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以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

以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

以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
以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

以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我们所说的阅读,既指“篇”的阅读,更强调“本”的阅读。新课标更加重视“整本书阅读”,师生通过“整本书阅读”的过程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评价美。从“整本”名著中汲取信息,丰富语言,比较对照,融合已知、浸入情感,获得情感体验,获得精神享受,获得自由想象,使阅读因升值而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悦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花得时间、精力最多的,可是几年语文学下来,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独立地阅读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差强人意。但是学生阅读所必备的语文知识、语文学习方法、技能,我们教师在课堂上都指导、训练过。显然,上课教过不代表学生学会,一堂课四十分钟,大小几十个知识点,让学生怎么全都记住、学会?其次比较其它学科,语文学科考试命题重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与写作的能力,教材很多课文只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工具,不上或有选择替换别的课文来上,并不影响教师对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的培养及考试。再者语文的许多知识点不是集中有序地呈现给学生,而是需要教师根据每篇教材课文的内容挖掘出来。最后就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而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结果跟突出重点做好某件事或者说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一、将学生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案,必须通过引导的方式来让学生不断学习。加之语文阅读教学与数学教学截然不同。一般来说,数学的答案是一致的,而语文阅读的答案却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思考问题时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目前,初中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标对学生阅读量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必要的话也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留有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保障学生的阅读量可以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是,由于初中生爱玩爱闹的天性,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一项较为困难的工作,因此老师要对核心进行积极的阅读引导,通过循循诱导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去主动阅读。比如在每堂课快结束时为学生讲一半的故事,让学生主动地去查询、阅读和理解故事的后一半。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并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保障阅读环境,增加阅读途径

初中生由于能力有限,不具备很好的辨别能力,因而在寻找正确的阅读途径、合适的阅读环境和正确的书籍方面存在很大困难。对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在选择书籍上也不能选择一生看不懂的深奥的文学书籍,而应该选择一些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科普性书籍。当然,教师也应该想法设法地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途径,学校的图书馆虽然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多图书资源,但并不是唯一的阅读途径。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多抽时间带学生去一些类似市图书馆、时报刊等对学生开放的阅读场所,丰富学生的阅读途径。这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来说至关重要。

四、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

传授学生阅读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事实上,好的阅读技巧和阅读习惯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字的敏感性,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字的透析度。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教会学生寻找文章主旨的方法,使学生可以独立地寻找文章中的优美句子和特殊句式等,并把将这些通过笔记记录下来,从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更好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五、通过阅读培养情趣,提高审美力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语文课程责无旁贷。特别是在经济迅猛

发展、物欲横流、拜金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人文情怀、审美情趣更需要我们关注。要寻觅言语之美,就要有“读者”“作者”“文本”等多重解读视角,多运用推想、类比、分类、辨析等学习策略,给语文教学带来全新的审美间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还要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形式,通过激情朗读、品味赏析、角色表演、情境体验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验语言文字的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欣赏、评价、表现和创作美的能力和品质。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是一篇著名的山水诗歌,诗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诗的每一句话都是一幅画。教学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读诗文:即让学生依据诗歌韵律、基调、音韵、情感等有感情地、抑扬顿挫地诵读诗歌,以读促思,以读悟情,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诗歌节奏明快、清幽平淡、洗练自然的语言美。(2)勾轮廓:让学生根据诗歌的描述在草稿纸上或头脑中勾画出明月、山泉、翠竹、莲花、浣女、渔舟等景物(意象)的轮廓。

(3)着色彩:引导学生给诗歌描述的景物(意象)着上色彩,如皎洁如霜的明月、清澈的山泉、碧绿的竹叶、花红叶绿的莲……

(4)描动态:指导学生借助想象将诗文转化成一幅幅动态的画面:皎洁的明月透过树林洒下斑驳的静影,清澈的山泉在石头上淙淙流淌、清幽的翠竹中突然传来了浣女的嬉戏声,渔舟在莲叶间自由地穿梭往来……经过这样的想象,学生思绪翩飞,心中的画面便有了轮廓,有了色彩,有了声音,有了动感,脑海中便出现了一幅雨后山村清新、宁静又洋溢着快乐的山居晚景图,学生也轻松自在地感受到了山水清新如画的风光之美和诗歌安谧恬静的意境之美。

