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第三章 字母表示数

6.探索规律(一)

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

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往协作能力,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验算验证规律的过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类比、转化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知识来源于生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及创

造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探索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

教学难点:用字母、运算符号表示一般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 走近游乐园——游戏激趣、引入课题 内容:提供能够吸引学生、且富有相应数学内涵的游戏,让学生

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从事探索性活动。

如:请同学们伸出左手,一起做下面的游戏:

从大拇指开始,像图中显示的这只手那样依次数数字1、2、3、

4、5、……,请问数字20落在哪个手指上?

可先让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可针对学生在数数字过程中出现 的困惑给出适当提示:如果大家觉得数字大不好数,过程太长,而且数也比较费时,那么请你

想办法找一找有没有一种既简便又准确的方法。 当学生说出数字20刚好落在无名指上后,教师对学生进行表扬,继而追问:你们能很快地说出数字200落在哪个手指上吗?2000呢?

鼓励学生采用画图、列表等方法进行思考、讨论。最终引导他们概括规律,并说

出理由。如,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得到的下表,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1 … 1 1 2 3 4 5

6 7 8 9

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1 2 3 4 5

9 8 7 6

10 11 12 13

17 16 15 14

……

学生:除了第一排5个数字以外,其他的可先按从右到左、再从左至右的顺序,每8个数一组,故我们只需把要数的数字减去5,再除以8,将得到的余数从无名指开始先向左数、再向右数就可以知道落在什么地方了,比如:数字200,先计算(200-5)÷8=24……3,所以,我只需从无名指开始向左数3就可以了,数到3时刚好落在食指上,即200落在食指上。

采取类似的办法:(2000-5)÷8=249……3,所以数字2000也落在食指上。

目的:通过游戏创设问题情境,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本节课作好情感、方法和思维铺垫,同时也让学生初步体验探索规律

的一般方法。

效果:当要学生数数字200、2000时,学生一定会觉得麻烦,必然会把学生置于一种急于

探究的氛围之中。这样学生就不会再去数数了,而是想办法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再让学生独立

探索,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这样做既滲透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也让学生

初步体会到找规律可以让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新方法。老师再强调“生活中常常遇到探索规律的问题。在节本课中我们一起来重点探讨日历中的规律”时,学生因急于解决问题而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教师同时板书课题“6.探索规律(1)”。教学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环节。

第二环节迈入探究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内容:探索教材中的问题:日历中的数学规律。

教师可先放开,让学生自己发现日历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和探索其中的规律,再让学生讨论套色方

框中九个数,并投影下列问题供学生自主探究:

(1)观察日历中的数字,找出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如一行中的前后两个数,一列中的上下两个数,左下右上和左上右下两个数各有什么关系?

(2)假若把日历中的某一天设定为a,你能用a表示相邻的日期吗?

(3)日历图的套色方框中的九个数之和与该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

(4)这个关系对其它这样的方框成立吗?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关系吗?

(5)这个关系对任何一个月的日历都成立吗?为什么?

(6)你还能发现这样的方框中9个数之间的其它关系吗?请用代数式表示。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思考态度,对他们的所有合理猜测给予鼓励,并要求他们说明理由。同时,对学生在解释过程中使用的数学表达式的准确性、规范性提出必要的要求。

目的:

教学中用屏幕显示日历图中的套色方框,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串,然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目的在于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师生共同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计算验证规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其符号感;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识过程,发展其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有不同设法,分别尝试比较,得出最佳方案,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通过探讨、归纳来总结规律是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

效果:

本环节一开始就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达到了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的目的。再者,由于给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时间较为充分,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又较好地解决了问题串,达到了让学生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计算验证规律的过程的目的。同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有机滲透了辩证思想。另外,还让学生体会到了解决问题的乐趣,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可以说是效果非常好。

第三环节跨入演练场——变式训练、联系拓广

内容:

继续求解上述日历中的规律问题。在肯定上述探索过程、结果的基础之上,给学生以必要的思考空间:在日历中,若从其它区域上考察,你还能发现哪些规律?

如果我们不限于日历,还可以扩大范围,比如在一个10×10的方框中框出9个数,(大屏幕投影下表)请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作进一步的探讨。

目的:通过对日历中其他区域的探索,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用列代数式等不同的表示规

律的方法,再次向学生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二是让学生自由探究、

相互交流,既是为了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也是为了开阔学生视野和思路,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三是留下探究的课题,目的是让学生保持持久的探究欲望。

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自由探究、纷纷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展开交流与

讨论。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想、归纳和验证等步骤就得出了多种规律来,如学生得出了“十”

字型、“H”型、“W”型等多种情形下的不同的规律,得出了各种结论,还用所学的知识验证了这些

规律。(注意:若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一时不能得出结论,教师可适当出示上面的图形以开拓学生视野,

给学生铺路搭桥,再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图形来探索规律,千万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第四环节二进探究园——知识渗透、开阔思维

内容:师生共同活动,完成教材第124页随堂练习题——折纸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

交流,教师给予必要的帮助。此时,应适时要求学生展示思考过程和结果,发展其运用数学符号表

达的技能。

目的:借助前面所学探索规律的方法让学生寻找折痕的条数,并让学生叙述寻找的过程,目的是引导学生感知和学习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并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探索规律方法的多样性,从而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这既是对探索规律过程的再次体验,也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再培养。

