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巴西人的忌讳

巴西人的忌讳

礼节礼仪

巴西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最常用的礼节是微笑和施握手礼。在相见时,往往以拳礼相互表示问安和致敬(行此礼要先握紧拳头,然后向上空伸出姆指)。

巴西人在与亲朋好友、熟人或情人之间相见时,大多都习惯施拥抱礼或亲吻礼。妇女之间最常用吻礼(在施礼时要脸贴脸用嘴发出接吻的吻声,以此来舒发她们的亲热之情,但她们虽吻而嘴却不接触脸)。

一般礼仪

记住,葡萄牙语是巴西的通用语言。

称谓与问候

巴西人不以表露感情为羞,在马路上也会相互拥抱。男人与女人见面和分手时一般总是握手为礼。妇女们相遇时,交换亲吻的方式是脸颊相贴,空吻一下。

与一小群人告别时,必须与在场的人一一握手。

约会与准则

像大多数拉丁美洲人一样,巴西人对时间与工作都很随便。事实上,通常比约定的时间迟到10分钟或15分钟。

切不要一开始就讨论商业事务,除非你的主人先开始谈。

款待与馈赠

预期会接二连三地给你送上一小杯很浓的咖啡。

如果你是在巴西人家里接受了招待,礼貌的做法是在翌日给女主人送去一束鲜花并附上一封感谢信。切忌送紫色的花,紫色是死亡的象征。

交谈

巴西人爱夸耀自己的孩子,对他们的孩子表示关注会使他们高兴。巴西男人喜爱逗人的笑话,也爱放声大笑,但别谈带有种族意识的笑话,也不要谈论阿根廷。还应回避谈论政治、宗教以及其他有争议的话题。

信仰忌讳

巴西人大多数信奉天主教,另外也还有少部分人信奉基督教新教、犹太教以及其他宗教。他们忌讳数字“13”,他们普遍认为“13”为不祥之数,是会给人带来厄运或灾难的数字。因此,人们都忌讳见到、听到“13”。在同客人闲聊中,不愿议论与阿根廷有关的政治问题。他们对行文或通信中,别人代签或以印章替代签字的作法是不理解的,甚至认为这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他们忌讳紫色,认为紫色是悲伤的色调;忌讳绛紫红花,因为这种花主要用于葬礼上;他们还把人死喻为黄叶落下,因此,棕黄色就成凶丧之色,很为人们所忌讳。忌用姆指和食指联成圆圈,并将其余三指向上升开,形成“OK”的手垫。认为这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表示。对未经许可私人宅门的人是极为讨厌的。认为不怀好意的歹徒才爱这样做。送礼忌讳送手帕。他们认为送手帕会引起吵嘴和不愉快。

巴西人饮食上忌吃奇形怪状的水产品和用两栖动物肉制作的菜品;也不爱吃用牛油制作的点心。

饮食习惯

巴西人用餐惯以欧式西餐为主,也乐于品尝中国菜肴。

“黑豆”是巴西人每天必不可少的主食品,用以做黑豆饭。巴西的国菜“脍豆”,就是用猪蹄、杂碎和黑豆做原料,放在砂锅内一起炖制的。“烤肉”是巴西人最喜欢吃的风味菜之一,又是一品国菜,还是一种大众菜。因此,许多巴西人家里都备烤炉,以备宴请宾客或自家享用。巴西人最爱吃里脊肉;大多人都喜欢辣味菜肴。

巴西有“咖啡王国”之称。他们最爱喝咖啡,每天就像中国人饮茶一样,对咖啡一杯接一杯地喝个够。

巴西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①注重讲究菜肴量少而精,注重菜肴的营养成分。

②口味一般不喜太咸,爱麻辣味道。

③主食主食以黑豆饭为主。

④副食爱吃鱼、牛羊肉、猪催、鸡和各种水产品;喜欢西红柿、白菜、黄瓜、辣椒、土豆、洋葱等各种蔬菜;调料喜用棕榈油、胡椒粉、辣椒粉等。

⑤制法对清蒸、滑炒、炸、烤、烧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对中国的川菜最为推崇。

⑦菜谱很欣赏什锦拼盘、干烧鱼、辣子鸡丁、鱼香腰花、软炸虾球、糖醋鳜鱼、炒里脊丁、黄瓜氽里脊片汤等风味菜肴。

⑧水酒最爱喝咖啡;也乐于品尝红茶;他们喜欢饮用葡萄酒、香槟酒、桂花陈酒,也爱品尝中国的茅台酒,但一般酒量都不大。

⑨果品爱吃水果中的菠萝、香蕉、柑桔、葡萄、苹果等;干果喜欢腰果、杏仁等。

巴西人(Brazilians)