六、通过阅读审美,提升创造能力,珍视独特体验

美,是人类的正常需求。当我们深入其中,反复玩味美的道理时,我们就进入了审美鉴赏的层次。每一个人在这世界上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心灵的敏感是与众不同的,因而每个人在审美鉴赏过程中都有创造性的独特发现,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语文学科是汉语与文学的复合体,打开语文课本,我们就会阅读到一个个文学文本,文学作品就是艺术化地组织语言的一种作品,语文教学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核心素养,其宗旨就在于满足人性的需求,让学生体验到文学带给人的愉悦、情趣,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在审美鉴赏过程中培养个性创造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敏感地捕捉学生刚刚萌芽的思维新苗,不失时机地艺术地加以引导,并主动热情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发掘出学生潜在的智慧和灵气。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话:“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他自己的—根弦,发现自己的调子,因此,要想让那颗心与我的话相呼应,就得使我自己能和上这根弦的调门。”作为教师的而我们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到体验和见解,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语文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课程的使命之一是塑造人的灵魂。文本架起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教师从文化的视角引导学生感悟和体验,从而促进灵魂走向高贵和完美,完成“教人成人”的过程,这个过程留下的痕迹的轻重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文化视野、文化自信和文化审美能力。所以,核心素养的根,在教师的阅读视野,在教师的文化自觉,更在于学生的阅读以及再创造。

阅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宁波大榭开发区第一小学李丽 在诸多的课型中,语文阅读教学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依循。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也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学科素养加上“核心”后,除了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之外,还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由此,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还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我们都知道,平时的阅读教学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因而,如何上好一节阅读课,才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我认为在阅读课上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性表达;以课文为例子,渗透作文指导;以探索高效课堂为目标,推行课堂改革。本人展开了阅读教学的探索之旅,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收获了不少的成果与经验。 一、让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指向写作教学。 我以三年级为研究的对象,在设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方面花费的心思比较多。学期初,为了教好学生的起步作文,我仔细研读了整册教材,并且试探性地让阅读教学指向写作,原本只是想为学生的写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把课文作为写作的例子来讲,从而为习作做好充足的准备,没想到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不仅写作能力大大提升了,而且阅读的兴趣和水平也都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实,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只是转变以往指向课文内容的传统教法,把课文当成一个写作的例子、当成例文来教,教给学生的更多的是写作的方法和技巧,简单地说,就是把阅读教学的侧重点放在了让学生明白课文是怎么写出来的。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四篇课文全是围绕秋天这一主题展开,从多角度去描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发表时间:2017-09-22T17:38:40.977Z 来源:《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5期作者:朱桃红[导读] 在语文学习和实践中,学生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的培养与综合性学习,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促使其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朱桃红黑龙江省宝清县八五三农场清河中学155600 摘要:在语文学习和实践中,学生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的培养与综合性学习,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促 使其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关键词:语文素养提高初中学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已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科学与人文的整合成为当代中国教育的理性追求。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就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 一、什么是语文素养 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或语言和文学。“素养”一词《辞海》里解释为“经常修习涵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平日的修养”。将二者结合起来,“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逐渐养成的涵养。“语文素养”就是在语文学习和实践中,学生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的培养与综合性学习,内化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提升自身的语文涵养,最终使自身的语文涵养达到一定的高度。 二、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 新课标提出这一理念就在于增强语文教育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整体涵养和水平。其基本内容包括: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文课程还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2.知识与能力。语文课程应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作家作品知识、文学知识、现代汉语知识等。把社会常识、科普常识纳入教学内容,各学段应根据学情不同,发展学生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能力等语文能力,适应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 3.过程与方法。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生一旦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将受用终生。 三、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学习习惯包括课前主动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2.规范学生的书写。从初一开始,坚持每周一节写字课,课上不光写字,还讲写字的姿势、讲间架结构。让学生意识到写好字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素质。另外,我还一学期举办一次班级写字比赛、每月一次书法展览,形成良好的写字、练字氛围。经过一年的强化训练,学生书写的习惯基本养成,坚持三年,学生的汉字书写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3.培养文明的口语交际习惯。教学中,我主要从两方面训练学生的说话。 (1)课前5分钟演讲。每天课前进行5分钟说话训练,按座位次序由前到后,每天一人次。演讲内容根据年级不同有计划、有侧重地安排。 (2)课上说话训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上给学生一个触发点,让学生各抒己见,所有学生参与其中。这样解读文本,激活了学生的真实情感,让学生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养成积累的习惯。在这方面我主要做了三件事:阅读、摘抄、背诵。 (1)阅读。阅读是感悟人生、丰富学识、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阅读什么?一“读”无字之书——生活。二“读”有字之书——作品。书读多了,视野自然就会变得开阔,境界自然就会提升,思想自然也就会变得深刻。一个人有了思想,学什么都不再是难事。 (2)摘抄。每接新的初一,我都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开展每周“三个一”积累活动。“三个一”即一首古诗、一句名言、一篇美文。周一上交,我批阅完讲评并展览。四年坚持下来,学生自然就养成了做摘抄的好习惯,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3)背诵。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中小学是记忆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背诵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每一篇要求背诵的课文,我都会要求学生背诵默写。 5.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每周一篇随笔,这种课外练笔,选题自主,形式自由,充分体现了学生写作的自主性。每单元一篇大作文。内容限定单元主题,40分钟内当堂完成,初一、初二600字左右,初三、初四600字以上。摘抄本、练笔本串起了学生初中四年的语文学习和生活经历,记录了他的成长足迹,成为学生的一笔精神财富。 由此可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促使学生感受到人类追求真理、追求幸福、追求进步的信念,形成学生对人类命运的自觉关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鉴别与融合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民族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促进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产生更深的认识……如果我们的学生带着享受的心态去学习语文、接纳语文,就会体味到语文原本的美好境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