效果:由于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并留心观察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困惑。提出了“一边对

折,一边记录、一边比较和归纳折痕的条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加上课堂上的独立思考与合作

学习有机的结合,课堂气氛因此显得格外活跃,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学习效果好。值得注意的是:

一是在同学们折叠有困难时可动手操作或用课件演示折叠过程,二是在学生进行交流时,教师要在

黑板上板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归纳,寻找折痕条数的方法。

第五环节 再进演练场——独立作业,巩固提高

内容:解决教材第125页问题解决第1题和第2题。完成一些进一步的问题,如: 瑞士中学教师巴尔末成功地从光谱数据

59,1216,2125,3236,……中得到巴尔末公式,从而打开了光谱奥妙的大门,按照这种规律

写出的第七个数据是( )。

A 、7781

B 、7081

C 、7764

D 、70

64 目的:本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巩固所学知识。同 时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了“探究与思考”这类具有创新思维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本题还实现了探索规律从“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的相互转化。

效果:由学生交流答案可知,学生基本上都能独立完成问题解决中的第1、2题。对于“探究与思考”,课堂上也有一些学生做出了解答。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请不要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完成“探究与思考”题。

第六环节 回首探究路——归纳小结,评价升华

请学生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包括知识和方法方面的。教师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目的: 由师生交流来“归纳小结、评价升华”,一方面是通过对全课的回顾帮学生梳理 知识体系,归纳学习方法,了解其学习情况,提升其思维层次。另一方面是给学生准确、全面表述自己观点的机会,并培养学生及时总结、归纳知识的好习惯。

效果: 课堂上,学生发言非常积极,而且能够准确全面的表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教学反思:

《探索规律》教案1

《探索规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体会找规律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断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和听的习惯,并让学生体会同学之间互相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获知渠道。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体验找规律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圆片12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请看(出示挂图)节日里街上挂的彩灯、街道两边插的彩旗,它们的色彩搭配、间隔宽窄都是有规律的。再看(出示挂图)我们家里的饭碗、盘子上的图案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正是这些有规律的事物,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生活中像这样的事物很多,你们想去探索吗?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规律。 板书课题:探索规律。 二、初步探索 1、教学例1 看教材49页例题1,先找规律,再说一说。 大家自由发挥。 2、教学例2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字母或图形,并说明理由。 (1)1,1,2,1,1,2,1,1,2,___,___,___。 (2)A,A,B,A,A,B,A,A,B,___,___,___。 (3),,,,,,,,,___,___,___。 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呢? 学生:(1)的规律是1,1,2的重复。 学生:(1)、(2)、(3)的规律是一样的。 老师:同学们很厉害,总结的不错哦。

3、教学例3 (1)动手操作,探索发现规律。 (2)出示例3。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这6个数1,1,2,3,5,8,()。它们有什么规律排列而成的。学生讨论后交流。你们真能干,找到了这规律。 (3)运用规律。 教师:你们能用找出的规律,推断出后面的数是几吗?。 抽学生说说怎么想的,教师:刚才同学们根据先找出的排列规律,再根据规律推断出未知的数并画填出了数,这就是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4、教学例4 (1)观察思考,发现规律。 教师:刚才我们探索了图形的排列规律,下面我们探索数字之间的排列规律。 出示例4后提问:例4要我们干什么?怎样才能正确填出数来?学生可能回答:先找规律,然后填数。(补充板书:填数) 教师:请同学们先找找这些数的排列规律,然后把你找到的规律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同学们在交流中听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教师有意请秩序最乱的、交流效果不太好的小组发言)同学们可能会说:我没听清楚,太闹了。我没听到,他的声音太小了。他们抢着说,我听不到。我说的时候,他在玩东西…… 教师:刚才像你们这样的交流行吗?应怎样交流呢?(学生说方法)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好。在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发言的人要控制好音量,既不要影响其他组,又要让本组的同学听得清;其余的同学看着他,认真倾听他的发言,及时纠正和补充。现在我们再交流一次,好吗? 教师:请一个人介绍你们组发现的规律,其余的人听后作补充。 教师:你们听到了他刚才说的这些规律了吗?还有什么补充的?同学们学知识就要像刚才那样,你向别人学习,别人又向你学习,这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 (2)运用规律。 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找到了规律,再通过合作交流,学到了别人找的规律,下面我们就用规律填数。学生填空,然后抽学生说填多少,为什么? (3)实践应用。 完成第50页课堂活动第2题和第3题。 三、总结 教师:今天,同学们探索了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你们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方法——(1)找规律;(2)画图形(填数)。

