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物理高考备考专题《力学实验》(高考押题)(原卷版)

2020物理高考备考专题《力学实验》(高考押题)(原卷版)

2020物理高考备考专题《力学实验》(高考押题)(原卷版)
2020物理高考备考专题《力学实验》(高考押题)(原卷版)

高考押题专练

1.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

①将弹簧秤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木板上,使其轴线沿竖直方向.

②如图所示,将环形橡皮筋一端挂在弹簧秤的秤钩上,另一端用圆珠笔尖竖直向下拉,直到弹簧秤示数为某一设定值时,将橡皮筋两端的位置标记为O1、O2,记录弹簧秤的示数F,测量并记录O1、O2间的距离(即橡皮筋的长度l).每次将弹簧秤示数改变0.50 N,测出所对应的l,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③找出②中F=2.50 N时橡皮筋两端的位置,重新标记为O、O′,橡皮筋的拉力记为F O O′.

④在秤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橡皮筋搭在秤钩上,如图所示.用两圆珠笔尖成适当角度同时拉橡皮筋的两端,使秤钩的下端达到O点,将两笔尖的位置标记为A、B,橡皮筋OA段的拉力记为F OA,OB段的拉力记为F OB.

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

(1)利用表中数据在图坐标纸上画出Fl图线,根据图线求得l0=________cm.

(2)测得OA=6.00 cm,OB=7.60 cm,则F OA的大小为________N.

(3)根据给出的标度,在图中作出F OA和F OB的合力F′的图示.

(4)通过比较F′与________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

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能定理.将木板竖直放置在斜槽末端的前方某一固定位置,在木板上依次固定好白纸、复写纸.将小球从不同的标记点由静止释放,记录小球到达斜槽底端时下落的高度H,并根据落点位置测量出小球离开斜槽后的竖直位移y.改变小球在斜槽上的释放位置,进行多次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1)表格中空缺的数据应为________.

(2)已知木板与斜槽末端的水平距离为x,小球在离开斜槽后的竖直位移为y,不计小球与槽之间的摩擦,小球从斜槽上滑下的过程中,若动能定理成立,则应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

(3)若仅仅换一形状完全相同,但摩擦不能忽略的斜槽(其余装置、位置均不变),表格中竖直位移y的数值与上表相比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弹射装置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部分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出小球的直径为d,并在A点以速度v A竖直向上抛出;另一部分同学团结协作,精确记录了小球通过光电门B时的时间为Δt,用刻度尺测出光电门A、B间的距离为h.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完成下列问题:

(1)小球在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

(2)小球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减少量为________;

(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等式____________成立,就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用题目中给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4.某同学利用图所示装置,验证以下两个规律:

①两物块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接,沿绳分速度相等;

②系统机械能守恒.

P、Q、R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P、Q用细绳连接,放在水平气垫桌上.物块R与轻质滑轮连接,放在正中间,a、b、c是三个光电门,调整三个光电门的位置,能实现同时遮光,整个装置无初速度释放.

(1)为了能完成实验目的,除了记录P、Q、R三个遮光片的遮光时间t1、t2、t3外,还必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

A.P、Q、R的质量M

B.两个定滑轮的距离d

C.R的遮光片到c的距离H

D.遮光片的宽度x

(2)根据装置可以分析出P、Q的速度大小相等,验证表达式为________;

(3)若要验证物块R与物块P的沿绳分速度相等,则验证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4)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则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5.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利用传感器设计实验:如图甲所示,将质量为m、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在一定高度h由静止释放,小球正下方固定一台红外线计时器,能自动记录小球挡住红外线的时间t,改变小球下落高度h,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此方案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方便快捷.

(1)用螺旋测微器测小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的直径d=________mm;

(2)为直观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应作下列哪一个图象________; A.h -t 图象 B.h -1

t 图象

C.h -t 2图象

D.h -1

t

2图象

(3)经正确的实验操作,小明发现小球动能增加量1

2mv 2总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mgh ,你认为增加释

放高度h 后,两者的差值会________(填“增大”“缩小”或“不变”).

6.在用“落体法”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小明选择一条较为满意的纸带,如图甲所示.他舍弃前面密集的点,以O 为起点,从A 点开始选取纸带上连续点A 、B 、C ……,测出O 到A 、B 、C ……的距离分别为h 1、h 2、h 3…….电源的频率为f .

(1)为减少阻力对实验的影响,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_____. A.选用铁质重锤

B.安装打点计时器使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

C.释放纸带前,手应提纸带上端并使纸带竖直

D.重锤下落中手始终提住纸带上端,保持纸带竖直 (2)打B 点时,重锤的速度v B 为________.

(3)小明用实验测得数据画出的v 2-h 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

(4)另有四位同学在图乙的基础上,画出没有阻力时的v 2-h 图线,并与其比较,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7.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m 1、m 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 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 Hz ,m 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 1=50 mg ,m 2=150 mg.(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 =________ m/s.

(2)在打下第0个点到第5点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 k =________ J ,系统势能减少ΔE p =________ J(当地重力加速度g 约为9.8 m/s 2)

(3)若某同学作出1

2

v 2-h 图象如图丙所示,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 m/s 2.

8.某学生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下端挂钩码,每增加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弹簧伸长的长度x ,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甲中作出F-x图线;

(2)根据F-x图线可以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3)估测弹簧弹力为5 N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________ J.

(4)一位同学做此实验时得到如图乙所示的F-x图线,说明此同学可能出现了哪种错误?________.

9.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时保持小车(含车中重物)的质量M不变,细线下端悬挂钩码的总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F,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1)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实验前应调节滑轮高度,使滑轮和小车间的细线与木板平行

B.平衡摩擦力时,在细线的下端悬挂钩码,使小车在线的拉力作用下能匀速下滑

C.每次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后都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后释放小车

(2)图乙为实验中打出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

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未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间的距离.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 Hz,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 B=_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

(3)改变细线下端钩码的个数,得到a -F 图象如图丙所示,造成图线上端弯曲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10.如图所示,利用DIS 实验系统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调至水平后固定在桌面上,另一端安装位移传感器(接收器),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细线将装有位移传感器(发射器)的小车和力传感器连接起来,动滑轮下挂有质量可以改变的小重物.将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相连,打开计算机中操作软件,放开小车使之运动.不计滑轮、托盘和细线的质量,忽略滑轮与转轴间的摩擦.

