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管理制度】白酒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白酒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白酒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山东寿光齐民思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01月10日

目录

一、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3)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 (4)

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管理 (6)

四、安全投入管理 (8)

五、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 (9)

六、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 (10)

七、安全教育培训管理 (12)

八、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15)

九、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17)

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 (19)

十一、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 (20)

十二、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 (22)

十三、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制度 (24)

十四、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25)

十五、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26)

十六、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 (26)

十七、职业健康管理 (29)

十八、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 (32)

十九、应急管理 (36)

二十、事故管理 (37)

二十一、安全绩效评定管理 (42)

二十二、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制度 (47)

二十三、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 (48)

二十四、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50)

一、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工作是我公司的首要工作,抓好安全生产管理,不仅关系到公司的兴衰成败,更关系到广大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同时也是“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具体体现。为推动我公司安全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使各级管理人员、班组的安全工作有目标、行为有规范、考核有标准、奖惩有依据,结合我公司的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目标的制定

根据公司下达的安全目标,结合本企业的生产规模、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和全体职工自身素质,特制定本安全目标。

(一)目标

1、工亡事故发生率:0人次/年。

2、重伤事故发生率:0人次/年。

3、全年实现“六为零”。即无工亡事故,重伤事故为零,无重大设备事故为零,无重大火灾事故为零,无重大交通事故为零,职业病发生率为零。

4、本年度轻伤发生率实现比上一年度下降5%。

5、从业人员安全教育率为100%。

(二)实现目标的工作内容

1、公司布置的日常工作、隐患排查治理项目及重大安全工作。

2、安监部门和公司检查中提出的整改事项。

二、目标的实施

1、坚持分层负责原则,公司总经理要自上而下地对安全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切实将安全目标落实到各部门车间班组长及班组成员。

2、安全处要监督各班组的目标完成情况,每月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通报,奖优罚劣,制定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3、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牵头,按月检查各班组目标完成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在安全会上通报各班组目标完成情况,对下一步的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三、目标的考核

1、各班组长按月总结每个责任人的目标完成情况,建立个人安全目标档案,作为个人平时或年度考核评价的依据。

2、公司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安全处要对各班组和个人每月或全年安全工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意见,肯定成绩,提出不足,并写出书面评价意见,作为班组和个人考核评价依据。

3、由安全处负责收集各班组每月安全目标分析、考核情况,由总经理对本企业全年安全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

1 目的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安全生产标准,为贯彻落实各项安全法规、制度和标准,保护国家财产和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证公司生产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级员工。

3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组织制定、签发公司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公司领导班子成员、部门车间领导进行责任制的沟通与评估。

3.2总经理和管理层人员要明确对公司安全生产的领导责任,并以实际行动表明对安全生产的承诺。

3.3生产安全处负责编制《安全生产责任制》。

3.4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在年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评审和绩效测量。

4 内容与要求

4.1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

4.1.1公司生产安全处负责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

4.1.2公司领导层、职能部门、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均需制定适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4.1.3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需要达到如下要求:

①实用并满足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适时修订;

②要与管理制度协调一致;

③要根据部门、班组、岗位实际情况,责任制内容要描述明确、具体、可操作性。

4.1.4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

4.2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沟通

4.2.1公司应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详细说明和交流,确保各岗位人员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充分理解,特别是部门。车间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

4.2.2 负责制定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各车间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4.2.3 各部门、各车间根据“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制定安全工作措施,与部门从业人员签订“岗位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4.3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培训

对公司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负责人、技术人员

和各岗位的作业人员,均应接受相关的安全生产职责与权限的培训。

4.4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评审

每年不少于1次的评审或更新,保持适宜性:

1)与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符合性;

2)与公司管理体制的协调性;

3)所有责任制的可操作性。

4.5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

按年度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是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考核期为一年。

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管理

1目的

为获取、识别、更新适用于公司的安全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为体系的运行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获取、识别、更新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建立台帐。

