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计算机硬件知识整理教学提纲

计算机硬件知识整理教学提纲

计算机硬件知识整理教学提纲
计算机硬件知识整理教学提纲

计算机硬件知识整理

第二章计算机组成原理

一.计算机的发展(4代)

(一)“代”的划分是以计算机的主机所使用的元器件为依据

(二)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

(三)计算机能力:处理数值、图像和声音等数据;数据的计算、分析和推理;极大的信息存储能

力;与其它计算机方便迅速交换信息;

(四)计算机应用模式发展阶段:集中计算模式、分散计算模式、网络计算模式(目前)

(五)计算机积极作用:增添新手段、提供新工具、引起新变化

(六)计算机信息处理优点:

1.能够储存大量信息,可按照程序自动高速进行计算

2.能处理数值数据以及图像和声音等非数值数据

3.数据计算(处理)、分析推理

4.极大的信息存储能力

5.方便迅速与其它计算机交换信息

二.计算机的组成

(一)组成:硬件(物理装置的总称)与软件(程序+数据+文档)

(二)硬件有:

1.五大部件: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储器、外存储器、I/O设备、总线

1)输入设备(Input):

A.将信息送入计算机的设备

B.例如:键盘、鼠标、触摸屏、扫描仪、麦克风和传感器等

2)中央处理器CPU:

A.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

B.计算机中有多个处理器,其中用于承担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运行的处理器称为

CPU

C.意义:计算机必不可少的核心组成部件

D.大多数计算机只包含一个CPU

E.多处理器系统:包含了多个中央处理器的计算机系统

F.并行处理:使用多个(≥2)CPU实现超高速计算机的技术

3)存储器=内存+外存(内、外存储器划分:是否直接与CPU相连,是否可以长期存

放信息。详见下表)

4)输出设备(Output):

A.定义:把计算机中的二进位信息转换成人可感知的形式;

B.例如: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5)系统总线与I/O端口

A.BUS

a)功能:硬件各部分的公共信息通道

b)组成:控制器+公共传输线

c)代表:CPU总线、I/O总线

B.I/O端口

a)作用:海纳百川各种I/O设备;信息的缓冲处理等。

b)类型:并、串、视频、USB等(不同设备,不同规则)

2.主机: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储器、总线等

3.外围设备(外设):I/O设备和外存储器等

三. 计算机分类:

(一)按内部逻辑结构分类:单处理机、多处理机;16位、32位…

(二)按计算机整体性能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计算机、PC机

1.巨型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并行处理(为提高计算机处理能力配置多个CPU)的体系结构,

速度达到每秒数万亿次以上

2.PC机

A.分类:台式机、便携机

B.工作站:一种具有高速的运算能力和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通常运行UNIX操作系

统,特别适合于工程与产品设计使用的特殊的高档PC

(三)单片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

1.单片计算机: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I/O控制与接口电路等集成在同一块芯片的超

大规模集成电路

2.嵌入式计算机:内嵌在其他设备中的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手机和MP3等产

品中

(四)处理器≠微处理器≠CPU

1.微处理器:把CPU和一组寄存器(Registers)集成在一片大

规模集成电路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之中的器件

2.个人计算机一般都用单片微处理器作为CPU

3.微处理器 = 通用微处理器(如CPU)+ 专用微处理器(绘图处理器、通信处理器等)

四.CPU的结构与原理

(一)冯诺依曼计算机基本原理: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存储程序控制)——能储存大量信息,可

按照程序自动高速进行计算

1.程序是一个指令序列

2.指令与数据都用二进制表示,预先存放在存储器内

3.计算机工作时,CPU从内存取出指令和数据,按机器指令的规定,对数据进行运算处

理,直到程序完成为止

(二)C PU的结构:

1.寄存器组: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寄存器组成,临时存放参加运算的数据和得到的中间结果

2.运算器:算术逻辑部件ALU

3.控制器:解释指令的含义、控制运算器的操作、记录内部状态的部件

?指令计数器:用来存放CPU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地址,CPU将按照该地址从内存读取所要执行的指令。

(三)指令

1.定义:用来规定计算机执行的操作和操作对象所在存储位置的一个二进制位串。

2.组成:操作码(计算机执行何种操作的一个二进制代码)+操作数地址(操作的内容或

所在的地址)

3.指令执行过程:取指令、指令译码、执行指令、保存结果。(注意顺序)

(四)指令系统(指令组)

1.定义:CPU所能执行的全部指令的集合

2.每一种CPU都有自己独特的一组指令,计算机所能执行的指令集由该机所安装的CPU

决定

1)同一公司的CPU产品通常“向下兼容”

A.新型号的处理器在旧型号处理器指令系统基础上进行扩充。

B.8088(8086)→80286→80386→80486→Pentium→PentiumPRO→PentiumⅡ→

PentiumⅢ→Pentium 4(主频↑、晶体管数目↑、性价比↑)

PS: Intel公司是国际上研制和生产微处理器最大的专业公司

2)不同公司生产的CPU各有自己的指令系统,它们未必互相兼容

A.不兼容:Power微处理器指令系统与Intel Pentium的指令系统差别很大

B.相互兼容:AMD微处理器与Intel Pentium的指令系统一致

(五)与CPU速度相关的性能参数——衡量计算机优劣的主要技术指标

1.字长(位数)

1)定义:CPU中定点运算器的宽度(即一次能同时进行二进制整数运算的位数)。

2)意义:

例:地址线数目为20

位,则CPU可访问的最

大内存空间为1MB

2.主频(CPU时钟频率、内部频率)