《探索规律》教案

《探索规律》教案 一、背景分析 本课为北京版数学教材第二册七单元的第3课时“探索规律”,主要内容是联系生活实际找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目的是体现活动性和探究性强的特点,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测、分析、推理等活动过程,从而发现规律。并在经历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等能力。并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数学的美和价值,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相连,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 考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也可以采用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对学生发现的不同规律,都应给予肯定,对循环排列的规律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或其他方式动态展示,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一年级的小孩子很活泼,思维很灵活,这就需要串联一个情景,引起他们的兴趣。找规律这个知识点相对来说很简单,关键就看老师怎么规范学生已有的凌乱的知识,怎么引导学生跳一跳再够到新的桃子。另外,一年级的小孩子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很短,这就对我提出了挑战。我怎样设计情景才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我怎样抓住学生集中精力的这段时间把我要突出的重点讲出。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按照从易到难的层次逐步提高。从简单的颜色规律到形状规律,再过渡到数字规律,之后,联系生活、发现规律,最后能够摆出规律、运用规律。由易到难,一步一个脚印,层层递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图形与图形之间关系的分析,初步学会概括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运用规律来推理。 2、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数学的美与价值,体验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与分析能发现简单的规律并进行推理。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运用规律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PPT、多媒体、教学用品、磁扣、小珠子,图形卡片、纸张等。 六、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是: (一)在游戏中感知规律。 (二)活动中探索规律。 (三)应用规律进行练习。 (四)生活中寻找规律。 (五)欣赏规律的美。 (六)总结、布置作业。 (一)游戏中感知规律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先来玩个游戏好吗?

四年级数学上册探索规律2教案西师大版

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商不变的规律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规律的探索能力,并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积极的数学 学习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播放猴子分桃的故事。(一天,孙悟空对众猴子说:“2只猴子分8个桃。”下面的小猴:“太少了。”孙悟空又说:“20只猴子分80个桃吧。”小猴们:“还是少。”孙悟空:“800个桃200只猴子分,怎么样?”小猴很高兴:“好,多了,多了,就这样分吧。”)教师:小猴们分到 的桃是不是真的增加了?你能算一算吗? 学生列式计算,然后展示所列的算式:8÷2=4(个)80÷20=4(个)800÷200=4(个) 学生:小猴们每次分到的桃都是4个,没有增加。 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同意他的意见吗? 学生:同意。 教师:为什么孙悟空能使小猴们每次分到桃的个数都一样?其中有什么秘密?今天我们来探索 里面的规律。

板书课题。 [点评:这里用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引入课题,不但从故事中巧妙的揭示了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使枯燥的学习赋予儿童情趣,让学生感受探索规律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 学习兴趣。] 二、进行新课 1.探索商不变的规律。 教师:我们前面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探索规律? 学生:观察、比较。 教师:请同学们仍然用这样的方法先独立探索规律,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并有一定的发现后再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发现规律没有?你们是怎样发现的?哪个小组来说说? 抽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算式并介绍探索过程。8÷2=480÷20=4800÷200=4 学生1:我们通过观察、比较这3个算式的被除数,发现后一个算式的被除数总是前一个算式 被除数的10倍,再比较除数也有同样的规律,但是它们的商却没有变化。 教师:也就是说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规律?商又有什么规律? 学生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都扩大10倍,而它们的商没有变。教师:我们再来看这个算式 8000÷2000(教师板书:8000÷2000),你能推测它的商是多少吗?引导学生用前面发现的规律来思考,得到:根据刚才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8000÷2000在800÷200的基础上被除数和除数又同时扩大了10倍,所以我们推测出8000÷2000的商仍然是4。 学生用计算器来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教师:还有没有不同的发现?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探索规律教案

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 1.能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作出适当的说明。 2.结合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伴积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1。 教具准备:多媒体演示,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例1情景图 师:孩子们,这是小张家的客厅,请你仔细观察这副图中的窗帘、沙发和地毯的花色,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沙发的颜色总是一行深粉色,一行浅粉色,一行深粉色,一行浅粉色。。。。。。 生:窗帘是一行蓝色,一行圆圈,排列真有规律。 生:地毯也是一行深蓝,一行浅蓝。 …… 师: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窗帘、沙发和地毯的花色之所以这么漂亮,就是因为它们的花色是有规律排列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生活中的一些规律。(板书课题:探索规律) 二、探索新知 (一)学习例2 1.请你继续喊口号。 出示运动会上各方队入场情景图。 师:瞧,运动会上各方队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响亮的口号向我们走来了。你能试着继续喊口号吗? 抽生喊一喊、全班喊一喊。 师:你们是怎样喊的?有没有什么规律? 生:每次都是1,2,1, 师:每次都是1,2,1,我们就说他的规律是1,2,1三个数字在重复。 2.出示例2 让学生同桌交流,找一找例2中每一组的规律。 抽生汇报

生:第一组的规律是1、1、2三个数字在重复。 生:第二组的规律是A、A、B三个字母在重复。 生:第三组的规律是三个图形在重复。 师:那(1)(2)(3)的规律都是……,引导学生归纳出三组实际上都是重复。 3.找规律,画一画。 (二)学习例3 1.看动画、想规律。 出示每次增加三个圆画的动画。让学生直观认识理解每次加3的数学模型。 师:通过刚才的动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每次加3个圆片、 2.摆一摆,填一填。 出示例3. 观察每一组圆片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每一组增加3个圆片。 师:下一组应试摆多少个呢? 课件出示下一组的摆法。 3.找规律填数。 1、 5、 9、 13、、。 16、12、8、4、___ (三)学习例4 1.出示例4 1、1、 2、 3、5、8、_____ 小组内交流 抽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课件配合演示规律。 提炼归纳:前两个数相加等于第三个数。 2.说一说,画一画。 数形结合,先引导学生根据图形标出数字,再找规律。最后在本子上按规律画一画。 三、归纳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规律? (重复、依次增加或减少、前两个数相加的和等于第三个数。) 在数学王国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东西,需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发现它们。四、课堂练习 练习十1~3题。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6.1 探索规律教案

