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美术作业评价的实践》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美术作业评价的实践》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美术作业评价的实践》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美术作业评价的实践》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美术作业评价的实践》

内容摘要

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是实施美术学科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美术作业的评价是由教师单方面评价打分或略写评语,学生被动接受,无法真正理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在美术作业教学中,应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首先要指导学生参与评价,其次引导学生自评、他评,再次老师补充评价和采取激励性评语评价,还可以进行作业展览式评价。

关键词

美术作业多元化评价实践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是实施美术学科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馈学习成果的一面镜子,更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美术作业的评价是由教师单方面评价打分或略写评语,学生被动接受,无法真正理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对作业还是采用“包办式”的全批全改,不仅会消耗教师钻研新课标和教材的时间,而且不利于调动小学生积极学习美术的兴趣,还会导致学生们只看老师批改的结果,而忽视作品没有画好的原因。所以我认为有效的多元化的作业评价,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其学习的信心,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美术作业多元化评价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多元化作业评价的方式

1.指导学生参与评价。

起始阶段,学生评价作业时,往往不知如何评起,教师应在评价的方法上给予指导和启发。重点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画面中物体的形状、比例、色彩及组合关系等,扩大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树立起学生的信心。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提高欣赏能力与审美情趣。如教学《出壳了》时,要求学生以绘画的形式,表现一幅小宝宝出壳以后找妈妈的情景或小宝宝跟妈妈在一起幸福的场面。学生根据要求作业后,我指导学生对作业进行评价,提示学生:

(1)谁画的宝宝最淘气?

(2)谁画的宝宝最令人意想不到?

(3)谁画的宝宝爱睡懒觉?

(4)谁画的背景最有趣?

学生围绕这几点积极思考,对自己和同学的作业仔细琢磨,选出一些优秀的作品,并对有些作业指出了不足。

2.引导学生自评、他评。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跃跃欲试,都想发表一下自已的观点,教师应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学生在自评过程中充分阐述自已的想法、创作动机及画面中的优缺点。学生的他评,即让其他同学来评价,是对自评的补充,同时也是对作品的具体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另一种看法。自评与他评是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评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这过程中,教师能更深一层地了解学生的想法、观点,从而促进师生双边活动,更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如教学《茂密的花》时,讲评作业部分,我设计让学生从色彩、画面组织、有创意等几个方面让学生自由的来自评、互评,说一说谁的画面颜色最漂亮?谁的画面最有创意?谁画的背景最有趣?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对同学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通过自评、他评,最大限度地肯定学生的表现。评价中,重在引导学生关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关注学生作品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

3.教师补充评价。

教师是受过一定专业培训的教育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在评价过程中带有成熟的、理性的、全面的观点和看法。在分析作品的能力上更具合理性,教师的评价是对学生的自评与他评结果的补充与修正。

如:学生评价“这张画的色彩配得很好看”,这时教师应补充道“因为这张画用深底色衬托,使画面中的景物更醒目,所以色彩效果强烈”。又如在第六册风景画《我们的社区》的作业中,学生评价发现画面中的房子、树近的小,远的大,是不好看的,而反之则好看。那么教师要补充评价这是“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使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原因,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表现力。另外,教师适当对学生的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将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激励性评语评价。

有的学生原本涂色潦草,在下一副画中他的涂色认真仔细了,这就是进步;有些小朋友性格内向,画面构图缺乏张力,在下一副作品中注意了构图的特点,敢图敢画了,这也是进步;还有些小朋友原本对于美术学习缺少兴趣,但是有一天他执笔画了一副“大作”,这更是进步。多给孩子一些鼓励性的评价,这样会让他们慢慢了解绘画,敞开心扉,感受绘画给他们带来乐趣。在美术作业里,写上简短的评语,表示老师对学生美术作品的看法。老师的评语要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肯定学生作业中优点所在。如绘画作业中,我便写上“构思新颖,你真的很棒,”。在撕纸作业中我便写上:“选材得当,色彩搭配适当,你最行”。对基础差的学生作业,我便写上:“老师相信你可以做的更好,你一定行!”学生的作品能得到老师的好评,学习信心倍增,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很多。如果学生的作业中有不足之处,老师也应用“如果这样画,可能会更好看,加油啊!”等委婉的词语让学生修改作业中的不足。

5.作业展览式评价。

展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作品展览分为中期或期末展览,形式分全校性的美术作品展览、班级美术作品展览。展览评价作品的来源是学生自己档案袋内的作品,可以是本学期教学内容,也可以是课外学习成果,可以是绘画作品,也可以是工艺作品。全校性的美术作品展览每学期中期举行一次,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参加,在学校的大操场上,设立展板和展台。期末举行的班级美术作品展览会,不求高水平,重在人人参与、展览会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布置。这样,用汇报的形式展示自己在美术学科上的特长和相对较强的项目技能。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互相欣赏互相评价。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审美观作出全面评价。评定应以鼓励为主,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和进步,保护学生自尊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多元化评价实践的效果分析

采用让学生参与美术作业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作业优秀率也随之上升,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的综合素质也相应得到发展。

1.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的提高。

通过参与作业评价,学生能正确区分美与丑,视野也更加开阔,艺术涵养不断积累,审美能力从感性向理性迈出一大步。在浩瀚的艺术海洋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陶冶学生的性情。