1)定义:CPU中电子线路的工作频率

2)意义:决定了CPU内部数据传输与指令执行的快慢。主频越高,速度越快。

3)奔腾4系列主频范围:1500 MHz ~3800MHz

4)注意:主频提高一倍,PC机速度未必提高一倍

3.CPU总线速度

1)CPU总线(前端总线):用于连接CPU和内存的总线

2)CPU总线的工作频率和数据线宽度决定着CPU与内存之间传输数据的速度快慢

A.数据总线宽度: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数据流量的大小,包括 CPU与二级高速缓

存、内存以及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

4.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的容量与结构

1)Cache容量越大、级数越多,访问Cache的命中率就越高,CPU的速度就越快。

A.CACHE的命中率:CPU需要的指令或数据能在CACHE中能直接取到的概率

2)关于CACHE(缓存/快存)

A.定义:使用SRAM芯片组成的一种高速缓冲存储器

B.速度:CPU > CACHE > 内存

C.容量:比主存小

D.作用:弥补CPU与内存的速度差异,相当于主存的延伸

a)不与主存统一编址,但可接受CPU的访问

i.CPU局部访问原理:CPU所执行的指令和处理的数据往往集中于存储器

的局部范围内

b)CPU的Cache中的数据是主存中部分内容的映射

5.指令系统

6.逻辑结构——奔腾4有多个运算器

7.CPU运算速度的传统衡量方法:

1)每秒钟能执行的指令数目

2)例如:MIPS,单字长定点指令百万条数/秒;MFLOPS,单字长浮点指令百万条数/

秒。

五.PC机的主机

(一)主板

1.又称母板,通常安装有CPU插座、CPU调压器、芯片组、第2级高速缓存(有的已做

在CPU中)、存储器插座(SIMM 或DIMM)、总线插槽(如PCI、AGP、IDE)、ROM BIOS、时钟/CMOS、电池、超级I/O芯片等。

2.意义:PC机中所有部件和设备都以主板为基础进行安装和互相连接,主板的稳定性影

响着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

3.扩充卡及接口

1)扩展板卡或扩充卡:

A.定义:插在PC机主板总线插槽中的电路板

B.包括:显卡、声卡、网卡、视频卡等

2)扩充卡通过卡上的印刷插头插在主板上的PCI(或ISA、PCIE)总线插槽中。

3)许多扩充卡的功能可以部分或全部集成在主板上(例如,软盘、硬盘、串行口、并

行口、声音、图形显示、网络连接等控制电路都可以集成在主板上),因此不再需

要插接相应的适配卡。

4)主板的物理尺寸已经标准化;ATX规格主板正向BTX规格转换

4.BIOS与CMOS

1)BIOS(Basic I/O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A.定义:最基本I/O机器语言程序;它控制着系统全部硬件的运行,又为高层软件

提供底层调用。

B.地位:PC机软件最基础的部分(没有BIOS的PC机无法正常启动)

C.BIOS存放在ROM中,是非易失性的

D.组成(四个部分):①POST(Power On Self Test,加电自检——测试PC机各

部件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程序;②系统Load(自举装入)程序;③CMOS设

置程序;④基本外设驱动程序

特别说明:①基本外设(仅包括键盘、显示器、软驱和硬盘等)的控制程序

(即“驱动程序”)必须预先存放在BIOS ROM中,从BIOS中加载;②其他外设

在OS初步运行成功后再从硬盘加载;③有的外设驱动程序在适配卡的Rom

中,BIOS可以扫描端口。

2)CMOS:

A.CMOS RAM是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存储芯片。

B.在CMOS RAM中存储了用户对计算机硬件所设置的参数配置信息,如当前日期

时间、硬盘数目与容量、开机密码等。

C.CMOS芯片是易失性存储器,需主板电池供电

D.在下列情况下需要启CMOS设置程序对系统进行设置:

a)PC机组装好之后第一次加电

b)系统增加、减少或更换硬件或I/O设备

c)CMOS芯片因更换电池、病毒侵害、放电等原因造成其内容丢失或被错误修

d)用户希望更改或设置开机密码

e)系统因某种需要而调整某些参数(改变启动系统时访问外存储器的顺序)

3)BIOS与CMOS的区别:通过BIOS设置程序对CMOS参数进行设置

A.BIOS是主板上一块ROM芯片,CMOS是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

靠后备电池供电,即使系统掉电后信息也不会丢失

B.BIOS中存放的是系统设置程序,CMOS中存放的是这个程序所设置的数据;

5.芯片组

1)定义:PC机各组成部分的枢纽,连接着CPU、内存条、硬盘接口、网络接口、PCI

插槽等

2)意义:主板上的所有存储控制和I/O控制功能大都集成在芯片组内(既实现了PC机

系统总线的功能,又提供了各种I/O接口及相关的控制)

3)组成:南桥(ICH,增强的 I/O控制)、北桥(MCH,存储控制)两片VLSI集成电

路组成。

4)特别说明:①CPU类型或参数不同时需要配用不同的芯片组;②CPU的系统时钟及

各种与其同步的时钟均由芯片组提供;③芯片组(北桥芯片)决定了主板上所能安

装的内存最大容量、速度、可使用的内存条类型。

(二)内存储器

1.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组成一个层状的塔式结构

1)目的:优化存储器的性能/价格比

2)存储器按读写速度由高到低排列:Cache、RAM、硬盘、光盘

2.内存储器

1)由称为存储器芯片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组成

2)分类:

A.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a)特点:易失性(断电后信息一般会立即丢失)、可读可写

b)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

i.特点:需要定时刷新、较慢、电路简单,集成度高,成本较低

ii.用途:内存储器的主体部分(主存)

c)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

i.不需要刷新、较快

ii.用途: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B.ROM (Read Only Memory)即只读存储器

a)特点:非易失性(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可读不可写(一般情况下,除

Flash ROM)

b)应用:存放内容不变的信息

c)注意:Flash ROM(快擦除ROM,或闪存)——新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但又

像RAM一样能快速方便地写入信息。主要用于数码相机、优盘和存储

BIOS程序。

3.主存储器

1)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的基本单位为1Byte(8bit)

2)地址:每个存储单元(一个字节)都有一个唯一编号的地址,主存储器以字节为单

位进行连续编址,CPU按地址对存储器进行访问

3)存储容量:

A.定义:主存储器中所包含的存储单元的总数(即内存中可存储信息的多少)

B.单位:MB、GB

C.影响内存容量的因素:主板芯片组的型号、主板存储器插座类型与数目、CPU

地址线的宽度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课程 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本课程定位与性质 本课程是中级技工学校的公共基础课,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第一层次,本课程除了要 求学生通过结束课程考试外,还要求通过广东省高新技术办公软件中级考证。 (二)本课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最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初步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办公软件文档的排版 和数据的处理能力。 3.为今后的后继计算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本课程任务 1.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 Windows7 的使用方法, 具有操作微机系统的初步能力。 2.了解计算机文字和表格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 3. 掌握 Word 2003 文字编辑软件、 Excel 2003 表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Word 和 Excel 综合应用。 (四)课程适用专业、年级、开课时间 1.本课程适:中级技工学校各专业一年级 2.开课时间:第一学年(两学期) (五)课程总学时学分要求 本课程总共105 学时(理论44 学习,实践61 学时)见附表--学时分配表

附: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 章次内容学时 讲授实践第一单元Windows 系统操作1055第二单元文字录入与编辑1046第三单元Word 格式设置与编排1046第四单元表格的制作与设置844第五单元Word 文档的版式1046第六单元Excel 工作簿操作1055第七单元Excel 数据管理1257第八单元Word 与 Excel 综合应用1055其他期中、期末、等级考试复习25817 合计105446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48(讲课32,上机实习16) 学分:2.5 授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适用专业:非计算机专业(不包括工学电类) 教材(名称、主编或译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大学计算机基础王保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8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指导迟丽华,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8 主要参考资料: 大学计算机基础冯博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 大学计算机基础李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 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教程刘春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 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程基础范慧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本课程是为全校非计算机专业(不包括工学电类)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必修课。内容涉及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计算机的主要应用技术概述(包括日常办公处理、多媒体、网络、数据库等方面的基础性、概念性知识及典型软件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信息安全和社会道德问题等。课程定位为计算机知识非零起点的大学新生,目的是从应用计算机的角度扩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能在一个较高层次上认识和应用计算机,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技术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按照本大纲开课的各专业同一教材、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考试。 2.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基础性、概念性的知识应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进行讲解,并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典型软件工具的使用来加深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兴趣。 3.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