《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 1.结合详尽事例,经历探索事物中隐含规律的过程。 2.能发现事物中的规律,并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对身边有规律的事物具有好奇心,培养探索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发现事物中的规律,并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 问题。 教学难点:探索繁复问题中隐含规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数学家的故事,他的名字叫做高斯,是德国出名数学家,还是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有着“数学王子”的美称。他从小就特别聪惠,有一次上课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数学题,让大家从1开始加2加3一直加到100等于多少?老师刚说完他很快便算出了答案。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怎么算出来的吗?指生说一说:把1和100相加等于101,2和99相加等于101,这样就得到50个101,用乘法计算:101×50=5050。正是因而高斯找到了其中的规律才使繁复的问题变得简单化,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索规律!揭示课题,板书。 二、探究新知: (一)探索活动1:摆三角形 1、这里有一些图形,请你仔细观察每幅图中三角形的个数和需要的小棒根数来填表。

图号①②③④⑤⑥ 6 三角形个数12345 小棒根数 了5根小棒,第三个三角形用了7根小棒…….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指生说一说。 每组中的小棒根数后一个总比前一个多2根。 填完学生汇报结果:第一个三角形用了3根小棒,第二个三角形用师:谁能详尽说一说每组中的小棒的根数是2的几倍多几根?生:第一个三角形的小棒根数是2的1倍多1根,第二个三角形的小棒根数是2的2倍多1根,第三个三角形的小棒根数是2的3倍多1根…… 师:按这样的规律继续摆下,第n个图形需要多少根小棒?2n+1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2n+1”表示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表示任意一个图形的小棒的根数都是图号的2倍加1。n可以表示任何数。 学生只要表述的意思对,就给予肯定,并板书:2n+1。 3、根据字母式子计算,摆第11幅图需要多少根小棒? (二)探索活动2插彩旗 引入:有了这个关系式,我们就能求出任意一个三角形需要的扣子数。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一个现实生活中有规律的问题。 1、请读一读题中的文字,并观察情境图。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探索规律》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探索规律》教案 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让学生体验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是有规律的。 2.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从而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 3.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规律,并能抽象和概括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情景图和例2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引入 教师:老师想说的第1个数是7,第2个数是14,第3个数是21。(板书:7,14,21)你们知道我想说的第4个数是多少? 学生:28。 教师:我想说的第5个数是多少?

学生:35。 教师:你们是怎样猜到老师的想法的? 学生:老师,你报的数有规律,分别是7的1倍、2倍、3倍,我想后面的数一定是7的4倍、5倍 教师:看来,只要找到规律,就能够很快地解决问题,今天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一起来发现规律吧。 初步感受到找规律的重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二、引导探索,发现规律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情景图,请学生观察。 教师: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学生:两个小朋友在讨论装篮球的问题,小男孩说每8个篮球装一筐,小女孩问男孩16个,24个,32个,40个篮球分别装几筐。 教师:要解决小女孩提出的问题,你们准备怎么办? 学生1:列除法算式计算。 学生2:把条件和问题列成一张表会更清楚一些。 (2)填表发现规律。 ①教师:老师完全同意你们的想法。书上也给我们列出了表格,我们先来完成书上第76页的表格吧。

②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后教师提问:观察这个表,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表中第2行的数不变。 学生2:第1行和第3行的数分别一个比一个大。 ③教师:从你们刚才的发现中,你猜测到了什么? 学生:这3行数的变化肯定有规律。 ④教师: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呢?下面我们以第1列3个数量为标准,你又会有什么发现? ⑤学生以第1列为标准,举例进行比较。 教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看来,当每筐装的个数不变时,篮球的总个数和 装的筐数这两个量的变化确实有一定的规律。下面,我们根据表格列除法算式,看看你又有 什么新发现? (3)列式总结规律。 ①教师:谁来列出筐数的除法算式? 板书:88=1(筐) 168=2(筐) 248=3(筐) 教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观察以上除法算式,看看你们又能发 -3-

探索规律_教案教学设计

探索规律 第1课时(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67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探索规律的欲望,培养探索发现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中体验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是有规律的。 【教学准备】 1.课件、题卡。 2.课前准备:各小组用几种颜色的花设计一个布置花台的方案,可选一种或几种颜色,让学生自由发挥。 3.回家收集爸爸或妈妈的年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五一”节快到了,为了增添节日的喜庆,小朋友设计了布置花台的方案,现在就请各小组展示你们的设计,其他小朋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朋友的设计都挺棒,我们看得出来这些花的排列都很有