2.想象力、创造力的提高。

自评、他评、教师的补充评价,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断扩展,这一切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作品中的内容也极具新意。如工艺制作课《树叶贴画》通过学生评价,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可不可以用水彩笔添上一些景物”,他们发现树叶添画使画面效果更佳;另外,又有学生联想到可用火柴梗、旧挂历、布等其他物品贴画,使画面各具特色。在评价过程中,师生的思想互相交流补充,学生的每一种好主意,都得到老师充分肯定,他们大胆地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挥笔,创造出了一幅幅生动的又具有鲜明个性的作品。

3.绘画技巧与动手能力的提高。

学生对绘画技能的理解和运用经常是顾此失彼。如果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对多幅学生作业进行恰如其分的评述,就会在自已的作业中摄取多人之妙笔而回避别人的不足。当一部分学生构图结束时,教师挑选有代表性的作业,及时让学生对比后评价,这时不用教师评价,学生就能明显地发现每张作业的优缺点,诸多问题也迎刃而解。从而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巧与动手能力。

4.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学生在评价作业时要自已组织语言,用美术语言评价更不容易。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刚开始的评价中,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经常是语不达意。通过参与作业评价,多听多讲多练,语言表达能力自然得到提高。如第一册《画太阳》一课,老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已的画面编一个小故事,在自评时有位学生这样讲:太阳像个调皮的孩子,在蓝天上奔跑,他红红的脸上渗出一颗颗汗珠,他拉来一块白云当毛巾擦擦脸。他的脸太脏,白云变成了黑云,云儿哭了,太阳安慰他说:“别哭,我来变个魔术。”太阳从嘴里喷出七色霞光,于是天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总之,我们更要追求和强化美术作业的个性化倾向,通过美术作业的多元化设计和多形式的合理评价,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最佳途径,使他们不再感到美术作业是无味的,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提高每个学生的美术素养及综合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美术新课程标准》,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中国美术教育》2010年第三期。

小学美术论文合集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它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多媒体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美术课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地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向一个更科学、与日俱增先进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教学探索,合理地把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合在美术教学当中。在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实践。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美术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培养创新意识、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价值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强调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媒体运用于美术教学将成为美术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尤其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思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理解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 电脑多媒体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方式为:教师课堂教学演示,学生上网浏览、搜寻素材进行绘画创作,或者采取另一种绘画形式——电脑绘画。这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她以生动直观的形式,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们眼前展示了一幅诱人的前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电脑多媒体信息技术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一、美术欣赏课直观生动 过去要上好美术欣赏课,教师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幻灯片或录像带,并且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因此,不少教师把上好美术欣赏课视为畏途,本来应该非常生动直观的美术欣赏课,变的非常乏味,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 借助电脑多媒体信息技术,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果大为改观,只要教师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把存有美术欣赏数据的光盘装进光驱就很容易了。当欣赏经典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5篇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美术教学的重点 在学科新课程的实验和实施过程中,教师既是新课程的实践者,又是新课程的主体。因此,能否把新课程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学生观融入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成为新课程能否继续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没有进行新课程改革前总是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分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在不自觉中形成了一种符合教师个体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却使自己陷入条框之中,影响了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课堂上又因为过分强调课堂结构,一般采用固定的技能传授结构模式:平淡导入—教师演示—学生临摹—教师评价作品几个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程的各个部分限定的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对绘画技能部分的传授,而忽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学生作品看似画得很好,但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对其一生的发展都很不利。通过素质教育我认识到:要想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教师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是关键所在。 进行新课程改革后,我在课堂上甘愿做?绿叶?和?铺路石?,辅助和引导学生领悟、理解和运用美术知识。学生的美术学习逐渐变被动为主动,美术课也上得轻松而生动了。 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需分层次、分阶段进行

为体现新课程精神,我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课标要求设计了新的教学结构模式。 (一)运用充满趣味性和探索性的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搞好教学?开场白?,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对学习美术知识的愿望。所以我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就会主动去学。比如在上一年级《你我他》人物头像课,在开始时就可以用古老的?贴鼻子?游戏教学,再贴眼睛、贴眉毛等,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在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臵关系,学生兴趣浓厚,为主动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上《我心中的太阳》一课时,可以放音乐《种太阳》?啦啦啦,种太阳,一颗送给南极,一颗送给北冰洋,一颗挂在冬天,一颗挂在晚上,到那个时候世界将变得温暖又明亮……?的方式进行导入,学生不但理解到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任务,而且饶有兴趣的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如:在上二年级《会变的线条》一课时,就可以采用做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用摸线条、听线条、看线条、画线条等形式理解和感受线条,这种简单的探索适合低年级学生,他们也乐于自己找到答案并从中获取乐趣。 (二)教学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突出表现在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师要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美术毕业论文范文