关于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之阅读教学研究

关于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之阅读教学研究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关于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之阅读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一)核心概念: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中学阅读教学 语文素养既是指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言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另外还有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舶来于西方,英文词是“Key Competencies”。“Key”在英语中有“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等含义。“Competencies”可以直译为“能力”,但从它所包含的内容看,译成“素养”更为恰当。简言之,“核心素养”就是“关键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强调获取知识的能力。 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最重要的知识、能力与态度。核心素养强调不同学习领域、不同情境中都不可或缺的共同底线要求,是关键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素养。包括:沟通、表达和分享;欣赏、表现、审美及创新;运用科技及资讯;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主动探索和研究;独立思考与问题解决;规划、组织与执行;终身学习,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文化学习与国际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这个词汇在新课标中前后共出现十多次,是课标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核心概念。那什么是“语文素养”呢?按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的说法,“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哪里来》)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也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学科素养加上“核心”后,除了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之外,还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赵福楼《谈谈语文核心素养》)由此,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那么,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实践过程: 一、在激发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漪老师也曾说:“教师如

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活动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的接受知识,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才能得以提升。 1、精心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课前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经典诗文。学生对未知的知识总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因此,相对于简单机械的抄写,他们对这样的作业更感兴趣。譬如在讲授三年级下期第2课和29课《古诗两首》时,让学生收集描写春天和月亮的诗句;讲四年级上期第1课《观潮》时,我让学生收集描友谊的诗句;学习五年级上期第6课《梅花魂》时,让学生收集描写梅花和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等。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上课时分抽选学生诵读、展示。这样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收集、甄选资料的能力,又能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学生的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文修养。 2、根据课文内容和文体特点,创造、再现课文情境。譬如,在讲四年级上期《搭石》这篇课文时,我就采用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体验的方法。上课时,我在讲台上放上几张白纸作为搭石,告诉孩子们白纸以外的区域就是溪水,让三五个孩子跟着我一起走搭石。学生一看可以上台和老师一起表演,情绪高涨,纷纷踊跃争取。在再现情境的过程中,分两组进行,一组同学与我配合默契,提脚、落脚,动作协调一致,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动作的协调美和韵律美时。另一组同学表演时,我几次故意打乱脚步,让后面的孩子步伐大乱,纷纷

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简单说就是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呢?可以采用讲故事、听音乐、表演节目、谈话、看图片等各种方式激发兴趣。而讲故事这种方法非常受孩子们欢迎。教师每节语文课一开始,用5分钟时间给孩子们讲一个短小而有意义的故事,也可以讲连续性的小故事,让孩子们听了这集就急切盼望听下一集,长期坚持下去,孩子们会因为故事而喜欢上语文课。当然,还可以让全班每个孩子轮流讲故事,并要求孩子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能干的孩子可以把故事写下来。在听故事、讲故事、写故事中,孩子们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是小学生特别喜欢的活动,教师在写字教学中融入游戏,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汉字“人”,中间加上“一”字,就变成了“大”字;左下方加上一点,就是“太”字;把点放到右上方,又变成了“犬”字;把点放到最上边,又是“夭”字啦!这就是中国汉字,多么有趣,多么神奇!这种融游戏于写字教学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让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代表着学生愿意去学,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广泛阅读、积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1、依靠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来培养学生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最终达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章,都是几代大家积累流传下来,经过专家们认真筛选甄别的,在遣词造句等方面堪称范本的佳作。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除了课本上要求背诵的篇目或片段外,我也会要求学生对其他课文中一些精彩的片段多读以至成诵。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还可