规律。确实,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是很多的,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探索生活中的一些规律吗?(板书:探索规律) 二、探索新知,自主建构 1.教学例1 教师:小朋友喜欢旅行吗?假如“五一”到了,你和爸爸妈妈去旅游,从重庆出发,去大约300千米远的成都。 多媒体出示地图,动画演示出行的过程。 再在电脑上出示: 重庆到成都大约300千米 已行路程(千米)100剩下路程(千米) 教师:已行100千米,剩下多少千米?怎样填? 将教科书例1出示 已行路程(千米)100150250 剩下路程(千米)200〖4〗100 让学生完成书上第66页例1填表,可独立填,也可讨论合作填。 学生展示自己填好的表格,并谈一谈自己的填法。 教师:根据自己填写的已行路程,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汇报自己的发现。 教师:说得好,已行的路程不断增多,剩下的路程就不断减少。 2.教学例2 教师:小朋友旅行得真快,下面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笑话。 小明今年8岁,小华今年9岁。小华对小明说:“我比你大。”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3.4.1 探索规律(一)教案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3.4.1探索规律(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51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十第1,2题,事物的简单变化规律。 教学提示: 在本节课中,注重培养让学生把话说规范的习惯,学生在认识变化的规律时,可以先由老师“扶”着说出,是几个图形为一组,每组是按什么顺序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再到老师“放”开让学生自己说,使学生的语言逐步达到用词准确,表达完整,思维清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按照规律画出图形。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探索规律的欲望,培养探索、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体验感知同样的规律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并感受规律美化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能发现给定事物中的简单排列规律,并运用自己的发现解决简单问题。 难点: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发现事物的直观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几种图形卡片若干块,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请看(出示课件)节日里街上挂的彩灯、街道两边插的彩旗,它们的色彩搭配、间隔宽窄都是有规律的。 再看(出示课件)我们家里的饭碗、盘子上的图案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正是这些有规律的事物,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生活中像这样的事物很多,你们想去

探索吗?这节课我们一同来探索规律。教师板书课题:探索规律。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规律美化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从而激发学生寻找规律,探索规律的欲望。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同时还使学生自觉进入观察并发现规律的探索过程中,初步体验感知同样的规律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欣赏美丽的花纹,寻找规律 课件出示例1图。 (1)教师:请仔细观察沙发、窗帘、地毯、地面,你发现规律了吗?用你们自己的方式表述出来。 (2)观察、寻找规律。 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寻找沙发、窗帘及地毯上颜色的排列规律。 (3)学生交流找出规律。 学情估计:学生可能会分别说出沙发、窗帘、地毯、地面的花纹颜色的规律,也能分别表达出来,表达的方式可能是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达;或者用画图的方法表达;也可能用字母表达,如用“ABABAB…”等。 学生表述正确都要给予鼓励。 引导学生有序地汇报观察到的排列规律。同时引导学生用相对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规律。 (4)教师:请再整体观察、比较沙发、窗帘、地毯、地面条纹颜色的规律,说说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1:它们的规律都可以表示为“ABABAB…”这样的形式。

小学数学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探索规律》教案2.docx

小学数学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探索规律》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图片若干、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独立完成。 ( 1) 14710 ( 2) 46810 ( 3)△▲△▲ 今天我们来学习“探索规律”(揭示课题)。 2、出示小黑板。 第一行贴图片:小熊、兔子、猴子、青蛙。 第二行贴图片:兔子、猴子、青蛙、小熊。 第三行贴图片:猴子、青蛙、小熊、兔子。 第四行怎样贴呢?由学生来贴,说出为什么要这样贴? 3、问: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看教材 49 页例题 1,先找规律,再说一说。 大家自由发挥。 2、教学例2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字母或图形,并说明理由。 (1) 1, 1, 2,1, 1, 2, 1, 1,2, ___,___, ___。 (2)A , A , B, A , A , B ,A , A , B, ___, ___, ___。

( 3),,,,,,,,,___,___,___。 同学了什么律呢? 学生:( 1)的律是1,1, 2 的重复。 学生:( 1)、( 2)、( 3)的律是一的。 老:同学很害,的不哦。 3、教学例3 (1)手操作,探索律。 (2)出示例 3。 教:同学,你看 6 个数 1, 1, 2,3,5, 8,()。它有什么律排列而成 的。学生后交流。你真能干,找到了律。 (3)运用律。 教:你能用找出的律,推断出后面的数是几?。 抽学生怎么想的,教:才同学根据先找出的排列律,再根据律推断出未 知的数并画填出了数,就是在运用律解决。 4、教学例4 (1)察思考,律。 教:才我探索了形的排列律,下面我探索数字之的排列律。 出示例 4 后提:例 4 要我干什么?怎才能正确填出数来?学生可能回答:先找律,然后填数。(充板:填数) 教:同学先找找些数的排列律,然后把你找到的律在小内交流。 教:同学在交流中听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教有意秩序最乱的、交流效果不太好的小言)同学可能会:我没听清楚,太了。我没听到,他的声音太小了。 他着,我听不到。我的候,他在玩西?? 教:才像你的交流行?怎交流呢?(学生方法) 教:同学的想法很好。在交流程中要注意:言的人要控制好音量,既不要影响其他,又要本的同学听得清;其余的同学看着他,真听他的言,及正和 充。在我再交流一次,好? 教:一个人介你的律,其余的人听后作充。 教:你听到了他才的些律了?有什么充的?同学学知就要像才那,你向人学, 人又向你学,是一个互相学的程。 三、后 1、画一画 ◇◆□■、◆□■◇、□■◇◆ 同学小,真,明确解要求。