美术毕业论文范文 一、南黄海滩涂的美术文化的开辟价值 (一)窥探地点历史渊源 扶海洲(如东古称)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阶段长江入海口一片卵形沙洲,后与大陆并接,成为“唐古砂咀”,五代的后周世宗年间(954-958年)当扶海洲与胡逗洲涨结后,扶海洲与大陆之间的古横江最终消逝,如东人因势利导修建了一道又一道的海堤,匡围出一片又一片土地,扩充了如东的疆域。在这片奇特的疆域,孕育了黄金滩涂特有的文明。从远古的渔船到现今的文蛤景画,每处景观、每件工艺品,都在诉说并持久演绎着滩涂繁衍的历史。所以,在时隔数千年的今天,我们肩负着繁荣这方文化的使命,并由此去追溯远古的滩涂文明。 (二)融汇各地移民文化 远古,人类活动随着海岸的逐渐东迁也随之东移。从最早的青墩淮夷古族人、吴越人、“盐丁”、两晋南北朝阶段被迫南迁的山东兖州人、江西客家人,到元末明初的因“洪武赶散”驱赶至扶海洲的苏州阊门人,再到明清阶段各地商贾、建国后三峡移民、婚嫁到如东的三十一具少数民族,如东人祖先来自华夏五湖四海,各地汇聚如东的的客籍人,带来了各地的日子适应,并且也带来了各地的文化,成为南黄海滩涂文化底蕴的重要源泉。譬如江南水乡文化、镇扬文化、徽州文化等等,据说如东五大集镇的石板街算是当年徽州文化的产物。 而今,我们踩着前人的肩膀,开辟属于我们如东人滩涂美术文化,如象征如东人踏实勤恳的海子牛文化、宝地孕育的奇贝——“文蛤景画”以及奏响如东新时代强音的“空中交响曲”和“海上迪斯科”文化。如东的文化就像扎根这方热滩涂的五湖四海的人一样,兼收并蓄,博大且包容。 (三)挖掘地点特色美术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张振华在《把根留住》一文中说“民间美术是本乡本土流传在民间的艺术形式,即所居住日子的地点的美术,既具有有用功能又具有审美价值”。民间美术作品之因此感人,正是因为他们别是无动于衷地摹抄,而是在没有功利驱动的纯真心态下、在游戏般的制造中与民族的艺术精髓和蔼质相交融,并注入了自己的热情和生命力。 从南黄海滩涂的渔船创造工艺、以及如东“板鹞”这些纯手工工艺,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滩涂居民的日子。渔船的优美曲线造型,板鹞风筝的精湛工艺,徐善华先生娴熟的画牛技巧,以及华子裕先生闲暇之余投入的极大热情,以独特的视角发觉并研究出来的文蛤景画,无一别表明古老的扶海洲在今天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由此形成的地点特色美术极大地丰富了如东文化,增加了滩涂文化的内涵。倾向于东方传统的“空中交响乐”到西化的“海上迪斯科”,给现在的南黄海滩涂美术文化又重新加入现代元素,给如东滩涂美术文化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二、南黄海滩涂的美术文化的资源应用 当前,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人们在别断深入挖掘港口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并且,逐渐忘却了这些珍贵财宝另一方面的价值,我们的文化教育研究也并没有对本地优秀的滩涂文化资源加以很好的利用。由此,我们意识到救护、传承本地美术文化的迫切性,看到学校美术教育对本土美术文化资源的开辟与应用的重要性。 我们认为,要想做好南黄海滩涂美术文化的应用,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发掘取舍,寻准最佳的整合点 首先,我们要依照美术教学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掘可供利用的美术文化资源。 滩涂资源的不少,比如,文蛤、渔船、滩涂景观、风筝节、渔民等等。我们要做的第一项工作算是要充分去发觉、发掘这些可供利用的资源,尽可能多地去研究每一项资源。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的新思维 拔山镇庙垭小学丁德华 2010.11. 美育的不断深入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作用重大,意义深远,美育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和愉悦身心的良好效应.美育有示之以形,动之以情和寓教于乐的特性,这一特性有着其它学科教育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如何提高小美术课的教学质量,迫切需要我们美术教师去研究和探讨. 深化教材促学生主动学习 研究教材深钻教材,是上好美术课的前提,一味注重传授知识技能,以灌输为主,是难以实现美术教学大纲要求的。只有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人文教育,那就是"以人为本".这才是美育教学所追求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和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权利,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的发挥.为此,我们充分吃透教材的内涵和精神,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是美术教师上好美术课的前提. 明确的教学目标,重视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的方向起决于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的设定对于设计教学的步骤和方式方法上起着制约和决定的作用.美术课应该有美术课的特点,应该认真设计好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每一个环节中真正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因此,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控制,有利于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在教学备课中,不但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创新,更要注重设计的每一个环节的真正目标. 小学美术第五册《留住秋天》一课,教师不能只采用一些新奇,刺激的游戏吸引学生,过分的强调秋天的景色如何的美,视频、图片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却没有想到学生如何拼贴的教学目标,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怎样制作寥寥几句,草草收场。这种方法与目标相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课题 研究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三是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四是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五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小学美术欣赏课在美术教学中占用的课时虽然最少,但教与学的矛盾却常常比较突出,因此也是美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如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共同去研究和探讨。 二、课题界定、理论假设 小学美术欣赏的概念界定 欣赏:欣赏就是从一个作品中发现有意义的地方,慢慢去品味,得到一种很愉快的感觉,是个看似简单却十分深奥的东西 美术欣赏:美术欣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其作品背后的艺术现象的活动。 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形式,它和绘画及工艺教学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从美术教学总的目标和任务出发,欣赏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