初中语文素养大赛试卷样卷(同名16684)

初中语文素养大赛试卷样卷(同名16684)

第一部分:客观性试题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共30道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烙.铁(lào)晕.车(yùn)粗犷.(guǎng)莘莘.学子(shēn) B.称.心(chèn)遂.愿(suì)船舷.(xuán)茅塞.顿开(sè) C.应.届(yìng)角.色(jué)笑魇.(yǎn)不落窠.臼(kē) D.模.板(mó)惬.意(qiè)广袤.(mào)风靡.一时(mí) 2.下列括号中的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A.干(gān)练框(kuāng)架嗑(kē)瓜子怏(yàng)怏不乐 B.濒(bīn)临山峦(luán)兑奖券(juàn)畏葸(xǐ)不前 C.泥淖(nào)锃亮(cèng)紧箍(gū)咒刚愎(fù)自用 D.鞭笞(tái)潜(qián)伏捅娄(lóu)子呱(gū)呱坠地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彷徨赫然深邃肃然起敬 B.晦暗怅然逞能眼花缭乱 C.慰藉簇新伫立不可明状 D.襁褓骸骨赎罪洋洋得意 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长沙是一座美丽的山水名城,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B.一看那弱不经风的样子,就知道她平时缺乏体育锻炼。 C.素有“天籁之音”美誉的侗族大歌,早已蛮声海外。 D.这块石碑雕刻的人物花草,生动活泼,巧夺天公。 5.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今天小学同学相聚,我看到了张明,真想不到当年拿起英语书就头疼的他,竟然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真得刮目相看 ....了。 B.青年人要多读书,勤思考,并以积极姿态投身沸沸扬扬 ....的新生活。 C.季羡林先生学富五车,著作等身 ....,是世人敬仰的“学界泰斗”。 D.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 ....。 6.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调查显示,我国有近百分之九十左右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 B.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就在于要勇于克服困难,充满自信。 C.小刘到赵教授家请他将自己要发表的论文再重新校对了一遍。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观察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7.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抱怨恰如一股阴冷潮湿的黑雾,足以他的双眼,足以他的心智,足以他的成长,最终让他在怨天尤人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A.遮蔽迷惑阻碍 B.迷惑阻碍遮蔽 C.遮蔽阻碍迷惑 D.阻碍遮蔽迷惑 8.下列语句排列最恰当的是() ①这就是享誉中外的醉翁亭。 ②道路两旁,浓荫蔽空,如入苍黑色的幽静之境。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 上唐中心小学付义泉手机: 新课程改革已经有好几年了,虽然我们在素质教育各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至少我们在思想上对素质教育有了一个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但是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一名扎根农村教育近三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当今咱们学校的教育,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教育存在着众所周知不容忽视的问题:重智轻德。从上到下单纯地、一味地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校考不好,局长给压力,老师考不好,校长给压力,学生考不好,老师、家长给压力,这样我们教师的教育培养方向自然发生扭曲,与我们的教育方针、任务脱离轨道。习主席提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当今教育所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又如何得以实现?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这样一个现实环境下又应如何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理解和实践? 一、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意义,我查找、收集并理解了一些资料。我们先要明白一个概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关键能力。它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落到学校教育上,它就同学科课程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是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是教学升华为教育。而语文教学要立足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这个词汇在新课标中前后共出现十多次,是课标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核心概念。那什么是“语文素养”呢?按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的说法,“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