二年级下《探索规律》教案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49页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图形和事物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规律对它们进行延续排列,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2.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从而掌握按规律将简单图形或实物进行有序排列的方法。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将图形或数字分组,并能找出蕴含的规律,能表达出规律的第一组。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答题卡、彩笔。 课前谈话: 孩子们,看过《三国演义》吗?《三国演义》可是一部古典名著,很值得一看,里面塑造了许多典型形象,比如说:曹操、诸葛亮……曹操兵多将广,可他与诸葛亮打仗却是屡战屡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请2—3个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人们都说诸葛亮是“未来先知”(课件出示:诸葛亮—未来先知),你怎么理解“未来先知”?曹操却是“事后方知”(课件出示:曹操—事后方知),你又是怎样理解“事后方知”的? 孩子们,你想当未来先知,还是事后方知?(未来先知)恰巧,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学习一种未来先知的本领,想学吗?(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悟规律 1.有规律地呈现,猜颜色 孩子们,我们先来玩一个“猜、猜、猜”的游戏,好吗?(好)为了便于猜测,老师为大家提供了素材,请看屏幕—— (课件出示:) 要求学生齐读圆片的颜色,然后猜测后面4个圆片的颜色。 2.无规律地呈现,猜颜色 孩子们真厉害,猜一个对一个,猜一个对一个,既然这么会猜,接下来老师增加难度,行不行? (课件出示:) 让学生猜测后面6个圆片的颜色,感受没有按规律排列,不易猜准。 3.比较感受规律,揭示课题 咦,老师可就纳闷了,为什么第一行大家猜得那么准,到了第二行就不行了,是不是我们一下子退步了?什么原因? 学生比较发现:第一行有规律,第二行没有规律。 看来有规律就能未来先知,没有规律就不行,那么这规律重不重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规律。

2020年《探索规律》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探索规律》P87-88。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运用观察、猜想、分析、证明等数学活动、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数学规律,解决问题。 2、形成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1、探索、猜想、验证、归纳等能力的培养。 2、用语言或运用算式符号描述、表示事物中的规律。 六一儿童节到了,六(1)班同学按下面的规律为教室挂上气球。 课件出示情境图,你能发现下列图形的规律吗?(按红黄红红黄,五个 一组的顺序排列) 第2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黄的)第27个呢?(黄色)

按照一定的规律,我们能很快地推算出任意一个气球的颜色。 (一)探索乘法表中的数学规律。 日常生活中的规律无处不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乘法表中的数学规律。课件出示主题图,认真观察,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请同学们打开书P87,你能快速的把它补充完整吗? 同桌交流,探索其中蕴含的规律,并用简洁明了的方式注明你们的发现。 归纳观察的方法:(1)横着看,每一行的数字都是第一个数的倍数。(2)竖着看,每一列都是一个数的倍数。(3)沿对角线斜着的一组数字1,4,9,16,25,36,49,64,81分别是1,2,3,4,5,6,7,8,9,的平方。(4) 另一条对角线上的数字则是以两端对称形式排列的。…… 师:“这张乘法表中,我们找出了几种规律?是怎么观察得到的?(横看、竖看或斜看)

(二)探索图中正方体个数的规律。 用式子表示正方形个数的规律:X=N×N=N2 (一)、P88第3题--摆桌椅 (1)、1张桌子可坐6人,2张桌子可坐人,3张呢?4张呢? (2)、猜想一下,10张坐几人呢? (3)、摆N张呢? 小组交流 (4)、小结规律:不管摆多少张,我们都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桌椅摆放的规律4n+2 (5)、验证并填写书P88表格。 (二)、P88第4题--堆放小球 (1)、第5堆有(1+2+3+4+5=14)个小球, (2)、第8堆有(1+2+3+4+5+6+7+8=36)个小球。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设计 课题: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教材P35例9及练习八第10~1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并有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在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并能按规律直接填得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引导发现规律、描述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美以及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并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 教学方法:计算、猜测、验证、总结归纳,体验探索。 教学准备:师:计算器、多媒体。生: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比一比谁算得快。 32.47÷15= 63.79÷5.2= 学生自主计算并订正结果。

2.教师引入:在计算这些题目时,同学们是不是感到很麻烦?这时我们可以使用计算器。用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一些规律呢!(板书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35页例9例题。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订正答案: 1÷11=0.0909… 2÷11=0.1818… 3÷11=0.2727… 4÷11=0.3636… 5÷11=0.4545… 师小结:这些都是循环小数。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你发现了哪些规律?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说出规律: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2.引导学生按规律写结果:同学们,通过用计算器计算,观察计算结果,我们发现了规律。现在大家能不能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呢?(出示以下例题) 6÷11= 7÷11= 8÷11= 9÷1l= 学生汇报得出的结果。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的? (根据1÷11,2÷11……5÷11的结果得出的规律来写商的。)3.检验:同学们写出的规律对不对?用计算器来检验一下。 学生自主验证计算结果,与自己得出的结果作比较。