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把他们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发展的道路。 三、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教师把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并以情感为主导因素,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理解、欣赏其内涵。 2、通过研究,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引导孩子提升美术欣赏能力 3、通过研究,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灵活运用教材,善于结合实际培养、提高学生欣赏能力。 四、研究过程及方法 (一)研究过程 1、前期尝试阶段: (1)组建课题成员 (2)调查美术课堂现状,了解学生美术欣赏兴趣 (3)收集资料、学习理论 (4)撰写课题申请报告 (5)尝试研究 2、具体实施阶段: (1)撰写开题报告,调整课题实施计划,明确分工合作。 (2)继续收集文献,充实理论基础 (3)进行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 (4)撰写中期报告,调整实施方案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精神 一、教学个性设计为创新精神培养提供可能 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学设计必需关照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个性认知的充分结合。这样的个性化设计在教学目标上必须明确想象力培养要求,如在空间想象力上的要求、形象思维上的要求,并加以机制干预以期达到较好的“创造”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一般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以获得更为感性的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儿童的表象;(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能充分给予时空关照,尊重个体感知,以打开个体想象的大门;(3)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材料丰富认识,以发展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4)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合作、充分体验生活、积极实践不断丰富生活经验,为发展良好的想象力创设条件;(5)不刻意追求图画的完整与美观,重点关注孩子的创造力发展。 二、情境控制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美术作品在表现上往往是静态的呈示,然而我们关注到它所表现的内容又往往是动态的。由动态向静态的转变自身就是一种创造,画疾驰的汽车、飞翔的小鸟、流动的溪水等。用静态作品来表现动态美也是美术的一种表现手段,重在创造的美术创作学习活动,要求教师尤为关注在提供素材、指导观察素材的过程中展示素材的情境空间创设,这是呼唤学生与素材产生共鸣的主要手段。这里讲到的情境空间包括了观察素材、空间背景等,当然更包括了学生。我们希望的情境就是学生能够走入的空间,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擦出火花。通过图示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响情境空间教学效果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观察素材、空间背景、学生。这几个方面中所展示的几个要素有许多是可以控制的,如素材的呈示方式、时间、展示过程等;还有空间背景的素材选择与展示方式,都是可控的内容。在学生方面,我们可加以影响的可能是对素材的认知,至于技能、审美等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方面,以期对其他的控制展示达到情境空间创设的最大效益。 三、语言交流为创新精神培养保驾护航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学语言的功能时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教学中的主要交流手段,语言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鸣。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是平等公开的,只要保持相互尊重的原则倾听对方的意见,往往是孩子乐于“交流”的现象。但是教师在美术创新活动中的角色如何却直接影响了创新的效果。我们常说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倾听者、指导者,关怀学生的学习动态,帮助学生开展学习。但是对于创新来说我们更多的应该是谅解、支持与鼓励。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做一个宽容的激励者更为重要。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在一个方面的重视,只有关注教学整个过程中学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sodocs.net/doc/7116594708.html,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从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审视当下美术教学审美性原则的落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年21期.张小抗. [2].角色扮演法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美与时代(下旬刊)》.2014年5期.尹艺. [3].千姿百态,不拘一格——改变中小学美术教学“单一化”的策略. 《大众文艺》.2014年23期.秦霄. [4].浅谈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参花》.2013年24期.王青. [5].谈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年9期.王成. [6].浅谈美术教学中的成败. 《艺术百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3年4期.李娟. [7].民间艺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 PKU.2012年2期.李晓勇. [8].民间优秀传统美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2年71期.曹亚丽. [9].包豪斯美术教育体系对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启示.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 PKU.2012年9期.赵帅. [10].浅谈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衔接. 《成才之路》.2010年23期.吴海静. 二、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示范方法的研究.被引次数:5 作者:严威.美术学华东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

https://www.sodocs.net/doc/7116594708.html, [2].我国中小学民间美术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被引次数:6 作者:刘迎春.学科教学(美术)华东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 [3].开发民间美术资源应用于中小学美术教育.被引次数:11 作者:李文宇.学科教育首都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 [4].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作者:陆元玉.学科教学(美术)杭州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 [5].诗歌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李然.学科教学(美术)华中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 [6].济宁孔孟文化资源在本地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冯莎.学科教学(美术)广西师范大学2015(学位年度) [7].论情境教学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作者:王成鑫.美术学杭州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 [8].具有成都地域文化特色的中小学美术课程资源的调查与开发实践.被引次数:1 作者:马敏.学科教学(美术)四川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 [9].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研究——构建“自主探究学习模式”课例研究.被引次数:4 作者:王媛媛.学科教学(美术)山东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 [10].中小学美术教学中质性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被引次数:3 作者:陈晓蕾.美术课程教学论上海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 三、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 [1]发挥高校优质资源辐射作用,推动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实证研究. 付文娟.郑伟红.赵敬蒙.孙燕.于光,2015全国第四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 [2]试论中学设计教育与教学. 尹艺,2008首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交流会 [3]文化视野下的河南中小学民间与乡土美术课程建构. 李蕾.郭珂,2015全国第四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