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心得

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心得 一、重氛围营造,培养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氛围,是指一种文化环境。这种环境利于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滋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重环境熏陶 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心得 1、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每天为学生提供一首或一段古诗文,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2、建设家庭小书屋。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利用家长会的契机,号召每个家庭小书屋。让父母和子女携手阅读,一起交流,享受读书的乐趣,学生在浓厚的家庭读书氛围中得到熏陶、感染。 (二)重课堂拓展 1、激情导语引入。利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通过与教材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名人轶事等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以课文为基点,进一步向作者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部)著作拓展;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等。 2、学一篇带数篇。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实际和兴趣入手,拓展学习途径,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经典古诗文,供学生诵读积累。我常教一篇并且启发学生背数篇。学生们兴致盎然,积累多了,使他们融入了浓厚的古诗词学习之中,积淀学生的语文功底,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重竞赛活动 1、诗文背诵比赛。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各种诗文背诵竞赛。人人都参与比赛,比一比哪一位同学背诵的古诗词的数量最多,最有情感,就封他一个“诵读小能手”的称号,并在班内增设“背诵之星”等多种奖项来激发学生背诵诗文的兴趣和热情。孩子们的身心也在诵诗比赛中受到熏陶,于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素养,深化文化底蕴。 2、写诵读心得。在背诵后,我经常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叙事诗改

关注学生语言实践-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注学生语言实践-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注学生语言实践,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滨州学习吴中豪教授演讲体会 关注学生语言实践,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这个主题包含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两个热词,一是“核心素养”,二是“语言实践”。语文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在语言实践中提升的。所以这两个关键词是有密切联系的。 执教教师对语文课“教什么”的问题,在认识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语文课不是教课文内容,课文只是例子,语文课应该是用课文教学生学语文。对这个问题,老师在认识上迷雾基本廓清,对语文课程性质任务的把握基本正确。 比如《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很容易纠缠在故事思想内容的讨论上,感悟天鹅的精神——老天鹅奋不顾身,众天鹅齐心协力,像这样的讨论,主要不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堂课老师重点是在学讲故事,讲故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文表达能力,这种能力小时候必须培养好。还有教《恐龙》这篇说明文,教师重点不是教恐龙的外形,恐龙的种类,恐龙的习性等有关恐龙的知识,这些当然也要学生认识,但是语文课如果单是把认识恐龙的特点作为语文课的主要目标,那就会异化成科学课、常识课。这堂课老师重在学说明文的写法,让学生模仿课文中说明的方法去描写恐龙的外形。还比如教学古诗,教学重点不仅仅是读懂理解古诗,而是了解古诗的读法——读古诗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还要去体会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中的情感,教的是一种古诗阅读的方法。 一、切入语言内核,提高语文素养 当下语文教师比较重视写作方法规律的指导,记事写人的方法,写景状物的方法,这些方法要不要指导?当然要!但是对小学生来说,如何用好词语,如何写好句子,这些基本功的指导其实更加重要。参加这次活动我有一个新的认识和体会,就是小学语文教学要非常重视遣词造句等语文基本功的指导。 我很欣赏范建健老师上的《赶海》这堂课。他的教学重点指向语言基本功训练:怎么用好词,怎么写好句子。其实小学生这个年龄段学习语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积累语言材料,丰富学生语言表达经验,

语文核心素养之阅读

语文核心素养之阅读 阅读是阅读主体对阅读材料进行认知、理解、判断、评价、吸收和应用的复杂心智过程。它是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项智能活动,是人们从事学习的重要的手段与途径。对于个体来说,阅读活动的有效、顺利开展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阅读能力是阅读者进行读物阅读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包括对阅读材料的有效感知、正确理解、个性化鉴赏、批判性反思以及实际应用,等等。阅读能力是语文学科学习中学业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通过学生内隐的阅读思维过程和外显的阅读行为表现出来。在现代社会,无论个体发展还是国家进步,都与阅读能力紧密相关。 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个体发展意义重大。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三十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一切学习都离不开阅读。阅读是人们获取新知、拓宽视野的重要手段,也为其智力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和能量。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使人更富有智慧,也更具有创造力。除此之外,阅读还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需要精神食粮的滋养,而阅读是获取精神食粮的重要途径。人们可以通过阅读实现与大师的对话,在阅读过程中与他们进行思想的交流、情感的沟通、思想的碰撞。人们也可以通过阅读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境界。类型多样的读物可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精神生活的需要。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阅读可以帮助人超越世俗生活的牵绊,建立起一个强大、丰富的精神世界,使生活更加丰富、生命更富有意义。因此,培养阅读能力是为学生的一生打基础。 事实上,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也关系着民族的发展、国家的进步。阅读与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密切相关,而国民素质决定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3]很难想象,一个不会阅读的民族,将会