(1)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发展趋势以及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软硬件基本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方法。 (3)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功能;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压缩软件、系统维护等实用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其他常用微机操作系统的特点。 (4)了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基本组成和关键技术;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基本掌握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 (5)理解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概念、术语;了解计算机网络协议、体系结构;了解Internet 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WWW浏览、收发E-mail、利用FTP下载文件等访问Internet资源的基本方法;掌握Windows网络功能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基本的网页设计方法和步骤。 (6)理解多媒体技术的相关概念和术语;了解动画的概念及动画制作过程。 (7)理解数据库的相关概念和术语;掌握利用Access建立数据库的基本使用方法。 (8)了解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防病毒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防火墙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4.本课程无需先修课程 三.教学内容 1.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 信息与数据 信息技术及其主要特征 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 计算机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 数据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 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领域 了解信息与数据的关系和含义,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了解多媒体技术、数据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 2.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 冯式计算机结构 计算机指令与程序 计算机硬件概念及主要硬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知识点归纳大全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1.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 2.计算机当前已应用于各种行业、各种领域,而计算机最早的设计是针对科学计算。 3.计算机有多种技术指标,其中决定计算机的计算精度的是字长_。 4.自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划分时代的主要依据是计算机的电子器件。 5.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采用的逻辑元件是电子管。 6.早期的计算机体积大、耗能高、速度慢,其主要原因是制约于电子器件。 7.当前的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第四代计算机,它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8.个人计算机属于微型计算机。 9.计算机可以进行自动处理的基础是存储程序。 10.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时的高精确度主要决定于基本字长。 11.计算机具有逻辑判断能力,主要取决于编制的软件。 12.计算机的通用性使其可以求解不同的算术和逻辑问题,这主要取决于计算机的可编程性。 13.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很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辅助设计是用计算机进行产品设计和绘图。 14.当前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但其应用最早的领域是科学计算。 15.最早设计计算机的目的是进行科学计算,其主要计算的问题面向于军事。 16.计算机应用中最诱人、也是难度最大且目前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是人工智能。 17.气象预报已广泛采用数值预报方法,这种方法涉及计算机应用中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18.利用计算机对指纹进行识别、对图像和声音进行处理属于的应用领域是信息处理。 19.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 20.用来表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CAD。 21.利用计算机来模仿人的高级思维活动称为人工智能 22.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 23.所谓的信息是指处理后的数据 24.时至今日,计算机仍采用程序内存或称存储程序原理,原理的提出者是冯·诺依曼。 25.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程序存储。 26.计算机系统中,最贴近硬件的系统软件是操作系统_。 27.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中,可以直接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是机器语言。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试题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试题 1、通常计算机的存储器是由一个Cache、主存和辅存构成的三级存储体系。辅助存储器一般可由磁盘、磁带和光盘等存储设备组成。Cache和主存一般是一种__A__存储器,磁带则是一种__B__存储设备。在各种辅存中,除去__C__外,大多是便于脱卸和携带的。Cache存储器一般采用__D__半导体芯片,主存现在主要由__E__半导体芯片组成。 A、B:①随机存取②相联存取③只读存取④顺序存取⑤先进先出存取⑥先进后出存取 C:①软盘②CD-ROM ③磁带④硬盘 D、E:①ROM②PROM③EPROM④DRAM⑤SRAM 2、计算机的主机包括__A__,指令由__B__解释,设某条指令中的操作数(地址)部分为X,地址X的主存单元内容为Y,地址为Y的主存单元内容为Z。如果用直接存储方式,参与操作的数据为__C__;如果用立即寻址方式,参与操作的数据是__D__;如果以间接寻址方式,参与操作的数据为__E__。 A:①运算器和控制器②CPU和磁盘存储器③硬件和软件④CPU和主存B:①编译程序②解释程序③控制器 ④运算器C~E:①X②X+Y③Y ④Y+Z ⑤Z⑥X+Z 3、5.25英寸软盘上的DS,DD标记的意义是____。 A、单面单密度 B、单面双密度 C、双面单密度 D、双面双密度 4、5.25英寸软盘片外框上的一个矩形缺口,其作用是____。 A、机械定位 B、"0"磁道定位 C、写保护作用 D、磁盘的起点定位 5、5.25英寸软盘片内圆边上的一个小圆孔,其作用是____。 A、机械定位 B、"0"磁道定位 C、写保护作用 D、磁盘的起点定位 6、软盘驱动器在寻找数据时,_____。 A、盘片不动,磁头动 B、盘片动,磁头不动 C、盘片和磁头都动 D、盘片和磁头都不动 7、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过程:在控制器的指挥下,把__A__的内容经过地址总线送入__B__的地址寄存器,按该地址读出指令,再经过数据总线送入__C__,经过_ _D__进行分析产生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送各执行部件。 A~D:①存储器②运算器③程序计数器 ④指令译码器 ⑤指令寄存器⑥时序控制电路⑦通用寄存器⑧CPU 8、磁盘上的磁道是____。 A、记录密度不同的同心圆 B、记录密度相同的同心圆 C、一条阿基米德螺线 D、两条阿基米德螺线 9、在磁盘存储器中,无需移动存取机构即可读取的一组磁道称为____。 A、单元 B、扇区 C、柱面 D、文卷 10、设某条指令中的操作数(地址)部分为X,地址X的主存单元内容为Y,地址为Y

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课程类别:素质选修课/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选修/必修 计划学时:35 计划学分:2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本书适合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计算机培训班的教材或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的自学参考书。 课程负责人: 二、课程简介 本书以微型计算机为基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全书共14个项目,主要包括了解并使用计算机、了解计算机新技术、学习操作系统知识、管理计算机中的资源、编辑Word 文档、排版文档、制作Excel表格、计算和分析Excel数据、制作幻灯片、设置并放映演示文稿、认识并使用计算机网络、做好计算机维护与安全等内容。 三、课程教学要求

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M”或“L”。“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

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 注:此表中内容为该课程的全部考核方式及其相关信息。 六、学生学习建议 1. 理论配合实战训练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实战动手能力; 2. 熟练操作Windows 10操作系统; 3. 能够使用Office常用软件制作各类常用文档;

七、课程改革与建设 该课程为工业和信息化“十三五”人才培养规划教材,教学形式为基础知识掌握+案列讲解+实例训练。相对于过去以基础知识为主的方式,改革后更注重实际操作的学习,通过更多案列,让学员学习到更实用的知识。 平时对学生的考核内容包括出勤情况、在线学习习题完成情况、课堂讨论等方面,占期末总评的50%。期末考试成绩占期末总评的50%。

电脑硬件及电脑配置知识大全(一)

本文从CPU、显卡、内存、主板、硬盘等电脑硬件进行介绍,其中包括各种品牌、参数及性能等方面进行比较。小编带你了解最全的电脑配置知识,对电脑不熟悉的网友们注意了,电脑知识掌握其实很简单哦。 一、处理器CPU知识 ①CPU的分类 CPU品牌有两大阵营,分别是Intel(英特尔)和AMD,这两个行业老大几乎垄断了CPU市场,大家拆开电脑看看,无非也是Intel和AMD的品牌(当然不排除极极少山寨的CPU)。而Intel的CPU又分为Pentium(奔腾) 、Celeron(赛扬)和Core(酷睿)。其性能由高到低也就是Core>Pentium>Celeron。AMD 的CPU分为Semporn(闪龙)和Athlon(速龙),性能当然是Athlon优于Semporn的了。 ②CPU的主频认识 提CPU时,经常听到2.4GHZ、3.0GHZ等的CPU,这些到底代表什么?这些类似于2.4GHZ的东东其实就是CPU的主频,也就是主时钟频率,单位就是MHZ。这时用来衡量一款CPU性能非常关键的指标之一。主频计算还有条公式。主频=外频×倍频系数。 单击“我的电脑”→“属性”就可以查看CPU类型和主频大小如下图:

③CPU提到的FSB是什么 FSB就是前端总线,简单来说,这个东西是CPU与外界交换数据的最主要通道。FSB的处理速度快慢也会影响到CPU的性能。4.CPU提及的高速缓存指的又是什么呢?高速缓存指内置在CPU中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储存器。分一级缓存(L1Cache)、 二级缓存(L2Cache)以及三级缓存(L3Cache)。 一般情况下缓存的大小为:三级缓存>二级缓存>一级缓存。缓存大小也是衡量C PU性能的重要指标。 ④常提及的45nm规格的CPU是什么 类似于45nm这些出现在CPU的字样其实就是CPU的制造工艺,其单位是微米,为秘制越小,制造工艺当然就越先进了,频率也越高、集成的晶体管就越多!现在的C

计算机硬件知识题库

一、填空题 1、从基本结构上来讲,电脑可以分为五大部分: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 3、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硬件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接受计算机程序,并在程序的控制下完成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输出结果等任务。软件系统是指为计算机运行提供服务的各种计算机程序和全部技术资料。 4、主板,是一块多层印刷电路板,一般由CPU、芯片组、内存、高速缓存器、总线扩展槽、扩展卡、各种跳线和辅助电路等组成。 5、内存检测和实际容量不一致,可能原因:⑴接触不良⑵多条内存不兼容⑶主板芯片组不支持⑷内存条物理损坏。 6、检测不到光驱或硬盘可能原因:⑴数据线损坏或连接错误⑵硬盘跳线没有设置好⑶硬盘本身问题或IDE接口故障 7、忘记CMOS密码通过跳线短路或电池短路给CMOS放电。 8、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ALU)和控制器(CU)两大部件。 9、在存储系统中,PROM是指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10、微机的地址总线功能是用于传送要访问的存储器单元或I/O端口的地址。 11、微机的控制总线提供所有存储器和I/O接口的控制信号。 12、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部件,它主要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 13、CPU中的运算器既做算术运算又做逻辑运算。控制器的功能是从主存取出指令,完成指令操作码译码,并产生相关的操作控制信号,以解释执行该指令。 14、在计算机术语中,将运算器、控制器、cache合在一起,称为CPU,而将CPU和存储器合在一起,成为主机。 15、Pentium Ⅲ是高性能的32位微处理器。 16、显示器的分辨率指标越高,显示的图像越清晰。 17、ROM为只读存储器,只能读出不能写入。而RAM是随机存储器,其所存内容一旦断电就会丢失。 18、计算机内部采用的数制是二进制。 19、在兼容机中,进入BIOS系统是在启动时按下Del或者F2键,自动进入安全模式启动菜单需要按F8键,进入最后一次正确配置自动菜单要按F8键。 20、显示器(1)有缺色现象可能是由于:数据线断针(2)滚屏:显示器垂直同步电路故障(3)亮度低:显示器内部元件老化(4)局部花屏:显存有物理损坏。 二、单选题 1、在使用PCI总线的奔腾计算机中,CPU访问(读写)主存储器通过下列哪条总线进行的?A)ISA总线(AT总线) B)PCI总线 C)VESA总线D)CPU--存储器总线 【答案】D) 2、微型计算机主存储器的基本编址单元的长度为:() A.32位 B.l位 C.8位 D.16位 【答案】C 3、在具有PCI总线的奔腾机中,二级cache存储器经常通过cache控制器挂在() A.ISA总线(AT总线)上 B.CPU局部总线上 C.PCI总线上 D.EISA总线上 【答案】B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课程内容改革: 目前我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包含了《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四门课程。对于大一新生,全校各专业的学生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进入大一下学期,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分别开设了《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从而使计算机公共课程与各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有机衔接。形成了有序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教学学时数改革:见机房课表和教学任务书 三、课程教学管理改革 ●2008年成立公共课部,对全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进行统筹管理;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推进课程组建设,成立了四个课程组; ●在学生意见反馈上,利用教学管理QQ群和院系联系人制度保障 信息的沟通和教学中问题的处理; 四、教学师资力量: ●要求全院教师、特别是副高以上的教师带一个班的计算机基础

课程。引导尽量多的优秀专职教师担任计算机基础课程。 ●在校其他部门,挑选、聘用一批计算机专业的在职员工,作为 兼职的计算机基础教师。培养了一批稳定的师资队伍。 ●聘用在读研究生作为兼职教师,严格把关。坚持试讲制度, 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聘。 五、考核形式改革:采用无纸化考试 六、学生作业提交方式改革:教师在服务器建立班级账户,学生通 过局域网提交作业,教师随时可以查看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完成作业的时间;也方便学生在实验课内无法完成作业可以在其他时间补交。见实验档案文件夹。 七、课程建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四门课程中,《计算 机基础及应用》课程已经通过校级精品课程验收;《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建设依托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已经成功申报了校级精品课程,目前正在建设中;《程序设计基础》校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也已启动。 八、教材建设: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 员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意见(2007年),组织有多年计算机基础教学经验、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编写相关课程的教材;并紧跟社会需求,每三年对教材进行重新编写;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教学学时:32(理论)+32(实践) 课程学分:3 先行课程: 适用专业:非计算机类专业 参考教材: 1. 《大学计算机基础》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1年2月(主编:张洪明、陈环、刘玉菊、布瑞琴、朱有才) 2. 《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主编:周艳萍、施洋) 3.《大学计算机基础》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7年9月(主编:张洪明) 4.《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年8月(主编:郭晔) 一、课程性质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课程。针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规律,与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技能密切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向学生系统介绍以操作系统、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包括计算机系统构成、操作系统、办公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信息检索与安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网页设计等内容的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全面提升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层次,体现文化和信息意识,突出计算机知识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较全面和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和网络的基本概念,具备在网络环境下应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和信息处理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和信息处理原理。 2.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般知识和操作技术。 3.熟练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和操作。 4.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简单的Html网页设计语言的使用,掌握 Dreamweaver 网页制作基本技术。 5.了解多媒体图像、音频、视频等基本原理,掌握Flash等软件的一般使用。 6.了解和掌握信息检索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 (二)职业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获取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使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信息获取三种能力。 (三)素质养成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和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意识和职业道德 4.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信息化处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 获得云南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一级C类考证)