南美巴西居民的总称。主要有印第安人、黑人和以葡萄牙人后裔为主的白人以及由此三者相互通婚后的各类混血种人。绝大部分居住在东北、东南和南部各州及大西洋沿岸地区。通用葡萄牙语,吸收有不少印第安语和非洲语词汇,形成为巴西葡萄牙语。多信奉天主教。教会、教堂和修道院甚多,对政治和社会生活影响极大。多数节日都起源于天主教的宗教节日。

16世纪以前,在现属巴西境内的大西洋沿岸和巴西高原一带,聚居着为数众多的印第安人,自1500

年巴西沦为葡萄牙殖民地后,他们遭到大肆掳掠,人口锐减。随着种植业和矿业的发展,劳动力日趋不足,殖民者便从非洲输入大批黑人。

巴西约有37%的自立人口从事农业;南部、西部等地居民以畜牧业为主;部分人从事林业和渔业。工业比较发达,生产的集中程度很高。巴西人的文化主要是在欧洲文化、印第安文化和非洲文化相互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民间创作丰富多彩。巴西人爱好音乐,能歌善舞,盛行集体舞蹈。每年2、3月间,城市都要举行为期三天三夜的狂欢节,男女老少身着华丽的节日服装,倾城出动,通宵达旦地跳流行的桑巴舞,表演节目,化装游行。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规模最大。黑人和印第安人还保留着某些传统的民族节目。

告诉你巴西人恨世界杯的真相:为什么巴西人抵制世界

回答你这个问题其实很复杂的,因为巴西面积很大,经过移民带过去的文化不同,各地区的生活习惯有差别。作为巴西人,我可告诉你一个大概的情况,供参考:

巴西人是一个好客之国和周末爱好休闲活动尤其是唱歌、看演出、去酒吧、野外走一走、喝啤酒和跳舞。周日一定团聚做烧烤。

根据巴西劳动法工作一年可休假30天,中产阶级一般夏天去海滩,冬天上山或泡在火炉前面喝葡萄酒。

早上吃面包喝咖啡。中午大约12点半吃饭,即黑豆饭(咸的)、生沙拉、多种素菜和肉类(尤其牛肉)。晚上较晚吃饭,大约8至9点。

女人习惯当见人时如果已婚在面霞亲两下,未婚亲三下(为祝结婚)。

最重要的团聚节日为圣诞节,相当于中国的春节。

最疯狂的节日为狂欢节,其实现在庆祝4天,东北部10天。

离巴西世界杯开幕不到一天时间了,在主办城市之一库里提巴,从机场出来的道路两侧仍在翻修,颜色鲜艳的“世界杯欢迎你”的旗帜在灰色的天空下有气无力地耷拉着。它们,还有十字路口成群结队巡逻的特警,大概就是眼下这座城市唯一能让你想到世界杯这个词汇的东西。

“你们是来采访世界杯的?”在当地一家餐厅里,一脸和蔼可亲样的老服务生提到世界杯露出了他“愤青”的一面,“我希望你们中国拿冠军。什么?中国没进……好吧,日本韩国,谁都行,但一定不能是巴西。”身为巴西人,竟然不希望自己的国家队夺冠?老人的逻辑有点奇怪,看得出来他有话要对我们这些外国来的记者们说,“如果巴西队真拿了冠军,可能会导致举国上下因为过于兴奋而忘记了他们真正的生活状态。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世界杯带来的假幸福。”

这似乎有些极端,却又是事实。大部分巴西人对于世界杯抱着一种矛盾心理。来到巴西几天,无论是酒店前台、出租车司机还是西班牙国家队驻地的当地工作人员,言语间都流露出这种矛盾。一方面他们会充满期待地询问那些因为世界杯涌入他们国家的四方来客:“你喜欢巴西么?”当你给出肯定答复的时候便流露出兴奋的表情。另一方面,他们又会带着一丝激动跟你述说巴西国内各种糟糕的治安、教育、卫生状况,似乎不惜自黑,竭力证明一点——巴西根本没有准备好迎接世界杯!