(1)实验中力传感器的示数F 与小重物的重力mg 的关系为( ) A.F =mg 2

B.F >mg 2

C.F

D.无法确定

(2)保持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M 不变,改变小重物的质量m ,重复进行多次实验.记下每次力传感器的示数F ,利用DIS 测出每次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a ,将得到的a 、F 数据绘制成a -F 图象.以下图象可能的是( )

(3)在本实验中不计滑轮的质量,忽略滑轮与转轴间的摩擦,除此之外请写出一种减少实验误差的主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某实验小组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A.挂上钩码,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

B.打开速度传感器,取下轻绳和钩码,保持A 中调节好的长木板倾角不变,让小车从长木板顶端静止下滑,分别记录小车通过速度传感器1和速度传感器2时的速度大小v 1和v 2;

C.重新挂上细绳和钩码,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A到B的步骤.

回答下列问题:

(1)按上述方案做实验,长木板表面粗糙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________(填“是”或“否”);

(2)若要验证动能定理的表达式,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

A.悬挂钩码的总质量m

B.长木板的倾角θ

C.两传感器间的距离l

D.小车的质量M

(3)根据实验所测的物理量,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

12.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竖直墙上的A点安装一个拉力传感器,用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一端与质量为1.00 kg的小球C连接,另一端绕过小滑轮B(可以忽略滑轮大小)与传感器连接,定滑轮B与A等高,BD为水平参考线,测出BC间绳长L=0.80 m.实验中,使绳始终处于绷直状态,将小球从距离BD线高h处由静止开始释放,从拉力传感器记录的拉力变化图线中读出拉力的最大值为F.改变h的值,记录下相应的最大拉力F,取H=L-h,g=9.80 m/s2,实验中得到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1)当H=0.60 m时,小球的最大动能为________ J,此过程中外力做功为________ J;

(2)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论,推导出F与H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可以探究外力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光滑斜槽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将斜

槽从底端开始分成长度相等的五等份,使AB=BC=CD=DE=EF,让小球每次从不同等分点处释放,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

(1)实验中,若小球从F点释放运动至斜槽水平位置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W,则小球从B点释放运动至斜槽水平位置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_.

(2)实验中,小球每次在斜槽上运动的长度记作L,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记作x,通过五组数据描点作出的L-x2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乙所示.设小球运动到斜槽底端时的速度为v,可以判断,外力做功W与________(填v、v2或v)成正比,若斜槽的倾角为θ,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则图象的斜率为________(用H、θ表示).

14.某同学利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和气垫导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甲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等组成.在气垫导轨的两个工作面上均匀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小孔,向导轨空腔内不断通入压缩空气,空气会从小孔中喷出,使滑块稳定地漂浮在导轨上,这样就大大减小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

(1)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②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③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紧靠气垫导轨左端弹射架的外侧,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与弹射架并固定在滑块1的左端,调节打点计时器的高度,直至滑块拖着纸带移动时,纸带始终在水平方向;

④使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

⑤把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

⑥先________,然后________,让滑块带动纸带一起运动;

⑦取下纸带,重复步骤④⑤⑥,选出理想的纸带如图乙所示;

⑧测得滑块1的质量为310 g,滑块2(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205 g.

完善实验步骤⑥的内容.

(2)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 打一个点.

通过计算可知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前系统的总动量为________kg·m/s ;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后系统的总动量为________kg·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试说明(2)中两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甲为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C 为数字毫秒表,A 、B 为两个相同的光电门,C 可以测量铁球两次挡光之间的时间间隔.开始时铁球处于A 门的上边缘,当断开电磁铁的开关由静止释放铁球时,数字毫秒表开始计时,落到B 门时停止计时,毫秒表显示时间为铁球通过A 、B 两个光电门的时间间隔t ,测量A 、B 间的距离x .现将光电门B 缓慢移动到不同位置,测得多组x 、t 数值,画出x

t 随t 变化的图线为直线,

如图乙所示,直线的斜率为k ,则由图线可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________;若某次测得铁球经过A 、B 门的时间间隔为t 0,则可知铁球经过B 门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此时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为________.

15.在研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长度改变量的关系”实验中,弹簧长度的改变量可利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得到,而弹性势能的大小只能通过物理原理来间接测量.现有两组同学分别按图甲(让钢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使钢球沿水平方向射出桌面)和图乙(让滑块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使滑块在气垫导轨上向右运动,通过相应的测量仪器可以测出滑块脱离弹簧后的速度)两组不同的测量方案进行测量.请写出图甲方案中弹性势能与小球质量m 及图中各量之间的关系E p =________;图乙方案中除了从仪器上得到滑块脱离弹簧后的速度外还要直接测量的量是________;两种设计方案的共同点都是将弹性势能的测量转化为________的测量.

16.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将木板水平固定在桌面上,木板左端固定挡板上连接一轻质弹簧,长木板上A、B两点安装有光电门,滑块放在长木板上,靠近轻质弹簧.

(1)用游标卡尺测出挡光片的宽度,读数如图乙所示,则挡光片的宽度d=________ mm.

(2)在滑块上装上挡光片,用手推动滑块向左移动压缩弹簧,将弹簧压缩到适当的程度松手,滑块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右滑去,滑块离开弹簧后分别通过A、B两点的光电门,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分别记录下滑块上挡光片通过A、B两点光电门的时间Δt1和Δt2,则滑块通过A点的速度为________,通过B点的速度为________(用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3)通过改变滑块压缩弹簧的程度大小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滑块通过A点和B点的速度v A和v B,作出v2A-v2B图象,若图象与v2A轴的交点为a,重力加速度为g,要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要测出________,若此需要测出的物理量用x表示,则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用题中给出的字母表示).

17.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实验,由实验得到弹簧伸长量x与弹簧受到的拉力F的关系如图(a)所示,由图求得弹簧乙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若要在两根弹簧中选用一根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________;用制作好的弹簧秤来测量物体的重力,如图(b)所示,物体重________N.

18.如图甲所示为做“探究外力做功和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

(1)本实验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应________(填“拖着”或“不拖”)纸带.