修订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编号: 120007 英文名称:Foundation of Computer Application授课对象: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先修课程:无 学时:72学分:4 课程简介: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本课程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熟练应用OFFICE办公软件完成文档编辑、数据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等工作任务,能利用网络搜索信息及下载文件,收发电子邮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建议选用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张小梅等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1、《大学计算机》蒋加伏等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计算机应用基础》黄逸凡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计算机应用基础(winsows7+office2010)》周利明主编南明大学出版社 4、《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2级教程:MS Office高级应用(2013年版)》教育考试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20%,考勤成绩占10% 期末考试占70% 执笔人:李小红,范建坤 编写时间:2014年12月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本课程是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通过比较系统、概括性地讲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与应用技术,并配合必要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和思维方法,使计算机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有力工具,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为今后学习、生活奠定计算机应用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表格、演示文稿制作与处理的能力,具有初步的Internet网使用能力,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安全知识,形成必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将来应用计算机进行文字、表格处理、演示文稿的制作、网络信息检索、电子邮件收发以及网络的学习、毕业论文的排版等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 (1)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为后继的计算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表格和幻灯片制作与处理的能力,具有初步的Internet使用能力,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安全知识,形成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课程的内容与学时分配

计算机硬件英语大全

计算机硬件英语大全 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 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简称,最早 的个人计算机品牌) Intel(美国英特尔公司,以生产CPU芯片著称) Pentium(Intel公司,X86 CPU芯片,中文译名为"奔腾") IT(Information T echnology,信息产业) E-Commerce Eelectronic Business(电子商务) B2C(Business T o Customer,商家对顾客, 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还有B2C 、C2C模式) Y2K(2k year,两千年问题,千年虫) IC(Integrate Circuit,集成电路) VLSI(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DIY(Do It Yourself,自己装配计算机) Bit(比特,一个二进制位,通信常用的单位) Byte(字节,由八个二进制位组成,是计算机中表示存储空间的最基本容量 单位) K(千,存储空间的容量单位, kilobyte,1K=1024字节) M(兆,megabyte,1M=1024K) G(吉,gigabyte,1G=1024M) T(太,1T=1024G) Binary(二进制,计算机中用的记数制,有0、1两个数字)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 交换标准代码,成为了一个 为世界计算机使用的通用标准) 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 CAD(Computer-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 CAM(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制造)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 Program(程序,由控制计算机运行的指令组成) Driver(驱动程序或驱动器) Compatibility(兼容,指电脑的通用性) PnP(Plug and Play,即插既用,指计算机器件一装上就可以用) Hardware(硬件,构成计算机的器件) Software(软件,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 Courseware(课件,用于教学的软件) 计算机英语高级词汇·硬件篇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计算机的心脏) Memory(存储器,内存) 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只能读不能写) 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内存属于这种存储器)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010072 课程名称: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学时与学分:32(8) / 2 先修课程:微机原理及应用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C 语言)、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适应专业: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教材及参考书:《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徐士良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系自动化等专业有关计算机科学的选修专业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程序设计概念、熟练上机操作及调试的基础上,加深对软件开发与应用中数据结构的应用的理解,熟练掌握抽象数据类型以及面向对象的方法组织、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和工具。使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掌握数据库应用的一般知识,包括关系数据库的概念、设计方法和使用方法,能够完成有关数据库的简单应用,使学生掌握支持软件开发和维护的理论、方法、技术、标准以及计算机辅助工程和环境等知识,并通过实验(实践)达到灵活动用。软件工程的概念,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结构化软件设计等。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对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了解其含义,能熟练运用基本原理解决问题; 2、掌握重要数据结构的概念、使用方法及实现技术; 3、能运用所学数据结构及其有关算法编制有关小型程序。 4、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管理对数据库技术的需求、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 5、能运用关系数据库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分析数据库应用系统,在此基础上掌握E-R图、规范花理论、数据字典和数据流图及其在构建系统数学模型和应用功能中的作用。熟悉和实践数据库管理系统共有的数据存取语言和标准接口SQL。 6、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概念与方法,主要包括软件系统的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7、掌握软件工程中的一些基本技术方法。 8、结合模拟案例,要求学生从实际中掌握瀑布型软件开发过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以及面向对象分析的方法。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重点、难点 本课程主要介绍:如何组织各种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传递和转换。内容包括: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线性表、栈和队列、树与二叉树、图、查找、排序等;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任务,多道程序,进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代数、查询优化、关系理论、数据库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方法和相关技术、数据库的概念设计、逻辑设计、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功能设计等几部分。 共分六章进行教学,各章内容如下: 第1章内容:算法 重点:算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基本要素,算法描述语言,算法设计基本方法、