笔者酒店所在区域并不属于名声糟糕的地区,但前台工作人员还是反复叮嘱:“天黑后一个人不要出门,千万不要。”甚至去步行距离仅5分钟的麦当劳,他的建议也是:打车。在西班牙国家队训练基地,工作人员也会好心提醒:夜幕降临以后千万不要在这一带街上走,如果出基地的大铁门等出租车,也绝不能离开保安和警察的视线。这些人口中的巴西,与巴西罗塞夫政府口中那个安全美好的足球天堂似乎完全是两个所在。

为西班牙足协充当本地导游的杰夫能说流利的英语。他曾是一名足球运动员,13到17岁之间在当地的一家小俱乐部踢球,后来却因家庭原因不得不中止。“我喜欢足球,但不那么喜欢这次世界杯,因为这更像是一个充满谎言的大聚会。”谁在说谎?“当然是巴西政府!大部分人都不喜欢罗塞夫领导的政府。政府总是在说,世界杯会给我们带来多少多少好处,但我们看到的有什么?只是物价上涨,该用于教育医疗等公共部门的经费被大幅度削减,转投在世界杯后就用处不大的场馆建设上。而他们描绘的各种美好更像是空头支票!巴西国内有很多亟待处理的问题,但他们却把它搁置一旁。足球已经变成了政府给这个社会的鸦片,他们希望人民借此淡忘眼下的种种困境。这不是办法,因为世界杯兴奋带来的麻痹感过去之后,你还是要清醒,而看到的则是更糟糕的现实!”

看看库里提巴的物价水平,你或许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不满。普通超市里的一瓶饮料价格大约在2到3雷亚尔(约7人民币),500毫升的矿泉水1.5雷(约4人民币),麦当劳的一个套餐17-22雷(50-60人民币),中档餐馆里的一顿饭人均价格达到50-70雷左右,约等于150-200人民币。这些价格,已经完全与西班牙这样的欧洲国家齐平甚至更高。

但另一方面,库里提巴人的工资还远远达不到欧洲水平。杰夫告诉笔者,在库里提巴当地,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或是水管工、泥瓦匠这样的自由职业者,每月的收入为2000雷左右(约5500人民币)。而在西班牙,这部分人群的收入大概在1000欧上下(约8500人民币)。更重要的是,享受着同样物价、更高工资待遇的西班牙人还拥有巴西人所不可能企及的优秀公共交通系统、社会安全以及国民教育卫生体系……

“这还仅仅只是库里提巴。库里提巴不能代表巴西,因为这里是南方,是巴西最富裕的地区,没有那么严重的社会分化。而在北方以及里约等大城市,贫富差距却被大大拉大了。”杰夫说,“那些住在里约贫民窟里的人,他们可能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到600雷(约1600人民币),甚至连用电都不能保证。而与他们比邻而居的富人,却可以拥有豪车别墅。他们怎么办?很多人选择了去贩毒,因为这是来钱最快的路子……”

社会发展的不公平是巴西长期以来奉行重财富积累、轻分配的经济理念的后果,这让创造的财富严重向极小部分高收入人群倾斜,而这种分配方式又导致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严重不足,贫富悬殊引发了激烈

的社会动荡。再加上罗塞夫巴西石油腐败案案发,终于导致沸腾的民怨借着政府提高公交系统票价这一契机在去年联合会杯时大规模爆发,接踵而来的便是不断的游行、示威和抗议。而世界杯,无疑是这些示威者宣泄的下一个出口。

“黑团”是巴西当地一个著名的激进组织,他们的宗旨是以在示威游行中投掷爆裂的燃烧瓶、袭击维护治安的警察等暴力方式引起政府对当下种种社会问题的重视。尽管这样的行动已经在今年导致一位电视摄像死亡,但他们却并不打算有所收敛。“如果我们和平地示威,那么这些抗议最后什么作用也没有,政府不会做出反应。”如今,近200名该组织成员正在向着圣保罗汇聚,他们装备好了应对警方催泪瓦斯的护目镜和防毒面罩、投掷燃烧弹必须用到的手套以及标志性的深色服装,期待于世界杯开幕式那天在场外的示威活动中“大展身手”。“不会有世界杯”是他们的口号之一。

与笔者同行的西班牙《世界报》记者曾与他们的组织成员有过一段有意思的对话。这些年轻人表示:“眼下的行动或许不会引来政府真正的反应,但长期来看,我们的战略将使警方展示出其暴力的一面,让整个社会逐渐站到我们一边。”“然后呢?”《世界报》记者追问。“我也不知道,也许会来一场内战吧。“……你真地认为走到这一步会让一切往好的方向发展么?”他没有回答。或许这就像现在的巴西,每个人都在反对,反对政府,反对世界杯;每个人也都有一肚子怨言,一腔愤怒和不满想要发泄。但却没有几个人真正清楚,他们借着世界杯这个大舞台在全世界面前制造的抗议和混乱到底将把巴西带向何方……