探索规律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探索规律》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字母表示数》这一章是开启整个初中阶段代数学习大门的钥匙,《探索规律》作为本章的最后一节,是学生初步学习数学符号语言后在应用方面的升华。首先要使学生体会到代数式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其次使学生经历探索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并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将原有的一课时改为两课时,分别从直观形象和抽象符号上进行规律探索(本课是第一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增减,突出数学的生活化。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与“经历”,使之拥有一定的问题解决、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的经验。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和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拥有一定的问题解决、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的经验。 2.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3.培养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鼓励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热情。 设计理念 教法: 本节的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模式展开。以问题引导思维,内容的呈现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把知识的学习置于具体情景之中,通过丰富的例子使学生经历从自然语言到符号语言和图表语言的双向交流过程。关注学生能否用不同的语言(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表达、交流自己的想法。 2.通过丰富而有吸引力的探索活动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激发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3.根据“回想——联想——猜想”的思维过程,对难点进行层层铺垫,使学生亲自经历探索过程与思维升华的过程,感受自我奋斗后成功的喜悦。 学法: 1.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2.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不同的发展。 3.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探索规律优秀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87~89页《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索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2、探索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规律 3、探求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数与数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规律,验证规律的过程.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 养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鼓励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 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探索数之间、图形之间、实际生活中蕴涵的规律,会用恰当的方式刻画所发现的规律。 【教学难点】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板书) 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如运算,数、图形的规律、生活中的规律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感知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课件出示记忆力PK题。学生快速浏览数据,教师指名回答,师生谈话,初步体验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教师小结:要赢得比赛,不光比记忆力,发现规律尤为重要。今天黄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索数学中的规律。板书课题:探索规律 【设计说明】通过PK赛,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感知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导入新课。 二、实践探究,发现数字中的规律。 (1)、分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乘法表并找一找其中的规律。 a.填表。 师:(课件出示)老师这里有一个没有完成的乘法表,其实在这个乘法表中就蕴涵着许多规律,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师: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翻到87页的乘法表,请把表格填写完整。(填完后与老师对照) b.探寻表中的规律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乘法表,分小组找一找数字之间或者它们构成的图像之间有什么规律,请看活动要求。(课件出示——活动要求:每个同学先独立探索其中的规律,并记录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在指导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他是用哪些方法发现规律的,引导学生有序的进行观察。) c.小组讨论结束后,分小组汇报。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发现的规律?” 学生可能会发现的规律:

二年级下《探索规律》教案 (2)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重庆市江津区油溪小学校廖流鸿教学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49页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图形和事物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规律对它们进行延续排列,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2.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从而掌握按规律将简单图形或实物进行有序排列的方法。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将图形或数字分组,并能找出蕴含的规律,能表达出规律的第一组。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答题卡、彩笔。 课前谈话: 孩子们,看过《三国演义》吗?《三国演义》可是一部古典名著,很值得一看,里面塑造了许多典型形象,比如说:曹操、诸葛亮……曹操兵多将广,可他与诸葛亮打仗却是屡战屡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请2—3个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人们都说诸葛亮是“未来先知”(课件出示:诸葛亮—未来先知),你怎么理解“未来先知”?曹操却是“事后方知”(课件出示:曹操—事后方知),你又是怎样理解“事后方知”的?

孩子们,你想当未来先知,还是事后方知?(未来先知)恰巧,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学习一种未来先知的本领,想学吗?(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悟规律 1.有规律地呈现,猜颜色 孩子们,我们先来玩一个“猜、猜、猜”的游戏,好吗?(好)为了便于猜测,老师为大家提供了素材,请看屏幕—— (课件出示:) 要求学生齐读圆片的颜色,然后猜测后面4个圆片的颜色。 2.无规律地呈现,猜颜色 孩子们真厉害,猜一个对一个,猜一个对一个,既然这么会猜,接下来老师增加难度,行不行? (课件出示:) 让学生猜测后面6个圆片的颜色,感受没有按规律排列,不易猜准。 3.比较感受规律,揭示课题 咦,老师可就纳闷了,为什么第一行大家猜得那么准,到了第二行就不行了,是不是我们一下子退步了?什么原因? 学生比较发现:第一行有规律,第二行没有规律。 看来有规律就能未来先知,没有规律就不行,那么这规律重不重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规律。 板书课题:探索规律,并齐读课题。 二、互动探究,发现规律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探索规律.doc