小学美术教育实践论文

小学美术教育实践论文 教育科研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思维活动,并且又需要把其科研成果描述出来让别人了解。那么,有关小学美术的教育论文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大家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潜移默化,营造“美”的教育氛围 1. 提供欣赏平台 借助学校网站、教师博客、《雨竹》校刊等平台开辟名家名画作品赏析栏目。比如齐白石的《虾》系列赏析、徐悲鸿的《奔马图》赏析、凡髙的《向日葵》系列等,让学生从小接触经典的艺术作品,引导他们认识名家美术作品的多元性,学会宽容和尊重大师的作品,与大师直接对话,并且撰写欣赏心得,以帮助他们在童年时代就获得较髙的艺术发展起点。 2. 加大宣传力度 在学校宣传窗、海报栏、美术教室等场所定期举办学生优秀美术作品展以及学生个人画展,张贴学生创作的能够体现儿童天性、天真朴拙的优秀美术作品,如书法、国画、剪纸、青花、线描等一系列作品,这一举措能拉近孩子的心理距离,更易被孩子们接受。今后笔者还准备将一些优秀的国内外名家名作引入学校公共空间,为本校学生努力打造更完整的艺术欣赏氛围。

3. 相关活动配合 因本校的校园文化理念是“诗意雅韵”,每年借助校园艺术节 这一契机,定期开展全校性的诗配画比赛,由学生自选一首喜欢 的古诗,以硬笔书法的形式书写之后,配上与诗歌意境相符合 的画面,以此表达学生的审美感受。这一举措具有一定的跨学 科色彩,实现了抽象的文字思维与美术的形象思维之间的联系 与互换。除定期开展诗配画比赛,近年来围绕学校民乐特色, 开展“乐之绘”美术比赛,也是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的一项大型 活动,学生的绘画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4. 丰富学校图书馆美术藏书 笔者学校有个南京市级的示范图书馆,有两万册的藏书,其中就包括一定数量的美术类读物,给爱好美术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扩大美术阅读视野的好机会。 5. 家校联手 另外,利用家校平台,号召家长在家中给孩子创设一定的艺术氛围,使孩子耳濡目染,快速提升其审美品位。 二、凸显主体,鼓励学生“美”的学习 1. 合理利用美术学习单 在过去的美术欣赏教学中,笔者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就是过分重视了教师的分析与讲评,而忽视了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自主理解。或者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范文 浅议小学美术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育 文吴青艺 摘要当今美术教育中的美术本身只是一种途径,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 艺术能力、人文素养整合发展为教学总目标,使美术教学诸元素可见、可 触、 可摸、 可体味, 让学生真实体验微妙的生活韵味, 感受美的生活存在, 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乐观地创造生活,彰显美术学科的人文特性。 关键词人文素养;课堂实践;人文特性 一、人文素质的概念与作用 所谓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 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人文素养教育是通过优秀的人文文化实现的,而优秀的人文文化则是 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不断积累、提炼和升华而逐渐形成并随着人类社会的 发展而发展的。 美术学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 人的理想、愿望、情感、道德、意志、价值、尊严、智慧、美、自由 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 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的培育思想,让学生在创作过程

中具备浓厚的人文性质,可不断提升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小学生 的身心。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实践 1 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培育,在弘扬艺术精神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着浓厚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把人的伦 理精神、道德情操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 弘扬艺术精神从娃娃开始,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情趣与艺术精神的培养, 要让他们从小接受对事物、社会,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一种理解,为他们 今后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奠定基础。 如,我讲授了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六册中的一节课,内容是威武的 盾牌。 在这一课中,为让学生很明显地感受到编者的这个意图,在教学实践 中不仅从美术角度来阐述盾牌功能,还可以通过盾牌上的动物头图案设计 使盾牌增强威武感, 给敌人造成心理上的恐惧感, 从而削弱敌人的战斗力。 这种引导式的教学手段,较好地让学生了解了盾牌的功能和特点,知 道了盾牌是古代士兵用的一种防御性的武器;并且知道了盾牌威武是为了 让敌人见了胆战心惊。 学生通过学习能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威武的盾牌,特点突出、表现完 整。 通过教学,我完成了课前设计的所有教学任务,达到了一定的预期效 果。 2 注重学生人文史观的培育,在提升人文情怀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美术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小学美术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美术是泛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整理的小学美术小课题开题报告,供参考!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创新能力是每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美术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辅助学科,不管从具体的教学内容还是从美术课的功能来说,还是对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创新精神和技能技法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儿童线描画是儿童情趣、思想、内在潜能的自由表现方式,是儿童思维活动的一种真实记载,线描画不仅自由、随意,还可把幼小孩子的那种“心”像绘画毫无拘束地表现出来。在儿童线描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研究,蹲下身子去欣赏孩子们的画,用赏识的眼光去感受,让幼儿在有趣的“乱画”中理解线条的多样性,在不同的线描画创作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营造民主、平等的美术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现才华,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师在线描画引入小学美术学科特色的探究与研究过程中,有思想有实践有研究有反思,从而改变教学行为,加速到质的飞跃,让“教书匠”逐步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发展学生的感知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线描画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创造及表现能力;二能培养其做画

