鳅好动,以防窜逃。池子砌成后,用水泥抹平。水泥池上方搭建遮阳网,不仅适合泥鳅的避光性,在炎热的夏季还可起到降温作用。 2放养前准备 新建水泥池建造结束后进行脱碱,具体方法:将水注满水泥池浸泡10d,每隔2d换水1次,或者用药物进行脱碱处理。用清水将使用前的水泥池洗刷干净,曝晒4~5d,然后用20g/m3漂白粉等消毒液全池泼洒进行消毒。24h后将消毒液排净,然后放进肥泥16~20cm,并注入新水50~70cm。放养前5~7d可利用有机肥培育水质,为泥鳅提供天然饵料,用量为0.7~0.8kg/m2,用蛇皮袋装好分放池中,10d后即可放泥鳅苗。 3苗种投放 鳅种可通过多种方法获得,如人工繁殖、市场购买、诱捕。人工繁殖虽然技术相对复杂,但鳅苗大小均匀,生长速度快[2];大小不均是市场购买鳅苗的弊端;坚决不能使用电捕、药捕的鳅苗,否则影响成活率。 为防止将病原物带入水泥池,投放前先用3‰~4‰食盐水将选择的体形匀称、体色新鲜、无病无伤、游动活泼、体格健壮、规格适宜(太大已经性成熟,生长速度受影响,太小当年无法长成商品鳅)、整齐的鳅苗浸泡8~10s进行消毒杀菌,然后于5月上旬至6月中旬晴朗无风的上午进行投放。泥鳅的养殖周期一般为5~9个月,属于周期短、见效快的水产品,其放养密度可根据春季水体缓冲度的上限设计。因其对低氧的耐受力较高,可以进行高密度养殖,一般体长8~12cm的鳅苗放养密度为150~300g/m2[3-4]。 4日常管理 4.1饵料准备 水泥池高产养殖泥鳅的饵料主要为天然饵料(包括幼螺)、轮虫等小型水生动物(通过增施有机肥获得)、田螺(投放密度为100~200g/m2)、诱集的昆虫(高低搭配在水泥池上方安装适量诱虫灯,高的离水面2.5~3.0m,诱集幼虫靠拢,低的离水面0.2~0.4m,使昆虫由于趋光性而掉入水中,成为蛋白质来源)、人工培养的蚯蚓、蝇蛆,人工饲料。 4.2科学投喂 投喂的原则是定时、定量、定位、定质[5]。定时: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一般以1~2h吃完为宜;定量:每天的投喂量占泥鳅苗种总重量的4%~7%,投喂量不可过多,否则会因为贪食而造成消化不良,投喂量还需根据水质、温度、天气等情况进行调整,当水温高于30℃或低于12℃时少喂或不喂;定位:鳅苗下池后2d即可投喂米糠、麦麸等饲料,之后每隔1~2d投喂1次。前几次大面积投喂,后逐渐缩小范围,最后用编织袋做成圆形食台,直径30~40cm,面积约1m2,周边留有约10cm的垂直沿,将其沉入水中约20cm,距底部5cm,食台放置密度为3~4个/100m2,将泥鳅驯化至食台吃食,以观察吃食情况;定质:饲料组成要相对恒定、适口新鲜,坚决不喂变质饲料。投苗前15d将粉状配合饲料调成糊状进行投喂,配合饲料中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比例约为6∶4。随着泥鳅的生长,逐渐掺入豆饼、米糠等植物性饲料,加上鲜活小鱼虾或者其他动物的内脏下脚料剁碎,再拌上配合饲料的成鳅饲料。养殖中后期要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投喂量或以其为主,需要注意的是放养后7d内野生苗投饵量应为正常的50%,驯化适应后才按正常投喂。 4.3注意天气、水质 通过在水泥池上方设置遮阳网及加换新水,将水温控制在30℃以下,以不超过28℃为宜。加换新水时注意加水量和温度,避免换水前后水温变化超过5℃,春、秋季需要阳光照射,夏季需要遮荫;水质应保持良好,透明度在40~50 cm,定期施有机肥,培肥水质,施追肥应做到使用水有一定肥度,又不能伤害泥鳅。换水量及次数为春秋季间隔7d换池水的1/3~1/2,夏季间隔3d换池水的1/5~1/4。 4.4防治敌害和避免逃逸 饲养期间,坚持每天巡池,清除螃蟹、龙虾等外来入侵 (下转第308页) 泥鳅水泥池养殖技术 许军1沙正月2 (1安徽省霍邱县城东湖渔政监督管理站,安徽霍邱237400;2霍邱县孟集镇畜牧水产站) 摘要总结了泥鳅水泥池养殖技术,包括水泥池条件、放养前准备、苗种投放、日常管理、病害防治、适时捕捞上市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泥鳅;水泥池;高产;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2)01-0304-01 收稿日期2011-11-07