3职责

3.1安全处负责安全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的收集、识别及更新并建立台帐,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2安全处负责向各部门单位宣传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3.3安全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对识别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

3.4各部门单位负责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传达给员工,并遵照执行。

3.5各部门单位获取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应及时传递到安全处。

3.6 安全处负责编写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7各部门单位负责编写本部门单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3.8安全处负责法律法规及安全操作规程的发布。

4程序

4.1获取途径

4.1.1安全处通过标准化信息网、新闻媒体、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及其他方式查询获取国家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4.1.2上级部门的通知、公报等由综合办公室收集整理。

4.1.3各部门从专业或地方报刊、杂志等索取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应及时报送安全处进行识别和确认并备案。

4.2登记与识别

4.2.1根据公司生产、活动和服务过程中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结合法律法规的最新内容及版本,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

4.2.2根据本行业特点,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

4.2.3安全生产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获取和识别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组织评审确认,报公司领导审核批准,并编制《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

4.3更新

4.3.1当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更新时,应重新及时识别。

4.3.2安全生产办公室每年进行一次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获取、识别、更新工作。

4.3.3当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发生变更时,应及时进行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重新识别。

4.4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发放、实施、检查与符合性评价。

4.4.1安全生产办公室及时将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摘编,并下发到相关部门单位。

4.4.2各部门单位要组织学习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在安全标准化运行中严格遵守,各部门单位培训学习情况记录于安全例会台帐,班组学习情况记录于班组活动记录中。

4.4.3安全处每年一次对贯彻安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现象要组织相关部门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安全处建立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

4.5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4.5.1 安全处负责编写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下发到部门、单位及班组,各级人员应严格执行。

4.5.2各部门单位应根据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下发到班组,岗位人员应按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6评审和修订

4.6.1安全处室每年一次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对颁发的制度文件进行评审,对不适宜性文件及时进行修订。

4.6.2当发生事故时,工艺、技术、材料等发生变更时,各部门、单位应及时对各种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适用性和有效性。

4.6.3修订时应填写《文件更改审批表》,注明原因及更改内容,经安全副总批准后进行修订。

4.6.4新修订的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应及时发放到岗位,保证各岗位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是最新有效文件,原文件收回统一作废。

四、安全投入管理

1目的

为了建立本公司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维护企业、员工及社会公共利益,根据国家财政部、安监总局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安全生产费用实际需要,制定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2工作程序

2.1本公司属归工贸企业。应当按照全年实际销售收入的0.5%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开展安全生产活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

2.2安全生产费用的预算、使用和支出范围:

①车间、仓库等作业场所预防事故设施:防爆电气设备维修、更新,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的检测,通风排风系统维修、更新,防腐、防渗漏设备维修,特种设备检测检验等费用预算。

②生产车间、仓库等作业场所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消防、技防和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维护、更新,防毒、防灼伤卫生防护用品,冲淋洗眼设施的维护、更新等费用预算。

③安全评价、隐患评估,职业卫生评价,职业病预防健康体检的费用预算。

④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认证的费用预算。

⑤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以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取证的费用预算。

⑥应急救援资源和演练的费用预算。

⑦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费用预算。

⑧其他直接用于安全生产活动的费用预算。

2.3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应当优先用于满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整改所需支出。

2.4安全费用的提取和年初预算、年终决算要列入企业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并单列财务科目。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建立专户核算,加强财务管理。

2.5公司财务部应于当年年底和次年年初,分别制定安全生产费用的下一年预算并进行上一年度决算。在上报董事会、总经理的同时,抄送生产安全部门。

五、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

一、文件管理

1、文书人员在起草文件之前,应首先了解事情的背景、起草该文件的目的及所需注意事项,并收集相关素材,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2、文书人员在起草文件的过程中,要做到内容详实、准确并根据文件的性质及运用场合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书写和表达方式,做到适时、贴切。