(2)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纸带,测得AB =1.44 cm ,BC =1.64 cm ,CD =1.64 cm ,DE =1.59 cm.已知相邻两点的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 ,应选择________段计算小车的最大速度,小车的最大速度为v =______m/s.

19.用图中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

(1)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在安装斜槽轨道时,应让斜槽末端保持水平,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A .使入射球与被碰小球碰后均能从同一高度飞出 B .使入射球与被碰小球碰后能同时飞出

C .使入射球与被碰小球离开斜槽末端时的速度为水平方向

D .使入射球与被碰小球碰撞时的动能不损失

(2)若A 球质量为m 1=50 g ,两小球发生正碰前后的位移—时间(s -t )图象如图所示,则小球B 的质量为m 2=________.

(3)调节A 球自由下落高度,让A 球以一定速度v 与静止的B 球发生正碰,碰后两球动量正好相等,则A 、B 两球的质量之比M

m

应满足________.

20.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多选)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砝码及砝码盘的牵引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C.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越大越好

(2)在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 s,且间距x1、x2、x3、x4、x5、x6已量出分别为3.09 cm、3.43 cm、3.77 cm、4.10 cm、4.44 cm、4.77 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有一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a与所受外力F的关系,他们在轨道水平及倾斜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所示.图线________是在轨道倾斜情况下得到的(填“①”或“②”);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m=________kg.

21.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A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B是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

第一次实验,如图(a)所示,将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对齐并固定,让滑块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最高点距离桌面的高度h、M距离地面的高度H、M与P间的水平距离x1;

第二次实验,如图(b)所示,将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并固定,让滑块B再次从滑槽最高点由静

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 ′点,测出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 的距离L 、M 与P ′间的水平距离x 2.

(1)在第二次实验中,滑块到M 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2)通过上述测量和进一步的计算,可求出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下列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 .h 的测量

B .H 的测量

C .L 的测量

D .x 2的测量

(3)若实验中测得h =15 cm 、H =25 cm 、x 1=30 cm 、L =10 cm 、x 2=20 cm ,则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2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根细线系住钢球,悬挂在铁架台上,钢球静止于A 点,光电门固定在A 的正下方,在钢球底部竖直地粘住一片宽度为d 的遮光条.将钢球拉至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 可由计时器测出,取v =d

t 作为钢球经过A 点时的速度.记录

钢球每次下落的高度h 和计时器示数t ,计算并比较钢球在释放点和A 点之间的势能变化大小ΔE p 与动能变化大小ΔE k ,就能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1)用ΔE p =mgh 计算钢球重力势能变化的大小,式中钢球下落高度h 应测量释放时的钢球球心到________之间的竖直距离.

A .钢球在A 点时的顶端

B .钢球在A 点时的球心

C .钢球在A 点时的底端

(2)用ΔE k =1

2mv 2计算钢球动能变化的大小,用刻度尺测量遮光条宽度,示数如图所示,其读数为

________cm.某次测量中,计时器的示数为0.010 0 s ,则钢球的速度为v =________m/s.

(3)下表为该同学的实验结果:

他发现表中的ΔE p与ΔE k之间存在差异,认为这是由于空气阻力造成的.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4)请你提出一条减小上述差异的改进建议.

2.2020年高考物理冲刺押题卷(解析版)

猜题卷(二) 2020届高三物理全真模拟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k,这个关系式是开普勒第三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的 B.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牛顿第二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 C.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定义式 D.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使用的三个公式,都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的 【解答】解:A、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k,这个关系式是开普勒第三定律,是通过研究行星的运动数据推理出的,不能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故A错误; B、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这个关系式是向心力公式,实际上是牛 顿第二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故B正确; C、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这个关系式不是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定 义式,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定义式为v=,故C错误; D、通过ABC的分析可知D错误; 故选:B。 2.有些元素的原子核有可能从很靠近它的核外电子中“俘获”一个电子形成一个新原子(例如从离原子核最近的K层电子中俘获电子,叫“K俘获”),发生这一过程后,新原子核() A.带负电 B.是原来原子的同位素 C.比原来的原子核多一个质子

D.比原来的原子核多一个中子 【解答】解:A、原子核带正电,故A错误; BCD、原子核俘获一个电子后,一个质子变成中子,质子数减少一个,中子数多一个, 新原子核的质子数发生变化,新原子与原来的原子不是同位素,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如图所示,一不可伸长的光滑轻绳,其左端固定于O点,右端跨过位于O′点的固定光滑轴悬挂一质量为m A的物体A.OO′段水平,长度为L,绳上套一可沿绳滑动的轻环。现在轻环上悬挂一质量为m B的钩码,平衡后,物体A上升L.则() A.m A:m B=:3 B.m A:m B=:1 C.m A:m B=:1 D.m A:m B=:2 【解答】解:重新平衡后,绳子形状如下图: 由几何关系知: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θ为30°,则环两边绳子的夹角为60°, 则根据平衡条件可得:2m A gcosθ=m B g 解得m A:m B==:3,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如图,abc是竖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ab水平,长度为3R;bc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的圆弧,与ab 相切于b点。一质量为m的小球。始终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的作用,自a点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球从a点开始运动到其他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