在巴西这个国家的崛起史上,足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世纪20年代,足球在巴西甚至还只是白人才能玩的游戏,后来黑人展现了他们在这项运动中的天赋,诞生了贝利,拥有了世界杯,甚至从一定角度上说,是足球让巴西在全球化运动中实现了经济繁荣和腾飞。显然,巴西的政治精英想用足球重新构思他们的国家,让巴西变得更加现代化、城市化。问题是,英雄的民族主义似乎也正在巴西成为过去时,正如在去年联合会杯期间巴西各地爆发大范围抗议所证明的那样,巴西人民如今不再是愚民,他们不接受任何来自政府的忽悠——足球跟民族主义没有太大关系,它们,更代替不了医疗和教育。

沙特眼中的中国

沙特眼中的中国

我很尊重别人的语言,和拉美人用西班牙语,和德国人用德语,和中东人打招呼用阿拉伯语(我的阿拉伯语只会打招呼那两三个个词),但是如果你能讲汉语,我坚决不和你拽洋文。我没有种族歧视,但是我一贯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出色的语言。 第一次见到我的人大都会问:中国人?我总是很响亮很骄傲说:中国人!有时候还顺便跟他们吹嘘一下我的大学,告诉他们这是中国最好的大学,我们有世界一流的本科生。老外当然都不知道清华,我说你以前不知道,下次就知道了。欢迎你来中国。 有一次和一个2字班的师兄一起吃饭,一个中东人看见我笑着问:中国人?还没等我回答,他又看见了师兄。师兄个头不高,有点清瘦,再加上刚从井上回来,晒得有点黑。中东人看走眼了,改口问:菲律宾人?我当时很严肃地说:你见过这么高大英俊的菲律宾人么?你这是对我们的侮辱!他赶紧道歉。 我不是歧视菲律宾,但是我不允许任何人模糊我中国人的身份。有一次我跟一个委内瑞拉同事用西班牙语简单聊聊,他问我是不是日本人,我说我宁愿死也不做日本人,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一旁的另一个拉美同事赶紧说:在我们眼里,中国日本韩国的人根本没法区别,就像你看不出来我是南美还是北美的,绝对不是有意侮辱你。 习惯了自己打扫自己收拾自己洗涮的日子,来到这突然发现有佣人,还有点不习惯。特别是他们毕恭毕敬地叫我Sir的时候,当我一不小心撞到他们他们却赶紧翻了错误似的赶紧向我一个劲道歉的时候。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我信仰人人生来平等,我不愿使用“佣人”这个词,但是实在找不到其他词汇。如果叫服务员,我们都习惯地认为是餐馆酒店的服务员。 不计其数的印尼/马来/菲律宾/印度人在这工作,大多是佣人,保洁等。司机大多是印度/巴基斯坦的。超市服务员收银员,各单位的前台好多是印度的。我们这个别墅区的前台就都是印度的。一个兄弟问我:你说这些仆说闹鞠蚴鞘裁矗课乙膊恢朗鞘裁矗蛐砭褪腔炜诜钩裕圩骋坏愕木褪茄液凇?/p> 服务业嘛,投行咨询公司也都是服务的,我们这些出来给资本家卖命的也是服务的,我们公司就是世界最大的油品服务公司。区别就是工资不一样。对我而言,和他们不同的是:我在中国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很好的工作,而他们不能。我们也有大批未受教育或者受教育很少的同胞海外打工,但是绝对不像东南亚三国和印巴那样,他们是真的养活不起自己的百姓了,于是大举流落海外。 中国特有的词汇——农民工,待遇和生存状况很可能赶不上这些流落海外的东南亚人,但是他们创造的的价值还在中国,还是在为国家做贡献。说得直白一点,是我们一批富人在利用廉价的穷人来发财,同时我们的穷人得以糊口。中国人还是有骨气的,宁可在家里受苦,也不愿出去伺候别人。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留学生

外国人眼中的xx 留学生 在美国学习的外国学生, 2011 年中国占世界第一位: 总人数 12.8万,中国留学生带来的花费大概 31 亿美元,随着人数的增加,影响力和出事率也增大。 前几天,有感于加拿大华裔留学生林俊惨案的启发,写了博文: xx 留学生在海外该怎样保护自己? 很多博友在评论区踊跃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多人提到,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是一个弱势群体,同时有些留学生也很难融入当地社会,这其中,有地域文化的差别因素,也有留学生自身的问题。 留学生到了国外,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应,有些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有些人很不习惯,度日如年。 学业的繁重,生活习惯截然不同,文化难以融合,再加上语言问题,导致有些留学生困在自己中国同学的圈子里,没法融入到美国当地的文化中。 问题到底出在哪?俺高娓娓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专家学者,只是听到一下说法,看到一些报道。 那些中国留学生身边的老外们,是怎么看中国留学生的呢?或许我们也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看到 yahoo 上一篇报道,讲几点老外关于中国留学生的评价,不完全准确,但很有意思。 评价一: 读书用功,看重成绩,却缺乏创造力 美国学生认为中国学生学习太用功,对考试过于重视,对创造力和独立思考却不注重。只顾埋头学习,却对自己的人生和将来缺乏思考。 有一个老外说,中国学生都是“用功狂”。他们学校的老师有时候会列出一些建议阅读的书目,但经常都是只有中国学生会认真看完的。而且中国学生的总分却还是