的耐心和毅力,磨炼孩子的意志。通过线描画的教学,学生的综合能力必将得到提高。 二、课题界定 课题为:小学美术线描画教学研究研究 线条是绘画最基本的造型语言之一,线描画是用线条的变化来描绘对象及其形体结构的绘画方式,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绘画方式。涂鸦期的幼儿用笔勾画出一些散乱的点线,远古时代出现在洞穴里的画也是由线条组成。线描画是用线条说话的艺术,线描是最简便、最直接用于表现形象的绘画手段,是在平面上表述客观事物或主观想象而使用的虚拟性、提示性、装饰性的视觉语言。线条又是最高级的造型语汇,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有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道出了线条的本质在于它的情感意味。线描画既对具体物象做概括处理,又可进行细致刻画,既能进行造型训练,又可创作表现传达感情。三、主要理论依据 看到省特级教师朱国华老师进行的儿童水墨画的实验。朱老师借助国画中水墨画的表现形式,在技法和题材上大胆创新,具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创新与发展。呈现的学生作品表现大胆,生动新颖。同时,也可看出,朱老师也是将点、线等元素融入了教学中,使学生的作品,除了具有儿童绘画朴拙、生动等特点,又多了一份装饰绘画的形式美感。在吸取这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接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校近期美术尝试的研究方向定位为儿童线描画。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小学美术教师优秀论文

小学美术教师优秀论文《美术课堂中的爱心教育》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更新:2012-8-27 20:13:25 美术课堂中的爱心教育 情感在美术课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美术课的灵魂所在。也可以这么说,美术教育即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必须始终贯穿于美术课堂教学,要将情感教育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所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不仅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好处,对我们社会的发展也具有好处,因此,“爱心教育”要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去。 第一,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 多让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加以引导分析,让学生学会欣赏,在美术作品中学会审美。让学生与优秀艺术品对话,促使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并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 欣赏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自主欣赏和评述。同样的艺术品,在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性格和不同情趣爱好的学生眼里可以传递不同的感受与体验。在引导学生欣赏时应避免出示统一的或教师主观的评价标准,而应该放松他们所有的神经,自主的地去感受,去鉴别,有意识地诱导接受并认可他人的不同审美观,承认个人的审美差异,同时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品格。 第二,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美术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爱惜纸张、不随地扔纸、妥善保管自己的用具、正确使用美术用具、不浪费、不损坏等等。这些好习惯不仅是学习的习惯,也会对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促进的作用。好习惯的养成将伴随他们一生,甚至会引导他们成为健康、文明、向上、有道德的人。所以,要从细微处入手开发美术学习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第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美术课堂上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使他们通过积极的课堂学习,感受到教师的爱,同学之间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并不是通过每一节课都牵强附会地加上一个环节来达到的,而是靠教师的一种教学意向,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注,当成一种内在的教学品质和自觉的教学行为,利用美术课程资源去熏陶,通过师生交往、生生交往,让学

新课改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新课改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分析 林相枫 摘要: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转变传统教学中以讲授为主忽视学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发挥。 关键词:小学美术;新课改;教学 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美术课程具有生机和活力,是提高美术课程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学习美术欣赏中的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推高学生的美术素养。那么,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彰显生机和活力呢?

一、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首先,教师要积极运用教学中的自主表现法,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教师要尽量少讲,即使讲也要精讲,要让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如让学生角色扮演、分组讨论、上台演讲、展示作品等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我们的社区》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社区,还可以从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后的社区面貌出发,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社区是我们的家,也意识到要好好学习的心态。 二、构建开放课堂,激发课堂的生机活力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

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艺术创作不应该规定格式,小学观察和认识事物与一般成年人一样,他们在表现作品的过程中对于形形色色的事物有不一样的了解和想法,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有趣的造型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创作一幅作品,凸显课堂的生机与活力。 三、运用游戏和竞赛,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小学生爱玩爱闹,喜欢竞争,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充分运用游戏和竞赛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引入游戏教学,如智力抢答、讲故事、变魔术、猜谜语、脑经急转弯等游戏可以让学生突破课堂传统模式的限制,进而高高兴兴地投入教学中。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竞赛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竞赛中提高学习积极性,在你争我抢中实现创作能力的提高。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4篇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4篇 第一篇:探析农村小学美术教育 1.转变美术教育观念 通过新教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观念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的主要教学理念,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也应积极响应素质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这就需要学校与教师的共同努力。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建立艺术教育领导小组与艺术教研组,让美术教育能够以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进行。而通过小组与教研组的成立,能够促使教师与学生积极进行美术教学活动,让美术教育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存在于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而不是将美术视为课程负担。 2.引进专业的美术教师 通过以上笔者对农村小学美术教师资源薄弱这一现状,学校方面可以大力扩招具有专业水平的美术教师。同时,学校还可以进行一些美术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唯有如此,才能够有效解决由于专业美术教师缺乏,无法进行教学方式改革这一问题。并且,具有专业水平的美术教师能够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辅导与教学。