高中高三物理高考备考方案

****高中2016届物理高考备考方案 物理备课组 一、指导思想 1、整体备考 三轮复习必须层次分明、完整落实,尤其是第一轮复习不拖,必须为第二轮、第三轮复习争取主动! 2、团结协作 一是备课组集体办公,随时交流;二是集体备课精心准备、深入讨论;三是集体备课确定的任务要及时、主动、有创造性的完成;四是资源要共享。 3、务实苦干 一重落实,二重全面,三重有效。落实的要求是凡讲必练,凡练必改,凡改必讲;全面的要求是基础全扎实扫到、能力提升不回避、学生尖子层中间层都针对性解决问题;有效的要求是要关注学生接受与否、落实与否。 4、灵活创新 一是要熟悉新高考、掌握新动向;二是要思考有效落实的方式方法;三是加强校际间合作。备课组确定三点做法要落实,一是变式题、随堂训练题做纸上交改以加强落实,二是一周一测滚动训练(侧重基础、多炒现饭),重点班加做加餐训练,三是贯穿大一轮复习备考思想——一轮复习中穿插专题整合。 二、奋斗目标 1、高考目标 高考各项指标保证全州第一,其中物理学科均分比第二名必须超5—8分,并缩小与省内名校(如华师一附中、襄阳五中等)的差距。 2、教学目标 全面完整落实三轮复习备考,并使尖子层、中间层有突破性上升;高考前完成理科综合训练至少30套等。 3、教研目标 继承优秀备考教研成果的同时,创新2016届备考形式,必须有下一届复习值得保留和借鉴的教研资料,并将备考教研成果结集。 三、三轮复习 2015届高考物理总复习分三轮进行,各轮复习的主要目的、时间安排和主要复习方式如下表所示: 复习目的时间安排复习方式 第一轮夯实基础2017年4月初——2016年1月底逐章逐节对点复习 第二轮提升能力2017年2月中旬——2016年4月底分六大版块综合复习第三轮训练考商2017年5月初——2016年6月初模拟训练和回归课本在第三轮复习末期,考前10天,我们将根据形势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安排同学们回归课本,看积累本和改错本,记背基本知识、方法、模型等。 (一)第一轮复习 1、指导思想 (1)做好学生引导 ①开始第一轮复习前,制作“2016届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一轮复习学法指导”,

2018年北京高考物理卷--及答案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在核反应方程4 1417278He + N O + X →中,X 表示的是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α粒子 14.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 B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 .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 15.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 A .干涉条纹消失 B .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 C .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 D .中央条纹变成红色 16.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P 、Q 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0.15 m 。当P 运动到上方 最大位移处时,Q 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 A .0.60 m B .0.30 m C .0.20 m D .0.15 m 17.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已知月 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 A .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1/602 Q P v

高考理综试卷分析及高考备考建议

2019高考理综试卷分析及2019高考备考建 议 一、总体上难度略有下降 全国卷和北京卷2019年高考总分值都没有变,难度跟2019年相比略有下降,选择题仍然注重基础的考查,比如北京卷其中三道选择题是纯基础,第1题是免疫的基本知识,第2题生物大分子的合成,第5题基因工程和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步骤,难度比较低,有两道一个是图形,一个是表格,这两道主要考查大家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集中在3、4题。大题的难度是中等略偏下,特别是2019年的第29题的遗传题,这个跟去年相比难度大幅度下降,但是在这里面有几个问题略有难度,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得到不错的成绩,同时也能区分出优秀的学生。全国卷的难度同样也是大幅下降,全国卷第一题考查的是“原核细胞的结构”,第2题考查的是,不同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度,几乎都是教材上的原话,是不是有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呢?第29题考查的是对光合作用原理的理解,对于基础扎实的孩子,如果审题认真,就能够得心应手。所以今年的生物拿分还是很容易的。 二.考查的核心依然是注重基础以及理论联系实际 没有什么偏题和怪题,没有什么陷阱,命题形式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比如北京卷的第1题的“乙肝疫苗有效成分”,第3题“抗癌药物处理”,第5题“转基因植物”,第29题“对药物依赖的研究”,等都贴近我们的实际和社会生活,与生物科学发展前沿同步,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

的学习价值以及社会意义。 三.考查的重点还是能力考查 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依旧是考查重点,2019年的高考试卷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比分最多,但失分率最多的环节是在获取信息能力,而2019年高考命题延续了这点,比如北京卷29题和31题,同样全国卷29题的光合作用,第5题的信息,第31题的图标,以实验探究能力考查为核心,综合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充分体现了生物学“实验科学”的学科特点,也是我们在复习中对高三学生一直强调的重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四中网校一直严格根据高考要求,设计紧抓考点的练习题,以北京卷31题和全国卷29题为例,仔细观察其实都曾在知识导学练习题中出现过类似题。

2020年江苏省高考物理押题卷

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本试卷共 10 页,总分:100 分。考试时长 90 分钟。 一、 选择题(本部分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B .物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 C .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D .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2. 如图所示,导热的气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可自由移动的活塞把气体封闭在气缸中, 气缸的内壁光滑。现用水平外力 作用于活塞杆,使活塞缓慢地向右移动,保持气缸内 气体温度不变,则对于封闭气体 A. 外界对气体做功 B. 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C.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D.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个数不变 3. 卢瑟福指导他的助手进行的 α 散射实验所 用仪器的示意图如图 2 所示。放射源发射的 α 粒子打在金箔上,通过显微镜观察散射的 α 粒子。 实验发现,绝大多数 α 粒子穿过金箔后, 基本上仍沿原来方向前进,但少数 α 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的角度甚至大于90°。于是,卢瑟福大胆猜想 放射源 金箔 荧光屏 α 粒子 图 2 显微镜 A. 原子核内存在中子 B .原子核内存在质子 C .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D .原子内部有体积很小、质量很大的核 4.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很多场所都利用红外线测温仪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红外线 测温仪利用 A .红外线是可见光的特点 B .红外线的穿透本领比 X 射线强的特点 C .人体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的特点 D . 被红外线照射的某些物体可以发出荧光的特点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重点及策略

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重点及策略 一、考点网络化、系统化 通过知识网络结构理解知识内部的联系。因为高考试题近年来突出对物理思想本质、物理模型及知识内部逻辑关系的考察。 例如学习电场这章知识,必须要建立知识网络图,从电场力和电场能这两个角度去理解并掌握。 二、重视错题 错题和不会做的题,往往是考生知识的盲区、物理思想方法的盲区、解题思路的盲区。所以考生要认真应对高三复习以来的错题,问问自己为什么错了,错在哪儿,今后怎么避免这些错误。分析错题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复习效率、巩固复习成果,反思失败教训,及时在高考前发现和修补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漏洞。充分重视通过考试考生出现的知识漏洞和对过程和方法分析的重要性。很多学生不够重视错题本的建立,都是在最后关头才想起要去做这件事情,北京新东方一对一的老师都是非常重视同时也要求学生一定要建立错题本,在大考对错题本进行复习,这样的效果和收获是很多同学所意想不到的。 三、跳出题海,突出高频考点 例如电磁感应、牛二定律、电学实验、交流电等,每年会考到,这些考点就要深层次的去挖掘并掌握。不要盲区的去大