3、各种文件在下发之前要经总经理审阅,文件下发时要迅速、及时,并做好下发记录;若是一些需要回收的表格和文件,还要做好事后的回收工作。

4、文件下发后要及时进行整理存档;对于回收的资料也要及时整理存档。

5、有限定发放范围的文件,要注意做好相关的保密工作。

二、档案资料管理

1、档案资料在收发借阅存档销毁各环节中,应严格登记。

2、借阅文件应在借阅指定地点进行并在指定期限内按时归还,借阅文件资料时严格按照文件密级管理为准执行,同时办理档案资料借阅手续。

3、所有档案资料均要定期清查,借出的档案资料要在指定期限内归还,若发现丢失的要及时追查处理,并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对绝密的档案资料要在主管的监督下进行核对,必须做到物单相符。

4、借阅的文档资料未经领导批准,不得随意扩大阅读范围,否则将进行严肃处理。

5、机密、绝密类文档资料如需复制和摘抄,必须经总经理批示。

6、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绝密类文件时,应由指定人员负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7、对各类文档资料应指定其存档期限,以便及时清理。

8、在部门主管安排、监督下,定期对退档资料进行销毁,并且及时在文档目录上做出更改,确保现有文档资料与目录清单一致。

9、档案柜中的资料应保持干净、整洁、明了。

10、各部门文档负责人对自己所负责保存的文档资料要有详细的目录,对有价值的文档要及时备份并做好保密工作,若因丢失、文件备份不及时或泄露相关机密,从而给公司带来损失的,视情节轻重予以责任人相应的处罚。

11、文档资料负责人对所有保存文档要按顺序分类存放,同时做出相对应的文档目录清单,如果有新资料入档,必须在文档目录中及时添加。

12、若文档负责人离职时,须按文档目录清单做好工作交接,按照文档目录清单与现存文档核对,如果出现物单不符,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视情节轻重予以责任人相应处罚。

13、新接管档案管理的负责人要尽快熟悉负责保存的文档,继续做好文档的保存、保密工作,并及时对文档进行更新、备案。

14、如因档案资料保管人工作疏忽或交接手续不严谨造成文件资料丢失的要追究相应责任。

六、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

1目的

识别、评价影响职业安全健康的危险源,为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制定和危险源的控制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在各项管理、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确定和更新。

3术语

3.1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它损失的意外情况。

3.2事件:造成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3.3危险源(危害):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4相关方:关注组织的职业安全健康状况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3.5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3.6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允许的全过程。

3.7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风险的状态。

3.8可容许的风险:组织根据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4职责

4.1各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进行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确定和更新,并将结果填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评价表》,书面报送安全处。

4.2安全处对公司的危险源作进一步辩识、汇总、登记及评价。

4.3综合办公室、安全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风险评价。

5工作程序

5.1范围与评价方法

5.1.1公司成立评价组织,评价组织成员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办公室人员以及熟悉工艺、设备、电器仪表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5.1.2明确每次或每项评价活动的目的。

5.1.3确定评价范围,应覆盖所有活动、区域如生产经营活动、生产装置、储存设施、检维修、新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工程、拆除工程、后勤服务等活动。

5.1.4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要适用。

5.1.5依据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行业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安全目标等要求制定评价准则,评价准则应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和后果的严重性S 及风险度R。

5.2风险评价

5.2.1依据已确定的风险评价方法、评价准则,定期进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评价内容应全面。

.5.2.2根据风险评价,正确划分风险等级,记录重大风险,形成《重大风险清单》。

5.3控制措施

5.3.1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优先控制的顺序,逐项采取控制措施,并形成控制措施清单。

5.3.2控制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

5.4风险控制

5.4.1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落实所选定的风险控制措施。

5.4.2对确定为重大隐患的项目,应建立档案。

5.4.3评价结果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

5.5风险信息更新

5.5.1对常规活动每年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价和评审,非常规活动应在实施前进行风险评价,要求识别出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

5.5.2每年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

5.5.3当发生事故或变更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