坚守课堂,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坚守课堂,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高时效的社会,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適应时代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发挥语文的智育功能,健全学生的品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着重介绍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标签: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中学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语文素养是学习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在日常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以践行“语文核心素养”为指向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把学生培育成适应时代发展的全面型人才出一份力。 一、挖掘课文之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美是人在主观情愫的牵引下对客观事物进行的评判,源自心灵的感受。“美”能够净化心灵,美化妆容,是最真实,最纯粹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这也是语文核心素养“人文底蕴”中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中美的素材,让学生感受美,参与制作“美”,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不可否认,当下畸形文化横行初中校园,初中生谈论的不是诗词书画、健康生活,谈论更多的是网络游戏、低俗网站,低级趣味正在腐蚀着祖国的接班人,因此,初中语文课堂进行美育渗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刻不容缓。 在教学《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时,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的美,语文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1.语文教师首先将课前准备的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与紫藤萝有关的风景图),并且配合一曲悠扬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语文教师带着感情去朗读课文,并且让学生闭眼去感受,脑海中构造紫藤萝的画面。 3.请几个学生在课堂阐述自己脑海中的紫藤萝瀑布,由师生共同点评,给予赞扬。 4.留下课下作业,仿写一篇写景状物的作文,字数不限,题材不限。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如何做好高年级生字词教学 字词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重点,同时又是启蒙教育的开端。在小学阶段,生字词的教学是基础。学生只有把生字词掌握住了,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课文读熟了,才便于学生理解课文,感悟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生字词掌握了,学生写作也就没有了困难,就能够写出流畅、优美的文章来。那么如何做好高年级生字词教学呢? 一、课前做好预习工作 上新课前,把字词识记目标作为预习的重点任务下达给学生。利用课前或自习时间,先由学生自主学习,借助工具书完成扫清阅读障碍,识记重点字词的工作。然后,同桌协作,进一步巩固识记成果。最后,四人或五人学习小组进行默写,完成第一轮目标。课前识记是提高字词教学水平的起点,要求老师在场,并强化组织、督促与巡看,全面收集整理学生反馈消息,确认课堂教学中要重点检查巩固的易混、易错字词,并设计好相应的辨析、比较训练题目,做好这个步骤对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至关重要。 二、课堂中,扎实掌握 1.多读、多写。这是抓住问题的根本。学生对新的字词的最初认知还是由说写开始,适当的读写是识记的最直接方法,这是掌握字形最直接的途径。 2.意形结合。我们平常的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认知上,叫学生读几遍就放在一边了。学生对字的意思还不甚了解,能记得住吗?如“毡”:“毛”字旁表示意思,“占”表示意思。这就是形声字的特点。高段的生字字形复杂,教给学生构字方法,学生更容易记住,而且又渗透了传统构字法的教学,什么象形字、会意字、指示字学生乐于接受,何乐而不为呢? 3.笔画的教学不要忽略。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离开了笔画这个个体,汉字这个整体就无从而谈。 三、课后加强 在识记、理解的基础上,课后对重点字词,应该安排必要地运用训练,比如单词造句、连词成段、修改病句、词语辨析等方法,力求通过多种语言环境里重点字词地高频复现与创造性地应用,在巩固识记、理解成果的同时,有效提高重点字词的正确运用能力。只有学生会用的字词才是属于学生自我的,只有学生会用了,字词教学的目标才算是最终达成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课后强化运用最终确认了字词教学的效益与水平,只在识字与解词上兜圈子的做法是落后的,低效的,也是不可取的。 因此,我们高年级教师不要以为字词教学不重要,一定要从心底里明确字词教学的重要性。让我们携手共进,一起为字词教学的发展去探索吧! 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是什么 摘要:核心素养由知识、能力、态度综合化而来,具有高迁移性与高生长性。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外延理应包括知识体系中的核心知识、能力体系中的核心能力、态度体系中的核心态度。核心知识包括关键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核心能力从类型上说主要是阅读能力与交流能力,从生长角度说主要是思维能力;核心态度主要是认同度与热爱度。 关键词:语文课程核心素养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态度

新整理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有哪些

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有哪些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哪些策略?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文章内容。 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在阅读中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之一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能力,注重情感体念,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高雅趣味的熏陶。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1.培养兴趣,增强动力。作为老师,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学生对于阅读的认识,增强内在驱动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读出情感,读出事理。另一方面,要经常鼓励学生多读好书,写好读书笔记,及时整理读书心得,在广取搏采、提高阅读能力、增进修养的同时,提升个人的阅读品位。 2.营造氛围,给足时间。虽然大的社会环境不太理