量做题,通过典型例题来掌握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重视“物理过程与方法”;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全面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定量规范、有序的训练来提高应试能力。 四、提升解题能力 1、强化选择题的训练 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考查,在选择题上的失手将使部分考生在高考中输在起跑线上,因为选择题共48分。所以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盛海清老师老师建议同学们一定要做到会的题目都拿到分数,不错过。 2、加强对过程与方法的训练,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应试能力 2019年北京高考命题将加大落实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力度,更加注重通过对解题过程和物理思维方法的考查来甄别考生的综合能力。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分析物理运动过程、条件、特征,要有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条件分析、结构功能分析等。在处理复杂物理问题是一般要定性分析可能情景、再定量分析确定物理情景、运动条件、运动特征。 如物体的平衡问题在力学部分出现,学生往往不会感到困难,在电场中出现就增加了难度,更容易出现问题的是在电

2018年度北京高考物理卷及标准答案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在核反应方程41417 278He + N O + X →中,X 表示的是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α粒子 14.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 B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 .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 15.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 A .干涉条纹消失 B .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 C .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 D .中央条纹变成红色 16.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P 、Q 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0.15 m 。当P 运动到上方 最大位移处时,Q 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 A .0.60 m B .0.30 m C .0.20 m D .0.15 m Q P v

17.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 A.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1/602 B.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1/602 C.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 D.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1/60 18.某空间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一个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一定初速度射入该空间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仅撤除电场,则该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因素与完成上述 两类运动无关 ..的是 A.磁场和电场的方向B.磁场和电场的强弱 C.粒子的电性和电量D.粒子入射时的速度 19.研究与平行板电容器电容有关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ray A.实验前,只用带电玻璃棒与电容器a板接触,能使电容器带电 B.实验中,只将电容器b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 C.实验中,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 D.实验中,只增加极板带电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表明电 容增大 20.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但实际上,赤道上方200 m处无初速下落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偏东约6 cm处。这一现象可解释为,除重力外,由于地球自转,下落过程小球还受到一个水平向东的“力”,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现将小球从赤道地面竖直上抛,考虑对称性,上升过程该“力” 水平向西,则小球 A.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为零 B.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不为零 C.落地点在抛出点东侧 D.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

高考备考方案及策略

高考备考方案及策略 一.依据高考要求,准确把握考点要求 一轮复习中 第一,教材的把握:知识点要全面、系统。 第二,考纲的把握:考点要准确、规范。 第三,教师复习教学中自主备课不依赖教辅。 对已学过知识的复习,我们有些老师都是简要复述、引导学生回忆、联想和归纳,形成知识系统或知识网络,学生的学习状态始终是被动的,势必会使学生听起来索然寡味,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不高。这种复习方式,学生的思维当然也会不够活跃,甚至厌倦。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激活,这样的复习当然是低效或无效的。 以前我第一次在高三上复习课时,曾经也是这样复习,回想当时学生的学习状态的确如此。后来曾尝试过好几种复习方法,都有不同的效果,但始终存在不同的缺憾。我也一直思考:有没有更好的复习方法。虽听过不少高三老师的复习课,不同的老师,复习风格和方法各异,总感觉老师始终是那带路人,学生的思维还是顺势思维,学生的独立思维、创新思维没有真正得到锤炼和提升。由此可想,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怎能应对能力选拔的高考? 最近常在网上检索高考化学的复习方法,出现最多的字眼是:"知识梳理""专题分类"、"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关注热点"、"综合提高"、"讲练结合"、"温故知新""善待课本"、"归纳技巧"、"把握重点"、"精讲精炼"、"仿真考试"等等,真是五花八门,眼花缭乱。虽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真正瞄准激活学生积极思考、识破课标和考纲、有效突破重难点的为数不多。倒是"问题设计式复习法"或许见效。 所谓"问题设计式复习法",就是以课标和考纲为依据,围绕重点、难点,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情境进行复习的方法。 这种复习方法的好处:其一,可以很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主动思考。其二,

高考全国卷物理试题

2018年高考全国卷2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学科&网 14.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A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 .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15.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若一个50 g 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 ms ,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 A .10 N B .102 N C .103 N D .104 N 16.2018年2月,我国500 m 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 = ms ,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11226.6710 N m /kg -??。以周期T 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A .93510kg /m ? B .123510kg /m ? C .153510kg /m ? D .183510kg /m ? 17.用波长为300 nm 的光照射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能为? J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 J·s ,真空中的光速为? m·s -1,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的单色光的最低频率约为 A .1?1014 Hz B .8?1014 Hz C .2?1015 Hz D .8?1015 Hz

18.如图,在同一平面内有两根平行长导轨,导轨间存在依次相邻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区域宽 度均为l ,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交替向上向下。一边长为32l 的正方形金属线框在导轨上向左匀速运动,线框中感应电流i 随时间t 变化的正确图线可能是 19.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 车在t 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车在t 1时刻也并排行驶 B .t 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20.如图,纸面内有两条互相垂直的长直绝缘导线L 1、L 2,L 1中的电流方向向左,L 2中的电流方向向上;L 1的正上方有a 、b 两点,它们 相对于L 2对称。整个系统处于匀强外磁场中,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0,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已知a 、b 两点的磁感应强度 大小分别为 013B 和012 B ,方向也垂直于纸面向外。则 A .流经L 1的电流在b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712 B B .流经L 1的电流在a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12 B C .流经L 2的电流在b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12 B D .流经L 2的电流在a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712B