《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算机公共基础 授课对象:计算机应用类专业 计算机公共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在对真实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整合、序化后形成教学项目,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项目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指导学生体验职业活动情境,培养其职业素养。 一、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熟悉计算机的组成,学会操作系统的安装。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掌握Internet的应用。 (3)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WindowsXP的常用操作。(4)了解Word2003的基本知识,掌握其操作方法。 (5)了解Excel2003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掌握数据处理和图表制作的基本方法。 (6)掌握PowerPoint2003制作演示文稿的基本方法。 (7)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CDT各模块功能。 2、能力目标 (1)能按用户需求选购性价比高的计算机。 (2)具备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下载资料等能力。 (3)能熟练操作WindowsXP,并会设置系统环境。 (4)能使用Word2003进行文字、图表的编排。

(5)能使用Excel2003进行数据处理,创建图表。 (6)能使用PowerPoint2003制作演示文稿。 (7)能使用CDT各核心模块,开发简单信息管理系统。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细致而耐心的工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5)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7)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8)培养学生沟通与表达能力。 (9)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10)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1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设计 项目一选购计算机 一、项目综述 1、项目背景 某学校通过政府采购方式购置一批办公用计算机,按标书提供的,进行计算机选型,为投标提供依据。 2、项目实现目标 按用户要求进行计算机选型;安装操作系统。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 硬件: 计算机硬件,是由许多不同功能模块化的部件组合而成的,并在软件的配合下完成输入、处理、储存、和输出等 4 个操作步骤。另外,还可根据它们的不同功能分为 5 类。 1.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箱 等) 2.输入设备(鼠标、键盘、摄像头等) 3.中央处理器 4.储存器(内存、硬盘、光盘、U 盘以及储存卡等) 5. 主板(在各个部件之间进行协调工作、是一个重要的连接载体) 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一般我们看到的计算机都是由:主机(主要部分)、输出设备(显示器)、输入设备(键盘和鼠标)三大件组成。而主机是 计算机的主体,在主机箱中有:主板、 CPU、内存、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硬盘、软驱、光驱等硬件。 从基本结构上来讲,计算机可以分为五大部分: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2.了解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相当于人的身体,而软件 相当于人的灵魂。 而硬件一般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主机是一台计算机的核心部件,通常 都是放在一个机箱里。而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如键盘、

鼠标)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计算机部件 (1)、机箱,一般计算机的主要零件都放在这里。 (2)、显示器,用来看计算机的工作过程,要不然,你都不知道电脑究竟在做什么。(3)、键盘和鼠标,向计算机输入有用的命令,让它去为我们工作。 (4)、主板,这是一块很重要的东西,虽然它长得有点“丑”,这里是决定你这台计算机性能的重要零件之一哦。 (5)、内存,当计算机工作时,计算机会在这里存上存储数据,相当于人的记忆。(6)、 CPU,也称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运算和控制的核心。 (7)、显卡,计算机通过这个玩意传送给显示器。 (8)、声卡,计算机通过这个玩意传送声音给音箱的哦。 (9)、硬盘,平常人们常说我的硬盘有多少G 多少 G,就是指这个硬 盘的容量,而G 数越多能装的东西便越多。 (10)、软驱,就是插软盘的玩意,现在一般都用 3.5 英寸的,古老年 代用 5.25 英寸的,现在我们去买人家都不卖了。 (11)、光驱,听 CD 当然少不了这个,有时候你要安装某些软件都是在光盘上的,所 以这个用处太大。 (12)、电源,主要用于将 220V 的外接电源转换为各种直流电源,供计算机的各个部件使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大纲

说明 为贯彻教育部教指委提出的以计算机思维为切入点的教学改革精神和按照我们历来实施的小步伐快节奏改革思路,实施了分类分层的改革举措,将该课程教学对象分为两种层次或类别,分别有配套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对应: (1)“大学计算机基础B”以“网络、多媒体、数据库三大核心”为主线,适合于一般院校或偏文类教学需要,对应于大学计算机基础(第5版)教材。 (2)“大学计算机基础A”以“计算思维”为切入点和能力培养相融合,适合于重点院校或理工类学生需要,对应于大学计算机(第6版)教材。 考虑到共享资源课程建设框架的限制,是以“大学计算机基础B”为蓝本建立的;在后面新增了第十章“计算思维和程序设计”,这是“大学计算机基础A”主要增加的内容,学时为0(实际为12学时理论教学),其余内容是在第5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梳理和精简,删除了Flash动画制作,淡化了办公软件的课堂教学,重点在自主学习、实践应用上;腾出6周时间学习新增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B》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48,其中:32(理论教学)+16(实验课内)+16(实验课外)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为全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涉及计算机各领域概念和知识层面的内容和大学生必不可少的计算机基本能力培养。它对原计算机文化课程的提升,是在原技能为主向能力为主教育转变;主要增加了“网络、多媒体、数据库”三大核心内容,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意识,应用计算机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在后继课程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和方法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面向专业 一般院校或偏文类学生。 三、课程基本要求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拓宽知识面-提高应用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即: 1.拓宽学生的计算机的基础知识面:介绍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引入计算机新技术和了解计算机发展趋势; 2.掌握计算机基本使用技能:常用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使用;