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发现在口常生活中有很多重复出现的周期性问题,并通过观察、思考、探索、发现并利用除法中的余数来解决有规律排列的事物。渗透和培养学生有序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件创设活动情景及学生具体的操作实践活动,使学生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复出现的周期问题,并通过观察、思考、探索最终知道能利用余数去判断。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创设具体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复出现的周期问题,并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知道能利用余数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有序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教学难点:理解用除法中的余数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圆片若干课件小题纸 教学过程: (课前可讲一个循环的故事:从前,有一座山,山里有一座庙,老和尚给小和尚oooooo )谁能接着讲?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课件出示同时师口述,看动物园的动物要召开一次运动会,他们正在布置会场呢。我们一起看一看: 二、感知发现规律。 (一)观察小熊摆花。 1.看小熊摆花,(1盆黄花,1盆红花。重复3次后)继续摆应该摆什么颜色的花?你怎样想的? 2.师:按照小熊摆花的规律,你认为怎样分组比较合适?哪2盆花是一组? 3.师边操作课件边说,1盆黄花1盆红花是一组,1盆黄花1盆红花是一组…… 4.观察比较:每组的花有何共同点?(每组的第一盆花都是什么颜色?每组最后一盆花都是?)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第三章 字母表示数 6.探索规律(一) 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 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往协作能力,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验算验证规律的过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类比、转化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知识来源于生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及创 造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探索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 教学难点:用字母、运算符号表示一般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 走近游乐园——游戏激趣、引入课题 内容:提供能够吸引学生、且富有相应数学内涵的游戏,让学生 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从事探索性活动。 如:请同学们伸出左手,一起做下面的游戏: 从大拇指开始,像图中显示的这只手那样依次数数字1、2、3、 4、5、……,请问数字20落在哪个手指上? 可先让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可针对学生在数数字过程中出现 的困惑给出适当提示:如果大家觉得数字大不好数,过程太长,而且数也比较费时,那么请你 想办法找一找有没有一种既简便又准确的方法。 当学生说出数字20刚好落在无名指上后,教师对学生进行表扬,继而追问:你们能很快地说出数字200落在哪个手指上吗?2000呢? 鼓励学生采用画图、列表等方法进行思考、讨论。最终引导他们概括规律,并说 出理由。如,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得到的下表,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1 … 1 1 2 3 4 5 6 7 8 9

探索规律优秀教案

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P49例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并作出适当的说明。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动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体验数学应用于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找出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图画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生一起做游戏:老师发指令(拍拍手,拍拍肩,指前方)学生做,反复3遍,让学生猜接下来该做什么。小结:按一定的规律来做动作。 课件出示,让学生欣赏有排列规律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些什么?揭示并板书课题:探索规律 出示例1情景图 1、谈话:同学们,明明刚刚搬了新家,心里可高兴了。今天邀请我们去参观他的新家呢,你们想去吗?

2、看,这就是明明的新家。你们觉得漂亮吗?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沙发,窗帘,地毯,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结:这些花色之所以这么漂亮,就是因为它们的花色是有规律排列的,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找找生活中的一些规律。 二、构建新知,探索交流。 学习例2 1.出示运动会各方队入场情景图。说说怎样喊口号,有什么样的规律?抽生汇报。指出:每次都是121三个数字在重复。 小结: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不仅仅是生活中能见到这些有规律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王国中中也会有。接着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出示例2. 1,观察第1小题,你能发现什么? 引导:哪几个数字反复出现?(1,1,2)两个1和1个2出现的顺序变了吗?如果让你分组,你能按照规律给这些数字分组吗? 2,让学生同桌交流,找一找排列的规律。 3,抽学生全班汇报,交流。老师引导学生完成分组。 思考:哪一组就能表示出这一列数字所表示的规律? 小结:第一组不仅含有这一题的规律,而且能充分表示这一组的规律。 4,学生根据找到的规律完成第1小题。小结:在找规律中,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学会给这些数字,或者字母,图形分组。那你能用学到的这种方法找到第2,3小题的规律吗?试一试吧! 5,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交流。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探索规律教案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探索规律教案 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P49—P50例1~4,课堂活动1.2.。 教学目标: 1.能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作出适当的说明。 2. 2.结合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伴积极合作的意识。 3.教学重点:目标1。 4.教学难点:目标1。 5.教具准备:多媒体演示,实物图片等。 6.教学过程: 7.一、情境引入 8.出示例1情景图 9.师:孩子们,这是小张家的客厅,请你仔细观察这副图中的窗帘、沙发和地毯的花色,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0.生:沙发的颜色总是一行深粉色,一行浅粉色,一行深粉色,一行浅粉色。。。。。。 11.生:窗帘是一行蓝色,一行圆圈,排列真有规律。 12.生:地毯也是一行深蓝,一行浅蓝。…… 13.师: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窗帘、沙发和地毯的花色之所以这么漂亮,就 是因为它们的花色是有规律排列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生活中的一些规律。(板书课题:探索规律) 14.二、探索新知 15.(一)学习例2 16.1. 请你继续喊口号。 17.出示运动会上各方队入场情景图。 18.师:瞧,运动会上各方队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响亮的口号向我们走来了。你能试着继 续喊口号吗? 19.抽生喊一喊、全班喊一喊。 20.师:你们是怎样喊的?有没有什么规律? 21.生:每次都是1,2,1, 22.师:每次都是1,2,1,我们就说他的规律是1,2,1三个数字在重复。 23.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存在的规律 24.让学生同桌交流,找一找例2中每一组的规律。 25.抽生汇报 26.生:第一组的规律是1、1、2三个数字在重复。 27.生:第二组的规律是A、A、B三个字母在重复。 28.生:第三组的规律是三个图形在重复。 29.师:那(1)(2)(3)的规律都是……,引导学生归纳出三组实际上都是重复。 30.3.找规律,画一画。 31.(二)学习例3 32.1.看动画、想规律。 33.出示每次增加三个圆画的动画。让学生直观认识理解每次加3的数学模型。 34.师:通过刚才的动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5.生:每次加3个圆片、 36.2.摆一摆,填一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