物理高考备考计划

XX物理高考备考计划 我们都知道,制定好XX年的高考备考计划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关系到他们高考的成绩。XX在本文为大家提供有关XX年的物理高考备考计划,以供参考借鉴。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 XX年9月至XX年1月上旬。 1、第一轮复习中,要求学生带齐高中课本,加强基本概念、原理复习,指导学生梳理知识点知识结构。 2、注重方法、步骤及一般的解题思维训练,精讲多练,提高学生分析具体情景,建立物理图景,寻找具体适用规律的能力。 3、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平时多交流,多听课,多研究课堂教学。 4.提高训练的效率,训练题要做到精心设计,训练题全收全改,有针对性地做好讲评. 5.典型的习题,学生容易错的题目,通过作业加强训练.1、滚动式复习,反复强化,逐渐提高 2、限时训练:留作业限定时间,课堂训练限定时间,指导学生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3、分层教学,分类推进,因材施教,全面提高 4、在复习过程中抓住六个环节:读、讲、练、测、评、补 1、综合科目的考试主要是学科内的综合,以新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线索,以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作为重点,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复习,复习中要突出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结构,把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科内部的综合能力。 2、认真备课,精心选择例习题,做到立足课本,即针对两纲,针对学生实际,紧抓课本,细挖教材,扎实推进基础知识复习工作.高考立足课本考基础,于变化中考能力。 研究高考试题的特点就是研究命题专家的命题特点,洞察命题者的命题思路。通过对高考题的研究、比较、创新,体会高考命题的技巧与方法,有利于指导复习备考, 3、课堂教学以学生实际掌握的质量作为标准,认真落实分类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坚持以中等生可接受为教学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夯实基础。做到低起点、小台阶,逐渐提高。据大纲要求,对内容进行细而全的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覆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4、精留作业,严格要求。作业设置针对性要强,全批全改,重点目标生作业经常面批面改。督促目标生独立、认真、保证质量完成作业,以保证当天内容得到消化和巩固,通过批改作业反馈学生情况,共性问题课上集体订正,个性问题通过面批面改和辅导解决。 5、坚持天天辅导,及时解决学生中的疑难问题,主动找目标生辅导,指导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通过辅导、谈心,摸清学生在各方面的情况。 7、学法指导:第一,指导好学生听课方法,改变被动去听的做法,正确处理好听与记的关系。第二,指导好学生作业训练方法,克服不良习惯。第三,指导好课堂记物理笔记,即典型题解题心得,解不出的原因,和老师一再强调的物理解题方法和解题思维方法。 8、集体备课,分工协作,精心挑选各地各类训练试题。

2020年北京市高三各区物理一模汇编:力学实验

2020北京高三物理一模力学实验汇编 1、(2020北京房山高三一模).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利用重物拖着纸带自由 下落通过打点计时器并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点迹进行测量,经过数据处理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在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纸带 B.实验时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要在同一竖直线上 C.打点计时器、天平和刻度尺是本实验中必须使用的测量仪器 D.实验中重物的质量大小不影响实验误差 (2)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要求纸带,如图所示。图中O点为打点起始点,且速度为零。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点,标上A、B、C……测得其中E、F、G点距打点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1、h2、h3。已知重物的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为验证此实验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计算出从打下O点到打下F点的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E p= ,动能增加量△ E k=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利用该装置还可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某同学的做法是以各点到起始点的距离h为横坐标,以各点速度的平方v2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出v2-h图像,如图所示。由v2-h图像求得的当地重力加速度g=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2020北京丰台高三一模).现有两组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 (1)甲组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①他们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平衡摩擦力。具体操作是:把木板 拖着纸带做匀速运动,表明已经消除了摩擦力的影响。 ②图2是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部分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最新最全面高考生物备考建议总结(精华版)

高考生物备考建议总结 1、全面复习,把握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建立前 后知识联系? 由于生物课有三本教材,信息量大造成复习难度大。若 能在学习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建立前后 知识联系,将有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各个知识点,有助于他 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到有关的知识,并有助 于他们形成学科能力。因此,老师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必 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 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 程序构建成知识网络。在第二轮复习当中,老师要给学生充 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 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具有清 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定的位置,从 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容易。每个知识点都 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知识点相联系( 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光合作用的 过程等) ,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方式( 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 和rna ”联结,也可

以通过“都能产生atp ”联结,或通过“具有双层膜的结 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结)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 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优化。? 2 、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动手实验能力? 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因此生物实验一直 是生物学高考试题中必考的内容,近几年的高考理综测试题 中,生物部分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即第ⅱ卷中必有一 道生物实验题,主要包括观察实验、实验分析和设计实验等 形式。每年在高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分数比值都相当大, 而且考生在此失分也比较多。由此反映出:在教学过程中, 实验还是比较薄弱的。? 所以要理解所学实验、实习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 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具备验证相关 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析、分析 和处理; 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本项 能力要求,实际包含三层含义:一是理解教材中实验和实习 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 二是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学的生物 学知识、实验思想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三是具有开放性的考查实验思路和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 另外,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综试题,生物部分实验试题的 分值逐年提高,生物实验试题已不仅仅限于教材中的实验,

黄金押题第三卷-2019年高考物理黄金押题(原卷版)

2019黄金押题三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第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题~第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分析甲图中的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乙图表明:只要有光射到金属板上,就一定有光电子射出 C.丙图表示的是磁场对α、β和γ射线的作用情况,其中①是β射线,②是γ射线 D.丁图表示的核反应属于重核裂变,是人工无法控制的核反应 15.在光滑水平地面放置着足够长的质量为M的木板,其上放置着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物块(电荷量保持不变),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且M>m,空间存在足够大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某时刻开始它们以大小相等的速度相向运动,如图所示.取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图象可能正确反映它们以后运动的是() 16.对于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说,它们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会随着轨道半径的变化而变化,某同学根据测得的不同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与周期T关系作出如图所示图象,则可求得地球质量为(已知引力常量为G)()