3.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进行美术教育 农村教育虽然在某些方面不如城市教育,但其美术学习环境极为优越。对此,笔者认为美术教师应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带领学生进行校外写生。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美术理论教学,学生可能还无法在实际中运用,只能照本宣科。教师带学生外出写生,指导学生将身边美丽的事物画在纸上,不但能够有效将实际与理论相结合,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当然,美术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写生,外出写生时划分区域,一部分学生画花,一部分学生画树,一部分学生画山……把这些画花、画树、画山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给予表扬。然后再对学生作品中不足的地方进行讲解与指导。通过这样的美术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以上就是笔者通过自身经验与教学探究的所有分析。农村小学美术有效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掌握技能,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故而,小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周燕单位:贵州省石阡县石固九校 第二篇: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课兴趣创新能力观察能力 一、美术教学首先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美术教学可启发小学生的大胆创新能力 三、美术教学可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新颁发《美术课程标准》把欣赏教学提到了重要位置,要求不仅“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还强调“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能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美术教师改变过去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如何搞好美术欣赏教学?我觉得: 一、充分认识欣赏教学的重要性 1、欣赏是创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欣赏就没有创作。 2、重视随堂欣赏。新的美术教材没有安排专题欣赏课,而是把欣赏贯穿于每一课,每节课的欣赏往往只能是几分钟时间,非常宝贵。因此,在教学中,不满足于让学生“看”和“听”,还让学生“触”、“说”、“读”、“议”甚至“写”,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的和欣赏。 二、充分发挥主体性,培养美术语言表达能力 1、通过好的作品让学生感受激发学生的审美需要。心理学早就告诉我们,需要是产生行为动机的源泉,只有先让美术佳作的艺术美去震撼学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感受,他们才会有兴趣去了解它,理解它和鉴赏它。为此,要准备好欣赏作品,并设法充分展现它的艺术美,还要注意用感情的语言把学生引入到审美情境中。

3、树立全新教学观念,清除学生语言障碍。(1)加强学生主体意识,不过于依赖课本。学生从小奉行的是以课本知识为惟一正确的准则。不可否认,课本对学生学习是相当重要的,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前人的经验,有益的知识,这对学生无疑是不可缺少的,但应看到课本并非完美无缺的,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时代飞速发展,课本的发展永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速度,如课本中的服装、建筑的范围观念已显得陈旧,即使新编课本,今后将同样面临这个问题。美术课本中有关作品的欣赏文字只是一家之辞,但任何一件优秀作品,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欣赏,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是优秀作品的魅力所在。所以我在教学中强调要学生不要完全只跟着课本走,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2)改变传统的教师形象,创造课堂和蔼气氛。 5、努力研究指导方法。积累词汇。要培养学生美术语言提高学生欣赏水平,教师在教学上首先自己要努力研究指导方法,帮助学生积累词汇,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我认为美术欣赏教学极为重要。所以,教师只有全面认识到欣赏教学的重要性,才会摆脱陈旧落后观点的束缚,上好欣赏教学课,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让学生在欣赏中发现美、感受美从而创造美,真正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初探论文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浅谈 内容摘要: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中我就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结合了自己的实际经验,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讲述通过运用直观教学,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想象,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体参与音乐实践,以此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的能力、与音乐创造能力。 关键词:直观教学;主体参与;营造氛围;情感互动现今在很多学生的眼中,仍有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其实自“学堂乐歌”后,由于种种原因,这种音乐课上只教唱歌的形式,确实一直延续了90多年。而到了现在,这种制度和观念却早已落后了。音乐欣赏,即感受与鉴赏,作为现今音乐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领域,已越来越被音乐教育界所重视,它也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让学生在流动的音响中靠听觉来感受音乐形象,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和创造音乐之 中。 但是,传统的欣赏教学已愈来愈不受学生的欢迎。在我们的欣赏课中,一般为先介绍作品基本情况、创作背景、作曲家,然后进行初步欣赏;接下去就是分析曲子,乐器,表现手法,再度欣赏。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就在于教师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于是往往出现教师在上面口若悬河,学生却是云里雾里,甚至根本不想听。那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就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 问题。 我是一名农村中学的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我在工作中十分关注的问题。 通过实践和探索,我认为以下一些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一、运用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说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健全审美心理、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的。对音乐感兴趣是青少年的共性,有许多学生往往把每周一节的音乐课视为“一周最美好的时刻”。特别是在上到欣赏课的时候,如果我们教法呆板,一成不变,索然无味,学生就会失 去学习的兴趣。 我们的学生在欣赏课中,认识音乐主要靠听觉、想象来完成。其实,视觉也是一种很好的辅助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以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通觉作用。比如说美丽的挂图与优美的板书就能令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忘情的学习。例如:在教唱歌曲《阿西里西》时,我在黑板上画了美丽的傣家竹楼,把歌谱和歌词抄在水波荡漾之中,学生一进教室,就被这强烈的视觉冲击所吸引。上课时自然格外用心。在教唱歌曲《保卫黄河》时,利用大幅彩色挂图引导学生想象,激发学生兴趣。另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福音。多媒体教学的兴起,使课堂更加生动、精彩、形象逼真。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音像同步展现夕阳西下,皓月东升,江上微波涟涟,白帆点点。乐队的演奏如同正坐在音乐厅中现场欣赏一样。学生们忘情地投入在民族器乐所展现的清丽优雅的意境中。再者在学习戏剧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看录像、听唱腔、见脸谱和戏装、知道舞台美术、用上锣鼓、学点念白和走步、甚至学一两个唱段等,通过这些最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戏剧有了感性认识,加深理解。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感受和体验,对于理解、评价京剧艺术也有 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所以在欣赏过程中,运用一些直观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的音乐欣赏、变抽象为直观。这样的方式能让教师教地更轻松,学生学地更乐意,更投入。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范文两篇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范文两篇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范文两篇 篇一 【摘要】中小学校美术教育目前在基础教育中仍然是一个最薄弱的环节,导致了中小学校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受到严重抑制。从而,在理论上、观念上、教学方法上等几方面进行切实有效地改革,显然是发挥美术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中小学校美术教育现状分析改革方法 20世纪晚期,讯息科技的突破发展,集成了数千万人类历史的精华。美术教育在中国美术教育历程中也受到冲击,但普通学校美术教育的诞生却是本世纪初的事。尽管它在中国存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真正出现突破性的发展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事。近些年来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党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6月13日作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学美术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不仅改变了它原来作为“调节课”的地位,而且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学科,从根本上说人们对美术教育自身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近几十年的教育改革实践,成绩是显著的,不仅加强了基础美术教育,培养了各级各类美术人才,并且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美术教育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使我国艺术教育走上了稳步发展的新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学校美术课开课率大幅地提高,艺术教学体系逐步建立。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艺术教学科学研究有所发展。过去十年的学校艺术教育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带有普遍指导作用的基本经验,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学校教育中提供给美术教育的体制不够健全、不够完善,我国美术教育还存在着诸多方而问题,艺术教育仍然是整个学校教育中的最薄弱环节之一。 从我国学校教育的实质来看,艺术教育的开展还是极其薄弱的。如何才能使美术教育顺应时代要求,如何为培养新时代人才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是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大问题,也是美术教师面临的严肃课题。 当前,我国美术教育事业在理论上、观念上的缺陷,影响和剥弱了美术教育作用的发挥,“理论认识始终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大问题。”多年来,出于急近功利,满足于数字的提高和表面的繁荣,不仅在导向上出现了混乱,在教学行政、教师方面也无所适从。社会的浮躁和对美术教育的偏见,助长了人们的“实利主义”观念。 由于对美术教育缺乏正确和深层的认识,美术课被降至可有可无的副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具体形象的运用和实际的技能操作少而不系统,在以考试为指挥棒的教育制度下,这种现象越演越烈,致使一些教育者断定“获得稳固和有用知识的唯一途径是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论文