莲藕种植技术

莲藕种植技术 一、深水藕和浅水藕的水位标准有哪些不同,在生产中怎样调节呢? 根据莲藕对水位的适应性可分为浅水藕和深水藕两种生态类型。浅水藕适合水位10,最大耐水深 0。深水藕适合水位30,最大耐水深 1。 浅水藕水层管理总的原则是:前浅、中深、后浅。在栽藕后到立叶出现时的萌芽生长期,应保持浅水,以提高土温,促进发芽。一般是以保持4深的水层为好,随着立叶的出现,莲藕茎叶生长逐渐转旺,水层要逐渐升高 2。当终止叶出现后,表明开始结藕,水层要逐渐降低到4,促进结藕。深水藕的水位不易调节,主要是防止汛期受涝,特别是立叶淹没后,应在8小时内紧急排水,使荷叶露出水面,以防淹死。 二、怎样合理利用除草剂除掉藕池中的杂草? 在莲藕生长过程中,尤其是浅水藕生长前期,水田内眼子草、牛毛毡、矮慈菇、三棱草、四叶萍、黑藻等杂草较多,生长较快,影响莲藕生长,应及时除草。以前常采用人工中耕除草,工作量大,并且容易踩伤莲藕地下茎芽。如果采用化学除草,省工、省力,并且对莲藕无伤害。 近年来,通过科技人员的研究和试验,摸索出了一些藕田化学除草安全有效的方法,正在生产中推广。 ⑴选用50%威罗生乳油,在莲藕立叶长高出水面时,取药100毫升,先拌尿素,再加细土,充分拌匀后,于露水已干时撒施入田中、施药时,藕田保持水深7,施药后保持水层一周以上,效果良好,残效期可达1个月以上。 ⑵选用12.5%盖草能或者35%精稳杀得40毫升,加水40,充分拌匀后,当露水干时对杂草叶面喷洒,经过4天,对杀死3-4叶期禾本科杂草效果显著。 三、怎样合理的追肥才能保证莲藕的正常生长呢?

莲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一方面来自莲叶的光合作用; 另一方面来自于土壤,而土壤中原有的肥料有限(包括基肥),随着植株的生长发育会愈来愈少,尽管鱼的粪便和残饵可为藕提供一定量的养分,但与藕的生 长需求相比是很少的,因此必须及时追肥。 莲藕生育期长,一般追肥2-3次。第一次在立叶开始出现时进行,中耕除草后,每施入人粪尿 0。第二次追肥在立叶已有5-6片时进行,每施入人粪尿肥左右。第三次追 肥在终止叶出现时进行,这时结藕开始,称为追藕肥。每施人粪尿肥,饼 0。 施肥应选择晴朗无风天气,避免在烈日的中午进行。每次施肥前放掉田水,以便肥料吸入水中,然后再灌水至原来的深度。在深水藕田中,肥料易流失, 不能直接施用液体肥料,应采取固施肥料方法。即重施厩肥,并埋入泥中。追 肥用化肥时,首先将化肥与河泥充分混合,做成肥泥团,再施入藕田。 问:最新的莲藕种植技术/?亩产4000/5000公斤的技术/是用什么方法 啊? 莲藕是一种高效经济作物,鲜藕可炖汤、炒食,粉绵脆口,营养丰富,是 上乘的清补品。鲜藕亦可加工成莲藕汁、糖莲藕等高级食品,提高其附加值。 种植莲藕是农民增收的一大途径。然而,目前的莲藕生产均是一年一茬的居多,种植效益还不甚显著。莲藕一年两造生产,种藕效益增加近1倍,亩产值由3000多元增至5000多元,能极大地促进农民增收。 一、选用早熟优质高产藕种 要实现莲藕一年两熟,选择早熟优质品种是关键,其全生育期必须在130天以内。据我县的种植经验,莲香一号是理想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约125天,藕白肥大滚圆,肉粉绵,味佳可口,一般单造亩产1500~2000公斤。 二、适时种植