A.4π2b Ga B.4π2a Gb C.Ga 4π2b D.Gb 4π2a 17.如图是一种名为“牙签弩”的玩具弓弩,现竖直向上发射木质牙签,O 点为皮筋自然长度位置,A 为发射的起点位置.若不计一切阻力,则() A .A 到O 的过程中,牙签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B .A 到O 的过程中,牙签的机械能守恒 C .在上升过程中,弓和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牙签的动能 D .根据牙签向上飞行的高度可测算出牙签被射出时的速度 1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上连接着在水平面内的长直平行金属导轨,导轨之间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金属杆MN 垂直放置在导轨上,且接触良好.移动变压器副线圈上的滑动触头可改变副线圈匝数,副线圈上接有一只理想电压表,滑动变阻器R 的总阻值大于定值电阻R 0的阻值,线圈L 的直流电阻、导轨和金属杆的电阻都忽略不计.现在让金属杆以速度v =v 0sin 2πT t 的规律在导轨上左右来回运动,两灯A 、B 都发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只增大T ,则灯A 变暗、灯 B 变亮 B .当时间t =T 时,两灯都亮着,电压表的示数为零 C .只将变阻器R 的滑片下滑时,通过副线圈的电流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 .只增大v 0,两灯都变亮,杆MN 来回运动的最大距离变小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策略精选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策略 我们已经顺利结束了高三物理的第一轮复习,在第一轮的复习中,学生大都能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应用等知识,但较为零散,故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还不够熟练.上周,我们参加了临沂市高三物理后期教学研讨会,通过参加会议,我们学习到在二轮复习中,要以专题复习为主,把整个高中知识网络化、系统化,突出知识的横向联系与延伸、拓展,使学生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如何才能在二轮复习中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取得更好的效益?下面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我们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几点心得体会,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材料选用】 第一:学案组织:我们以市二轮资料为基础,集合多种优秀资料进行优化组合,形成有针对性的习题,以期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 第二:要重视理科综合中物理的定时训练,习题的选择以各地优秀的模拟试题为基础,每周至少一次理科综合训练,一次物理单科定时训练,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训练中找到速度、时间、准确的切合点,养成规范的审题、答题习惯. 【具体做法】 (一)我们集思广益,制定切实有效的课堂模式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不同,它是知识的升华.第二轮复习的任务是把前一阶段中较为凌乱、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模块化,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阶段进行专题复习,着重进行思维方法与解题技巧的训练. (二)提高审题能力 在物理综合问题的解决上,审题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通过审题,从题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构建物理模型,分清物理过程,是顺利解题的关键.虽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每次考试总是有人埋怨自己因看错了题而失分,甚至还有一些人对某些题根本看不懂(主要是信息类题,因题干太长,无法

北京高考一二模物理实验及答案(东西海朝)

2016高考模拟物理实验题汇总(东西海朝) (东城1)21.(18分) (1)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弹簧秤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做“验证共点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以及两只弹簧秤施加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1所示。图中每个正方形小格边长均代表0.5N。利用作图法可知F1与F2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N。(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测量一捆带绝缘漆的镍铬合金丝的长度。 ①如图2所示,他们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合金丝的直径d=__________mm。查得镍铬合金丝的电阻率为,若测出合金丝的电阻为R,则合金丝的长度可以根据公式L=_________求出(用ρ、d 、R 表示)。 ②他们用表盘如图3所示的多用电表测量合金丝的电阻。先将选择开关调到电阻挡的“X10”位置,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扎,把两笔尖相互接触,调节________(选填“S”或“T”),使多用电表的指针指向电阻挡的_________(选填“0”或“∞”)刻线。之后将红、黑表笔的笔尖分别与合金丝两端接触,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于是他们将选择开关调到电阻挡的_______(选填“X1”或“X100”)位置。

③正确选择挡位并重新调零后,他们将红、黑表笔分别与合金丝的两端接触,测得合金丝的电阻为15Ω 。他们还想用伏安法测量合金丝的电阻时,发现实验室提供的电表内阻约0.5Ω ,电压表内阻约3kΩ 。为减小测量误差,在实验中应采用图4中的(选填“甲”或“乙”)电路。 ④他们选择合适的电路后,分别用最大阻值是5Ω 、50Ω 、2000Ω 的三种滑动变阻器做限流电阻。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一端向另一端移动的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分别做出电压表读数U随滑片移动距离x的关系曲线a、b、c。如图5所示。用最大阻值为2000Ω 的滑动变阻器做实验得到的图线是图中的________(选填“a”、“b”或“c”)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_(选填“a”、“b”或“c”)所对应的滑动变阻器。 (西城1)21.(18分) (1)用游标为10分度(测量值可准确到0.1mm)的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测量的示数如图1所示,读出小球直径d的值为mm。 (2)如图2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已准备的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 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必需的器材是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填选项前的符号)。 A.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B.直流电源、刻度尺 C.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D.交流电源、刻度尺 ②安装好实验装置,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纸带,如