想,读书的氛围并不浓,但我们可以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空间内营造相对浓厚的读书氛围。学校有图书馆,库存丰富,不妨定期向学生开放,周末可全天开放;开设阅 览课,每周必读;建立班级图书角等。 3.举办活动,促进阅读。举办活动可以展示阅读成果,促进群体的阅读,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例如,可以借助学校的现有资源,定期主办读书报告会,以此为平台,请专家讲,请老师讲,请学生讲,以思维碰撞思维,以视野扩大视野,以情感强化情感,将读书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凭借,教师要利用好教科书,落实教材的基本要求,凭借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准确理解教材中字词含义,字词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阅读教学要注重对 字词的理解,从而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不同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注重教材中词语的积累,增加学生的 作文词汇;品读教材中的佳句,尽情抒发情感;学习教材中写作方法,学会合理地布局谋篇。 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从生活中引导学生提

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周至县四屯镇中心小学洪静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的语文老师,我觉得语文教学不单单是要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新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思、多读、多写,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因此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语文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语文教学生的是什么是善,什么是人性,给学生的范文应该是一些平民生活的优秀作品,要让学生回归到平民立场上去。不要总让那些写英雄人物、写历史大开合的作品唱主角,这种范文常常会给学生一种错觉:只有英雄才值得我们去抒写,作为平凡善良的普通人,是不值一提的。我们要把关心普通人生活的作品、写日常生活的作品放到教材中去,写一些真诚的善良的东西,要把对和平的追求,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放进去,我们要让学生通过教育,了解到自己的人生与社

会需要的切合点,通过教育,让学生产生个性化的人生观念,最后形成自我决断,自我选择,自我造就的信念和勇气。教育的结果不是知识,不是道德,而是一种自我的能力,就是说,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脑子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自己的职业,选择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语文教育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我认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组织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进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最好效果,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追求。

初中学生语文素养大赛文常知识试卷

“语文周报杯”第二届全国中学生语文素养大赛 初中组语文常识试卷 (参赛者只需将答题纸部分传送组委会即可) 试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下面不是“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的是()。 A.都德 B. 契诃夫 C. 莫泊桑 D.欧·亨利 2.下面作品不属于郭沫若的一篇是()。 A.歌剧《白毛女》 B.诗集《女神》 C.散文《石榴》 D.演讲《在萧红墓前排五分钟讲演》 3.下面不能称之为南宋爱国诗人的是()。 A.岳飞 B.陆游 C. 文天祥 D.辛弃疾 4.下面选项中“津”字的意思与其它几个不同类的是()。 A.望梅生津 B.后遂无问津者 C.津门大侠 D.风烟望五津 5.下面哪位人物和孟子、庄子、荀子合称“战国散文四大家”()。 A.墨子 B.韩非子 C.老子 D.孔子 6.()因其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故有“泥土诗人”之称。 A.田间 B.何其芳 C.臧克家 D.艾青 7.下面诗句与相关名人搭配不正确的是()。 A.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 B.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C.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白居易 D.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8.下面动物不属于“六畜”的是()。 A.羊、猪 B.马、牛 C.兔、鹅 D.狗、鸡 9.四大古典名著中,内容较多描写湖北的一项是()。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10.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的同学张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之阅读教学研究