藕塘套养龙虾及藕塘套养泥鳅技术分析

第一讲藕塘套养龙虾技术 一、藕塘条件 藕塘应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无工业和生活污染,设施完善,进、排水方便,保水性能好,塘底平坦,土壤肥沃,淤泥层深厚,pH 值呈中性,富含有机质。塘口为长方形,背风向阳,面积通常以5~10亩为佳。 二、养虾沟工程建设 沿藕塘四周开挖上口宽120厘米、下底宽90厘米、深80厘米的环形养虾沟,面积较大的中间还需开挖“十”字形的塘间沟,环形养虾沟和“十”字形塘间沟面积占藕塘面积的5%~10%。进、排水口分设在藕塘的两角,并用25目的不锈钢网片封口。塘埂的四周用60厘米高塑膜作防逃设施,并将塑膜埋入塘埂土下夯实。每隔100厘米竖一根立柱将塑膜固定,以防龙虾雨天或夜间逃逸。 1.施足基肥。栽植河藕前要施足基肥,最好施有机肥,基肥用量占总施肥量60%以上,每亩施有机肥1500千克、尿素15千克。在5-6月份,当大规格龙虾捕获差不多时,也就是河藕开始长出立叶时,每亩追施尿素8千克,荷叶基本长满塘面时再每亩追施尿素15千克。 2.藕种选择。通常选用叶茎细短、长势迅猛、枝干发达、肉质脆嫩、优质高产的藕种。 3.藕种栽植。在谷雨前后,水下温度大于12℃时开始整塘栽植河藕。每亩用量600~700株,合理密植。

4.水位控制。藕塘水质管理先由浅到深,再由深到浅。早期保持20厘米浅水层,以后随着气温升高逐步加深水层,但水深不超过40厘米;7月份洪涝季节,加强水位的管理,不让荷叶在水位线下。天气转凉后逐渐降低水位,9月中旬至10月底,保持水深30厘米,越冬期间保持浅水5厘米或土壤湿润越冬。 5.病害防治。在养藕过程中,要做到病、虫、草综合防治。河藕害虫有金花虫和蚜虫,藕塘中因套养有龙虾,龙虾在塘中索饵,病虫害很少发生。藕塘中如有杂草要及时拔掉;藕塘中如有虫害,要根据情况采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物及时防治。 三、龙虾苗种放养前准备 1.消毒。龙虾苗种放养前15天进行消毒。用生石灰60~80千克/亩加水调配成溶液后进行全池泼洒消毒,待毒性消失后,即可放养。 2.施肥。放苗前7~10天,施肥培育饵料生物。一般施50千克/亩复合肥、碳铵50千克/亩;有农家肥的最好施有机肥,一般施1000~2000千克/亩有机肥,一次施足(农家肥肥效慢,肥效长,对龙虾的生长无影响)。 3.植草。水草是龙虾隐蔽、栖息、蜕壳、生长的场所,是龙虾喜食的天然饵料,同时水草也能净化水质,改善水环境。在藕塘的养虾沟和“十”字形塘间沟内栽植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等水生植物,保持水草面积占塘沟面积的1/3~1/2。种草时间:伊乐藻在冬季或早春,轮叶黑藻和苦草在3月份。

DB3205T 207-2011 泥鳅池塘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DB3205T 207-2011 泥鳅池塘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前言 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称,是优质的淡水鱼类,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市场需求量不断上升的淡水鱼类之一,而且泥鳅因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运输方便等特点,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对象。为规范泥鳅池塘养殖技术,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编写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本标准由苏州市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常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苏州市常熟质量技术监督局。