高考备考五大建议

高考备考五大建议 几次模拟考之后,不乏有部分同学成绩仍旧平平,但是通过找到问题的所在,积极正确的面对,最终在高考中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还有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在一模后总是能够轻松的一路领先。他们的经验可以说是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特别是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了这些想法和说法的真理性,可供我们考试时借鉴。这里我们给大家总结出五大建议,尤其对中等或中等程度一下的学生尤其有效: 一、全面扫描,重视考试结果 基础是考试的源头,打好基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全部的基础知识都在课本上。一模前后阶段的考试皆属于综合性的考察,涵盖高考中必考要点,是一个对自己非常好的查缺补漏的机会。通常对待试卷,很多同学就只有学生考一遍、老师过一遍,然后就束之高阁,不再利用,其实一份试卷多运用几次,能够抓基础、提高解题技巧、缩短考试时间。 特别是一模试卷,大部分试题都是精心编排,较为贴近当地新课标考试大纲,因此一模试卷值得重视。 我们先合上试卷,再通过考试来全面扫描课本,尤其是基础知识部分,再联系到试卷。要清晰的通过课本来比照试题,比较考试时做题的思路,无论考试时正确与否,一题一题的过一遍,反复比较,这样不但可以更深刻的掌握基础知识、同时还能无形中把一章章、一节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通过多思考多尝试,就能从局部到全局的掌握知识的应用。尤其注意在扫描课本对照试题的时候,把当时不会的、没有把握的、或是猜对的试卷所考察的基础知识的从课本摘抄出来,这部分强化吸收。 基础是最为重要的,不仅在高考中分数比重极大(基础+中等题分数占比80%),并且能够直观的在课本上体现出来。基础分往往是高考时绝大多数学生竞争的部分。无论是哪一层次的学生,都要记住一点:高考你所竞争的分数最多的来源于基础分,而不是难题。难题仅仅属于极少数同学的分数。 二、敢于尝试、善于比较 虽然我们向来不怎么赞成题海战术,提倡用思维引领成绩。用思维去理解题目,利用题目的信息处理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但这阶段做题练题确实是复习的主要内容,建议大家先把一部分精力放在“读题”上,也就是分析能力的培养上。很多同学不会做题是因为无法正确理解题目考察意图,这需要同学们敢于尝试。尤其在日常训练时,拿到题先尝试推测该题考察目标范围,然后大胆去“求证”,不管对错,只要找到正确的方向即可。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在今后考试中往往能第一时间把握做题方向,为顺利解题打下坚固的基础。这其实就是教会大家朝着“利用题目本身信息来解决问题”的途径转换。 当然,总结是十分关键的。高考的考点始终变化不大,通过多年来对全国各地高考真题的研究,即使题型不断的变化,但是解题的思维皆十分类同。因此建议同学们把另一部分精力放在掌握各种解题思路上。同类的题型往往有类似的解题思路,相同的解题步骤。甚至不同类型的题型都可能存在相同的思路和固定的解题方式,故而我们要善于比较。比如让很多理科学生很头疼的物理大题,其实绝大多数题目,只要前面一步“读题”做到了,几乎都可以用一个思路来解决。无论是热学、电学、动力学、光学大题,只要按照题目陈述条件罗列公式,代入已知条件或数据,必定能联立求解,即使解答不出,由于把所有涉及的相关公式列出,最多扣2~4分。 只要日常训练中敢于尝试、善于比较,勤于总结,那么拿下绝大多数题目是不成问题的。 三、检讨得失、防微杜渐 我们见过很多学生其实完全有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但是在考试中往往无法“发挥”出他们应有的水平。纵观原因,无非是“题目条件看错”、“抄错”、“算错”、“写错”等归结于“粗心、马虎”。或者是答案明明呼之欲出,却想不出来,在考后翻然醒悟。这科丢5分,那科丢8分,最后一算总分,丢了40、50分。总之自身“能力”与成绩不挂钩,导致成绩起伏不定,心中没底。其实造成这些原因并不是偶然存在的,有人说是“注意力不集中”,须知考试时基本上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对待这类情况,我们要注意检讨得失。首先将毛病找出,必需重视,最好书写于纸上,然后在逐步矫正,并在做题考试时学会边看边默读题目。 至于临场脑空白、选择题时选项模糊等情况,究根结底是平时的不严谨,往往导致会做的题做错甚至不会做,这类题无论是考后恍然大悟还是考时模棱两可,占总体丢分很大比例,我们要防微杜渐,本质是基础不够牢靠、思维不够奔放,不敢打破常规,因此还要回归基础,从最底层抓起,同时多角度思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来答题。 四、放松心态、勇于交流 很多同学有这样的经验,心情愉悦放松的时候,往往对答如流,心情烦闷的时候会感到越来越紧张或越来越别扭,有时听课的时候感觉吸收很快,有时却完全听不进去。这都是心态问题,这需要日常累积。平时上课、做题、做作业时尽量放松,不要与试题“结仇”,把“解题”当作“解谜”,顺利则鼓励,不会则尝试3~5次就放弃,而后钻研思考,最后总结。以不急、不燥、不苦大仇深的心态做题,考试时遇到难题学会先绕路,别抬杠,这样即可做最大化发挥,尽量减少损失。

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15.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16.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b和c,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5 cm,bc=3 cm,ca= 4 cm。小球c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衡于a、b的连线。设小球a、b所带电荷量 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则 A.a、b的电荷同号, 16 9 k= B.a、b的电荷异号, 16 9 k= C.a、b的电荷同号, 64 27 k= D.a、b的电荷异号, 64 27 k= 17.如图,导体轨道OPQS固定,其中PQS是半圆弧,Q为半圆弧的中心,O为圆心。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OM是有一定电阻。可绕O转动的金属杆。M端位于PQS上,O M与轨道接触良好。空间存在半圆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现使OM从OQ位置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到OS位置并固定(过程Ⅰ);再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以一定的变化率从B增加到B'(过程Ⅱ)。在过程Ⅰ、Ⅱ中,流过OM 的电荷量相等,则B B ' 等于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备考策略和方法

2019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备考策略和方法 命题题型变化和趋势 1.从实际问题中提炼物理模型及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考查的趋势。新课改要求应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重物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因此从实际问题中提炼物理模型及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然成为高考考查的一大趋势。 2.主干部分的基本知识的依然是考查的重点。力学、电学的主干知识依然是新课改后高考考查的重点部分,由于新课改对物理教学的要求是更加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内涵的理解和应用的考查,仍应是今年考查的重中之重。 3.运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在物理试题中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一直是高考的热点,考生应在今后的复习中更加重视各部分知识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轮备考策略和方法 1.依托考纲,回归课本。在后期的复习中考生应回归课本,课本中的很多内容都体现了新课程的思想,尤其是加入很多与生活、生产实际和新科技相联系的知识,学生可以依照考纲的考点,有针对性地回归课本,一一对照,对于考纲上的考点,全面复习,做到各个击破。尤其是那些平时不太注意

的边缘知识,必须认真阅读课本,做到心中有数。 2.利用针对性的专项练习,突破重点知识,清除知识死角。 高中物理中有一些普遍的重点知识,例如必考部分功能关系、 电学实验中仪器的选择、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等,选 考部分的碰撞问题、理想气体状态的变化等。同时也有一些 同学们各自的重点知识,就是那些同学们在历次练习过程中、 模拟考试中“丢分”比较集中的知识点。对这些重点知识, 我们要进行定点清除。如果觉得哪部分知识中有很大问题, 在每次做题过程中只要碰到就感到十分棘手,应尽快加大投入,定点攻破,不应再留有此类死角。因为物理题直观性很强,如果在考试中浏览试卷的时候,发现有极为害怕头疼的 知识或图形,就会影响考试的信心,因此必须现阶段及早清除,做到迎难而上,尽快扫除障碍。考生可以针对自己在综 合训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为自己设置专项训练。例如:如 果自己选择题的失分率较高,可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20分钟选择题专项训练。如果实验题没把握,可以进行实验题 专项练习等等。通过集中大量的专项练习,可以定向突破, 调整做题心态,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同时。将以往做过的 习题加以整理回顾,尤其是当时做过的错题应做到温故知新, 重点回顾方法。 3.规范解题过程,以提高计算题的得分率。物理计算题在考 试过程中规范性是很重要的。很多同学平时做题不计步骤,

相关主题