比不上外国学生,因为他们不会积极地参加课堂讨论,那也占分数的 50%。 我有几个教授朋友,他们也和我聊过,说中国学生不太喜欢在课堂讨论不太喜欢发言。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说什么,而是不敢说。网上有一个留学生说: 课堂讨论时,我经常知道问题答案或有个不错的点子,但憋死也不举手说,当老师把目光转移到我身上时,我却或装痴呆状,或做羞涩状,等到老师把这个话题结束了,才后悔刚才没说两句露露脸儿。

评价二: 缺乏幽默感,开不起玩笑

美国人很喜欢聚会,经常在自己或朋友家开办各种派对,各种主题,各种玩法,其中免不了喝酒和整人逗趣的小游戏。但奇怪的是,很多老美学生,很少邀请中国留学生参加这种聚会。

因为他们担心中国留学生会不习惯他们的玩法。毕竟,大多数中国学生思想还是非常保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视剧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视剧 【韩】申惠善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摘要:作为外国人观看中国电视的第一感受是电视台多,频道也多,而且同时播放各类不同的电视剧,所以没有一个受众敢说,他对所有的电视剧都很了解。在电视剧的形式方面,中国与韩国最大的不同是中国仍然存在审查制度。在韩国把审查制改为等级制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虽然等级制也带来一些弊端,但是大众文化就是大众文化。 关键词:外国人视角;中国电视剧;类型;大众文化;观众 《(判官)包青天》是我在韩国观看的第一部中国电视剧,略微夸张的粉饰以及除恶扬善伸张正义的包青天的形象很是新鲜。因为是在韩国首次播放的中国电视剧,记得很多韩国受众是带着好奇观看的。后来赵薇主演的《情深深雨蒙蒙》受到年轻人的青睐,甚至那些汉语学习班拿《情深深雨蒙蒙》的剧本当教材使用。其实,对我来说在韩国观看中国电视剧时并没有特别深的印象,反正都是“外国电视剧”,中国的电视剧与美国等其他国家的电视剧感觉没有什么两样。 但是当我身在中国,再去看中国电视剧的时候却有了与前完全不同的感觉。这也许源于我是研究电视剧的学者身份,还有当一下子面对那么多类型和众多电视台播出的各色各样的电视剧时,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感所致:“中国电视剧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一、韩中两国电视剧的异同之处 在我看来韩中两国的电视剧存在以下主要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第一,与韩国相比,中国的电视台数量非常多,通过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绝对数量也相应地多。韩国制作并播出电视剧的只有韩国国家广播公司(KBS,包括KBS1、KBS2两个频道)、韩国文化广播公司(MBC)、韩国首尔广播公司(SBS)等三大广播公司,即使这些电视台播放相当数量的电视剧,与中国的各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数量比起来其差距是明显的。在韩国,只要是喜欢看电视剧的受众,说他们对每个台播放的电视剧目了如指掌,一点也言不为过。三大广播公司的频道转来转去,受众基本上对这些台播放的每部电视剧的故事梗概以及哪些演员出演等都能清楚地知道。但是在中国就不同了,电视台多,频道也多,而且同时播放各类不同的电视剧,所以没有一个受众敢说,他对所有的电视剧都很了解。 第二,中国电视剧的类型(体裁)多样性是韩国电视剧无法比拟的。播出的电视剧目多,体裁的多样性也许是理所当然的,喜剧、言情剧、家庭社会剧、古装剧、偶像剧、亲情剧、历史剧、涉案剧等各种体裁表现社会的变化,而社会的变化又带来体裁的多样性。 韩国的电视剧也是有各种体裁的,但是每年制作的电视剧数量有限,因此比较偏向于选择那些受众缘好的体裁来制作电视剧,例如偶像剧、言情剧等。有些体裁是韩中两国相同的,而有些体裁是中国有而韩国没有的。比如,历史戏说剧在韩国是没有的,韩国只有历史正剧。至今韩国的电视剧好像没有一部是将历史事件拍摄成戏说形式的。其原因可能是韩国的儒教情绪与中国相比更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对历史的戏说化表现形式还是很陌生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