泥鳅池塘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泥鳅池塘养殖的池塘条件、鳅种放养、饲养管理和捕捞。 本标准适用于泥鳅池塘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池塘条件 3.1 池塘设置 以土池为宜,面积667m2~2000m2。池深1.2m~1.5m,池底平坦,池埂结实不漏水,土壤以粘壤土为宜,淤泥厚度小于20cm。池塘两边设进水口和排水口,塘口四周挖深30cm~40cm,宽20cm的沟,用于埋设拦网。网的高度比最高水位高20cm~30cm。拦网离池岸50cm~80cm,并用直径为4cm~5cm的竹杆作为支撑,竹杆间距1.5m。拦网的材质为聚乙烯网片,网目在0.5cm以下。 3.2 池塘环境 环境条件应符合GB/T 18407.4的要求。 3.3 水源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 3.4 水质 水质清新,池水透明度20cm~30cm,池水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 4鳅种放养 4.1 放养前准备 4.1.1 清塘消毒 放养前10d~15d用生石灰100kg/667m2~150kg/667m2干池清塘。或每米水深用漂白粉15kg/667 m2~20kg/667 m2带水清塘。 4.1.2 注水 放养前注水至50cm。 4.1.3 施肥

泥鳅养殖技术详解与收益预算分析讲解

泥鳅养殖的技术详解与收益预算分析 泥鳅对食物的要求不十分挑剔,水中的泥沙、殖质、有机碎屑都是其食物,摄食的饵料生物种类有:硅藻类、绿藻类、蓝藻类、裸藻类、黄藻类、原生动物类、枝角类、挠足类和轮虫等。泥鳅在全长为3 一5 厘米时,喜食腐殖质,其次为小型甲壳动物、昆虫等,胃肠食物团中,泥沙和腐殖质的重量比例高达70 %左右,生物饵料的重量只占30 %。全长5 一8 厘米时喜食水中浮游动物、丝蚯蚓等,偶尔也食藻类、有机碎屑和水草的嫩叶与芽等。当全长8 一10 厘米时,食性偏杂,主食大型浮游动物、碎屑、藻类和高等水生植物的根、茎、叶、种子,也食部分微生物。生活在不同水体的泥鳅,其食物组成有所不同。有研究人员做不同水体的泥鳅食性观察,发现稻田、池塘排水沟和污水沟的泥鳅肠道中的食物成分各有不同。 泥鳅在稻田中以摄食介形虫、剑水蚤、尖额溞为主,以摄食水绵为辅,偶尔摄食其他一些水生动物。这说明泥鳅在稻田中是摄食水生动物为主,水生植物为辅的杂食性鱼类。 泥鳅在池塘的排水沟中主要摄食弯尾溞、尖额溞、剑水蚤、介形虫、盘肠溞及其他小型甲壳动物和水生昆虫,兼食双星藻,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 泥鳅在不同水体的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其食物各有一些差异,但可以认定其是偏动物食性的杂食性鱼类,主食昆虫幼虫、小型甲壳动物、藻类及高等植物。环境中食物的易得性及喜好性是影响泥鳅食物组成的重要原因。自然界中泥鳅喜食动物型活饵料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活饵料易感知;二是适口性好。通过观察发现,泥鳅摄食水生昆虫时并不是主动向目标移动,而是当昆虫游至泥鳅触须感知的范围内激起水波,泥鳅感知后,才突然前冲,将昆虫吞入口中。因此,泥鳅的摄食方式是半主动的方式。另外,泥鳅的食物组成表明,其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在动植物饵料均缺乏的情况下,也能摄食有机碎屑和活性淤泥来维持其能量供应。因此可以认为,泥鳅不仅能适应水质恶劣的环境,而且还可以摄食多种饵料以维持其生长。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以利用施肥培养生物饵料来喂养幼鳅;培育成鳅可投喂螺蛳、蚯蚓、蚕蛹粉、河蚌肉及禽畜内脏等肉食类饲料,并搭配一定比例价格较低廉的植物饲料,如米糠、麸皮、豆渣、三等面粉及老菜叶、弃置的瓜果类等。泥鳅与其他鱼类混养,则可以食鱼类的粪便、残渣剩饵,所以泥鳅被称做池塘中的清洁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