电脑百科知识大全

包括BIOS版本、CPU、内存、硬盘等等还有各部件的温度,开机时显示的信息就是你机器的硬件信息其中有你的主板的信息显卡的信息 (一)、开机检测: 1、打开主机电源:出现BIOS画面则表示主机没有大问题,如没有,则须打开机箱检查。?如果显示器亮,主机电源指示灯不亮,风扇不转:一般为开关电源故障或主板短路. ?如果主机指示灯全亮,电源风扇正常,无显示;如果有BIOS错误声音提示,根据声音判断故障位置。 ?如没有BIOS声音提示,一般为主板或CPU故障。 ?对CMOS放电,恢复BIOS默认设置 ?去除所有接口卡和数据线(最小化测试) ?BIOS故障(BIOS中内存参数或主频设置错误) BIOS程序被病毒破坏BIOS升级失败 ?如果BIOS自检声音正常,一般为显示器未连接或损坏。 2、内存检测和实际容量不一致。 ?接触不良 ?若有两条以上,不兼容 ?主板芯片组不支持 ?内存条物理损坏 3、内存自检中途死机 ?芯片组特性中内存参数设置错误 ?内存条物理损坏 4、检测不到光驱或硬盘 ?数据线损坏或连接错误 ?硬盘跳线没有设置好 ?硬盘本身问题或IDE接口故障 5、忘记CMOS密码 (1) 通过跳线短路或电池短路给CMOS放电 ?利用DOS调试工具 (二)、POST自检过程错误提示: (1) BIOS ROM checksum error-System halted(BIOS ROM校验和失败,系统挂起)----BIOS ROM的程序资料已被更改,通常由BIOS升级错误造成 (2) CMOS Battery state low(CMOS电池电力不足)----主板电池提供CMOS存储器,用来存 储BIOS参数。电池电压不足,需要更换。CMOS跳线短路 (3) CMOS checksum Failure (CMOS校验失败)----CMOS数值保存之后,便产生一个校验和 值,供错误检测用。如果先前的值与当前读数据产生的实际值不同,就出现这个错误信息。为了纠正这个错误,应运行BIOS设置程序。电池掉电或病毒 (4) CMOS System Options Not Set (CMOS系统选择项没有设置)----存储在CMOS中的数值 遭破坏,或者不存在了。运行BIOS设置程序来纠正这个错误。 (5) Keyboard Error(键盘错误)----BIOS遇到由键盘引起的定时问题,应保证系统中安装了 键盘。也可以在标准CMOS设置项中选跳过键盘POST程序。 (6) Memory Test Fail(内存测试失败)----内存条安装不牢或损坏。 (7) Floppy Disk(s) Fail(软盘失败)----软驱数据线、电源线连接不好或软驱损坏。 (8) FDD controller Failure(软盘控制器失败)----BIOS 不能与软磁盘驱动器的控制器传输 数据。关闭系统电源后,检查所有有关的连接器。接口损坏加多功能卡。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PC部分 认识篇 个人计算机基本组成 ●个人计算机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是指看的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装置。(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 ●软件:是指看不见、摸不着的程序和数据。(如: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腾讯QQ、IE浏览器等)。 ?任何计算机(电脑),笔记本也好,台式机也罢,服务器也不例外,都是由硬件和软件构成的。 计算机基本配置以及配置参数含义 CPU 1.CPU简单介绍 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其参数有主频,外频,倍频,缓存,前端总线频率,技术架构(包括多核心、多线程、指令集等),工作电压等等。下面就人们最关注的几个性能指标稍作说明: A.多核心:当前大多数人最关注是就是核心数,通常所说的双核(Dual-Core)、四核(Quad-Core)就是指的核心数。双核处理器是指在一个处理器上集成两个运算核心,从而提高处理器运算速度,进而提高计算机运算速度。一般来说,处理器上集成的核心数越多,处理器运算速度越快。 B.主频:即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CPU Clock Speed)。既然是频率,那单位就不得不是赫兹(MHz)了。主频单位有:Hz(赫)、kHz(千赫)、MHz(兆赫)、GHz(吉赫)。一般来说,CPU的主频并不代表CPU的速度,但提高主频对于提高CPU运算速度却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有它是应该的,没它是不行的。 C.缓存(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是位于CPU与内存之间的临时存储器,它的特点是容量小,存取速度极快。缓存和CPU交换数据的速度远远大于内存和CPU交换数据的速度。其工作原理是当CPU要读取一个数据时,首先从缓存中查找,找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计算机基础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学期授课计划教师:

一、组织教学 点名,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旧课 这是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的第一门课程,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以前对计算机的了解学习情况,让同学们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介绍本门课程的内容及学习安排,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新的面貌投入到新的课程中开始学习。 三、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第一台计算机:“ENIAC”1946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可简单介绍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3.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 计算精度高 存储能力强 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 (二)计算机的典型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的辅助功能(CAI、CAD、CAM) 5.计算机网络 6.人工智能 四、巩固新课: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的应用 五、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 教案首页

一、组织教学 点名,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旧课 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 三、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系统结构(五大部件) 1.计算器:计算机中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 2、控制器:用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执行各条指令 3.存储器:用来保存各类程序和数据信息 4.输入设备:用于从外界将数据、命令输入到计算机的内存供计算机处理 5.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信息,转换成处界能够识别和使用的数字、文字等信息。(二)计算机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原理 (三)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字长:计算机运算部件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2.速度 3.存储系统容量 存储容量以字节为单位,1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位组成 位(Bit)字节(Byte)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提问:1MB容量能存储多少汉字? 4.可靠性 5.可维护性 6.性能价格比 (四)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 1.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中央处理器(CPU) 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面大部件,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2)存储器 1)内存储器 RAM:随机存储器 ROM:只计存储器 2)外存储器:磁盘、光盘、磁带等 (3)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等 (4)输出设备 显示器: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 液晶显示器(LCD) 打印机 (5)总线:指系统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