关于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之阅读教学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一)核心概念: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中学阅读教学语文素养既是指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言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另外还有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舶来于西方,英文词是“Key Competencies。”“Key”在英语中有“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等含义。“Competencies可”以直译为“能力”,但从它所包含的内容看,译成“素养”更为恰当。简言之,“核心素养”就是“关键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强调获取知识的能力。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最重要的知识、能力与态度。核心素养强调不同学习领域、不同情境中都不可或缺的共同底线要求,是关键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素养。包括:沟通、表达和分享;欣赏、表现、审美及创新;运用科技及资讯;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主动探索和研究;独立思考与问题解决;规划、组织与执行;终身学习,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文化学习与国际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经典阅读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经典阅读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罗小红 中国古代文化是古代圣贤思想和智慧的结晶,要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丰富的语言,阅读古代经典著作,便是一条捷径。 小学语文教材一贯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光编入教材的古诗文都超过了70多篇。所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可以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借助教材,结合主体,引经据典,加以扩充,通过一篇可以引出相关的文化知识,以此来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除此之外,仅有课堂上的知识,对于积累语文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在课外进行一些阅读,不仅要教师留出专门的时间来带动学生去阅读,并要设有相关的交流时间,适当地进行诵读,经典要反复阅读,深度理解,还需要大量背诵,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语言。 一、阅读经典,将学习方法外化于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所以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学习知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学会”不如“会学”。 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这种传统文化知识会潜移默化地进入学生的大脑,另外,学生一旦有了阅读的兴趣,这种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劲头更为重要,为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熏陶最为重要,所以家长和老师都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的家校。另外,要帮孩子选择好书,亲子共读也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最好的途径。好的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养成是天长日久、不断重复的结果。贵在持之以恒。 二、阅读经典,学以致用 说到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为了能用到实践中去。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一种体现,更是各学科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学生听、说、读、写的一种综合能力,通过提升学生的这种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与表达的能力,这就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在社会上

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语文核心 素养 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陈先云理事长在“全国第二次语文教学研讨会”上 关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讲话实录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要理解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把握核心素养的本质,需要关注以下几点:第一,核心素养是“关键素养”,不是“全面素养”。第二,核心素养要反映“个体需求”,更要反映“社会需要”。第三,核心素养是“高级素养”,不是“低级素养”,甚至也不是“基础素养”。第四,核心素养要反映“全球化”的要求,更要体现“本土性”的要求。2.何谓“核心素养”?国际上研究“核心素养”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机构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 织(OECD)。它对“素养”界定如下:“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 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 例如,有效交往的能力是一种素养,它可能利用一个人的语言知识、 实用性信息技术技能、以及对其交往的对象的态度等。”经合组织是从功能论的视角来界定素养的。首先,素养是能够应对复杂的要求的 能力,是能够满足要求、成功开展工作的能力。其次,素养是比知识 和技能更宽泛的概念。最后,素养是基于行动和情境导向的。并且,

“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广。“‘技能’更多地从能力角度讲,我们所提‘素养’不仅仅包括能力,更多考虑人的综合素养, 特别是品德上的要求。而“核心素养”(keycompetency)则必须满足如下这六个条件:(1)它是一种高度综合而复杂的解决问题的能力;(2)对社会和个体产生有价值的结果;(3)帮助个体在多样化情境中满足重要需要;(4)这种能力具有道德性,它能给个体和社会带来负责任的、有价值的结果;(5)这种能力具有民主性……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因素。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着,但“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具体到课程领域,体现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 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应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 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育人意识 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核心素养更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那就是育人。核心素养 具有中国特色,包括了能力、品格。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学下一步 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指向。 二、核心素养提出的历史沿承 “核心素养” 是当下教育领域关注焦点之一,来源于西方。 早在1996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出版、欧洲委员会前主席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

提升阅读思维能力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6f15177491.html, 提升阅读思维能力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王永林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2017年第07期 摘要:思维是阅读的核心与主体,贯穿阅读过程的始终。“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被列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构建以思维为核心的阅读活动体系,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思维;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19/22-0064-03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在基础,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密切联系。《语文课程标准(2011)》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被列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意识到,思维是阅读的核心与主体,贯穿阅读过程的始终。语文学习就是阅读思维的旅行,一方面是能将文字读懂,就是用思维去释义;另一方面是将读到的说清楚,就是用思维去表达。有质量的思维,是真正阅读的前提。因此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构建以思维为核心的阅读活动体系,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关注求异思维,聚焦促进认知拓进的内容 学习的发生是指在学生已有基础上向未知领域的拓进。这里的已有基础是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学习策略、情感体悟等各方面的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运用同化、顺应等将未知领域变成已知领域,就是认知拓进。一篇课文字、词、句、段,语、修、逻、文,聚焦什么样的内容最能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关注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发已知和未知的认知冲突,优化学生的思维参与积极性,就可以确定能够促进认知拓进的文本内容,使学生处于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以六年级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为例,这是一篇写人的散文,学生有阅读这类散文的初步基础,从阅读策略上来看知道可以通过听其言、看其貌、观其行来了解人物的特点;从写作策略上看,学生也有过多次写人习作的练习,知道写人要通过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去描写一个人,知道要通过事例去刻画人,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教学内容的定位较浅,学生的思维没有进一层的深入,学习的有效度是不够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