融汇巧思,悦己育人 ——透过案例浅析如何巧妙利用已有资源优化小学美术课堂 天心区西湖小学刘韵丹 摘要:中国每所小学都有着一般小学的共性,又有着自身的特性。作为学校的一个组成部分,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了解自身及自己的学生特性、了解自己所处教学环境,并用最优资源整合方式提升自己,使自己融入所处环境,悦纳自我、与学生良性互动、与学校共同成长。 关键词:合理利用资源案例分析差异共存融合相互作用 我所在单位地处长株潭交汇地,可算是典型“城乡结合部”小学中的一员。我校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生流动性大、学情复杂。我是千万个工作在第一线普通美术教师中的一员,本文所述可算作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采样切片”。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总是抱怨单位硬件设施不够好、学生素质不高、学校和家长不重视美术教育......抱怨改变不了任何东西,只会影响自身情绪让工作受阻。我开始思考在现有条件下自己可利用、可改变的部分有哪些,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这一切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事实上我校有完备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配有美术室、书法室等功能室,只是功能室内部物资不够或不好用。相对许多小学来说,我所在单位已经有非常不错的硬件设施了。 案例一: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能干的工程车》,这一课要求学生用线描 及做手工的方式画或做工程车。备课之前我想到我校大门口就有一大片工地正在施工,每天各种工程车进出其间,突然想到:正在这里工作的人们,有没有我的学生家长呢?找孩子们一聊天询问,原来五年级每个班都有部分家长从事的工作就是开工程车!比如挖掘机、大卡车、起重机、压路机等等,孩子们也特别喜欢观察学校周边工地上的“大家伙”。我请几位同学征得家长同意后拍下了他们和他们家工程车的合影,并将这些照片放在我的教学课件的第一页,作为导入环节。课上,孩子们的反应让我惊喜。他们对自己熟悉的、就在自己身边的人和物,出现在课堂教学环节十分兴奋,从前美术课堂上的艺术作品、画坛巨匠离他们比较遥远。运用多种美术材料工具进行创作又总有许多不带工具的孩子,而且理直气壮地对我说:“老师,我没什么美术细胞。”这一次的课堂体验让孩子展示了他们的生活知识,他们讲的许多东西都让我意外,比如孩子们讲解各种工程车的各部分名称、颜色标志含义、各部分功能、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等,听着他们熟练地谈起这些,特别是平时总是捣乱、从未好好完成作品的几个小男孩也那样流畅地讲得头头是道,我知道,他们对于美术课堂的看法有了改变。虽然后来的作业环节经过了几次修改、重新讲解示范并更改了作业要求,但是孩子们最后的作业效果普遍超过了从前的水平。也许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没有想到,他们常见的,赖以谋生的工具会出现在美术课堂上,后来在拓展延伸部分我又加入了感恩父辈的环节,孩子们谈到自己父母的辛苦工作,觉得他们身为普通劳动人民光荣而伟大。这一课可以说是为我的学生“量身定制”的,在后来的美术课堂上,带工具材料的孩子明显增多。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找到他们的兴奋点并抓住学生优势、特质,才能更好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有了信心、兴趣,才能保证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课堂,完成各项学习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